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课监测范文

2024-07-08

缺课监测范文(精选5篇)

缺课监测 第1篇

关键词:学生,疾病,缺勤,流行病学研究

儿童青少年是传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因为其正处在生长发育计划免疫相关疾病高发年龄段[1],而且学校人群集中,易发生聚集性病例。学校疾病统计是研究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学生因病缺课又是青少年健康受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掌握中小学校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疾病种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笔者在江苏省7个试点开展了学校因病缺课监测网络直报,现将2007年9月-2008年6月的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南京市白下区、无锡市崇安区、苏州市张家港、扬州市邗江区、镇江市京口区、徐州市铜山县、盐城市射阳县7个区/县作为监测点,监测点所有的中小学校均为监测学校,共监测中小学校483所,其中中学211所,小学256所,职业学校16所;学生742 823名,其中男生392 433名,女生350 390名。

1.2 方法

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统一的表格,由各监测点校校医按统一方法和标准,每天填写学生因病缺课症状及原因表格,缺课以“人·d”为单位计算,每6个课时为1 d,请假1~3个课时为0. 5 d,4个课时以上为1 d。疾病以病例为单位,1次疾病过程为1个病例[2]。每周五下班前将本周数据录入江苏卫生信息系统学生因病缺课数据监测网,不能网报的将每周数据用EXCEL表格汇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上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除盐城市射阳区部分学校外,其余各点全部实行网络直报)。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疾病构成情况

导致中小学生缺课的疾病中,排在前6位的依次为:感冒(37.72%)、其他疾病(18.12%)、水痘(15.82%)、伤害(6.94%)、胃肠道疾病(5.93%)、腮腺炎(5.33%),共占缺课总人次数的90.7%,其中传染病(包括感冒、水痘、腮腺炎、气管炎和肺炎、风疹、麻疹、结核以及其他传染病)占缺课总人次数的64.77%,是导致中小学生缺课的主要原因。见表1。

2.2 不同性别学生因病缺课率比较

总因病缺课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χ2=66.09,P<0.01)。在导致中小学生缺课的前6位疾病中,男女生主要致病病因发生变化:前3位及第5位顺次相同,分别是感冒、其他疾病、水痘和腮腺炎;而第4位和第6位病因中男生为伤害、胃肠道疾病,女生为胃肠道疾病、伤害,其中感冒(χ2=95.44,P<0.01)、水痘(χ2=46.40,P<0.01)、胃肠道疾病(χ2=136.10,P<0.01),因病缺课率女生高于男生,而腮腺炎(χ2=15.82,P<0.01)和伤害(χ2=375.64,P<0.01)的因病缺课率男生高于女生。见表1。

2.3 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率时间分布

由图1可见,中小学生缺课的高峰上半学年在12月份,因病缺课率为3.49/万;下半学年在3-5月份,因病缺课率分别为4.63/万,5.02/万,7.37/万。春季发病率全学年最高,全年因病缺课率为17.02/万。

注:*其他疾病:指除以上疾病和传染病外的疾病;**其他传染病:指除感冒、水痘、腮腺炎、风疹、麻疹、结核以外的传染病。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中小学生传染病(包括感冒、水痘、腮腺炎、气管炎和肺炎、风疹、麻疹、结核以及其他传染病)占缺课总人次数的64.77%,是导致中小学生缺课的主要原因,与相关研究[4]一致。学校传染病疫情特别近些年来常有发生,因为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抵抗疾病能力较弱,加上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人口流动频繁,容易导致传染病在校园内的发生和传播[3]。一旦疫情爆发,将严重威胁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影响[5,6]。因此,学校是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应当加强学校卫生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各级各类学校均应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配备校医或保健教师,并加强业务培训,使校医和保健教师真正承担起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应加强学校卫生的专业建设和人员配备[7,8],加强对学生因病缺课的监管,明确和各个地方学校相配套的方案,定期对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开展自查,对校内公共场所及物品定期清洗消毒。重视传染病在中小学生中的预防,接种疫苗,结合季节特点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等。

有关文献显示,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的最主要原因[9]。本次调查结果中,伤害导致江苏省中小学生缺课占病因构成6.94%,是除了传染病外最主要的致病病因,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这可能是因为学生作为一类特殊人群,好奇心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进行的激烈运动比较多有关。伤害导致的缺课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这可能是与男生偏爱剧烈运动,如篮球、足球等,受伤概率高于女生有关。因此,加强学校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将对学生伤害的预防起到促进作用。

江苏省中小学生因病缺课高峰分别在12月份和3-5月份,因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高峰期与季节性传染病发生有密切关系,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期,而胃肠疾病和一些季节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春夏交替和季节交替时,要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而且随着气温升高,户外活动增加,伤害随之增加,应该加强学校安全知识教育。学校在为学生提供安全保护措施外, 还应该提高学生自身的防护意识,可根据季节性流行病规律,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发病率,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建立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系统, 定期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测,落实好系统预防措施和政策,是预防和控制学生因病缺课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文军,许燕君,李剑森,等.广东省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特征.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47-49.

[2]白呼群,主编.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46-48.

[3]贝品联,主编.学校卫生工作指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98-99.

[4]丁胜非,陈碧云,段红英,等.湖南省2004-2005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654-655.

[5]郑高,叶丽萍,林馨,等.构建学校传染病防治体系的探讨.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4,10(6):62-63.

[6]许国章,周爱明,朱利利,等.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控制对策.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6):539-539.

[7]张智,张吉慧,苏孟,等.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对策.现代预防医学,2006,33(6):1 005.

[8]方利洪.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急体系建设.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96.

缺课监测 第2篇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市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逐步建立我市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的预警系统,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及早发现疫情,尽快采取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

(二)建立我市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报告预警系统。

(三)建立我市学生常见病报告日常和动态管理系统。

二、监测范围和内容

(一)监测范围:余姚市全市范围内的中小学校。

(二)监测内容:

1、学生每天因病缺课人数:每天只要因病缺课1学时即计为因病缺课,计为1人。

2、学生因病缺课天数:因病缺课以“人天”为单位计算。6课时为一天,缺课者请假不足一天时,“1-3学时”计为半天,“4学时及以上”计为一天(适用于手工报表)。因病缺课人天数=每例因病缺课天数之和

3、学生每天因病缺课率:因病缺课人数/应出勤人数。

4、因病缺课主要症状或疾病原因人次数:一学生因同一疾病缺课超过1天,症状和疾病均计为1人次(如:一学生因同一疾病缺课3天,症状和疾病均计为1人次)。

5、监测疾病症候群:流涕、发热、咳嗽、头痛、咽痛、恶心、腹痛、腹泻、呕吐、红眼、皮疹、受伤、黄疸、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喷射状呕吐、精神异常、嗜睡、意识障碍、昏迷、惊厥、其他。

6、监测疾病种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水痘、风疹、麻疹、手足口病、猩红热、腮腺炎、结核病;霍乱、伤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意外伤害与中毒等其他原因不明疾病等。

7、学生常见病:眼病、牙病、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异常、肥胖、蛔虫病、精神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等、泌尿系统疾病疾病、其他疾病。

8、主要技术指标:因病缺课症状监测报告率,因病缺课症状监测报告及时率,学生常见病发病率。

四、因病缺课资料的收集

(一)明确资料收集责任人

监测学校建立健全本单位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管理工作制度,实行校长负责制,指定专人或兼职老师负责因病缺课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要求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负责人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计算机及网络知识,校医、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可优先考虑。

(二)资料收集程序

1、学校各班级班主任或班级考勤负责人负责当天记录班级内因病缺课人姓名、性别、缺课时数、缺课疾病名称等内容(填报附表1);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负责人于当天16点之前负责收集当天全校因病缺课人数、姓名、缺课时数、主要症状等内容(即附表1)。

2、学校1天内同一班级出现相似症状3人或以上时,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学校应当天将学生因病缺课症状检测情况通过电话及手填表格或电子表格报告的形式上报所属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报辖区教辅室。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即派相关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学生疾病调查处理,采取相应措施,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写出调查报告上报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

一旦出现异常,即报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一同前往现场处理,为控制学校传染病的传播争取时间,避免更大的疫情发生。市疾控中心传防科核实分析后将处理结果分别报市卫生局和市教育局。

3、学校每周通过纸质报表或电子报表的形式式,将“学生因病缺课症状和疾病原因周统计表”上报所属辖区卫生服务中心。(报附表2)

4.辖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每周学校所报的“学生因病缺课症状和疾病原因周统计表”(附表2),在每学期末将统计结果汇总在(附表3)“余姚市学生因病缺课汇总表”内,报市疾控中心。

5、常见病在学生查体之后或依据医院诊断证明,将数据填入。

五、上报方式

(一)每天下午16点之前,由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负责人负责收集“学校学生因病缺课情况统计表”(附表1)

(二)学校每周通过纸质报表或电子报表的形式式,将“学生因病缺课症状和疾病原因周统计表”上报所属辖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表2)

缺课监测 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金山区开展学校因病缺课缺勤网络直报的65所中小学校的全体在校学生为监测对象。共监测学生59 181名, 其中小学生27 395名, 男生14 829名, 女生12 566名;中学生31 786名, 男生17514名, 女生14 272名。

1.2 方法

按照《上海市因病缺课缺勤监测方案》规定, 因病缺课指因疾病、伤害或不适症状而缺课的学生, 不包括办理了休学手续的学生。《直报系统》设置不同的症状和疾病类型。一次疾病过程为一个病例, 另一种疾病或同一种疾病另一次发生, 则为又一个病例。缺课以“人天”为单位计算, 6 个课时为1 d, “1~3个学时”为0.5 d, “4学时及以上”为1 d, 学校保健教师或班主任每天通过晨检、全日健康观察、信息确认等方式收集学生缺课信息, 于每天15:00前报告学生缺课信息。评价指标为:因病缺课发生比例 (%) =因病缺课人次数/监测人数×100%, 总因病缺课率 (%) =因病缺课总人天数/ (实际人数×应上课天数) ×100% , 新发因病缺课率 (%) =新发因病缺课病例数/ (实际人数×应上课天数) ×100% , 平均缺课天数=因病缺课总人天数/新发缺课病例数。

1.3 统计分析

将《直报系统》的学生缺课病例全部导出, 使用Excel 2003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因病缺课发生比例

总的因病缺课发生比例为10.00%, 小学生为12.52%, 中学生为7.83%, 小学生因病缺课发生比例高于中学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92.54, P<0.05) 。男生因病缺课发病比例10.83%, 女生为9.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46, P<0.05) 。见表1。

2.2 总因病缺课率

监测学生59 181人, 监测89 d, 总授课时数5 267 109人天, 总缺课时数11 084人天, 总因病缺课率为0.21%, 其中小学生为0.27%, 中学生为0.16%, 小学生因病缺课率高于中学生 (χ2=727.27, P<0.05) 。男生因病缺课率为0.23%, 女生为0.18%, 男生因病缺课率高于女生 (χ2=139.09, P<0.05) 。见表1。

2.3 新发因病缺课率

新发因病缺课率为0.11%, 小学生为0.14%, 中学生为0.09%, 小学生新发因病缺课率高于中学生 (χ2=343.02, P<0.05) 。男生新发因病缺课率为0.12%, 女生为0.10%, 男生新发因病缺课率高于女生 (χ2=51.58, P<0.05) 。见表1。

2.4 平均缺课天数

平均缺课天数为1.87 d, 其中小学生1.91 d, 中学生1.82 d;男生1.90 d, 女生1.83 d。不同病因的缺课天数中, 水痘的平均缺课天数最多, 为6.49 d;其次分别是流行性腮腺炎 (5.63 d) 、伤害 (5.31 d) 、手足口病 (4.81 d) 、肺炎 (4.79 d) 、结膜炎 (3.84 d) 、红眼病 (3.84 d) 、胃肠道疾病 (2.05 d) 、胃肠道症状 (1.48 d) 、发热 (1.42 d) 、呼吸道症状 (1.40 d) 、感冒 (1.31 d) 、流感 (1.13 d) 、痢疾 (1.00 d) 、其他症状 (2.19 d) 。

2.5 新发缺课病因构成

新发缺课病例中不适症状、伤害、疾病的构成比分别为70.75%, 3.69%和25.56%。不适症状中最多的是发热 (包括发热、发热伴上呼吸道症状) 。

2.6 总缺课天数的病因构成

因不适症状、伤害、疾病所引起的缺课天数分别占总缺课天数的56.15%, 10.29%和33.56%。不适症状中最多的是发热, 占所有缺课天数的28.09%;疾病中非传染病和传染病分别占总缺课天数的25.82%和7.74%, 传染病中报告最多的是水痘, 其次是传染性结膜炎、手足口病, 分别占全部缺课天数的4.57%, 1.70%和0.91%。

3 讨论

3.1 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性别学生缺课率存在差别

监测结果表明, 小学生的因病缺课比例、总因病缺课率、新发因病缺课率、平均缺课天数均高于中学生, 与其他报道[3,4]一致。原因主要有:小学生抵抗力差, 自我保健意识薄弱, 学习任务较轻, 生病一般都在家休息, 另外学校、家庭、社区缺乏有效的健康教育。男生因病缺课比例、缺课率、平均缺课天数均高于女生, 这可能与女生比较文静, 男生好动、调皮、喜欢追逐打闹、易造成伤害有关。

3.2 不同病因的缺课天数

不同病因缺课天数中, 最高的是水痘, 达到6.49 d, 其次分别是流行性腮腺炎 (5.63 d) 、伤害 (5.31 d) 、手足口病 (4.81 d) 和红眼病 (3.84 d) , 其余病因引起的平均缺课天数明显要少。可见学生一旦发生伤害或传染病, 会引起较多天数的缺课, 影响其学习。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课缺天数虽多, 但是都没达到传染病所需要的隔离期限。因此, 加强学生伤害和传染病的防制, 严格管理传染病同学的复课, 必须要有正规医院康复证明。

3.3 病因构成比的差异

无论是新发缺课的病因构成比, 还是总缺课天数的病因构成比, 发热均居首位, 其次是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 (含传染病) 早期临床表现一般是发热[5], 伴或不伴有上呼吸道症状 (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 , 所以学生缺课病因主要是呼吸道症状或疾病, 与文献报道[3,4]一致。胃肠道病因较文献报道[4]高, 原因可能有:学生在校就餐, 有些食堂的饮食搭配和卫生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学生挑食, 部分学生通过节食达到减肥目的, 另外学校外流动的摊贩食品无质量保证。所以, 要对学生加强合理饮食和食品安全教育, 使学生做到合理饮食、规律进餐、不挑食偏食、卫生饮食, 同时卫生监督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饮食的环境。

3.4 学生因病缺课网络直报监测的有效性

实施直报系统前, 学生因病缺课由班主任或保健教师晨检进行登记, 保健教师每月、每学期进行汇总, 然后将结果报告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直报系统后, 保健教师不仅通过晨检, 还通过午间、课间健康巡视等全日健康观察方式监测学生健康状况, 及时报告学生因病缺课的信息, 可以快速便捷动态地监测学生的健康状况, 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快速统计每日、每周、每月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学生因病缺课症状和疾病情况, 建立相似症状或疾病预警阈值, 为学校传染病早期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6]。该系统建立因病缺课和晨午检相结合的日报告系统, 更加有效地进行学校传染病早期预警工作[7]。各级疾控中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学生的健康状况, 尤其是传染病, 可以及早发现疫情苗头, 确定集中病例、调查现场, 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遏制疫情的蔓延。上海市学生因病缺课网络直报工作刚刚起步, 预警功能正在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 继续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网络直报, 及时掌握缺课原因, 分析传染病及相关症状的流行特征, 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同时, 动态监测学生因病缺课的相关信息, 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缺勤,人群监测,学生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颖, 曾光.2004年全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 (1) :81-82.

[2]沈蕙, 滕臣刚, 李海, 等.学生因病缺课网络直报的效果观察.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8, 20 (8) :403-404.

[3]高仙, 马宏彬.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 (11) :1037-1038.

[4]王东月, 沈明珠, 吴叶, 等.2007~2008学年常熟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9, 23 (3) :275-276.

[5]郭舫茹, 王志荣, 杨娜, 等.北京市石景区中小学校发热监测.首都公共卫生, 2007, 1 (6) :262-264.

[6]李印东, 王全意, 李玉堂, 等.学校因病缺课监测预警阈值的研究.首都公共卫生, 2008, 2 (3) :112-115.

学生参赛缺课请假条 第4篇

我因参加比赛,因此要请假,不能来上课。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请假XX天,请批准。

请假人:XXX

年月日

只要把请假事由、请假时间、请假人等必要事项写上就行了。不用整太复杂。

领导会在你的请假条上签字的`。一般你们单位肯定规定:多长时间由谁来准假,要找对人,还有请假期间的待遇问题要协商好。

员工事假请假条

某某领导(先生)您好:

由于老家路途远,做火车需要一天,端午节期间想多请假2天,希望组织上(或者公司)能给与本人假期,本人在端午节归来后一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以更加高涨的情绪投入到工作当中,并且处理好请假期间的事物,希望组织上给予批准!

谢谢!

【格式】

1.居中写标题“请假条”。

2.请假对象的称呼。要顶格写,并在后面加冒号。

3.请假原由。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主要写明请假的原因和请多长时间假。

4.请假起止时间。

5.祝颂语。

6.请假人签名。

7.请假时间。写在正文的右下方。

请假条备案记录格式(班委用)

姓名:寝室:电话:

请假所去地址:

请假所去地点联系方式:

请假事由:

预计返校时间:批假人:

附注:请假条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写好,由当天请假同学提前写好交-班长签字后给班主任。未经请假离开以擅自离校处理。

班长将请假条备案条统一收好并记载,纪检委员到班长处了解请假情况再作考评. 请假条写法范例

岱山县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 第5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岱山县有代表性的6所中小学校 (城乡高中、初中、小学各1所) , 1996-2006学年连续11 a收集6所监测点校全体在校学生 (年龄7~19岁) 共计66 830名。其中男生33 401名, 女生33 429名;城镇学生33 348名, 乡村学生33 482名;小学生33 725名, 初中生16 511名, 高中生16 594名。

1.2 方法

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1]的要求, 制定统一的表格, 由各监测点校校医组织各班班主任对学生因病缺课情况逐日登记, 要求学生因病或因伤请假时出示诊断证明, 缺课以人·天为单位计算, 每6个课时为1 d, 请假1~3个课时为0.5 d, 4个课时以上为1 d。疾病以病例为单位, 1次疾病过程为1个病例[1]。每月由校医统计汇总上报。每学期结束后, 按病因系统分类汇总, 计算患病率、因病缺课率、人均缺课天数等指标, 对1996-2006学年连续11 a因病缺课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1996-2006学年学生因病缺课情况

见表1。各年度学生患病率和因病缺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 871.48, χ2=978 551.65, P值均<0.01) , 患病率和因病缺课率均有逐年下降趋势。

2.2 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因病缺课情况

见表2。不同学习阶段学生患病率和因病缺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17.94和504.92, P值均<0.01) , 小学生因病缺课率显著高于初中生 (χ2=252.47, P<0.01) , 初中生因病缺课率显著高于高中生 (χ2=11.79, P<0.01) 。

2.3 不同性别学生因病缺课率比较

见表3。女生患病率高于男生 (χ2=31.34, P<0.01) , 男生因病缺课率高于女生 (χ2=130.64, P<0.01) 。

2.4 城乡学生因病缺课率比较

见表4。乡村学生患病率和因病缺课率均明显高于城镇 (χ2=189.88和27.98, P值均<0.01) 。

2.5 因病缺课病因构成

影响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的首位疾病是感冒, 占患病总数的61.40%, 其他依次为胃肠道疾病、伤害、其他传染病 (风疹、腮腺炎、水痘等) 、气管炎和肺炎等。其中小学生的前5位病因分别为感冒、胃肠道疾病、其他传染病、伤害、气管炎和肺炎, 中学生的前5位病因为感冒、胃肠道疾病、伤害、其他传染病、气管炎和肺炎。见表5。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 岱山县1996-2006学年中小学生患病率为34.04%~40.00%, 因病缺课率为0.27%~0.37%, 人均缺课天数为0.52~0.71 d, 患病率和因病缺课率、人均缺课天数均高于国内有关报道[2,3], 学生患病率和因病缺课率随着学习阶段 (年龄) 的增长而降低, 与有关报道[2,3]基本一致。小学生因病缺课率及人均缺课天数都明显高于初中生, 而初中生又高于高中生, 也与有关报道[2]相似, 可能与小学生身体抗病能力较差、易患呼吸道等疾病有关。乡村学生因病缺课率高于城镇学生, 与乡村学生的生活水平、卫生习惯及自我保健意识都较城镇学生差有关。男生因病缺课率高于女生, 与男生好动、活动广、易发生伤害等有关。

从因病缺课的病因看, 学生因病缺课的疾病以感冒为主, 其次是胃肠道疾病。虽然这些疾病造成的缺课天数不多, 但患病学生人数较多, 导致因病缺课率较高。而伤害、肝炎等疾病病情较长, 因病缺课天数较多, 病情严重的还导致学生因病休学, 与有关报道[4]一致。伤害已成为学生因病缺课的第3位病因, 且是该县学生因病休学的首位病因[5]。伤害多为跌伤、碰撞伤、机械损伤等, 以中学生为多, 可能与中学生正值青春期, 身心发育不成熟、易冲动、好表现自己、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有关。

因此, 应认真开展学生健康教育, 尤其是开展农村小学生的预防保健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由于伤害发生后, 缺课较多、危害较大[6], 还应特别加强中小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安全方面的教育, 降低伤害的发生率。同时切实做好流行性感冒及胃肠道疾病的预防工作, 加强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的空气消毒和传染源的隔离管理, 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关键词:疾病代价,流行病学研究,学生

参考文献

[1]白呼群, 主编.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6:46-48.

[2]徐秀娥, 谢国辉.南雄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 (1) :63-64.

[3]王秀萍, 张凯, 梁红英, 等.1997-2000年福田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2, 23 (5) :396-397.

[4]郭莲英.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缺课原因与对策研究.中国学校卫生, 2002, 23 (4) :377.

[5]何存弘.岱山县1996-2003学年中小学生因病休学及死亡情况.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 (12) :1059-1060.

上一篇:广播新闻策划与创新下一篇:标准化模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