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殿堂范文

2024-06-20

艺术殿堂范文(精选11篇)

艺术殿堂 第1篇

严铮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孙端镇中心 小学四 (2) 班指导老师:钱巨光

张子燕湖南丽山国际实验学校 指导老师:王建湘

郑燕婷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小学五 (4) 班指导老师:刘盛柔

毛琳瑗11岁江西宜丰县新昌一小六 (7) 班指导老师:冯燕灵

喻悦广东广州市海珠区逸景第一小学三 (1) 班 指导老师:王婉明

步入“艺术殿堂”的探索 第2篇

之一:属相为马,城府全无,“喜怒哀乐形于色,为人全抛一片心”,没有假面,活得轻松。

之二:个头矮小,其貌不扬,省布省粮。衣饰投资吝惜,知识营养奢华:购书、游览、交友、收藏……

之三:虽然长得瘦,关键时能战斗:“责任心、良心、好胜心、虚荣心”兼而有之。工作讲究效率,不

畏辛劳,注重质量;虽然长得丑,友情故事经常有;常得他人无私帮助,非常乐于惠助别人。

之四:位卑野心大,学浅志气高,不在软笔上用功,却在硬笔上用心,坚持数年,小有业绩。借用苏轼

语录聊以自慰:“吾书虽不甚佳,然不践古人,出之新意,乃一诀也!”

之五:酷爱收藏奇石,虔诚拜石为师,石之自然美、粗犷美、个性美、质朴美、深沉美,乃吾书艺

理想之境。

之六:喜爱养狗,每天给小狗一份关爱。盖狗之忠、狗之义引发我对“为人处世、交友待朋”之道的深思与联想。

尽管中国最早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也是“硬笔”刻画出来的,并成为中国书法原生态的审美基因,但作为中国硬笔书法的兴起还是近百年来的事情。舶来品自来水笔(现称钢笔)来到中国,使国人的书写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誉为“国粹”的毛笔在日常生活中离国人渐行渐远,乃至不少人为之大声疾呼。而作为包括钢笔在内的硬笔书法,长期以来虽已成为国人最实用的书写方式,成为书坛一支新兴的书种,却被许多人另眼相看,难入他们心中的“艺术殿堂”。

由于种种原因,硬笔书法步入“艺术殿堂”之旅十分艰辛。但硬笔书法作者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过,吉惠民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他不懈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吉惠民说,当初走上硬笔书法之路是自讨苦吃。用传统观念来看,与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硬笔书法是“另类”、“不登大雅之堂”。于是书法爱好者拼着命挤在传统书法的跑道上前行。吉惠民在苏州市人民检察院从事笔迹鉴定等工作,日积月累,对硬笔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上他喜欢“独辟蹊径”的性格,他要用自己的实践为硬笔书法争得一个公正的评价。他说,甲骨书法是中国最早的硬笔书法,后来随着书写工具的演变,它才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的不懈努力下,硬笔书法日趋繁荣,现在,应用于硬笔书法的工具更多,因之硬笔书法应该具有广阔的艺术发展空间,在书法领域也应有其相应的书艺地位。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区别于实用书写是能在笔画、结构、墨色中显现出鲜活的有生气的神采,表现出千姿万态、情趣丰富的审美风貌,给人以美的享受。吉惠民在实践中悟出,硬笔书写要从实用步入艺术殿堂,得到人们的认可,首先要提高作品的艺术品位。他把苏东坡的话作为座右铭:“吾书虽不甚佳,然不践古人,出之新意,乃是一诀也!”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要使硬笔书法线条 达到有别于毛笔书法的独特美,并使之产生抢眼夺目的视觉效应 ,必须对书写工具进行创新,使线条有粗细之分。平常用的钢笔、圆珠笔、蘸水笔、绘画笔等硬笔工具,由于笔细,缺乏毛笔书写的味道。于是他采用竹笔,使笔画加粗成为可能。但竹笔与毛笔不同,缺乏蓄水功能,而书写又在瞬间完成。吉惠民假以时日,在实践中摸索,掌控运笔的速度和力度,使硬笔也能书写出枯涩浓淡、刚柔相济的各种不同美感的线条和具有生动的气势和气韵。硬笔书法作品幅面小,他在表现形式上加以改进,在大字旁配以小字,以小托大,以小胜大,增加了视觉冲击力。他在《明月清风常作伴,高山流水永相知》等书法作品中,把不同风格的字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作品用黑色做底,金粉书写,冷色暖色对比,结构错落有致,营造出既传统厚实又新奇时尚的艺术感官效果。

书如其人,吉惠民的硬笔书法作品无不打着他性格的鲜明烙印,豁达、豪放、不拘一格,渗透着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他的《鸟鸣山更幽》把5个甲骨文组合在一起,构成碎纸片样的图式,四边作不规则的处理,线条跃动着自然的美感,作品以淡墨打底,自然留白,透气而不沉闷,书作既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又符合现代审美的需要。《一览众山小》取自杜甫《望岳》诗句,字体大大小小,章法洋洋洒洒,墨色有润有枯,具有汉简的雄健粗犷、潇洒多变的风格,动态平衡,协调变化,充分表达了诗人登泰山时凝神远望,群山起伏,心胸为之开豁的心灵感受。《逸志不群》则运用竹笔、绘画笔、美工笔等不同的硬笔书写工具,各展其长,一气呵成,自然流畅,显现出生动的气势和气韵。著名书法评论家汤大民先生这样评论:“吉惠民在用竹笔、木笔、金属笔等书写时,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和方法,克服了一味刚硬的弊端,使作品既具有毛笔的韵味和效果,又显示出硬笔独具的刚硬风神,与毛笔书法划清了界限。例如他的《河川》、《得月楼》、《画竹》、《情高》、《龙》等作品,采用不同质地的硬笔,中锋、侧锋、偏锋等多种运笔方法、涂抹勾刷各种技巧,粗细快慢的节奏变化以及墨色浓淡枯润的调剂等造成骨坚肌润、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他还大胆地在一幅字中采用不同质地的硬笔实现刚中有柔。”

吉惠民认为:“个性是书法的生命要素,创新是书法的长寿秘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坛“寿”字第一人、中央民族大学书法教授关东升对吉惠民的这一创作思想深为赞赏,欣然题字,并把吉惠民的话写上,以作勉励。

吉惠民的硬笔书法之所以能取得较高的成就,还因为他能从其他的艺术中汲取营养。他自称是个杂家,兴趣广泛,涉猎众多。爱好旅游,爱好收藏奇石、木雕、石雕、陶器、玉器、青铜器等,甚至对现代的高科技的异国工艺品,也十分钟爱。他说,兴趣广泛也是一种学习,有助于开拓胸襟,增长知识,有助于提高审美品位和情趣,可以触类旁通,诱发创作灵感。不能把接受过的传统知识教育作为坐享其成的资本,甚至成为包袱。知识需要交流,需要积累,需要更新,否则就会步入程式化乃至僵化的误区。与时代同步,实为退步,必须要有前瞻性。相关的姐妹艺术也可成为书法创作的元素,如石头,它常年在深山老林之中,经受风吹雨打,岿然不动,石的品质,石的本色,石的毅力,也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不同风格的石头体现了不同的个性之美,峭劲,刚健,沉稳、挺利。品石对书法创作大有裨益,可以联想到名山大川,可以在创作中小中见大,以小取胜,从中得到感悟,产生灵感。“心有灵犀一点通”。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美总是相通的,问题是你能不能捕捉到它的美。

吉惠民的硬笔书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多次入选全国性展览并获奖,多件作品为国内外收藏机构和个人收藏。还先后两次在日本举办个人硬笔书法展览,获得一致好评,并成为国内唯一被日本ECOLTO特聘签约创作的硬笔书法家,中央电视台书画艺术栏目曾作专题采访报道。吉惠民把参展和获奖看作是对自己作品评判领域的一次次拓展,是与外界进行创作交流的一个个平台,是对自己辛勤劳动的最好抚慰。我国书坛泰斗启功,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著名书法家童英强、瓦翁,著名书画家赵绪成、范扬,著名作家贾平凹等先后为吉惠民硬笔书法工作室题匾或题词,对他它在硬笔书法方面的探索赞誉有加。

如何引领学生走入音乐艺术的殿堂 第3篇

关键词:和谐氛围,激发兴趣,培养素质

音乐专业的学习需要反复练习, 反复枯燥的练习会让学生觉得学习音乐枯燥无味, 兴趣全无。面对这些困惑, 我一直在努力寻求解决的途径。音乐课有着它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 让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 去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

一、构建和谐互动的音乐教学课堂

(一) 师生间的和谐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转变角色, 与学生建立完全平等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让学生真正地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自己学习过程中可信赖的亲密伙伴。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才能放松, 让课堂变得轻松, 学生敢于发言, 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 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个性很强, 往往都把自我和集体对立起来, 因此教学中我就多采用合唱、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 把学生置于一个和谐互动、积极向上的群体中, 培养学生交往、合作意识与能力, 协调好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利用合奏和合唱的和谐统一, 让学生做到团结一致默契的合作, 做到旋律、节奏、音准、速度、力度上的配合一致, 从而在“只有我们, 没有我”的集体创作活动中, 引导学生自觉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使他们懂得, 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 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 促进学生之间的和谐。

二、在音乐教学环节中融入兴趣元素

(一)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形象

有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所以, 音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育。在音乐教学中, 形象思维能力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聆听音乐、歌唱、弹奏、舞蹈等等都与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关, 因此, 在音乐教育中注重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声乐课上, 我同时给两位学生布置了《红豆词》。这首词是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贾宝玉在喝酒时作的一首词, 表现的是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恋之情。在布置任务时, 我对其中的一位同学解释了这首歌曲, 并告诉她在演唱中应注意的问题;而另一位同学, 我只告诉了她这首词的出处, 建议她自己找资料去理解, 并把理解的内容告诉我。在第二节声乐课上, 两位学生都能把握住“贾宝玉”的情绪, 但第一位学生只是从表面去把握的, 没有把自己融入到歌曲中, 而另一位学生却是内心感情的真正流露, 她就是“贾宝玉”, 那种内心的独白, 让听者也为之动容。

(二) 设计教学技巧, 增加学习趣味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我设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音阶练习和节奏练习是视唱练耳的基础中的基础, 是每个初学者必学的内容。单纯的重复的音阶练习, 会使学生唱成顺口溜, 到最后不管音准确与否只要“念出”就行。同样, 单纯的节奏型练习也会失学生使去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把音阶和节奏结合起来, 在音阶中加入节奏, 把节奏融入音阶让学生进行练习, 最后让学生在课下把两者自由结合起来, 扩展音阶的度数、增加节奏的变化。这样既有效地掌握了音阶也记住了各种节奏型,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音乐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 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艺术实践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是音乐教育不容推卸的责任。在班里, 总会有几名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 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对于这部分学生, 在课堂上, 我会经常提问她们, 一开始我只提问他们简单的问题, 鼓励他们, 回答不上来也不批评。其次, 让他们和学习好的同学合作练习, 让她们意识到自己不比别人差。课下, 主动和他们打招呼, 在生活中多关心她们, 让她们感受到教师也喜欢他们, 这样慢慢地培养她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慢慢跟上, 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都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音乐教学的最终任务是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对音乐要素的认识和理解, 让学生把握音乐要素在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整体地把握音乐的情调, 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陶冶情操, 让学生成为情操高尚的人。学生不仅要把握音乐的基本规律, 还能领会音乐的精神, 并能利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这就是音乐教育的任务。通过音乐进行教育, 提高学生的修养及审美情趣。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 使之发芽、生根、结果。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促进学生心理、生理、智力、习惯的协调发展, 才是音乐教育更为重要的任务。

总之, 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又能发挥学生的真正的主体作用。在音乐教育中“寓教于乐, 乐中寓教”,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 并在音乐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促使他们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 从而使全民族的素质得到提高, 真正使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启芳.巧妙激发兴趣, 引领学生走进音乐殿堂[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4.

走进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 第4篇

走进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

王红,上海市七宝中学

我的一点教学经验大多源于一个个鲜活的师生故事。每一个故事的发生都让我明白:语文是语言的艺术, 教学是对人的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

记得有一次,我在批阅作文时,发现了一位男生的作文流露出些才气。于是在作文讲评课上,我点名让这 位男生上讲台朗读。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位男生有轻微口吃的毛病,即使平时也不愿多与人交谈,此 时更是手足无措、面红耳赤。我看看他忸怩地挪步上讲台,我开始后悔了,甚至有些自责。他越不自在,讲话 就越发紧张。一张口,便卡住了。台下终于哄笑起来。男生深深地低下头,手不断地摆弄着衣角。我止住学生 ,可男生再也不开口了。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 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有时候,一次 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一点自信。眼 前的这一个男孩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不,绝不能。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 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 也纷纷趴下头来。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轻的羞怯的声音。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 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他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 他已渐渐进入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经有不少同学抬起 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只是给予这篇 作文的。我仿佛已看到了这位男生长大后,在大学的演讲台上慷慨激昂、挥洒自如;也看到了他在家中客厅里 与朋友们神聊胡侃、谈吐自如;我甚至可以看到了他在咖啡厅里正同自己心爱的女孩絮絮耳语。我心里涌起一 阵感动。我相信这堂课对于他的意义。

我总在想:语文教学绝不仅仅靠嘴和粉笔,它更需要你用心去感受、去捕捉,用情感去灌溉、去融合,奇 迹往往诞生于其中。我还在想: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绝不仅仅是看书写字,它更应是贯穿于学生全部生活中 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事物审美鉴赏能力的塑造。我一直在想:要让我的学生成为一个个能够溶入社会、并能 够在此中展现个人魅力的`高素质的人。

又有一次语文课上,我正在讲解《荷塘月色》中历来被奉为通感手法经典之作的那一句,“微风过处送来 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句话中朱自清先生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把本来是嗅觉的清香,大胆新奇地比作了听觉感受的歌声, 充分表现了荷香的似有若无、丝丝缕缕、断断续续,达到了通常修辞手法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当我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地讲解完一段后,一位学生举手,试探着说:“老师,我觉得朱自清把荷香比作 歌声似乎并不最好,文章通篇的意境都极为宁谧,除了作者之外,没有第二个人,如果用‘歌声’有点儿破坏 整体效果,照我看来,改成‘笛声’更好,既无人声掺杂,也符合当时的意境。”

听罢学生的话,我不禁为之一震,这一句通感多少年来被无数人奉之为经典,从未有过疑问,一个高一的 学生竟会对此提出异议――或许也只有一个高一的学生才敢提出这样的一个异议。这是我在备课中根本无法预 见的,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启迪学生思维的良机,于是我在愣了几秒钟之后,先表扬了那个学生的“独特发 现”,然后推翻了原先准备好讲解“通感”的教案,当即决定让学生来唱主角:改写这句经典名句。同学们一 下子变得兴奋起来,经过斟酌、品味、比较,不断地推举出大家公认的佳句来。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天外飘来的悠远的钟声似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摇篮边母亲轻轻地抚拍似的”;“微 风过处,

顶级艺术殿堂 高雅演艺盛宴 第5篇

文化,是一座城市永续流传的源动力;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文化,需要岁月的雕琢与沉淀才能散发出悠然芳香的天然韵味……你不一定去过德国,但一定知道胡桃夹子的故事;你也许从未到过俄罗斯,但应该会哼唱天鹅湖的小调。这就是文化的力量,通过艺术演绎来汇聚精神的共鸣。

《卡门》《天鹅湖》《大河之舞》等经典剧目以往只能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才能欣赏到,这些经典剧目似乎成为一场场精神饕餮,似乎成为专属于大城市的佳酿。在“法国骑士”包朝阳近十年的精心酿造下,昆明人终于可以在家门口欣赏到国内外的经典剧目,昆明终于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高雅艺术殿堂——“昆明剧院”,它像一块埋藏在地底下的玉石原料,被艺术精英们雕琢成价值连城的顶级珍品,高贵而含蓄,不露声色间散发它与生俱来的高贵!

昆明的“法国骑士”

法国,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艺术国度,它风格出众、浪漫迷人。骑士,是勇敢、正义、绅士的代名词,是男士们追逐的崇高荣誉之一。

包朝阳——云南人的骄傲。2011年7月,获得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此勋章是法国4种部级荣誉勋章之一,授予那些在文学艺术领域作出特殊成绩和贡献的人。包朝阳和中国艺术家余华、贾樟柯、姜文、张艺谋等并列获得此殊荣。

深秋时分,在昆明剧院的办公室里,总经理包朝阳用亲切的家乡话向记者诉说着他和昆明剧院的故事,浮现在眼前的是一颗雕琢过的翡翠,华丽但不失本色。

可能是因为专业的原因,包朝阳绅士谦恭的外表下隐藏着一种艺术家的气质,那一丝味道埋藏得很深,那是一种对艺术的自信流露。包朝阳是云南艺术学院绘画专业科班毕业的,毕业后的10年间,他一直在电影公司从事广告宣传以及海报绘制等方面的工作。曾经的时光中,无论烈日炎炎还是秋风萧瑟,包朝阳总会出现在宝善街、老昆明百货大楼一带,爬上高梯,手绘一幅幅巨大的广告画。那一刻,包朝阳觉得仿佛整个城市的人都会抬头看他的作品。那时年轻的他认为,城市因为有画而生动、而灵动。

十年磨一剑,机会永远是为努力的人而准备的。

艺术舞动春城

2002年,包朝阳被调职昆明剧院,从事演出管理工作,对于当时的包朝阳来说,面临更多的是挑战。

那时候的昆明剧院,硬件设施十分陈旧,剧场项目也是杂乱无章,有电影、歌舞、电玩、录像、证券交易所、小吃等各种五花八门但又与专业剧院氛围格格不入的行业。看到此情此景,包朝阳内心十分痛楚,他认为文化不该沦落到此种地步,城市的精神食粮不容践踏!

在深思熟虑之后,包朝阳凭借多年管理电影院的经验、专业艺术的眼光以及深厚的文学造诣,摸索探寻出一条适合昆明剧院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做经典剧目,创品牌剧院”。

2004年,昆明剧院正式进行改造。首先,需要对硬件设施进行改造,但当时一穷二白的昆明剧院无力负担。于是,包朝阳用申请贷款等方式,筹到600余万元资金。其次,着手强化员工培训,增强员工服务意识,加强国内外演出工作联系等。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昆明剧院真正引进了国内外的经典艺术剧目,开始进行商业化、市场化运作。当时整个云南的文化市场比较落后,身为昆明剧院的掌舵人,包朝阳抱着一种信念:要把国内外经典艺术剧目引进来,让云南观众也有机会去欣赏世界顶级艺术精品,提升昆明市民的精神文化和艺术修养。

2005年开始,包朝阳就为此做了充分的工作:《支花篮》成功打造本土方言舞台戏剧的品牌;美声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幺红、女高音歌唱家马梅等国内顶级女歌唱家昆明开唱;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民乐团来到昆明;黄梅戏、京剧、越剧、川剧纷至沓来……付出终将会有回报!

2007年,包朝阳独出心裁地把眼光投向国际一流剧目,没想到结果出人意料。那一年对于昆明剧院来说是难忘且自豪的一年,澳大利亚经典剧目《燃烧的地板》中国首演第一站放在了昆明剧院,给昆明吹进了一股强劲的春风。

国外经典剧目对演出地有严格的要求,有些经典剧目只选择一线城市演出,像昆明这样的城市基本不在选择范围之内。而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包朝阳想尽了各种方法,不止一次地飞往北京、上海去谈判,通过一次又一次真诚的行动,打动了对方。

随后,昆明陆续迎来了阿根廷国家探戈、西班牙弗朗明哥、爱尔兰大河之舞、土耳其火舞、英国威尔士现代舞、英国西部芭蕾舞、德国柏林交响乐团、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一幕幕的经典在此上演,终于让昆明观众品味了世界经典,领略了世界的文化潮流,昆明终于有了自己的品牌剧院!

经典永流传

精彩恒久远

昆明剧院除了引进国外经典剧目外,还加强和国外的交流。昆明剧院已经连续四年作为“中法文化之春”的昆明主承办方,推出了一系列从未在中国出现过的艺术形式,让昆明市民面对面欣赏法国艺术家带来的洋溢着浓郁的法兰西风情高质量的艺术盛宴。另外,昆明剧院和英国、印度、韩国、比利时、美国等多国也都有项目合作,现在昆明剧院每年平均有100台节目奉献给观众,其中有一二十台国外精品节目,完全可以和全国一线城市的剧院相媲美,当之无愧地成为云南省顶级经典艺术殿堂。

经过十年的精心打造,昆明剧院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但包朝阳不会就此而松懈,他仍然在努力,依然在用他专业的眼光挑选着世界顶尖的艺术剧目,用经典的剧目舞动春城!

目前,昆明剧院在云南省已连续六年位居榜首,占云南艺术类商业演出80%的市场份额,成功打造为云南高雅艺术文化品牌,得到了云南省各级文化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肯定,同时还获得了“云南省先进文化企业”“市级文明单位”“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等多个奖项;包朝阳个人也获得了“劳動模范”“时尚领军人物”等多项荣誉。

除本职工作外,包朝阳更喜欢其“画家”的身份。休息之余,包朝阳会背上画具,到附近郊外去写生,他喜欢与大自然融合,从大自然中去捕捉灵感,这是他向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是他在完成工作使命后实现另一种人生价值的媒介。

花团锦簇齐绽放

包朝阳虽顶着“法国骑士”的荣耀,却一直坚守在他的岗位默默地奉献着。

为了培育市场,让更多观众亲临现场欣赏高雅艺术精品,昆明剧院常年推出以提高普通市民道德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作品,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为目的的低票价、高水准的三大公益性固定品牌节目。大量高水准节目不间断的呈现,丰富了昆明市民的文化艺术生活,提升了城市文化水平。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为了熏陶昆明青少年的艺术修养,包朝阳费尽了心思,推出了适合儿童观众的音乐剧目。

在内部管理方面,包朝阳经常派骨干人员到国内外去参观顶级艺术剧团的演出,学习国内外成熟的经验。他要求剧场内的员工首先要成为艺术鉴赏的专业人士,拥有评判演出水准的专业能力。

夜幕降临,整座城市灯火辉煌,人头涌动。笼罩在月色之下的昆明剧院,似乎像一个坚毅豪迈但不失稳重的中年男子,不露声色,朴实坚强,毅然地伫立在那里,继续见证昆明的沧桑变化。剧院里,一台台经典剧目正在上演,为观众带来无限精彩……

如何把学生引进瑰丽的小说艺术殿堂 第6篇

一、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由于小说的作者的道德、修养、认知水平的不同, 那么他们创作出来的小说作品所表现的艺术形式和内容也就各有千秋。有的志趣高尚, 有的情趣低下, 有的蜿蜒曲折, 有的离奇怪异, 即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著也不乏有问题的存在。可想而知我们的学生在这良莠不齐的小说世界里便会“危机重重”, 不仅毫无益处而言, 还会造成思想混乱, 认知错误。所以说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是正确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前提条件。

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地甄别和阅读一些思想健康、艺术品位较高的文学作品, 汲取有用的营养, 健康成长。在指导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取其精华, 取其糟粕, 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二、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水平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一定的理论素养, 如人物形象、情节的基本特点、环境的作用、表现手法、主题效果等。这些文艺理论, 都是艺术家们在长期的创作中积累提炼出来的精髓, 这对于学生们将来从事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有着极高的指导艺术效果。学生们只有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阅读欣赏的能力才会有深入和提高。但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中学生, 无需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修养, 只要能具备满足初中段阅读的需要就可以, 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专业学校。

三、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它的很多情感类似于生活情感。那么作为一名阅读者来说, 本身没有对生活的体验, 就很难和文学作品产生共鸣。小说艺术更是生活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 根植于现实生活, 如果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 在阅读欣赏作品时就会出现一定的障碍。所以, 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 对身边的每件小事的留意, 进而来丰富个人生活阅历, 不断积累生活得经验。但是, 具体到去欣赏一篇 (部) 小说时, 还需要有具体的操作方法, 按照一定的阅读步骤实施。

第一步,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也就是对小说先进行一下大概的了解, 这一步要求学生采取快速粗略阅读的方式进行, 也就是所谓的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式, 目的就是大体了解一下小说故事内容, 故事的主人公, 情节的大体脉络走向, 环境描写的部分, 从直观上给作品先做个简单的评价。这个从认识论上说, 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是感性认识, 它将为高层次的阅读欣赏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二步, 精度探究。精度探究那就是仔细认真地品读小说的细节内容, 从字、词, 到句和篇章, 咀嚼字词的准确度, 篇章结构的安排与衔接, 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找到小说中真正打动你的地方, 让你爱不释手的地方, 把最初的感性认识变成理性认识, 把单纯的感觉经验变成理性的思考, 从而引导学生实现阅读欣赏的质的飞跃。

第三步, 点拨交流。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对小说的感受, 喜爱之处进行一下小结, 然后进行相互间的探讨和交流, 教师要汇总学生们的意见, 进行点拨, 肯定优点, 指出错误的认识和思想, 这样学生们汇聚了众家之长, 对作品有了重新的认识, 系统的理解, 此时才算完成了初步的阅读欣赏。

第四步, 总结归纳。欣赏完一篇小说之后, 最好的验收效果是总结环节, 能够检测出学生的欣赏水平以及对作品的理解程度。这部分教师不要越俎代庖, 要放开学生的手脚,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总结方式, 或者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题目, 如人物的描写方法的成功之处, 为何要突出环境描写, 从某个角度看待作品的主题等。让学生形成200字左右的读后感或评论。

当学生们完成此项之后, 在班级进行相互交流, 然后教师将学生的总结按照相关的内容进行一下分类, 同时也把学生分成几个相关的小组, 小组成员将本组的总结进行统一汇总, 重新确定一个大的主题, 或谈小说的人物, 或谈小说的情节, 或谈小说的环境, 或谈小说的主题, 小组成员最后形成一个500字左右的文章。小组合作的完成, 使欣赏变成了理性思考, 教师也把学生带入了小说艺术殿堂的门口。有的教师也担心, 这样的欣赏方法会不会对作品有遗漏的地方,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就是文学品论家也不可能无一遗漏, 更何况小说的每一个局部都构成了小说主体的有机组成, 都是为小说的主题服务的。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论中有句名言“教会学生学习”, 它给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很大的启发。学科知识是传授不完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 只有让学生自己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把学生引进小说艺术的瑰丽殿堂, 是课标的要求、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把学生引进小说艺术的瑰丽殿堂, 是课标的要求、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学科知识是传授不完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 只有让学生自己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徜徉建筑艺术殿堂走进可爱动物世界 第7篇

在这个单元, 我们可以领略到我国历史上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两座丰碑的风采———巍峨、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整齐、宁静、肃穆的巍巍中山陵;我们也可以一起走进驰名世界的法国第二大标志性建筑———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 感受西方建筑的艺术魅力;我们还能领略到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神韵———黄鹤楼的高古雄浑、极富个性, 以及于园的奇特磊石和幽远意境。 “诵读欣赏”中的四段文笔精华, 会让你发现天坛的庄严、神圣、神秘以及斗技场的宏大繁复; 花街海棠的胜景, 苏州小巷巷中景和巷中人共同构成的完整画卷, 也会让你印象深刻。

美的建筑需要美的语言来介绍, 本单元文章的语言各有特色, 值得好好品味。《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一文以说明为主, 兼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 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巍巍中山陵》虽然是一篇介绍中山陵的说明文, 但是语言生动优美, 文中多处运用描写性语言与比喻、 对偶等修辞手法, 在读者面前展示了“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这些生动的描述性语言, 使所要说明的事物———中山陵更加形象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为了比较全面地再现巴黎凡尔赛宫的魅力, 《凡尔赛宫》一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介绍凡尔赛宫由宫殿和园林两大部分组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说明凡尔赛宫占地面积大;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对其某些特征作具体说明;此外, 用比喻、描写等手法说明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高等, 方法多样, 生动而准确。

《黄鹤楼 》以 “仙”字贯穿全文, 短短的篇幅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且句式多变, 多用对偶。 《于园》一文则按照空间顺序极有层次地说明介绍, 雅语、俗语兼用, 富有表现力。

在这个星球上, 动物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 和人类一样, 动物也是地球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各种动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因而构成了异彩纷呈的动物世界。 学习第四单元, 我们将跟随布丰、法布尔等数位作家一起走进神奇而美妙的“动物世界”, 去看看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 去倾听松树金龟子的歌声, 去欣赏丰满可爱、性情温驯的大熊猫。

《松鼠 》是一篇科学小品, 文章结构比较简单, 说明对象突出。 它充分体现了说明文平实准确的语言特点。 《松树金龟子》科学、详尽地说明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国宝———大熊猫》则清晰、具体地介绍了大熊猫的特点、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黔之驴》是一篇古代寓言, 全文文字较简练, 故事生动有趣, 极富寓意, 让我们在阅读中得到许多人生启迪。

第四单元的课文除了向我们介绍大自然诸多可爱的动物之外, 还让我们知道, 在写作时, 要想准确、生动地介绍动物的特点, 必须对动物的形态、动作、习性仔细观察, 深入研究。 例如, 法布尔为了了解松树金龟子的发音, 对松树金龟子进行跟踪观察, 从早到晚, 连续数天。 他不仅拿放大镜仔细察看, 还“把食指浸湿, 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 探求金龟子叫声的成因。因而, 法布尔笔下的昆虫世界十分生动、传神, 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

艺术殿堂 第8篇

盐,虽然看似微小,却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现在的盐是廉价且常见的货物,而谁能想到就在几百年前,盐却是比金子更贵重的奢侈品,甚至被称为“白金”。当你沉浸在盐带给你味蕾的刺激和满足的时候,你是否会期待着盐带给你的视觉大餐呢?中国青海的茶卡盐湖和突尼斯的吉利特沙漠盐湖,虽地处不同的生态地理环境,却一样是天地相接,宛若人间仙境;萨尔茨堡盐矿和维利奇卡盐矿,同是地下埋藏的艺术宝藏,却有着不同的神秘故事和古老传说;你听说过玻利维亚的“天空之境”——乌尤尼盐湖,却不一定体验过用盐砌成的盐酒店,那里还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神奇与奥秘。

这些盐湖是如何形成的?地下盐矿里藏着什么千奇百怪的艺术品呢?又有着怎样有趣的历史和传说?盐酒店真的是盐砌成的吗……就让我们走进“盐”的奇妙世界,在阅读之旅中找寻答案吧。

艺术殿堂 第9篇

推荐理由:一个民族要生存, 就必须有文化的传承, 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为重要。本案设计师, 就将河北平调落子的传承通过中国平调落子大戏院的装饰工程演绎得淋漓尽致。项目设计师在深山中, 战胜了对平调落子文化生疏、当地生活习惯了解少、材料运输等重重困难, 用最精湛的手艺, 最好的技术, 最完美的设计理念打造出了这一国内顶级的精品戏院, 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树立了典范。

关键字:地域文化古今工艺艺术殿堂工程地点:河北省武安市洪生梨园庄竣工时间:2012年3月

工程地点:河北省武安市洪生梨园庄

竣工时间:2012年3月

业主:河北省九如集团有限公司

主材:锻铜构件, 腐蚀铜雕版, 米黄云石, 东阳木雕饰及构件, 罗拉橡胶地板, 水晶灯, 红木宫灯, 手绘天顶壁画, 红木雕花门等。

面积:1, 950平方米

主要设计人员:

主任设计:关怀

施工深化:汪兆康

施工图设计:杨欢

参与设计:王晓、赵慧影、刘雨田、芦晓东、马逍逸、张亚辉、王晨洁、李紫珺

汽车穿行在太行深处, 过武安市矿山镇不远, 翻过一个缓坡后眼前一亮, 在右前方群山怀抱中, 一座宏大的古建筑院落猛然出现在眼前, 这就是“中国平调落子大戏院”所在地。

平调, 源于河南豫东;落子, 流传于河北邯郸。两种戏剧历经数百年发展演变成了今天的平调落子。黄河南、北岸的两个地方戏种, 在太行深处的武安地区逐渐融合发展后, 成为邯郸地区独有的地方剧, 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被称为河北的省剧, 名声远大于河北梆子。2006年, 平调落子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河北省九如集团董事长郭乃群先生, 平生致力于平调落子戏剧的发掘保护, 被誉为“平调落子第一人”。为更好地弘扬这一国家非遗项目文化, 他投入巨资在平调落子的发源地---河北武安市矿山镇洪山村筹建中国平调落子大戏院。经过多番考察比较, 业主最终将打造这一精品戏院工程的设计施工任务交予惠美装饰来进行。我们做过不少文化项目, 但说实话对这一民间剧种的了解不够深, 对业主到这山村里建设这一项目也不够理解。但内心对传统文化的沉迷加上对业主的沟通了解, 对这个项目的兴趣越来越大, 社会责任感也越来越强。由于业主工作繁忙, 我们经常飞往不同地点和他讨论方案。多次沟通数易其稿, 最终通过并开始实施。四个月工期, 现场的设计、装饰、音响、灯光各专业紧密结合高效运转, 最终在这太行深处的荒凉大山里, 打造出了这一座庄重大方、精巧别致的戏剧殿堂, 完成了业主所要求的“宏伟、大气、现代、精致”的目标。戏院落成后, 业主邀请文化部领导、数位河北省籍的梅花奖得主以及河北省市领导、专家、文艺界精英共襄盛举, 济济一堂。贵宾们对这座戏院的整体效果惊叹不已, 纷纷赞不绝口, 作出了极高的评价。这次盛会, 也将平调落子这一非物质遗产文化艺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1、设计理念:立足戏剧传统, 着眼地域文化, 综合古今工艺, 打造艺术殿堂。

2、设计过程:突破传统戏院的设计方法, 以石雕、铜雕、腐蚀铜板、手工铜构件、木雕制品、石材构件等传统样式结合新工艺而成。为保证效果, 对铜制构件的作旧效果达到最佳, 与工艺师反复调试盐酸的浓度和抛光处理等;对铜构件的加工细节与工人师傅们反复讨论, 对定制的木制品精益求精, 对木雕雕花、异形实木口套、刻字描金等多次去东阳厂家跟踪进度。邀请专业画家绘制天画壁画。一切以打造精品为目的。

3、项目特点:

材质定制, 现场组装, 对设计跟踪、配合、完善的程度要求高;

施工工艺复杂, 造型独特, 工种较多, 交叉施工。

突出平调落子的文化氛围, 强调平调落子的艺术传统。

突出现代科技感, 强调综合剧院效果, 在建筑声学、座椅、灯光、音响等方面均科学设计, 周密计划, 精益求精, 反复调试, 臻于完美。

艺术殿堂 第10篇

能盖楼的艺术家高迪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位非常杰出的西班牙建筑师,但我认为,称其为建筑师倒不如艺术家来得准确。因为他盖的楼,就像是一件件放大了的艺术品。他的建筑属于现代主义风格,充满了设计感,与艺术家不同的是,高迪毕竟是一位建筑师,它的作品需要严谨,房屋的根本目的在于居住,而不仅仅像艺术品一样用来展示。

在巴塞罗那,数百年的建筑有很多,大街路边的建筑具有明显的欧式风格。如果你生活在上海或天津,那么一定会想起南京路、解放路两边的那些楼。但在这些楼之间,有几座是与众不同的。从巴塞罗那的城中心加泰罗尼亚广场向北走,步行约15至20分钟,可以看到两座分外引人注目的建筑,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o)和米拉之家(Casa MILa)。加上圣家赎罪堂(Sagrada Familia)与奎尔公园(Park Guell),这就是高迪的四大建筑了,这些均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巴塞罗那旅游要知道的事

① 巴塞罗那人的英语普遍不是很好,有些地方甚至没有英文标识。可下载一个可以西班牙语读出常用语的APP,哪里不会点哪里。

② 要随时小心各种小偷,这里小偷多是出了名了,一定做到包不离身,在一些人多的景点拍照时一定小心随身物品。

③ 出国前把欧元换好,不用带太多现金,大额消费尽量刷卡。很多小店或出租车都不收100元以上面额的钞票,同时也要小心收到假钞。

④ 要准备好插头转换器,西班牙的插头采用的是德标制式,即两个圆柱那种。国内电器使用时不需要转换器。

⑤ 在巴塞罗那乘坐地铁,建议购买一种10次票,性价比最高。需要注意的是,每换乘一次车,都要重新买票,每次票价为2欧元。

⑥巴塞罗那很多博物馆在周一闭馆,有的地方则是周末免费,这个需要提前在网上查好,然后做好规划或者提前看看旅游攻略。

⑦ 在西班牙购物可以退税,一般在一个商家累积约100欧元即可。保留好购物小票,在机场有专门的退税点,但一定要提前到机场。

⑧ 周日为休息日,很多部门都不办公,超市也会关门,这一天最好的去处就是酒吧等娱乐场所了,那边是不休息的。

⑨ 在巴塞罗那打车费用比较高,不同车型的起价不一样,如果是20公里的话,大概要30至40欧元,打车尽量在热闹的街区。

⑩现在中国还没有到达巴塞罗那的直飞航班,至少需要转机一次,汉莎航空、法国航空、土耳其航空等均有连乘航班,有些飞机上还有Wi-Fi可以用。

一定要看的米拉之家

米拉之家建于1906年至1912年间,当时的富豪米拉先生因为非常欣赏高迪为巴特罗先生设计的巴特罗之家,而请高迪专门为他设计的婚房,这也是米拉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想要了解高迪的设计思路,那么米拉之家是一定要去的。米拉之家是一座6层的建筑,外表没有一处是直线条,因为高迪认为大自然里没有绝对直线的存在。建筑的外观看上去有些像非洲部落的洞穴,也有些像蜂巢、蚁穴,给人一种波涛汹涌的感觉。最有特色的设计还在屋顶,乘坐电梯可以直达顶层,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些长得像“奥特曼”的雕塑,他们的实际作用是烟囱和通风管道。在很多介绍巴塞罗那的宣传片里,都在这里取过景。站在屋顶,可以完整眺望巴塞罗那的老城区。远处高迪的未完成之作――圣家赎罪堂(Sagrada Familia)看上去并不是太远。

之所以一定要去米拉之家的原因,是因为屋顶下来,我们可以参观一个关于高迪的展览,这里对高迪的主要作品有系统的介绍与展示,包括巴特罗之家在内的介绍。通过这里的介绍,可以对建筑的设计有进一步深刻的了解,或者说能够近一步读懂高迪。米拉之家在设计上是通过柱子来承重的,而内外墙均不承重,换句话说,就是墙体可以随便拆,内部格局自己来定,这也保证了能够安装更大更多的窗户。在展览中,有一处下缀的钢丝网非常醒目,它的下方是一面镜子,很多人转着拍照,原来从镜子里呈现出来的,就是米拉之家的设计曲线。这种抛物线并不是随便划出来的,而是地球引力描绘的。屋顶的龙骨形状设计灵感则来自大自然的动物骨骼,贝壳、松塔、人体曲线,都是高迪设计思路的灵感来源。他曾经说过:“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已为人们创造出最美丽的造型。”

数码产品List

摄影器材 佳能EOS 60D数码单反相机/佳能EF 17-40mm f/4L USM镜头/佳能 EF 70-200MM F4 L USM镜头/索尼NEX-5N微单相机(含E18-55mm镜头)

移动设备 摩托罗拉MT788手机/联想K800手机

nlc202309030242

电脑&平板 联想ThinkPad X220i/苹果iPad mini

应该选什么样的相机和镜头

在巴塞罗那拍照片,一般以建筑为主,无论是建筑的外部还是内部,都有值得拍摄的地方。因此在选择设备的时候,单反相机是必须的,有可能的话,再带一部微单。因为有的时候单反相机换镜头需要时间,可以用微单来做焦段的补充。在一些光线比较暗的地方,微单在电子处理方面的能力更强,可以轻易拍出清晰的照片。

镜头方面,理想状况是全焦段覆盖,从17mm到200mm,甚至300mm的镜头都有。因为巴塞罗那很多建筑都很宏伟,而街道并不宽阔,所以想拍摄到无遮挡的建筑整体,就要走得比较近,这时候就必须在20mm以下的焦段进行拍摄了。而使用长焦主要是捕捉建筑上的细节,再有就是能够在远处拍摄到建筑的整体,因为走近后,高处就不方便拍摄了。镜头方面最好有一只大光圈的,这样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也能方便拍摄,不然就必须背着三脚架了。

各种唯美的教堂建筑

巴塞罗那有很多教堂,这里的教堂主要是基督教和天主教这两大类。这里的教堂可以说除了是宗教场所外,也是一件艺术品。无论哪一座教堂,都体现出建筑的美感,大到楼身形态,小到每一个雕刻,每一扇窗户。

当飞机将要在巴塞罗那降落的时候,可以透过机舱窗户,看到几个高大的塔吊围绕着一座巨大的教堂,这里就是圣家赎罪堂(Sagrada Familia),简称“圣家堂”,或者称之为“圣家族大教堂”。坦白地讲,这是一座盖了120多年的“烂尾楼”,而且按照现在的建造速度,预计要到2026年才能正式完工。这座教堂是高迪留下后人的遗物,从1883年开始建造,到1926年他离开人世,高迪将多半生的精力用在了圣家堂。特别是他人生的最后的12年,完全谢绝了其他工程,专心致志于这一教堂的建筑。这是一座天主教的教堂,整体设计以大自然诸如洞穴、山脉、花草动物为灵感。高迪认为:“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圣家堂的三个立面分别以隐喻的手法象征耶稣一生的三个阶段:诞生、受难与复活,通过新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和各种雕塑来体现高迪的设计理念。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高迪”痕迹。

距离圣家堂三公里的地方,还有一座十分雄伟的教堂,这是哥特区一座非常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它的名字有点长,叫做巴塞罗那圣埃乌拉利亚主教座堂(Catedral de Santa Eulalia de Barcelona),也有称之为“巴塞罗那大教堂”的。这是一座有着近700年历史的建筑,它兴建于13到15世纪,主体工程在14世纪完工,而我们看到的面向广场的这一面,则完工于19世纪。在教堂门口的台阶上,总能看到很多人坐在那里聊天,遇到拍照的游人很非常热情地打招呼。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享受加泰罗尼亚阳光的最好方式。

另外还有一座教堂值得提一提,它的名字叫海上圣母玛莉亚教堂(Esglesia de Santa Maria del Mar)。这座教堂有些不太好找,它位于一条小巷子里,不过利用这个名称,通过Google Map是很容易找到的。而我能来到这里,则纯属误打误撞了。这座教堂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建于1329年3月25日,完工于1383年11月3日,其用意与我国南方的妈祖庙有些相似,都是用来保佑出海人的平安。这座教堂值得仔细看一看,因为其内部的雕刻和布置非常精致。

读懂毕加索的博物馆

坦白地讲,对于毕加索的画我没有太多研究,只是知道他的作品可以从千百幅画里一眼看出,因为这种简单线条的印象派艺术作品并不多。我一直对他的创作思路非常好奇,也想弄明白这是怎样的创作想法。我知道想读懂大师的作品绝对不会这么容易,但至少通过参观毕加索博物馆,能够让我对他不再那么陌生。世界上有两座毕加索博物馆,一座在巴黎,另一座就在巴塞罗那旧市区蒙卡答路(Montcada)15号,所以来到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是必须要去的。

要想迅速找到博物馆所在的位置,建议你使用GPS导航,因为它坐落于一条小巷子当中,从大路上看不到任何明显标志,只有走进巷子接近博物馆的时候,才能看到一个指示牌,告诉你售票处在哪里。由于展区禁止拍照,所以只要静心去看就好了。这里每一幅作品都有英文说明,售票处可以租用讲解器,可惜没有中文。建议英文基础还不错的朋友一定要租用一台,因为内部展示的作品,只有名称,没有讲解说明。文字介绍只局限在毕加索的故事方面。

通过参观毕加索博物馆,我越发觉得毕加索的了不起,是名副其实的大师。首先他是一个天才,作为外行来看,他十几岁的画就可以把人画得惟妙惟肖,后来经历了人生的低潮期,遇见自己的爱情,并且从巴黎的大师那里获取灵感,完成了自己绘画风格的蜕变。他把复杂的事物进行简化,用最少的线条来表现事物。至于他的超现实主义、文体主义和印象派作品,我还是欣赏不了。

沿着兰布拉大街行走

想要在巴塞罗那看最大的免费艺术展览,那就应该沿着兰布拉大街(La Rambla)行走。这条大街北起加泰罗尼亚广场,一直向南延伸,全长约一公里多。这条大道的中央已经改造成了步行街,有很多小摊位,售卖各种手工艺品和纪念品。也有不少街头艺人的流浪汉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扮作列侬、格瓦拉模样的人,邀请你和他合影,当然,这个是要收费的了。在这条街上,你可以感受到西班牙人特有的浪漫与艺术感,一个小摊位都可以布置得很有美感。而那些手工艺品,如果好好包装一下,放到展馆里展示也绝对够格。

nlc202309030243

在兰布拉大街上行走,造成不要错过了这个地方,那就是博盖利亚菜市场(Mercat de la Boqueria),它是欧洲最大,也是最有名的室内菜市场。它位于兰布拉大街中间的位置,路西侧,入口不是非常明显,很容易走过。这里应该算是巴塞罗那人的“菜篮子”了,从水果、蔬菜、肉类到海鲜,应有尽有。之所以把这里作为一个游客的景点,是因为菜市场里非常赏心悦目,色彩十分鲜艳,而且光线效果很适于拍照。看着大小一致,表面没有丝毫泥土的水果,你一时间反应不过来这里是菜市场,更像是在做蔬菜展。

兰布拉大街走到头,就到了海边,这里能看到一个很高的纪念碑,这里就是哥伦布纪念碑(Monument a Colom)。在西班牙,哥伦布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西班牙的国庆日又称哥伦布日,就是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日子,即每年10月12日。在纪念碑的西北方向,有一座航海博物馆,里面有一艘还原的哥伦布当年出海的帆船。

必须的摄影配件

巴塞罗那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天湿润多雨,夏天炎热干燥,冬天的平均温度为11℃,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1月是最寒冷的时候,平均为10℃;夏天的平均气温为24℃。冬季到巴塞罗那需要带上相机防雨罩,特别是在海边拍摄时,UV镜也是有必要的,海风会在你不经意间把海风吹到镜头上,海水对于相机的侵害还是比较大的。夏天的时候,巴塞罗那阳光强烈,因此偏振镜和ND滤镜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保证拍摄时的稳定性,携带三脚架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觉得三脚架太沉,那么带一只独脚架也是可以的,毕竟巴塞罗那适于拍长曝光的地方并不是很多。这里要强调一下摄影包,尽量携带双肩背,便于取放相机的款式。一直听说巴塞罗那的治安不是太好,所以相机或换下的镜头在不使用的时候都要放在背包里,拉好拉锁,千万不要怕麻烦,因此一款使用便利的背包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是单肩摄影包,建议斜挎过头部,不要搭在一边的肩膀上,以防盗抢。

使用什么APP来导航

巴塞罗那的城市依海而建,因此路的走向并不是正南正北,而是东北-西南方向的。如果你仅仅懂英语,那么建议你一定要随身携带地图,因为单凭问路很难得到满意的答案。这边的人英语普遍不好,有时候你用英语问路怎么走,他会很热情地和你用西班牙语解释好半天,我就曾经遇到过热情的一家三口,最后还是没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手机或平板电脑下载好离线地图是很有必要的。这一次我使用的是CityMap2Go,它可以按照城市下载离线地图,虽然不算特别精细,但一般使用是没有问题了。之前我曾经想用在美国屡试不爽的安卓版Google离线地图,但不知道为什么,巴塞罗那的离线地图文件下载不下来。此外,在苹果商店里搜索“Barcelona”,可以找到很多免费的APP,这里也有巴塞罗那专门的离线地图,以及旅游相关的其他APP。这类离线地图使用起来很简单,通过GPS也可以定位,输入目的地就可以搜索出线路。建议打车时用手机或平板给司机看地方,这样他知道你有GPS导航,就不会绕路了,听说巴塞罗那绕路的司机大有人在。

怎样选购当地手机卡

国内手机漫游到西班牙的通讯费用都比较高,这里并没有像美国T-Mobile那样厚道的友商了。不过西班牙本地的通讯费用并不高,因此建议携带两部手机,一部仍然使用国内的号码,另一部则购买一个当地的SIM卡放进去。需要注意的是西班牙使用WCDMA的3G网络,所以携带手机时一定要支持该网络制式,万一带去了移动和电信的定制机就只有抓狂的份了。当地有多家运营商,购买SIM卡的时候,要看个人使用倾向,是打电话多,还是上网多。向售卡人说明自己的使用情况,一般对方会递给你一个单子,让你看清楚各种套餐是什么标准。这次我使用的是一种30欧元的SIM卡,这里包括了500MB的上网流量,具体通话费用我不记得了,它里面包括了10欧元话费,一周内普通打打电话足够了。

让人心动的小惊喜

走在巴塞罗那的街头,只要留心就可以发现很多小惊喜。比如,花几欧元就可以买到很好的红酒;租一辆自行车骑遍这里老城的每一条街道,而且还可以带着自行车一起坐地铁;爬到巴塞罗那的高处,向下俯眺城市全景;坐在奎尔公园贴满彩色磁砖的长椅上晒太阳,听一曲街头艺人的演唱;当然,有机会的话最好能去诺坎普(Camp Nou)看一场球赛,无论你是不是巴萨的球迷,都会被那种氛围所感染。这些,都会让你感到一个更加丰满的巴塞罗那形象。

巴塞罗那是一座具有艺术魅力的城市,同时这里曾经是首都,千余年的历史积淀,加上大航海时代和近代工业文明的推进,让这里体现出了具有雄厚的实力与底蕴。我始终以一种参观的心态来游览巴塞罗那,因为这里的事物信息量都很大。当艺术精神像血液一样流淌躯体里的时候,那么无时无刻不体现出更有深刻内涵与设计感的元素。在这个城市呆久了,你也许不能成为艺术家,但已经学会了审美,或者说是欣赏美。

艺术殿堂 第11篇

年前收到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孟凡玉教授惠赠的著述《中国歌乐》, 读后深感此书“专业读者不觉得浅, 业余读者不觉得深”, 该书语言简练流畅, 业余爱好者能把它当做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入门读本;思路独具匠心, 此书能为专业人士了解、认识和研究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它是一部能给予不同阶段音乐爱好者启发性的音乐读本, 因此它的受众面更广、影响面更深。

民间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发挥着独特的光芒。民间音乐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还使得生活更有文化气息、更加丰富多彩, 也更加富有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民族音乐学学科的逐步建立, 一些学者对国内各民族音乐文化, 尤其是对某一种音乐事象的研究和分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为我们了解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提供了广泛的参考。但民族音乐学专业著作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 太专业, 读起来难免会觉得吃力与乏味。孟凡玉、朱洁琼教授的著述《中国歌乐》作为大众普及型读本, 似乎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中国歌乐》一书不像民族音乐学专业著作专深, 不是对某一个民族或某一种音乐事象研究的专著, 而是基于国内广大读者的需要, 对一部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音乐从文化背景和音乐本体两方面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 是一部熔艺术性、可读性、学术性、知识性、普及性为一体的音乐读本。

《中国歌乐》一书, 2010年9月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包括号子、山歌、田歌、小调和多声部民歌, 下篇包括独奏艺术、锣鼓乐、鼓吹乐与吹打乐、丝竹乐和综合性音乐艺术。

通读全书, 笔者认为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一、定位准确, 名副其实。

近年来, 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理的不断深入, 一些专业的、业余的爱好者对中国民间音乐了解的需求也不断增强, 但是, 目前关于民间音乐的书籍, 不是太专业, 就是一些简短的网络文字的介绍, 很难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而孟凡玉教授的新著《中国歌乐》就适时的出现在大众面前, 正如刘锡诚先生在总序中提到:“希望这套丛书尽可能融知识性、学术性、可读性、欣赏性于一炉, 既满足当代读者了解非遗的阅读需求, 又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把21世纪之初流传于中国老百姓中间的“非遗”的概貌传达给后世。” (2)

作者在绪论部分提到:“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分类体系的原因, 许多音乐种类没有列在音乐类别之中, 如歌舞音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均没有出现在音乐类别之中。”因此以《中国歌乐》为书名, 以它作为整体的框架, 把中国民间音乐涵盖集中, 具有其合理性。顾名思义, “歌”指的是“民间歌曲”, 在这里, “乐”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器乐”, 二是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在本书的下篇中, 前四章讲的是器乐, 最后一章讲的是综合性的音乐艺术。

二、点面结合、以点代面。

《中国歌乐》是一本融“整体把握”与“重点理解”为一体的读本。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音乐一共计有89项, 但是考虑到本书的篇幅与定位, 以及代表类别之间的平衡, 作者选了最有代表性、保存完整、内容丰富的项目编入此书。例如:作者在下篇的第八章鼓吹乐和吹打乐中不仅写了冀中笙管乐、鲁西南鼓吹乐、西安古乐, 还写了浙东锣鼓和十番吹打。就“十番吹打”而言, 它的流传范围特别广, 以“十番”命名的地方乐种遍布南北各地, 福建省龙岩市、福州市的“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和“茶亭十番音乐”两个项目都是很有特色的民间吹打乐种, 此外, 江苏徐州、无锡一带的十番锣鼓、十番鼓, 淮安十番, 浙江、安徽、湖北、河北、北京、天津、广东、上海, 等等, 很多省、市民间都存在着名为“十番”的民间乐种。

十番, 历史上曾有很多不同的称谓, 如“十番”、“十番笛”、“十番鼓”、“十番锣鼓”、“十番萧鼓”、“十样锦”、“十不闲”、“鼓吹”、“苏南十番”、“江南十番”等, 僧人、道士称用于法事得十番音乐为“梵音”, 民间普通百姓则概称“吹打”, 俗称“打十番”。一些地方还有独特的称谓, 如福建省龙岩市的十番音乐有“十班”、“五对”称谓, 安徽桐城及周边地区有“十欢”、“十番家伙”称谓, 等等。 (3)

三、图文并茂, 资料丰富。

作者在语言风格上具有“亲和力”, 以洗练而优美的文笔勾勒出景色各异的音乐场景, “百闻不如一见”, 再配上丰富多彩的图片, 增强了全书的趣味性, 图片与文字的结合, 使读者阅读此书, 仿佛身临其境、景致盎然、目不暇接, 更能让人在轻松的心情之下细细地品味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情。书中描写川江号子的那幅照片, 展现了乌云满天, 纤夫们拉着船, 喊着有力的节奏, 在河滩乱石中奋力拼搏的场景, 表现了华夏子孙吃苦耐劳和一定能达到胜利彼岸的优秀品质。还有参加花儿会的老人那幅照片, 一位老人蹲在山坡上, 戴着草帽, 笑容满面, 表现出参加花儿会的人们喜悦的心情。

四、视野开阔, 多元并重。

作者视野开阔, 在书中运用多学科综合的学术理念, 主要表现在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文献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方法的运用, 笔者仅以民族音乐学和民俗学的应用为例简要说明。关于民族音乐学的定义, 我国学者沈洽先生认为:“对音乐与其所处文化环境的共生关系进行研究的科学, 并进一步阐述说:“无论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类音乐, 还是研究人类一切音乐中的任何一种特定的音乐品种, 只要是着眼于它与它所处文化环境的共生关系研究, 这都应该被看做是民族音乐学性质的研究。” (4) 例如作者在宗教音乐这一章, 较系统的揭示了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脉络, 并将其放在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音乐的大环境里进行阐述, 不仅体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还体现了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

所谓民俗学, 是研究各个时代、各个民族人民大众生活、文化知识和风俗习惯的科学。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 人类远古的民俗和音乐是共时共生的一个整体, 所有的音乐都包含着民俗。因为任何民间音乐都不可能脱离某种土风民俗而独立生存和传播, 换一句话说, 对于民族音乐学工作者来说, 实在是不存在有不与民俗发生密切联系的民间音乐。 (5) 因此民俗学对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书中提到的花儿与南音, 作者就描写了大量与此有关的民俗风情。例如花儿因为有求偶或寻找钟情意中人的功能, 所以花儿演唱也形成了一些禁忌。其一, 一般不能在家中、村中演唱。这主要是因为歌唱内容, 需要避免一些瓜田李下的嫌疑, 避免引起人们误会。其二是在异性家庭成员之间忌唱花儿。其三是某些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亲戚之间禁唱花儿。总之凡是有可能引起乱伦关系的都是不能进行花儿演唱的。这是一种人们自觉遵守的习俗, 是人类禁止乱伦制度或者说本能的一种体现。花儿一般都是依托佛教寺庙举行, 和宗教活动、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过去的传统社会里, 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 女子与异性交往受到很大的限制, 但进庙参加佛教活动则不受限制, 作者认为这不仅是让宗教为对歌求偶的民俗提供了一付合法的外衣, 更具有深层的信仰内涵:这种场合得到的爱情是经过佛认可的, 是受到神佛保佑的, 不仅合法, 而且会更为美满、更为长久。此外, 花儿会与庙会的重叠, 往往会吸引大批商贩借机进行各种商贸活动。 (6)

作者除了在书中介绍南音的概念以及历史外, 还描述了南音许多独特的活动风俗, 其中也凸显着南音的文化特质。1.请神。南音并不是单纯的艺术活动, 而是蕴含着请神、娱神、祈求神灵保佑赐福的功能。也许, 正是因为南音的这个神圣的功能, 才使得南音以比较为严格、稳定的形态代代相传。2.祭郎君, 又称郎君祭, 是南音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祭祀活动。3.拜馆。一个南音乐社到另一个南音乐社进行切磋技艺、交流艺术活动, 称为拜馆。 (7)

这些风俗活动的描述, 使得读者对“花儿”与“南音”的理解立体化了, 而不是平面的去理解它们。任何音乐文化事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存在于整个地域文化系统整体中, 民俗活动是“花儿”与“南音”存在的载体, 只要赖以生存的民俗活动还在继续, 那么, 这些民歌和音乐活动就会源源不断的流传下去。把“音乐”与“民俗”相结合, 是全书的另一大亮点, 大大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

五、态度认真, 治学严谨。

作者理论结合实践, 深入浅出, 理论透彻, 资料丰富。在这本书里所涵盖的所有民间音乐, 有些是历史上别人的实践, 有些则是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 并非纸上谈兵, 这一点, 当然是得益于作者孟凡玉教授长期致力于民族音乐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积累了大量的图片和音响资料, 没有长期的实践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此外, 作者在书中引用的文本资料, 都有详细的注明, 参考文献不可避免, 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对待这样文献, 就足以看出学者们的学术道德。文中所有的图片来源都标有署名, 这也是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

依笔者浅见, 本书存在着一点不足之处, 那就是对于专业院校的学生来说, 文中的谱例太少, 我们必须去学会唱民间音乐, 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其韵味。当然, 作者在绪论部分已经提到:“考虑本书的篇幅和定位, 乐谱引录较少, 请读者必要时参阅其他相关资料。”

纵观全书, 作者思路开阔、立意颇高、采用以点代面, 点面结合的策略对所涉及的民间音乐进行层层分类, 不仅在书中的每一节描述了该地区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等, 而且对音乐的体裁、结构以及音乐风格的归纳与叙述也比较细致和深刻, 充分体现了“民族音乐学的基本特征是将某民族现存的传统音乐置于该民族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中去, 通过对该民族成员 (个体或群体) 是如何根据自身文化传统去构建、使用、传播和发展这些音乐的考察和研究, 阐述其有关音乐的基本特征、生存规律和民族文化特质”。 (8) 即体现了民族音乐学文化中的音乐与在音乐中体现文化的学术思想。

该书的出版, 扩大了年轻人的文化视野, 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的民间音乐, 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 吸引了更多的莘莘学子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 共同推动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文化,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极大的摧毁, 潜伏着濒临灭绝的危机。因此, 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社会各界人士都给予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文学,艺术

参考文献

[1]http://industry.jrj.com.cn/2011/02/2515289296247.shtml

[2]孟凡玉、朱洁琼.中国歌乐[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2010.

[3]孟凡玉、朱洁琼.中国歌乐[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2010:143-144.

[4]沈洽.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导论[J].中国音乐学, 1986, 1:63.

[5]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31-32.

[6]孟凡玉、朱洁琼.中国歌乐[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2010:30-31.

[7]孟凡玉、朱洁琼.中国歌乐[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2010:165-166.

上一篇: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下一篇:交通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