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任性范文

2024-07-05

教育不能任性范文(精选4篇)

教育不能任性 第1篇

不能任性自己的语言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 不能滥用教育权利, 也就是说既不能在教育教学中任学生放任自流, 也不能对学生的淘气、拖拉作业、不听讲等现象大动干戈, 信口开河, 想怎么说, 就怎么说, 什么“笨”“傻”呀脱口而出, 殊不知老师的一句无意的话, 会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好学生是老师鼓励、夸奖的正效应。教育者一定要明确当今的育人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 从“只看考的分数、只看会的知识”到“素质育人”的转变, 要切实回归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原点教育。只有这样的心态, 这样的理念扎根于心中, 才不会在高喊“恨铁不成钢”的教育中任性妄为, 失去理性的操守。记得一次在语文课上, 我在讲《喜欢的小动物》时, 刘晓宇就是趴在桌子上不看黑板, 任凭我怎么劝他、鼓励他, 他也无动于衷地趴在桌子上。在我指导写作草稿后, 别的同学都在写, 只有刘晓宇跟个没事人似的, 一笔不动地照旧趴在桌子上。这时我一股无名的火窜起, 真想说他“傻”呀, 一个字不写, 那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可这时我耳边想起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我只是一个教书匠, 我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 通向儿童心灵的小道就会对我紧紧地封锁着。”话到嘴边我咽了回去。我不理性一次, 学生就会受伤害一次, 老师的讽刺不但不会解决问题, 让他马上写作文, 反而会引起他的逆反心理, 由一次发展至几次。课下我了解他不写作文的原因后, 引导他说自己喜欢的小白兔的特点, 尽管引导的过程较慢, 但刘晓宇还是像挤牙膏一样, 一点一点写出来了。人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尤其对于天真烂漫的孩子稚嫩的心灵尤为重要,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 应该时刻规范自己的语言。事实证明很多天才小时候学习不好, 如爱迪生, 后来却成为著名的发明家。因此当老师遇到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时, 要积极引导, 而不是口无遮拦地说“你现在不好好学习, 将来得卖土豆”这样不负责的任性语言, 过早地扼杀了孩子的内驱兴趣及思维, 与教育以人为本的宗旨背道而驰。当今是多元的社会, 滋养了多元的教育下, 教师的理性遵循教育规律语言不仅尤为可贵, 也必将成为富有情感的教育事业中正义的唯一的主旋律。

不能任性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标准下提倡的课堂教学, 都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教学中要遵循着这一准则, 不能喧宾夺主, 也不能像一个旁观者一样任由学生自己活动。这个度要教师把握好, 只有理性地组织教学, 理性地和学生共创民主课堂, 课堂效率才能大大提高, 学生才能乐学, 课堂这片沃土才会充满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当下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采用这种小组学习方法, 但是在最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 小组的讨论往往只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匆匆一过, 走了个形式, 小组学习的过程比较肤浅, 常常是为小组学习而小组学习, 成为课堂中的一个摆设, 为了按时完成课堂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只能草草结束, 小组合作学习只有量没有质。可想而知, 课堂的效果仍停留于传统教学模式。我也看过这样的课堂, 有的老师课堂伊始, 就抛出一个大问题, 然后急不可待地布置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任务, 然后站在一旁开始当了观众, 学生讨论的内容、解决问题的办法不闻不问, 大半堂过去了, 才让学生小组汇报, 没有教师的点拨, 参与引导, 小组合作、探究的课堂如群龙无首一样, 闹哄哄, 只有活跃的气氛, 没有明显、突出的小组学习的效果。更有甚者, 还会对有的学生汇报不恰当的进行任性的批评。殊不知, 学生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站在小组的中央共同研究、讨论, 同舟共济。教师理性地进行课堂教学, 不任性地牵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势必营造出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谊融融的民主课堂。

不能任性布置作业

国家教育部早已三令五申, 小学一、二年级每天放学后不留书面作业, 小学三、四年每天晚上留的作业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 五、六年级留的作业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教育部的要求在告诉我们, 国家十分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重视教育的本真回归。教育者应严阵以待,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理性地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今天布置的作业学生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尤其是学习吃力、写字较慢的学生更要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 决不可任性地一刀切。这样就不会出现小小的年纪就因为作业多完不成而熬夜, 小小年纪眼睛累得近视的孩子数量逐年上涨。作为教育者应该理性地反思这一现象。只有以学生为本, 以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重中之重, 摒弃成绩高于一切的错误思想, 才能从根源上杜绝任性地布置作业。

三类人不能任性跳槽,后果很严重 第2篇

虽然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职业生长周期越来越趋于快速化,但对于一般企业,尤其是传统型企业,因为本身能够给员工带来的积累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所以,如果刚刚毕业,并且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呆的时间还不到一年,那么对你而言,这时候离去价值是不大的。

二、仅仅因为与老板关系不好的。

人际关系相处的好坏,并不是判断跳槽与否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这家公司本身是否可以给你带来发展空间,是否能够提升你的职业含金量,才是你最需要去考虑的。如果仅仅因为与上司关系不好就冲动的想跳槽,而不考虑自己职业发展的连贯性,即使跳了,也只是换汤不换药。

三、近期正在进行学习和培训的。

有才不能任性 第3篇

②“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就像跳高,正常时可以上下翻飞,摘金拿银,失衡时则会摔得很重。所以,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否则,有才不用是暴殄天物,用才来做坏事就会增加破坏力。而现实生活中,有才的人一般都是有个性的,或桀骜不驯,或恃才傲物……这其实就是任性的意思。

③古往今来,那些吃亏的才子,追根究底,多多少少都与任性有关。西晋才子嵇康,广闻博识,多才多艺,却豪放不羁,目中无人,当朝大臣钟会慕名前来拜访,他爱答不理,连起身招呼都不打,只顾自己打铁,这就得罪了钟会,为其诬陷,最后被司马昭处死。编剧于正的任性,不仅使他付出巨额经济赔偿,而且多年英名毀于一旦,今后在编剧圈里很难再混下去了,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同样是才子、编剧的宁财神,则因为随心所欲,不计后果,被警方拘留十五天,虽还算不上身败名裂,但名声受损,事业受挫是肯定免不了的。

④所以,任性使气、自命不凡、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早晚会有吃亏的一天。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来就容易才高见嫉,有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你再不检点,被人拿了把柄,才子倒台,扔砖头、看热闹的人会更多。

⑤但,倘若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被世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20多岁就创立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也没有把功劳全归于自己,因此更受世人的尊重。孙叔敖面对吊问者,没有怪罪,反而谦虚待见,终获得宝贵的意见。

⑥人才难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社会都要爱才、敬才、用才;才子则要自爱、自重、自律,低调做人,谨慎行事,万万不能任性妄为。毕竟,人才的价值就在于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选自《天津日报》,有删改)

【阅读练习】

1.文章开头从“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说起,有何用意?

2.下列事实论据能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恃才放旷的杨修,成为刀下亡魂。

B.豪放不羁的李白,成为了一代“诗仙”。

C.平凡庸俗的刘禅,成为亡国之君。

D.高调的奥本海默,成为“原子弹之父”。

3.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第⑤段能否删除?为什么?

4.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有才不能任性”的原因有哪些?

教育随笔:任性的代价 第4篇

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见得世面多了,也聪明了,但是倔强、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这与家人给了孩子各种无限度的宠爱也有关系。有时候老师必须绞尽脑汁的想办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上次班里区域活动时,为了激励小朋友,我让表现好的小朋友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这时候晨曦当听到我的口令后还是无所顾忌的在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于是我将计就计,孩子们都在按我的意思进行,直到最后我也没有点到他的名字,看得出他有点紧张了,于是开始直跺脚,嘴里嚷嚷着他要去钓鱼,看那里人满了就放声大哭起来。开始我还安抚他,可是他却更是任性起来,这使得我不禁火上浇油,但随即我又压下怒火,将他置于一边不予理睬,心想,他得不到关注,时间长了这种不良情绪就有可能消退。我要让他知道这样发脾气、哭闹是没有用的。等到其他孩子都安排好以后,我才去理会他。这时候他已经不再哭泣了,我便与他讲起了道理。

经过这样一次教训,他意识到任性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对待任性的孩子决不能只是训斥,而应该采取正面引导、激励的手段——那就是讲道理。孩子在逐渐长大,其实他们懂得很多道理,只是在发脾气时控制不住自己,通过老师及时的帮助他分析自己的行为、讲道理和积极引导,让他明白只有控制自己的任性行为才能很好的融入到集体中。

上一篇:班主任凝聚力下一篇:诗意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