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文学范文

2024-05-15

同性恋文学范文(精选10篇)

同性恋文学 第1篇

一、音乐与文学在结构上的一致性

无论是创作音乐与文学, 它们都有开始、发展、结束, 形成一个整体。像奏鸣曲式中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以及呈示部的4个部分:主部、连接部、副部和结束部。这是西方音乐中奏鸣曲式的大致结构, 中国的一些民歌音乐中也有类似的结构:起、承、转、合。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和大曲, 其结构为艳、曲、解、趋、乱等。相和大曲的艳出现在曲前, 起到引子的作用相和大曲中的解多次出现, 是主体部分, 而趋出现在结尾, 属于高潮, 那时候的相和大曲已经有三段式的歌曲结构。

文学也有类似, 有句、段、章、节, 比如说小说, 小说的情节一般为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正好与音乐中提到的奏鸣曲式相对应。有很多音乐作品的创作根据文学作品为题材进行创作。比如说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直接取材于民间故事, 作曲家通过故事“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进行创作, 与之相对应把他们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部作品的曲式走向与故事情节走向一致, 二者相互作用。

由此看来, 音乐于文学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 在文学上能够运用的结构同样可以在文学中适用。

二、音乐与文学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

音乐与文学不但在结构上相一致, 而且在表现手法上具有相同之处, 比如说象征、暗示的手法。在文学上, 作者通过具体事物的描写象征一种思想, 一种文化, 一种精神等, 比如说高尔基的《海燕》, 作者把海燕象征革命的先行者, 把暴风雨象征革命的风暴。在音乐中, 作曲家主要通过特定的声音象征某种代表性的事物, 穆索尔斯基用威风凛凛、傲慢粗暴的音乐形象和小号机灵的音乐形象象征了一富一穷的两个犹太人, 使作品具有了典型的社会意义。还有一些作曲家用弱音现象来象征安静, 用小号象征英雄的凯旋归来等等。这种表现手法在音乐与文学中经常运用, 并能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除了运用象征的手法, 文学和音乐经常运用暗示的手法。在诗歌中, 我们常说寓情于景, 这种其实就是暗示的手法。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中大量运用暗示的手法, 由景触情, 抒发儿女离别之情, 游子思妇之情, 慢慢引申到人生哲理的追求等等, 引起读者探求其中美的真谛。在很多古诗词和散文中, 作家经常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托在周围的景物中。像诗仙李白的《静夜思》, 这首诗用月亮、霜等景物来抒发思乡之情。在音乐作品中, 这样的手法运用也屡见不鲜, 贝多芬的《悲怆 (第八) 钢琴奏鸣曲》, 这首作品段以引子为开头, 这个引子非常漫长, 采用了极缓慢的速度, 有大量的叹息音调, 从一开始给听众一种暗淡、阴沉的感觉, 整个乐章一直弥漫着阴郁的气氛。从而暗示了整首曲子的主题—悲愤。

作为艺术美的原则, 文学与音乐具有很大的共同性, 前者通过词义, 后者通过声音, 但其表现手法一致, 都是用一种具体的事物或特定的音色来表现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三、音乐与文学的情感表达

文学以语言文字为主来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 以不同形式来表现内心的情感和当时社会生活。而音乐运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 反映现实生活。无论是音乐、文学, 它们的创作都是作者个人情感的升华, 文学、音乐的作品渗透着感情内容。一部小说, 一篇散文, 无论是描写、叙述, 都带有不同情感的抒发。

(一) 音乐与文学体现情感的内容具有主客观性

音乐与文学在体现情感的内容不是单一的, 是一种综合体, 小说、诗歌、散文的创作是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内容描绘, 在具体的创作中, 又加上自己主观情感色彩, 即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带入了客观内容。人们通过欣赏, 不仅会感受到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 同时感受到来自创作者本身的情感表达。

同样如此, 音乐的情感内容也是一种综合体, 一部音乐作品就像是作曲家与音乐交流的过程, 作曲家通过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 通过自身的经历, 再通过自身情感的来进行创作。在音乐史上, 有很多优秀的作曲家他们正是因为有了辛酸苦楚的经历和体会, 才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来, 他们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挣扎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都用音乐的形式向人们诉说。音乐与文学的情感体现既有主观, 也有客观, 是一种综合性的情感内容。

(二) 音乐与文学的情感交流

音乐作品以音响的方式存在, 文学作品以文字方式存在, 但其在本质上为了情感交流。音响通过聆听, 文字通过阅读, 人们就是通过这种媒介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 与作者也间接的进行交流。这也是艺术家们所要达到的目的, 艺术家们用音响、文字的方式向人们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音乐与文学都通过一定的媒介向欣赏者表现自己。如果一个艺术品仅仅为艺术家个人存在, 就没有必要向欣赏者交流, 那么艺术品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了。

四、音乐与文学的愉悦性

音乐与文学作为一种艺术, 他们具有教育、熏陶等作用, 但作为艺术的形式, 不可缺少愉悦性, 这是其存在的价值, 也是最基本的目的。当然, 这种愉悦性不是纯粹的生理上的感觉, 而是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引起的心理反应。事实上, 不管是文学作品, 还是音乐作品, 假如它们不能使人感到愉悦, 那么他们的存在就变得没有实际意义了, 文学与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来讲, 愉悦性是他们得以存在的基本原则之一。

结语

从美学结构、表现的手法以及情感体现三方面表现出音乐与文学的共同性, 音乐与文学在美学原则下更好地表达情感, 音乐更好地让艺术家与听众进行更为广泛地情感交流, 并起到教化、愉悦人们的作用。

摘要:音乐与文学是两种不同形态的艺术形式, 但它们在很多方面有共同性。音乐美学的一些原则在音乐和文学中能够适用, 在其指导下更好地发挥了音乐和文学的艺术性。

关键词:美学,结构,表现手法,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音乐美学新论》王次炤著[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著[M].上海音乐出版社.

同性依恋≠同性恋 第2篇

在家长们视同性恋为猛于早恋的洪水猛兽,远远避之的时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郝丽萍则认为:“这不过是青春期的好奇,怎么能被扣上同性恋的帽子?”郝丽萍告诉记者,青春期的性启蒙,多数从十二三岁就开始了,十六七岁时会进入不稳定期,不少青少年会对自身生理产生好奇。当这种好奇通过别的途径无法很好地释放时,一些青少年就觅到了这么一条解决性困惑的新路子——从同性身上找答案。这样的情况不适宜被称作同性恋,被称作同性依恋更为合适。

“很多学生以为自己是同性恋,甚至公然和同性朋友在公共场合做一些过分亲昵的举动,其实他们可能只是伪同性恋。”其实,是不是同性恋是可以自我判定的,心理学上把同性当作满足性欲的对象叫做同性恋。由此可见,真正的同性恋是建立在生理需求的基础上,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对异性表示淡漠和排斥,对同性具有持久而强烈的好感及性欲。

而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寻找同性伙伴的原因,多数并不因为对异性排斥,郝丽萍说:“我见过一些孩子,他们之所以对同性比较感兴趣,其实是因为怕与异性交往会受挫,失去了恋爱信心所导致的,也有人对异性排斥是与童年回忆、家庭教育有关。”据了解,不少青少年被认为有同性依恋倾向,一方面是因为花季初至,对爱情有着朦胧的感觉;另一方面是父母疏于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过分地阻止孩子与异性的交往,让孩子恐于同异性接触。

“遇到了有同性依恋倾向的青少年,家长们切忌给孩子‘贴标签’。”郝丽萍表示,“在孩子的性取向尚未确定的时候,家长怎么可以随意给孩子贴上‘同性恋’的标签呢?家长应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不可责怪,也不可从道德层面进行抨击,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逆反心理。不妨顺势对孩子进行一次教育,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困惑,家长来解疑,一起探讨相关问题。必要时,也可求助心理咨询,矫正孩子的观念。”

郝丽萍建议,除了正确的心理引导,还应让孩子参加到各种活动中去,多多介绍合适朋友给孩子认识,让孩子的焦虑程度下降。

同时,值得警惕的是,其实不少青少年成为“伪同性恋”的原因是模仿潮流。一位教书9年的高中老师告诉记者,9年间他曾见过近百对所谓的“同性恋”学生,多数是女生,甚至有着以是同性恋为荣的情况。“我当班主任时,一个女生告诉我其实她对同性并无兴致,不过是将此当成了新奇的潮流来模仿而已。或许因为是文科班,班上基本都是女生,与男生接触比较少也有关系。”

同性恋文学 第3篇

1.背景。同性恋文学与同性恋现象是密切相关的,而其发展一般与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的价值取向有关。中西方同性恋文学的发展都从萌芽到低谷再到发展。在西方,对同性恋的描写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宽容开明的文化之风、影响力较高的文人与学者们对同性恋的支持和肯定、当时社会对男性美的推崇使得古希腊文学作品中出现对同性恋正面描写。在中国古代,历史古籍里也都提到相关词语,如“分桃”、“断袖”,较为突出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由于社会阶级的分化和思想风气的开放。而在西方的中世纪,由于社会专制以及基督教义对同性恋的偏见使得同性恋文学落入低谷。中国则从近代到1980年代,由于战争、思想未得到解放、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同性恋文学停滞。西方从文艺复兴到近现代,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经济发展、冷战后经济全球化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都促使同性恋文学的大发展。而中国也在改革开放之后,吸收了更多的外来思想、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更为开放,使得同性恋文学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2.主要作品。从同性恋文学的发展背景中可以看出西方近代同性恋文学的发展要比中国早,所以西方的同性恋文学作品较之中国同类型作品更多。西方经典的同性恋文学作品有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带苔的活橡树》等等。中国则有白先勇的《孽子》,以及朱天文的《荒人手记》。在接下来对葛浩文翻译观点的研究中,主要以葛浩文翻译的《孽子》和《荒人手记》英译本为研究材料。

二、“多面手”葛浩文

1.译者介绍。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同时也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当代文学学者和翻译家。他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英文译者,是近年来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最多、贡献最大的西方学者。葛浩文以翻译华语文学而闻名,被誉为“西方首席汉文学翻译家”。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葛浩文在台湾服兵役,做了近四年的海军军官,并在后来专门学习了中文。越战期间葛浩文被送到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学习。这段学习经历引领他走向了后来的研究之路,至此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的热爱大增,并于1974年获得了印第安纳大学的中国文学的博士学位。此后的三十多年,葛浩文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他的翻译严谨而且讲究,中国老一辈翻译家杨宪益妻子戴乃迭曾评价“葛浩文的翻译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

2.主要译作。葛浩文的译作质量相当高,并且得到了西方读者群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在葛浩文的翻译生涯中,主要翻译了贾平凹的小说《浮躁》,朱天文的《荒人手记》,萧红的《呼和兰传》,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刘衡的《黑的雪》,王朔的《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人》,苏童的《米》等作品。其中贾平凹的《浮躁》通过他的翻译于1989年获得了美孚飞马文学奖,他与夫人林丽君合译的《荒人手记》于1999年获得美国翻译协会年度奖。

3.社会影响。作为一名享誉中外的首席翻译家,在他从事翻译工作的三十几年来,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20多位现、当代作家的40余部作品进行翻译并介绍到了西方世界。浩文的翻译作品是中国的作家在美国的影响力大大提升,由他撰写的《萧红传》和翻译的萧红的五部小说让萧红在国际上名声大噪。莫言的《红高粱》的作品经过葛浩文的翻译在美国也取得了巨大反响,并帮助莫言获得了201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葛浩文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世界接轨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是促进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文学交流的大功臣。

三、葛浩文的翻译观及其在同性恋文学英译的应用

1.忠实。“忠实”一直都是指导葛浩文进行翻译的第一准则,在他翻译同性恋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体现出来;葛浩文在翻译中国人名、成语、人物话语、标题和俗称名词时,都谨遵“忠实”原则。

“The satisfaction of knowing I’ve faithfully served two constituencies keeps me happily turning Chinese prose into readable,accessible,and – yes – even marketable English books.”

葛浩文一直认为自己需要忠实服务于作者与读者的满足感,从而才能将中文翻译成可读性强、易于西方接受甚至畅销的英文书籍。他认为译者的工作就是将其他人的思想用不同语言表达出来,因此翻译的内容必须与原文的内容一致,忠实变成了作为译者最重要的任务。这一观点也同中国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中的“信”不谋而合。

例1:他的声音,悲愤,颤抖,嘎哑地喊道:畜生!畜生!(节选自《孽子》“放逐”第一章)

译文:He was screaming in a trembling,hoarse voice filled with anguish and fury:YOU SCUM! YOU FILTHY SCUM!

该译文乍看上去并未完全按照原作的句式结构和形式进行直译,却极好地传达了原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意思,由于英汉语言结构体系不同(中文的句式结构松散,为竹节结构,连接词少;英文句式结构逻辑关系紧密,为树状结构,多连接词),倘若按照原文的句式翻译,译文并不符合西方读者阅读习惯,因此译者在不破坏原作含义的前提下,将其句式结构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在翻译“畜生”之处,原作连用两个“畜生”,表示语气的增强,此处读者可以清晰感受到父亲在发现儿子是同性恋之后的愤怒之情;而译文却多出了一个“filthy”,看似破坏了原作的语言风格,实则是译者采用“增词(amplification)”的翻译手段,加上一个“filthy”表示父亲对同性恋的唾弃和鄙视,同时将父亲的愤怒传达地淋漓尽致。

例2:“叫声哥哥!”他便伸手来抢,咧开嘴傻笑,咬着大舌头,叫道:“高高!高高!”(节选自《孽子》“我们的王国”第二章)

译文:“It’s yours if you call me Older Brother!”He’d reach out for it,a foolish grin on his face as he chewed his tongue and pled:“Older Brudder!”

在这个例子中,翻译得最为妥帖的是“哥哥”——“高高”,”Older Brother”—“Older Brudder”。阿雄是大舌头,说不清楚话,会将“哥哥”说成“高高”。“忠实”的原则并不是说中文写的什么就该对应翻译成英文,而是要充分理解原作的意图,尽量和原作站在一个高度上进行语言转换。此处的“高高”是为了表现阿雄的大舌头,因此作者为“brother”找了一个相对应的“大舌头”读法——“brudder”。

例3:满目只有寂寞,寂寞,一望无边的寂寞。

Nothing filled my eyes but loneliness,loneliness,vast and endless loneliness.

对比朱天文的中文译本和葛浩文的英文译本,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采用了“重复”的手法以达到再现原文的写作风格的目的。这些重复使文章读起来有韵律感,读者似乎可以听到一个不被社会认同,饱受艾滋病折磨的同性恋“荒人”在呢喃自语。

2.翻译即背叛,翻译是重写。意大利有句描述译者形象的著名谚语“翻译者即背叛者”(Traduttore,Traditore)。这也正是葛浩文的翻译观点之一。

“We must thank the Italians for reminding us that every translation is a betrayal.”(Goldblatt,2002)

“It has been my experience that most writers at least tolerate the men and women given the task of rewriting—for that it surely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their work into other languages.”(Goldblatt,2002)

翻译的过程必然涉及到变化,译者也必然会根据原文意思大致加以改动,并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适当地进行增加、删减或进行意译。在葛浩文翻译中国同性恋作品的时候,由于中国的同性恋文学相对较隐晦,若原封不动翻译过来必然会造成西方读者的不解,因此葛浩文有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地增加一部分帮助西方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同时,葛浩文也会对原作进行适当删减,由于中文喜欢使用叠词或加进许多意义相同的词,在英译本中,葛浩文对此也进行了一定的删减符合英语“简洁、明了”的特点,英译本不会显得过于累赘拖沓。

例1:他用他前半生繁华旖旎的色镜做成水露,供养他后半生了寂无色的花枝。

译文:who could turn the splendor and charm of the first half of his life into dew to nourish the branches of tranquil asceticism of the second half.

在这个例子当中,原文和译文相比有些出入,比如说中文的“色镜”和“花枝”这些意象被删除或者改写了。显然,中文当中的很多表达很难再英语当中找到等值的表达。“asceticism”一词虽然看似不等值,但是把中文的意境完全传达到位了。

例2:“你们阿爸,其实他对我,也还不错的。”

译文:Your daddy,he didn’t treat me all that bad.”

中文中“对我也还不错”葛浩文并没有翻译成“he is actually nice to me”。这种处理方式说明葛浩文深刻的理解了原文的意思:“我”母亲之所以离开我父亲是因为他的折磨,如果说他实际上对母亲很好的话是曲解了愿意的。译者在这儿没有根据字面意思来翻译,这种表面上的翻译“背叛”实质上上帮助了译文的读者更好的理解了原作的意思。

例3:我挂上花洒的莲蓬头,打开热水,从头冲到脚,我擦了两次肥皂,连头发都洗了,我把浴巾抱住头,猛搓一阵,把头发擦干。我赤着上身,提着外衣裤,走进了俞先生的卧房里。(节选自《孽子》“安乐乡”第二十二章)

译文:I hung the shower nozzle up on the hook and turned on the water.I took a long shower,soaping up and rinsing off twice,and even shampooed my hair.When I finished I dried my hair,then walked out of the bathroom,bare-chested,carrying my clothes in my hand,into Mr.Yu’s bedroom.

该选段是俞先生邀请阿青到家里看小说,夜深了俞先生要阿青留宿,阿青虽不太情愿却还是勉强留了下来进入浴室洗澡的片段。俞先生喜欢阿青,阿青也深知俞先生晚上留他下来想做什么。中国同性恋文学对同性恋的描写都比较模糊隐晦,需要读者自己去仔细揣摩;这个片段乍看下仅仅是在描写阿青洗澡的动作,而葛浩文在译前已经仔细揣摩过了原作者详细描写阿青洗澡这一段的意图,于是并未依照原文翻译,而是自己进行了改写。和原作相比,多了“I took a long shower”,“rinsing off twice”等,译者通过增加这些“自己对原文剖析后的理解”,对原文进行了一定的改写,更好的体现了阿青心中的激动与喜悦之情:正如阿青在后面所提到的那样,他觉得自己身上的污秽太多,想尽量的把自己的身体洗净,让自己配得上俞先生,尽管他最后还是没有过自己那一关。由于中文属于高语境(High Context)语言,中国读者能够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出这层含义,然而英文是低语境(Low Context)语言,更倾向于直接表达含义;葛浩文的这一笔可谓传神之至,既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又方便读者理解到原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隐含信息。

3 .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葛浩文在其翻译实践中,还运用了他的第三条翻译观点,即“翻译时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

“How translators go about the task,how we deal with the intricacies of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se are the things at issue.”(Goldblatt,2002)

在葛浩文看来,译者需要履行“人类精神的传递者”这一职责,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他指出不能只是为了讨好目的语读者而一味地用熟悉的语句替换陌生的概念,而要发挥翻译的作用,为目的语读者引进并介绍外来文化和新的想法,这一切都需要依靠译者在兼顾作品可读性的同时,注意对原作文化的理解和传达。

例1:葛浩文对原文标题《孽子》的翻译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台湾将同性恋群体称为“玻璃圈”,在英文中对应着“glass community”,而同性恋者则称之为“玻璃”,即“glass boys”。葛浩文在翻译这个标题时,没有对《孽子》进行直译,而是将《孽子》译为与”glass boy”十分相近又带着感情色彩的”Crystal Boys”。葛浩文对于书名的处理使得目的语读者能够对台湾同性恋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起到了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

例2:葛浩文在Crystal Boys开头写了“Translator’s Note”,相当于一个译序,在这个译序里,他解释了他对《孽子》原作中一些称呼、地名和术语的翻译,既避免了在译文中加入注释,破坏译文的流畅度和可读性,又使得目标语读者在进入故事之前就可以了解一些对于西方文化难以理解的术语和事实。做译序不失为一个让目标语读者理解原作文化从而达到促进文化交流的好办法。

四、总结

如何看待同性恋 第4篇

“有一天,我匆忙中忘记带办公室的钥匙,不得不打车回家取。打开家门,一副令人作呕的场景简直让我惊呆了:就在我的床上,就在我早上来不及叠起的被窝里,两个大男人干着不堪入目的勾当。我的丈夫、女儿的父亲,他怎么这样无耻!我永远不能再面对他那副嘴脸……”

想必大家已经明白,“落花流水”遇上了大麻烦,她的丈夫在搞同性恋。

她反思他们结婚早期不和谐的性生活和近5年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她不是没有怀疑过,也曾想与丈夫开诚布公地谈谈,可他总是躲躲闪闪。他工作不错,对女儿宠爱有加,家庭责任感也强,只是对妻子不能尽丈夫的职责。特别是近几年,他总借口出差,常常不回家。“落花流水”绝望地说,如果不是为了女儿,她去死的心都有了。她觉得离婚给女儿的打击太大,况且他们父女感情很深。自从那次他搞同性恋被妻子撞见后,他索性与她分居,家成了空壳。

“同性恋”这三个字对于我们可能并不陌生。网上、杂志、小说、影视作品中都时有涉及。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同性恋呢?同性恋是少数人特殊的性取向。国外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同性恋并非罕见的现象。许多学者也曾试图从生物学角度揭示同性恋的现象,寻找同性恋的基因,但目前的研究尚无确切结论。更多的专家认为,同性恋既有生物学的基础,又有社会心理学的因素。

在2001年修订的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关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已将同性恋删除。它不再被当作一种疾病,只将同性恋人群中伴有心理障碍的部分列为精神科关注的问题。终生不变的同性恋,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素质性同性恋”,在整个同性恋群体中并不很多;大多数同性恋者在外界影响下可以改变或减轻其同性恋倾向,我们称之为“境遇性同性恋”。

同性恋之谜是个复杂深奥的学术问题,但同性恋作为社会现象又令人无法回避。作为现代人,每一个公民都有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于性爱问题也同样如此,既尊重个人的需求和选择,又不可妨碍他人的权益,须遵守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像前文所说的那位丈夫,在一定程度上就侵犯了配偶的权利。

同性恋态度变迁的研究综述 第5篇

1.1 国外同性恋概念变迁

“同性恋”一词最早由德国Banert于1869年创造的, 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概念。弗洛伊德早期认为同性恋是“反常行为”、“失调”、“性变态”, 到了晚期他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每个人都具有的繁杂的弥散性的体验。”蔼理士明确的提出同性恋不是精神疾病。美国心理学会1975年做出决定, 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之后世界卫生组织于80年代颁布《国际疾病分类——疾病、损伤和死亡原因:国际统计分类手册》第10版中, 也已把同性恋删除。之后, 美国心理学会 (APA) 于1997年9月通过决议, 提出同性恋不是精神疾病, 反对任何把男女同性恋和双性恋看成精神病态及其性倾向需要治疗的说法。

1.2 国内同性恋概念变迁

上世纪80年代, 我国对同性恋的定义研究主要停留在病理层面, 甚至认为同性恋等于犯罪、鸡奸甚至是与艾滋病无异。以致在艾滋病刚出现的时候, 有人推测“男同性恋癌”就是艾滋病。时隔27年后, 我国中华精神科学会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明确表示, 同性恋作为一种性爱活动不一定是异常的。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 对同性恋的界定有了明显的非病理化趋向。罗牧原认为 (2012) 同性恋的定义变化始终是在与异性恋霸权的博弈中发生的, 并没有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具体的同性恋概念。

2“病理化”的同性恋倾向

2.1“病理化”的同性恋研究倾向

对同性恋是病态的看法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不少人认为同性恋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畸形化的结果。在这种异性恋霸权的主宰和社会观念及社会压力迫使下, 受访者可能并不承认属于这个群体, 以致对自己涉足同性取向的行为感到恐惧、慌乱、迷惑, 因此而承受着巨大的外界压力。

研究表明, 同性恋取向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 男同性恋较多的存在抑郁、精神病态、妄想、自卑、精神分裂和精神衰弱的症状。同性恋者心理相对封闭, 内心常感惭愧, 常有自卑心态并常伴情感压抑。张春雨 (2012) 研究提出男同性恋比男异性恋更容易出现负面的身体意向、身体不满意和进食障碍。对大学生同性恋者性爱观念研究发现, 同性恋之间的恋爱难以长久保持下去。庚泳 (2006) 对长沙市男同性恋者研究发现, 男同性恋者恋爱成功率相当低, 性伴侣数目多, “一夜情”现象严重。在异性恋霸权主宰下, 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对同性恋研究的结果也使得研究者们对于同性取向者需不需要治疗产生了争议, 不同意治疗的学者不赞成做这方面的探索, 即使认为需要治疗的研究者又可以分为两派, 一类是把改变同性恋不合常规的性取向作为矫正目标, 另一类是旨在帮助同性取向者适应其性取向。

3 非病理化的“同性恋”倾向

性倾向的成因, 不仅不单一, 而且因人而异。多数人的性倾向形成于早年。大量研究发现, 性倾向最有可能是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和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性取向本是一种客观的正常的社会现象, 它与异性恋无实质区别, 它只是人类爱的一种行式,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主流文化的认可, 多数异性恋并不会反省自己性倾向的成因;相反, 由于社会歧视的压力, 同性恋者更容易去追溯自身性倾向的成因, 或者被他人问及此问题。

李银河 (1992) 认为, 同性恋在一般人眼中是一种异常的性取向, 异常只是有异于常人, 并不是说它是病。认为它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应该由社会来加以规范的事物, 并不属于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并通过实践调查发现, 不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 在感情本质、内容、形式还是真挚程度上看都非常类似, 只是感情指向是同性。李玉玲 (2002) 对同性恋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真正的同性恋是不存在的, 所谓的同性恋也是异性恋性质, 只不过这些个体的性器官不适用于他们性欲的罢了, 有许多中国大陆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探讨同性取向的原因, 这在港台亦或是国外的人文社科领域中是极其少见的。然而却从未见到异性恋对自身成因的反省, 这反应了一些研究者的异性取向的思维, 而且相关研究往往从“纠正式”观点出发, 即认为成为同性恋必定有着必然的心理历程, 这一历程会对人的所有的的非性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 有研究揭示, 同性恋与异性恋在许多方面是没有差异的。如:1957年, Hooke采用投射测验, 比较了男同性恋和男异性恋在认知能力、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上的差异, 并没有发现两者的差异。我国学者鲁龙光 (1992) 对1000例同性恋临床分析表明, 同性恋者的社会适应好, 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多数无病态人格倾向。而Wong CY的研究也表明, 在强迫症状、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社会适应障碍、忧郁、惊恐、敌对、偏执等方面的得分上, 女同性恋与女异性恋相比无显著差异, 同性恋与普通人群生活质量的感受上基本相同。秦韬 (2009) 对重庆市男同性恋者生活状况调查发现, 两者间主观幸福感大致相当。从这些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性恋者在许多方面与异性恋者并没有差别。

4 酷儿理论对同性恋的看法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酷儿理论 (Queer Theory) 对传统的异性恋霸权模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和挑战。巴特勒的表演理论中提出, 人的异性恋、同性恋或双性恋的行为都不是出自某种固定身份, 正如演员一样, 是一种不断变更的表演。酷儿理论抨击将性取向仅仅区分为同性恋和异性恋, 揭示和批判了这种两分法。在传统的性别理念中, 异性取向机制最强有力的支撑在于社会性别、生理性别和性欲这三者的联系, 然而事实上, 一个人的生理性别往往不能决定他的社会性别特征和异性恋取向。尽管有许多违反这三者关系的实践, 这三者的关系一直没有受到质疑。目前, 有些酷儿已经含蓄的自称为弯曲的直线 (straight with a twist) , 这种说法充分的表明了各种分类模式间正在变得含糊起来的新趋势。

5 研究展望

研究者的个人倾向会对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同性恋性取向持反对态度的研究者会把同性恋者的系列心理问题归结了同性恋性取向, 并致力于矫正和治疗同性恋的性取向。而对同性恋者持只是性取向的不同, 是个体生活方式的不同的研究者, 则认为是在异性恋霸权的主宰下, 同性恋面临的巨大社会和家庭压力所导致的系列心理问题, 因此, 我认为, 社会应该给予同性恋者足够的尊重, 尊重他们的选择而不是歧视他们。问题不在于同性恋的性取向, 而在于社会结构本身。

综上所述, 研究者应该对自己的个人特征和思维倾向有足够的意识, 把更多的焦点放在关注同性恋群体的现实处境。正如李银河女士所说:用自己的眼睛去关注这个群体并不断改变自我态度, 并对他们的生活持有绝对的尊重。

摘要:同性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本文先回顾了同性恋概念的变迁, 分析早期研究者对同性恋的看法及其转变, 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 借鉴“酷儿理论”对同性恋的看法进行分析后, 提出在异性恋霸权的主宰下, 异性恋者应纠正态度, 并对同性恋者保持足够的尊重。

关键词:同性恋态度,概念,酷儿理论 (Queer Theory)

参考文献

[1]李玉玲.同性恋合理性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2]许毅.男性同性恋相关问题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 2008.

[3]罗牧原, 林胜.“同性恋”概念再考察[J].中国性科学, 2012.21.

[4]鲁龙光, 潘爱胜等.同性恋10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2.6.

[5]秦韬.重庆市男同性恋者生活状况及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9.

[6]庚泳.同性恋人群生存状况研究——以长沙市男同性恋人群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 2006.

[7]张春雨, 韦嘉.男同性恋的身体意向:特点与理论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 2012.20.

[8]牛淼, 孟维杰.近十年中国对同性恋态度研究概况与趋势[J].阴山学刊, 2012.25.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同性恋 第6篇

中国历史上的明清两代是同性恋的极盛期, 尤其是清代同性恋文化蔚然成风, 高度繁盛。与此相应, 同性恋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在当时的文学中也有所彰显。蒲松龄、李渔、袁枚、纪昀、曹雪芹等一大批文人都或多或少的在小说、戏曲、诗文等各种题材中参与了同性恋书写, 从各个层面和各种角度全面反映了清代的同性恋之风。《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出现的同性恋描写非常值得关注。然而长期以来也许是惯性使然一提到《聊斋志异》,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和易可亲, 忘为异类”的花妖狐魅, 各具情态、孜孜以求的科举士子, 学术界对《聊斋志异》的研究涉及了方方面面, 诸如典雅蕴藉的语言、浪漫主义的风格、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及其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的地位等等, 但是对其中同性恋的研究却存在缺失。本文试图以《聊斋志异》中有关同性恋的内容为研究对象, 分析他对同性恋现象的态度及其创作成因。

一、《聊斋志异》中的同性恋及其分类

据笔者统计, 聊斋中涉及到同性恋的篇目共有十三篇, 分别是《侠女》、《黄九郎》、《商三官》、《念秧》、《封三娘》、《男生子》、《嫦娥》、《神女》、《绩女》、《男生子》、《韦公子》、《周生》、《人妖》, 其中《男生子》、《神女》、《男妾》和《周生》四篇情节简单, 只是一笔带过缺乏具体翔实的描写, 其余九篇则从人物心理到行为都有比较详尽的描述, 这九篇根据同性恋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人狐之间的同性恋;狐和仙之间的同性恋;人与人之间的同性恋。

1. 奇幻诡异的人狐同性恋

明代万历年间钱希言的《狯园》卷十一《狐妖》曾经记载:“ (万历) 癸丑春, 杭州猫儿桥有一雄狐, 每日至晚变为美少年, 迷惑往来淫夫, 有独行者便随之去。杭人多好外, 见辄引归。淫狎日渐, 尪瘠成病, 乃知狐祟所为。” (4) 这是较早的人狐同性恋小说, 写得是狐男迷惑人男的故事。而《聊斋志异》卷三《黄九郎》则写一人男迷恋狐男的故事。“何生 (师参) 素有断袖之癖”, “薄暮偶出”, 见一“少年, 年可十五六, 丰采过于姝丽”, “睹之, 神出于舍;翘足目送, 影灭方归”。次日, 又在路边早早等待, 等那个少年经过时, “曲意承迎”后又“捉臂遮留”, 甚至“苦求私昵”而遭黄九郎严词拒绝。“生由是凝思如渴, 往来眺注, 足无停趾。”“蹀躞凝盼, 目穿北斗。”“邑邑若有所失, 忘啜废枕, 日渐委悴。”九郎得知后细语相劝, 同意“遂相缱绻”“生大悦。后病顿减, 数日平复。”。从此“燕会无虚夕”, 后何生因纵欲过度而病入膏肓, 并得知黄九郎为狐, 因不听九郎节欲的劝告, “居无何, 果病亡。”后借某太史身还魂为惩治贪暴的秦藩而利用秦藩“溺声歌而比顽童”的弱点, 让其“与九郎, 动息不相离;侍妾十余, 视同尘土。”过了半年, 抚公病, 九郎用车辆搬运其财产到太史家。“既而抚公薨, 九郎出资, 起屋置器, 畜婢仆, 母子及妗并家焉。九郎出, 舆马甚都, 人不知其狐也。”这里的黄九郎是个知恩图报善良仁慈的狐男, 不忍心害何生, 禁不住何生的一再哀求而同意与其有轻薄之举, 这与《狐妖》中的雄狐故意诱惑害人截然不同。后九郎故意迷惑秦藩是为了惩治邪恶, 目的具有很强的正义性。

由古至今, 散见于各类书籍中的关于同性恋的描写, 多是写男同性恋, 而且性的意味多于爱的意味, 对于女同性恋的描写少之又少。《聊斋志异》卷五《封三娘》中倒写了两个女同性恋的故事。美女范十一娘, 在寺庙偶遇一女子封三娘, 与其一见钟情。“一女子步趋相从, 屡望颜色, 似欲有言。审视之, 二八绝代姝。”“词致温婉, 于是大相爱悦, 依恋不舍。”十一娘要回家, 封三娘“封凝眸欲涕, 十一娘亦惘然。”异性的一见钟情, 也不能及了。后来二人互赠信物, 约以后再见, 十一娘“日望其来, 怅然遂病。”竟至于相思成病。后封三娘来到十一娘家, 二人成为好友, 十一娘的哥哥言语冒犯, 封执意要离去, 十一娘挽留不住送走封三娘, “十一娘伏床悲惋, 如失伉俪。”后来封三娘替十一娘物色了如意郎君, 十一娘不舍封三娘, 想与之共事一夫, 将其灌醉, 让丈夫偷偷进去与封相会。封醒后, 震惊哀痛。离开之前告之原委“实相告:我乃狐也。缘瞻丽容, 忽生爱慕, 如茧自缠, 遂有今日。此乃情魔之劫, 非关人力。”对于女人之间的同性恋, 西蒙娜·德·波伏娃认为“几乎所有的少女皆有同性恋之倾向”, (5) 少女之间的同性恋是由于自恋的结果, 相恋的少女总是品貌才情相当, 首先打动他们的是对方的相貌, 封三娘邂逅范十一娘就是如此。范十一娘是祭酒之女, 少艳美, 骚雅尤绝, 而封三娘也是二八绝代姝。因大相爱悦而互赠信物, 后历经波折相思相聚, 最终因封三娘破色戒而分离。大家闺秀和狐女之间的感情缠绵悱恻, 感人至深。

《聊斋志异》卷九《绩女》写得是绍兴寡媪与一狐女之间的同性恋故事。“年十八九, 仪容秀美, 袍服炫丽”的狐女, 因与寡媪同样孤单又“爱媪洁, 故相就, 两免岑寂”, 并帮助寡媪织布, 并承诺自力更生不以口腹相累。“媪设布被, 与女同榻。女罗衿甫解, 异香满室”, 惹得寡媪异想天开, “欲作男子”后知其为狐女而非常恐惧, 也被狐女看穿。后“媪早起拜于床下, 女出臂挽之, 臂腻如脂, 热香喷溢;肌一着人, 觉皮肤松快。媪心动, 复涉遐想。”甚至愿意做一丈夫, 为情而死, 真是可爱之至!既而寡媪食言将狐女泄露出去, “里中姊妹行皆托媪以求见。引起狐女责备。最终因媪贪财带轻薄之人求见, “遂被淫词污亵而速迁。”

《黄九郎》《绩女》《封三娘》这三篇写得都是人狐之间的同性恋, 其共同之处在于都写出了人对狐的依恋, 从很大程度上说人在这种同性恋关系中是比较主动的, 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像是人对狐仙的一种单相思情愫。

2. 狐和仙之间的同性恋

《嫦娥》是《聊斋志异》中仅有的一篇写狐女和仙女之间同性恋的故事。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的爱情王国里, 《嫦娥》一篇很特别, 甚至有些另类。说起文中所描绘的爱情, 论纯洁美好, 它不如《婴宁》;论缠绵悱恻, 它不比《连城》;论婉约动人, 它也远不及数百字的《绿衣女》。《嫦娥》中既有异性恋又有同性恋, 三位主人公的感情纠葛错综复杂, 扑朔迷离, 令人困惑不已, 也令人心旌摇曳。太原宗子美之父与收留嫦娥的林妪有素, 戏言为儿子定下与嫦娥的婚约。父殁后, 宗子美不能忘情嫦娥, 求婚林妪, 林妪索千金为难他。宗乃罢, 并与邻女颠当燕好。后宗过嫦娥门, 嫦娥招之, 怪宗违约, 并赠金一铤。林妪于是以嫦娥归宗, 然颠当影灭迹绝。然好景不长, 某夜突然有盗贼侵入, 掠走嫦娥, 几年无音讯。宗子美悲痛之下, 赴试人都, 途中遇颠当。颠当告诉他, 可去西山眇尼处问讯嫦娥消息。几番周折, 宗子美终于等到了嫦娥。嫦娥虽然谪限已满, 但被宗子美的痴情感动, 答应继续在人间, 她又帮助宗子美找到颠当, 三人俱归。嫦娥回家后轻不谐笑, 只密授颠当为之, 因颠当狐性不改, 致使家中大小婢妇狎戏无节, 出现了婢死之祸, 嫦娥痛悔, 拔脱颠当, 使闺阁重归清肃。后嫦娥生一子一女, 皆论婚于世家。

“颠当仰首, 口衔凤钩, 微触以齿。嫦娥方嬉笑间, 忽觉媚情一缕, 自足趾而上, 直达心舍, 意荡思淫, 若不自主, 乃急敛神。”这一段是最具有同性恋意味的。自宋代以来, 脚被认为是女子身体上最隐秘的部位, 也是女性性感的象征, 所以这里也就隐含了同性恋的气息。“口衔凤钩, 微触以齿”的举动是极具性诱惑力的, 难怪身为同性的嫦娥会“忽觉媚情一缕, 自足趾而上, 直达心舍”。这与另一篇写女同性恋的《封三娘》不同, 《封三娘》把女性之间的两情相悦表现得含蓄清纯, 主要是精神的相恋, 而这一段文字则涉及到了肉体的欲念, 并且刻画得丝丝人扣。颠当的表白:“妾于娘子一肢一体, 无不亲爱, 爱之极, 不觉媚之甚。谓妾有异心, 不惟不敢, 亦不忍。”一个不忍道出了太多的怜爱之情。这是不自觉的同性之间的爱悦, 是情与欲的糅合与升华。佛罗伊德说:人的爱恋有三个层面, 先是对自己的爱恋, 其次是对同性的爱恋, 再是对异性的爱恋。错综复杂的性爱在这个故事中被表现得清晰剔透, 令人目眩神迷。在这段艳绝的情爱波澜中, 宗生只是充当了陪衬, 而两个“慧绝工媚”的女子却把人性美和情爱美张扬到了极致。难怪清代著名评论家但明伦也搁笔相问:“自以情欲缠人, 而欲人之不缠之也, 得乎?倘谓嫡限已满, 不可再留, 何以消息潜通, 岂小鬼头果能推人坑中, 欲出此而无术哉?”

3. 人与人之间的同性恋

《人妖》讲“马万宝疏狂不羁”, 一日于墙隙窥见邻居某媪家收养之女, “心窃好之。私与妻谋, 托疾以招之。”却发现此女是男扮女装的谷城人王二喜。“生以其行可诛, 思欲告郡;而怜其美, 遂反接而宫之。”“夜辄引与狎处;早起, 则为田提汲补缀, 洒扫执炊, 如媵婢然。”这是一个意欲害人反而弄巧成拙的男同性恋故事。与《人妖》相似《韦公子》则塑造了一个放荡无德的双性恋形象。他“放纵好淫, 婢妇有色, 无不私者。尝载金数千, 欲尽览天下名妓, 凡繁丽之区, 无不至。其不甚佳者, 信宿即去;当意, 则作百日留。”“一日, 过西安, 见优憧罗惠卿, 年十六七, 秀丽如好女, 悦之。夜留缱绻, 赠贻丰隆。”听说惠卿新妇美艳可人, 又意欲奸污。后得知与惠卿是父子, “生骇极, 汗下浃体”。“后令苏州, 有乐伎沈韦娘, 雅丽绝伦, 爱留与狎。”言谈中了解到韦娘乃是自己的女儿, “愧恨无以自容”, 后为了遮盖自己的丑恶行径“顿生一策”, “暗置鸩毒杯中”害死韦娘。《韦公子》堪称《聊斋志异》最龌龊的同性恋, 韦公子无情而淫滥到了极致。《念秧》写的是不法之徒以男色为诱饵, 骗人钱财害人性命的故事。与前两篇有很大的不同。《商三官》则讲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商三官之父商士禹“以醉谑忤邑豪, 豪嗾家奴乱捶之, 舁归而死”, “两兄出讼, 终岁不得结”, 商三官则利用邑豪的断袖之癖, 为其父报仇伸冤。《侠女》则和《商三官》一样也是女性复仇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少女为替父报仇隐姓埋名, 带领老母客居他乡, 在生活艰难之时得到了顾生母子的帮助, 为感恩照顾顾生之母, 并且为顾家承续香火, 复仇成功“遂不复见”。这里的顾生是个双性恋者, 一方面钟情女郎, 另一方面又与一姿容甚美少年有私呢狎抱之举。

同样是写人与人之间的同性恋, 《人妖》中的马万宝, 《韦公子》中的韦公子、罗惠卿, 《侠女》中出现的顾生、美少年, 都是双性恋者, 他们既有对同性的爱恋, 也有对异性的倾慕;同样是写复仇女, 商三官和侠女对同性恋者的态度截然不同, 前者是利用同性恋者报父仇, 后者却对同性恋者言辞拒之,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两篇中的同性恋者都是被复仇女亲手杀死, 虽然原因不尽相同, 由此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对同性恋是深恶痛绝的。

二、蒲松龄对待同性恋的不同态度及其成因

1. 蒲松龄对待同性恋的不同立场:

尽管蒲松龄对男女同性恋都作了描写, 但仔细看来, 他对两者还是抱有不同的态度。这主要表现在他对男性之间和女性之间的性关系和性行为描写态度的不同上, 即蒲松龄对男性之间性行为的叙述如同对异性之间欢爱描写一样, 不乏细笔勾勒。但他在描写女性相恋, 这一未为前人所涉及过的领域时, 对女子间的性爱描写仍持保留的态度。

蒲松龄对于男同性恋者的态度, 从《聊斋.黄九郎》篇的笑判词中可见一斑。“男女居室, 为夫妇之大伦;燥湿互通, 乃阴阳之正窍。迎风待月, 尚有荡检之讥;断袖分桃, 难免掩鼻之丑。人必力士, 鸟道乃敢生开;洞非桃源, 渔篙宁许误人?今某从下流而忘返, 舍正路而不由。云雨未兴, 辄尔上下其手;阴阳反背, 居然表里为奸。华池置无用之乡, 谬说老僧入定;蛮洞乃不毛之地, 遂使眇帅称戈。系赤兔于辕门, 如将射戟;探大弓于国库, 直欲斩关。或是监内黄鳣, 访知交于昨夜;分明王家朱李, 索钻报于来生。彼黑松林戎马顿来, 固相安矣;设黄龙府潮水忽至, 何以御之?宜断其钻刺之恨, 兼塞其送迎之路。” (6) 蒲松龄再此明确表明了他反对同性恋的立场, 他认为同性恋是违反夫妇大伦, 阴阳之理的行径, 应该坚决予以禁止。

这种观点每每反映在《聊斋志异》有关同性恋的内容里, 在作者的笔下凡有断之癖龙阳之好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侠女》中的美少年“身首异处”, 死于非命;《黄九郎》中的黄九郎和贪暴的抚台两个同性恋者都因纵欲过度而死;《商三官》里面的同性恋者邑豪则“身首两断”;《念秧》中的同性恋者坠入温柔陷阱, “遂罹丧资之祸”更有甚者连命也搭进去了。《男生子》里的福建总兵杨辅因蓄娈童而丧命, 作者在文末感叹“呜呼!其鬼虽雄, 而头不可复续类!生子之妖, 其兆于此耶?” (7) 《韦公子》中的韦公子因淫婢宿妓, 加之宠幸优僮, 后妻妾五六人皆无子, 并且其淫荡所生子女皆在风尘中, 而后他自己也死于非命, 报应不可谓不惨烈。也许是怕没有起到劝谏的作用, 作者还在文末加了一段异史氏曰进一步阐述观点:“盗婢私娼, 其流弊殆不可问。然以己之骨血, 而谓他人父, 亦已羞矣。乃鬼神又侮弄之, 诱使自食便液。尚不自剖其心, 自断其首, 而徒流汗投鸩, 非人头而畜鸣者耶!虽然, 风流公子所生子女, 即在风尘中亦皆擅场。” (8) 甚至《周生》中的幕客周生因指责县令好男色, 祝文中有云:“栽般阳满县之花, 偏怜断袖;置夹谷弥山之草, 惟爱余桃。” (9) 等同性恋色彩的淫慢狎谑之词, 触犯了神灵, 就得到了幽冥处罚而死。由此可见作者和这一时期的文人对男同性恋反感到了何种程度。

然而对于女同性恋者, 蒲松龄则相对宽容的多。《绩女》《封三娘》《嫦娥》《神女》四篇都涉及到了女同性恋。《绩女》和《封三娘》中的同性恋者最后仅仅是分离永不相见而已。《嫦娥》中的嫦娥运用仙术替颠当除掉狎谑之根后, 顿时“闺阁清肃, 无敢哗者”, 再也没有了“大小婢妇竞相狎戏”的场景出现。《神女》篇也一笔带过, 没有细致精到的描写。她们的结局相对于男同性恋者来说要好得多。

2. 原因:

首先, 中国的男同性恋历史由来已久, 最初的同性恋仅为王室的嗜好, 人们认为宠幸娈童, 祸国殃民。《商书》将其列为“三风”“十衍”之一, 并认为“卿士有一身, 家必丧;邦君有一身, 国必亡” (10) 《战国策》以实例证明了男同性恋祸国殃民的弊病。“晋献公 (公元前676-651在位) 欲伐虞, 而惮宫之奇存。荀息曰, 《周书》有言, 美男破老。乃遗之美男, 教之恶宫之奇, 宫之奇以谏而不听, 遂亡。因而伐虞, 遂取之。”晋献公利用美男计除了公之奇, 娈童已经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加之后世利用君王宠幸娈童, 干预国家朝政的事情曾出不穷, 娈童的危害引起孔子等正人君子的警惕和抨击。卫灵公宠信弥子瑕, 大夫史鱼以“尸谏”劝君, 孔子对史鱼的行为大力赞叹:“子曰:直哉, 史鱼。邦有道如矢, 邦无道如矢。君子哉, 蘧伯玉。邦有道则仕,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表明从一开始中国的知识分子对男同性恋就是深恶痛绝的。受到固有文学传统的影响, 蒲松龄和清代的知识分子自然而然的也对男同性恋大力抨击。

其次, 在中国古代, 女同性恋多称为“磨镜”, 双方相互以厮磨或抚摩对方身体得到一定的性满足, 由于双方有同样的身体结构, 似乎在中间放置了一面镜子而在厮磨, 故称“磨镜。”

古代男性同性恋行为, 史不绝书, 但记录女同性恋的却比较少。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古代一直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 知识分子中的女性相对于男性少的可怜, 而书写者大都是男性, 缺乏相关的生活体验。在《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中有关于女同性恋的记载:“官婢曹晓、道房、张弃, 故赵昭仪御者于客子、王偏、臧兼等, 皆曰宫 (曹宫) 即晓子女, 前属中宫, 为学事史, 通《诗》, 授皇后。房与宫对食。”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 甚相妒忌也。”由此可知“对食”为宫中女子之间的同性恋活动。如曹宫和道房这样能指出名姓的女同性恋者, 在中国历史上实在不多见。女同性恋见诸文学的更是少之又少, 缺乏可资借鉴的经验。再加上, 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妇女无独立的经济地位, 她们在生活上依赖于男性才能生存, 女风不像男风会丧家败国, 也很少给他人带来危害, 所以男人们对女同性恋一般都采取宽容和忽视的态度。而明清是一个同性恋盛行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 作者耳濡目染了众多的男子相恋相狎现象, 接触了男同性恋的生活, 有创作的素材。因此, 在这男权至上, 以好男风为雅事的社会里, 《聊斋志异》描写男性间的同性恋以及性行为是对当时社会风尚的一种讽刺。这也符合作者在聊斋自志里“浮白载笔, 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 亦足悲矣。”的想法。

再次, 男同性恋有违传统礼法。古代中国认为性交是男女结合, 繁衍生命的一种自然方式, 即使生命之源, 又是快乐之源, 所谓“天地氤氲, 万物化醇, 男女构精, 万物化生”。然而封建的宗法观念, 崇尚子嗣至上, 性活动的生育性被夸大。正如《礼记·昏义》中所言:“昏礼者, 将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故君子重之。”男同性恋违背了阴阳之道, 夫妇之道, 所以在作者看来更为大逆不道。

但总的来说, 不管是对待男同性恋还是女同性恋, 蒲松龄都不赞成。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马介甫》中再次宣扬了自己的观点:“顾宗祧而动念, 君子所以有伉俪之求;瞻井臼而怀思, 古人所以有鱼水之爱也。”《封三娘》中三娘酒醒后, 凄然说出自己是狐, 十一娘的圈套毁了自己道行, 接着她对十一娘表白了心迹:“缘瞻丽容, 忽生爱慕, 如茧自缚, 遂有今日。此乃情魔之劫, 非关人力。再留, 则魔更生, 无底止矣。”但最终不得不分开。嘉庆年间学者冯镇峦对《封三娘》有段独到的评论, 也许是为蒲公说出了他想说的, “男子相悦, 常也;乃以女子悦女子, 深情缠绵, 如茧自缚。”三娘爱十一娘, 所以在为她安排下一段世俗光鲜的婚姻、终有所归后, 飘然而去;十一娘也爱三娘, 甚至更爱, 所以接受她为她安排的一切, 害怕失去她的恐慌甚至让她出了铤而走险的下策。最终, 相爱让她们彼此宽恕, 也终于不能再相见。这都表明作者蒲松龄对男女同性恋都持否定的态度, 只是否定的程度不同而已。

总之, 《聊斋志异》中有关同性恋的故事是在当时社会上同性恋盛行、同性恋作品流传甚广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并不是作者一时心血来潮的凭空之作, 是那个时代社会思潮的反映同时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同性恋文学的固有传统。

附表《聊斋志异》中的同性恋:

参考文献

[1]施晔.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2]蒲松龄.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3][英]霭理士著, 潘光旦译注.性心理学[M].上海:三联书店1987.

[4][美]凯查多利.人类性行为基础[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98.

[5]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吴存存.明清社会性爱风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8]孙巍巍.在情和欲之间飞舞——《聊斋·嫦娥》赏析[J].蒲松龄研究》2007, (3)

白先勇同性恋题材小说主题论 第7篇

关键词:同性恋,青春焦虑,艺术救赎,主题论

作为国内第一个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现代派作家, 同性恋题材小说几乎贯穿了白先勇整个创作过程, 进而成为其文学创作最核心的部分。为了方便归因, 本文沿用评论界对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分期, 以赴美留学为界, 大致把其创作分为前后两期, 早期的创作侧重于对青春浪漫主义的寻求, 后期因为丧母之痛则转化为对艺术救赎的寻求。

一、早期创作中的青春浪漫主义

白先勇早期的创作主要收在《寂寞的十七岁》里, 这些作品大多创作于他青涩的大学时代, 充满了青春浪漫主义。在这些小说中, 虽然有很多创作涉及到同性恋, 但大多是懵懂的, 或者充满了遮蔽性, 比如《寂寞的十七岁》中望子成龙的父子挚爱, 《孤恋花》中司令对娟娟的如“母性般的疼怜”, 以及《漫天亮晶晶的星》《月梦》等小说创作中的同情恋情愫, 但是真正能把青春与艺术并置起来的作品恐怕就是《青春》了, 这为作者后期《孽子》的创作奠定了基调。

谈及《青春》的创作, 作者说说是从一幅裸体的少年油画里得到的灵感:“白的熔化了的太阳, 亮的燃烧的沙滩, 少年跃跃欲飞, 充满生命力, 那幅画我觉得简直是‘青春’的象征, 于是我想人的青春不能永保, 大概只有化为艺术才能长存。”尽管如此, 当时正处于青春期的白先勇还是更相信青春的力量, 所以面对正值芳龄的美少年, 老画家始终调出青春的颜色:“他在调色盘上将嫩黄、浅赭, 加上白, 再加上红, 合了又合, 调了又调, 然后用溶剂把颜料洗去, 重新用力再合再调……他想调出一种嫩肉色, 嫩得发亮, 嫩带着草芽上的腻光, 那是一种青春的肉色, 在十六岁少男韧滑的腰上那块颜色, 但是每次调出来都令他不满。”年逼人的青春相比, 艺术是无力的, 不仅缤纷的颜色无法调出青春的肉色, 就是老画家伸出贪婪的双手要去攫取少年青春的身体时, 也是无可抓摸的。年迈的老画家干毙在岩石上的时候手里抓到的只是一个晒得枯白的死螃蟹, 美少年早已飞奔而去。

二、时间焦虑与艺术救赎

但是, 到了创作《孽子》的时候, 经过十多年的沉潜, 历尽人事沧桑, 连作者本人也由青春美少年变为白发苍苍的老者时, 他再也没有创作《青春》时的自信和浪漫主义情怀。因此, 作者创作态度也有了截然不同的转变, 他所要着力要表达的就不再是艺术面对青春的无力, 而是青春面对时间的脆弱。在经历了漫长的生命沉潜以后, 白先勇的时间观已经脱离了浪漫主义时期的瞬间永恒的凝滞, 时间被拉展、伸长, 表现出纵深的一面。《孽子》又回到了早期创作的同性爱的主题, 青春再次成为小说关注的核心。

皱得满面山川, 一直在狂热地追求美的影子的艺术大师说:“肉体, 肉体哪里靠得住?只有艺术, 只有艺术才能常存。”为了挽住青春之美的脚步, 郭老在长春路开了一家照相馆青春艺苑, 他收集孽子们的照片, 贴成一本厚厚地相簿, 取名“青春鸟集”。相比新公园内青春鸟的命运辗转与沉浮, 郭老位于长春路二段的“青春艺苑”是个永恒的世界, 当郭公公向阿青炫耀他五吋厚的大像簿时说:“公园里的历史, 都守在这个里头了……郭公公就是新公园里的园丁, 青春鸟们的守护神, 每一个初次踏进这片暧昧土地的青春鸟都得到他的接待与照料, 而他的要求则是摄取他们青春的样子, 为他的“青春鸟集”添砖增瓦。如此, 在长篇小说《孽子》中就形成了现实与艺术的二重世界:新公园的黑暗里流传着一种历史;郭老的相册里流传着另一种历史。在现实中, 众生都有生老病死, 而郭老的相册里没有衰老, 更没有死亡, 有的只是永恒的美与传奇。

然而, “所有时间的领悟一旦回到审美的领域就变得极其私人化, 从而时间的自然性再次被扭曲与变形, 艺术中被理想化的时间因此显出它的虚妄性。”作为绝望反抗的一种姿态, 艺术并不能从根本上把人从衰老、死亡中解救出来, 青春也不可能再唤回来, 这是生活与艺术永恒的悖论, 是存在与时间的永恒困境。

三、结语

关于同性恋现今状况及其婚姻的思考 第8篇

(一) 同性恋的概念

同性恋, 就是指性别相同的双方产生如同男女之间的爱恋情感, 同性之间产生的爱情也算是爱情的一种。在人最初始的年纪, 对应该喜欢同性或是异性是没有概念的, 所以从本质上而言, 一个人喜欢一个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是意料之外, 但也属于情理之中。

(二) 同性恋的形成因素

现代社会中, 同性恋者越来越不算是稀有群体, 甚至有人会“跟风”去培养、扩大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尤其是在发达、开放的西方, 有些城市公开的同性恋发生率可达10%以上。对于同性恋的成因一直是学者和大众争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而且众说纷纭, 主要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1. 先天因素

对于还未出生的胎儿, 他们的大脑极易受到性激素的影响。若男性胎儿受到了母亲雌性激素的影响, 那么他的大脑就会雌激素过剩, 反之, 女性胎儿若受到了父亲的雄性激素影响, 她的大脑也会雄性化。携带有同性恋基因的人群, 在适宜的条件下, 容易发展成同性恋细胞, 并且多数学者认为同性恋的性取向70%是遗传基因所产生的结果。

2. 后天因素

我们都知道, 人处在于社会当中, 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所以他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想法、每一个决定都是受到自己的经历以及周遭的环境也好人也罢的影响的。首先, 存在最初的性经历影响。青春期性朦胧期的遭遇和经历最为重要。 (李银河, 1998) 比如, 性侵犯, 根据调查显示, 接受辅导的同性恋人当中, 有大约87%的男性以及67%的女性遭受过性侵犯。对于女性而言, 这会导致她们对世上所有的男人失去了一切信任, 并且使她们憎恨及厌恶男性, 从而成为了将她们推向同性恋的一大动力。其次, 特殊的环境下的刺激。当处于单性环境下, 诱发同性恋的可能性会加大。比如在军队中, 在监狱等地, 严格的禁止男女之间的接触相处导致爱的欲望长期被压制, 于是只能从同性那里解决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在陈凯歌导演所导的《霸王别姬》 (1993) 中, 便是段小楼和程一蝶这两个戏子在这种特殊的职业化环境下, 所产生的爱恨情仇。又如在李安导演所导的《断背山》 (2005) 中, 原本不是同性恋的杰克和埃尼斯, 因为在断臂山放牧而结识, 单调乏味和孤独寂寞使两个人有了一夜的缠绵并产生了同性之恋。所以, 特殊的社会环境下, 也会对个人的性取向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

二、同性恋的现今状况

(一) 西方国家的同性恋现状

从荷兰在2001年开始承认到至今, 陆续有一些国家也开始承认同性婚姻, 还有一些国家承认同性伴侣之间的民事结合, 如丹麦、法国等国家。而墨西哥是首个承认同性婚姻的拉美国家。当非洲国家乌干达正火热讨论该国政府提出的反同性恋法案时, 位于地球另一端的拉丁美洲城市墨西哥城则在热烈庆祝同性婚姻合法化。以大数人看来, 对同性恋权益的保障和维护, 从某种角度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社会状态和开放程度。

(二) 我国的同性恋现状

根据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来说, “同性恋”应当是一个相当避讳的词语。一些人避而不谈, 一些人甚至会觉得谈到想到会不舒服、恶心。相比起女同性恋, 男同性恋在我们国家好像更受关注, 可能是因为有众多“腐女”和“耽美”的存在而导致的。

在我们国家, 同性恋不被社会主流接受, 甚至排斥的现象不在少数。虽然近些年不少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都在呼吁平等对待同性恋者, 但是收效甚微, 还是有多数人认为同性恋就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和行为。

对于同性恋者而言, 他们的家人朋友以及整个社会给予了他们太多的压力, 有些人甚至会随便找个异性结婚来保护自己是同性恋的秘密。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同妻”这个词汇。它不仅无视了另一半的配偶权, 甚至是把别人一辈子的幸福都搭了进去, 这是何等的残忍。而这又不能说完全是同性恋者的错误, 如果他们没有承受着那么大的压力的话, 想必也不会做出这种行为的,

三、同性婚姻合法化问题

对于同性婚姻是否可以合法化的问题, 不仅仅是在我国范围内引起了大众和学者的热烈讨论, 甚至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激起了千层浪———因为同性恋是个全球性的存在。那么到底同性婚姻是不是应该合法呢?我们就应当从它的损益比究竟是怎样的来入手考虑。

(一) 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好处

首先, 同性婚姻合法化会充分的体现出对人权的尊重。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结婚对象的权力, 而同性恋者最起码也是一个独立的人, 拥有独立的人格, 所以他们也应当有选择自己婚姻伴侣的权利。这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和肯定。

其次, 法律具有极大的社会引导作用。选择从法律这个层面来对同性恋给予肯定, 其中一方面是基于法律这个工具自身的特殊性的。一条、一部法律的颁布, 它或许仅仅是像蝴蝶一样扇了扇翅膀, 但却会带来太平洋上的大风暴———引来社会大众舆论的热切探讨。这场“蝴蝶效应”将会使得“同性恋”这一晦涩的话题不再躲躲藏藏, 反而把它带进到众人的视野当中, 光明磊落。

法律会很好的引导着民众去面对这个社会现状, 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的只知道一味的抵制, 从而同性恋者们将不会感到被其他人歧视、鄙视, 那么渐渐地他们就不再需要去采取一些手段去隐瞒自己的性取向。尤其是男同性恋者们, 他们不再需要去找一个自己不爱的异性结婚, 原因只是为了保护好自己的秘密不被发现。他们不再需要去牺牲别人的幸福来替他们保守自己是同性恋的这个秘密了。这样不仅同妻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而且对婚姻的认真严肃的态度也可以得到保证。

(二) 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弊端

首先, 将同性婚姻从法律的高度进行肯定将不利于社会发展。一些人提出, 一旦将同性婚姻合法化了, 将不利于我们社会生产的发展。因为同性之间是不能产生下一代的, 他们不能创造出新的生命。如果我们同意通过了这项议题, 它将会降低我们的社会劳动力, 从而会导致生产力的下降, 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生育状况出现问题。其次, 这条法令的颁布将会导致传染疾病的蔓延。目前的社会现状反映出来, 正如陈维四 (2013) 所言:“由于同性恋爱不可能组织家庭, 也不可能生育子嗣, 其动机与异性恋相比, 显出一种更加纯粹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的性质。所以导致了同性恋这个圈子中一夜情非常多, 很多人并不注重情感关系, 只是玩玩而已。” (p102) 现状已是如此, 现在再将同性婚姻合法化, 那么一方面就会使得同性之间的性行为更加的自由、开放。如同我们知道的那样, 同性恋者更容易带来一些疾病, 比如说大家谈之色变的艾滋病。尤其是男同性恋者们, 他们感染艾滋病的几率更大。万一这位男同性恋者是为双性恋, 当他在外感染了艾滋病, 回到家里再通过性行为传染给他的妻子, 再不幸他的妻子怀孕了育下一子, 那么这带来的就是一个又一个大问题了。所以, 更多更随意更自由的性行为, 只会使得更多人感染上疾病, 只会使得我们的社会更加不稳定。

四、总结

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是一个全球性、社会性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文明开化, 我们应当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去对待这个问题。

对于我国而言, 应当适时的出台相关法律, 对同性恋者们的一些基本权益和权利进行一个最起码的保护。而且在社会层面, 应当减少他们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 因为这些压力越大, 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精神健康问题。各类研究都表明这些处于社会边缘人群面对更多的精神健康问题, 他们的健康应当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关爱。他们也是普通的民众, 有权拥有一个真爱空间。

摘要:同性恋虽然一直存在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之中, 但它却始终不被正视, 一直游离于社会大群体之外。本文旨在研究同性恋的起源与发展变化以及现状和影响, 并且就其婚姻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本文第一部分从同性恋的基本概念以及先天和后天两大形成因素出发, 再分析了中外同性恋的现状, 并且立足于我们国家而言, 论述了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利弊两端。

关键词:同性恋,发展现状,婚姻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 1998.

[2]杨明慧.中国男同性恋心理现状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3 (12) :165-166.

同性恋及其成因 第9篇

说“熟悉”,是因为古今中外都有不少关于同性恋的记载。我国史书上所载的“龙阳”、“分桃”、“断袖”之典故和“娈童”、“比顽童”、“相公”、“象姑”、“兔子”等都是有关同性恋的记述。2008年5月1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法院宣判同性结婚合法。这是继2004年马萨诸塞州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后美国第二个认可同性婚姻合法的州,迅速成为互联网上的一大热点话题。在此之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有荷兰(2001)、比利时(2003)、加拿大(2005)和南非(2006);同性同居合法化的国家有丹麦(1989)、挪威(1993)、瑞典(1994)、冰岛(1996)以及德、芬、法、西、新西兰、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如今,维护性少数人群的基本权利,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和民主进程的一大趋势。

曰“陌生”,是由于尽管2001年4月我国已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里删除,但仍把在性别上有认同困难的人看作病态。不少人开口闭口“同性恋”(言下之意是“变态”),言语里充斥着对同性恋的偏见和歧视。对导致同性恋性倾向的根本原因多数人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真正理解同性恋现象。

性倾向(sexual orientation)又译为性取向或性指向等,指生物个体感受到的性吸引力源自何种性别或性欲念指向何方。一般来说,多数人感受到的性引力是来自异性,为异性恋。可有少数人感受到的性引力却与众不同,他/她们爱恋的是同性(同性恋),甚至爱恋物体(恋装、恋物)或非人类的动物(恋兽)。具有这类非常态性倾向的人虽占人口比例极少,但绝对数并不小。在世界许多大都会中,有近10%的同性恋者,故美国的一些大城市和我国香港都有所谓“十分之一会”的同性恋组织。美国性学家金西对美国天主教、新教和犹太教等牧师、神父等神职人员进行的调查结果则显示,神职人员中同性恋者多达20~50%。

关于同性恋的成因,有先天说(或生物决定说)和后天说两大类。持先天说的学者认为:同性恋者在生理构造上存在着与一般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遗传因素、大脑因素和荷尔蒙因素。由于这些物质的而非精神性的因素,先天地决定了同性恋性倾向的形成。持后天说的学者则从社会建构论出发,认为是后天的童年环境、青春期经历和社会环境等心理和社会的因素,造成同性恋的形成。我以为,两说各执一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素质性同性恋与非素质性同性恋之区别。

美国性学家金西及其同事于20世纪50年代所做的上万例问卷访谈说明:异性恋和同性恋不过是处于同一连续体两端的两个点,这两点之间“充满着各种变异状况的渐进过程”,由此提出了“性倾向七分量法”。

0级:完全的异性恋

1级:几乎为异性恋,偶尔作同性恋的梦或幻想

2级:大多数时候为异性恋,时有同性恋倾向

3级:同性恋倾向与异性恋倾向各半,即双性爱倾向

4级:大多数时候为同性恋,时有异性恋倾向

5级:几乎都是同性恋,偶尔有异性恋倾向

6级:完全的同性恋

通常根据个体感觉到的性吸引力来自某一性别,判定其为同性爱、异性爱或双性爱。我国最早研究同性恋的科学家、青岛医学院教授张北川在1998-2001年间,先后四次对近千位男同性恋者和兼有双性爱的同性恋者进行了大样本的调查,还与2500多位同性恋及有变性倾向的人进行了交流。他从中发现:许多人感受到的性引力,实际上介乎于纯粹的同性恋(6级)、双性爱(3级)与异性爱(0级)之间的某一点上。对极少数人而言,吸引他们的实际上并非对方的性别特征,而是某种性行为带来的快感。还有个别人,主要是受某一个体的某种个性、性格或其它特点的吸引。

1994年8月17日,《今日美国》(usToday)发表的调查研究,询问过去10年的性经验(Battelle Human Affairs Re-search Center),有2-3%男性回答有过同性性经验。另一调查询问的是一生中的性经验(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有5.2%的男性和4%的女性回答有过同性性经验。

由上可知,同性恋可分为纯粹的同性恋者与有同性性行为者(含异性恋和双性恋者),纯粹的同性恋者所占比例不大。据估计,美国逾1000万所谓的同性恋者中,纯粹的同性恋者约500万人。与纯粹的异性爱者一样,纯粹的同性恋者性倾向明确而坚定,不可更改,因此又被称为同性恋专一者。学界称这类同性恋者为素质性同性恋,或排他性同性恋。电视专访片《鲁豫有约——爱人同志》中的嘉宾周丹和蓝色水晶、《社会能见度:张北川——爱人同志》中被访谈者秦老师,都属于那种对异性始终没有“性趣”而却情不自禁地为某一同性所吸引的素质性同性恋者。他们在追求爱与被爱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用秦老师的话说:美女坐其怀中他不“乱”,而美男坐其怀中他会“乱”。

我认为,导致素质性同性恋的根本原因有如下先天性因素。

首先,源自遗传基因(染色体末端分裂)。

性取向可能来自遗传的看法自中世纪以来就一直存在。1916年遗传学家理查德·古兹薛米特提出同性恋可能与性染色体有关,曾为当时不同的思想家们广为接受。到1950年,此观点曾一度被认为有误。近年来,相关研究再次显示同性恋与遗传基因的关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生物学家丁·汉默(Dean Hamer)教授的研究。

丁·汉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对同性恋家庭的观察。1993年至1995年,他曾通过美国某同志组织的报纸刊登了一则广告,标题为:男同志们,你们有同志的兄弟吗?他提取40对男同性恋者的细胞做基因检测研究后发现,同性恋的x性染色体长臂顶端区域中,有一个叫Xq28的基因,这个基因决定其性取向为同性。但汉默的结论遭到个别人的反驳。

1999年,加拿大神经医学家乔治·瑞斯(George Riee)试图证实汉默的研究结果。他对52对同性恋兄弟的细胞做了DNA基因检测,结果并不如预期的那样。这并不令他因此怀疑同性恋与基因的关系,而是使他进一步认识到Xq28基因可能不是唯一的相关基因,应该继续寻找同性恋的其他基因。

2004年10月,意大利心理学家卡普里奥一西亚尼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大规模的同性恋调查基础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共对98名同性恋男子和100名异性恋男子,以及4600多名他们的亲属进行了详尽的问

卷调查,认为人类基因组成中的X染色体部分是由母亲一方直接传递到下一代基因体系中。这个结论不谋而合地支持了汉默的论点。西亚尼教授说:“现在至少可认为同性恋遗传因素与x染色体相关,但这并不说明同性恋基因仅此而已,一定还有其它一些基因,即使它们存在于其它染色体中也同样重要。”

2007年,德保罗大学的专家继续了汉默被搁浅了近14年的研究。为了搞清同性恋与家族遗传的关系,他们召集了1000对同性恋兄弟。尽管现在还无法最终确定,决定同性恋性倾向的是哪几个基因,但可以肯定有几个基因相互作用,加上童年时的影响,这个大家庭的兄弟们成年后都可能成为同性恋。这项研究还认定:男性的性取向是一生的,同性恋性倾向难以扭转。

其次,源自脑部结构——性中枢系统。

一般认为,人类的下丘脑控制性冲动的产生。上个世纪末以来,研究者通过实验比较男性/女性与男同性恋者之间下丘脑前端(又称丘脑下部,anterior hy-pothalamus,脑部相当小的一个区域,比高尔夫球还小)的差异。1991年美国盐业研究所(研究盐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神经解剖专家西蒙·利瓦伊发表了有关丘脑下部特殊细胞群体的研究。该研究把下丘脑前端的间核分为四个区,发现其中三个区的体积并不因性别而显出差异。只是第三区的体积大小不同:异性恋男性的是同性恋男性的两倍。尽管目前还无法断定是这个差异导致同性恋、还是成为同性恋后才形成如此差异,但可以确定男同性恋与异性恋者的脑部结构的确有所不同。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动物学领域的资深教授弗莱德·斯托姆沙克博士参与的有关研究,也为同性恋是先天还是后天形成的论争增添了新证据。始于1995年爱达荷州的联邦羊群研究站的研究发现,一些公羊不愿意与母羊交配,反而更喜欢选择其它公羊。为了保证让牧民买到的是异性恋公羊,研究者们努力探究决定动物性倾向的方法。其中的研究结果显示,同性恋公羊和异性恋公羊在脑部结构和性荷尔蒙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为研究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的脑结构差异提供了新证据。

第三,与性荷尔蒙的分泌水平有关。

一些科学家曾将寻找同性恋的成因集中在血液中的荷尔蒙及性腺和尿液上。他们宣称,女同性恋者的睾丸素比女异性恋者高,而雌激素比之低,男同性恋者的睾丸素比男异性恋者低而雌激素较之高。19世纪末,医学专家们就相信同性恋在性腺结构及其分泌物上与异性恋者有所不同,并试图用各种外科手术和荷尔蒙治疗(去势和睾丸移植等)以矫治同性恋。尽管没有成功的实例,在北美和欧洲这种矫治法却一直沿用至上个世纪70年代。

近年来,科学家对仓鼠的实验发现了性荷尔蒙对性倾向的影响,因而推测性荷尔蒙对人类有影响。目前的研究结果只能说明同性恋与性激素水平有关,还无法确定:是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同性恋还是同性恋的心理及行为引起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之,同性恋是颇为复杂的现象,其成因亦非固定单一的,不只受某一基因的调控,且基因层次的组成亦不同,如同“贫血”症状可能由不同的基因缺陷或环境影响而造成。不少研究者力主后天因素对同性恋的影响,如童年受性虐待、或青春期受到性骚扰,或是因为从事卖淫,或是因为家长养育方式不当而造成性别角色混乱等心理和社会的因素,尤其强调最初的性经验与性行为方式以及性别角色认同之间的关系。如此种种,均有其一定道理。然我相信,后天说或许适用于解释非素质性同性恋的形成,但不宜解释素质性同性恋的成因。

不论是同性恋人群或支持立法维护同性恋权利的人,还是反对同性恋的团体,都很关注性倾向的成因问题。因为前者期望生物科学上的解释能够增强对抗对同性恋的歧视;后者则希望研究结果可以支持他们一贯的说辞,即同性恋不是先天形成、而是后天习得且自我抉择的行为,不值得立法保护。近年来,国际上同性恋人权团体已取得一个共识:个人性取向的成因与个人的公民权、政治权和人权是两码事,同性恋享有平等权利不需要什么科学解释。过多地强调“成因”意味着不公。深入研究和科学地解释同性恋现象,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同性恋,以消除对它的各种歧视和偏见。在这里,不存在倡导与张扬同性恋的问题。不是素质性同性恋的人,逼他,她与同性相恋相爱亦不成。异性恋者可选择同性恋常用的性行为方式,但选择不了性倾向。

中国文化虽不像基督教文化那样残酷迫害同性恋(判死刑、火刑等),但中国传统道德规范视同性恋为不道德。尤其是解放后,在禁欲主义统治下,我国对同性恋行为的法律和行政制裁都颇严厉。1997年,中国新《刑法》正式删除了流氓罪,过去用于惩处同性性行为的“鸡奸”之名随之而除。可是,在各种行政法规和规章中,仍可看到与流氓罪近似的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尽管可以说,中国已经完成了同性恋脱污名化二部曲(非刑事化、非病理化),如今正在奏响第三部曲——“非道德化”。近年来媒体对同性恋的关注,使人们对之有所了解,认为同性恋不道德的人在逐渐减少,视其为正常而自然的一种性倾向的认识在逐渐增强。但是,要获得全社会对同性恋的真正理解和认同还需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文化观念的变革不能用政治运动的手段解决,而立法保护同性恋不受歧视、享有平等权利(包括同性婚姻权),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在欧美各国,同性婚姻立法是以1969年美国纽约发生的石墙暴动事件为标志的西方同性恋运动的成果,同性恋运动的出现则与基督教文化及国家权力对同性恋的长期打压有关。我国情况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对同性恋的歧视和排斥主要是在道德层面上。因此,在我国,同性恋像西方社会那样形成一种政治气候的可能性很小,人们大可不必担忧同性恋会成为一种时尚得到张扬,以致威胁人类整体的繁衍,犹如不用担心丁克家庭的增加会影响人类繁衍一样。

日本动漫对大学生同性恋态度的影响 第10篇

关键词:日本动漫,大学生,同性恋态度,影响

日本动漫包括日本动画与日本漫画, 20 世纪80 年代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 日本动漫类型多样, 以独特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画面给予读者和观众强烈的视觉体验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尤其是90 后大学生, 日本动漫对青少年社会价值观产生了影响。近年来, 日本动漫中出现“耽美”“百合”这两种涉及同性恋剧情的作品。“耽美”一词最早出现是在日本近代文学中;“百合”特指女性之间纯洁的爱慕关系, 但是也不完全等同于女同性恋。通俗来讲“耽美”暗指男性和男性之间的恋爱, “百合”就是暗指女性和女性之间的恋爱。近年来因为商业化的运作, 日本动漫中越来越多地加入“耽美”和“百合”的成分。据作者统计, “动漫之家”动画网光2016 年6月份就有272 部“耽美”“百合”动画在播放, 而这些动漫的主要受众多为年轻人, 因此其中隐含的社会文化价值观有可能会对我国青少年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年轻人群体的重要组成——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定量分析探究当代大学生对日本动漫特别是同性恋题材动漫的接触和认可的现状。此外, 本文还试图验证大学生对日本动漫尤其是同性恋动漫的广泛接触会影响其对同性恋行为和同性恋者的态度这一命题。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以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10 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共发放问卷1054 份, 回收有效问卷963 份, 有效回收率91.37%, 男生414 人, 女生549 人。

(二) 问卷及测量

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大学生对日本动漫的接触情况以及大学生同性恋态度三个部分。对同性恋态度的测量主要运用了庾泳、肖水源、向莹等参照美国学者Herek的同性恋者态度量表 (ATLG, Herek, 1988) 构建的适合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同性恋态度量表, 在本次研究中考虑到同性恋问题的敏感度和回答的主观性, 将量表中原有的回答选项:完全反对、反对、中立、同意、完全同意更改为完全反对、不太同意、中立、比较同意、完全同意。量表分为男同性恋子量表 (ATL) 和女同性恋子量表 (ATG) 量表, 共20 道题目, 男、女子量表各10道题, 以李克特5 级评分法计算量表得分, 其中“完全同意”得5 分, “比较同意”得4 分, “中立”得3 分, “不太同意”得2 分, “完全反对”则得1 分。20 道题目中有14 个为反向评分。

(三)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 软件, 并用描述分析、T检验、Eta检验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二、分析

(一) 重庆大学生的同性恋态度

每一位被调查者的同性恋态度量表得分介于20 至100 分之间, 60 分表示中立, 得分越高则表示对同性恋者及同性恋行为的认可度就越高, 得分越低就表示对同性恋者及同性恋行为的认可度就越低。经过分析发现, 963 名大学生同性恋态度量表平均分值为70.43 分, 其中82% 以上的人得分是高于60 分, 即对同性恋态度是趋于认可, 由此说明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 (表1、图1) 。

(二) 是否喜欢日本动漫与同性恋态度的关系

通过表2 可知, 在本次调查中有61.4% 的大学生表示喜欢日本动漫, 在同性恋量表中的分数平均值为71.89分, 有38.6% 的大学生表示不喜欢日本动漫, 其在同性恋态度量表中的平均分数为67.98 分, 说明在喜欢日本动漫的这一部分大学生相较于不喜欢日本动漫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在独立样本T检验中, P=0.000, 小于检验水准0.05, 由此说明是否喜欢日本动漫的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有显著性差异。将是否喜欢日本动漫作为自变量, 同性恋态度为因变量, 采用二元简单相关分析, 发现相关系数为0.307, (Eta=0.307, P=0.015) , 说明是否喜欢日本动漫与同性恋态度之间存在显著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三) 是否看过“耽美”“百合”动漫与同性恋态度的关系

表3 显示, 在本次调查中有39.9% 的大学生表示看过“耽美”“百合”类型的日本动漫, 在同性恋量表中的分数平均值为72.65 分, 有60.1% 的大学生表示没看过此类型的日本动漫, 超过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都没有看过此类型的日本动漫, 但是其在同性恋态度量表中的平均得分为68.92 分, 说明看过“耽美”“百合”类型日本动漫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可度反而高于没看过此类型日本动漫的大学生。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 (P=0.000) , 小于检验水准0.05, 显示是否看过”耽美””百合”主题动漫与同性恋态度有显著性差异。将是否看过“耽美”“百合”类型日本动漫作为自变量, 同性恋态度为因变量, 采用二元简单相关分析, 发现相关系数为0.320, (Eta=0.320, P=0.003) , 说明是否看过“耽美”“百合”类型日本动漫与同性恋态度之间存在显著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三、结论

(一) 大学生普遍接触并喜爱日本动漫

在本次调查中, 有587 名大学生表示喜欢日本动漫, 占了总调查数的61.4%, 而有369 名大学生表示不喜欢日本动漫, 占了总调查人数的38.6%, 说明至少有一半以上被调查的重庆大学生都喜欢日本动漫。

(二) 接触日本动漫对大学生同性恋态度有显著影响

通过对是否喜欢日本动漫与同性恋量表之间进行的T检验和Eta检验, 不但证明了是否喜欢日本动漫与同性恋态度有显著差异, 而且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也是挺高的, 说明了喜欢日本动漫确实影响了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可度。通过对是否看过“耽美”“百合”类型日本动漫与同性恋量表之间进行的T检验和ETA检验, 不但证明了是否看过“耽美”“百合”类型日本动漫与同性恋态度有显著差异, 而且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也是挺高的, 也说明了看过“耽美”“百合”类型日本动漫确实影响了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可度。

(三) 大学生对同性恋者和同性恋行为认可度较高

在本次调查的有效数据中, 有18% 的大学生在同性恋量表中的平均得分在60 分以下, 有82% 的大学生在同性恋量表中的平均得分在60 分以上, 由此说明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都是趋于认同的, 不是完全趋于负面的;这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者不是完全令人厌恶的, 不应该因其是同性恋就将其与社会隔绝开来, 他们对同性恋逐渐呈现出一种宽容的态度, 对同性恋者表示理解, 不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盖彦君, 王权红, 盖红艳, 寻芒芒.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态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2013.

[2]刘璟璇, 孙琳.在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相关研究[D].潍坊:中国山东潍坊医学院, 2015.

上一篇:税收价格与价值论下一篇:城镇改造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