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24-08-09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精选12篇)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第1篇

一、潜心研读文本——高效课堂构建之基础

课堂不是教师自我表现的舞台, 不应以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教师要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教”。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 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 明确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挖掘训练点, 并选取恰当教学方法。假如教师对文本只知皮毛, 不了解编写意图, 教学目标不明, 教学重点模糊不清, 便很难借助文本, 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学习, 更谈不上提高语文素养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 即一篇篇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教学内容融合在课文之中。语文老师, 首先是一个学习者、阅读者, 应和文本及作者认真对话, 潜心加以研读。

用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认真钻研教材, 并对教材的二度开发, 从而确定“教什么”。首先要深入文本, 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 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 再跳出文本, 站在学生的角度, 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训练内容, 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髓把握住, 才可以尽量避免崔峦理事长所说的课堂教学中“两化”和“三多三少”的问题。

用心解读文本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学生思维鲜活, 课堂上对于一个问题的看法和一段文字的感受, 往往是各式各样,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教师对文本的感知单一, 哪里会有学生的百花齐放、怎么装得下孩子的心声呢?

二、精心巧设计——高效课堂构建之关键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曾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 要返朴归真, 简单实用, 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 本本分分为学生, 扎扎实实求发展。”这明确地告诉我们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 应当依据阅读教学的特点, 注重语言的理解与感悟、积累与运用, 让阅读教学简约而实用。因此, 要提高课堂效率, 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

曾看过王崧舟《荷花》一课实录, 课堂教学以“美”为主线, 先引导学生在发现美;接着在品词悟情中感悟美;最后、在移情入境中意会美。教学设计紧扣语文学科特点, 尊重学生学习兴趣, 由浅入深, 引导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发现、感悟美, 最后, 用自己的语言去创造美。整节课环环紧扣, 条理清晰, 层层推进, 看似简洁, 实则内涵丰富。

可见, 根据文本精心设计, 可以实现教师教学简单化, 学生快乐学习。这无疑离高效课堂更近一步。

以学定教就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来调整教学顺序, 相应第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恰当的选择。

课堂上, 教师则应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 关注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 紧抓学习的重点, 应该清楚地、冷静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出现与教学预期不相符的情况时, 要以学生的实际作为新的起点, 修改教学计划, 千万不要想方设法往预设的程序上赶。教师要因势利导, 探引结合, 把握良好的契机, 将教学曲折, 变为教学亮点。

一位教师在执教一堂拼音课《a o e》 (片段) :

师: (边板书边说) 今天, 我们将一起认识3个新朋友……

很多学生大声说:我认识, 我认识:a o e

师:真的吗?你什么时候认识的?大声叫一叫他们的名字。

生:我妈妈教的。

生:我在幼儿园学的。

生:学前班的李老师教的。

老师示意学生静下来。然后, 请几个孩子读一读3个单韵母, 有的能完全读准, 有的口型不对……

师:XX同学真能干, 读得非常的准确, 请他当我们的老师, 教教我们吧。请其他同学认真听, 认真观察他的口型……

一个示范得有模有样, 一群学得热热闹闹…… (教师相机点拨, 纠正, 示范)

原本老师预设自己示范---学生跟读, 学习拼音, 当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后, 变换教学流程。教师很关注学生的起点, 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及时更改教学流程, 大胆让会读的学生示范。学生向学生学习, 看似随意, 实则极具匠心, 又省心。

三、转变角色, 还主动权——高效课堂构建之途径

在课堂学习中, 学生是主演, 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要真正归还学习主动权。语文学习贵在体验感悟, 必须有听、说、读、写、思、做的亲身经历, 别人无法代劳。目前, 好多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一讲到底就是一问到底。教师非要把那点知识掰开揉碎了再“喂”给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几乎用不着去动脑思考, 学生的主角地位被削弱, 甚至被剥夺。他们的自主经历无法体验。这样的课堂, 如果是精彩的, 那精彩的只是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课堂退居二线, 大胆放手, 让学生自己去读, 在阅读文本情境中逐步使学生和作者实现心灵的交流, 情感的沟通, 进而实现智慧的启迪, 知识的构建, 能力的迁移。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教师要结合教材, 充分把握时机, 给予充分的质疑时间和空间;即可集中质疑, 也可随机提问, 也可小组进行, 再全班交流, 给每个学生创造出人人提问、交流、辨析研讨的机会。

总之, 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他体现了以人为本, 更明确地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 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 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刘民慧.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浅谈[J].教育探索, 2009 (02) 。

【3】代夏春.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教学探索性尝试[J].教育科学, 2009 (11) 。

浅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第2篇

石门小学黄永军 高效课堂,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让所有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构建一个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模式。

教育专家们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怎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呢?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好认知的导演角色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不是 “知识的容器”,不应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知主体,变“教”为“引”,变传统的演员角色为导演的角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做到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要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

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知识规律等;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可采用的方式有: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新知,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讨论式。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二、精心预设提高课堂实效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不是被受关注的亮点,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还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及学生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给学生当堂练、写的时间。一堂课分几个大的步骤,每个步骤有分那几个环节,哪些环节比较重要,哪些环节属低效无效环节,一定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增删,精心设计。尽管每位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有所不同,但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突出知识重点和中心环节,解决重点的措施,必须省时、有力、有效。

2、必须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梯度和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或讨论题。

3、必须精心设计课堂训练题,训练题做到:具有典型代表性,难易适中,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做到重点问题堂堂清。

三、质疑精讲增强训练的实效性

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教师面面俱到的讲解,挤掉了学生的大量的宝贵时间,学生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结果只是把作业留到课外做。而事实上这样的作业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收效甚微。这样的课堂教学怎能不低效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把训练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训练中自动生成新知。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合理的作业,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首先,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在很大程度上才会成为有效作业的前提之一。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留作业,孩子们愿意选择有所挑战、有所变化的事物,所以要紧紧围绕这一训练核心给孩子留一些有创造性的、有训练价值的题目。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多变而富有挑战的形式,围绕训练点,留少而精的作业:留有思维价值的题目;留课堂中核心训练的题目,以反馈其训练过程的有效,以反馈其训练目标的达成状态;把握好学生高效写作业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四、要加快提高教师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步伐更加紧凑,时代对老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准确的教学目标准确制定是高效课堂的导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学流程的合理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师生角色的科学分配是高效课堂的保证,教师素养的快速提高是高效课堂的后盾。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只有这几个方面互相融合,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堂导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情境

下面,本文就从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教学情境这三方面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概述和说明。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没错,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往往会使我们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这一环节设计得新颖别致、巧妙合理,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学习状态中,这是我们构建高效课堂非常重要的一环。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中《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我就设计了如下导入情境:上课开始后,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大年夜晚上,你们肯定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围坐在桌子旁品尝着各种美味佳肴,享受着全家团聚的欢乐。但是,在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位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在大年夜晚上她无家可归,光着脚在寒冷的冬夜卖着火柴,为什么这位小女孩的命运如此悲惨,她的结局怎样?你们想知道吗?”学生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望着我而且声音洪亮地回答道:“想!”这样,我通过为学生讲述这个具有悬念性的小故事,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他们都想知道这位小女孩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于是在这种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都积极、自觉地投入到了本篇课文的学习中,有利于我们的获得高质量的教学课堂。

二、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课堂趣味性

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的确,兴趣是最好老师,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有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老师变成了教材忠实的执行者,学生只能从老师的分析与讲解中机械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无法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同时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即多媒体技术,它是一种能够将声音、文本、动画、图片集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将课本上乏味死板的知识以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增加教学课堂的趣味性,进而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有效保障。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时,虽然文章本身带有很强的故事性,但是仅靠书中文字的描述与教师的讲解并不能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就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电视剧《三国》中草船借箭的情节片段,气势恢宏的视频画面以及震撼激昂的音乐配音,带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学生的注意力也变得高度集中,都极其认真地盯着投影屏幕……这样,学生通过观看电视视频,对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经过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了他们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因此变得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

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研究表明,学生在与文章内容相似的情境或者氛围中,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对于文章情感的把握也更为准确。所以,在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来展开教学活动,如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出与文章内容相似或相符的情境,学生在演绎角色的过程中,会对文章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样,一来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二来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性,有利于我们获得高效率的语文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由于文章是古文的形式,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在班里选取了几名同学让他们来分别扮演文中晏子、楚王、大臣等这些人物角色,我则进行了适当点拨和指导,在正式表演时,学生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活灵活现,故事情节也演绎得十分真实生动,以至台下其他同学都融入了真实、逼真的情境中,课堂气氛也因此变得轻松愉快起来。这样,我通过运用角色扮演,为学生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的教学方式,不仅将课文中的情节真实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清晰透彻的认识,还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我们也因此获得了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必须面对和重点关注的课题,希望广大教学同仁,在日后教学实践中能够继续探索和研究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使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积极思维下,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卢世慧.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7).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讨 第4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许多资料表明, 如果能够很好地牵动情感之事物, 则常常是可以引起人们的兴趣。一般来说, 人类的情感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如果能够灵活、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 则可以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技术教学具有形象直观之特征, 利用它给小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 则可以将学生的眼球聚焦于某些特定学习的对象上面, 从而引导小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语文知识。

比如, 在传授《丑小鸭》这个教学单元时, 笔者在上课伊始, 就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小学生展示几幅精彩的童话图片, 并请小学生尝试猜一猜, 这些图片中的人物是哪一部童话中的人物。笔者让众人一起描述, 但是只允许一名学生猜。课堂气愤很活跃, 笔者抓住良好的课堂情景, 将课堂的教学重点定位在“丑小鸭”上, 慢慢地将小学生引入《丑小鸭》教材中的“丑小鸭”的境遇当中, 让小学生跟丑小鸭“同喜同忧”。此外, 笔者还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哀伤的音乐背景, 以及亲口声情并茂朗读此篇课文, 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下小学生则犹如置身在美丽童话之中, 激发出了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强烈愿望。

二、灵活激趣追求课堂效率

1. 在课堂教学开始处激趣

对语文毫无兴趣, 则小学生肯定是学不好语文这门课程的。笔者认为, 可以在上课伊始采用多媒体技术吊起小学生之胃口。比如, 笔者在传授《触摸春天》这一个教学单元时, 就在刚上课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小学生播放大家熟悉的《千手观音》这个舞蹈节目, 这样一来, 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情景很具有感染力, 可以充分调动出小学生之内心深处的丰富情感体验, 此时小学生时不时地发出类似“啊”与“哇”等各种赞叹声。为此, 笔者以此为契机, 适时在课堂上向小学生点拨到:作为身体有缺陷的人, 通过自身努力, 做出常人难以做到的事, 可谓是一个奇迹。“有一个盲女孩也一样创造出了奇迹, 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她去触摸春天、感受春天吧!”这几句简洁纯朴之点拨话语牵动了小学生们的心。

2. 在重难点处激趣

每一节语文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若干个教学重难点与难点。如何有效突破此些教学重点与难点, 常常让小学语文教师十分头痛, 也令小学生纷纷叫苦。那么, 如何才可以轻松解决好这些教学的重难题呢?

比如在传授《船长》这节课时, 笔者则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向小学生展示了电影《泰坦尼克号》之中的与《船长》具有相似之处的电影场面:船不小心被撞以后, 海水则无情地向舱内涌入, 顿时船上十分混乱, 船上的人都争着逃亡。此时此刻, 船长的举动是什么呢?在这个直观生动的画面中, 笔者开始引导小学生朗读《船长》这篇课文, 并逐一展开讨论, 抓住文中关键性语句, 将课文中的船长这个人物的英雄行为以及崇高精神深深印在小学生心中。接着, 运用多媒体技术动画展示船长屹立舰桥跟船一起慢慢沉入大海之画面, 且使这个画面定格, 该船长这个人物的忠于职守与舍身救人之崇高精神更会在小学生心中扎根。

三、嚼字品词追求高效课堂

可以说,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字一词均是作者推敲锤炼而成的, 感染力十分强。然而, 小学生语文知识有限, 在一些语文教材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四字词语 (成语) , 则令小学生难以正确理解其中的内涵。为此, 笔者认为, 可以按照四字词语 (成语) 之意思, 依靠语言文字, 引导与启发小学生运用朗读的方式, 反复仔细咀嚼其中的文字, 认真体会其中所表达之意, 然后从整体上帮助小学生去领会词语深处之各种感情色彩。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一些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是很难直观地向小学生呈现出来。但是, 如果依照教学内容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 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之趣味性, 让小学生能够在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中轻松获取知识, 从而培养小学生对朗读课文的兴趣, 对追求高效之朗读课堂具有积极的意义。

比如, 在传授《北京亮起来了》这个教学单元时, 这篇课文形象地描绘出了北京之美丽夜景。这篇课文语言很优美, 但是四字词语很多。这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 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难以说清楚的。还有一些词语由于受到小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知识广度等多个方面之影响与限制, 令他们难以言传。所以, 笔者从互联网上搜集了许多北京夜景之精美图片与影像短片, 并把它做成精美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上, 笔者先请一名小学生将教材中的四字词语 (成语) 划出来, 接着播放先前做好的教学课件, 并且请小学生从课件中选出一个四字词语 (成语) 来形容出自己看到的画面。小学生一边观赏北京美丽的夜景, 一边运用课文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对其进行描述。在此些画面的引导下, 小学生很轻松地领会到了这些词语之义, 并可以将这些词语采用自己的语言给予描述。

通过这堂课, 笔者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是难以替代小学生之真实体会。假如教师仅仅简单地给小学生讲解, 则小学生理解四字词语 (成语) 只会停留在其表面上, 难以把握其真谛。只有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小学生带人日常生活, 进一步唤醒起其真实的生活经历, 则必会把小学生从“苦学”“与“厌学”带到“趣学”与“乐学”之语文学习轨道上来, 从而收到不错的语文教学效果。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第5篇

摘 要:心理学家分析,当人心情愉快轻松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就处于一种最佳状态,各种潜能将得到很好的发挥。其实对于教学也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过学生时期,都希望课堂是快乐的,而不是沉闷的、没有生机的。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教育当前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高效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给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快乐课堂不一定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也不一定是快乐课堂,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才能真正实现学习的目的,才能促使学生在快乐而高效的课堂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恰当地将音乐引入课堂,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语文课堂当中。

例如,在教学《燕子》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走进语文课堂当中,在导入课时,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了学生最熟悉的儿歌“小燕子”,让学生在熟悉、活泼的旋律中进入正文的学习中,进而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搭建想象平台,活跃课堂的气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的魅力,充分发挥想象的平台,使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地遨游。

例如,在教学《七颗钻石》时,这是一篇童话作品,为了让学生理解“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爱他人,成为能献出爱心的人;也为了让学生感知童话的想象力,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水罐神奇在哪里?”“生活中真的有这种水罐吗?”引导学生认识“想象”。最后,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讲述一个故事。但是,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会受到限制,所以,我允许学生在本节课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又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兴趣,进而让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

三、实施角色扮演,提高学习的兴趣

角色扮演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利用小学生喜欢参与、表演欲强的特点,让学生扮演各种文本中的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中明确文本的中心思想,从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所以,为了将语文课堂打造成快乐的.课堂,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授课的时候,我采取了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体会陶罐与铁罐各自的说话语气、动作神态等。之后,我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片段如下:

老师开场白: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傲慢地问)

陶罐:不敢,铁罐兄弟。(谦虚地回答)

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轻蔑的神气)

陶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争辩说)我们生来就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不卑不亢)

待小组表演完之后,由学生选择出表演最为形象的一组,教师给予奖励,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童话中蕴含的道理,及帮助学生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又为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做了铺垫。

如何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第6篇

关键词:高效;小学语文;多媒体;小组合作

高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根据教材要求、学科种类以及目标计划来制定。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认识基本的字词,学会造句,理解文章大意,并且能够自己创作。这些要求在每一节课上都应该有所表现,应规划到每节课的目的要求中来。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不断得到锻炼和巩固,学习的成果也才会逐渐积累。高效教学还要求老师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他们需要的知识,从他们易于接受的角度教学,只有这样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才能发挥最大价值,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性教学。下面就根据以上几点原则,提出几条具体的教学方案。

一、课前积累字词,夯实基础

字词积累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在语文教材中,课后都会有必须掌握的字词,这些源自于课文,又是课文的重点。为了提高课堂的讲课效率,让学生能够最清楚明白地理解文章,要求学生在课前就对字词有基本的认识和掌握。比如学习字的读音,理解词的意思等。课前老师还可以先和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重要字词,一方面可以加深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字词角度出发,回忆上节课的讲课内容,从而更加顺利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高效教学要求师生在课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对新课字词进行提前理解和记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基础性的要求。除了课前时间,还要在课下给学生布置复习任务,因为巩固字词是夯实基础的重要方法。

字词积累也是一门艺术,小学生通常会觉得字词枯燥,为了提高其有效性,老师不妨加入游戏教学的成分。例如,在平时的课堂复习中,老师可以将所学习的字词制成卡片,然后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抢答,并累计分数,选出本月的“词汇大王”,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动态理解文章,寻找角度

老师在很多时候会因为小学生的好动而感到“头疼”,因为这使学生的精力容易分散,很难集中到课堂上。其实小学生的好动性格是可以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的,甚至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因为“动”实际上是探究的本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以致用。动态理解文章可以用情境教学来说明,即用场景和假设的人物关系,又或者是真实的实践来帮助。对于不同的文章,教师应当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只有合情合理,才不会感觉生硬,学生理解时才能更加充分。

比如,《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如果在北方,完全可以等到下雪的时候,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一篇文章。让孩子们在雪地里踩出“梅花”“枫叶”等等,真实感受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的那种开心。老师还可以“我是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作文题目,让学生写自己在雪地里的创作过程。如果是在南方,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到沙滩上,在沙滩上模仿“雪地作画”。动态学习语文,就是将学习的内容反映到生活中,学生参与活动能够感受到快乐,有助于文章的深层次理解。

三、巧用多媒体,提升古诗形象

古诗一直以来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古诗中的每个字,都不仅仅是字面的意思,甚至可以拓展为一句话。小学生在理解古诗词上会感觉到困难是很正常的,这就看老师如何做有效指导。语文教学的高效性不仅仅是扩充课堂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所得。背熟一则故事很容易,但是理解并长期保持记忆却很难,高效教学则要求能够达到后者。巧用多媒体,将故事所展示的背景、风景以及人文等,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古诗《春晓》一文的讲解中,首先可以给学生展示几张春天的景色,然后让学生将图片景色和诗句进行一一对应。如果学生能够连接正确,那么就说明他们对诗词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解。然后老师可以通过春天里万物复苏的动画场景:小鸟的鸣叫、花瓣的飘落、风雨交加等。比如《寻隐者不遇》一诗的讲解中,将山林的寂静、寻而不遇的失落等用山水画一一展现。还可以参考相关的视频教材,将古诗以动画古诗的情境展现出来,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在记忆的时候,不需要再去死记硬背,就直接能够从脑海中回想起幻灯片中的场景。古诗的意思记住了,自然背诵不再是难事。

四、注重互动教学,提倡自主学习

高效性学习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评价的,只有学生真正记到心里,学到自己手中,才是最有效的。因此老师对课堂节奏的掌握应该参考学生的课堂表现,因其疲劳而放慢,因其轻松而加快。互动性教学要求老师准备好充足的课堂问题,并提高问题的启发性。由老师所提问的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提问欲望。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文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询问学生如果自己有尾巴,会借给小壁虎吗?原因是什么?如果自己是小壁虎,会向谁去借尾巴。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会思考什么动物能够再生尾巴,想不出答案时便会向老师提问。这样你来我往的回答,便是最好的课堂互动。

互动也是主动性的一种表现,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不管是遇到比较难的问题,还是对新的课文,一般都是由老师带领学生直接学习。这样看似是高效的,实际上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只有老师讲解的一部分而已。自主学习是高效教学的保证,也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值得提倡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倡学习自主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思考,并给他们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在课文开始讲解之前,先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然后再对他们的理解进行补充和纠正。

五、倡导创作学习,开发学生文学功底

高效教学不仅仅是要学生在某学期内提升自己的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语文是我国汉语文化的一种传承,所寄托的也是各个时代文人的思想精髓。因此小学语文不仅仅要学,更要学会创作。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最基础的创作就是写出自己的文章。小学生写作文会有“流水账”的习惯,这一点需要在日常的语文课和写作课上改变他们。但是不要给他们写作文定各种规矩,例如采用几种修辞手法,又要有几个段落等等。而要给他们一个更加宽松的创作环境,逐渐帮助他们丰富作文中的情感,多写一些内心的活动,就会让“流水账”变得更有吸引力。这一点可以利用学生的周记,定期总结,选出优秀内容展示,同学交流等,增进师生情感之余,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语文学习的枯燥性,让语文成为生活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

另外,语文课本本身就是很好的写作教材,老师引用其写作背景或人物,甚至是故事情节,让学生进行改编或续写。这样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另一方面也能拓展他们的文学功底,可以丰富其思考方式。比如《红领巾真好》可以引申到学生自己身上,思考自己能够代表红领巾做哪些好人好事,可以是自己做的,也可以是看到别人做的,还可以是自己能够做的。语文就是一种表达自我的艺术,加以语言的修饰能够让我们的创作更具魅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魅力之处就在于其创新性和多样性,展示其精彩的一面,记录生活瞬间,综合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语文。只有从魅力吸引和方法引导的角度来完成教学任务,才能够更加高效,更加高质。

参考文献:

刘瑞红.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12):162-163.

浅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第7篇

一、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根据大纲系统把握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订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订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让学生通过画面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播放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带表情和动作朗读,让学生想象自己来到海底,看到了什么样的珊瑚、什么样的海参、怎样的大龙虾,并把他们的动作表演朗读出来,这样让学生和教师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从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讲究提问技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师引导: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1:“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生2:“富饶”是什么意思?生3:为什么说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生4:西沙群岛的什么富饶?……学生所提的问题,其实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就能顺利地感悟文中所描写的内容了。显然,这部分内容若以“教师讲解明白”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若以“学生探索明白”为主,学生就变成了主动探索者。

四、合理安排时间,调控教学活动

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五、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若学生学语文知识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例如学习《秋天的雨》一文,分析秋天的雨有哪些颜色,学生先自己读,然后勾画,再体会,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依同样的方法自学下一段,秋天的雨有哪些气味。学生通过学法指导后练习学法,最后掌握学法,并体会到学习是有法可依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来得出结论,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

六、精心设计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课堂教学内容。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有弹性。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练习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重视课后的辅导,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进行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从而达到学生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第8篇

首先, 师生沟通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有力保证。如果学生与教师间存在隔阂, 开诚相见成为梦想, 那么教育将成为空谈。无沟通, 即无了解。沟通是良好关系的桥梁, 在沟通下, 教学相长、和谐亲密与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方可建立。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下, 可顺利实现教育目标。

其次,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的教师付出辛勤劳动之后, 教学成效仍不高。课堂上谆谆告诫, 反复讲解知识点, 学生还是听不进去, 这主要是因为缺乏沟通。其实, 教师应该注意, 沟通不只是课堂上关于教学内容的沟通, 而应该有更广阔的交流面, 如兴趣爱好、特长、生活等, 只有在全面沟通的基础上, 拉近师生距离, 才能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最后,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还应从沟通上得到补充, 专业情意、技能与知识是教师的基本专业素质。沟通能力是属于专业技能方面, 做好沟通, 也是教师自身素质补充的需要。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高效沟通

(一 ) “时 空 沟 通 ”

时空沟通主要包括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

首先, 时间沟通。教师有必要提前到教室, 有效利用课前珍贵时间和学生谈论、聊天。询问学生上节课的内容是否记得, 是否预习了这堂课的内容, 是否做家庭作业, 等等。短短的课前沟通在于掌握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情况, 如果教师事前备好的课程与实际有出入, 那么可根据这几分钟的情况调整重心, 提高教学针对性、有效性, 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保证教学有效。课上, 教师不能忘记与学生间的沟通, 切忌“满堂灌”、“填鸭式”教学, 否则, 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不妨就某个问题与学生交流看法, 并将社会现象充分融入课程中, 增强学生的社会能力。比如, 关于和陌生人谈话内容、自我保护意识、遵守纪律等。高效课堂不只是成绩上有所提高, 更要让学生全方位发展。课结束后询问学生是否还有疑问、希望下节课的内容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等。课后沟通可让学生了解自身的需要与不足, 是教师督促学生反思的好方法。

其次, 空间沟通。教室是师生间接触机会最多的场所, 是师生沟通的最佳地点。在空间固定之后, 课堂时间是沟通最多的时间。对于某些教师而言, 上课即教师的表演, 学生仅为观众。忽视了学生的参与, 教学不能称作活动, 而只是单打独斗。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 无论是生字词朗读, 还是课文对话, 都可以邀请学生完成, 锻炼学生胆量, 让学生发现参与的乐趣, 并对此乐此不疲。例如, 在教学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 , 我讲述了宇宙中地球的模样、地球的资源状况, 并最终转移到“生态已经失去平衡”, 需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这篇文章以环保为主题, 与现代社会中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现象关系密切。我组织学生讨论课后两道小问题:“地球面临着什么样的危害? ”、“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以小学生的年龄、智力, 很难回答上述问题, 发言不积极。我自行设计讨论话题, 以生活中的点滴提示他们保护地球就是由身边小事组成的, 比如节约用水、用电等, 学生豁然开朗, 茅塞顿开, 争相发言。以教室为场所的课堂沟通要求教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能“一言堂”。

(二 ) 沟通的内容

首先, 教材知识的沟通。作为重要的启蒙读物, 小学语文内容安排有其合理性, 师生间的沟通应该重点在教材沟通上。这是因为, 以教材为重点的交流, 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 高分是学生梦寐以求的, 可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讲述教材知识时, 要考虑自身的语言表达, 能否让学生听明白, 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等等。要留足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观点、阐述意见, 鼓励其多发言, 切勿闷头看书。例如, 北师大版的《金钱》一文, 阐述了金钱应该通过自身努力得来方得光荣, 不劳而获就可耻的道理。学生对“金钱”与“劳动”二者关系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怎样看待金钱”, 让学生明白拜金主义是人格的缺失。在相互交流中, 可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活跃课堂氛围。

其次, 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教材知识交流的一种补充, 其非常重要, 因为若情感间没有达到共鸣, 学生可能出现厌学心理。例如, 某些学生爱好逃学、打架, 教师要耐心地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 切勿直接打骂, 以凶横的态度压制学生的倔傲不逊。

三、结语

师生沟通意在填补师生情感交流的空白, 是建立友好师生关系的契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发挥课堂教学应有的作用, 离不开沟通, 离不开师生间的密切交流。

参考文献

[1]张小丽.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浅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2, (8) :209-209.

[2]曹凤姣.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J].教育观察 (中旬) , 2013, 2 (7) :42-44.

浅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第9篇

一、课前激情热身

充分利用好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进行猜谜、游戏、讲故事、背诗歌等方式迅速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让学生饱含热情的期待着语文课的到来。采用适当的形式进行课前热身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前提。

二、开始趣味导课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头, 在整体教学组织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将会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写作的背景知识, 精心选择和设计教学开展的切入点。新课的导入一定要围绕课文内容并服务于新课的教学, 导课要生动有趣, 简洁明了, 要有艺术性, 在第一时间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讲授的内容上。新课导入的形式很多, 但关键要注意内容的趣味性与方法的多样性和知识的连贯性。

1. 利用故事导入

精彩的故事往往使学生很快入境, 从而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之中,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的《卖火柴的小姑娘》时, 我就用自己编的小故事《幸福的孩子》导课, 然后要求大家与文中的卖火柴的小姑娘进行对比, 大家都听得十分投入, 并很快进入了课堂教学。

2. 利用音乐导入

通过播放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音乐名曲进行导课, 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秋天的雨》时, 我就选用了《雨打芭蕉》这首名曲进行导课,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3. 利用图画导入

利用课文配图、挂图、简笔画等作为课文的导入方式, 这些方式生动形象让学生过目不忘, 学生能够轻松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4. 利用多媒体导入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有机的结合, 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 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在学习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桂林山水》一文的时候, 我就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声情并茂的有关“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片子, 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极大兴趣, 为学习新课的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中间及时巩固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应该采用边学习边巩固的方式, 不要等到一节课学完以后再去巩固所学的内容, 而应让二者穿插进行。即边学边巩固,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讲完某一知识点后, 给学生很短的时间进行自我巩固, 再给一段时间互查, 把所学的重点难点逐一分解后去记, 不要小看这几秒钟的回味时间, 这是让学生揣摩吸收知识的最佳时机, 课堂上这样反复几次, 记忆内容由少到多, 用时不多, 但是成效很大, 多数学生可以当堂掌握所学的内容。

四、结尾提出疑问

在临近下课时, 要鼓励学生针对所学的课文进行质疑, 当有看不明白的问题时, 学生尽管提问。质疑内容, 质疑方式不拘一格, 只要与教学内容有关即可。这样可以使老师了解不同层次, 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掌握的情况。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经大家讨论后, 印象会更深刻, 学生也在质疑或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知识。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第10篇

一、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必要性

1.全面推进现代化文明进程的要求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仅是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还包括国民综合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的程度。招聘企业不仅关注应聘者的文化水平, 还注重其职业道德和处事风格。只有在小学阶段通过语文教学正确引导学生, 才能对以后的发展做出铺垫。

2.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我们拥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和优良精神, 通过语文教学, 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熏陶, 这样他们才能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才能将我国的文化和思想发扬到全世界。

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的问题

现在采用的语文教学方法还是比较传统的模式, 这种模式和方法未能突破传统思想的框架, 缺乏趣味性, 无法引起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仅仅是书呆子, 而不能真正理解语文的奥妙。

2.小学生自身的问题

当今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叛逆和贪玩是他们的必然特性, 对时代使命和历史职责这些大道理还无法深刻理解。如果这一阶段不能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 不良的习惯和性格成型以后就很难改变。

三、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措施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以及心理教学的能力, 比如进行相关的学习培训, 到教学模式比较开放的学校去观摩和学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不再仅仅只是教授学生书本知识, 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变化, 拓展学生的思想空间, 融合灿烂的传统文化, 深度挖掘教学内容。

在小学这一初级阶段, 如何为学生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做出良好的铺垫, 作为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这不仅是老师的责任, 同时也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堂效率

随着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教育理念也在不断革新。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所以要求高效。高效的语文课堂上,不再是死读课本,而是真正地做到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但是这种高效如何达成,又如何去提高,是现今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最严峻问题,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一、研读教材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作为知识的载体,语文教材是教师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准确、深入、透彻地理解文本,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进行创造性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应该将自己作为学习者,对课本进行认真研读和品味,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对文章内涵有深刻感悟,才能对学生实现正确、有效引导。

精心研读教材首先要从整体着手,构建教学知识的结构体系。没有对学科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与理解,有效教学就无从谈起,因此,数学教师要从宏观上研读教材,整体把握各部分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纵横联系,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利用结构体系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智慧。

精心研读教材要读透教材内容表达的核心思想情感。小学语文在教材内容上一般都是意蕴深刻、文字兼优的佳作。某些故事在极具趣味性的同时反应的是育人的道理,这些才是学生真正应该明白理解的。还有些故事表现的不一定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些隐含的思想意义需要教师在精度教材的前提下,才能在课堂上做出正确的引导。

二、精心的课堂安排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障

1.良好的开端

不管在任何场合,演讲、面试、会议等正题开始之前的开场白或导入对整个活动流程是至关重要的。同样作为一节课的开始,导入关系到学生注意力从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决定这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因此,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兴趣和习惯,对课堂导入环节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高课堂讲解的效率。比如,设置悬念、讲故事、表演等可以与教材内容有所联系进行设计。

2.讲究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提高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考察学习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紧扣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提问,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3.合理安排时间,调控教学活动

一节课40分钟,教师应该提前做好规划。对于精讲环节、提问环节、小组讨论环节等根据环节主题来确定主次,合理安排。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动静互补。

4.完美的压轴

任何课程的教学目标结束之后都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好的总结能使课堂教学提高一个层次。教师通过概况性的语言对这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总结,既能帮助学生从课堂中提取有用的知识,又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回忆。教师在进行课后总结时还可以选取一些有趣的素材作为结尾,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去倾听、去思考。

三、课后征询学生意见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利条件

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面临的学生比较多,不可能在课堂完全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课后与学生交谈,了解其对课堂教学的情况,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利条件。课堂反馈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轻松而随和的交谈中进行,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获得真正的有价值的信息。一方面获取学生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学习习惯和方式,以提高教师本身教学技巧。现今的教育不再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小学生在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对于社会认知也是不同。因此,就需要教师注重学生意见和问题,拉近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是一种综合素养,体现在听、说、读、写每个方面。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不仅是分数的提高,更应体现在平时知识的运用上。实现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是每个语文老师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在课前、课中、课后做好精心安排。广大语文教师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掌控整个课堂的时间安排,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并及时了解学生,反馈信息,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高丽君.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06).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第12篇

一、教学方法精心研究到位, 全面体现课程改革精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自身教学工作中都有着自己的经验技巧, 但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 部分教师并没有完全能够在理念与角色定位方面进行转变, 还存在着一些陈旧的理念与模式, 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尤其是未能全面体现学生能力发展方面的素质要求。笔者在教学中针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 全面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充分的改革。首先, 笔者在角色定位中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课堂的主角, 自己不再进行直接的传授和灌输, 而是充当启发引导者的角色, 给予学生自主开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平台与载体, 引导他们在自主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这一点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完全一致。另一方面,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强化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交给他们科学预习的方法, 引导他们如何抓住教材学习的关键环节进行探究, 如怎样揣摩文章的主题, 如何准确把握文章的结构与写作特色, 怎样从细微处领悟文章的艺术手法, 以及通过课前预习解决基础知识, 通过文学常识了解加深对文章思想情感的领悟等等。这些学习方法的指导能够达到“授人以渔”的目标。另外, 笔者还将学生单打独斗式的学习转变为小组探究合作模式, 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 积聚了大家的智慧, 这对于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对象耐心分析到位, 有效增强教学针对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除了要认真研究教材与教学方法之外, 还要对教学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因为教学工作是一项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学问, 教师要全面完成知识点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目标, 必须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全面的分析。首先要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思想、心理特点各不相同, 教师要研究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对所任教对象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思想特征等方面有所了解, 便于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方面提高针对性。另一方面,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进行分析, 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效果如何, 语文能力发展状况如何, 这些都对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具有明显的影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 并制定针对性的目标任务, 以及以此为引领开展教学活动,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另外, 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进行认真分析, 密切关注学生这一方面的动态, 从而关注他们、激励他们,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 从而为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教学手段潜心运用到位, 营造生动丰富教学氛围

教学手段的更新与升级,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为小学生形象思维丰富, 缺乏直观的感知, 难以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图文并茂的景象, 影响教学分析的深入。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 在课堂上增加信息量, 让学生提高直观感知效果, 这一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同时让枯燥的文字变为生动的画面视频等等, 这对于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和营造浓厚教学氛围方面帮助非常明显。例如在《秦兵马俑》一课的教学中, 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 学生中大多数没有见过兵马俑, 有了这样的演示, 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兵马俑, 兵马俑是什么样子, 兵马俑的作用是什么。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让学生不仅增强了对兵马俑的直观感知, 而且了解了更多的背景资料, 为接下来的课文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再比如《黄果树瀑布》一课的教学中, 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演示了黄果树瀑布壮观的景象, 让学生叹为观止。整个教学中, 学生对于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具有了更为强烈的直观感知, 有效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样的教学成效取得与现代手段的运用密不可分。广大教师在实际运用中, 要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运用, 逐步提高自主创作的比例, 更多地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四、教学资源细心整合到位, 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 广大教师一定要创新理念, 立足课堂而不局限于课堂, 将课外资源充分整合起来,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工作。一方面,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兴趣小组、专题研究活动, 如通过演讲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普通话发音能力、情感朗读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这样地训练活动兼顾了多项语文能力的发展训练。再比如阅读和写作是学生比较头疼的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多读多写活动, 多阅读书籍积累文学底蕴, 多开展细节描写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这些方面都能够为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发挥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生活中, 通过参观景物、拜访先进人物等方式, 为作文写作积累生动丰富的素材, 让他们的写作活动不再枯燥干涩。教师还可以结合学校组织开展的运动会、元旦文娱活动、国庆庆祝活动等契机, 认真搜集积累写作素材, 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真情实感。

上一篇:弱小目标下一篇:信息传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