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和治疗论文

2024-06-29

中医辨证和治疗论文(精选11篇)

中医辨证和治疗论文 第1篇

1 中医治疗的优点

1.1 方法学的优点

(1) 根据传统医学理论,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原理, 采取“三因制宜”的基本原则, 因人而异地灵活采用中医中药法进行内服性治疗, 具有贴合病情且无毒副作用之优点。 (2) 按照中医经络理论, 根据脑中风患者的经络气血异常变化情况, 准确选用相应的经穴进行穴位、经络治疗, 具有简便易行、疗效迅速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3) 依据中医“内病外治”学说, 采用中药外敷外洗法局部用药, 配合治疗脑中风及其后遗症, 具有直达病所、无毒副作用的优点。药物直接贴敷脐部能影响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 五官九窍, 皮肤筋骨, 从而起到祛除病邪, 康复机体的作用。 (4) 根据“多位一体”治疗包括脑中风在内的基本理念, 将中医药内治、外治、针灸、按摩、功能锻炼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目的。 (5) 由于“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 所以“凡治病必求于本”, 这个本, 就指的是阴阳。医圣张仲景所创的麻黄桂枝汤, 绝非纯为辛温解表之剂, 而是有效治疗包括脑中风在内的诸多疑难杂症的特色方剂, 其完全符合“调控阴阳治疗脑中风”的基本认识。急性脑中风 (脑出血) 之前的一刹那, 是阳亢表现, 而当血液溢出后就表现为阳虚的表现, 既气血阻滞, 血瘀受阻, 经络不通。其脉:寸脉细、关脉数、尺脉沉。其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意识不清、神昏谵语, 一切都是阴的表现。阴属静, 一切阴都是静止的, 惟独阳才是灵动活泼的。阴生于阳而统帅于阳, 失去者则瘦, 补气则发动气机, 十二经络运行不息, 五脏六腑合化内行, 因而治疗脑中风减少后遗症, 重用附子回逆汤。

1.2 辨证论治的优点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精华所在, 其妙在辨、其要在证。脑为人体脏腑器官中最为贵重之器, 脑中风的出现, 实乃大脑功能全面受损的标志, 其病机涉及到气、血、痰、火、风、虚六端, 极其复杂, 相互交织, 变化难测。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形, 中医学在辨证论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方法, 颇多优点。 (1) 辨气重在辨闭症辨脱症。大凡闭症者, 常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 脉多有力, 用大续命汤治疗;大凡脱症者, 多见突然仆倒、目合口张、手撒肢冷、二便自遗, 脉微欲绝等, 用急救回阳汤治疗。若病情严重, 则闭症脱症并见, 病势危重。对其治疗, 或开闭, 或固脱, 不可反用。 (2) 辨血症重在辨血瘀辨血虚。凡是血瘀引起的脑中风患者, 除其主症之外, 尚可表现为面色青紫、爪甲不荣、舌质紫暗、舌下瘀斑或脉络怒张, 脉沉涩等脉证, 用益气活络法, 补阳还五汤治疗;而由于血虚所致的脑中风, 则与之不同, 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心悸、舌质淡白、脉沉细微等, 用益气活血法, 补中益气汤治疗。瘀当化, 虚宜补, 自可收功。 (3) 辨痰症重在辨有形或无形之痰。中医所指的痰, 有有形与无形之别。有形之痰多在肺部, 以咳喘为主症;而无形之痰则可随气流行全身, 无处不到, 且最易与气、瘀、火、毒交结为患, 其基本特征为突然昏仆、神识痴呆、舌多胖大, 苔腻脉滑。对其治疗当以化痰通络为大法, 用十味温胆汤治疗。 (4) 辨火症重在辨肝火还是心火。“气有余便是火”、“火性炎上”、“毒由火生”, 凡因七情过激、郁闷烦怒者, 多为肝火亢奋;凡伴见面红耳赤、坐卧不安、烦躁易怒、口渴喜冷饮者, 多为心火亢盛。无论何种火症, 均应以清火败毒为首务, 用清火败毒法, 易大承气加减的通腑醒脑汤治疗。 (5) 辨风症重在区分内风与外风。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言之“中风”即为外风;唐宋之后, 医学家所记述的“中风”, 方指内风而言。具体而言, 又可分为热极生风、火旺动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等不同类型。凡此等等, 皆可依据其兼夹表现而确定其不同证型。在辨明了内风的不同类型之后, 方可因证立法、以法选方、依方用药, 灵活化裁, 立可见功。 (6) 辨虚症重在辨气虚还是阴虚。大凡以气虚为主者, 多伴见疲倦乏力、面色咣白, 头晕目呆, 舌淡苔白, 脉沉细弱;而以阴虚为主者, 多伴见腰膝疲软、精神萎顿、五心烦热, 舌多瘦红, 脉多细数。治之大法, 气虚者宜大补元气, 佐以活血易益气活血法, 用十全大补汤治疗;阴虚者当填补真阴, 佐以潜阳, 易滋阴填阳, 用大定风珠汤治疗。

1.3 方药学优点

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 充分发挥不同方剂和特效中药的互补作用, 则有利于脑中风的顺利康复。常用的方药包括: (1) 急性脑中风、脑出血使用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古今验录大小续命汤, 其中小续命汤为常用, 两者大同小异, 主治相似, 不同点是“大方”主治“卒中之壮热如火者”。中风突发高热, 现代认为是脑溢血继发感染, 中枢性高热, 必然还有神昏谵语等其他危象, 但在加减法中, 仅减去防己、附子、加当归、生石膏, 而不去麻黄, 因为汗法得宜, 可以减轻脑压, 消散瘀血、水肿, 故中风危证亦不避麻、桂。 (2) 脑血栓、半身不遂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 (3) 脑中风引起的头昏用天麻钩藤饮为基础的熄风汤。 (4) 脑中风引起的大小便失禁以缩泉丸为基础的降阙饮。 (5) 脑中风引起偏瘫失语用转音散、回音膏。 (6) 脑中风引起的偏瘫麻木用海蛤粉。 (7) 脑中风引起的上肢肿胀用鸭跖草汤。 (8) 脑中风引起的面瘫用杨树皮汤。

2 中风偏瘫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风病急性期由于气血逆乱, 损血耗精, 至恢复期必见虚证, 可有半身不遂, 兼有气短懒言、神疲倦怠、眩晕耳鸣、肢体乏力、腰膝酸软等症。来看看中医治疗中风偏瘫的三大经验秘方。

2.1 通经活络药

肝风内动后, 经脉络道瘀滞, 血不能充养肢体, 从而出现上肢不能抬举, 掌不能握, 下肢不能行走, 足不能步的半身瘫痪主症。治疗用通经活络之法, 药用桑枝、桑寄生、天仙藤、忍冬藤、鸡血藤、海风藤、青风藤、络石藤、全蝎、蜈蚣等。其中, 桑枝通利关节, 善通上肢之经络, 兼有祛风清热之功。桑寄生养血通络, 犹善通下肢之经脉, 兼有补益肝肾之效。天仙藤、忍冬藤、鸡血藤、海风藤主用通经活络, 其中天仙藤尚能理气活血而利关节;鸡血藤又兼补血活血, 舒筋活络, 对老人、虚人、血不养筋的经络不通者尤宜;忍冬藤兼有清热通络, 用于经络闭塞, 风湿痹痛者较好;络石藤专于舒筋活络, 用于筋脉拘挛, 不易屈伸者更宜。蜈蚣既有平肝熄风定惊之功, 又有舒筋通络, 搜剔经脉络道之能。蜈蚣、全蝎、小白花蛇对中风急症阶段的痉挛抽搐具有卓效。

2.2 益养肝阴药

中风病急性期由于气血逆乱, 损血耗精, 至恢复期必见虚证, 可有半身不遂, 兼有气短懒言、神疲倦怠、眩晕耳鸣、肢体乏力、腰膝酸软等症。治用益养肝肾药物, 可使肝血得以濡养, 肾精得以填充, 元气得以恢复, 诸症得以消除。药用蒸首乌、枸杞子、怀牛膝、女贞子、杜仲、山萸肉补益肝肾之精血, 肝得濡养, 则肝阳不致亢而为害, 内风之源得以澄清, 肾精得充, 则肝木得以涵养, 精血化生有源, 其中杜仲还有通血脉, 利关节之功;怀牛膝强筋骨, 舒筋脉兼有引药达膝之效;女贞子尚能安五脏, 强腰膝, 明耳目。用太子参、北沙参益养正气, 用于气血不足之证, 太子参功同人参而力弱, 此药益气而不燥, 养阴而不腻, 无助阳动风之害;北沙参补养肺气, 益脾养肾, 二者合用, 有补气而养血, 补阴而制阳之功。笔者体会临床上太子参、北沙参合用, 补气之功胜过黄芪, 而无黄芪升阳助火之弊, 可谓中风气虚补气之良药。

2.3 益气固脱药

中脏腑若见神志昏愦, 面红如妆, 目合口开, 鼻鼾息微, 手撒肢冷, 汗出如油, 二便失禁, 脉微欲绝等症, 此属阴竭于下, 阳厥于上, 阴阳互不维系, 真气外泄, 阴阳将要离绝, 元气败脱之征。治疗急用益元固脱之法, 药用西洋参、当归身、沙参、枸杞子、蒸首乌、阿胶等。其中, 西洋参、沙参益养元气, 回摄真气, 生津固本, 养阴育阳, 即善补阳者于阴中求阳之意。当归身擅长补血、养血而中守, 使营血顺行;枸杞子、蒸首乌补肝肾, 益精血, 《景岳全书·本草正》上说“枸杞味重而纯, 故能补阴, 阴中有阳, 故能补气。所以滋阴而不致阴衰, 助阳而能使阳旺”, 可见枸杞能固阴阳之根, 使阴阳交互而不致分离相失;阿胶滋阴补血, 又善止血,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证效果较好, 《本草求真》认为阿胶“气味俱阴……即入肝经养血, 复入肾经滋水”, 可见阿胶有育养真阴, 固脱复元之效。诸药配合, 以期救阴阳离厥之逆, 固元气欲脱之势, 再与醒脑之法等法相伍, 尚可有使凶险病势化险为夷, 脱绝之证转危为安的希望。

中脏腑脱证, 历代许多医家均用回阳固脱, 多用参、附、桂之类。近代著名中风病专家李秀林教授主张不用桂、附之类回阳, 他提出桂、附辛温大热, 性刚烈, 而中风之病, 多因肝肾阴虚, 阳亢为害, 或以气阴两虚为本, 按“壮火之气衰, 少火之气壮”之理, 若用桂附之类, 易致耗津损液, 有由伤阴而致动风、动血、动火之弊, 甚而火助风威衍生变证。故他临证主以西洋参、北沙参、枸杞子、何首乌等补益固摄元气, 养护真阴, 阴中求阳, 使阴复阳回。

肺结核的中医辨证治疗 第2篇

在此选择字体:大 中 小来源:中医看病网 作者:健康专家 时间:2009-11-28 点击:155中医博大精神,对于肺结核的治疗也有其独特的方法。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下有关肺结核的中医治疗。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咳嗽、胸痛、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其主要临床特征。近年来其发病率

中医博大精神,对于肺结核的治疗也有其独特的方法。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下有关肺结核的中医治疗。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咳嗽、胸痛、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其主要临床特征。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在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因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病。虽然感染后并非立即发病,但一旦感染,终生有发病危险。

本病属中医学“肺痨”、“痨瘵”、“肺疳”等范畴。先天禀赋不强、正气亏耗为其内因,外受“痨虫”所染,邪乘虚而入,而致发病。本病一般分4型治疗:

1.肺阴亏损型

症见干咳,声音嘶哑,痰中带血丝,胸部隐痛,骨蒸潮热与手足心热,两颧发红午后更著,盗汗,形体消瘦,口干喜冷饮,舌红脉细数。治宜养阴润肺。

方药:沙参12g,麦冬12g,天冬10g,生地18g,百部15g,白及20g,山药30g,云苓15g,川贝12g,菊花10g,阿胶15g(烊化),三七3g(冲服)。

2.阴虚火旺型

症见咳嗽气急,痰粘而少,颧红潮热,盗汗少寐,胸疼咯血,遗精,月经不调,消瘦乏力,舌绛苔剥,脉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

方药:龟板10g,阿胶12g(烊化),冬虫夏草12g,胡黄连10g,银柴胡10g,百合30g,生地20g,麦冬12g,桔梗12g,贝母12g,当归12g,青蒿15g,知母12g。

3.气阴耗伤型

症见面色不华,神疲体软,咳语声微,纳呆便溏,痰多清稀,畏风自汗与颧红盗汗并见,舌淡苔白有齿痕,脉沉细而少力。治宜益肺健脾。

方药:太子参15g,云苓15g,白术15g,山药30g,桔梗12g,百合30g,大枣10g,黄芪20g,莲子15g,当归12g,白及20g,功劳叶12g。

4.阴阳两虚型

症见少气无力,消瘦面黄,声音嘶哑,潮热盗汗,骨蒸痨热,泄溏便急,痰白沫状或血痰,心悸气短,寡言少欲,纳呆,自汗,滑精,闭经,苔黄燥,脉微细或虚大无力。治宜滋阴补阳。

方药:太子参15g,白术15g,山药30g,茯苓20g,黄芪30g,紫河车15g,当归15g,鹿角胶10g,龟板12g,白芍12g,白及30g,功劳叶12g。

血尿的中医辨证治疗 第3篇

病例二:杨师傅,男,43岁,体胖,生活不规律,嗜烟酒。近日,他发现尿液如浓茶水,去医院经彩超检查,他患了右肾输尿管结石。

上述两个病例都有血尿的表现。血尿是血液经损伤的肾小球、肾小管或尿路混入尿液中形成的。正常人尿液中应该没有红细胞,或仅有微量的红细胞。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长久站立之后,尿液中可能出现一过性红细胞轻度增多,这也属于正常现象。

血尿的成因

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绝大多数是由泌尿系本身疾病所引起的,这约占血尿病因的98%。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心血管病、风湿病等以及泌尿系邻近器官的疾病如结肠、阑尾、盆腔等部位的炎症或肿瘤也可引起血尿,这约占血尿病因的2%。因肾小球疾病而形成的血尿称为肾源性血尿,多见于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其红细胞形态为多形型;因输尿管、膀胱、尿道、前列腺等疾病导致的血尿称为非肾源性血尿,多见于泌尿系感染、结石及肿瘤等,其红细胞形态为均一型。无论镜下血尿还是肉眼血尿,都应结合相关的临床症状而查清病因。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血尿

中医将血尿分为肺肾气虚证、脾肾气虚证、阴虚内热证和气阴两虚证。

肺肾气虚证:症见血尿每因外感诱发或加重,患者倦怠懒言,声低气怯,自汗畏风,可伴有腰酸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当补肺益气固表,方药可选玉屏风散合补肺汤加味。

自家灸疗:气海、神阙、三阴交、太溪。每穴5分钟。

脾肾气虚证:症见尿色淡红或以镜下血尿为主,稍劳即发,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大便溏薄,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治当健脾益气补肾,方药可选无比山药丸或补中益气汤加减。

自家灸疗:神阙、关元、归来、足三里、血海、地机。每穴5分钟。

阴虚内热证:症见反复镜下血尿,每因咽部感染见肉眼血尿,头晕目眩或视蒙,五心烦热,腰酸隐痛,腰软乏力,口咽干燥,大便干结,舌淡红或舌红、苔薄少,脉细弦或数。治当滋养肾阴、凉血止血,方药可选二至丸合小蓟饮子加减。

自家灸疗:关元、中极、水道、三阴交、太溪。每穴5分钟。

气阴两虚证:症见血尿时轻时重,平素以镜下血尿为主,稍有劳累即见肉眼血尿,神疲乏力,纳差食少,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淡红,苔少,脉弦细或细数。治当益气滋肾、活血清热,方药可选参芪地黄汤加减。

自家灸疗:曲池、列缺、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太溪、太白。每穴5分钟。

血尿患者平时应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平时不能经常憋尿,感觉有尿意即要去排尿,以防止尿液在膀胱中存留时间过长。不宜长时间运动和站立,以防血尿反复和加重。生活要有规律,切忌因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引起免疫力下降。同时应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这也非常重要。

牛感冒的中医辨证和治疗分析 第4篇

1 牛感冒的中医辨证和治疗途径

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牛感冒有寒热之分,具体症状又划分为外热类、外寒类和内外综合类[1]。

1.1 外热类型牛感冒问题

外热类型也被称为表热类型,是中医上典型的“风热”疾病。根据中医理论,“热邪入侵”是导致外热类型牛感冒的主因,体温升高是最明显的特征。此外,判断表热类型牛感冒的具体方法,还包括分析喉舌颜色、呼吸声音等。外热类型牛感冒发病进入中后期,体温会迅速飙升,达到40℃,接触到外界冷流会出现全身战栗发抖的情况。同时,由于体温升高,身体机能迅速下降,抵御能力降低,患牛的肢体会因酸疼无法长时间活动,呈现慵懒的躺卧现象。分辨声音,患牛的肺泡呼吸声音存在浑浊特点。

中医对牲畜类的疾病诊断依然可以采取“望闻问切”的方式,例如观察舌头的色泽、舌苔的状况,可以反映出心脏、脾脏、肺脏等问题。如果舌苔呈现粉红色,则说明气血不足,喉部红肿说明受到了病毒感染。

外热类型的牛感冒在治疗途径上,主要采取辛凉、解表、发汗的手段,其药方可用桑叶、野菊花、金银花(藤)、刺针草,将4种药材比例控制在1.5∶1.0∶1.0∶1.0,捣碎、混合,用水调和后灌服[2]。

1.2 外寒类型牛感冒问题

与外热类型牛感冒问题相反,外寒类型牛感冒是由于“寒邪入侵”所致,中医亦称之为“风寒”,多发生在夏末秋初或者在冬初、春初,主要是季节交替过程中,牛自身的抵抗力较弱,不能完全抵御外部的寒邪侵袭。在诊断方面,体温依然是一个重要指标,但影响不大,可以侧重放在精神状态和咽喉口鼻等器官方面的观察上。

通过观察可知,外寒类型的牛感冒会导致牛的精神状态呈现萎靡,活动减少,食欲下降,畏寒畏冷,四肢、耳朵、鼻腔等末端部位冰冷,出现咳嗽、流鼻涕、口腔红肿且湿润等现象。

针对外寒类型的感冒,可依据“辛温解表”的中医辨证理论进行治疗,利用葱头、生姜、紫苏叶3种中医食材,按照1∶1∶2的比例混合,捣碎后搅拌均匀,用水灌服[3]。

1.3 内外综合类型牛感冒

内外综合类型牛感冒综合了外热、外寒两种症状,但同时又具备自身的特点,患牛的体温会冷热交替变化,持续精神萎靡且食欲不振。解决这一类型感冒的中医辨证是“和解少阳”,在中药方配置上,利用柴胡、陈皮、干草等一系列宽中、理气的药材,研磨成粉末状,与饲料掺杂在一起给患牛食用[4]。

2 结语

在众多牛病症当中,牛感冒是致死率最低的一种疾病,但忽视对病牛的健康治疗很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出现。中医具有防治结合、标本兼顾的特点,通过中医方法来治疗牛感冒的效果远比西医手段更有效。基于此,当代畜牧养殖业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摸索出一套根据牛感冒治疗为基础的牲畜类感冒中医辩证治疗体系,更好地我国养殖业提供服务。

摘要:根据中医理论,牛感冒的症状亦被称为伤风,临床上有寒热之分,在诊断治疗上需严格加以区分。基于此,对牛感冒的病因展开研究兼顾病症分析,通过对比中西方医学理论在牛感冒治疗方面的差异性,提出利用中医辩证方法治疗牛感冒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牛感冒,中医辨证,治疗分析,病理类型

参考文献

[1]张青云,任民昌.中西医结合治疗牛感冒[J].北方牧业,2015(2):27-28.

[2]斯钦巴图.牛感冒的中医辨证和治疗[J].农民致富之友,2015(12):247.

[3]牛感冒的中药方[J].北方牧业,2013(9):27.

中风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第5篇

关键词 中风;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轻者不经昏仆,仅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此病多发于中年以上,好发于冬春季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病。选取2010年3月-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22例,总结临床中医药方辨证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3月-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22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最小者30岁,年龄最大者65岁,患者平均年龄55岁,患者临床表现符合下列标准,见恶寒 、发热 、肢体拘急 、关节酸痛等症,舌强 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

1.2方法 辨证论治:(1)中经络①经脉空虚,风邪入中,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恶寒 、发热 、肢体拘急 、关节酸痛等症。苔薄白,脉浮数。病机:脉络空虚,风邪入中,治法:祛风养血,行血通络,主方:大秦艽汤加减处方举例:秦艽l0 g,羌活l0 g,防风l0 g,白芷l0 g,细辛3 g,生地 l0 g,当归l0 g,川芎l0 g,赤芍l0 g,白术12 g,茯苓15 g,白附子l0 g,全蝎6 g。②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治法 :育阴潜阳,镇肝 息风[1] ,主方:镇肝熄风汤加减,处方举例:白芍12 g,玄参1 2 g,天冬15 g,煅龙骨30 g,煅牡蛎30 g,龟板10 g(先煎),代赭石l5 g,川牛膝l0 g,天麻l0 g,钩藤15 g,菊花l0 g。 (2)中脏腑,1)闭证 治法:辛凉开窍,清肝息风 主方:首先灌服或鼻饲至宝丹,或 安宫牛黄丸,以辛凉开窍。并用羚羊角汤 加减以清肝息风。处方举例:羚羊角处3g( 磨汁冲服 ),菊花10 g,夏枯草l5 g,蝉衣6 g,龟板处l5 g(磨汁冲服),白芍12 g,石决明l5 g,丹皮12 g,生地12 g。②阴闭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病机:风夹痰湿,上壅清空 治法:辛溫开窍,豁痰息风 主方:先用苏合香丸以辛温开窍。再用涤痰汤加减以豁痰息风。处方举例:半夏12 g,橘红10 g,茯苓10 g,竹茹10 g,菖蒲10 g,胆南星l0 g,枳实10 g,天麻10 g,钩藤10 g。 (3)后遗症 1)半身不遂 ①气虚血瘀,脉络痹阻 主症:半身不遂,肢软无力,患侧手足浮肿,语言蹇涩,口眼歪斜,面色萎黄,或暗淡无华。苔薄白,舌淡紫,或舌体不正,脉细涩无力等[2]。病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治法:益气活血,通经活络 主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举例:黄芪15 g,桃仁l0 g,红花l0 g,当归12 g,赤芍l0 g,地龙l0 g,全蝎5 g,乌梢蛇l0 g,川牛膝l0 g,桑枝l0 g,土鳖虫l0 g,川断l0 g。②肝阳上亢,脉络痹阻治法:平肝 潜阳,息风通络 处方举例:怀牛膝30 g,代赭石30 g,生龙骨l5 g,煅牡蛎l5 g,煅龟板15 g,白芍15 g,玄参l0 g,天冬15 g,川楝子l0 g,甘草6 g,地龙l0 g,僵蚕l0 g,桑枝l0 g,络石藤l5 g。

1.3 统计分析 利用spss19.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临床所有计量资料均用t检验,数据资料用均值与标准差方式表示,对比分析数据,结果显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经中医治疗后22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患者关节酸痛、肢体强痉症状评估,评估原则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进行,评估分采用50分,治疗前患者关节酸痛症状评估为38-4.75,治疗后患者关节酸痛症状评估分为28.55-3.25,治疗后关节酸痛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患者肢体强痉症状评估为38-4.75,治疗后患者肢体强痉症状评估分为28.55-3.25,治疗后肢体强痉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3讨论 《 素问·脉要精微论 》说 :“ 头者,精明之府 ”。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 》中亦指出脑为“ 元神之府 ”。“ 精明 ”、“ 元神 ”均指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功能而言,因此可认为神明为心脑所主。中风的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 、火 、痰 、气 、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3]。发病之初,邪气鸱张,风阳痰火炽盛,气血上菀,故以标实为主;如病情剧变,在病邪的猛烈攻击下,正气急速溃败,可以正虚为主,甚则出现正气虚脱。而后期因正气未复而邪气独留,可后遗难症。

本文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从各个方面的病症引起的不同病症针对性用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通过本组22例患者的病例研究显示,经中医治疗后22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患者关节酸痛、肢体强痉症状评估,治疗后关节酸痛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肢体强痉症状明显低于治疗前,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说明临床中医从经脉空虚,风邪入中、气虚血瘀,脉络痹阻、肝阳上亢,脉络痹阻、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等方面的病症引起的症状综合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明璋 .30例中风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 医学信息 .2014,12: 166-167.

[2] 郭繁华 .中医辨证治疗中风的临床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4,30: 279-279.

中医辨证和治疗论文 第6篇

2012 年1 月-2015 年1 月收治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6 例。所有患者中医证型均为肝胃不和型、寒热错杂型或者脾虚气滞型, 其中男41 例, 女25 例, 年龄18~77 岁, 平均 (47.4±9.6) 岁, 病程0.5~11年, 平均 (5.5±1.2) 年, 患者入组前2 周均未服用任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3 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PPI类药物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d, 1 次/d。观察组根据中医证型给予中医辨证治疗, 肝胃不和型:香附10 g, 苏叶或梗10 g, 枳壳10 g, 半夏10 g, 厚朴10 g, 柴胡10 g, 黄连4 g, 吴茱萸2 g, 海螵蛸30 g;寒热错杂型:半夏10 g, 干姜6 g, 黄芩6 g, 黄连6 g, 党参15 g, 吴茱萸2 g, 大枣10 g, 甘草6 g, 海螵蛸30 g。脾虚气滞型:党参15 g, 白术15 g, 茯苓15 g, 甘草6 g, 半夏10 g, 木香10 g, 砂仁10g, 黄连4 g, 吴茱萸2 g, 海螺蛸30 g。以水煎服, 1 剂/d, 2 次/d, 150 m L/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 随访半年。

观察指标:使用胃食管反流量表对治疗前后主要症状 (反酸、吞咽困难、心口灼热痛和烧心) 积分进行比较, 根据症状轻重记为0、1、2、3、4和5分, 积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①临床痊愈: 患者主要症状总积分改善>95%。②显效:患者主要症状总积分改善70%~95%。③有效:患者主要症状总积分改善30%~69%。④无效:主要症状总积分改善<30%, 总有效率= (临床痊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随访半年, 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经过连续6 周的治疗, 观察组临床痊愈7 例, 显效13例, 有效11 例, 治疗总有效率93.93%;对照组临床痊愈4例, 显效8例, 有效12例, 治疗总有效率72.7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54, P<0.05) 。

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反酸、吞咽困难、心口灼热痛以及烧心等4 项主要症状积分和总症状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反酸、吞咽困难、心口灼热痛以及烧心等4项主要症状积分和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过程中, 观察组出现头昏1 例, 头痛症状患者, 程度较轻, 持续2 d后消失, 不良反应发生率3.03%;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 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17, P>0.05) 。随访期间, 两组均无患者复发。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统一的认识, 但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食管内脏敏感性增强、食管下端括约肌一过性松弛、酸与胆汁反流、胃肠动力异常以及应激和精神反面的因素等[1]。奥美拉唑是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 其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 使壁细胞中的H+/K+-ATP酶活性降低, 从而抑制胃酸的过度分泌, 最终缓解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症状[2]。但有临床研究显示, 虽然奥美拉唑的远期疗效较好, 但约有超过50%的患者需要持续增加用药剂量才能维持疗效, 且治疗期间, 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 长期应用还有引起食管黏膜上皮增生的风险,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3]。

中医学认为,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根在食管, 但与胃、脾、肝等脏器密切相关, 中气不足、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等原因引起了该病的发生, 因此, 针对不同病因需要采用不同的辨证治疗措施[4]。在本研究中, 肝胃不和型患者采用香苏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 全方起疏理肝气、降逆和胃的作用, 对于肝气横逆犯胃所致的胃食管反流病具有疗效;对寒热错杂型患者采用仲景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具有中焦肺胃升降之功能、辛开苦降, 对于寒热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对脾虚气滞型患者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 在温和补养脾胃之中佐以制酸药药物, 针对脾胃虚弱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病具有疗效。结果显示,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 提示中医辨证治疗有助于提升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随访期间的复发情况进行比较, 发现组间差异不显著, 提示中医辨证治疗安全性高。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和常规西药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6例, 随机平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西药奥美拉唑治疗, 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半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93%, 高于对照组的72.73%;治疗后, 观察组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明显, 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史燕妹, 赵公芳, 黄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治的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2, 20 (36) :3713-3718.

[2]杜红霞.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6) :13.

[3]孙晓红, 柯美云, 王智凤, 等.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食管动力特点[J].中华医学杂志, 2014, (22) :1718-1721.

午后发热的中医辨证治疗 第7篇

关于内伤发热早在《内经》中即有记载, 如《素问·调经纶》云:“阴虚则内热”。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虚劳寒热候》记载:“虚劳之人, 血气微弱, 阴阳俱虚, 小劳则生热, 热因劳而生。”指出了劳倦生热的特点,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瘀血也可以导致发热, 特点为“身外凉, 心里热, 故名灯笼病”以及“后半日发热, 前半夜更甚, 后半夜轻, 前半日不烧, 此是血府血瘀”[2]。《金贵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辨治》说:“虚劳里急, 惊紐, 腹中病, 手足烦热…”论述了阴虚、气虚、血虚、阴阳俱虚都可以致发热[3]。内伤发热是功能性发热, 并非感染引起, 西医面对这种状况束手无策,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大显神效。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1:

患者女性, 29岁, 2014-06-26初诊, 自诉午后发热2月余。发热时曾就诊西医医院, 化验血常规正常, 体温37.2~37.5℃, 每于午后2时自觉面部烘热, 手心热, 无明显口干口苦, 无盗汗, 自觉倦怠乏力, 平素大便干燥服用肠清茶, 寐不安, 时有自汗, 形体肥胖, 月经量少。舌质淡红, 苔白, 脉沉细无力。中医辨证内伤发热气血亏虚。

治则:益气补血。

方药:当归补血汤加味处方如下:当归15 g, 黄芪50 g, 枳实15 g, 桃仁15 g, 炒决明子35 g, 沙参15 g, 荷叶15 g, 炒枣仁15 g, 茯苓35 g, 生地15 g, 泽泻15 g, 浮小麦20 g, 7剂, 用法:1剂, 煎300 m L分3次, 口服。

2014-07-04二诊, 仍感大便干燥, 但体质量下降了2 kg, 无午后低热, 睡眠较之前好转, 月经量增多面色润泽舌脉同前。继服10剂。处方为:当归15 g, 黄芪35 g, 枳实20 g, 桃仁15 g, 炒决明子45 g, 沙参15 g, 荷叶15 g, 杏仁15 g, 土茯苓50 g, 生地15 g, 泽泻15 g, 浮小麦35 g, 火麻仁10 g, 郁李仁15 g, 柏子仁15 g。用法:1剂, 煎300 m L分3次, 口服。

分析:患者年轻女性虽有午后低热, 但无心烦、口干口苦腰酸盗汗阴虚津伤表现, 不考虑阴虚发病结合倦怠乏力、自汗、月经量少舌脉辨证气血亏虚之发热以当归补血汤为处方。益气生血。同时体现李东垣“甘温除热”的思想。李东垣指出[4]:“气少则津液不行, 津液不行则血亏”。“脾胃既虚, 营血大亏…阴火炽盛, 日渐煎熬, 血亏气少”, 关于治疗指出:“甘温之剂生阳, …”对气血亏虚炙热, 予当归补气生血, 血盈则热退, 黄芪味甘性温, 甘能生血温能补阳, 气盛则血生, 二者为君药, 气血盛而热退。患者形体肥胖, 肥人多痰湿, 正值暑季, 湿邪当令, 湿性重浊故身体困重, 乏力, 用生地、泽泻, 一补一泻共腠利湿消浊之功, 使湿邪从小便而走而除湿之效;荷叶清暑祛湿同时应时令之邪;土茯苓清热祛湿解毒, 沙参滋阴兼有扶正之用, 炒枣仁养心安神;桃仁补血活血、润肠通便, 如《本草备要》记载当归“血滞能通, 血虚能补, 血枯能润, 血乱能抚”;枳实行气导滞使补而不滞。

二诊患者热退, 月经量较既往增多, 但大便仍干燥, 自汗, 睡眠不佳加大炒决明子量, +杏仁等果仁类药增强通便功效, 同时有提壶揭盖作用, 患者体质量仍大增加土茯苓剂量以除湿。

1.2 病例2:

患者女性, 75岁, 2013年11月初诊, 该患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自诉1个月前起居不慎出现发热, 鼻塞, 流涕, 咳嗽, 痰黏, 于社区医院静点抗生素, 口服治感冒药及止咳化痰药, 感冒症状好转。但自觉怕冷, 发热, 尤以午后明显, 体温波动在37.1~37.5℃, 伴有畏寒, 出冷汗, 食欲不振, 大便还正常。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血常规正常, 胸片: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中医诊断:内伤发热阳虚发热。

治则:温阳散寒。

方药:金匮肾气丸化裁处方如下:桂枝7.5 g, 炙附子5 g, 生熟地各15 g, 山药15 g, 山萸肉5 g, 茯苓15 g, 泽泻10 g, 银柴胡10 g, 白术10 g, 内金20 g, 陈皮15 g, 3剂, 用法:1剂, 煎至300 m L, 分3次早中晚饭后半小时, 口服。

二诊畏寒肢冷症状减轻, 不出汗, 发热感觉明显减轻, 但是食欲不佳。原方+生炒麦芽各20 g、神曲20 g, 以健脾消食3剂, 体温基本正常, 余诸症缓解。继服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半月善后。

分析《内经》云:“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风贼邪, 避之有时…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该患古稀之年久患肺疾, 肺肾俱虚, 肾为先天之精,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水亏其源, 则阴虚之病迭出;火衰其本则阳虚之病迭生”寒证日久亦可伤气伤阳, 以致肾阳虚, 因此阳虚也可发热。临床需结合四诊“知其脉证, 随证治之”。不能见发热必用苦寒之药, 发散之药, 同时热势的高低不能成为鉴别阴虚阳虚的依据。一诊用金匮肾气丸化裁, 虽为温阳剂, 但配伍养阴药, 阴阳相济, 正如张景岳说:“善补阳者, 必阴中求阳, 阳得阴助, 生化无穷”。临床只要临证准确药到病除。

2 讨论

内伤发热病因很多, 但病机主要是气血阴阳亏虚, 脏腑功能失调。古典医籍关于阴虚发热论述最多, 朱丹溪《格致余论》重视阴虚发热用大补阴丸治疗阴虚火动证,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在《内经》基础上将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治疗阴虚内热, 《格致余论·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阴虚则发热。夫阳在外为阴之卫, 阴在内卫阳之守。精神外驰, 嗜欲无节, 阴气耗散, 阳无所附, 遂致浮散于肌表之间而恶热也。当作阴虚治之, 而用补养之法”, 因此误导不少缺少经验的医师, 在排除感染性发热后, 见到午后发热, 认为午后, 夜晚属阴, 多从阴虚治疗, 有时药不对症, 愈治愈重。我在跟随大连市名医李吉彦老师出诊过程中, 深感老师的学业精深, 辨证的精准, 更重要的是对待每一例无论是初诊还是复诊的患者详细的望闻问切, 辨证用药非常谨慎, 结合患者体质、四时气候变化, 药物的寒凉温热的属性及升降浮沉性能, 真正体现医圣张仲景所云:“观其脉症,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的宗旨[5]。

内伤发热辨证要点首先辩证候虚实以定补泻, 临床虚证发热多见, 不要一见发热就任意应用苦寒、发散之剂, 也不要一见午后或夜晚发热即用滋阴清虚热之方剂, 应辩证施治。这是中医治病之本。

摘要:目的 探讨内伤发热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例典型午后发热患者, 均为女性, 通过了解患者病情, 病例1诊断为内伤发热气血亏虚, 治疗方案为益气补血, 采用当归补血汤加味处方加以治疗, 病例2诊断为内伤发热阳虚发热, 治疗方案为温阳散寒, 采用金匮肾气丸化裁处方, 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2例患者病情的辨证分析, 一诊后病情好转, 发热感觉明显减轻, 但仍存在其他症状, 给予二诊巩固治疗后, 体温基本正常, 余诸症缓解。结论 本文讨论了内伤发热的病机, 指出午后发热临床虽阴虚导致多见, 但并不尽均因阴虚所致, 气血亏虚、阳虚也可见午后发热, 并举病例进行说明, 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内伤发热,辩证施治,阴虚

参考文献

[1]张永生, 姜良铎.试从毒邪致病探讨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与治疗[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3, 18 (2) :120-122.

[2]陶勇军, 陈云志.《医林改错》方药临床运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 25 (6) :33-34.

[3]王欣.读《金贵要略方论》的个人体会若干[C]//2012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神经病学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2.

[4]王剑发, 宋炳礼.李东垣“脾升胃降”学术思想阐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8 (2) :3-4.

中医辨证治疗高脂血症 第8篇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动异常, 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蛋白超过正常值, 主要是指血浆中的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或两者均超过正常。主要症状为头晕、胸闷、腹痛, 臀部和肢体可见黄色斑块, 多数患者毫无症状, 往往因产生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等之后才发现, 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

血脂增高, 可致血液黏稠, 血流缓慢, 气血失调, 从而引起多种并发症。在西方发达国家,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而高脂血症已被公认为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在我国动脉粥样硬化也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 临床上预防血脂增高, 治疗高脂血症就显得非常重要。实践表明, 中医中药在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方面疗效确切。

祖国医学文献中查不到高脂血症及一些并发症的命名, 但在胸痹、心痛、中风、眩晕等病中有类似此病的论述。如《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 仆击, 偏枯, 痿厥, 气满发逆, 甘肥贵人, 则膏梁之疾也。”现代医家多认为高脂血症属于祖国医学的“痰湿”、“浊阻”、“瘀血”等范畴, 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病因为嗜食肥甘厚味, 外源性脂质摄入过多, 导致脾虚运化失常, 影响水谷精微的代谢, 内聚成浊;或肝气郁结, 水谷输布失司造成痰湿内阻;亦可素体阴亏之体, 火热灼津成痰。病机为痰浊闭络, 日久成瘀, 痰瘀互结, 络阻窍闭, 变生本病。本证属本虚标实, 气虚为本, 而痰浊、瘀血是其主要的病理因素。治疗上给予活血化瘀, 祛痰化浊, 滋养肝肾, 补气益元等, 从而达到脏腑功能协调, 痰瘀祛除的目的。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对高脂血症运用中医辨证治疗, 效果明显, 坚持用药, 大部分都能使血脂稳定在正常水平, 从而减少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分型辨证治疗如下。

1 痰浊阻遏型

主证:形体肥胖, 头重眩晕, 心悸, 胸闷气短, 肢麻沉重, 乏力腹胀, 纳呆口黏, 兼有恶心、呕吐, 舌体胖大, 舌苔滑腻, 脉弦滑。

治法:祛痰化浊。

方药:二陈汤加减。

半夏12 g、陈皮15 g、茯苓30 g、苍术15 g、炒薏仁20 g、菖蒲10 g、薤白15 g、生山楂20 g、泽泻12 g、丹参15 g。

2 肝肾阴虚型

主证:头晕耳鸣, 视物昏花, 口干咽燥, 健忘少寐, 手足心热, 腰膝酸软, 舌红少苔, 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

山药30 g、山萸肉12 g、熟地15 g、泽泻10 g、茯苓15 g、枸杞子15 g、菊花15 g、草决明20 g、何首乌15 g、丹参15 g。

3 脾肾阳虚型

主证:头晕, 神疲乏力面色淡白, 脘腹作胀, 纳少便溏腰膝酸软, 面浮肢肿, 舌质淡嫩, 或边有齿痕, 苔白腻, 脉沉细。

治法:益火补土。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人参9 g (另炖) 、干姜6 g、白术15 g、附子6 g (先煎) 、茯苓15 g、杜仲15 g、桑寄生15 g、丹参20 g、泽泻12 g、生山楂20 g、甘草6 g。

4 气滞血淤型

主证:胸闷气短, 胸胁胀痛、脘闷, 或肢体麻木疼痛, 舌边尖有瘀点或瘀斑, 脉沉涩。

治法:理气活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5 g、川芎15 g、生地12 g、桃仁10 g、红花10 g、柴胡6 g、桔梗9 g、枳壳10 g、郁金12 g、丹参20 g、山楂20 g、泽泻12 g。

根据以上辨证治疗, 水煎服, 每日1剂, 服药10~15剂, 主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化验血脂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之后可按代茶饮的方药巩固疗效。方药:生山楂50 g、草决明30 g、何首乌20 g、丹参20 g、泽泻10 g。打成粗末混匀, 取适量置水杯中, 代茶饮, 日2次。6周为1疗程, 共用2个疗程。治疗106例患者, 结果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分别显效55例、52例, 有效39例、35例, 无效12例、19例, 总有效率88.7%, 82.0%。

现代药理研究, 发现有降脂作用的中草药有几十种, 如蒲黄、泽泻、人参、灵芝、当归、川芎、山楂、沙棘、荷叶、大豆、陈皮、半夏、怀牛膝、柴胡等;大黄、何首乌、银杏叶、女贞子、枸杞子、桑寄生、葛根、水蛭、茶叶、虎杖、决明子等。本组治疗高脂血症,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降脂药物, 之后采用降脂药物代茶饮, 取得明显疗效。其中代茶饮方中山楂性味酸甘微温, 含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等类物质, 有扩张血管, 降低血压, 降低胆固醇, 增加胃液消化酶等作用。草决明又叫决明子, 性味甘苦微寒, 主要含有蒽醌类化合物, 具有抑制血清胆固醇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降血脂效果显著。何首乌气味苦寒, 含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等蒽醌类物质, 能促进肠道蠕动, 减少胆固醇吸收, 加快胆固醇排泄, 从而起到降低血脂,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 通便泻下等功效, 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脂血症兼有肝肾阴虚、大便秘结的患者。丹参主要成分为丹参酮, 有降压、扩张冠状动脉、镇静作用。泽泻味甘淡性寒, 含有三萜类化合物, 能影响脂肪分解, 使合成胆固醇的原料减少, 从而具有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的功效。诸药合用, 共奏健脾益肾, 活血化瘀, 降脂化浊之功效。

浅谈湿疹的中医辨证治疗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09年2月, 我院共收治湿疹患者63例, 男性36例 (占总数的57%) , 女性27例 (占总数的43%) , 年龄6~78岁, 平均42岁。

1.2 方法

1.2.1 外治法

(1) 急性湿疹:炎症渗出明显者, 取马齿苋、苦参、蒲公英各30g, 甘草10g水煎取液冷湿敷, 渗出减少后以麻油调青黛散外涂患处。青黛散为今人经验方, 组成:青黛、黄柏各60g, 石膏、滑石各120g, 共研细粉, 混匀备用, 用时可干渗或麻油调敷患处。 (2) 亚急性湿疹:无明显渗出、糜烂者可以三黄洗剂外涂。 (3) 慢性湿疹:以马齿苋、黄精、苦参、白鲜皮各30g, 枯矾、大黄各15g, 甘草10g, 水煎取液候至微温外洗患处;外涂软膏。可并用热烘、烟熏、特定电磁波照射等方法。外用药的选择急性、亚急性湿疹多用黄柏、荆芥、黄连、苦参、苍术, 慢性湿疹多用地肤子、苍耳子、蛇床子、土茯苓、川椒, 瘙痒明显可加荆芥、蝉蜕、刺蒺藜、皂角刺, 合并感染者加的蒲公英、鱼腥草、白花蛇舌草、马齿苋等。

1.2.2 中医治疗湿疹

(1) 湿热证: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发红, 出现丘疹, 可选用生首乌20g、徐长卿、蝉蜕、金银花、野菊花、苦参、地肤子、白藓皮、生薏米、茯苓皮、茵陈、黄芩各10g, 苍术5g、生甘草8g。水煎服。每日1剂, 可每日服3次, 治疗7~14d左右, 可好转。 (2) 虚实夹杂证: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 见于慢性湿疹。可选用, 当归30g、羌活3g、防风10g、炒苍术10g、紫草10g、升麻3g、葛根6g、茵陈10g、黄芩10g、苦参10g、知母10g、生甘草15g。水煎服。连续使用7d, 第1天可能有点严重, 但随着服用次数的增加, 从第2天开始就逐渐减轻, 连续使用2周以后, 基本可以消失。如果还有红痕, 或搔痒, 可以在上方的基础上, 加生地30g, 夜交藤15g。 (3) 亚急性的湿疹症状。为介于急性与慢性湿疹间的阶段, 常由于急性湿疹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 致病程迁徙所致。可选用连翘心、莲子心各20g, 桅子心10g, 元参、生地各15g, 甘草梢、车前子、车前草各10g, 茯苓、白术各30g。水煎服, 每日1剂, 每日服3次, 治疗7d为1个疗程, 一般2~3个疗程, 可好转。

1.2.3 针灸疗法

常选用的穴位有曲池、足三里、委中、血海;耳针穴位如肺穴、神门、皮质下及内分泌穴等。每日针1次, 15次为1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5~7d, 再进行第2个疗程。

2 结果

我院收治湿疹患者63例, 其中急性湿疹患者15例, 治愈14例;亚急性湿疹患者12例, 治愈11例;慢性湿疹患者36例, 治愈32例;总治愈率90%。

3 讨论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表皮炎症, 根据临床症状按发病缓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病因比较复杂, 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较密切的关系。湿疹的主要特点是剧烈的瘙痒, 以小丘疹为主的多种形态的皮损, 有渗出倾向, 反复发作, 容易慢性化。湿疹的病人可有多种过敏因素, 如对鱼、虾、牛羊肉等过敏, 吸入花粉、尘螨、羊毛和羽毛等也会发生过敏。患有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齿龈炎、肠寄生虫病等, 寒冷、湿热以及搔抓刺激等均可成为发病因素。祖国医学治疗湿疹,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运用辨证论治, 整体治疗, 注重饮食调节、情志调摄对疾病的影响,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中医认为湿疹与“湿”相关, 内因性湿称为内湿, 是指肠胃功能不佳, 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 形成湿浊之气停留在体内, 日子一久, 渐成湿热体质。急性湿疹多属中医所谓的“湿热”型患者, 患部皮肤红痒、水泡渗液, 容易口渴、心烦、便秘, 小便深黄量少等, 中医多会配给清热除湿汤加以治疗。慢性湿疹患者要注意“脾虚夹湿”的问题, 病情日久, 患者皮肤会呈现暗淡不红、渗液少、有淡黄色的脱屑或结痂的斑片, 脸色也较苍白, 胃口不好、腹胀、排便稀软, 中医多采用除湿胃苓汤治疗。此外, 也有部分慢性湿疹患者属于“血燥”型, 皮肤会变得粗糙、肥厚, 表面有抓痕、血痂, 肤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淀。中医建议, 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 饮食应清淡, 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 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参考文献

中医辨证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体会 第10篇

132011吉林省吉林市中医院皮肤科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215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发生在口腔黏膜的原因不明的慢性表浅的非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病部位为颊黏膜,其次是上牙龈、舌和下唇。男女均可发病,以女性患者居多,发病年龄30~60岁。病变处表现为网状Wickham纹和糜烂、白色丘疹、萎缩性斑块,偶见大疱性损害。无糜烂时无自觉症状,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会出现烧灼感和疼痛。具有迁延反复,病程冗长,久治不愈的特点。一些公开发表的资料显示,口腔扁平苔藓具有潜在的癌变可能性,癌变率0.4%~3.7%[1]。

中医典籍无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名,但是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中医学的“口糜”、“口疳”、“口疮”、“口蕈”、“口破”等病证范畴。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经过近50年临床诊疗经验积累,在口腔扁平苔藓的病机、辨证治疗等方面有深入的认识,形成一套疗效较好的诊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病机探讨

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情志不遂,气机不畅,气滞血瘀,邪毒蕴结于局部而发。具体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种:①脾胃湿热: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或长期嗜酒,损伤脾胃,湿热内蕴或情志不遂,气机郁滞,脾运不利,湿浊内生,日久积滞生热,或湿热外侵,蕴结脾胃。脾开窍于口,湿热熏灼于口引起本病。②气滞血瘀:情志不畅、气郁化火,火性炎上,上灼于口引起本病。③气血亏虚:饮食所伤,脾失健运,或因禀斌素虚,或久病耗伤,或劳倦过度伤脾,运化无权,气血生化无源,而致气血两亏,口腔黏膜失于濡养而发为本病。④肝肾阴虚:情志不遂,五志过极或邪热久留化火,耗伤肾阴,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灼伤口腔发为本病。

分析近50年的临床资料,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多有精神抑郁史,提示情志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辨证治疗

根据本病病机以脾虚为本,湿热蕴结、气血瘀滞为标,在治疗上提出了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通过益气健脾来固本,清热袪湿、活血化瘀而治标。通过长期临床实践验证,确定了自拟方“消藓饮”,基本药物组成: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泽泻、丹参、当归、赤芍、丹皮等。方中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本草从新》记载:“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本草正义》“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腱运中气”;现代药理研究,丹参具有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的能力。二药全用益气健脾活血同为君药。黄芪补中益气,当归补血活血,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赤芍清热凉血、袪瘀止痛,四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活血散瘀,清热利湿之功,同为臣药。炒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泽泻利水渗湿、泄热,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佐助君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清热活血散瘀。本方立意益气健脾,清热利湿,活血散瘀,使脾虚得补,湿热之邪得以清利,瘀血得以消散,标本兼顾。脾胃湿热型,症见黏膜糜烂、自觉疼痛者加生薏米、灯心草;气滞血瘀型症见自觉患处麻木粗糙或者针刺样疼痛加红花、桃仁;气血亏虚型症见倦怠乏力、神疲欲睡者党参改为人参;经临床验证具有较好的疗效,未见不良反应,临床有效率87.49%,充分显示了中医药在口腔扁平苔藓治疗方面的优势。

病历资料

患者,男,41岁。于2008年5月8日因口腔右侧颊黏膜粗糙、紧束感,口腔右侧颊黏膜出现白色斑块、糜烂、疼痛1年加重3个月就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口腔右侧颊黏膜粗糙,面积逐渐扩大,出现网状白斑,部分形成指甲盖大小的白色斑块,未就医治疗,3个月前,口腔右侧颊黏膜出现糜烂、自觉疼痛,每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后出现烧灼感和疼痛加剧。曾就诊于我市多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均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给予曲安奈德5mg,每周1次局部注射,口服维生素及外用溃疡膜,经1个月治疗,口腔黏膜恢复正常。停止用药半月后,口腔右侧黏膜再次出现相同的皮损,症状较治疗前严重,严重影响到饮食起居。再次给予曲安奈德5mg,每周1次局部注射治疗,口服维生素及外用溃疡膜1个月后痊愈。停药半月后,再次复发,遂就诊于我院,寻求中医治疗。现口腔右侧黏膜广泛充血、色红,靠近上齿处见一约1.0cm×1.3cm大小的片状糜烂面,周围见灰白色细纹,靠近下齿处见3个黄豆大小、互不融合的灰白色斑块,基底色红。患者腹部痞闷,纳呆,便溏尿黄,肢体困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中医证属脾胃湿热型,方以消癣饮加减。处方:党参15g,黄芪10g,炒白术10g,茯苓10g,泽泻6g,丹参15g,当归10g,赤芍10g,丹皮6g,生薏米10g,灯心草10g,淡竹叶10g,黄芩10g,7剂,水煎服。二诊:口腔右侧黏膜无充血,糜烂面变小,颜色变浅,灰白色斑块基底恢复正常,腹部痞闷、纳呆减轻,食之知味,进食刺激性食物仍有疼痛感,但明显减轻。守前方7剂,水煎服。三诊:口腔右侧黏膜糜烂面几乎痊愈,灰白色斑块变薄,无腹部痞闷、纳呆,大便正常,小便色清,舌质红,苔薄白,脉滑。前方去生薏米、灯心草、淡竹叶、黄芩,加知母10g,青蒿15g,以滋阴清解之法调理月余而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讨 论

口腔扁平苔藓是慢性疾病,西医治疗不能根除且易复发,长期用药时不良反应较大;中药具有不良反应小,长期用药对患者身体损伤小。中医药辨证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具有远期疗效好,停药后不易复发的优势。治疗本病抓住其脾虚为本,湿热蕴结、气血瘀滞为标的病机关键,通过补气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使气血生化有源,黏膜得以滋养;水湿得以运化,尽袪湿邪为病缠绵难愈之势;瘀血得以消散,气血通利,诸症减轻直至痊愈。

参考文献

1 林梅.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疗效研究中的问题及探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2):105-107.

中医辨证治疗咳嗽的临床体会 第11篇

1 外感咳嗽, 以寒热犯肺居多, 治以宣肺化痰为主

外感咳嗽总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 导致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而为咳嗽。多由气候突变, 冷热无常且肺卫功能失调, 卫外不固而致。“寒、暑、燥、湿、风、火六气, 皆令人咳嗽。”即为此意。而临床常见之外感咳嗽则多见寒、热二邪兼挟风邪犯肺居多。

1.1 风寒袭肺, 宜重疏风散寒辅以宣肺止咳

症见咳嗽声重, 咳痰稀薄色白, 气急咽痒, 且伴鼻塞、流清涕, 恶寒发热, 头痛无汗等风寒表证。初起时以风寒犯肺, 寒邪郁肺, 肺气壅塞为主, 治宜侧重疏风散寒辅以宣肺止咳, 方选《三拗汤》加减。三拗汤中用麻黄、杏仁、甘草, 重在宣肺散寒, 或加苏叶、荆芥、桔梗以宣肺降气止咳。如病程日久未愈, 余邪未尽, 但风寒表证不重者则以止嗽散为主加减治疗, 效果甚佳。

1.2 风热咳嗽者, 治宜疏风清热, 宣肺化痰

初起往往以风热表证为主, 常见发热伴头身痛, 口渴, 咽干, 鼻塞流涕, 咳嗽气粗, 痰粘稠或黄色, 咯痰不爽, 舌红苔薄黄, 脉浮数等。为风热之邪犯肺, 肺失清肃, 气逆而为咳嗽, 治宜疏风清热, 宣肺化痰。如病初起上述诸证较轻时可选用桑菊饮加减。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等辛凉解表而清风热, 桔梗、杏仁、甘草等宣肺降气止逆镇咳。如病起风热邪盛, 肺气壅塞, 则见发热身痛尤甚, 咳嗽气粗甚则气喘, 痰黄粘稠难咯, 舌质红脉数等, 为肺热壅盛之象, 可选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 可获良效。仲景《伤寒论》之麻杏石甘汤专为痰热壅肺而设, 取麻黄宣肺解表之功、石膏清肺热之效也。麻黄与杏仁相配其宣肺降气之功效显著, 以石膏牵制麻黄之辛温发散之性, 应用麻黄一般以常量6g即可, 小儿酌减。石膏则用20~30g, 如发热甚者可加大石膏用量至40~50g。在临床应用时须注意体虚患者或小儿患者不宜过于重用麻黄、石膏, 以免伤损正气。药后汗出多者可酌减用量。如热伤肺津而见咽干、声嘶、口渴甚、舌质红等可酌加天花粉、射干等清热生津利咽。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外感咳嗽病例多为风热咳嗽, 故上组方药应用亦较多。若风寒犯肺导致咳嗽施治不当, 邪郁于内久则化热, 转而为肺热壅盛而见胸闷气促, 咳嗽、痰黄粘稠, 口渴心烦者亦可用以上组方。

2 内伤咳嗽, 当察脏腑功能, 辨虚实, 分而治之

内伤咳嗽多为外感咳嗽久延不愈, 其病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为寒痰阻肺, 而壅塞肺气, 气失肃降而久咳难愈。二为邪气内郁不得宣发, 久则化热, 炼液成痰, 痰热壅肺而为咳。三系久咳伤阴, 虚火灼津为痰。四是肺邪久而不解, 病及脾肾而继发脾虚生痰阻塞或肾气不固而为咳。辨证则需详审其症状而分虚实寒热, 且久咳不愈者多有损伤元气, 脏腑功能失调, 虚实兼杂, 病情相对较为复杂, 治疗时亦应慎之用药。

2.1 寒痰阻肺宜温肺化痰止咳

素有痰饮之患, 复感寒邪而引发, 证见咳嗽气喘, 胸膈满闷, 痰稀薄而色白或有泡沫, 形寒畏冷, 口不渴或喜热饮, 舌苔白滑, 脉浮而紧。其为阳气本虚, 痰饮内停, 复为风寒邪气所侵, 外邪诱发而致寒痰壅肺, 肺气失宣, 故治宜温肺化痰为主, 可用苓桂五味甘草汤加减。药常用茯苓、桂枝、五味子、细辛、干姜、半夏、甘草, 若咳甚者加紫菀、款冬花。如若喘甚者可选用射干麻黄汤加减, 用麻黄、射干、紫菀、款冬花、细辛、半夏、五味子、甘草、干姜。以上诸药中干姜、桂枝温阳散寒, 既可温肺化饮, 亦可温运脾阳以利水化湿, 以治本也。麻黄、细辛辛温散发, 祛寒行水, 而紫菀、冬花则止咳化痰, 射干兼以降气平喘, 五味子以收敛肺气且能兼以抑麻黄、细辛之辛散太过。茯苓、半夏则以健脾行水化湿而痰无所生矣。

2.2 痰热壅肺宜清热宣肺化痰

证见咳嗽气粗甚则喘促, 咳有痰声, 痰多而粘稠或色黄, 咯痰不爽, 伴胸胁闷满, 咳时引痛而面赤, 或有身热、口干欲饮, 舌苔薄黄而腻, 脉滑而数。此多为热邪伤肺, 痰热内结壅阻肺气而致肺失清肃, 故咳嗽气粗甚而为喘, 痰热郁蒸于内, 咳痰粘稠或黄, 咯之不爽, 热伤肺脉故胸胁胀满甚至咳时引痛, 身热、口干欲饮、苔黄脉滑数等皆痰热之象。治以清金化痰汤加减, 以桑白、黄芩、山栀子、知母清肺泄热, 以瓜蒌、贝母、桔梗、橘红宣肺化痰止咳, 麦冬滋养阴液, 茯苓健脾利湿以助除痰, 甘草调和诸药。如痰黄如脓且腥臭者加鱼腥草、薏苡仁、冬瓜仁以清热涤痰, 咳嗽气逆胸闷胀满者加葶苈子泻肺逐痰。如热伤津液甚者加沙参、天花粉、天冬等养阴生津。痰热壅盛而咳喘甚者更可酌加麻黄以宣肺平喘。

2.3 阴虚久咳宜养阴清肺, 化痰止咳

如若病程缠绵, 日久不愈而伤肺阴, 常见于老年人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证见久咳不愈, 干咳无痰或痰少, 甚或痰中挟带血迹, 口干咽燥, 或有潮热盗汗, 舌质红, 苔少而干, 脉细数。其病机主要是久病伤及肺阴, 阴伤则生虚热, 虚火内灼, 肺失滋养, 则失其宣降, 气机上逆为咳。本证其病主要在肺, 但迁延日久往往伤及脾肾, 成为肺脾两虚或肺肾两虚之证,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故久咳之患者常有气血虚弱之症, 见之咳嗽无力, 语声低怯, 神疲乏力等, 而肾藏精, 主纳气, 肾阴虚则不能固纳, 且虚火上炎, 灼伤肺阴, 更成肺肾两虚之证。故对阴虚久咳之证, 重在养阴清肺辅以化痰以止咳, 方用养阴清肺汤为基本方加减, 药用生地、玄参、麦冬、桑白皮、百部、前胡、桔梗、贝母等。其中生地、玄参、麦冬为增液汤, 用以滋养肺肾阴液以培源固本;桑白皮清肺热, 百部、前胡、贝母、桔梗用以化痰止咳。若阴虚甚者加沙参、石斛, 如阴虚火旺而灼伤肺脉痰中带血者可加旱莲草、侧柏叶等养阴止血, 若伴气虚诸证的可加黄芪补气。

2.4 脾肾两虚宜温补脾肾, 培元固本止咳

咳嗽久病不愈可累及脾肾两脏, 脾虚则运化失司, 水湿不行而生痰湿, 肾元亏虚则摄纳失常。肾不纳气, 肺气亦不得肃降, 则咳嗽更难愈甚至咳并气喘。此时肺、脾、肾三脏皆病, 互为影响。常见咳嗽痰多, 甚则气喘胸闷, 心悸, 或有肢体浮肿, 呼多吸少, 动则喘甚, 神疲倦怠, 舌质淡, 脉细弱等。治宜温补脾肾, 化痰止咳平喘, 可选用肾气丸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或脾虚为甚者则以六君子汤合之, 本证乃久病元气亏虚, 累及多脏, 且痰邪壅于肺间, 虚实相兼, 治宜标本兼顾, 扶正祛邪方可奏效。咳喘缓解后仍需治以温补脾肾, 培元固本以收痊愈之功。

3 讨论

咳嗽一证, 首先要分清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 起病较急, 病程短, 并伴有外感表证, 脉证多属实证, 治以宣通肺气, 疏散外邪为主;内伤咳嗽, 发病较缓, 病程较长, 兼有不同的里证, 脉证虚实互见, 治当调理脏腑为主。

在调护方面, 应加强调摄养生与预防。要注意气候变化, 做好防寒保暖, 适寒温, 避免受凉和过热。饮食上宜清淡为主, 肥甘厚味之品易蕴湿生痰, 辛辣香燥及烟酒易阴伤化燥助热。同时还要加强个人体质锻炼, 增强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软件汉化下一篇: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