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检验现状范文

2024-07-14

痕迹检验现状范文(精选11篇)

痕迹检验现状 第1篇

一、工具痕迹检验概述

所以工具痕迹, 就是在使用工具的过程当中, 将工具作用于某一客观物体上, 由于两者的接触而留下的痕迹。从宏观上讲, 工具痕迹检验不仅仅局限于对作案活动的分析, 同时也可以对人身侵害、作案准备、作案销毁等活动进行研究和分析。一般情况下, 相对于脚印、手印等痕迹, 工具痕迹更容易留下, 出现的频率也更高。不仅如此, 工具痕迹的稳定性较高, 因而对办案活动来说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但是与此同时, 由于工具的种类繁多, 因而工具痕迹也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多样的结构性。不仅如此, 即使是同一件工具, 由于使用力度、角度等的不同, 也会留下不同的痕迹。所以, 工具痕迹的影响因素较多, 导致其同样具有较大的检验难度。此外, 在当前的犯罪痕迹检验技术水平以及专业人员队伍的限制下, 想要进行更有效的工具痕迹的检验和分析, 还具有较大的难度, 这也就导致工具痕迹的利用频率较低。

二、工具痕迹检验现状

工具痕迹是刑事犯罪现场当中经常会看到的一种痕迹, 其出现的频率很高, 但是办案过程当中实际的利用频率很低。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工具痕迹的出现频率是整个刑事案件现场痕迹当中出现频率很高的, 高达70%, 甚至是80%。由此可见, 工具痕迹是办案当中常见的一种犯罪痕迹。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 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大多数情况下, 犯罪现场的勘察工作, 都只是对工具痕迹进行照相信息采集。正是由于没有对工具痕迹引起高度重视, 没有意识到工具痕迹的重要价值, 因而导致其利用频率不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利用频率不高并不意味着没有办案利用价值。从本质上说, 工具痕迹涵盖了很多与案件有关的有用信息, 所以对于整个案件的侦破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和意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 犯罪痕迹检验人员主要通过肉眼观察的方式对犯罪现场的工具痕迹进行分析和采集, 但是工具痕迹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和结构性, 所以明显提升了检验工作的实施难度, 往往最后的检验效果也不理想。长此下去, 也会导致检验人员失去对工具痕迹检验的信心, 不愿意过多地尝试工具痕迹检验。

三、工具痕迹利用频率低的原因

(一) 客观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工具出现在市场当中, 工具的种类繁多, 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 这就直接导致犯罪工具也更加多样化。在现有的技术水平的基础之上, 进行工具痕迹检验和分析的难度就更大了。另外, 从本质上来看工具痕迹检验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专业属性, 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 领域较广, 所以想要有效进行工具痕迹检验就更加难上加难。由于工具痕迹检验本身具有较大的难度, 所以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在目前的行业队伍当中, 仍然是明显的供不应求的状况, 这就进一步制约了现场犯罪痕迹勘察分析工作的开展。常见的工具痕迹检验都是依靠工作人员肉眼观察, 但是一些较为特殊的工具痕迹需要用到专业的设备仪器进行检验采取。然而目前很多基层的公安机关还不具备这样的设备条件和检验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 工具痕迹的利用率就更低了。

(二) 主观原因

许多刑事技术人员在进行现场的检查时, 往往过分地依赖于传统的指纹和足迹鉴定, 而没有对工具痕迹检验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以说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 也就忽视了对于工具痕迹的处理, 从而导致了工具痕迹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就是由于刑事技术人员的主观原因所造成的, 而且由于侦查人员和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沟通, 也会对工具痕迹的利用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侦查人员往往只关注对于嫌疑人的抓捕, 而忽略了对于犯罪工具的搜查, 技术人员对于侦查人员的服务意识又较为缺乏, 所以最终导致工具痕迹在案件侦破过程中没有能够发挥其作用。

四、工具痕迹检验的改进策略

(一) 提高证据意识

在进行现场的勘察时, 刑侦人员必须要具备善于发现工具痕迹的意识, 因为工具痕迹往往就意味着证据, 而且在现场, 工具痕迹的出现率往往非常的高, 而且其特征也较为稳定, 一般情况下能够直接通过肉眼发现, 所以只要刑事技术人员只要提高自己的证据意识, 在进行现场勘察的时候, 认真地对于这些工具痕迹加以发现, 这样才能够使得工具痕迹检验得到有效的改善。当然, 具有良好的证据意识只是工具痕迹检验的一个基础, 要更好地完成工具痕迹检验, 还需要刑事技术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对于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必须要及时地进行掌握, 并且在每一次的检验中不断地积累经验, 这样才能够做好工具痕迹检验工作。最后, 在对现场工具痕迹进行检验的时候, 必须要做到细致和客观, 不能够主观臆断, 一切都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 既要注重痕迹本身, 同时还应该注意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二) 提高设备科技含量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要想更加有效地进行工具痕迹检验, 可以通过对于高科技设备的有效利用, 在当前的工具痕迹检验中, 主要就是应用的数码相机拍照, 而且通过相机拍照, 也更加有利于工具痕迹的数字化处理和远程传输, 而且现代数码相机的功能也十分丰富, 所以为工具痕迹的检测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除了数码相机之外, 当前在工具痕迹检验中, 还会对于扫描电镜进行应用, 通常情况下, 扫描电镜都是被用来检验微小的工具痕迹的, 在以往的工具痕迹检验中, 由于受到设备条件的限制, 往往都忽略了对于微小痕迹的检验, 而当前可以针对这些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拍照所不能够进行检验的微小痕迹进行检验, 其主要应用工具的就是扫描电镜, 而且扫描电子显微镜还具有图像清晰、立体感较强以及分辨率较高的优势, 所以完全能够满足检验微小工具痕迹的要求。

(三) 注重现场检验

要有效地对于现场工具痕迹进行检验, 主要的检验内容就是形成痕迹的工具种类以及部位, 并且对于工具痕迹形成的方法加以检验, 同时还需要注重检验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以及角度等, 从而找出较为稳定的特征, 更加有利于对于线索的找寻。所以现场检验尤为重要, 许多证据往往都是来自于现场的工具痕迹检验, 通过有效的现场检验, 能够对于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工具进行判断, 并且也有利于制作相应的实验样本。在进行现场检验的时候, 刑侦人员必须要对于现场工具痕迹检验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及时地找到工具痕迹的稳定特征, 只有做好现场检验工作, 才能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五、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工具痕迹检验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尤其是对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使得工具痕迹检验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 工具痕迹往往是复杂多变的, 所以在对工具痕迹进行检验的过程中, 公安人员必须要依据实际的情况来对工具痕迹进行检验, 从而获得最有价值的线索。

摘要:一般来说, 在犯罪现场, 犯罪者都会或多或少留下一些犯罪的痕迹。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 常见的犯罪痕迹就是工具痕迹。因为相对其他犯罪痕迹而言, 工具痕迹的稳定性较强, 对办案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基于此, 本文将对工具痕迹的检验方法进行概述, 希望能够对公安事业起到帮助。

关键词:工具,检验,现状,研究,痕迹

参考文献

[1]杨敏, 彭颖.基于专家知识的工具痕迹系统构建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19 (2) :1-5.

痕迹检验现状 第2篇

一、当前我国现场勘查工作中急需提高的地方

(一)取证质量比较低

受制于取证人员个人素质,取证设备质量,取证条件的好坏等诸多因素,我国各类案件现场勘查痕迹提取的效果并不理想。以内蒙古自治区现场勘查工作为例,个别地方的公安机关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很多案件并没有派出专业勘查人员提取相应的痕迹,而有些案件虽然派出了专业人员,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可以说这样的勘查工作,直接影响到了我们下一步侦查办案工作的开展,削减了整个刑侦工作的执行力。根据本人在相关工作中的统计,在3月份内蒙古自治区某市发生的320起盗窃案当中,仅仅有102起案件提取到了相应的痕迹物证,虽然说这样的比率与某市前几年的提取比例相比有所提高,而且痕迹的提取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这样的提取比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相关警种配合力程度不高

本人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现场勘查人员与条线上的刑侦民警和治安民警在现场勘查工作中的配合并不十分默契,主要体现在刑侦民警和治安民警,在案发之后往往对于现场勘查工作并不重视,他们认为现场勘查虽然可以取得相应痕迹,但是这些痕迹对于自己的侦办工作并不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乎在案件发生之后,虽然现场勘查民警到达现场,但是刑侦民警并不能跨前一步积极向勘查民警介绍案情经过,而是跟在勘查民警之后消极的应对。与此同时,勘查民警在工作当中虽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也对现场遗留物和痕迹进行记录和提取,很多勘查民警认为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他们取得的证据和痕迹是否能够帮助刑侦民警侦查破案并不关心。

(三)案件现场保护不得当

我们知道犯罪现场作为整个案件的第一现场,对于案件的侦破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在案件的定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案件现场的保护工作往往不令人满意。主要问题经常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案件当事人,以及证人被害人,经常不懂得如何保护现场,他们进入现场之后往往会随意走动,这样也就破坏了现场遗留物的痕迹,个别现场勘查人员由于个人业务能力的不足,为了第一时间弄清案情提取相应痕迹,他们往往会破坏现场遗留的足迹,指纹等。

二、盗窃案件现场勘查工作要点

(一)案发现场出入口

对于入室盗窃,犯罪分子能够进入现场可以通过门窗,翻墙,凿洞等方式进入。通过门窗进入的犯罪分子往往会采用技术开锁或者是暴力破坏的方式,这些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现场遗留物比较多。对于现场勘查人员来说,现场的进出口勘查首先要做到的是对门窗进行勘验,看门窗是否有破坏痕迹,如果有的话应当注意痕迹的大小、痕迹周围有无相应的附着物,如果有相应的附着物则需要研究犯罪分子出入的行动路径;对于暴力破坏的方式进入现场的,勘查人员应当仔细观察破坏痕迹,仔细揣摩破坏的方式,利用的工具,并结合其他几个方面了解犯罪分子的动作娴熟程度和案件的参与人数。

(二)案发现场的核心地点

现场中心位置往往是犯罪分子活动比较频繁的地点,这些地点往往会存放有大量的财物,有时也是犯罪分子进行休息和翻找触摸的地点。对于此类地点勘查人员应当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勘验。首先去寻找犯罪分子遗留的足迹,由于犯罪分子在此类地点活动较为频繁因此此类地点往往会出现足迹叠加的现象,这就要求现场勘查人员善于利用各类仪器和光照,仔细甄别足迹的所有人和犯罪分子行走的路径。其次是指纹。犯罪分子入室盗窃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寻找财物因此在核心地点犯罪分子翻找财物的动作会比较频繁,有时往往会在他们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也留下相应的痕迹。其次是现场遗留的各类工具痕迹,我们知道,每一个犯罪分子都有自己,独有的犯罪习惯,对于盗窃类案件来说,有些犯罪分子喜欢利用技术开锁方式进入房屋而且受制于技术所限很多人群往往只能掌握一种几种锁具的开启方式,所以对盗窃案件进行串并案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现场勘查人员来说应当详细注明每一起案件犯罪分子可能采取的技术。

(三)案发现场的外围环境

可以说每一个犯罪分子都对现场的外围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他们往往在行使盗窃行为之前会对整个案发周围情况进行全面的排摸,详细规划自己的行进路线和逃跑路线,并根据其排摸的结果,看看有针对性的反侦查应对措施,还有一些犯罪集团分子,案发之后就地分赃,在分赃之后,他们往往会采取分头逃窜的方式进行躲避侦查,因此为了发现以上特征,现场勘查人员也应当对案发现场的周围环境进行勘查和记录,对于可能记录有犯罪分子进入逃跑路线的各类资料,应当第一时间告知随行的侦办人员,方便其进行托管。

三、结语

本次研究对盗窃类案件的现场痕迹提取的基本方法和原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指出了当前现场勘查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痕迹检验现状 第3篇

[关键词]工具痕迹;案情推定;还原真相

工具痕迹是犯罪现场嫌疑人遗留痕迹中很常见的一类犯罪信息遗留,对工具痕迹检验、分析、鉴定能够使侦查人员对嫌疑人犯罪手段、方法有所了解,还能确认作案工具,而作案工具又能够称为定案立罪阶段最有力的物证。但是在目前犯罪侦查、公安实践中对于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很多有利于案情发展的信息没有被利用。

1 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现状

工具痕迹检验鉴定概念:

工具痕迹是基于案件发生过程中使用工具与外部其他客体接触产生的形变或痕迹遗留。是与作案活动直接产生的现场痕迹物证的组成部分。

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的必要性:

不存在无痕迹的犯罪,犯罪必定是前后连贯有迹可循的逻辑事件,其现场必然遗留大量痕迹。其中足迹、手印等痕迹在侦查过程中存在被过分重视的问题,相应的工具痕迹鉴定的权重较低。这也是由于工具痕迹的干扰因素较多、工具种类过多、工具结构不固定等复杂多变因素造成的结果,但是忽略工具痕迹的侦查是不可取的。对于最终的案情判断影响较小,但是在案件侦破过程中案情推进不利。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改进使工具痕迹检验鉴定在案件侦破中发挥应有作用。

2 推进工具痕迹检验鉴定措施

2.1 强化主观意识

首先侦查人员应当强化重视工具痕迹的物证意识,才能在做现场侦查勘察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自觉去发现、调取、记录现场的工具痕迹。

其次是培养侦查人员保护现场的意识,工具痕迹不同于手印、足迹痕迹,其存在场景仅限于案件发生地,而且不易被模拟,换句话说就是一旦现场的工具痕迹没有保留下来那么作为后期案件侦破物证存在的工具痕迹将不复存在,因此培养侦查人员保护现场的意识尤为必要。

最后,侦查人员应当注意对现场勘察的工具痕迹物证进行拍照、数据整理归入档案,并妥善保管。

2.2 加强工具痕迹检验鉴定技术投入

技术投入包括两方面,首先是优化仪器设备,对过时的或是准度已经出现问题的仪器设备进行更换,设备和仪器能够帮助侦查人员对现场的工具痕迹进行进一步分析,并非所有的工具痕迹都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来直接发现并分析。

主要设备有数码相机、扫描电镜等。数码相机是将现场的静态信息收录在设备中,方便随时调取的手段。并且以JPG等图片格式保存下来的现场图片能够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放大、拉伸、锐化等技术处理,对现场工具痕迹鉴定起到辅助作用。

扫描电镜主要用于检验较为微小的工具痕迹。有些时候现场微小的工具痕迹对案情发展会存在较大帮助,从细节处推定案情的具体情况。并且通过扫描电镜也能将小图像进行清晰化处理、增加痕迹立体感、提高痕迹图片的分辨率,方便相关侦查人员、专家进行痕迹分析和案件推定等。

2.3 注重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现场勘验

工具痕迹检验鉴定在操作过程中,从现场采集痕迹后依据图像进行讨论分析是能同时兼顾现场保护和痕迹检验鉴定两个方面。但是不能因此而轻视现场的工具痕迹,在讨论分析痕迹鉴定结果时要到案件现场进行验证,以保证检验鉴定结果的精确性。

此外重视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现场勘验还表现在痕迹样本采集过程中,对现场痕迹的工具种类和存在位置进行检验,研究痕迹形成原因,痕迹具体细节(大小、方向、角度等),以及痕迹和痕迹间联系等。这是进行工具痕迹检验的基础性步骤,如果这一环的质量无法保证,后续工作的有效性就会存在一定问题。

2.4 痕迹物证侦查原则

痕迹物证是推定案件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侦查部门了解案情具有重要意义。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当坚持两个原则。

2.4.1 实事求是的原则,刑事侦查的目的在于通过现场痕迹和案件件逻辑联系的推定来还远案件真相,惩戒犯罪人,维护被害人合法利益。进而同犯罪活动做斗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因此以痕迹鉴定检验为中心展开的活动是为真相而服务,就必须保证各环节、各数据结果的真实性,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忌主观臆测。

2.4.2 普遍联系的原则,案件现场的各种痕迹物证是多种多样的,这些痕迹物证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就构成案件的真相。因此痕迹物证检验鉴定的结果推定时要考虑到事物普遍联系的原则,为何使用这种工具,为何工具留下这样的痕迹,这些痕迹(手印、指纹、工具痕迹、足印)同案情发展有什么关系等问题。不能将工具检验鉴定独立出来,使其成为侦查过程中独立的一环。

3 结语

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本质之处在于是否会制造并使用工具,因此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同各种各样的工具有关,工具的使用必然会留下一些无法完全消除的痕迹。可能是很明显的切口、印记等,也可能仅仅是细微的刮痕,但是这些痕迹都会直接或间接反应人类的某一行为。对于刑事案件现场工具痕迹的检验鉴定工作必须要重视起来,只有足够重视犯罪现场,足够重视痕迹之间的联系,才能综合各方面信息对案情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杨敏.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

[2]欧永卡,黄福如.工具痕迹检验有效利用方法研究[J].法制博览,2015(16).

[3]王洋,罗亚平,戴林.一字槽弹子锁“锡纸”工具开锁检验方法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

作者单位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

试论基层痕迹检验工作现状及对策 第4篇

1 痕迹检验的概述

痕迹检验是刑事侦破工作中重要的环节,是指运用痕迹检验学的理论、方法,对案件中的各种很精物证进行检验,以此来确定痕迹与案件、痕迹与一定人或物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刑事技术。对于犯罪案件而言,犯罪嫌疑人在事发案件现场会留下一定的痕迹,而这些痕迹就是案件侦破的关键。痕迹检验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该地方刑事技术工作的好坏,而痕迹检验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从事痕迹检验工作技术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在基层痕迹检验工作中,要想提高痕迹检验工作效率,就必须重视痕迹检验工作人员的管理与教育,从而促进案件以最快的速度侦破,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1]。

2 基层痕迹检验工作现状

2.1 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就当前基层痕迹检验工作而言,痕迹检验工作人员的存在着许多问题,难以胜任痕迹检验工作的需要。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马虎大意,专业水平不足,从而影响到检验工作效率和质量。

2.2 检验技术不高,检验设备不完善

对于痕迹检验工作而言,检验技术先进与否,检验设备完善与否、先进与否都将影响到痕迹检验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是就目前来看,基层痕迹检验所采用的技术还比较传统,尤其是在那些经济、技术条件落后的地区,痕迹检验技术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配备齐全、先进的设备,从而影响到痕迹检验工作的开展,给痕迹检验工作人员的工作增加难度。

2.3 痕迹检验的规范性有待于提高

就目前来看,基层痕迹检验工作还不够规范,一方面由于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在检验工作中随意性较大,对一些比较细微的痕迹不注重观察,容易遗漏重要的痕迹;另一方面由于痕迹检验程序不健全,痕迹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比较盲从,毫无根据的开展痕迹检验工作,影响到案件的侦破效率。

3 基层痕迹检验工作的应对策略

3.1 加强痕迹检验工作人员的教育与管理

在基层痕迹检验工作中,痕迹检验工作人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痕迹检验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职业素质的高低都将影响到痕迹检验工作效率和质量。要想提高基层痕迹检验工作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加强痕迹检验工作人员的教育与管理。首先,要加强痕迹检验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其次,要加强专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应当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如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绩效奖金等。而作为工作人员,则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要不断学习痕迹检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痕迹检验工作[2]。

3.2 引进先进的痕迹检验技术和设备

为了提高痕迹检验效率,保证痕迹检验质量,促进案件快速侦破,引进先进的痕迹检验技术和设备至关重要。基层部门要加大投入,为痕迹经验工作配置先进的设备,以先进的设备为痕迹检验工作提供保障。同时,要加大对外联系,学习国家以及国外先进的痕迹检验技术,以先进的技术为依托,从而不断提高基层痕迹检验工作效率[3]。

3.3 规范痕迹检验工作程序

对于痕迹检验工作而言,它要求工作人员在应用痕迹检验理论、技术的同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步骤来进行检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基层痕迹检验工作中,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对痕迹检验工作程序进行明确,要将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工作人员。首先,检验人员进入到案发现场后要保护案件现场;其次,对全面的搜查现场痕迹,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再者,在获取现场信息后,要注重痕迹的保护并立即进行检测;最后,对于检测结果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分析出案件的发生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在检测过程的每一个步骤,检测人员都需要进行准确仔细的分析观察,从而得出最接近事实真相的结论,切记不可胡乱猜测[4]。

4 结语

随着技术的蓬勃发展,痕迹检验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站,痕迹经验技术发展为刑事案件侦破提供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基层痕迹检验工作中,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不高、痕迹检验技术水平较低,痕迹检验不够规范,从而影响到了基层痕迹检验工作效率,不利于案件的侦破、故此,基层相关部门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水平,提高痕迹检验技术水平,规范痕迹检验步骤,从而为促进案件侦破。

参考文献

[1]张建强,曾庆龙.基层痕迹检验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73-75+89.

[2]沈文俊,刘湮鸿.基层痕迹检验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6,05:130-131.

[3]武超,蒋涛.技术性开锁痕迹检验的工作现状与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6,13:65-66.

对于刑事痕迹检验技术的探讨 第5篇

关键词:痕迹检验;手印;脚印;车痕

一、痕迹检验技术概述

痕迹检验技术是综合运用痕迹检验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犯罪痕迹的形成与变化规律,以及发现、提取、分析、鉴定犯罪痕迹的方法,刑事技术痕迹检验通常是刑警队破案的重要线索来源,是刑侦人员对案发现场进行勘查的重要手段。人过留痕,雁过留声;任何犯罪行为都会在现场留下痕迹,如脚印、指纹、血迹等,痕迹检验是刑侦人员根据现场的犯罪痕迹进行化验取证,以便还原现场,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和推理,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线索。

痕迹检验技术是刑事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采用特殊的检验手段或特种技术,对犯罪现场所留存的犯罪痕迹进行勘验和鉴定。例如:对犯罪分子的手印、脚印、牙印、枪弹痕迹、工具痕迹、车辆痕迹、整体分离痕迹以及其他特殊痕迹的检验。提供一份详细的检验报告,以方便刑侦人员对案情进行综合分析和推断。对于一些特大刑事案件,由于一些犯罪分子在反侦察能力不断的提高,并且越来越依赖于高科技手段,所以痕迹检验技术也需要不断革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一些先进的痕迹检验技术,以有利于快速侦破案件。

痕迹检验技术主要是留在承受体(即痕迹载体)上能反映造型体(指留下痕迹的客体)接触面结构特点的形象痕迹,包括静态痕迹和动态痕迹,平面痕迹和立体痕迹。静态痕迹主要有工具敲打、鞋底踩压所产生的痕迹;动态痕迹是以动态的接触面变化并纹理痕迹反映。痕迹检验技术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犯罪学的各个科目,并且重点突出于刑侦手段上。

二、痕迹检验技术的分类

1.手印检验

所谓手印检验,就是犯罪嫌疑人在犯罪现场留下和掌印或指纹痕迹。手印痕迹是犯罪刑侦手段中最常用的一种,由于人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就是解放了双手,所以,手印痕迹在犯罪现场通常最容易被发现,也是案件侦破的重要检验技术。早期的案件侦破中,指纹痕迹收集及检验技术比较有限,因此,导致破案效果差,影响了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而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平台的普及,对于犯罪分子的指纹收集、比对在时效上更为便捷,加快了重大刑事案件的侦破力度。现在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现场照相技术、胶带粘取技术、静电复印技术等。

2.脚印检验

脚印检验技术也是痕迹检验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众多刑事案件中,与指纹等手印检验有着同样重要的侦破手段。通常在犯罪现场,脚印痕迹遗留概率较高,在有限的空间内,人没有翅膀,不可能飞离地面,所以,在犯罪现场留下脚印(鞋印)的曝光率较高,也给案件侦破工作带来可靠的证据支持。与手印痕迹相对比,脚印痕迹不便于伪装,手印在塑料手套的掩盖下很难被发现,而脚印痕迹则会很容易的暴露出犯罪分子的一些生理特征如:身高、体重等,另外,对于犯罪现场人数、行走方向等都可以提供很有效的犯罪佐证。

3.工具痕迹检验

工具痕迹是指犯罪分子采用木棍、刀具、枪支等工具对人员、财物等进行伤害的检验。在盗窃犯罪现场,所用的犯罪工具越来越科技化,如入室盗窃,数秒钟就可以打开进户门或车门,而对于保险柜,犯罪分子采用的工具的科技含量则更高。工具痕迹不像手印和脚印那样可提取,并且检验数据有较大不稳定性。当前检验工具痕迹的最普遍的方法就是采用拍摄比对法,刑侦人员随身带的相机,或像素高的手机,都可以现场进行工具痕迹的拍摄工作,并提取工具痕迹进行检验和比对,从而获得一手的现场侦破数据。

4.车痕检验

车痕印迹,顾名思义,就是车子在行驶过程中留下的轮印。主要有自行车轮印、摩托车轮印、小型机动车和大型机动车轮印等。车痕印迹检验技术在刑事和民事案件中都普遍得到应用,尤其在交通事故中,车痕印迹是车辆在运动过程中留下的印痕,由车胎痕迹就能初步断定车辆的型号等,可以有效的缩短案件的侦破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事故中,破碎的车上零件,如灯片、漆片等遗落物件都可以成为侦破案件的佐证。在刑事案件中,车痕印迹如从车胎的印迹上就可以判断车辆的型号和行驶方向,为刑侦人员提供可追溯的关键性线索。

三、痕迹检验在侦查中的重要作用

痕迹检验技术在民事和刑事侦破工作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办案人员提供可靠的线索,为快速侦破案件提高工作效率。多年的案件侦破数据表明,痕迹检验技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刑事案件中,刑侦人员通过案发现场的各种痕迹,如指纹检验、足迹以及车痕检验、作案工具检验等进行综合检验,对于案件侦破工作中的重点在于足印检验,更直接的表现出犯罪嫌疑人的体重、人员数量等证据资料。然后,从足印中推理出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行为及动机,有利于缩小犯罪嫌疑人的排查范围,车辆印痕可以有效锁定区域范围,可以有目的性的针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法律制裁。

痕迹检验现状 第6篇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购房热, 购车热的兴起, 使得每个家庭对自己的财产提高了重视程度, 从而对各种锁具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就相对地增强了锁具市场的发展, 有些厂家为了追求效益第一, 加大了企业的生产量, 却忽视了产品的质量, 有些甚至不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质量问题主要出现在锁具的保密程度较低, 锁具的材料质量差, 其零部件间的配合也差, 从而给使用其锁具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安全威胁。

二、技术性开锁的手段特点和现状

(一) 不法分子利用了技术性开锁的隐蔽性

在当前市场上存在的技术性开锁手段很多, 其应用的原理均有所不同, 但总体来说, 都具有一定的相似度, 例如:技术性开锁花费的时间少, 几乎没有声音, 不会破坏锁具;一般在表面上看不到任何痕迹, 只有锁芯内会留有一些微小的痕迹, 不法分子作案的现场几乎不会留有作案工具等等。

正是因为技术性开锁的技术特点, 使得它相较普通的破坏性开锁更具隐蔽性。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要仔细对锁具上的痕迹进行仔细的检查, 防止因此误导了公安机关的侦破方向, 对案件的侦破造成影响。

(二) 技术性开锁具有一定的环境开放性

一直以来, 技术性开锁的技术不被人们所熟知, 相对的很少有不法分子利用其作案。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项技术也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和掌握, 其中不乏包括了一些不法分子, 而对于这项关乎人们财产安全的特殊技术手段, 对于那些不法分子还没有更多的防备, 使他们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究其根本, 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由于开锁在技术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 只要具有一定的开锁工具, 熟练一下就可以了, 同时, 这项工作具有高回报率的特点, 一次性的投入一些成本就会受到高额的收入, 所以, 目前市场上掌握这项技术的人员数量不断地增加, 其中不乏存在一些素质低下的人, 这就造成了当前开锁行业的危险因素。

2.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一般很简单, 家庭人口数量很少, 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数量也相对增加了很多, 这就造成了每个家庭中几乎都不用再单独配钥匙了, 因此也就增加了开锁公司的业务, 扩大了开锁行业的市场。

3.开锁技术的无序外流, 造成了安全隐患

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 现在学习开锁技术不仅仅局限于拜师学艺, 想要学习的人只需要在网上搜索一下, 就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了, 这也对开锁市场的犯罪现象埋下了伏笔。

4.开锁行业缺乏监管体制

目前, 我国对开锁行业的技术学习方面没有明却的规定, 对学习开锁技术的人员来说也没有具体的管理办法。

三、新形势下技术性开锁痕迹检验的应对手段

(一) 加强管理及对开锁技术的研究

要想从整体上全面增强对开锁行业的管制, 一方面需要有专门的管制部门进行管理, 设置专职的民警实施对开锁行业的实时监控。执法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就要全面记录具体的开锁过程, 对开锁人员进行相应的证件登记。另外, 直管民警或工作人员应该多与群众进行沟通, 设置联动开锁热线, 促进警民间的配合, 更好地提高治安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 增大对开锁工具的管理, 从而规范技术性开锁人员。要加强对各种媒体和市场上流通开锁工具的信息进行严格监管, 尤其是网络、广播等信息传播力度比较大, 当前没有规范的管理。作为开锁工具这种具有特殊性的产品, 监管部门要有针对性的对各种媒体上和市面上的买卖行为进行规范, 严防开锁工具的不规范流通。

再者, 公安部门应该注重整理收集各种开锁犯罪资料, 掌握最新的犯罪动向, 其中技术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积极地进行研究工作, 认真分析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 总结相关犯罪经验, 这样能更好地进行预防。另外, 公安部门应该适时地引进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 进行反复实验研究, 以破解各种犯罪手段。

(二) 引进痕迹检验的新技术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 在痕迹检验的领域里, 兴起了很多种新技术, 其中的模式识别技术更是在痕迹检验中发挥着巨大功效, 而且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因为它属于人工智能化技术中的一种, 完全满足了痕迹检验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可以说它对痕迹检验的整体技术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模式识别的技术与方法

这种技术的应用原理是以大量基础信息、数据做基础, 在检验工作人员具备一定认识的前提下, 结合计算机技术和一些数学方法来处理关于一些图形、形状和数字等, 对其进行识别工作。其中, 在模式识别技术中, 所应用的数学方法不相同, 识别理论不相同, 从而对应的模式识别方法的不同, 目前的技术包括传统模式识别、句法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的方法等等, 期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2.模式识别技术的两大类别应用

在模式识别方法中, 主要包括统计模式识别和结构模式识别两大类别。前者主要用于区分不同的对象, 并提取对应对象的本质特征作为识别依据, 它是利用了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号的合作, 将信息进行预处理分析, 再进行相关的模式匹配, 实现识别工作的, 这种方法的发展较早, 应用的也就比较广泛;后一种方法是以结构描述为基础的, 利用文法分析进行识别对应物的属性。它采用的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其中包括一些编码和滤波等操作。两种方法各有所长, 形成了互补机制, 一般在应用模式识别技术时, 都将两者结合使用。

摘要: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国的开锁行业也相应的得以发展, 各种各样的开锁技术和手段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已经实现了几乎无破坏痕迹的作案方式, 从而大大增加了技术性开锁痕迹检验的工作难度。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国内技术性开锁痕迹检验的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技术性开锁,痕迹检验,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蔡立红.锁具市场的状况及锁痕检验工作[J].政法学刊, 2000 (3) .

[2]朱建伟, 李正虎.钥匙坯开锁及痕迹特征[J].刑事技术, 2007 (5) .

[3]李振健, Li Zhenjian.普通机械锁钥匙痕迹检验[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6, 21 (4) .

[4]赵本磊.技术性开锁痕迹检验4例[J].刑事技术, 2002 (6) .

痕迹检验现状 第7篇

1 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现状

工具痕迹检验鉴定概念:工具痕迹是基于案件发生过程中使用工具与外部其他客体接触产生的形变或痕迹遗留。是与作案活动直接产生的现场痕迹物证的组成部分。

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的必要性:不存在无痕迹的犯罪, 犯罪必定是前后连贯有迹可循的逻辑事件, 其现场必然遗留大量痕迹。其中足迹、手印等痕迹在侦查过程中存在被过分重视的问题, 相应的工具痕迹鉴定的权重较低。这也是由于工具痕迹的干扰因素较多、工具种类过多、工具结构不固定等复杂多变因素造成的结果, 但是忽略工具痕迹的侦查是不可取的。对于最终的案情判断影响较小, 但是在案件侦破过程中案情推进不利。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改进使工具痕迹检验鉴定在案件侦破中发挥应有作用。

2 推进工具痕迹检验鉴定措施

2.1 强化主观意识

首先侦查人员应当强化重视工具痕迹的物证意识, 才能在做现场侦查勘察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自觉去发现、调取、记录现场的工具痕迹。其次是培养侦查人员保护现场的意识, 工具痕迹不同于手印、足迹痕迹, 其存在场景仅限于案件发生地, 而且不易被模拟, 换句话说就是一旦现场的工具痕迹没有保留下来那么作为后期案件侦破物证存在的工具痕迹将不复存在, 因此培养侦查人员保护现场的意识尤为必要。最后, 侦查人员应当注意对现场勘察的工具痕迹物证进行拍照、数据整理归入档案, 并妥善保管。

2.2 加强工具痕迹检验鉴定技术投入

技术投入包括两方面, 首先是优化仪器设备, 对过时的或是准度已经出现问题的仪器设备进行更换, 设备和仪器能够帮助侦查人员对现场的工具痕迹进行进一步分析, 并非所有的工具痕迹都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来直接发现并分析。

主要设备有数码相机、扫描电镜等。数码相机是将现场的静态信息收录在设备中, 方便随时调取的手段。并且以JPG等图片格式保存下来的现场图片能够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放大、拉伸、锐化等技术处理, 对现场工具痕迹鉴定起到辅助作用。

扫描电镜主要用于检验较为微小的工具痕迹。有些时候现场微小的工具痕迹对案情发展会存在较大帮助, 从细节处推定案情的具体情况。并且通过扫描电镜也能将小图像进行清晰化处理、增加痕迹立体感、提高痕迹图片的分辨率, 方便相关侦查人员、专家进行痕迹分析和案件推定等。

2.3 注重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现场勘验

工具痕迹检验鉴定在操作过程中, 从现场采集痕迹后依据图像进行讨论分析是能同时兼顾现场保护和痕迹检验鉴定两个方面。但是不能因此而轻视现场的工具痕迹, 在讨论分析痕迹鉴定结果时要到案件现场进行验证, 以保证检验鉴定结果的精确性。

此外重视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现场勘验还表现在痕迹样本采集过程中, 对现场痕迹的工具种类和存在位置进行检验, 研究痕迹形成原因, 痕迹具体细节 (大小、方向、角度等) , 以及痕迹和痕迹间联系等。这是进行工具痕迹检验的基础性步骤, 如果这一环的质量无法保证, 后续工作的有效性就会存在一定问题。

2.4 痕迹物证侦查原则

(1) 实事求是的原则, 刑事侦查的目的在于通过现场痕迹和案件件逻辑联系的推定来还远案件真相, 惩戒犯罪人, 维护被害人合法利益。进而同犯罪活动做斗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因此以痕迹鉴定检验为中心展开的活动是为真相而服务, 就必须保证各环节、各数据结果的真实性, 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切忌主观臆测。

(2) 普遍联系的原则, 案件现场的各种痕迹物证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痕迹物证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就构成案件的真相。因此痕迹物证检验鉴定的结果推定时要考虑到事物普遍联系的原则, 为何使用这种工具, 为何工具留下这样的痕迹, 这些痕迹 (手印、指纹、工具痕迹、足印) 同案情发展有什么关系等问题。不能将工具检验鉴定独立出来, 使其成为侦查过程中独立的一环。

3 工具痕迹检验的数字化

工具痕迹检验数字化正如指纹、足迹、印童印纹的数字图像检验一样, 工具痕迹也完全可以应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比对检验, 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经验交流已有许多, 在此不展开论迷。以下就工具痕迹比对的特殊情况作一简要说明。对于凹陷状工具痕迹一般多用图像并列特征对照法检验, 也可用图像重盛比对法检验在用图像比对法检验时, 首先应将不同来源的数字图像比例大小调整成一致 (通过比例尺换算, 像素大小改变) , 如同指纹足迹检验一样。如是在同一台显微镜上面所述的那样取得的图像, 其痕迹图像大小已经一致, 就可直接对照检验了。采用图像重盈比对法检验时, 可以将其中一幅图像 (铸如样本痕迹) 拖移到另一幅图像 (现场痕迹) 中, 拖移的图像成为一个图层, 将该图层的透明度设置成50%, 使用移动工具和编辑-变换-旋转命令即可实现两幅图像的重盛比对。为提高重盛比对效果, 还可在图像拖移之前分别给现场痕迹和样本痕迹坡充50%的红色前景色和互补的青色前景色, 使重合的效果更直观。

对于线条状痕迹的检验, 以特征线条对接的方式更为直观快速同样首先要保证比对的数字图像比例大小调整成一致, 再通过局部裁剪、拖移图层、拼接比对的步骤实现特征线条对接。缓后合并所有图层, 保存文件。在操作中务必注意避免使用缩放、斜切、扭曲、透视等改变影像比例大小的命令, 并应使用原图像的备份图像进行操作, 保存好原始图像的真实性以供审核。

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本质之处在于是否会制造并使用工具, 因此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同各种各样的工具有关, 工具的使用必然会留下一些无法完全消除的痕迹。可能是很明显的切口、印记等, 也可能仅仅是细微的刮痕, 但是这些痕迹都会直接或间接反应人类的某一行为。对于刑事案件现场工具痕迹的检验鉴定工作必须要重视起来, 只有足够重视犯罪现场, 足够重视痕迹之间的联系, 才能综合各方面信息对案情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杨敏.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4) .

[2]欧永卡, 黄福如.工具痕迹检验有效利用方法研究[J].法制博览, 2015 (16) .

[3]王洋, 罗亚平, 戴林.一字槽弹子锁“锡纸”工具开锁检验方法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1) .

痕迹检验在法医检验中的作用 第8篇

痕迹检验和法医检验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 两者的研究实践方式和方法有其内在的联系和区别, 本质上两者同属于痕迹学科但是反应的客体不同, 因此其反应的形式也有所区别, 对于法医而言, 通过外力对于人体作用产生的物证被称为损伤, 对于痕迹检验人员而言, 通过外力作用于各种客体而产生的物证都能够被称之为痕迹。通过上述论述不难发展: 两者的本质都是外力作用于人体或其他客体的表现方式, 由此可见, 痕迹检验的工作的方式方法如果在法医检验中科学进行运用, 能够对于案件的发生原因、作案工具、潜逃路线等要素起到重要的指示作用, 正确认识痕迹检验在法医检验中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法医工作效率和准确性。[1]

从法医检验实际需要的角度而言, 痕迹检验主要包括直接痕迹以及相关痕迹两个方面, 分别为案件提供直接和间接两种证据, 下文将从这两个角度分析痕迹检验对于法医检验的作用。

一、直接痕迹检验对于法医检验的作用

直接痕迹主要包括在尸检过程中视觉可见的致命作案工具遗留的形状以及作案人所留下的物理痕迹和损伤, 实践中能够通过直接痕迹来推断犯罪嫌疑人以及对多个犯罪嫌疑人进行认定。

( 一) 指纹检验对于法医检验的作用

指纹检验是指法医针对犯罪嫌疑人在案发现场作案过程当中遗留下的指纹、掌纹进行提取并且比较分析这一过程, 指纹检验之所以对于法医检验意义重大主要是因为其排他性的特点, 这就能够被利用成为认定真正犯罪嫌疑人的有效同居, 因此当前指纹检验是痕迹检验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形式。众多的案件实际操作告诉我们, 指纹检验具有两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是指纹检验能够成为区别犯罪嫌疑人身份的重要一手证据, 能够从生理上确认犯罪嫌疑人, 尤其是因为我国当前建立了指纹国家数据库, 能够极大提升案件的侦破效率; 另一方面, 由于在涉及到人员死亡的案件当中, 犯罪嫌疑人基本不会主动交代犯罪事实, 并且编造大量谎言, 这种条件下指纹就成为了鉴定确认犯罪嫌疑人的重要依据, 因此当前指纹检验在法医检验当中准确率比较高。[2]

( 二) 足印检验对于法医检验的作用

足印检验主要是指法医通过犯罪现场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足印进行提取和分析, 进而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相关生理特征, 其相对于指纹检验而言对于技术的要求更低一些, 因此其应用也更加广泛。足印当中包含众多犯罪嫌疑人的生理和运动行为特征, 并可以通过足印的深度和大小分析其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 由于足印检验具有相对稳定和易于分析性, 因此对于法医检验意义重大, 首先, 足印检验对于整个案件性质的定义意义重大; 其次, 足印能够留下一定的气味线索, 这是由于人体汗腺在足部比较发达, 能够通过汗液的方式渗透到人的足印当中, 法医能够通过提取汗液的方式进行信息比对; 最后足印还能够指向犯罪的整个过程以及逃离的路线, 同时也能够通过足印上的物质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行动特点。

二、相关痕迹检验对于法医检验的作用

相关痕迹的概念是相对于直接痕迹而言的, 在实践过程当中主要是指不能直接确定尸体和遗留痕迹确认其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以及相关犯罪性质, 而是通过对于现场及其周边进行走访调查甚至是距离案发现场较远的位置进行分析, 通过收集到的作案工具、尸体残骸等进行痕迹检验, 通常出现于尸体发现在河流下游、作案工作填埋在距离案发现场较远的荒野等情况。相关痕迹检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案发时间地点不明确、尸体位置不明确的情况下, 一旦发现具有相关的痕迹, 将会对于推动案情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 在法医检验工作进行当中, 由于案情的实际情况不同, 尸体损伤的程度和位置也有所不同, 不一定能够直接推断出作案工具的性质和形状, 需要结合现场其他的细节痕迹检验信息, 互相支撑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这也就充分体现出痕迹检验对于法医检验而言的重要作用, 通过不同位置、不同性质的痕迹进行分析, 进而得出或者证实对于案情性质、犯罪嫌疑人的猜想。作为相关的从业者, 不仅应当保持严谨的职业态度, 充分利用法医检验以及痕迹检验各自的优点, 为我国科学高效准确进行法医检验、实现案件侦破、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叶乾素, 周丽丽, 陈祖聪, 汪萍.稀有STR基因分型在法医DNA检验中的应用[J].广东公安科技, 2014, 01:35-37.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研究 第9篇

1.1 工具痕迹的特点与应用现状

工具痕迹是刑事犯罪现场上常见的一种痕迹。具有多发性、立体性、稳固性、复杂多变性和附属物、分离物多的特点。在犯罪现场上, 工具痕迹的出现率多高于手印、足迹等犯罪痕迹。据不完全统计, 工具痕迹的总体出现率达70%以上, 尤其在入室盗窃、凶杀现场出现率更高。一般情况下出现的工具痕迹多为立体痕迹。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深度, 这一特点要求我们观察工具痕迹时必须作立体观察, 甚至在观察工具痕迹时配光的方向角度都会直接影响凹凸特征的不同表现。工具痕迹的复杂多变性是源于能够用于作案的造痕工具种类繁多, 结构复杂, 即使是同一件工具, 其不同部位可以形成不同的痕迹。即使是同一件工具的同一部位, 不同的使用方法和不同的作用力因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的痕迹。工具痕迹的上述特点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 即工具痕迹出现率高, 但特征反映复杂。检验难度大。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工具痕迹检验占痕迹检验 (手足工枪) 的比例平均可达到15%左右, 但在当前情形下, 有提取而无利用, 甚至漏提、放弃的比例已相当高, 工具痕迹就认定作案工具, 以痕及物, 以物及人的传统破案模式而言几乎成了“弃之可惜, 食之无味的鸡肋”。据某市最近一个月的勘查与物证检验统计数据发现:全市技术室10月份 (其它月份也有类同表现) 共勘查刑事案件现场1486起, 其中入室盗窃案件勘查1323起, 占勘查刑事案件总数的89.0%。

入室盗窃案件勘查数几乎占勘查刑事案件总数的90%左右。从现场提取痕迹物证种类来看:现场提取到足迹的案件645起, 占盗窃现场勘查数的48.8%;提取到手印的案件543起, 占盗窃现场勘查数的41.0%;提取到工具痕迹的案件1起, 占盗窃现场勘查数的14.4%;提取到ONA的案件74起, 占盗窃现场勘查数的5.6%;明确截手套作案案件108起, 占盗窃现场勘查数的8.2%。说明该市的技术员对工具痕迹的勘查提取还是比较重视的。全市技术室串并案件83串282起、破获17串47起 (含月前) , 当月全市技术认定案件221起 (不包括法医伤检) , 其中指纹远程比对认定犯罪嫌疑人案件115起, 占技术认定案件总数的52.0%;人工指纹比对认定犯罪嫌疑人案件38起, 占技术认定案件总数的17.2%;足迹认定犯罪嫌疑人案件20起, 占技术认定案件总数的9.0%;法医认定犯罪嫌疑人案件13起, 占技术认定案件总数的5.9%;而工具痕迹检验鉴定项目为空缺。工具痕迹近年来几乎处于有提取无利用的尴尬局面。这说明欲通过工具痕迹认定作案工具, 以痕及物, 以物及人的传统破案模式已经受到现实的挑战。工具痕迹的现实作用主要表现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依据作案工具的种类、规格大小和破坏手段一致性上的串并, 以及对作案手段、出入口的分析。

1.2 工具痕迹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工具痕迹不如指纹、ONA等具有的直接指向和证明作用, 导致广大技术人员思想上轻视它。行动上忽视它, 该提取的不提取, 由于侦查中常常找不到嫌疑作案工具或案犯就地取材、作案后销毁工具导致“以痕及物、以物及人”链中断, 久而久之, 对工具痕迹失去信息。

工具痕迹的分析检验鉴定难度大, 工具多样、形态复杂、部位难定、认定缺乏依据 (新工具无明显特征、工具反复使用又造成特征变形缺失) 。在人员、设备、时间、技术培训和磨练方面缺乏, 对工具痕迹的检验鉴定能力不强, 人案比例失衡, 难于应对繁重的勘查和检验任务。此外, 提取痕迹简单化, 理论上强调提取工具痕迹要做到拍照, 提取痕迹原物或制作模型, 但实际上后两者相对难办到。事主往往不情愿原物提取法。技术员也嫌麻烦, 而制作模型既费时且难把握。存在粉提取效果不佳、应用范围不广等问题。因此一般用照相法提取。但是拍照方法简单化, 如同拍摄平面指纹或伤口那样, 不能完整、客观、准确反映工具痕迹特征的弊端, 势必影响后期的比对检验。

2 数字化提取技术

是有效且快速提取工具痕迹的好办法, 如前所述, 针对工具痕迹的立体性特点, 从检验鉴定的角度看应尽可能地提取痕迹原物或制作模型, 拍照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因为照片是平面的, 不能真实反映立体的特征, 影响对特征的认识。但是照相法又具有原物提取法和制模提取法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一是快速, 二是无损, 三是减少携带的勘查器材, 尤其是现代数码相机的普及使用和成像质量的提高为拍照提取相对细小的工具痕迹提供了物质条件。数码照片可以实现网上传输, 图片共享, 异地查询比对和串并。笔者认为现阶段提取工具痕迹应当首选数码照相, 现场数码照相通常适用于撬压、打击、切割等作用在较大型的客体上的痕迹, 如果可能再辅以原物提取法和制模提取法。对于钳剪砍切类痕迹因客体细小且便于分离提取就应以原物提取法为好。在实验室可进行显微数码摄影。那么如何有效拍照提取工具痕迹呢?数字化提取技术如图1所示。

2.1 端正拍摄态度

一些技术员思想上不重视工具痕迹或对工具痕迹存在偏见, 拍照似乎成了一种形式, 认为拍照无非就是留个现场被破坏过的证据, 因此拍照马马虎虎。不用三脚架, 不采取合适的配光, 甚至不放比例尺, 没有严格按细目照相的要求和工具痕迹的特点去拍照, 因此拍出来的照片不能完整、客观、准确地反映工具痕迹特征, 影响后期的比对检验, 即使有嫌疑工具, 也很难发挥痕迹的同一认定作用。

2.2 真实再现特征

对于一个立体事物。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 光照方向角度的不同, 其呈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就会千变万化。作为具有立体形态特征的工具痕迹, 要满足同一认定比对检验和工痕并案比对的需要, 拍照时一要做到细目照相的基本要求, 垂直拍照, 比例照相, 聚焦清晰, 防止抖动;二要多方向合适角度配光, 具体来说, 就是分别从左侧面、正前方、右侧面均匀配光拍照。在配光角度上视痕迹的深浅情况, 采用20°~45°。角配光;三是根据痕迹的大小, 充分利用近摄器材扩大成像倍率, 提高拍照像素, 力求显示出细微结构特征;四是做好记录, 一处工具痕迹的重点部位照相要涵盖痕迹物证编号, 以反映所处位皿, 并与其细目照相连贯拍摄, 一气呵成。

2.3 视觉错觉的纠正

无论胶片摄影还是数码摄影。照片 (影像) 都是平面的, 它是借助于光照产生的明暗对比实现视觉上的立体感, 由干观察方向的不同或受光照的方向角度的不同, 观着立体痕迹的照片时视觉错觉总是客观存在, 原本凹陷的痕迹看上去象是凸起的。凸起的特征也可能看成凹陷的。

2.4 工具痕迹的显微摄影

显徽摄影在工具痕迹检验中具有重要作用, 尤其在细徽工具痕迹检验中往往藉要用到显徽镜及显微摄影技术。但要拍摄好显微照片, 豁要学会正确的操作要领。由于显徽镜种类多样, 带有摄影装量的显微镜也因品牌、型号的不同在安装操作上有别。但是有三点是共同的, 一是根据显微镜摄影的操作说明正确安装摄影装皿, 二是正确使用数码相机, 三是要反映出所拍痕迹的比例大小。笔者选用公安基层已广泛选用的成像质, 较高的Stemi DV4体视显微镜和SONY F707数码相机进行了拍照实验, 并成功检验了线缆上的剪切痕迹。操作步骤如下。

(1) 拍摄痕迹。根据检材粗细 (痕迹大小) 预先调整选取好显微镜的放大倍率, 剪切面尽可能放置水平, 影像居中精确调焦后紧固调焦扭。按说明书提示安装摄影接口和数码相机, 打开数码相机拍摄键。将数码相机的自动调焦改为手动调焦, 旋转相机调焦环置于无穷远二, 将数码相机的变焦杆推至标准焦距, 即液晶显示屏中的广角W与远角T之间的中间分界线处, 检查取景与调焦是否准确。然后轻轻按动快门自动嗓光。拍摄中仅移动聚光灯 (冷光源或其它光源) 分别拍摄不同配光方向角度的痕迹照片多张。

(2) 拍摄比例尺。由于工具痕迹细微, 普通比例尺难以放置在痕迹上, 必须单独拍摄, 事后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合成。在不改变显微镜放大倍率的情况下, 撤离已拍摄的痕迹, 换上指纹马蹄镜5 mm分划尺 (或有机直尺、照相比例尺) , 再用显微镜徽调进行调焦。此时相机设置 (焦距、物距调焦环) 不允许改变, 聚焦清晰后轻按快门。由于是在显徽镜放大倍率和相机像距未作改变的情况下拍摄的痕迹和比例尺, 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将比例尺图像与痕迹图像合成, 便可通过比例尺的大小来反映痕迹的实际大小。样本痕迹的拍摄方法参照拍摄比例尺的方法。

(3) 比例合成。将检材痕迹、样本痕迹图像与比例尺图像导入到photoshop软件窗口, 适当扩大痕迹图像的画布大小, 选取比例尺适当大小裁减粘贴到痕迹图像的合适位置, 图层拼合。这样一幅带有比例尺的痕迹图像就完成了, 可以对图像的反差、亮度、滤镜锐化、像素大小等进行调整, 还可以在图像上测量换算痕迹的大小、特征距离, 标示特征等。

3 工具痕迹检验数字化

正如指纹、足迹、印童印纹的数字图像检验一样, 工具痕迹也完全可以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比对检验, 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经验交流已有许多, 在此不展开论迷。以下就工具痕迹比对的特殊情况作简要说明。

3.1 对于凹陷状工具痕迹一般多用图像并列特征对照法检验, 也可用图像重盛比对法检验

在用图像比对法检验时, 首先应将不同来源的数字图像比例大小调整成一致 (通过比例尺换算, 像紊大小改变) , 如同指纹足迹检验一样。如是在同一台显微镜上按前述的那样取得的图像, 其痕迹图像大小已经一致, 就可直接对照检验了。采用图像重盈比对法检验时, 可以将其中一幅图像 (铸如样本痕迹) 拖移到另一幅图像 (现场痕迹) 中, 拖移的图像成为一个图层, 将该图层的透明度设置成50%, 使用移动工具和编辑一变换一旋转命令即可实现两幅图像的重。比对。为提高重盛比对效果, 还可在图像拖移之前分别给现场痕迹和样本痕迹坡充50%的红色前景色和互补的青色前景色, 使重合的效果更直观。

3.2 对于线条状痕迹的检验, 以特征线条对接的方式更为直观快速

同样首先要保证比对的数字图像比例大小调整成一致, 再通过局部裁剪、拖移图层、拼接比对的步骤实现特征线条对接。缓后合并所有图层, 保存文件。在操作中务必注意避免使用缩放、斜切、扭曲、透视等改变影像比例大小的命令, 并应使用原图像的备份图像进行操作, 保存好原始图像的真实性以供审核。

4 讨论

工具痕迹的数宇化提取是数字化科技时代发展的必由选择, 是实现工具痕迹数字化检验的基础, 更是开展网上远程查询比对的前提。很难想像传统的提取、比对手段能够跨越远距离的地域限制, 除非案情重大, 才有可能派人专程拿粉实物的痕迹或模型或嫌疑工具前往送检比对。因此, 传统的工具痕迹串并、比对工作一般仅能局限在一个县市区或者一个地市, 而大量的入室盗窃案件遇到的工具痕迹多, 流串作案跨度大, 往往因案件小, 难以组织力量从工具痕迹上寻找突破口。计算机网络的建设, 犯罪现场勘查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工具痕迹数宇化提取技术为依靠网络开展工具痕迹的网上会诊、网上串并、远程查询、异地审查犯罪嫌疑人携带的可疑作案工具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实现的可能性。

在数字化提取工具痕迹的过程中, 规范而全面的拍摄是关键, 正如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要发挥作用务必保证捺印入库的指纹质, 要好。现场指纹要力求提取到完整清晰的指纹, 且按规范格式和要求入库。在照相法提取中, 比例照相和多方向配光十分重要, 要统一拍照标准, 制定规范, 各地通用, 这样才能确保今后本地及异地交叉比对的铸要。建立工具痕迹数据库是发展方向。当然, 工具痕迹不同于指纹库、枪弹库与鞋印库相类似, 工具痕迹建库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和目的:一是已发案件现场痕迹库, 用于嫌疑人所持工具的审查和不同案件现场痕迹的串并比对, 好比指纹识别系统中的正查和串查;二是建设工具样品库其目的不是为比对所用, 而主要是用于协助分析工具种类, 寻找生产地。

工具痕迹的数字化提取与检验技术并不能解决工具痕迹一切问题, 工具痕迹的自身发展在力求与科技进步保持同步的时代背景下, 数字化技术虽然能带来许多传统检验技术、传统破案模式无法或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 但是由于工具的极其广泛性和痕迹的复杂多变性, 决定了要发挥好工具痕迹的作用, 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素质依然是第一位, 工具种类的推断, 手段的分析研究, 比对样本的制作, 乃至工具痕迹与微置物证的综合利用等等都离不开人的主体因素。即使工具痕迹中的线条痕迹检验今后能象枪弹膛线痕迹那样实现数字化采集, 计算机自动识别, 也离不开比对样本制作的关键环节。

摘要:指纹、足迹、枪弹痕迹数据库的建设和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的相继开发和推广使用, 触发了痕迹检验技术人员重新审视工具痕迹和利用工具痕迹的研究热情。笔者对当前工具痕迹利用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作了简要分析, 对数字化提取工具痕迹并就数字图像比对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 提出了提高工具痕迹利用率应当走数字化提取与检验之路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痕迹检验,计算机技术,图像对比

参考文献

[1]张蕾华.侦查人员的情报分析能力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2 (5) .

[2]储谢东, 裘哲勇, 胡译丹, 等.基于与语义网络分析犯罪侦查的实证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24) .

[3]蔡钊.关于刑事侦查专业课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探讨[J].科技资讯, 2012 (25) .

[4]尹乐坤.刑事侦查专业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25) .

[5]宋岩.技术侦查措施的实施及规制[J].商场现代化, 2012 (26) .

[6]赵晓慧, 唐晓辉.刑事悬赏法律性质初探[J].湘潮 (下半月) , 2012 (9) .

再论痕迹检验技术与犯罪心理分析 第10篇

【摘要】犯罪心理是犯罪者思想、意志、意图及反应等心理因素的总和,是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犯罪心理分析是刑事侦查的主要技术之一。犯罪痕迹是犯罪行为的直接体现,通过对犯罪痕迹进行系统检验,就能够为犯罪心理分析提供有效地佐证和基础。本文系统论述了痕迹检验技术与犯罪心理分析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通过运用痕迹检验技术提高犯罪心理分析水平。

【关键词】痕迹检验 刑事侦查 犯罪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D9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14-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完成以及我国刑事犯罪领域面临的新的发展趋势,各级公安机关在防范和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的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更加注重发挥刑事侦查工作的作用。痕迹检验技术作为刑事侦查技术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打击刑事犯罪工作的实践中发挥出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刑事侦查工作中,通过对犯罪者犯罪心理分析推定案件发生状况、还原犯罪现场、锁定嫌疑人等是公安机关经常采用的工作方法。犯罪心理是犯罪者实施犯罪的动机、思想、意识、反应、意志和意图等的总和,是犯罪行为实施的内在动因。犯罪心理会驱使犯罪行为,而犯罪行为会遗留痕迹,这样一来,痕迹检验与犯罪心理分析之间就形成了必然联系。

一、痕迹检验技术的含义和作用

1.痕迹检验技术的含义。痕迹检验技术是刑事科学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含义是应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与犯罪事件有关的人或物留下的反映像所进行的勘验和鉴定,例如对手印、脚印、牙印、枪弹痕迹、工具痕迹、车辆痕迹、整体分离痕迹以及其他特殊痕迹的检验。

按照修订后《刑诉法》对刑事诉讼证据认定的有关规定,口供不再作为认定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的唯一证据类型,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其他证据类型也将被法院采信。痕迹检验技术通过对犯罪现场各类痕迹进行系统分析、比对,可以为刑事案件侦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也能够将部分痕迹转化成为可供法院采信的证据。

2.痕迹检验技术的主要作用。总结起来,痕迹检验技术主要具有下列几方面重要的作用:

一是可以发现、提取和保存犯罪现场的各类痕迹。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来说,在对犯罪现场进行勘察的过程中,通过运用痕迹检验技术,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对案发现场的各类痕迹进行甄别和归类,迅速找到与案件侦查工作直接相关的痕迹类型。另一方面可以对有价值的痕迹进行有效提取和保存,避免因人为破坏及时间推移等因素给案件侦查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二是确定痕迹是否为特定人所遗留。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痕迹检验技术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用来确定痕迹是否为特定人所遗留,这部分痕迹主要是指一些生理性痕迹,包括手印、脚印、毛发、血液等等。这些痕迹带有典型的犯罪嫌疑人生理特征,通过对这部分痕迹进行化验、比对和分析,就可以迅速缩小侦查范围,精确锁定犯罪嫌疑人。

三是用来确定痕迹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犯罪现场痕迹的形成是与犯罪嫌疑人、受害人、目击者等的行为和活动具有直接联系的。无论是动态痕迹还是静态痕迹、平面痕迹还是立体痕迹,其都是物体受力后的作用而形成的。

二、如何运用痕迹检验技术提高犯罪心理分析水平

当前,公安机关在运用痕迹检验技术提高犯罪心理分析水平的过程中,集中存在着痕迹检验与心理分析结合不紧密、痕迹检验科学化水平不高、犯罪心理分析逻辑性不强等问题,痕迹检验技术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此,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痕迹检验与犯罪心理分析之间的沟通渠道。当前,很多地区的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侦查的过程中,痕迹检验与犯罪心理分析分属于不同的业务部门,业务分工的差异导致了痕迹检验与犯罪心理分析之间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推动案件侦破的合力。负责痕迹检验的业务部门往往将检验结果上交以后就完成了本职任务,而负责犯罪心理分析的部门对犯罪者犯罪动机等的分析则由于缺乏扎实的现场侦查基础,分析结论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有时为了寻找到必要的分析资料,还要对犯罪现场进行再次侦查,严重影响到刑事侦查工作效率。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内部协同化的工作机制,将痕迹检验与犯罪心理分析共同作为刑事案件侦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痕迹检验结论作为心理分析的重要基础,负责痕迹检验工作的技术人员也要参与到犯罪心理分析工作中,进而形成合力,提高案件侦查工作效率。

2.培养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针对现阶段痕迹检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部分专业人士提出改革现有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建立犯罪心理痕迹检验学,将痕迹检验与犯罪分析技术进行有效综合,适应新形势下刑事侦查工作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德峰.现代痕迹检验技术发展的五大趋势.刑事技术.2001(6)

谈现场工具痕迹检验 第11篇

一、检验现场工具痕迹

(一) 确定现场工具痕迹种类

对现场工具痕迹进行观测, 明确是凹陷状痕迹, 还是线条状痕迹, 或者是混合痕迹。然后根据各类痕迹的特点, 结合现场工具痕迹的反映, 确定现场工具痕迹的种类。

(二) 分析现场工具痕迹形成的作用力条件

观察客体被破坏的状态及产生的变化, 工具痕迹的位置、形状、大小、深浅、方向和相互关系, 确定作用力的方向、角度、大小, 分析工具与客体的接触过程, 从而明确工具痕迹的形成过程。

(三) 分析形成现场痕迹的工具条件

根据现场工具痕迹的种类及其形成条件, 结合痕迹在承痕客体上分布的位置、髙低、大小、角度, 被破坏目标物的状况及周围环境对形成痕迹的影响, 确定什么样的工具才能适应现场破坏的方法;具有什么形状的工具才能适应现场痕迹种类特征;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功能的工具, 才能适应现场痕迹分布、深浅和大小, 达到破坏的状况;何种质地、多大硬度、强度的工具才能适应现场工具痕迹, 从而综合推断现场痕迹是什么工具形成的。

(四) 判断工具的接触部位

通过分析形成现场痕迹的工具条件, 结合现场工具痕迹的形象特征, 承痕客体被破坏的部位、状态及作用力的大小、方向、角度, 综合判断工具的接触部位。

(五) 选择基础痕迹

工具痕迹特征反映的质量, 取决于造痕客体和承痕客体的物理属性和表面结构及相互作用的条件等诸多因素。因此, 在对工具痕迹检验观察时, 选择有代表性的、特征反映好的一个或几个工具痕迹, 作为寻找个别特征和比较检验的基础痕迹。

(六) 寻找现场工具痕迹特征

现场工具痕迹的特征可以从痕迹的痕起缘、痕止缘、痕迹壁 (痕迹面) 、痕底部位上去寻找, 可采取放大观察和配侧光观察的手段发现工具痕迹中的细微特征。痕起缘是工具接触客体开始形成痕迹时的边缘, 凹陷状痕迹痕起缘反映了工具接触部位的形状、尺寸及周边凸凹特征;在线条状痕迹的痕起缘上应寻找工具接触部位的凸凹特征。痕止缘是工具接触承痕客体最后形成痕迹时的边缘, 在痕止缘上应寻找工具接触部位的边缘形状、宽度、角度、弧度和凸凹点等特征, 特别是凹陷状痕迹痕止缘的特征相对稳定, 是寻找特征的重点部位。在痕起缘、痕止缘寻找特征时, 应对两个部位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如果痕起缘和痕止缘的形状、大小等特征不一样, 说明工具在与客体的接触过程中, 有转动、移动等变化, 这时, 痕止缘反映出的特征质量相对高一些。

二、检验嫌疑工具

(一) 送检的嫌疑工具是否有条件形成现场痕迹

在检验现场工具痕迹时, 已经对形成痕迹的工具条件进行了分析, 在此, 应对送检的一个或多个嫌疑工具对照现场工具痕迹进行观察检验, 判断送检嫌疑工具是否有条件形成现场上的痕迹。送检的嫌疑工具能否造成现场的破坏, 主要依据现场痕迹所反映的工具种类和机械力来分析, 看嫌疑工具的结构、功能是否适应现场的破坏。送检嫌疑工具相应部位上的局部形状与现场工具痕迹形状是否吻合, 将现场痕迹形状与工具形状在凸凹相一致的情况下进行检验。

(二) 送检嫌疑工具的哪一部位留下现场痕迹

若嫌疑工具符合形成现场工具痕迹的条件,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工具可能留下痕迹的部位:与现场痕迹形状相似的部位;有新鲜擦痕或破裂损坏的部位;有新的弯曲、变形的部位;有可疑附着物的部位。在初步确定嫌疑工具留痕部位后, 观测这个部位的种类特征和个别特征, 并与现场工具痕迹的特征进行比较, 以进一步证实。

(三) 制作实验样本及寻找遗留样本

用嫌疑工具可能形成痕迹的部位, 在适当的材料上模拟现场痕迹形成的条件制作工具实验样本。制作实验样本的目的是把工具上的特征变成与现场丁具痕迹凸凹结构相一致的特征, 以利于比对检验;验证现场工具痕迹形成的条件以及送检嫌疑工具是否具备形成现场痕迹的条件;验证送检嫌疑工具遗留痕迹的部位, 确定特征的质量、数量, 区别真假特征, 以利综合评断。制作实验样本, 应选用与现场承痕客体物理属性相同的材料, 即硬度适当、干湿度接近、物质结构和塑性适合的材料, 不能因选材不当而破坏工具上面痕迹的特征。

(四) 寻找嫌疑工具痕迹特征

寻找嫌疑工具痕迹特征, 同检验现场工具痕迹一样, 也是从痕迹的痕起缘、痕止缘、痕壁 (痕迹面) 、痕底部位上去寻找, 同样可以采取放大观察和配侧光观察的手段发现工具痕迹中的细微特征。但是, 工具上的特征较难观察, 最好制成样本痕迹后观察, 以便寻找特征。

摘要:分别检验就是通过观察, 测定检材和样本各自所反映出来的特征来确定被鉴定客体和供鉴定客体各自的特征, 为比较检验提供条件。

关键词:现场,工具,痕迹,检验

参考文献

[1]陆金花, 谢志钦.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思路与应用[J].法制博览, 2016 (27) .

上一篇:安全环保技术下一篇:证券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