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

2024-05-20

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精选11篇)

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 第1篇

一、课堂导入环节要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 一则经典的寓言都会留下一些经典的名句, 我们在授课时不妨合理引用这些经典名句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 这样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寓言课的重要目的在于教给学生一个人生哲理, 而这个哲理一般是由生活中一个令人捧腹的小故事得出来的, 所以我们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同样富含哲理的故事来导入新课。此外, 在寓言课中, 一般有几个插图来配合文本, 这时, 教师不妨另辟蹊径, 通过观察插图开始导入新课。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上综合实践类的课程时, 我们应当适时地提出寓言教学的重要性, 顺势导入寓言教学在本学期中的主要内容及分配篇目情况。导入新课时还应当注意教师情绪的控制, 一定要在情绪控制上和寓言故事所流露出来的情绪保持一致, 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氛围。

二、寓言教学要紧扣三维目标教学

寓言比较通俗易懂, 因此要扣住一些“关键词”, 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 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如在教学《自相矛盾》时, 要紧扣“夸口”这个词的含义, 什么是夸口?卖矛又卖盾的人怎样夸口?透过字里行间,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故事内容。这样, 扣住关键词就落实了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对理解文本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教学寓言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方法的传授, 如复述故事的方法。复述不同于朗读、背诵, 它要求学生综观整个故事, 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低年级学生有赖于老师的指导和支持, 如二年级的两则寓言《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 其中的故事情节虽简单, 但学生年纪太小, 寓言表达的确存在障碍, 但教师可以试着慢慢引导。而六年级的《两小儿辩日》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流程自己去复述, 教师只需稍加点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寓言故事, 切实帮助学生去认识生活, 认识社会, 得到发展。

三、学习和运用寓言作品中的表现手法

为了塑造具体生动的角色, 使深刻的寓意通过故事表现出来, 作家们常常会在寓言中采用拟人、比喻、象征、夸张等表现手法, 以达到比较强烈的教育性和讽刺性。在寓言作品的教学中, 首先, 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这些表现手法, 以绘声绘色的语言再现寓体生动的情节, 让学生仿佛看到了活生生的角色, 对寓体有了较全面的感受, 对寓言的学习有了较强烈的兴趣。如寓言中常用的拟人手法, 也就是把事物“人格化”, 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中, 贪婪、狡猾的狐狸, 贪慕虚荣、被花言巧语所欺骗的乌鸦, 这些形象都被赋予了人的性格和思想,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善于抓住角色的特点, 并总结其表现手法。

四、自表入里, 概括寓意

寓言教学中, 学生感知具体的、个别的艺术形象, 从认知上讲, 只是处于感性认识的阶段, 是准确理解寓意的起点。但这种认识还有待深化, 即需要舍弃具体的、个别的特征, 进行抽象概括, 揭示出一般的、共同的本质。为此, 在寓意的概括操作中, 教师要善于设计有一定梯度的思考题, 为学生铺设思维的过渡, 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自表入里、由浅而深地概括出寓意。以《群鸟学艺》为例,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帮助学生逐层深入地概括寓意:第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获取感性认识。启发学生思考:哪些鸟向凤凰学搭窝?它们是怎样学的?结果怎样?第二步:深入理解课文, 尝试就事论事。启发学生思考:同是向凤凰学搭窝,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有没有像“群鸟学艺”这类事情发生?第三步:深化认识, 概括寓意。启发学生思考:从“群鸟学艺”这个故事中, 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可以从中明白什么道理?这种阶梯式的概括, 体现了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 既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 又有利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第2篇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核桃村明德小学 耿翠芬

摘要:学习寓言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独立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领略文学艺术的魅力;学习寓言,让他们从中明辨是非,从中受到教育;学习寓言,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更能使学生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关键词:寓言;语文教学;作用 寓言和一般的比喻不同,它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是用故事的形式进行类比的。寓言一般不长,往往通过故事说明哲理。它思想深刻,形象生动,兼有故事的生动性和谚语的哲理性,是深入浅出的说理工具,同时也是对生产劳动和社会斗争经验教训的高度的艺术概括,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艺术欣赏价值,耐人回味,有的民间寓言已流传了几千年,仍具有艺术的生命力。

寓言是指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中,小学阶段共编入19篇寓言,它们分别是二年级《天鹅、大虾和梭鱼》、《南辕北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小河和大海》;三年级《狐假虎威》、《鹬蚌相争》、《刻舟求剑》、《揠苗助长》;四年级《掩耳盗铃》、《守株待兔》、《手不释卷》、《鹏程万里》、《纪昌学射》、《扁鹊治病》;六年级《金鱼和鲤鱼》、《老鼠为狮子担心》、《邯郸学步》、《舍本逐末》。从寓言的数量上看,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小学语文教学包括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1-2年级为“写话” 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寓言以其生动形象的故事性更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易于实施明辨是非等教化功能。下面就简单地谈一谈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寓言在小学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里特别强调主动识字的兴趣、愿望和习惯,在“评价建议”里也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强调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并注意在识字写字过程中感受、体会汉字的优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对于学生识字、写字、学好语文,甚至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寓言一般篇幅较短,往往通过故事说明哲理,它思想深刻、形象生动,兼有故事的生动性和谚语的哲理性,是深入浅出的说理工具,同时也是对生产劳动和社会斗争的高度艺术概括,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艺术欣赏价值,耐人回味,有的民间寓言已流传了几千年,仍具有艺术的生命力。因此寓言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而且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语言之中。寓言是非常适合孩子读的,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读物之一。学生喜欢读寓言,喜欢读懂寓言,于是就有了主动识字的兴趣、愿望和习惯。在学习《天鹅,大虾和梭鱼》之前,学生已经借助拼音读会了课文,能说故事的内容,还能说出这则寓言所隐含的道理。在学习《南辕北辙》之前,学生借助拼音学习不会读的字,在课余时间就完成了识字、阅读和理解的任务,就这样,学生有了主动识字的兴趣、愿望和习惯。课文中的寓言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课外,他们读《小学语文同步读本》中的寓言,在读的过程中,识字写字的积极性提高了,培养了他们的独立识字能力,并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感受和体会汉字的优美,提高了审美情趣,提高了识字量。

二、寓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1、寓言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法》一文中明确指出:“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依赖于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量的积累。缺乏阅读兴趣,就不可能自觉地阅读;不掌握阅读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无法有效地独立阅读;没有一定阅读量的积累,就无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就能自觉地阅读。寓言由于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学生对寓言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在学习《坐井观天》和《守株待兔》之前,同学们就看了许多遍,明白了其中的寓意,而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也是百看不厌,他们的阅读兴趣很浓厚,所以他们能自觉地阅读,久而久之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就提高了。

2﹑寓言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要读,阅读要学生自己读。阅读是学生自己在阅读中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不应该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发展来说,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策略的掌握,都依赖于“多读”、“自己读”。一般在课堂教学中就采用初读、细读、精读三个层次来把握课堂结构。在揭示了寓言的课题以后,就让学生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抓中心词或提问主要人物是谁?干什么?带着疑问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同时,动笔画出不懂的地方,扫除课文生字、新词的障碍,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通过初读,学生解决了字词以及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时教学中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通过细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精读寓言就是在理解了寓言的寓意后,在语言环境中去感悟作者的感情,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或者教师指出相应的段落,让学生采取相应的方法深刻领悟。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以这三种层次的读书为主,并适当运用其它形式的读来完成阅读的任务,这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

3﹑寓言教学能让学生主动积累词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3-4年级)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寓言故事中有很多优美的词语和成语,同学们都会主动地进行积累。在教学《狐假虎威》和〈〈鹬蚌相争〉〉一课中,学生积累的词语有:狐假虎威、骨碌碌、违抗﹑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撒腿就跑﹑大大小小﹑鹬蚌相争﹑毫不费力等。

4﹑寓言教学能让学生领悟到文学艺术的魅力﹑了解作家﹑亲近作家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许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内在的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这些都是寓言的魅力。学习寓言可以领略到文学艺术的魅力,了解作家,亲近作家,明白作家的内心世界。《手不释卷》讲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打仗,立下了不少战功,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读书。孙权批评了他,他很惭愧。从此以后,他抓紧时间读书,知识越积越多。后来,吕蒙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本篇寓言故事至今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勤奋学习,这样既让我们了解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也体会到了作家的内心世界。

5﹑寓言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而寓言阅读教学中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狐假虎威中有这样一道题:请你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续编《狐假虎威》的故事。(提示: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同学们明白题目意思后就认真写起来,在写的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想象。一个同学这样写:它非常生气,决定找狐狸算帐,于是它天天去找狐狸。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狐狸,猛地扑过去逮住了狐狸,还没等狐狸开口,就咬死了狐狸。一个同学这样写:它恨不得一下子就去找狐狸算帐,于是,它就天天寻找狐狸。一连找了几天,也不见狐狸的影子。它自责自己,都怪自己做事不动脑筋,太容易相信别人的话,以后应该改掉这个毛病。一个同学这样写:它非常生气,正在这时,狐狸爸爸带着那只狐狸来向老虎道歉。老虎不相信狐狸的话,要找其它动物作证。狐狸爸爸请来了狮子和大象,老虎才相信狐狸的话。同学们想的不一样,写的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

6﹑寓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1)做事需动脑筋,按客观规律办事

《揠苗助长》讲的是一个愚蠢的宋国人为了使田里的庄稼长得快一些,把禾苗连根拔起,结果禾苗都枯死了。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人坐船过江,不小心把身上的宝剑掉到了江里,他没有赶快下去捞,而是在船舷上刻记号,等船靠岸的时候再去捞。我们做事需动脑筋,处理事情应该灵活。《邯郸学步》讲的是一个从燕国寿陵来邯郸学习当地人走路的青年人,一连学了几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还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比喻没把别人的本领学到手,反而把自己的技能也丢掉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了《亡羊补牢》一文,同学们体会到了犯了错误就应该及时改正﹑减少损失。人无完人,每人都会犯错误,最关键的是知错﹑改错,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让他们及时改正。《扁鹊治病》讲的是扁鹊三次要给蔡桓公治病,而蔡桓公由于拒绝治病而死。我们知道小病不治会送生命。我们应该认真处理好每一件事,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发现存在问题,想办法及时解决,减少损失。

(2)勤奋读书,热爱劳动

《手不释卷》指的是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奋好学。《学弈》一文,我们知道学习和做事不能三心二意,必须专心致志,勤奋好学。《两小儿辩日》,我们体会到了人生有限,知识无涯,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到不同的看法,而要克服片面性,就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而要有广博的知识就应该勤奋读书,勤奋学习。《纪昌学射》讲的是飞卫教纪昌射箭,他先让纪昌练习眼力,然后才教他开弓和放箭,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我们体会到了勤奋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学习《守株待兔》一文,同学们知道收获从劳动中来,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收获,就放弃了勤劳的美德。劳动创造幸福,我们的幸福生活靠聪明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来创造。

(3)人与人相处应该团结,团结的力量大

《鹬蚌相争》讲的是鹬和蚌互不相让,结果让渔翁得利。争狠斗气,往往造成两败俱伤,对谁也不会有好结果。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关心别人,快乐自己。《天鹅、大虾和梭鱼》讲的是天鹅,大虾和梭鱼想把一辆大车拖着跑,他们从不同的方向拼命地拉,大车却一步也动不了,原来他们不团结一致。当今的时代是和平的时代,是发展的时代,是合作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应该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小河和大海》讲的是小河很骄傲,见到大海后,发现自己错了,大海的话让他知道团结的伟大力量。作为老师,要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4)做事抓关键,有正确的目标。

学了《画蛇添足》一文,同学们知道了把功夫用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就会失去宝贵的机会。机遇总是善待那些有准备的人,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牢牢抓住机遇,成就自己的未来。<<舍本逐末》讲的是齐王派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赵威后先问齐国的庄稼长得如何?那位使臣很不高兴,赵威后笑着告诉使臣,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使臣听了既佩服又惭愧。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我们做事的时候,要牢牢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关键,不能抓那些毫不相干的问题,不能因小失大。《南辕北辙》讲的是做人做事必须有正确的目标。方向错了,条件越好,花的力气越大,离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就越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在行动之前,就应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沿着这一人生目标而努力前进。《坐井观天》、《金鱼和鲤鱼》比喻目光短浅,胸无大志,自满自足。我们从小就应该胸中有大志,有了大志,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会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才会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也才会奋斗不息。

(5)说话做事应该真诚

学了《自相矛盾》一文,我们知道脱离实际的夸大某种东西的长处,往往会闹出自相矛盾的笑话,我们说话做事都应该谦虚谨慎。《掩耳盗铃》写了做贼心虚的人,欺骗得了自己,欺骗不了别人。我们应该诚实,明知是害人的事就不要去做,就不要自我欺人,这样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学了《刻舟求剑》和《揠苗助长》一文,同学们知道刻记号的那个人和拔禾苗的那个人都在欺骗自己。我们无论说话或做事,都应该有凭有据。《狐假虎威》讲的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来欺压其它动物。对于那些像狐狸一样仗势欺人的人,我们应该学会识破他人的伎俩。不管在什么时候,诚心都很重要。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礼相待,以诚相待。

从以上例子看,寓言让人明理,区别真与假﹑美与丑﹑爱与恨。寓言能让学生明辨是非,有很大的教育作用。

寓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是很多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主动积累词语,领略文学艺术的魅力,培养想象力,明辨是非、受到教育。同时,学会从故事中去总结,概括生活中的诸多规律与深刻哲理。

三﹑寓言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1﹑寓言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积累了写作素材

写是语文学科四种能力中最难的,也是要求最高的。听、说、读是写的基础。如果学生对语言的阅读把握得好,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就会产生写作的兴趣。《坐井观天》中有这样一道题: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由于学生对本课的寓言很感兴趣,对内容的理解也很深刻,在写的过程中,他们觉得很轻松,写的内容也很好。只要坚持练习,就能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灿烂的文化,领略到外国笔下的艺术价值,丰富了知识,更积累了美词佳句和精彩段落。树立了自信心,对生活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感受,多了一份体验,同时也会把这种独特的体验写出来。学了《刻舟求剑》一文,我请同学们写读后感。他们不仅写出了刻记号捞宝剑的那个人是不对的,告诉他该如何做,也写出了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好每一件事。这样做,开阔了他们的眼界,积累了写作素材,增强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2﹑寓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寓言的篇幅小,但故事性强,说理强,含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学生可以根据寓言的性质和特点自己写寓言,在写作中也可以用夸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还可以渗透到其他的写作中。有一次,我让学生自己写一则寓言,他们很高兴。一个同学这样写到:有一天,小羊请小牛到他家去做客,一路上,他们又唱又跳。来到家门口,小羊按响了门铃。羊妈妈打开了门,看到了小牛,她非常高兴。羊妈妈请小牛吃嫩嫩的青草,询问小牛妈妈的身体及工作情况。羊妈妈教小羊和小牛跳舞。你看,他们多高兴呀﹗在这个故事里,那个同学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他同学也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只要让他们经常练习,就能提高写作技能。

四﹑寓言能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口语交际的总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标准》是这样表达的:“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利用寓言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内容,交流故事中所隐含的道理,这样就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掩耳盗铃》中有这样的题:展开想象,续编《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故事的结尾。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会指名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其他同学倾听、补充。复述完故事的内容以后让他们交流如何给故事结尾。通过这样的渠道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扁鹊治病》中有这样的题:我想对蔡桓公说„„学生在明确题意的基础上选好角色,以两人为一小组,其中一人扮演蔡桓公。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这样,能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的能力。由于寓言具有教育意义和欣赏价值,加上课堂中教师正确的引导,同学们对寓言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和阅读兴趣,不仅课堂上喜欢学习,就连课后也喜欢学习。在他们的书包中总能看到一些寓言故事书,在读书活动中总能看到许多同学读寓言,欣赏寓言。由于同学们学习寓言的兴趣很浓厚,我买了许多关于寓言的书给他们看,并让他们交流读书的感受。他们喜欢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既主动地获取了信息和知识,又提高了课外阅读的总量,更培养了他们课外阅读的习惯。

总之,寓言内涵丰富,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体现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环节中。寓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能促进学生全面而健康地发展。

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教学 第3篇

寓言教学的重点取决于寓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教训性和讽刺性,寓言的深刻含义隐藏在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当中。所以,在组织寓言教学时,重点因引导学生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本身的分析去揭示和“消化”寓言的真正用意。

在小学二年级教材中,对《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的教学时,通过对禾苗生长规律的揭示以及这位农夫违反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的驳斥,从而让学生懂得事物发展都有客观规律,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物弄糟。

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无疑,这个道理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来阐述,学生是很难“消化吸收”的,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知道故事想要说什么,能够用自己的话把寓意转述出来就可以了。

只要理解了故事,寓意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在检查预习、梳理课文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看来词语难不倒大家,相信同学们也能把课文读好。

点名读第一小节。

师:现在你知道农夫为什么要拔禾苗?

生:因为农夫巴望着禾苗能快点长高。

(板书:巴望)

点名读2、3小节。

师:读了这两个小节,你知道他是怎么拔的?

生:他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的。

(板书:拔高)

点名读第4小节。

师:这样做的结果怎么样啊?

生:禾苗全都枯死了。

(板书:枯死)

师:请同学们看着板书,来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谁来?

点名1~2人说故事。

教师简洁评价。

寓言故事短小精悍,一段简短的文字就能把故事说完,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阅读一篇字数不多的小故事,并且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很容易的,因此,在课堂开始就通过检查朗读课文、梳理课文的脉络,并且配合以板书,为下文的深入理解先做好铺垫,在初步感知了寓言故事之后,才能去挖掘寓言深处的内容。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还是以词句的理解为重点的,这篇寓言故事中需要学生好好挖掘的词语还是比较多的,例如“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等等,在学词句的过程中,形式丰富多样,借助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

1.教学“巴望”一词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巴望”是什么意思呀?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希望、盼望)

是的,他们的意思非常接近,但是也有区别,请你再读一读,说说巴望和希望、盼望有什么区别吗?(巴望的心情更加急切,巴望是非常希望的意思)

你曾经急切地盼望过什么吗?试试用“巴望”来说一说。

生:我巴望着暑假快点到来。

……

评价:哎,我听出来了,你很希望暑假快点来,但是你的语气我听不出来急,你能再说一遍吗?

学生再说一遍,语气急切了。

评价:嗯,你用上了急切的语气来说,让我感觉到了你正眼巴巴地数着日子等暑假呢!说得真好!

虽然“巴望”理解起来就是比“盼望”“希望”急切一些,但是如何检测到学生真正理解了农夫这种急切的心情呢?所以让学生自己想想什么时候会有这种心情,再把自己的心情代入到农夫的心情之中,自然就能体会理解了。

2.教学“一棵一棵”

生:他是“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的。

师:(出示禾苗田的图片)你看,这么一大片禾苗,这一棵禾苗,农夫要――拔高,那一棵呢――我也要拔高,一棵都不放过。

师:中午,烈日炎炎,农夫在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一个小时过去了,农夫汗如雨下,他还在……

生:(接说)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两个小时过去了,农夫腰酸背疼,他仍然在――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师:哎,农夫啊,你为什么不休息一下啊?

生:我想快点把田里的禾苗都拔高啊。

师:你可真是急于求成啊!

师:三个小时了,他头晕眼花,可是还在继续――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就叫“一直”),已经是――筋疲力尽了。什么叫“筋疲力尽”啊?

生:就是说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

师:哪个字是一点都没有的意思啊?

生:“尽”字。

“筋疲力尽”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理解的词,因为没有办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这种情况,只能用想象的办法来理解,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让学生感受到在这种情况下,农夫的确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读了寓言故事,就要通过故事理解寓意,而且,理解寓意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重要的是能够警醒自己,提醒自己不能犯这样的错误。

一则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就像这样令人回味无穷。实际上,现实生活本身是复杂的,寓言不过是现实生活的折射。现代社会是复杂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寓言故事,切实帮助学生去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使学生越聪明。

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拓展语言的鲜活源泉,我们同样也该重视寓言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新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激活学生思维,让他们发问,让他们争论,让他们自由表达,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气氛。如,读完了寓言《拔苗助长》后,我设计让学生去劝一劝那位种田人。

这一活动,让学生理解了寓言的寓意,培养了语言表达和交际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注意选择一种易于被种田人接受的说话方式,同时要讲清道理,一举两得。教师与学生互动,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理解了寓意。口语交际的教学与课堂教学目标水乳交融,除了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还要指导学生注意认真倾听,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表达不同观点。

寓言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第4篇

一、寓言对生活的启迪

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人生哲理都需要学生们用实践去发现, 去进行透彻地分析, 并在生活中应用。这些哲理凝聚着前人的智慧, 对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产生着强烈的影响。如果将这些人生哲理汇集起来使之成为一座巨大的宝库, 那么开启这座宝库的钥匙即是寓言故事。如在二年级教材上册中有一篇课文《狼和小羊》, 在课堂教学中, 笔者首先向学生们讲述了“狼”的残忍本性, 同时向学生们强调了这样一个人生哲理: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 坏蛋总有借口。当我们面对强大的敌人时, 畏缩与逃避都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勇敢地面对, 采用正确的方法, 才能避免使自己受到伤害。寓言来源于生活, 并最终也将流向于生活。因此, 寓言对学生生活的启迪是任何事物都不能代替的。对于学生来说, 寓言能够帮助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找到正确的应对方法, 这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学, 需要教师的反复灌输才能让学生们记住, 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意义。

二、在平凡中寻找真理

寓言能够锻炼学生产生一双慧眼, 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平凡的事物中寻找真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普通课文的教育意义是广泛的, 而寓言课文则更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乍看每一篇寓言课文, 平淡无奇, 简简单单的一个故事, 短短的几句话, 一个看似简单的道理, 对学生实在不足以产生什么特别的教育意义。然而语文课程的魅力正在这里, 简短的几句话, 却是作者智慧的结晶, 一个简单的道理, 却能无限提升我们的教学效果, 这还需要教师能够把握这种形式的课文, 能够把握寓言课文的重点, 帮助学生产生一种意识, 树立一种习惯, 即, 在平凡中寻找真理。

如《狐狸和乌鸦》一课, 这篇课文的内容简单直白, 一目了然。从课文表面来看, 学生们或许会认为乌鸦竟然这么愚蠢, 如果换做是我, 绝对不可能松口, 更不可能唱歌——即便是唱, 也要把口中的肉放下再唱, 然而, 这篇课文的内涵正在这里。在这一课中, 笔者将“狐狸”的形象无限扩大, 将狐狸比喻成了是想从学生身上得到好处的坏人, 而学生首先需要做的即是学会分辨。从这一课中, 笔者让学生学会了从看似简单的事物中寻找背后隐藏的东西, 让他们懂得, 看似平凡的事物背后却隐藏着真理。

三、认识含蓄的文学表现形式

寓言的主要特点即是不会直接表现内涵, 寓言有时就像是诗词——诗词把握住了文字的精髓, 而寓言则把握住了语句的精髓。含蓄是文学艺术美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师讲授寓言课文的时候, 不能只突出寓言的内涵, 而忽略了寓言的语句结构形式。寓言是散文的浓缩, 寓言更考验着作者的写作技巧, 以及文学功底。如在讲解《狐假虎威》这一课时, 笔者突出了两个成语, 一是用“洋洋得意”来突出狐狸的心情, 二是用“将信将疑”来表达老虎的心理。如果换一种体裁, 作者完全可以用大幅的篇章来分别介绍老虎与狐狸当时的心理状态, 而运用这两个成语, 正是表现出了寓言体裁的特点, 同时也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 这正是含蓄的文学表现形式。教师要通过寓言教学, 让学生掌握这种写作技巧, 学会含蓄的语言运用方式, 来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以及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德育是教育的重点。在现代教学中, 每个学科都有德育内容, 同时也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课文不仅向学生们传达了大量的人生哲理, 同时还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每一篇寓言课文都是教师最好的助手, 它从侧面反映出来的德育内容比任何形式的灌输都更有效, 更能够让学生记住, 并加强他们对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印象。如《拔苗助长》和《郑人买履》等等。寓言故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只要教师能够用心去开发利用, 就能收到绝佳的教学效果。

五、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小学寓言课文大都采用拟人的写作手法来向学生们展现人生道理, 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可有效拓展小学生的想象空间, 正如童话故事, 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影响他们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寓言课文, 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动物角色形象可有效增强他们的表象储存, 为他们的想象积累大量的可用数据, 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 帮助他们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 以及拓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通过提问来对学生们进行进一步的积极引导, 如:小动物也会说话吗?它们之间是怎样交流的?它们的智慧表现在哪里?等等。孩子们的好奇心理会增强他们对这一类问题的印象, 并通过自己的想象积极解答, 如此, 逐渐使他们的想象力得以拓展, 并能够有效地发挥, 从而帮助学生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 第5篇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西潘联校 罗艳梅

一、教育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本节学习9个生字;

理解故事的内容,读懂故事情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重点词句段的学习,了解故事的经过;

联系实际理解寓言的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课时

本课两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四、教法:自主研读

五、教具:交流卡

六、教学过程

(一)谈扁鹊引入新课

1、教师简介扁鹊。

2、板书课题,读题。

3、质疑:扁鹊为谁治病?他得了什么病?扁鹊给他治好了吗?为什么没治成?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

2、生字抽读,强调读准字音。

肠、烫、汤注意是后鼻音。

4、字词质疑,全班讨论解疑。

敷:搽上,涂上。

无能为力:没有办法,无可奈何。

(三、)细读课文,理解故事来龙去脉

1、指名分节读文。

2、用线划出扁鹊的话。

3、学生汇报扁鹊的话

4、指导朗读扁鹊的话,注意读出说话的语气(前三句要诚恳耐心,最后一句,无可奈何,惋惜。

(四、)再读课文,理解寓意

1、你认为蔡桓公怎么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尊重医生,有病及早医治。)

2、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五、)小结课文,总结寓意

(六、)作业

如果你是蔡桓公,当你洪身疼痛请不到扁鹊时,你会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扁鹊 蔡桓公(讳疾忌医)

皮肤小病 不信

请治 皮肉之间 不高兴

肠胃里 非常不高兴

不治深入骨髓 浑身疼痛病死

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研究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研究

寓言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悠久且深厚的历史,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态,寓言在现代以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哲理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入选了各类中小学语文课本,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扮演着重要的启迪小学生心智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的作用

(一)寓言有助于小学生文学素养的积累

从文学角度上來说,寓言为小学生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口。它以生动活泼、充满想象力的语言,引领小学生来到一个奇幻的新世界,让小学生与文学开始建立起美妙的联系。寓言作为服务于小学生的精神结构、文化产品,是适宜小学生阅读学习的文学作品,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学魅力一直感染着小学生,能吸引他们主动阅读感悟。让他们在身心愉悦的同时,学习到新的字词知识、语言规则,体会到文学作品之美,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打下巧实基础。

(二)寓言有助于小学生社会生活的适应

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寓言中的世界是社会的缩影,小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接触到社会的维形,了解到基础的社会规范,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习得简单的社会交往技巧。而后通过与其他小学生、老师以及家长的互动,小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即由寓言到现实,再通过现实生活中接受到的反馈信息,纠正或深化自己的已有知识,反作用到自己对寓言的理解上,即又由现实到寓言。这样的循环关系在小学生的生活中可能重复多次,直到小学生能快速高效的将寓言中获取的知识转到成现实生活中能运用的技能。

(三)寓言有助于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培养

道德教育伴随着学校的产生而产生,并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而存在,良好的道德教育简单的来说即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人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也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一样,受到当时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的制约,是一个由低到高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每一篇都带有一种人生哲理或一个为人处世的方法,这是毋须赞言的。值得一提的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寓言本身带有一种或机智,或诙谐的幽馱感,如《守株待兔》里的宋人傻傻地守着树桩,“非常耐心”地等着第二只兔子来撞死。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在读者看来违背常理,在宋人本身来说又是合情合理的"傻人”举动让人一方面认识到该则寓言的寓意及所包含的道德教训,一方面又让读者觉得滑稽,带来可笑甚至可爱的让人心情愉悦的感受。

二、寓言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根据笔者实习经验与相关文献反映,我国小学寓言教学近期己取得了不少进步,如在现代中国,教师们通过自己各项研究的理解与感悟,在各个小学教室中建立起了图书角,更有能力的学校建立起了校内图书馆提供各式各样的寓言书给孩子们阅读。而也有学校针对课外阅读,专口巧设了寓言阅读课,由老师或挑选寓言故事进巧朗读,而后巧展集体讨论。有时是每个学生自己带一本书去学校自主阅读,享受读书良好的氛围熏陶。偶尔老师还会让学生自主推荐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并说明原因,介绍给全班同学。这样,不仅让学生欣赏到了寓言故事,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能力,开巧了自己的想象力,还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了自我教育能力。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开始更加注重寓言的教育影响,开发出各种新式教学措施,结合音乐与图画更好的进行寓言教学。

但是笔者同时也发现,小学的寓言教学依旧存在诸多问题:

1.寓言教学与其他课文教学并未区分开来。尽管教师们能理解寓言与其他课文的区别,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与精力,大多数教师依旧以其他课文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寓言教学,而不是根据寓言本身的特性,因材施教。这在很大程度了损害了寓言的审美意趣,甚至降低了学生对寓言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应深刻挖掘寓言的特性,并以此为基础解读寓言,将寓言的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结合到一起更好地进行寓言教学。

2.寓言教学虽方式多样,但大多流于形式。综合课程的提出让寓言成为了小学语文综合课程的重要资源,教师以此为蓝本推出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但这些教学活动很少落实到细节,大多是为了应付检查、公开课教学或打出"创新"旗号,小学生在其中的收益极其有限。笔者认为送种教学方式可取,而部分教师"功利"和敷衍的态度却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教学建议

(一)选择合理的教学法

通过对学生喜爱的寓言学习方式以及教师进行寓言教学时采用的方法的调查,不难看出大部分师生都倾向于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教与学。这从侧面反映了“角色扮演法”在寓言教学中使用的合理性,一方面,寓言学习的第一步正是通过寓言的情节、语言来对寓言中所刻画的典型形象产生清晰的理解。但“寓言言简意赅,它的语言特色在拥要的记事写人,可是欠缺描述铺垫、场景刻画、气氛营造、人物内心的交战等都付诸阙如,本质上不利于让儿童对故事获得立体、形象的思考。”而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对寓言的扩写、续写来弥补,可在语文课堂上往往需要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理解形象,如采用扩写的方式,对习作能力略弱的儿童对寓言扩写、续写需要花较长的时间,获得的实际效果可能不如教师预期,而“角色扮演法”则可以直接、立体、形象的在短时间内再现与塑造寓言中的情节、形象。

(二)教师要对文章全盘把握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不断革新观念,具有时代视野,更好的把握文章意图,这祥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内容解读,跳出字词句段,整体来看文章。如《去年的树》一文中就提到了环保的概念,这与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先进理念不谋而合。文中的小鸟,可能也会是未来的人类,只能对着燃尽的火柴歌唱,再也见不到树的枝繁叶茂。因此,教师应做到;(1)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考察学生是否理解了文章。(2)多角度赏析课文。《去年的树》一文中,虽然主旨是保护环境。但是从友谊的角度去欣赏,对小鸟送种信守诺言的可贵品质,也要加以赞许。让学生能发散思维,同样的文章,看出不同的感想。(3)综合把握,有轻有重。即便寓言能传达很多的教育意义,但是教师还是要能抓住其中的主要部分,有重点的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莱辛.古典文艺理论译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2]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小学语文教学中寓言教学的作用分析 第7篇

1寓言教学的特点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和表达模式,其有着固有的文学特点,以间接的表达手法,表达出来不同的人生哲理。从目前来说,寓言教学主要体现出了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寓言具有一定的教育特点。每一个寓言故事都不是简简单单的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育人道理。《农夫和蛇》《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坐井观天》等等寓言故事,要么通过讽刺来否定不正确的事物,亦或是通过经验教训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等等,不同的寓言寓意着不同的教育理论。

第二,寓言具有比喻和拟人的特点。无论是在任何一则寓言故事中都包含这一定的道理,其中都是借助于某种动物或者是事物,并通过这些动物和事物而产生的故事阐述更为深刻的寓意,寓言的这种比喻和拟人的特点也是寓言本身的一个固有特点。

第三,寓言具有较为强烈的讽刺意义,且大多为浅入深出。寓言故事一般都是娓娓道来的,初看不觉得有什么意义,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故事而已,但是当你分析起来的时候就会感受到故事本身的意义。可以说通过对寓言的解析能够让小学生们感受到更大的语言魅力和人生哲理。寓言故事往往可以通过一些讽刺的手段来激励人们或者是告知人们某种道理。

2寓言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寓言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其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道理,感悟生活,明白正义与邪恶等等,可以说,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寓言教学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文学形式。同时,对于小学语文而言, 寓言教学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从多角度和多维度来促进语文教学的优化,促进语文教学走入学生的生活。

第一,寓言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人生,感悟哲理。可能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年龄还较小,对一些人生哲理没有认知,甚至是不具备认知的能力。通过寓言教学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认知。比如说《口渴的乌鸦》告诉人们要用智慧,《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告诉人们凡事要考量清楚再去行事。

第二,寓言是生活的一种写照。通过寓言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知生活,探索事物。比如说《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教会我们要辨别是非,要要睿智。通过寓言教学将生活中的小细节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来,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

第三,寓言有助于拓展思维,让孩子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由于寓言本身具有一定的间接性,他不能够从表面直接的让人们知道道理,需要通过对故事本身的分析才能够感悟到人生的道理和学位。在寓言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故事,感受人生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

3发挥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用的措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寓言教学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丰富,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那么,如何发挥寓言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突出体现出寓言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在进行的过程中有所依托,完整的体现出寓言教学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况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利用寓言导入新课

寓言本身是十分丰富的,其结构简单,内容易懂,内涵丰富,利用寓言来导入新课是十分恰当的,将语言的言理叙情的特点融入到语文教学的新课导入上来,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所表现的内涵与新课学习知识之间的关系,利于一个小寓言来表现本节课的中心思想。这样用情用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教师更为顺利的导入新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寓言导入新课既是一种创新,又是一种继承, 是形式的创新,也是文化的继承,充分的发挥了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3.2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渗透寓言教学

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都是有着其固有的教学目标的,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且针对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标准,从目前而言, 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教会学生基础的语言知识,同时还需要在现有的条件和水平下带动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和探索能力。比如所在小学课堂中有《狐狸和乌鸦》这一课,讲述的就是乌鸦上了狐狸的当。那么在这则预言中除了要教会学生如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辨别事物,能够冷静的分析事物等等,这才达到了真正的教学目标。因此,从教学目标角度出发,以到达教学目标为基础来进行寓言教学才是一个明智的举措。

3.3从文学表现形式角度来进行寓言教学

对于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重点而言便是有针对性的对一些文学表达形式进行教学,比如说我们常见的俗语、文言文、唐诗、宋词等等,不同的文学表达形式下的教学模式是不同的。在进行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融合文学形式教学,从文学形式教学角度出发,来进行寓言教学。 从寓言的本质来说,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借助某个故事或者是某种语言来表达出某一个内涵,具有间接性,含蓄性的特点。通过将寓言教学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钟来,让学生早早的就能够感受到寓言这种文学表现形式的特点,并能够更好的理解这种表达形式。

3.4从多维度进行寓言教学

寓言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是存在着一种必然联系的,这种必然联系需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维度去呈现出来,因此,要想促进寓言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要拓展寓言教学的空间,将不同形式的寓言内容结合起来,从多个角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更好的理解语文学科和寓言的魅力。

4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寓言教学,有效的带动了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化,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极大程度的吸引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同时,将寓言教学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也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深化,使得更多的知识和思想融入到语文学科中来,让学生在十分轻松和愉悦的情况下学习知识,感悟道理,学会为人、处事。

摘要:寓言以其趣味性和多彩性受到了小学生们的青睐,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多彩化。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寓言教学的作用进行分析。

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 第8篇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完成寓言教学

借助多媒体技术完成寓言教学其优势明显,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 第一, 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让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 《滥竽充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播放这个寓意的动画片, 让学生直接感受故事内容, 学生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 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图、声、文的配合, 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使注意力更集中, 因而提高课堂效率。第二, 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能够自己讲故事。例如, 教学《滥竽充数》在观看完动画片之后, 让学生自己讲故事, 并通过多媒体传播出去, 形成讲故事的一个小型的评比活动, 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 也能够将寓意之中的道理讲出来。当然, 还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有关“滥竽充数”的生活经历。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讲出寓言故事的内容, 讲故事中揭示的道理, 教师会以为他们已经理解的很好了, 可是,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谈感受时, 却常常说的那么牵强。这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太少。学生也许体会较少, 那么教师就要适当引导, 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例子。第三, 借助多媒体技术请同学们模拟寓言故事内容的具体情节, 特别是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后, 寓言中人物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了学生的视野中, 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紧扣学生的心悬, 随着故事情节发展的层层深入, 学生的兴趣点也随之升高。例如, 教学《滥竽充数》的过程中, 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感觉到南郭先生“混入”之前有什么表现? “混”的情况怎么样? “混”的结果怎么样? 当然, 寓言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好处较多, 但是要注意多媒体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 而要与传统的手段有机结合; 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时, 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优选适当的教学策略, 不要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新颖性。

二、教材拓展思路完美寓言教学

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拓展, 让学生能够对寓言故事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应善于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 引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 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激发其进行拓展阅读的热情。而在一定的阅读情境之中, 学生也会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内涵。在这些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 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人物的充满个性化的理解, 留下的是更想走进人物的兴趣冲动。

案例: 教学《南辕北辙》的拓展片段

1.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学习了这则语言, 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 学生回答: 不能向楚国人那样分析问题; 我们要听其他人的建议;出门时要做出正确的计划。

3. 教师启发: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老师又一个建议, 大家想一想如果目的与行动方式是相反的, 那么目标能够实现吗?

学生齐: 不可能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 楚国人是不是行动与目的不一致呢?

4. 学生总结: 行动和目的相反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

5. 同学们请大家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类似的事情。

6. 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7.教师提出问题: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我们要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呢?

生:有目标之后要做出正确的判断, 明确方向。

生: 有目标之后要有正确的行动。

生: 我以后绝不会做背道而驰的事情。

8. 与南辕北辙相关的名言内容, 请同学们记录一下。

对于一艘没有航向的船来说, 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英格兰谚语

常问路的人, 不迷失方向。———芬兰谚语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 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西方谚语

凡事豫则立, 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 事前定则不困, 行前定则不疚, 道前定则不穷。———《中庸》

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 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把语文的触角延伸, 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让学生有很多的拓展机会, 拓展思维, 形成知识储备, 这样就能够使得寓言学习更具丰富性的内容, 学生兴趣浓厚, 思考更有深度。课堂之外的课外阅读拓展则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 只有抓好课内和课外这两个同等重要的学习环节, 那么我们的教学才是完整的, 我们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系统的。

三、多种方法提炼寓言道理

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要让学生能够文本阅读掌握寓言道理, 而对于教师来讲要揭示这种道理则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才能够实现。第一,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来揭示道理。例如, 教学《爱美的梅花鹿》“咦! 这是我吗?”“嗬, 我的身段那么匀称, 简直可以做模特儿啦! ”“嘿, 我的角枝枝杈杈的, 精美别致, 好像美丽的珊瑚! 若是像猴子那样顶一个毛茸茸的秃瓢, 真羞死人了。”从这些语言教学之中可以看出梅花鹿的虚荣、骄傲的心理特点。第二,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来揭示道理。例如, 教学《爱美的梅花鹿》的时候, 请同学们分析梅花鹿面对危险时, 快速奔跑; 鹿角挂住树枝时, 梅花鹿的心理产生了变化。如此情节分析, 学生才能够总结寓言故事的道理: 美丽的东西不一定实用, 最可贵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 实用也是一种美。第三, 要分析关键性的句子理解道理。例如, 《滥竽充数》文中“总是”一词显示了齐宣王不顾质量只讲排场的心理; “不要……而要……”则将齐闵王与其父亲完全不同的笃实特点彰显无遗; 而南郭先生的描写则使用了“混”“鼓”等字, 将其充混其中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学更具实效性, 同时也能够依循学生的兴趣来组织教学内容, 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要组织借助多媒体技术完成寓言教学, 通过教材拓展思路完美寓言教学, 运用多种方法提炼寓言道理。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学更具实效性, 同时也能够依循学生的兴趣来组织教学内容, 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要组织借助多媒体技术完成寓言教学, 通过教材拓展思路完美寓言教学, 运用多种方法提炼寓言道理, 从多角度分析了寓言教学的具体实施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对策

参考文献

[1]楼琦君.例谈小学寓言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 2013, (03) .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研究 第9篇

寓言作为一种古老的文体, 同时也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 寓言构思奇特, 语言生动凝练, 想象力丰富, 故事性和哲理性强, 往往寄托着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这既可以满足小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又可以让小学生在享受阅读愉悦的同时, 领会生活的道理, 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寓言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3]。 人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作为被广泛使用的教材。 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进行分析, 有助于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寓言教学中渗透文体意识, 更好地进行教材处理, 采用凸显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分析

笔者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部分 (包括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 进行梳理、分析, 发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合理安排篇目

统计发现,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部分共有13篇寓言。其中, 第一学段6篇, 第二学段7篇, 具体如下:第二册《乌鸦喝水》, 第三册《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 《骆驼和羊》, 第四册《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第五册《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 第六册《亡羊补牢》、《南辕北辙》, 第七册《小青石》, 第八册《扁鹊治病》、《纪昌学射》。

第一学段寓言选文占该学段所有课文的3.6%; 第二学段寓言选文稍有减少, 占该学段所有课文的3.1%;第三学段寓言选文减为0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新课标”) 在学段目标与内容板块, 明确提出第一学段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4]的要求。 寓言具有篇幅短小、语言凝练、语言浅显、故事生动等特点, 利于低年段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同时也满足学生兴趣。 第二学段所选寓言在内容的深度上和语言的表达上较低年段寓言选文有所提升, 这是在第一学段选文基础上的衔接, 并进一步深化。第三学段没有编入寓言, 较多的是散文、小说、故事等儿童文学作品, 这是关注儿童思维发展的表现。

综上所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的编写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及深、由简到繁的原则, 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做到新课标提出的“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5]的要求。

2.广泛选取素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注重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及开放性, 选文题材丰富、涉及古今中外寓言经典篇目:《乌鸦喝水》、《狮子和鹿》选自《伊索寓言》;《坐井观天 》选自《庄子·外篇·秋水》, 《揠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 《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 《亡羊补牢》选自《战国策·楚策》, 《南辕北辙》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扁鹊治病》选自《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 《纪昌学射》选自《列子·汤问第五》;刘仲元的《我要的是葫芦》, 黄瑞云的《陶罐和铁罐》。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符合新课标提出的 “教材应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6]要求。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教材所体现的思想、文化不尽相同, 多样的文化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拓宽视野。 透过每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及所体现的文化, 学生能够对课文分析得更透彻, 进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体悟, 利于学生对多元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取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寓言选文, 帮助学生提高人文内涵和多元文化意识。

3.科学删减内容

与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编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比较, 发现,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编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删除了《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会摇尾巴的狼》等篇目。 其中, 《狼和小羊》和《狐狸和乌鸦》都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被誉为古希腊文学中的一块瑰宝, 数千年以来, 人们为其独特的智慧和艺术魅力所折服, 广为流传, 历传不衰。然而, 《伊索寓言》并不是专门写给儿童阅读的寓言集, 在《伊索寓言》中有很多不适宜儿童阅读的内容。

《狼和小羊》描写的是狼和小羊碰巧同时到一条小溪边喝水, 狼找各种借口想要吃小羊的故事。 该故事刻画了一只蛮横无理的狼的形象, 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穷凶极恶和狰狞面貌, 反映了古希腊奴隶社会中贵族对平民的疯狂迫害。新课标指出, “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关注现实, 关注人类”[7]。 显然, 《狼和小羊》这篇课文已经不符合当今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 再者,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儿童还处于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 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 他们用来作为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还没有建立成熟的道德观念, 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 判断好坏只注意行为的结果, 不注意行为的动机, 或者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8], 因此, 儿童在学习完《狼和小羊》这篇课文后很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模仿课文中狼的形象, 造成攻击行为。

《狐狸和乌鸦》存在超出“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的教育本意的不良暗示。 《狐狸和乌鸦》这个故事的意图大致有两个:一是告诉人们, 所有阿谀奉承的人都靠他所吹捧的人生活, 所以要善于识破他们的嘴脸;二是花一块奶酪 (小学课文把“奶酪”改成了“肉”) 学一个教训, 也算值得。这两个意图都是从乌鸦身上去考虑的[9]。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不应该读这样的寓言故事, 他指出, 当他们有机会把所学的寓言拿来应用时, 他们的所作所为差不多同寓言作者的意图完全相反;对于你想纠正或防止的缺点, 他们不仅满不在乎, 而且还偏偏喜欢为非作恶, 以便从别人的缺点中得到好处。 学完这则寓言后, 他们会一面嘲笑乌鸦, 而另一面却非常喜欢狐狸[10]。 年幼儿童未能把握公正观念, 喜欢狐狸的儿童肯定会对狐狸的行为方式进行模仿, 这对儿童的道德发展不利。

《会摇尾巴的狼 》讲一只掉进陷阱的狼, 企图用欺骗和威胁的手段, 让老山羊救它。 但是, 老山羊从它暴露的尖牙齿认出它是一只凶恶的狼, 而没有受骗。 这篇课文同样刻画了一只凶恶的狼的形象, 暗指坏人。 课文告诫学生坏人的本性不会改变, 不要受其蒙骗, 这可能会让学生对人失去信任, 造成善良的本心被磨灭, 甚至道德发生倾斜。 这有碍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综上所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删减教材中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篇目, 做到新课标提出的“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促使学生和谐发展, 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11]的要求。

4.充分发挥作用

参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原理, 就一项具体的语文能力目标而言, 从能力形成过程中的认知水平来解析, 可以细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等不同的水平等级。 笔者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中的问题 (文中气泡图及课后练习) 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原理进行归纳整理, 制成双向细目表, 对其进行分析。

如表1所示,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中的问题 (文中气泡图及课后练习) 涉及记忆、理解、分析、创造等多方面, 做到新课标提出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12]的目标设计要求。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中的问题 (文中气泡图及课后练习) 有效地将阅读与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进行结合, 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教材中的语文知识, 而是以教材选文为媒介, 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同时,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力图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然, 从表中可以看出,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中的问题 (文中气泡图及课后练习) 设计存在一些不足, 在应用和评价方面存在遗漏,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对其进行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课后练习部分注意区分各学段的学习要求, 针对不同的年段设计不同的课后练习。 例如, 识字与写字方面, 《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乌鸦喝水 》和 《我要的是葫芦 》四篇课文以田字格及描红的形式安排了认字和写字的课后练习, 这四篇课文为低年段选文。 到中年段后, 仅列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 不再有描红。 第一学段对于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能按笔画规则用硬笔写字”[13];而第二学段对于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14]。低年段的书写训练为以后的书写打下基础, 低年段的写字训练让学生进行描红, 规范学生的书写;中年段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进行书写, 可以通过观察进行书写。 这体现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思想。

综上,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中的问题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同时也充分发挥其作用, 在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思维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5.巧妙改编选文

寓言最大特点是具有一个固定的结构模式:简短故事+寓意。 即采用象征、拟人等表现手法, 通过一个简单直白的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 通常在寓言的结尾会揭示其寓意。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则去掉了结尾的“卒章显志”, 只保留了前面部分的故事。 文本中留有空白点, 使得读者可以发挥想象、填补空白, 获得独特、本真的阅读体验。 这样的改编符合儿童喜欢阅读故事的心理特点, 同时, 激发学生思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及生活经验领悟寓意, 并进行想象, 对故事进行续写。 这适合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 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

如《坐井观天》一文, 课文末尾设置了“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 会说些什么”的气泡图;再如《乌鸦喝水》, 课文提出“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 乌鸦该怎么办呢”的疑问。 这样的设置, 一方面, 保护了儿童的想象力, 学生不再被单一的寓意所束缚, 可以就此故事尽情想象, 进行发散思维;这样巧妙改编,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 另一方面, 寓言故事耐人寻味, 有着多元的寓意, 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能有不同的感悟。 例如, 《纪昌学射》, 从飞卫的角度我们领悟到名师出高徒;从纪昌的角度我们领悟到学习要扎实;纵览全文, 我们领悟到做事要循序渐进, 要有恒心、毅力。

综上,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去掉结尾的“卒章显志”, 正是对新课标所提出的“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拓展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15]的践行。

二、总结

新课标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16]。 从以上的分析看出,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多方面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思想。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作为阅读选文, 很好地诠释了新课标所提倡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拓展思维空间, 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汲取古今中外文化精髓,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等理念,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总的来说,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寓言选文符合学生学习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 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体现时代性和科学性, 紧跟新课标要求。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一线小学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的层面上, 不能 “教教材”, 而应对教材进行挖掘并补充, 基于自身对教材的分析、理解, 进行再加工, 使教材的功效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8:1652.

[2]郑雪.民国小学语文教材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 2014.

[3]关红岩.寓言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阅读, 2013 (11) :203.

[4][5][6][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8, 32, 32, 32.

[8]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36-337.

[9]范远波.慎防教材编写的不良暗示———百年小学课文《狐狸和乌鸦》的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10, (10) :53-56.

[10][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李平沤,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128-132.

语文教学中寓言文体教学探究 第10篇

一、读懂寓意

学生通过阅读寓言, 会明白许多做人、生活、思考等多方面的道理, 从而丰富人文素养, 获得生命的成长。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寓意, 不同的课文应该有不同的策略。但是, 不管是怎样的寓言, 其意义的揭示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不能生搬硬套, 在学生还没有读懂课文内容的时候, 就让他们说出文中的道理。所以, 教学寓言, 根本的方法还应该是以读书为主。而其揭示的时机, 则因文而定。

例如, 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一文, 在学生通过读书, 基本上读懂内容的基础上, 就可以抓住最后一段中的“惭愧”一词, 引导学生揭示出寓意。师: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 惭愧地低下了头。“惭愧”是什么意思呢?生“:惭愧”就是很羞愧。生:“惭愧”就是感觉自己不好意思。师:小松树“惭愧”什么呢?生:大松树明明长得比它高, 它却说自己比大松树高, 所以它感到惭愧。生:风伯伯告诉它, 它是大山托起来的, 才显得那么高, 不是真的高。师:从小松树身上, 你明白了什么?生1: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不能自高自大。生2:做人要谦虚, 不能骄傲。师:是的, 由于小松树骄傲了,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闹出了笑话。所以, 它最后知道错了。我们可不能再做这样的小松树了。再如, 《蚂蚁和蝈蝈》一文, 通过描写夏天和冬天中蚂蚁和蝈蝈的做法和结果, 告诉学生:生活的美好要通过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教学这一课时, 就要通过对比, 让学生领悟寓意:师:冬天到了, 蚂蚁是怎样过冬的呢?生: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师:你觉得蚂蚁过得怎样呢?生:蚂蚁很舒服。师:你从哪个词看出的?生:躺。师:是啊, “躺”在那真舒服。师:那么蝈蝈是怎样过冬的呢?生:蝈蝈又冷又饿。师:为什么它们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呢?生:蚂蚁夏天时在搬粮食, 不怕累。蝈蝈很懒, 只知道乘凉。师:蚂蚁很勤劳, 所以过着美好的生活, 而蝈蝈很懒惰, 所以日子不好过。从蚂蚁和蝈蝈身上, 你明白了什么呢?生1:勤劳能够创造美好的生活。生2:一个懒惰的人, 是不会有好生活的。而教学《小鹰学飞》时, 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领悟寓意的。师:当小鹰第三次认为自己会飞的时候, 老鹰是怎么做、怎么说的?生:老鹰向头顶上指了指, 说“孩子, 你往上看”。师:小鹰看到了什么?生: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师:这时小鹰会怎么想?生:看来学习是永远没有尽头呀!生:我还要继续飞, 争取超过它们。师: (板书:学无止境,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这就是小鹰在学飞中给予我们的启示。

以上三个课例, 根据课文的内容, 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都很自然地让学生在理解课文中领悟了寓意, 方法很巧妙, 过程很自然,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训练语言

寓言的学习, 不能仅仅把领悟寓意当作唯一的教学目标, 它应该是语文学习的一种课型, 必然要落实语文学习的任务。那就是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要让学生品词析句, 要让学生听、说、读、写, 要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因此, 教学寓言, 同样要挖掘出语言训练点,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比如, 教学《狼和小羊》一文, 狼为了要吃小羊, 故意“找碴儿”, 什么是“找碴儿”, 狼是怎样“找碴儿”的, 是一个语言训练点, 也是教学的一个切入口。师:“找碴儿”是什么意思?生:就是故意去说别人并没有做过的事情。师:人家没有做过的事, 偏说是它做的, 这就是“找碴儿”。狼找了几次碴儿?每次找的是什么碴儿呢?生:第一次找的是小羊把它喝的水弄脏的碴儿。师:小羊会把它喝的水弄脏吗?生:不会的, 因为狼在上游, 小羊在下游, 水不会倒流的。师:所以, 这就是找碴儿。生:第二次找的是去年小羊在背地里骂它。师:可能吗?生:不可能, 因为小羊去年还没出生呢。生:第三次找的是说小羊的爸爸骂它的。师:像狼这样的做法就是“找碴儿”。

以上的教学片段, 抓住“找碴儿”这个关键词, 通过对词义的理解, 并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词语丰富立体地呈现给了学生。这样的语言训练是扎实的、有效的。再如, 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 重点要抓住狐狸说的话, 读出狐狸的语气, 揣摩狐狸的内心, 以分角色朗读和复述课文为主要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的朗读、复述的能力。同时, 以课后第四题为抓手, 把读和写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肉被骗走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乌鸦会怎么想、怎么做?狐狸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样, 学生就会很感兴趣, 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在写作中得到了训练。

三、结束语

当然, 教学寓言还有很多巧妙的方法, 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探索。只要教师把握住文体和本体的特点, 就一定会提高教学的效率,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月.寓言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语文建设, 2013 (03) .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寓言故事 教学实践

寓言故事指的是那些通过简短精悍的文字来表达一个做人处事的道理。寓言故事是我们都不陌生的,古今中外,寓言故事在文学史上都有一定的代表作,比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伊索寓言》、《掩耳盗铃》、《揠苗助长》等。伊索寓言的教学对象一般为小学生,因为寓言跳不出故事的框架,而对故事存在着强烈需求的往往是心智还不健全的小学生,毕竟对于中学生来说,童年的告别也让他们与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告别了。因此,作为小学语文里面的一个独特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是教师教学反思的一个重中之重。寓言故事在篇幅上是比较短小的,而这就给学生理解故事内涵带来了一定的不便,而寓言故事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故事里面的道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寓言故事的教学困难来进行教学设计。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寓言内容

正如前文提到的,一般的寓言故事在篇幅上都是比较短小精悍的,它不像学生日常阅读的一些课文一样在字数篇幅上比较长,它通过概括性的语句,亦或是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将整个故事所要表达内容和意义表达出来。寓言这样的篇幅文字形式,就给学生的课文理解和学习造成了困难。针对学生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进行课程安排设计时,要注重寓言大意的疏通性讲解,从而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理解寓言中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意义。毕竟,如若学生对于寓言所要讲述的内容都不能理解知晓,那么,他对这篇寓言故事的学习是不成功的。那么,教师要如何去疏通文章大意呢?教师可以通过关键字词的解释,固定语句的阐释讲解来进行,例如,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教师可以通过对“揠苗助长”这个名字来进行阐释,揠苗助长首先是一个成语,用以形容那些急于求成而违背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或事,“揠”,又通“拔”,“提、拉”的意思,苗“禾苗”,“助”帮助,长“长大、生长”,揠苗助长字面意思就是通过提拉禾苗来帮助禾苗生长。《揠苗助长》的内容大致为: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往上长。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拔,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他回到家里,十分疲劳,气喘吁吁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听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二、通过生活实际,来让学生体会寓言故事内涵

寓言虽然篇幅短,字数少,但它要表达的故事内涵绝不输于那些篇幅上,字数多的文章。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道理和内涵往往简单易懂,但又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又会经常去犯错的地方。寓言故事的存在的一个重大意义,就在于它对于人的一个教育意义,尤其是对小学生、儿童、孩子的思想启蒙意义。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内涵往往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比较贴近的内容,比如《揠苗助长》是关于农民种农作物的故事,《掩耳盗铃》是小偷偷东西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里都见到过,亦或是遇到过的事情,因此,对于寓言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来进行教学,比如教学《掩耳盗铃》时,可以让学生反思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犯过与故事中小偷类似的错误,比如偷吃了零食却忘了擦嘴巴;说完成了作业,却不见把作业交上来,等。

三、注重扩展性延伸教学

小学语文课本里所涉及到的寓言故事往往是有限的,因此,寓言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也是有限的,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一些延伸性的教学,比如给学生推荐一些寓言故事书,比如《龟兔赛跑》、《自相矛盾》、《农夫和蛇》、《会飞的乌龟》、《北风和太阳》、《农夫和金鱼》、《东郭先生和狼》、《混水摸鱼》、《狼与逃进神庙的小羊》、《狐狸和樵夫》。此外,还可以改写寓言故事。改写寓言故事的教学环节,可以根据寓言故事的寓意具有深刻的教训性、角色少和形象夸张可笑的特征设计。例如,《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讽刺老虎的凶残、愚蠢和狐狸的狡猾、仗势欺人的可恶行为。因此,利用寓意的多面性可以在故事中增加角色,给人以更多的教育。如在小动物看见老虎来了纷纷逃走时,一只犀牛来了,它建议老虎站在旁边观看,让狐狸自己向前走,结果老虎恍然大悟。因此,可以根据自发的寓言故事编写和设计,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寓言故事的叙述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总结】

寓言故事是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的,它对于健全学生的任何,启蒙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思考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对故事大意的理解,要求学生对故事能够有一个好的掌握,从而让学生在故事中真正的做到东西,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得过且过。

【参考文献】

[1]苗增科 寓言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课外语文,2012,16:12。

[2]马玉玺 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教学[J].学周刊,2011,08:186-187。

上一篇:公路桥梁加固设计下一篇:TEEP听力测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