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指标范文

2024-07-04

围手术期指标范文(精选12篇)

围手术期指标 第1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连续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纳入标准:(1)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2)接受了肺癌切除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全肺切除患者。(2)围术期死亡病例。本文入选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57例,男39例,女18例,年龄42~79(56.48±13.72)岁。

1.2 方法

1.2.1 手术前检测肺功能及低肺功能判定标准

手术前静态肺功能检查应用美国森迪斯生产VMa X22型肺功能仪,肺功能测试数据选择流量-容积曲线中的最大用力呼气容积测试值。入选对象分别接受3次检测,取FEV1检测值中较高1次数据,计算出下面各项。结果:(1)肺活量(FVC);(2)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3)FEV1/FVC%。上面各项预测值还需结合本院肺功能检测正常值,并通过按年龄、身高和体重指数分别进行校正,最后统计出实测值占预测值百分比(%FVC和%FEV1),低肺功能判定标准:%FEV1小于或等于50%。肺功能检测在入选的对象住院后7d内完成。

1.2.2 肺癌围术期护理工作量指标调查表设计及填写方法“肺癌围术期护理工作量调查表

为本研究作者参照相关文献,结合外科实际情况,自行实际。调查表分为7个条目,内容分别为:健康教育工作量指标;心理护理工作量指标;基础护理工作量指标;呼吸道护理工作量指标;营养护理工作量指标;个体化护理工作量指标;康复护理工作量指标。各条目护理工作量指标之和为护理工作总量。调查表填写时间为出院前3d,由入选对象责任护士完成。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统计学分析软件采用SPSS12.0分析系统,“肺癌围术期护理工作量调查表”各项计量指标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显著性测定用t检验进行进行,P小于0.05预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全部入选对象中,29例肺癌患者手术前诊断低肺功能(%FEV1≤50%,33.33%,低肺功能组),术前肺功能大致正常者58例(%FEV1>50%,对照组)。低肺功能组和对照组围手术期各种护理工作量指标比较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人口肺癌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开胸手术仍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其原则通常为尽最大可能切除原发肿瘤病灶,又需要尽最大努力保留肺功能。我国原发性肺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一方面,他们常常合并慢性肺部疾病,临床上早就有轻、中度肺功能减退表现;另一方面,肺部肿瘤也可累及肺实质而引发多项肺功能指标异常,这种现况都直接影响到了肺癌根治性受手术术式选择及加大了围术期风险性。文献[4~7]显示,接受开胸手术肺癌患者住院期间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7%~45%,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机理为:(1)手术过程中切除瘤体后,肺实体组织发生明确减少;(2)手术自身创伤、气管插管操作刺激都引发小气道蓄积过多分泌物液体;(3)术后胸部加压包扎产生疼痛。上面几条原因进一步导致呼吸功能衰减,潮气量、肺泡有效通气量都显不足,最后发生术后心、肺负荷急骤上升,各种严重合并症接踵而来,围手术期各类护理工作量明确增加,总结接受肺癌手术患者,特别是术前低肺功能病人围术期间的各种护理需求,为他们提供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已成为肿瘤外科临床护理急待解决问题。我们选择一组新近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按他们术前肺功能状态分组(%FEV1≤50%低肺功能组和%FEV1>50%,对照组),比较他们围手术期各种护理工作量指标。本研究统计数据显示,低肺功能组的健康教育工作量指标、心理护理工作量指标、基础护理工作量指标、呼吸道护理工作量指标、营养护理工作量指标、个体化护理工作量指标、康复护理工作量指标和各类护理工作总量指标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上述现象告知我们,术前低肺功能肺癌病人术后住院期间内整体护理工作量显著增加耗时增多,特别是一些分类项目护理需求较为突出,这与另几位国内作者几篇相似研究[8~10]结果一致。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

迄今为止,胸外科医生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包括改善麻醉和手术操作过程、普及胸腔镜、修改开胸手术术式、减少手术时间以及完善术后ICU病房、应用机械通气方法这些都使一些大龄、低肺功能肺癌病人都成了手术适应证。因此,胸外科医护人员在制定这些患者护理计划时,也应与时俱进,考虑到上面各种影响因素,适量增加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全面优质护理服务。

摘要:目的:调查术前低肺功能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方法:连续选择新近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87例,入选对象手术前接受了肺功能检查及“肺癌围术期护理工作量调查表”调查,并按手术前肺功能是否异常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全部入选对象中,29例肺癌患者手术前诊断低肺功能(%FEV1≤50%,33.33%,低肺功能组),术前肺功能基本正常者58例(%FEV1>50%,对照组)。前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量指标、心理护理工作量指标、基础护理工作量指标、呼吸道护理工作量指标、营养护理工作量指标、个体化护理工作量指标、康复护理工作量指标和各类护理工作总量指标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术前低肺功能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各类护理工作量较大,费时较多,制定围术期护理计划时应予重视。

关键词:肺癌,低肺功能,护理工作量,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卢鲜艳,才霞.低肺功能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8):754~755

[2]耿庆,乌达,张本固,等.低肺功能老年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7):754~755

[3] Grodzki T,Alchimowicz J,Kozak A,et al.Additional pulmonary resections after pneumonectomy:actual long-term survival and functional results[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8;34(3):493~498

[4]丁凯,李晓辉,李然,等.老年低肺功能肺癌病人RVEF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及围手术期处理[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38~1640

[5] Mao YS,He J,Yan SP,et al.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high risk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J].Chin Med J(Engl),2010;123(21):3089~3094

[6] Schroedl C,Kalhan R.Incidence,treatment options,and outcomes of lung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urr Opin Pulm Med,2012;18(2):131~137

[7] Pompili C,Brunelli A,XiuméF,et al.Prospective external convergence evaluation of two different quality-of-life instruments in lung resection patients[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11;40(1):99~105

[8]周友鲜,李永吉.肺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J].西南军医,2009;11(3):574~575

[9]黄晓群,敖丽君,廖小卿.低肺功能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4):1737~1739

围手术期处理 第2篇

一、名词解释

1.围手术期(perioperative period):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到与本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阶段。2.围手术期处理(management of perioperative period):是指以手术为中心而进行的各项处理措施,包括病人的体质与精神的准备、手术方案的选择、特殊情况的处理、手术中的监护,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即术前准备、术中保障、术后处理三大部分。3.术前准备(preoperative preparation):指针对病人的术前全面检查结果及预期施行的手术方式,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使病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机体条件,以便安全地耐受手术。

4.急症手术(emergency operation):某些外科疾病,需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准备,然后迅速实施手术。如急性阑尾炎并穿孔,外伤性肠破裂等。在呼吸道窒息、胸腹腔内大血管破裂等病情十分急迫的情况下,为抢救病人生命,必须争分夺秒的进行紧急手术。5.限期手术(confine operation):某些外科疾病,手术时间可以选择,但有一定的限度,不宜过久延迟手术时机,应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如各种恶性肿瘤根治术、已用碘剂作术前准备的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等。

6.择期手术(selective operation):某些外科疾病,施行手术的迟早,不致影响手术效果,应做好充分的手术前准备,这类手术称为择期手术,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胃大部分切除术、一般的良性肿瘤切除术及腹股沟疝修补术等。7.术后处理(postoperative management):是指针对麻醉的残余作用及手术创伤造成的影响,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尽快地恢复生理功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8.Goldman指数(Goldman’s index):是综合评估心脏病病人手术风险时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该指数提供了阳性发现与额外风险有关的评分标准,可在实际应用时参考。心源性死亡、致命性心脏并发症的发生随着评分的增加而升高。评分为0~5分,上述危险性小于1%;6~12分,危险性为7%;13~25分,危险性为13%(2%死亡率);>26分,危险性为78%(56%死亡率)。9.乙级愈合:某些切口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称为乙级愈合,用“乙”字代表。

10.切口感染:是指清洁切口和可能污染的切口并发感染。

11.术后并发症(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术后由于原有疾病本身、手术对机体造成的扰乱或原有疾病的复发等因素引起的所有病症总称为术后并发症。

二、问答题

1.术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情况:①涉及感染病灶或接近感染区域的手术;②肠道手术;③操作时间长、创面大的手术;④开放性创伤、创面已经感染或软组织有广泛损伤、创伤至实施清创的间隔时间长或清创所需的时间较长及难以彻底清创者;⑤癌肿手术;⑥涉及大血管的手术;⑦需要植入人工制品的手术;⑧器官移植术;⑨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粒细胞减少症等;或是接受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物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而需要手术治疗者。

2.胃肠道手术应作哪些手术前准备?

胃肠道术前准备:手术前1∽2日开始进流食;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以防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的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术前无需常规放臵胃管,但若是胃肠道的手术,或对胃肠道干扰较大的手术,或某些特殊疾病(如急性弥散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等),应放臵胃管。幽门梗阻的病人,术前应洗胃并胃肠减压几天。对于一般性手术,术前一日应作肥皂水灌肠。结肠或直肠手术,术前3天开始进流质,口服肠道制菌药物,术前一日服用泻药,术前晚进行清洁灌肠,使术中肠腔处于空虚状态并减少并发感染的机会。

3.营养不良:生化检查血清白蛋白在30~50g/L或以下、血清转铁蛋白低于1.5mg/L、体重下降大于10%时,表明存在营养不良,需采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1周左右,以改善其营养状态。

术前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价可以采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is nutritional index,PNI)。PNI计算可以通过测定血清白蛋白(ALBg/100ml)、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单位mm)、转铁蛋白(TNF,mg/100ml)和皮肤延迟过敏反应(SDH,按无反应、反应区<5mm、反应区>5mm分别按0、1、2计算)这四个变量进行。[PNI(%)=158-16.6(ALB)-0.78(TSF)-0.20(TFN)-5.8(SDH)]。PNI<30%为低度危险,30%~50%为中度危险,PNI≥50%为高度危险。由于营养不良可使手术耐受力降低,因此术前应尽可能予以纠正。择期手术最好在术前1周左右,经口服或静脉提供充分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利于术后组织处复和创口愈合,提高防御感染能力。

4.心脏病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心脏病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①长期使用低盐饮食和利尿药物、已有水和电解质失调的病人,术前需纠正;②贫血病人携氧能力差,对心肌供氧有影响,术前应少量多次输血以矫正;③有心律失常者,应依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偶发的室性期外收缩,一般不需特别处理;如有心房纤颤伴心室率增快达100次/分钟以上者,用毛花苷丙(西地兰)0.4mg加入25%葡萄糖溶液20ml,缓慢静脉推注,或口服普萘洛尔(心得安)10mg,3次/日,尽可能将心室率控控制在正常范围;如出现心动过缓,心室率在50次/分钟以下者,术前可用阿托品0.5~1mg,必要时需放臵临时性心脏起搏器;④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发病后6个月内不作择期手术;6个月以上无心绞痛发作者,可在良好的监护条件下施行手术。心力衰竭病人,最好在心力衰竭控制3~4周后,再施行手术。

5.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易感因素:长期吸烟史、重度咳嗽病史、肥胖、年龄超过60岁、胸部或上腹部大手术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麻醉时间超过3小时。

6.呼吸功能障碍术前准备包括:①停止吸烟2周,病人多练习深呼吸和咳嗽,以增加肺通气量和排出呼吸道分泌物。②应用麻黄碱、氨茶碱等支气管扩张剂及异丙肾上腺素等雾化吸入剂,对阻塞性肺功能不全有良好作用,可增加肺活量。③经常发作哮喘的病人,可口服地塞米松等药物,以减轻支气管粘膜水肿。④痰液粘稠的病人,可采用蒸气吸入或口服药物使痰液稀薄,易于咳出。经常咳脓痰的病人,术前3∽5天就应使用抗生素,并指导病人作体位引流,促进脓性分泌物排出。⑤麻醉前给药要适量,以免抑制呼吸。使用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药物(如阿托品)也要适量,以免增加痰液粘稠度,造成排痰困难。⑥重度肺功能不全及并发感染者,必须采用积极措施,改善肺功能、控制感染后才施行手术。⑦急性呼吸道感染者,择期手术应推迟至治愈后1∽2周,如系急症手术,需用抗生素并避免吸入麻醉。7.预防手术后肺不张的措施有哪些?

预防手术后肺不张的措施有:①术前练习深呼吸。腹部手术前需练习胸式呼吸,胸部手术前练习腹式呼吸,以增进吸气功能。②减少肺泡和支气管的分泌液。如有吸烟习惯,术前2周应停止吸烟,并注意口腔卫生。③术后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或捆绑。④协助排除支气管内分泌物。如鼓励咳嗽、体位引流等。⑤防止手术后呕吐物的吸入。8.哪些情况下必需进行术前会诊?

存在以下情况时必需进行术前会诊:①有医学法律的重要性时;②治疗意见有分歧;③手术危险性极大;④病人存在其它专科情况或异常,如有心脏病需请心脏病专科医生会诊;⑤术前常规麻醉科会诊;⑥病人及其家属的要求。

9.术前小结:是对术前诊断和准备工作的最后审查和综合归纳。书写术前小结应在手术前一天完成,包括下列项目:①术前诊断及诊断依据(包括鉴别诊断);②手术指征(包括不存在手术反指征);③拟行手术;④术前准备;⑤术中注意事项(主要手术步骤、解剖关系、手术难点等);⑥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和注意事项;⑦麻醉选择;⑧手术日期;⑨手术者。

10.缝线的拆除和切口愈合记录:

缝线的拆除时间,可根据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及病人年龄、营养状况来决定。一般头面颈部术后4∽5天拆线,下腹部、会阴部6∽7天拆线,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拆线,四肢10∽12天拆线(近关节部位适当延长),减张缝线14天。青少年病人拆线时间可以适当缩短,年老、营养不良病人拆线时间则可延迟,有时可先间隔拆线,1∽2天后再将剩余缝线拆除。

初期完全缝合的切口可分为三类:①清洁切口,用“Ⅰ”表示,指无菌切口,如甲状腺大部分切除、疝修补术等。②可能污染切口,用“Ⅱ”表示,指手术时有可能带有污染的切口,如胃大部分切除、胆囊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的伤口经过清创后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再度切开者。③污染切口,用“Ⅲ”表示,指邻近感染区域组织直接暴露于感染区的切口,如穿孔阑尾炎切除术、肠梗阻肠坏死的手术等。

切口的愈合分为三级:①甲级愈合,用“甲”表示,指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②乙级愈合,用“乙”表示,指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③丙级愈合,用“丙”表示,指切口化脓,需作切口引流等处理。

11.各种不适的处理:

1)疼痛:切口疼痛在术后最初24小时内最剧烈,2∽3天后明显减轻。如切口持续疼痛,或在减轻后再度加重,可能存在切口血肿、炎症乃至脓肿形成,应仔细检查,及时处理。

处理原则:指导病人在咳嗽、翻身、活动肢体时用手按抚伤口部位,以减少切口张力增加所致的疼痛。口服镇静、止痛类药物,对皮肤和肌性疼痛都有较好效果。大手术后1∽2天内,常需用哌替啶作肌内或皮下注射。大中手术后早期也可采用镇痛泵。2)发热:中等以上的手术病人术后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升高辐度在1.0℃左右。

处理原则:应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法对症处理。3)恶心、呕吐:常见原因是麻醉反应。

处理原则:可先给阿托品、奋乃静或氯丙嗪等镇静、镇吐药物对症治疗。4)腹胀;术后早期腹胀是由于胃肠道蠕动受到抑制所致。

处理原则:可予以持续胃肠减压,放臵肛管,以及高渗液低压灌肠等。5)呃逆:可能是神经中枢或膈肌直接受刺激引起。

处理原则:术后早期发生者,可采用压迫眶上缘,短时间吸入二氧化碳,抽吸胃内积气、积液,给予镇静或解痉药物等措施。

6)尿潴留:较多见,尤其是老年病人。全身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排尿反向受抑制、切口疼痛引起膀胱和后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尤其是骨盆及会阴部手术后),以及病人不习惯在床上排尿等,都是常见原因。估计超过3个小时的手术或术中有大量输液时,术前应放臵导尿管。凡术后6~8小时未排尿,或虽有排尿但尿量甚少、次数频繁,往往提示存在尿潴留。下腹部耻骨上区的叩诊检查,可发现有明显的浊音区,即表明有尿潴留,应及时处理。

处理原则:应安定病人情绪。如无禁忌,可协助病人坐于床沿或立起排尿。下腹部热敷,轻柔按摩,用止痛药解除切口疼痛,或用氨甲酰胆碱等刺激膀胱收缩药物,都能促使病人自行排尿。如无效,应行导尿。尿潴留时间过长、导尿时尿液量超过500ml者,应留臵导尿管1~2天,有利于膀胱壁肌恢复收缩力。12.术后并发症(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术后由于原有疾病本身、手术对机体造成的扰乱或原有疾病的复发等因素引起的所有病症总数为术后并发症。

1)出血:术后出血应以预防为主。手术时务必做到严密止血,结扎血管规范牢靠,切口关闭前应仔细检查,确保彻底止血。一旦确诊为术后出血,应紧急手术止血。2)切口感染:

典型临床表现:术后3∽4天,切口疼痛加重,并伴有体温升高、脉率加速和白细胞计数增高。切口局部有红、肿、热和压痛,或有波动感等典型体征。必要时作局部穿刺,或拆除部分缝线撑开伤口以明确诊断。分泌液应作细菌学检查,为选择有效抗生素提供依据。

切口感染的预防应着重于:①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手术操作轻柔精细、严密止血;②加强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增强病人抗感染能力。如切口已有早期炎症现象,应采取使用有效抗生素和局部理疗等,使其不发展为脓肿。已形成脓肿者,应予以切开引流,待创面清洁时,可考虑行二期缝合,以缩短愈合时间。

3)切口裂开:常见于腹部及肢体邻近关节部位。

影响因素有:①全身因素:营养不良使组织愈合能力差。在糖尿病、尿毒病、免疫抑制剂、黄疸、脓毒症、低蛋白血症、癌症、肥胖、接受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病人以及老年病人中常见;②局部因素:切口缝合技术有缺点;腹腔内压力突然增高;严重腹胀;伤口感染、积血、积液及经伤口放臵引流管等使伤口愈合不良、预防措施包括:①对估计发生此并发症可能性很大的病人,在逐层缝合腹壁切口的基础上,加用全层腹壁减张缝线;②应在良好麻醉、腹壁松弛条件下缝合切口,避免强行缝合造成腹膜等组织撕裂;③及时处理腹胀;④病人咳嗽时,最好平卧,以减轻咳嗽时横膈突然大幅度下降、骤然增加的腹内压力;⑤适当的腹部加压包扎,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肺不张:

预防措施:①术前煅炼深呼吸,腹部手术者需练习胸式深呼吸,胸部手术者练习腹式深呼吸;②术后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或绑扎;③减少肺泡和支气管内的分泌液,术前2周停止吸烟;④鼓励咳痰,利用体位或药物以利排出支气管内分泌物;⑤防止术后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误吸。

5)尿路感染:尿潴留和经尿道的器械操作或检查是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常见原因。

预防和及时处理尿潴留,是预防膀胱炎及其上行感染的主要措施。尿潴留的处理原则是在膀胱过度膨胀前设法排尿。如尿潴留量超过500ml时,应放臵导尿管作持续引流。安臵导尿管和冲洗膀胱时,应严格掌握无菌技术。尿路感染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有效的抗生素,维持充分的尿量,以及保持排尿通畅。

6)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中用电流刺激腓肠肌收缩、用冲气袖带或气靴外部挤压腓肠肌;术后补充足够的水份以减轻血液浓缩、降低血液粘度,抬高下肢、积极的下肢运动、弹性力袜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等,可减少此症的发生率。必要时可对高危人群作预防性抗凝治疗。明确诊断后应卧床休息,避免用力排便、咳嗽等,以防血栓脱落。治疗主要应用溶栓剂(首选尿激酶,仅限于病史不超过3天者)及抗凝剂(肝素、华法林)。也可采用中药治疗。7)肝功能异常:分为肝前性、肝细胞性和肝后性三类。

血细胞溶解、出血或血肿再吸收,营养不良、体外循环术后、先天性溶血病、使用可引起溶血的药物等致肝前性胆红素增高。

肝毒性药物、感染或脓毒症、术中失血及休克造成肝缺血缺氧、输血性肝炎以及特殊手术后等致肝细胞性肝功能异常。

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探讨 第3篇

建立术前信任关系,做好心理疏导。

生活习惯指导:①饮食习惯:术前加强营养,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以促进和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②适应性训练:有吸烟习惯的患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部分患者术前要教会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训练床上大小便等。

基础准备:①配血为术中及术后输血做准备,做药物过敏试验为用药做准备。②胃肠道准备:术前1~2天流质饮食,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有的手术尚须清洁肠道如术前2~3天口服链霉素粉、甘露醇清肠等。

器官功能的改善:术前3~4周心力衰竭得到控制,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个月后才能手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21.3/13.1kPa以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5.6~11.2mmol/L;改善呼吸功能障碍,术前控制感染、控制咳嗽等;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时改善肝肾功能。

完善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术前签字:严格按程序做好术前签字,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术后的基本要求:①体位:术后选择患者舒适及利于活动且不影响手术效果的体位,全麻术后而患者尚未清醒时应去枕平卧,头转向一侧。蛛网膜下腔麻醉应平卧12小时,以防脑脊液外渗致头痛。休克患者以平卧位或下肢抬高20°,腹部术后常用半卧位以减小腹壁张力。②保持各种管道畅通及掌握引流物拔出的时间:留置的各种引流管应保持引流通畅,避免管道扭曲,阻塞,并妥善固定于床边,站立时应将固定的引流管松开,并用别针别在患者上衣下缘或裤子上,并注意观察引流的量、性质,准确记录。引流物拔出时间:乳胶片术后1~2天,烟卷术后2~5天,引流管根据引流液多少而决定时间如T管留置≥14天等。③术后饮食时间:局麻手术如无特殊不适,手术后可进饮食;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术后肛门排气后,可进饮,如无不适可进流质、正常饮食。全麻患者清醒后胃肠反应消失即可进食。而胃肠手术患者一般需禁食24~48小时,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逐步恢复饮食,一般术后5~6天进半流质,7~9天恢复普通饮食。但避免使用奶类及糖类产气食物,以免引起腹胀,术后的合理进食,对手术创伤的恢复极为重要,可提高病人的抵抗力,有利于患者康复。④及早下床活动:在病情、患者身体状况允许时及早下床活动,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防止发生肠梗阻及肠黏连;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静脉炎,促进身体康复。

术后正常生理反应:①疼痛:术后24小时内最为剧烈,2~3天后疼痛明显减轻,尽量不使用止痛药。②发热:术后3天发热是常见的症状,升高幅度在1.0℃左右,一般≤38℃。③胃肠反应:恶心、呕吐、呃逆多为麻醉反应,或术中刺激所致。④腹胀:术后短期内肠蠕动末恢复所致,若病情允许,可及早进行翻身、活动下肢等,及早下床活动。⑤尿潴留:可采取听流水声,轻轻按摩下腹部,热敷下腹部等方法,刺激膀胱括约肌收缩引起排尿反射,病情允许时,可坐起或站立排尿,如术后6~8小时尚未排尿,应留置尿管1~2天。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切口感染:原因有无菌技术不严、操作技巧不当如止血不彻底或渗出物污染。判断:术后3~4天切口疼痛加重或减轻后加重,伴有体温升高,可见切口红肿或破动感。处理:加强切口护理,必要时拆除缝线,通畅引流。

切口裂开:原因有感染;营养不良,组织生长力差;缝合技术有缺陷如组织对合不全;腹腔内压力突然增高等。判断:切口裂开常发生在术后2~14天。患者感觉切口疼痛和突然松开,可见肠管或网膜脱出,大量粉红色液体从切口流出。处理:切口完全裂开应立即进行减张缝合术。预防在于掌握缝合技巧,控制腹压如止咳、及时处理腹胀等。

应激性溃疡:原因有创伤、手术致胃黏膜缺血性损伤;判断:术后无痛性上消化道出血;处理:抗休克、纠正低血容量和低氧血症;有效的胃肠减压;药物控制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21℃的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洗胃等;其他如三腔二囊管压迫、胃镜止血、电灼止血等;10%~20%的患者需手术治疗。

术后出血:原因有术中止血不彻底、结扎线脱落、凝血机制障碍等;切口敷料被血液渗湿应打开敷料,必要时拆除缝线检查切口,查找出血点。术后急性大出血的判断: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大量呕血、便血、引流管中不断有大量鲜血流出、尿量每小时<25ml、中心静脉压<0.49kPa等时排除凝血机制障碍后应立即二次手术,查找出血原因,彻底治疗。

肺不张:原因有老年人长期吸烟,患有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判断:术后早期发热、呼吸、心率加快和典型的肺部体征。处理: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的术前准备十分重要。

术后重症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心搏骤停:原因有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严重的低血钾、心脏因素等。判断:心跳停止。处理:争分夺秒进行复苏术。

急性肝功能衰竭:原因有肝脏缺血、胆红素负荷增加、腹腔内感染、膈下感染、严重肝损伤(含肝切除)等。判断:黄疸、神智异常、出血、腹水、80%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靠对症支持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因有导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缺氧的因素;阻塞肾小管的因素如肌红蛋白大量增加、脂肪栓塞等。判断:术后患者每小时尿量<17ml或24小时尿量<400ml或补足血容量3小时以后仍每小时尿量<17ml,甚至24小时尿量<100ml。处理:禁止使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护心肺功能,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透析治疗。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原因有任何促进凝血或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的因素。判断:呼吸困难、休克、多系统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处理: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避免使用缩血管药物和促血小板凝集药物;肝肾功能维护;抗凝药物应用如肝素、潘生丁等;补充凝血因子;溶栓治疗。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原因有脓毒血症、缺氧等。判断:有诱发病因,进行性呼吸困难不能用原发病解释,常规氧疗缺氧症状不缓解,排除急、慢性肺部疾患和左心衰竭;辅助检查有明确的体征。处理:控制感染,消除肺间质水肿,早期应用大量激素,维持循环稳定,必要时机械通气。

外科疾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仅注重手术过程是远不够的,围手术期管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探讨围手术期的内容发现,围手术期管理极为复杂,需要医生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建立和重视围手术期理论体系,保证手术成功,促进外科患者康复,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主编.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黎介寿,吴孟超,黄志强,主编.手术学全集(普通外科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3 阎汉荣,主编.普通外科临床借鉴.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

围手术期指标 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连续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盘锦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 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纳入标准: (1) 有接受骨科手术治疗适应症。 (2) 自愿接受各种问卷和量表调查。排除标准:有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以及不能表达意志、不能合作者。本研究共入选71例近期接受骨科手术治疗患者, 男43例, 女28例, 年龄29~65 (46.38±15.72) 岁。

1.2 方法

1.2.1 舒适性护理方法

入选对象根据接受手术时间随机分为为观察组 (36例) 和对照组 (35例) 。两组对象均接受骨科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 观察组另行舒适性护理干预, 内容包括: (1) 术前访视指导:根据手术类别术前访视患者, 并指导他们进行相应训练, 如:放松训练、深呼吸、咳嗽排痰、床上排便等。 (2) 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增近其对手术信任度。 (3) 心理护理:在围术期过程中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进行互动沟通、交流, 减轻焦虑情绪。 (4) 摆放肢体功能位:术前应将患者摆放手术操作所需体位, 防止肢体过度牵拉, 引发皮肤、血管、神经及肌肉损伤。 (5) 术中适时护理:陪护患者骨科手术全过程, 协助解决各种身体不适。

1.2.2 各项生理学和舒适度指标选择及观察方法

各项生理学和舒适度指标包括: (1) 收缩压; (2) 舒张压; (3) 心率; (4) 舒适度分级:根据患者各种主观感受程度评分进行分级, 级别越低代表舒适度越适宜。上述各生理性指标测评时间分别在: (1) 首次在手术前1d; (2) 第二次在麻醉前10min; (3) 第3次在手术后清醒时进行。

1.2.3 统计学方法

在专业统计学人员指导下, 采用SPSS10.0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各项生理学指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 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心理情绪评分指标比较见表1。

3 讨论

舒适护理属于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新式护理方法, 其将临床护理各项专业服务和护理管理各步骤系统化、条例化, 满足不同患病个体各个层次需求, 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达到最愉悦状态。手术室是大、中型医院为患者提供集中、有创治疗的服务场所, 在这期间的护理服务应更强调舒适性, 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舒适, 把提供舒适护理融入以人为本的手术室整体护理中, 可使他们在围术期充满信心, 感到舒适与满足, 并在心理、情绪上充满安全感, 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条件[1]。临床实践证实, 舒适性护理解除了围术期的恐惧、害怕、焦虑, 带来了全身肌肉松弛, 减少了由于各种刺激引发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活性和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加, 避免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减轻了手术应激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影响。我们连续选择了一批近期在我院接受接受骨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 并根据骨科手术特点, 设计了一套专项舒适护理方案, 评估工具选择“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本研究结果证实, 接受舒适性护理干预的骨科手术患者多数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心率和平均舒适度分级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国内另一些作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不同科室手术患者, 并观察围术期各项生理学指标, 其结果与本研究结论一致[2,3,4]。

注:与与对照组比较:aP<0.05, bP<0.01

综上所述, 骨科手术是当前大、中型医院最多见的手术种类之一, 围术期间提供舒适护理能明确改善接受手术患者的各项生理学和舒适度指标, 在精神、心理、情绪和生理诸多方面都有益于患者。

摘要:目的 观察舒适性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各项生理学和舒适度指标影响。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在盘锦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71例, 按照手术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 (36例) 和对照组 (35例) , 两组对象均接受骨科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 观察组另加舒适性护理, 内容包括:术前访视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肢体摆放功能位和术中适时护理等, 手术前、麻醉前及术后清醒时测试各项生理学 (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 及舒适度指标 (舒适度分级) 。结果 手术前、麻醉前及术后清醒时观察组大部分生理学指标指标及舒适度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期测评结果 (P均<0.01-0.05) 。结论 舒适性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各项生理学指标影响明确。

关键词:骨科手术,围术期/舒适性护理,生理学指标,血压,心率

参考文献

[1]雷陈丽, 申黎光.手术室舒适护理的实践进展[J].护理学报, 2008, 15 (4) :20-22.

[2]莲香, 迟凯雯, 李红霞.舒适护理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8) :1578-1579.

[3]蔡树云, 余沛旭, 刘瑞莉, 等.舒适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应激状态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9, 27 (5) :510-512.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第5篇

一、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治疗依从性等。

2.落实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2呼吸道准备: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吸烟者嘱其戒烟。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3胃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2.4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

二、手术当日护理

1.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好。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三、术后护理

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

2.护理措施

2.1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患者的情况。

2.2术后患者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2.3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患者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位。

2.4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术后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瞳孔、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等。

2.5管道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阻塞,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

2.6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及感染等情况。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如出血量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对烦躁、昏迷、小儿需使用约束带;大小便污染敷料后应立即更换;肢体手术应抬高患肢,注意患肢血运情况。

2.7术后营养: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根据手术的大小及性质决定。

2.8心理护理:祝贺患者手术成功,做好告知与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的心理。2.9疼痛的护理: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剂等。2.10早期活动:手术后如无禁忌,应鼓励患者床上自主活动,协助翻身、叩背、活动肢体、鼓励深呼吸,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逐渐下床活动。

围手术期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第6篇

【关键词】 安全;隐患;围手术期病人

【中图分类号】 R47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281-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出台后,护理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确保围手术期手术病人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文结合自己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和体会,分析在围手术期内护理中容易忽视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防范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围手术期内手术护理安全隐患

1.1制度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1.2术前访视时与病人谈话不注意技巧、缺乏心理疏导、填写记录单不仔细,造成病人紧张、恐惧。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这种应激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会直接干扰麻醉和手术的顺利实施,影响治疗效果。填写记录单不仔细,可能对病人的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影响手术

1.3术中器械、仪器准备不全或不熟悉其性能以及技术不熟练,使手术不能正常进行而延长手术时间,增加病人痛苦和家属心理负担。

1.4术中标本收集不认真,造成标本混淆,甚至丢失,致使病理检查无法得出准确结果,给病人手术后治疗带来不便。

1.5术后对差错事故瞒报,从而丧失在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的机会,不仅给病人造成伤害,而且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

2消除安全隐患的对策

2.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障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病人制度,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即接病人时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前用药及过敏性情况);病人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等;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2.2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医院组织学习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人人通过考核。科内不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实例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引导科内护士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自律性和慎独精神,强化责任心,从而降低了护理职业风险,既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又保护了自己。

2.3术前访视 首先,阅读病历:详细了解病人的一般状况、病情、病史,对手术麻醉的认识情况,现存的护理问题及潜在并发症。其次,对病员进行术前指导及心理疏导: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设施,手术麻醉的知识,术中需要配合及注意的事项。护士在与病人交谈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耐心解答病人的各种问题,消除病人的焦虑与恐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最后,制定护理计划:通过术前访视、收集资料,评估病人的状况,确定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如通过术前访视,了解到病人极度消瘦,皮肤抵抗力低,提出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①术中正确安放体位,为病人手术床上加厚衬垫,必要时在骨突处加海绵垫。②安置体位动作轻柔、协调一致,注意重点与支点是否正确,避免拖拉动作。

2.4手术仪器、器械的管理。越来越多的仪器设备运用在手术中,手术室护士要加强对各种仪器有关知识的学习,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和原理及一般故障的排出方法,尤其是各种腔镜故障快速排除方法。术前检查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程序和性能,保证手术所需的仪器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重视新、大、重手术器械物品的术前准备,提前与手术医生沟通交流,了解手术基本步骤,熟悉特殊器械用法;将备用、急用器械物品单包并放置手术间内,备各种特殊情况使用,确保用物全而不杂,工作忙而不乱,有效避免延误手术时间。准确把握器械清点时机,及时认真记录术中添加的器械、物品,避免重记、漏记。填写记录单时内容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简明扼要以缩短记录时间,同时需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密切关注病人病情变化和手术进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麻醉医生通报。

2.5防止病理标本丢失或混放标本是提供患者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妥善保存和处理标本尤为重要。病理标本需贴上标签,注意患者姓名、床号、病理标本名称,连同病理单按指定位置存放,由专人送检。水中冰冻切片标本取下后立即放入备好的标本袋,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床号、标本名称、取标本部位,由专人立即连同病理检查单送病理科检查。如取标本较多时,应按顺序排列,做好标记并与医生共同核对,不可混入。

2.6术后:责任护士于术后对病人进行访谈,了解病人术后情况,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压伤、烫伤、神经损伤等。了解伤口愈合情况,填写随访护理记录,并做分析总结。同时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期护理的意见和建议,解答相关问题,并对病人进行术后指导。最后通过了解病员对手术期护理的满意程度、手术及麻醉医师对护理配合质量的评价,来评估护理计划的落实情况。对已发生的差错、事故,不管是否造成损害,都必须及时上报,以期在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阻止或减少对病人造成的伤害和发生医疗纠纷,使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3小结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护理安全隐患不仅存在于围手术期,也会存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如果掉以轻心势必危机四伏,对病人的生命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通过护理人员不断强化法律意识,严格按常规做好本职工作,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约束自己,正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潜在的护理风险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不仅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质量,更能提升医院形象,同时为病人创造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应忠,雷功兰,等.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与提高措施.中国护理杂志[J],2007,11:117-118.

[2]李健,张颖,岑爱萍,丁建成.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J].东南国防医药,2010,(05)

[3]周梅芳,郁翠菊,许仙英,陈少华,朱杰敏,蔡英华.护工培训在提高护工职业素质中的作用[J].大家,2010,(19)

[4]李学琼.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J].西南军医,2007,(02)

卵巢肿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卵巢肿瘤患者168例, 其中浆液性囊腺瘤56例, 粘液性囊腺瘤38例, 成熟畸胎瘤59例, 未成熟畸胎瘤15例, 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1.2 手术方法

常规消毒后, 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卵巢肿瘤切除术。此种手术方法费用低、实惠、患者易于接受, 又无并发症, 是我站目前治疗卵巢肿瘤的常用手术治疗方法。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检查

手术前护士要协助医生做好患者心、肝、肺等功能检查, 做好血常规、血型及出凝血时间测定, 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

2.2 心理护理

当确定要手术时, 患者已开始了术前的心理准备, 担心手术后引起疼痛、担心手术会有生命危险、担心术后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护理人员需应用医学知识耐心地给予解答、解释, 并进行心理疏导,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名称、涉及范围、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 以及手术、麻醉中的配合要点、注意事项, 介绍手术成功的实例及主刀医生情况, 使患者相信将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照顾, 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2.3 术前健康指导

让患者了解子宫切除后不会再有月经, 卵巢切除后会出现停经、潮热、阴道分泌物减少等现象, 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接受雌激素补充治疗。其次进行术前功能锻炼, 让患者进行呼吸和咳嗽的训练以增强肺功能和促进排痰预防肺部感染。指导患者练习使用便器, 习惯床上排便。

2.4 术前准备

阴道准备:术前1 d用稀释的洛合碘溶液进行阴道冲洗;肠道准备:术前1 d进流质饮食, 手术前1 d晚上1 0点后开始禁食, 术前晚、术晨予以灌肠。术前1 d做好备皮、备血、药物过敏试验, 认真做好体温和血压的监测, 观察患者月经是否来潮, 嘱患者淋浴, 晚上为了保证患者充足睡眠, 可适当用镇静药。术晨遵医嘱予以留置导尿管, 肌注基础麻醉药及抗生素。认真与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交接。

3 术后护理

3.1 体位

根据手术及麻醉方式决定术后体位, 全麻手术患者取去枕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以免呕吐物、分泌物呛入气管;硬膜外麻醉患者去枕平卧6~8 h。术后次晨可采取半卧位, 有利于减轻伤口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还有利于腹腔引流。

3.2 生命体征、病情、伤口的观察

患者回病室后及时向手术室人员了解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点。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1次, 连续7次。以后每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 共4次, 再以后每4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至术后24h, 异常情况按医嘱执行,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阴道出血。

3.3 尿管、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保持各种管道通畅, 进行处置、活动、翻身时勿使管道受牵拉、折弯、脱落,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定时更换各种管道。

3.4 饮食

手术麻醉后患者禁食6 h, 以后可进食免糖、免奶的流质饮食。在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后可进食半流质, 排便后可进食普食, 鼓励患者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促进伤口愈合, 并保持大便通畅。

3.5 疼痛的护理

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会出现伤口疼痛, 剧烈而持久的疼痛会使患者焦虑不安, 拒绝翻身、检查和护理, 为此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正确处理, 保证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3.6 基础护理

卧床患者应做好皮肤护理,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 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每日进行会阴擦洗2次, 以防发生尿路感染。

3.7 术后健康指导

术后鼓励患者做咳嗽和深呼吸, 并早期下床活动, 有利于促进良好呼吸功能, 预防肺部感染。同时告诉患者术后3个月内勿进行体力劳动, 禁止性生活和盆浴。坚持出院后定期随访, 如出现阴道出血、异常分泌物等应及时来院就诊。

4 结语

卵巢畸胎瘤手术在住院期间不仅要做好患者的术前检查、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预防感染等, 而且要做好出院后的健康教育, 提高其依从性, 坚持出院后定期随访。术后3个月内勿进行体力劳动、禁止性生活和盆浴对术后成功恢复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脊椎结核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第8篇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全麻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120例,其中包括女性78例,男性42例,年龄29~65岁,其中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对其实施麻醉,见表1。

2 护理方法

2.1 交接内容

当患者麻醉苏醒后则会被送回病房。此时麻醉师还需和病房护士交接相关的护理程序。其交接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几方面:(1)对患者的性别、姓名、进行核对,细心观察神志及四肢感觉状态;(2)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主要包括手术名称、术中生命体征、麻醉方法、输液量以及尿液颜色等;(3)准确掌握麻醉镇痛药的给药方式,最后1次给患者服药的剂量、时间以及浓度;(4)了解在手术中是否给患者服用多巴胺、硝普钠以及硝酸甘油等升、降压药,并准确掌握用药的剂量;(5)了解患者在手术中是否出现异常情况,例如是否出现过心跳停止的现象;(6)检查各种管道。例如尿管是否通畅,胸腔引流管是否控制好,以及输液管道有无空气等[3]。

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死亡情况。

2.2 术前护理

2.2.1 心理疏导

为了使患者解除顾虑并保持良好的心态,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耐心解释病情。此外还要给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的整体水平,从而使患者对治疗以及术后的护理充满信心。为了早日恢复健康,有些患者在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下,入院后常常要求立即手术。对此,护理人员要给患者耐心解释,从而让患者知道术前积极抗结核的必要性。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和患者讲解卧床休息的重要意义,它可以减少对脊柱的压力。此外,还要和患者多沟通、多交流,多讲解一些成功的病例,争取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增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4]。

2.2.2 一般护理

首先要教会患者适应在床上大小便并指导患者学会有效咳嗽。其次为了了解病变的状态,还要定时观察患者的C反应蛋白以及血沉情况。最后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出一个最佳的手术时间并做好各种准备。例如,备皮、药物过敏试验等。

2.2.3 饮食护理

众所周知,脊柱结核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因此在进行手术前应该给予患者饮食方面的指导。最好给一些高纤维、高热量的食物。例如,瘦肉、牛奶以及新鲜蔬菜等[5]。

2.2.4 进行必要的检查

在给患者进行手术前一定要认真体检并进行结核抗体、感染8项、凝血4项、生化21项、心脏彩超、肺部线、双肾输尿管膀胱以及女性的胸椎、子宫彩超等多项检查以便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当某项指标存在异常时应给予相应治疗,从而使其在手术前达到正常,以便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如患者是女性时一定要询问是否有月经来潮的情况,一旦在术前接近月经期最好按照医生的医嘱来服用药物以便推迟月经来潮。

2.2.5 体位和皮肤准备

由于术中患者要保持俯卧位的姿势,所以术前2~3 d要指导患者练习该体位。在练习最初,时间控制在20~30 min为宜,并逐渐增加至1~2 h。皮肤准备就是指在不破坏皮肤完整性的情况下,尽量将细菌数量控制在最低水平,从而降低手术后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在进行手术的前1d需要备皮,备皮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刮掉细毛[6]。

2.3 术后护理

2.3.1 准备好各类药品和物品并备好各种仪器

首先应该使病房拥有一个最适温度和湿度。当接到麻醉患者后应该立刻使其吸入氧气。在处于适当的体位下连接好各种监护仪器并将各种输液、引流装置安置好。在监测结果的指示下要时刻注意调整输血以及输液的速度,在此期间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现象发生。

2.3.2 患者苏醒之前的气道护理

患者手术后由于受麻醉效果的影响并不能立即苏醒。此时护士应该认真观察患者的意识变化,做好定时监测以及生命体征的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该立即通知医生。在此期间还要确保患者处于呼吸道通畅,头侧向一面,去枕平卧的状态。患者的喉咙存在呕吐物要及时吸出,以免造成患者窒息。

2.3.3 防止患者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

患者很可能受麻醉、输液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体温降低的现象。故对于那些处于麻醉恢复期的患者一定要注意监测体温的变化趋势,并采取恰当的保温手段。例如,可以给患者输入温液体,或者是使用充气保温毯。

2.3.4 输血和输液的观察

众所周知,要想确保输液顺利进行一定要确保输液管处于通畅的状态。由于患者在手术中失血多,而且术前术后还要禁食禁饮,因此患者在术后的输液量都比较大,一般控制在1 500~3 000 ml。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以及其他观测指标随时调整患者的输液速度。通常情况下为避免发生肺水肿,输液速度宜控制在40~60滴。此外,护士还要认真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输血输液反应,一旦发现要立即通知相关医生,并做好及时处理[7]。

2.3.5 功能锻炼

患者在术后要做好功能锻炼。具体活动时间以及活动内容安排如下:手术后的第1天:为了防止患者出现神经根粘连的情况,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做直腿抬高练习。可从30°开始练习,在练习中要逐渐加大抬腿幅度。术后第2天:在前1d练习的基础上,患者要自己做到主动直腿抬高练习。方法和被动直腿抬高练习相同。首先,幅度应该从离开床面开始,逐渐将抬腿幅度增高,并将维持时间延长,与此同时双腿还要交替进行。为了防止患者的肌肉出现萎缩的情况,护理人员还要指导他们做膝和髋关节的练习。术后第3天:在给患者配备腰围的前提下,可以让他们下地行走。其活动量的大小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要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康复期,患者可使用各种机械器具进行锻炼,但要注意不要让患者进行任何暴力活动。为了彻底根治该疾病,出院后也要积极配合治疗[8]。

2.3.6 出院时间

手术第2~5天,患者可以戴腰围下地行走;在第7~11天患者可以办理出院。出院后,还要继续进行抗结核治疗,同时要告知患者抗结核药的副作用。例如,异烟肼可导致多发性神经炎[9];利福平不但具有胃肠道反应,还有皮疹、发热以及肌肉无力等副反应,当和异烟肼联用时可使肝损伤加重[10];乙胺丁醇可造成1%的服药患者出现可逆的视觉减退症状;链霉素不但会给听神经造成损害,还有可能出现肾损伤[11,12]。因此,患者在服药期间要特别关注不良反应是否发生,最好定期到医院进行血沉、血象以及肝功能等检查,同时还要把自己的主观症状汇报给医师。争取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为了了解疾病的转归情况,患者必须在出院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到正规医院进行复查。

3 结果

两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如胸闷、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并发症率为6.67%(4例)低于对照组的15.00%(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0.00%(0例),对照组死亡率为1.67%(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 讨论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存在差异,说明加强脊椎结核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论

当患者经历麻醉和手术创伤后,短时间内其各种系统器官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此时要认真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要对症处理。同时,对手术患者来说要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仅要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也是非常关键的。由于术后的护理意义十分重大,因此也向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责任心和耐心,从而保证患者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脊椎结核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以及心得。方法 选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在全麻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死亡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例如胸闷、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无死亡),低于对照组的15.00%。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这个指标上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0.00%(0例),对照组死亡率为1.67%(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脊椎结核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全面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脊椎结核,围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陈新莲,田乃宜,张婷婷,等.脊柱结核的护理[J].中国医师杂志,2014(2):199.

[2]薄美兰.探讨脊椎结核手术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其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J].饮食保健,2015,2(10):12-13.

[3]袁颖.护理干预应用于藏族脊椎结核患者手术治疗、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3):258-259.

[4]曾启林.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7):1052.

[5]陈小红,丁春丽,周凤梅,等.胸腔微管注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2):130-131.

[6]毕迎月,王天晓,范云飞,等.胸腰椎结核侧前方入路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3(12):1940-1942.

[7]陈林玲.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海军医学杂志,2011,32(1):53-54.

[8]郭亚秋,孟凡英.胸椎结核病人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6):286.

[9]陈妹昭,林晓燕.异烟肼中毒患儿的抢救护理[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9(12):56.

[10]袁保东,张炎林,陈国玺,等.N-乙酰半胱氨酸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应用所致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7(1):25-28.

[11]黄建业,张苗苗,卢永红.服用乙胺丁醇导致视觉损害49例临床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5,37(3):126-128.

围手术期手术室整体护理分析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进行手术室围手术常规护理的370例患者 (对照组) , 与2009年1至2010年1月期间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437例患者 (观察组) 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男183例女187例, 年龄15~70岁, 平均年龄 (42.5±24.1) 岁。妇科104例, 骨科79例, 腹外科97例, 普外科90例;观察组男219例, 女218例, 年龄12~78岁, 平均年龄 (45±28.3) 岁。妇科105例, 骨科92例, 腹外科133例, 普外科107例。

1.2 方法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主要是针对的是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进行的。术前1d需深入病房访视患者, 加强恐惧, 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护理。术中护理:术中护理主要从环境护理, 体位护理, 麻醉护理, 术中配合护理和体位护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主要针对未苏醒的麻醉患者而言, 加强苏醒期护理。

1.3 护理评价指标

护患关系信任度评价标准:采用冈谷惠子的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评价2组患者对护士信任程度, 评分为4个等级:1分=不同意2分=部分同意, 3分=基本同意, 4分=完全同意。计算2组评分均值, 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求平均值、标准差, 行t检验, 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 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对患者出院前填写的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的调查, 结果表明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后信任度明显提高, 组间比较, 两组在安心感、对知识和技术的确信、对未来的信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 信任度评分均值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 t=1.972, P<0.05, 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表1) 。

3 讨论

手术室的围手术期护理应从术前护理开始。术前, 护理人员应根据访视获得的资料, 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 并提前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术前, 护理人员还需及时检查并准备好手术设备, 同时对各种用品进行无菌化处理。术中护理应使患者置于温度、湿度适宜, 安静、无菌的手术室环境中;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交流, 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 根据患者需要提供护理服务, 帮助患者建立对治疗的信心。静脉穿刺与导尿操作动作需轻柔, 尽量减轻患者痛苦;术中应保护患者长时间受压的身体部位, 同时注意预防坠床事故的发生。体温的护理应注意输液速度, 保持室内温度, 同时避免患者身体过多暴露。术中配合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血压、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熟练操作器械, 做好手术标本的保管与送检;准确记录和清点手术用品, 敷料, 避免遗漏于患者体腔的事故发生。术后护理应注意在转移和搬运患者的过程中, 保护手术部位、各种输液管和导管的通畅;还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在患者苏醒后, 使患者安全抵达病房, 与病区护士进行详细的交接。

王伟等对施行整体护理的手术病人进行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研究表明, 术前采取完善的准备, 使病人尽可能接近生理状态, 对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 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围手术期手术室整体护理效果明显,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秦月侠.围手术期病人的整体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 (综合版) , 2007 (3) :82.

[2]李倩, 李赫, 秦艳玲.手术室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35) :195~196.

[3]郝艳华, 蔡秀芹.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5) :120~121.

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第10篇

微创手术在鼻科的应用使鼻腔疾患特别是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率高达80%~90%, 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医疗仪器的先进性, 其已成为治愈鼻腔疾患的有效手段, 且手术安全彻底, 痛苦小, 并发症少, 治愈率高, 患者颜面无伤口并保持了鼻腔的生理功能和减少了手术创面, 降低了复发率。围手术期的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 通过健康教育, 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多个环节的观察和护理研究, 形成了一整套护理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我院开展此项手术治疗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4月-2011年8月我院三病区耳鼻喉科共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132例, 鼻息肉患者86例, 其中男127例, 女91例, 年龄21~47岁, 平均住院8d, 术后随访6个月, 有58%的患者能坚持随访3~4个月, 70%患者自觉鼻塞明显好转。

2 护理体会

2.1 健康教育

(1) 术前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药物知识、辅助检查的必要性,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鼻内镜手术的优点以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 (2) 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 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消除紧张情绪, 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

2.2 术前护理

2.2.1 术前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鼻腔CT等。

2.2.2 术前准备:

遵医嘱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3d, 增加营养, 注意保暖, 预防感冒, 戒烟酒, 保证足够的睡眠, 术前1d剪鼻毛, 保持口腔和鼻腔的清洁, 指导用口呼吸, 以适应术后双侧鼻腔填塞的情况。全麻术前禁饮食和水。术前30min遵医嘱给予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g肌肉注射。

2.3 术后护理

2.3.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监测血压、脉搏、呼吸, 面部颜色及精神状态, 口腔分泌物内有无新鲜血液或血凝块, 有无频繁吞咽动作, 前鼻孔有无持续血液流出。如出现以上情况则提示有出血的可能, 应立即汇报医生并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 可用1%麻黄素棉片收敛鼻腔黏膜出血。

2.3.2 体位:

全麻术后去枕平卧6h, 头偏向一侧, 术后第1天平卧位, 以防止发生体位性晕厥。第2天半卧位, 利于鼻腔内分泌物引流及呼吸通畅, 并可减轻面部肿胀, 如面部肿胀给予冷敷可止血止痛。

2.3.3 观察并发症:

有无视物模糊、复视、眶周淤血、眶内血肿, 如鼻道内有清水样分泌物流出, 为脑脊液鼻漏, 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2.3.4 饮食护理:

全麻及局麻患者术后6h可进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减少咀嚼, 食物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为主, 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进食前可先用凉开水漱口, 清洁口腔内血性分泌物, 勿进食过热、过硬食物, 以免引起伤口疼痛出血。

2.3.5 鼻腔护理:

嘱患者48h内尽量避免打喷嚏, 禁止擤鼻, 欲打喷嚏时, 应深呼吸或用舌尖顶住上颚, 以免鼻内填塞纱条及止血海绵松动或脱出。若纱条从鼻孔脱出, 应用剪刀沿软腭剪下, 切忌拉出引发大出血。术后48h欲取出部分纱条时, 应嘱咐患者进食, 防止因紧张或疼痛刺激而致晕厥, 或者出现低血糖。抽纱条后1周, 每天用雷诺考特喷鼻, 并用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冲洗术腔, 以防粘连、结痂、窦口闭塞。

2.4 出院指导

环枕畸形围手术期护理 第11篇

【关键词】环枕畸形;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35-02

环枕畸形 指枕骨底部及第一二颈椎发育异常,包括:扁平颅底,颅底凹陷。碍由于畸形的类型?同,常有各自?同的临床表现。常见症状:四肢乏?,头晕,偏身感觉障,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步态蹒跚,瘫痪,二便失禁等。脊髓空洞症通常与环枕畸形同时存在,其临床表现主要有颈胸段的痛温觉分离,手部肌肉多有萎缩和畸形。

【临床表现】

婴幼儿时期由于组织弹性较好,症状?明显。成?后,局部组织的结构发生变化(增

厚,粘连,瘢痕形成)导致局部组织血管,神经受损,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头晕目眩,四肢麻木乏?,行走?稳等。上述症状时好时坏,呈进行性加重。常合并颈项粗短,枕后发际较低,头颅歪偏,面颊和耳?对称。

【臨床症状】

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头晕目眩,颈短,枕后发际线较低,面颊?对称,

手部肌肉萎缩,四肢麻木乏?,偏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步态蹒跚,瘫痪,二便失禁。

【治疗方式】

一般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枕下减压术和/或经口咽入路齿状突磨除术。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颈椎手术由于部位特殊,靠近延髓,周围有大血管及神经通过,故颈椎手术的风险大,患者心理负担重,存在高度精神?安,对治疗前景悲观。通过对手术患者及家属做耐心的解释工作,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的必要性,交代术前准备及术后配合,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同时列举以往成功的手术案例,或请病房同类手术后患者及家属介绍如何配合手术的经验,以增强患者信心,消除顾虑,取得患者最佳的主观配合,愉快接受手术。

(2)体位训练:颈椎手术由于术中术后有特殊的体位要求,术前应加以锻炼,这样有助于术中术后的管理。除?常规进行床上排便训练以外,行颈后路手术者,术前三天开始俯卧位,从最初每次20-30min,逐渐增加至2-3h。

(3)呼吸功能的锻炼:由于病变部位较高,呼吸功能极易受影响。因此,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练习,目的是增加肺活?,减少气管和肺内分泌物,促进痰液排除,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前要求患者戒烟,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肺部通气功能的方法:a.深呼吸练习:吸气时双肩放松,气体由鼻吸入,然后屏住2s左右,呼气时用口慢慢呼出。b.有效咳嗽练习:先深吸气,然后连续小声咳嗽,将痰液咳至支气管口,然后用?咳嗽,将痰液排出。c.吹气球练习:鼓励患者一次性将气球吹得尽可能大,放松5-10s,然后重复以上动作。每次10-15min,每日三次。

(4)配置合适的颈托:由于手术使颈椎的稳定性相对受到影响,因而配置适当的外固定,对限制颈部过度运动,帮助颈部伤口愈合,促进植骨的融合等,都是很有必要的。选择?同的型号,并协助患者试戴,直到达到即能控制颈部活动,又感到比较舒适为宜。可让患者术前戴颈托适应一段时间,以使患者在术后获得良好的外固定,为早日下床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术后护理】

颈椎手术的各种严重意外如伤口血肿形成大都出现于术后当日,因此术后24h内应视为并发症多发的最危险时期,必须特别重视。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为抢救提供良好时机。

(1)生命体征的观察:患者回病房后,与麻醉师,手术室护送人员交接患者生命体征情况,给予心电监护,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及观察意识状态。因颈椎手术尤其术上颈椎手术可影响延髓呼吸中枢,易引起呼吸功能减弱,故应严密观察患者呼吸,直至平稳,一旦有异常变化,立即汇报医生并协助处理。

(2)体位的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向床上搬动时,人?要充足,动作要协调一致,一人固定头部,保证搬运时保持头,颈,胸部一致,防止旋转及摆动,与其他人员共同用?将患者平移至病床,然后予以去枕仰平卧,24h内尽可能减少颈部的活动次数及幅度,特别是高位椎节施术者。因为,局部制动?仅可以减少出血,且可以防止植骨的滑脱。由于全麻术后肌肉处于麻痹松弛受压状态,易导致褥疮发生,所以定时为患者做被动运动,保护肌肉和关节的活动性。适当做皮肤按摩,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可有效防止褥疮发生。术后开始为患者翻身,保持轴位翻身,尤其防止颈部扭曲,术后3-5天采用颈托固定后逐步坐,立,

下地锻炼。

(3)脊髓功能的观察:由于手术的牵拉刺激,术中颈髓周围减压咬骨的操作及周围血肿的压迫均可造成或加重脊髓和神经的损伤,患者可出现声音嘶哑,术前症状加重,甚至可出现四肢感觉运动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或瘫痪,所以因密切观察患者的四肢感觉和运动是否存在。可嘱患者握拳,抬腿,每2h检查一次,连续检查两天。大部分损伤是可以逆转的,渐进的,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至关重要。

(4)硬脊膜破裂及脑脊液漏的护理:脑脊液漏多在术后3-4天发生。其预防措施除?术中按规定仔细缝合蛛网膜,切口部位放置明胶海绵或用肌肉组织覆盖外,术后可给予a.去枕平卧。b.拔除引流管,以厚纱布覆盖颈部切口适当加压,防止脑脊液继续流失。c.每日补充液体1000-3000ml,适当补盐,并观察有无颅压降低症状。d.应加大抗生素用?,保持切口敷料清洁,预防感染发生。

(5)切口感染的护理:切口感染可蔓延至椎管,脊髓,脑脊膜,后果严重,注意预防。

颈后路?易发生,主要原因为术后长时间仰卧,局部潮湿?透气,切口渗血多或血肿等为细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术后应加强伤口周围护理,及时?换敷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局部的疼痛性质(有跳痛者可疑),颈部活动严重受限者必须重视。如发生感染,应加大抗生素用?,可拆除缝线引流,必要时,视具体情况做进一部处理。

(6)功能锻炼:术后对肢体功能加强锻炼。

(7)健康教育:颈托要持续佩戴3个月,出院后要继续功能锻炼,促进肌?及神经恢复。禁止剧烈的体育活动及颈部剧烈活动。

参考文献:

[1]西京神经外科临床工作手册/费周主编。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8

种植牙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种植牙手术治疗的患者67例, 其中男42例, 女25例, 年龄20~73岁, 平均49.5岁, 并符合拔牙手术后3个月以上, 经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符合种植的患者。共植入种植体153颗, 其中上颌95颗, 下颌58颗。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虽然种植牙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已经很成熟, 但患者对治疗过程、效果仍缺乏认识, 尤其是多数患者对手术及麻醉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以致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心慌、昏厥等并发症, 增加术中出血并且延缓创口愈合, 继而影响手术效果及种植牙寿命[3]。所以应向患者说明种植牙手术过程、优缺点、术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术后的注意事项, 使患者对种植牙手术有个初步了解并增强患者的信心,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调节适宜的室温, 安排患者舒适的体位, 用通俗温和的语言, 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 听取患者的诉求, 耐心解释患者的各种疑问, 以消除其紧张心理, 积极配合手术。此外还应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术前术后1周内忌烟酒。

1.2.2 术前准备:

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常规检查, 即血压、血糖、血凝、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等, 以判断是否有种植牙手术的禁忌证;检查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牙齿咬合情况、失牙部位的牙槽情况以及全身状况;X线检查, 准确检测种植位点的骨量, 并根据该结果制定科学的手术计划, 确定种植体的数量、部位、方向以及深度;准备好口腔手术的常规器械以及种植时的特殊器械, 包括:种植机和对应种植系统的专用器械盒, 检查负压是否处于良好运转状态。术前1 d将手术所需的器械和选好的专用器械盒等高压灭菌后备用。将0.9%生理盐水放入冰箱冷藏, 保持4℃用于术中冲洗。术前2 h关闭手术室门窗并进行紫外线消毒。术前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 用口泰漱口液含漱, 5~6次/天, 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 降低术后感染机会。

1.2.3 术中护理:

首先, 时刻注意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生命征以及意识状态, 必要时可实施心电监护。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及时吸走口腔内的积血积液, 保证视野清晰, 调节种植机的正常速度, 能够准确的更换程序。其次, 尽量避免产热过多造成骨细胞的坏死, 遵循微创的原则, 及时清洁或更换钻针, 保证钻针的锋利。术中用盐水反复冲洗术区降温, 注意吸引器与外冷却系统保持一定的距离, 以免冷却水未流入牙槽内就被吸出而影响降温的效果。提醒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 避免重复钻孔造成不必要的骨损伤。观察种植体植入的方向、位置和深度, 避免种植体接触到口腔软组织。

1.2.4 术后护理:

种植牙术后的护理标准和微创种植牙不同, 它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微创种植牙多[4]。术后的注意事项: (1) 种植牙完成后嘱患者咬紧纱布40 min, 24 h内不可用力漱口或刷牙, 勿吸吮伤口, 以免再次损伤出血。餐后可用漱口液漱口, 防止口内食物残渣残留, 术后2 h即可适量进食饮水, 食物不要过热。 (2) 简单的种植手术 (种植体数量少, 手术时间短, 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术后恢复较快) 可口服抗生素, 而复杂的种植手术需静脉注射抗生素, 以防感染。 (3) 正常情况下, 手术24 h后, 患者不再会有持续的疼痛的感觉。由于患者的体质不同, 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手术反应。若种植牙手术后, 患者仅有轻微的不适或隐痛, 不需要服用止痛药。若患者出现局部水肿或瘀斑, 持续3~5 d便会消失, 无须担心。但如果患者敏感或感觉局部较疼痛, 术后当天可以加用止痛药。

1.2.5 卫生宣教:

(1) 注意口腔卫生, 术后24 h后, 可用软毛牙刷刷牙, 并指导正确的刷牙方法。 (2) 不宜咀嚼过硬的食物, 忌烟酒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 摄入高钙、高蛋白的食物, 有利于伤口复合。 (3) 饭后及时漱口, 以防食物残渣聚积, 使种植体周围形成菌斑。 (4) 自种植体植入后, 未拆线之前不可戴活动或者固定的临时义齿, 以免影响术后效果。

2 结果

经过精心的护理, 67例患者种植牙成功植入153颗, 后期有4颗牙脱落, 成功率为97.4%。未发现术后切口撕裂、感染以及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种植牙也称人工种植牙, 是利用与骨头结合良好的钛金属牙根, 经外科手术放置于缺损牙齿原有的颌骨内, 待与颌骨形成良好而稳定的结构后, 在种植体的基础上进行修复, 是以植入骨组织的下部结构为基础来支持、固定和修复缺牙的一种方法[5]。种植牙作为口腔学一门独立学科, 口腔种植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由于它能固定在牙槽骨内, 异物感小, 咀嚼功能恢复快、美观舒适、真实感强、不磨损邻牙, 所以在口腔修复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成为患者缺牙修复的主要方式之一[6]。种植牙手术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 极为精细, 同时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和要求也很高, 因此, 每次手术后也都需要特殊的护理, 这样才能保证种植牙的存活, 延长使用年限。专业的护理知识、责任感、严谨的工作态度, 以及与医师和患者的高度配合, 种植牙成功的必要条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规范操作流程, 可以有效避免伤口感染、牙龈炎、瘘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必要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 对顺利的进行手术有良好的辅助作用[7]。精心的术前准备、认真的核对术中器械、手术中的完美配合、术后的护理措施, 是提高种植牙手术成功的关键。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种植牙手术围手术期的精心、细致的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可以大幅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摘要:目的 探讨种植牙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67例种植牙手术围手术期的患者, 做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卫生宣教的相应工作, 并做好术后调查。结果 实施围手术期的一系列护理后, 67例患者种植牙成功植入153颗, 后期有4颗牙脱落, 未发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成功率为97.4%。结论 通过严格的围手术期精心、规范的综合护理, 能够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大幅度提高种植牙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种植牙手术,手术围术期,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龚莉.人工种植牙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1) :67-68.

[2]夏雯.骨质疏松症及其干预治疗对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研究发展[J].医学综述, 2011, 17 (1) :94-97.

[3]乔玉香.种植牙患者124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14) :71-72.

[4]陈国芝.纯钛种植牙手术配合及护理[J].中国实用药, 2010, 5 (6) :195-196.

[5]孙爱杰, 王花静, 邵珊珊, 等.对种植牙患者进行整体护理配合的效果评价[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1, 16 (1) :134-134.

[6]蔡群辉, 吴燕萍, 周文清, 等.种植牙181例临床护理体会[J].口腔医学, 2009, 8 (1) :23-24.

上一篇:分期付款下一篇:内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