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2024-07-08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精选12篇)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第1篇

关键词:内外经济双失衡,宏观调控,米德冲突

一、“米德冲突”的内涵

一般认为一国的宏观经济目标主要有四个, 其中包括: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水平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而前三个宏观经济目标是属于内部均衡目标, 国际收支平衡则属于外部平衡目标。因此, 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应该是其内外经济双均衡的共同结果。但就目前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情况来看, 如果想要同时达到内外经济的双均衡是需要政府通过财政、货币以及汇率政策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的。如果在特定的情况下, 一国政府仅单独的使用财政、货币政策或是汇率政策希望来同时达到内外经济的双均衡, 反而可能会引起该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冲突。

例如: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此时汇率机制缺乏弹性, 那么当一国宏观经济正处于衰退或是失业率增加而同时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的情况下, 倘若单独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扩大国内支出, 以此刺激需求来实现充分就业反而会使得外部经济愈加不平衡;相反如若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来抑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反而会引起内部经济的更加衰退和失业率增加。因此, 在面对这种内外经济目标冲突的情况下, 即“米德冲突”, 显然政府单纯依靠单一支出调整政策或是支出转换政策是无法达到双均衡的目标, 只能是采用不同的政策分别来实现内部与外部均衡。

二、中国“米德冲突”的表现形式

实际上, 国内比较明显的“米德冲突”, 其中一次主要集中在1994年—1996年, 这也与当时这一阶段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的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众所周知, 在新中国刚成立之初, 由于国内一度面临资金缺口, 尤其是外汇缺口。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国最开始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外汇管理体制, 那么直到改革开放国内经济转型, 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外汇分配领域, 才逐渐放开外汇管制, 取缔外汇双轨制、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外汇体制改革之后, 人民币对美元便开始大幅贬值, 同时使得对外贸易迅速扩张;另一方面, 由于国内在资本项下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 积极依靠引进外资来弥补国内外汇不足的局面。这就使得当时国内国际收支形势发生了变化, 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同时进入顺差, 而外汇储备也由1993年的211.99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1050.29亿美元。而外汇储备的增长虽缓解了国内长期外汇缺口的危机, 但由于当时国内面临着自改革开放以来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 再加上外汇留成制已被结售汇制所取代, 便造成了大量的基础货币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到市场中, 再度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使得国内进入了国内经济过热与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矛盾局面。

除此之外, 我国在1997年—2000年间曾面临了另外一种形式的“米德冲突”。即国内经济衰退、失业率增加而国际收支逆差的局面。会出现这种与上文截然相反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当时政府为了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而采用了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而经过两年的经济调整, 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有所抑制、物价也趋于稳定, 但是这却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造成了影响。与此同时, 虽然经过外汇体制的改革, 我国在国际收支方面始终保持着顺差, 而且每年顺差额度都有大幅的增加, 但是由于当时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周边国家货币竞相贬值, 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所增加, 继而我国贸易出口也频频受阻, 国际竞争环境日趋恶化, 贸易顺差额下滑比较严重, 在1997年我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为3696271万美元, 而到了1998年仅为3147142.95万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还出现了632143.9万美元的逆差。即国内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形势严峻的同时, 对外国际收支却存在逆差现象, 这样就出现了对内需要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缓解通货紧缩压力, 而对外为了解决国际收支逆差、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又要采取从紧的经济政策的矛盾。

第三次比较明显的“米德冲突”是在2007年。但实际上从2003年起, 国内已经出现通货膨胀的压力, 到2004年6月CPI已超过5%, 再到2007年上半年股票、房地产、土地价格都开始全面上扬, 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已经很明显了。而在国际收支方面, 我国从2003年起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始终都维持着双顺差, 而且每年顺差额度都在攀升。由此, 我国又再次进入了国内经济过热, 对外国际收支顺差的内外经济目标相冲突的局面。

三、如何应对中国经济中的“米德冲突”

在面对国内这几次较为明显的“米德冲突”时, 我国有时是采用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与促进人民币缓慢升值政策的组合;有时是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的组合。这些政策虽然从理论上可以将内外双失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但是有些时候, 尤其是在短期内可能会失效, 甚至是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例如在国内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的双失衡情况下, 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国内曾采用抛出人民币增加外汇储备的措施。然而为了实现外部经济均衡却使得外汇占款迅速的增加, 而这又减弱了为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当时所采用的紧缩性宏观政策, 最终造成了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

因此, 在面对这种两难的境况下, 国内许多学者也曾提出应该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浮动汇率制, 用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来抑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同时采用货币政策来应对国内的通货问题、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结构。但是,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 即便是实现完全的浮动汇率制也未必可以完全解决一国国际收状况。因为国际收支的均衡不仅需要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对其进行平衡, 但更取决于一国进出口结构、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国民收入情况以及消费者偏好等诸多的因素。因此, 当我国在面临双失衡时, 应该将多种政策综合使用, 同时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政策工具加以配合。其一, 当国内在出现经济衰退, 同时经常、资本账户盈余缩小, 甚至是存在逆差的困局下, 国内可以通过采用减税政策, 同时对教育、医疗和公共设施等进行投资来刺激国内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以此来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同时对流入国内的国外短期套利资本进行控制, 达到人民币币值稳定的预期。其二, 当国内存在经济过热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来打破原有依靠出口作为消费国内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所造成的制造业过剩产能的主要渠道, 以此来缓解贸易顺差;同时对内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韩莉.对中国“米德冲突”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 2008.24 (175) .

[2]刘晓喆.米德冲突:国际经验与中国面临的难题.上海社会科学院[D].上海:博士论文, 2008.

[3]陈颂东.我国1992年和2003年两次通货膨胀的比较研究[J].理论月刊, 2007 (5) :138-141.

如何应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 第2篇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引发网民的广泛热议和殷切期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未来中国发展方略的一个重大嬗变,也预示着中国经济将达到新的发展层面。

不少学者认为未来中国面临的挑战更为严苛,既包括贫富差距拉大、贪污腐败难以根治、环境保护压力增加等考验,也包括人口红利下降、社会医疗保险严重不足等问题,更有眼下即将破题的收入分配改革、促进经济“稳增长”等任务。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将取决于我们能否战胜面临的各种挑战。

十八大报告给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的中国经济方针政策制定了5个重点,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准。

报告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倍增指标,而要完成这些指标,就必须把五个重点领域的工作稳步推进。报告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坚持市场经济走向”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发挥作用?当务之急,应该是政府职能转型,从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强调“法治”而非“人治”,倡导“平等”、“公平”。此外,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经济驱动方式不改变的情况下,结构调整调什么?产业结构该如何提升?如何促使区域协调发展?怎样有效破解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民生问题?这些都是需要着力解决的。

全球化背境下,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显然是大势所趋。而在这方面,风云变幻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除了调整进出口结构外,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金融风险,提升对外竞争力水平就显得极为迫切。

中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第3篇

救市方案起不到根本性作用

《新华商》:为什么美国85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获得通过以及全球联手减息之后,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受到影响并且日趋恶化?比如说冰岛面临“国家破产”,韩国、巴基斯坦甚至日本也受到了不同程度损害。

张晓晶: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心。

美国救市方案本身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以什么样的方式救市还存在争论,比如是直接注资购买“问题”资产还是采取其他方式;在85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中,到底是哪些资产或哪些“倒霉蛋”最终能够得救,还存在模糊地带;新总统上任后如何实施救市方案也有疑问,比如说美国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曾在芝加哥大学呆过,但这次反对救市的主要就是芝加哥的经济学家们,如果他上台,救市的道路究竟怎么走还有待观察。

目前次贷危机的蔓延,使得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华尔街,而是已经扩展到了欧洲和其他地区,同时问题也并不仅仅存在于金融领域,而是开始逐步向实体经济渗透。因此,旨在缓解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救市方案并不是万能的,特别是难以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有不少人认为最坏的时候还没有到来。

美国9月份的数据印证了市场的担心。美国供应管理学会的数据显示,9月份制造业指数已降至2001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美国消费信贷数字也下降得很厉害。美国企业经济协会针对48名经济学家的问卷调查结果认为,第三季度美国GDP将下降1.1%,如果年底前信贷状况得不到改善,2009年第一季度GDP将下降0.5%。

美国的高消费模式能否持续,这是美国经济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短期内不会得到解决,各种救援措施也不能起到根本性的扭转作用。

中国需做到“一保两控”

《新华商》: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该如何应对此次金融危机?

张晓晶:面对国内经济下滑与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我认为可以采取“一保两控”来应对当前的种种挑战。所谓“一保两控”是指“保增长,控金融风险,控通货膨胀”。控通货膨胀之所以摆在第三位,是考虑到随着全球经济下滑以及我国经济回调,总需求在下降,通货膨胀的压力在减轻。尽管就未来而言通货膨胀还要警钟长鸣,但近期风险并不大。

《新华商》:那么怎样才能“保增长”?

张晓晶:从消费、投资与出口来看,今年消费会保持平稳增长,出口回落也基本在预期范围内,问题在于投资。因此,保增长的核心是稳投资。

稳投资又有两块:一块是公共投资,一块是私人投资。对于公共投资,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投资控制恐怕要有所放松,但决不能一哄而上,导致体制复归。尽管从短期效应来看,公共投资见效更快,但可能是不计成本,不顾后果,缺乏效率的,这与科学发展观相悖。因此稳投资要两条腿走路,既包括公共投资也包括私人投资。并且从长远来看,稳住私人投资更重要。现在很多企业家手里有钱,但不去投,都在观望,因为前景不明朗甚至很悲观。因此,政府的政策要在稳私人投资上做文章。

稳住私人投资包括几个建议:第一,财税政策为企业减负。企业现在面临着多方面的成本上升,在负重前行,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因此要全面推广从生产型增值税到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第二,从紧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这样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困难。第三,放松管制与准入政策,打破垄断,促进公平竞争,形成较好的私人投资环境。

《新华商》:如果说通货膨胀现在还不必太担心,那么在保持增长的过程中,中国该怎样控制金融风险?

张晓晶:华尔街金融危机在蔓延,也要引起我们对金融风险的高度警惕。目前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控金融风险主要有这么几条:

第一,保持币值的相对稳定。有人认为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扩大内需,但这恰恰忽略了升值的紧缩效应。在经济面临下滑的形势下,人民币大幅升值无异于雪上加霜。另外,面临金融动荡,最好的办法是保持币值的稳定,这是中国成功抵抗亚洲金融危机的宝贵经验。

第二,加强对于资本流动的监控,特别是防止资金的大进大出。在美国出现信贷紧缩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大量外资抽走;但是金融风暴又会造成资本流向安全地带,而中国可能就是一个避风港。因此,大进大出都要严密监控,特别是更要警惕大出。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产业结构,内需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国际影响较大, 经济危机及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受到重创, 致使我国经济在内部投资、消费、出口三方面本身的问题更加明显, 因此, 探讨并详细分析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及对中国的影响, 有利于对制定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对策和解决办法, 使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减到最小。

一、经济危机下中国的经济问题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 一切的经济问题最终都会体现在这三个问题上, 因此, 笔者在这里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上述问题。

(一) 投资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 我国目前的投资比例是失衡的。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放缓, 出口受到冲击,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 我国的经济投资结构以政府公共性投资以及衍生出来的引导性投资为主, 以市场竞争发展为主的投资方式并没有发挥作用, 投资意愿薄弱。并且, 政府投资后期, 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都有待提高, 甚至可以说, 上述问题使我国的经济环境恶化。

(二) 消费

消费不仅仅是收入高低的问题, 其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医疗、教育、住房、物价等等多方面因素, 内需的不足使我国过于依赖出口, 致使我国在经济危机中处于极其被动的位置。我国是装备制造业的大国, 消费水平有限是必然的, 而这样的后果就是在外部环境即经济危机产生后, 外在的需求急剧降低, 自身的需求和消费又不足, 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和商品积压, 致使生产萎缩, 很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同时产能过剩的后果是资源消耗和贷款循环的放缓, 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下降, 经济效益下滑。可以说, 在目前的状况下, 拉动我国经济消费的内需对于我国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能否摆脱绝境和迅速复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出口

出口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它在很大程度上牵扯到了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多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 并没有掌握核心和关键的技术和专利, 在人民币升值与生产成本均加大的情况下, 却没有办法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受到冲击, 产量锐减, 造成巨大损失。作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了冲击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同样, 我国的经济结构也会出现问题。

二、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对策

(一) 改善外部投资大环境, 恢复经济秩序

外部环境的恶化使很多投资者都将资金握在手中, 对市场没有信心持观望的态度, 这样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 在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出现疲软的状况下, 我国应该积极发展新的国际市场, 创设良好的投资环境。这里, 政府应该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 给予大力的政策和扶持力度, 鼓励装备制造企业积极的寻求发展机会。

(二) 引导公平有序的竞争, 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本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发达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不到位, 致使金融次序混乱, 导致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原本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 一旦其脱离严格而规范的监管机制, 相继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就会出现和发生, 而这些一但出现就会打破市场的平衡体制。所以, 金融监管在市场的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杜绝一些非法的金融行为搅动市场, 发现苗头马上采取措施解决, 合理的引导经济资源和金融资金流进市场中真正需要的企业, 这样我国的经济才能以合理有序的发展。同时, 还应该加强金融市场中信用机制建设, 完善信用机制发展, 使市场在信用机制的框架下公平有序的发展, 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口及环境之间和谐的发展, 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扩大内需, 提高国民消费能力

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其国民的消费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欧美发达国家因为其优异的社会保障系统, 致使其国民消费水平和意愿远远大于我国。我国因为人口基数大、底子薄等原因, 社会保障体系同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很大的距离, 这样就使得我国居民普遍消费能力和意愿偏低, 很多人毕生都从事着攒钱的“事业”, 经济学领域有个非常有名的“美国老太与中国老太”的故事, 其背后隐含的问题就在于此, 因为社会保障的不健全, 国人大多怕出现疾病、失业等问题, 因此, 国人的消费理念相对保守。应该建立涵盖政府、保险机构、慈善机构三方的多方位的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并且不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 减少甚至消除国民在这里的担心。这样, 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的消费水平, 刺激消费和拉动内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需提高, 居民的消费能力就会提高, 社会保障系统更加的完善后, 居民的消费意愿也会提高, 这样, 产能过剩和购买力的问题就会得到缓解, 对出口的依赖就会降低, 这样, 在我国建立一个良好的、对外界依赖小的资金流动体系, 使经济呈健康有序发展。

此外, 除了上述措施外, 还应该调整我国产业结构, 尤其在当前的情形下, 提升产业结构已经是当务之急。应主要调整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 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升级改造, 积极采用新技术,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 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 加大专利保护, 掌握核心技术控制能力和研发能力, 加强我国在国际的地位和话语权。

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今天, 金融危机的影响对我国不言而喻, 在不断加强经济增长的同时, 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注意调整经济机构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缓解经济危机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中国经济持续有序发展。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论文 第5篇

论文摘要: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论述了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论文关键词: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

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经济有“华人钱库”之称,主要原因是战后这一地区崛起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华人金融集团。

计有:

泰国的以盘谷银行的陈弼臣、泰华农民银行的伍班超、大城银行的李木川、京华银行的郑午楼等四大金融集团为中心的11家华资银行,其分支机构超过了1000家,是实力最强的海外华人金融集团。印度尼西亚林绍良的沙林集团和李文正的力宝集团所合办的中央亚细亚银行,拥有资本4130亿盾;李文明、李文光的泛印集团,拥有资本3279亿盾。新加坡以郭芳枫、郭令灿的丰隆集团和李成义集团为代表的13家华人银行,其国外分行达84个,其中李成义集团的华侨银行资产额达28.4亿美元。菲律宾的13家华资银行,其分行超过300家,资产总额为49238百万比索。以及马来西亚的李光前、李成伟的南益集团,黄庆昌的大华银行集团等等。

据估计,目前仅东盟五国(不包括文莱)中华人银行及其他金融公司的资产数约为500亿美元,其中陈弼臣、林绍良、李成义、郭芳枫,郭令灿等金融集团的资产数都超过10亿美元。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的实力由此可见。

一、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的形成大都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东南亚地区的原住民普遍轻视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活动,从事这类经济活动的角色一般都是华侨。他们活动于东南亚地区的城乡之间,在长期的商业经济活动中积累了资本,其中有一部分转化为金融资本,以为华商提供融通资金,适应日益扩大的经济活动的需要。

二战后,殖民主义经济在东南亚崩溃,刚获得独立的东南亚各国由于资本贫乏,不得不借助已经成长起来的华人金融资本来发展民族经济,东南亚各国的华人金融资本因此得到迅速的发展。在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的形成和发展(1)过程中,有些华人金融集团通过与当地民族金融资本或外国金融资本相结合、与当地上层人物相结合的方式,使资本得到稳定的增长和积聚,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大金融集团。如印度尼西亚林绍良的沙林集团就是因与印尼政府首脑苏哈托家族结合而发展的`。马来西亚郭氏兄弟集团也因与马来人的国家资本及政治家有密切联系方形成今天局面。在泰国,华人金融集团与王室、政界关系密切,是其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金融集团的要员出任政界,从政界引退后,又重返金融任要职,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二、东南亚各国华人金融集团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情况不尽一致,但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这就是:

(一)东南亚华人金融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正常积累主要来自当地,而且主要用于当地进行扩大再投资。因此无论就其长期历史形成过程或就其内容实质来分析,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都是东南亚民族金融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国家甚至是主体组成部分。

(二)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在政治上普遍依存于当地的军人、王室及政府,凭借与各国国家资本的结合,在服从并服务于该地区民族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该地区连续不断的排华反华浪潮中,这些华人金融集团不但依旧能生存,而且发展得相当迅速。

(三)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多数与欧美日等外资有密切关系,得到外国资本扶持,与外国银行合资设立跨国金融公司,结成资金网络,经营国际金融业务。并收买海外金融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业务范围扩及欧亚美,在世界金融巨子之列中享有一定的国际地位。

(四)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大多具有浓厚的传统的家族、宗族、帮派色彩,但经营方式有所改进。金融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已分开,采取西方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组织起股份有限公司,请专家管理,自动化程度较高,活力很强。

三、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资金雄厚,业务广泛,拥有一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为世人所注目,是东南亚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可以这么说,战后东南亚各国经济建设的每一个成就几乎都同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相对原住民的私营民族金融资本而言,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要强大一些,或者说强大得多。如泰国以盘谷银行为首的6家华资商业银行1982年总资产额为2092亿铢,约占当年泰国商业银行总资产额(3280亿铢)的63%。印尼80年代时华人资本与原住民私营民族资本之比为2.5:l。

可见在东南亚的金融领域中,华人金融集团占有一定优势,而且是明显的优势。但是从整个东南亚金融经济来看,华人金融集团并没有取得支配地位。

也就是说。作为东南亚民族金融资本重要组成部分的华人金融集团并不是,也不可能是该地区金融的主宰者和支配者。以印度尼西亚为例,根据1981年对全国最主要的70家银行的统计,总资产为12万亿盾,其中国营银行占85%,外国银行占6.5%,私营银行占8.5%。华人银行只占私营银行的一部分。

说明在印度尼西亚,国家金融命脉仍为国家资本所控制。在东南亚其它各国,华人金融资本在整个金融经济中所占比重尽管高低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国家金融资本才是控制东南亚各国金融的主要力量。

四、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东南亚华人金融集团出于血浓于水的民族亲缘关系,在捐助中国家乡建设和投资大陆,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经贸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良好的作用。

有些金融集团还在上海、厦门、汕头、广州、海口等设立了金融机构。有“金融魔术师”之称的泛印集团总裁李文正还提出了全球华资大联合的设想,以便在全世界范围内同美、日、欧金融资本相竞争。他说;“如果抛开国籍观念,来个华人资本大联手的话,绝不会输给日本人。”

中国应当如何应对经济增速放缓? 第6篇

中国总理李克强向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各界领袖表示,不必为中国增长减速而担忧,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目前中国也在重点确保“合理”的经济增速。

他的这番话点明了中国未来多年经济增长的一条重要道理:关键问题并不在于具体的增长速率,而是推动增长的动力。对中国而言,重要的是从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向生产率引领增长的模式转型。

老龄化的中国

与许多国家一样,中国也迈入了老龄化社会。过去50年间,人口快速增长带动劳动力队伍扩张,大幅推动经济增长。但现在放慢的人口增长会对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影响。

中国的劳动力队伍有可能在未来50年里减少五分之一。如果继续维持目前的趋势,65岁及以上的赡养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例有可能达到一比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最新报告《全球经济增长:生产率能否拯救老龄化世界?》中指出,中国的就业人数可能于2024年就会达到顶峰。

提高生产率是当务之急

在这样的情况下,推动GDP增长的重任就必须借由提高生产率来完成。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过去50年间,中国的生产率增至最初的14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高达77%。

但由于人口结构的迅速老龄化,即便未来50年内能够延续如此迅速的生产率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速也可能会降低30%,此前持续半个世纪的7.6%的年增长率或将减慢至5.3%。

这一数值依然明显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但中国生产率增长提速的潜力很大,并可以做得更好。

发展机遇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现,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生产率增长潜力约有80%来自缩小与最佳实践在运营和业务层面的差距,其余则来自创新——不仅仅指科技方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企业和流程的创新方法。

让我们逐一考察四大重点行业:

汽车制造。如今,中国庞大的汽车制造业已达到发达经济体平均生产率水平的67%。但如果大量小厂商并存的现状得以改观,即减少工厂数量,扩大生产规模,则生产率最多可上升50%。

农业和食品加工。机械化可大幅提升生产率。目前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仍然相对较低,平均每千公顷仅有9台拖拉机,而美国和印度分别为27和16台。举浙江省的实例,机械化可以将当地种植水稻所需的劳动力减少40%以上。这显然会造成移民方面的影响,政府因而在相关政策上保持谨慎。

零售。中国零售行业正在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大鳄的引领下转型。到2020年,网络销售额有可能高达6500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市场的总和。网络零售的生产率要远远高于实体零售。目前,中国网络零售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水平的三分之二,而零售业整体与美国的差距75%~80%。如果中国的网络零售商能赶上其他国家同类企业的生产率水平,那么中国零售业的整体生产率可以提高14%。对实体零售而言,向现代化业态转变是提升生产率最有效的方法。中国在这一领域也不断进步。2000年到2009年间,传统食品杂货商店占食品杂货销售总额的比例已从31%降至15%,主要原因是相关法规鼓励产业整合。

医疗保健。医疗保健的支出增长如此迅速,提高生产率更是当务之急。中国的医疗保健支出几乎已上升到五年前三倍,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万亿美元。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是提升行业生产率的有效手段。目前,中国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是10天,造成住院费用居高不下。而住院时间是有办法缩短的。如自2000年以来,日本的病人住院时间缩短了近一周(当然仍然较长),主要方法是改用侵入性较小的外科手术方式,以及采用数字化技术监测在家病人。

经济增长虽然放缓,但可以朝着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如果中国的经济要延续繁荣,就需要生产率与创新成为前进的核心动力。

企业如何应对财务危机 第7篇

无论企业处于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中,都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财务危机的最主要特征是财务支付能力不足,资金周转失灵,财务关系恶化,经济效益下降。无论财务危机起于何时,一旦发生,就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引起企业内外部财务关系人的恐惧和怀疑,对企业在财务公共关系上的应变能力提出挑战。财务危机管理应当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对财务公共关系方面发生危机的预防、应对和善后处理可叫做财务危机管理。财务危机管理虽不是什么新理论,但还不成熟、不完善。我国有一些企业开始把财务危机管理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许多经理人员有了财务危机意识,但财务危机管理仍需要加强。财务危机管理和一般财务管理相比有它的特殊性。财务危机管理和企业所处的企业文化、经营状况及财务关系人素质等因素联系紧密。

企业出现财务危机,不一定全是坏事,处理得当,会增强企业的美誉度及凝聚力。当然处理不当就是坏事了,会加速企业衰落。如企业遭遇债务不能偿还财务危机,通过借新债还旧债、债务展期或债务重组方式都可以化解财务危机。但如果赖账,则可能遭到债权人起诉,最终将企业推向倒闭。

二、财务危机管理的原则

(一)承担责任原则。

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对自己和利益相关者都造成了不利影响,既可能造成经济损失,也可能造成感情方面的伤害。这时企业应当勇于承担责任,不要再进一步伤害利益相关者。愈推卸责任,利益相关者就越不信任企业,企业的压力就更大。

(二)真诚沟通原则。

财务危机发生后,由于财务信息不对称,各种负面消息四起,更不利于企业化解财务危机。但如果企业态度诚恳,真诚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公开财务信息,就可以化解矛盾和冲突,给企业创造解决财务危机的人文环境。

(三)快速反应原则。

即处理财务危机速度要快,发现财务危机的苗头就要及时想办法解决问题,不要等问题积累多了才去处理,那样往往花很大的代价也解决不了问题。

(四)系统管理原则。

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往往会顾此失彼,处理问题不系统,没有秩序。所以要用系统管理思想统筹解决问题。

(五)权威证实原则。

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有时自己怎么解释、努力都不能让利益相关者满意,这时可以考虑请有公信力的政府、协会、有实力的大企业出面帮助说话,做工作,重新赢得利益相关者的信任。

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重灾区是内外部债务不能及时偿还。内部债务不能及时偿还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外部债务不能偿还会引起债权人的诉讼,严重的话会导致企业破产。企业应当增强应对财务危机的能力,一个未经历过财务危机考验的企业,不能算真正成功的企业。如何处理好财务危机,并从不利局面中找到转化的契机,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补上的重要一课。

三、财务危机管理计划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及高级管理人员一定要居安思危,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危机管理计划。这样一旦出现财务危机,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制定财务危机管理计划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财务危机管理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不能纸上谈兵。

(二)财务危机管理计划必须系统、全面、连续,应明确相关组织和人员的责权利。

(三)财务危机管理计划必须保持灵活性、前瞻性。计划不能僵化教条,重点在于灵活地解决关键问题,而不是细节和特定的财务危机事件的描述。

(四) 财务危机管理计划的制订应该全员参与。应该是企业领导、财务管理人员、普通员工精诚合作的结果。否则出现了财务危机, 这个计划也难以执行。

(五) 财务危机管理计划的制订应建立在可靠的信息基础上, 是在对内外部信息的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 并且大家对信息进行了共享与充分沟通。

(六) 财务危机管理计划对细节也应当关注。要预防一些细节上的疏忽导致的财务失败, 当然这是在重点突出时的完美计划要求。

(七) 财务危机管理计划应当有清晰的业务流程。即出现财务危机时, 如何报告、如何沟通、如何应对、如何快速实施计划等。

(八) 财务危机管理计划应当有主次之分, 应当识别轻重缓急。即识别什么事重要, 应当及时处理, 及时解决, 什么事可以缓一下。

(九) 财务危机管理计划也应当有预算。这个预算与企业全面预算一样重要。应当根据自身的各方面的实力, 确定一个预算额度, 以便应对财务危机事件的发生。

企业如何应对网络危机 第8篇

和以往的公关环境不一样, 在2011年开始, 微博等网络传播工具的红火更深程度地改变传统的危机扩散机制, 传统媒体一统舆论的格局一去不复返。

以往的危机公关重点是传播媒体的公关, 彼时的传统媒体拥有足够的公信力。受众缺乏其他信息来源, 在没有怀疑的依据之下, 媒体所报道的真相自然成为事情本身的真相。而在互联网时代, 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 传统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只要和受众获取的信息有所偏差, 就会受到网民的质疑。

在新的舆论环境中, 企业必须认识到, 危机公关成功与否的关键之处, 在于能否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能否更好地与网民进行沟通, 以达到尽快平息事件关注度的效果。

所以, 对企业而言, 危机公关中, 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不亚于对传统媒体的引导。当网络危机来势汹汹时, 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中国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铁道部的7·23动车追尾事故、达芬奇家具造假这三大危机主体应对危机的失败, 令其最终演变成“全民公敌”。如果说在平面媒体上, 这三大腕儿还是有个危机公关意识, 那在互联网上的公关危机则是一片空白, 不能不让人讶然。当然, 这不能说这三大腕儿没有在网络公关危机采取任何措施, 相反, 他们都采用了删帖的方式企图断绝信息传播的可能。只是, 这种操作不仅对化解危机帮助不大, 反而进一步激发公众的反感。

网络危机应对的三大误区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 传统的危机公关都没有好好掌握, 在面对网络危机时, 采取的粗暴式公关行为, 就陷入三大应对的误区:删帖、对抗、伪装。

删帖:这种做法只会起到欲盖弥彰, 且会激起当事人或网友继续挖掘真相。

危机管理是一个敏感话题。在情况瞬息万变的网络社会, 企业在遇见负面新闻的时候, 会很自然地想到去删帖, 大规模动用水军造势, 刻意地删帖、遮掩、屏蔽负面新闻。

中国红十字会、铁道部都曾在危机公关中动用自身的影响力在微博上屏蔽相关信息, 阻止公众对此事的关注和谈论。诚然, 如果中国红十字会和铁道部有足够的能力让所有的主流媒体闭口的话, 这种方式确实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当然, 这仅仅局限在危机还没有大规模爆发之前 (更重要的是有行政力量的干预, 这些不是一般企业可以用到的资源) , 如果这种删帖、屏蔽的动作是发生在危机全面爆发, 已是全民讨论的时候, 则完全没有作用, 顶多起到信息屏蔽的作用, 并不能引导舆论。只会坚定公众对危机主体的不信任感。

危机公关成功与否的关键之处, 在于能否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能否更好地与网民进行沟通, 以达到尽快平息事件关注度的效果

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做这方面的工作, 网民很可能会因为这些网络运作对公司产生反感情绪。“奶粉门”危机时, 有媒体公开报道, 三鹿的广告公关公司曾经建议三鹿花300万搞定“搜索大佬”百度公司, 要求屏蔽负面新闻, 但最终遭百度拒绝。这样的消息一经传出, 更加速了三鹿危机的恶化。

对抗:当企业受到错误网络舆论报道时, 有些企业往往会急于澄清或对其进行法律威胁, 这种强硬对抗的策略往往起到反效果。

在未能取得网民信任的前提下, 企业任何急于澄清的行为, 都会被网民视为托词、辩解。何谓真相?民众相信的事实就是真相。而事实的本身并非是真相的全部。所以, 危机沟通必须两个层面同时进行:情感沟通取得网民信任, 事实沟通澄清事情原委。而企业如何专注于情绪的对抗、偏执于事实的澄清, 只激起网民进一步对抗行为。

伪装:通过伪装身份的方式来为危机主体解围, 这种做法很危险, 一旦被认定是危机主体的枪手, 所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危机本身。

关于洗白, 无疑是前段时间郎咸平对郭美美母女访谈的表现最具有典型性。尽管郎咸平一再强调自己只是给郭母女辩解的平台, 提供质疑的空间, 同时炮轰某些媒体和网民的下流攻击。

但在汹涌的民意面前, 这仅仅是被看做狡辩。如果郎咸平真是在为中国红十字会洗白, 这一次的节目也是足够失败。一度的“良心教授”都被拖下水遭受网民唾骂, 可见无论是谁伪装成第三方为危机主体洗白, 必然承受着巨大的风险。在节目播出之后, 非但没能引导公众言论, 反而进一步刺激公众探寻真相的好奇心。

如何建立网络危机应对机制

公共关系基本概念是组织机构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创造良好环境所进行的面向公众的传播行为。基于这一基本概念, 公共关系是一项主动、有计划、有目标、有对象、有策略的传播行为。然而事实上, 我们所能见到的“公关”行为几乎都与危机有关, 似乎没有危机就没有公关。在传播模式上, 公关也变成了“攻关”。所以我们看到了只会哭泣的达芬奇、只看到宣传得十全十美的味千拉面、还有危机发生后说“至于你信不信, 反正我信了”的铁道部。

危机公关讲究迅速和系统运作, 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 这要求企业在日常的管理工作当中应该充分重视网络危机应对机制, 而不是被动的由集团办公室、总裁办公室或者媒体关系部门承担, 并且其功能仅限于危机“攻关”了。

企业或组织可以通过三个步骤建立全面的危机应对机制:

1、建立全面危机体系

体系的作用在于形成强力有效的操作模式。建立全面的危机体系, 最关键就是做到预防为主。传播救不了恶品牌, 最大限度地杜绝危机的发生, 源于是否用良心做企业。三株口服液是一个公关危机失败案例, 而三鹿奶粉则是自取其亡的案子, 与危机公关无关。

全面的危机体系包括:预警机制、控制与化解机制、评估机制、修补机制。

预警机制:建立起专门部门, 配备专职人员, 收集、分析、研究各类信息资料, 跟踪了解包括顾客、竞争对手、投资人、政府与监管部门、媒体与舆论等各个层面对企业的报道和意见, 并对容易引发企业危机的信息进行判断。研究境内外媒体和舆论对本企业的“兴奋点”, 以便在危机发生尚处于信息传播时及时准确地做出预测和判断, 为控制危机争取主动。

控制与化解机制:危机无法消灭, 但可以控制危机造成的损失。危机一般都具有突发性质, 留给企业的反应时间极短, 这就要求企业在平时制定相关的危机处理手册。在判断危机发生时, 预警机制中配备的成员成为危机处理的核心成员, 明确对外信息端口和媒介、收集分析等专职人员, 及时、真诚地与媒体面对面沟通, 为化解危机创造有利条件, 并通过权威渠道发布正确消息、澄清事实真相、公布处理结果, 必要的时候公开道歉。

评估机制:对危机发生和处置事件的评估, 是检查企业管理与运营体系的最好时机。同时为企业重塑形象提供足够的事实支持。

修补机制:修补机制是重塑企业形象的开始, 危机的平息并不代表危机公关的结束, 相反, 企业需要借助危机公关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机会进行发掘利用, 达到更好地塑造与强化企业形象的目的。

2、健全网络沟通平台

实际上, 企业危机事件的发生, 虽然具有突发性特点, 但其后果并不是不可以控制的。一般讲, 一件突发事件, 要转化成危机事件, 需要经过信息传播、冲突演变直至危机产生三个阶段。健全的网络沟通平台在信息传播、冲突演变之间充当重要的角色, 7·23事故充分说明, 在裂变式传播的网络传播时代, 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已经无法跟上信息的变化, 这就需要企业健全自身的沟通平台, 第一时间与公众沟通, 回答网民最关心的问题。

搭建健全的网络沟通平台, 主要是借助微博、MSN、QQ、博客、官网等自媒体平台。当然, 这些频道的搭建不仅仅只是开通这么简单, 真正有效的沟通平台应该是积累一定的“粉丝”, 在危机公关的过程中, 利用这些平台影响粉丝的观点, 进一步通过粉丝这个第三方渠道传播企业利好信息, 增加其公信力。如果只是在危机发生之后才运用这些平台去发布企业声音, 难以形成规模传播, 并不能成为危机公关中的亮点。这一点上, 戴尔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建立的官方账号, 不仅与粉丝日常交流, 更重要的是培养粉丝的信赖感, 甚至将自身品牌打造成意见领袖。在这种情况下, 就算出现危机, 粉丝大多会等待官方说法, 而不会盲目相信和传播网络上的负面信息。

3、积累网络危机应对资源

早在上世纪40年代, 美国传播学者发现, 大量的信息经某些活跃分子中转或过滤, 形成价值判断, 再传递给大众。这些活跃分子就是传播学意义上的“意见领袖”。互联网的出现, 极大地拓展了言论空间, 从学界、媒体、文艺界和其他专业领域 (如金融业、IT业) 上网人群中, “意见领袖”批量产生, 特别是在社会化媒体上各显其能。这些“意见领袖”由于公众关注度很高, 已然使这种“自媒体”升级为社会“公器”。

面对网络上“意见领袖”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根据传播学规律, 与网络意见领袖保持有效的沟通, 并适当进行引导, 在危机频发的互联网时代, 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与网民沟通的途径。其实, 这好比传统危机公关中与主流权威媒体搞好关系一样, 无非都是借助“意见领袖”的第三方意见达到引导甚至说服公众的目的。

在积累这种网络危机应对资源时, 企业一定要注意放低身段, 切忌自认为自己可以一手遮天, 更不要认为有钱就可以解决问题。网络意见领袖不是水军, 不是五毛党, 和他们的合作应该是慢慢深入, 最终达到相互协助的目的。

资料链接:网络危机特征

危机酝酿期:一般来说网络危机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而量变是危机的成型与爆发, 并且危机是由多个因素动态发展的结果, 因此潜藏危机因素的发展与扩散阶段是危机管理的重要阶段。如果企业或组织在监测过程中, 发现网站或论坛等出现批评性或负面言论的帖子, 一定要引起警觉, 进行分辨与分析, 确认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危机爆发期:当事件突破危急的预警防线, 网络危机便进入爆发期, 并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如果不能立即处理, 危机将进一步上升, 其杀伤范围与强度会变得更大。

危机扩散期:当网络危机大规模爆发之后, 会对其他领域产生连带影响, 有时会冲击其他领域, 造成不同程度的危机。

危机处理期:该阶段进入危机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后续发展完全取决于危机管理决策者的专业能力。通过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将其消灭在萌芽阶段是最佳的危机处理途径。

金融危机下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第9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金融监管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与弊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世界各国经济出现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经济全球化相对于非经济全球化而言, 是一种制度创新, 该制度的形成是缘于它能提供的相对于非经济全球化更多的实际和潜在的利益。在这种制度框架下, 国家经济主体的视野已不再局限于本国一隅, 而是能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优势, 并进行配置。在经济现实中, 我们也看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日益享受到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高质量的物质产品、高素质的无形服务, 以及高效、利润和发展机会。但我们还应看到另一面, 即经济全球化不仅能够带来诸多好处, 同时也能带来弊端, 甚至能形成经济全球化的“陷阱”。因为发达国家经济起飞的发展路径以及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的实践告诉我们, 经济全球化并非发展良方, 如果运用不当, 甚至能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陷阱”, 乃至引发经济危机, 导致经济全面衰退。当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证明。1.1发达国家在赶超发展阶段的路径启示经济全球化的首推者是西方发达国家, 西方发达国家是不是依赖经济全球化而进入发达国家之列呢其实不是。以德国为例, 实际上, 它在经济起飞阶段推行了保护国内市场的政策, 只是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乃至能与发达国家抗衡时, 其贸易政策才发生相应变化。在18世纪, 英法是当时的发达国家, 经济实力雄厚, 德国当时只是欠发达国家, 经济实力相对弱小。为赶超英法两国, 德国采取的措施是:支持德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铁血宰相”俾斯麦提高关税的总体水平, 并相继执行了旨在保护国内市场的其他措施, 如:设置进口配额、征收各种国内税等。直到后来德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在保护国内市场的政策扶持下, 才有了较大的飞跃, 并在短期内赶上了英、法等发展较早的资本主义国家。总之, 发达国家在早期的历史路径表明:完全开放国内市场的经济全球化模式并不是赶超型发展国家的必由之路。我们应该明白, 发达国家之所以积极倡导并推进经济全球化, 其目的是相对提高了经济素质。其实, 从本质上讲, 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 发达国家的用意只是在于:利用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强大的经济、技术优势, 尽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 继续保持其在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主动权, 以实现国家利益极大化的目标。1.2经济全球化所附带的高风险性及发展中国家的不成功实践经济全球化, 特别是全球金融一体化, 使世界经济具有很高的投机性和风险性。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 生产和管理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革, 国家疆域对世界经济的约束力减弱。信息技术的进步, 特别是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 使得资金的跨国流动成本日益降低, 流动效率得到提高;与此同时, 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又反过来促进了资金的全球流动, 其结果是:虚拟资本急剧膨胀, 金融资产总量及其增长与实际生产总量及其增长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虚拟经济与实质经济严重脱节。目前, 全球每天的外汇交易高达1.5万亿美元, 而现实需求至多只有300亿美元, 占外汇交易总量至多达2%, 其余的大量国际资金流动, 目的纯粹是为了套取利差和汇差等投机利润。这些投机性很强的短期游资始终像幽灵一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徘徊, 危机一旦爆发, 危害巨大, 增加了这个世界的不稳定性。我们知道, 过度投机往往伴随着市场的无序化和高风险, 这必然会破坏市场的效率, 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 提高国际融资的成本, 最终必然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正是经济全球化“陷阱”的根源所在。1.3经济全球化在带来风险与动荡的同时, 也带来高效、利润与发展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 经济全球化的“陷阱”更是发展中国家自身原因所致, 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不顾自身现实, 错误采用经济全球化政策所致。我们知道, 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产业结构素质低下、抗风险能力弱;经济规模相对弱小, 具有易受操纵性;发展中国家的这些特点决定, 在经济起飞阶段, 发展中国家不宜完全放开国内市场, 而应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同时注重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在放开国内市场时要注重策略性, 要根据自身的实力, 循序渐进地确定适合于自身的制度安排, 比如:可先实行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 待时机成熟时再实行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在实行经常项目自由兑换时, 可参照发达国家早期成功的经验, 设置相对高的关税水平、非关税壁垒, 以保护国内稚嫩产业的发展等。经济全球化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风险, 但我们并不是否定经济全球化, 其目的在于加强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风险与动荡的认识, 强调制定政策特别是关于经济全球化方面政策要从本国国情出发, 因为只有切合实际的政策安排才能恰到好处地推动经济飞跃成长, 而不至于冒高额风险成本, 最终功亏一篑。2.金融危机下我国政府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自1978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 我国便一步一步走向经济全球化浪潮, 20年的实践经验表明, 中国的经济开放战略是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坚持了渐进式的、务实的外向型战略。直到1994年我国才实行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 资本项目至今仍处于管制之下不能自由兑换。一定意义上讲, 正是这种务实的策略, 才使我国在去年乃至延续至今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免受国际游资的冲击, 免于遭受被袭击破落的命运。但鉴于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与动荡, 为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目标, 我国政府应采取如下几项策略:2.1建全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国家经济安全主要是指一国经济免于因生态危机、经济不稳定、失业、金融市场紊乱、通货膨胀、大规模的贫困、商品不安全等的冲击而处于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状态。我们注意到, 在来势凶猛的全球化浪潮以及已经发生和潜在的金融危机面前, 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已日益成为我国政府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之一。借鉴美、日经验, 笔者认为, 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 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1) 确定一个负责国家经济安全的部门。该部门应具备如下几项职能: (1) 监测、预测并报告国家经济安全形势; (2) 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战略, 定期提出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报告; (3) 从国家安全角度提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方针、政策和策略; (4) 依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适时提出我国防范和应对损害国家经济安全的具体措施。2) 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功能在于及时反映国家经济的异常征兆, 以给决策部门以指导, 及时采取措施, 将损失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特别是当前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转移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健全经济安全预警系统。3) 建立必要的储备和保障体系。建立该体系的目的在于将国家安全遭到损害时的经济损失减至最小, 防患于未然。在适当时机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法规。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不能单靠政府的力量, 还应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法规。2.2发挥经济政治大国的优势, 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1) 倡导世界各国,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建立结构合理、基础稳健的国民经济, 并保持足够的即期支付能力。其中, 调整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 即设计稳健的产业结构, 清除经济泡沫, 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外, 即合理利用外资, 控制债务规模, 保持国际收支的长期平衡和足够的即期支付能力。2) 倡导世界各国,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加强彼此之间的政策协调, 保持政策的一致性, 以使国际游资难以对不同市场进行各个击破。3) 倡导世界各国适当提高国际资金尤其是短期资金流动成本。通过增加国际资金流动成本的经济手段, 控制过度的投机。4) 倡导世界各国提高国际资金流动的透明度, 建议各国货币当局彼此之间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信息共享, 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监管信息系统。2.3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 提高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度1) 要改变传统的监管手段, 放松对金融的直接管制, 加强以促进金融业谨慎经营为目的的风险监管, 保证金融业的效率和稳定。需要指出的是, 放松管制并不是不要监管或者放手不管, 而是在放宽一些管制的同时加强某些监管, 或者在微观上放松一些管制, 在宏观上又加强某些监管。从限制竞争改为促进公平竞争和提高安全性并举, 在保证金融业稳定的前提下放松束缚金融业合理竞争的过度管制, 寻求保证金融业效率和稳定的最佳均衡点, 达到对金融运行新的控制, 而风险监管则正是适应这一要求产生的新的监管方式。2) 要努力实现金融监管国际化, 改变单项协调的管理策略, 采取综合性、国际性的监管策略、监管政策、手段, 以与全球化发展趋势相一致,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监管对象应包括国内金融业、国内金融业的国外分支机构和本国境内的外国金融机构;监管内容应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出现的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手段应比照国际标准, 监管法规和会计、审计制度均应与国际接轨。3) 采用金融新技术, 实现金融监管电子化和信息化。从金融监管的角度出发, 充分的信息量是实施监管的重要依据, 而且是危机预警和应对的基础。未来监管是以信息的处理、传播、开放为核心, 引入监管信息资源, 替代传统的文件资源, 以“监管信息本位”稍弥行政上的层级安排, 以信息的充分流动来保证监管的全面决策及专项决策, 充分解放监管信息资源的深度与利用广度。同时采用金融新技术, 实现金融电子化。

参考文献

[1]梅新育.国际金融传染机制的新特点[J].中国金融, 2007, (18) .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第10篇

金融风暴对中国运输物流行业的影响开始逐渐显现。近期行业所呈现的三大变化趋势将改变运输物流行业的竞争格局并影响业内企业的竞争方式:需求疲软且客户要求改变, 重塑运输物流服务内容;利润被进一步挤压且波动性增强, 亟待成本优化;投资意愿升温, 行业整合加速。

在金融危机下, 为了提高效率和优化成本, 跨国公司及本地企业都在考虑对供应链进行结构性调整, 这也直接影响了其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除成本外, 客户越来越多地考虑供应链的灵活度和迅速调整规模的能力, 并采用了剥离供应链资产的方式。这些结构性调整改变了客户对物流服务的选择标准, 运输物流公司应据此进行调整, 提供更为定制化的、同时也可能是利润更高的服务。

面对目前衰退的经济环境, 运营难度不断增加, 竞争格局迅速改变, 运输物流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其成本结构与驱动因素。如果不及时采取果敢、全面的行动, 企业在现阶段的生存和长期的竞争力都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一些拥有较好财务状况的运输物流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增强其业务能力, 并考虑充分利用现阶段利于并购的外部条件来实现它们的长期战略目标。三大因素正加速推动行业的并购整合。第一, 市场与客户需求不断转变, 因此要求运输物流企业拥有强大的国内网络 (足够的地域覆盖并拥有不同的运输模式) 或是国内外运输一体化网络, 亦或者是整合的物流解决方案。中国的运输物流行业集中度很低, 任何企业都有望获得领导地位, 而并购就是途径之一。第二, 由于经济危机的加深, 与物流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一致而且拥有强大网络、品牌以及基础设施资源的并购对象逐渐涌现。最重要的是, 目前的并购对象估值相比金融危机前, 已下降的幅度达到相当诱人的水平 (例如, 一家国内领先的运输物流公司的市值在2008年下降了40%) 。第三, 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扶持来支持运输物流行业的投资并购。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援助, 确保企业拥有足够资金以考虑未来的并购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搭建合资合作平台, 成立投资推进委员会, 以此促进国外企业对本地小型企业的投资与并购。

在这一非常时期, 无论是企业短期内应对金融危机的紧急举措, 还是企业发展战略提升、产品结构扩张, 竞争定位加强以及成本优化等中长期决策, 都容不得差池。一个错误的战略决定或是不当的战略重点都会使得企业陷入困境。所以, 企业应根据其发展愿景、财务状况和承受风险的能力, 从以下介绍的三种对策中寻找最合适的方案:防守对策, 采取各项速效措施, 以防守姿态应对经济危机;重建对策, 不断加强运营能力, 巩固市场地位;进攻对策, 进行结构性调整并探索业务扩张, 为下一轮增长做准备。

成本和运营优化战略:对于正在寻找成本及运营战略的运输物流公司而言, 可以根据公司的运营现状以及确定的对策, 从“快赢”到“结构性优化”举措中选出最佳组合。根据科尔尼经验显示, 选择合适的举措有望降低1 5%~2 5%的成本, 并可大大加强企业应对外界变化的灵活性和快速调整规模的能力, 帮助企业在危机过后厚积薄发。

业务与市场战略:经济危机加剧, 运输物流公司必须迅速行动, 通过有效的业务组合、客户管理和价格杠杆来维持收入。同样地,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共同决定了公司应该采取业务与市场战略内何种程度的举措。可供选择的举措有价格调整细分、客户保留举措、物流服务创新以及向不同运输方式、行业、区域/地域、供应链环节进行业务拓展等。

投资战略:对于已经拥有良好的财务状况或通过防守、重建对策改善了财务状况的企业, 应充分利用目前诸多并购对象涌现的时机, 考虑并购投资。但是, 并购是一项高风险的游戏,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高度清晰的战略、严谨的尽职调查、系统性规划和良好的实施监控。

如何应对中国经济的断层线风险 第11篇

本期主讲嘉宾:

邱继成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拉古拉迈·拉詹在2010年所著的《断层线》里对2008年金融危机做出了自己独到的解释。我们引入断层线的概念来探讨中国经济,也就是从结构脆弱性的意义上借用它。中国经济面临着结构转型与改革发展的重任,若在此过程中对转型中的断层线关注不够或措施不当,断层线即容易变为麻烦事,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中国经济的四个断层线

第一条断层线就是外需不足及出口依赖的不可持续性。过去,我们过于依赖外向型经济,今后全球贸易格局将发生很大的改变。管理贸易或贸易保护可能成为一个长期的约束条件。对于中国而言,未来经济靠大规模外需拉动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经济中的第二条断层线是过去高投资、本国低消费所形成的需求结构的失衡。2012年,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5.7%。而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上世纪80年代,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超过了一半。当时,包产到户使得农民增产增收,农村一片繁荣。因此,消费升级的关键是增加收入。另外,过去中国的高投资,很大一部分是为应对外需的。现在外需低迷,国内市场对于外需导向的产能就构成了严格的约束。

中国经济中的第三条断层线来自于金融双轨制和资本市场配置资源能力的不足。金融双轨制也是从行政分配金融资源体制向市场化分配金融资源演进过程中的一种产物,它导致资金流向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即较低利率的资金从正规体系内释放,向接受高利率的部门转移。

简而言之,利率双轨制是指官方利率和反映实际需求的市场利率并存的状态。金融双轨制所导致的基本套利模式如下: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按5-6%利息率)将资金搬出银行;另一方面,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以高达12-15%以上的“委托贷款”利率发放。另外,社会融资渠道拓宽,中间业务、影子银行、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应用令“金融脱媒”更加明显。

中国经济中的第四条断层线来自于地方GDP增长饥渴带来地方债务膨胀的冲动。自2010年后,虽然再没有官方权威的数据来披露全面的地方债务情况,但通过地方平台举债、土地抵押融资、基础设施投融资(委贷、信托等)所积累的地方债务估计有大幅增加。

断层线如何影响经济

来自各个断层线的微震有可能形成风险集中爆发的诱因,导致未来经济营运风险增大、风险点增多。

首先,造成断层线的驱动性因素仍然会发生作用。这主要是指投资驱动的模式。中央新领导层已经明确表态,“四万亿”那样的投资刺激难以再现,但地方政府很可能依然会“把经念歪”,例如借城镇化之名而行投资扩张之实,从而使断层线承受更大的压力、使裂缝放大。地方政府放大投资规模有很多种办法:例如,土地出让金、土地抵押和融资平台运作。经济减速所带来的就业和财政压力也很容易转化为宽松政策的动机,从而放弃结构上正确的方法。

第二,断层线对经济结构转型构成了相当的制约。例如,高投资、低消费的模式需要改变,但有效的替代方式是高生产率的生产方法和内需消费。前者有赖于微观体制的改革、管理和技术的创新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也有赖于金融市场的定价合理和资本有效分配。后者则需要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例如,土地确权可给予农民更大的财产性权利。如果不改革,意味着原有断层线将继续存在或扩大。

第三,断层线的相互(反向)作用。在生产率提高和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确定的驱动力之前,断层线可能已经裂开。例如,在金融双轨制下,监管套利规模过度膨胀,极易使金融的断层线爆裂。再加上一旦通胀或加息或经济减速,债务违约的风险剧增,这可能演变成连锁反应的金融危机。同时,地方债务不断膨胀可能引发偿债危机。由于大量脱媒后的社会信用资金进入了地方基建项目,在2014-2015年偿债高峰到来时,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小,也许最快于2013年底前显现。

经济的逻辑对于选择的方向(如用生产率提高来替代资本投入、增加收入以提高消费、制造业产业和价值链升级、城镇化过程中增加社保与环保等)有时候是比较确定的,但考虑到政治的过程因素,具体的政策选择和影响却并非一目了然。

防范风险的应对之策

应对中国经济断层线的风险,关键是要推进改革,加速结构转型。按照刚刚去世的制度经济学家科斯的话,就是要通过“边缘革命把企业家和市场带回中国”。 所谓“边缘革命”,就是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引入市场化的力量。再引用周其仁教授的话,改革是有成本的,重要的一项成本,就是“如何发展市场经济来节约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超级公司极其高昂的组织成本”。既然如此,我们要十分关注改革和结构调整如何避开和跨越中国经济的断层线,如何从断层线的角度来建立一套改革成本和政策效果的评价框架。

我们试图建立如下的风险监测框架(图1):图1的上方是实体经济的各个驱动因素,图上看,相关驱动力因素拉动经济下行的势头明显。下方则代表了社会融资膨胀的力量,相关因素有信贷、信托和委托贷款、票据融资、企业债券发行等。中间表示的是中国经济断层线所面临的承压。图1的示例集中反映了融资和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但通过稍微的变化,我们也可以在图1两侧的“改革”和“结构转换”的标记内注入政策变量,从而可以适用于分析去杠杆、去产能及结构改革对断层线的考验。因此,对于观察中国经济未来风险,这是一个很有用的方法框架。

其次,我们依据驱动力分析方法,对改革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动力这两个变量进行了分析。驱动力因素分析把关注重点放在一个二维的图中显示(图2)。我们发现,处于东北象限内的内容很要紧,如简政放权、政府职能转变、金融改革、土地改革、全球化和制造业升级、城镇化,这些因素均为制度红利大、增进经济增长动力显著的事项,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要推进的改革事项。把东北象限的改革扎实地推进了,实体经济与金融的皮就会贴得越紧,金融的效率也就越高。

中国重汽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探讨 第12篇

其中作为生产资料的商用车市场需求也逐渐走弱, 给商用车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同时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拉动经济增长的举措, 也为中国商用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作为中国商用车的领军企业的中国重汽也面临着危机下的寒冬, 中国重汽是如何应对严峻的形势, 在危机中抓住机遇进行转危为机, 就此问题下文将重点探讨。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重汽的影响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及中国宏观调控的综合影响, 中国经济出现快速下行。自2008年7月开始, 中国汽车行业销量同比增速急剧下降, 由于金融危机, 汽车行业整体销量在持续下滑, 其中商用车行业下滑速度大于乘用车行业, 中重卡行业同比增速下滑最快。中国重汽的经营状况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一) 市场需求萎缩

首先, 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低迷, 国际实体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不利的国际市场环境导致了汽车出口大幅度下降, 此外出口物流的明显降低, 影响了国内商用车需求。其次, 危机影响下中国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都有显著下降, 公路物流的减少都将对商用车形成整体的打击。

作为国内重卡行业的老大, 2008年中国重汽也迎来了一个寒冬。2008年下半年每月的销售相比较上半年, 降幅已超过了三成。2009年中国重汽上半年整车的销售和生产累计同比分别下滑了17%和10.2%, 利润同比下滑50%,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出口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等,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金融危机造成的国际市场的下滑。

(二)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 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又逐渐抬头, 贸易壁垒的增强使得中国汽车出口量走低, 出口面临着贸易保护的挑战。例如, 2008年俄罗斯对进口汽车的认证体系的修订使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的检查项目上升至55项, 而且检测证书有效期也缩短为半年。同年, 俄罗斯又临时提高载重汽车的进口关税, 俄罗斯连续出台贸易保护政策使中国汽车出口难度加大。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给中国重汽的出口造成了障碍, 甚至今后出口中会面临更多新的贸易壁垒, 影响到海外市场的销售。

二、中国重汽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显示, 2009年1-5月份, 中国销售重卡22.1万辆, 同比下降31%。中国重汽2009年1-5月销售重卡32096辆, 同比下降17%, 但从重卡及商用车整个行业来看, 重汽仍处于领跑者的位置。此外, 最新数据显示, 中国重汽集团2009年1-6月销售重型汽车68098辆, 超过半年计划10%以上;市场占有率达到26.26%, 比2008年同期提高了7.5个百分点, 产销量稳居国内重卡行业第一。面对金融危机, 重汽没有裁员, 没有减薪, 而是抓住机遇, 适时调整了发展策略, 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 实现了率先回暖。

(一) 充分利用国家有利政策

针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为了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2008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新举措, 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来拉动经济增长。同时政府也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 其中就有汽车行业。计划的目标是加快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 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 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 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 加强自主创新,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中央拉动内需的经济策略的实施和地方一系列工程投资项目的启动, 使得中国重汽更加坚定了对国内市场需求的信心。2009年中国重汽紧紧抓住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和汽车产业振兴计划的机遇, 随着重大投资项目的启动, 重汽发挥产品和销售网络的优势, 进一步抢占了市场。可见国家利好的政策, 给重汽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重汽也充分利用了利好政策, 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二) 持续不断进行创新

金融危机之下, 重汽能率先回暖主要原因是集团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为核心理念, 依靠创新式发展来打造各种优势。

1、持续的技术创新。

重汽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具有很强的科技实力。集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一类科研机构。2009年国家批复同意在重汽组建“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这些都有力保障了产品开发和研发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依靠技术中心强大的研发能力, 重汽不断拓展产品平台, 目前已拥有HOWO、金王子、斯太尔王、豪骏等9大系列产品, 2700多个车型。重汽还不断完善自己的“黄金产业链”, 成为行业中唯一一家拥有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等关键零部件全套配套体系的企业。此外, 集团不惜重金利用高科技提升传统产业, 进行工艺技术、质量水平和产能等进行改造提升。因此, 在同行业中重汽具有独领风骚的科技实力。

2、高效的营销创新。

重汽具有高效的营销创新和市场管控能力。集团构建“大市场、大营销”的市场网络, 形成以地区营销分公司为核心, 以4S店、经销单位、改装厂和维修服务站为主体的覆盖全国、分布合理、运行有效的现代化营销服务网络体系。目前重汽已拥有各地的营销分公司约100多个, 150多家“4S”形象店, 1000多家维修服务站, 30家备件服务中心, 30余家“亲人”配件销售中心和600个“亲人”配件销售网点;与全国1000家经销商, 200家改装厂, 建立起合作关系。这种高效营销网络的建立, 能使重汽更加贴近用户, 拥有最前沿和最直接的信息来源, 也有利于产品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3、独特的管理创新。

重汽实施了独具匠心的信息管理模式, 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的建设工程, 自主研发并实施了一套国内唯一的涵盖销售业务、售后服务、财务管理、配件供应的4个“一线通工程”, 大大降低了设计、采购和制造成本, 加速资金周转, 实现了公司营销体系的现代化管理和营销全过程的控制监督。同时推进智能化生产控制与物流系统信息化, 形成了独特的、国际领先的信息管理模式, 为重汽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 积极实施战略合作

中国重汽2009年加强了战略合作, 先是与中石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接着又与德国曼进行合资, 共同来应对金融危机, 实现互惠互利和双赢的战略举措。

1、与中石化战略合作。

2009年6月重汽与中石化宣布缔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在技术、商务、海外市场、品牌4个层面进行深度合作。 (1) 双方将从技术开发开始合作, 建立联合实验室, 共同对汽车相关油品及化工行业专用车辆进行研究开发。 (2) 在商务合作方面, 中石化与重汽在重型车辆采购和车用石化供应上互为首先供应商。 (3) 在海外市场合作方面, 双方将结合海外市场的资源优势, 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4) 在品牌方面, 重汽与中石化通过加油卡等形式进行品牌捆绑, 实现品牌效应的叠加。品牌联盟会使中石化在重型汽车领域加大其品牌的渗透, 影响终端消费者, 同时重汽也会提升自身品牌的影响力。

2、与德国曼公司合资。

2009年7月重汽与全球卡车技术领先的工业集团德国曼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 将在技术和资本层面进行长期的战略合作。此次合作, 曼公司将先进的卡车和发动机技术以独占许可的方式在中国境内授权给重汽及下属公司, 并与重汽进行生产和销售的合作, 同时曼公司获得重汽25%加一股的股权, 涉资60.48亿港元。此次合作对重汽是有利的, 重汽将引进曼公司的先进制造技术, 对于提高制造工艺水平, 加强在中国的领先地位是有利的。此外, 学习曼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掌握自主创新产权的产品技术, 也有利于重汽以更先进的产品进入世界重卡市场参与竞争。

2008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国内商用车市场萎缩, 其中中国重汽的销量和利润出现了下滑。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 重汽充分利用了政府出台的相关利好政策, 抓住机遇。同时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理性经营、精心操作、追求最佳效益的经营理念, 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在2009年上半年实现了率先回暖, 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此外, 重汽加强了国内外的战略合作来共同面对危机, 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在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 中国重汽坚持了自身优势, 认识到了不足之处, 抓住了机遇, 实现了转危为机, 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针对金融危机的蔓延, 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稳定, 中国重汽应继续适时调整发展策略来克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 做到可持续发展。

摘要: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 全球的车市处于低迷状态, 其中的商用车市场也未曾幸免。与此同时, 中国的商用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文章基于本次金融危机, 以中国重汽为例, 重点探讨金融危机给中国重汽带来的影响, 以及中国重汽实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重汽,创新,战略合作

参考文献

[1]、史宝华.俄提高进口汽车散件关税中国汽车组装将彻底叫停[N].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10-22.

[2]、杨季青.重汽产销量居国内重卡业第一[N].中国产经新闻报, 2009-07-27.

[3]、赵健.全球金融危机下, 中国重汽的过冬秘诀[N].经理日报, 2009-04-17.

[4]、张方诚.中国重汽与中国石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N].中国建设报, 2009-07-14.

上一篇:吉林省科技政策下一篇:运动锻炼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