供给方控制范文

2024-07-25

供给方控制范文(精选10篇)

供给方控制 第1篇

1 中央供给透析液的优缺点

透析液由原来的人工配制、分装后运送改为中央供给方式后, 配制简单, 整个配制、储存、输送在相对密闭的空间进行, 透析液管理方便, 不再需要灌装运送, 不必进行透析液桶的清洁、消毒, 减少工作量, 同时大大减少透析液受污染的机会, 从而减少安全隐患。当然, 中央供液也存在不少缺点, 由于集中统一供给透析液, 不能进行个性化透析, 对高钾、低钙治疗仍需单独配制透析液。透析液本身腐蚀性较强, 且易结晶, 可能导致管路被堵塞或者接口、供液泵被腐蚀, 使中央供液系统部分甚至整体瘫痪[1]。同时不同品牌型号透析机和透析液配方的统一或兼容性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1]。

2 透析液质量控制的内容

影响透析质量的原因除医生处方、透析机性能、反渗水质量外, 透析液是透析过程中的关键要素[2,3]。如果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透析液, 就有可能引起透析机报警, 引起病人的急慢性反应。透析液质量控制包括透析液成分和微生物学指标控制。透析液成分与人体内环境成分相似, 主要有钠、钾、钙、镁四种阳离子, 氯和碳酸氢根两种阴离子。不同透析液的钠、钾、钙等浓度可以影响病人的临床表现。如钠离子浓度过高可引起高血压、口渴;钠离子浓度过低则可导致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等症状。钙离子浓度过高可导致病人血压增高、口干;钾离子浓度过高可引起致命性高钾血症等。因此严格检测并保证透析液成分保持在一定浓度非常重要。透析液在卫生部《规范》中对其含细菌、内毒素有着严格要求。在透析治疗中, 透析液中的内毒素会通过透析膜进入血液, 如果进入体内的内毒素量较多会立刻导致病人的热源反应, 如发热、头痛甚至休克。而少量的内毒素进入体内, 虽然不足以立即引起病人出现明显反应, 但会产生微炎性反应, 引起病人体内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增加, 成为一些透析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的诱因之一。例如常见的淀粉样病变、厌食、瘙痒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如果长期使用含有内毒素的透析液, 病人生存质量下降, 严重的将危及生命。

3 透析液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在使用中央供液系统时如何保持透析液成分稳定和控制透析液的微生物是重要工作。本院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按照《规范》要求并结合自身情况, 采取多项措施, 总结如下。

3.1 所有配制人员接受严格培训, 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和细节问题

每次配液必须按照特定比例加入透析干粉和透析用水, 充分搅拌至液体澄清透明, 测电导度后输送至储液桶再进入管道循环。所有操作需有第二人核对。另外碳酸氢盐的溶解度受到水温的影响, 因此进入低温季节时需要加入热水保持一定水温, 帮助溶解, 以免造成工作延误。

3.2 透析液数据的检测

(1) 透析液进入透析机前需测量2次电导度, 一是在输送至储液桶前从搅拌桶内取样检测, 二是在储液桶出口处检测。由于每天进行B液配制系统清洗, 管道内不可避免的残留少量反渗水, 所以B液必须在管道内充分循环15min后检测电导度, 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机工作。 (2) 每天抽取一台透析机的透析液送检, 采样部位在透析器前入口处。检测内容包括钠、钾、钙、镁等生化指标, 以及pH值、碳酸氢根离子等。

3.3根据卫生部《规范》要求, 定期消毒供液系统

中央供液系统包括AB液搅拌桶、AB液储液桶、连接管路和供液泵、过滤器。A液配制系统每月消毒1次, B液配制系统每周消毒1次。消毒液使用0.4%Renalin稀释10倍, 稀释消毒液在整个系统内保留30min, 用反渗水冲洗, 消毒完成后必须经过检测用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方可再次使用。另外, B液配制系统必须每日用反渗水彻底清洗1次。过滤器的滤芯每周更换1次。

3.4 细菌学指标的控制

每月1次透析液的细菌培养, 分别有血透中心和感染控制科采样送检。细菌数<200cfu/mL。透析液的内毒素检测每3个月1次, 结果<1EU/mL。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1次。此项工作有专人负责。

3.5 透析液使用时效要求

按照规定, B液配制后必须在24h内使用, A液则可使用1周。B液每天新鲜配制, 当天所有病人治疗完成后, 剩余部分B液丢弃, 排空管道后进行清洗。

3.6 透析液系统维护

透析液具有腐蚀性且易结晶, 各种部件应采用抗腐蚀、抗渗性强的材料。除此之外, 在日常管理中经常巡视检查管道接口、供液泵等连接部位, 如果发现渗漏、堵塞等问题, 需要及时解决, 以免影响正常透析。同时透析结束后进行透析机消毒。

3.7 建立各类数据登记本

所有检测数据均需记录, 各种检验结果粘贴存档保存。电导度检测记录包括日期、时间检测值、操作者。透析液生化、透析液血气分析记录包含日期、检测透析机编号、检测结果, 送检者。细菌培养记录有采样时间、部位、结果、采样人签名。A液和B液系统清洗消毒则有消毒和清洗两部分。分别记录日期、时间, 消毒液浓度、名称, 消毒时长, 操作人员。在两年的实际工作中, 本院采取了以上一系列措施, 开始由于缺乏经验而出现一些小问题导致延误上机时间、浪费透析液等情况, 但随着工作的开展, 本院不断总结中央供液中出现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规律, 现已熟练掌握各种操作和问题的解决方法。目前, 已经制定相应规范并据此操作, 顺利、有效地运用中央供液系统, 为病人安全、及时地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余华良.血液透析中心现有配液供液方式存在问题的探讨[J].医疗装备, 2009 (12) :77.

[2]何长民, 张训.肾脏替代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1.

供给侧改革与改革供给侧 第2篇

去年底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近来已经成为会展业热议的话题。近日在上海举办的“产业会展高峰对话”(以下简称“峰会”)上,许多业内人士就这一话题发表了观点和看法。不过,在笔者看来,虽然各位大佬的观点貌似围绕“会展供给侧改革”,实则讨论的是改革会展供给侧的问题。这两者的差异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顺序对调的文字游戏,我们要谈会展供给侧改革,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提出,要使中国经济重新恢复增长动力,必须从供给侧发力,短期要尽快降低融资成本、大规模减税、放松垄断和行政管制,多方面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中期应通过市场化手段,让生产要素从那些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的产业,尽快向新供给形成和新供给扩张阶段行业转移,更新供给结构;长期则应该深化供给侧改革,减少对劳动、土地、资金、管理、技术等各生产要素的供给抑制,提高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让五大财富源泉充分涌流,开启中国经济的新一轮上升周期。

由上述理论可知,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解绑供给身上的束缚,通过释放供给活力、增加供给的手段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具体到会展业,所谓的会展供给侧改革应是通过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降低主承办单位及场馆等供给侧单位的运营成本,增加展会项目供应和场馆供应。然而事实上,中国会展业的场馆供应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前面提到的“峰会”认为,一些城市十分重视会展业的拉动作用,建了一批豪华展馆出来晒太阳,并指出缺乏产业支撑的会展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对于这个结论的前半部分,笔者完全赞同,业内许多学者和业者也大多认为我国会展场馆普遍过剩,总体利用率极低。不过,对于由此得出的结论,即会展业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笔者则有不同看法。笔者以为,这恰恰说明会展业不能盲目进行供给侧改革,会展业需要的是改革供给侧。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呢?

供给侧改革与改革供给侧的区别

供给侧改革是一套完整的经济学理论,强调的是围绕生产要素,在宏观政策上做文章,解放供给端生产力,刺激经济发展;而改革供给侧则是一个微观而具体的经济方案,是围绕供给侧存在的一些不合理因素或现象进行改革,扭转产业链上游领域的劣势,从而实现产业优化的目的。具体而言,两者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两者作用范畴和辐射范围不同,供给侧改革辐射整个宏观经济,改革供给侧则必须具体到某一具体行业。

二,两者要达到的目的不同。供给侧改革致力于整个经济的繁荣发展,而改革供给侧则是为了实现某个行业或产业的优化发展。

三,两者具体做法不同。供给侧改革主要通过对宏观政策的改革如减免税收,降低劳动成本等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进行改革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部门;而改革供给侧则是针对供给端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治理以达到更好发展的目的,这种治理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也可以是行业或企业自发进行的。

对会展业而言,目前业内谈到的所谓的供给侧改革更多的是对供给侧存在问题的改革,其实质是改革供给侧。比如,在前面提到的“峰会”上,有人提出,尽管我国会展业规模与体量很大,但是许多主办单位不重视创意策划,因此很难出现让世界惊喜的全球顶级大展,会展业的供给侧改革应予以重视。诚然,这位同仁说的情况的确存在,我国会展业的确长期存在重规模、数量,轻创意、质量的问题,这也确实限制了展会品牌化的发展。但是,笔者窃以为,这是属于改革会展供给侧的范畴,而非供给侧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的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本质上讲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未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更多地发挥好企业和个人的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把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制定好,给企业和市场相对稳定的预期,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这一解读,政府市场化改革其实就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义,而这一点,会展业早已先行一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地精简会议论坛的同时,关于政府型展会市场化改革的尝试和探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我国会展业正在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过渡,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力量越来越重要。所以说,目前我国会展业的供给侧改革实际上已经在进行中,当前最迫切的是改革供给侧。

会展业需要的是改革供给侧

正如峰会上很多嘉宾谈到的那样,我国会展业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多都集中在供应端,也就是产业链上游的主承办和场馆方面。因此,笔者以为,与其把一个经济热词硬往会展业身上套,不如找准症结,从改革供给侧入手规范行业发展,促进会展业健康发展。在笔者看来,会展业需要改革供给侧的以下方面:

一,办展单位要改变重招商轻服务,重规模轻创新的传统发展模式,加强创意创新,走精品化、高端化路线。我国目前展会数量和规模都很可观,但是国际一流的展会却为数不多,仅停留在金字塔顶端的少数。这与展会偏重规模,缺乏创意和跟风办展等行业不良现象有关。作为会展活动链条的顶端,主办方的品味和追求决定了展会的品质和前景,因此改革会展供给侧要从改变主办单位的办展习惯开始。

二,明确办展单位和场馆方的职责及其服务标准。作为会展供给侧的2个主要方面,办展单位和主办方的职责和服务都缺乏统一的标准。以主办单位为例,主办方是否应该对展商行为和资质进行监管和筛查,目前业内并没有强制规定,各主办单位的做法不尽相同,各行其是。而在展馆服务方面,很多展馆都有其个性化的规定,如水电费的收取标准,进场搭建的时间控制,对搭建商资质的筛查等等,也都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标准是行业进步的关键,会展业改革供给侧应注意这一问题。

三,理性看待会展业的拉动作用,在建设场馆时应充分考虑当地产业基础和市场容量,避免场馆过多过滥,遏制场馆增量,提高场馆利用率。当前我国供应整体过剩是必须直视的事实,决不能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制定税收优惠、增加土地供应以扩大场馆供应。相反,政府应该从供给侧加强管制,收紧供应,防止资源进一步浪费。

当然,并不是说会展业在供给侧改革规律下就无所作为,实际上,正如前面说到的,会展业其实早已开始供给侧改革的探索。政府的退市,展会的市场化运作,放宽展会审批权限,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会展资本的活跃等等,这些都符合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关于供给侧生产要素的描述,属于会展业自发进行的供给侧改革,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而有些供给侧改革,如增加土地供应扩大场馆建设,则与行业发展实际不相符合,不能随意而为。总之,供给侧改革不可一概而论,会展业没必要盲目跟风。

供给方控制 第3篇

关键词:双燃料发动机,燃料,控制系统

21世纪人类面临着能源日益短缺和环境不断污染恶化的危机。在石油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趋势下,采用动植物油、废弃食用油等作为代用燃料是一种有效的途径[1,2,3,4,5]。

柴油/植物油双燃料柴油机可以在不改变柴油机的任何原有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套供给控制系统实现[6,7,8,9]。通过燃油温度加热器,使植物油的粘度与柴油的粘度一致,根据多种传感器监测到的发动机工况参数,通过燃油分配器的控制进行柴油与植物油的分时/混合供给,并且柴油机仍按原压燃的着火方式进行工作。

1 双燃料供给控制器硬件设计

控制器由传感器、主控电路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温度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检测柴油机在运转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并将其转变成电信号输入给主控电路进行判断和处理,再经过其内部控制算法决策后,发出指令信号,实现对燃油分配器的控制。

(1)滤波电路设计

因发动机工作时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干扰,因此需对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适当的前期处理。转速传感器为电磁感应式,感应线圈受磁场变化产生频率与曲1轴转速成正比的交流电压信号,齿型盘上共有12个齿,即发动机每转360°,传感器输出12个脉冲。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情况下,传感器频率应该在1.6kHz以内,所以对于转速信号的滤波,截止频率选为2kHz。

一片MAX274由如图2所示的四个二阶单元组成,用四个二阶单元组成通带上限2000Hz、阻带下限2400Hz,通带3dB,阻带最小衰减-30dB的Chebyshev低通滤波器,电路连接如图3所示,外接电阻阻值如下:

单元1:R1=891.810kΩ,R2=4.459MΩ,R3=921.823kΩ,R4=4.454MΩ;

单元2:R1=353.062kΩ,R2=1.765MΩ,R3=1.087MΩ,R4=1.760MΩ;R4=1.187MΩ;

单元3:R1=238.438kΩ,R2=1.192MΩ,R3=1.627MΩ,

单元4:R1=202.634kΩ,R2=1.013MΩ,R3=4.634MΩ,R4=1.008MΩ。

(2)整形电路设计

转速传感器输出交流信号幅值在±4V以内,形状很不规则,为了便于微控制器处理和计算,必须对转速信号进行整形,整形电路如图4所示,低功耗、低失调电压比较器LM393的正输入为转速信号,R1与R2为比较器提供2V参考电压,比较器输出进入高速光耦6N137,经光电隔离后,转速信号整形为标准的方波。

(3)电源部分

控制电路的电源是将12V电瓶所提供的电压由7805调压电路调成5V。

(4)转速测量及温度信号的A/D转换电路

采用ADC0809对两路(冷却水、植物油)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考虑到单片机采用12M的晶振,而ADC0809外接时钟频率应在500K左右,所以供给ADC0809时钟须对ALE进行四分频,单片机由p2.0-p2.2选择读入哪路温度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速传感器输出信号经整形后经过D触发器二分频后接到单片机INT0端,控制定时器对机器周期的12分频计数,从而测得转速周期。

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的流程如图7所示,即: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冷却水的温度及植物油的温度判断出发动机所处的工况,本文仅将发动机分为三种工况:启动阶段、正常工作阶段、停车阶段。因为在较低温度下,植物油的粘稠大,不利于油气混合,将会使启动困难,因此,在启动阶段,只为发动机提供柴油;同时,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要实时监测发动机的转速以便及时判断出停车的趋势,在停车阶段也只给发动机提供柴油燃料,以便于停车后整个油路中留存的是纯柴油,这样将为下次顺利启动奠定基础;在正常工作阶段,因为发动机的温度较高,燃料燃烧相对充分,同时植物油的温度升高后,其特性指标与柴油比较接近,因此可为发动机提供部分植物油以实现柴油的替代,当工况较好时可用植物油完全替代柴油,即:正常工作阶段可进一步根据发动机的工况提供不同混合比例的柴油/植物油混合油。

3 结束语

本文对双燃料发动机分时、混合供给简单控制系统进行了原理性阐述,对判断发动机工况的软、硬件设计进行说明。因正常工况下要根据多种传感器信号综合判断发动机的工况并据此为其提供不同混合比的混合燃油,本文未作阐述。

参考文献

[1]郭平银,肖爱军,郑现和,等.能源植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山东农业科学,2007(04):126-129.

[2]万泉.能源植物的开发和利用[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02):3.

[3]黄剑坚,韩维栋.我国主要木本能源植物的研究现状及利用前景[J].广东林业科技,2006,22(04):105-110.

[4]王涛.中国主要生物质燃料油木本能源植物资源概况与展望[J].科技导报,2005,23(05):12-14.

[5]李姝睿,高阳,徐晓红.我国新型植物能源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5,25(05):14-15,36.

[6]高宗英,袁银南,刘胜吉,等.植物油燃料及其在发动机上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1994,10(03):56-60.

[7]周林森.植物油用作柴油机燃料的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1997,28(02):24-28.

[8]张传龙,纪威,张剑锋,等.生物柴油在发动机中的掺烧试验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6,33(5):13-14.

供给方控制 第4篇

需求是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动力。一切产业皆因需求而产生,需求出现差异,因此产业越分越细。供给和需求形成所谓经济市场。工业革命前,人们的需求停留在维持基本生存的物质需求层次,工业革命以后,科技改变生活,人们的需求上升到精神文化需求层次。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碗米饭一个馒头的幸福感远大于在物质富足的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当消费者不再因为一个馒头而幸福的时候,即使馒头的价格再低也不会想买,所以我们要做出改变,要把馒头做成精美的蛋糕,引起消费者想的需求欲望,在经济学中,这也叫作提高商品的边际效用。物质富足了就会想走出精神的匮乏,未来的需求自然顺理成章上升至精神层面。以前我们国家消费动力不够,因此要刺激需求,现在有了消费需求,但是供给的结构性缺陷导致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需求侧改变,供给侧就要做出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增加社会总供给和调整社会供给结构。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管理实质上是政府对经济失衡状态的一种主动调整行为。长期以来中国政府致力于需求侧的管理而忽视供给侧的管理,导致需求侧与供给侧失衡,因而使市场经济处于“病态”,引发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针对“病态”,供给学派给出的“药方”是减税,节约企业成本,节省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和加快创新之中。调整社会供给结构主要从迎合需求发展趋势增加有效供给的方式出发,提高精神和文化产品在供给结构中的比重,即制造业适当向服务业转型。因此,旅游等相关文化产业将扮演重要角色,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是有上限的,但是对于精神产品的需求是无限的。所以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在供给侧改革中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待深入挖掘和探索。

不难看出,供给侧改革将是今后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主题。而旅游业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将扮演先锋队的角色,更要牢牢把握此次供给侧改革的机会,以谋求新的发展和突破。毋庸置疑,旅游产品的丰富和完善就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之一。从前我们从消费者入手,利用打折、促销等方式想方设法刺激消费,如今我们要做“傲娇”的生产者,追求品质,把产品做精,用产品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消费者。我们曾盲目追求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指标量化,然而现在优化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才是我们新的追求,与其千方百计改变消费者,不如改变我们旅游人自己的态度——致力于为旅游者提供安心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旅游正朝着广度、深度、自由度、体感度等多维度发展。未来的旅游发展趋势和核心追求就是IP,而IP代表着个性和稀缺性,它体现商品的核心价值,能够化解同质化的价格战,旅游业在供给侧改革中应特别注意。

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旅游早已不仅仅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附属品而成了一种刚需,一种常态生活化的选择。在供给侧改革中,首先要增加旅游供给总量,提高旅游供给质量,其次就是调整旅游供给结构,补充公共旅游供给,推动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和发展。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激发市场主体活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加强标准引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使旅游业呈现出整体协调、统筹发展的新趋势。 然而,笔者认为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增加长假供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也在升级换代,民众从以前主要买家电、买车、买房的物质性消费,逐渐转向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特征的旅游消费,旅游消费成为大众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增长起着支撑作用。 20多年来,假日制度与旅游经济捆绑,也有其必然性:一方面,毕竟旅游消费需求的产生与爆发性增长,是“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结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表征之一;另一方面,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崇拜GDP的政府必然关注其发展。作为“有钱、有闲、有冲动”一个都不能少的旅游,无论是旅游消费需求的释放还是旅游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假日的供给。无论是双休日制度的实行,还是黄金周制度的出现,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进,客观上都极大地增进了劳动者的福利,同时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长假的短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和以旅游消费为载体的民众精神文化需求释放的最大瓶颈、最重要的“牛鼻子”和“天花板”。当下社会对于法定节假日安排的争议、黄金周旅游的种种乱象、民众的旅游体验满意程度不高,绝大多数与长假短缺有关,可以说长假的供求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虽然需求释放的绝对平衡是不可能的,但是总需要缓解的办法。 随着社会转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异地就业人口越来越多,探亲需求也就更加突出,现有的假期安排显然远远不够。另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以后,消费也在升级换代,民众从以前买家电、买车、买房的物质性消费,逐渐转向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特征的旅游消费。而在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潜力巨大,但本身并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需要吸引东部地区的客源前去消费,这种长距离的旅游也就必须依赖长假来实现。当前的法定节假日安排已经导致民众出行出游需求形成了“堰塞湖”,极大地影响了民众的幸福感。 解决长假短缺问题,无非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带薪休假为代表的分散长假;另一种是以黄金周为代表的集中长假。二者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转型剧烈的国家,更应该并行不悖,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休假模式适合我们照搬。 目前我们的现状是,在解决长假短缺的问题上,由于落实情况很不理想,带薪休假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于是就只能依靠黄金周,这也就形成了公众对黄金周的巨大渴求。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现实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对于长假的需求,应该增加2~7个法定假日,恢复五一黄金周,增加“避暑”黄金周,延长春节长假,一年四季各有一个黄金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民生效益都会因此大大彰显。增加黄金周,释放旅游需求,才是最高效、最实效的旅游供给侧改革。

作者简介:

供给体系理论分析与供给侧改革 第5篇

关键词:供给侧体系,有效总供给,供给侧改革

1 供给体系理论分析

所谓供给决定型经济是指经济体的产量由其供给或生产能力(由劳动力、资本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组成)决定,而不是由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所决定。供给,在经济学上的定义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为了更直观揭示整个供给体系,这里引入供给有效性比例的概念,指的是产品供给的商品或者劳务非过剩的比例,所以:有效总供给=供给要素*供给效率*供给有效性比例。供给要素指的是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经济生产要素。各项经济生产要素的增加能带动整体供给要素的增加,而整体供给要素的增加能引起有效总供给的增长。因此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经济生产要素与有效总供给成正相关关系。供给效率,也就是劳动生产率,是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经济生产要素的共同作用下经济产出效率,供给效率越高,在固定的经济生产要素下,有效总供给越大。厂商供给出来的商品或劳务是并不肯定有需求的。实际经济中,我们存在大量产品库存与过剩。我们供给出现了非有效的,是因为供需错位引致的。供需错位越严重供给有效性比例越低。

目前经济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效总供给不足,具体表现如下:(1)供给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投资、技术等经济要素出现严重的不足。(2)供给效率即劳动生产率出现了下滑的。1978年~2014年我国GDP由3650亿上涨到676 700亿累积增长了185倍,人均GDP由382元上涨到52 000元累积增长136倍。人均GDP的增长低于GDP的增长表明了劳动生产率的下滑。(3)供给有效性越来越低。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以房地产,钢铁水泥煤炭为代表的产品库存过剩越来越多。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有效供给,也就是说要逐步加大供给要素,增强供给效率,供提高给有效性。其中最关键的是增强供给效率,最急需解决的是提高供给有效性。增强供给效率和提高供给有效性的关键在于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资源要素实现最优配置,使经济增长提质增效。

2 政策建议措施

所谓“供给侧改革”,有别于以往刺激需求端,回到增长本源创新,强调制度供给,构建发展新体制,以期通过供给端发力破除增长困境,释放增长红利。对于供给侧改革,本文就供给要素,供给有效性,供给效率三个方面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措施:

2.1 减少税率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措施

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五大任务之一就是降成本,减少税率就是降成本,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总量。降低税率,居民实际收入提高了,这将鼓励不少人敢于生二胎,有利于提高人口的增速。较低的税率,也会使劳工一方对于工资的要求更有节制,减低了供给产生的工资成本,拉动了投资积极性。

2.2走社会主义市场化的自由经济道路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

2015年中央工作会议的五大任务有两个为去库存,去产能。库存与产能的增多是供给有效性不足的体现。导致了我们经济的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的作用不断的扩大,而市场的力量被压缩。在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中,银行信贷与政府购买等社会资源朝着经济效率高的方向配置,经济是有效率的。市场选择的作用能够淘汰过时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目前我国有三个方面比较突出:(1)市场准入机制,除了特殊管制行业,应该全面让社会资本进入各大行业。(2)金融市场的全面利率市场化,消除金融抑制政策,鼓励金融创新,这也有利于去杠杆。(3)是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提高土地使用率。让市场决“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好”的问题,促进资源向高端产品流动。

2.3 鼓励创新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2015年中央工作会议最后一个任务就是补短板,本质就是提高供给效率的一个部分,补短板的核心是知识与技术创新。供给效率提高的除了知识与技术创新,还要加强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培养。知识与技术的创新需要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发展产学研究,向更能培养人才的制度靠近,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消除科研障。而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培养需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培养学生、培训工人。同时构建科研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创新意愿,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全面释放全民的科学技术创新潜力,实现万众创新。

参考文献

[1]龚刚.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3-20.

供给方控制 第6篇

一、0 -6 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供给方状况

0 - 6 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从服务供给方来说,包括政府残联、康复机构、康复师等,而从服务需求方来说,主要有残儿及残儿家长。从调研情况来看,供给方存在的问题要远大于需求一方,而康复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本身又直接与供给情况有关,所以,本文主要从这一角度对问题进行探讨。

( 一) 政府残联

在2014 年全省“两会”上,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对5 万名贫困残疾人进行康复救助。0 - 6 岁残疾儿童属于残疾人群中的最需要被关注的群体,所以省政府必然也会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国家和省共投入资金支持6227 万元,对53126 名残疾人进行康复救助,其中省财政投入了1566 万元,负责救助30000 名残疾人,并且向各市的残联直属康复机构分配了各项康复项目的救助指标,同时为了保证这部分资金的合理使用,省政府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残儿救助的实施办法,如《0 - 6 岁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救助项目实施办法》、《0 - 6 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训练项目实施办法》等,其中均明确规定了资金的具体使用方式和救助对象应满足的条件,按照国家标准,每名0 - 6 岁残疾儿童一般每人每年可领12000 元。这些政策的出台也符合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即政府要“实施0 - 6 岁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项目,建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制度,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扩大康复救助范围。”[1]

除了资金的配套支持外,各地还在实施国家“七彩梦行动计划”、“国家彩票公益金”和省彩票公益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在这些项目的指导下,根据山西省残联2015 年的工作计划,要筛选143 名聋儿免费植入电子人工耳蜗并提供手术费和康复训练费用的救助,筛选200 名年龄不超过7 岁的贫困脑瘫儿童参与康复训练救助项目,另外还有针对孤独症、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儿童开展的工作计划等。

( 二) 康复机构

康复机构在残儿康复恢复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主要作用,拥有比较优质的康复资源,如先进技术、设施与康复人才,可对残疾人开展身体功能、心理疏导、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康复,这类机构一般指综合医院的康复科或专门的康复中心,目前山西省公立机构的康复水平高于民营康复机构,建立与运营也更加规范,民营机构的数量也远不如公立机构,如在调查山西省0 - 6 岁贫困聋儿康复项目实施的机构时,43 所里仅有8 所是私人设立的机构,且在二者康复力量不对等的情况下,私立机构却在容纳更多的残疾儿童,造成治疗拥挤,而公立机构的优质康复资源同时也未有效利用。

( 三) 康复师

康复师在残疾儿童康复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公立机构中,有编制的康复师极少,招聘更多的是编外人员,通过签订中短期合同来雇佣劳动力,一般编内人员与总工作人员的比例为1: 5,而私立机构中则也以此种形式为主,这样虽可降低机构用人成本,但是编内人员与编外人员的待遇水平相差较大,而且编外人员的流动性更强,人才流失率也较高,有些地方达到了近50% ,省内各市的机构普遍存在康复师数量不足的情况,康复师的工作量较大,培训时教师与儿童的比例一般在1: 4 左右,有时甚至是1:6。除此之外,在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培训学校内,特教教师也未视同于一般教师,在待遇补贴水平上区别对待,补贴一般只有政策规定的20% 左右,地区间差别也较大,如太原市可以达到50% ,相比之下,运城市则只有25% 。

二、供给方问题

中国的康复事业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尤其是0 - 6 岁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问题诸多。山西省针对此年龄段残儿的抢救性康复工程虽然在有序进行,但此次调研中仍然发现了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康复救助的供需不平衡方面,各康复机构不能满足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康复资源也未能有效提供,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一) 政府职能失位

政府要用好有利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政府这只手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做到管理和服务“到位”,避免“错位”与“失位”[2],然而目前省政府在0 - 6 岁残疾儿童康复事业中却未能较好履行其职能。

1. 政策制定不全面,宣传不到位

山西省政府虽然对0 - 6 岁残疾儿童救助的条件、流程与待遇等做了明确的政策规定,分门别类地出台了一系列项目实施方案,但是针对民营康复机构的发展困境、民营与公立机构间的矛盾以及基层康复工作如何开展,政府并没有出台一些政策去解决问题,而这一问题又直接关系到机构救助质量的高低,这要求政府制定政策需要更加全面一些。在政策宣传方面,政府没有令其深入到广大基层地区,许多乡、村地区的家长均不知道政府在政策上的优惠与支持,这将会导致很多0 - 6 岁的残疾儿童错过治疗时机,也不利于政府自身形象的建设,做好政策宣传,对于加强政府权威、令民众信任政府非常重要。

2. 制度建设缺失严重阻碍本省康复事业发展

公立机构人力资源制度的缺失有很大问题: 救助人才匮乏,康复质量与效率低下,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基层地区对残儿筛查的力度不大等等,此外,在公立机构与民营机构的互相衔接上,政府也未建设出较好的制度,以让两类机构互相支持、加强工作沟通与信息的交流,这样是为了明确彼此的责任划分,更加清晰明确地发挥作用。制度缺失与不健全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的监督不到位,尤其是对基层地区的施压不够,没有硬性的奖惩机制督促地方做好康复救助工作,从实际来看,政府工作信息公开并没有反映政府真实的工作情况,内部监督也未发挥作用。

3. 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小

康复工作的好坏与康复资金、设施、场地、人才密切相关,这些工作的进行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也直接关系到康复质量的高低,因而政府财政不应仅支持残儿救助的补贴,对于康复机构的运营也应做好资金补充,特别是对民营机构的支持非常重要,民营机构本身就承担着社会残儿康复救助的大部分任务,但其始终经营困难,盈利微弱,这些机构需要来自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而公立机构仍存在严重的资金、设施等浪费现象,政府迫切需要将浪费资金转移到有大量需求的民营机构内部,才能使其更好地开展康复救助工作。

( 二) 公立机构人事制度弊病突显

相比于民营机构,公立机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制度方面。除了存在传统人事单位的弊病以外,公立机构的最大不足在于落后的人事制度上,这种制度不仅不能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结合起来,而且还由此导致公立机构权威性差与资源浪费并存的问题,因而使得公立机构的康复效率与质量均很低下。

1. 人事制度缺陷较大,不能满足机构用人需求

公立机构人事制度并不是现在所讲的人力资源制度,前者是把人当成一种机构运行的成本来看待,而非后期可开发利用的资源,这样公立机构很容易忽视人才质量的建设,则残疾儿童的康复质量必然会较为低下。从人事招聘看,山西省内很多市残联下属的康复中心为了降低成本,节约资金,所聘康复师多数为编外人员,并未将其纳入到事业单位的编制当中,比例一般都在工作人员总数的一般以上,同时准入门槛较低,对学历、专业、资格并未有具体的要求,如所招人员学历有85% 在大专以上,但其中有些人还是以第二学历代替第一学历,整体看高学历人才较少,很多人的专业也与康复无关,无法满足岗位需要,在从业资格上,大多人员没有接受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以这种方式招聘用人会极大降低成本,然而却也使康复工作失去了其应有的专业性。

从后期培训来看,多数公立机构均有资金支持人员的培训工作,但一般山西本地很少有康复专家或职称较高的康复人才,所以需要将人员输送到外地培训,每人大概需要几千元的费用,如果是聘请进来授课,这个费用会更加高昂,所以为了节约成本,也为了防止培训好的技术人才因待遇过低而流失出去,公立机构很少会组织人员大规模培训,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人员发展潜力与晋升空间。

从绩效考核和待遇水平看,公立机构尚未建立起工资待遇与绩效相挂钩的机制。公立康复机构属于事业单位,就目前中国的事业单位体制看,其内部仍然存在“铁饭碗”现象,处于编制内的人员工作稳定,所以不存在激励机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况且这些康复师的工资本身就很低,以长治市为例,该地方一线人员的工资按学历高低划分,在750 - 950 元之间不等,机构也并没有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编制外人员工作变动可能会较大,也就不涉及后期的管理问题。从之前的培训问题看,康复工作者得到培训的机会极少,个人能力提升速度慢,这也会直接制约其工作绩效的提升,倘若绩效机制建立,也很难使其工作成果有很大提高,这样待遇水平依旧偏低,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公立机构权威性差,受社会信任程度低

虽然公立机构资金充足,设备齐全,康复设施较好,而且还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但是其自身的权威性始终未因此而建立起来,调研发现许多家长依然去民营机构寻求残儿的救助,有时甚至花费更高也不愿去公立机构,造成民营机构根本无力承担这样多人的救助任务。这一现象与公立机构自身的人事制度关系很大,由于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工作人员工作过于稳定,其积极性没有能够充分调动起来,加之后期培训工作有待提升,康复质量也不能满足众多家长的要求,所以公立机构的权威性未能在社会中完全建立起来,不仅如此,传统的人事制度很难适应如今市场经济的要求,一是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铁饭碗”机制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与劳动力整体质量的提高,二是传统制度无法融入进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去,在与民营机构的人才竞争方面处于劣势,其康复质量当然也得不到提高,虽然现实中有些公立机构的人员素质要高于民营机构,但这一般是“编制”自身产生的人才吸引力与民营机构资金不足产生的排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公立机构依旧较难得到社会大众的信任。

3. 康复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由于上述两点问题的原因,向公立机构寻求康复救助的家长很少,有些康复补贴甚至都未能完全发放下去而造成资金闲置,调查发现有很多康复机构的设施、房间等资源未能充分使用,与民营机构人员拥挤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然而这两类机构之间的资源流通渠道又未能建立起来,此种矛盾的产生会使得更多的康复资源一直浪费下去。比如许多民营康复机构缺乏康复设备,与此同时,一些地市残联以要建立起自己的康复中心为由而把先进的设备储存起来,拒绝交给民营机构使用,而自己的康复中心却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建成时间,给这些优质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另外,由于康复水平在市与市、省与省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这样许多家长在选择医院时就会将目标定位在比本地更发达的地方,同样会造成本地区康复机构资源浪费,而较为先进地方则会产生资源拥挤,在国家各种优惠与福利政策的支持下,一般康复资源会成为准公共产品,资源供给的边际成本在拥挤状态下就会不断提高,广大家长所为之付出的代价也会越大,会使得残疾儿童康复的公益事业朝畸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人们之所以不使用本地资源,并不是因为资源稀缺,而是康复师等人才资源的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 三) 民营机构缺乏资源,救助困境大

山西各市有很多民营康复机构都由一些社会爱心人士自发举办,依靠着自己以及社会其它组织的力量运营整个康复机构,承担着当地残儿康复的众多任务,而各地市的残疾儿童数量众多,需求不一,给民营康复机构带来很大压力。

1. 康复资金严重不足

民营康复机构虽然服务于广大残疾儿童,但其属于营利性机构,收入的持续偏低使其正常经营陷入困难。从支出来看,这些机构一般需要自身承担场地租赁、设施购买与人才聘用的种种费用,这些费用每年都要高达十多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康复师的聘用与培训费用,这部分虽然在总费用中比例不高,但这决定着民营机构是否具有人才优势,如果聘用的人员素质低、能力差,这会直接影响康复质量与效率,康复机构的残儿也会因此减少,收入降低,入不敷出突显,机构运营便愈加艰难,招聘人才的质量更低,从而产生恶性循环。从收入来看,渠道单一狭窄,主要依赖于残儿的康复治疗费用,而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残儿家庭的经济情况均不乐观,其本身可以承担的费用就很少,持续从中营利也就会面临巨大矛盾。

2. 租赁费用较贵,场地变换大

民营机构的经营需要依托于相对固定的场地,康复训练与残儿数量又对空间有一定的要求,这样租赁一处场地的费用会更加昂贵,一年一般需要十万元左右,这对于经营困难的民营机构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有时因为费用支付不足还会带来其它问题,如运城市惠民脑瘫康复医院,是市残联定点康复医院,年租金35 万元,第一年租用时因资金不足而被迫停电停水,影响正常的康复治疗,甚至激起医患双方的矛盾。正是因为场地租赁费用昂贵,迫使民营机构需要不断寻找更加廉价的场地,这也就使得其场所变换较多,增加了残疾儿童接收与治疗的不便性。有很多家民营机构为了寻求价格较低的场地,甚至专门租用一些老旧危房及郊外废弃场地,增加了机构运营的安全隐患。

3. 康复设施老旧,配套不足

资金一直都是民营机构运营的一个重大问题,相比于公立机构,民营机构可以享受到的国家优惠政策很少,如80 万的教学器材设备经费、300 万的额外补贴等,这些机构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各类康复设施和辅助器具的购买,更何况一台质量好些的康复设备需30 - 40 万元,大部分机构只能使用之前老化了的器材去进行康复工作,而不同类别残疾的儿童具有不同的需求,需要提供个性化全面康复服务,如手术、用药、认知、生活自理、移动、学习和得到康复服务的机会等[3],现有设施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在设备不足情况下,某些地方政府甚至还让民营机构去扮演康复救助的主要角色,如朔州市没有自己的公立康复中心,便主要依托于一家民办特教学校完成康复指标任务,这家机构在政府以及当地残联的支持下可以购买一些较好的康复设备,但这仍然满足不了某些残儿的需求,设备更新不及时,这种矛盾严重制约着当地残儿康复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对供给方问题的应对措施

整体来看,从2015 年至今,山西省0 - 6 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确实取得了一定成就,最主要的便是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促使各类康复项目顺利实施下去,但在成就背后还隐藏着救助上的颇多问题,从制度层面看,山西省康复救助工作并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如果不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康复救助制度,并通过制度规范各方行为、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和对康复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使康复工作在一个常规的制度框架内运行,那么,山西省0 - 6 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事业就很可能在畸形中发展。因而,对现有制度与程序进行改革,尤其是从康复救助与服务的各类供给方改革,是非常迫切的。

( 一) 建立康复分级制度,缩小责任范围

0 - 6 岁残疾儿童的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因人而异,情况较为严重的一般需送到市级甚至省级康复中心接受治疗,情况较轻的则在本地基层康复机构也许就可康复成功。但现实中,高层次的康复机构却人员拥挤,资源紧张短缺,各种残疾程度的残儿均在这里接受康复治疗,而在低级别的基层机构人员稀少,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以至闲置浪费,这些机构在众多家长中的信任度很低,人们都倾向于到大机构寻求更好的治疗。因而,我们非常需要将这些情况不同的人群合理进行分流,以提高救助的针对性与质量。

第一,我们应制定好分级的判定标准。专业研究中心应设计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制定障碍程度及疗效评定标准[4],之后根据各地区的康复机构的水平判定何种程度的残疾康复可由其来操作,这些机构无力去做的由省市一级的大型机构负责康复,然后将这些标准自上而下宣传到各级康复机构,在每次接收残儿前需做好残疾程度评估工作,之后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康复地点,若需向上转介,则按程序进行申请。

第二,明确民营与公立机构的责任分担。这样做便于缩小各机构的责任范围,提升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民营机构适合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倘若资金充足,其内部的人力资源制度会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可以更好地在竞争中提升水平,增加人才吸引力,而且民营机构大多分布在各地级市,这有利于为其发展提供较好的经济基础,相对于公立机构而言,民营机构便更有利于发展高层次的康复工作,加之长时间以来基层地区的康复救助更多由公立机构负责,所以它本身也更加了解当地情况,另外,新医改方案明确要求健全各类医院的功能和职责,特别强调了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5],因而,为了使更多地残疾儿童可以享受到免费或低费的康复服务,应在社区与乡村里建立一些城乡基层公立康复机构。

第三,保证基层康复质量。公立机构虽然负责基层的残疾情况较轻的康复救助,遇到较严重的也可转移到上级机构,但基层的康复质量仍然要有所保证,所以政府更应该加大对基层公立机构的财政补贴与各项配套设施的支持,增加人们对基层机构的信任,让其同样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康复救助服务。

( 二) 对公立机构与民营机构的改革

为了配合康复分级制度的建立并保证这一制度可以真正产生效果,政府需要对公立机构与民营机构均进行改革,促进各机构在职责范围内更好地完成康复救助的任务。这一改革主要分为两方面:

1. 改革公立机构的人事制度

第一,提高康复师招聘准入门槛。严格考试选拔,在学历、专业等方面做好限制,做好人职匹配,招聘时尤其要注意从业资格的审查,只有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的人才能入职,以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为了增加残儿家长对基层公立机构的信任,可将入职人员的专业、学历等教育背景予以社会公示,这样也有利于家长配合康复工作的开展,使得低层次的基层康复机构可在家长中树立权威。另外,任用时应签订聘用制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要有一定的期限,期限截止时应再决定是否继续与其签订相应合同。

第二,对康复师进行教育培训,助其掌握先进康复知识与方法。为此政府应专门拨付一定的款项用于康复师的培训工作,既可以请专家来做讲座,也可将康复师送到先进省市进行学习。培训后还要对康复师进行考核,以考察其学习效果,督促其认真接受教育,并对考核结果予以评估,及时纠正评估问题。

第三,做好薪酬福利工作。由于公立机构主要负责基层地区的康复,有些机构则会设立在乡、村地方,这样人才吸引力就会较弱,所以为了招聘到更好的人才,公立机构必须要做好薪酬福利工作,设立绩效工资制度,充分调动康复师的积极性,保证同工同酬,基本工资与上级康复机构工作人员一致,整体待遇水平相差不大,这样才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2. 促进民营机构竞争

促进民营机构相互竞争是提高康复救助水平的一个主要途径,但需满足两个基础条件,一是令民营机构自身具备基本的竞争力; 二是使民营机构可以维持基本运营,这样做利于民营机构有能力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第一,整合社会民间康复资源。山西省各市的民营机构实力参差不齐,有些机构是由某些爱心人士联合举办的,而有些则是依靠专业人士的力量建立的,它们整体上在资金、康复人才、康复设施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因而在改革中,应将社会弱小机构整合到一起,将各自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加大对民办0 - 6 岁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扶持力度,制定更多的惠持政策来有效调动、开发社会资源[6],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各民营机构的整体竞争水平。

第二,以政府购买服务,维持民营机构的基本运营。不同于以往,这里政府购买民营康复机构服务是为了对其提供财政支持,解决以往这些机构面临的资源短缺、经营情况恶劣的问题,令其有能力去提供更好的高层次康复救助。政府购买服务时应首先确定费用的支付方式,即是预付制还是后付制,后付制产生的最大问题是有些民营康复机构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先行自己承担康复费用,所以政府采用预付制更加符合实际,但其也容易因事前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康复质量难以保证,为此政府需做好对民营机构的监督。

政府应制定出一套针对康复器械与药品的购买规范,由专业机构对不同类型与不同程度的残疾进行康复治疗评估,确定出康复所需器械与药品名录,之后根据本地区民营康复机构去年平均救助人数大致确定今年的救助数量,再按照人数预估人均药品用量与器械数目,这样便由政府做出今年的康复资金预算表,并向民营机构预付相应费用,并对机构购买的器械与药品进行审核监督,另外,如果今年救助人数偏多,可再向政府申请增加资金拨付,这样既可控制康复费用的无限上涨,保证康复质量,又可防止因实际情况不同而产生的资金支持不足问题。

第三,建立激励制度,提升竞争活力。每一季度都对机构进行康复工作效果的审核,并根据一年内的工作情况在年底进行机构排名,对优秀机构予以奖励,这样可促进康复机构为了提高竞争力而自发解决问题,不断加强人才竞争,提高人才待遇水平,扩大人才需求量。

( 三) 扩宽资金渠道,优化资金使用结构

资金在改革中是必不可缺的,上述改革措施同样需要财政大力支持,要改变与完善资金的来源渠道与使用去向,才能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下去,并增强改革的可行性。

1. 增加民营机构运营费用的筹集渠道

政府可允许民营机构对一些基本康复服务项目收取适当的费用,明确收费项目与标准,增加民营机构自我筹集资金的能力,这部分收取的费用不包括在国家对于残儿救助的补贴内,在康复过程中,若康复费用已然超过国家补贴范围,则超过费用应由个人承担,如果个人无力承担,则可向所在地残联申请康复补助,但残联有权力对这些经济能力薄弱的家庭进行审查,以防止政府不断补助而给财政造成巨大压力,同时民营机构也可减少对政府的依赖,降低机构运行成本,增加自有资金的比重。另外,政府还可以依靠社会慈善基金会的力量,通过向社会筹集善款去支持康复救助项目的实施。

2. 优化资金使用结构,提高资金使用率

民营机构通过收取适当费用的方式,不仅可以减轻财政压力,同时还可以将这部分自留费用用于购买药品、康复设施以及薪酬待遇的发放等,使得这些资金也能有效利用起来。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节省下来的费用便可以财政转移的方式来支持基层公立机构的发展,保证基层康复质量与足够的人才吸引力。

此外,为了充分利用公立机构某些闲置资源,如康复场地与设施,在康复分级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可将公立机构所需资源预留下来,而多余的场地与设施交由民营机构管理使用,民营机构可节省这部分费用去完善机构其他方面发展,这样也可变相地优化资金使用去向。

总之,本文主要从康复救助与服务的供给一方发现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改革措施。然而,问题却不仅仅涉及到供给方,在康复救助与服务的需求方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 如何筛查各地区尤其是农村的0 - 6 岁残疾儿童,如何改变家长落后的思想观念并提升家长的家庭康复能力,政府又该怎样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建立从省到村的筛查制度? 可以说,只是立足于供给方问题,也只提出了一个改革的方向,还有很多现实困境值得我们去反思与总结。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Z].2011.

[2]中国残联党组中心组.“十三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Z].2015.

[3]张金明,赵悌尊.对我国残疾儿童康复的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2):195.

[4]胡莹媛,吴卫红,李燕春等.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的研究:(一)设计[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3):108.

[5]郭春宁.新医改框架下对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1):1099.

供给方控制 第7篇

一、农村医疗卫生所具有的公共品特性

1. 农村医疗卫生是一种公共品。

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 农村医疗卫生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指公共品一旦提供就很难排除其他人的消费, 非竞争性是指公共品提供出来以后没有必要排斥其他人的消费。根据公共品的相关理论, 公共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每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垂直相加, 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都与总消费量相等, 消费品的价格就是所有消费者支付价格的总和。

2. 农村医疗卫生是一种准公共品。

这是因为农村医疗卫生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的, 是不完全的。农村医疗卫生具有利益外溢性, 它所提供利益的一部分由其所有者享有, 是可分的, 也就是说它的效益是可以定价的, 具有私人品的特征, 但其利益的另一部分则被所有者以外的人享有, 有不可分割的特点, 从而又具有了公共品的特征。如农民通过享有农村医疗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 这部分利益是可分的, 但对整个社会而言, 农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可以使整个社会受益的, 这部分利益是不可分的, 体现出公共性。

二、农村医疗卫生的几种供给方式

我们通过下图来分析在不同的供给方式下农村医疗卫生的供给效率问题。如图, dd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购买者的边际效用曲线 (需求曲线) , DD为社会的边际效用曲线, 它们之间的垂直距离表示为医疗卫生产品的边际外部效用。边际成本曲线为SS (供给曲线) , DD与SS相交于E0, 所对应的产量Q0即为符合社会效率的产出水平, 在该水平上, 产品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净效用达到了最大化。

1. 完全市场机制, 效率损失。

农村医疗卫生属于准公共品, 若完全在市场机制下进行供给, 购买者将根据个人可获得的最大利益水平来决定对服务的购买量, 如图所示, 为dd与SS的交点E1, 所对应的产量Q1, 虽然个人利益达到了最大化, 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却受到了损失, 损失量为图中的AE1E0部分。

2. 公共提供, 公地悲剧。

如果农村医疗卫生完全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 即由政府来负责免费提供给消费者, 就会出现下面的这种情况:由于没有了价格的约束, 消费者将尽情消费, 直到边际效用为零, 即产生所谓的“公地悲剧”。在这种情况下, 个人的边际效用和社会的边际效用都大大低于产生的边际成本。

3. 公共提供与市场机制的结合。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农村医疗卫生属于农村准公共品, 倘若完全在市场机制下进行提供, 容易导致效率损失, 所以政府应加以干预, 为农村医疗卫生提供投资, 但又要避免大包大揽, 应该做到政府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如图, 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提供进行补贴, 边际成本曲线下降到SS-T的位置, 产出恰好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水平Q0。产品的边际成本E0Q0一部分由政府补贴 (E0F) , 一部分由消费者自行支付 (FQ0) 。这种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提供方式, 既避免了单纯市场提供带来的效率损失, 又没有在完全公共提供时所产生的税收负担问题。

目前,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新型合作医疗、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三个方面。根据公共品的供给理论, 可对其进行大致的分类, 从而确定其相应的供给方式。

就新型合作医疗来讲, 它既属于我们上述所分析的范畴, 同时又具有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双重性质, 完全公共提供与完全市场提供都不能达到社会所需要的均衡状态, 只有市场提供与公共提供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供给方控制 第8篇

一、供给学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不同

(一)供给学派解决经济增长停滞、失业与通胀等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担心战争结束后经济增长和失业会回到战前水平,西方各国开始普遍采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最初的几十年里,各国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成绩,凯恩斯主义的声誉也达到了顶峰,一大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通过建立IS-LM模型等使得凯恩斯主义在理论上趋于精致完善。但是步入20 世纪70 年代,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国家出现了政府赤字过大、经济增长停滞、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由于政府赤字已经达到历史高位,通过进一步扩大赤字来减少失业已经不现实,失业与通胀并存也宣告了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的破产。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供给学派便应运而生。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供给结构性错位问题

我国经济经过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各方面问题开始集中显现。从经济发展基本面上看,我国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2015 年全年GDP增速6.9%,为2009 年来最低。另外,资产负债率处于上升周期,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加大[1]。从要素供给效率来看,劳动力供给边际成本为零已经成为历史,人口红利的减少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再加上欧美等国的产业再造以及低端加工制造业向雁阵下游转移,代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另外,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的边际成本上升,资本使用效率也在下降。从宏观政策上看,以投资、出口、消费为主的需求拉动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中高速发展的要求,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央行连续降息对投资的拉动作用不如预期;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全球市场需求疲软,出口大幅下滑。从产业层面来看,经过长期粗放式发展,一些重化工业与一般制造业严重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却供给不足———“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需要进口”,同时粗放式的发展也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从制度层面上看,包括电网、交通、环境治理等在内的公共产品一直处于短缺状态;高昂的税负、市场型交易费用、制度型交易费用以及融资成本使得微观经济主体积极性不足。

二、供给学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渊源不同

(一)供给学派的主要来源是古典主义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供给学派的理论渊源是指从亚当·斯密(Adam Smith)到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经过萨伊(Jean Baptiste Say)所建立的以供给为理论出发点,以生产、成本生产率为研究重点,以经济自由主义为政策主张的经济理论体系。“高税率,有时通过减少征税商品的消费,有时通过鼓励走私,带给政府的税收少于适当的税率”[2],“仅仅鼓励消费对商业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因为困难在于供给,而不是在于刺激消费需求……好政府的目标是刺激生产,不合格政府的目标才在于鼓励消费”[3],“极端的征税会产生让个人更贫穷的可悲效果,也没有使国家富裕。”(Say,Treatise)可以说,供给学派的理论观点早已有之,其所做的主要贡献不过是根据理论观点结合现实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甚至连供给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承认,供给学派经济学不过是:“穿上现代服装的古典经济学。”[4]“在许多方面,供给经济学仅仅是重新发现了萨伊所说的市场法则。”[5]但是,供给学派除了继承古典经济学关于供给、减税等方面的经济思想外,另一方面也与新奥地利学派、货币主义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经济理念是异曲同工的。

无论是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萨伊(Jean Baptiste Say)、穆勒(John Stuart Mill)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还是以哈耶克(F.A.Hayek)、科斯(Ronald H.Coase)、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限制公共权力和实现自由都是其追求的主要理念。“就像有限的收入是限制个人或家庭支出的唯一有效方法一样,限制政府支出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政府的税收。”[6]到了20 世纪80 年代,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为了不让下届政府有花钱的自由,保守派政府可以故意通过减税来增加国债[7]。限制政府支出以限制政府权力的理念是隐藏在经济措施之后的理念追求,在被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政府干预主义压制数十年之后,古典自由主义终于为西方国家官方所承认。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奥地利学派和供给学派分别成为撒切尔政府与里根政府的官方经济学,在里根政府1980 年竞选顾问团的76 位经济顾问中就有22 位来自于朝圣山学社。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和建国以来一系列经济实践

供给学派的理论渊源是古典主义经济学,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与建国以来一系列经济实践。马克思主义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且把矛盾分析法作为根本分析方法,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都得到了体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改革措施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创新作为增加有效供给的重要动力,在要素中扮演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是实现产业升级必不可少的手段。在经济发展跨越中等收入之前,劳动、资本、资源扮演重要角色,而在跨越中等收入之后,创新与制度则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是不可忽视的。而培育新兴产业也由资本主导转变为创新主导,只有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才能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制度是要素中的关键,同样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也即解放微观主体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要素内部的劳动力、资本、创新同样相互联系,只有提高劳动力素质才能有创新,创新使得劳动力竞争力提高;而同时创新也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另外,财税体制改革一方面降低企业税负,另一方面也根治土地财政,为资本滞留在房地产市场的现状进行根本上的改变,也为化解房地产库存提供长远解决之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虽然主次有所不同,但涵盖了经济领域的所有内容。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精准扶贫、户籍制度改革、“一带一路”战略、对非援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都可以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所涉及的要素都有相对应的改革措施,并且针对要素的不同方面也有具体的措施来解决。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了主要矛盾

供给与需求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对矛盾,其地位是不断变化的。在20 世纪70 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建立,市场经济发育还很不完善,因此在此时主要矛盾是供给而不是需求。因为市场体系不完善,所以需求刺激政策很难取得预期效果,这时候必须要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从体制机制上为生产力发展也就是供给端的形成创造条件。正是抓住了这个“牛鼻子”,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乡镇企业改革再到国企改革都取得了远超于预期的良好效果,在为中国经济带来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也为未来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供给与需求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经济主体的潜力得到释放后,主要矛盾便转到了需求端。党中央审时度势,根据我国具体的禀赋优势制定了相应的需求政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投资、出口、消费的“三驾马车”。利用我国劳动力边际成本低廉的优势,我们迅速成为“世界工厂”,生产的商品遍及全球,虽然得到的附加值较低,但也为许多企业带来丰厚利润;利用我国高储蓄率的优势我们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为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并且为激发的供给潜力提供了有效的消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庞大的人口基数为消费提供了难以估量的市场,再加上体制机制的完善使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得以实现预期效果,这一时期重心放在需求端使得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创造了三十余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

近年,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传统的“三驾马车”已经难以为继,而且出现了部分产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积压、环境污染严重等尖锐问题,这时候主要矛盾再次回到供给端,因为这时候需求拉动已经没有效率,所以必须再从供给端做文章,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三、供给学派与供给侧结构新改革的政策主张不同

(一)供给学派主张以减税为核心,包括减少福利开支和稳定货币供给等政策措施

减税是供给学派的核心观点,在减税问题上,供给学派尤其关注边际税率的调控作用。他们认为,高税率尤其是高边际税率是美国经济增速萎靡和投资热情降低的主要原因,由此导致的储蓄和投资不足是造成经济增长停滞的根本原因。另外,供给学派还抨击从李嘉图以来的经济学研究集中于收入分配。“竭力从富人那里拿走他们的收入,就会减少他们的投资,而把资金给予穷人,这样就会减少他们的工作刺激,就肯定会降低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并限制就业机会,从而使得贫困永远存在下去。”[4]最后,他们还认为过高的边际税率使得创新精神丧失殆尽,“在任何经济制度中创造性和主动性的主要来源都是个人投资者。经济不会自行增长,也不能靠政府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经济是由于对人们的事业心,即甘冒风险、把设想变为垄断、垄断变为工业,并在知道将得到什么回报之前就给予这种意愿做出反响而增长的。”[4]

据此,供给学派提出其政策主张:第一,大幅度并持续削减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以刺激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并提高储蓄和投资的吸引力;第二,采取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和长期的经济增长潜力相适应,从而恢复某种形式的金本位制;第三,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特别是要改变国家干预的方向和内容,主张更多地通过减税实行“供给管理”,更多地依靠市场的力量自动调节经济;第四,缩小政府开支,大规模削减福利开支,提高私人的投资能力[8]。

在实践中,里根政府限制政府权力,“政府干预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政府本身就是问题”,这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念,与同时代撒切尔政府的措施是一致的。除了“经济复兴计划”(里根“经济复兴计划”主要内容:第一,削减个人所得税与企业税率,其中个人所得税率自1981 年7 月1 日开始每年削减10%,三年削减30%;第二,削减联邦开支,减少预算赤字,逐年平衡预算;第三,放宽和取消政府对企业的一些限制性规章预算;第四,控制货币贷款,推行有节制的稳定的货币供给政策),里根政府还通过改革工资法和工会制度改善劳动力供给;通过减免企业税和放松对市场的行政管制改善商品供给;通过加快金融自由化改善资金供给[9]。在遏制通货膨胀方面,里根政府采纳了同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货币主义学说,承认通货膨胀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并通过控制国债规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控制货币规模。最后,里根执政期间,主导了两次重要的减税措施的制定和实施(1981 年和1986 年)。从数据上看,美国最高所得税率从1986 年的50%下降到1988 年的28%(美国国税局,美国税务基金会),资本利得税和变现百分比从1978 年的39.875%下降到1985 年的20%(美国财政部税务分析办公室),四人家庭的边际联邦所得税率(中位数收入的1/2)从1980 年的18%下降到1986 年的14%(美国财政部税务分析办公室)。从政策效果上看,从1982 年12 月起,美国经济逐渐走出衰退,经济复苏势头比战后历次经济复苏都强劲有力。至1988 年5 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65 个月,成为战后和平时期经济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通胀率也由最初上任时的13.5%下降为不到5%。美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也由1980 年的23%上到1986 年的25.2%[10]。但是由于里根执政期间实行大规模减税与军备竞赛,导致政府赤字规模此前的历届美国总统所累积的财政赤字总额还要多。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五大任务”,推出一系列内在联系的改革措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本质上讲仍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要减少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约束,让其在经济发展中有更大的空间与活力;另一方面政府仍需持续提供公共产品,并在产业升级、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任务从要素层面、产业层面、宏观政策层面、制度层面落实。

从要素层面来看,劳动方面实施开放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同时精准扶贫,提升消费潜力及人力资本,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以化解房地产库存,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以吸纳就业。从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来讲,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加速确权流转。资本方面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丰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增强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及意愿。创新方面继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政策优惠等方面提升创新热情,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

从产业层面看,一方面化解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培育新兴产业。化解产能过剩依靠“一带一路”、对非援建等战略消化,同时以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补偿、鼓励兼并重组、提高环保及能耗等技术标准、捆绑旧产业与新产业等方式合理化解。在“让僵尸企业入土为安”的过程中以社会政策托底,妥善处理失业与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则实施“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等战略,并积极促进“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相融合,同时促进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

从宏观政策上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亦即宏观政策要稳。财政政策从总量调控转变为结构调控,在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阶段性提高政府赤字率,发挥财政政策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货币政策方面则保持稳健,为结构性改革提供适宜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优化信贷结构,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从制度层面上看,继续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供给,包括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降低制度型交易费用,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取消不合理税费,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减轻微观主体负担,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让政府从不应干预的领域退出,同时在产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两者政策措施存在的区别

比较两者的政策主张可以发现,供给学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包含了减税、推进市场化进程、放宽对微观主体限制的内容。但即便是这些看似相同的政策主张也存在着区别。

从减税来看,供给学派关注降低边际税率,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税制改革。供给学派强调的是降低个人所得税和减免企业税,在美国来讲确实能降低有投资、储蓄能力人群的税收负担;但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口比例只有7%~8%,降低个人所得税减负作用并不大。因此,我国主要是以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为企业减负并间接降低消费税水平。推进市场化进程方面,供给学派与同时代成为英国官方经济学的新奥地利学派有着同样的古典自由主义立场,因此供给学派秉持较为极端的反政府干预立场,其甚至要求政府以削减福利开支的方式退出经济领域;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和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引导产业升级、完善法规制度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从微观企业来看,供给学派的一系列放宽政府限制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措施实质上是通过降低工人的劳动安全护条例来实现企业成本的降低;而我国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市场发育不成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降低市场型交易费用和制度型交易费用来实现企业减负。

另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关键,改革措施更加全面也更加完善。从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再到创新、制度,都有多项国家战略推进实施,从而保证了改革的科学性、协调性、可操作性。供给学派的核心政策措施是减税,但在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方面缺乏相关措施提高要素有效供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精准扶贫、户籍制度改革、发展新兴服务业以提升人力资本相反,供给学派甚至主张削减社会福利开支,这使得饱受高通胀、高失业率、经济发展停滞之苦的底层民众雪上加霜。

四、供给学派与供给侧结构新改革的目标指向不同

(一)供给学派重在贯彻新自由主义理念

供给学派一方面致力于扭转20 世纪70 年代末期的经济停滞以及高通胀、高失业率,另一方面也实践着继承了古典主义经济学精神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念。从供给学派的主要措施上,尤其是降低边际税率可以看出,供给学派主要为富人带来福利。降低边际税率对于穷人来说意义并不大,但是却可以极大地解放富人的负担,而且越富有的人所减少的负担越多。在供给学派看来,只有这些中上阶层的人才具有储蓄和投资能力,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对这个制度的主要威胁是以累进税率征税(急剧上升的税率夺取较高收入中越来越大的部分),以致富有者拒绝拿钱去冒险”[4],“一个明智的社会政策应该大量降低失业补助的福利水平。”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另一大措施就是减少政府赤字、平衡财政预算,而供给学派所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大幅削减政府在社会福利上的开支,“一个明智的社会政策应该大量降低失业补助的福利水平。”[4]供给学派所主张的放宽对限制企业经济活动的规章条例也与供给侧改革旨在降低市场型交易费用的下放行政审批权不同,其实际上是通过降低工人的劳动安全保护条例来实现的。供给学派可以说是毫不掩饰地、赤裸裸地通过劫贫济富的方式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另外,滞涨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的,供给学派调整了供求关系,使得矛盾暂时得到缓解但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为供给学派并没有触及到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由此减税等提高有效供给的政策也并不能根除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因此,矛盾以其他形式更加激烈地爆发,美国20 世纪90 年代末的高科技泡沫和2008 年的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从本质上看,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推动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向其终点运动。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就是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015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也指出:“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着眼于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则回归到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上。

虽然我国目前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是高污染、高耗能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同时原来的禀赋优势逐渐丧失,要素成本全面上扬;另外,过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在在一定程度上违背经济规律,如目前产能过剩的现状与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4 万亿投资不无关系。因此,实现要素升级、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产业升级改造是为了未来经济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经济短期内继续维持高增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会让资源环境付出不可逆的惨重代价,经济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也会逐渐转变为现实,甚至引发动荡。因此,在改革中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意志,在GDP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失业风险有可能增加,减税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会使政府赤字率进一步上升,淘汰落后产能也会出现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问题与阵痛。但是只有经过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摘要:自从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许多人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学派相提并论。虽然两者都是将重心转向供给端,即着力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政策措施在减税、推进市场化进程上也有相似之处,但是两者之间仍然存在本质区别。从供给学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政策主张、目标指向入手,揭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从而阐明供给学派并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渊源。

关键词:供给学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区别

参考文献

[1]任森,王大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J].银行家,2015,(12).

[2]Adam Smith,The Wealth of Nations(New York:Modern Library),1937:835.

[3]Jean-Baptiste Say,A Treatise on Political Economy,6th ed.,trans.C.R.Prinsep and Clement C.Biddle(Philadelphia:Grigg&Elliott),1834:143.

[4]乔治·吉尔德.财富与贫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44-103.

[5]Bruce Bartlett,Reaganomics:Supply-Side Economis in Action(Westport,CT:Arlington House),1981,(1).

[6]Milton Fredman,“The Kemp-Roth Free Lunch”,Newsweek,Aug.,1978,(7).

[7]布鲁斯·巴特利特.新美国经济——里根经济学的失败与未来之路[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159.

[8]蒋自强,史晋川.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27.

[9]管清友.供给学派的实践典范[J].金融博览,2013,(11).

供给方控制 第9篇

关键词:供给侧档案信息供给机制

在经济领域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供给的效能。学者覃兆刿在其“档案双元价值观”中提出,档案是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的统一体。档案信息价值强调为社会服务,这种价值的发挥有赖于档案信息的有效供给,影响档案信息的有效供给有着诸多因素,如何通过因素控制及其优化,实现档案信息供给效能的最大化,是档案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对档案信息供给机制的优化进行探讨。

一、档案信息供给机制的基本内涵

在社会科学领域,“机制”用来阐述社会生活中某些领域的功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可以概括为一定社会机构或组织的机能,以及这个社会机构或组织与其机能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曾有研究者提出,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机制是指公共信息服务供给过程的具体实现流程,以及流程中各个环节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它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需求表达机制、决策机制、保障机制、获取利用机制和监督机制等五个方面。本文所述的档案信息主要是指已经公开的档案信息,也就是档案公共信息,它从属于公共信息,具有公共信息的一般属性。因此,档案信息供给机制构成要素也就与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机制具有一致性。同时,鉴于档案自身的属性,笔者在这里仅就与供给侧关系密切的档案信息供给决策机制、档案信息需求表达机制、档案信息获取利用机制这三个要素进行探讨。信息供给决策机制体现为档案信息提供者根据大多数公众的信息需求,决定应该提供何种档案信息产品,然后选择何种方式提供符合公众需求的信息服务,并且规定供给主体在供给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信息需求表达机制就是为了让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能够准确有效地得以表达,让档案机构了解社会信息需求,提供的档案信息“适销对路”。信息获取利用机制就是要做好人员、技术平台、设施设备、管理手段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保障工作,让档案信息需求者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档案信息供给决策机制在档案信息供给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档案信息需求表达机制在提高档案信息供给有效性中起关键作用,档案信息获取利用机制在档案信息供给中起保障作用。

二、目前档案信息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

对档案信息供给机制中的三个要素进行分析,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档案信息供给决策不完善

档案信息供给决策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档案机构提供档案信息存在随意性,缺乏有效的依据。往往提供的信息类型、内容不是社会公众所需要的,而需要的信息档案机构又没有提供,供需脱节。档案信息供给主体和信息供给决策的实现途径单一,档案信息供给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基本上由档案机构内部人员负责,没有发挥诸如图情博等社会力量的作用。

(二)档案信息需求表达不畅通

从档案信息利用互动反馈来说,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公众的信息需求缺乏表达通道。公众利用档案的需求,对档案信息产品的要求,对档案机构信息供给方式方法的建议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造成档案信息供给效益低下。二是公众参与的意识不强。大多数公众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了解档案部门的信息利用工作,缺乏社会档案意识,当他们有了解政策、落实待遇和维护权益等方面的档案信息利用需求时,却不知道用何种方式去积极地利用,更不会主动地向档案部门表达他们的意愿。

(三)档案信息获取利用不便捷

当前,公众获取档案信息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获取的途径不多。档案机构提供的信息获取方法较少,不能适应不同类型公众的方便利用。档案信息整合不够,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档案信息远程查询不方便,不能做到一站式查询。二是信息的利用价值不高。尽管档案机构提供了大量信息,但是利用者仍难以找到所需信息。

三、档案信息供给机制优化的对策

(一)以需求为导向,完善档案信息供给决策机制

档案机构对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社会需求进行研判分析,通过与社会公众互动等形式及时了解公众需要何种档案信息。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对信息供给决策程序、方法的优化,使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相协调。目前,由于档案机构的人力较为紧张,加之档案工作者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完全依靠档案工作者开发、提供档案信息是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如美国档案信息开发不仅政府部门会参与,而且还鼓励私营机构、非私营机构和个人共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供给决策者应该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信息的开发和供给。比如,根据社会信息需求,确定需要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编研的主题,按照项目的形式以一定的条件向社会组织或个人招标,或者可以采用政府主导,信息企业、图情博机构、公众等参与协作的方式开发档案信息。

(二)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档案信息需求表达机制

1.构建公众信息需求表达渠道。一是主动征询社会需求。档案信息供给决策者、生产者在确定供给信息前要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征求公众和组织意见。尊重公众的自由表达权,尊重不同群体的信息表达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档案信息论证、决策的过程中来。二是建立公众需求传送通道。档案机构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和载体畅通公众需求传送通道,促进公众、组织与档案机构的有效沟通,从而防止档案信息服务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和失衡,避免档案信息供给机制的失调和资源的浪费。如美国国家档案局网站不仅在线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还设有有关“档案博客/分享/联系我们”之类的栏目来及时了解公众信息需求。如点击“联系我们”,就会出现“美国国家档案馆欢迎你的提问、意见、建议和投诉,这作为不断提高我们服务的一个重要方式”。

2.加大宣传,扩大公众参与度。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更多的公众了解档案,知道档案信息利用的权利,构建良好的档案信息供需关系。可以不定期举办档案馆开放日活动,举办档案与社会、档案与公众等方面的讲座,召开座谈会等,加强档案馆与社会的互动,拉近档案与公众的距离,让更多的公众走进档案工作,从而使档案信息供给机制更有社会基础。

(三)以便快捷为目标,完善档案信息获取利用机制

1.丰富信息发布载体和内容。通过不断丰富信息供给的载体和渠道,让档案信息供给机制更便民。一是积极开发微信、微博、APP等新载体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利用需求。需要强调的是,在给公众提供的信息范围方面要广覆盖,要消除数据孤岛,实现档案机构之间数据共享,让公众不受地域限制方便地“百度”到所需的档案信息。二是档案信息的获取方法要简单便捷。首先,公众得到档案信息手续简单,不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其次,公众获取档案信息便捷,比如网站页面友好,查找工具便于使用,下载、打印等服务周到等。再次,档案机构不定期地在适当的信息载体上主动推送档案最新信息动态,促进信息消费。

2.开展信息利用效益评估。在档案信息供给过程中,要适时进行利用效益评估,并对信息获取利用机制进行调整,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通过对档案信息获取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及时修正信息供给中的相关流程,使档案信息更加顺畅地为公众获取利用,进而使档案信息供给机制的使用价值更高。一是进行档案信息服务价值评估。有研究者认为,信息价值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加以估算,即从信息数量、质量和对需求者的满足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二是对信息服务的行为进行评估,包括人员组织、服务态度及效率、信息获取的渠道、载体和信息量等。

参考文献:

[1]聂云霞,杨千.新常态下我国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路径探析[J].档案与建设,2016(3):12.

[2]陈永生,聂二辉.政府信息资源趋利性整合共享及其应对策略[J].档案学研究,2014(4):12-16.

[3]杭亚杨.我国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供给方控制 第10篇

一、课堂复习内容的供给要做到“明”

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在高三复习中, 我们不仅要保证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还要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明晰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提升复习的针对性,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

明考纲要求。考纲不仅是教师提高教学针对性的重要参考, 也是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重要依据。在复习专题前, 教师可将考纲中与课堂复习内容有关的要求向学生呈现, 帮助学生理清脉络, 把握重点。

明考分分布。在复习前, 教师可将近三年高考中对此内容的考查从题型、分值等角度以表格的形式作出归纳, 使学生了解复习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 从而提高学习的紧迫感。

明考查形式。在复习中, 教师可将近年来高考对该内容的考查以真题的形式呈现, 让学生清楚高考对该知识点的考查形式, 并在复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训练, 也可在复习完内容之后用真题进行实战演练。

将教学内容从“考纲、考分、考题”三角度进行明晰, 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更能使学生“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增强学生的应试信心, 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二、课堂复习内容的供给要追求“精”

教学通常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复习的效率, 就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处理慎之又慎, 要大胆扬弃繁枝密叶, 浓缩教学内容, 提升课堂效益。

内容要精挑细选。精选内容可依据:考纲要求的要选、近三年高考考查的要选、学生掌握不到位的要选、练习中出现规模性错误的要选, 难题、怪题适当选。比如:在平衡中, 重点在平衡移动的判别、平衡常数的计算, 这两块内容肯定要选, 对等效平衡这一内容, 虽学生掌握起来不是太容易, 但基于高考中有此类问题的考查, 所以应在选择范围, 但在专题复习时也要做适当取舍, 重点讲解恒容条件下, 用搬盒子思想进行的等效分析, 其它内容酌情省去。

设计要精心独到。确定好内容后, 对内容的安排与整合是关键。教师对内容的出现方式、出现次序、出现的情境等都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力争通过匠心独具的设计, 使一堂复习课紧凑、高效。比如平衡移动的判别是这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 那该节课就以《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为主题, 引导学生从v正、v逆的大小、平衡移动原理、平衡移动常数与QC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使学生掌握判断平衡移动的三种方法, 另外在内容呈现时均以相关高考题或模拟题为背景, 加强学生的实战能力。

表达要精练清晰。高三复习, 不仅是知识的巩固, 更是方法的总结。学生通过一堂课, 不仅获得解题的指导, 更能收获解题的方法, 从而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的复习课, 才是上台阶、有成效的好课。比如:在高三复习中, 针对高考中的图像问题, 可以以《图像题的解读策略》为题上一节复习课, 在设计时从点的解读、线的解读两个方面加以训练, 并引导学生总结点的解读策略 (题中挖点、图中找点;最高点未必是最佳点) 、线的解读策略 (注意线的递变、关注线的倍数关系) , 使复习的内容有质的升华。

三、课堂复习内容的供给要体现“新”

保持学习的新鲜感,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知识框架的构建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三复习课, 绝不是对过去所学内容的简单重复, 而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有机整合与网络构建, 要让学生感觉知识是旧的, 但内容是新的, 从而始终保有学习的热情。

新建知识体系。在有机复习中, 不再按烃、烃的衍生物等来进行知识的回忆与总结, 而是从五个方面构建起有机模块的学习体系: (一) 认识官能团 (能认识官能团并正确书写其名称) , (二) 官能团的转化 (能知道官能团的性质并熟悉其相互转化) , (三) 有机推断的解题策略, (四) 有机合成的一般方法, (五) 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事实证明, 这样的体系新建, 学生有一种重新学习有机的新鲜感, 同时对学生的有机解题能力训练更具针对性, 学生的思维在复习中有新的突破, 能更上新的台阶。

创新专题复习。在高三专题复习中, 微专题复习相对大专题来说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它知识容量小、但重点突出, 以小见大, 针对性强, 不失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好方法。比如: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时, 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工业流程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在简单回忆“高失氧、低得还”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步骤, 学生边学边练, 劲头很足。这样的课堂教学, 采取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策略, 摒弃了基于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学习弊端, 有利于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

上一篇:教学演示系统下一篇:多元文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