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课堂成长的舞台

2024-06-28

灵动的课堂成长的舞台(精选6篇)

灵动的课堂成长的舞台 第1篇

恰当的“补白”能够给学生的思维、想象带来无限的驰骋空间, 让他们感受读书所带来的快乐, 享受阅读文章所带来的乐趣, 让情感提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常有“空白”, 在这些似乎“无”之中, 渗透着极丰富的“有”。于是, 在教学设计中我尝试为文章的情节补白, 挖掘文字背后的故事情感, 使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更丰满。

案例一: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文章以“美丽”为主线, 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 而在于为人类作出伟大的贡献, 实现自己最高层次的人生价值。

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更多地考虑到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所以, 全部流程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的, 分为五个大部分:1.图片名言, 质疑美丽;2.整体感知, 定格美丽;3.细读感悟, 品味美丽;4.联系自身, 升华美丽;5.疑问作结, 绵延美丽。

在“细读感悟, 品味美丽”这一环节, 为了让学生体会居里夫人“终日”工作, 我设计了这样的补白:

(师) 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居里夫妇的工作:

居里夫妇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 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 成吨的矿渣, 每次每一锅里只能放20公斤, 居里夫妇从事着体力和脑力的双重工作……

(生) 每天上午, 玛丽·居里 (在烟熏火燎中不断地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 双手上, 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每天下午, 玛丽·居里 (在烟熏火燎中不断地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 双手上, 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春天, 玛丽·居里 () 夏天;玛丽·居里 ()

秋天, 玛丽·居里 () 冬天;玛丽·居里 ()

一次次的失败, 一次次地从头再来……

第二年, 玛丽·居里 ()

第三年, 玛丽·居里 ()

当我们学习中, 有一道数学题不会解答时, 我们应该

当我们课间操跑操有些劳累时, 我们应该

当我们的人生中遇到任何困难时, 我们总会想到居里夫人, 想到她, 于是, 我们。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课堂上反复诵读着, 眼里噙满泪水, 缩短了时空的距离, 拉近了学生的情感, 居里夫人的形象也随之丰满起来。这里的补白不经意间突破了重难点, 成为教学中的亮点。《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情感的交融、情感的共鸣、情感的升华, 达到师生各自课堂教学价值观的完美实现。

案例二:

在教学《老人与海鸥》时, 学生通过朗读, 比较顺利地感悟到海鸥老人吴庆恒与海鸥之间感人至深的情意。在理解三个“褪色”时, 我适时补充了海鸥老人吴庆恒生前的一些情况:他孤身一人, 每年冬天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喂海鸥, 和它们嬉戏, 风雨无阻。老人的退休金只有308元, 他把一半工资用来买食物喂海鸥, 4.5元一斤的饼干, 老人毫不吝惜地买给海鸥吃, 还经常买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 但是他自己却舍不得花钱坐公交车, 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这些数字资料的补充, 让学生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吴庆恒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那份深情厚谊。

接下来, 我饱含深情地讲:“如果说老人对海鸥的情令我们感动, 那么海鸥对老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则令我们震撼。让我们再次走近海鸥, 享受这份心灵的感动。” (音乐响起)

(师生配合读)

当我们把老人的遗像带到翠湖边,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1.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 连声鸣叫, 它们多么希望 ()

生:多么希望老人再给他们喂一次食啊。

生:多么希望老人再呼唤他们一次。

生:多么希望老人再和他们亲切地聊一聊啊!

但是, 海鸥们明白了 ()

生:明白了老人再也不能看他们了。

生:明白了老人再也不会来到翠湖边给他们喂食了。

海鸥们好像在说: ()

生:老人您不要走。

生:老人您就留在我们身边吧。

2.海鸥们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 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海鸥们多么想 ()

生:多么想在听一听老人带有地方味的呼唤。

生:多么想再吃到老人的饼干。

3.海鸥们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肃立不动。海鸥们可能是在 ()

生:可能是在悼念老人。

生:可能是在为老人守灵。

4.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地朝遗像扑过来。海鸥们多么想: ()

生:再看老人一眼。

生:再听一听老人的呼唤。

5.……六个小圆点, 是 ()

生:是对老人无尽的呼唤。

生:是对老人无尽的思念。

……

行文至此, 突然打住, 留下“言已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者在动情的朗读后由此生发,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丰富想象, 对海鸥的言行进行细腻而丰富的描述。一句句声情并茂的补白, 洋溢着想象的琼浆, 闪烁着智慧的灵动, 荡漾着美丽动人的情感。

构建灵动课堂,铸就诗意成长 第2篇

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过:“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提到一句:“在教学当中,常常是那些不稳定的、不连续的、变化不定的时刻需要某种无法计划的机智的行动。”这和我们所说的灵动是有相通之处的。灵动,在百度百科中的意思是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课堂,应该承载着师生的生命律动。充满灵动气息、洋溢欢乐的课堂,让人如沐春风,这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生活。那么,灵动的课堂,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也是真实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更是师生、生生和谐互动的课堂。

一、构建灵动课堂,回归课堂本真。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些都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给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的人。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注重角色转变,改变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所以,灵动课堂,首先是立足于生本思想的基础上的,呼唤课堂回归,将课堂还给学生,这无疑促进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力的提升。

下面是《小松鼠和大松树》的生字教学片断: 师:出示生字:松、孩、托。谁来读读这几个字? 生读生字。

师:那比比谁的小眼睛更亮,知道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生:要写得左窄右宽。

师:你们说的真好。谁来具体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几个字的?

生:松:左右结构木字旁,右边是个公。孩:左右结构子字旁。托:左右结构提手旁。师:谁来给他们找找好朋友? 生:我给松组词:松鼠、松树。生:我给孩组词:孩子、女孩、男孩。生:我给托组词:托住。

生:我给松组词:松果、放松、轻松。

师:接下来我们来记住它们的样子,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师:下面请你们找一找本课中还有哪几个左右结构的生字。生:伯、呢。

师:它们也有什么共同点?和你的同桌说说注意点,自学完成。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很重要,老师由扶到放,指导学生认识同一类型的生字后,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同一类型的其他生字,有助于他们对生字结构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生字的字形,这样会记得更牢,而且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培养自学能力。

构建真正灵动的课堂,必须尊重孩子的生命和需要,还原孩子本真的天性。塑造真正的灵动的课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习惯,从注重研究教师怎样“教”转到研究学生怎样“学”上来,把教师的活动定位为唤醒、激励、引导、启发和评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构建灵动课堂,激发思维碰撞。

现在的课堂教学更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既有教师的“动”,更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下面是《小鹰学飞》的教学片断:

师:小鹰又跟着老鹰继续往上飞,请大家赶紧读读课文第5、6自然段,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生:“鼓起劲,拼命,急促地喘着气,盘旋”,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也跟小鹰学飞吧!(全体学生起立,教师带领学生做学飞动作)小鹰第一次学飞,好不容易飞到了大树的上面,翅膀酸酸的,妈妈不满意,它只好再花点力气。(教师带领学生加大动作)终于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好累呀,想要飞得更高,你会怎么做?

生1:花更大的力气。生2:再努力点,使劲儿飞。

师: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鼓起劲”与“拼命飞”。

出示句子: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指生读)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1:小鹰飞得很有力,所以我“鼓起劲”“拼命”读得重一些。生2:小鹰在那儿拼命飞,所以我很大声地读。师:那咱们就来比一比,谁读得有劲儿,飞得有劲儿。

师:小鹰越飞越高,越飞越高,飞呀飞呀,它会怎么样?(师表演“喘着气”引出“急促地喘着气”)师:你们什么时候也会急促地喘着气? 生1:体育课跑步的时候。生2:上楼梯的时候。生3:很累的时候。

出示句子: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 生1:小鹰没力气了,我要读得小声一点。生2:小鹰在喘着气,我读得慢一点。师:好,那请你来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不仅仅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也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互动这让我们的课堂思维碰撞,更有活力。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灵动课堂就应该从教材、学生和教师三位一体的高度予以规划和设计。显然,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才能使他们充满渴求知识的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

三、构建灵动课堂,促进师生成长。

构建灵动课堂,关注课堂生长,也是学生和教师的成长,自然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走进课堂,既要有充分的预设,又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让课堂在师生的共同生长中绽放灵动的精彩。《问银河》教学片断:

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第二自然段?带上你们的导学单。师:请1号小朋友你来读一读,书中的小朋友想象到了什么呢? 生读。

师:你来说一说,贴一贴。

师:3号你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客轮和货船的图片。投影出示,生介绍:这就是伸着大鼻子的货轮。

师:老师这里也找了大鼻子货船的图片,有谁知道这大鼻子在哪里?(多媒体圈出。)有什么作用呀?

生:它会让船开得快。

师:你懂得可真多呀,原来它可以让船行驶得更快。小朋友们注意到航标灯了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生:晚上让人们知道怎么开船。生:让人们知道方向。

师:原来它可以保障船只在夜间的安全航行。他发出的灯光颜色和闪光频率,指引船只的航行速度和方向。

师:请你也来问一问。

生:银河呀,在你宽阔的河道里,有潜水艇吗? 生:银河呀,在你宽阔的河道里,有数不清的渔船吗? 师:你说得很好。请你们小组带着想象再来读一读。师:谢谢你们小组的展示。

师生的对话、思维的碰撞让课堂灵动和谐,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变得更自然,学习不仅仅是一颗种子的生长需要土壤、水、空气、阳光,还有辛勤地耕耘,缺一不可。那么,要实现课堂的灵动与生长也需要肥沃的土壤,适合的环境,还有辛勤的耕耘和热切的期待。教师在课堂上不但教授知识给学生,也是和学生一起学习、成长的过程。

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 第3篇

一、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开辟了很多的人物“励志类”主题单元。如苏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安排的《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奋写〈史记〉》,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安排的《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等课文。这些单元以具体的人物成长经历为叙述主线,通过介绍名人的成长历程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课文,为学生情感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挖掘此类课文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加以正确的引导,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教育的效果。我在教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时,是这样安排单元主题学习的。根据“活动单导学”教学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

1.自由朗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在读中体会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2.小组合作,说说自己的体会。思考:我从主人公身上学到了什么?

(提示: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3.全班展示

学生的感受是精彩纷呈的,不仅读懂了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如:海伦的不屈不挠,阿炳的敢于同命运抗争,郑和的不怕困难、顽强探索,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等。更可贵的是,通过活动的引导,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了自己与这些模范人物之间的差距,强烈地表达了向模范人物学习的决心。教育学强调“榜样示范”,在与榜样的对比中,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样的认识必将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这样的情感熏陶对于孩子情感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远胜于教师抽象的说教。

二、净化心灵的成长环境

有人说,学校是“一方净土”。学校应该是学生获取知识,放飞心灵的乐园。不同于社会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学校没有金钱的诱惑,没有尔虞我诈的欺骗,没有物质追求的贪婪……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充分享受到知识带来的乐趣,可以充分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伴的关心、爱护,这些都为孩子心灵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课堂,作为孩子学校生活的主阵地,更应该担负起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孩子们就是一个个小天使,他们纯真、可爱,他们需要一个既轻松又愉快的心理环境。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都应该拥有一颗爱心、一片真情,为孩子们支撑着一块没有风雨的天空,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和自由成长的空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构建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扬课堂民主,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树立自信。我还注重及时纠正班级的不良风气,净化孩子心灵成长的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捕捉生命的精彩瞬间

教师上课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完成课标上的教学任务,而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真正自由的空间,尽量不给学生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正确的意见,应及时予以肯定、支持;对不正确的意见,教师也不要轻易否定,要呵护其敢于发表见解的精神,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内容进行更深入的钻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才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那些看似漫无边际的思维,才是孩子们最真实的生命呈现。教师应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这些精彩的瞬间加以肯定,让孩子们在收获思维进步的同时增强自信,获得健康的心理素质。

例如,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活动二我是这样设计的:

活动二:赏少年杰出智慧。

A.自由朗读全文。

B.思考: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从中你看出了一个怎样的少年?

C.在小黑板上写出关键词,小组内交流,确定展示人员。

D.全班展示。

在展示环节,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小黑板上写出了关键词,如:机智、勇敢、聪明、精忠报国、妙语连珠……

学生的理由很充分,汇报也很精彩。

生1:我们这一组的关键词是“机智”。我觉得少年表面是在说螳螂捕蝉的事,实际是在暗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生2:我们这一组的关键词是“勇敢”。吴王的死命令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被吴王知道少年的用意,少年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

生3:我们这一组的关键词是“精忠报国”。少年这样做都是为了国家着想,为了国家,他忘掉了个人的安危,真是个“大忠臣”。

生4:我想给这位同学补充一点,精忠报国同样可以用在大臣们身上,因为大臣们这样做也是为了国家着想,只是他们没有选对时机。

……

在听了孩子们精彩的回答之后,我一一加以肯定,并附上一段真诚的饱含溢美之辞的赞扬。看到孩子们兴奋的小脸和脸上洋溢出的自信表情,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精彩。

总之,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不应该将课堂的作用局限在有限的学科范围之内。应该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舞台;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舞台……

灵动的课堂成长的舞台 第4篇

一、在上课前充分了解“剧本”, 也就是课标和本课的重难点内容

教师要做好编排准备。当然如果想让本来就精美的剧本变得更加生动、贴切, 决窍在于在编排时让学生参与进来。这种做法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大有裨益。这样一来, 我轻松许多, 而由于他们自已想的点子参与性更强, 表现力也就更充分。 现在的孩子都极其聪明, 学生往往能从看电视或是生活娱乐中取来我们所想不到的有趣点子, 避免了老套思想, 更体现学生的民主、自主、合作精神。例如, Unit1《Good habits》的授课活动中有一个叫“心有灵犀”的节目活动, 就是学生想出来的点子。此娱乐活动是四名同学配合:一个在前面做动作, 一个背对题目看动作猜单词或词组, 还有一个学生记时, 我们就利用这个有趣的游戏来猜单词和词组。

二、教师要树立“个人魅力”, 就像一个金牌主持人, 拥有着个人魅力, 吸引着嘉宾和观众, 大家才能够很好地互动交流

1.表现出足够的亲和力。我现在上课大部分的时间, 都会走下讲台, 给学生一些小小表扬:“That’s myboy.” “Cool!”“So cute!”“Beautiful!”和一些小动作, 如:揉揉他们的小脑袋、一个“Give me five!”击一下掌, 都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2.激趣煸情, 合理搞笑。我觉得这是我最应该向主持人学的地方。除了前面讲的教师应具备的个人魅力外, 也要合理搞笑, 恰当引导, 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跃。用夸张的表情语言去表演, 甚至可以让学生在学单词时身体随着课堂内容而摆动, 为活动增加笑点, 这样的课堂出来的效果会让学生觉得相当自然, 贴近生活, 而不显刻意。学生只要产生兴趣, 一切都不是问题。比如说, 要学新单词, 我更多是采用我自己的或学生的生活图片导入新的课程, 图片尽量不要死板的, 而要选诙谐生动的。还有学生进行活动时, 让他们自己想一些搞笑的元素融入其中。

3.教师也要参与到的孩子的活动中去, 与孩子一块游戏一块玩, 就像节目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 融入到孩子们高涨的情绪中去, 充分表现你的亲和力, 让孩子觉得你是其中一员, 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 更是朋友、同学。

三、构建学生自主的评价体系

以前都是我在评价学生, 现在我把这个评价权交给学生。如当今热播的节目《我是歌手》, 在歌手唱完后, 就有一个自评, 然后嘉宾评, 最后由观众评为主导。我觉得非常可取, 就运用到课堂中来, 把评价权全部还给学生。做一些小小的改变让他们更有“主人”的感觉, 如:小组组名由他们自己想, 有“fire”、“water”、“superman”等。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相对完善的自主评价体系?我个人总结了以下几点——

1.全面地审视。现在的儿童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已经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 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别人的缺点, 而忽视了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闪光点。教给学生正确的评价方法, 首先就应该让孩子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然后再去品评别人的不足之处!

2.多角度的评价。实施评价, 首要应该注意教师的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多方面参与的评价应该说更具科学性、客观性, 它汇集了不同渠道的信息, 使认识更全面、准确,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能先进行自评, 自我剖析, 阐明缘由, 他评就会更具“人情味”, 就会更多地从纵向加以评价, 从而减少或避免毫无价值的横向比较。

3.增强操作性。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评价主体不仅要客观地描述评价对象学习的进步和不足, 还应提出建议, 给予指导和帮助, 并让他有再次修正、改进的机会。评价中, 把“他哪里不好?”改为“他怎样做会更好?”最好可以让进行评价的学生做一些展示, 也许会更受评价对象的欢迎。

4.整理出如何让学生进行评价的一些细则, 如:第一, 单词、句子的发音是否标准, 句子语法是否正确;第二, 关注学生活动中的表现是否逼真, 情感有无到位, 活动中孩子们的配合默契度及孩子的参与度, 就是说每个孩子都要有所表现, 要表达所学内容。

四、更开阔的拓展

灵动的课堂成长的舞台 第5篇

一、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开辟了很多的人物“励志类”主题单元。如苏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安排的《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奋写〈史记〉》, 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安排的《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等课文, 以具体的人物成长经历为叙述主线, 通过介绍名人的成长历程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课文, 为学生情感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挖掘此类课文所包含的情感因素, 加以正确的引导, 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 达到教育的效果。我在教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时, 是这样安排单元主题学习的:

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

(1) 自由朗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 在读中体会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2) 小组合作, 说说自己的体会。思考:我从主人公身上学到了什么? (提示: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3) 全班展示。

学生的感受是精彩纷呈的, 不仅读懂了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 如:海伦的不屈不挠, 阿炳的敢于同命运抗争, 郑和的不怕困难、顽强探索, 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等。更可贵的是, 通过活动单的引导, 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了自己与这些模范人物之间的差距, 强烈地表达了向模范人物学习的决心。教育学强调“榜样示范”, 在与榜样的对比中, 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这样的认识必将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这样的情感熏陶对于孩子情感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远胜于教师抽象的说教。

二、净化心灵的成长环境

有人说, 学校是“一方净土”。学校应该是学生获取知识、放飞心灵的乐园。不同于社会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 学校没有金钱的诱惑, 没有尔虞我诈的欺骗, 没有物质追求的贪婪……在这里, 孩子们可以充分享受到知识带来的乐趣, 可以充分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关心、爱护, 这些都为孩子心灵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课堂, 作为孩子学校生活的主阵地, 更应该担负起培养孩子心理素质, 让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孩子们就是一个个小天使, 他们纯真、可爱, 他们需要一个既轻松又愉快的心理环境。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 都应该拥有一颗爱心、一片真情, 为孩子们支撑着一块没有风雨的天空, 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和自由成长的空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构建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充分发扬课堂民主, 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树立自信。我还注重及时纠正班级的不良风气, 净化孩子心灵成长的环境,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捕捉生命的精彩瞬间

教师上课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完成课标上的教学任务, 而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真正自由的空间, 尽量不给学生问题, 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正确的意见, 应及时予以肯定、支持;对不正确的意见, 教师也不要轻易否定, 要呵护其敢于发表见解的精神, 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辨。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对内容进行更深入的钻研,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才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那些看似漫无边际的思维, 才是孩子们最真实的生命呈现。教师应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及时捕捉这些精彩的瞬间加以肯定, 让孩子们在收获思维进步的同时增强自信, 获得健康的心理素质。

例如, 教学《螳螂捕蝉》一课, 活动二我是这样设计的:

活动二:赏少年杰出智慧。

A.自由朗读全文。

B.思考: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从中你看出了一个怎样的少年?

C.在小黑板上写出关键词, 小组内交流, 确定展示人员。

D.全班展示。

在展示环节, 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小黑板上写出了关键词, 如:机智、勇敢、聪明、精忠报国、妙语连珠……

学生的理由很充分, 汇报也很精彩。

生1:我们这一组的关键词是“机智”。我觉得少年表面是在说螳螂捕蝉的事, 实际是在暗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生2:我们这一组的关键词是“勇敢”。吴王的死命令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旦被吴王知道少年的用意, 少年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的。

生3:我们这一组的关键词是“精忠报国”。少年这样做都是为了国家着想, 为了国家, 他忘掉了个人的安危, 真是个“大忠臣”。

生4:我想给这位同学补充一点, 精忠报国同样可以用在大臣们身上, 因为大臣们这样做也是为了国家着想, 只是他们没有选对时机。

……

在听了孩子们精彩的回答之后, 我一一加以肯定, 并附上一段真诚的饱含溢美之词的赞扬。看到孩子们兴奋的小脸和脸上洋溢出的自信表情,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精彩。

灵动的课堂成长的舞台 第6篇

要想使语文课堂具有生成性, 教师民主平等的作风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上, 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只有宽容, 才能接纳他人, 才会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 也才能丰富我们。教师一定要营造好这一生成氛围。例如, 在讲《滕王阁序》时, 让学生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有一个学生就说:“鹜是野鸭, 作者为什么不能把丑小鸭换成白天鹅呢?”此时如果老师大发雷霆, 说学生无理取闹, 那只能让课堂变得沉默消极。聪明的教师可以顺势把它设置成为一个讨论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选取“鹜”这个形象呢?可以结合诗句中有关鸟的意象来思索。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 同时也给他们信心, 让他们思索, 自己去解决问题。

二、捕捉生成资源, 创设灵动教学舞台

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生成”是一种活性资源, 它的呈现是无法完全预设的, 它的内容是极其灵动闪光的。教师如果能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契机, 抓住动态生成性资源, 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结构, 顺学而导, 在动的过程中生成, 就会出现亮点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 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因生成而灵动。如教学《蜡烛》时, 让学生讨论《蜡烛》的主题思想。教学参考以及绝大多数的教师都认为这一主题思想是“热情地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 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身份、经历来看, 这种解读应该是符合作者的创作初衷。对于这一点, 学生很容易从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年老体弱, 艰难地将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掩埋, 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这件事中看出。然而, 有一位学生回答道:“我觉得还表现了一种人性。”这可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回答, 就顺势问道:“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她说:“在炮火连天的环境里, 年迈体弱的老妇人为什么会安然无恙?我认为是人性, 某些侵略者的内心应该还保留着一点人性, 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母亲、爱人、孩子。老妇人用她最淳朴、最温柔、最博大的母爱唤醒了某些德国士兵没有泯灭的人性!”这些话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学生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直到下课, 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思维活跃状态。

三、追问敲打, 促进生成深度

开放的课堂, 教与学之间应该有一个明显相融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中, 体现在自由民主的师生对话中。而对话过程中, 教师巧用追问, 敲打出智慧的火花, 能促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和认知在碰撞中汇聚和融合。这样的融合是一种有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累, 是新知生成和建构的前提;这样的融合, 不是为了求同而是为了共享和创造。

课例呈现:如教学《孔乙己》片段。师:刚才同学们从人物语言的字里行间发掘出了潜含在语言下面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不过, 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为什么丁举人家的东西就偷不得呢?生:因为丁举人是鲁镇有权有势的人, 偷他家的东西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 (生笑) 老师:很有道理, 孔乙己不就因为这次被打折了腿吗?不过, 话又得说回来, 孔乙己真的就不知道偷丁举人这样有权有势的人家是有风险的吗?生:他可能会知道。师:那他为什么还要偷呢?生:因为他实在是太穷了。师:还有别的原因吗?生:可能是心理不平衡。师:此话怎讲?生:因为他们都是读书人, 凭什么丁举人他们就有权有势, 而自己却一无所有。师:哦, 原来这里“偷”还是一种抗争。

文本挖掘得深, 教学就显得有力度、厚重, 主体间有效对话促使学生深度解读。在相融相生的对话中, 学生的生成也就不会只停留在肤浅的表层, 长此以往, 从语言中品悟, 在阅读中思考, 便会形成一种自觉习惯。

四、拓展迁移生成, 让学生体验探究知识的快乐

上一篇:PX装置下一篇:化工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