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文化国际传播论文

2024-08-03

川菜文化国际传播论文(精选12篇)

川菜文化国际传播论文 第1篇

一、国际传播人才建设面临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19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1]近些年来,意识形态层面(尤其是文化层面)的国际传播的重大战略意义已成为各国共识。文化国际传播战略是文化对外宣传战略与外交、教育、人才等战略有机结合而成的“组合拳”,它将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作为最高原则。“一带一路”建设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综合性战略构想,被称为“民心工程”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题中应有之义。

全球化时代,各国各领域之间竞争的实质是人才之争。国际传播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国际传播人才的竞争力,因此,不断优化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强力提升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素质是打造现代传播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是进一步增强国际传播力的坚实智力支撑,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动力。高校肩负着知识传播、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任,是培养具有交叉学科专业背景、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的重要场所,亦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战略资源。对于拥有教育资源优势和强大科研实力的高校来说,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文化传播能力、为“一带一路”建设储备和输出跨文化传播智库资源,是中国发展新格局的迫切要求。因此,高校要依据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新局面,升级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锻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深谙国情、专业素质过硬、精通外语的“通才”型国际传播人才队伍,为打造一流的国际传播体系,营造益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良性国际舆论环境输送新鲜的血液、储备合格的人才。

二、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文化传播能力的战略意义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经历了早期的“外语+新闻”复合培养模式,逐步摸索形成现阶段的“国情教育+融合新闻业务+外语+媒体实习”四大模块培养模式,无论何种模式,外语能力的培养都是无可替代的因素。国际传播人才所具备的外语能力应该从广义上理解,涵盖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传播能力,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和传播能力的基础和保障,跨文化传播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延伸和升华。高度的文化传播自觉与优秀的文化传播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提升国际传播人才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一)文化传播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

文化传播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要素,西方某些发达国家运用先进传播手段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使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家信息与舆论环境面临严峻挑战。[2]文化传播能力是指通过传播而使文化得到彰显的能力,即文化对外传播的能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是文化的传播能力,然而据调查和统计,目前我国文化对外传播事业存在“文化赤字”问题,即,中外文化输入和输出的数量存在很大差距。要扭转这一困境,必须加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开拓多元传播途径,提升传播效果。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国需要充分利用文化、传媒等“柔性武器”,因此,培养跨文化传播人才、大力推进和发展文化传播事业,是树立中国大国形象和强国形象的重要一环,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助推器”。

(二)文化传播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润滑剂”

“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涉及到近50种不同语言和多种不同文化。要实现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文化的国际传播是第一位的,文化方面的渗透是最核心的部分。“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国必须正视文化传播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差异,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使得对外交往中中华文化能够以先进性被其他国家和民族接受、认可,或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并结合本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并做到“和而不同”,取得对外交流的主体性和引领性地位,建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普世价值,并通过传播为社会所共享,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实现文化的重建与社会的整合。[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传播具有向导力、感染力、融合力,能够有效地表达“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历史与现状、政治文化及利益诉求,进而减少误会与摩擦,可以这样说,文化传播是各国之间政治、经贸、社会等领域交流与互动的“润滑剂”和“催化剂”。

(三)文化传播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要途径

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复兴,是以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条件的。中华文化复兴是历史潮流的必然,现阶段,需要扩大文化对外交流领域,加强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外话语体系。只有通过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力量才能不断增强,影响才能更加广泛,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才能与日俱增。全球化语境下,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且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破除阻碍中国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形象的局限,推进中国对外传播体系的深化改革,为此,我们不但要为深化改革做好理论准备、思想准备,也要借助文化传播的途径做好舆论准备,做好“中国梦”跨文化阐释的国际传播工作,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强大的内生动力。

三、国际传播人才的文化传播能力培养路径

对于国际传播人才来说,熟练掌握外语不等于能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和交流,还需要具备优秀的文化传播能力。对外传播的本质是文化沟通,不同国家、民族、社群、政治经济体系之间,只有在文化认同基础上建立一个话语体系,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才能避免“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4]现阶段,我国高校培养的具有跨文化交际和传播能力的高质量国际传播人才数量相对不足,质量亟待提高。此外,国际传播人才的文化传播能力培养问题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文化传播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为此,笔者建议拟从以下三条路径构建国际传播人才的文化传播能力。

(一)进一步优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

1. 开设“小语种+文化传播”专业

外语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常言道,“语言不通则不能人心相通”。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是掌握承载文化的语言。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固然不可撼动,然而文化精髓的载体必然是本国本民族的语言。“一带一路”覆盖的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5个地区的官方语言达到40余种,而目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开设的语种仅仅涉及其中的20多种。某些小语种还是隔年招生,“一带一路”小语种的在校人数也偏少。

在我国小语种人才整体匮乏的大局面下,能熟练运用小语种进行文化传播的国际传播人才更为稀缺,因此高校应完善制度创新,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加快建设“小语种+文化传播”专业,提升专业的社会竞争力。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传播学院为例,为贯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想,自2013年以来,积极改革探索专业建设,将小语种专业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先后增设了西班牙语(文化传播)专业、法语(文化传播)专业、日语(文化传播)专业,并且创新性地开设了英捷双语文化传播专业、英韩双语文化传播专业。上述专业在夯实学生的外语(小语种)语言素质的基础上,培养熟悉文化传播规律,熟练运用文化传播模式和手段,能根据受众特点灵活选择文化传播内容,具有国际视野和传统文化修养,专业素质过硬,熟悉全媒体业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传播人才。从招生人数可以看出,这一探索性的举措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为其他高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实践基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掌握东盟国家语言并具备文化传播专业素养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与创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高校开设“小语种+文化传播”专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国际传播人才的需求,进而提升我国对外传播体系的竞争力。

2. 专业课程设置注重翻译能力的培养

根据文化传播的规律,文化传递往往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广泛传播,反向传播难度较大。这也就解释了目前我国文化传播能力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的现状,但是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现阶段我国的文化传播处在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例如,二十年前,知道中国的《牡丹亭》的西方人寥寥无几,现在已经有六个英译本问世,《牡丹亭》被认为是中国最伟大的戏剧,由此可见,翻译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翻译能力是国际传播人才进行文化传播的“必要装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翻译课在国际传播专业课程体系中应处于中心地位。但是,目前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并非都设置了相关语种的翻译课程,应引起高校相关专业的重视并且加快完善,以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国际传播人才的需求。

在翻译教学过程中,除了翻译理论的学习,应更加侧重将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运用到文化传播领域,加强翻译练习。此外,培养学生利用最新翻译技术,如计算机辅助翻译(CAT)技术、机器翻译+翻译记忆(MTM)技术、机器翻译+译后编辑(PEMT)技术,提升国际传播人才的信息技术素质,从而更加高效地服务于全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领域。

(二)加强国际传播人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

1. 课内深入学习文化理论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发扬自己的文化传统,在确认自己的文化价值中与其他文化共建人类多元文化。[5]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作用举足轻重,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6]”,其中,文化自觉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贯彻党性原则的基础上,要实现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有机融合。需要强调的是,专业素养除了新闻采编播各种理论和实践本领之外,还应该涵盖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等社会科学。但是,目前高校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案里,多数都将《中国文化》、《大学语文》等课程仅仅作为全校范围内的公共课,而非国际传播专业必修课,从长远来看,这必将影响中华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根基。民族文化根基若不牢固,就无法深入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而在错综复杂的全球传播格局中迷失自我,尤其是在当今全媒体时代,各国文化交流、碰撞、融合异常频繁而深入的形势下,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高校应调整课程设置,将中国文化素养培养纳入国际传播专业的必修课程体系,做到中学西学并重,以期牢固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

2. 课外积极开展文化实践

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还应坚持文化理论学习与文化实践相结合。高校可以根据本校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尤其是国际传播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例如,以南京地区的高校为例,组织学生参观南京的博物院、博物馆、纪念馆等,借此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以及地方民俗历史,帮助同学们提高文化素质;此外,鼓励学生通过选拔成为场馆志愿者,既能丰富实践经验又能传播中华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

国际传播院系应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探索与国内外高校的文化组织、社团开展密切交流,合作举办文化讲座、文化沙龙、文化展览等活动,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不断树立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简言之,培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可以被视为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文化传播能力的“软件”基础设施。

(三)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不仅要“请进来”,还需“走出去”

1. 探索多元化合作办学

高校应深化与加大同海外高校宽领域深层次合作,在顶层设计层面全面规划传媒类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与协同创新方向,加大国际传播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合作培养力度,有目的、有步骤地为“一带一路”战略培养各类应用型国际传播人才。“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中明确提出“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高校的国际传播人才建设应积极寻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类高校的合作办学,通过确立学分互认制度,采用“2+2”、“3+1”、“共同培养研究生”等多种培养形式,协力打造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不仅能实现优势互补,而且促进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传播。此外,高校亦可定期举办“国际文化夏令营”等游学活动,组织学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实地文化考察,拓宽国际视野,与当地文化零距离接触,加深对异域文化内涵的了解,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 借力“互联网+”,师生“走出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等教育模式创新带来了新机遇。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即慕课的广泛应用使教育资源的利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中国高校应充分、合理利用现代技术,为国际传播专业的学生提供国际化学习的网络平台,实现不出国门的“走出去”,不仅可以通过线上的公开课修读国外院校同类专业的课程,而且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学习国外的文化,实现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更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

此外,除了引进优秀外籍教师补充师资,国际传播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应积极“走出去”。中国高校可通过设立“一带一路”专项奖教金,鼓励国际传播专业的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进行海外实习、学者互访以及学业深造,教师能够获得国外高校相关专业的培养理念、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等一手的资料和信息,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培养教师开放的文化心态,为培养具备优秀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传播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四、结语

“一带一路”,文化引路。先进的文化传播体系应该具备差异化、精细化和复杂化的特征,文化传播能力是反映国家软实力的“晴雨表”。跨学科、跨文化、跨媒体的国际传播人才的文化传播能力是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必要条件,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前提和基础,是世界各国文明交流融合的桥梁和纽带。为了提升国际软实力和巧实力,为了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高校须审时度势,推陈出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人才培养体系(“硬件”)和文化自觉自信(“软件”)两方面入手,同时贯彻“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养方针,着力培养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的文化传播能力,使其成为一支能够拓展新兴媒体传播阵地、创新对外话语体系的生力军,更有效地向世界展示良好的中国形象,争取国际话语权,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

注释

1[1]周玮.习近平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 m/gn/2016/02-23/7769856.shtml.

2[2]王书道.现代文化传播与我国文化安全[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116-120.

3[3]夏易君.高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知识与文化传播问题[J].新闻传播,2016(4):11-13.

4[4]涂凌波.中国对外传播“新常态”与三种转变路径[J].当代传播,2015(5):46-49.

5[5]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5-22.

川菜文化国际传播论文 第2篇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17:42 作者:章新胜

中国语言文字的对外传播历史久远。汉代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把汉字文化与中国的丝绸、瓷器一起带到遥远的西亚,直至欧洲;盛唐时期,长安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各国商旅、学人云集,把中国的汉字文化散播到中国以远地区;明代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至今还可以在非洲的海域找到刻有汉字的陶器;元、明、清代著名的“东学西渐”,使西方人深深为东方文化的睿智所折服。

然而,中国语言文化有组织、有系统地向国外传授,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以1950年清华大学为第一批东欧国家来华留学生开设汉语课程和1952年中国政府派遣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教授到保加利亚教授汉语为起点,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已经走过了55年不平凡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学习汉语的规模和声势越来越大,特别是最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了汉语热。回顾历史,对外汉语教学和传播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国家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息息相关。

一、汉语的国际传播有助于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文化存有的基本形态。当今世界拥有6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五六千种语言。各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还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阶段,都存在着种种差异,整个人类文明也因此而交相辉映、多姿多彩。承认、尊重和有意识地保持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保障,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尊重和推动不同文明的借鉴、融合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推动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一步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程度不同地促进了世界经贸和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扩大贫富差距,消弭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个性,使各民族和国家丧失自我发展的精神文化支撑。因此经济全球化要与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的多极化携手同行,才能相辅相成,形成良性互动的格局,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繁荣,推动人类文明的总体进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是加速,越要重视和促进文化多样性”,这一观点越来越被国际社会认同。

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有专家测算,今天人类语言种类的消亡速度是哺乳动物濒临灭绝速度的两倍,是鸟类濒临灭绝速度的四倍。据估计,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种语言,在21世纪将有一半消亡,200年后,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语言多样性就像生物多样性一样至关重要。一种语言的消亡,其后果决不亚于一个物种的灭绝。语言消亡了,通过该语言代代相传的文化、知识就会消失。人类多样性文化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依赖于语言的多样性。

从目前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世界语言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挑战。不用说那些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也面临着激烈竞争。目前英语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是强势的,随着英语的传播和使用,英语文化承载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85%是用英语传播的,在联合国各种场合中使用的语言95%是英语,而国际经贸活动中几乎100%使用英语,经济全球化对英语的传播更是推波助澜。由于英语的挤压,不少语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样的情况引起了所有关心文化多样性问题的人士的关注与焦虑。保护世界的弱势语言,积极推进世界各种语言的发展,其本身就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

中国传播汉语的政策是建立在全世界各民族语言平等的观念之上的,中华民族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文化品格,决定了中国推广汉语不是为了排斥世界其他语言,而是为了与其他语言一道,为世界人民的交流架设一座座双向沟通的语言之桥。我们追求全人类语言文化的“共存、共生、共荣”,以为世界各民族文化打开相互展示之窗和相互借鉴之门。中国展开对外汉语教学和传播工作的一切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汉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需求。

二、汉语的国际传播是我国软实力建设的一个方面,是为创造中国发展所需要的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做贡献

今天,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中国的发展不仅没有损害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利益,而且还使它们从中国的发展中不同程度地获益,这也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贡献。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必然在重视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软实力建设,追求本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与文化感召力;必然更加重视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沟通,加强文明间的对话,以减少偏见,消弭隔阂,消弭误解。在一定的意义上说,中国发展所需要的良好外部环境也是建立在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民及其文化的认知、理解和喜爱之上的。在这个方面,传播汉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语言传播的历史表明,语言传播与国家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一方面,广泛传播的语言以国家发展为前提,是国家发展的结果,是国家实力和地位的标志,更是世界各国对一国未来的预期的标尺;另一方面,一种语言,如能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群使用,对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又有“反哺”作用,其影响可以惠及政治、外交、经贸、教育文化、科技、社会等几乎所有的领域,其作用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一定的先导性,与其他领域相比,其投入产出比之大是令人振奋的,并且持续不断、长期存在。也正因为如此,世界主要大国都不遗余力地向世界传播自己的语言。所以,推动汉语的国际传播不仅是适应和满足世界各国急速增长的对汉语的需求,也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在20年内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一个战略举措和有意义的标尺。中国语言的发展,需要与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已经和将要作出的贡献相称。

三、“集成、创新、跨越”——汉语国际传播的战略举措

2004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制订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2003年至2007年发展规划——《汉语桥工程》,明确提出了“集成、创新、跨越”作为汉语对外教学和国际传播工作的发展战略,也就是:集成一切资源要素,采取创新的举措,实现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这一指导思想是在深刻分析汉语使用的国际环境以及世界各地汉语教学和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的现状后提出的。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人们对语言的使用要求是随其交往的改变而改变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经济力量的增强和交往需求的增长,大大提升了外国人对使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交际工具的愿望。这也就是所谓对外汉语教学处于历史发展机遇期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语言在国际间的流行,并不是由语言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该种语言使用人数的多寡、所代表的文化的吸引力和生产力的先进性,以及在世界的影响力来决定的,当然也与该民族、国家对推广本民族语言的意志、战略及举措密不可分。

汉语的国际传播具有自己的优势。首先,汉语具有人口优势,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其次,汉语具有文化优势,汉字是世界上3000多年来唯一独立发展又连续不断使用至今的方块字对周边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它负载着中国悠久、深邃的文化,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散发着迷人的文化魅力。第三,秉持传统“和合”文化精神的中国,坚持和平外交政策,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追求共存,倡导共同发展,使得中国的对外形象亲和友善,拉近了各国人民对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情感距离。第四,经过新中国的建设和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成功的发展道路。中国的成功,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了解中国和借鉴中国经验的极大兴趣。要真正深入了解中国离不开对汉语的学习。第五,汉语还具有正在不断显现的经济优势,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掌握汉语已经成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取就业优势和增加经济收入的有利条件。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就汉语自身来说,对于以拼音文字系统为母语的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确有相当的难度。就发展汉语的国内条件来说,我国用于汉语传播的经费还相当有限,与发达国家在英、法、德、日等语言的传播上每年动辄十几亿、几十亿美元的经费投入相比只是一个零头。汉语的使用人口虽然众多,但内部的一致性还有待提高。汉字还有简化字与繁体字之别。社会的语言规范意识尚较薄弱,大众传媒用语用字不规范不讲究的现象还不少见。对外汉语教学、海外华文教育以及中国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等,不仅各自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尚未完全成熟,而且在组织和科研上也需要建立有机高效的协调机制。就汉语的外部环境而言,汉语的国际地位虽然快速提高,但目前在国际语言生活中还远不占优势。将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或工作语言的国家和地区还相当少;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虽然将汉语列入工作语言,但是地区性或国际性的组织中或会议上真正广泛使用汉语的还不多。汉语在地区或国际上的重要交际领域,如外交、贸易、科技、教育等,使用十分有限;非汉语区域的华裔后代,保持汉语还有一定难度,放弃汉语的人不在少数;非华裔的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人数虽然正在快速增加,但绝对数量还是有限的。当今世界最强势的英语其母语使用人口仅4.56亿,但正在学习英语的人却超过10亿;汉语其母语使用人口有近11亿,位于世界十大母语使用人口之首,但海外学习汉语的人口却相对少得多。

如果要概括性地描述当前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谈“两点论”:第一,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迅速增长,增长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超乎预料,使得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应接不暇、供不应求;第二,汉语在国际上的通行程度还很低,汉语教学的基数小,底子薄。世界汉语教学的上述状况决定了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是在比较低的起点上开始的,又是在高增长超乎我们现有力量的状态下运行的,其发展空间和潜能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汉语向世界各地快速传播呢?

要加快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建设的步伐,尽快缓解学习需求与教学供给之间的巨大矛盾。教师队伍的扩大和提高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我们已经采取了几项重大改革创新举措,如2004年正式推出了“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至今已向国外派遣近500名志愿者,2005年派遣人数将达到1000人。我们还大幅度增加了国家公派出国汉语教师的数量和派出的国别,教育部派出的公派教师从2002年的100人增加到目前的近170人。教育部2004年颁布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更加便于中国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大学、中学教师和高校毕业生获取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资质,同时将能力考试和证书推向了国际,便于国际友人以及遍布海外的华裔同胞获得教授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的教学能力资质。我们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加强海外汉语教师的培训工作;扩大和完善国内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培养方案。相对于国外对汉语教师的巨大需求,目前已经采取的措施还是不能满足要求,还需要全面扩大教师培养的规模,继续大幅度地、稳步地增加汉语教师派出的数量。

资源建设的第二个重点是教材的建设。最近几年,中央财政对对外汉语教材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一系列新教材陆续问世,如《新实用汉语课本》、《当代中文》、《跟我学汉语》、《快乐汉语》、《乘风汉语》、《长城汉语》等。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高等学校以及各大出版社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对外汉语教材。我们已经拥有了英、法、德、俄、西班牙、阿拉伯、日、韩等世界主要语言注释的汉语教材,拥有适用于所有不同教学课型和满足课堂、业余等不同学习形式的种类繁多的汉语教材,并且这些教材大多是与国外的同行合作编写的,有的还配有音像、多媒体光盘,有的是专门为网络远程教学而设计的。如今,在中国的大书店和世界很多地方的书店的书架上,都可以看到汉语教材的身影,这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但是也应看到,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汉语教材建设的任务还相当繁重。特别是周边国家的教材,数量短缺,供不应求,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品种较单一,系列化不够,音像、网络多媒体教材还不多。

资源建设的第三个重点是汉语考试的研发。截至2004年底,汉语水平考试(HSK)已在34个国家设立了151个考点,共有40多万海外考生参加了HSK。近几年HSK考生人数每年以40%的速度在增长,其中2004年一年国内外参考人数近9万,占累计人数的22%。去年,除主干考试之外,新增了HSK商务、旅游、文秘、少儿等4种专项考试,汉语水平考试的发展与改革进一步加强了力度,今后汉语水平考试还要不断扩大考点和考生人数,不断研究世界各地汉语学习的实际状况,推出适销对路的考试品种。

资源建设的第四个重点是教学机构的建设。首先,要帮助各国尽可能多的教育机构开设汉语课程或专业,增加汉语教学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其次,要加强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的建设,保证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科研支撑和人才支撑。第三,要加快海外孔子学院建设,使之成为对世界各地汉语教学提供零距离支持的核心教育机构。海外孔子学院建设从2004年底起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得到世界各地高校、工商界、侨界、文化界、对外友协等各类机构和有关人士以及国内有关部门、省市及高校的热情响应,27家海外孔子学院的合作建设协议或意向书已经签署,其中9家已经挂牌,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建设要取得快速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教学手段。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管理和经营体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和配置教学资源,形成资源配置合理、运行顺畅的对外汉语教学供需体系,建立能够随着需求增长而不断自我壮大、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机制,为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和汉语教学工作者构建一个能够提供及时、优质的教学和信息资源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媒介的服务网络体系。要培育和引导汉语教学的需求市场,注意在国际会议、外交、贸易、科技、教育、文化、传媒、体育等领域逐步增加汉语的使用量,以提高汉语在国际交往领域中的价值运用各种手段保护和扩大汉语的国际需求;要大力培育汉语教学机构、教材、教师、考试和教学方法的品牌;不断引进世界先进的语言教学理念和运用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在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现代远程教学。同时,还要加强汉语本身的信息化建设,努力建造汉语的各种资源库,使汉语在信息化方面的潜在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对外汉语教学要取得快速发展,需要“集成”各方面的力量。要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把它真正置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的战略定位上。要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和协调之下,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及国内、国外学校等相关汉语教学机构与组织的积极性。对这项事业的经费投入也要体现“集成”的精神,要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由于我国仍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还不可能与发达国家推广语言的财力相比,因此,国家财政的投入必须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在涉及事业全局的重点项目上,通过重点项目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调动和利用社会资金与资源共同参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集成”还意味着要从汉语的国际传播的角度,整合国内的语文教学、外语教学、民族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海外华文教育的教学队伍与科研成果,要大幅度提高汉语在国内的声望,提高国内人民大众的汉语水平,使汉语教学的发展与汉语的国际传播良性互动,国内外相互配合,形成推动汉语的国际使用和学习的新局面。

目前汉语推广正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其发展轨迹应当是跨越式的。我们要树立跨越式发展的观念和思路,要在总结其他国家语言传播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寻找符合和平发展时代潮流的汉语推广之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我们将动员各方面力量,正确把握汉语国际传播工作的政策,认真细致地谋划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策略,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并一步一个脚印地加以落实。

中国艺术国际行:传播文化正能量 第3篇

与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一拍即合

如果说参天大树是一颗微小种子的厚积薄发,“中国艺术国际行”则缘起于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五代——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先生与龚庭玉二人的深厚友谊,和其对中国文化艺术情结的一拍即合。

提及近现代乃至当代美国史,人们难以避开洛克菲勒(Rockefeller)这个家族的姓氏:标准石油公司、洛克菲勒基金会、大通银行、现代艺术博物馆、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这个迄今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财富标记”与美国乃至国际政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洛克菲勒家族的后代,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也积极投身于金融事业,且对中国情有独钟。

10年前,龚庭玉和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通过共同好友的介绍而相识。龚庭玉于22岁时赴美,2003年回国后开始从事通讯、房地产、金融投资、文化及公益事业,早期旅美的特殊背景跨越了国界和语言,让她和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瞬间拉近了距离。不过最初,他们也只是就商业、文化、公益等领域的事业进行探讨和交流,并无任何合作。随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促使二人乃至双方家庭之间的走动日渐频繁,变成了交情颇深的好朋友。龚庭玉现在每每提起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总是亲切地叫他“老洛”。

“‘中国艺术国际行’是老洛的想法,他来中国很频繁,发现西方人对中国还是不了解。两年前,他跟我提议说希望做不一样的文化交流。”龚庭玉说,既是满足朋友的愿望,又是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有什么理由不做起来呢?

“不一样”的文化交流

杰曼顿(Germantown),位于美国的纽约州,距离“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市的车程要两个多小时。在这个人口仅有1500人的小镇上诞生过美国政界名人罗伯特·利文斯顿、美孚石油公司创办人约翰·D·洛克菲勒,他们曾经创造了美国的历史,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中国艺术国际行”的首站就选在了这里。走出展览场所,目之所及处就是蜿蜒于纽约州境内的哈德逊河。

选址,正是史蒂文口中“不一样”的方面之一。

“这个小镇远离喧嚣城市,且本身的历史感会让来者带着崇敬的心情去观赏艺术。选址靠近河边,景色很美很安静,而当你心静时,会更容易和好的艺术品交流、对话。”龚庭玉表示,这也是他们未来选址的标准。“其实找画廊、博物馆更容易,但就和别人一样了,大家只是来捧个场而已。”有参观者夸赞他们“之前没有人这么做”,一些人甚至在8天展期内来过多次。

龚庭玉的本职工作为国际关爱组织副主席,不过在“中国艺术国际行”项目中,她做的大部分是辅助性工作,“画作的选择以及如何布展都是老洛的决定,他很专断的。”龚庭玉笑言。这也说明了项目的另一大特色——以西方人的视角主导艺术展,从而让中国人的作品更容易被西方人理解和认同。“参观者也都是老洛和周边朋友逐一打电话亲自邀请来的,不论什么职业,他们真的是抱着近距离接触中国艺术的心情过来的。”

龚庭玉认为,艺术才是真正无国界的。“人类所有的隔阂,在艺术面前都可以得到化解和消弭。未来世界的和平、社会的发展、人民真正的幸福,离开彼此间艺术的融合,是不可想象的。然而,中国艺术要走进西方主流艺术界,展览也罢,学术交流也罢,都应该因地制宜。”“因地制宜”不仅是画展,还有party上的装饰细节,连桌子都是用哈德逊河边倒下来的木头现做的,非常原汁原味。“总之我们希望从外国人的视角、思维方式以及他们习惯的表现形式来布展,逐步吸引他们的目光,层层推进他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绘画的理解,以实现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弘扬中国文化。”

寻找最纯粹的艺术和故事

“震撼,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有美国人在现场表示。龚庭玉感叹,很多美国人对中国文化有成见,然而实际上80%至90%的当地人都没有来过中国。“老外会问我们那些画的罗汉、画的荷花背后的故事,甚至延伸到了中国历史。中国代表团中的30多个人,只要能讲英文的,全都当起了义工,以自己的经验为老外讲解起来。这一次我们还把中国的绣花表演带到现场,美国人近距离地观看后,赞叹绣花太复杂太神奇了!”

激动之余,龚庭玉和她的伙伴们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件可以连续做下去的事,乃至把活动筹备到了来年。“文化不是单向的,一定是要交流的,从而才能有认同、学习。我们展出的也并非物件,而是故事。这本身是在传播正能量,这么美的事,可以流传好几代人!”

首站,他们选取了9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80多幅作品,实际挂出了50多幅。“否决权一定在外国艺术家方面。‘中国艺术国际行’是一个开放式平台,不管是职业的还是业余的都可以加入进来。我们不看名头荣誉,只看干了什么事。艺术是要给人震撼和美感的,越纯粹的艺术,越容易被国际认同。”

龚庭玉还表示,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别,以及在理解方法上存在的差异,以往虽然也有很多以中国文化艺术为主题的展览等,但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实际上全世界,包括西方主流社会间存在着众多渴望了解中国的人们,他们需要一个更容易接受真正的中国文化信息的环境、氛围,而本次活动,正是中国艺术界应西方社会主流阶层的要求,迈出的第一步。”

川菜文化国际传播论文 第4篇

“神七”的外太空体验对于中国民众的心灵世界具有巨大的冲击效应。有网民这样描写:当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行走时, 就不仅是将身体投放到一个开放的空间, 而且由于是实实在在地获得一种在地球上绝无可能获得的体验, 这样的体验将冲击十几亿的中国人。在进一步丰富了全人类的经验之外, 更第一次丰富了中国人的生存体验, 并由此开放中国人的心灵世界, 将中国人的目光和思想引向遥远的星空和未来, 这不能不说是极富象征意味和里程碑式的意义。这种说法符合事实, 代表了广泛的中国民众舆论。“神七”航天文化传播的国内影响主要表现是:它在三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启示和改变了中国民众的某些思想文化意识。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促进了中国民众全面、本真的科学文化精神的形成

重温并延续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历史传统。中国的科学理性精神长期遭到以儒家伦理道德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的贬斥, 从而使中国的统治阶层和普通民众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轻视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传统观念, 即所谓的“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虽然现代社会中科学文化原来的这种末流和附庸的地位和处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但是, 要使科学文化精神在中国深入人心, 并且牢牢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 可谓任重而道远。

“神七”航天员公寓取名“问天阁”, 令人自然联想到屈原的名作《天问》。据王逸《楚辞章句》中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 故曰‘天问’也。”据此, “天问”相当于“问天”。“《天问》集中体现了屈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天问》应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开山之作、不朽之作。”①虽然与伦理道德追求的中国文化传统相比, 《天问》所代表的科学理性追求的文化传统在中国长期处于一种隐性、弱势的态势和地位, 但是其根脉绵延不断, 其声音虽微弱却顽强。因为《天问》对先秦天道观的怀疑和抨击, 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经典文本, 所以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另类作品”和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的“文化符号”,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②“神七”航天文化重温并延续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历史传统, 成为中国科学文化精神薪尽火传、一脉相承的当今时代的促进力量。

促成并推动了科学文化精神的宣传教育。“神七”引发了中国全民科普运动和全国科技热潮, 增强了全国的科技氛围, 让中国民众更切实地感受科技魅力, 更乐于接受科普教育, 从而有利于提高中国民众的科学素养。并且, “神七”科学文化精神的宣传教育不仅限于自然科学领域, 有报道指出:如何将“神七”代表的科学精神“着陆到中国官方的行政管理工作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则是‘神七’成功后中国最大的挑战”。③“‘神七’将‘夸父追日’的民族精神, 融于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文明大同中。”④“神七”航天文化传播成为科学文化精神宣传教育的绝佳途径, 促成并推动了这场卓有成效的全民性的科学文化精神宣传教育, 从而在扩大科学文化精神对中国民众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中国民众的科学文化意识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明确并突出了超越“科学主义”的科学文化精神的重要意义。单纯的“科学主义”是指这样一种思想倾向:把科学局部的知识理论视为人类全部的知识理论, 把科学的相对真理视为绝对真理, 并傲慢地认为科学 (尤其是自然科学) 以外的其他学问和领域都没有研究的必要, 把科学 (尤其是自然科学) 视为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

“神七”明确并突出了全面、本真的科学文化精神的重要意义, 它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超越单纯的“科学主义”的。以“神七”为代表的中国航天飞船在太空领域的奋勇进军, 昭示了中国人用智慧征服未知世界的决心和勇气, 是一种科学进取精神的体现。但是, “神七”的航天文化表明:宇宙太过博大, 迄今人类科学的认识以及智能、体能又非常有限, 人类的航天活动并非完全能够征服宇宙, 并非简单地打造“人定胜天”的科技传奇。对天 (宇宙) 的尊崇和敬畏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传统, 有关“神七”的一些报道就此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 体现了“神七”航天文化睿智、严肃和深厚的科学理性精神。例如, “对于宇宙, 我们应有一种敬畏感。‘天问’就含有敬畏之意, ‘问天’更离不开敬畏之心。有敬畏, 才会尊重科学而不蛮干。敬畏就是‘我渺小, 它伟大’, 人类已经认识到, 无论是对自然、对环境, 还是对地球、对宇宙, 怀有敬畏感是多么重要。”⑤“神七”这种全面、本真的科学文化精神有利于使中国民众正视关爱和敬畏天地自然之心欠缺的现实状况, 揭示出在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中, 人类由于高度自负而产生的文明精神与知识传统的偏颇和狭隘, 提醒中国民众保持尊重科学与在心灵世界中恢复对“天”的敬畏的统一。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向中国民众彰显了积极、健康的大国国民心态

彰显了自信、从容的大国国民心态。此次“神七”飞天, 从发射前准备到太空翱翔, 大量使用了媒体现场直播的方式。现场直播把“神七”的活动第一时间原汁原味向世界传播, 有关“神七”的一切几乎都处于完全公开透明之中, 始终置于世界公众的注视之下。并且在此次“神七”的新闻宣传活动中, 东风航天城第一次对海外媒体开放, “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第一次向海外媒体开放。公开透明既是一种文明, 也是一种力量。⑥“神七”飞天全程透明公开, 向中国民众彰显了自信、从容的大国国民心态。

彰显了宽广、博大的大国国民心态。中华文明自古就有一个世界主义的传统, 并且中华文明之世界主义具有宇宙主义、和平主义、文化主义、不反国家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四大特征。⑦

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说:“在出征仪式上, 当我走出问天阁、回头挥手的时候, 眼睛里是含着泪水的。我真切地感到, 国家给了我力量, 让我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飞船入轨后, 当我从太空中看到地球, 又是另外一种震撼——把近10吨重的东西弄到距离地球几百公里外的地方飞行, 这凝聚了人类的共同智慧, 我的背后是整个人类社会、整个地球为我作支撑。”⑧中华民族是胸怀天下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崛起志在谋求全世界和谐幸福与共同发展。我们的航天人深怀对全人类的感恩之心, 以自己之力回报祖国, 并以国家之力回报全球。“神七”的“问天”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问天”, 同时也是“地球人”的“问天”。“神七”的航天征途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征程, 体现了全人类共同的名义和理想。我们的宇航员和航天人不仅拥有强烈的祖国意识, 更有非凡的人类意识和宇宙意识, 向中国民众彰显了宽广、博大的大国国民心态。

彰显了成熟、清醒的大国国民心态。对于“神七”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媒体和航天人、中国政府和民众并没有沾沾自喜、夜郎自大, 而是科学、理性地加以认识, 向中国民众彰显了成熟、清醒的大国国民心态。

这种成熟、清醒的大国国民心态主要表现为: (1) 差距意识。一是指中国与美俄航天强国的横向比较的差距意识, 二是指我国现阶段航天成果与我们航天长远规划目标的纵向比较的差距意识。 (2) “归零”意识。新华网2008年9月28日的报道《“神七”回家, 中国航天事业站在新起点》指出:“神七”与“神六”一样不辱使命, 我们同样需要自信、自警、自强地对自己说“所有的成绩都已经‘归零’”, 进而尽快回到那光荣而艰苦的圆梦历程上, 继续向更高的科技高峰攀登。 (3) 忧患意识。面对美俄等航天一流强国的明显优势和日、印等国航天事业咄咄逼人的有力竞争的严峻形势, 我国航天界不乏忧患意识, 从来没有、也从来不敢高枕无忧。 (4) 对百年民族悲情的超越意识。“神七”的伟大成就激发了中国民众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神七”航天文化的传播理性地避免了过分的渲染甚至夸夸其谈, 避免引发在空泛的或者情绪性的“爱国”口号下遮饰着的脆弱、偏狭的国民心态, 即“弱者的骄傲”心态, 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因爱国而误国的教训, 超越了百年民族悲情。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为中国民众养成“尽善尽美” (“止于至善”) 的质量意识树立了光辉典范

为养成“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质量追求意识树立了光辉典范。“尽善尽美”和“止于至善”原本分别是中国传统艺术和人格修养的重要概念, 两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对于“尽善尽美”和“止于至善”境界的追求, 在中国文化中后来也延伸为一种追求高层次、高品位、高质量的含义。“神七”航天文化传播为中国民众养成“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质量追求意识树立了光辉典范。“神七”航天系统工程采用的是目前国际上最严格的生产质量标准, 因为每一个微小环节, 哪怕是一颗螺丝钉的质量问题, 都将让这一浩大的人类工程前功尽弃, 变成一场灾难, 正所谓“千里之堤, 毁于蚁穴”。“神七”充分展示了中国航天文化中的精密、严谨、精确、安全的质量观。“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质量追求意识成为“神七”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 以“神七”为代表的航天文化是“创造一流、确保万无一失、确保百分之百成功率、把风险降到最低的文化”。⑨

为养成“只能优秀, 不能伪劣”的质量敬仰意识树立了光辉典范。“神七”飞船这样的“尖端制造”能做到如此美轮美奂, 那么把我国的“普通制造”做得更加尽善尽美, 本来应当不在话下。能太空漫步的民族没理由做不好奶粉, 可是2008年的“奶粉事件”反映了我们民族对产品品质及浸润其中的品质文化缺乏敬畏的难题。⑩“神七”航天文化传播为中国民众养成“只能优秀, 不能伪劣”的质量敬仰意识树立了光辉典范——将质量安全放到第一位, 将万无一失的质量信仰灌输到每个细节;经济效益让位于质量效益, 特别强化安全效能;将产品质量和信誉上升到民族生产力形象的高度, 将“质量立厂 (品牌) ”上升到“质量立国”的高度。这种质量敬仰意识必将为中国产品质量问题和安全漏洞的彻底纠正发挥重要作用。

“神七”是中国继奥运会之后又一个向全世界集中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载体。从一定程度上说, “神七”形象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精彩缩影。“神七”航天文化传播的国际影响表现为有效地宣传和塑造了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肩负着宣传和塑造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光荣使命

早在2003年10月18日, 在日本东京闭幕的第十八届世界宇航员大会上, 发表了一项由与会的世界15个国家的66名宇航员署名的共同宣言。宣言呼吁:让世界各国的成熟文化贡献于今后的宇宙探险事业;人类从宇宙中获取的经验应该成为整个世界的共有文化。“神七”航天文化传播的主题与此契合:“神七”不仅是民族心愿和情感的凝聚,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典型标志和集中体现。《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指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原则是: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 满足国家需求, 体现国家意志。”中国航天人要坚持把国家利益作为最高准则, 围绕完成“国家级”任务、树立“国家队”形象, 强化“国家使命高于一切”的思想, 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⑪日本《产经新闻》认为, 对于“视载人航天为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象征的中国”来说, “神七”的发射“可以说是继奥运会之后又一项宣扬爱国主义、加强民族团结和展示国家威望的政治行为”。⑫《产经新闻》的这种阐述在世界舆论中很有代表性。由此可见, 由于“神七”文化本身的特征、“神七”的“国家队”的自我定位以及“神七”的全国性政治宣传意义等多方面的原因,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肩负着宣传和塑造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光荣使命。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具备了宣传和塑造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强大力量

我们可以发现“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具备了宣传和塑造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强大力量, 这可以从青花瓷、电纸书、中医药等“神七”飞天搭载物上得到证实。从历史事实来看, 千百年来, 瓷器、中国纸、中医药及其相关技术曾经传到世界各国, 在历史上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成为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不可缺少的使者和纽带。从现实情况看, “神七”飞天搭载物因为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的比翼齐飞、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精神的相辅相成、物质文化精华与人文精神气质的相互辉映而谱写了航天文化新的光辉篇章, 并光荣地载入世界航天史册, 也具备了宣传和塑造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强大力量, 例如中医药在航天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显示出广阔的前景。航天员首席医监医保医生、航天员医监医保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李勇枝说:“西方国家十分关注中国航天医学的最新进展, 俄罗斯、欧洲都在尝试把中医药运用于航天医学, 比利时政府则优先资助航天医学专家搞中医药研究。”“我们希望让这个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走向国际。”⑬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在全新的高度完成了正面的中国形象的宣传和塑造

我们对“神七”形象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宣传。有的网友这样形容:太空这个荧幕够大, 如今正在巡演的是中国的“神七”大片, 也叫神奇大片, 观众是全世界。在当今西方主导国际话语权的世界新闻传播环境中, “神七”形象宣传是中国继“奥运”报道之后获得的全面的、不间断的、自主宣传和塑造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绝佳机会。“神七”航天文化传播突出了“神七”航天文化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因素, 有力地证明了“神七”航天文化对世界航天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这样就显著地提高了“神七”新闻报道的文化品位和独特个性, 避免相关报道被铺天盖地的同质化的报道所淹没, 促使它在众多相同题材报道中脱颖而出, 成为光彩照人的“亮点”, 从而在一个全新的高度完成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宣传和塑造。

川菜文化国际传播论文 第5篇

[摘 要]本文以好莱坞电影的成功为例,探究其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独到之处,讨论其对中华民族电影在走向国际化道路过程中所带来的启示。文章发现,民族特质是国家电影的灵魂和支柱,坚持民族电影本土化是其走向国际化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同时,他国资源也是中华民族电影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有效利用的重要资源;最后,坚持电影商业化更是中华民族电影不断前进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跨文化传播;中华民族电影;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22 ― 02

一、引言

电影,作为最直观生动的媒介传播工具,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和神韵,是向世界展示自身文化价值、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形象的艺术品和独特商品。而好莱坞电影,无论从其对美国电影业的贡献,还是对世界电影界的推动作用而言,无疑都是其中最为成功的典型范例。在全世界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的当今社会,好莱坞电影在其对本国文化的宣扬传播过程中,让世界对美国及其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让世人对美国精神深深痴迷,也让正在崛起中的中华民族电影意图一窥其究竟,究竟是什么让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界占据如此非凡的地位,它又会对中华民族电影走向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和推动,这都是当代中国电影人所要关注和重视的核心问题。

二、好莱坞电影及其跨文化传播

好莱坞电影不仅仅是一种现象,甚至可以说已经是一种文化,在世界电影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世界电影生产总量中约为6%,但却占世界电影放映时间的80%(”张燕,2014),几乎占据整个世界电影市场,可见其受观众喜爱的程度。因此,从其最根本的商业属性而言,好莱坞电影无疑是商业运筹领域中的成功案例。同时,“一部电影想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要素,第一,出色的剧本;第二,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阵容;第三,高端技术支撑下的美轮美奂的画面效果和出色的剪辑效果”(郎咸平,2007:45-46)。可以说,好莱坞的每一部电影都具备这三方面的特质,无论是早期为国人津津乐道的罗曼蒂克爱情故事《泰坦尼克号》还是现代充满科幻元素的《星际穿越》,都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参照典范。

而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正是因为在其影片中,充分展现了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方方面面,以宣传美国文化、美国精神为使命,展现了美国人生活的各个角度和维度,包括“天赋使命观、个人主义价值观、宗教理性观和物质主义利益观等”(严峰,2010)。提起好莱坞电影,人们自然会想到“自由”“英雄”“乐观”抑或“美国梦”,无论是其中的哪一方面都是美国精神的真实体现。然而,好莱坞电影中最为突出的一大特征便是备受美国人所推崇的“个人英雄主义”。他们感怀英雄人物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受的困难和挫折,对其感同身受;他们欣赏英雄们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气魄,以此勉励自我;他们更渴望英雄浴血奋斗后成功的喜悦,意图实现自我的价值。故而,不论是从50年代开始的西部牛仔片还是到今天充满科幻色彩的未来片,都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美国式的英雄形象。最早为中国观众所熟识的“美式英雄”则是好莱坞电影《007》中的詹姆斯?邦德,其经典的造型、潇洒的动作、高超的技艺,将美国人眼中的英雄梦诠释的淋漓尽致,也让邦德的形象自60年代起跨越近60年经久不衰。一个个经久不衰的“美式英雄”不仅能够跨越时代,也能够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群。既有老式英雄邦德,也有为儿童观众所津津乐道的《美国队长》《金刚》《超人》及《哈利波特》等。

三、好莱坞电影对中华民族电影的影响及启示

中国最早出现的电影是1896年在上海徐园上演的西洋影戏,而最早一批由中国人自己拍摄制作的电影则要追溯到1923年一战之后,众多民族资本家为寻求投资出路而开始投资创办电影公司。而今,中华民族电影不论是从数量上抑或质量上都有了飞跃性地提高,甚至在国际电影节上也能找到一抹中国印象。但中华民族电影若想始终沿着国际化的道路不断发展,还得认真学习和研究好莱坞电影成功的根源及模式。

1.中华民族电影在走向国际化的同时要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质,坚持民族电影本土化。我们经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坚持自身民族特性,才能在当今新片林立的电影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以迪士尼拍摄的动画片《MULAN》为例,这本是一个中国观众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但最终却由美国人拍摄制作并推上了世界的舞台。然而,迪士尼在拍摄过程中,并没有原封不动地按照中国原版故事情节推进,反而从人物形象、人物使命到故事寓意上,都添加了一抹美国文化的色彩,使其在让中国观众熟悉的同时,又让美国观众得以接受。从传统中国文化看来,“花木兰替父从军”所要表现的是木兰对老父的孝顺行径,不忍父亲一把年纪仍要厮杀战场,便偷留家书一封,替父从军,这本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仁孝礼智信”中孝行的生动再现。但在迪士尼拍摄的《MULAN》中,其更多地侧重于木兰在军中战场上发现自我,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与美国精神中的追求自由、实现个人主义相吻合。故而,尽管这是一个中国的传统文化故事,却又对美国的文化传播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也让中国的电影人反思自我,面对多元文化的诱惑和吸引,我们民族电影的重心究竟该是什么,是和其它国家民族相同,还是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才是当今电影人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当然,在这一方面,我们也有自己的成功范例,人们一提到李小龙、成龙等中国明星,便会想到出神入化的中国功夫,甚至有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中国功夫,这都是电影的功劳,将中国文化完美地推向了世界的舞台。

川菜文化国际传播论文 第6篇

关键词:艺术比赛 民族文化 发展传播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38-01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艺术家的技术更加娴熟,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加快,国际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参加并举行了多项国际艺术比赛。目前,我国国家级的国际艺术比赛除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外,还有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和中国国际声乐比赛。这些比赛加强了我国艺术与国外艺术的交流,给世界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艺术,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对国际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创造条件了解国外艺术,提升艺术技巧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国外先进艺术从国外传到了国内,我国的舶来艺术家们的技巧逐渐娴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参加了很多大型国际艺术比赛。比如芭蕾舞,钢琴,西洋音乐,西洋乐器等等艺术比赛上获得了奖项,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1991 年~1997 年,仅文化部派出参加音乐、舞蹈、杂技、美术国际比赛,就有 951 人次,获得 461个奖项,其中一等奖约占一半[1]。据了解,1986 年我国有了自办的小提琴国际比赛,此后又有了中国国际钢琴比赛以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

这些艺术基本来自于国外,国内的西洋艺术氛围和艺术技巧与国外虽不能相提并论,但是通过引进这些国际艺术比赛,参加国际艺术比赛给我国的艺术家们创造了接触了解国外艺术的机会,表达了我国艺术家对于“舶来艺术”的理解,赋予了这些艺术全新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涵义。从历年的丰硕的获奖结果来看,我国的艺术家们的技巧取得了飞速得发展,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更好地促进国际艺术文化交流,不断提升我国艺术家们的艺术技巧。

2、提供艺术展示平台,塑造文化形象

据著名作曲家吴祖强介绍,举办或者参加国际钢琴比赛,都给我国的艺术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大师来参加,在艺术比赛中获奖就成为了我国文化的活招牌,国际艺术比赛成为展示我国的窗口,展示我国目前艺术教育水平。2001年6月初文化部选派的参加第四届赫尔辛基国际芭蕾比赛小组获得该赛惟一大奖和少年组第一名及第三名,这在芬兰乃至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各大报社,电台,电视台相继进行报道,声称这是我国的选手创造了“中国的芭蕾舞”,演绎出了艺术奇迹。芬兰最大的日报《赫尔辛基新闻》连续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芭蕾中国现象绝非空穴来风,本届比赛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水平高超的中国芭蕾新秀异军突起。”在颁奖典礼上,在场的吕大使和中国使馆工作人员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吕大使幽默地说,这是他到芬兰上任近三年以来最风光的一次,中国真是出尽了风头。

这样的获奖经历,给我过的艺术文化塑造了一个形象,打了一个大大的广告,并且是免费的广告,流动的活招牌。这些国际上的舶来艺术在我国现有文化的基础上获得了不一样的理解,有了中国特色,赋予了中国含义,通过比赛将这样的中国形象传播出去,实现国际文化的友好交流。“艺术无国界”,国际艺术比赛实现了国际文化的交流,为我国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奠定了基础。

3、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增进人民了解

一个民族之所以为汉族,之所以为大和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文化是其最大的辨识度。这种辨识度成为民族的标志,也成为民族间交流的一大坎。中国的语言,中国的文字,中国的艺术背后的文化与历史,背后蕴含的深意并不是每个民族都能轻易理解的。因此,国际艺术比赛为我国的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世界人民通过比赛来了解我们的创作艺术,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了解我们的文化背景,增进国际人民的了解。

近年来,国家对于国际艺术比赛的认识不断加深,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提出重点发展文化产业。国际艺术比赛获得了我国领导和人民的高度重视,积极建设文化产业为国际艺术比赛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交流提供了平台。

今年,2012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8日至11月20日举行。据悉,本届艺术节邀请了邀请谭盾、林兆华、黄豆豆、王媛媛四位艺术家领衔艺委会,面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遴选音乐、戏剧和舞蹈领域的优秀青年艺术人才。通过艺术节、艺术比赛挖掘艺术人才,上海艺术节新增的扶助青年艺术家的版块,对于艺术人才的保护就是对文化的支持,为文化传播提供了软实力。人才是文化传播的灵魂,大量的艺术人才是文化传播的流动媒介,国际艺术比赛对于一是人才的培养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演出板块邀请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德累斯顿管弦乐团为代表的中外名团纷至沓来,《波西米亚人》、《红色娘子军》等经典名作交相辉映,凭借46台国内外精品剧(节)目,为期一个月的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季有望成为全年最具人气与影响力的精品展,并正在成为国际优秀剧目的汇聚地和中国原创新作的首演地。与此同时,上海国际艺术节有机会与法国阿维农戏剧节、英国爱丁堡艺术节、美国林肯艺术中心等多家国际艺术机构的支持。

高端的艺术人才,尖端的艺术平台,艺术思维的碰撞,实现了文化交流。目前,我国国家级的国际艺术比赛除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外,还有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和中国国际声乐比赛。这些比赛促进了中外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地人民对于我国艺术的理解,增进了各国人民的料及,为文化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4、增强民族意识,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2000年李云迪获波兰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后,国内媒体宣传声势较大,效果很好,而其他国际艺术比赛获奖一般只有消息报道。在大型国际艺术比赛上取得良好的成绩,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的自信心,为我国的文化氛围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国际艺术比赛所产生的文化轰动以及世界轰动不亚于奥运会、亚运会等比赛,我国应该加强国际文化艺术比赛更能展现中华的民族艺术,虽然像京剧、围棋这样的传统文化艺术不能举行国际性的比赛,但是这样的艺术是我国的国粹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化氛围与艺术基础。维也纳的音乐,日本的漫画,中国的京剧这些文化都需要交流传播才能绵延不绝,因此,我建议国内有关部门加大对参加国际艺术比赛获奖选手的宣传和奖励力度,以期这项工作更好地发展,扩大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实现真正的文化大国。

注释:

[1]任丽梅.用国际艺术比赛 打造国家级品牌[N].中国改革报,2006.12 (003)

参考文献:

[1]任丽梅.用国际艺术比赛 打造国家级品牌[N].中国改革报,2006.12(3)

[2]赵嵩青.第十五届国际银饰艺术比赛作品[J].装饰,2000.12

国际视野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第7篇

美国动画影片《功夫熊猫2》在华热映, 好莱坞在中国电影市场再次赚得盆满钵满。除了巨大的票房收益之外, 影片带来的更多的是国内关于电影文化侵略的争论。《功夫熊猫》在跨文化传播中用中国的文化再次刺痛了国人的敏感神经, 文化侵略的声讨此起彼伏。然而, 故步自封并不是保护民族文化,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态, 它应该是世界的、民族的、大众的, 真正用包容的胸怀参与国际文化传播与交流, 这样的艺术才能拥有不朽的意义。

《功夫熊猫》的文化侵略之争本身就体现了我们在跨文化领域的不自信, 文化的民族性坚守并不是拒绝交流、拒绝融合、拒绝碰撞。越是民族的文化, 就应该越经受得起外来文化的考验, 在交流与碰撞中更加成熟, 沉淀出更加浓郁的民族特色。伴随着人类交往扩大化而产生的文化渗透和影响, 已经使跨文化传播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文化交流的全球化语境, 任何文化的故步自封都将成为文化融合发展的障碍。在开放的市场中, 中国文化所面临的问题, 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抵制“侵略”, 更需要进一步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使中国电影不仅能“引进来”, 更能大方地“走出去”, 将民族符号打造成世界文化, 这才是我们在跨文化传播中应该关注的焦点。在跨文化传播中, 与《功夫熊猫》的“引进来”相比, 中国电影在“走出去”的传播过程中, 更需要在国际化视野中打开思路, 深入探索。在这个探索中, 电影《南京!南京!》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来帮助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电影的民族性与跨文化传播的问题。

《南京!南京!》:一场文化立场的坚定与妥协之争

2009年, 电影《南京!南京!》将南京大屠杀这段铭刻在中国屈辱史上的人间惨剧推到幕前。影片中, 导演陆川试图通过一个日本兵的视角诠释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这种全视角的诠释, 使电影在赚足了国内票房之后, 也在国际电影市场上掌声不断。对于陆川的这种一改中国电影以往对于民族问题的强烈仇恨的立场, 日本传媒界更是赞扬不断。然而也正是这样一种诠释, 引发了国人对民族立场和文化立场的大讨论。

影片中, 尽管陆川试图用更全面、更立体、更公正的视角来理解和表现这场屠杀, 但是从民族立场来讲, 这种尝试本身就是一种叛离。很多人无法接受电影中所呈现的对日本兵的温和态度,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甚至直言这是一部不及格的影片, 他认为, 南京大屠杀“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 哪怕我们思想再解放, 一些基本的大是大非, 基本的立场, 一个基石是不能动摇的, 有关历史的基本事实不能动摇, 有关我们作为一个人的良知, 作为人类成员的一个基本的人性的立场不能动摇” (1) 。崔教授指出电影不仅仅只是艺术, 更代表了一种立场, 尤其是大是大非面前的民族立场, 这正是这部电影在国内引起激烈争议的关键所在。在历史与艺术、国内与国外的问题把握上, 陆川似乎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说服国内观众, 尽管他一直在努力尝试以一种世界化、有更广泛语义特征的形式来接近国际观众, 但这种尝试关乎我们的民族立场和文化立场, 即使讨好了一部分国际观众, 却无法获得国内观众的谅解。

在国际电影市场上, 中国电影一向处于弱势的边缘地带, 陆川对于国际市场的开拓、对国外受众期待视野的估计与揣摩, 是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走向世界所需的国际视野必然的要求。但是如何在国际视野下通过电影正确地传播民族文化、强化民族立场, 这是包括陆川在内的国内电影导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经济的全球化已经使跨文化传播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人们对跨文化传播的理解, 也由二战后对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的批判性的否定解读发展到逐步认识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的重要意义。任何的文化故步自封已经变得不再可能, 文化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 在引发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全球化与本土化矛盾的同时, 本身就已经蕴涵了全球文化共享的趋势。

在文化的全球共享过程中, 电影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 它能以生动再现的特点轻易打破文化与国界的壁垒, 把文化和意识用画面、声音、符号手段展现出来。在全球电影文化传播领域, 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还处于弱势地位, 尚不能准确地在国际传播视野中树立中国形象。尽管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迫切需要国际视野, 尤其是对国外受众期待的估计和揣摩, 但是为了争取国际市场而采取的这种剥离民族感情的叙事姿态还是有极大的风险, 甚至有可能成为对潜藏在世界主流文化背后的西方文化的迎合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片面抽象。

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状况分析

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长期以来, 中国电影一直禁锢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之中, 缺少开阔的国际视野,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才有所改观, 但是其走向世界的步伐仍然过于缓慢, (2) 与此对应的是世界电影市场近百年的繁荣。没有交流的文化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 断绝与外来文化信息交流的民族也是没有朝气的, 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 中国电影作为承载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任务的传播媒介, 必须积极参与跨文化传播, 在跨文化传播中汲取思想和艺术营养, 输出中国的民族文化。

与此同时, 全球化语境为中国电影参与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全球化虽然带来了文化同质性的危险, 但是另一方面, 传播全球化也会引起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抵抗, 使文化的异质性、本土性更加彰显。因而, 全球化一方面表现出文化差异的存在, 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不同文化的流动与交换。中国电影置身于这样一种空前频繁的跨文化传播语境中, 自然有其发展的广阔空间。

关乎文化之争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在跨文化传播中, 如何使中国电影更好地与世界融合, 需要有更加坚定的民族立场。用具有人类性的民族影像取得艺术和商业的和谐发展, 是中国电影立足于世界的解决办法。“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只有站在人文视野的高度, 尊重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承认文化的同一性与多样性, 才能赢得世界的认同。”发展中国电影, 必须站在时代和世界的高度。新中国早期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刘三姐》、《五朵金花》、《阿诗玛》等为代表的影片, 不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更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 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名片。

相比而言, 李安的电影因其对中国、美国文化的把握, 对冲突与融合的关注, 成功地获得了国内外的共同关注, 成为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典范。他的成功, 更多的来自对各阶层、文化间的冲突和融合的思考, 并运用合理的民族符号和文化元素加以表达。李安导演的电影中以太极拳、中国菜、围棋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 以及电影中淡定舒缓的场景和自然的镜头, 也为其中国电影增色不少。 (3)

在国际化视野中发展中国电影, 不是要制造符合西方人审美趣味和理念的电影, 而是要着力满足国人乃至整个亚洲文明所需要的文化。当前我们仍然处于跨文化传播的不利地位, 因此, 我们的电影想要成功, 更要坚守自己文化的底线, 走出适合自己的道路。

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

在全球化语境下, 中国电影实现大发展需要以更宽广的胸怀和更坚定的立场充分把握文化的差异性, 迎接世界的挑战。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1990年, 哈佛大学学者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力量”概念, 指“一个国家文化的全球普及性和它作为主宰国际行为规范而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准则与制度的能力”。其目标是以“合法”的说服别人的能力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4) 在全球化的今天, 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在国际秩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综观电影市场, 国际上有名的电影大奖, 都通过对电影的评判树立起一种权威的话语, 以掌握文化标准来确立其文化地位。以奥斯卡为例, 奥斯卡通过美国电影和传媒的传播力量, 成功制造出一种把美国文化和意识形态树立为全球文化标杆的模式。这种通过软实力成功实现议程设置的能力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依托。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国电影的发展, 从大的方面来讲就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大的宏观前提。只有在整体实力都有提升的基础上, 找准中国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的文化特点和民族定位, 才能为中国电影的发展争取到更好的环境和空间。

坚持民族特色基础上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 实现跨文化传播, 必须学会如何对电影的艺术信息、文化信息、影像信息进行编码, 从而实现传播功效。中国电影应该发掘既具有本土性, 又可以被世界所理解的文化资源, 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兼顾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沟通。在《红高粱》、《黄土地》等电影中, 红高粱、黄土地等特定的民族元素和意象, 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一方面, 尽管这些电影有以伪民俗来附和国际市场之嫌, 但另一方面, 这些民俗符号也体现了独特的民族镜像。 (5) 影片中对于文化反思、人文关怀的理解更是世界性的。在电影中既挖掘到体现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气质, 又能得到世界性的共同的理解, 是电影走向跨文化传播的成功道路。值得一提的是, 这种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挖掘, 首先应该是在对国家、民族和历史的正确把握和理解的基础上的。

对于中国民族电影来说, 最明显的优势就在于中国有完全不同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悠久且渗透到现代生活各个层面的文化传统。中国有几千年相对独立的文明发展历程, 尽管19世纪末以来, 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 仍然与西方文化有深刻的差异。因而, 尽管全球化进程加快使得文化的民族界限越来越模糊, 但是中西方世界的这种巨大的文化传统差异, 意味着好莱坞电影很难代替中国电影的文化价值。 (6) 中国电影如果能够创造性地利用中国的文化传统, 不仅是题材资源, 而且也是价值观、审美观资源, 就能在中国自己的市场, 甚至亚洲和华人电影市场获得广阔的位置。

小结

全球化的发展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电影, 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 努力适应国际化语境, 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 实现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如何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本土开花, 如何使诸如《功夫熊猫》这样的电影不再因中国元素被他民族进行重塑而引起“文化侵略”之争, 如何使中国电影真正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要:在跨文化传播中,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只有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结合本土文化的优势, 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空间。分析中国电影的民族性与现实发展状况, 探索如何在坚持民族气质的同时使中国电影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走向国际, 是本文对跨文化传播背景下中国电影的文化传播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民族性

参考文献

[1]崔卫平:《〈南京!南京!〉一部不及格的影片》, 人民网-日本频道, 2009-05-18。

[2]中国电影家协会编:《中国电影:传统文化与全球化趋势》,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年版。

[3]戴元光、邱宝林:《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检讨》, 《现代传播》, 2004 (2) 。

[4]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55页。

[5]尹鸿:《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 《当代电影》, 2005 (7) 。

川菜文化国际传播论文 第8篇

针灸发源于我国。针灸学(Scien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技术及临床治疗等部分。

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针灸防治疾病,重视针灸的推广和交流。2007年,WHO针灸经穴定位标准西太区会议颁布了《WHO西太区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名词术语》,对针灸术语再次进行了收录和规范。WHO关于针灸国际标准化的工作,使得针灸跨越了中医文化与西方社会的沟壑,成功地被西方医疗界认可。针灸传入美国开创了中医西进的先河,也成了东方文化渗透于西方的一个典范。

二、中医文化在针灸术语英译中的体现

在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中,针灸是率先走出国门并为西方世界所接受的中医疗法,其用语的英语翻译在国际上相对比较一致。对于针灸穴名释义的重视古已有之,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可见每个针灸穴位都含有独特的文化内涵。针灸术语的国际标准译法是如何传达中医文化的精髓呢?我们可以通过其翻译方法进行了解。

1.词素组合。词素( morpheme) 是具有独立含义、有构词能力的最小语言单位。已有的和不断增加的医学英语词汇都由词素组合构成。中医历史悠久,很多名词繁杂难懂,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单词或短语。通过采用西医语言的构词法,可为中医创造一套特殊词汇,外国人可以看懂,又不失中医文化特色。以“针刺”为例。在拉丁文中,“acu”是针、尖锐之意,“puncture”是穿刺的意思,译者便借用拉丁语相应的词素对“针刺”一词进行仿造化的翻译,即拉丁语的“acupunctura”,英语又称“acupuncture”。这个对应语的创造符合拉丁语法及西方现代语言的构词法,特别是医学用语和科技用语的构词法。因此此词一经创造便迅速流传, 直至今日。

2.直译法。直译法,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原词语或句子的结构和字面意思进行翻译的一种方法。在针灸翻译中使用也较普遍,使用得当则有利国际交流,不当则导致译文艰涩难懂。以“经络感传”为例。针灸中,经络感传指的是针刺人体穴位时具有的酸、麻、胀、重的感觉沿着经络循行路线进行传导的现象。常见的译法有: a.phenomena of propagated sensation along the channels;b.radiating sensation of the channel;c.channel transmission.对比三种结果,很显然前两种属于解释性翻译,无实用性,第三种译法虽简单, 却并不完善。此词可以拆分成“经络”和“感传”,若在transmission前加上sensation便可构成对“感传”一词的回译性译法,具有可取性。而且WHO在《针灸经穴名称国际标准化方案》中对“经络”一词的标准译法为meridian,因此采用直译法,对“经络( meridian) 感传( sensation transmission)”的最佳译法应为meridian sensation transmission.

3.音译法。对于中西方文化中没有近似或对等概念的中医基本概念的翻译,要尽量采用原语特有的表达方式,突出原语文化的“棱角”。如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科体系的基石, 贯穿于中医理、法、方、药理论与实践的整个过程,最能体现中医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关于“阴阳”的翻译, 海内外专家和译者几乎都达成共识,采用完全异化翻译法直接音译为“Yinyang”,这种另起炉灶的译法使“阴阳”在中医学上的全部意义得以保留。在针灸临床上,为方便简洁, 译者大都采用音译法翻译针灸穴名。如合谷,可译为Hegu。

4.意译法。意译法主要根据原文的大意,不做逐字逐句翻译,译文与原文在结构形式上也不需要相互对应。在针灸方面,很多名词术语使用直译法很难达意或易生歧义,采用音译法又无法被外国学者理解和接受,但采用实际含义进行意译,则可使原文意思再译文中得到较好表达。例如,在针灸中,有得气、候气、催气、守气之说。这里的“气”与上述的“气”含义又有不同。得气又称“气至”“针感”, 指的是针刺后针刺部位获得的经气感应,患者会出现轻微酸麻胀痛等感觉。因此,翻译时,不需遵照音译法将其翻译成“qi”,而是采用意译法,按其意思进行必要的解释性翻译,因此可译为needle sensation。候气是指针下不得气时需要留针一段时间来等候得气,因此可译为waiting for needle sensation。催气就是利用各种方法催促得气,可译为promoting needle sensation。守气是指针下得气后,需守住经气,以保持针感持久,因此可译为keeping needle sensation。

5.音意结合法。音意结合法指的是译文中包含了音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可构成新词新意。此法适用范围不局限于中医,在其它领域也有实用价值。在针灸中使用音意结合法翻译特定穴,除了可传播中医文化、体现中医特色外,还可将特定穴与普通穴加以区别。再以“络穴”为例。人体十二经脉、督脉、任脉各有一络穴,加上脾之大络大包穴,一共为十五个络穴。络,联络、散布之意,起着联络个经脉脏腑的作用。采用国际标准法应以为Luo acupoint,Luo是络的音译,但是为体现其功用,应在音译法后面加上意译,则可译为Luo-connection acupoint。

6.代码标记法。所谓代码,就是用具有特殊意义的可实现特殊功能的字符、符号或信号组成的语言文字来表示特定信息的规则体系。国际标准化的针灸经穴名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腧穴代码、汉语拼音和汉字。马尼拉会议还确定了经脉名称代码的基本原则,即:1)如果一个经脉的汉语名称包含两个汉字,那么代码使用两个大写字母;2)如果一个经脉的汉语名称只包括一个汉字,那么代码只使用一个大写字母;3)如果不同的经脉有相同的代码,加上一个下位字母以示区别,如L代表肺经(lung meridian),Liv代表肝经(liver meridian),S代表胃经(stomach meridian),Sp则代表脾经 (spleen meridian)。这些原则在以后的审定中又作了一定的修正。1989年10~12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科学组认可国际标准化针灸经穴名称会议,会议对马尼拉会议上确定的一些原则进行了修改,如将第二条“如果一个经脉的汉语名称只包括一个汉字,那么代码只使用一个大写字母”修改为“每一个代码都应包含两个大写字母”。

三、结语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物。中医针灸术语文化内涵丰富,对其恰当准确的英译不仅能够让外国学习者理解针灸的临床诊疗涵义,又能传播其中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此外,中医院校的英语教师和学生都应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教师应该有意在教学中引进中医文化内涵的内容,这将对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大有裨益。

摘要: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中医针灸术语文化内涵丰富,对其恰当准确的英译不仅能够让外国学习者理解针灸的临床诊疗涵义,又能传播其中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文通过分析针灸经络术语国际命名的原则和方法,看中医文化如何得到有效的传播。

关于我国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思考 第9篇

关键词: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文化价值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它内涵丰富, 博大精深, 融合了中国哲学、医学、伦理、兵学、文学、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等诸多文化的精髓, 成为中国文化的全息缩影。由于武术文化内涵具有多元性, 武术的价值功能也出现了多元化, 具有防身、健身、修身、娱乐等多种价值表现。在数千年的社会变迁中, 武术的多元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现。由防身自卫到强国强种, 武术在每个时代都发挥着特有的作用。2008年武术成为北京奥运会期间表演项目, 对于弘扬中华武术, 推动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起到重要意义。

一、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现状

古代由于交通条件限制, 中国武术在国际传播范围较窄。近代, 随着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的发展, 传统武术开始遍及东南亚一带华人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政府不断努力推动现代武术的国际传播, 各地华人华侨所开办的武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习武, 为武术文化国际传播做出积极贡献。

但是, 中国武术在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传播方式落后单一, 管理体制不够市场化, 宣传力度小, 国外武馆过于商业化、缺乏专业的武术教练, 教学标准不统一, 而这势必会影响武术文化在国际的传播。

二、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策略

(一) “发现传统”有利于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

武术源于中国, 属于世界, 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在国际传播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武术“文化大使”、民族凝聚力的作用。通过“发现传统”, 发展传统武术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重建起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 使得武术不仅仅成为奥林匹克比赛的一个项目, 一种运动, 而是全人类的一种文化、一种艺术。2006年3月,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观看过嵩山少林寺僧人的习武表演后, 不断称赞少林功夫的纯正以及少林寺传承武术的宝贵地位, 充分肯定了“传统”武术的价值所在。从传统的少林功夫到所在的少林寺都是传统的, 正是这一传统所蕴含的文化吸引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纵观国内国外, 武术这一国粹一直在吃“传统饭”, 不管是闻名世界的少林寺, 还是以“少林”为名的武术馆校, “传统武术”一直是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根基。

(二) 传统武术的“原生态”传播策略

传统武术的“原生态”传播, 是指传统武术竞赛或者交流活动完全杜绝使用现代竞技武术的竞赛体系, 在传播过程中要体现传统性。在技术传播的过程中, 与武术内涵精髓一起传播。国外人学习武术, 不仅仅是学习攻防技术, 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以艺术和文化为特征的传统武术完全可以像书法大赛那样的形式进行交流比赛。举办国内、国际的传统武术交流大会, 可以根据不同武术流派, 分辨出各行各派优劣。

(三) 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播策略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 20世纪80年代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所形成的拳谱、录像等资料仅仅属于表层传播。然而, 武术是以身体艺术为特征的, 只有通过口传身授才能保障技术与文化的传承。收集文字、录像等均不能保障武术的“活态”传播。近年来, 武术博物馆的不断兴起成为传播武术的一个途径, 但也是“非活态”的。对于真正的武术传播来讲, 博物馆, 资料, 图片, 录像等都相当于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化”的过程。因此要“活态化”地传播武术文化, 可以通过官方传播与民间传播相结合的方式。国家可以派遣武术专职人员到其他国家传授传统武术, 建立武术健身中心、俱乐部或者举办国际传统武术观摩大赛和传统武术比赛。民间华人华侨、留学生或者开办私人武馆的功夫拳师可以影响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传统武术, 促进中国武术“活态化”传播。

(四) 传统武术教育功能的确立与传播

武术“高于体育, 属于文化”。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规范下, 形成了强调整体合一、注重道德修养的技术体系和教练原则, 它能使习练者通过练习武术, 更加深入的理解中国文化, 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武术的教育功能使文化教育和身体教育有机统一。但是从历史上看, 我国武术界的文化层次在整个文化界中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绝大多数武术书籍知识介绍套路和技击方法, 很少体现其文化内涵,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武术文化的传播。因此, 在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 注重其教育功能, 不断融汇中国传统哲学、伦理、美学、医学、兵法等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内容, 形成武术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合二为一, 将对武术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亚慧.论中国武术文化的结构层次与跨文化传播策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2) .[1]王亚慧.论中国武术文化的结构层次与跨文化传播策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2) .

[2]冉学东, 王岗.对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新思考[J].体育科学, 2012 (01) .[2]冉学东, 王岗.对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新思考[J].体育科学, 2012 (01) .

川菜文化国际传播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庐山国际形象,困境,策略

国内专家学者对旅游景区形象有多种提法, 比如旅游目的地形象, 旅游形象等。对其定义, 较具代表性的是张建忠提出的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区域内各种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旅游要素的综合感知和印象。概括而言, 旅游景区形象是公众对旅游地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 是对区域内在和外在精神价值进行提升的无形价值, 是旅游地现实的一种理性再现。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庐山风景区在千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在国内塑造了一座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世界名山的形象。依样画葫芦, 庐山在国际市场也照此形象宣传。但在近些年来蓬勃发展的入境旅游市场上与黄山、张家界等地相比, 庐山国际游客接待量却不尽如人意。在跨地域、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 分析庐山在国际市场低迷, 形象受挫可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入手。

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在旅游中跨文化传播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是人们对陌生文化的体验, 也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与认识。无论是在旅游活动前对源文化地信息的收集还是在旅游进行中, 跨文化传播都存在。跨文化传播有助于满足目标文化地的人们了解异域文化的需要,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1 跨文化传播视野下, 塑造庐山国际形象面临的困境

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特点是传播双方存在文化的差异。传递的信息在源文化中编码却要在目标文化中解码。同种文化会因人的差异对同一信息存在不同的解码方式, 不同的文化对同一信息解码更会存在差别。源文化能否有效的传播到目标文化群体中, 并被其吸收, 这是跨文化传播的关键。庐山的国际形象宣传中, 很多是依照国内的文化背景推出的宣传策略, 放置国际环境中, 就遭遇了丛丛困境。

1.1 语言困境

在跨文化传播中语言障碍是最为外显的障碍。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长久积淀下来的, 有其独特的内涵和运用规则。在跨文化传播中, 为达到传播效果, 须将本地语言转换为国际通用语言。在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庐山形象宣传片里提及的“首批5A级旅游区”概念以其专业性和地域性给美国受众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并且宣传片以介绍性的语言为主, 平淡朴实, 与西方受众追求的活泼幽默的语言风格存在差异, 使受众难以记住传递的相关信息。

1.2 文化差异程度困境

由于政治、历史、自然等原因, 各种文化间交流融合的程度不尽相同, 文化差异程度也大不相同。差异越大, 交流的障碍就越大。一般而言, 地域较接近, 共性较多, 差异程度较小。例如中国与日韩的差异就比欧美小。庐山的海外宣传就忽略了这一点。例如美通社将庐山的新闻稿件通过英、法、德、日、韩等语言, 发布到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40多个国家。同样的稿件发布全球, 忽略当地受众的文化差异程度, 难以引起共鸣。

1.3 价值观念困境

人的价值观念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累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价值观确立后会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定势行为, 具有相对稳定性, 不易改变。在庐山向海外传播的内容中, 更多的是体现此地风景优美, 气候宜人, 力求天人合一, 亲朋好友到此享受天伦的安定祥和的价值观念。这与部分西方人在旅游中追求个人独自探索, 求险求奇的价值观念相差甚远。

2 跨文化传播视野下, 塑造庐山国际形象的主要策略

我国入境旅游发展力度强劲, 正全面融入世界旅游发展的新格局。1996年, 庐山以其独特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文化景观类别列入该名录的世界遗产。此后, 庐山相继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和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的世界级头衔, 是全球唯一同时拥有这三大称号的世界级名山。在这三大世界金字招牌映照下的庐山如何突破语言、文化差异、价值观念等困境, 打造强势国际形象, 占领入境市场高地。依据跨文化传播规律, 需从以下策略着手。

2.1 就语言困境而言, 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方面来考虑突破

第一:从语言符号角度出发, 做好本地语言与国际通用语言的转换

1) 完善景区硬件设施, 做到各类标识语种丰富, 翻译准确

标识设计是景区硬件形象之一, 庐山作为世界级旅游景区, 在跨文化交流环境下, 路标和旅游解说牌是国际游客了解景区文化特征的重要依据, 其制作和设计应语种丰富, 准确翻译为世界通用语言。

2) 打造景区专业外语导游突破语言障碍

接待境外游客, 因为跨文化交流, 扎实过硬的语言本领是基础。专业的外语导游服务是景区国际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大量传教士开发庐山留下的欧美文化成为如今吸引全球游客的有利因素。景区应培养专业的英语、法语、德语等国际通用语言的导游传播庐山景区文化。

第二:重视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在国际宣传方面, 注重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每一个言语符号, 有着特定的含义。但某些非语言符号却有着共通的内涵, 比如线条、色彩、图片这样的非语言符号可轻易化解言语符号的难题。像庐山世界遗产的logo放置海外宣传资料上, 便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庐山天桥也是独特的非语言符号, 高山上出现一座桥, 让人印象深刻。

2.2 就文化差异程度困境而言, 既要充分挖掘文化共性, 又要进行优势文化互补, 从而缩小文化差异程度

第一:挖掘庐山与海外各国文化共性部分, 积极寻求融合

任何文化存在一定差异的同时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共性, 随着文化融合的逐步加剧, 不同文化间的共性会越来越多, 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可对这些共性加以利用。先秦两汉时期自然风光优美的庐山原始文化塑造以神话传说为主。到了动乱不堪的魏晋南北朝, 庐山成为归隐之地。佛儒道蓬勃发展。唐宋时期, 经济繁荣, 社会稳定, 庐山成为山水诗、田园诗发展的源泉。白鹿洞书院创办, 理学思想盛行, 文化名山渊源于此。明朝, 朱元璋筑御碑亭, 政治名山初露端倪。清代民国, 外国传教士进入, 牯岭开发。国民政府在此建立“夏都”。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多次重要会议在庐山举行, 强化庐山的政治文化名山特点。改革开放至今成为普通百姓旅游度假的圣地。这是庐山文化的推演历程。挖掘海外各国文化特质, 探寻共性部分, 积极寻求融合。例如联合佛教文化浓郁的国家举办以佛教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这种推广策略就是抓住佛教文化浓郁的国家与庐山的诗歌文化与禅宗文化的共性, 从而缩小文化差异, 吸引世界各国游客。

第二:探寻优势文化, 实行互补策略, 缩小文化差异

文化优势互补是指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 一方面体现出源文化地的特色, 以此来吸引目标文化受众, 另一方面通过对目标文化地优势文化元素的运用达到让目标受众接受的目的。打开国际市场, 树立强势国际形象, 庐山离不开本身文化的宣传。丰富而优秀的自身文化是与目标文化契合的起点。通过有效的沟通, 自身文化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 从中汲取营养。庐山作为“风景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地质名山、政治名山、避暑名山”六大名山的载体, 内涵丰富, 在海外宣传中还需整合完善, 不断与目标地文化优势互补。例如庐山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发源地。可结合国际优势环保文化理念, 举办健走与艺术活动, 使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邀请国际环保组织、艺术协会等环保人士和艺术家参与其中。让艺术家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环保人士在庐山健走的美好画面。这种将庐山的山水文化与目标文化地的优势环保文化互补的策略能在吸引目标游客的同时也对树立良好的庐山国际形象起到积极作用。

2.3 就走出价值观念困境而言, 应从重视公益活动出发, 顺应友爱善良、帮助他人等超越国家、民族、宗教的普遍价值观念

对于跨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研究学者季羡林认为中西文化交往有三个层次:一是物的层次;二是社会制度的层次;三是心的层次, 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其中价值观念属于最深层的内容, 其影响也是最根本的, 也最能实现传播目的。现代社会价值观念愈来愈多元化, 传者与受者的观念差异普遍存在。由于价值观念具有相对稳定性, 顺应受者价值观念是达到传播效果的有效手段。参与公益性活动是树立和宣传自身形象的重要方式。乐于帮助他人、善良友爱是超越民族、国家、宗教、文化的普世价值观。在庐山国际形象塑造中, 尊重此种价值观念并结合庐山景区特点展开相应公益活动。如举办招募全球爱心人士登顶庐山赢取慈善公益基金活动。登山符合庐山山地景区特征, 全球爱心人士的参与也会扩大其国际影响, 以赢取慈善基金的目的也顺应了真善美的普遍价值观念。

在庐山国际形象塑造过程中, 庐山与海外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吸引境外游客的重要因素。跨文化传播一直贯穿其中。只有把握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 尊重其他地区文化群体的价值观, 在不同中寻求共同点, 才能为庐山国际形象的塑造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卢娜.世界遗产视野下的庐山文化景观解读及旅游意义[D].四川师范大学, 2011.

[3]张雪静.浅析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及影响—以进藏旅游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24) .

[4]欧阳毛荣.试论庐山文化的内涵[J].九江师专学报, 1996 (3) .

论川菜英译中蕴含的文化现象的处理 第11篇

关键词:川菜;英译;文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229-03

正如W.B. Pearce所说,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文化与交际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随着世界的全球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交流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发扬我国的文化,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并喜欢中国文化,译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作为两国交流的“媒人”不仅要熟悉两国的语言,还要了解两国的文化。但正如霍夫斯泰德的价值尺度理论分析的一样,中国与其他国家确实存在着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既是交往的阻碍又是契机。本文之所以从川菜英译的角度来看中英文化差异的处理,是因为川菜菜名浓缩了四川的烹饪技艺和地方特色,折射出地方民族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的饮食文化。川菜中有许多历史悠久、意义考究的特色小吃和菜肴,如“担担面”“麻婆豆腐”“回锅肉”“宫保鸡丁”“夫妻肺片”等等,这些菜名经过历史的积淀,成为中国人共知的餐饮文化的重要部分。这些川菜大多都以主料、烹饪方法、形状、口感、人名、地名等几种类型来翻译,但是百菜百味的川菜不仅要传递原料、烹饪方法等信息,便于顾客点菜,同时还要翻译出其中的文化现象。

本文通过分析川菜命名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因素导致的翻译障碍,将川菜进行分类,并提出具体的翻译方法,将“直译”“音译”“意译”“释译”等翻译策略运用于翻译川菜的过程当中。

一、川菜命名中的文化因素

川菜即四川菜肴的总称,属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始于古代巴国和蜀国,在西晋时已初具轮廓,两宋之时,川菜跨越巴蜀疆界,进入京城,久负盛名。明末清初之际,川菜运用辣椒调味,使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而川菜菜名的命名集蜀文化于一身,不仅能反应出川菜的主料、烹饪方法、形状、口感、人名、地名等,而且能反映出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

(一)中庸和谐之道

“中庸和谐是中国饮食之道的真谛。”{2}“中庸”最早见于论语,中庸之道早就成了整个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气质。民间的饮食讲究“中庸”,配料讲究搭配搭档,还要根据身体情况有选择的进食,要求达到饮食内部的平衡,也要达到身体的平衡。这一点在川菜的命名过程中就可以看出。

首先,川菜的命名中有些引用了吉祥如意的事物或者象征意境来体现文化内涵,如鸳鸯火锅、龙凤银耳羹、松鹤延年、情侣鸳鸯等。此类菜名采用比喻或者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益寿延年、吉祥如意的生活的追求。这几个菜名中的“鸳鸯”“龙凤”都是成双成对的,也是“阴”与“阳”的中和。而“松鹤”二字就更寓意深远了,在道教神话中,“松”是不死的象征,服食松叶、松根便能飞升成仙、长生不死,被赋予高洁、不群的形象。鹤也是出世之物,得道之士,骑鹤往返,修道之士与鹤为伴。两者皆为仙物又并存于菜名之中,体现了中国人的“中庸和谐”之道。

其次,川菜还利用菜品的调味方式来实现 “中庸”,人体分为“肝”“肺”“脾”“胃”“肾”,而味道分为“酸”“甜”“咸”“甘”“辛”。川菜通过五味走五脏的原理,将烹饪方法和人体结合,形成“酸肝”“辛肺”“甜脾”“咸肾”“甘胃”,用调味方法来调和人体,并将不同的调味结合,例如酸甜、咸酸、甘辛等。其中有名的菜品有:酸辣土豆片、糖醋排骨,还有咸酸型的锅巴肉片、咸辣酸甜型的鱼香肉丝以及麻辣咸鲜型的麻婆豆腐。

再次,菜名中有些引用了文人的诗句或者故事的方式,将语言和情感相统一,之间无不增加了许多意境悠远的韵味。{3}文人诗句中语言与情感的统一,是川菜另一“中庸”方式的体现。“佛跳墙”这一菜名出自福建一秀才所作的诗“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此诗句描写了秀才面对美食的诱惑,情不自禁发出的感叹,众人都应声叫绝。此菜名贴切的将人们的感情用语言表达出来,体现了川菜命名的中庸。此类命名还有“诗礼银杏”“阳关三叠”“白鹭青天”“蝶恋花”“双燕迎春”等。这些菜名在食者身上不仅体现了美味,而且也能更好地汲取文化之精华,用隐约的方式让宾客们领略到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

(二)“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周易》中说:“(人)在适应自然环境过程中还会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改造自然,并且建立起人和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这就是最早的“天人合一”观念,而此观念也被容纳性极强的巴蜀文化吸收,用于川菜的命名。在陈履生的《以“艺术”的名义》中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为了协调人类个体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人的饮食活动,必须纳入这个和谐关系,这便是中国饮食文化在精神或社会层面上的基本特征。”{4}在古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贯穿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过程,也被融合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饮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首先,以药膳命名的川菜就体现了这一点,虫草鸭汤、虫草鸭舌、黄氏炖鸡、杞牛鞭汤等菜名都是采用中药命名,将药物名运用于人的饮食名当中,药材能起到自然保健和延年益寿的效果,本是自然之物,将其与人的饮食相结合,正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这种合一体现的是人类对于自然的精神征服,也可以说是人类的精神将自然提高升华后所达到的境界,是一种综合思维和整体思维。

其次,是以历史人物命名的川菜,宫保鸡丁、东坡肉、五柳鱼,所体现的是人在烹制过程中的作用。《礼记·礼运》说:“人者,天地之心也。”而做菜的食材是自然之物,人在做菜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喜好、性格特点等都融入到食材之中,从而出现“一菜百味”的现象,这是“天人合一”现象的体现。这些历史人物只不过是人类的典型代表而已,故川菜将其中的“天人合一”思想都通过菜名表现出来。

还有以文化古城命名的合川肉片、白石驿板鸭。合川是重庆的历史文化古城,将其加入菜名中,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中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思想。“白石驿”中的“驿”字,让人联想到这一区域古代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这一菜名反映的是地域饮食文化特色,将饮食与古城相结合,再现了“天人合一”和谐观的思想。

(三)川府之国特色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体的体现到不同地域就会有不同的变化,川菜中除了有深厚的文化共性,也同时会反映川府文化特色。“三大炮”是成都的名小吃,名字既俗不可耐又趣味生动,极为生动的表现了该菜的制作过程。其制作过程是把3块搓成圆形的糍粑扔向木板,使其装进簸箕,簸箕内装有炒熟的大豆粉。每次都会分3次弹向木板,所以会有“啪啪啪”3声响,所以成都人将其称为“三炮”。就是因为这“三响”,成都的街道格外的热闹,成都的街上如果有的摊位人特别多,那一定是“三大炮”的摊点,就是这3响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他们围成一团不为吃,只为去体味“三响”所带来的风致与情调,它给人们带来了悠闲,好像“啪啪啪”3声响能将人们的烦恼忧愁全部带走,盆地外的烦恼也被四面的高山挡在了外面,这道菜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成都的气定神闲、悠闲的氛围。

“两头望”是成都面子文化的一种充分体现,正经名叫“盆盆肉”,浑名“两头望”。其实是牛肺片制成,因为这道菜的材料不上档次,做法又极为普通,所以体面人对此特别不屑一顾。但是,这道菜又稥,又麻,又辣,特别适合巴蜀人的口味。他们抵制不了这种诱惑,在挣扎之后,决定吃,但是又放不下面子,所以体面人想出“两头望”的办法,在吃平民美食的时候,必两头一望,不见熟人,这道菜名将巴蜀人爱面子的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川菜中文化现象的英译

(一)直译

对于川菜中含有地名、原材料和烹饪方法的,因为此类菜名文化含义不多,菜名理解不易产生错误,所以在翻译时采取直译的方法最好。如以地名命名的川菜,四川水饺应译为Sichuan Boiled Dumpling,宜宾燃面译为Yibin Ran Noodle;以烹饪方法和菜的风味命名的川菜,要突出烹饪方法和菜的味道宜采用直译的方法,如水煮牛肉应译为Boiled Beef Slices in a Fiery Sauce, “清蒸桂鱼”应译为Steamed Mandarin Fish,“火爆腰花”应译为Fried Kidney with Chili Sauce,“鱼香肉丝”应译为Fish-fragrant Pork Slivers,“怪味鸡丝”“Strange-Taste Chicken”;以原材料命名的川菜,“青椒肉丝”应译为Pork Slivers with Green Peppers。此类的翻译较为简单,对菜名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即可。

(二)意译

意译法是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川菜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有历史典故、优美传说或者凄苦故事,但是目的语中没有类似的文化可进行对等转换,这时可放弃其中的形象色彩,做到概念意义上的对等,对其进行意译。

1.烹饪方法。有的烹饪方法在川菜命名中比较细致,有必要对其进行意译,例如:滑炒是slide stir-fry,红烧是brown braise,白烧是white braise。

2.表示吉祥如意的事物。鸳鸯火锅、龙凤汤、松鹤延年、情侣鸳鸯等,此类菜名当中吉祥如意的事物都是附加的,其中的文化内涵译与不译都不会影响受众对翻译结果的理解,只将其中吉祥如意事物所表达的“成双成对”“喜庆”等意味翻译出来即可,做到概念意义上的对等。对此类菜名的翻译就可以忽视其中的文化内涵,将做菜的原材料、烹饪方法翻译到菜名当中。鸳鸯火锅可以翻译double-flavored hotpot,其中的“鸳鸯”不必译出,在此处只是表示成双成对,所以将其译为double。龙凤汤翻译为Chicken and Crusian Carp Soup,而龙凤汤当中的龙和凤分别是指原材料鸡和鲤鱼,在此处突显了原材料的作用将其译出,让人一目了然。松鹤延年译为Longevity Dish,是表达出了其中吉祥如意的观点,也是采用意译,只是将该菜的深层寓意译出。

总之,对菜名的意译是可以灵活处理的,可根据川菜的风味、川菜的原材料,也可根据菜名中所体现的深厚文化意义进行翻译,因为各国的文化不同,有时存在文化空缺,所以在对川菜进行意译的过程当中,应当根据翻译目的的不同,对其进行适当的省略。

(三)音译加释译

因为原语与译语的文化不同,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在译语中找不到对应的信息,译文承载信息量少于原文承载的信息量。所以,对原文的翻译,要采用借用的方法进行音译。音译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引进汉语拼音,但不是完全的引进。音译必须与释译相结合,对于外国人来说,音译的菜名等于没译,所以在音译的同时要附插图和附页,在菜单后面将菜名进行释译,一般对以药膳命名、以历史文化古城命名和以文人诗句命名的菜品都要进行音译加释译。如“宫保鸡丁”可以译为Gong Bao Diced Chicken,其中“宫保”二字就需要解释,宫保鸡丁起源于四川总督丁宝桢,他喜欢吃鸡、花生米和辣,所以命家厨改良了酱爆鸡丁,成为自己的私房菜,后来人尽皆知。“宫保”是他的官衔,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他做的这道菜命名为宫保鸡丁。此菜的来源可作为释译附在菜单之后。此类的菜名还有麻婆豆腐、担担面等,都要采用此种翻译方法。

总之,川菜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还有巴蜀地区特有的地理位置、人民的风俗习惯等都造就了川菜的发展,小小的川菜中浓缩了巴蜀人民的烹饪技艺,也折射出了当地的地方特色。而一个好的菜名翻译,不仅要被外国人所接受,而且需要宣扬中国文化,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从而对川菜有一定的宣传作用。本文所提出的翻译方法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应相互结合,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力求让翻译做到“信”“达”“雅”。

——————————

注 释:

{1}{3}张娜,王玲娟.从川菜命名探析巴蜀文化内涵.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8).

{2}季鸿崑.食在中国——中国人饮食生活大视野[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4}陈履生.以“艺术”的名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陈达.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M].成都:巴蜀书社,2003.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陈普.也谈旅游资料的英译[J].中国翻译,1986,(2).

〔4〕范谊.餐厅服务英语[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5〕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梁轶.中式菜名翻译小议[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9,(5).

〔7〕刘扬,王佳娣.“信达雅”—箴言化高层级的翻译标准[J].湘潭大学学报,2008,(5).

〔8〕史正良.创新川菜集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9〕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张莲.中国菜名里的文化微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5).

〔11〕钟安妮.论中国菜名中的文化内涵[J].探求,2006,(1).

川菜器皿的文化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第12篇

川菜是由巴蜀地区的历史条件、特色文化、人文背景、地域特征等因素综合影响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特色地域饮食。正是由于四川地区潮气重, 为了祛湿排汗才有了以麻、辣、鲜、香的特色川菜。川菜代表了四川人民的个性特点, 热情如火, 灵活变通, 味型较多, 菜式适应性强。你来到四川就会发现, 四川人真的特别爱吃, 也特别会吃, 四川人特别追求饮食之乐、筵席之乐等饮食享受。同时多民族聚居的地域特征更让川菜具有风味。不同的地区, 川菜的味道有些不同, 但都是那么的富于特色。

大多数人对于川菜的固有印象就是麻、辣, 颜色鲜艳。但其实川菜在今天有了很多不同的定义, 不单单只是追求在口味上的刺激。现代川菜也追求视觉上的享受、健康、卫生等。成都有很多远近闻名的“苍蝇馆子”, 一说到地道的川菜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苍蝇馆子”。但在今天全民对饮食更多关注到卫生、健康。由于这一现象很多“苍蝇馆子”也都搬迁或者装修, 对自身食品安全、卫生有了更多的关注。也就是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 我们的川菜也是一直紧紧跟随者时代的潮流, 才能不被时代抛弃!说到视觉的享受, 很多饭店都在装修风格上花费了不少心思, 但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将关注的目光投放的承载器皿上, 在投资回报率上看承载器皿的花费远远赶不上装修的费用, 却在提升菜品附加值上有装修店面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一套设计精良的盛载器皿绝对是让顾客眼前一亮的。有一句古话说的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时候餐厅的格调是被装修和盛载器皿设计定义的。目前大部分餐馆的盛载器皿都是简单无意义装饰, 或者是白盘子, 千篇一律。

巴蜀文化即四川省代表的“蜀文化”、重庆市代表的“巴文化”。自古以来四川地区就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取胜, 据万事达卡“全球目的地城市指数”显示成都成为增速全球第二的世界旅行目的地城市指数。四川不只有美丽的风景, 更有独特的美食。带给你更多的感知快乐。川菜以其特色的民族气息感染着每一个旅客。试想在一个菜肴色味俱佳的川菜馆里, 有一套独特的巴蜀文化器皿配合, 带给你平凡生活中的感动该是多么美的事啊。

我们为了更了解消费者需求对不同年龄段的500名消费者进行了分批调查, 以请他们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 调查乐他们针对食物盛装的材质。样式看法, 以及消费习惯, 对川菜的使用频率进行了调查, 发现了针对普通大部分群众, 下馆子更多是希望享受美食带给自己好心情, 不只菜要好吃, 环境、盛装器皿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商家的用心, 是很容易通过这些细节能传达到消费者这里。我们通过对川菜的菜式特征进行分析, 针对川菜的色泽丰富鲜艳的特点我们在器皿设计中避免了过多颜色的运用, 并在造型上与巴蜀文化结合。

针对这个现象, 我们致力将川菜器皿承载与川蜀文化特色相结合。通过对川菜器皿的研究, 将川蜀文化注入到川菜器皿中, 打破惯性在川菜器皿设计中不仅仅考虑装饰设计, 更将青年人对川蜀文化的理解融入川菜器皿设计之中, 达到整体包装川菜, 增加川菜的文化附加值, 最终形成特色的区域品牌的目的。

通过我们对不同区域巴蜀文化进行实地考察, 对其在器皿造型的新创意, 色彩添加的新运用, 纹样的创新多元化极其背后的人文背景。针对调查的结果, 有几个创作方向:

1.历史故事系列。以川蜀地区有名的历史人物、故事为题材, 在原有基础上做艺术的提炼加工, 将金沙文化、三国文化与川菜器皿设计结合。用传统经典的配色营造出经典的感觉。通过变换器皿的材质、纹样来适用于不同的需求。

2.民族特色系列。以羌族藏族等具有川蜀特色的民族风格为基础, 学习蜀绣的艺术表现形式, 做装饰纹样, 学习其中大胆的配色技巧, 适用于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中。

3.热情粗犷系列。学习远古巴蜀的陶器装饰, 意在营造一种纯朴厚重的气质适用于农家乐等淳朴的饮食文化中。同时还有了“拼盘设计”, 方便摆盘, 方便顾客选择。考察过程中进行川菜的分类, 器皿的新纹样运用等进行研究, 进行不同地域文化代表的取样。

同时围绕四川文化和川菜的菜式。分别针对高档餐厅、中档餐厅、农家乐、“苍蝇馆子”等的饮食文化作出不同风格、不同纹样、不同文化理念的器皿。

上一篇: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下一篇:大麻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