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路线范文

2024-05-21

升级路线范文(精选3篇)

升级路线 第1篇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已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但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资源疯狂的夺取,对大气环境的破坏愈发严重。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正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在我国建筑业是能耗大户,包括建筑运行能耗,建筑材料生产能耗和间接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45.5%。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建筑业能耗将有增无减,为了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刻不容缓的大事,特别是对采暖地区建筑的节能改造可以较好的缓解建筑能耗过快增长的趋势。分析低能耗建筑技术在俄罗斯及白俄罗斯的发展动向和低能耗建筑改造升级路线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案例,希望能借鉴国外的经验找出一条适合采暖地区住宅的,性价比较好,可操作性强,最具推广价值的低能耗建筑改造升级路线。

1 白俄罗斯住宅能耗现状及趋势

住房建设是白俄罗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事项之一。由于白俄罗斯采暖期长达6个月,用于住房取暖和热水供应消耗的能量约占白俄罗斯全国能耗的40%。在一个全球气候变暖及新建筑运行能耗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建筑能耗问题及能源浪费问题愈发严重,如何降低采暖期建筑能耗已成为东欧地区国家建筑界日益关注的问题,通过节能改造给以旧建筑以及新建建筑很大的节能潜力,使其在生命周期内得到可持续发展。

2006年白俄罗斯现有住宅2.2亿m2,约90%的住宅是1990年前建造的,由于当时没有节能建筑的概念,建筑能耗水平很高,建筑采暖及空调能耗为210 kWh/(m2·年)~300 kWh/(m2·年),采暖能耗在110 kWh/(m2·年)的新住宅4 900万m2。每年因老化淘汰的住宅11万m2。白俄罗斯政府计划2000年~2020年,每年新建设70万m2住宅,按现有的水平进行节能设计。2020年,根据预测,新住房建筑面积相比2000年时的住宅建筑面积将增加35%,每年的采暖能耗将增加10%用于新建住宅的取暖需求,这样的增长速度似乎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这样的能耗需求在全球化变暖的大背景下却不合适,不符合国情的需要。所以最重要的工作是白俄罗斯急需对现有旧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升级,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1.1 白俄罗斯新住宅存在的问题

自2003年来,白俄罗斯已集中发展并更新了新一代保温技术的住宅建筑,不仅提供灵活的居住空间,而且降低了在其后续使用中的能耗。然而缺点是,每个建筑构件的设计是独立的,缺乏整体性的,不是最优化的设计。而且只通过提高外保温围护结构性能,使用高热阻玻璃的气密窗等途径来降低热损失水平。新建住宅仍然保存了无机械动力的自然通风系统,并没有采用新型的智能新风系统技术,这样导致室内空气质量恶化,温度和湿度一直维持失控状态等不良现象,不时需要人工开窗换气。如果新建住宅按2000年白俄罗斯节能规范(TCH 23-318-2000 РБ)标准建造,高达 50%的采暖能耗将由于空气的热交换而损失。

1.2 提出课题

考虑到现阶段节能技术背景,如果自2010年起,在白俄罗斯2000新节能法规的基础上对建筑各部分节能技术进行一次提高尝试,通过减少建筑各个能耗环节来降低使用能耗和CO2的排放量,力争实现住宅建筑每年采暖期能源需求量为30 kWh/(m2·年),如果得以实现,同样的住宅面积增加,能源消费量将仅增长2%。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那么通过何种方式,通过合适的改造能够大幅度减少房屋供暖的能量需求,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在白俄罗斯推广应用。

2 俄罗斯及白俄罗斯地区低能耗住宅建筑技术升级路线

以下分析几条提高节能指标的建筑技术升级路线。

2.1 使用智能新风系统

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涉及到的空气交换的热损失最高,达到50%以上。因此,目前最有效果的方法主要在于如何利用废气中的热量来预热室外寒冷的新鲜空气,而不是让热量白白丧失掉。高密闭性窗户的使用加剧了室内空气恶化,此外还与现有白俄罗斯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有矛盾,白俄罗斯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必须保持住宅每小时3 m3/m2换气量。

然而,随着墙体保温气密性,气密窗的运用及其组件和窗框缝隙密封性的提高,住宅整体气密性提高,自然状态下达到规范要求的空气交换水平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可能性是打开窗户或通风孔取得新风。这也可能使城市室外低质量的空气进入室内,室内噪声水平也超过规定。此外,由于外窗高度,天气,窗户打开程度等因素影响,通过外窗换气,也无法获得规范要求的换气量。所以应该转变观念,在采暖期间住宅窗户主要功能是调节室内日照和保温隔热,换气功能完全可以交给智能新风系统完成,它由新风预热,预冷及热回收系统组成。应用自控新风系统主动通风,提供了高质量的空气,同时利用废气的至少75%余热对抽进的新风加热,并保证废气和新鲜空气不能混合,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在“被动屋”中也常使用微型热泵,以从废气中进一步获取热能,供应给新风加热或热水箱。

2.2 采用更好的外窗系统

新一代的高热阻性保温隔热外窗体系将保护室内空气的热量流失。外窗玻璃的节能技术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通过对光线穿透率、热传导辐射性等技术指标的研究,技术改进后的新一代保温玻璃既确保了太阳光的摄入量,也有效地阻隔了室内外热量的传递。目前一般玻璃的保温性为1.4 W/(m2·K),双层保温玻璃的热传导系数最低可达1.0 W/(m2·K),三层则为0.5 W/(m2·K),这些复合结构通过内表面贴膜或玻璃之间充惰性气体进一步降低传热系数。

2.3 采用更好的外围护系统

复合保温隔热体系无疑是提高原有外墙保温性能的最佳途径。普通外墙保温传热系数达到0.3 W/(m2·K)~0.4 W/(m2·K),保温层厚达10 cm~15 cm。低能耗住宅则要求围护墙体内部及外部都要做保温层,保温层达到15 cm~30 cm,传热系数达到0 W/(m2·K)~0.3 W/(m2·K),消除冷桥,使用传热系数更低的保温材料,均可有效降低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3 白俄罗斯既有建筑低能耗改造

若改造110 kWh/(m2·年)的住宅,如果新风系统以每小时1.75 m3/m2最低新风水平运行,在回收效率达80%的状态下,仅应用空气热回收系统,就可以降低公寓采暖能耗约50 kWh/(m2·年),为达到进一步的节能效果,在外墙围护结构,外窗玻璃等部位也可以进行节能改造。

下面是以白俄罗斯一栋以2000年白俄罗斯节能规范(TCH 23-318-2000 РБ)为节能标准建造的4层住宅楼为对象,通过PHPP(Passive House Planning Package)计算的能耗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qi=4 W/m2为室内采暖功率,相当于增加了14 kWh/(m2·年)能耗。

外墙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1=0.4 W/(m2·K)。

外窗玻璃传热系数k2=1.4 W/(m2·K),使用的是一般双层玻璃。

地下室墙体,楼盖传热系数k3=0.33 W/(m2·K)。

位于四层的公寓采暖能耗为124 kWh/(m2·年)。

位于三层的公寓采暖能耗为95 kWh/(m2·年)。

位于二层的公寓采暖能耗为94 kWh/(m2·年)。

位于一层的公寓采暖能耗为114.5 kWh/(m2·年)。

表2结果是仅使用智能新风系统和空气热交换器后通过PHPP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节能效果比较明显。

其中,qi=4 W/m2为室内采暖功率,相当于增加了14 kWh/(m2·年)能耗。

hrek为热回收系统效率,hrek=0.8。

外墙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1=0.4 W/(m2·K)。

外窗玻璃传热系数k2=1.4 W/(m2·K),使用的是一般双层玻璃。

地下室墙体,楼盖传热系数k3=0.33 W/(m2·K)。

位于四层的公寓采暖能耗为74 kWh/(m2·年)。

位于二层,三层的公寓采暖能耗为44 kWh/(m2·年),已经达到德国低能耗建筑标准规定。

位于一层的公寓采暖能耗为64.5 kWh/(m2·年),已经达到德国低能耗建筑标准规定。

表3是使用新风系统并提高外围护结构节能材料性能后的通过PHPP计算的结果。

其中,qi=4 W/m2为室内采暖功率,相当于增加了14 kWh/(m2·年)能耗。

hrek为热回收系统效率,hrek=0.8。

外墙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1=0.25 W/(m2·K)。

外窗玻璃传热系数k2=1.0 W/(m2·K),使用双层保温玻璃。

地下室墙体,楼盖传热系数k3=0.16 W/(m2·K)。

位于四层的公寓采暖能耗为42 kWh/(m2·年),已经达到德国低能耗建筑标准规定。

位于二层,三层的公寓采暖能耗为32.5 kWh/(m2·年),接近德国“三升油”建筑标准规定。

位于一层的公寓采暖能耗为38 kWh/(m2·年),已经达到德国低能耗建筑标准规定。

表面看来与德国“被动屋”标准相比仍有差距,但这种节能改造路线,有着极强的性价比,因为大规模的建筑节能改造不需要达到“被动屋”标准,也不需要应用太阳能电池技术,地源热泵等较昂贵的技术,可以节约大量资金。这种节能升级路线适于用大规模改造现有住宅并提高新建住宅节能标准,如果整个白俄罗斯住宅都经过节能改造,可以节约白俄罗斯全国建筑能耗约30%,非常有实际意义。

4 研究白俄罗斯地区低能耗住宅技术升级路线意义

我国国内建筑能耗已经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5.5%以上,并且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国内的建筑节能的确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家发改委《“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讨论稿)中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对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民建筑,实施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3亿m2以上。建筑节能将成为“十二五”节能减排的重头戏。由于我国寒冷地区的住宅形式以多层住宅为主,另外我国还有相当一大部分地区位于“夏热冬冷”地区,希望在我国未来低能耗多层居住建筑的发展进程中,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气候特点,经济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寻找一条最符合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低能耗住宅改造之路。

摘要:结合东欧地区寒冷地区的地域与气候特征,对低能耗建筑技术在白俄罗斯的发展动向和低能耗建筑改造升级路线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的住宅节能改造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采暖地区,建筑节能设计,升级路线,节能改造

参考文献

二级公路改建升级路线设计分析 第2篇

【关键词】旧路;改建;现代化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我们的道路也就是从那个时候一步步的发展过来的,在原始社会人们对于某一地域的某一块走的时间长了,野草就会被踩枯萎,慢慢的就形成了相间的小路,再往后来有了朝代,政府对于道路就会慢慢的进行了管理与规划,怎样设计最合理才能更实用就是我们的先人们不断地进行时的研究,走入了近代,人们对于黄土路慢慢的感到厌烦,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慢慢的进行不断的研究,把我们的公路建设成为沥青板油路。我国的公路建设比较晚,主要由于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对于公路的需求不是那么的强烈,这样就导致我们对于这一领域的发展不够重视,所以导致了发展的缓慢,创新的意识不够强烈。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之中,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工业、农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正是因为这样才促进了公路的发展,否则将阻碍我国经济的向前的发展。

1.路基加宽方式

由于近几十年全年的发展,我国在公路的建设中已经形成了规模,所以对于就有的改建是我们进行工作的重点,我们在公路的设计之初对于后续的发展考虑的不是很周全,这样对于我们后期的改建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般的情况下会对于道路进行加宽,肩宽一般的情况下又有两种,一种是单侧加宽;另一种双侧加宽。就来拿各种方式来说,各有各的优缺点,就两侧加宽来说,其优点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道路的拓宽,扩建的新部分在路基的范围之内,这样在我们施工与设计的过程中就不用考虑地基夯实后是否能够与老的地基很好的结合。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这样的加宽,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小范围的加宽,在我们设备施工的过程要求的比较严格,像是压路机,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限制性,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单侧加宽,不用考虑设备方面的要求,为施工方提供非常方便的条件,对于工程的控制的力度加强了。但是,这个时候就非常容易出裂痕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两个时期的材料、沉积物等等方面的差异,进而导致了问题的出现,有的是竣工的初期很难被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就会显现出来,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这一方面进行更好的监控,目的就是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这样的两种施工方案是当前最为常见的,有的时候还会相结合使用。

2.分离式路基的的运用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的样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尤其对于旧的公路而言,在宽度方面已经远远的满足不了当前的需求了,我们就要进行道路的改建,道路在原来的框架下质量非常的低下,如果进行双侧的话那么工作会变得复杂,而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单侧方式要进行大量的工作量,这个时候人们就采取了一种新的方案,那就是分离式路基。公路路基有整体式路基和分离式路基之分,公路或高速公路的两个车道一般都是并列在一起,这时它们的路基也并列在一起,就叫做整体路基。但因地势等原因分开修建就是分离式路基了。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采用这种方式针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

3.路线平面线形要点

3.1平面布线交点位置的选择,注重与纵断面、横断面的配合

公路线形是三维立体线形,路线的平面布线,要做的工作看起来仅是平面线形问题。有时在纵断面设计时会发现平、纵面组合不良,且仅靠调整纵断也无法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对于我们交汇部分的选取就显得非常的关键,我们在这一位置如果选取的正确,那么我们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能够很好的多方位的完美的匹配,在我们在公路上行驶时能够大大的提高安全的系数,对于公司的成本方面也是很好的节约。我们旧路的改建看着很简单,其实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综合的分析,像是坡的考虑,一般情况下,进行改建,就会对于原有的坡点进行改变,我们要把多方因素进行很好的结合,最后确定最佳的方案。

3.2注意相邻路段指标连续与均衡

3.2.1 对于S形曲线,两圆曲线半径之比应尽量控制在1:2之内,A1与A2宜相等,平曲线半径与回旋线参數相协调,使相邻路段的线形连续均匀变化,保证运行速度差异较小。

3.2.2 对于多组S形曲线,一方面应保证其半径变化连续,另一方面保证其曲线长度相对均衡,避免出现连续长度较短且对安全不利的多组S形曲线。

3.2.3 对于半径小的平曲线,要避免出现小偏角且曲线长度较短的方案,尽量加长曲线长度,避免C形和凸形平曲线,以利于行车安全。

4.路线纵断控制要点

4.1控制填挖高度

我们看到有些旧路改建的纵断设计线和地面线基本重合,重合率可达95%以上。这样的考虑对于我们整体的工程而言未必是最佳的方案。我有以下几点的分析:第一,我们可以进行资源的重复的利用,对于原有的不用道路的材料进行使用,也可以在原来的路基上进行改造使得我们节约了第一层的材料,在造价这一方面来说起到了节约成本的作用;第二,我们一味的对于高度进行追求,未必与实际的情况一直,对于我们后续的工作来说很难开展;第三,我们进行新旧相配合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两者如何的找平,之后又如何的使得我们的一直得以保持不出现沉积的现象,都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方面。

4.2竖曲线半径的运用

4.2.1缓和冲击:汽车行驶在竖曲线上时,产生径向离心力。这个力在凹形竖曲线上是增重,在凸形竖曲线上是减重。当这两种情况达到某种程序时。旅客就有不舒适的感觉,同时对汽车的悬挂系统也有不利影响,所以对竖曲线半径应进行控制。考虑舒适性及视觉平顺等要求,采用a=0.278m/s2。

4.2.2行驶时间不过短:就多项的研究表明,对于我们坡的长短也是十分的有要求的,就拿我们常见的普通的坡,如果坡差较小的情况下并且距离很小的情况,我们在汽车行驶的过程对于司机是很大的考验,档位的变换也会很不自然,这样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各方面充分的考虑在内,这样使我们行驶的更安全,更舒适。

4.2.3满足视距要求:我们对于坡度的要求有一方面,我们必须的要进行考虑的,那就是驾驶员的视觉,如果半径过小,那么我们在行驶的过程中就会在我们的视觉上产生很大的误差,对于我们的视线的判断的能力不够,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我们正常的行车的速度,我们驾驶时的视觉是非常关键的,在设计的是时候一定要多加关注。

4.2.4优化土石方数量:竖曲线可在满足以上要求时,我们进行填挖情况要更多的考虑实际的情况,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调节,目的就是使我们的工程效率更高,这是我们进行优化的一个重要的角度。

5.结语

经济建设在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对于我国的整体的发展的态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也在慢慢的步入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我们的公路建设也是如此,由于时代的需要,老的旧的工程已经满足不了如今的需求,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的变更,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当前的发展的趋势,进而带动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底子比较薄,在现阶段的发展之中,就要不断的创新,通过各方面科学技术的变革,更好的进行公路的改革。目前,在很多的地方已经进行了改革,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当前的发展模式在未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科]

【参考文献】

升级路线 第3篇

在传统制造业的GVC中,发达经济体依赖于价值链中的技术或资本密集型活动以取得并紧握先发优势,带给它们的是长期超额的技术垄断收益及市场寡占租金,使其稳稳地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GVC治理者。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也不例外。2012 年国内该行业规模以上者有1. 1 万家有余,销售额及产值接近7 万亿元,净利润2. 7 千亿元; 2013 年的增加值涨幅继续高于11%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近日发布的2014 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4 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同比增长12. 2% ; 实现销售产值103902 亿元,同比增长10. 3% ; 出口交货值52019 亿元,同比增长6% 。受欧债之困,如何优化该行业GVC治理状况,有待研究。

1 电子及通讯制造业GVC治理及升级路线的文献综述

电子及通讯业的GVC链条较长,已分割成诸多局部片段。中国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应思考和解决两个难题: 融入GVC; 转型为承担并掌控GVC高端分工环节、取得GVC治理权而获得更高附加值。

GVC治理主体运用可用势力,对全球关联企业的产品价值创造活动施加影响及组织控制,并保持稳定的运作动力及层级架构,治理类型通常有: 均衡治理、市场化治理、层级治理或囚禁性治理四种类型。Gereffi发现生产者驱动及采购者驱动能够共存[2],对于后者,台湾地区的笔记本电脑厂商正是受到采购者的驱动[3]。电子通讯产品GVC兼具生产者治理和采购者治理的特点,其GVC治理权归属于全球零售大集团、跨国研发服务机构和跨国品牌制造商,联想、惠普、东芝、宏基等跨国品牌制造商的出货量( 额) 占据半壁江山,跨国零售集团和跨国研发服务机构各有两成市场份额,其余机构则分享较小的10% 份额( IDC,Gartner) 。个人笔记本电脑的价值创造过程就可以作为佐证: 英特尔公司作为全球生产者对GVC实施治理,戴尔公司以其全球名牌和直销网络成功行使其GVC治理权。Humphrey等认为GVC治理有四种逐步高级化的创新对象: 从工艺到产品,再到功能,最后是链条。

基于GVC治理理论,定义GVC治理主体企业的升级路线为意欲对GVC实施治理的追赶型组织日趋做强,使企业的物流能力、创新能力或品牌影响力持续升级,企业渐能主宰价值比重高的活动的跃迁过程及其动态行为,并最终帮助企业变身为驱动GVC的全球生产者或全球采购者,获取并行使GVC治理权,取得GVC上主要活动运行、价值创造及分配方面的主导地位及决定权。电子通讯产品生产企业在实现GVC治理的升级路线之中往往有四个里程碑式的重要结点或均衡态: 原始设备组装( OEA) 、原始设备制造( OEM) 、原始设计制造( ODM) 、原始品牌制造( OBM) 。

工艺创新与更高能级的产品创新往往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追求GVC治理的升级路线中较为常见,虽然可能并非呈现实质性贡献作用[4]。融入GVC的中国电子通讯产品生产企业打通GVC治理的升级路线的突破口在于谋求功能创新与价值链创新,跳跃到GVC上的更高台阶。

2 我国企业的GVC治理障碍与升级路线选择

2. 1 我国企业治理GVC的障碍分析

( 1) 我国企业进入全球市场的资质还不高。截至2013 年底,我国规模以上电子及通讯制造商取得ISO9001 的不到1300 家,占比仅有一成[5]。众所周知,这些认证体系是企业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如果根据国际贸易规则的严格要求,只有拿到认证的少数企业能出口电子通讯产品和输出先进技术,更多的国内电子通讯产品生产企业会被GVC系统拒绝接受,更不可能向高端发展而获得GVC治理权了,这根源于前文所述的: 中国企业融入GVC的首要条件就是服从GVC运行规则及其价值标准,当然包含各类管理体系。近些年,中国内地电子通讯产品工厂频发关于血汗工场的恶性事件。

( 2) 我国企业在设备上明显落伍。2004 年,中芯国际采购美国硅谷企业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遇到该国的DRAM企业及国会的抵制,致使中芯国际不能如期引进高级设备,导致中国IC企业的硬件资源处于短板[6]。

( 3) 人才障碍已暴露。高水平人力资源在产业优势创立、吸收利用先进技术、高端产业链建构、设备和技术改造方面无可替代的推动力,也自然是一国经济高级化收敛的强大助推器。然而,中国的企业的高水平人力资源奇缺。

2. 2 升级路线选择

( 1) 物流及品牌能力提升的中国电子及通讯制造企业升级路线。物流及品牌能力提升的GVC升级路线是指治理主体企业将低技术密集度的原始活动( 代制造或代装配) 转包给加工成本更低的第三方工厂,加工好的电子通讯产品径直运输到跨国采购商,构建 “产运三角”,见图1 的曲线A,亚洲四小龙的升级路线就是如此,帮助他们实现了GVC有效治理。

中国的电子通讯产品生产企业完全可以复制这一成功模式,选择升级路线A,外包生产及组装给印尼等,使我们企业的GVC分工内容发生转变,专注提升物流能力及品牌管理能力,重点考虑新市场开拓、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等。选择升级路线A的中国电子通讯产品生产企业通常先要整合本土物流与本国营销资源,创建本国名牌,提升电子通讯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及其品牌的价值,进而走向全球市场开创有影响力和较高商誉的全球著名品牌; 也可通过跨国并购、整合重组的方式快捷地获取外国优秀品牌,比如联想; 或者径直地在境外注册新的子公司,重新建立适合东道国市场的新品牌,获取当地优质客户、市场及物流资源以图实现GVC治理。

( 2) 研发能力提升的升级路线。曲线B是研发能力提升的升级路线,也是我国的GVC治理主体企业能选择的,其含义是我国企业摆脱单一的生产职能,着力提升研发能力,加大技术投入,在产品开发及工艺创新方面取得显著绩效。我国电子及通讯制造企业升级路线B的重点是增加科技投资,培育自主创新要素及能力,获取核心技术,转变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从依赖于原始资源的驱动力扭转为基于创新的新型驱动力,从而占据GVC高端分工领域。中国电子通讯产品生产企业若采用基于研发能力的升级路线而实现GVC治理,务必致力于提高电子通讯产品的技术密集度和创新性,这包括内部及外部两种途径可供考虑: 在外援方面,通过对世界级先进装备采购来加快生产设施更新换代,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吸收能力,同时增加技术引进投资,加快学习、消化、吸收、成果转化及再次自主开发的进程; 在内源方面尤其重要,注重原创性成果培育并给予大力度激励措施,鼓励模块集成式、工艺集成式、职能集成式与资源整合式创新活动。不但提升现有电子通讯产品或产品的性能与设计层级,更应延伸到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上游CPU微处理器、芯片、关键元器件、核心部件和初级产品等的研制和营销推广,在高级智能终端、超大规模IC、下一代网络传输及接入产品、未来高速闪存产品、4G/5G电子通讯产品尤其是多频多模高集成度4G芯片的研究和生产工艺设计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切实增强自主性技术研发能力,拔高产品等级和档次,走向全球电子通讯产品高端市场并发展壮大。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 1 政府政策设计

当前,注重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 “走出去、引进来”政策引导、加大高端跨国企业的招商引资强度、转移产业低端存量及引进产业高端增量、加强产业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水平、加快行业高级人才培养与外部引进、扭转国家代工形象,是各级政府在推进中国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GVC治理能力强化的工作重心。

( 1) 培育治理能力

具有核心技术及强大研发能力的发达国家跨国生产商投资构建纵向一体化全球生产销售网络,组织产销活动、跨国研发投资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上下游联系,独占价值链核心环节、关键资源及动态管控技能的全球研发生产商巨头倾注于密集型研究开发和高端生产,借助高价值创新成果拉动及创造市场需求,巩固它在生产者驱动型GVC内的绝对技术优势以及价值分配决定权,这种GVC的治理权归属于技术上全球领先的少数生产者。因此,对于研发能力较强且有明显培育空间的我国电子通讯产品生产重点企业,政府应大力培育这些企业对生产者驱动型GVC的治理能力,通过创新项目补贴、前沿技术学习资助、拔尖人才激励、税收减免及政府倾向性采购、出口信贷、海外投资担保、促进专利产业化、研发资金政企合作、整合公私研发机构等经济或非经济手段给予重点扶持,培育对象是战略性新兴电子通讯产品研发制造业、高端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从事电子通讯产品价值链中核心片段的民族企业,包括华为等龙头企业。

在劳动密集型3C消费类电子通讯产品领域,来自发达经济体的跨国零售企业或知名品牌集团在全球范围实施发包、委托加工、成品及中间品采购、品牌策划及推广、CRM等,建立全球庞大的电子通讯商品营销服务网络,这种采购者驱动型GVC的高附加值集中于流通职能,包括营销渠道管控、品牌销售及服务等,独占GVC下游关键性营销服务网络资源的国际采购商巨头倾注于全球密集型营销及全方位市场开拓,借助高品牌价值、终端掌控力及定制化优质服务,巩固它在采购者驱动型GVC内的强大品牌优势、价值分配决定权及其治理地位。因此,对于终端营销能力较强且有明显培育空间的我国电子通讯产品企业,政府应大力培育它们对采购者驱动型GVC的治理能力,以抵减跨国企业的GVC治理势力,帮扶企业集成优势资源、集约化成长、规模化经营、目标市场定位差异化、品牌高端升级,培育对象包括联想等优秀企业。同时,培育我国电子通讯制造业GVC的营销系统集成者及品牌集成商,使其获取市场寡占或垄断竞争地位,强力支撑拥有市场垄断力量的本土采购者持续累积全国市场终端优势并创立及提升自主性知名品牌,进而激励这些国内电子通讯产品市场厮杀赢家及终端主导者实施市场开拓型跨国经营战略,分步骤地在南北国家扎根中国采购者的高覆盖率、强渗透率的电子通讯产品营销网络及终端渠道,打破跨国企业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垄断格局。时机成熟时政府应联合电子通讯产品市场领导型企业,落实组强攻击型跨国经营战略,组建和壮大多种类型的采购及零售集团,形成中国采购者联盟的整合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集团的群聚功效,从而根本性扭转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独木难支的被动局面,以形成足以与跨国企业相抗衡的中国采购者自己的GVC治理势力。

( 2) 保护大国市场

阶梯策略是当今发达国家对付后进国家的技术追赶战略、实施其技术保护战略的有效方式,技术高位势的发达国家往往破坏一部分紧邻的技术阶梯,就能使技术低位势的发展中国家无法继续进行技术攀升,也就消除了追赶者的威胁,仍然确保发达国家的技术领先及垄断地位。该策略表现为跨国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全球保护及构建专利丛林,它完全符合跨国企业GVC治理利益需要,但是对我国企业对生产者驱动型GVC治理却有极大负面影响,因为该策略明显阻断及压制了我国创新型电子通讯产品企业的外部学习及技术引进。

针对于此,政府应重点培育国内中高收入群体的成熟消费,充分发挥国内巨大市场容量以及多元化需求层级架构等大国市场优势,适度保护国内广阔的电子通讯产品市场,凭借市场规模强力拉动本国的采购者驱动型GVC治理者的营销系统升级,促动其成长为全球性品牌商,拓宽其GVC治理势力范围及巩固其治理强度。同时依托各地电子通讯产品市场不均衡性、产品需求的层级化和复杂多样性、中高收入群体的强劲消费能力等外部有利条件,刺激本国的电子通讯产品研发制造领导型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资强度、注重产品创新和功能创新、致力于高端生产及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探索先进制造管理模式、加快高精尖领域的新产品研发及本土上市;通过新产品在大国市场的成功,鼓励技术密集型明星企业将国内模式延伸到全球市场,尝试国内拳头产品及业务的海外经营; 政府还应大力资助其自主创新行为,着力推动其技术进步,以实现我国重点企业在生产者驱动型GVC上持续性升级成长以及向优势价值链的跨越式治理,拓宽其GVC治理势力范围及巩固其治理强度。

3. 2 企业策略建议

( 1) 中国企业要迅速从GVC最底端的代工活动中解放出来,健全国际营销渠道,拓宽营销渠道类型,合理布局海外店面,基于网络营销抓手,向GVC下游的品牌、营销和服务环节延伸,实现对电子通讯产品GVC的渐进式治理。中国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向GVC下游营销、品牌和服务环节延伸,方为获取长期稳定的分工胜任能力之关键。

( 2) 中国电子通讯产品生产企业要控制GVC,品牌营销要先行。第一,利用口碑效应升格中国产品的品牌价值,刺激全球客户的购买欲望,快速提高中国此类企业声誉,为国内外客商提供无与伦比的增值产品及服务,从而加速品牌的国际高品质定位。第二,电子通讯产品本来就以科技为主。中国企业要重点促进国产技术专有性产品和高端产品发展,增添品牌的专业化特色,赋予并反复强化其高档次品牌定位,以科技风尚的正能量引领行业的全球发展潮流,同时量力而行地实施大规模定制。

( 3) 增强物流一体化能力,实施全球物流战略,以信息化带动GVC物流职能发展。中国企业要掌控全球电子通讯产品物流合同,将低端OEA和OEM转移到第三方国家或地区,首先就离不开物流业多种技能人才,应该与高校、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培养订单式高素质物流及供应链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中国企业在GVC上向上下游高端活动转型并进行GVC治理的生力军和全球一体化物流的弄潮儿。其次,物流装备方面,要加大投资,以物流系统优化为目标,对物流工程进行系统化规划及管控,通过引入先进物流装备和工程技术,以经济的物流成本、高级的物流服务、卓越的物流效率,为中国企业掌握GVC上高附加值的物流及营销环节奠定经济效益基础。再者,从战略决策视角,科学制定物流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对于作出最有利于公司的全球物流决策至关重要,也使得致力于GVC治理的中国企业能最有效地完成全球一体化采购环节,胜任全球采购者的高级身份,也有利于增强中国企业治理下的GVC的整体竞争力。物流战略计划的内容包括: 领悟公司战略、支持营销计划以实现成本- 服务最优、调研客户的物流服务需求、物流竞争分析、备选渠道管控、物流审计等,战术计划包括物流中心选址、配送网络设计、库存控制系统规划、运输模式选择、物流运作活动实时管控能力增强等。第四,全球物流活动涉及大量事务,包括收货、存储、装运、交货等,产生了大量数据,必须有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支撑才能准确评估物流绩效并确定需要改进优化的领域,尤其进入大数据时代之后,信息化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新竞争优势。因此,中国电子通讯产品生产企业应积极致力于物流信息化建设和现代物联网技术的GVC嵌入,提升全球客户对中国企业治理下的全球物流服务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 4) 持续增加电子通讯产品研发经费,促进产品创新和功能创新,跨越到优势价值链并进行自主治理。而且,科技型民族电子通讯产品生产研发企业应主动与作为生产者驱动型GVC治理者的跨国大型研发生产集团展开长期密切合作,消化吸收国际上优秀企业的研发及制造管理技术、产品设计知识,充分获取资金、知识及信息的转移溢出效用,为自主治理GVC积蓄资源及能量,比如台湾的笔记本电脑加工贸易型企业就是成功的代工者范例。

摘要:基于剖析行业发展现状和梳理全球价值链治理文献,指出当前阻碍中国电子通讯制造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升级并实施主导性治理的主要因素;从物流及品牌能力、研发能力两个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企业进行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升级路线。研究发现,两条升级路线都能克服多重治理障碍,通达自有品牌制造的高端领域,实现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高端治理。最后,根据升级路线选择而给出治理对策建议。

关键词:分工体系,治理,障碍,物流战略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Competing Through Innovation and Learning[R].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02/2003,http://www.unido.org

[2]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8(1):37-70

[3]曾贵,钟坚.台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机制及其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5):38-49

[4]程源.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ISO9001在中国[EB/OL].(2014-02-27)[2014-04-01].http://www.cnca.gov.cn/cnca/zwxx/xwdt/xydt/2014/02/764784.shtml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升级路线】相关文章:

魔兽世界小号升级路线03-08

扩容升级05-05

组织升级05-07

升级测试05-08

质量升级05-14

升级障碍06-13

整合升级07-05

升级拓展07-08

升级建议07-09

升级风险08-11

上一篇:减负措施下一篇:研究生心理培养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