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效果范文

2024-07-26

拍摄效果范文(精选7篇)

拍摄效果 第1篇

平角度拍摄及效果

单就新闻照片而言,新闻性、动感和显著性等特征的呈现,已然不能满足受众日渐多变的高要求。对新闻照片价值的考量,还应引入其对受众的吸引力、视觉冲击力、情感共鸣等因素,新闻照片只有展现出现场人物、事件的实感、真情,才可以称之为优秀的新闻照片。

1.拍摄中压低角度所带来的震撼

平角度压低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促使画面与新闻事件本身所传达出的本质二者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有利于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的眼球,从而会加大受众被新闻照片所吸引、感动和震撼的可能,进而促使其对新闻事件进行思考,有利于还原最真实的事件本身。如金·约翰逊拍摄的《堕胎诊断所前的示威》,在拍摄中,角度压的极低,几近地面,将趴在地上的女人所传递出的无助、乞求等情感表达出来,摄影者同当事人一起趴在地上这一举动,使镜头不仅深入到当事人面前,更深入到了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受众看到后仿佛置身其中,易产生情感共鸣。

2.残缺角度带给受众的浮想

新闻照片的“残缺”角度,可以搭建起受众与新闻事件二者之间的心灵沟通桥梁,拉近受众与新闻事件二者之间的距离,并拢新闻现场与受众之间的感情,在带给受众以视觉冲击力和情感体验的同时,激发出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联想。如罗伯特·科恩拍摄的《纪念》, 以接近成人视角的平角度拍摄,表达了对越南战争中逝去的年轻生命的纪念, 其特别之处在于前景画面不完整,将威武、高大的年轻士兵头部排除在外,着意强调老兵戴氧气筒参加纪念活动的衰弱形象,此种强弱对比,使受众不得不浮想联翩,凸显出对逝去年轻生命的深刻缅怀。

仰角度拍摄及效果

一般而言,仰角度拍摄多因被拍摄对象高于相机,在视觉上会呈现出样仰视效果,从而使得被拍摄对象显得无比伟岸、高大,受众会迸发出一种崇敬、敬仰等情感体验,但其所带给受众的情感体验远不止于此,还可以引人深入思考,用另外一种角度去审视、观察事物,这也是新闻照片拍摄的高明之处。如布鲁斯·钱伯斯关于纪念9·11事件两周年活动的照片,采用了大仰且几乎是垂直角度进行拍摄,在带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同时,更带来了复杂的情感体验,仰角下的半旗形象透露出沉痛的哀悼之意,仰角下的军人则在凝重的氛围之外,稍加了些许坚强、肃穆的形象,整幅照片传达出人们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俯角度拍摄及效果

新闻照片拍摄采用俯角度时,被拍摄对象会明显低于相机,在受众看来, 便会产生出一种对被拍摄者藐视、压抑等情愫,但这并不是俯角度拍摄所要传达的全部,拍摄者的任务就是要以照片为切入点,将受众与新闻事件本身二者结合,使照片成为切入新闻事件的“窗口”。如西古县村纪事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进行拍摄时,俯角度的采用传达出群众对官僚作风的藐视以及深恶痛绝之感。

斜角度拍摄及效果

新闻照片采用斜角度拍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丰富照片所要传达出的信息内容,引领受众在诸多内容间发现彼此之间的关联,并对新闻事件产生出联想, 以求在对新闻事件本质进行把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本质背后的现象。如朱迪·格里塞迪的作品《疗养院系列》,采用大篇幅的斜线构图,前端空荡荡的走廊中,轮椅上睡熟的老人异常明显,透露出一种孤独、寂寞且缺乏关心爱护的寂寥,不禁使受众产生出该疗养院护理环境之恶劣的联想。此种拍摄角度的采用,所要达到的效果便是希望受众会透过简单的现象看到新闻事件的本质,除了寻求刺激的新闻现场和情感体验外,还促使受众对新闻照片的不断联想。

结语

由上观之,新闻照片拍摄视角不同,其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是不尽相同的。新闻照片拍摄者只有学会用清晰的头脑、敏锐的双眸以及活跃的镜头进行思考,同时更新拍摄观念,并利用先进的拍摄技术为依托,才能够扩充拍摄视野,使得新闻图片更具情感化、生动化和丰富化,从而为同城同题的新闻内容占据“先机”提供保障。

教你如何拍摄和制作全景效果的照片 第2篇

我在这里推荐的是photoshop cs中的全景照片制作功能。

制作前我们需要一组照片,这组照片是你所要拼接成全景照的各个部分,拍摄这组照片时尽量用三角架旋转相机拍摄,这样可以使照片中的景色都在同一个角度上,这样拍出的照片后期处理时比较简便。其次要注意拍摄的照片之间尽量有一部分重合,便于软件的识别和拼接。两条基本规则注意了,我们所拍出的照片就可以进行后期制作了,

以下是我随意拍摄的四张准备拼接全景图的照片:

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然后打开photoshop cs,打开 文件――自动――photomerge,然后把你要拼接的图片选上,注意图片不要太多,否则处理后会大大降低清晰度。确定无误后鼠标轻点“好”,ps就会自动开始处理,我们就能轻易得到一张全景照片:

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拍摄朝鲜,到底是在拍摄什么? 第3篇

再往前追溯,王国锋的学术背景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国画系,毕业后,他觉得宋元山水里的古人心境不再够承载时代的沉重与深刻,便开始走出从小浸染其中的水墨氤氲,一头扎进了现实与历史。

“集体”与“上报”

2011年,王国锋第一次来到朝鲜。

在此之前,他从没有来过这个国家。他与大部分中国人对朝鲜的感觉是一样的,那么与众不同,但又散发着一种让人无法回避的熟悉感。

第一次到朝鲜,走下飞机,这个国家留给王国锋的第一印象是“陌生又熟识,亲切又疏离”。

在机场,他没有看到熙熙攘攘的各国旅客,却看到清一色穿着黄绿色系制服、样式类似军装的工作人员,他们看起来很年轻,但略带稚气的脸上却挂着统一的肃穆神情。后来王国锋了解到,机场的这些工作人员并不是职业军人,事实上,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公务职业制服都与军装类似。

而坐在从机场前往的酒店的车上,一片片似曾相识的风景从车窗外缓缓掠过,空旷的街道,穿着灰色与蓝色制服的行人出现在大幅标语与宣传画的背景之上,这些都让他觉得有点恍惚。

在首次朝鲜之旅正式成行之前,王国锋已经花了几乎三年时间,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与这个国家进行沟通。

在中国,王国锋是独立艺术家,并没有隶属于某一个官方单位或者团体,他以个人名义与朝鲜官方进行联系。王国锋拿着自己的个人资料和拍摄计划跑遍了朝鲜驻华的一切机构,每个部门对待他的态度全都不一样,但答复都是石沉大海。

最终,通过一个偶然获得的、由朋友牵线的非正式渠道,王国锋送上了之前所拍摄的作品以及自己的拍摄理念资料,并得到了认可。

“等待真是一种磨难。”王国锋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其实,真正亲临朝鲜,“挑战”才刚刚开始。

他被安排住在平壤高丽大酒店,那是仅次于朝鲜羊角岛国际饭店的另外一个涉外高级酒店。与他同住一楼层的,除了王国锋自己带来的三个助手之外,还有朝方派来的一位中文翻译以及四位工作人员。在随后的在朝时间段内,王国锋不被允许单独外出行动,五个朝方人员与他同吃、同住、同工作,并且,这些朝方工作人员的食宿费用,都需要王国锋方面承担。而朝鲜虽然本国消费水准不高,但专门提供给外国人的旅店与饭店,价格却很昂贵,物价并不亚于一些欧洲发达国家。

“上报”与“集体”是王国锋对于在朝鲜展开工作的第一感受。

在正式开始拍摄之前,王国锋已经提前两三个月提供给朝鲜方面一份详细的拍摄报告,一一列出自己希望拍摄到的朝鲜各个建筑物。而到酒店入住,简单的寒暄之后,朝方工作人员立刻就工作计划与王国锋进行正式沟通,告诉他,经过严格审查的结果,哪些可以拍摄,哪些则必须取消。而那些被允许拍摄的对象,具体的时间和细节也经由官方一一确定核实。“他们不会告诉我原因,只是说,可以,或者不可以。”王国锋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道。

在到达需要拍摄的建筑物之时,朝方随行工作人员会提前拿出类似“介绍信”之类的文件,与当地专属的管理者再次进行沟通,经过一系列核对交接后,王国锋等人才被相关人士接待进入。而最让他惊讶的一点是,与之前在国内拍摄北京站或者美术馆等建筑时周围永远人潮汹涌的情形不同的是,朝鲜的拍摄现场一片空旷,不是因为朝鲜本身人口密度没有那么大,而是因为朝方人员在接到通知之时,早已经进行了现场清场。

在拍摄现场,随着王国锋一次次按下快门,朝鲜方面的工作人员不时会把相机拿过来,检查他的拍摄结果。遇到不符合他们标准的情况,他们会立刻要求王国锋删除,而某些被保留的成片,在层层递交给更高级的官方审查过之后,也会再次给王国锋一些建议,比如“领袖金正恩的形象在照片中显得不够突出”。

王国锋的随行助理曾拍摄了一张王国锋工作时的照片,戴着黑框眼镜的他端坐在三脚架支撑起的相机前面,面无表情,看起来还有点麻木;而在他的后面,团团围着四个朝方工作人员,一人在扬手指挥,表情激动,另外三人端着手臂,表情凝重。

那几乎是一个缩影,概括出了他整个朝鲜之行的工作样貌。

政治、建筑、人

在去朝鲜拍摄之前,王国锋最被人熟知的作品是以中国和前苏联、东德、波兰等建筑物为主要拍摄载体的“乌托邦”系列。

在拍摄时,王国锋近距离对准拍摄对象,一个局部一个局部地移动视点进行前期素材拍摄,类似一种传统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方式,后期再通过计算机进行编辑、拼贴合成,将整个画面全部由巨大的建筑本身所占满,而所有拍摄时出现的人物,都通过数码技术抹掉。

在那些作品中,因为没有多余的树木或者人物,所以没有办法判断出天气和季节,因而看起来永远像是在冬天,天空广阔而阴郁,仿佛正有风呼啸而过。由胶片进行拍摄、随后组合拼贴在一起的硕大建筑上,带着微弱的颗粒质感,看起来硕大而肃穆,而在每一个细节上,仿佛都在流露出整齐划一、沉静无言的气息。

在王国锋看来,那些他透过取景框长时间凝视过的建筑:北京站、中国美术馆、莫斯科大学、前苏联外交部大楼、波兰华沙被废弃的前苏联领事馆……都是一座座在很久之前由于种种原因被树立起来的纪念碑,承载着远远超越它们实际应用功能的意义与语境。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逃离社会与政治,它就像弥漫在空气里的微尘,或者是另一种味道。”王国锋对《中国新闻周刊》这样形容他拍摄“乌托邦”系列的初衷,“通过这一系列作品我思考的是那一段社会历史:它们对于今天来说,意味着的是什么。”

但在第一次朝鲜之行结束后,王国锋开始将注意力由建筑本身,转移到了人们的身上——尤其是那些在强大的政治与时代语境笼罩下生活着的人们。他的作品在冷冰冰的建筑之外,逐渐有了人物出现。一开始是在庞大建筑的掩映下,那些在看似不经意间被收拢进去的小小生命个体。比如在拍摄平壤某国家级会议中心之时,正赶上修缮维护期间,于是建筑工人与正在慰问的朝鲜女兵文艺团体演出的画面就被收拢进了镜头中,并且在放大之后,几乎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工人或者女兵脸上凝固在快门按下那一刻的神情。

射击场女教练员,2015.

随后,在接下来两年的朝鲜之行中,王国锋拍摄了更多由人群组成的大型集体活动与人物合影,并最终落点在一个一个单独的人物肖像上。虽然在一切活动都要“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朝鲜,真正由艺术家主观意愿进行的创作几乎不可能实现,但王国锋尽可能地在一种由国家力量所掌控的强劲氛围中,微妙地融入一些并不易被察觉的“主观性”,并最终将个人意图隐晦地表达出来。

在王国锋看来,拍摄朝鲜,这件事情本身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他以一个个体的身份,与一个国家进行了一次合作,而作品实施过程的意义可能要大于完成作品本身的意义。

在拍摄的过程中,他必须时刻保持警醒,并提醒自己始终不忘主观判断,“如果我被动地去拍摄他们所安排组织好的对象,则就有被权力利用的可能;如果我想获得主观认可的图像,则是一种充满风险与博弈的结果。”王国锋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他曾经向朝方提出要求,拍摄一所大学。最终他被带到了位于平壤的金策工业大学的电子图书馆中,一些穿戴整齐、统一戴着枣红色领带的男大学生们早已经提前处于“规定情境”中,聚精会神地紧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进行操作。

王国锋向翻译提出,可否要求学生们转过头来,集体面对镜头,不带任何表情地完成一张集体肖像。

翻译随后与朝方随行人员商量,再与学校方面对接联系。获得许可后,由学校老师与工作人员统一“指挥”,学生们停下手中的操作,集体朝向王国锋,随后他摁下了快门,一间带有纵向纵深感的教室,两行穿着正装端坐在椅子上的年轻男孩子们,他们没有笑,表情凝重,仿佛空气都凝滞了。

除了大学外,王国锋还拍摄了大量的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孩子,其中有位于平壤的朝鲜直属机关幼儿园,城市少年宫以及一些郊区与农村的孩子。虽然都是“摆拍”,他们大都端端正正地面对着镜头,但将这些照片最后摆放到一起,依然能够从孩子们的衣着、表情或者面色中,捕捉到一些类似阶层差异的痕迹。

在进行人物拍摄的时候,王国锋依然延续着他中国画式“散点透视”的美学观念。他曾拍摄了金日成大学的教授一家人,夫妇二人与他们的女儿。这家人是朝鲜的“荣誉家庭”,经常有机会接待一些外国来访的媒体,朝鲜最高领袖金正恩也曾去家中拜访过他们,并赠送了一台电视机。在王国锋为他们拍摄的合影中,电视机也作为背景入镜。而最后将成片放在电脑中放大,逐步扫描每一个细节,你会看清图中每个人胸前佩戴的领导人肖像徽章,他们并不放松的双手,以及作为背景的电视机上,那张从未被撕下的包装塑料薄膜。

按照摄影师的习惯,王国锋下意识地与拍摄人物进行沟通,但随后就被严厉禁止。而几次进入朝鲜之后,他与随行翻译和指派的陪同人员早已熟悉,在工作之外,他也会经常请他们吃饭、喝酒。酒酣饭饱之后,放松下来的他们也会一起开一些家长里短的玩笑,但一旦涉及一点与政治相关的话题,他们的态度会如同被触碰了开关一样,立刻严肃起来。

在王国锋的工作室中,还保留着一个类似于霓虹灯广告牌的环形装置艺术作品,上面用中文与英文循环往复地写着“食物有思想”“食物没有思想”。

这件作品来源于一次王国锋在北京接待几个朝鲜来访人员时候的对话。当时他邀请他们共进晚餐,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去尝试韩式料理还有肯德基。

拍摄效果 第4篇

1.1 镜头视角窄,成像大

镜头的视角,是摄像机有效成像平面的边缘和镜头后节点形成的夹角。相对于普通视角来讲,长焦镜头的视角比较窄,小于40度,并且,镜头的焦距跟视角是成反比的。角度越小,镜头的视角就越窄,焦距就会越长,这就意味着,用长镜头拍摄的镜头,可以把远处的画面放大,就相当于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事物。

长镜头的这一个特点,使得拍摄出来的景物空间范围变小。正是因为景物空间范围变小,成像变大,因而产生了非常特殊的电视效果,这样更容易突出画面中最精彩的部分,可以表现出特殊的意义。同时,因为长焦镜头的视角窄,被拍摄的主体能在短时间内横向穿过拍摄的空间,这样的速度,可以给观众造成一种运动的压迫感,因此,利用长焦镜头,可以在电视中表现出被拍摄主体的紧张感和速度感等特殊的效果和意义。

1.2 镜头景深小,聚焦难

景深,指摄像机聚焦被拍摄主体后,在被拍摄物体前后,形成了一圈比周围清晰的范围。景深的决定因素有:镜头焦距、光圈和物距。

由于长镜头具有景深小的特点,这就给变化焦点的焦距调度带来了支持,能够形成距离感、空间感和层次感,可以创造出虚实有别的唯美造型。但是,正是因为景深小,会使得聚焦困难,特别是在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时,需要跟着焦点走,这时候就很容易出现焦点不实的情况。

1.3 压缩了现实纵向空间

在纵向拍摄的时候,会压缩现实空间,减弱透视,这就造成多个景物紧凑贴合在一起的感觉,减弱了空间距离感以及画面纵深感,观众也会觉得画面里的运动速度变慢了,可以在视觉上感觉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比现实中看到的近,画面背景被不断放大,多个景物前后重叠、远近相距,营造出特殊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1.4 拍摄的景物范围小

如上文所说,长焦镜头的视角窄,景深也小,因此,在画面中呈现的景物,范围会受到景深范围和视角两方面的影响,所以,最后能在电视上呈现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画面。故而,长焦镜头并不能很准确拍摄运动中的物体,一不小心,物体就会溜到画面外,而且,只要镜头有轻微抖动,画面也会跟着晃动,这就告诉我们,用长焦镜头拍摄运动物体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

2 长焦镜头摄像造型功用

2.1 善于表现特写镜头,尤其是面部特写

用长焦镜头可以拍摄出微小的物体,这是长焦镜头最擅长的,其能清晰展现画面的纹理,表现出质感,也就是说,长焦镜头相当于放大镜,可以放大视野范围,大于人眼的正常范围。通过特写,可以放大或强化被整个物体掩盖的局部,还能揭示不易被观众察觉的细节。因此,用长焦镜头拍摄出来的画面,并没有背景中杂乱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展现出画面想要表达的特殊意义,展现出画面细节,从而美化画面,体现出造型元素。

2.2 善于拍摄远距离画面

外出拍摄新闻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人多的难题。画面仅需要拍摄某个特殊人物,但背景却有很多群众;想要看清飞船在航空中心第一次起飞的场景,但是又不能靠近。这时候,长焦镜头就派上用场了。

用长焦镜头拍摄较远的景物时,因为距离远,空气中会产生一道厚实的纱幕,经过阳光的照射,就会折射出一股气流,这样看来,远处的景物就像蒸发了一样,有虚无缥缈之感。可以用这样的镜头,展现特殊的意义。

2.3 善于创造画面虚实有别造型

运用长镜头,可以展现虚焦点的画面。如果把焦点调到被摄的物体上,或者是前后的位置上,可以虚化画面中的形象。在一些纪实类节目中,有些特殊的被摄对象,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够在电视中露脸。但如果后期做人物脸部模糊处理,也就是平常所谓的打马赛克,就像在画面中打补丁一样,影响画面的美感。这时候,就用到了长焦镜头,长焦镜头的虚焦点功能可以满足这样的要求,在保护隐私的情况下,还保证了美感。

3 结语

当然,理论总归是理论,最后拍摄的作品质量如何,还需要看摄影摄像工作人员的功底。拍摄成功的例子,能够显示出想要拍摄的美感,但也不能因此墨守成规。在掌握现有规律的前提下,也应该做些新的尝试,试着往前走,这样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长焦镜头的美远远不止上文所提到的这些,因此,需要人们努力挖掘它的潜力,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摘要:长焦镜头,指的是比标准的镜头焦距更长一些的镜头,又可以将长焦镜头称为窄角镜头或是望远镜头。相对于35毫米的相机来说,长焦镜头的视角小于30度,焦距大于70毫米。电视摄像机长镜头随着摄像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用镜头为观众打开了一扇窗户。本文旨在分析长焦镜头摄像画面的特点及造型功用,学习如何拍摄出符合要求的镜头。

关键词:电视拍摄,长焦镜头,拍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宁.电视如何应用长焦镜头拍摄[J].记者摇篮,2013(12).

会议拍摄和领导活动画面拍摄规范 第5篇

1、不管大、小会议,摄像记者必须提前5分钟抵达会议现场,熟悉拍摄现场环境,如光线、主席台领导的座次等,发现不利于画面拍摄的问题,及时与会场工作人员或领导同志的秘书沟通。

2、摄像记者在拍摄会议时要求有以下镜头: A、主席台全景、中景、左右45度侧景(即小全、侧小全),领导人特写(单、双等分切镜头),特别注意要抓到主要领导发言时,表情和手势等气氛的镜头(正、侧面多角度)。小全景画面拍摄,要分主要领导讲话和不讲话两组镜头。每个有效画面不少于8秒钟。

B、会场(带会议横幅的)全景,左右侧全景和中景。听众分切镜头、由主席台摇到听众席的镜头、听众席全景(站在主席台上或其他合适的位置拍摄固定、摇等画面)。若会议内容较长,应增加听众画面的拍摄(多角度、多手法如推拉摇移等)。

3、拍摄人物时对景别有以下要求:

A、领导人近景或特写:画面中尽量排除并排坐的其他人,画面要饱满,主体突出,主要领导人要求有正面、左右侧面的特写。在拍摄主要领导时,应避免在有损领导形象的角度上拍摄(背景上的树枝、窗格,前景桌面上的话筒、茶杯、花束、领导面部缺憾,如发现他或她头发乱、坐姿欠佳等无法达到最好上镜状态时,应及时通过领导同志的秘书提醒)。不需要出单独镜头的领导,可以两个或三个等人分切和摇。若领导职务有较大差别的,可以从职务高的特写拉到两人或三人落幅;所有领导画面的拍摄角度均以平视角为准,不准使用俯视和仰视角度。

B、听众一般不出单独镜头,有在认真记录的听众,可以出从笔记本拉出的特写,特别要注意的是画面中不要出现打哈欠、睡觉、喝水、揉眼睛、交头接耳等杂乱动作。C、无论拍摄领导还是一般听众,都要求人物的画面尽量干净、饱满、主体突出;

D、根据会议的具体情况,要把握好摇镜头的起落幅和节奏,起落幅要左右对称,并且要有足够的长度(起幅、落幅必须留足5秒)。

4、对会议画面元素的要求: A、主席台和整个会场的画面一定要饱满,尽量避免会场的照明顶柱廊柱等杂乱物进入画面。B、每个画面的色温要统一(主席台和听众席照明条件不同应分别调白平衡)。

C、主要领导参加的固定地点的会议报道、会见和采访,必须使用三角架,确保画面的稳定性,必须使用新闻灯或随机照明灯,确保画面的照度;一般情况下不准使用摄像机上的“增益”功能。

5、在会议拍摄主要的、必须的画面时,动作应尽量快一些(在会议开始阶段),防止漏拍重要的画面,已经因参会人员出现懒散状态或部分领导离席而影响拍摄效果。

6、会议新闻中要注意领导讲话材料中讲话精彩内容部分,提前准备摄录同期声,没有讲话材料的要随时注意主要领导的讲话内容,抓录讲话同期声;领导视察、考察、慰问采访中,随机话筒保持开启状态,随时抓取领导讲话或领导与群众交流的同期声。

7、领导考察视察活动拍摄:

A、画面出像规格参照会议新闻中的有关规定;

B、注意多拍摄领导考察或视察的具体内容和对象的画面;

C、以拍摄稳定画面为主,但要有部分反映过程的领导正面行走的行进中镜头;

D、要注意抓取领导深入老百姓当中的一些深入、认真和亲和的画面以及基层群众的热烈反应,如领导人仔细聆听、记录、拉着群众的手、面对面的交流;群众高兴、感动的场面。

《樱桃假日》拍摄手记 第6篇

优雅是女性时尚永恒的追求,然而,如何让“优雅精神”在平面的图片中立体的表现出来,除了对环境和模特的要求外,编辑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和再利用也同样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力求表现时尚华丽的外表下更深层的精神内涵,这也正是Grace一直追求的目标。

8月12日所有道具(摩托车、自行车等)就位,除Chanel外的所有服装就位。晚上十一点模特试装,定造型。

8月13日早上九点半我准时到达东方君悦酒店的大堂等Chanel的Jasmine,取已经选好的服装,与此同时女模特杜鹃正在摄影师家里做造型。Jasmine忙得不亦乐乎,她也是刚刚整理好所有的服装,并以最快的速度办好与我的交接手续,由于Chanel在第二天有一个重要的演出,所以我必须保证服装在次日早晨的七点钟准时还回。但是香港方面的董先生还是不太放心,他答应我无论多晚都会等我。我到摄影师家里的时候已是中午十二点,女模特造型已经做好了并刚刚试骑了摩托车。一切进展都非常顺利。吃过简单的午饭,所有工作人员做最后的检查。

下午两点十四人的工作团从摄影师家出发了。第一回合地铁的拍摄为了避免群众的围观,只有少数必须人员跟随工作,大家像做贼一样互相交换着眼色尽量减少交流以最快的效率工作。这个时候化妆师秋萍已经赶到了我们拍摄的第二站CAPPUCCINI 酒吧为等在那里的男模特薛飞化妆了。

下午五点在CAPPUCCINI 酒吧开始了第二个回合的拍摄,Tiffany的首饰也由Tiffany的工作人员准时送到了拍摄地点。

大战了两个回合大家依然干劲十足。吃过了简单的晚饭,我们要尽快赶到拍摄的第三站建国门立交桥,因为要拍摄的霓虹灯背景只有晚上七点到九点两个小时的打开时间。

从建国门桥回到三里屯已是晚上九点了,第四回合的外景拍摄结束,到第五个拍摄地点融和98酒吧的时候已是凌晨零点四十分了。

两点钟,拍摄还在进行中,我给Chanel的董先生打了个电话,保证服装七点钟准时送到。凌晨四点半胜利收工。大战了五个回合的“樱桃假日”的初期工作算是完成了。

摄影师陈准对稿件质量的苛刻要求在业内也是出了名的。这些图片他不止作了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五次……调整,而是十次,甚至几十次的调整。每一个细节,每一张照片微小得几乎用肉眼难以分辨的差别,陈准都要反复推敲,挑选。最后在编写文字时,他已经筋疲力尽了,而截稿日期已不容斟酌了。

精品是需要时间来打磨的,而杂志的周期又不可能提供充裕的时间。最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作品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每一期的Grace我们都尽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在时尚的翻云覆雨手中我们摒弃了红极一时的波西米亚,又把超短的裙子穿上身……每一季时尚都有具有独特的魅力,而Grace希望带给读者一本多年后仍值得翻看的作品。正如陈准的照片历经时间依然给人感动。

感谢所有支持Grace的朋友们!

Dear GRACE:

我是你们好忠实的读者,一直好喜欢你们,现在遇到紧急事件,希望能得到编辑们的帮助哦!我男友11月的生日,我想送礼物给他,但不知道送什么好?介绍一下情况,我们已经快结婚了,他性格较沉稳,瘦高,公司主管,很讲究生活质量,嘿嘿,拜托你们啦!

北京:Sally

Dear Sally:

你的来信没有说清楚哦,特别是关于礼物的一个价格范围,那我们在这里只好提供一些方案供你选择了!

编辑Peggie Zhao推荐:除了一些物质的礼物外,可在他的电脑里放一个自己做的音乐FLASH,自己不会做,也可以请别人替你做一个,让他永远珍藏。

编辑Joseph Zhou推荐:我建议送礼物要投其所好啦,你要留意他平时喜欢什么,再根据他的爱好选购他一定会喜欢的礼品。如果不是一次性消费品(比方说酒),那么他每次使用的时候都能“饮水思源”,岂不是更好。

编辑Shania Tian推荐:买一辆车(当然,什么车看经济情况而定啦),在他生日前把车停在他楼下,你和他一起走过的时候,你故作玩心大发,对他说,“我们把那辆车偷了好不好?”然后拿出一串钥匙,故意去一一尝试打开……接下来怎么样,我想,聪明的你该知道了吧?

编辑Vivien Zhong推荐:送他一台便携式火锅,走哪儿都能大饱口福,当然,第一次使用一定得是你自己亲自为他做,养好他的胃,让他感受你特有的慰贴。

全天候拍摄 第7篇

优 点金属外壳,可全天候使用

2.5英寸高清晰液晶屏

缺 点xD卡价格较高

外 观★★★★★

操 作★★★★★

性 能★★★★★

集合多种优点于一身的便携式数码相机

在过去的一年中,超轻薄、大屏幕成了数码相机的绝对主流。在这个流行趋势的强大推动下,原本一些经典的系列机型也不得不俯首称臣,不断瘦身。在前两期杂志中我们介绍了经过全新改头换面的Canon IXUS系列,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另一款成功瘦身的系列机型最新款——Olympus μDIGITAL 500。

全新设计的机身

作为系列机型升级版本,μDIGITAL 500保持了μDIGITAL系列的一些风格,如机身前面板的圆弧造型,机身中部的不锈钢拉丝金属条,电池仓开启方式,以及机身背面的按键布局等都没有明显的改变。不过如果你以前使用过μDIGITAL系列相机,会发现新款的相机有一些明显的改变之处。首先是它的镜头盖,由以前的整体滑动式改为内部滑动式,与去年12月号中我们介绍的μDIGITAL mini一样。有了这样的改进,机身厚度自然就下降了一大块。此外,相机也重新设计了电池仓和xD卡仓的位置,以减小机身厚度。新款相机的xD卡仓和电池仓由机身侧面移到了机身底部,侧面现在只有一个电源插口和一个USB接口。在机身背面,原来相机特有的分离的十字导航键现在变成了一体的,这也是相机的LCD变大后的一个显著改变。为了使相机看上去更具诱惑力,μDIGITAL 500的颜色有银色、深蓝色和红色三种。

功能上进一步完善

作为一款500万像素的产品,μDIGITAL 500并不仅仅是像素的升级,相机在功能上和易用性上都有不小的改进,可以说这是一款经过精心设计的产品。该相机仍然继承了μDIGITAL系列相机可以“全天候”使用的特点,其铝质金属机身符合IEC颁布的标准529IPX4,能够防护任意方向溅来的水滴。为了保证可以防止水滴进入机身,μDIGITAL 500所有仓门内侧都设计了软橡胶护垫,关上仓门后可以有效起到防水作用,当然下大雨的时候还是不能拿出来拍照。μDIGITAL 500的另一个特点是相机内置了19种场景模式。有了这些模式的帮助,你可以非常轻松地拍摄出效果不错的照片来,即使你对快门、光圈等专业术语一窍不通也没有关系,选择相应的模式,按下快门就可以了。

μDIGITAL 500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提供的2.5英寸LCD屏幕了。拥有大屏幕的相机并不少,但真正可以做到21.5万像素的还真不多见。这款LCD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其可视角度非常大,上下左右视角达到了160度。而且这款LCD还是半透过型的,对比度相当于以往半透过型液晶屏的3倍左右。

操作上更加简化

由于是针对家庭用户使用的相机,加上机身背面的LCD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μDIGITAL 500机身背面的操控按钮相当少。除了椭圆形的十字导航键和小小的模式转盘,剩下的只有一个变焦杆。

μDIGITAL 500的开机速度很快,按下开关后随着快门前盖“哗”的一声,LCD就点亮了,开机的这个机械声非常漂亮。在使用时发现,相机的对焦速度一般,相比以前机型并没有明显改进。虽然长时间使用,但是并没有感觉相机的机身有明显的发热,看来μDIGITAL 500在电路控制方面做得相当不错。作为一款具有2.5英寸LCD屏的相机,对电池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过μDIGITAL 500提供了一块1230mAh的锂电池,从使用效果来看相当不错。

在菜单设计上,由于只提供了一个十字导航键,所有的设置操作均要通过它来完成。按下OK按钮可以快速激活设置菜单,其中包括模式菜单、画质设置、曝光补偿设置和白平衡设置。切换到模式菜单后,其设置项目就是典型的奥林巴斯风格了。所有的拍摄设置都在第一个选项卡中,由于有中文描述,设置起来相当直观。

此外,对于四个方向的十字导航键,μDIGITAL 500也定义了丰富的功能,向上的是19种场景模式,而且每种场景模式加上了图片示例和文字说明,看起来非常直观。向下的方向键是延时拍摄,左边是闪光灯输出控制,右边是微距拍摄开关。而拍摄模式转盘只有四档,包括拍照、录像、回放和选择影集。由于操控按钮相对集中,操作起来手指行程较短。

成像质量

虽然是一款小相机,μDIGITAL 500的成像还是相当不错的。相机在色彩过渡、画面细节和宽容度方面的表现都令人满意,同比某款国产相机,μDIGITAL 500要出色许多。在大光比环境下镜头的抗眩光能力不错,不过物体边缘容易出现紫边,有时画面会出现摩尔纹。在人像拍摄方面,μDIGITAL 500的表现非常不错,相机对肤色还原的表现很准确。不过使用时我们也感觉到相机的快门时滞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很难快速完成对焦操作,不过这也是一般民用小相机的通病。

总结

目前,超轻薄、大屏幕和高像素是民用数码相机的显著特点,不管是从2004年数码相机的发展还是今年刚开始发布的相机来看,都没有跳出这个趋势。而今年的另一个热门是多彩的外观颜色。正好OlympusμDIGITAL 500把这几点都占了,加上相机不错的成像质量,我们还有什么苛刻的要求呢。

感光元件1/2.5英寸、有效像素500万

最大成像2560×1920像素

图像比例4:3

测光方式数码ESP测光、点测光

快门速度1/2秒~1/1000秒

镜头3倍光学变焦镜头

焦距相当于35mm相机的35mm~105mm

拍摄范围7cm至无穷远

最大光圈F3.1~F5.2

液晶屏2.5英寸、21.5万像素

电源1230mAh锂电池

存储介质xD卡

外形尺寸99mm×55.5mm×31mm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拍摄效果】相关文章:

浅谈模特摆拍摄影的拍摄技巧09-14

拍摄制作05-25

视频拍摄08-07

新闻拍摄论文05-04

高清视频拍摄05-06

拍摄制作技术06-06

广告拍摄方法07-11

演练拍摄方案05-28

拍摄委托合同06-13

逆光如何拍摄07-30

上一篇:信息中介下一篇:设备远程维护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