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题材范文

2024-06-12

诗歌题材范文(精选6篇)

诗歌题材 第1篇

1. 诗情画意——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对大自然的歌颂与赞美。

杨万里描绘农村大自然山水景物的诗歌绘景、构境、抒情三者结合, 突出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赞美与热爱。如《南溪细陂》:

仙家有药世无比, 能干水银作银子。老夫却把水晶环, 熔作南溪一溪水。

闲随稚子作儿嬉, 金沙玉砾磊细陂。水从陂上泻涧底, 椎碎水晶声满耳。

忽然流下片苍苔, 一朵碧云影千里。

家乡的一个普通小山涧, 诗人却想象新奇。你看, 那“水晶环”、“金沙玉砾”、“苍苔碧云”, 形象逼真, 色调谐和, 动静相宜。

2. 哀民生之多艰——对农民生活疾苦的同情与体恤。

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牵动着诗人的诗思。诗人尤袤曾赞美杨万里:“为郡不知歌舞乐, 忧民赢得鬓毛斑。” (《送提举杨大监解组西归》)

请看《过白沙竹枝词》:

绝怜山崦两三家, 不种香粳只种麻。耕遍沿堤锄遍岭, 都来能得几生涯?

居住在不适宜种植香粳的山岭的农民们, 虽然种植了桑麻, 但是诗人说“就是将堤岭全部耕遍, 把全部收入都集拢来, 你们又能够过几天的生活呢?”诗人在此为劳动人民的疾苦深深地抱不平。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 (奇迹) , 然而, 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 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 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3.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指出:一个有良知的人 (“古仁人”) , 一定会忧民忧国 (“忧其君”) , 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1) 对自然灾害的深切忧虑。

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在那不是大旱便是淫雨的灾害性天气里, 诗人忧心忡忡。乾道二年 (1166年) , 淫雨连绵, 禾苗霉烂, 杨万里写《宿龙回》诗叹道:

大熟虚成真, 微生亦可嗟。禾头已生耳, 雨脚尚如麻。顷者官收米, 精于玉绝瑕。四山云又合, 奈尔老农家!

诗人对上天进行毫不留情的猛烈抨击, 上天哪会知道农家之忧, 体恤农家之愁?

(2) 对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喜悦和盼望。

乾道六年 (1170年) , 杨万里始任隆兴府奉新知县, 甚得民心。期间, 他围绕浦心阁创作了六首诗。其中《晚登浦心阁望雨》诗曰:

悯雨喜见云, 喜云愁不雨。长风将怒点, 慰此楼中暮。喜雨不但人, 松竹亦鼓舞。未知今年熟, 得似去年否?

此诗头两句写盼望下雨的焦灼心情;三、四句写大雨沛然而降, 才使诗人得到安慰;五、六句写久旱逢甘雨的喜悦心情;结尾两句写欣喜之后, 转入深思:透雨使禾苗得救了, 但不知今年的收成能否赶上去年呢?

4. 正心诚意——对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农民的揭露与批判。

绍兴29年 (1159年) , 杨万里时年33岁。他调任永州零陵县丞。杨万里恭敬地向谪居于此的张浚请教做人的道理。张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 鼓励杨万里要站在正义的立场上, 保持清直的节操。自此, “正心诚意”便成了杨万里立身处世的最高准则。

乾道元年 (1165年) 夏, 旱情十分严重, 官府并未放松丝毫剥削, 从而引发了郴州李金的起义。杨万里写下《旱后郴寇又作》:

自怜秋蝶生不早, 只与夜蛩声共悲。眼边未觉天地宽, 身后更用文章为?去秋今夏旱相继, 淮江未净郴江沸。饿夫相语死不愁, 今年官免和籴不?

“淮江”指上年两淮饥民的反抗。“和籴”即“平籴”, 或称“助军粮草”, 是官府以筹助军饷官民商量交易为名, 而实际向农民摊派数额强买粮食的害民虐政。名为“平籴”, 实际是白抢农民的粮食。所以农民沉痛地说:“饿死倒不要紧, 今年和籴免不免呢?”诗人尖锐地指出, 人民的反抗不是因为旱灾, 而是官府的苛税逼出来的, 是官逼民反, 罪在官方。

革命题材的诗歌 第2篇

辛亥年走了王朝,

明明清清的恶霸清走了无处。

光复了,民主、共和,

来了,生命。

这只是开始;

有了,思想、习俗,

别了,一切。

华夏才成了华夏,

中华才复了中华。

是否此刻起,人才是人,

他说,握手、鞠躬,

走了,屈跪、万岁。

是,还是否,

东方迎来了希望,

我想是的,定是的。

雪蛮子的耻,

不,不,不,不是,

好像这只是,只是开始,

会振兴了我华,

熟识三民义,

谁料有贼篡谋,

失了义,

你是否还能记起,

那年的义旗,

升起。

有了南湖水上的木船,

载起了黄土,

迎来了,镰刀、铁锤。

始了,

开始了。

你是否还要听,

听满山的杜鹃红,

你,

还是那个你,

我,

依旧铁骨的我。

许诺了沉默的大地满仓,

李白“饮酒”题材诗歌的文学意蕴 第3篇

关键词:李白;饮酒诗;豪放率真;狂傲自负;感伤飘逸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一生所创作的饮酒诗中,尤以《独酌》、《将进酒》、《襄阳歌》等流传甚广。“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是杜甫对李白的一生诗歌创作的概括。诗人在酒中感受着生命的力量,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抒发着对生活的热爱,流露出洒脱奔放的人生态度。他的饮酒诗歌在艺术的表现上宛如醇厚浓郁的美酒,清香四溢,令人心醉。

一、不同人生时期李白的饮酒诗中思想的变化

纵观李白的饮酒诗,无论痛苦与快乐,愁闷与陶醉,都与酒紧密相连,这种特殊的现象恰恰构成了李白诗歌的独特的艺术风格。酒,被诗人融合进了诗歌的创作之中。不仅如此,李白饮酒诗中的“酒”还影响到作品创作中的艺术个性和作品风貌的形成。从功名未显时的抑郁深沉,扬名得志时的明快热烈到理想幻灭时的愁苦愤懑,不同的酒态展现出诗人不同的心理变化。

(一)青年时代渴望一展抱负、意气飞扬

青年时代的李白,他把积极入世看作是当务之急,把“济苍生”、“安社稷”当成自己的最高追求,他渴望能够施展抱负,兼济天下。对于李白,此时的酒仿佛是一种心情调味品,它使李白的生活变得轻松自如。这个时期的饮酒诗,其基调明快流畅,乐观昂扬。以《待酒不至》为例:

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晚酌东窗下,流莺复在兹。春风与醉客,今日乃相宜。

山花、流莺、春风,构成了一幅优雅恬静的春日图景。在风清花香的夜晚,正好衔杯,但因“待酒不至”,诗人也感到有点缺憾。对于李白来说,如若没酒,即是在这美好的春夜之中也不能尽兴。而惟有“醉客”才与这良辰美景“相宜”,才能领略到无尽的乐趣。表面上看,诗人是因“待酒不至”而感到不如意,其实,也隐隐透出了诗人久待不仕的惆怅,有一种芳草摇落,美人迟暮之感。与前诗相对照,更能够看出诗人被诏后的快意和喜悦。但是,现实却无情捉弄了这位天真的诗人。

此后的饮酒诗中便多了几分哀叹与忧愁。“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涤荡千古愁,流连百壶饮。”(《友人会宿》)“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江夏赠韦南陵冰》)诗中体现出的“愁”,是政治上的失意,是心灵上的空寂,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苦闷。酒,此时已成为了消愁之物。杯中的酒已融入进了诗人无尽的孤寂、不平和愤懑的情绪中。然而,生活的艰辛,环境的恶劣,使他沉溺在了狂饮滥醉之中。

(二)中年时期理想受挫、怀才不遇

李白中年时期的饮酒诗,就反映了他心灵历程的重大转折以及思想性格中的各种矛盾。出世与入世,是李白中年时期的饮酒诗中表现出来的突出的矛盾。这时期的饮酒诗,多触及时事,诗题中蕴含着深层意义,杯酒中注入了现实内容,真实地记述了诗人同最高统治集团直接接触后对社会人生的独到认识和见解。

《将进酒》就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饮酒诗。诗中作者自己登高远望,遥想眼前的黄河滚滚东流,一去不返,感叹人生短暂,红颜易衰,巧妙地引出了人生如梦的主题。表面上看,似乎是歌咏及时行乐,但又纵横变化,大起大落。诗人对佞幸小人得势,士人才子受压,统治者无德无识,生活中贤愚颠倒的不合理现象进行了强烈抨击。诗中虽无直接触及社会问题,却流露出一种极为深广的忧郁情绪和不平忿闷之感,诗篇充满了惊心动魂的悲剧气氛。整首诗通篇不离酒,但这里的酒已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涵义,是诗人生活中酿成的一杯“苦酒”,他狂饮是为了排解“愁绪”。往日的豪情已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悲与愁、消沉与放纵。但是,也能看到,诗人的放纵实是源于内心的苦闷,是发泄,是失意后的抗议。但他仍坚持“天生我材必有用”,仍然心怀“直挂云帆济苍海”的期望。

(三)晚年时期内心苦闷但依然飞扬豪迈

李白的内心是矛盾的,面对污浊的现实,他意识到自己的理想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颓废,在他的饮酒诗中,无论是表现对理想的追求,还是表现对压迫的反抗,都有着火一样燃烧的激情。即使诗人晚年的饮酒诗,也保持着飞扬豪迈的气概。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可以看出,尽管李白在精神上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全诗的字里行间仍表现出豪迈慷慨的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像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狂热的,这种狂热的态度使他在强大的黑暗势力的包围中仍能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可以说,李白在仕途遇到坎坷之后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积极乐观,这就是李白对后世作家最具影响力的地方。

李白各个时期的饮酒诗,思想内容不尽相同。从总体上展示了诗人的心灵历程,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诗人思想发展线索:希望—失望—希望—最后的失望;希望伴随着失望,失望中又充满着希望,由希望始,至失望终。饮酒诗毫不掩饰地将诗人的幻灭与追求,痛苦与希冀流泻于字里行间,李白的所憎所爱、一颦一笑,都倾注于酒杯中。李白的饮酒诗是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深刻的社会价值的。

二、李白饮酒诗中表现出的独特艺术特色

(一)酒与诗的完美结合表现诗人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

李白的饮酒诗,不但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且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杜甫称赞他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使他的饮酒诗具有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诗歌通过“酒”的意象带上了独特的特点,酒反复被李白所咏唱,诗中的酒意如同精灵般丰富灵活,不停地充实李白的酒感。酒赋予他灵感,酒赋予他生命,在酒中他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更获得到了生命的价值。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饮酒诗想象力丰富,大胆运用比喻、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够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语言朴实无华,明丽流畅,珠圆玉润。李白的饮酒诗不受格律束缚,自由舒卷,如行云流水,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清新的质里,增加了生命的青春感和坚忍不拔之感。例如《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诗的首句点明时间:夕阳西下,似乎平淡无奇。从第二句起,诗人着重描写了所见所闻。把一个个醉态可掬的酒徒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诗句通过侧面烘托的手法,以“襄阳小儿”之举,“旁人之口”把山公的形象进一步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逼真。接着便是大段人物醉中想象的精彩描写,其中有奇妙的比喻,也有大胆的夸张;有叙述,有抒情,还有议论。这首诗让我们从李白的醉酒,从李白飞扬的神采和无拘无束的个性中,领受到一种精神舒展的乐趣。此时的诗人尚未成名,郁不得志,诗中提出世态炎凉,应及时行乐,通篇充满着愤世忧生的感情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执着,是热情、天真、才华横溢而又放荡不羁的诗人形象。李白创作的饮酒诗中,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这也是诗人内在气质的外部表现。无论得意时的“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还是失意后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都显现了诗人豪爽的性格魅力。

(二)饮酒诗独特的韵律显露诗人突兀不平之气

李白诗歌的体裁,有古风、乐府和近体诗。其中五律较多,唯七绝成就较高。李白的饮酒诗中也极少用近体,即使写了近体诗,也每每打破定格,多用拗句,在齐整的定式中有一股突兀不平之气。如《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之三:

划却君山好,(仄仄平平仄)

平铺湘水流。(平平⊙仄平)

巴陵无限酒,(平平平仄仄)

醉杀洞庭秋。(仄⊙仄平平)

这首诗是仄起首句不押韵的五言绝句,严格的定式应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末句的第二个字应用仄声,但诗中却用了平声,于是,此句中第二、四个字都成了平声,违反了“二四不同”的原则。因为在律诗中,第二、四个字的区别是绝对分明的,即必须是一平一仄。可见,李白的近体诗在严格意义上讲,多是不规则的。

但是,格律、声韵,只是构成诗歌形式的因素,文学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这首诗是作者胸中激情的发泄,带有浓郁的抒情味。此诗的创作是在李白流放夜郎遇大赦,正好遇到李晔也刚被贬官,两人泛舟洞庭便开怀狂饮的情况下创作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抒发自己昔日的不幸遭遇和李晔此时的处境感到心酸、愤慨的情感宣泄。此诗虽然不合声律要求,但冲破了束缚,使诗人的情感的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李白的饮酒诗所表现的是一种以不畏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与胸襟豪迈的乐观主义相结合的情绪。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仕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他关怀国家安危和人民疾苦的进步思想,蔑视腐朽权贵和儒家旧传统的反抗精神,他在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一直为后人所尊敬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白.《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99.

[2] 李阳冰.《草堂集序》.中华书局,2000:123.

[3] 张中纲.《杜甫诗集》.中华书局,2005:33-36.

[4]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吕慧鹃,刘波,卢达.《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6] 葛景春.《盛唐骄子李白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7] 陶今雁.《唐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出版社,2009.

浅析中国古代战争题材诗歌的主题 第4篇

一、以抒发建功立业之情为主题的诗歌

1. 该类主题的诗歌出现的原因

就思想上讲, 从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开始, 一度盛行的黄老学说沉寂下去, 代之而起的是儒家学说。这种学说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推崇,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主导思想。儒家思想中, 很重要的一条, 就是鼓励读书人积极出仕, 为朝廷建功立业, 所谓“学成文武艺, 货于帝王家”。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 许多读书人形成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渴望投身报国, 建功立业。除走科举这条应试之路外, 从军征战以建立功业, 报效国家, 也是一条很重要的道路。

2. 该类诗歌的主题

在国运昌盛之时, 如唐代, 诗人们处在和平的环境里, 迫切希望建立功业, 以实现自身价值, 则他们往往把这种思想诉诸诗歌;在国势孱弱、屡受外族侵扰的时期, 如宋代, 诗人们的生活受政局和战局的影响, 他们的思想中, 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如何为国出力, 如何从军报国以及抵御外侮、收复失地。这种思想时时盘踞在他们的头脑中, 当他们提笔写诗的时候, 不能不流露出来。以上这两种思想主题, 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所以读起来都很感人, 很激励人。

二、表现反对战争为主题的诗歌

1. 通过描写士兵的思乡情绪, 表现诗人反对战争的思想主题

在古代, 战争往往持续的时间较长久, 许多士兵年轻时就随军征战, 头发白了也不得退伍归家, 多年的征战, 使他们思念家乡的亲人, 希望早日罢战解甲。同时,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正是表现了他们对无休止战争的厌烦。

2. 刻画战争所造成的悲惨后果, 来反映作者反对战争的思想主题

在这些诗歌中, 诗人描写和刻画战争带给人们的悲惨后果, 足以让人们消除对于战争的热情。

诗歌题材 第5篇

面对肆虐的雪灾, 我们的诗人充当了“时代的鼓手”的角色, 创作了大量富有战斗力的光辉诗篇, 采用了大量的现实主义的手法直面描绘了灾难的残酷性, 另外一方面在思想上又高扬了理想主义的风帆。这些诗歌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极富战斗力。

一、直面灾难的现实精神

很多奔赴一线的诗人们亲历了灾难的洗礼, 经受了冰天雪地的严寒, 目睹了抗冰救灾过程险峻的现实。他们在奔赴救灾前线的过程中有了与生活广泛的接触, 扩大了生活的视野, 丰富了写作的素材, 特别是雪灾中群众的苦难触动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一个奋战在第一线的人民解放军———李瑛在《冰雪中国》中写道:“长期罕见的低温/冻雨、暴雪, 如把把飞刀/呼啸, 劈砍、吞噬/接着, 惨白的尖冰/又赶来如铁的封杀/万里沃野, 茫茫大地一眼望去/群山失踪, 江河窒息/千万座城市和乡村/千万条大路和桥梁/千万座输电的铁塔/千万片场区和田野/灯光灭了, 炊烟熄了/所有机器都再不转动/所有车轮都停止了飞驰/我们满眼翠绿的大地/我们红红火火的生活/一个个准备欢度除夕的家庭/突然都被推向冰窟雪谷。”诗人采用了一系列生冷瘦硬的动词:“呼啸、劈砍、吞噬、封杀、失踪、窒息”等描绘了冰天雪地里寒风肆虐, 冰冻蔓延的景象, 呈现给读者一幅萧瑟, 冷清的画面。春节本是中华民族最祥和最温馨的节日, 可是在肆虐的雪灾面前一切都寂寞了, 冷清了。“不能让雪成为每一家年夜饭的第一道菜啊!”这不仅是党中央的呼唤, 而且也是所有中华人民的心声。来自贵州的诗人———何居华在他的《盐路》 (外二首) 组诗《不会开花的油菜》中以含蓄委婉的方式道出了冰雪中的农村所遭受的巨大经济损失:“冻雨以结冰的方式把油菜花蕾/变成了琥珀/只有回忆的鹅黄/在山民蓄满泪水的眼中闪动/”昔日的田野是一片金黄的油菜的芬芳, 到处洋溢的是丰收将至的喜悦。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冰冻把芬芳欲结果的花朵冻成了“晶莹的琥珀”, 剩下的只有往日“鹅黄的回忆”。怎能不让辛劳艰辛的山民们“鹅黄的回忆”在“蓄满泪水的眼中闪动”呢?

诗人们立足于现实, 大量采用白描的手法, 描写了灾难在时间上的突然性, 衬托出救灾过程的紧迫性。反映我们面临的困难的严峻性。“挑战!大雪纷飞/大雪纷飞, 挑战!”这确实是一场挑战, “灾难挑战中国/挑战中国的脊梁/够不够坚强/挑战中国的意志够不够坚定/挑战中国的大脑够不够聪明/挑战中国的大地/还会不会, 会不会红日东升” (《冰雪之劫战歌与颂歌》) 。诗人直面灾难, 直面困苦, 以全新的笔触展现了灾害带给我们的痛苦的记忆, 画面的真实性和情感的真挚性, 以及由此唤起全民的战胜自然灾害的斗志。人民情绪的兴奋, 焕发, 感激和乐观, 减去了以往的焦躁的意味, 从生活激动中发出了火热的声音, 体现了诗歌的战斗力所在。

二、大雪无情人有情的人性光辉

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 任何一个有责任心民族感的诗人都不会置身于时代的大潮之外, 正像我们伟大的战斗诗人艾青在《诗与时代》中所说:“/这伟大而独特的时代, 正期待着, 剔选着它自己的伟大而独特的诗人”。诗人们此时把自己的爱国行动具体转化为书写表现爱国主义的诗歌, 用自己手中的笔谱出了一曲曲大雪无情人有情的感动之歌。

“天寒地冻更显血的温热, 冰雪无情, 情在心灵深处” (《诗刊》<抗雪救灾歌>中华人民在危难的时刻总是有着那么一股割不断的血浓于水的温情。诗人丘树宏在《你我是一家》里对留在广东过年的外来工说:“木棉对芙蓉说/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 /开的都是幸福花哟, /你我是一家。珠江对湘江说:/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 /唱的都是幸福歌哟, /你我是一家。白云山对庐山说:/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 /守的都是幸福土哟, /你我是一家。我想对你说啊:/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 /做的都是幸福梦哟, /你我是一家。你我都是好兄弟啊/你我是一家;/你我都是好姐妹啊, /你我是一家。"无数外来的民工们因为大雪而滞留他乡, 过年回家团聚的梦想被无情的破灭了, 心里的悲伤无奈之情难以诉说, 但是当地的人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抚慰了异乡客人们的悲伤, 用温暖的心融化了覆盖在他们心头的冰雪。“我们看到了, 大雪封门的野战帐篷里, 子弟兵端上了那一碗碗热腾腾的面, 那一杯杯暖彻心扉的茶, 我们看到了, 因断电而黑暗的城池街道, 人民警察用车灯照亮了行人的归途, 我们看到了, 志愿者为孤寡老人, 点亮的那一根根蜡烛, 无数的自发的绿丝带行动, 用平凡的感动诠释了什么叫爱心大联盟, 我们听到了, 一个又一个的城市对滞留的旅客说:留下来吧, 这里就是你的家!来吧, 和我们一起过年吧, 让我们彼此温暖, 紧紧相依”。 (《温暖2008》)

此外, 诗人们创作了大量的反映冰雪中互相救助, 团结一心的诗歌, 如湖北著名诗人谢克强的《在南下的客车里》, 董宏亮的《那么多双手》, 吴伟华的《我们一起过年》、魏国松的《列车上的婚礼曲》、刘文玉的《大雪你下错了地方》等抒情诗, 情感的真挚, 字句的铿锵, 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含着炽热的情感, 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高扬的号召性

抗冰救灾时期的诗歌曾经是抗灾中最有力的号角, 诗篇中充满着爱国主义的激情, 激发了全民族抗灾的热情和爱国情绪, 它们在抗击雪灾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为抗灾摇旗呐喊成为诗人自觉的爱国行动, 抗灾诗歌也以服务于抗灾为目的, 表现出强烈的战斗激情。正如济慈所说:“我认为我们的一切激情和爱情一样, 在它们崇高的时候, 都能创造出本质的美[1]”诗人们的激情来源于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念, 来源于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切的爱, 这种崇高的思想使他们的诗歌在审美层次上得以净化和升华, 这一类的作品高扬了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似疾风, 如暴雨, 给读者以震撼的强烈效果。风格总体上来说激昂豪壮, 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

诗人们满怀爱国主义的激情写下了一系列颂歌与赞歌。其一, 有反映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抗灾第一线的感人场面的如:“寝食难安的总书记/, 深入到400米下黑漆漆的矿井。” (《诗刊》〈非常雪景:中国红〉) “到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去!/总理专机冲破夜幕腾空而起/甚至不知降落的机场在何处。” (《诗刊》〈抗雪救灾歌〉) 此外, 《冰雪中国》、《雪中光芒》、《一盏灯亮起来》、《中国雪》、《工友》《总理鞠躬》等诗歌讴歌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身作则, 不顾安危, 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形象。其二, 有歌颂各行各业在救灾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和英勇事迹的诗歌。“冰柱裹银线, 摩天君早行。浓眉弹冻雨, 高塔破坚冰。为送千家暖, 甘抛一己生。雪原香正溢, 梅蕊慰英灵。” (《中华诗词》〈湖南电力三员工抗冰排险壮烈殉职〉) ———歌颂了湖南的电力工人 (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 “为送千家暖, 甘抛一己生”的奉献精神。另外, 宋洪在《戊子元宵中夜不寐感奋为作》一诗中也有关于电业工人的赞颂:“战士驰援鱼水重, 电工抢险死生轻”。 (见《中华诗词》) 。英雄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整个城市和农村的光明:“风雪萧萧锁电桥, 钢筋铁骨竟折腰。男儿赤胆何为惧?灯火一城碧血浇!” (《为舍生保电的英雄而作》———中国诗歌网) 其三, 涌现出反映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互相帮助抗冰救灾的诗歌。如《豫牌工程车驶进郴州》、《唐山农民来到郴州的山冈》《郴州, 26只唐山肩膀》等热情赞扬了北方的人民用最质朴、最感动的方式对南方灾区的援救, 体现了中华人民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的决心。第四, 在困难面前, 解放军和武警官宾们总是冲在最危险的前方。《新潮诗词》中徐升阳的《抗冰救灾之歌》第五首:“中国人民解放军, 直奔险路救人民。官兵昼夜除冰雪, 十里军徽十里春。”出现了人民解放军奋战在前线的身影。此类的作品很多, 如:《致照片上啃雪团的士兵》、《睡》《解放军, 好样的》, 充分歌颂了军人作为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 作为党和人民的优秀儿女, 作为13亿中国人民的忠诚卫士, 他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四、抗冰救灾主题诗歌的“诗史”特性

所谓“诗史”, 一是要求诗歌有“现实性”, 二是要求诗歌有“政治性”。正因为抗冰救灾诗歌讴歌了时代精神, 反映特定时代的主题。这些诗歌因此也具备了“史”的性质, 不仅具有审美价值, 也具有认知价值, 而且往往写得比较外露。这些诗歌从各个角度全面地反映了祖国在突发灾难时所面临的考验等社会现实, 诗表现出浓厚的政治历史色彩, 表现了宽广的社会内容, 而且还寄予了深沉的感叹, 因而具有强烈的“诗史”特征。

诗歌这种短小精悍的文学样式, 最适合当时的时代要求, 而且也最能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大批的诗人采用新诗这种文学样式, 以“时代的节奏为节奏”[2]创作了很多长篇叙事诗和抒情诗。在08年的春节晚会上的一首朗诵诗《温暖2008》中:“雪在下, 雪在下, 雪在下……从三九过后一直下到腊月二十八/从北向南, /不分昼夜垂直倾撒, /冰凌黄河雨雪长江, /冻颤三湘大地, /直扑珠三角, /不见了花城含苞欲放的迎春花, /低温严寒, /冻雨冰挂, /突如其来, 突如其来/逼近年关, 逼近年关, /我们郁郁葱葱的南国家园, /在漫天冰雪的笼罩下迎来了2008, /到处都是皑皑白雪, 白雪皑皑, /高速公路封道, /车站旅客滞留, /空港被迫关闭, 贯穿南北的电气化大动脉因断电而瘫痪, /华东、华中、华南, 湘鄂粤、苏浙皖、云贵川, /电力告急、煤炭告急、食品告急, /灾区的老百姓的生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还有成千上万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 /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挡在了回家过年的路上, /寒风冻僵了他们蹬车返乡的笑脸, /雨雪冰封了他们渴望团圆的喜悦/”。类似的诗歌还有如高洪波的《挡不住的春天》和王燕生的《抗冰救灾歌》等等。从文学价值来说, 这些诗不能说有多么突出的成就, 但是, 其创作的动机主要在写时事, 而且也不拘于一时一地是一种全景式的反映, 其人其事皆有据可查,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诗史”不能被正史取代的地方, 就在于它具象地表现了特定时代中人们的生活, 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时代的氛围, 时代心态。这些充满时代感的诗作为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 充实了对21世纪初的历史书写。自由体新诗热烈的情感、自由豪放的个性以及崇尚表达直观自然的深刻感受等特点又进一步加深了它作为时代的号角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诗刊》2008年3月半月刊 (上) 总第540期诗刊杂志出版社

[2].《中华诗词》2008年第3月刊.中华诗词杂志社

[3].《中华诗词》2008年第4月刊.中华诗词杂志社

[4].《人民文学》2008年第3期.人民文学杂志社

[5].《光明日报》网http://www.gmw.cn/content/2008-02/22/content_738065_2.htm

[6].《中国作家》第十八期专号http://www.yzs.com/html/0818/0818.html

[7].《诗潮》2008年4月号.总第142期.诗潮杂志社

浅析杜审言诗歌题材内容的新变 第6篇

文学发展到南朝, 诗歌开始讲求声律和对偶, 注重语言的形式美和音乐美。初唐的诗坛, 承六朝余音, 诗风依然轻靡华艳。到高宗、武后时期, 才开始逐渐发生变化。一方面, “梁陈宫掖之风”余烬未灭, 另一方面, 一些诗人已有意识地以汉魏风骨来矫正六朝的“采丽竞繁”。 (1)

杜审言的诗作多成于应制之作仍盛的武后执政时期。杜审言不拘成规, 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进作品, 或发愤懑之情, 或抒失意之感, 于“文章四友”之中, 风格清新, 较少浮靡之气。明代的陆时雍颇有见地地精当评论道:“杜审言浑厚有余。” (2) 闻一多先生更肯定他已转变为纯粹的唐代诗风。

杜审言作品虽存不多, 但在题材内容上颇有拓展和创新, 形成了卓立于初唐而独特的艺术风格。从唐至清, 诗评家一直都很重视杜审言的诗歌成就, 把他当做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诗人来研究。纵观杜审言现存之作, 其中, 应制诗九首, 边塞送别诗八首, 山水诗十七首, 伤怀之作九首。下文便以上述四个类型分而论之。

二、阿谀迎奉之声中的异调

宫廷诗发展至初唐, 在题材、辞藻和结构方面都形成固定的规范和程式。一般而言, 以典故为喻, 以丽藻为言, 其内容不外乎是称颂帝王功德, 讴歌升平景象, 多粉饰太平之词而缺乏真实情感。杜审言作为宫廷诗人, 又身处王朝繁盛之际, 奉命写作一些应制之作, 是其工作与职责使然。

杜审言的应制诗占现存作品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 纵然也涉及陪幸侍宴、扈从出游等内容, 但较之其他宫廷诗作, 立意新颖深刻, 语言也清新活泼, 通俗易懂。其原因有二。一方面, 杜审言傲岸不羁, 对宫廷诗虚伪、阿谀的格调多有不满, 甚至有意采取保留、远离的态度。另一方面, 杜审言因贬官流放, 能接触到广大中下层的社会和人民, 很好地汲取民间通俗诗风的营养, 即使是应制之诗, 也充满着异调新声。如《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一年衔别怨, 七夕始言归。敛泪开星靥, 微步动云衣。天迥兔欲落, 河旷鹊停飞。那堪尽此夜, 复往弄残机。

全诗以织女情感变化为主线, 缓缓展开, 贯穿始终。“一年衔别怨, 七夕始言归”, 是望穿秋水地等待之后, 夙愿实现之际的期盼与兴奋。“星靥”、“云衣”生动地勾勒出织女的神态、表情, 把织女轻盈婀娜的体态和渺渺天际的神秘描绘得活灵活现。颈联是景物描写, 突破了传统七夕之作中喜鹊搭桥, 明月相随的场景, “兔欲落”、“鹊停飞”表达一种无奈的悲凉。融情于景中, 情感更显真切。尾联把伤感的气氛进一步烘托、升华, 既写牛郎织女隔河遥望的煎熬落寞, 又感自己一生的失意愁苦。诗虽为侍宴而作, 但不写宴会盛况, 而是借题抒情, 展现出诗人真情与骨力。再如《宿羽亭侍宴应制》:

步辇千门出, 离宫二月开。风光新柳报, 宴赏落花催。碧水摇云阁, 青山绕吹台。圣情留晚兴, 歌管送余杯。

该诗以叙事的方式展开, 描写宴会的环境和过程。首联开门见山地交代宴会的时间、地点。中间两联是景物描写, “新柳”、“落花”、“碧水”、“青山”分别用了“报”、“催”、“摇”、“绕”四个动词进行修饰, 被赋予了生命的力量, 以一种运动的状态呈现出来。而且, 颔联为倒装句式, 颈联为正常句式, 一正一反两联, 表现出语式、节奏的多变, 与景物的动感相互照应。尾联两句, 诗人抒发了宴会结束时意犹未尽的兴致和恋恋不舍的心情, 以契合诗歌的主旨。全诗格调高雅、意境开阔, 不用华辞艳藻, 充满盎然的生机。诗人陶醉于春日的和煦温暖与江山的多娇妩媚, 表现了极为真实的情感。景中有情, 情中寓景, 打破了前人应制诗中情景隔离的生硬模式, 为宫廷诗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三、昂壮雄吟的边塞送别

边塞送别诗是与边疆、离别关系密切的诗作。多有高亢之声, 而无低泣之音。初唐, 边塞战争不断, 不少文人怀抱远大理想慷慨赴边, 寻求报国立功的机会。杜审言身处初唐后期, 又曾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渴望以满腔热血报效朝廷, 极其关心边事与战争。

杜审言的边塞送别诗超出了一般送别诗仅叙个人情谊的狭小范围, 多了边塞之作的慷慨激昂和壮志雄怀, 又于传统写将士乡愁、思妇离恨的边塞诗中融入个人的际遇与对事业的追求, 呈现出新的时代风采。如《送和西蕃使》:

使出凤凰池, 京师阳春晚。圣朝尚边策, 诏谕兵戈偃。拜手明光殿, 摇心上林苑。种落逾青羌, 关山度赤坂。疆场及无事, 雅歌而餐饭。宁独锡和戎, 更当封定远。

此为公元678年在长安送娄师德而作。气势雄浑厚重, 语言朴质无华。“圣朝尚边策, 诏谕兵戈偃”, 立现泱泱帝国的神威霸气。“拜手明光殿, 摇心上林苑”, 简单的拜别场景, 使者身负军国大事, 沉重却高尚的使命感昭然若见。后三联是诗人大胆、丰富的联想, 从战场上的大捷、胜利后的庆宴到朝廷的嘉奖。虽时空跨度大, 但衔接紧密, 一以贯之。诗人的艳羡之情也于诗中有所体现, 他外露又婉转地表达了其渴望为国征战戍边, 尽忠效力, 以求取仕途康庄的情感。“更当封定远”, 又岂知不是作者自己的祈愿呢, 同时这也是有唐一代大众士子们的共同心声。又如《送崔融》:

君王行出将, 书记远从征。祖帐连河阙, 军麾动洛城。旌旗朝朔气, 笳吹夜边声。坐觉烟尘扫, 秋风古北平。

此为诗人696年在洛阳送崔融随武三思东征契丹时所作。首联点题, 后三联为军容战况的描写。“祖帐连河阙, 军麾动洛城”, 颇有一种铺天盖地、浩荡壮阔的气势, 有着咄咄逼人的气象。“坐觉烟尘扫, 秋风古北平”, 表达了诗人对战事旗开得胜, 大军凯旋的美好愿望。诗中描述了“关山朔气”、“戎衣羌笛”这些塞外疆场特有的自然景象和将士们的艰苦生活, 抒写了将士们杀敌报国、保卫边疆的豪迈情怀与昂扬斗志。该诗格调雄健、场面宏大、笔力雄健。诗人将时代精神和风貌, 寓于严整凝练的五律体中, 开盛唐边塞诗慷慨宏吟诗风之先河, 对后来的高适、岑参的创造有莫大的影响。

四、山水羁旅诗之寄情寓景

南朝, 诗人开始关注自然山水, 山水诗兴盛起来。唐人对自然风景艺术的关注, 使得山水诗在唐代多有发展。在体例上, 偏于近体;在结构上, 趋于疏散;在表达方式上, 重视写意, 初步具有了自己的风貌。

杜审言因屡次受贬流放, 其山水诗数量最大。诗人常触景生情, 因物兴感, 写途中的磨难与苦况。他重视自然与人生、人文的结合, 打破了物、我分离的局限, 转变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关系。呈现出雄奇、警拔、奔放的气象与格调。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萍。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巾。

此诗是诗人在江阴任职时与同郡僚友晋陵丞的唱和之作。诗人落笔便交代自己“宦游人”的特殊身份, 一个“独”字把诗人外放做官复杂的心理写得透彻明白。季节气候的变换更替本是自然界的规律, 无所为奇, 诗人却用“偏”、“惊”点出自己敏锐特殊的感受———借冬去春来的感叹和伤春之情以抒发诗人的离情别绪。颔联、颈联承接首联, 由所感转写眼前所见的明媚春光。云霞、江海、梅柳、莺啼、绿草, 韶光融融, 生机勃勃。诗人使用拟人的手法, 使画面呈现着一种流动的美感, 把对春天的审美体验和蕴藏在春景图中的自然活力一并浮漾于纸上。尾联, 诗人突然笔锋一转, 写道:“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巾。”借着赞美陆丞的诗, 诗人强烈的归思宣泄而出。一个“忽”字与首联的“宦游人”前后映照, 由兴发而转感伤, 由眼前景而勾起归乡情, 由郁郁春色而引发身处异乡的寂寥愁怀。明代胡应麟誉之为“初唐五言律第一” (3) , 可见该诗构思的巧妙、句法的紧凑以及经营上的匠心独具。再如《度石门山》:

石门千仞断, 迸水落遥空。道束悬崖半, 桥欹绝涧中。仰攀人屡息, 直下骑才通。泥拥奔蛇径, 云埋伏兽丛。星躔牛斗北, 地脉象牙东。开塞随行变, 高深触望同。江声连骤雨, 日气抱残虹。未改朱明律, 先含白露风。坚贞深不惮, 险涩谅难穷。有异登临赏, 徒为造化功。

诗歌描绘了石门山凶险陡峭的壮景。“千仞断”、“落遥空”, 开篇便从宏观上把握住一种磅礴逶迤的大局, 定为全诗的基调。定调之后, 诗人以细节描写进一步烘托气势。“道束悬崖半, 桥欹绝涧中”虽是写悬道、欹桥, 却衬托出山势之险怪峻奇。“泥拥奔蛇径, 云埋伏兽丛”, 山道泥泞狭窄, 又似盘蛇般蜿蜒曲折, 山间云绕雾缭, 且形如群兽聚集, 神秘莫测。这种惊心动魄的景象激发了诗人对险境的征服欲, “开塞随行变, 高深触望同”诗人勇攀险峰, 尽情享受着寻幽探胜乐趣。诗人在感叹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之余, 更是坚定了自己不言惮、不言败的意志。有别于以秀美山林为内容的作品, 诗人以暴力美学的方式发泄了积郁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

五、愁苦幽怨的自怜伤怀之声

“诗言志、歌咏言”, 诗歌自产生之日起就成为诗人婉约表达情感意志的方式, 且多是愤慨、抑郁之情的传播载体。至唐朝, 诗歌于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之情怀的技巧发展得更加炉火纯青。

杜审言一生仕途抑郁不得志, 虽曾以老子“处下不争”的思想自嘲自解, 但毕竟仍是积极干世者, 对重返朝廷并得以重用心存侥幸和幻想。同时, 他桀骜的性格也使他对自己的处境无法坦然释怀。诗人无论于春日、夜月或是节日, 均会有叹有感于个人的身世、遭遇, 满腔皆是沉郁顿挫的音调。如《赋得妾薄命》:

草绿长门掩, 苔青永巷幽。宠移新爱夺, 泪落故情留。啼鸟惊残梦, 飞花搅独愁。自怜春色罢, 团扇复迎秋。

《妾薄命》是乐府古题, 属《杂曲歌辞》, 内容多写妇女的哀怨, 此诗借美人失宠以寄寓流贬不遇之意。“长门”、“永巷”配之“野草”、“青苔”, 顿感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啼鸟惊残梦, 飞花搅独愁”, 凋零衰败的意境, 与女主人公的身世、心理十分贴切。且“惊”字、“搅”字下力较重, 很有骨力。虽有“啼鸟”、“飞花”字样, 却并不柔弱、绮丽, 而是透露出一种哀怨的气息, 与六朝句律迥然有别。尾联中, 则用“团扇”之典以自怜而寄不忍忘君之意。此诗首联即用工对领起, 一路精整, 到最后散结, 既精严又自然, 不留雕琢的痕迹。

然而, 杜审言的这类题材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诗人幽怨感伤的对象总是自己, 他没有意识和心情去放眼看更广阔的世界, 没有对国计民生的担忧、也没有对国家前途的惆怅, 一切只是以自我为中心, 沉溺于自己的痛苦中无法自拔。他悲天悯人, 自伤自怜, 常常凄凄切切, 很难突破心中的壁垒, 在境界上少有突破。尽管如此, 其对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仍旧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结语

杜甫曾经骄傲地宣称:“吾祖诗冠古。”杜审言在诗歌风格气象、体制形式和章法句式、选词炼字等方面, 对杜甫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杜甫的写景纪行诗, 雄浑壮阔、清新秀丽的特点, 就是对其祖父诗歌的传承和发展。杜甫作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领军人物, 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 真切地反映了社会矛盾。虽在内容意境上较其祖父有飞跃性地拓展, 但其沉郁顿挫的风格却是来自于杜审言浑厚且忧郁的诗风。

同时, 在性格上, 杜审言的“謇傲”对杜甫狂放性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杜审言自高自许, 矜诞狂傲处事态度, 杜甫颇有继承, 表现出张狂乐观, 富于浪漫气质的一面。他自信的情怀、直率的言行和勇敢的精神也能从杜审言的身上找到影子。

杜审言出现在“四杰”之后, 略早于沈、宋。他的诗作体现出初唐的普遍特征, 也蕴含着时代文风的新变。杜审言于诗歌题材内容的拓展是诗歌史上不容忽视的, 与其对近体诗的贡献一样, 绽放着绚烂耀眼的光彩。

摘要: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 杜甫之祖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友善齐名, 称“文章四友”。其诗作内容除部分应制之外, 大都是写景、纪行、酬唱之作。其风格浑厚, 笔力遒劲, 初步展示了初、盛唐接壤时期的气象。本文以杜审言诗歌作为考察研究对象, 对其作品的题材内容展开分析、讨论。

关键词:杜审言诗歌,题材内容,特点

参考文献

[1]徐定祥注.杜审言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2]乔象锺, 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第二卷)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启示下一篇:语文课堂中的提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