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资源调查范文

2024-07-27

草地资源调查范文(精选10篇)

草地资源调查 第1篇

1 自然概况

友谊农场位于东北三江平原北纬46°28′15″至46°59′39″, 东经131°27′50″至132°15′38″之间, 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⒉8℃, 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端天气气温为 (-37℃、38℃) , 年平均降水量512、4 mm, 降水集中在7—9月份。气候特点为冬季严寒漫长,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短暂冷凉。牧草返青期在每年4月中旬, 枯霜期在9月下旬。

2 主要植被类型及生产力

友谊农场现有草地分布于东部低洼易涝地区, 形成了以根茎型禾本科、莎草科植物为主, 沼生或湿生、湿中生植物占优势的植被群落, 具有三江平原地区典型的草地植被类型。依据北草办中国草地分类原则和系统的植被地形学分类法划分其草地类型, 将农场的天然草地划分为两大类、三个组、五个型, 见表1。

2.1 沼泽草甸类草地

该类草地主要分布于农场东北部, 草地总面积19 500亩, 植被是由湿中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构成优势种, 群落组成以根茎性禾草和莎草科植被为健群种, 如小叶章、修氏苔草, 主要常见植物有野青茅、南杜蒿、萎菱菜, 野碗豆, 柳叶绣线菊等17种, 草层高度70~100 cm, 覆盖度60%~90%, 植株多度1 400~2 200株/m2。亩产青干草200~300 kg, 生产力水平较高。

该类型草地又可细化为草甸土根茎禾草组, 根据优势种植物又划分为小叶章+杂类草。该类型草地因地势平坦, 沟渠与农田水利工程相配套而排水通畅, 优良牧草优势度大、产草量高, 是良好打草场和放牧场。

2.2 草本沼泽类草地

该类草地分布于农场东部及东南部地区, 地势平坦低洼, 因沼泽土壤类型过渡潮湿和泥炭积累, 形成了比较单纯的生态环境, 群落结构较为简单, 主要由多年生湿生植物组成, 广泛分布着芦苇沼泽、藨草沼泽和毛果苔草等沼泽类型, 伴生有狭叶甜茅、水木贼、毛水苏、泽芹等30种植物, 草层高度60~135 cm, 总覆盖度70%~90%, 亩产干物质230~340 kg。草地总面积7.75万亩。

该类型草地根据土壤类型及优势种植物的不同划分为二个组四个型, 各型草地因地势地形海拔高度等条件的变化, 又呈现出复合镶嵌现象。

2.2.1 草甸土根茎禾草组草地:

该组草地植被以根茎型禾草为优势种, 地面平坦开阔, 土壤类型为草甸土, 有不同程度的潜育化发育, 植被根系集中在10 cm范围内絮结成草皮层, 黑土层厚度12 cm左右, 依据优势种植物随生境条件的变化将该组草地划分为二个型。 (1) 小叶章+芦苇+杂类草草地:该型草地面积3.5万亩, 植被以小叶章、芦苇、毛果苔草为优势种, 常见植物约15种, 总覆盖度80%, 草层高度70~120cm, 每平方米植株数1800, 亩产干草250~350 kg; (2) 小叶章+杂类草草地:该型草地面积1.3万亩, 小叶章为优势种, 伴生种有野青茅、水蒿、旋复花等20多种植物, 植被总盖度85%以上, 草层高度85 cm左右, 亩产干物质300 kg, 地面有零量蚁塔。

2.2.2 沼泽土根茎莎草—禾草组草地:

该组草地植被以根茎型禾草和莎草为优势种, 土壤类型为沼泽土, 地表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 依据优势植物种类不同将草地划分为两个型。 (1) 毛果苔草+芦苇+小叶章草地:该型草地面积为8 500余亩, 以根茎型莎草科植物毛果苔草为优势种, 伴生有根茎禾草芦苇、小叶章以及少量唇形科、伞形科、毛茛科植物, 主要常见植物有修氏苔草、小叶章、芦苇、狭叶泽芹等15种植物, 总盖度70%, 草层高度65~105 cm, 每平方米植株数2 000多, 亩产干草250 kg; (2) 水葱藨草+芦苇+杂类草:该型草地面积为2.1万余亩, 以水葱藨草、芦苇为优势种, 伴生有少量的塔头苔草、乌拉苔草, 草层高度115 cm, 盖度70%, 亩产干物质240 kg。该型草地沼生植物发育良好, 常年或雨季积水以及藨草的牧草质量等级低等因素, 不易列为畜牧用地。

3 主要植物资源

友谊农场位于三江平原沼泽地的上缘, 主要由草本植物构成草地植被, 生境较为单一, 群落结构简单, 通过调查得知草地主要植物资源有85种, 分属28科71属, 种类最多的为菊科植物18种, 禾本科植物8种, 豆科植物10种, 蔷薇科植物9种, 莎草科植物7种, 以上5科植物共计52种, 占总种数的61.2%。其中对畜牧业易造成毒害作用的植物有10种, 如藜芦、毒芹、问荆、乌头、毛茛、苦参、苍耳等。药用植物主要有东北龙胆草、轮叶沙参、苦参、刺果甘草等, 有训化前景的豆科牧草有山藜豆、刺果甘草、山岩黄耆、刺菜等。柳叶绣线菊可用来作为园林绿化的小灌木树种。

4 草地的利用与保护

4.1 认真贯彻执行草原法等法律法规, 杜绝开垦草原现象的发生, 依法保护草原。

4.2 细化草原承包合同, 依法管理草原。

与草原承包经营者签订承包合同时, 应有约束草原承包者不良利用草原行为的条款, 如规定载畜量、禁牧期, 将连雨天列为禁牧日等, 控制草原的利用强度, 促使其合理使用草原, 防止草原退化。

4.3 做好草原规划工作, 将不同植被

松嫩草地有毒植物资源调查 第2篇

松嫩草地有毒植物资源调查

对松嫩草地有毒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据植物分类学统计,该地区共有有毒植物32科72属93种7变种.有毒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其多数属具温带性质,在有毒植物东北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中,长白植物区系占一定优势.

作 者:郑宝江 胡铁锋 张秋艳 ZHENG Bao-jiang HU Tie-feng ZHANG Qiu-yan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刊 名: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MUS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 27(1) 分类号:Q948.15 关键词:有毒植物   资源调查   松嫩草地   区系成分  

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 第3篇

一、开发建设人工草地

1. 有水源的沙荒地、盐碱地、低洼地或河滩地,通过改造治理、人工种草、加强管理等措施,建成永久性的人工草地。

2. 利用农田间隙地和零星空闲地(如河湖堤岸、排灌沟渠、公路两旁),配备必要的生产管理设施,实行人工种草。

3. 改革耕作制度,开展农田种草,在初开发的荒地和中低产田中推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采取粮草间作、果草间作、林草间作或轮作等多种形式,把一部分农田改种蛋白质和能量较高的饲料作物或豆科牧草,这样既能发展畜牧业,又能提高经济效益。

建设人工草地,关键在于消除影响牧草生长的不利因素,为牧草的繁茂生长和高产优质创造条件。具体措施如下: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灌排条件,进行整地改土,创造适宜牧草生长的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并加强草地的田间管理,及时浇水、追肥、清除杂草,保证草地丰产丰收。

二、搞好草地围栏建设

搞好草地围栏建设,是加强草地管理的有效方法,其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牧草长势较弱、产草量较低的草地,给牧草休养生息的时间,使其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并进行结籽繁殖,逐步恢复草地生产能力,促进草群自然更新;二是便于加强管理,能更好地落实承包生产责任制,做到谁建设、谁管理、谁利用,同时可以有效地控制放牧程度,便于实施划区轮牧和放牧管理,提高单位面积载畜量,防止疫病传播。草地围栏根据所用材料不同可分为沟围栏、垒墙围栏、生物围栏、铁丝网围栏、网围栏、电围栏等,可因地制宜选用。

三、改良天然草地

1. 封育改良。封育改良是保护和提高天然草地产草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对因放牧过度而退化的天然草地要有计划地进行封育,逐步恢复草地植被,提高产草量。封育的方法可根据草地面积大小实行有计划地分区轮封轮牧,根据草地退化程度,确定封育与利用时间:轻度退化草地,可实行春、夏季封育管护,秋、冬季开放利用;中度退化草地,可封育2年;重度退化草地,适当补播豆科牧草,可封育3年。

2. 全垦改良。在面积大、地势平坦、土层较厚的地段可用全垦改良法,即通过耕翻、耙平彻底清除原有草丛、灌木等植被。全垦的深度,一般以耕到熟土为宜,严禁深耕,要实行耕翻晒垡、冬耕休闲后播种牧草。

3. 补播改良。补播就是在不破坏原有草地植被的前提下,在草群中播种一些优质高产牧草,以达到提高草地产量和改善草群品质的目的。

四、合理利用草地

对零星分散、远离村庄又缺水的草地适于割草利用,这有利于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割草利用时应注意掌握牧草生长的营养期,禾本科牧草在抽穗前、豆科牧草在孕蕾期前就要及时收割。对大面积而且较集中连片、地势比较平坦、土层比较深厚的草地可划片轮流放牧,一般轮牧周期为25~30天,放牧频率为3~4次。

草地资源调查 第4篇

1 国际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战略行为

欧美发达国家一贯重视包括草地植物资源在内的生物资源调查。伴随着分类学的起源与发展,这些国家的学者很早就开展了生物的标本采集和命名工作,至20世纪中叶,已经陆续完成对各自国家生物资源的清查和编目,《Natural Grasslands:Introduction and Western Hemisphere》和《Natural Grasslands:Eastern Hemisphere and Resume》等有关专著总结了这一时期的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成果[2,3]。美国则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对草地植物资源的系统调查,至1940年,J.R.Caepentner[4]总结了这一期间的调查和考察结果,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的高草草原植物资源。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变化、生物入侵及人类活动导致的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很多国家从战略层面上更加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纷纷制定相应政策和法律。并进一步加强了生物资源和生态群落调查的力度,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5,6,7]。鉴于生物资源易于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经常性地资助包括草地植物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调查与数据更新发布。例如,美国加州草地稀有种数据库每年更新一次,以供政府部门决策及公众及时了解资源状况。

1.2 植物资源调查与采集的概念从单一学科调查向多学科综合调查转变

过去对某一地区植物资源的调查主要以采集生物标本为主,以分类学研究为认识该地区植物资源的主要手段。现在植物资源的概念已经扩大到植物的试验材料、活体种质资源、遗传资源等方面;对植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8]。例如,美国哈佛大学主持的项目,已经在我国横断山区采集到超过160种马先蒿属植物的分子材料;新西兰政府组织编写的“新西兰生物多样性策略”中,将遗传资源的收集与保护列为重要一项。另一方面,生物资源调查从单一学科调查(如植物调查或动物调查)向多学科综合调查转变。当前的植物资源调查已不再局限于物种编目,不同组织水平上功能特性的测定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些性状包括形态解剖、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化学计量组成和物质与能量循环等千余种决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指标[9,10,11,12],以期对所调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及生态群落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1.3 植物资源调查已从面上调查集中到“关键”和“热点”地区

以前国际上的植物资源调查主要在比较大的范围和地区开展,以普遍调查为主。在现在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的背景下,为了更有效、及时地保护生物资源,植物资源调查开始集中到“关键”和“热点”地区。例如,美国若干科研机构和组织对中美洲一些关键地区进行了集中调查;日本对泰国中部和尼泊尔也开展了大型的野外考察;韩国对柬埔寨的木本植物进行了大规模采集和调查,并将扩展到全部草本植物。对于草地资源,欧亚大陆草原、非洲的Serengeti草原、北美的高草草原和南美的潘帕斯草原等早已是国际上著名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和““热点”地区[13],有关植物资源及生态群落的调查在一些国家已经逐步在开展。

1.4 植物资源调查日趋全球化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植物资源和生态群落调查的范围早已超出本国(或地区)的范围,而是面向全球,呈现出全球化和多学科综合考察的趋势,并带有科学研究、社会发展、国家战略以及商业的多重性质。中国丰富而独特的生物资源更是吸引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注意力。如2006—2010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资助了美中草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合作研究项目。2004—2010年,德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DFG)资助了中德草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合作研究项目。除对我国草地资源的关注外,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从1997年起即开始资助“四川西部及西藏东南部高等植物及菌物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对我国生物资源进行调查,并在2003年延续性支持对该地区的研究。同样,从2003年起,由美国加州科学院主持,美国基金会资助的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中国云南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调查”也在顺利开展。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直致力于对包括中国部分地区在内的喜马拉雅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与研究。韩国近10年来在东南亚地区也展开了广泛的植物资源调查,目前至少已经完成了对柬埔寨大部分木本植物的采集和调查,并建成了DNA条码库。

1.5 网络与3S等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植物资源调查

RS、GIS和GPS(3S)技术在资源调查及监测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传统的草地植物资源调查一直采用路线调查、定位调查和样方调查,这些方法存在着调查时间长、受人为因素影响、可靠性和客观性差、难以满足和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的缺点。国外除了继续采用传统的路线调查、样方调查和定位调查之外,3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标本采集、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植物资源清查等方面。例如J.M.Paruelo等[14]利用MSS影像快速评估了阿根廷帕特高尼西北部的草地资源。德国波恩大学作物科学与资源保护学院的相关学者对数字图像处理、遥感(RS)、产量测量、精确定位等在草原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从最新的传感器技术中快速采集草地资源标本数据,继而完善试验和相关知识[15]。国际上3S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和监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显著地提高了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一些现代新数据处理与网络等传播展示技术也正不断应用于生物资源领域,如数字化标本技术、海量数据库、META分析、GAP分析、快速野外调查(RFS)等,可使生物资源调查与信息提取快速、准确,系统性、实时性进一步增强。

2 国内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解放前国外主导的旨在掠夺中国植物资源的考察研究和我国科学家少量的自主性考察研究

近代中国的植物资源研究最开始是由外国人主导的。出于对中国植物资源掠夺的需要,早在17世纪末期一些西方国家就开始了相关的调查、采集和描述。1698年,法国传教士Daminicus Parennin来到中国。在旅居中国的18年间,他经常将在内蒙古和满洲的观察结果函告巴黎。自此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先后有来自德国、比利时、法国、美国、俄国等国家的使团、商队、传教士、学者和旅行家到内蒙古、东北三省和西藏等地采集草原植物标本或进行植物区系研究。他们将采集的标本送到彼得堡植物园、巴黎博物馆植物园、柏林植物园、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以及欧洲的各大标本馆。在此期间,日本也不甘落后,自1907年至抗战胜利前夕,“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东省文物研究会”、日本关东军、日本外务省文化事业部等日本本土和在华机构多次组织规模不等的调查团和探险队,对我国东北部的植物资源,特别是草原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研究,编写了《南满洲植物目录》《东蒙古牧草和杂草》《东蒙古植物名录Ⅰ》《满蒙植物名录》《察绥植物名录》《满洲植物名录》《东乌珠穆沁植物调查报告》等资料[16,17]。其中,由岩田悦行写的《旧察哈尔省(锡林郭勒盟和河北坝上)草原的植物调查报告》不仅将植被类型进行了划分,每个类型都有详细的样方资料,而且还详细报道了调查区的植物资源,分别描述了主要饲用植物、药用植物、有毒有害植物、救荒植物、防沙植物、观赏植物,对重要的饲用植物还进行了适口性分级,并分析了这些植物的化学成分[18]。他们采集的标本多集中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以上外国对我国草原植物的调查和考察虽然在主观上是以掠夺资源为目的,但在客观上对了解我国草原资源的分布与历史状况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解放前,我国老一辈的植物学家秦仁昌、刘慎谔、耿以礼都曾参与外国调查团或单独对我国的草原植物资源进行过考察。1929年,在刘慎谔的领导下,静生生物调查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前身)的学者们独立地调查了我国西北和内蒙古的植物。1937年吴征镒参加北平政府组织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沿集宁-包头-巴彦淖尔盟进行标本采集。1949年崔友文到察哈尔右翼中旗、呼和浩特一带考察,根据考察结果编著了《华北经济植物志要》[19]。他们的记录和考察报告都是我们了解当时植物区系组成和植被演替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2.2 解放后我国完全自主的系统大规模草地植物调查

新中国成立后,应国家生产建设的需要,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组织了多次包括植物资源在内的专项或综合考察。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联合组织了牧区调查团,对锡林郭勒盟草原进行了考察。草场组在草地经营学家王栋教授的领导下,对锡林郭勒盟北部草地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共采集标本418份,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鉴定出262种,依据适口性、生长季节及分布范围编制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牧场饲料植物及其适口性调查表》(内部资料)。1956年由北京大学李继侗领队,率领该校师生在呼伦贝尔盟谢尔塔拉一带考察,绘出了二万五千分之一的植被图,编写了《内蒙古呼伦贝尔谢尔塔拉种畜场植被调查报告》(内部资料)。1956—1959年,中国科学院与前苏联科学院合作进行了黑龙江流域的综合考察,植物专业组由刘慎谔领导,赵大昌、南寅镐等参与。他们在《黑龙江流域及其毗邻地区自然条件》中详细介绍了这一地区植被类型和植物分布状况。几乎在同时,内蒙古畜牧厅草原勘测总队、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分别组织了内蒙古的草原勘测和资源植物普查工作,绘制了二十万分之一的植被图和土壤图,编写了包括《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植物区系考察报告》[20]在内的多份专业考察报告,发行了内蒙古自治区百万分之一植被图,出版了《内蒙古主要野生饲用植物简介》,编写了《内蒙古野生种子植物名录》《内蒙古经济植物手册》等内部资料,发现了多个新种或变种。1961—1964年,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对内蒙古中东部进行了全面考察,总结出版了8册《综合考察专集》。根据考察资料,组织编写了专著《内蒙古植被》[21]。1973—1977年,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黑龙江省土地资源考察队,对呼伦贝尔盟牧业4旗的草原作了全面考察,根据结果编写了《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地区土地资源的地植物学评价》和《呼伦贝尔盟牧区草场资源及其利用方向的探讨》等资料。除了这些大规模的考察之外,一些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还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经常进行植物采集和研究工作。例如,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刘慎谔教授的领导下,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了多年的植物标本采集和区系研究工作,编写了《东北木本植物志》《东北草本植物志》(1~12卷)、《东北植物检索表》,发现新种和新变种20多个。

1979年以后,国家科委和农委下达全国统一草地资源调查的任务,由各省、市、自治区畜牧(农牧)厅(局)组织技术力量完成各自的草地资源调查任务,然后进行全国汇总。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别设立了南方草场资源调查科技办公室和北方草场资源调查办公室,对全国草地资源调查进行技术指导和协调。该调查属于详查性质,北方草地按《重点牧区草地资源调查大纲和技术规程》、南方和华北农区按《中国南方草场资源调查方法导论及技术规程》,采用常规调查和遥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县(旗)为单位开展调查。最终分别完成《1∶1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集》《中国草地资源》《中国草地资源数据》《1∶4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中国草地植物资源》等中国第一批较完整的草地资源成果。上述所有这些调查和考察,尽管范围、精度和内容不尽相同,调查方法和手段不尽完善,但调查成果对指导当时的草地畜牧生产、草地畜牧业生产建设与规划以及重点牧场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草地资源调查必需的植物分类学、植物资源学等方面的人才。

2.3 国家30年大规模系统性草地植物资源调查中断,草地植物资源数据更新滞后

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层面上的草地植物资源大规模调查基本终止。国家林业局在摸清家底之后,先后启动的两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基本也不涉及草地,而有关草地的零星小规模的调查也多是针对某些专项资源,例如冯淑华[22]对东北野生植物园林资源,黄明进等[23]对我国北方甘草药用植物资源,刘果厚等[24]对内蒙古香料植物资源;李君山等[25]对内蒙古凤毛菊属药用植物资源,罗布桑等[26]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用龙胆科植物资源,任翠梅等[27]对大庆地区主要盐生能源植物资源等的调查都属于此类。近30年正是国家经济突飞猛进的时期,草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农田开垦、城市用地、公路用地以及各类资源矿的开采,加之全球气候变化,毫无疑问草地植物资源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人们不清楚所有这些人类经济活动及气候变化对草地植物资源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可以说,基于20世纪80年代的普查草地植物资源信息是不能满足当前国家以及地方各级机构对草地资源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需求的。草地植物资源数据更新严重滞后,将会影响国家生物资源和生态安全决策,以及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方针制定;因此,彻查当前草地植物资源布局和变迁情况已成当务之急。

2.4 高新技术出现和应用,草地资源信息平台发展与不足并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3S技术的出现,草地资源信息服务系统逐步得以发展。1996年,朱进忠等[28]开发了新疆草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2001年,吴全等[29]构建了中国西部草地资源信息系统;2004年,袁清等[30]基于中国草地类型图、土壤类型图、行政区划图、年均降水量图、年平均气温图、≥10℃积温图、高程图、植被指数图等栅格图件,应用JAVA技术,构建了我国第一个基于Web GIS的中国草原资源网络地理信息系统;2004年,冯妍等[31]开发了中国草地重要有毒植物信息系统;2006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近20家科研单位开发了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较全面地提供了植物标本及相关植物学信息,为国内外同行间交流与合作、政府及民间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2006年,白英卿[32]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构建了三江源区草地植物资源信息库和信息管理系统;2007年,王力等[33]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南部天然草地有毒有害植物数据库及信息系统;2010年,刘吉吉惠等[34]综合利用气象数据、草地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基于Web GIS构建了藏北草地生态信息系统。

以上平台的建设与发布对草地植物资源数据的收集及信息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1)由于多年研究的积累,草地植物静态信息和动态变化信息量非常之大,已有的信息管理方式很难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尤其不便于从宏观上深入分析研究草地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不便于分析系统变化规律及趋势;2)草地植物信息分散,海量数据散布在不同地区、不同场所,不利于资料数据的充分利用;3)难于及时了解草地植物资源的总体状况和动态变化;4)草地植物信息不共享,尤其是动态信息;5)利用Internet在Web上进行数据发布,为用户提供草地植物资源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和分析的草地植物资源发布信息平台仍极其缺乏。

3 结束语

草地资源及其评价 第5篇

草地资源是可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生长草本或木本植物,有相应的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生态系统及其景观。草地资源既是土地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资源的群聚体。草地的特征植物为乔本科和类乔本科植物,有时杂类草和灌丛也占重要地位;特征动物为有蹄类和齿类。草地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可更新资源,不仅是人类宝贵的生物基因库,也是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草地资源评价是在草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草地生境、草地植被与草地生产力进行综合评定的过程。目的是为区域草地资源开发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评价内容包括: 1.草地生境评价

草地生境条件决定草地资源类型、草地植物构成、草地的生长期、产草量和质量,是草地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

草地生境评价主要包括:

⑴ 气候条件。主要评价年均温、月均温、极端高低温、无霜期、冰雪期、降水量以及暴风雪、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强度和频度,以及它们对草场和放牧活动的影响。⑵ 地貌状况。主要评价地貌部位对地方气候、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的影响,评价地形起伏、坡度、坡向对放牧活动、饲草利用率以及利用方式(放牧或割草)的影响。⑶ 水源条件。水、草是评定草场经济利用价值的两大重要因素。草裙丰茂但缺乏水源的草场,往往不能充分利用。草场水源包括地表水(河、湖)和地下水(井、泉)。水源丰富与否取决于水源地距离和水量,水源地相距越近、水量越大,供水保证率就越高:反之则低。如果畜牧饮水到10km以外,供水就无基本保证,草场也只有在冬季积雪时才能部分利用。

⑷ 土壤基质。主要考虑土壤发育程度和土壤机械组成,以鉴定草地饲用植物的生长情况和草场的耐牧条件,从而确定草场的经济利用价值。

2.草地植被评价

草地植被是草地资源的主体因素,也是人类利用草地的直接对象,它决定着草地的基本特性(如植物组成、发育强度和产草量等)、草丛质量和草地利用方向。草地植被条件主要从以下三个点来评价:

⑴ 植被盖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草场植被覆盖度越大,经济价值越高。南方山坡草地植被覆盖度最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也表达了一种很好的植被覆盖。

⑵ 草地饲用植物构成。直接影响草地的经济利用价值。南方山坡草地植被虽好,但往往缺少适口性强的草种,限制了其牧用价值。饲用草群中豆科草类最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适口性强,吸收率也高,有恨高的饲用价值,但在一般草场中所占比重不大(人工草除外)。其次为乔本科草,一般草场中最常见、所占比重最大的草群。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适口性强,饲用价值也较高。杂类草品质和适口性都较差,只适于骆驼和山羊等。

⑶ 草群品质和产量。草群种类可大致反映草群品质,但各类中差异也很大。一般按植物成分的适口性来鉴定草群品质,可分为优、良、中、劣、不食或很少食几类。植物适口性好坏与其利用率高低通常成正比关系。草场产草量的多少则是划分草地等级的重要指标。

3.草地生产力评价

草地生产力(grasslandproductivity)是指单位面积草地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的牧草或收获可用畜产品的数量。草地生产力包括第一性生产力(植物)和第二性生产力(动物),其生产力的表示方式分别为产草量和可用畜产品量。草地畜牧业生产是人类利用草地生态系中的牧草和食草动物的自然再生产变为经济再生产,从而获得可用畜产品的物质生产过程。因此,草地生产力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⑴ 牧草产量。是指某一时间单位面积草地上所存在的可饲用的植物量。牧草产量作为畜牧业的经济产量,即可表明草地第一性生产力的高低,又可说明它对第二性生产力的影响,是草地畜牧业生产力的基础。主要包括牧草现存量与牧草生物量两个指标:

牧草现存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草地植物群落和植物群所产生的有饲用价值的有机物质的数量。两个时期之间的牧草产量的变化,为这段时间的生长量,表示单位为g(干重)/㎡或kg(干重)/h㎡,同时必须指明时间。

牧草生物量是指单位面积上草地植物群落和植物全部有饲用价值的有机物的数量。牧草生物量的表示单位为g(干重)/㎡或kg(干重)/h㎡:它不同与牧草现存量,没有时间度量的概念,只有这个时期(t1)的生物量,或那个时期(t2)的生物量之分,而无一年内的生物量或一个月内的生物量的涵义。它具有单位面积草地上牧草储藏量的含义。

⑵ 载畜量与载畜能力。

载畜量(carryingcapacity)是指草地上的实际家畜饲养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草地的生产力水平和经营管理效果。通常用单位面积草地可饲养的家畜数量表示。由于家畜繁殖、死亡、淘汰、出栏等过程随着草场放牧数量、质量在季节和年份上的不断波动,加之每年气候、灾情、饲养管理、草地培育手段等条件的不同,载畜量总是不断变化的。就一年而言,冬春季载畜量为最低,暖季最高。

载畜能力则是草地对畜牧的承载能力,通常指草地在保证持续利用条件下,全年放牧区内可能承载的最大畜牧数,它是一个理论数值。载畜量小于载畜能力,表明草地生产还有潜力:反之,则造成超载过牧,会造成草地退化。

用载畜量来评定生产力,因其指标简单明确、通俗易懂、统计方便而广泛应用于草地生产实践中。尤其在草多畜少和草畜平衡的地区,牧草能满足家畜需要,在一般的经营管理条件下,较多的家畜头数可直接表现为较多的畜产品。但由于家畜本身具有生产资料或财富象征两种作用,家畜量与可用畜产品(存栏数与出栏数)之间可能会有显著差别。甚至会出现家畜存栏数增加了,畜产品收获量反而下降的反常现象。⑶ 畜产品的年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

草地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畜产品,载畜量和载畜能力只是一个中间状态。获得畜产品与牧畜数量有直接关系,没有一定数量的牲畜,牧草就得不到充分利用,草地生产潜力就无从发挥。但牲畜头数过多,超出草场牧草生产量的负荷能力时,不但牲畜数量发展没有保证,也会严重降低草地生产力。因此,应当在适当稳定牲畜数量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畜产品个体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来提高草地生产力。

计算畜产品的年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时,常把各类畜产品换算成统一的畜产品单位。一个畜产品单位相当于中等营养状况的放牧肥育肉牛1kg增重(这里没有考虑蛋白质和其它营养成分或物质,如毛、皮)。按国内先进地区的试验数据,以5kg青草作为1个饲料单位,每10个饲料单位(50kg青草)生产一个畜产品单位。据此,一定范围内的草场年总产量除以50,即可得畜产品的年总量:再除以面积,得单位面积产量。当然,这只是一种粗略的算法,实际上畜产品的年产量还取决于草的品质、水源等。

在维持性畜产量相对稳定条件下,增加畜产品产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合理淘汰,加速周转,这是符合草场畜牧业的经济规律的。因为家畜的生产性能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生产性能越低。以产毛、产肉的改良羊为例,5岁后其毛、肉均不会有增量,此外,草场性畜牧一般有所谓“秋肥、冬瘦、春死”的季节变化规律。因此只要注意减少老、残、弱畜等生产性能低的牲畜在畜群中的比例,提高家畜质量,适当出栏,加强冷季牧场建设或冬储牧草,畜产品产量可以在不增加牲畜数量的情况下大量增加。

9.4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包括数以百万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作为一个等级系统,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基因、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每一个层次都具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即都存在着多样性。现在,人们往往把生物多样性视为生命实体本身,而不仅仅看作是生命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正如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一样,人类文化(如牧游生活)的一些特征,表现出人类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策略,与生物多样性的其他方面一样,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

9.4.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其测度

生物多样性包括不同的水平,每个水平的多样性都有各自的特点,很难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予以测度。由于其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性,现在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1.基因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是指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和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亦称为遗传多样性。种内的多样性是物种以上各水平多样性的内因,遗传变异、生活史特点、种群动态及其遗传结构等决定或影响着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并且种内的多样性是一个物种对人为干扰进行成功反应的决定因素。种内的遗传变异程度也决定其进化的潜势,所有的遗传多样性都发生在分子水平,并且都与核酸的理化性质紧密相关。

遗传多样性检测的方法随生物学,特别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不断提高和完善,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染色体)水平、生理生化水平逐渐发展到分子水平。从形态学或表型性状上检测遗传多样性是最经典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形态上判定的遗传多样性,如作物、家养动物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参照物种水平的方法来测度。通常所利用的表型性状主要有两类:一是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单基因性状,另一类是根据多基因进行研究:蛋白质多态性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分析:一是氨基酸系列分析,一是同工酶或等位酶电泳分析,后者应用广泛。DNA多态性主要通过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DNA指纹、随机扩增多态DN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技术进行分析。

2.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speciesdiversity)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区系的状况(如受威胁状况和特有性等)、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等。

物质多样性的测度有多种方法,物种丰度(speciesrichness)可度量物种水平的多样性,用一定面积内的物种数目来表示。生物群落多样性测度的方法相比较成熟,除物种丰度外,还有物种相对多样度(species adundance)、物种多样性指数(speciesdiversity index)和均匀度(evenness)等。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主要有Shannon-weiner指数(也称仙农指数):

式中:比值ni/N=P,表示在种群总数N中,地i物种出现的概率。在此基础上,还应尽量考虑物种的质量特征:①五中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也表明一种“距离”或差异,也成从一个方面反应多样性的程度。如一个有两种蛇和一种鸟的岛屿的多样性应高于一个只有3中蛇的岛屿,即考虑分类学多样。②由于不同生物种群的研究基础有很大差异,实践中往往选择易于鉴定且意义较大的类群进行测度,而不可能包括所有哦的生物群类。一般先选泽维管束植物 哺乳动物和鸟类。其次包括其他的脊椎动物 大型无脊椎 苔藓 地衣 藻类和真菌等。很少包括土壤生物在内。③物种多样性测度不应考虑不同物种的量的差异。即物种的相对多度。

对大多数生物类群而言,物种丰富指数在空间上表现出从两极向热带不断增加的概率。物种多样性还受到当地地貌 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会打上地质变迁的烙印。一般来说热带雨林 珊瑚礁 大型的热带湖泊,甚至可能包括深海是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生境。目前已记录的生物物种为140万至170万种,其中一般以上的物种分布在热带地区。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剧给物种多样造成严重的威胁,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可达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15%的物种面临严重中的威胁。若不采取有力措施,物种灭绝的速度还会加快。人类虽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还不能完全扼制物种受威胁,甚至灭绝的态势。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锁阳。此处的生境朱阳是指无机环境,如地貌 气候 土壤 水等。生境的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乃至是整个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本条件。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主要是指群落的组成 结构和动态方面的多样。

从物种组成方面研究群落的组织水平或多样化程度的工作已有较长的历史,方法也比较成熟。自1943年C.威廉姆斯提出物种多样概念以来,已经发表了大量论文和专著来讨论有关物种多样性的概念 原理和测度方法,以及形成原因主要影响因素等问题,不论怎样定义多样性,它都是把物种和均匀度结合起来的一个单一统计量。此处的均匀度可用不同物种的个体数目的分布 生物量的分布后盖度的分布来测度。其中物种生物量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指标,但个体数目应用的较多,这主要是受资料限制。

对种群多样性的表述取决于研究展开的水平。运用仙农指数可以划分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多样性:

 Α型、H,称生境内多样性或微观多样性(即在一个群落内部的多样性)。 Υ型、H,称区域多样性或宏观多样性:它的计算要考虑到某指定地理区域所包含的所有各类群落生境。

 Β型、H,它是用来比较两毗邻生境1和2之间种群差异的,由下式计算;

如果再一次采用以2为底的对数,那么H就是种群1的仙农指数,H为种群2的仙农指数,则为种群1和2的联合仙农指数。所以

则表示两个生境之间的“相似性指数”。

生态过程主要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在时间上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关系,这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生态系统水平多样性测度的难度较大,主要由于生态系统的边界不确定,本身的结构又比较复杂。但是,如果用一系列的标准来定义生态系统,其数量和分布还是可以测定的。也有人从种间关系或营养结构的角度构造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

9.4.2生物多样性价值及其评估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能从下列两个方面得以了解。①直接价值。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的组合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他们在休闲和旅游业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②间接价值。主要与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关,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化过程、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7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化的机会,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显示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

每个水平的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实用价值。遗传多样性对农业的收成是很重要的,例如,某些玉米品种具有抵抗某些害虫的独特天性,农业遇到害虫时,可以选用这些特性的植物、鱼类和动物产品,用做药物、化妆品、工业品、燃料与建筑材料实物及其他物品。从野生物种中提取出来的产品是传统及现在医学的基础。例如,美国有1/4配置的药品含有从植物产品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适于在不良气候个土壤中生存的新的药用植物及粮食作物可以提高气候严酷和土壤贫瘠地区的生物生产力,改善全球日益增长之人口的健康和生活水平。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有一部分是由于他们可以为人类提供多种服务----水、气体、营养物和其他物质的循环。例如,湿地可以改善降雨时的水流,并在此过程中虑去沉积物。犹如菌根和土壤中的动物有助于植物获取营养物,对于维持粮食作物、饲料和木材的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生物多样性还由于野生生物和荒野地区所提供的旅游、娱乐效益而备受亲睐。

美国、阿根廷和荷兰的研究人员对全球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进行了研究,并给这些生态系统提供的基本服务标上了年平均创利33万亿美元的标签。在2002年8月举行的“可持续发现世界首脑会议”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级顾问纱伊援引此结果说,全球生物多样性每年产生的价值约在3万亿美元左右,而整体的生态系统每年经济效益则高达33万亿美元,这相当于全球的国民总产值。

中国生物多样性工作组在对生物多样性价值进行经济评估时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从美学、科学、文化、娱乐和经济观点看,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都在日益增长。

第一种为直接使用价值。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实物价值,其指示物即生物资源产品或简单加工品所获得的市场价值,包括林业、农业、畜牧业、渔业、医药业、工业(生物原料)产品及加工的市场价值以及人们生物计生中小号生物资源的价值。计算出这类直接实物的年净价值为1.02X元。直接使用价值的另一种形式为实物价值,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在旅游观赏、科学文化和畜力使役等方面的服务价值。这类价值往往缺乏直接的市场定价,而常以替代花费的大小来衡量。计算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非实物价值(直接服务的年价值)为0.78X元。因此中国生物多样性年直接使用价值总和为1.80X10 元。

第二种为直接使用价值。主要从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着手,研究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有机质的生产、固定的释放、营养物质的固定与循环、重要污染物降解,以及在涵养水源、保护土壤中的生态功能作用,然后再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等方法评估其经济价值,最后算得中国生物多样性现代年间接使用价值(生态功能价值)为37.31X元。第三种为潜在使用价值。此类价值包括潜在选择价值和潜在保留价值,前者采用保险支付意愿法对中国重要动、植物类群和物种进行了专家咨询式保险支付价值评估,得到中值0.09X

元;后者在前者基础上,采用系数法,对尚未鉴定物种的潜

元。两者之和约为0.22X

元。在保留价值进行估计,其值0.13X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物多样性大部分价值还会增长,2001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对中国天然植被的部分生态系统效益进行评估后认为;中国天然植被的生态系统效益的当前价值不低于47663亿元,其潜在价值不低于65823亿元,这高于当前国民生产总值,这说明增加天然植被覆盖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其成本。

9.4.3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遗传多样性急剧贫乏,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这些都加剧了人类面临的资源 环境 粮食和能源危机。联合国开发署2002年5月24日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有11000多种动植物物种频临灭绝,其中包括1000多种哺乳动物,占全球哺乳动物总数的近1/4.对于鸟类来说,每8种鸟类就有一种频临灭绝。1988年美国的自然保护机构(TNC)发表一份关于美国淡水水域生物多样性“严重状况”的报告,TNC估计有67%的软体动物正趋于灭绝或已经灭绝,51%的甲壳动物和40%的两栖动物属受到威胁的脆弱物种。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是息息相关的。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削弱我们自身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给人类自身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当今世界上极其重要而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离不开可持续利用,而可持续利用有必须以保护为基础。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通常包括三个基本部分:保护、抢救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持续、合理的利用生物多样性。近期生物资源利用应首先服从于生物资源保护的需要,制止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开发,使生物资源得以逐步恢复,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发展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人工养殖和栽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实现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是指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及维护和恢复物种在其在然环境中有生存力的群体。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和森林公园等会某些特有物种实行就地保护。长期实践证明,要保护物种、基因,必须保护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而物种及其所拥有的基因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在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是生物多样性科学的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这同时保护生态系统内的所有过程和生境,也就保护了许多未知物种的基因。应优先保护那些充当授粉媒介、种子传播媒介,起控制作用的物种或具有其他重要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物种,关键物种的种群要达到能够自我维持的数目,失去这些物种将导致生态系统平衡的迅速崩溃。某些生态系统中高营养级物种可以对低营养级物种产生强烈的影响,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变,这一现象被称作下行(top-down)效应,因此应注意对高营养级物种的保护。目前,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里得到较好的保护。

2.迁地保护

一般认为,就地保护是最为有效的保护方式,不仅保护了物种个体和种群,而且保护了所在生境的生态系统演替和物种进化过程以及种内遗传变异度。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措施,对那些已丧失生境而遭受生存威胁的物种以及自然繁殖能力差、种群呈衰退的物种具体特别的意义。可以通过建立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pin危物种实行迁地保护。迁地保护的最终目标是将这些物种再重新引进它们原生的自然生境中。目前,已有许多珍稀pin危物种在人为繁育条件下,其种群得到迅速扩展,已具备回归引种的条件,如扬子鳄、东北虎、丹顶鹤、黑叶猴等动物和银杉、秃杉、珙桐、金花等植物。

3、可持续利用

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守物质能量高效利用原则和生态平衡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确定生物资源开发对环境和社会效益以及生物群落的影响【郭中伟,1995】。可以根据最优化控制理论,实现环境、生物、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多目标最佳的可持续利用。换句话说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考虑经济上可行,还要考虑生物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以及环境的承受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持久的开发利用,因此应处理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通过对药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引种和驯化,进行人工栽培和养殖,从而减少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依赖,同时满足要用需求。在进行动植物资源保护的同时,应加大人力、资金、科技等要素投入,加大微生物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力度,要适度地持续开发利用土壤资源生物,包括食用与药用土壤生物、天敌生物、根际微生物、微生物肥料及环境净化与指示生物。

草地资源调查 第6篇

一、人口容量的内涵

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时代特征对人口容量进行定义, 即在可预见时段, 以区域生态环境良好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 在保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发展和保持一定经济发展速度下, 区域资源所能容纳及满足绝大多数人合理发展要求的人口数量。人口容量有以下特征。

(一) 社会特征

首先, 一个区域需要一定的人口作为发展的基础, 即存在一个社会理想状态的适度人口,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俄罗斯鼓励人口生育, 而中国却实行严格的人口政策, 因为前者人口相对于适度人口偏少, 而后者却是过多。其次, 人口容量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收入差距等密切相关。生产力水平提高可以增加区域可以供养的最高人口数量, 同时也对人口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又对供养的最高人口数量进行了限制。收入差距会降低人口容量上限, 悬殊愈大, 影响愈大。再次, 人的需求也影响人口容量。人不同于动物, 人的需求不仅仅是食物, 而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的, 多元化的,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资源用来生产满足人们食物生产以外的其他需求, 在石化能源还比较充足的今天, 这个矛盾似乎不十分明显, 随着这些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耗竭, 生态赤字带给人们的威胁就将逐渐显现出来。

(二) 环境特征

各种环境因素如阳光、空气、水、土地、生物、矿藏等都被看成是一种自然资源, 都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 但不同资源对决定人口容量的意义不同。有的资源如阳光、空气是极端重要的, 可是目前对规定人口容量没有关系;有的资源如淡水过去只对个别干旱地区的人口容量起限制作用, 现在已在越来越多的地区被看成是一种决定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在任何一个环境, 各种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不同, 因而研究人口容量就面临木桶效应或者说是木桶的短板效应的问题, 即人口容量是由最短缺的那种资源量所决定的, 如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的黄土高原部分地区, 土地面积虽然不小, 但是水资源严重短缺, 甚至饮用水都是依靠修水窖接雨水来解决, 这种情况下, 人口容量的提高就必须通过解决水的问题来实现。

(三) 开放特征

人类和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类取得的物质和能量远远超过所在的区域。生产力愈发达, 能利用区域以外的资源就愈多, 甚至可利用外层空间的资源。因此, 人口容量也有一个考虑不考虑从外部取得资源的问题。一般来说, 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容量多于资源贫乏的地区。但实际上许多资源并不丰富的地区养活着许多人口, 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地区, 这些地区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 可是人口密度却高达600人/km2以上, 而且享受较高的生活水平, 这是因为它们利用了其他地区的资源。再如今天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与进口大量能源密不可分, 因为通过对外贸易缓解了制约人口容量的瓶颈。

(四) 生产和消费特征

寻求人口与资源在消费过程中的平衡, 是人口容量研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但绝不能等同于人口容量的全部。因为, 人口不仅是消费者, 更重要的是生产者, 人口容量研究不仅要注意人口与资源在消费中的平衡, 也应该重视人口与资源在生产中的平衡, 只有这样, 才能完整把握人口容量的内涵[2]。与此同时, 资源必须在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进行配置, 一段时间或一个年度内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全部被消费掉, 必须为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留下余地, 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资源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配置比例直接影响到人口容量的上限。

二、人口容量与草地生态安全的关系

(一) 草地资源人口容量

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 区域草地资源对人口及其活动的可容纳量有一个“可持续性界限”。如图1所示, 横坐标OT表示时间, 纵坐标OM表示人口容量, 曲线m′p′上的人口容量可以维持最低的生存标准, 曲线m″p″上的人口容量可以保持现有的生活标准, 那么m′p′上方的人口容量意味着部分人口面临生存危机, m″p″之上、m′p′之下的人口容量意味着生存不成问题但要降低生活标准, 只有处在m″p″之下的人口容量才能实现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那么曲线m″p″就是那条草地资源的“可持续性界限”。把曲线m′p′称作草地资源的最大人口容量, 把曲线m″p″下方的人口容量称作可持续的草地资源人口容量。可见, 区域草地能够容纳多少人口, 并不取决于当地的幅员大小, 而是取决于当地的草地资源能够维持多少人的生存和发展。

草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在国家生态安全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决定了草地资源在发挥经济功能的同时, 需要更多、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功能, 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国草地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区域和南方草山草坡。草地是干旱、半干旱区和山区生态相对脆弱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 是我国防风固沙的绿色生态屏障。草地还是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各大水系的源头和上中游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 黄河水量的80%、长江水量的30%以上的水量直接源自草地, 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土保持区, 也是很多珍稀动植物特定生存地区。可以说, 草地资源关乎国家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安全的角度来考虑草地资源人口容量, 是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容量, 但生态服务的公共物品性质, 就需要国家从大局着眼, 给予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的投入保障。

(二) 人口过剩对草地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人口过剩和人口增长对草地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作用被总结在以下这个等式中:I=P×A×T。任何群体或国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I) 可以被认为是其人口规模 (P) 乘以由消费测定的人均富裕程度 (A) , 依次乘以提供每单位消费品中所使用的技术 (T) 的损害程度。测定等式I=P×A×T直接表明,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 人口规模增加1倍将使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增加1倍。并且, 如果通过巨大努力, 个人影响 (A×T) 在人口倍增的同时减少一半, 总的影响将依然如故。

在以草地资源为生的区域, 人口过剩必然要求更多的超过承载力的牲畜。导致规模经济向规模不经济的交替, 如图2所示, 当载畜量处于I—O阶段时, 增加养畜量很显然是符合规模经济的。载畜量一旦到达O点, 即环境承载力, 再增加养畜量很显然就存在不经济。多余的养畜量会通过营养不良、增加饲料等矫正, 使得养殖水平在O点波动。倘若无视环境承载力, 继续增加养畜量, 又不采取有效地保障措施, 则会进入到B—D阶段, 导致明显的规模不经济, 灾难性的后果便接踵而至, 草地退化、沙化、碱化就不可避免, 导致环境承载力由O点下降到B—D的某一点, 最严重的后果可能是导致草地成为不毛之地, 失去使用价值。这个过程是不幸的, 如果恢复的确存在, 但需要比破坏要长的多的时间, 仅仅几年中两英寸 (1英寸=2.54厘米) 土壤的流失, 也许要1 000年才能再生[3], 整个过程就是一场生态灾难。

一般化的曲线显示人均产量是如何受到作用的单位数的影响。O—B的稳定水平也许是广泛的, 也许是不存在的。乐观主义者只看到I—O部分的倾向, 悲观主义者只注意到B—D部分[4]。

三、资源发展潜力与人口容量保持动态适应确保草地生态安全

草地生态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与环境, 包括聚落、聚区、区域、国家乃至全球, 不受草地生态条件、状态及其变化的胁迫、威胁、危害、损害乃至毁灭, 能处于正常的生存和发展状态[5]。从上述概念看出, 生态安全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基本要求, 因此我们提出资源发展潜力与人口容量保持动态适应确保草地生态安全的草地资源开发与保护方略。

(一) 以草业产业化提高草地生产力

利用草地发展草食畜牧业、绿色食品、医药产品等的天然优势, 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 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草业产业化的新路子, 是提高草地人口容量, 吸收草原地区过剩人口的根本出路。以集约化人工草地生产代替天然草场放牧, 尽快帮助偏远山区牧民摆脱落后的游牧生产方式;以畜牧产品深加工、绿色食品开发、特色医药产品开发、草原生态旅游等带动草地资源开发的基地化建设。以草业产业化促进牧民定居、草地产品价值链延伸、生态建设, 以及推动牧区、山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二) 实施倾斜的投资、产业政策和生态补偿机制

我国草地大多分布在祖国边疆, 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贫困人口比较集中。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和实现草业产业化, 繁荣山区、牧区经济, 是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也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依托资源。因此, 综合考虑经济和政治利益, 采取一定的政策倾斜是必要的。

加强对草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 超前规划和优先安排高速公路、机场、铁路等重大项目, 制定符合实际的项目建设定额标准, 增加国家投资和政策性贷款比例, 减免草地区域配套资金, 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通过参股等形式进行投资。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产业政策和规划, 结合草地地区实际, 优先安排水电、矿产等开发项目。鼓励草地地区在符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积极开发优势资源, 促进优势资源就地转化, 合理提高加工深度, 提高产品附加价值。为充分发挥草地资源优势, 发展草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提供支持。

建立合理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把江河源区、水源保护地、生态保护区的草地作为保护者, 江河中下游地区作为受益者, 通过制度和法律保障, 加大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资和补偿力度, 探索建立生态受益的发达地区与生态保护的贫困地区的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双向转移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生态补偿机制以草地居民以生态服务换取生态受益的发达地区产品的形式进行合理交换, 既可以达到生态安全要求, 又可以通过优势互补, 提高草地资源的人口容量。

(三) 草地生态风险管理

草地退化派生出的生态危机, 不仅制约区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也使区域内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趋于尖锐, 生态问题愈加突出。草地退化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实现退化草地的优化管理, 有必要对不同状况下的退化草地进行定量综合风险评估, 构建综合评估指数, 促进采取科学的生态风险管理, 有利于从扭转草地生态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局面。科学的草地生态风险管理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 首先是对生态风险进行科学分析, 建立生态风险资料库和按照不同风险等级绘出生态风险图;其次是建立生态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这是一个集预测、预报及决策优化为一身的决策支持系统, 它能够对生态灾害发生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进行科学准确的预测和预报, 并辅助制定最优的管理计划, 采取超前性防治措施, 使生态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再次是对涉及草地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及对生态过程影响强烈的技术项目和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生态效益费用评价, 以防止重大人为生态灾害的发生, 生态灾害发生进程比较缓慢, 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它的促进作用往往也不明显, 但影响深远, 一旦铸成灾害, 恢复过程就相当艰难。科学的草地生态风险管理可以为草地资源开发提供指导, 为过剩人口流出、矿产资源开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 提高草地居民的主人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草地生态建设离不开群众的参与, 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让他们树立起草地主人的意识, 切实的履行保护草地资源的职能, 才能使草地生态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 创造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氛围。在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和生态经济观的指引下, 人类在自然面前将保持一种理智和谦卑的态度, 不再寻求对自然的控制, 而是力图与自然和谐相处, 形成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行为模式。

参考文献

[1]刘铮, 李竞能.人口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张志良.人口承载力与人口迁移[M].兰川: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3]李文.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J].财经论丛, 2003 (4) :1-7.

[4]布勒特.哈丁.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M].戴星翼, 张真,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青海省草地资源概况 第7篇

1.1 地理位置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1°39′~39°19′, 东经89°35′~103°04′之间。东西长1 200 km, 南北宽800 km, 总面积96×104 km2, 约占全国陆地土地总面积的13.3%, 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自治区, 居全国第四位。省境北部、东部与甘肃省相邻, 东南部接四川省, 南部及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相连, 西北部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

1.2 气 候

青海深居内陆, 海拔高, 气候特点是:温度低, 温差大, 降水少, 日照长, 风大, 沙尘暴多, 冷季长而干寒, 暖季短而凉爽。据全省50个气象台站资料, 年均气温为1.37 ℃, 最冷的青南地区为-1.19 ℃, 最热的东部地区为3 ℃;年均≥0 ℃的积温为1 771.68 ℃, 最低的青南地区为1 058.16 ℃, 最高的东部地区为2 662.5 ℃。降水集中在6~8月份, 水热同步, 有利于草地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年均降雨量为365.7 mm, 最多的青南为490.93 mm, 最少的柴达木盆地为87.72 mm。年均日照时数为2 770.43 h, 日照百分率为63.25%, 最短的青南为2 542.56 h, 日照百分率为58.08%, 最长的柴达木盆地为3 239.81 h, 日照百分率为76.25%。大风、沙尘暴日数多分布在春季的2~4月份。大风日数青南为33~104 d, 祁连山地为57~79 d, 柴达木盆地为85~98 d, 西宁为45 d, 东部河、湟水谷地为28 d。在青南西部沙尘暴日数为19 d, 柴达木西部为13~18 d。按照全国气候区划分, 青海草地属青藏高寒区, 含3个气候带, 主体是高原亚寒带, 其次是高原温带和高原寒带, 与气候带对应的草地主体分别是高寒草甸草地类、高寒干草原草地类和高寒荒漠草地类。

1.3 土 壤

土壤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 草地植物赖以生存并从中摄取各种养分而形成繁茂的植被。青海草地类型复杂, 气候多变, 孕育了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全省有22个土类、53个亚类、161个土种。垂直分布明显, 由高到低分别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高山草原土、栗钙土、黑钙土等。在生产上起决定作用的是高山草甸土和山地草甸土, 约占天然草地的50%~65%, 其次是栗钙土和黑钙土, 占天然草地及饲料地的20%左右。此外, 东部河湟谷地有灰钙土和灌淤土, 柴达木盆地有棕钙土、风沙土、盐土和灰棕漠土, 青南及祁连山林区有灰褐土、沼泽土。根据有关部门的土质化学性质化验分析来看, 青海省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但因土壤温度低, 有机质分解慢, 地面积累明显, 腐化程度不高, 营养物质有效率低。普遍存在缺磷、少氮、钾丰富现象, 所以牧草所需的有效养分就显得缺乏。

1.4 植 被

青海省植被类型多样, 分布错综复杂, 以草甸植被为主, 其次是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 森林植被很少。

草甸植被是青海省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 其中以高寒草甸植被为主, 是我国独特的植被类型, 主要分布于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 草场退化严重。

草原植被包括温性草原和高寒干草原两种类型。温性草原主要分布于湟水和黄河流域谷地及两侧山地;高寒干草原集中分布于青南高原西部和北部海拔4 000 m以上的高原区。

荒漠植被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和茶卡盆地, 在湟水和黄河下段河谷两侧山麓亦有零星分布。

森林植被类型有温性和寒温性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针叶林, 主要分布在青海东部山地和青南高原东南边缘。较为集中的区域有:祁连林区, 大通河林区, 湟水林区, 黄河上、下段林区, 隆务河林区, 大渡河林区, 澜沧江上游林区。另外, 在祁连山东段以及青南分布有高寒常绿灌丛植被, 在青海东部的河谷两侧低山分布有温性灌丛, 它也属于森林植被类型。

2 草地资源的数量与分布

青海省草地资源丰富。全省有草地面积3 644.94×104 hm2,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0.49%;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 161.03×104 hm2。草地主要分布在环湖地区、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 占全省草地面积的94.47%, 东部农业区草地只占全省草地面积的5.53%。全省冬春草地1 586.36×104 hm2, 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0.19%;夏秋草地1 574.67×104 hm2, 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9.81%。

青海省内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日月山以西的广大牧区, 可分为环青海湖地区、青南高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三大块。其中以行政隶属关系来分, 玉树藏族自治州草地面积最大, 达1 084.81×104 hm2, 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956.98×104 hm2, 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0.27%;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居第二, 草地面积为969.36×104 hm2, 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731.51×104 hm2, 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3.14%;果洛藏族自治州居第三, 草地面积为675.37×104 hm2, 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625.52×104 hm2, 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9.79%;海南藏族自治州居第四, 草地面积为360.78×104 hm2, 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39.46×104 hm2, 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0.74%;海北藏族自治州居第五, 草地面积为256.84×104 hm2, 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238.59×104 hm2, 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7.55%;黄南藏族自治州居第六位, 草地面积为164.97×104 hm2, 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57.80×104 hm2, 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99%;日月山以东的海东及西宁地区草地面积呈零星分布, 草地面积为132.81×104 hm2, 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11.17×104 hm2, 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52%。

3 主要草地类型

根据1980~1988年青海省草地资源调查, 全省草地共有9个草地类, 7个草地亚类, 28个草地组, 173个草地型。9个草地类为:高寒干草原类、山地干草原类、高寒荒漠类、山地荒漠类、平原荒漠类、高寒草甸类、山地草甸类、平原草甸类、附带草地类。其中:高寒草甸类, 面积2 366.16×104 hm2, 位居第一;高寒干草原类, 面积582.01×104 hm2, 位居第二;山地干草原类, 面积272.08×104 hm2, 位居第三;山地荒漠类, 面积118.86×104 hm2, 位居第四;平原草甸类, 面积108.61×104 hm2, 位居第五;平原荒漠类, 面积96.27×104 hm2, 位居第六;高寒荒漠类, 面积52.55×104 hm2, 位居第七;附带草地类, 面积28.63×104 hm2, 位居第八;山地草甸类, 面积11.82×104 hm2, 位居第九。

4 草地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4.1 特 点

(1) 草地类型复杂多样, 以高寒草甸、高寒干草原为主体。

本省发育着丰富多样的草地类型。从温性草原、草甸到高寒干草原、草甸, 从潮湿的疏林、灌丛到极干的荒漠无所不有。在天然草地诸类中, 高寒草甸、高寒干草原所占的比重较大, 二者面积之和为2 948.16×104 hm2, 占全省草地面积的80.88%, 是青海省天然草地的主体。

(2) 牧草低矮, 缺少割草地。

本省天然草地牧草普遍生长低矮, 为低草区, 除局部滩地、河谷阶地上的披碱草、芨芨草等稍高大外, 大部分牧草高度都在10~30 cm之间, 其中占全省草地面积31%的高山嵩草, 高度仅2~5 cm。牧草低矮不利于打草, 因此本省缺少割草地。

(3) 天然草地为主, 人工种草面积比例极小。

本省人工草地面积所占比重极小, 到2004年累计人工种草保留面积为29.58×104 hm2, 仅占青海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0.9%。

(4) 以莎草草地占优势, 草地耐牧性较强。

在青海省173个草地型中, 以莎草科牧草为优势种的草地型有40个, 虽然其数量不多, 但其面积却达2 092.37×104 hm2, 占全省草地面积的57.38%, 莎草草地在全省占据优势地位。莎草科牧草根系发达, 在生草层中交错盘结, 形成10~15 cm厚的草皮层, 该层虽然不利于通气透水, 但却富有弹性, 不易遭到破坏, 具有较强的耐牧性, 是理想的放牧型草地。

(5) 牧草种类简单, 缺少豆科牧草。

据统计, 青海省有维管束植物113科, 564属, 2 500种左右, 约占全国维管束植物总数28 000种的1/13。在众多植物中, 豆科植物较少, 常见的豆科植物约13属、77种, 豆科植物仅占全省植物总数的3.67%, 而且数量少, 分布零星。在仅有的豆科植物中, 除去有毒、有刺、有怪味和低矮贴地的以外, 所剩无几。豆科牧草在饲用牧草中占的地位甚低。

(6) 牧草营养丰富。

本省光能资源丰富, 太阳辐射强, 牧草生长旺盛, 营养丰富, 一般都具“三高一低” (即粗蛋白高、粗脂肪高、无氮浸出物高、粗纤维低) 的特点, 弥补了本省豆科牧草的不足。

(7) 产草量地域差异大, 总体偏低。

由于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地区, 地域辽阔, 地形复杂, 水、热条件相差很大, 植物生长期短, 造成植被类型多样, 分布错综复杂。不同草地类型间, 产草量和草质差异很大。灌丛草甸亚类、典型草甸亚类、高寒草甸亚类草地的鲜草产量为2 765.00~3 810.15 kg/hm2, 草本植物营养成份高, 草质柔嫩, 适口性好;而高寒荒漠类和山地荒漠类草地的鲜草产量仅为592.95~1 000.00 kg/hm2, 并且牧草粗、硬, 适口性差。同时, 由于生态条件的限制, 总体上本省平均牧草产量低。据1986年青海省草地资源普查, 本省草地牧草产量为2 250 kg/hm2。十多年来, 由于各种原因草地退化严重, 全省草地平均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8) 天然草地牧草贮藏量季节、年度变化显著。

青海省草地受高原大陆性气候的影响, 气温、降水季节、年度变化显著, 全省年平均降水350 mm左右, 多集中于全年最热月份牧草生长季5~9月, 占年降水的70%~80%, 雨热同季, 无明显的四季之分, 只有冷暖之别。暖季湿润凉爽、短暂, 牧草生长期短仅为90~150 d, 此期间牧草生长丰茂, 营养丰富, 鲜嫩适口;冷季干燥, 寒冷、漫长, 牧草枯草期长达210~270 d, 牧草枯黄, 此期草地牧草的储量为暖季的43%左右, 营养价值仅为暖季的20%左右。据青海草地资源统计数据, 粗蛋白含量在绿草期平均为11.14%, 枯草期下降至6.21%。据铁卜加草改站试验结果表明, 天然草地年度间以正常年为100%, 丰年可达154.53%, 欠年仅为74.11%, 丰、欠年相差80.42%, 变化极显著。

(9) 草地植被差异大, 有利于季节草地划分。

全省因地形的作用, 造成在不同地形上具有优势种不同的植被类型。一般说来, 山地上部及阴坡气温低, 植被多以高寒草甸为主, 这里的冷季气候寒冷, 多风、多雪, 牧草被冰雪覆盖, 不易融化, 牲畜觅食困难。夏季气候凉爽, 蚊蝇少, 牧草营养丰富, 适口性好, 因此适宜做各类牲畜的夏秋放牧场。山地下部的阳坡及河谷宽阶地等处气温较高, 植被多以草原为主。冷季, 这里背风向阳, 气候温暖, 积雪少, 同时牧草较高, 不易被雪覆盖, 宜做各类牲畜的冬春放牧场。青海省这种因地形造成的植被差异, 有利于季节草地的划分。

4.2 评 价

由于地形引起水、热条件的差异, 导致各地区产草量的明显差异。黄南州天然草地产鲜草为4 516.2 kg/hm2, 居全省首位;果洛州为3 363.00 kg/hm2, 居第二;西宁市居第三, 为2 952.75 kg/hm2, 海东行署为2 843.85 kg/hm2, 玉树州为2 561.55 kg/hm2, 海南州为2 395.35 kg/hm2, 海北州为2 203.35 kg/hm2, 海西州产量最低, 为1 371.75 kg/hm2。

甘南州草地资源发展策略 第8篇

关键词:草地资源,草地生态,合理利用,发展策略

生态建设是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首要举措, 是改善甘南州草地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也是加快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好机遇和开端。甘南州是甘肃省重要牧区, 是长江、黄河上游的水源涵养区。畜牧业的良性生产, 对水源涵养、保持水土、草地生态建设和提高农牧民经济收入有重要作用。建立草、林、粮、经多元生态重建结构, 建植多年生优质人工草地, 发展草食牲畜, 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的路子, 前景广阔[1]。

一、自然条件与草地生态现状

甘南州位于北纬33°06′~35°44′、东径100°46′~104°44′, 地处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全州大部分地区属高寒湿润的高原气候, 西北与东南部差异明显, 西北寒冷, 东南部较温暖, 年均温白龙江河谷舟曲一带在6℃~12℃, 其他地方均在6℃以下, 并随海拔升高而气温降低, 冬季漫长。土壤、植被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垂直分布明显, 从海拔1800米河谷地到4500米高寒山地, 土壤依次分布有山地粟钙土、山地黑钙土、褐土、棕壤、暗棕壤、草甸土、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及高山草甸土。植被类型依次为山地草原、沼泽草甸、盐生草甸、林间草甸、亚高山灌丛草甸、亚高山草甸、高寒草甸, 并且因地貌、土壤及气候的多样性影响, 植被类型较复杂。

全州总土地面积387.4万公顷, 天然草地总面积272.3万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70.28%, 其中可利用草地256.5万公顷, 占草地总面积的94.2%, 各类存栏牲畜从1982年的256.6万头 (只) 增加至2006年末的320多万头 (只) , 净增63.4万多头 (只) 。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和习惯性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短期利益的驱动, 牧区过度追求家畜头数, 以畜多钱多为目标, 导致草地超载过牧;草地鼠害防治和管理靠政府投资, 虽每年进行, 但仍得不到有效控制;草场旱化、沙化、盐碱化日益严重, 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大量的坡耕地、荒耕地和“三化”草地的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据统计, 目前全州近90%的天然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217.3万公顷, 占全州天然草地面积的80%, 草地鼠害面积128.7万公顷, 占可利用面积的47%, 黄河沿岸沙化草地面积达5.3万公顷, 主要河流流量减少, 含沙量明显升高, 部分河流为季节河, 洪灾频发。草地蓄水能力降低, 水资源锐减, 补充黄河水量减少了15%左右, 其中白龙江流量减少了20.6%, 洮河流量减少了14.7%, 大夏河流量减少了31.6%。草群结构中优良牧草比例下降, 牧草产量下降15%~35%, 植被覆盖度下降20%~25%。甘南州天然草地植被退化, 草地生产能力下降, 水资源日渐短缺, 生物多样性丧失, 优良牧草占草地植被总量的55%, 杂毒草占45%, 植被覆盖度为63%, 沼泽地变成了植被稀疏的半沼泽浅盐渍地, 疏林草地山泉干涸, 夏秋雨季山洪暴发次数增多, 河床下蚀严重, 干旱缺水草场面积占全州草地面积的17.4%。所有这些表明, 甘南州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已成为甘南州农牧民增收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理和建设措施, 必将影响区域经济的振兴和下游人民的生存与发展。

二、草地生态在农牧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㈠降低地表径流, 涵养土壤水分草地植物形成地被, 可截留降水, 保蓄水分, 防止水土流失, 有利于区域生态的改善, 形成一定的小地形和一定结构的土壤, 植物基部和近地表根系可以机械阻留水流和吸收水分, 延长水流时间, 增加土壤内部水量。增加植被地表覆盖度, 降低地表径流, 涵养土壤水分, 防止地表水土流失的能力高于灌丛和林地。生长两年的草地栏蓄地表径流的能力为54%, 高于生长5年的林地拦蓄地表径流能力的3倍之多, 而草地与林地减少径流中的含沙量分别为70.3%和37.5%, 因此, 草地植被是绿色植物的先锋, 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卫士[2]。

㈡草地畜牧业可提高生产效益草地植被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较低, 适应性强, 生长期长, 光热利用率高。通过种植牧草在短期内形成地被的同时, 可提高生产效益。如种植一年生植物, 将一、二年生或多年生牧草混合播种, 当年可形成地被;种植禾本科和豆科牧草, 产草量是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3倍至5倍, 是饲草饲料产业化和调制干草粉、颗粒饲料、半干青贮饲料、青贮饲料的基础, 其消化能和粗蛋白的含量远高于农作物秸秆。种草养畜, 可形成比较稳定的收成, 草地畜牧业经济实惠, 畜牧业的发展比农业快, 畜牧业产值超农牧业总产值的50%~90%。

三、草地资源发展策略

甘南州各地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生产方式差异较大, 因而退耕还草要因势利导, 发挥区域优势。一是坚持“统一规划, 综合治理, 因地制宜, 分步实施, 分类指导”的原则, 搞好科技示范, 摸索经验, 以点带面, 逐步扩大, 不搞一刀切, 避免盲目性。二是加强领导, 在统一思想认识、结合实际、搞好宣传教育的同时, 制定相关鼓励政策, 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态观念和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㈠扩大饲草来源, 缓解草畜矛盾甘南州农牧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来源于畜牧业, 但由于牧草生产的季节性与家畜营养需要的均衡性相矛盾, 使家畜生产出现“夏活、秋肥、冬瘦、春死”的季节特性, 畜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草地退化和冬季饲草料不足是甘南州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减少牲畜冬春死亡率、提高出栏率和畜产品品质、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保持草地生态平衡, 满足家畜营养需要的均衡性, 贮备足够的饲草饲料。仅依靠天然草地, 远远满足不了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而片面追求牲畜数量, 掠夺式生产经营, 超载过牧严重, 草畜平衡势必失调, 畜牧业赖以生存的草地生态系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应通过退耕还林还草, 建立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 培育天然草地, 实现饲草饲料稳产和高产, 同时引进苜蓿和青饲玉米在农区大田播种, 形成饲草饲料产业基地, 以满足家畜营养需要的均衡性, 适应市场需求。这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也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可持续获得较大产量。

㈡优化畜种畜群结构, 合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纯牧区的郎木寺—碌曲—甘加一线以西的山原区, 植被类型依次为沼泽草甸、盐生草甸、亚高山灌丛草甸、亚高山草甸、高寒草甸, 其中以亚高山草甸为主。该区要切实搞好草场承包和牧民定居工作, 明确草场使用者的责、权、利, 调动牧民用好、管好、建好草场的积极性;引进或培育适于海拔1800米~4500米地区饲养的家畜、家禽, 优化畜种畜群结构, 适当提高适龄母畜比例, 冬季留足适龄母畜, 多卖仔幼畜, 提高家畜商品率、出栏率, 发展季节畜牧业;加强草场围栏、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建设;加快暖棚养畜、饲草饲料基地和牧民定居工程的配套建设;进行划区轮牧, 实施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的建设, 减轻牲畜对草地资源压力, 切实保护草地生态;加强科学文化的传播、信息的交流和先进技术的推广, 促进饲料基地和舍饲畜牧业的建设和发展, 尽快推行季节畜牧业;通过引进和培育优良畜种, 扩大畜群繁殖母畜比例, 提高总增, 稳定净增, 加快畜群周转, 改善牧民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和经营观念, 使草地植被和生态系统恢复发展, 合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

㈢发挥农牧互补优势, 大力发展种草养畜碌曲县、夏河县、临潭县、卓尼县的部分地区、合作市全部的山间盆地为半农半牧区, 应抓好退耕还林还草, 种草兴牧, 草饲轮作, 舍饲与放牧相结合工作。这类地区农耕地产量低且不稳定, 要科学规划, 宜牧则牧、宜农则农, 既要注意自然条件, 又要注意经济结构的调整, 力求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 宜将低产田退耕还草, 草饲轮作, 建立稳固的人工草地及饲草料基地, 发展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畜牧业。在积极引进、试种、试养成功的基础上, 推广稳产、高产的牧草和优良家畜品种, 推广并采用适宜当地的先进农牧业生产技术, 如间作套种、温室栽培、地膜覆盖、粮草轮作等种植技术;在饲草饲料产业化方面, 应推广科学配方饲料, 推广调制干草粉、颗粒饲料、半干青贮饲料、青贮饲料的调制技术, 多采用舍饲和半舍饲等养殖方法;建立牲畜和牧草的“种子工程”和良种繁育基地, 提供优良种畜和草籽;积极发挥农作物秸秆较为丰富, 又有一定天然草地的优势, 舍饲与放牧相结合, 达到降低草地压力、保护草地植被、恢复草地生态的目的, 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水平和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的目的。

㈣调整产业结构, 综合开发利用卓尼县、舟曲县、迭部县、临潭县的高山峡谷区, 山大坡陡, 草地以林间草甸、灌丛草甸为主。当地农林牧并举, 以农为食, 靠森林支持经济。实施“天保工程”后, 当地农牧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以外出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该区应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 引进苜蓿和青饲玉米在农区大田播种, 形成饲草饲料产业基地;逐步提高畜牧和林果业的比重, 保持水土, 使农牧民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综合开发中得到实惠, 通过综合治理实现脱贫致富, 围绕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开发, 建立山野菜、野果、药材的特、名、优产品收购加工基地。

㈤加强科技培训, 强化法治建设, 推进草地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通过多向联合、多层次培训和科普教育, 加大科技投入和推广力度, 向农牧民宣传新知识、新思想、新科技, 推动生产发展;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培训有关专业干部和科技人员, 提高科技人员和农牧民的技术水平, 使实用科学技术得以广泛应用, 向科技要效益。强化法治建设, 重视《草原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等宣传教育, 提高农牧民的法治意识, 依法治牧。以实现草地畜牧业产业化、畜产品标准化、优质化、特色化为甘南州畜牧业发展的目标, 开展草畜产品深、精加工业, 推进畜牧产业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 促进贸工牧、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推进甘南州草地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管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1.

草业产业化与草地资源开发 第9篇

我国草地资源丰富, 面积约4亿hm2, 居世界第二位, 约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3%, 占国土面积的41.67%,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 是耕地面积的3.2倍, 森林面积的2.5倍。草地类型之多和天然牧草品种之丰富都居世界首位, 丰富的草地资源为我国草业产业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是开发生物工程技术的宝贵基因库。同时, 草地资源是一种可更新资源, 适应性强, 更新速度快, 只要注意保护, 合理利用, 就可以供人类永续利用。草地资源优化管理开发在中国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由于产值很低, 草业只能附带着包括在农业中, 这与草地资源的丰富极不相称。

2 草业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呼唤可持续发展, 应用到草业就是建设可持续草业, 它是一种高效、低耗、持续的草业发展模式, 其核心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既能够让人们持续有效地利用草地, 又能达到生态环境平衡的目的, 而产业化正是帮助人们实现这种愿望的最佳途径。如果我国在21世纪开头的30年内使草地资源得到全面保护和重点开发, 通过草业产业化发展带动, 将30%草地建为人工草地, 将占耕地1/3的低产田改造为高产田, 将占林地1/2的疏林区实行林草结合, 则我国农牧业产值和农牧民收入将会成倍、成10倍地增长, 城乡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治理。因而科学地开发我国的草地资源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策。

3 草业产业化内涵及其意义

3.1 草业产业化内涵

草业产业化实质是草业产业一体化, 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农牧户为基础,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 通过实行种养加工、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 将草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经营方式。草业产业化也可理解为草业的现代化, 一方面是草业手段和过程现代化;另一方面是草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联结起来的现代化。

从功能和性质上看, 草业产业化是市场化的基本经营方式和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主发展的基本运行机制, 是引导分散的农牧户由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 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草业产业化可分为两种形式, 即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方面, 主要在于草业相关的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带动;横向一体化方面, 在于实现千百万分散的小规模农牧户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以草业合作社、农牧民协会等组织形式直接组织起来, 以平等的贸易伙伴身份进行公平竞争。其两种形式的核心都是为了实现草业由弱质产业到强势产业, 农牧民由弱者到强者的转变。

3.2 草业产业化的层次分析

任继周提出草业4个生产层 (图1) 以表达其生产特性。按产业化属性来看, 前植物生产层以景观、生态效益为主, 例如自然保护区、科研科普基地、自然文化遗产区、历史文化遗产区、野生动植物园区、水土保持区、生态旅游区等, 即不以生产植物、动物产品为目的, 体现系统的生态价值, 因此可称之为生态价值层。植物生产层是传统的作物、牧草、饲料、中草药、林木、食用菌等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部分。在草地生态系统中, 它更具特色的功能是提供动物生产的基础。动物生产层是以草食动物为基础的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为主要生产目标的部分。外生物生产层, 是指加工、流通, 以及为草业系统服务的专用人才的培养教育;草地能源开发, 诸如沼气、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以及其他草业相关的生产与服务体系。草业4个生产层是产业化发展的不同层次, 每1个生产层都可能输出产品或服务, 获得草业生产效益, 4个生产层之间也可能发生系统耦合, 导致更高一级的系统发生, 从而产生效益放大。

3.3 产业化有利于先进技术和生产力进入草业生态经济建设

实践证明, 在退化草地、低产农田或疏矮林区,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 建立以草为本, 草、灌、乔结合的土地生态优化系统为基础, 实行草牧、草林、草粮、草渔相结合, 生产、科研、培训、加工、商贸一体化的绿色集成产业体系, 可使产业结构达到高度综合、知识密集、能量循环、生态优化、科学管理、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益程度。如内蒙古草产业、沙产业的龙头企业东达蒙古王集团, 在打造草业产业链方面积极探索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 实现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 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 兼顾了生态、造纸、环保、扶贫等方面, 带动12万户农牧民走新路, 建成“西部产业扶贫建镇第一村”。

以草地为基础, 然后通过养畜, 再通过生物、化工、机械等一切可利用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建立起创造物质财富的高度综合的产业系统, 综合开发草地上以牧草为主的共生资源, 在种植优质牧草、改良土壤、建立优化生态系统基础上, 发展草、牧、渔、工、商、旅等相关产业, 建立起高度综合的、能量循环的、科学管理的、生态优化的、多层次、高效益的巨大产业系统。不仅可以遏制草地“三化”, 而且可以发展沙产业和草产业, 以产业化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在再造草地区秀美山川的同时, 有效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3.4 草业产业化是维护食物安全的重要措施

我国有13亿多人口, 食物安全是个大问题。尽管我国粮食连年增产, 但由于人口不断增加, 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对优质耕地不断侵占, 限制了人均粮食增长幅度, 目前我国年人均谷物产量在400 kg左右。通过增加动物性食品, 如肉、奶的供给, 可有效降低人们对谷物的消费与需求, 而且肉、奶还是高质量的食品, 对维系人民健康至关重要。2006年, 我国年人均肉类占有量超过50 kg, 其中猪肉生产量和消费量均约占全世界的52.8%, 人均39.4 kg, 仅次于欧盟国家的43.7 kg,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只有5.6 kg, 但国内消费量增长是世界上最快的。我国的肉食主要是以耗粮型猪禽为主, 猪禽肉比重占到80%以上, 直接耗用的饲料粮已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 今后对饲料粮的消耗还将进一步增大, 对粮食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因此急需发展高效草食家畜生产, 把人们不能直接利用的草地资源转化为肉和奶, 可以改善我国人民食物结构, 并保障粮食安全。

4 对策与建议

4.1 建立工业反哺草业和草地生态补偿机制

草业产业化, 农牧民是主体, 草业是基础。在草业产业化过程中, 把草业生产链条延伸到加工和流通领域, 原料仍然是以草地资源及草地畜牧产品为依托, 提供原料的劳动者仍然是农牧民, 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生产仍然是基础。因此, 在草业产业化系统中, 需要建立工业反哺草业的机制, 加强草业的基础地位, 加速草业现代化的进程, 这是草业产业化成败的关键。

由于我国草地大多分布在祖国边疆, 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贫困人口比较集中。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和发展草业产业化, 繁荣山区、牧区经济是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也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依托资源。因此, 综合考虑经济和政治利益, 采取一定的政策倾斜是必要的, 建立合理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探索建立生态受益的发达地区与生态保护的贫困地区的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双向转移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生态补偿机制以草地居民以生态服务换取生态受益的发达地区产品的形式进行合理交换, 既可以达到生态安全要求, 又可以通过优势互补, 提高草地资源的人口容量。

4.2 草业产业化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点

我国草地资源丰富, 不仅具有经济功能, 生态保护功能也十分显著, 以草业产业化充分利用草地资源发展潜力, 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点。

在传统农耕区, 通过发挥优质豆科牧草改良土壤、兴牧增肥的生态经济功能, 结合农业精耕细作, 再加上水利、育种及优化开发农区草山草坡等措施, 建立粮—经—饲 (草) 三元种植与农牧结合结构, 可使中低产田生产力提高一倍到几倍, 达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 通过草业产业化的效益链和就业链效应, 实现农民致富、农业增收、农村繁荣兴旺。

在牧区, 逐步发展人工种草, 大力发展饲料加工, 逐步实现集中集约化饲养和综合深度加工, 发展多种饲养业, 如微生物 (单细胞蛋白) , 结合营林、开发水利、风能、太阳能、建立饲草库等措施, 综合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草地畜牧业为主的多种经济, 使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成倍提高, 可使草地生产力提高几倍到几十倍, 加之草业产业化, 达到牧民致富、牧业增收、牧区繁荣兴旺。

在农牧交错区, 发挥优质牧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及饲用、药用等诸多功能, 结合营林、开发水利、风能、太阳能技术等措施, 发展草、灌、乔结合的绿色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民族特色产业及旅游业等综合产业, 既使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又取得生态与经济双赢。

4.3 培育草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草业产业化是农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从目前来看, 产业化是一个薄弱环节, 整个产业的产值、效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急需更多具有实力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龙头企业, 进入草业领域, 打破制约草业产业化瓶颈。

新型龙头企业茁壮成长, 逐渐形成企业与牧户联动, 企业带动牧户的发展格局, 成为农牧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持。例如, 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了羔羊当年育成出栏模式, 使草原牧区肉羊由过去三五年出栏, 变为当年出栏;在闲置的草地林地上养绿鸟鸡, 粪便由林草植物吸收利用变废为宝, 又不污染环境, 收到草地生态保护、羊肉产品增值、牧民增收的三重效果。同时, 利用其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方面所形成的竞争力, 形成强大的市场品牌, 建立更加健全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 成为畜禽疫病防控体系的骨干中坚。

4.4 促进草业产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三化”互动

民勤荒漠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探讨 第10篇

民勤荒漠草地总面积1.03×106hm2, 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849841hm2, 占天然草地面积的82.38% (孟有达, 2005) [2]。因此, 民勤荒漠草地在维护民勤生态安全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发挥着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功能。因此, 研究民勤荒漠草地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对深入了解民勤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现状、合理利用强度及其利用方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可为探索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及其保护利用奠定基础。

1 民勤荒漠草地资源现状分析

根据任继周、胡自治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分类, 民勤荒漠草地属于ⅣA4—微温极干类 (温带荒漠草原) [3]。植被分属36科, 115属, 152种, 其中以菊科植物分布最多, 有20属、28种, 多以极端旱生、超旱生、盐生的灌木、半灌木、小灌木及部分一年生、多年生草本组成。主要植被类型有白刺、珍珠、红砂、绵刺、芦苇、猫头刺、木霸王、柠条锦鸡儿、柽柳、花棒、梭梭、白沙蒿、沙米、沙拐枣、盐爪爪等。主要放牧牲畜有山羊、绵羊和骆驼等。

根据综合顺序分类法, 在草地类以下, 以土壤类型和地形特征划分亚类, 民勤荒漠草地亚类主要有砾质荒漠草地、沙质荒漠草地和盐渍化荒漠草地[3,4,5] (见表1) 。

1.1 砾质荒漠草地

砾质荒漠草地分布在民勤北部的剥蚀低山及其周围地区, 面积约368620.60hm2, 占民勤荒漠草地总面积的39.44%。由于受到流沙影响, 部分地段因覆沙而成为流动和半固定沙地。植被主要以旱生、超旱生的小灌木、小半灌木及多年生、一年生草本组成。主要植物群落类型有红砂群落、猫头刺群落、木霸王群落、柠条群落、膜果麻黄群落和绵刺群落, 面积分别有277711.90hm2、31509.70hm2、28393.70hm2、12644.80hm2、9624.50hm2、8736.00hm2。此类草地的产草量低、植被盖度小, 盖度一般小于30%[5]。

1.2 沙质荒漠草地

沙质荒漠草地呈条块状分布在盐渍化荒漠草地和砾质荒漠草地之间, 面积约352003.10hm2, 占民勤荒漠草地总面积的37.66%。多为平沙地、垄岗、白刺包以及流沙之间低地所组成。植被以旱生、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 多年生、一年生的沙生草本植物为主, 主要植物群落有白刺群落和柽柳+梭梭灌木林地, 面积分别有310290.20hm2和41712.90hm2。植被平均盖度在26%以下, 盖度小, 产草量低[5]。

1.3 盐渍化荒漠草地

盐渍化荒漠草地主要分布在民勤盆地最低处的西大河、东大河两岸及河流尾闾的古湖盆地带, 面积约214016.10hm2, 占民勤荒漠草地总面积的22.90%。主要植物群落类型有盐爪爪群落和芦苇群落, 面积分别为143424.40hm2、70591.70hm2。植被盖度最高可达70%左右, 一般在30%~50%之间。此类草地由于避风低暖, 产草量高, 多为放牧家畜的冬春草地和打草地[5]。

2 民勤荒漠草地特征分析

民勤荒漠草地地处内陆河 (石羊河) 下游的典型生态区域, 环境的特殊性和地域的辽阔性, 使得植被特征及植物资源具有显著的特色。植被稀疏、种类少、质量差、植物生长缓慢, 生产力低而不稳, 不同类型荒漠草地生产力差异较大。以白刺、红砂、盐爪爪、芦苇、柽柳、猫头刺、木霸王、柠条锦鸡儿、膜果麻黄、绵刺等为代表的荒漠草地植被是当地生态环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多数植物资源处于野生分布状态, 且分布零散, 数量稀少, 其大多分布在沙区, 利用率非常低, 尚不足5%, 绝大多数尚未开发利用,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2]。由于地处干旱地区, 多数植被具有防风固沙、维持生态稳定和改善自然环境的作用, 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环境依托。所以说民勤荒漠草地对保护和维持民勤生态安全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6,7,8]。

由于民勤地区水资源的减少、草地的不合理利用和区域环境的特殊性, 民勤荒漠草地植被和土壤多数处于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三化”状态。其退化主要表现在:植被覆盖度和产草量严重降低, 植被盖度已由17%~70%降到8.5%~30%, 鲜草产量已由408㎏/hm2~5220㎏/hm2降低到204㎏/hm2~2250㎏/hm2;草场植被结构简单, 灌木日益低矮, 种类及成分逐渐减少, 原有的优良建群种和优势群落逐渐衰退消失, 草地植被盖度降低30%~70%, 产草量降低40%~70%;载畜量由20世纪70年代的3.65×105个羊单位下降为1.59×105个羊单位, 草场出现严重的超载。据调查, 2004年民勤荒漠草地的理论载畜量3.5×105个羊单位, 而实际载畜量为1.02×106个羊单位, 牲畜生产性能也逐渐降低, 畜产品数量减少, 品质变差。大量杂草、毒草扩散蔓延, 每年因误食毒草致死的牲畜多达1000多头 (只) ;环境条件逐渐恶化, 沙化、盐碱化程度加剧, 地表严重裸露, 风蚀加剧;鼠虫病害猖獗, 民勤荒漠草地受到鼠害的面积达2.7×105hm2。1997年以来, 在花儿园草地放牧区连续发生的白刺毛虫虫害, 面积达2.0×105hm2以上, 大量白刺枯萎死亡, 原有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移动, 造成了严重的沙患,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5]。

3 民勤荒漠草地退化因素分析

综合分析发现:民勤荒漠草地“三化”面积达6.0×105hm2, 其中退化面积2.0×105hm2, 沙化面积3.0×105hm2, 盐碱化1.0×105hm2, 究其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一方面, 民勤草地属温带干荒漠草原, 年均降水量100mm左右, 远不能满足牧草生长。年复一年, 植被由高变矮, 由密变疏;植物种由多变少, 产量逐渐下降, 品质变差, 固沙阻沙减弱。牧草逐渐衰竭、枯萎死亡, 盖度降低, 草原退化。另一方面, 草原乱打井、乱开垦、乱毁、挖甘草、麻黄和乱采沙葱等行为, 严重破坏了草原固沙植被, 造成沙土流失, 草原日趋沙化退化。20世纪90年代, 由于农副产品价格上涨, 大面积土质较好、覆盖度较高的天然草原被开垦, 而后又出现大面积新垦地的弃耕和撂荒, 人为造成优良草地荒芜、退化, 如今民勤天然草原弃耕撂荒地面积达7.0×103hm2以上。加上草场的超载过牧, 天然草原已无法休养生息, 生长发育, 开花结实, 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 严重影响草地植被的发育和更新, 导致草场逐年退化。根据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荒漠草原牧草的合理利用率应保持在牧草产量的40%左右, 这样既能保证草场植被的良好生长, 又能使单位面积上持续获得最多的畜产品。由于民勤草场的理论载畜量为1.59×105个羊单位, 可是民勤草地夏秋季放牧牲畜多达2.0×105个羊单位, 严重超载现象已十分严重。此外, 民勤荒漠草地集体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长期分离, 牧业户只管放牧不管保护和合理利用, 也是限制草原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大重要因素[5]。生态建设

4 民勤荒漠草地的合理利用对策

围栏封育是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沙化草地实施围栏封育后, 由于干扰源的消除, 植物生存环境逐渐好转, 草地中一些原来消退的物种开始侵入, 并逐渐占据优势地位, 群落呈进展演替过程。并随着封育时间延长, 群落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 结构逐渐合理, 生物多样性和均匀性不断增大, 生态系统逐渐健康稳定发育[8]。

由于民勤荒漠草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区域位置的典型性, 生态环境已经相当脆弱, 急需要实施特殊的保护政策及措施, 必须制定适合当地环境特征的保护措施, 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前提下, 进行荒漠草地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改变过去重开发轻保护为双管齐下, 将发展畜牧生产与退耕还草相结合, 将围栏封育与舍饲养畜相结合, 将生产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逐步形成区域畜牧产业的发展特色, 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统一[9]。

调查发现, 在民勤荒漠草地进行围栏封育等综合措施, 可明显的提高植被的盖度。如封育区盐爪爪群落的盖度、株高、冠幅、生物量, 比放牧区分别提高55.03%、160.19%、473.36%、45.29%。此外, 在草原牧区, 合理安排放牧场, 割草场, 结合半舍饲, 优化草地生态结构, 调整畜种和畜群结构, 提高适龄母畜比例, 优化存栏结构和合理出栏比例, 优化草地与畜群生产模式;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冷季饲草饲料, 保护草地生态平衡, 尽可能改变草原畜牧业的经营方式, 积极推行舍饲圈养方式。即在退化草原实施禁牧, 休牧, 要实施退耕还草和退牧还草, 逐步改变依靠天然草地放牧的方式, 采用舍饲圈养方式, 同时应积极种植优质饲料作物, 建立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 实行草田轮作, 科学利用农副产品及作物秸秆, 满足家畜在舍饲圈养过程中的营养需求, 同时可使牧区的家畜通过在半农半牧区短期育肥, 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要加快草地的改良, 逐步做到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经营方式。此外, 要调整优化区域布局, 即开展季节畜牧业, 在牧区退化草地上, 家畜年复一年的夏饱、秋肥、冬瘦、春乏 (春死) 恶性循环。在牧区要改良家畜品种, 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调整家畜的合理畜群结构, 增加适龄母畜比例, 提高家畜繁殖成活率, 减少死亡率[9,10]。

因此, 对于民勤荒漠草地要实行综合保护及利用措施, 首先, 加快落实草场产权, 推行有偿使用, 推行草场“承包到户, 有偿使用”制度, 明确草场责、权、利与建、管、用的关系, 充分调动牧民建设草原、保护草原的积极性, 同时要加强草原法制建设, 完善草原监理制度, 严禁人为破坏。其次, 调整牧区产业结构, 从根本上减轻草场的人为压力, 建立高产优质人工饲草料基地、种植草料, 修建暖棚, 发展高效型草原畜牧业。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 扩大种草面积, 大力发展草产业, 并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 修建暖棚, 推行舍饲喂养, 加快畜群周转速度, 提高商品率。凡牧区垦地全部建立人工或半人工饲草基地, 发展高效型商品畜牧业;调整牧区畜群结构, 提高良种率, 讲究边际效益, 缩短饲养周期, 及时出栏, 使牧区人畜发展与草原生产条件相适应。从根本上减轻天然草原的放牧压力, 给草场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恢复植被, 改善生态, 实现和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实行严格的草畜平衡制度, 根据实际产草量确定牲畜饲养量和年末存栏量, 每年秋末冬初对草场牲畜进行清理, 超载部分必须出栏处理。实行围栏封育, 实施轮牧禁牧。一是在草场退化严重, 盖度下降, 但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破坏的区域, 封闭禁牧2~3年, 以逐渐恢复草场生产能力;二是在牧草生育期进行季节性封育, 实行休牧轮牧, 使牧草能够休养生息;三是绿洲边缘大部分区域属人工灌木林网地, 要常年禁牧、封沙育林、育草, 恢复植被。最后, 加强草地改良和保护工作。利用飞播牧草和人工种草等手段, 对条件好, 适宜人工种植的草场进行补播, 增加植被种群数量, 提高牧草产量。同时要积极实施好国家的退牧还草工程, 加强草地资源的建设工作, 进行科学管理, 切实保护好草地植被, 达到草地资源的持续有效利用[10]。

总之, 对于民勤荒漠草地要实行积极的保护及利用措施, 封育对砾质荒漠草地的保护利用效果不明显, 控制其载畜量才是最有效的措施, 围栏封育对盐渍化草地具有一定的效果, 并能明显提高盐渍化草地群落的密度、盖度和生物量。在民勤荒漠草地要积极推行围栏封育与舍饲养畜相结合、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生产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发展季节性畜牧业。对盐渍化草地实行围栏封育, 砾质草地实行季节性封育、休牧轮牧与减轻载畜量相结合, 沙质荒漠草地要实行长期禁牧、封沙育林育草, 恢复植被等综合保护利用措施。

摘要:从民勤荒漠草地的类型、分布、特征、资源现状及其退化因素等方面论述了开展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义, 并提出了落实草地产权、围栏封育、建立人工饲草料基地、推行暖棚舍饲养畜、调整牧区产业结构、积极进行飞播牧草和人工种草、实施好国家退牧还草工程等一系列荒漠草地资源保护、利用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民勤,荒漠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参考文献

[1]陈吉斌, 刘胜祥, 王明忠.甘肃民勤植物资源调查[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 (5) :104-105.

[2]孟有达.中国草地资源、牧草种质资源信息系统 (www.grassland.net.cn) [R].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2005.

[3]任继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4]任继周.草原调查与规划[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5.

[5]民勤县农业区划委员会编.甘肃省民勤县农业区划报告汇集[M].1985.

[6]贺访印, 刘世增, 严子柱, 等.野生沙葱的资源分布与保护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 26 (2) :14-17.

[7]常兆丰.赵明, 刘虎俊.民勤荒漠植被的形成与演替过程及其发展趋势[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21 (7) :116-124.

[8]马全林, 王继和, 吴春荣, 等.甘肃珍稀濒危植物绵刺的调查与保护对策[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2, 11 (1) :35-39.

[9]秦家海.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资源植物的开发利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23 (1) :201-203.

上一篇: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下一篇:知识管理和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