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科技产业发展趋势

2024-05-13

纳米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精选12篇)

纳米科技产业发展趋势 第1篇

纳米技术在信息产业中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网络通讯、宽频带的网络通讯、纳米结构器件、芯片技术以及高清晰度数字显示技术。 (2) 光电子器件、分子电子器件、巨磁电子器件。 (3) 网络通讯的关键纳米器件, 如网络通讯中激光、过滤器、谐振器、微电容、微电极等方面。

2、环境产业中的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对空气中20纳米以及水中的200纳米污染物的降解是不可替代的技术。要净化环境, 必须用纳米技术。我们现在已经制备成功了一种对甲醛、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能够降解的设备, 可使空气中的大于10 ppm的有害气体降低到0.1 ppm, 该设备已进入实用化生产阶段;利用多孔小球组合光催化纳米材料, 已成功用于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 对苯酚等其它传统技术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3、能源环保中的纳米技术:

合理利用传统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合理利用传统能源方面, 现在主要是净化剂、助燃剂, 它们能使煤充分燃烧, 燃烧当中自循环, 使硫减少排放, 不再需要辅助装置。另外, 利用纳米改进汽油、柴油的添加剂已有研制, 它是一种液态小分子可燃烧的团簇物质, 有助燃、净化作用。

4、纳米生物医药:

纳米生物医药就是从动植物中提取必要的物质, 然后在纳米尺度组合中, 最大限度发挥药效。在提取精华后, 用一种很少的骨架, 比如人体可吸收的糖、淀粉, 使其成为高效缓释和靶向药物。对传统药物的改进, 采用纳米技术可以提高一个档次。

5、纳米新材料:

虽然纳米新材料不是最终产品, 但是很重要。据美国测算, 到21世纪30年代, 汽车上40%钢铁和金属材料要被轻质高强材料所代替, 这样可以节省汽油40%, 减少CO2, 排放40%, 就这一项, 每年就可给美国创造社会效益1000亿美元。此外, 还有各种功能材料, 如玻璃透明度好, 但份量重, 用纳米改进它, 使它变轻, 使这种材料不仅有力学性能, 而且还具有其它功能, 并且还使玻璃具有光的变色、贮光, 反射各种紫外线、红外线, 光的吸收、贮藏等功能。

6、纳米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

对于中国来说, 当前是纳米技术切入传统产业, 将纳米技术和各个领域技术相结合的最好时机。首先, 是家电、轻工、电子行业。合肥美菱集团从1996开始研制纳米冰箱, 可折叠的PVC磁性冰箱门封不发霉, 用的是抗菌涂料, 里面的果盘都采用纳米材料。发展轻工、电子和家用电器可以带动涂料、材料、电子原器件等行业发展;其次, 是纺织。人造纤维是化纤和纺织行业发展的趋势, 中国纺织要在进入WTO后能占据有利地位, 就必须全方位应用纳米技术、纳米材料。把纳米的导电材料组装到里面, 可以在11万伏的高压下, 把人体屏蔽, 在这一方面, 纺织行业应用纳米技术形势看好;第三, 是电力工业。利用纳米技术改造20万伏和11万伏的变压输电瓷瓶, 可以全方位提高11万伏的瓷瓶耐电冲击的性能, 而且釉不结霜, 其它综合性能都很好;第四是建材工业中的油漆和涂料, 包括各种陶瓷的釉料、油墨, 纳米技术的介入, 可以使产品性能升级。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趋势 第2篇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趋势选自《国防经济若干问题研究》,作者:张跃东,刘国庆,舒本耀,韩宪平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15-19进人21世纪,尤其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针对国内外军事、经济、科技等因素的变化,不断调整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路径、方式和策略等,军民融合呈现的一些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强化军民融合战略设计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是一项全局性重大战略举措,需要国家最高决策层站在国家的高度制定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这是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走向深入的根本保证。随着军民融合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及其涉及的社会因素不断增多,强化顶层战略设计,对确保军民融合顺利发展越发重要。为此,强化战略设计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已成为世界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基本趋势之一。

美国一直特别重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战略设计。一是制定专门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冷战刚刚结束,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美国政府就明确提出了军民一体化发展战略。为了进一步明确科技发展要兼顾经济需求和国防需求,克林顿政府紧接着又提出了提高美国经济竞争力的新科技战略。之后,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局完成了研究报告《军民一体化的潜力评估》,把军民一体化作为国家长远发展规划做了国家层面上的总体设计。此后,美国国防部制定了更为详尽的战略规划。2001《国防报告》提出军民一体化任务:使国防采办的变革步伐跟上工业基础军民一体化的根本转变形势,利用全球化的商业基础……改革传统武器装备的军用标准规范;尽可能地将民用技术及产品纳入新旧武器装备体系之中。在2003年颁布的5000系列文件中,美国国防部将“采购或改进可从国内采购的民用产品、服务和技术或开发军民两用技术”放在优先次序的首位。美国还先后制定了旨在推动军民一体化的国防部两用应用计划、商务部高技术计划等战略规划。二是在重要领域的战略性文件中充分体现军民融合要求。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国家军事战略》《国防科学技术战略》等文件,均将武器装备建设、经济、社会等共同发展作为重要原则和内容;《国防部网络空间行动战略》《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等,要求国防部、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通力合作,共同实施国家统一的网络电磁安全战略;美国2012年发布的《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明确要求要军民协同,既要服务于武器装备建设,又要服务于经济建设。俄罗斯也特别重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设计。《俄联邦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2009)明确提出:“需要通过制定战略性文件并颁布相关法规,统一协涮国家政府机构、国防资源、经济领域各企业,乃至网络和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的活动,以确保国家安全战略日标的实现。《俄联邦军事学说》(2010)进一步指出:“为保障国家利益,在某些领域要实行军民科研生产一体化发展。”《俄联邦空天防御构想》将“建立军民协作机制,共享情报资源,共建空天防御体系”作为首要原则。《俄联邦2020年前北极国家政策原则》主张强势推进军民并重的北极原则。普京签署的《关于实现俄联邦武装力量、其他军事组织建设与发展,以及国防工业现代化规划》(2012)明确要求:要“吸纳俄罗斯科学院、国家科学中心和大专院校从事国防建设”;要“创建统一的科研和设计工作信息数据库,将军事专用和军民两用产品设计的技术资料纳入数据库”。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10年(2016—2025年)俄联邦规划,将“研究和开发富有竞争力与发展前景的国防关键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作为基本要求。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争取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以提高资源效率和效益,是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实质。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不断加速。这一方面为各国武器装备建设走出国门,向世界范围内的民用科研生产领域和军事工业领域渗透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也为各国武器装备建设利用全球民用资源和军事工业资源提供了便利。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深化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共同选择。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是目前各国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走向世界的最主要途径。2010年,奥巴马政府出台新的《美国国家航天政策》,取代了2006年布什政府公布的《国家航天政策》。新政策放弃布什政府的单边政策,突出国际航天合作主题。奥巴马在声明中指出:“我们的一个中心目标是促进航天领域的和平合作。”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政策与战略高级主管Barry Pavel说:“如果说新政策中有一个真正广泛的主题,那便是贯穿于整个新政策文件之中的国际合作。这可以说是实现我们所有航天目标的根本重点。”新版政策列出诸多军民兼容的国际航天合作领域,如空间探索、地球观测、气候变化研究及环境数据共享、减灾救灾乃至监测空间碎片等领域。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奥巴马政府将过去一贯排斥他国介入的卫星导航系统研发也纳入国际合作领域。同年8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以色列航天局决定双方在地球和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太空探索、空间测量学、遥感数据收集处理、利用空间站开展研究和实验等军民通用领域,密切科技交流和双边合作。目前,美国已有约3/4的军工企业通过合作研发或生产、零部件供应等方式,与英、德、日、意、法等国民品企业或军工企业展开合作。俄罗斯把开展国际武器装备联合研发和生产等形式的合作作为军事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合作范围很广,包括航空、航天、船舶、核能和核武器销毁、电子系统、陆装及军工企业转产等。两欧诸国规模小,实力有限,合作研制武器装备是其普遍做法。仅法、德两国的军事工业合作项目就多达百余项。除签订协议外,两欧国家还成立了各种合作组织和机构。印度鉴于国内技术落后,不断加大引进国外技术发展武器装备的力度。与俄罗斯成立了技术转让联合中心,既转让武器装备专用技术,也转让军民通用技术。与美国达成“战略伙伴关系后续步骤”,主张在此框架内加强两国在民用核能、空间技术和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民为军用成为融合重点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军用产品和技术向民品市场渗透;二是民用产品和技术向武器装备市场渗透。随着军民融合的深人发展及民用技术和产品创新的加速,民为军用已逐渐取代“军转民”,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主要方面,其范围和程度已成为现阶段和未来制约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的主要矛盾。鉴于此,世界各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重点开始由“军转民”转向“民转军”,通过优先采购民用产品、技术和服务等措施,大力推动民为军用。美国国防部专门制定了“精明买主”的采办策略,要求必须把利用先进民用技术、产品和服务作为国防科研和采办经费投入的第一优先选择。为了“精明买主”策略能顺利实施,国防部高度重视统一军民标准,不断提升民用标准和性能规范在国防部标准化文件中的比例;要求承包商尽可能地采用民用标准和性能规范,最大限度地限制使用军用标准,只有在没有能满足军事需求的民用标准情况下,才可使用军用标准,且必须得到采办当局批准。美国国防部制定的军用标准曾多达3万余项,经全面审查,已有1/2左右的规格和标准被取消、取代或修改。近年来,俄罗斯也一直大力推动军民标准统一化工作,并出台了《俄联邦标准化发展构想》,将军用标准化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国家标准化工作。目前,俄罗斯使用的国家级军民通用标准有9000余项,国家级军用标准仅有约2000项,并且大量使用行业级标准,极大地方便了民用产品、技术和服务采购。据统计,美、英、法、德、日等国家信息化武器装备所需的高新技术,约80%~90%来自民品企业。

随着军民融合程度的不断提高,民为军用的内容日益丰富,已由民用产品、技术和服务扩大到制造工艺、会计制度、定价方法、采购程序及项目管理方式等一切先进的现代管理方法、手段和模式等。大力推行装备竞争采购从经济学视角观察,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武器装备建设资源配置方式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现这一转变需要依靠政府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而在以竞争为灵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途径。因此,在市场经济已成为世界绝对主流经济体制的21世纪,在满足武器装备建设特殊要求的前提下,大力推行装备竞争采购,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既是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基本途径和应有之义,也成为世界军民融合发展基本趋势之一。

近些年来,为确保装备竞争采购的顺利推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美国目前有300多部涉及政府竞争采购的法律,既有诸如《合同竞争法》等专门规范竞争采购的法律,又有诸如《武装部队采购法》《反托拉斯法》等包含竞争条款的法律。美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与竞争采购相关的条例、指令和指示,如《联邦采办条例》、5000系列采办指令指示等。另外,各军种部、国防部各直属业务局都分别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和备忘录等。二是公开武器装备采购信息。在满足保密等特殊要求情况下,强调要最大限度地通过各种媒体向全社会公开发布装备采购信息。对充分竞争类项目,美军通常要利用《商务日报》、相关网站等公开媒体公布建议征求书全文,让所有潜在承包商均有参与竞争的机会;对非充分竞争类项目,美军通常将建议征求书全文送达选定的几家承包商,但要利用《商务日报》、相关网站等公开媒体公布征求书概要,未被选定的承包商也可申请获取建议征求书并申请参与竞争。三是保护竞争。主要做法有:扶持和培育竞争者,如美国《联邦采办条例》规定中标的承包商要将项目的一部分分给未中标的承包商;严格审查企业并购,坚决阻止影响竞争的并购行为;鼓励反不正当竞争,竞争失败者可针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申诉或起诉。四是规范承包商资格审查,确保符合条件的承包商能及时进入装备市场参与竞争。经过多年的推动,美国等西方国家装备竞争采购比重稳步上升。目前,美国国防部竞争采购金额所占比重已超过60%,通用性较强装备竞争采购金额比重超过90%。

随着装备竞争采购的不断推进,其对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为顺利推行装备竞争采购,欧美等发达国家积极清除军民之间的制度障碍和技术壁垒,加速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进程;通过推行装备竞争采购,吸引大量民品企业尤其是数百万中小民品企业参与武器装备建设活动,提高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度,并且形成了广泛的武器装备建设物质技术基础。军政企等多方协同合作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军队、政府、企业等社会多个层面。随着军民融合的不断推进,各方之间的政策和行动不协调、利益冲突甚至是矛盾对抗日益凸显,并成为直接制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军政要员、学者等都充分认识到:唯有解决体制摩擦、政策相左、利益冲突等问题,实现多方密切合作、协同行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方能顺利走向深入。

美国一直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中军政企等多方的合作问题,并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一是依托国家顶层科技管理机构,协调军民融合中多方关系。总统与国会是美国国家科技管理体制的顶层决策者与管理者。总统科技管理决策支持机构包括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和国家科技委员会。对于军口、民口或军民联手提交的科技计划,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根据国家科技委员会和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建议权衡协调,并同行政管理与预算局会商,制定出军民统筹的联邦政府科技计划。总统批准后,计划被纳人预算,并进入国会审议程序。国会的统筹协调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具体科技计划的辩论、听证、批准、修订或否决过程中。所有科技计划,不管是军口的、民口的,还是军民一体的、跨部门协作的,首先要通过国会相应委员会的公开听证,形成决议建议后,再到参、众两院大会进行公开辩论和投票,最后结果报请总统签署生效。二是通过总体协调机构,促成军民融合中多方协同行动。国防技术与工业基础委员会是美国有关军民科技发展最核心的部门协调机构。主席由国防部长担任,成员主要由能源、商务和劳工部长组成。其主要任务之一是确保联邦政府各部门之间有效协调,确保军政企等各方协同行动,以维持军用、民用或军民通用研发活动的高效运转。三是成立跨部门专项计划协调机构。例如,国防部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负责与能源部和商务部等部门协调;国防部成立了高级研究计划局,主要负责科研项目在军民有关科研单位之间的合理分配;对于核武器采办,国防部和能源部联合成立了“核武器委员会”;对于航空航天技术采办,国防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联合成立了“航空航天技术委员会”;针对CPS系统建设和应用,专门成立了多部门组成的国家天基定位、导航与授时执行委员会,以解决军民之间及各部门之间的重大矛盾和分歧。

科技信息服务发展的趋势及前景探究 第3篇

关键词:信息咨询;信息意识;知识经济;人力资源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生产瞬息万变,计算机与INTERNET网的发展促成了全球经济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一体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飞速发展,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周期大大缩短,新技术竟相涌现,新产品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信息飞速地传向世界的每个角落,越来越新的科学技术时刻冲击着人类的工作生活,从而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社会。这种以知识和信息为主导的全球化的科技革命和经济革命,正在把人类的生活推向一个新阶段――知识经济时代。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国加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举措。作为知识经济的代表,信息服务业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在全球经济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科技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服务业已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生力军。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我国的信息服务业顺利进入了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世纪,知识经济已成为本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但是,由于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市场服务意识没有完全达到与时俱进,信息咨询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信息服务业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社会对科技信息需求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科技信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企业对信息的重视不够,他们现用现学,没有长远的目光面对市场。由于没有完备的科技服务管理体制,对科技服务机构起不到监督、管理的作用,所以对一些知识产权难以保障,从而影响了信息市场的诚信,同时也影响了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及科技成果的推广,阻碍了我国经济信息化的进程。由于有价值的科技信息资源存在着封锁、垄断,这对信息的普及造成了扼制。以情报机构为例,虽然国家投入了一定资金为部分地区的科技情报机构购置了信息资源,但国家对情报机构投入的事业费不足,造成情报机构的人员面临着创收压力,以补贴事业费不足的问题,甚至有些情报机构由于政府投入少,没有信息资源作为支撑,而为了维持情报机构的存在,只得变卖家产、出租房屋,完全失去了情报机构的本质意义。

二、我国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对策建议

根据我国目前科技服务业市场服务的现状分析,要使我国科技服务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市场,首先应该提高科技服务意识,以便扩大市场需求。只有提高了科技服务意识,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发展科技、科技强国,而不至于总是跟在别人后面。

(一)完善我国科技服务业市场机制

提高科技服务的质量,对科技服务做到诚信制,强化信息服务业的竞争意识,完善信息服务业的法律法规,健全市场管理机制,规范市场的行为,使信息服务业能够健康发展,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等。只有为信息服务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科技服务才能被人们认可、接受,才能使我国的信息服务业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步。

(二)加强信息服务业的人力资源

信息服务业在西方称之为“智力服务业”,它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与其他产业的区别在于信息服务业的成果体现在由从业人员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汇集而成的科技服务报告中,因此从业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它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水准的专业知识,通晓有关法律、心理、社会及相关科学知识,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敏锐的思维能力等。规范管理,统一和健全认证制度。最后,也是极为重要的是要培养科技服务人员的创新能力、能动性、实践能力,也就是要从思想方法、创造思维、实际操作等多方面培养科技服务人员的现代服务意识。作为科技服务人员在收集信息时应做到心平、气静,要求综合分析能力要强。要勤于积累,善于思考,努力做到眼勤、脑勤、嘴勤、腿勤、手勤,要多看、多想、多问、多行、多写。把分析整理完的信息应用到实践中,为社会、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是信息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和最终归宿。所以,我们要始终不渝地把信息化培训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加以推进,为各行各业和各地区培养输送更多更好的有用人才,不断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劳动储备,这是信息化建设事业和信息化建设进程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三)加强信息机构市场服务机制和意识

科技服务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注重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服务机构必须处理许多内部管理问题,如资源利用、时间分配、客户关系、行政支持、专业发展等。把内部管理搞好,具有优秀的管理,才能为其它企业“病人”开药方。大凡成功的科技服务机构都明晰管理科技服务业的结构,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当的市场定位和职业价值观,并具有较大的规模。科技服务业正经历着市场的考验,进行着自我整合与提升。只有在内部管理、职业价值观和市场定位各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具有较大的规模,科技服务机构才可能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业对信息的需求,已经从信息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技术建设推广发展到从战略高度开发信息资源,科学合理地管理信息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的高度。这就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管理完善、手段先进、信息资源丰富、服务意识强的科技服务机构,以及拥有一批专业素质和信息分析能力强的信息分析人员,这些是才是更好地推进我国信息化进程和快速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志凡.浅谈图书情报机构如何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6.

纳米科技产业发展趋势 第4篇

一、加强学习, 把握最新技术

当前, 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引领着金融业务的发展, 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金融运行管理模式。如何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创新的视野, 在更高起点上推动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加快金融信息化向信息化金融的转变, 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民生, 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作为基层央行从事金融科技管理工作的一名干部职工, 要紧跟信息技术和金融业务创新变革的形势, 适应基层央行金融服务提供者、管理者, 金融宏观的调控者以及金融稳定的维护者角色, 就必须强化学习, 关注最新金融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 努力学习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新要求, 与时俱进, 为履行职责奠定知识基础, 夯实理论支撑, 提供技能保障。

二、更新观念, 适应金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金融业务的发展, 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金融信息化、网络化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求金融科技工作不断适应新技术、新业务、新产品、新模式的发展, 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确保各项业务运行安全、稳定、高效。

此外, 由于支付宝、余额宝、人人贷等网络金融形态发展迅猛, 未来金融业将呈现多层次、多模式、多业态化, 形成传统金融与新型金融并存, 相互影响、相互竞争和相互依存的局面。为此, 金融管理部门要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 提高能力, 适应金融网络化、业态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三、勇于创新, 稳步推动科技转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央行职能也在不断调整。近年来, 各级人民银行按照新职责要求, 积极探索建立包括金融信息安全管理在内的工作机制, 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与职责履行和形势发展需要仍存在较大差距。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客观上需要一个工作机制建立、人员培训和实践探索的过程;另一方面就是金融科技业务发展迅速, 部分科技人员的理念、知识和能力不能适应人民银行新职能履行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尚未站在金融系统信息化建设、信息安全管理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认识、思考和实践。为此, 要履行好新的职责, 就需要科技人员结合工作实际, 做出努力。

一是积极探索, 建立健全金融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协调机制, 站在金融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的角度, 加强与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 全面准确地了解和熟悉金融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最新动态。

二是勇于创新。一方面按照上级部署, 积极推动金融IC卡应用、移动支付、金融标准化实施等工作创新, 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 做好金融信息化建设, 为社会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应根据需要, 创新信息安全管理的手段、措施和方法, 稳步推进金融信息安全协调机制、金融信息安全评估机制, 以及金融信息安全风险提示、预警和应急管理等工作机制的建立健全, 促进金融信息共享, 有效管理和防控信息安全风险。

纳米科技产业发展趋势 第5篇

民营科技:国际化趋势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阐述了国际民营化的现状与趋势;将民营科技置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进行考察,着重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为民营科技的发展所营造的社会因素;说明了发展民营科技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作者认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要从国际民营化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依仗科技领先、市场亲和,大力发展我国的民营科技事业.

作 者:王汉林 WANG Han-lin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江苏,镇江,21刊 名:科学・经济・社会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ECONOMY・SOCIETY年,卷(期):19(3)分类号:C919:N0关键词:民营科技 国际化趋势 社会转型 社会主义制度

当代高科技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第6篇

该研究中心位于马里兰州,离首都华盛顿不远,在它那2900公顷丛绿的农场里,有梨园、桃园、苹果园,种植的作物有大豆、甜菜、玉米、马铃薯和蕃茄,养殖的动物有羊、猪、乳牛等家禽和蜜蜂,此外还大量收集种类繁多的种子,昆虫,寄生物,线虫,真菌和细菌。

这里的工作人员既干农活又搞科研,既象农民又是科学家。科尔博士,是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遗传学家,15年来一直试图培育一种可望振兴美国甜菜工业的甜菜新品种。

种植甜菜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取用它的主根。现在无论什么品种的普通甜菜,当你抓住它绿色的茎叶部分把它拔出来时,它总要带出半公斤左右的泥土,科尔博士和他的工作人员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他们培育出来的甜菜,只有一些分散在主根表面上的退化了的细根系,再没有丛生成团次生根,收获这种甜菜时,只要用劲一拔,它就脱土而出,干干净净。

培植这种甜菜不仅是为了保持土壤,而且还为了减少收获后使用机器的其他加工工序,节约费用,防止在加工过程损害一些甜菜,因此这种新品种甜菜也就可以省钱。

科尔博士是典型农民兼学者,他曾获得克萨斯大学的博士学位,小时侯成长在一个曾饱受经济萧条打击的棉花和高梁种植农场。现在他仍然炫耀地戴着一顶旧草帽,活象“愤怒的葡萄”中的人物。他是一个埋头于田间工作的人,每天大部分时间,从早晨七点钟开始,它都在甜菜地里干活,直到中午才回实验室吃点东西,难得坐下来写点什么。

贝特茨维尔水果实验室主任米克洛斯·福斯特有句言简意赅的哲理:“如果你的实验不成功,你可以一辈子吃个不停”。他的这条哲理充分体现了贝特茨维尔科学家们的求实精神。米克洛斯·福斯特本人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和贝特茨维尔的其他科学家从世界各地搜罗来各种梨树、桃树和苹果树,来研究它们各自的特性,然而最重要的是通过反复不断地实验和品尝来改良品种,这儿的一棵俄罗斯梨树,结的梨子太少,而且汁少渣多,那儿的一棵中国梨树结的梨子倒是多不胜数,但全都酸溜溜的,才指甲那么大。

此刻福斯特最引以为荣是他们果园里那些矮小的果树。他种了一行行的小桃树和油桃树。这些果树都一米来高,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味道好极了,又清凉又干甜。“矮果树园是将来的发展趋势”,他断言说。矮果树占地少(在荷兰和意大利,每公顷约种2500棵,在以色列每公顷可种10000棵),遮阴面积小,所有叶子都能得到阳光充足的照射,因而可以为果树提供更多的养料;如果为果树喷洒农药,用手操作就行了,而且工作效率很高:尤为重要的是,可以站着收摘水果。

但是,当福斯特谈到组织培养时他的声调更加充满诗意:“我们有一个果园,里面的果树全用组织培养法种植出来,这种方法很快就会取代自圣经时代以来一直采用的嫁接法,即把苹果树或其他果树的枝条嫁接到别种较坚实的枯木上”。

在组织培养室,那里干干净净光线充足,在一层层架子上放着皮氏培养皿和各种粗短的试管,里面正培养着处在各个生长阶段的苹果、黑莓、越桔和草莓的幼芽。

组织培养就是先从一棵具有你感兴趣的特性的果树取一个芽梢(称分生组织),把它种植在具有养份和生长激素的培养体里,它就会自己生出另一些新芽。把这些新芽分离开来,再移植到其他皮氏培养皿中,上述过程便会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采用这种中间培养法,在四个月之内就可以生产出数千棵同样的树苗来”。福斯特又补充说,“它的最大优点是,每一棵新苗至此都可以靠自己的根系生长起来而且只要细心照料就可以保证这样培养出来的树苗不会受到病毒的侵害。用老方法育种出来的树苗就不敢打这个包票了。”

在实验室外面,福斯特培植的苹果不断成熟,象一串串的葡萄,沉甸甸地压的枝头低垂,“这样高的生产能力本身是有害的”,他说,“果实这样丰硕,遇到大风,对果树本身是很危险的,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控制它们的生育,实行胚胎流产,举苹果树为例。每一棵树开花五天就结果,在开花到第三天,向它喷射生长调节激素,就可以打掉那些早生的果子,留下充分余地让苹果树能够均衡地生长结果”。

科学家们对付侵染性昆虫的战斗本身往往带有某种幽默色彩。有一位昆虫学家在靠近一排温室的一块小小的蕃茄地里张贴了一张警告:“本处蔬菜正进行农药实验,切勿采摘”!其实,所谓警告纯系花招。这是研究者阻吓路人,不要乱摘他的番茄,他现在研究用非化学方法来防治可恶的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这种甲虫经过多年繁殖,它的后代对最烈性农药都有抗药性,甚至于滴滴涕也耐何它不得。人们利用化学方法防治它的各种试图全归失败,现在这种甲虫正把它的寄主范围扩展到番茄和茄子。随着马玲薯种植的向西扩展,这种甲虫的为害也扩大了很多。

在贝特茨维尔,研究人员正在培植对这种甲虫具有抵抗力的番茄和马铃薯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再也不是马铃薯甲虫开胃的美食了。有一种野生番茄对马铃薯甲虫具有抵抗力,研究人员从中挑选适于园艺种植的一些品种,把它们与一些较好的培育品系杂交,生物法防治为解决虫害问题提供了又一种途径,该所的科学家正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一个引人瞩目的方案是放养昆虫的寄生虫。比如,墨西哥瓢虫是一种为害利马豆和大豆最烈的昆虫,截止到目前还没有一种好办法对付它,但是从印度进口的一种微小的寄生蜂却能制它于死地。这种寄生蜂自上个世纪以来就在豆田里为人们消灭豆瓢虫,它的唯一缺点是在寒冷冬天低温下不能生存,因此每到春天就必须放养一批新蜂。

贝特茨维尔的科学家们正在坚持不懈地寻找能为各种植物害虫所招引的寄生虫,在美国农业部密苏里州哥伦比亚的实验场中,科技人员发现了一种微小的寄生蜂,它把卵产在马铃薯甲虫卵簇中,这种蜂卵首先孵化成幼虫,并以马铃薯甲虫的卵为食,其杀伤率达65%,节约灭虫成本又不用化学杀虫剂,有利于环保。

但是居高临下地观察田间作物的长势仍是诊断该片地里是否有病虫害的重要方法。作物的绿色色调及叶子的纹理和大小都是不可或缺的先兆,农民从它们显示的状况就可以知道该什么时间浇水,什么时间施肥,什么时间剪枝,什么时间采摘,现在该所正在研究植物冠盖对光的反射能力,以便应用到太空卫星上去。

这样从太空向下观察所作出的判断就可以提醒农民更及时更迅速和在更大的地域内对虫灾、早期旱灾以及各种不利的环境变化所造成的侵害采取预防措施。这方面工作正在展开,所用仪器正由国家航空局设计,然后送交研究所校准,这些仪器将装到卫星上。目前,科学家们正在一些小片地上培植小麦、玉米、苜蓿和大豆。以便观察它们在手提仪器或安装于卡车顶上的卫星原型中显示出来的情况。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不仅可以用来预测整个地区内庄稼的产量和价格,而且可以使水、肥和农药的施用更加科学化。

卫星并不是该研究所唯一的太空时代的技术。所内的一位农业工程师还发明了红外反光度谱仪。这种仪器主要用来测定和记录谷物样品中的水分、油脂和蛋白质的含量,它能立即提供测定结果的数据读数,是购销粮食时一种极有用的仪器(水分含量超过14%的粮食不能长期储存)。研究所改良作物的研究范围极为广泛,这点从他们有关家禽家畜的繁殖、营养和病害的各项重大研究规划中也可反映出来,总的目标还是增加食品生产,该所发展了冷冻和解冻猪和家禽精液的新技术,使每个农民都有条件得到最优良的种畜和家禽的精液,研究人员现在非常重视一种中国猪。这种猪的生殖能力大的惊人,每胎产崽26只,而一般猪每胎只能生16只,另外他们还大力研究如何控制牛羊和猪的发情期和手精期。目标是要使同一群的所有牲畜都能在差不多同一期间内受精和产仔。过去这方面成绩表明,它使成活率有显著提高。他们还训练狗利用它的嗅觉,只要狗嗅一下少量奶样品就能把发情的奶牛鉴别出来。

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发展趋势探索 第7篇

科技期刊出版工作是一项规范性、流程性、学术性很强的实践活动。作为科技期刊的重要编辑流程,其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选择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性强的研究结果,剔除那些学术不端或有质疑的结论。从建立至今,审稿制度坚持准确性和公正性原则,一直被广泛沿用于各个编辑部、科研机构和科技评价机构,并被认为是严格审查研究论文或基金项目的科学准绳。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专业的发展,科技期刊的审稿工作已经融入新的血液,主要体现在审稿机制规范化、审稿队伍的多样化、审稿方式的电子化、监督和质量评价完善等方面。

1 审稿机制规范化

国际学术出版者学会(ALPSP)的问卷调查表明,期刊的声誉、影响因子、同行评议质量是论文作者最为关注的三个方面。对于期刊编辑的规范送审环节,绝大多数同行评议人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并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尽量做出正确判断。在选择审稿人方面,对评议人也有相应的要求以及对其行为的规范与制约。例如对选择评议人的要求是在所评议的领域具有专长,没有利益冲突,客观公正,评议意见需详细陈述,并签署利益冲突与保密声明等等。和国外期刊对审稿专家的要求相比,国内杂志比较强调职称、职务,许多学术期刊要求审稿人要求职务要在副教授或以上,而没有到副教授的甚至在研究生阶段的学者很少有机会审稿,即使有,也多是其他教授忙于事务,批发来零售给他们。在送审稿件方面,应多强调专业对口,选择研究领域相衬的审稿专家,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准确中肯的建议。在对待审稿意见方面,多注意审稿意见的反馈。不同审稿人的意见不一致时,编辑通常寻求一位或多位仲裁,有时也会邀请作者申辩,甚至请审稿人答复。很多专家在审稿意见提出一些比较关键的修改意见,但是却极少见到作者或编辑的反馈信息,也不知道自己审的稿件是否被录用。而被评估的学者们也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投入大量时间、寄托大量梦想的研究领域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实上,一篇论文能否发表不仅取决于其学术质量,同时也是作者、编辑和审稿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2 审稿队伍多样化

优化审稿专家队伍也是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1]。在信息的筛选和专家的确定过程中,编辑部要严格把关,及时更新、评价、补充,努力建设一支有效、实用的科技期刊审稿队伍。比如《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会把编委审稿工作最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总结进行年度汇报。《实用医学杂志》启动审稿专家换届组建工作,对于在担任该刊上届审稿专家期间为杂志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给予续聘,并根据其专业性公开聘请相关学者为审稿专家。选择审稿专家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登陆各大高校相关院系的网站;利用《全国博士生招生目录》;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项目数据库。对审稿人可以从专业上、地域上进行搭配,并将新老审稿人搭配起来,以提高期刊质量。而随着网络资源的丰富,CNKI系列源数据库、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和审稿专家数据库等.充分利用这些网络资源,可准确而高效地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并可及时地充实科技期刊的审稿专家库,从而使审稿队伍不断得到更新和扩大[2]。

3 审稿方式电子化

科技期刊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电子信息化、网络化,网络化使科技期刊的编辑、编排、校对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编辑方式赋予了编辑和审稿工作更新的内容,在互联网环境下,学术期刊的网络化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利用网络完善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制度是这一选择的重要组成[3]。期刊编辑往往通过Email或网刊系统收发稿件,再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及审稿意见及时传送给专家,专家可以在计算机上利用不同颜色直接对稿件进行审核,同时将审稿意见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编辑部,编辑人员可以随时查询审稿意见,并可打印审稿意见单。在整个审稿过程中,审稿专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拨打电话等方式与编辑部进行联系,以解决遇到的问题。编辑部再通过网络反馈给作者,缩短了审稿周期。一般的技术类期刊采用的是一审制,纯学术类期刊则大都采用两审制,即请一位本单位的专家进行审稿,另从外单位请一位专家审同一篇论文。网上审稿可以缩短审稿周期,目前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尤其是在线审稿系统的投入使用,审稿人可以登录中心审阅稿件,并且可以查询、浏览曾经评审过的稿件信息和审稿记录,非常便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有些含图片过多,特别是彩图过多的稿件在发送过程中常出现系统退信及稿件丢失等情况致审稿专家不能看到要审的稿件。利用自主建设网站的在线投稿上传和下载,压缩稿件容量,使用专用的电子邮件系统等方法有助于解决该问题。

4 监督和质量评价

同行评议需要一定数量的、力能胜任的、能够履行公正评审的专家群体。实际上,公正评审很难达到,尤其是对于研究领域较广或交叉学科的研究,并且某些思想的重要性也许永远也得不到同行的广泛认可。尽管普遍认为同行评议对于保证学术质量是必需的,但也常受到效果差、速度慢和被误解的批评。该制度给评审者与文章作者之间带来了一种与生俱来的紧张关系:评审者总是希望只接收最可靠、科学性强的科研成果,而作者希望的是自己的新思路、新方法能够尽快地发表。尽管同行评议制度的必要性仍然被大多数研究人员所认可,但是该制度一直处于争论和批评当中,例如有些评审意见会受被评议者的性别、种族、出身、宗教、职称或职务、师承关系或社会关系等评议工作以外因素的影响;个别评审专家会剽窃他人的学术思想或研究成果;擅自复制或扩散被评议材料;还有些审稿人发现稿件中缺陷的能力还远远不够,某些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被冠以较高的评价。因此,针对以上种种现象,认真分析产生审稿学术争议的原因、审稿学术争议与学术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审稿学术争议有助于加强对学术期刊审稿工作的监督、减少审稿失误的发生、促进创新论文的发表、促进审稿专家和作者的学术研究工作[4]。规范审稿机制、控制审稿周期及业务流程等具有一定的监督及评价作用。

质量是学术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编辑和同行专家对稿件的鉴审是保证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必要环节。审稿不仅仅是对稿件质量和发表价值做出恰当的评判,而且使论文在创新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等方面的质量水平有实质性提高,以促进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水平的提高。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在于对学科的贡献。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陈佳洱认为,学术刊物的审稿人非常重要,一定要有真知灼见并且公正。为了保证稿件审理质量和速度,国内外正规的专业学术刊物都把同行专家(审稿人)作为科技期刊论文质量水平的重要把关者,并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审稿专家队伍,且主要在期刊编委中产生。而成为专家队伍的一员,不仅是对该专家的业务水平的肯定,而且还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可谓是一举双得。而科技期刊编辑人员也应该及时集中总结同行评议的评估报告,分析各评审专家的工作量、工作态度、评议意见等,尤其是对一些数据进行多年度比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同行评议的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找到改进的方向,制定相应的方针。

参考文献

[1]李小平,郭丽军,杜永红.学术期刊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和维护.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0-82.

[2]杨珠,黄仲一.遴选科技期刊审稿专家的几种网络资源.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6:108-110.

[3]巢乃鹏,胡菲.学术期刊的网络同行评议.中国编辑,2010,6:44-46.

盘点2014年15大科技发展趋势 第8篇

日前, 青蛙设计公司创始人, 曾为苹果、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 、汉莎航空 (Lufthansa) 、奥林巴斯 (Olympus) 、SAP、三星、索尼和维嘉 (WEGA) 等公司负责发展全球化设计战略的知名设计师哈特穆特-艾斯林格 (Hartmut Esslinger) 就在2014新年伊始为我们盘点了15个有望改变本年度发展情况的科技趋势, 具体内容如下:

1. 匿名

在2013年, 我们首次知道了美国国家安全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监视公众隐私, 也知道了社交网络上用户信息的巨大价值。因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的匿名社交平台将在2014年成为现实, 而诸如社交网站版的“Snapchat”更是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平台。

2. 无人机

对于现代人来说, 无人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不过, 人们有望在这一年看到有关无人机产业的迅速发展, 并衍生出许多为其进行量身定做的专属应用。更为重要的是, 无人机所配套的生态环境也将迎来飞跃式的发展。

3. 断网

在未来, 人们或许将达成一个共识, 那就是同意在诸如图书馆、电影院、剧院、度假村等地方屏蔽人们的手机信号, 使人们“回归自然”, 并从现代网络的枷锁中彻底解放出来。

4. 中国科技巨头崛起

在2014年, 越来越多中国以外地区的人们将会听到微信的名字。微信是一个集即时消息、群聊、电子商务、内容分享、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应用, 目前已经拥有超过3亿用户。我们相信, 微信将逐步从即时聊天应用转变为一个移动互联网平台, 该应用有望将Facebook从社交媒体老大的宝座上赶下去, 并对企业通信、金融服务和零售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5. 思维控制

目前,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展开了有关“心电感应”方面的研究, 即通过脑电波来控制物体。因此, 普通大众会在2014年首次发现这一技术原来距离现实生活已经是那么的接近。

6.增强现实技术

目前, 将增强现实技术运用的最为成熟的产品便是谷歌眼镜, 这一产品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们对于科技的传统认知, 并大大扩展了人类的日常能力。我们相信, 谷歌眼镜的出现仅仅是个开始而已, 更多相关产品的出现将在2014年成为现实。

7.自动驾驶汽车

毫无疑问的是, 自动驾驶技术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此前已经出现的诸多自动泊车技术便是最好的验证之一。2014年, 最新问世的智能汽车甚至可以同智能手机连接, 然后自动开到用户指定的目的地, 并将车停到相应的车库中。

8. 物联网

随着互联网触角的进一步深入, 所谓的物联网已经变得无处不在。而且, 随着包括医疗、健身、安全等各类传感器的问世, 物联网的概念事实上已经变得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9. 数据价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代人类已经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数字产物”, 比如有用于形容产品的数据文档和兼容性文档等。在进入2014年后, 我们相信这类“数字产物”的数量将得到有效控制甚至精简。

10. 制造工艺演化

现在, 几乎所有的模具和数字产物都可以经由应用和软件开发包来完成。在这一方面, Nike是已经走到了业内前端, 该公司通过将先进材料和3D打印结合的方法成功引领了制造业的复兴, 并改变了我们对于传统量产产物的认识。

11. 价格意识

从前, 业内的普遍看法是消费者只愿意为一副在100美元左右的耳机买单, 但Beats by Dre精心设计的高端耳机的出现却彻底颠覆了业内的传统看法。Beats by Dre向人们证明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消费者愿意为那些拥有品牌号召力和出色设计工艺的产品买单。这也就是说, 只要产品做的足够出色, 消费者不会仅仅因为价格就望而却步。

12. 按需服务

旧金山初创企业Uber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叫车服务的看法, 因此我们相信会在2014年看到更多类似按需服务平台的出现。比如, 家政服务或者代客户遛狗等。

13. 数据所有权

诸如谷歌、Facebook和Twitter这些公司已经通过分析旗下规模巨大的用户数据而获取了数百亿收入, 但这一情况已经得到了外界越来越大的质疑之声。因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会在2014年看到越来越多由用户发起的“数据所有权回收” (data reclamation) 运动的出现。

14. 量化统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 越来越先进的量化统计或将出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比如, 你在工作中如何花费自己的时间、做什么样的工作和办事效率等数据都将被实时转化到一张电子表格和相对应的项目管理应用中。但毫无疑问的是, 这样的做法也一定会得到不少隐私保护人士的批评。

15. PC复兴

磁性纳米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9篇

关键词:磁性,纳米晶,研究现状

除金属和半导体纳米材料外, 磁性纳米材料也是很重要的一类, 由于它们在医学、药学、生物技术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用途, 尤其是具有在外磁场下可控运动的特点, 使得它们一直是材料科学和化学研究的热点。另外, 金属纳米粒子如Co、Fe、Ni在磁记录工业中有重要的用途, 纳米粒子能用于磁盘制作, 纳米棒能用于磁记录。通常研究的无机磁性材料主要包括铁、钴、镍、锰及其合金、氧化物, 本部分主要介绍它们的单质、合金及氧化物的非水相合成。

Park等以Fe (CO) 5为反应底物, 在TOPO中分解首先得到了球形的Fe纳米晶, 为了使Fe (CO) 5完全分解需要达到340℃的高温。他们利用前一步生成的Fe纳米晶为晶种, 通过再次加料得到新的产物, 将新的产物在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DDAB) 的吡啶溶液中回流制得了单分散的棒状的Fe纳米晶, 棒的结构可以通过调节DDAB在吡啶中的浓度在控制。在此基础上他们通过在辛醚中分解Fe (CO) 5先制备了球形Fe纳米晶后, 用三甲基氮氧化物进行氧化得到了高结晶度的单分散球形γ-Fe2O3纳米晶。Dumestre等在还原气氛中以Fe[N (SiMe3) 2]2为前驱体, 十六胺和油酸 (或十六烷基氯化铵) 为溶剂, 在150℃下, 制得了边长为7nm的立方体。这些立方体沿着晶轴紧密排列, 形成超晶格结构。

Puntes等以三辛基氧化膦和油酸为稳定剂, 在间氯代苯中加热分解八羰基二钴制备出了钴纳米颗粒, 并发现反应起始阶段生成的产物为棒状, 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变为球形, 相态也有hcp变成ε态。通过改变两种稳定剂的配比及反应物浓度, 也可以实现对所得Co纳米晶形貌和尺寸的精确控制。他们随后报道了在线性结构的胺中快速分解八羰基二钴制备出了盘状的hcp结构的Co纳米晶, 其它的稳定剂, 如三辛基氧化膦、油酸可以用来调节产物的分散性、结构及溶解度。盘状的纳米晶具有铁磁性能自发组装成长的带状结构。Murray等以Co (CH3COO) 2·4H2O为反应底物, 油酸和三辛基氧化膦为稳定剂, 二苯醚为溶剂, 在惰性气氛中, 注入还原剂1, 2-十二烷基二醇反应制得hcp结构的Co纳米晶, 经过尺寸选择分离后, 产物的粒径分布误差约为5%。在反应过程中, 通过调节稳定剂和钴盐的量或调节有机膦的用量来实现纳米晶尺寸的控制。进一步在二苯醚中, 以油胺和三丁基氧化膦为稳定剂, 分解八羰基二钴制备出了有多重挛晶组成的FCC结构的Co纳米晶。Dumestre等在苯甲醚中, 氢气氛下分解Co (η3-C8H13) (η4-C8H12) 制备出了hcp结构的Co纳米晶,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以使产物选择性的生成尺寸均匀的粒状, 棒状甚至线状。他们还研究了纳米晶的结构和所用烷基链长短的关系, 提出了纳米棒的生成可能是超分子组装或稳定剂在溶液中的动力学因数造成的。值得提出的是, 这和以前提出的稳定剂选择性吸附导致棒的产生有很大的不同, 为棒的生长机理提供了很好的思路。随后, 他们又报道在相同的条件下, 以十六胺和硬脂酸为稳定剂, 制备出了又Co纳米棒组成的2D和3D结构, 并发现纳米颗粒之间的自组装先于它们之间的耦合。

Cordente等以Ni (COD) 2为前驱体, 十六胺或三辛基氧化膦为稳定剂, 在氢气氛中, 制备出了各种形貌的Ni纳米晶, 当十六胺的用量十倍于Ni时, 可以得到尺寸单一的棒状结构。同时他们还发现十六胺稳定的Ni纳米棒的饱和磁性强度和块体的相似, 证明表面配位的胺基不会影响Ni的磁性, 这和以前报道的TOPO保护的Ni后很到的不同。Park以Ni (acac) 2为前驱体, 以油胺和三苯基氧化膦为稳剂和溶剂制备出了不同粒径的Ni纳米晶, 由于纳米Ni的金属性很强, 在空气中进一步氧化可以得到不同粒径的NiO纳米晶, 他们研究还发现, Ni纳米晶对Suzuki偶联反应有很强的催化活性。我们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控制反应的温度, 可以选择性的生成Ni和NiO纳米晶。我们课题组在油胺中通过分解另一种配合物Ni (CH3CCHCCH3O) 2 (NHCH2CH2NH) 也制备出了不同粒径的Ni纳米晶。

1999年, Alivisatos研究小组率先将合成高荧光效率、形貌可控的Ⅱ-Ⅳ族半导体纳米晶的方法用于油溶性的γ-Fe2O3磁性纳米晶的合成。他们先将高沸点的三辛胺溶剂和溶解有铜铁试剂和铁的络合物的辛胺溶液分别在110℃和60℃通入氮气除去水和氧, 然后将三辛胺加热至300℃在剧烈搅拌下迅速注入铜铁试剂和铁的络合物的辛胺溶液, 加热回流30min后冷却至室温, 经过粒径选择性沉淀处理后, 得到平均粒径为10nm的γ-Fe2O3磁性纳米粒子。Hyeon等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他们通过在辛醚中分解Fe (CO) 5先制备了球形Fe纳米晶后, 用三甲基氮氧化物进行氧化得到了高结晶度的单分散球形γ-Fe2O3纳米晶。Cheon在不采用其他氧化剂的情况下, 直接在含十二胺的间氯代苯中加热分解Fe (CO) 5制备了γ-Fe2O3纳米粒子, 通过改变十二胺的用量和回流时间, 成功地实现了对所得地纳米粒子形状地控制, 得到了具有球形, 三角形, 菱形和六角形的纳米粒子。由于其分解温度低, Fe (CO) 5已经成为制备Fe和γ-Fe2O3纳米粒子的首选。Sun等人以乙酰丙酮铁为铁源, 油酸和油胺为稳定剂, 1, 2-十六二元醇为还原剂, 在高沸点溶剂苯醚或苄醚中成功合成了Fe3O4纳米晶, 以4nm的球形Fe3O4纳米晶为晶种, 通过改变晶种与乙酰丙酮铁的比例, 可以得到不同尺寸的球形Fe3O4纳米粒子, 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制备合成了一系列的晶尖石型铁氧MFe2O4 (M=Fe, Mn, Co) 磁性纳米晶。Yu等以FeO (OH) 为起始原料, 通过它和油酸反应可以得到油酸铁, 油酸铁在油酸和十八烯的混合体系中受热分解可以制备出单分散的Fe3O4纳米晶, 通过控制反应时间的长短和FeO (OH) 与油酸的量来控制纳米晶的尺寸, 同时发现当油酸的量大于FeO (OH) 10倍以上时将没有纳米晶的生成, 这可能是由于过量的酸阻止纳米晶的成核造成的。Park等利用FeCl3·H2O和油酸钠反应也制备出了油酸铁, 并用它为前驱体, 在十八烯中分解得到了单分散的铁的氧化物纳米晶, 并对它们形成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构表明, 油酸铁在200℃-240℃之间开始成核, 并释放出CO2, 但是当温度低于250℃时, 油酸铁的另外两个氧铁键断裂的比较缓慢, 使产物产生多分散性。值得一提的是, 他们用类似的方法, 制备出了粒径为12 nm fcc结构的MnO, 及纤锌矿结构铅笔状的CoO纳米晶。

Seo等以Co (acac) 2为前驱体, 油胺为稳定剂和介质, 通过调节前驱体和油胺的用量制备出了不同形貌的CoO纳米晶, 如棒状、锥形及立方块, 并且他们还实现了相态的控制。他们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报道利用相似的方法, 以Mn (acac) 2为前驱体, 在油胺中分解得到了Mn3O4纳米晶, 通过控制温度实现了粒径的控制, 当体系中引入少量的水时, 产物有Mn3O4转变MnO, 这可能是因为水的引入阻止了MnO的进一步氧化。Park等以Mn2 (CO) 10为反应底物, 在油胺和TOP中分解得到了MnO纳米晶, 通过改变稳定剂和反应条件, 纳米晶的粒径和形貌得到了控制。进一步研究表明产物纳米晶表面有一层Mn3O4。Yin等利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无机物 (Mn (CO2CH3) 2为前驱体在油酸和三辛胺中分解得到了单分散的MnO纳米晶, 通过在低温下延长反应时间实现了粒径的控制, 制备出的MnO纳米晶可以进一步氧化为Mn3O4。他们还将这一方法进行了拓展制备出了单分散的FeO纳米晶。Zhong等利用类似的方法, 以Mn (HCO2) ·xH2O为反应底物在油酸和三辛胺的体系中分解制备出了哑铃状的MnO纳米晶。

除了以上的单质和氧化物外, 这些具有磁性物质的合金的纳米晶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Sun等以Pt (acac) 2和Fe (CO) 5为反应底物, 在油胺和油酸中共还原制备出了单分散的FePt纳米晶, 通过控制Pt (acac) 2和Fe (CO) 5的用量来控制产物的成分, 以起始产生的3 nm的纳米晶为晶种制备出了粒径为3 nm~10 nm的纳米晶, 这些纳米晶由于范德华力的作用很容易发生自组装产生3D超晶格结构。在退火的作用下, 它们有化学无序的面心立方结构转变为化学有序的面心四角结构。Elkins等以类似的方法, 油胺和油酸为稳定剂, 在二辛醚中制备出了粒径约为2nm的FePt纳米晶。退火后有序的面心四角结构的FePt具有很强的磁各相异性, 而且它的矫顽力达到1.8T。Nakaya等也利用多醇还原法, 以Fe (acac) 3和Pt (acac) 2为前驱体, 制备出了粒径大于5 nm的成分可控的FePt纳米, 他们研究发现产物纳米晶比以前报道的粒径较小的纳米晶的热稳定性好, 在2D超晶格结构中不易沿晶面方向发生偶合。Shevchenko等通过多醇的方法, 以Pt (acac) 2和Co2 (CO) 8为反应底物, 制备出了单分散的CoPt3纳米晶, 调节实验条件和稳定剂的种类, 粒径可以控制在1.5 nm~7.2 nm范围内, 它们可以自组装成2D和3D超晶格结构。值得提出的是, 当粒径不同的纳米晶在同一体系发生组装时能够产生AB5类型。

参考文献

[1]S.J.Park, S.Kim, S.Lee, Z.G.Khim, K.Char and T.Hyeon.Synthesis and Magnetic Studies of Uniform Iron Nanorods and Nanospheres, J. Am. Chem.Soc.J.Am.Chem.Soc.2000, (122) :8581-8582.

[2]T.Hyeon, S.S.Lee, J.Park, Y.Chung, H.B.Na, Synthesis of Highly Crystalline and Monodisperse Maghemite Nanocrystallites without a Size-Selection Process, J.Am.Chem.Soc.2001, (123) :12798-12801.

[3]F.Dumestre, B.Chaudret, C.Amiens, P.Renaud, P.Fejes, Superlattices of Iron Nanocubes Synthesized from Fe[N (SiMe3) 2]2, Science, 2004, (303) :821-823.

[4]V.F.Puntes, K.M.Krishnan, A.P.Alivisatos1, Colloidal Nanocrystal Shape and Size Control:The Case of Cobalt, Science, 2001, (291) :2115-2117.

[5]V.F.Puntes, D.Zanchet, C.K.Erdonmez, A.P.Alivisatos.Synthesis of hcp-Co Nanodisks, J.Am.Chem.Soc, 2002, (124) :12874-12880.

[6]C.B.Murray, S.Sun, W.Gaschler, H.Doyle, T.A.Betley , C.R.Kagan.Colloidal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s and nanocrystal superlattices, IBM J.Res.&Dev.2001, 45.47-56.

[7]F.Dumestre, B.Chaudret, C.Amiens, M.C.Fromen, M.J.Casanove, P.Renaud, and P.Zurcher, Shape Control of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Cobalt Nanorods through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Angew. Chem. Int. Ed.2002, (41) :4286-4289.

[8]F.Dumestre, B.Chaudret, C.Amiens, M.Respaud, P.Fejes, P.Renaud, P.Zurcher.Unprecedented Crystalline Super-Lattices of Monodisperse Cobalt Nanorods, Angew.Chem.Int.Ed.2003, (42) :5213-5216.

[9]N.Cordente, M.Respaud, F.Senocq, M.J.Casanove, C.Amiens, B.Chaudret.Synthesi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ickel Nanorods, Nano Lett.2001, (1) :565-568.

纳米科技产业发展趋势 第10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路径,产业融合

在 “十二五”期间, 资源约束、国内外环境压力不断增强,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巨大挑战, 保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是联系科研、教育及生产的纽带, 是促进科技进步、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因此, 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提高其服务于农业的能力和水平, 将对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都市型农业的快速推进, 北京市坚持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公益型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改革、社会化主体培育等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 基层农技推广组织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依然存在[1 - 3]。因此, 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着力构建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结构相匹配、功能相协调、体制机制相适应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迫在眉睫。综观国内学术界, 多数侧重于研究体系内部问题, 探索解决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体制障碍和创新路径问题, 也没有更好揭示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路径[4 - 7]。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背景下, 现代农业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是一种城乡融合, 由一产不断向第二、三产业渗透的复合型产业, 这其中, 产业融合是农业现代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促使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营体系、农业功能拓展等方面发生着巨大变化[8 - 10]。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再仅局限体系内部建设问题, 而是要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内在趋势相耦合, 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和变化。基于此, 本文在调研基础上, 总结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与问题, 并根据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及要求, 提出完善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1 当前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特征

1. 1 公益性农技推广网络脉络清晰。

为切实改进乡镇级推广力量薄弱的状况, 按照市政府 “机构定性、职能定位; 重心下移, 建好新机制; 改革建设并重, 公益经营剥离” 部署, 与乡镇政府综合改革相衔接, 稳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截至2011 年末, 全市建立健全了155 个农业乡镇的农业 ( 农林) 综合服务中心, 赋予其农技推广、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职能定位, 市、县、乡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得到健全。与此同时, 围绕郊区的优势主导产业, 体系还完善了人员公开竞聘制、农技推广服务团队包村联户责任制、以农民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评制、基层农技人员和全科农技员定期培训制等。通过这此改革, 明确了公益岗位的8 项职能、合理设置了推广机构、专业人员已基本到位。其次, 为使农技推广体系延伸至村, 自2010 年开始, 北京市分4 批、累计在10 个区县、93 个试点乡镇, 选聘出2172 名村级全科农技员, 为全市77. 2% 的农业村开展技术指导和信息传递, 以农民最易接受的方式、最便捷的途径和最快的速度, 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96. 5% 的村民对服务内容和效果表示满意。再者, 为增强体系活力, 北京市还采取了项目扶持、政府购买服务、农民技术员补贴、地方配套资金等措施, 以局院合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农资连锁配送、科技套餐、 “1 + 1 + X”、院区 ( 县) 合作等公益性推广项目为依托, 引导和调动在京农业科研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国际合作单位等其他多元服务主体开展科技示范和推广服务。在政府引导下, 这些经营性服务主体之间通过横向联系、沟通协调, 拓宽了推广网络服务领域, 成为体系内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1. 2 保障水平有效提高

为确保科技服务体系顺畅运转, 市各级财政、发改、科技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履行公益性所需经费的投入。经改革核查认定, 到2011 年底, 全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有93. 5% 纳入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人员经费100% 财政拨款, 农技人员收入有较大提高, 有2 /3 的乡 ( 镇) 农技推广机构有一定工作经费,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人均月收入2800 元, 比全国乡镇级平均收入高8. 9% , 但比上海低1200 元; 实施了大兴、密云、房山、延庆4 个国家级示范县建设, 落实了10 个远郊区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项目和149 个乡镇条件建设项目, 部分区县、乡镇还建立了村级农业综合服务站点, 为村级全科农技员配备了3G手机等设备, 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得到加快, “两覆盖、一衔接”取得明显进展。

1. 3 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以支撑与服务农业产业为重点, 以提高效能为目标, 以优化运行机制为动力, 以科技项目为载体, 推动服务模式创新。一是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 在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籽种产业、设施农业、农村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北京市组建了10 个科技服务联盟, 整合技术创新链上、中、下游资源和各类社会主体, 形成了企业牵头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 实现了研发、转化和产业发展的紧密衔接。二是依托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基层农技示范县建设, 在郊区的12 个优势主导产业上, 构建了以 “首席专家+ 岗位技术指导员+ 全科农技员、科技示范户”包村联户技术责任制, 集成专家、岗位技术指导员538 名, 开展划区包片、定岗定责、签约服务。三是凝聚科技创新与推广资源, 组建8 支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集成产学研专家404 名, 打造以产品为单元, 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的技术和产品服务链条。四是通过推广农民田间学校, 形成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 以参与式推广方式为特征的农民培训培养模式。实际开办学校800 所, 培养农民学员2 万余人, 培养农民乡土专家、科技示范户、技术带头人5000 余人。此外, 阳光工程、科技惠农工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农业骨干农民培训工程, “走出去、请进来”等, 你方唱罢我登场, 科技资源源源不断到村入户, 公共服务普及程度全国领先。

2 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2. 1 体系管理还不规范

目前, 北京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在涉及管理体制层面没有大的突破, 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100% 实行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区县农业主管部门对其人财物管理和行业技术指导作用发挥还不充分; 机构内部原有职能交叉、有权无责、有责无权, 农技人员承担与职能任务不符的情况仍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因机构内部管理不规范, 进人不严、岗位职责不清、人员在编不在岗、混岗混编等问题比较严重, 影响了专业服务队伍结构和质量。

2. 2 与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结合还不紧

当前北京市农技推广部门, 与科研、教学等单位间, 缺乏长效合作机制, 无法充分共享科技资源, 展开全面合作; 与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间, 规模化、集约化服务需求的对接、响应机制不畅, 对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能力不足、水平不高; 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它市场化服务主体间, 尚未建立紧密的利益合作机制, 协同联合渠道不畅, 难以形成高效的技术服务链条。

2. 3 支撑履行公益服务职能基础还不强

根据调查, 现行部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尚未完全剥离, 20% 的农技人员工资来源中有经营性收入; 农技人员工资收入不够均衡, 82% 的调查样本月均工资性收入水平比其它同级事业单位偏低, 个别地区比同级别医生或教师低30% 左右; 工作条件相对较差, 普遍缺乏综合服务大厅、推广专用车辆和相对固定的示范基地等基础设施。仪器装备缺少固定放置地点和日常运行费用, 用于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设备还比较欠缺。

2. 4 农业信息和流通服务能力有待增强

研究表明, 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产业融合的重要技术力量, 而市场需求扩大是产业融合的外部推动力[8 - 9]。作为科技的需求者, 农民最为关切的是所生产的产品如何销售、从什么渠道获取市场信息。只有将其生产的产品卖得掉、价钱好, 才能激发农民对采用科技的欲望和积极性。尽管北京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但农业信息服务还存在着传输渠道不畅、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也存在基础薄弱、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关联度不强、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 强化农业信息化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促进市场信息传递、产品流通和产业间融合是当前农业科技发展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3产业融合趋势下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产业融合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用于传统产业, 使得两种产业或多种产业融为一体的产业新范式[11]。在现代农业的建设过程中, 科技进步是农业实现了功能的拓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重要途径。针对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综合分析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未来一段时期体系建设应确立以下观点:一是理念上, 贯彻落实以 “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强化科技与服务结合”的全新理念, 促进科技服务与现代农业有效融合。二是定位上, 构建由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以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同时, 为应对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和多功能拓展变化, 应继续坚持构建以政府公益性机构服务为主体, 多元化经营性组织服务补充, 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互协调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以促进农业科技服务链条的延伸和拓展。三是重点解决3 个问题。研究表明, 技术创新和参与主体间的协同竞争是推动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12 - 15]。围绕现代农业融合发展这一要求, 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应解决农技推广 “最后一公里”; 农业科技和生产发展 “两张皮”; 农业科技资源协同不够、科研院所改革不够、企业创新能力不够 “三不够”。具体工作思路如下。

3. 1 抓基层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中坚力量。继续坚持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队伍方向深化改革, 提高公益农业技术服务覆盖面的同时, 推动科技服务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3. 2 抓基础

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的保障。继续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并争取地方建设配套资金和相关配套政策, 将乡镇、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的基础条件、人员待遇等提到一个新的水平。

3. 3 抓手段

创新推广方式和服务手段, 有效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传播手段, 整合相关资源, 搭建乡村农业综合服务平台, 促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和效率的提升。

3. 4 抓协同

多元农业经营服务主体是公益型农技推广队伍的有益补充。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桥梁作用, 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 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创新推广方式, 提高产学研、农科教、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协同作战水平。

4 推进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4. 1 坚持政府主导, 注重完善功能, 巩固扩大公益性服务体系改革成果

4.1.1规范管理, 提升软实力。

本着“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原则, 进一步明确理顺区 (县) 农委、农业局、农业服务中心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职能。乡镇站按照辖区内农业产业需要和各产业规模比重, 有针对性设置岗位。对编制缺额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 按专业对口, 足额配备人员。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严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存在人员在编不在岗, 或借调到其他单位和岗位现象。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实行“管理在县, 服务在乡”的体制, 即乡镇农技人员的配置、调整以县为主, 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工作落实在乡镇, 确保乡镇农技人员有足够的精力履行好为农服务职责。建议将农技推广经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及农民生产技能培训所需经费列入区 (县) 财政预算。同时还要切实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待遇水平, 落实工作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 填平补齐与同类事业单位人员收入差距。全面推进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的组织、责任、保障、培训、考核激励、技术支持和项目实施管理等七大机制建设, 培育“一专多能型”农技推广服务人才。

4.1.2优化人员配置, 完善绩效考评机制。

为解决“两高一低”问题, 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选拔农业科技人才。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 积极引导高等学校涉农专业毕业生投身乡镇农业公共服务工作。实施“千名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工程”, 分行业、分领域、分批次开展各级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育和学历教育。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和考核体系, 实行区 (县) 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共同考核一线农业技术人员的机制, 将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将农民群众的评价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量化、细化考核指标, 严格工作业绩考核, 形成长效机制, 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人员, 不得继续聘用。坚持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逐步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 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 形式多样、灵活自主的分配激励机制。

4.1.3提升标准, 强化硬件支撑。

提升基层农技重点乡镇或中心区域站建设标准, 基本仪器设备和办公设备满足工作需要。按技术推广与服务规模安排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等专项工作经费, 支持其设施设备、交通工具、现代化综合服务手段等改善。选择一批重点乡镇或中心区域站, 重点扶持一批示范展示效果好、运行管理模式新、产学研一体化、地点相对固定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加大区级推广机构科研项目经费投入, 努力营造农业技术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

4. 2 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注重产学研联合, 推动科技服务整合机制

4.2.1推动农技城科技服务联盟建设。

继续推进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工作, 落实科技部“一城两区百园”建设工作部署, 完善北京与山东省、陕西省政策联动与资源共享机制, 并根据现代农业功能、演变规律及发展趋势, 研究总结农科城科技服务联盟在伙伴选择、运行管理、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建设经验, 实现首都科技服务联盟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4.2.2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基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建立农村实用技术普及推广专项经费, 完善科研与推广并重的绩效考核机制, 根据科研和技术推广人员不同的研究领域、研究层次、研究项目等实际情况确定评估维度。进一步扩大农业推广教授 (研究员) 制度实施范围, 将研究职称评价指标的设置向一线人员倾斜, 向创新人才倾斜, 向农村实用人才倾斜。

4.2.3建立产业创新体系。

继续以产业为主线、产品为单元, 完善科技与产业创新体系有机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 做好产业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紧密联合科研院所, 继续推进农民田间学校、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科技套餐工程、阳光工程培训等产业体系建设工程, 并针对首都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和改善民生等各方面发展要求, 研究促进在京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服务机构之间资源、信息、服务的有效融合机制。

4. 3 坚持市场驱动, 强化主体带动功能, 着力推动市场化服务蓬勃发展

4.3.1推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积极推动城镇社区、批发市场、超市与郊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直供机制建设, 按照流通环节不同分工和区位差异, 分类培育一批专业化的企业、购销组织、经纪人等农产品流通主体。加强市场的配套建设, 完善仓储、保鲜、运输、检测、信息服务等功能, 增强市场的聚集和辐射能力, 畅通农民进市场的渠道。同时, 进一步优化北京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数据共享模式, 促进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联和共享。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开展技术服务, 发挥“12316”、手机短信、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服务手段, 着力提升信息的有效性、多样性、综合性服务水平。

4.3.2以农业企业为主, 培育农业产业化骨干。

以区域特色产业或产品为基础, 推动土地使用权向种植能手、农业企业集中, 提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提高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加大对精深加工、食品加工和外向型企业的扶持力度, 提高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建立健全“农户+农业企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利益联结机制, 由骨干企业牵头, 建设内部分工协作、相互促进的行业协会,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自律、协调等职能, 以整体优势, 提高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

4.3.3围绕区域主导产业, 加快农民合作组织建设。

以提高农民自我服务和带动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为目标, 加快提升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文件要求, 完善农民合作组织章程和组织机构的建设, 推动和扶持“五有”品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以流通合作为主导, 完善运行机制, 推动专业性和综合性多形式共同发展, 满足农民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的技术、信息等服务需求。围绕主导产业, 鼓励和支持建立产业联合社。充分发挥农业公益型服务机构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加强对农民办社的指导、培训和服务, 提高合作社管理人员素质。

4. 4 坚持统筹结合, 注重协作协同, 增强体系建设保障能力

4.4.1统筹安排, 加强领导。

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 相互配合, 统筹协调, 共同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有关精神, 结合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 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 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加强队伍、充实一线、创新机制, 健全完善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基层科技服务体系。

4.4.2协作协同, 加大执法检查。

重点组织好对新修订《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学习培训, 广泛宣传大法重要意义和规定要求;人大、农业、编办、人事、发改、科委、财政等部门, 每年度联合开展郊区县《农业技术推广法》执法情况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区 (县) 、乡 (镇) 政府农技推广资金财政预算内保障、队伍建设、基础设施设备建设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情况、农技推广项目执行情况等, 针对执法检查中的问题, 抓紧研究制订针对性改进措施。抓紧启动《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办法的制修订工作。

4.4.3加大投入, 切实保障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资金。

纳米科技产业发展趋势 第11篇

【关键词】新趋势;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战略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合作开始拉开大帷幕。在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驱动下,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趋势也日益增强。新背景下,在市场竞争中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企业热议的话题。

一、国际科技合作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实际上是全球市场进一步配置和调适的结果。科技是市场要素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较为关键的一部分。国际科技合作的实现,不仅对于企业的发展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高新科学技术的引进,对于提高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增强我国综合软实力来说,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和提升作用。结合我国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多渠道,全方位。从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当前的形势来看,与我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行科技交流的地区和国家已经达到一百五十多个。在政府推动和支持的合作框架下,我国相关专业部分门也与其他众多国家建立起了良性的合作关系。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已经开始呈现“遍地开花”的景象。在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企业对国际科技合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也不断提高,表现出积极活跃的状态。

(二)领域不断扩展。近年来,我国通过制定系列文件,如《国际科技合作纲要》等,开始积极推进多项科技合作项目,如人类基因组、环境变化等计划,我们不断接触国际科学技术,分享科技成果的同时,也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对国际科技合作领域的扩展表示配合和支持。从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来看,我国与国外在生物、空间、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也在进一步深化。随着国际科技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展,我们可以预见,以科技发展国家为中心,全面科技辐射和共享的世界将会形成;区域内,以某一技术交流为引子,其他领域科技项目合作的延展也指日可待。

(三)人才资源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科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一方面促进了科学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另一方面科学家及相关专业人才在國际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吸引国际一流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日益成为各国占领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所有新科技的出现都是研究推动的结果,而人才这一要素在研究中扮演的角色,可谓是不可或缺的。在国际科技合作交流过程中,如果不对人才引起足够重视,就算把科学技术拿到手里,可能也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二、新趋势下国际科技合作的有效战略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已经对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特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国际科技合作的实现和推进,仅仅依靠政府发力不是长远之计,这一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在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推进和深入的趋势下,企业方面却依然存在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等问题。下文论述中,笔者结合我国企业的普遍特点,主要就新趋势背景下国际科技合作潮流下,企业长远发展实现的具体战略计划进行了论述,希望对于实现当代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国际科技合作的进一步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一)坚持“走出去”,加大新兴科技引进力度。国际科技合作从本质来说虽然是一个交流、沟通的过程,但是由于其沟通交流的要素是“科技”,其在途径和战略上必然也会存在特殊性。由于我国企业长期处于较为保守的经营状况。因此,在面对国际合作趋势时,难免存在怯懦和恐惧的情绪,始终坚持“保守”的经营路线。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全球企业都在接受市场经济的优化配置,我国企业不可能不参与。这并不是一场灾难,而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因此,作为我国企业来说,首先应对国际科技合作的本质进行清醒的认识,接受这一趋势不可逆的现实,勇敢走进市场中,接受市场检验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和创新能力,迎势头而上,把握住机会,争取在市场中赢得位置,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奠定科技力量。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国际科技合作的质量提供人才保障。除总战略的制定和明确外,企业还应对人才资源引起足够的重视。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晋升机制,将人才储备当成核心竞争力来培养,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不断为人才提供学习和上升的空间,为“留住”人才做出努力。在现有人才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企业还应对青年人才储备计划进行准备,挪出充足的资源应用到新人储备上,打造属于公司自己的“人才战队”,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会出现缺员的状态。此外,人才引进交流也是国际科技合作的方式之一。企业应逐步完善以“为我所用”为核心理念的引进交流新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和人才流动机制,吸引国内外的知名科研人员来华工作及生活;另一方面,企业还应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针对性地进行适应国际科技合作的各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如精通国际规则,能有效组织市场运作的经营管理人才,或是善于国际科技和商务谈判的复合型人才以及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等。

(三)对结构调整进行合理调整,增设相关科研部门。国际科技合作趋势下,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不仅要遵从总战略,制定合理的人才计划,同时还需对自身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合理调整。如果将企业比作一个完整的机器,在一次革新中,它总会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调整和完善,及时“切割”掉不合理的地方,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生长,但是如果停滞不前的话,可能会造成整个企业的瘫痪。国际科技合作趋势下,科技力量成为不可忽视的要素,要想抓住这一势头,企业自身的相关部门必然要进行相关调整,不然,就算找到一个好的合作项目,企业自身的科技力量不足以支撑,那么也只能作罢。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国际科技合作新趋势下企业的有效发展战略,必然是与这一趋势匹配的。面对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背景,企业应始终坚持“走出去”的总战略,迎势头而上,把握住机会,争取在市场中赢得位置,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奠定科技力量;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晋升机制,将人才储备当成核心竞争力来培养,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不断为人才提供学习和上升的空间,为“留住”人才做出努力想实现长远发展;对自身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合理调整,及时“切割”掉不合理的地方,为国际科技长远合作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科技环境。

参考文献

[1]韩婷婷.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甘露.医科大学国际科技合作组织运行模式评价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

[3]李济.推进重庆国际科技协同创新路径和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3.

[4]李杰.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中引进创新资源的市场开发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13.

[5]路亚洲.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农业科技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6]肖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

作者简介

数字化出版是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 第12篇

关键词:科技期刊,互联网,数字化出版,信息技术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 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及生活方式, 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继文字和印刷术之后的第3个重要里程碑。

互联网是能够及时、快速地传递信息及读者 (视听者) 广泛参与的大众媒介。由于其的出版介质、传播手段有别于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三大媒介, 因此, 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1], 即互联网 (Internet) 。

随之新媒体浪潮的到来, 产生了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第五媒体 (移动网络媒体) [2]。数字化为特征的第四媒体、第五媒体, 其信息量大, 传播速度快, 编者、作者及读者在线互动, 读者既是信息接受者, 又是信息的制造者, 这是传统三大传媒无法比拟的。

在这大背景下, 传统的出版方式开始转型, 如具有146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报》2009年3月17日出版了最后一期报纸, 同一天该报的网络版正式运营, 在互联网络上获得新生[3]。作为重要学术传媒的科技期刊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载体与容量、规模与结构、内容与形式、撰稿与阅读、编辑过程与手段、出版传播方式与途径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革[4]。本文就国内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1 数字化出版的社会背景和优势

1.1 数字化出版是科技期刊出版的发展方向

数字化出版是对出版业进行重新再造的过程, 包括数字化的创作、数字化的编辑加工、数字化的复制发行、数字化的阅读消费等。

数字化出版产品的输出介质以光介质或磁介质为主, 目前的主要产品形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 (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 等[4,5]。

简而言之, 数字化出版的核心是创作及编辑加工, 达到一次编辑加, 多媒体、多次重复使用的效果。数字化出版物通过互联网、电波等信息技术发行和阅读, 不受时空的限制, 且经济、快捷。可以预言, 数字化出版是出版业的发展方向。

1.2 数字化出版实现真正意义的学术交流

互联网是开放的环境, 读者、作者、编者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下实现互动与交流, 学术交流会不一定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召开, 读者可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 从这个意义上说, 读者也是作者、作者转换为读者, 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学术交流[6]。

1.3 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

据统计, 2008年全球科学技术的电子出版业市值达110亿美元, 占全球出版市场的2/3强[7]。

我国的互联网正在迅猛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8], 至2011年12月我国的网民5.31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38.3%, 其中手机网民3.56亿人, 占整体网民的69.3%。

互联网进入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乃至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据浙江工业大学图书图的调查, 我国的科技人员, 不论学历和职称的高低、年龄的大小, 80%以是上从互联网及数据库获取科技信息的, 而从阅读纸质科技文献获取科技信息的仅占20%[9]。

由于互联网有知识的超链接功能, 读者将所需内容的关键词进行搜索, 国内外相关相息内容尽收眼底, 检索内容快捷齐全, 读者可按需下载阅读, 实现按需出版、定向出版。读者是科技期刊存生存的基础, 读者的阅读习惯改变, 科技期刊的出版必须适应读者的需要[10]。

1.4 数字化出版缩短出版周期, 加快信息传递

传统的出版模式, 其投稿、送审、退修、校对及期刊的发行均要通过邮局进行, 一般要邮寄4次~6次, 每次约20天, 花在邮程的时间约2个~3个。

据调查, 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周期平均8个月, 比实行数字化出版的国际知名刊物约长2倍[11]。到达读者手上的期刊文献, 还要经过印刷装订、发行、图书馆编目上架等漫长的时间。

我国现阶段科技期刊的办刊实践证明, 数字化出版的出版周期可缩至1个月~3个月, 网络电子期刊甚至可实现即时出版[12,13], 这为科学工作者研究成果、专利的获取首发权创造了快捷的平台, 也为读者获取最新科技情报信息、更新知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

1.5 提高编校质量

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审稿、编辑, 了解论文其内容是否发表过、抄袭及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对比相关内容的异同和创新性, 提高审稿的学术质量;利用作者提供的电子文档进行编辑加工和排版, 实现图文混排, 可以减少差错;利用校对软件进行校对, 可以发现人工校对的错漏, 提高校对质量[13,14]。

1.6 节约办刊经费, 提高经济效益, 符合环保理念

数字化出版办刊, 可实现自动化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不需要邮寄, 节约邮费和包装费;在网上与编委、作者交流, 节约电话费;不需要纸张打印, 符合环保理念[13,14]。

2 国外数字数字化出版的现状与趋势

目前国际主流科技期刊已全面实现编辑出版的数字化, 世界前4大学术出版商——爱思唯尔公司 (Elsevier) 、德国斯普林格 (Springer-Verlag) 出版社、威立-布莱克威尔 (Wiley Blackwell) 出版公司、泰勒弗朗西斯 (Taylor&Francis) 出版集团、著名科技社团的出版社 (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联合会出版社、美国物理联合会出版社、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和美国化学会出版社) , 目前共出版高质量的科技期刊约6 000种, 其中有超过半数的期刊被ISI收录, 如《自然》 (NATURE) 、《科学》 (Science Magazine) 及《细胞》 (The Lancet, Cell) 等均世界名刊均出自这些出版商。

为了缩短出版周期, 这些国际知名期刊均采取优先数字出版模式, 使科学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得以确认。这些出版巨头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相继创建了集期刊稿件采编、文章在线发布 (大部分为现刊和在线预出版) 、全文数据库、集成各类资源的一站式网络出版平台[15]。如爱思唯尔公司 (Elsevier) 1999年投入商业运行Science Direct网络出版平台是全球最著名的科技和医学全文数据库之一, 它整合了Elsevier出版期刊的全文、参考工具书、图书系列以及其他信息资源, 用户可在线访问24个学科的2 200多种期刊、4 000余种图书, 可查阅900多万篇论文全文[7,15,16]。国外出版商有独立的网站, 对内容进行深加工, 能提供系内统内外超链接等智能服务, 并能在线经营和管理 (如读者会员的管理、在线订阅、在线支付等) , 并向纯数字化期刊、移动终端、电子书、博客等新媒体拓展。

此外, 开放存取 (OA, Open Access) 出版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其主要精神是倡导为促进学术交流而免费获取文献, 作者、政府及出版机构附费, 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使最新的科技知识得以传播和应用, 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如美国学术出版与资源联盟项目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cademic Resources Coalition, SPARC) 、科学公共图书馆项目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 [17]。

3 国内数字化出版的现状与趋势

国内的科技期刊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出版, 原因是科期刊分散, 大多数 (90%) 数期刊是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专业学会协会主办, 没有形成专业化、集约化出版, 人力、财力和技术力量难以支撑网站的建设和维护, 因此大多数期刊没有自己的网站, 或所建的网站知名度不高, 搜索功能不强, 所提供的服务单一。

因此, 国内的科技期刊的电子版主要通过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国家知识基础设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重庆维普资讯) 等发行, 即分散编辑出版, 集中上网, 即使是拥有122种 (学会直接出版23种) 品牌期刊的中华医学杂志社, 也是通过万方数据集中上网[18]。这三家数字化发布平台基本上是按理、工、农、医等的框架对期刊和内容进行分类, 设有关键词、作者、题目、摘要、刊名、机构及分类号等多个检索入口, 具有足够强大的搜索功能, 只要掌握一定的文献检索知识和熟炼使用计算机, 就能快速检索到相关文献。数据库还有超链接功能, 能同时提供关联文献信息, 并能了解文献被引用情况。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网站还为期刊编辑部提供网络环境下的办公软件, 具有网上投稿、采编、审稿、发行、网站发布、刊社管理和信息服务 (链接) 等强大功能, 对促进我国科技期数字化出版起到积极的作用。

信息是国家战略资源, 从这角度看, 我国的数字化出版是很大优势和特色的。应从战略的高度, 做好我国目前三大期刊数据库的资源整合, 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18]。

我国现阶段的科技期刊出版实力整体不强, 靠单个期刊的实力难以实现数字化出版。

为了缩短出版周期, 吸收国内外优秀稿源, 不少科技期刊采取优先数字出版的模式, 期刊编辑部以印刷版录用、编排合格的稿件为内容, 通过中国知网的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台出版发行[19]。优先数字出版的文献, 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多种途径订阅、检索和下载, 也可由出版者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主动向读者推送。

优先数字出版是以单篇出版为主、整期定稿出版为为辅, 节省了等待期刊版面的时间、排版印刷时间、邮寄时间、图书馆编目上架时间, 作品可以提前半年时间与读者见面。

优先数字出版, 实现作者、读者、刊社三方共赢的局面, 对作者而言, 科研成果的首先发权尽快获得确认;对读者而言, 及时获取科技情报信息和新知识, 加快知识更新速度, 提升知识创新能力;对期刊而言, 缩短出版时滞, 赢得作者、读者信任, 吸收国内外的优秀稿件, 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优先数字出版是我国科技期刊出版模式的革命, 但也有学者认为优先数字出版可能是数字化的过渡形式[20]。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任务, 我国科技期刊界正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1], 有步骤地开展整合资源、兼并重组, 实行集约化、专业化出版, 期刊的数字化出版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

1) 建立专业性期刊网站:由232种地学类杂志组建的《中国地学期刊网》, 由39家光学期刊组建的《中国光学期刊网》, 网内各期刊既可统一办公系统、统一上网、统一管理, 又可独立管理且自成体系, 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之路, 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22];

2) 纯网络版科技期刊: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首次批准了全国50家网络出版单位, 使网络出版在法规上得到认可。2008年5月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第一个有正式刊号的网络电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创刊[23], 现在电子网络期刊已逐渐得到各方面的认可;

3) 科技期刊向新媒体发展:2008年中华医学系列杂志与电信服务商合作, 《中华病理杂志》通过手机发布最新出版的内容摘要。不少期刊与移动终端开发商合作, 如使用汉王电子书就可以随时、随地、不需要网络就能阅读科技文献[24];

4) 开放存取 (OA) 办刊模式:教育部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及国内部分高校学报已实行开放存取出版, 读者免费下载阅读使用[25]。

4 结论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已俏然发生改变, 数字阅读在人们中已形成习惯, 数字化出版是出版业的发展方向。

总体而言, 国外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已很成熟, 而国内大多数科技期刊远未实现数字化出版。但应看到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的特色和优势, 如分散出版、集中上网。

如果从信息是国家的战略资源的高度看, 这种模式更具有优势, 建议从国家战略资源的角度进行重组整合, 使我国目前三大信息数据库更具权威性。

上一篇:市场放开下一篇:电视广告经营转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