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评价范文

2024-06-22

立体评价范文(精选10篇)

立体评价 第1篇

一、师生共创评价符号, 统一认知

现在的小学生与时俱进, 各自都有QQ号, 为了便于交流, 几乎每个班级都有QQ群, 对话框中常常可见QQ表情, 表达出丰富的内容。所以, 课堂评价的时候不妨也引入这些表情符号, 使课堂变得更灵动多姿。

经过师生认知上的协调, 一致通过的符号有:鼓掌符号, 代表问题回答非常好;学习疑问符号, 代表未解决的难点;囧符号, 代表回答有缺陷;棒符号, 表示潜力无限;最佳小组符号代表最优小组。其它的符号如很好符号、继续奋斗符号等, 都可以随机使用。这些符号生动形象, 学生对符号的意义比较了解, 能够清楚明白老师评价的内涵。

二、课堂即兴符号评价, 激发热情

课堂评价要有预设, 根据问题的设置,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想到如何应对学生的表现。但是课堂评价往往是即兴的, 因为你不知道学生会说些什么, 有时候学生的答案与问题是“风马牛不相及”, 老师也不能“愤怒地打击”, 要耐心地把学生拉回“正道”上。这时候不但要调整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向, 还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节学生的心情, 让学生尴而不尬, 继续保持学习的兴趣。如果平时腼腆的学生, 也能举手回答问题, 则要用鼓励的方式, 激励其不断参与。比如送他一枝花、一个苹果、一个笑脸等。

如苏教译林4A Unit2“Let’s make a fruit salad”的学习, 重点是掌握“some”和“any”的区别。有对话练习:Do you have anygrapes?Yes, I do./No, I don’t.很简单的对话, 但是有个学生就是分不清, 疑问句中总是用“some”。纠正了一次以后, 他还是习惯性说出“Do you have some…”时, 此时老师的情绪已经上来了, 不能做“语言评价”, 于是打出了“囧”符号。无需多言, 这个学生马上意识到问题所在, 立马纠正过来。老师尝试着让其继续用疑问句提问, 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最后, 因其“零错误”的表现, 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一致通过的可爱符号。有时候, 一个符号的警醒作用比老师的“疾风暴雨”效果要好得多。

三、课后作业符号评价, 生动直观

小学生英语多为口语练习, 以说和读为主。四年级的英语书面作业也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单词抄写, 主要练习字母的书写笔画和规范。为了提高学生对作业的认真程度, 在作业批改中, 也常用符号评价。因为要保持作业本的整洁, 老师在学生作业本上也不能乱涂乱画, 所以老师应该自行制作一些符号的模具, 印出来的图形既美观又工整。像很多水彩笔的另一端就有很多卡通图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图案来用。如“小红花”、“小五星”、“小苹果”等, 根据学生作业的档次可以随时加印图案。有的老师还会准备一些贴画, 都是小学生喜欢的一些图片, 这种评价方式直观、生动, 做作业成了学生非常期待的事情, 即使平时书写很差的学生也在努力写好每个字母。如班里有个男生, 书写特别潦草, 写字课上语文老师对他一直是单独辅导, 但是起色不大, 为了争取玩的时间更多一些, 他总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字母单词更是一塌糊涂。他的作业本, 实在挑不出合适的图案贴画放上。我只好画了一个“笑脸”, 然后写了一句:“加油, 下次就可以贴小红花了。”很明显下次的作业工整了一些, 按照约定, 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印了一个小红花。就这样, 他的“认真”被我的符号评价俘虏了, 每次发作业, 他都很激动地和同桌比着“小红花”的个数, 作业的质量逐步提高。

“立体阅读”需要立体开发 第2篇

“立体阅读”需要立体开发

江苏省滨海县正红镇中心小学 赵恒旭

刘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从这些哲人哲言中,我们可以感受读书的重要性。读书有多种形式,“立体阅读”应该是较为时尚的提法了。所谓“立体阅读”,是指借助多种手段和形式,在不同时段、不同空间,选择不同阅读平台,对读物进行全方位的生态型阅读。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离不开阅读能力的提升,“立体阅读”克服了课堂阅读局限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热情。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教师都不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旁观者,要及时进行学情收集整理分析,针对性加强方法技巧点拨指导,并对学生“立体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矫正。学生“立体阅读”能力提升,必定为语文学习带来正能量。

一、学情分析,为立体阅读引导奠基

学生“立体阅读”实施情况、方法运用情况、存在问题情况,都有可能成为制约“立体阅读”的正常进行。因此,教师需要对这些学情进行摸底分析,找到一些共性的东西,然后给予针对性指导。“立体阅读”已经延伸到课外,教师不可能跟踪观察,要探清学生“立体阅读”情况,还需要做好调查工作。可以找部分学生进行座谈,让学生反馈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教师也可以从个别谈话、家访、调查问卷中获得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引导实施找到破解之法。“立体阅读”强调的`是形式多样、感知全方位,学生随时随处都可以进行阅读,但读什么样的内容,采用什么样方式阅读,阅读成效如何评价,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根据掌握的资料进行归结,找到问题所在,为进一步引导点拨奠定基础。

学习《三顾茅庐》时,教师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涉及诸葛亮、刘备的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学生在课外可以通过各种媒介找到众多相关内容。有一次,一个家长打来电话,说孩子读《三国演义》着迷了,而且孩子强调是老师要他读的。这显然是教师没有做好学情分析,没有足够预判造成的。孩子喜欢看名著本来是好事,但不能走向极端,如果教师能够做好学情分析,指定一些阅读内容,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极端的现象。

二、方法点拨,为立体阅读训练规范

立体阅读强调生态性,自由阅读的味道更浓重一些,但阅读不能没有方法,好的阅读方法,可以让阅读变得更轻松效果更高效。我们知道阅读有浏览、略读、精读、品读、析读等阅读形式,小学生并没有阅读方式选择的意识,不管什么内容都采用一样的阅读方法,阅读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阅读内容选择也需要方法,正像臧克家所言:“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菲尔丁所言:“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小学生分辨能力较低,教师要及时给予关注,防止学生被不良阅读内容戕害。阅读方法指导还包括时间安排、媒介选择、阅读技巧把握等内容,教师应该多做典例介绍,让学生接受正面影响。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习阅读指导大多体现在阅读技巧方面,像《鸟语》学习时,教师是这样点拨的。

师:人有人语,鸟有鸟语。既然这鸟能够说话,那它说什么话呢?同学默读一遍课文,看看鸟都说了些什么。(学生默读)

师:同学们知道鸟说了些什么吗?

生:布谷鸟催人们播种,喜鹊给人们报喜,画眉鸟、百灵鸟会唱歌。

师:听见这些“鸟语”,我们自然会想到“花香”,想到纯净的大自然,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大自然的纯美呢?同学们不妨出声地朗读,看能不能读出大自然的味道。(学生都很投入地朗读)

师:我听同学们朗读,仿佛也像走了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可我听有的同学用一种语气读鸟语,这恐怕不合适吧。我们人说话有抑扬顿挫之分,有的还会说方言呢,这鸟说不定也有“方言”吧,同学们能不能再试试,读出鸟的个性。(学生继续朗读)

师:这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美景图,生活在这环境中的人们一定很幸福吧,我们读出这种感觉了吗?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和鸟和睦相处,这种友好的气氛你读出来吗?大家准备下,我找同学给我们朗读。

在这段朗读指导中,教师点拨思路很明晰,将学生朗读关注点一步步引向深入,学生感知系统全部打开,接受信息自然广泛丰富,朗读技巧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历练。调动学生所有感知器官进行阅读训练,这当然也是立体阅读不可或缺的形式。立体阅读自然带来立体感知。

三、评价矫正,为立体阅读做好总结

学生在进行立体阅读时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存在一些缺陷,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教师要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矫正阅读方向,解决学生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因为“立体阅读”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空间,这很容易会带来更多随意性。学生会将该精读的内容略读了,将该略读的内容精读了,也会出现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程序混乱等现象。教师需要对学生“立体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有高度的敏感性。进行针对性分析,制定足够多的应对策略,给学生矫正阅读习惯提供更多方法选项,全方位应对“立体阅读”问题。

在学习《生命的壮歌》一文时,教师布置了一个课外阅读任务:搜集一部分动物故事,讲给大家昕。结果学生找到的故事都是《黔驴技穷》、《山雀和熊》、《熊出没》等童话故事,很显然,学生思维陷入误区。教师肯定了学生积极性,也指出了问题所在:内容和文本不搭调。教师重新要求:动物故事,要感人。《生命的壮歌》带给人们的是震撼,感染力极强,让学生找同类故事,就是要强化这个感染。这一次效果大有改观,学生搜集到的故事有:《母爱之桥》、《牛的眼神》、《狼行成双》、《向生命鞠躬》等。这些动物故事都有非常多的感人情节,表现的是动物亲情。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也一定会受到极大震动,阅读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

立体评价 第3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多元立体评价体系;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0-0057-04一、前言

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并在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广州市中职财经商贸专业教研会的支持及指导下,开发并建设了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将源自国外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中国中职学校具体情况相结合,所开发的课程内容一方面尽量贴近企业真实运营情况,一方面又注重通过分组、游戏、竞赛、现场体验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好的适应了国情和学情。

2012年1月,该校的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获批为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市级立项建设精品课程。

二、遵循的原则

课程评价是指,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课程评价体系是促进精品课程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反馈调节系统。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项目实践课程,我们认为对该课程的评价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任务)为逻辑主线设计课程内容,并在课程实施中使教学过程尽量贴近真实的工作过程。因此,其课程评价体系的制定就必须严格遵循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性评价原则。

(二)职业性原则

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并不强调学生对于某一特定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是强调学生对“公司”业务流程、运作方式、工作方法的认知和体验。我们模拟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课程的基本活动单元,课程评价体系必须检测课程的构成要素是否具备职业性。

(三)过程性原则

课程评价不能局限于固化成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应当是评价“嵌入”到整个课程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始终,使评价体系成为课程建设整个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保证课程的质量,该校对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实行了全程质量监控,制定了一套多元立体的课程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和实践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它有效地监控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保证课程开发、实施的顺利进行。

(四)多元主体性原则

职业教育的多元主体性评价原则强调评价主体不仅要包括校内教师、学生,而且要包括学校外部的企业、专家、社会组织或人员,并充分发挥其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三、课程评价的设计

精品课程建设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必须建立科学、系统和柔性化的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简称M&ES)。课程的M&ES,是一个能够向相关人员连续反馈课程运行状况的信息、识别获得成功的潜能、尽早发现问题并保证及时调整的系统化工具,是一个为保证课程有效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各有关方面达成共识并实现这一共识的过程。课程的M&ES包括两方面工作,即“内部监控”和“外部评价”。其中内部监控主要由学校和教师进行,而评价则由外部专家承担。基于课程的M&ES,该校建立了多元立体的课程评价体系,对精品课程的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两者相辅相成(见图1)。

图1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

多元立体课程评价体系呈现评价主体(教师、学生、企业、专家)多元化、评价维度(质性、量化)多元化、评价方式(自评、互评、第三方评)多元化等特点(见图2)。

图2多元立体课程评价体系

该校对监测要点、评价主体、监测途径及相关的工具、量表进行了系统梳理(见附件),以期在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过程获取较为准确的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信息,课程开发团队再根据评价结果深入分析原因,及时总结经验和修正、改进课程。

四、课程评价的实施及其效果

自2012年以来,模拟公司精品课程课题组共组织专家鉴定会两场,有关的研讨会近20场,师资培训20次,公开课13次,考试考查、测验10次,技能竞赛3次,专题实践活动10多次,发放课程反馈调查问卷340份。通过质量监控和评价,保证课程建设方向正确、路径科学和及时修正,其中收集到课程改进的意见和建议17条。

1.对课程调研报告的评价

·课程建设·构建多元立体评价体系,提升课程建设质量(1)评价人员: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及专业教师对模拟公司课程调研报告进行质量评估及论证、鉴定。

(2)评价工具:课程调研报告质量评估表。

(3)评价结果与运用:专家鉴定会对课程报告的评分为85分,肯定了调研报告中对“公司”内、外部环境调查研究的结果,提出建议:要体现“中国式模拟公司”的特点,还需完善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分析,该校重新组织了一轮调研活动,具体措施有:

①邀请一批行业专家召开行业专家研讨会,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②聘请课程研究的专家和财贸类专业的一线骨干教师,对工作任务分析表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从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③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财贸类专业中职生所对应的就业岗位及所能承担的工作任务,得出分析结果,确定了本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及工作任务。

2.对课程设计理念与教学模式的评价

(1)评价人员:在课程的开发阶段,聘请职业教育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组成课程建设咨询委员会,对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教学模式进行评价。

(2)评价工具:课程设计理念与教学模式评价意见表。

(3)评价结果与运用:多数专家对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理念与教学模式做出了正面评价,但同时也有部分专家认为:①课程结构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项目化”结构不太清晰;②课程内容应进一步融合知识、技能、素质;③课程设计虽然具有创新性,但需进一步体现与企业认知沙盘、创业培训、ERP等课程的区别。

根据专家意见,该校对课程结构和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具体措施有:①重新梳理课程结构,将课程分八大模块、二十四个任务、六十六个活动,突出了任务引领型项目化教学;②课程内容加强了相关知识、技能和情意的学习及体验;③课程设计了“商品交易”模块,其中有:商品采购、团购订单业务、商品交易会、网店超市业务,采用了模拟与真实的交易,并结合网实一体化(网络和实体经营相结合)教学模式,将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与其他企业认知和创业培训类课程区分开来,体现了该课程的独创性和不可替代性。

3.对课程标准的评价

⑴评价人员: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校督导组、教研教务部门及专业教师对模拟公司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⑵评价内容:课程标准评价表。

⑶评价结果与运用:结合专家鉴定会和校内督导组审查结果,对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标准评定为86分。根据鉴定结果和相关建议,该校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具体措施有:①增加了课程逻辑结构图;②每一个模块课程内容的设计了相应的活动;③完善了课程实践活动的任务指导,采用“工作任务书”的形式来布置任务,学习者可根据任务流程图的指引来完成工作任务;④新开发了“橱窗设计”、“模拟商品交易”、“模拟公司总结大会(迎新年会)”三个实践活动。

4.对教材的评价

⑴评价人员: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校督导组、教研教务部门、专业教师及出版社编辑人员对模拟公司课程教材进行评价。

⑵评价工具:教材评价表。

⑶评价结果与运用:2011年4月,该校组织高校专家、教研机构专家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对模拟公司教材初稿进行了审定,主要意见有:教材体例未完全统一,部分章节图片、图示表意不明,配套资源相对欠缺。此后经过多次研讨、评价、修改,教材与2012年4月定稿,同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现全套发行量已超过16600余册。

5.对课程实施的评价

该校建立了学校、企业、学生、教师组成的四维评价模式,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效果进行评价(见图3),由传统教育的单一维度的“专业性”评价向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专业性”、“多元性”多维度评价转变。

图3四维评价模式

四维评价模式具体使用的评价工具与量表如下:

(1)学生的课程成绩构成

类型形式量表认识水平评价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表现性评价课堂表现、工作页、小组竞赛、拓展活动、研究调查、作品展示等综合性评价阶段性总结、成长记录档案袋、阶段性报告1.模拟公司综合实训评价方案(略)

2.期末考核方案及其评价标准(略)

3.工作页(略)

评价结果说明:以2011-2012第一学期至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参加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学习的10个班级为例,根据统计,这些班级的《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考核成绩优秀率一般为65%-70%,其它专业课程优秀率一般为20%-50%。说明学生普遍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对待《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2)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我们选择了以下的评价工具:

类型评价主体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公开课)(略)课程专家、教育管理者、教师互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略)学生教师教学水平考核表(略)授课教师课程质量及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略)学生专家论坛调查问卷(略)企业专家

① 公开课的评价结果

自2012年以来,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组织校内、区级、市级、省级公开课共13次,评价结果均为优课。

②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结果

自2012年以来,组织了学生对任教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满意率超过95%。

③学校对授课教师教学水平考核结果

自2012年以来,共有四位教师安排上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学校对其教学水平考核结果均为优秀。

五、结论

综上所述,该校建立的基于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M&ES)的多元立体课程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发展的可能性及教师实施职业教育的现实性,同时还充分考虑时代发展的前瞻性,有效地保证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充分地体现了“以评促建”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实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主题——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向丽.从课程评价模式理论看我国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1(16).

[2]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赵志群.课程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M&ES)[J].职教论坛,2008(12).

[4]赵志群.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何春阳.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人教育,2012(9).

[6]吉静.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中的思考——从职业需求的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J].当代经济,2011(2).

[7]田翠香,刘永祥.试论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09(7).

(2)评价工具:课程设计理念与教学模式评价意见表。

(3)评价结果与运用:多数专家对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理念与教学模式做出了正面评价,但同时也有部分专家认为:①课程结构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项目化”结构不太清晰;②课程内容应进一步融合知识、技能、素质;③课程设计虽然具有创新性,但需进一步体现与企业认知沙盘、创业培训、ERP等课程的区别。

根据专家意见,该校对课程结构和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具体措施有:①重新梳理课程结构,将课程分八大模块、二十四个任务、六十六个活动,突出了任务引领型项目化教学;②课程内容加强了相关知识、技能和情意的学习及体验;③课程设计了“商品交易”模块,其中有:商品采购、团购订单业务、商品交易会、网店超市业务,采用了模拟与真实的交易,并结合网实一体化(网络和实体经营相结合)教学模式,将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与其他企业认知和创业培训类课程区分开来,体现了该课程的独创性和不可替代性。

3.对课程标准的评价

⑴评价人员: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校督导组、教研教务部门及专业教师对模拟公司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⑵评价内容:课程标准评价表。

⑶评价结果与运用:结合专家鉴定会和校内督导组审查结果,对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标准评定为86分。根据鉴定结果和相关建议,该校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具体措施有:①增加了课程逻辑结构图;②每一个模块课程内容的设计了相应的活动;③完善了课程实践活动的任务指导,采用“工作任务书”的形式来布置任务,学习者可根据任务流程图的指引来完成工作任务;④新开发了“橱窗设计”、“模拟商品交易”、“模拟公司总结大会(迎新年会)”三个实践活动。

4.对教材的评价

⑴评价人员: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校督导组、教研教务部门、专业教师及出版社编辑人员对模拟公司课程教材进行评价。

⑵评价工具:教材评价表。

⑶评价结果与运用:2011年4月,该校组织高校专家、教研机构专家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对模拟公司教材初稿进行了审定,主要意见有:教材体例未完全统一,部分章节图片、图示表意不明,配套资源相对欠缺。此后经过多次研讨、评价、修改,教材与2012年4月定稿,同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现全套发行量已超过16600余册。

5.对课程实施的评价

该校建立了学校、企业、学生、教师组成的四维评价模式,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效果进行评价(见图3),由传统教育的单一维度的“专业性”评价向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专业性”、“多元性”多维度评价转变。

图3四维评价模式

四维评价模式具体使用的评价工具与量表如下:

(1)学生的课程成绩构成

类型形式量表认识水平评价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表现性评价课堂表现、工作页、小组竞赛、拓展活动、研究调查、作品展示等综合性评价阶段性总结、成长记录档案袋、阶段性报告1.模拟公司综合实训评价方案(略)

2.期末考核方案及其评价标准(略)

3.工作页(略)

评价结果说明:以2011-2012第一学期至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参加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学习的10个班级为例,根据统计,这些班级的《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考核成绩优秀率一般为65%-70%,其它专业课程优秀率一般为20%-50%。说明学生普遍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对待《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2)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我们选择了以下的评价工具:

类型评价主体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公开课)(略)课程专家、教育管理者、教师互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略)学生教师教学水平考核表(略)授课教师课程质量及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略)学生专家论坛调查问卷(略)企业专家

① 公开课的评价结果

自2012年以来,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组织校内、区级、市级、省级公开课共13次,评价结果均为优课。

②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结果

自2012年以来,组织了学生对任教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满意率超过95%。

③学校对授课教师教学水平考核结果

自2012年以来,共有四位教师安排上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学校对其教学水平考核结果均为优秀。

五、结论

综上所述,该校建立的基于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M&ES)的多元立体课程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发展的可能性及教师实施职业教育的现实性,同时还充分考虑时代发展的前瞻性,有效地保证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充分地体现了“以评促建”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实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主题——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向丽.从课程评价模式理论看我国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1(16).

[2]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赵志群.课程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M&ES)[J].职教论坛,2008(12).

[4]赵志群.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何春阳.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人教育,2012(9).

[6]吉静.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中的思考——从职业需求的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J].当代经济,2011(2).

[7]田翠香,刘永祥.试论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09(7).

(2)评价工具:课程设计理念与教学模式评价意见表。

(3)评价结果与运用:多数专家对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理念与教学模式做出了正面评价,但同时也有部分专家认为:①课程结构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项目化”结构不太清晰;②课程内容应进一步融合知识、技能、素质;③课程设计虽然具有创新性,但需进一步体现与企业认知沙盘、创业培训、ERP等课程的区别。

根据专家意见,该校对课程结构和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具体措施有:①重新梳理课程结构,将课程分八大模块、二十四个任务、六十六个活动,突出了任务引领型项目化教学;②课程内容加强了相关知识、技能和情意的学习及体验;③课程设计了“商品交易”模块,其中有:商品采购、团购订单业务、商品交易会、网店超市业务,采用了模拟与真实的交易,并结合网实一体化(网络和实体经营相结合)教学模式,将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与其他企业认知和创业培训类课程区分开来,体现了该课程的独创性和不可替代性。

3.对课程标准的评价

⑴评价人员: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校督导组、教研教务部门及专业教师对模拟公司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⑵评价内容:课程标准评价表。

⑶评价结果与运用:结合专家鉴定会和校内督导组审查结果,对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标准评定为86分。根据鉴定结果和相关建议,该校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具体措施有:①增加了课程逻辑结构图;②每一个模块课程内容的设计了相应的活动;③完善了课程实践活动的任务指导,采用“工作任务书”的形式来布置任务,学习者可根据任务流程图的指引来完成工作任务;④新开发了“橱窗设计”、“模拟商品交易”、“模拟公司总结大会(迎新年会)”三个实践活动。

4.对教材的评价

⑴评价人员: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校督导组、教研教务部门、专业教师及出版社编辑人员对模拟公司课程教材进行评价。

⑵评价工具:教材评价表。

⑶评价结果与运用:2011年4月,该校组织高校专家、教研机构专家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对模拟公司教材初稿进行了审定,主要意见有:教材体例未完全统一,部分章节图片、图示表意不明,配套资源相对欠缺。此后经过多次研讨、评价、修改,教材与2012年4月定稿,同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现全套发行量已超过16600余册。

5.对课程实施的评价

该校建立了学校、企业、学生、教师组成的四维评价模式,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效果进行评价(见图3),由传统教育的单一维度的“专业性”评价向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专业性”、“多元性”多维度评价转变。

图3四维评价模式

四维评价模式具体使用的评价工具与量表如下:

(1)学生的课程成绩构成

类型形式量表认识水平评价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表现性评价课堂表现、工作页、小组竞赛、拓展活动、研究调查、作品展示等综合性评价阶段性总结、成长记录档案袋、阶段性报告1.模拟公司综合实训评价方案(略)

2.期末考核方案及其评价标准(略)

3.工作页(略)

评价结果说明:以2011-2012第一学期至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参加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学习的10个班级为例,根据统计,这些班级的《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考核成绩优秀率一般为65%-70%,其它专业课程优秀率一般为20%-50%。说明学生普遍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对待《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2)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我们选择了以下的评价工具:

类型评价主体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公开课)(略)课程专家、教育管理者、教师互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略)学生教师教学水平考核表(略)授课教师课程质量及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略)学生专家论坛调查问卷(略)企业专家

① 公开课的评价结果

自2012年以来,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组织校内、区级、市级、省级公开课共13次,评价结果均为优课。

②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结果

自2012年以来,组织了学生对任教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满意率超过95%。

③学校对授课教师教学水平考核结果

自2012年以来,共有四位教师安排上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学校对其教学水平考核结果均为优秀。

五、结论

综上所述,该校建立的基于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M&ES)的多元立体课程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发展的可能性及教师实施职业教育的现实性,同时还充分考虑时代发展的前瞻性,有效地保证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充分地体现了“以评促建”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实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主题——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向丽.从课程评价模式理论看我国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1(16).

[2]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赵志群.课程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M&ES)[J].职教论坛,2008(12).

[4]赵志群.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何春阳.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人教育,2012(9).

[6]吉静.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中的思考——从职业需求的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J].当代经济,2011(2).

小学生作文立体评价辅助透视 第4篇

1. 看不懂。

许多作文评语成人化,不像是写给学生看的,而是写给检查人员看的。

2. 不爱看。

面对如山的作文,很少有教师能静下心来仔细阅读剖析,只能走马观花,所以评语也只是泛泛而谈。至于具体差在什么地方、好在什么地方很少涉及。面对公式化的评语,学生自然熟视无睹了。

3. 不用看。

学生习作水平参差不齐,短期内难有大的突破,教师习惯性地用统一的标杆来衡量学生,许多人一学期下来作文全是良、合格。所以学生也就不用再去看老师的评语了。

二、立体评价辅助

1. 自评:

勘测自我,发掘亮点。学生在打完草稿后附上自评,用“”画出自己满意的语句,给予适当的自我评价。这样,这篇文章便有了第一个读者了,让小作者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作者兼第一读者必将认真地反复阅读,找出优美生动之处,如果没有则要不断地进行修改,以达到与其评语相吻合的程度。

2. 师评:

榜样示范,抑扬并用。教师针对习作及自评情况给出中肯的评价,不仅可以找出学生漏掉的闪光之处,也可以指出需要改进之处,当然还可以点评学生的评语。总评以鼓励为主,对不足之处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并为相关句子、段落留出改写、重写的位置。

3. 互评:

点评他人,提升自我。在作文发放到学生手中后,教师通常要进行集体点评。点评完后还可以安排学生小组内互评,以检验点评的效果。互评人是这篇文章的第三读者,以同伴的身份给出意见,最重要的是点评人能从被批阅者习作的成败得失中汲取经验教训。

如本学期的第一次习作是写景,题目为《瑞志》。下面是欣然同学写植物园雪景的三稿:

初稿:我被眼前的雪景惊呆了——雪松、龙爪槐、冬青上都覆盖着一层白雪,壮观极了。(自评:写出了雪很大。师点评:雪大,但缺少形象的比喻。)

修改稿:我被眼前的雪景惊呆了——雪松、龙爪槐、冬青上都覆盖着一层白雪,仿佛是披上了一层白色的棉被,好像整个宇宙都是雪的世界。(同桌子涵点评:把雪比喻成棉被很一般,没有特色。师点评:如子涵所说,可以写出雪落在不同树上的形态。)

定稿:我被眼前的雪景惊呆了——雪松、龙爪槐、冬青等都覆盖着一层白雪,此时,雪松成了圣诞树,冬青树成了白绿相间的布丁,龙爪槐变成了喷雪的飞泉……多么奇妙的雪世界啊!(自评:写出了雪后树木的不同特点。师评:圣诞树、布丁人见人爱;喷雪,“动”感十足!我很看好你哟!)

4. 指标“逼迫”评价。

(1)硬性评价“逼迫”。学生除了观察细外,多有表达过略的毛病。记事多为流水账,不愿细想。笔者从《九寨沟》《黄山奇松》等课文中出现的连排比喻中得到启发,“逼迫”学生在描写事物时运用连排比喻、拟人等手法。

(2)软性评价“逼迫”。学生习作往往干巴巴的,人物对话缺乏提示语,有时连双引号也忘了,人物形象苍白。薛法根老师说:“有人物的对话,文章就更加生动了。”这时我们还可以软“逼迫”学生运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这样文章就会显得更加生动了。

立体评价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立体评价 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2)09-028-01

我在参加“培养初中学困生良好学习动机的研究”课题实验的最初,常常感到困惑、迷茫,因为转变学困生是“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蛮办法不行”。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未达到教学目标。

立体评价策略一:友情评价,以孩子影响孩子,激活学困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

在学校,学困生A总是希望老师和同学喜欢和注意自己,但他却采用一些偏激方式,令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甚至讨厌他。家长对他过分溺爱,所以我觉得要跟他的家长达成共识去教育他,是不合实际的,因此,我觉得依靠同学的友情评价来转化他有可行性。我在班上找了几个热心助人的同学来做他的“好朋友”,先让他快乐起来,学生之间结对帮扶,让好的结对榜样带动学困生A,发挥榜样作用、监督作用、同化作用。让他感受一下集体的温暖和友情的可贵,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处处都充满关爱。当学困生A听到伙伴评价他:“你很优秀,你的改变,我们都看见了,做的很不错,继续啊!相信我们都会越来越好的!”学困生A语气柔和了,笑容灿烂了,最后感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友情评价可以激活学困生肩负起学习的责任心,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推动学困生在学业、社会性、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立体评价策略二:亲情评价,用亲情点燃信心,激活学困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

学困生B家庭教育及影响以母亲为主导,自幼要求很严,多数高于其认知能力;幼时常有体罚现象,“高标准、严要求”为家庭教育主导思想。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有一定程度上的缺失。父母望子成龙,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事无巨细。孩子感觉爱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甚至失眠。久而久之,学习显得力不从心,由学优生变为了学困生,而且还患有轻度抑郁症。

我借用了奶奶对孩子的亲情评价:“你太善良了!所以怕令父母失望才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孩子,努力了,就无怨无悔!我和你的亲人都爱你!如果善良没有智慧,人生又苦又累;如果善良又有智慧,人生有滋有味。你现在为什么痛苦?就是因为你太缺少智慧了!如果你拥有足够的智慧去面对以后的人生,你也会有一个敞亮的未来。”孩子B感觉到了家里德高望重的奶奶的爱,得到了奶奶的认同,得到了奶奶的理解,好像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一下子轻松了。其他亲人趁热打铁,形成合力,帮助他调整了心态,走出了困境,引导他建立积极的学习心态。

立体评价策略三:喜报评价,用长处促进转变,激活学困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

无论对孩子做任何的表达,记得把爱和信念传递给孩子。用喜报把对学困生的欣赏传达给孩子,把信任和鼓励传达给孩子,把轻松快乐的气氛传达给孩子。

学困生C居然会使用电脑动画制作程序,制作出字母跳舞的动画为班级“元旦晚会”增光添彩。我灵机一动,利用这个机会,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还设计了一份喜报: “电脑高人——你能用自己的行动展示自己的风采,我为你高兴。相信自己吧,我和同学们会一起为你加油的!”他接过喜报时进步的喜悦,灿烂的笑容给我和全班同学都留下深刻印象。我通过引导学困生C分阶段、分层次确立预期学习结果,并启发学习过程、开展学习策略指导的方式,帮助学困生C进行语文自主性学习。同时我还对学困生C充满热情地介绍所学语文知识的价值及其实用性,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学习持久性和自觉性。我还耐心地介绍特定学习活动性质和目的,帮助他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他提出的“跳一跳,他能行”的新要求。学困生C便可以在信息加工、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坚持既定的学习目标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更让我惊喜的是——没有想到学期结束,他的语文成绩由不及格上升到了82分。

立体评价策略四:自我评价,让成功带动成功,激活学困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

心理健康标准要求对自己保持一种接纳的态度,而且是一种愉快而满意地接纳自己的态度。当一个人充分地自我接纳,即自我意象完整和稳固时,他便会有良好的感觉,他的情感、举止、才能就会发挥得更加出色。

立体评价策略五:幽默评价,用温情转化行动,激活学困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

学困生封闭了,学困生不和我们说心里话了,学困生心里有很多的秘密、委屈和压抑。学困生的成绩更加下滑,学困生慢慢地恋上网络,学困生E有一次竟然在网吧待了一晚上。第二天在课堂上呼呼大睡!怎么办呢?

理智告诉我:我必须压得住心中“恨铁不成钢”的火气!一些比较顽皮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感动,最怕的也是感动,也只有感动,才能心动,只有心动才能行动! 我在他的周记上幽默地评价了他:“孩子!学习好比去吃自助餐,什么都不吃那不是亏大了么,只要进去餐厅了就要买单的,多少吃一点!你很聪明、也很能干!可别境界太高了,好吃的都让同学全吃光了!”后来我才知道他本来已经抱着“要打要骂要处理我都不怕”的决心回来的!我出其不意的宽容,他反而没招了,只好成为我的“盟友”。而且能在家自主作业复习,并主动要求家长断了网线。老师笑了,孩子的春天也就到了。

立体评价策略六:赏识评价,说孩子行,帮孩子行,激活学困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

全参考立体视频质量的客观评价方法 第6篇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高清和立体的数字电视新时代,立体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与平面视频相比,立体视频给观看者带来较好的临场感,但是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和更大的传输带宽,从而对相应的采集、压缩、传输、处理和重建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为了更好地应用,使立体视频技术建立一个完善、可靠、有效的立体视频质量评价系统,对立体信息行业的不断发展至关重要。立体视频质量评价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1]。主观评价方法是由观看者的直接观察视频评判视频质量,结果接近人眼感受; 客观评价方法相对于主观评价方法具有耗时短、稳定性好和可移植性强的优势。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立体视频质量评价方法作了大量研究。全参考的质量评价方法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经典且常用的方法有基于统计的峰值信噪比方法( 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 和结构相似度方法( 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 Metric,SSIM) 及其衍生出的一系列方法[2,3,4]。同时,一些学者针对人类视觉模型( Human Visual System,HVS) 对立体视频质量进行评价,如文献[5]指出人眼对视频的亮度和对比度非常敏感,模拟了人眼视觉特性提出了立体视频感知质量评价算法; 文献[6]综合了人眼的多通道特性、非线性、对比灵敏度和掩盖效应等特征提出了新的立体视频质量评价模型。

针对人眼的视觉特性和现有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全参考的立体视频质量客观评价方法,提取了能够反映立体视频质量的指标,包括左、右视点序列的帧内亮度、对比度和结构信息,得到立体视频亮度对比度失真和结构相似度评价指标,通过计算视差图的结构相似度获取立体视频深度保真度评价指标; 然后,以大量主观实验数据为基础,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指标权重。测试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因H. 264编码引起失真的立体视频,本文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值有较高的一致性。

1SSIM算法

由于实际图像中的像素间具有强相关性,Zhou Wang提出了基于SSIM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 算法[7],考虑亮度( l( x,y) ) 、对比度( c( x,y) ) 和结构( s( x,y) ) ,该方法计算相应位置上原始图像子块x和失真图像子块y的结构相似度,如公式( 1) 所示:

其中,α、β、γ 表示三个函数所占的比重,ux、uy分别代表原始图像子块x和失真图像子块y的像素平均值,σx、σy和 σxy分别表示原始图像子块x和失真图像子块y的像素标准差以及两者的协方差,C1和C2是为了避免分母接近于零时产生不理想效果而设置的非常小的常数。

SSIM适用于平面图像质量的评价,与平面图像相比,立体视频增加了帧间的运动信息和深度属性,这使立体视频客观质量评价模型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因此,本文提出了如下的立体视频质量评价模型。

2立体视频质量评价模型

2.1亮度对比度失真

人眼对亮度信息的敏感度远高于对色度信息的敏感度,因此,亮度是评价立体失真视频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计算图像子块的第m个像素的亮度失真 αm,如公式( 2) 所示:

其中,xm、ym分别表示原始图像子块x和失真图像子块y的第m个像素的像素值,ux、uy分别表示原始图像子块x和失真图像子块y的亮度平均值。根据公式( 3) 计算第i帧、第j块的亮度失真lij,其中, M为图像子块中所有像素点的总数。

用方差与协方差来定义单帧图像第i帧、第j块的对比度失真cij,如公式[5]( 4) 所示:

其中,σx、σy和 σxy分别表示原始图像子块x和失真图像子块y的标准偏差以及两者的协方差,K为常数255。然后,将子块的亮度和对比度指标相结合,得到子块的亮度对比度失真pij,如公式( 5) 。然后,根据公式( 6) 计算出单视点第i帧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失真Pi,其中,J为第i帧图像中所有子块的数量。

最后,通过平均所有帧的亮度对比度失真得到左、右视点视频序列的亮度对比度失真评价指标Pleft、Pright,根据公式( 7) 计算左、右视点的平均值得到立体视频亮度对比度失真指标QP 。

2.2结构相似度

H. 264是基于块的视频编码方法,相邻的块边界会出现不连续现象,即视频的块效应失真。因此, 清晰度是评价立体视频必不可少的指标。

利用图1中Sobel算子分别提取原始视频和失真视频的单帧图像X 、Y中每个像素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梯度值,选取较大值为每个像素的梯度值,从而得到对应的梯度值矩阵X' 、Y' ,并将X' 、Y' 分别划分为J个子块x' 和y' 。

然后,提取梯度值矩阵的典型统计特征获得每个子块的结构信息 βij[8],如公式( 8) 所示,根据公式( 9) 计算得到每个子块的结构相似度sij:

其中,u'ij、σ'ij分别为子块的梯度值矩阵的均值和标准偏差,βixj、βiyj分别表示原始图像子块x和失真图像子块y的结构信息。

在观看视频时,人眼会特别关注场景中的运动物体。因此,根据子块运动信息的不同,赋予该子块不同的权重。本文采用基于光流的运动 估计方法[9]计算子块的运动矢量模值作为子块的运动权重wiMj。结合运动权重计算单视点视频第i帧图像的结构相似度Si,如公式( 10) 所示。最后,通过平均所有帧的结构相似度得到左、右视点视频序列的结构相似度Sleft和Sright,根据公式( 11) 计算左、右视点的平均值得到立体视频结构相似度指标QS 。

2.3深度保真度

深度信息对于观看的沉浸感和感知物体的距离至关重,视差图恰恰反映了场景中物体的深度层次和视差大小。

本文采用结构相似度算法获取立体视频序列的深度保真度评价指标。首先,通过基于非局部开销聚合的立体匹配方法[10]分别绘制原始立体视频和失真立体视频的单帧视差图XD、YD,如图2所示。 然后,将第1节所介绍SSIM算法应用于原始视差图与失真视差图,计算视差图子块的亮度比较函数lD( x,y) ,对比度函 数cD( x,y) ,结构比较 函数sD( x,y) ,最终得到立体视频的视差图子块的深度保真度DSSIMij,如公式( 12) 所示:

其中,uDx、uDy分别代表原始视差图子块xD和失真视差图子块yD的像素平均值,σDx、σDy和 σDxy分别表示原始视差图子块xD和失真视差图子块yD的像素标准差以及两者的协方差。通过平均所有视差图子块的深度保真度得到第i帧深度保真度DSSIMi, 如公式( 13) 所示:

其中,J为第i帧视差图所有子块的数量。最后,通过平均所有帧的深度保真度得到整段立体视频序列的深度保真度评价指标QDSSIM 。

不同评价指标反映了人眼对视频各个特征的敏感度不同,由于人眼的复杂性以及提取的影响立体视频的评价指标较多,因此回归分析得到不同指标的权重。首先,从实验数据中随机选取其中的2 /3作为训练数据输入,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每个立体视频质量评价指标与主观评价值的数学形态,QP和QS与主观评价值呈线性模型,QDSSIM呈立方多项式模型。然后,综合QP 、QS 、QDSSIM与主观评价值数学模型的关系,从而构建出完整的全参考立体视频质量评价模型如公式( 14) 所示,其中参数a、b、 c、d、e、f利用SPSS软件非线性回归分析训练每个指标权重。

3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文方法选取的三段原始立体视频分别为flower. yuv、fire. yuv、woshou. yuv,对每段视频的左、右视点分别采用H. 264标准进行非对称视点压缩,量化参数QP的取值为24、28、32、36、40、44、48,最终得到7 × 7 = 49段立体视频对的失真视频序列,则三段原始立体视频与其生成的失真原始视频共150个实验数据,随机选取其中2 /3作为训练数据,剩余1 /3作为测试数据。原始视频和失真视频如图2所示。

为了验证所提立体视频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符合人眼立体视觉特性,将本文方法与经典PSNR和SSIM方法进行比较,利用立体视频实验数据中1 /3的测试数据进行验证,得出客观评价值与主观评价值的相关性的评价结果。本文采用视频质量专家组推荐的Pearson相关系数(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ent,PCC) 和均方根误差 (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指标来比较各评价方法。PCC反映预测值得精确度,其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明主客观评价的相关性越好,具体如公式( 15) 所示; RMSE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其值越小,表示客观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之间的误差越小,具体如公式( 16) 所示:

其中,N代表测试数据的数量,On、Sn分别代表第n段立体视频序列的客观评价值和主观评价值, 、分别代表N段立体视频序列的客观评价值和主观评价值的平均值。表1列出各方法的比较结果。在三种评价方法性能比较中,本文所提出的质量评价方法的PCC值最大,而RMSE值最小。由此可见, 在客观评价分值与主观评价分值相关性方面和数据样本分离散程度方面,本文所提出的全参考立体视频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的性能均优于经典算法PSNR和SSIM,能够准确地反映立体视频质量,与人眼视觉感知保持了良好的一致性。

4结束语

立体评价 第7篇

一、教师主导性评价,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 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 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 并以此鼓励他,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滋味。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吝啬赞美, 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学生答得好, 及时称赞。当学生发言不对, 表达不好的时候, 教师及时补充, 不让他感到难堪, 让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学生的心目中, 老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 对于学生来说, 他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一旦得到老师赞许的评价之后,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成倍地增长。在我所任教的初一年级 (1) 班, 有位让大家都头疼的“后进生”, 时常会缺席我的美术课, 原因就是犯错误了, 去接受老师的整改教育。所以我对他的印象也就很一般。但是, 有一天我彻底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记得是上《人类的朋友》一课, 大家都画得很认真, 唯独他在那里无所事事, 我用带有责备的口吻问他:你怎么不画?难道你画好了吗?说着我把他的作业本拿过来一看, 还真画好了, 而且画得还不错。当时我就在课上表扬了他。课后我有意让他帮我收齐作业本交到办公室来, 在和他聊天中发现他不仅喜欢画画, 而且还很有天赋。临走前我和他相约, 用一个月的时间改变自己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 成功当选课代表。那次谈话之后, 我发现他不仅没有缺席美术课, 而且了解到在其他学科中表现也还不错。他成功当选美术课代表。假设没有我的那次“意外发现”, 可能他真的也会成为我的“问题学生”。我们作为课堂组织者, 要细心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 客观准确地进行评价。要知道我们的评价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二、学生主导性评价, 构建和谐课堂

1. 学生互评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他们进行互相评价时, 也为他们提供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学生们在互相评价时, 听取他人意见后, 进行交流并深入学习, 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这正是布鲁纳所说“知识的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开展互评有利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2. 学生自评

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第一条是:“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 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从中反映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学生自评既是对自己学习状态的评价, 也是认识自身不足吸取他人优点的过程。因此, 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引导, 帮助他们开展自我评价, 发现自己的长处, 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 乐于接受他人建议。

3. 学生评价教师

教师的评价常以外部观察与主观测定为依据, 评价结果不可避免地受教师的经验、水平、评价手段等的影响, 尤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等内部因素的评价更显出其局限性。让学生评价教师可以改变评价的单一性, 从而使评价成为双边活动。更有利于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 我能积极创设情境, 鼓励他们积极地评价老师;课后找学生谈心, 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 及时改正教学方式。让他们能遨游在美的世界。

三、建立教学中的“过程”评价

新课程强调不仅要重视终结性评价, 更要关注过程性评价。所以, 教师要精心设计评价方法, 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评价, 不可只看表面, 以质评为主, 量评为辅, 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全面地评价学生。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 课堂评价法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更要关注他们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习惯、合作参与意识、审美情趣、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方面, 并对他们行为作出准确及时地评价。

2. 创意评价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有的成长环境, 个性的不同, 成长环境的不同, 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着不同。因此, 我们应该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和表现作品的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绘画创意, 从而发现学生的作品中有个性的东西,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挖掘他们的创造力, 保护他们的创作热情。

3. 作品展评法

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 每一件作品都有展示的必要, 即使是没有完成的作品, 教师也允许学生把它展示出来, 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自己的不足, 及时取长补短。

立体评价 第8篇

所幸的是,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7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其中明确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 (Formative Assessment) 和终结性评估两种。形成性评估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 即根据教学目标, 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 跟踪教学过程, 反馈教学信息,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学生往往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存在“一考定乾坤”的心理, 认为只要期末考试考得好, 平时上课参不参加课堂活动都无所谓, 这种现象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 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不愿进行互动, 听说能力无法提高, 更别提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 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多元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大学英语教学多元立体评价体系的构建

1.1 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即评价主体由单向转为双向。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 教师占绝对的主体地位。评价标准如何制定, 评价内容如何确定, 评价方式如何选择等等要么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或教研组讨论决定, 要么由教学管理部门统一规定,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评价, 没有话语权, 会误解质疑教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甚至引发师生矛盾。在多元立体评价系统中, 学生的角色发生重要改变, 不再处于客体地位, 而是作为评价主体之一, 参与各项指标的制定与实施, 由被动评价者转化为主动参与者, 激发了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主动参与课堂内外各项学习活动, 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而不是一味埋首语法词汇。

1.2 评价方式多元化

传统评价体系片面强调终结性评价, 即期末考试成绩或以四六级考试为主的水平测试成绩, 忽视了形成性评价, 即学习过程的评价, 评价方式单一。在多元立体评价体系中, 评价方式两者兼而有之, 各占50%。其中, 在形成性评价中, 评价方式细分为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

1.2.1 学生自评 (Self-involved Assessment)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填写自评表进行自评, 以便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英语学习水平和学习状态, 激发学习兴趣, 扬长避短, 构建适合自身英语水平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并在学习过程中坚持自觉实施有效的自我监控, 比对各阶段预设学习目标, 调整学习进度, 优化学习策略, 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2.2 同伴评价 (Peer Assessment)

同伴评价主要以英语学习小组评价为主。首先, 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在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 多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 每个小组的人数控制在5至7人以内。然后, 小组成员合理评价各自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包括。通过同伴评价, 学生更能相互促进, 取长补短, 同时也能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 培养团队精神。

1.2.3 教师评价 (Teacher Assessment)

教师评价主要基于查阅学生学习档案袋和学习反思日志, 并综合学生在课堂上及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学生作业上反映出的纵向对比, 以学生自身的英语学习发展为主要评价的内容, 充分肯定学生所取得的进步, 协助学生积极进行反思, 认识自身英语学习的不足之处, 同时也对学生下一步学习提出指导性意见。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 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调整教学目标, 改进教学方法, 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自身英语学习发展的教学方案,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

1.3 评价内容多元化

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 英语学习的评价往往局限于通过期末考试来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 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多元立体评价体系中, 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更加完善、更加全面, 不但包括对阶段性学习效果的评价, 还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课堂参与、合作学习等方面, 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身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与进步。

1.4 评价手段多元化

期末考试作为传统的评估手段, 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但学生学习过程也不容忽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其主要评价手段既包括以个人为中心体现个体发展的学习档案袋、学习反思日志、读书笔记或读书报告、口语报告等, 也包括以学习小组为中心的话剧表演、幻灯片展示、小组学习活动记录等, 增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方面则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观察法, 同时还辅以不定期的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手段, 以便关注学生学习动态, 及时掌握反馈信息, 调整教学方案。

综上所述, 一个合理的多元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系统应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为基础, 采用多种评价手段, 既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由此而构建的多元立体化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系统既有助于学生采用合适的学习策略, 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进行可持续性发展并为学生实现终生学习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 获取教学反馈信息,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2 大学英语教学多元立体评价体系在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写作教学往往采取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课内或课外完成作文、教师批改、发还作文、评讲作文的单向流程。虽然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辛辛苦苦、认认真真进行批阅, 学生却只关心老师所给的分数或等级, 草草浏览作文后便束之高阁, 并未思索如何改进写作方法。在多元立体写作评价体系中, 师生将更加注重写作过程, 提高写作能力。

首先, 确立写作评价标准。由师生共同讨论完成, 包括是否切题、条理是否清楚、表达思想是否清楚、文字是否通顺、有无语言错误等。

其次, 学生在明确了写作任务后, 完成初稿, 对照评价标准, 进行自评, 修改后交由学习小组按照评价标准充分展开讨论, 做出客观公正中肯的评价, 避免主观化和情绪化。作者也参与其中, 发表自己的见解, 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和建议, 修改完成第二稿后交给教师批阅。在同伴评价过程中, 诸如拼写、语法方面的错误基本能得到解决, 因此教师主要从语篇方面进行评价, 评语应使用描述性语言, 肯定其进步, 指出不足之处, 并给出指导性意见。作文发还学生后, 由学生再次修改完成第三稿并撰写反思日志, 交给教师审阅。

再次, 课堂讲评。教师讲评应着眼于共性, 避免个体点评, 保护学生自尊心。

最后, 学生将反映三次写作过程的初稿、第二稿、第三稿和反思日志一起装入学习档案袋。经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几次修改和反思后, 事半功倍, 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渐进步, 写作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同时也能从写作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取得进步的喜悦心情, 激发学习兴趣。由此可见, 多元立体写作评价体系有助于更多地发挥学生的写作潜能,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切实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摘要:由于传统评价体系存在不少弊端, 无法如实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因此从评价的主体、方式、内容和手段等四个方面入手构建多元立体评价系统十分必要。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为例, 探讨如何实践多元立体评价体系。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写作

参考文献

[1]Leung C, Mohan B.Teacher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talk in classroom contexts:Assessment as discourse and assessment of discourse[J].Language Testing, 2004 (3) :335-359.

[2]白钰田, 王艳清.大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实施策略的研究[J].考试周刊, 2011 (67) :83-84.

[3]郭茜, 杨志强.试论形成性评价极其对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 (5) :103-109.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5]刘岩, 吕亮球.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445-447.

[6]罗少茜.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7]邹慧民, 蔡植瑜.实行形成性评价, 改革现存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6 (1) :114-118.

立体评价 第9篇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以后, 已经开始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 是生产中最具弹性、最具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资源, 这与工业经济时代依靠物质资本促进经济增长迥然不同。诚如西奥多·舒尔茨所言:“人类的未来不是预先由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 而是由人力的知识来决定。

1964年,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赫曼森 (He rm ans on) 指出了人力资源会计这个概念。美国会计学会人力资源委员会把人力资源会计 (Hum an Re s ource Accounting) 定义为:“人力资源会计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 其目标是将企业人力资源变化的信息, 提供给企业和外界有关人士使用。在企业的人力资源中, 居于中心地位的是“高管人员”;高管人员的介入可以极大地改善企业对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的选择、占有、管理、开发和利用, 使企业的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高管人员是指在不确定市场中, 能够构建新生产函数的人力资源, 是以自己的人力资源为资本获得个人收益的生产要素提供者。一旦优秀的高管人员为企业所拥有, 即形成了一种对人力资源的垄断, 这正是超额剩余价值的主要来源。

2 高管人力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独特人力资源”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条件;高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 是企业核心竟争力的源泉。本文在总结前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取了素质、绩效、能力及隐性积累指标作为计量高管人力资源价值的四类指标。其中又将其四大指标进行分解, 利用专家评价法对指标进行无量钢化处理来计量人力资源价值。

素质构成=f (意识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人力资本素质, 知识素质, 经验素质)

能力构成=f (创新能力, 决策能力, 管理协调能力, 风险承受能力)

绩效构成=f (财务绩效, 客户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文化建设, 战略管理, 技术创新)

隐形积累=f (天赋、教育程度、职业背景、职业相关性、综合素质、社会资本、个人成长周期、市场竞争程度)

3 评价方法的确定

3.1“三维”或“立体”的综合评价方法是一个非常贴近现实和很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从理性决策者角度出发是一个兼顾未来发展态势的综合评价方法。

关于“历史”业绩的评价在过去的时间区间[k0, k0+T-1]上, 取动态综合评价函

总体来说对si的“立体”评价系统si的集“历史”“现状”“将来”于一体的“立体”综合评价值可由, i=1, 2, …n其中λ1, λ2, λ3, 为相应的权重系数。3k=1

3.2 利用序关系分析法-新G1法对各阶段高管人力资源价值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综合评价的各种方法而言, 序关系分析法是对特征值法的改进, 特别是序关系分析法可以解决消除特征值法的应用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AHP法在面对元素超过9个元素的判断时就显得有苍白了, 而序关系分析法则能成为真正实际工作部门决策者的得心应手的决策工具且其无需一致性检验, 减少了应用的复杂度便于决策和计量。对于权重wk的计算

而wk-1=rkwk, k=m, m-1, …3, 2。

4 高管人力资源价值立体评价应用实例

4.1 在5分制的情况下对各个人力资源价值进行打分计量的评测结果如下:

4.2 序关系分析法确定定各阶段权重ω、μ、ρ人力资源价值评价指标在各个阶段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我们在现阶段会更加重视评价指标绩效的作用但在将来状态下绩效只是一个预期值具有有不确定性, 人力资源价值在未来贡献预测的主要的依据是隐形积累价值。在进行序关系分析计算的过程中这些指标的重要性在专家评价后的计算过程中得到了反映和确认, 可以说在序关系分析计算的过程中就排除了主观色彩, 使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更加的科学和准确。

4.3 利用立体综合评价法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应用“立体”综合评价法, 对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 分别进行了“历史”、“现状”、“将来”三个阶段的综合评价, 其评价值见下表。从人力资源会计的角度来看, 高管人力资源价值是结合历史与当期的人力资源价值, 来预测未来预期值。故分别取λ1=0.2, λ2=0.5, λ3=0.3, 对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进行了“立体”的综合评价, 其值如下:

4.4 高级管理者人力资源价值的确定因此得出的综合评价因子为:k=y/15于是各个管理人员的评价因子分别为:31.27%、28.54%、26.4%、27.03%、27.21%。则高管的人力资源价值为:GHRV=EBIT*R*HG*K

其中EBIT为税息前利润, R为人力物力的分离率, HG为高管价值的分成率, K为综合评价因子, 其中R、HG的计算过程在本文中不做详细讨论。

4.5 计算结论利用立体综合评价法, 计算高级管理者人力资源价值计量, 使高级管理者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结果不仅体现了各管理者的历史工作业绩、运行现状的优劣, 也体现各管理者发展潜力的大小, 从而使计量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和导向作用;且体现了主客观信息集成的新特征, 从而使价值计量的结果更具有可信度。

5 结论展望

利用立体综合评价的方法, 计算高级管理者人力资源的价值只是对企业中的核心人员做了科学, 客观的评价, 此研究方法经过加工和补充也可以应用在评价一般技术人员和普通劳动者方面。再者本文给出的“三维”综合评价方法, 是已有综合评价方法的推广与发展。例如, 当取λ1=λ3=0时, 即侧重了对高级管理者的“现状”价值的评价, 同理也可以侧重历史业绩和发展态势的评价。

摘要:本文在应用立体综合评价和序关系分析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人力资源价值计量重要组成部分:高级管理者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计量方案, 此方案动态的反映了高管各个阶段的人力资源价值, 使计量结果不仅体现了“过去”和“现在”的价值也体现了“未来”的价值, 为高管价值计量提供了更加合理和综合的方法。

关键词:人力资源价值计量,高管,立体综合评价,序关系分析法

参考文献

[1]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

[2]刘仲文.人力资源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3]刘仲文.试论人力资本理论与应用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1999.

[4]杜兴强, 黄良文.企业家人力资本计量模型探讨.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8期.

立体评价 第10篇

影响立体图像舒适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视差、物体尺寸、颜色等,其中视差因素为影响舒适度的一个主要因素。多数学者以视差因素为基础,研究了立体图像舒适度客观评价方法[2]。但由于仅基于视差的立体图像舒适度预测没有考虑人眼在观察图像时的习惯、特性,不能很好地预测人眼实际的舒适度,于是,很多学者展开了对基于用关注的舒适度客观评价方法的研究。基于用户关注的舒适度客观评价模型一般包括图像的显著图信息及视差信息两个方面。在Jung等人[3]的立体图像舒适度预测模型中,首先提取了立体图像的视差图和显著图,然后将两张图线性合并生成了基于感知的视觉权重图,并以此图为权重加权计算了视差图中的视差参数,以此为依据对舒适度进行预测。Sohn等人[4]通过对简单的人造立体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建立舒适度模型模舒适度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立体图像舒适度进行了预测。

本文主要研究立体图像视差大小与人眼舒适度间的关系,通过对人造立体图像进行舒适度主观评价[5],建立了视差—舒适度量化模型,并进一步结合人类视觉特性中的注意机制,建立基于用户关注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对立体图像的舒适度进行预测。

1 基于用户关注的立体图像舒适度的评价方法设计

本文结合用户关注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立体图像舒适度客观评价方法,算法结构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1)对仅包含不同视差大小的人造立体图像进行立体舒适度主观评价,建立“视差—舒适度预测模型”;2)计算待评价立体图像的“显著图”和“视差图”,并合成“视觉关注加权图”;3)根据视差—舒适度模型计算一幅图中每个像素对应的舒适度值;4)将每个像素对应的舒适度值加权相加(即“空间汇集”),最后得到的单一舒适度评分,即为客观评价结果。

1.1 视差—舒适度模型的建立

为了建立视差—舒适度模型,首先需要研究立体图像中视差参数与人眼感知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人造立体图像的舒适度主观评价结果,得到了视差与人眼舒适度感知的关系,以此建立了视差—舒适度模型。该模型显示了立体图像视差与舒适度之间的量化关系,可以用来预测立体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舒适度。

对于人造立体图像的舒适度评价,近年来已有过若干相关研究[4,6]。本实验中,为了建立视差—舒适度的对应关系,必须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例如颜色、视差分布、语义信息等。因此,本文舒适度评价实验所采用的实验素材的设计需满足以下3点要求:1)图像为灰度图像,不包含色彩信息;2)视差特征仅包含不同的水平视差大小,不包含其他可能引起不舒适的视差因素,如垂直视差、视差分布等;3)包含不同水平视差大小的图案应为中心对称图案,且同时具备高频及低频特征,以有助于观察员聚焦。基于以上要求,本实验中立体图像素材设计如图2所示。

本实验的素材图像包括背景和前景图案两个部分。其中:1)背景为椒盐噪声图案,即在一张纯白色图片中随机加入若干黑色的黑色噪声,并对其进行均值滤波。之所以使用这样的背景是因为过于简单的背景(比如单一的白色背景)可能会使观察员的双眼不能很好地融合看到单一的立体图案,而是仅看到单目图案(重影)。使用椒盐噪声背景可以使观察员可以清晰看到单一的立体图案。椒盐背景位于零视差的位置。2)前景图案采用黑色的马耳他十字(Maltese Cross),该图案同时包含了高频及低频特征信息。实验中,马耳他十字图案位于整个图像中心,在不同的图像素材中,该图案具有不同的负视差值。本实验的图片素材中包含了11个不同视差值的图案,分别为0°,0.33°,0.66°,1°,1.33°,1.66°,2°,2.5°,3°,4°,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验的素材视差只采用负视差及零视差是基于文献[7]的研究结果:人眼在观看立体图像时,会更倾向关注离他们较近的物体,即图像中负视差部分区域。而对于正视差的区域,尽管图像中超出安全范围的正视差也会引起不舒适,但是由于远离人眼,这部分区域受到的关注较少,因此相比负视差引起的不舒适,正视差所带来的不舒适并不明显。

对以上人造立体图像的舒适度主观评价实验根据ITU-RBT.500建议书[8]的建议采用单刺激法(SS)[9],评价表使用连续5级评价量表评估立体图像的舒适度,5个等级分别为:极舒适、略舒适、一般、略不舒适、极不舒适。本实验邀请了15位评价员参与评价,每人都通过了立体视觉测试[10]。

通过对人造立体图像(图2)进行主观评价实验,得到了各视差下的立体图像舒适度评分。为了得到视差值与舒适度评分之间的量化关系,本文使用SPSS软件对均分结果进行曲线估计,图3为视差—舒适度曲线拟合图。本例选取了线性模型、多项式模型(二次和三次)以及指数模型三类常见模型进行估计,表1列出了估计结果。从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可以看出,二次模型、三次模型和指数模型都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其中以三次模型拟合度最高。但是,结合实际情况,当负视差增大时,实际舒适度应该为单调递减,趋近于0。如图3所示,如果选用多项式模型,则曲线在(0,+∞)区间上无单调性,且没有随视差增大而趋近于0,而指数模型符合这一特性。因此,在考虑实际情况后,本文采用指数模型作为视差—舒适度评价模型,其拟合结果(见表1)如式(1),其中x代表负视差值(单位为度),y为舒适度评分。



1.2 视觉关注加权图

如图1所示,“视觉关注加权图”是由“显著图”和“视差图”构成。根据研究,人眼对于立体图像的关注区域主要来自平面图像的显著区域[11]和立体图像中离人眼较近的区域(即负视差区域),因此在预测立体舒适度时需着重考虑这两部分区域。本文采用已有的FT算法[12]提取显著图。视差图是通过采用Kolmogorov的图割法[13]对待评价图像对进行立体匹配得到的。视觉关注加权图的计算是由显著图和视差图按照一定比例的权重w1,w2合成,即

合成效果如图4所示。视觉关注加权图的作用是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确定预测舒适度时的权重,图中亮度越大的部分,对于舒适度预测的贡献越大。在本实验中,权重w1,w2取值均为0.5。

1.3 空间汇集法

在对自然图像对进行客观评价时,最终结果的得出利用了基于图像内容的权重空间汇集的方法。公式如式(3)所示

式中:mi代表每个像素的舒适度,结合视差图和视差—舒适度模型可以求得该值;wi为权重,该值由视觉关注加权图决定;Q为最终的舒适度评分。

2 实验及结果分析

为确保本文所提出立体图像舒适度客观评价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1)选取一定数量测试图像,分别提取每幅图像的视差图和显著图,并合成视觉关注加权图;2)结合视差图和视差—舒适度模型,求得一幅图像中每个像素的舒适度客观评分;3)结合视觉关注加权图,利用空间汇集法,将一幅图像的所有像素舒适度评分加权相加,即可得该图像的最终舒适度评价结果;4)对所有测试图像进行舒适度主观评分实验,最后将主观评分结果与客观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节将从客观评价素材选择及实验结果分析几方面对实验进行介绍。

2.1 客观评价实验素材的选择

本实验一共选取了50个测试图像作为客观评价素材。其中45张图像来源为[14,15],其余5张来自Middlebury立体图像数据库[16]。50张图像的内容涵盖人物、动物、静物、风景等各种类型,部分测试图像如图5所示。需要指出的是,为了验证立体图像舒适度客观评价算法的准确性,已预先对本次实验所用素材图片进行了舒适度主观评分(该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实验采用与人造立体图像主观实验相同的标准和方法,并选择相同的测试人员进行实验)。

2.2 客观评价结果及分析

如图6为50张图的评价结果,包括指数模型的预测结果以及主观评价结果。经过计算,该模型预测的舒适度分数与主观评价评分Pearson线性相关度达到了0.865,可见本文设计的客观评价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立体图像的舒适度。

3 总结

本文基于立体视觉原理,同时结合图像的视差信息和显著信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立体图像舒适度客观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立体图像舒适度,对于改善立体内容舒适度的相关工作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算法有两个特点:1)基于人造图像的舒适度主观评价实验,建立了视差—舒适度模型,该模型能够体现视差与人眼舒适度感知的量化关系;2)将视觉关注加权图融入到舒适度的预测过程中,使得本文客观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更符合人眼特性。经实验验证,本文实现的立体图像舒适度客观评价方法预测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本文的舒适度预测方法中重点讨论了视差因素带来的不适,对于其他舒适度影响因素讨论不多。为了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度,后续实验将会考虑在评价体系中加入更多可能影响舒适度的因素,如颜色、亮度、物体尺寸等。

摘要:近年来,立体电视和立体电影的发展掀起了一股“3D”热潮。要让观众享受到高质量的立体内容,首先要解决人们在观看立体视频图像时的不舒适感。以立体图像的视差因素为切入点,结合人眼关注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立体图像舒适度的客观评价方法。该方法根据人造立体图像的主观实验评价结果,建立了视差—舒适度模型,同时结合图像显著信息,对立体图像的舒适度进行了预测。对比主观评价结果,所提出的立体图像舒适度客观评价方法所获取的评价结果与人眼感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上一篇:水资源保障对策下一篇:高校推行公务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