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养生之道

2024-05-12

孔子的养生之道(精选8篇)

孔子的养生之道 第1篇

孔子一生躬身“好学、讲学、办学”, 可谓“为学”不息。他依据人“性相近, 习相远” (《阳货》) 的特点, 提出“有教无类” (《卫灵公》) 的教学主张, 以其一贯倡行的“诲人不倦”的精神, 以“与其进也, 不与其退也”的态度教育学生, “自行束脩以上, 未尝无诲焉” (《述而》)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 弟子盖三千焉,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众多弟子, 素质及天资存在差别, 孔子意识到“生而知之者, 上也;学而知之者, 次也;困而学之, 又其次也;困而不学, 民斯为下矣” (《季氏》) , 于是在讲学过程中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杨氏曰:“生知、学知以至困学, 虽其质不同, 然及其知一也。故君子惟之为贵。”所以, 他注重后天的学习胜过一切。

孔子不认为“生而知之者”, 只是“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 , 并且极力称赞“学而知之者”, 以此策励孔门弟子。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 我无是也。多闻, 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 择其善者而识之, 知之次也。”这些都是他的“为学”之道。

一、好学

古往今来, 孔子都是“好学”者的典型, 他本人也认为“好学”是自己最大的特点。他在《论语》的首章《学而》篇首句提出“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的观点, 这种观点贯穿他一生的讲学历程, 也是他毕生的“为学”之道。

孔子“十五有志于学” (《为政》) , “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公冶长》) , 可以看出他对自己“好学”品质的自信, 也反映出他的“好学”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即便如此, 他面对时间的飞逝, 依然发出了“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的感慨, 生有涯而学无涯, “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泰伯》) , “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泰伯》) 。宋代刑昺说:“学自外入, 至熟乃可长久, 故勤学汲汲, 如不及, 犹恐失之也。” (《十三经注疏·泰伯第八》)

一时“好学”易, 一生“好学”难。但是孔子把这种“学习热度”坚持了一生, 一生“为学”并能坚持“好学”。孔子学习从来不需要任何人的督促, 他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主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的学习态度, 把知之、好之、乐之视为求学过程中由浅入深的三种境界。宋代张敬夫说:“知而不能好, 则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于乐, 则是好之未至也。此古之学者, 所以自强而不息者欤。” (《论语集注》) 所以, 任何事情, 但凡能做到好之、乐之, 则无论如何艰深、玄奥, 也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及。

他坚持君子固穷、安贫力学, 强调精神的需求大过物质的享受。“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 (《学而》) 。他“言必信, 行必果”, 即使身处困境, 也能坚持学习, 以至“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述而》) , 完全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钱穆解此句说:“孔子生平, 惟自言好学, 而其好学之笃有如此。学而未得, 愤而忘食。学有所得, 乐以忘忧。学无止境, 斯孔子之愤与乐亦无止境。如是孽孽, 惟日不足, 而不知年岁之已往, 斯诚一片化境。” (《论语新解》)

孔子从不轻易以“好学”许人, 除承认自己好学以外, 只称赞过颜回好学。颜回是他最得意、最喜爱、最欣赏的弟子, 也是孔门第一贤人, 堪称众多弟子中安贫力学者的典型, 即使“一箪食, 一瓢饮, 居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雍也》) 。所以, 当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时,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 (《雍也》) 志之所在, 即学之所在。颜回若不得孔子所志与所学之真传, 何以赢得孔子如此之高的评价。

二、会学

一个人不管如何学习, 总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孔子在《论语》中论述了很多经典的学习方法, 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1. 学而时习

学习是一个过程, 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在这个过程中, 已学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遗忘, 学者以时诵习之, 方可累积以进、学无废业。孔子的“学而时习”并不单纯地停留在闻见之知的层面, 同时要“温故而知新” (《为政》) , 这样才能“日知其所亡, 月无忘其所能” (《子张》) 。

学而时习, 本来是初学者的事情, 然而孔子“十五志于学”以后, 一生当之。以其“笃信好学, 守死善道”的信念, 牢守“学而时习”, 终其一生实为不易。

2. 学思并重

孔子重“学”, 但也不忽视“思”的重要性。他提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的学习方法, 即把学与思结合起来, 这是很精辟的。东汉包咸说:“学不寻思其义, 则罔然无所得, 不学而思, 终卒不得, 徒使人精神疲殆。” (《十三经注疏·为政第二》) 所以只读书不思考, 就会茫然无所获;只遐想不读书, 就会神思倦怠, 终是徒劳。《中论·治学篇》也说:“弗学, 何以行?弗思, 何以得?”可见, 学思不分家,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孟子则说:“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更是强调了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书本知识对读者来说, 只是间接经验, 必须学思并重, 才能领会深刻。孔子曾深谈自己的体会:“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 (《卫灵公》) 孔子肯定学是思的基础, 也强调思是学的深化, 要学思并重, 相互促进, 否则就会患“罔”、患“殆”。

3. 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是在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的, 孔门弟子中有些意识不到思考的重要性。孔子作为古代著名的教育家, “循循然善诱人” (《子罕》) , 在讲学中对弟子言传身教, 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例。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有个农夫问孔子问题, 孔子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于是, 他引导农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 问题得到解决。孔子将这种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运用到教学中,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述而》) ,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南宋朱熹说:“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 谓开其意, 发, 谓达其辞。” (《论语集注》) 长此以往, 学生不但能“举一隅以三隅反”, “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 , 闻一知十, 而且学会思考, 能触类旁通。

三、博学

孔子“好学”并非书呆子式的闭门造车, 两耳不闻天下事, 而是能够“入太庙, 每事问” (《八佾》) ,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公冶长》) , “以能问于不能, 以多问于寡” (《泰伯》) , 以一种极为谦逊的态度向别人学习,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子张》) , 所以, 最终成为“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述而》) 的集大成者。

孔子所认为的“博学”, 并不仅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 而是涉及事父事君、结交朋友、品德修养、为人处世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贤贤易色;事父母, 能竭其力;事君, 能致其身;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学而》) 。孔子曾问子路:“由也,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 吾语女: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阳货》) 一个人拥有这六种品德, 即仁、知、信、直、勇、刚, 如果不喜欢学习, 不懂得如何驾驭这些品德, 就会导致六种弊端, 即愚、荡、贼、绞、乱、狂。

孔子以饱满的学识闻名于当时的各个诸侯国。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 未坠于地, 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子张》) 孔子时刻提醒自己“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 (《里仁》) , 并且坚持“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 向众人学习, 不拘泥于一个人的学问, 随时随地“多闻”、“多见”、“多识”、“多问”, 广求知识, 博学于世。

朱熹说:“人之为学, 也是难。若不从文字上做功夫, 又茫然不知下手处;若是字字而求, 句句而论, 不于身心上著切体认, 则又无所益。” (《朱子语类》) 然而, 孔子本着“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为政》) 的求知态度, “默而知之, 学而不厌” (《述而》) , 将“为学”进行到底, 既能好学, 又能会学, 以至博学:往及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今至三代之礼六经诸史。所以, 上有诸侯、正卿垂询, 下有众弟子问学。颜渊曾惊叹他的学问无所不包:“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 (《子罕》) 孟子称之为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 郑樵则在《通志·总序》中说:“自书契以来, 立言者虽多, 惟仲尼以天纵之圣, 故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 然后能同天下之文;贯二帝三王而通为一家, 然后能极古今之变。是以其道光明百世之上, 百世之下不能及。”

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 第2篇

【摘 要】《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着很多关于做人的道理,影响深远,本文从君子之道、孝道、交友之道、修养之道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论语》 君子 孝道 交友 修养

《论语》一书主要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况。它不仅是在讲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更是在讲做人之道。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时代,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的状况,孔子主张恢复天下有道的局面,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此,他提出要正名,恢复天下正常秩序,而正名的关键在正人,正人的关键又在正己,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因此《论语》思想的核心就是“正人”,教导人们如何做人。

一 君子之道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在《论语》一书中出现多达107次,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身居高位的贤者,二是道德高尚的人。了解君子内涵,对于我们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仁”是君子的基本要求,是君子人格的核心所在,子曰:“仁者,爱人。”就是强调要爱护别人,对人有爱心,能先人后己,为别人着想。孔子把仁爱看作君子一生的追求,君子要处处体现出仁善之心,为此,孔子提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但同时强调孝顺父母、敬重兄长乃仁爱之基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不过,儒家所讲的爱不仅仅是爱家人,儒家有一句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以“爱人”又要求“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也就是博爱。

“义”是君子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所谓“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在对待“利”时,不会因为物质的诱惑,而迷失自我。儒家并不一味地反对追求利欲,但更注重的是,在获取物质利益时,要“见利思义”,对物质的追求要符合道义,不按照道义而取得的利益对孔子而言是不屑一顾的。因此,孔子特别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正确的义利价值观,对于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礼”是君子衡量言行举止的重要标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君子言行举止要特别符合礼仪规范,“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在日常生活中懂得为人诚恳,尊重他人,懂得谦让,这样才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立足社会。相反如果行为处事不遵礼制,就会带来危害。正如孔夫子所说的那样“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二 孝道

孝道是社会伦理的核心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语》一书中“孝”字出现了19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说明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敬重兄长、尊敬师长,百善孝为先,学习文化知识要从做人开始。

孝道主要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孝顺上。《论语·为政》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此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养活爹娘,简单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如果对父母没有敬重之心,就跟养狗养马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孔子提出了以“敬”为核心内容的孝道,强调对父母的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孝道不仅包括对父母物质上的满足,更包括对父母人格上的尊重和精神上的慰藉。同时,在孔子看来,孝敬父母还必须做到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要做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大意是说儿女侍奉父母时,如果父母有什么过错,要委婉劝阻,和颜悦色,即使自己的意见没被听从,仍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这是孔子在强调子女对父母还要孝顺,顺者为孝,必要时给予父母一些生活习惯和爱好上的包容和尊重,让他们精神上能够愉悦,才是真正的尽孝。

此外,孔子讲的孝道还表现在弘扬继承父母的遗志,祭祀时遵守严格的礼制,游必有方的牵挂等多方面。

三 交友之道

《论语》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和智慧,如何交友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有对朋友的选择、对朋友的态度、与人相处等几个方面。

人际交往中,择友至关重要,如果交友不慎,将给我们带来不利和麻烦。《论语》中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交友原则:亲近益友,远离损友。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鼓励人们要多结交那些正直、守信用、知识广博之人,而远离那些虚伪奸诈、自私自利、阿谀奉承、夸夸其谈、言过其实之人。

在对友态度上,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不能朋友说什么就是什么,要看他是如何去做的,人有时言行不一致,表里不如一,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朋友的为人,交到可靠的朋友。当面对朋友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时,应该做到忠告而善道。在《论语·颜渊》中,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孔子认为,朋友之间要以忠诚之心引导其改正错误,但要适可而止,不作过分强求,否则可能劝导不成,反而会自取其辱,自讨没趣。这在今天也不失为一个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另外,朋友交往还要保持一个谦逊、恭敬的心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要多看别人优势和长处,虚心讨教,对其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与人相处,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交友原则:适当距离产生美。在《论语·里仁》中,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对君主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于烦琐,反而会被疏远。朋友相处也要有一个度,适当的距离,孔子曾经说过“过犹不及”,这也是他“中庸之道”的具体反映。有个故事“刺猬取暖”也正说明人与人相处要保持恰当距离,独立人格,才能达到距离美的效应。

四 修养之道

孔子对自己要求很严,特别重视提高自身的修养。提出“修己以敬”的观点,主张在品行方面不断完善自己,达到做事恭敬认真谨慎,通过修炼自己,达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境界。

孔子的养生之道 第3篇

说到孔子,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出的一定是一位谆谆教诲的师长,或是文质彬彬的书生,这样的印象固然不错,但并不全面。其实,除了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孔子更拥有强健的体魄和乐观的心态。他兴趣广泛,品味颇高,称他为“生活艺术家”也不为过。

孔子对于衣、食、住、行都有一套准则,十分讲究,在这些准则背后,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孔子并未专门论述养生,但他的人生哲学和行为准则处处暗含了养生保健之道。因而清代学者李渔在《闲情偶寄》写道“从来善养生者,莫过于孔子。” 明代养生家万全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孔子养生之备,卫生之严,其饮食之节,万世之法程也,何必求之方外哉!”

饮食养生:“八不食”理论

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不言而喻,而孔子堪称中国古代的美食家,他对饮食的挑剔是出了名的,明末张岱《老饕集序》便有“中古之世,知味惟孔子”之语。这种挑剔不单是对色香味的追求,也是出于饮食卫生和身体健康的考虑。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句为人熟知的名言就出自《论语·乡党》,意为粮食加工得越精越好,肉食切得越细越好。饮食制作精细则利于消化吸收,反之则易伤脾胃,这在食物加工大多较为粗糙的上古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也体现了孔子对食物烹调的高要求。

孔子的“八不食”理论更为医家所推崇,具体是:“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孔子指出,腐烂变质的食物,颜色和气味不正的食物,烹调方法不当的食物,不合时令的食物(另有解释为不到该吃饭的时候不吃),切割不当的食物,没有适合的酱料搭配的食物,市场上买来的酒和熟肉,以及超过三天的祭祀用肉都不能食用。

这样的标准主要是从饮食卫生的角度出发,在此基础上,孔子在饮食的口味及对身体的影响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如不合时令的蔬菜瓜果,其味道和营养自然不及当季的食材,另一种解释强调吃饭要定时,不能或早或晚,毫无规律,无论哪一种解释,都体现了孔子对饮食的节制和自律,对现代人更有特别的意义。孔子提出的肉食和酒不可过量,姜对身体有益但也不可多吃的观点也颇有见地。肉食虽香,但饮食仍应以谷物为主。适当饮酒,但不可酒醉乱性。姜食佐餐,但切勿多吃。从中医的角度,酒可活血通络,姜可暖胃驱寒,但过量则会伤身。孔子的见解自然还有崇尚节俭、遵从礼节的考虑,但也恰与中医的观点不谋而合。

孔子关于饮食的论述可谓全面系统,其标准之高即便是在今天看来,未必能够完全达到。其实,在对饮食的高标准之下,更多的是对自身欲望和行为的节制。不放纵口腹之欲,有节制地享受美食,是孔子饮食养生的要旨。

起居养生:“食不言,寝不语”

在生活起居方面,孔子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其核心思想依然在于节制和规律。据《孔子家语·五仪》记载,鲁哀公曾向孔子请教长寿之事,孔子答曰:“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人自取之。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在鬼神信仰盛行的上古时代,孔子并没有将人的寿考单独维系于天命,而是指出有三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会使人罹患疾病,自取灭亡,这种概括可谓简明扼要,一语中的。

关于睡眠养生,我们耳熟能详的养生俗语,“食不言,寝不语”就是出自孔子之口。除了睡觉时不宜说话,使精神兴奋,影响入睡以外,孔子还特别提到睡眠时的姿势,反对仰卧而睡,即“寝不尸”,不可像死人一样仰面朝天,而应侧卧。这一观点也得到众多医家和养生家的赞同。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指出:“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现代医学也证明,侧卧可以减少对心脏的压力,有益健康。

孔子对衣着也颇为讲究,不同场合,不同季节要穿不同的衣服,这一方面是出于社会等级礼制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重实用和保健。《论语·乡党》云:“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袗意为单衣,絺绤为葛布,与麻布类似,在夏季穿着凉爽透气,但要出门则须在外面加件衣服防止受风着凉。睡觉时一定要穿着睡衣,天气寒冷时则要穿着狐貉皮毛制成的衣服,以防寒保暖。

从以上的种种准则看来,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十分严肃教条,其实不然。孔子还特别提出“居不客”,意为在家闲居时不必像做客般拘谨,大可轻裘缓带,放松身心,一个亲切自然的孔子形象由此跃然纸上。

运动养生:“过大川必观”

健康的体魄离不开体育运动,孔子并非像人们想象的一样,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相反,他是位高大威猛、孔武有力的运功健将。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身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换算下来,孔子身高1.9米,在今天也算是身材高大,异于常人了。《吕氏春秋》还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孔子力大无穷,能徒手举起城门的门闩,只不过他不愿以此出名而已。纵使史籍为了突出孔子的伟岸形象而有所夸张,但孔子喜好并擅长体育运动的确是有记载的。

射箭是古代士人必须掌握的本领,《礼记·射义》中说:“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可见射术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技能。据《礼记·射义》记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孔子在射箭时,围观的人众多,像一堵墙,可见其射术之精湛。孔子还喜爱钓鱼,但他“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不用渔网捕鱼,不射栖息在巢中的鸟,有人从中分析孔子的仁爱精神,有人从中看出孔子的环保意识,而我们于此可以看出,孔子在从事这些运动时,注重享受过程,而不片面追求结果。这样的态度使他在体育运动中不仅增强了体质,还愉悦了精神,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

nlc202309051137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奔波流离,屡有困顿之时,但他却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与众弟子游于山水之间,尽享郊游之乐。《孟子》记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关于东山,有人认为是山东平邑的蒙山,有人认为是邹城的峄山,在泰山、蒙山和峄山上至今还都保存有孔子登临处的遗迹。孔子在讲学的途中游历甚广,登过的山恐怕远不止这几座。

《大戴礼记》记载孔子“过大川必观”,并有君子比德于水的感慨,可见登山、观水是孔子的爱好。《论语·侍坐》篇记载孔子让弟子们谈各自的志向,其他人都有治国統兵之大志,唯独曾点说他的志向是“暮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即在春末时节,身着春天的衣服,与朋友和少年一起在沂水中沐浴,在舞雩台上乘凉,咏诗唱歌,好不潇洒惬意!孔子听后都深表赞同。这其中固然有对世道衰落,壮志难酬的感慨,但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孔子对郊游的由衷喜爱。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秀丽的景色,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使心情得到彻底的放松,不失为有益身心的乐事。

情志养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孔子身处春秋末年的乱世,四处宣道讲学,却屡屡受挫,怀才不遇,但他拥有豁达乐观的心态,这也是孔子长寿的重要原因。综观《论语》一书,表示愉悦的“乐”字出现频率极高,其中不少都是广为传颂的名言,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等,孔子于日常生活的平凡琐事中,于清贫简朴的困顿境遇之中,依然自得其乐,其乐观精神可见一斑。

对于生死,孔子的态度是珍视生命,却也不畏惧死亡。孔子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表明他对于死亡抱有豁达的心境,对财富名利从不刻意追求。孔子仕途不顺,有时甚至不得不踏上流亡之路,陷入绝粮的困境,但孔子都能以坦荡的胸怀泰然处之,所以得享高寿,正如《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养生思想:仁、中庸、三戒

孔子并未深入系统论述过其养生思想,但他对于养生保健有独到的见解,他的养生思想与儒家思想一脉相通。

“仁”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孔子提倡的君子的理想人格。“仁”字从人从二,有“仁者爱人”之意,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近年来出土的战国楚简中将“仁”字写作上身下心,可见仁字也强调一个人自身的身心合一,即身体与精神的和谐。这是孔子养生观中最独特的部分,即“仁者寿”的思想。据《论语·雍也》记载,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几句话看似将知者和仁者分别开来,实则为互文,意思是智慧而仁爱之人热爱山水,动静相宜,精神愉悦而长寿。孔子将修身养性作为长寿的必要条件之一,《礼记·中庸》更明确地指出“大德必得其寿。”这种将德与寿联系起来的观点也为后世医家所赞同,《黄帝内经太素》云“修身为德,则阴阳气和。”孙思邈也有“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的说法。

中庸是孔子哲学思想和养生思想中的要旨。朱熹将中庸解释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养生中的中庸思想则可以解释为,在饮食、起居、工作、运动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遵循适度的原则。《孔子家语·五仪解》中,孔子指出:“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通宜),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和情志都遵循中庸的原则,有度、有节、有时,一张一弛,劳逸结合,动静相宜,那么长寿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这种动静结合的中庸养生观与道家强调虚无清静的养生观不同,是儒家养生思想的特色。

孔子对人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的体质特点和养生要点也有深刻认识,提出了著名的“君子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大意为,少年时,血气未发育完全,不可沉湎情色;壮年时,血气刚刚发育完全,不可与人争斗;老年时,血气已经衰弱,不可过多贪欲。后世有不少医家在孔子的“阶段养生”思想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发挥,“三戒”思想对今天人们的养生保健和情志调节仍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孔子的养生思想与现代学校健康教育 第4篇

关键词:学校健康教育,孔子,养生思想

“养生”最早见于《庄子》一书。古称摄生、保生、卫生及道行等, 含持护保养生命之意, 即通过增强体质、防病祛病, 追求延年益寿和身心健康。我国传统文化蕴藏丰富的养生学理论和经验, 并经传承总结及补充发展, 汇集而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养生文化。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孔子没有直接论养生, 但《论语》及其他儒家著作中散落的养生思想, 如道德养生、心理养生、体育养生及饮食养生仍大放异彩。孔子是我国养生保健理论与实践的先驱, 其养生思想及见解奠定了古代养生理论基础。研究孔子养生思想对现代人调整身心、自我审视和反思、树立正确健康观、实现个体生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缘起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且生活方式病普遍存在, 人们开始关注传统养生思想中的积极元素。但以养生求健康不是一日之功。健康问题频现给人类提出新课题:何谓健康?怎样获得健康?解决健康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这需要健康教育来回答。健康教育面向全体人类, 其中青少年处于成长关键期及观念养成期, 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各国在现代健康理念指导下正积极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虽有进步, 但因受国内外双重健康思想冲击而摇摆不定, 急需找准自我定位, 实现本土化发展。孔子的养生思想及实践蕴涵丰富的健康理念, 对贯彻落实“学校教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促进我国学校健康教育本土化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虽然已有相关研究集中在医学、体育方面, 但内容重复且只有部分研究涉及现代学校健康教育, 结合现代健康理念研究孔子养生思想与现代学校健康教育尚属空白。本文就从现代健康理念的多维度着手分析孔子养生思想的现代教育意义。

二、孔子养生思想与学校健康教育

(一) 动以养身, 身体力行

孔子养生秘诀首先来自对健康的追求及动以养身、静以养心的态度。孔子重视体能锻炼。游山玩水、射箭驾车、垂钓狩猎、博弈乐舞都是锻炼的内容。可以说, 他是健身养生的行动派。孔子的教学内容丰富, 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主张“君子不器”, 即君子应多才多艺。射箭驾车可以锻炼身体姿势以强身健体。他强调射箭不在于是否穿透靶子而在于准, 而且注意到个体差异。这一点对我国体育教学因人而异有直接影响。六艺中乐书数虽不属体育运动范畴, 但能对强健筋骨起到修养功效。

孔子重视身体力行。他偏好郊游登山, “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与山水自然和谐相处, 他愉快地健身, 陶冶情操, 达到增强体能健康身心的目的。“张而不弛, 文武弗能;弛而不张, 文武弗为。一张一弛, 文武之道”体现切勿太过与不及的中庸思想。健康的基础是健康体魄, 学校健康教育旨在推动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习惯及态度, 促进身体健康成长。学校健康教育应结合孔子体育养生思想, 鼓励学生动静结合、量力而行, 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 保持适度健身活动。体育教育是增强学生体质及健康的重要手段, 但仅依靠体育课显然不够, 需要课外进行体育活动来延伸扩充。

(二) 完满心灵的建构

孔子更注重心灵健全发展。孔子面对挫折困难“不怨天不尤人”, “在家无怨, 在邦无怨”, 以豁达大度、乐观积极面对一切。注重心理调养, 崇尚乐观通达, 这是孔子长寿的精神支柱。“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反映孔子不生气不怨天尤人, 以平常心对待的淡然。“君子泰而不骄, 小人骄而不泰”告诉我们处境优越有所成就时不盛气凌人, 保持谦虚敬慎。胸怀宽阔、豁达乐观是快乐和长寿的真正秘诀。孔子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 既要遵守道德仁义也要熟悉六艺。他以乐为准则, 极力培养弟子的乐观态度。“君子不忧不惧”“仁者不忧”, 将乐上升到理性高度, 并以此作为判断人的行为标准。

当下, 学校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及全面发展, 重视学生身体与心灵共同成长。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学生学习之余被赋予更多的责任与重压,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例如承受挫折及抗压能力较低, 易丧失信心等。现代科学表明心理状态和健康长寿关系密切, 保持良好心境对增进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孔子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养生态度对完善学生人格, 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面对挫折拥有正确态度能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学校健康教育中贯彻孔子的心理养生思想, 有助于学生完满心灵的养成。

(三) 德性养成的养生观

孔子提出了著名的健身“仁者寿”理论, 辩证地阐述了“仁”“寿”的深刻关系, 强调了道德修养和健康身心的关系。这一理论是传统健身文化的重要基石。孔子认为养生从养德开始, 应发扬善性涤清心灵尘埃, 以获得心理平衡。弟子请教如何修身, 孔子答要崇尚好德, 改正不足, 辨清好坏并自己决定。“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自省也。”看到好的主动想想自己, 看到不好的更要反省自己。“修身以道, 修道以仁”, 仁是高尚的精神境界, 一种博爱, 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与人为善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气质。仁者所以寿是因为具备崇高的德。孔子求仁, 时刻注意德性修养, 并以身示范教育学生。

“仁者寿”理论将健身和道德修养联系起来, 在道德范畴内养生, 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益处颇多, 也能对创建文明社会起到积极作用。是否具备良好道德修养已被现代医学视为人是否健康的标志。健康不再单指无疾, 缺乏道德修养, 过于在乎利益得失都不算健康。孔子以仁为本、以德为先的道德养生思想, 与现代学校健康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一致。因此, 作为学校主体的青少年要做到身心兼修全面发展, 并具备德性灵魂。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就把学校德育放在首要位置, 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点与孔子以德为先的养生思想有跨越历史的契合。学校健康教育要引导学生吸取孔子养生思想中有益的东西, 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认知及道德观, 塑造美好人生。

(四) 饮食调节, 起居有常

衣食住行古往今来都是养生保健的关注点。孔子非常注意穿衣据时节而定, 家居与外出穿戴各有讲究。在卫生保健方面, 孔子有著名的三戒:少时戒色免伤及身体;壮时戒斗免损伤气血;老来戒贪免损衰心怀。饮食上, 孔子讲究卫生科学, “七不食”说明饮食要讲究卫生新鲜;“食无求饱”强调饮食不可过量, 吃饭重在消化以免损及肠胃。生活起居上, 孔子更是定下诸多条款, 例如“食不言, 寝不语”, 还包括睡觉环境的要求等。以现代健康观来看这些都符合健康保健的要求。以三戒为主的生活实践加之严格执行的良好卫生习惯是孔子长寿的保障。

现代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饮食营养教育。当今社会饮食与营养问题的凸显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尤其在儿童、青少年饮食上出现了饮食不规律、营养失衡、肥胖与瘦弱、传统饮食文化传承机制丧失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饮食问题综合了教育、健康、文化及环境的问题, 更涉及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建构。健康饮食生活的回归极为必要。孔子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关于起居饮食方面的内容值得我们关注, 更对我们培养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习惯, 做到起居有节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综上分析孔子养生思想中蕴藏的教育意义是丰富而全面的, 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影响。孔子坚持内修外养, 注重饮食调节, 修身养性、修身立命来提高生命质量, 其养生思想和实践为现代人树立了典范, 也符合现代学校健康教育的理念和追求。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 2002.

[2]刘晓瑞.孔子与中国古代养生文化[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3.

[3]陈忠.孔子的养生思想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02.

[4]王宏海, 代璐遥.孔子养生思想的历史文化解读及其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7.

[5]黄力生.孔子的养生思想与实践[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7.

孔子晚年养生心得 第5篇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不得志,经历了许多政治纷扰,生活纷扰,可是他仍活了73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应该说,孔子是长寿的,这与他晚年有一套养生术有关。

心胸开阔以养性 孔子曾以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概括他一生几个阶段的特点。他的话就是很深刻的养生经。人到了老年(老年食品),自己的行为能把握得住,也能放得开,进入一个人能解脱一切的状态,这时,不为世事所困扰,对一切顺境、逆境都看得很开,变得眼界高超,虚怀若谷。

但这又不是看破红尘,消极避世,而仍然是积极进取,追求理想,享受生活乐趣。所以孔子晚年还致力于编撰《春秋》,不倦地学习《易》,以至韦编三绝,还继续给弟子上课。 有一次楚国大夫叶公问孔子的学生子路:你们的孔夫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人。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对子路说:孔子这个人啊,发愤时可以忘了吃饭,高兴时什么忧愁都扔掉了。他啊,连快要老了自己还不知道。(《论语.述而》)应该说,正是这种开阔的心境使孔子获得了长寿。 饮食讲究以养生 孔子晚年饮食很讲究,有八不食的习惯,从现在的保健(保健食品)、饮食卫生观点看,大部分也是正确的,要求高的。

这八不食分为三类: 一、色味方面: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 二、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时新的.菜蔬不吃。 三、制作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这八不吃,对饮食卫生的要求很全面,对当代人也是一种启发。 孔子还很强调吃相,他说:食不语,寝不语。就是吃饭时不要说话,睡觉时也不要说话。

孔子有句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指粮食,脍指切碎了的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多吃经过精加工的粮食,吃的肉切得越细越好。这是大有道理的。老年人的牙齿不好,肠胃的消化(消化食品)功能也大大减弱,食物太粗,肉不切细,不煮烂,便咬不动,会引起消化不良症。

孔子的饮食之道 第6篇

孔子一生主张饮食简朴。他曾经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可见他并不追求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饭蔬食,饮水,其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不仅追求饮食的简朴平凡、乐在其中,并且对不义的富贵视为浮云。“士志于道,而恥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对那些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他采取了不理睬、不交谈的态度。而对于家境贫寒、箪食瓢饮、居住陋巷、好学不倦的弟子颜回,则大加称赞,他说:“贤哉回也!”意即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呀!

在日常生活中,孔子还对饮食卫生有自己的见地。如:“鱼馁而肉败不食”鱼和肉腐烂变质了,都不能吃。“色恶不食”食物的颜色变坏了,不吃。“臭恶不食”色味不好,不吃。“沽酒、市脯不食。”市上买来的酒,多有掺水掺杂质的;买来熟肉熟菜,往往不清洁卫生,都不能吃。“不撒姜食,不多食。”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除了讲究饮食卫生,孔子还讲究饮食艺术。《论语·乡党》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主张吃饭时,食物应尽可能做得精细,如此做,才有益于健康。“不时不食。”如果不是进餐时间,不吃。“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吃饭时,肉不能超过主食。“唯酒无量,不及乱”喝酒不要喝醉。“食不语,寝不言”吃饭不说话,睡觉时也不说话。

孔子的养生之道 第7篇

一、“忠恕之道”的含义

《论语》记载, 孔子对曾子云:“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曾子何意, 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为了正确理解孔子的“忠恕”思想, 有必要对作为儒家道德学说重要命题之一的“忠恕之道”的内涵进行考究。

1.“忠”的本体意义

《说文解字》认为“忠, 敬也。从心中声”[1];“忠”是形声字, 心是形旁, 中是声旁。有学者认为“忠是会意字, 从中, 从心, 心在中为忠”[2]。“忠”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8次, 分布在15篇中。“对孔子思想里的‘忠’不能就其只言断语, 作片面理解和阐释, 而要全面加以领会, 分析其实质。”[3]孔子所说的“忠”首先指的是“忠人”。例如《论语》中季康子问:“使民敬, 忠以劝, 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 则敬;孝慈, 则忠;举善而教不能, 则劝。” (《论语·为政》) 孔子认为要使“人忠”必须从自己做起。其次是“忠事”。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 无喜色;三已之, 无愠色。旧令尹之政, 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 (《论语·公冶长》) 孔子赞令尹子“忠于职守”。忠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忠君”。定公问:“君使臣, 臣事君, 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君主对臣下以礼, 实行礼仪道德, 那么臣子对君主自然就“忠”了。

“忠”的本意是对人尽心竭力、诚心诚意、尽心尽力。例如, 对待朋友要“忠告而善导之” (《论语·颜渊》) , 待人接物要“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 (《论语·子路》) , 自己的言行应当“言忠信, 行笃敬” (《论语·卫灵公》) , 做人要“必有忠信如丘” (《论语·公冶长》) 。孔子教学生的宗旨是“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 。尽心竭力作为忠的基本意思, 体现了道德责任感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忠乎?” (《论语·学而》) 可见, 孔子认为的“忠”是在与人为善基础上主动为谋, 对人对己诚心诚意。“不仅包含感情上的爱, 更重要的是‘忠’无形中在道上给予对方以鼓励, 由此形成互相激励、共同善进的人际关系。”[4]把心放在正中, 把心的位置摆正, 无论对待什么, 则是忠。

2.“恕”的本体意义

“恕”字在《论语》中仅出现过两次, 其中一次与“忠”连用, 即“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另一次出现在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恕”有两方面的含义, 从正、反两方面来说分别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恕”由“如”“心”二字构成。《说文解字》解释:“恕, 仁也。从心, 如声。”如同自己之心, 用自己之心去体会他人之心。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是“恕”。“恕”要求人有宽厚、容人之心, 即“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恕”包含着从精神、物质两方面去感化他人。

3.“忠恕之道”的语意理解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伦理中重要的道德内容。宋代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 推己及人为恕。”[5]所谓尽己, 就是人的社会伦理意识符合“自己所以为人的内心之情”。[6]推己及人, 就是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所以为人的内心之情, 还要以己之情, 及于别人之心, 从而体别人之情。孔子所提倡的“忠恕之道”是同他的仁学学说紧密相联的。“仁”是孔子整个学说的核心, 而“忠恕之道”又是他学说中“一以贯之”的东西, 不难看出两者都是讲人应该视人如己, 施爱于人。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忠恕之道”是达到仁、实施仁德的方法和途径。冯友兰先生也认为“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 所以, “行忠恕就是行仁”。[7]冯友兰还认为忠、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事物的两个方面, 如何实行仁, 在于推己及人, 即“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 孔子称之为“忠”。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 孔子称之为“恕”, 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8]也有学者将二者进行比较, 将“忠”称为“金律”而将“恕”称为“银律”。[9]概言之, “忠”是“恕”的前提, 亦即朱熹所说的:“分言忠恕, 有忠而后恕。独言恕, 则忠在其中。若不能恕, 则无忠可知。恕是忠之发出。若无忠便自作恕不出。”[10]

对于“忠恕之道”, 儒家又把它叫作“絜矩之道”, 这里“絜矩之道”不仅是一种实现仁德的方法和途径, 同时还包含着主体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加强自身修养的思想。《大学》论述:“所恶于上, 毋以使下;所恶于下, 毋以事上;所恶于前, 毋以先后;所恶于后, 毋以从前;所恶于右, 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 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这句话的意思为自己所希望得到的, 也以同样的心情让别人得到, 既要从自己想到他人, 又要从他人来检讨自己。由此可见“絜矩之道”也就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

二、“忠恕之道”的现代伦理要求

在儒家那里, 忠和诚总是相伴相随的, 诚是天化育万物的意志和精神, 人“思诚”或“诚之”是人与天沟通的桥梁, 是人的根本之道, 人以此道行就是忠。诚如蔡元培所言:“子思之所谓诚, 即孔子之所谓仁。惟欲并仁之作用而著之, 故名之以仁, 而孔子所谓忠, 乃实现仁之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 忠就是诚, 诚也就是忠。此外, 在《论语》中, 忠与信又是经常连用的, 例如“主忠信”“言忠信”“必有忠信如丘者焉”等, 说明忠与信本身就具有某种同质性。因此, 从忠这一概念中, 我们可以演绎出诚与信这两个概念。今天的诚信在儒家那里, 诚主要是一种虔诚、恭敬、诚实的精神与态度, 用于对己就是不自欺, 用于对人就是不欺人。信与诚近义, 也指诚实、不欺诈、守信用。

以市场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现代社会, 必然催生出不同于自然经济或计划经济时代的诸多的道德伦理观念, 例如商品公平交换观念、优胜劣汰的竞争观念、重视功利的实用主义观念等。在这些观念背后, 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系统, 这种价值系统将在人类社会中引起对抗与纷争。现代的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虚假信息、侵权盗版、以公谋私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面对眼前的诚信缺失、利己伤他的现象, 人们呼吁加强法律监管、完善制度体系无疑是有道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强大的法律监控和制度约束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没有人们的良心自责与自律, 没有内在之诚, 任何外在的约束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儒家的忠恕之道完全可能穿越历史的沉雾, 为转换“个体本位”的价值系统与“集体本位”的价值系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忠恕之道作为行仁之方, 以仁为基。仁的实质就是爱人, 如何爱人?儒家向我们指明了一条最贴近的道路, 这就是践行忠恕之道, 推己及人, 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 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别人。“爱人如己”所体现的不仅是一种道德人格平等的精神, 而且是一种博大无私的仁爱精神, 即博爱。忠恕之道所昭显的是人类内在的理性和良知, 并把这种理性和良知转化为基本的道德原则,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他指出, “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个原理诉诸人心, 因为他使自己对于幸福的追求服从良心的指示”。[11]无独有偶, 西方的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和佛教都不约而同地有类似的言论。如《圣经》上说“你厌恶的事, 不可对别人做”, 这与儒家的“忠恕之道”表达极其相似, 在西方被称为“道德黄金律”, 成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法则。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民族社会, 仁爱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 但是这种精神是永恒不朽的。它穿透历史的时空, 超越一切民族宗教和文化的界限, 把人类这一无比优越的道德精神永续传承下去。

三、“忠恕之道”的现代教育与伦理价值

经过了2000多年历史发展的“忠恕之道”思想, 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 在现代道德生活中仍有广泛的价值。

1. 孔子的“忠恕之道”是使人们由“自我中心”的低境界进入到“超我”的高境界的必由之路

孔子的“忠恕之道”强调了从自己的感受进而推出自己的言论、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要求我们自己在谋求发展的同时, 也应当帮助他人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社会竞争的不平等、制度规范的不健全等因素使得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只顾自己的利益不考虑他人损失的现象比较严重, 甚至为了个别地区、个别人的利益以邻为壑, 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些行为完全违背了“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道德境界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使人走向“超我”的高境界, 首先要丢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私欲, 扬善抑恶。孔子的“忠恕之道”正是要求人们去掉私心私欲, 处处考虑到他人的存在和利益。在生活中, 我们要把尊重其他社会成员的权利、履行对社会的义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经常做到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具体就是既要尊重和保护自我利益, 又要尊重和保护他人利益;既要强调自我的权利, 更要强调自我对他人权利应尽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超我”的高境界。

2. 孔子的“忠恕之道”也是一种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

在道德教育活动中由于忽视或否定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其道德素质 (即自律性道德素质) 的培养, 加上抽象的道德说教, 使得德育效果很差。孔子的“忠恕之道”是一种可供我们借鉴的既形象又贴切的教育方法。它使得在相互换位过程中, 双方能够互相沟通、互相了解, 进而可以悟出自己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因此, 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 把孔子“忠恕之道”的思想全面贯彻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用此方法教育社会中的每个个体是非常必要的。

3. 孔子的“忠恕之道”对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构建有重要借鉴价值

由忠恕之道、儒家的仁学获得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实践原则。子思在《中庸》里引用孔子的话说:“忠恕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 亦勿施于人。”具体表现为:“所求乎子以事父”, “所求乎臣以事君”, “所求乎弟以事兄”, “所求乎朋先施之”。也就是说, 孝道不仅出于血缘亲情也符合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逻辑。忠恕之道把以孝为核心的家族伦理与其他社会伦理结合了起来, 使宗法家族的道德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线路, 转化成了一种社会的公德。孔子认为“忠恕”的原则也适用于民族关系。“言忠信, 行笃敬, 虽蛮貊之邦, 行矣。” (《论语·卫灵公》) 他相信“忠信”、“笃敬”等符合“仁道”的行为一定会感化落后民族使他们接受周礼, 化为华夏。进而, 孔子在政治上提出了以“修文德以来之”为纲领的民族同化政策, 对于四方归附之民, “既来之, 则安之” (《论语·季氏》) 。所以, 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兼容并包、荟萃精华、和平发展的开放性特点, 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民族。

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构建要秉承儒家思想的精华。要在“忠恕之道”精神指导下, 提倡对他者的帮助、奉献才能达到“为人民服务”的境界。同时, 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着越来越多的选择生活方式的机会, 价值多元性是现代道德生活的基本特点, 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和有序, 注重培养社会成员最基本的义务是必要的。而“忠恕之道”倡导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样的道德义务是最基本的, 是对人的最低要求。每个人只有首先履行最基本的义务, 才能走向崇高。如果能将自己的所爱、所欲推己及人, 那是可贵的。如果做不到, 至少不要伤害他人的所爱、所欲。只有在儒家“忠恕之道”精神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 才能最终促进国民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1963.

[2]毕宝魁.《论语》“忠”“恕”本义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6) .

[3][4]杨清荣.儒家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172-175.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3:72.

[6]邹化政.先秦儒家哲学新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0:214.

[7][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39.

[9]冯浩菲.关于孔子忠恕思想的界说问题[J].孔子研究, 2003 (4) .

[10]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39, 167.

孔子的教育之道(四) 第8篇

人要在社会上生存,靠什么立身呢?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德才兼备、能文能武,他们既是国家的栋梁,也是社会需要的通才。他们除了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外,还必须有安身立命的本领,有生存于世的能力。为了这个教育理想,他用40多年的教育实践,形成了成熟的教育纲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八》)人的修养从学《诗》开始,学礼来立身,学乐来完善。“诗教”“礼教”和“乐教”并举,就能形成学生立身之才。

有次陈亢(字子禽)找孔子的儿子孔鲤打听:你父亲怎样教育你呀?你父亲对你有哪些特别的教育呀?孔鲤说,父亲对我没有进行什么特别教育,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有一天我独自站在厅堂上,准备快步从庭里走过,父亲拦住了我,对我说,你学了《诗》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习《诗经》,就不知道怎么说话。我下去后就立即学习《诗经》。又有一天,我又独自站在厅堂上,父亲对我说:你学习过礼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无以立,不学习礼仪,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下去后就立即学礼。这就是父亲对我的教育。听到这里,陈亢高兴地说,我问孔鲤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一是懂得做人要学习《诗经》的道理,二是还要学习礼的道理,三是先生对学生的教育一视同仁,没有偏爱自己儿子(《季氏·十三》)。

孔子对儿子的教育与其他学生一样,同样是“诗教”“礼教”和“乐教”并举,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从学“诗”开始,潜移默化,陶冶感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学“礼”来立身,懂得做人的道德规范;学“乐”以涵养人的中和之气,使人品行完善,具有审美能力。学“诗”内慧,学“礼”外秀,秀外慧中,加上学“乐”提升人的审美层次,成为一个美丽的人,就是文质彬彬,谦谦君子。这“三教”合一,不仅规划了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且创造性地揭示了人才成长的核心,形成学生的生存能力。怎样进行“三教”呢?

诗教。中国是诗歌的故乡,先民早就诗意地栖居在华夏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亘古未有的灿烂文明,给人类奉献出最古老的诗歌明珠——《诗经》。“诗教”为“三教”之首,以《诗经》为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论语》记载孔子引用和论“诗”有14次之多。他亲自修订《诗经》,给学生讲解《诗经》,引导学生在诗海中遨游,发现“诗言志”的美好情愫,品味诗歌语言那浓郁的芳醇。他情有独钟地对学生们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九》)这段“诗教”的精辟论述,对“诗教”的意义,孔子高屋建瓴,概括得很全面:

第一,学诗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诗,可以兴”,兴者,起也,诗歌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诗中“引譬连类”,运用打比方、类比、联想等方法,能调动学生的感情。比如,学习《诗经》第一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托物起兴,自然地调动学生的感情,驱动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观”,“观风俗之盛衰”(郑玄注)。《诗经》经孔子精心修订编纂,虽说只有305篇,却汇集了我国从夏、商、周到春秋时期,长达数千年的民风民情,是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阅读《诗经》,观察诗中多种生活图景和民情民风,观人情之厚薄,观世事之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可以群”,“群居相切磋”(孔安国注)。大家聚在一起,阅读诗歌,对诗歌进行切磋,辨别君子与小人,关乎进德,提高道德修养;分门别类学习诗歌的“赋、比、兴”手法,比较鉴别,形成鉴赏力。“可以怨”,指“刺上政”(孔安国、郑玄注)。讽刺和批评社会及政治得失,形成评判力。比如,《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字里行间,表达了劳动者对不劳而获者的怨愤不平。“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通过学习诗歌还可以多识记一些禽鸟、野兽、花草、树木的名称,增长知识和见闻,增强记忆力。一言以蔽之,学习诗歌,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鉴赏力、评判力、记忆力,综合形成阅读能力。学生有了阅读能力,将来走向社会就能自由阅读了。

第二,学诗可以学习语言。“不学诗,无以言”,由于诗的语言精炼、优美、生动,是语言表达的精品,诗的语言就是学生学习的目标语言。阅读就是吸收,学习诗歌就要吸收诗歌语言,使自己的言语表达优美生动。学习诗歌语言的目的是什么呢?“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从近处说,侍奉父亲,照顾家庭,运用诗的语言表情达意;从远处说,效忠君王,报效国家朝廷,运用诗的语言安身立命。“父”是家庭的代表,“君”是国家的象征,学习诗歌语言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本领,以资人生求学之用、谋生之用、为官之用。相反,如果学习了诗歌,“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五》)怎样运用诗歌的语言呢?(l)引用诗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孔子教育子贡无谄无骄,不如乐道好礼,子贡当即引诗表达自己的感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十五》,引诗见《卫风·淇奥》)人的成长,就像对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制作一样,要进行磨炼和摔打,才能完善自己的品格,才能有望达到做人的理想境界。(2)运用诗句表达自己的感情。例如,孔子赞扬子路刚强自信,衣着朴素,引用诗句:“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罕·二十七》,引诗见《邶风·雄雉》)不嫉妒、不贪求,这样有什么不好呢?给子路以极大的鼓舞。(3)铭记诗句作人生格言。例如:南容多次诵读诗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先进·六》,引诗见《大雅·抑》)白玉上有污点可以磨掉,如果言语中有错误就无法挽回了,以此告诫自己说话要慎重。

概而言之,孔子“诗教”的真谛:学诗要兴观诵读,登堂入室,培养阅读能力,形成联想力、观察力、鉴赏力、评判力和记忆力;学诗要学习语言,学会运用诗歌语言表情达意;学诗陶冶情感,表述了诗的励志进德之功。这就为我国语文教学教书育人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同时,诗的“兴、观、群、怨”说,也是文学批评的精辟之论,为建立我国文学批评传统起到了开山斧的作用。

礼教。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礼教”,从来就是我们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的“礼教”,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思想观念上的礼。认识到文明礼治的意义,“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能够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使老百姓生活有秩序,有利于后世的继承者。《礼记·祭统》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要很好地统治国家,使老百姓能够顺从,最紧切的是用好礼。泱泱大国,如果没有礼仪,各行其事,国家就乱套了。二是个体行为规范上的礼。注重多种礼节,如洒扫应对,冠、婚、丧、祭等礼节,在不同场合会用不同礼节。三是典章制度上的礼。注意符合礼仪的等级和层次,如君臣之礼,家庭长幼之礼,朋友交往之礼,社会关系的伦理等。孔子取资于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不学礼,无以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一》)用礼来约束行为,守护心灵不受玷污,使学生立身为人,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乐教。对学生进行“乐教”有着深层的意义,《论语》中出现“乐”字46次,其中用于音乐的“乐”,有22次。孔子说:“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难道音乐就是敲钟打鼓的声音吗?不是的。而是通过音乐陶冶人的情操,滋养人的性情,愉悦人的身心,净化人的心灵。通过音乐的学习和鉴赏,让学生领略到音乐美感,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孔子在齐国听到演奏《韶》乐,竟三个月不知道肉味,在尽善尽美的《韶》乐中陶醉,身心愉悦。音乐还能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苦乐观。“乐者,乐也”,带来愉悦快乐的同时,给人们生生不息的动力,感悟到生命本性的快乐:一是安贫乐道,追求箪食瓢饮之乐,发愤忘忧之乐;二是面对困境和失败百折不挠,忠贞不渝,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拼搏之乐;三是超越自我得失,追求至善至美之乐,生命价值之乐。总之,人生在世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其生命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此诗教、礼教、乐教三位一体,诗使人情感振奋,礼使人规范立身,乐使人升华到纯美的艺术境界,这就是传统文化中理想的人格境界。

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具备一定的生存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孔子创造性地开设了在当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六艺”课程,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这“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

学“礼”,懂得人伦关系的道德规范,在各种场合能正确运用不同礼节。

学“乐”,既能欣赏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也能唱歌、跳舞和朗诵诗歌。

学“射”,能射箭,有的放矢,箭无虚发。会多种射箭技能:会“白矢”,射透箭靶,重在臂力;会“参连”,一箭射出之后,马上三箭连发,重在速度;会“井仪”,四箭射中箭靶,成“井”字形,重在箭法准确。会“襄尺”,与君同射,臣须后退一尺,以别尊卑,但要射得稳健。

学“御”,会驾御车辆。驾御车辆时,装饰车辆的铃铛必须铿锵作响;驾车沿着曲折的水边奔跑,而不颠簸翻车;在交叉要道上驾车会旋转,动作优美如应节起舞;驱车追赶野兽,行动迅速敏捷,驾车向左奔跑,以便君王射杀;给君王驾车稳重庄严,表示对君王的尊重;等等。

射、御这两项既是体育项目,可以强身健体,也是军事项目,为当时重要的作战手段。射、御训练把体能训练和军事技术训练结合起来,既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也为将来参战培训了人才。

学“书”,学习汉字的“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转注,不仅会识字、写字,还能学习自然博物常识。

学“数”,懂得当时一般的数学知识,还懂得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能够推演八卦。

孔子的“三教”、“六艺”,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生存本领。“学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学生个个有进步有发展,或者从政,或者从教,或者经商,都各有作为,最突出的有颜渊、子贡、闵子骞、冉伯牛、卜商、子游等“孔门十哲”。学生在学校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形成了良好的素质,出校门后就能大有作为。他们在社会上能安身立命,独当一面,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既实现人生的价值,又为推进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孔子的养生之道】相关文章:

孔子的名言07-26

作为教师的孔子05-22

孔子的学习观05-29

孔子的教学观06-09

谈孔子的论文05-16

介绍孔子的作文05-30

跟孔子的随笔07-19

孔子的传说范文05-23

孔子的财政思想论文06-21

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07-05

上一篇:科协系统下一篇:无线电台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