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

2024-07-27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精选7篇)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 第1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 男9例, 女14例;年龄19~60岁;病程6个月至12年, 平均2.5年。主要临床表现:头痛21例 (91.3%) , 闭经泌乳10例 (43.5%) , 性功能下降8例 (34.8%) , 视力下降8例 (34.8%) , 视野缺损3例 (13.0%) , 肢端肥大5例 (21.7%) 。CT和MRI检查:微腺瘤1例, 小腺瘤7例, 中腺瘤14例, 大腺瘤1例。病理学分类:泌乳素 (PRL) 分泌性腺瘤8例 (34.8%) , 生长激素 (GH) 分泌性腺瘤4例 (17.4%) , PRL及GH混合性腺瘤4例 (17.4%) , 非分泌性腺瘤7例 (30.4%) 。

1.2 结果

23例均予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其中肿瘤全切除21例 (91.3%) , 次全切除1例 (4.3%) , 部分切除1例 (4.3%) , 无死亡病例。发生以下并发症: (1) 暂时性尿崩症2例 (8.7%) , 出现低钠血症, 经口服氢氯噻嗪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治愈。 (2) 术中大出血1例 (4.3%) , 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术腔30分钟, 仍有活动性出血, 暂停垂体腺瘤切除, 于术腔内填塞大量明胶海绵及可吸收止血纱布, 其外填塞碘仿纱条等压迫止血。术后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发现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动脉瘤形成, 予以介入治疗, 随访2年未再出血。 (3) 脑脊液鼻漏1例 (4.3%) , 术中给予修补, 术后1个月左右痊愈。 (4) 视力减退1例 (4.3%) , 患者术前视力已下降, 术后复查CT未见鞍内血肿, 去除部分填塞于鞍内的明胶海绵, 术后视力逐渐好转。 (5) 垂体功能低下1例 (4.3%) , 为腺垂体受损所致, 根据患者血中激素水平及出现的症状补充相应激素治疗后痊愈。

2 讨论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 时有并发症发生。Zervas曾报道垂体腺瘤经鼻蝶窦入路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1% (6/23) , 同其他文献相比偏高, 考虑可能与术者操作技术尚不十分熟练有关。

2.1 尿崩症

尿崩症是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病因是术中垂体柄、垂体后叶、下丘脑受损或血液供应受影响, 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血容量不足,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们的术中处理经验是: (1) 对垂体柄应做到镜下仔细辨认, 保留并保护其血供, 内镜下切除肿瘤时动作应轻柔, 不宜过分搔刮、牵拉, 避免吸引器吸力过大, 尽可能减少对垂体柄、垂体后叶及下丘脑的影响。 (2) 一旦发生尿崩症, 首先需控制尿量, 轻型者可用非血管加压素类药, 如氢氯噻嗪等, 较重型者一般需给予垂体后叶素或血管加压素等药物;其次, 要注意定期复查电解质, 预防电解质紊乱, 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补水及相应电解质。相应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均已证明, 损伤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类型的尿崩症, 如在鞍隔以上常导致永久性尿崩症, 而在鞍隔以下则多数为暂时性尿崩[1]。因此, 预防尿崩症的发生手术技巧很重要。

2.2 术中大出血

它是该术式最危急的并发症。由于垂体旁边有海绵窦、颈内动脉及海绵间窦, 垂体腺瘤有可能侵入海绵窦, 包绕颈内动脉, 故术中很容易损伤上述部位, 引发致命性大出血。另外, 当存在巨大前、下海绵间窦时, 如术者不清楚解剖结构, 也容易导致术中出血。因此, 手术操作过程中, 术者是否熟悉鞍区解剖结构及掌握内镜使用技术, 显得尤为重要。当然, 也有赖于术前影像学评估, 识别是否有肿瘤包绕颈内动脉及巨大海绵间窦存在等。张鸿祺等[2]报道, 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或球囊栓塞是治疗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并发血管损伤较为有效的方法。避免术中大出血的发生重在预防, 我们结合相关文献及经验总结以下两点: (1) 术前最好应用CT和MRI行蝶鞍、蝶窦矢状位和冠状位平扫及增强, 显示肿瘤的生长情况、蝶窦的形状和大小及其与鞍底的解剖关系, 便于指导手术入路, 减少术中损伤海绵窦、海绵间窦及颈内动脉的可能。CT血管造影 (CTA) 可清楚显示侵袭性垂体瘤患者肿瘤与血管、颅骨的三维关系, 对术前了解肿瘤与周围血管位置甚为重要[3]。 (2) 手术操作应轻柔, 术中打开鞍底时应避免偏离中线, 切除腺瘤时避免鞍隔塌陷过快[4]。当术中出现海绵窦、海绵间窦出血时, 利用明胶海绵压迫后电凝[5], 多能止血。

2.3 脑脊液鼻漏

常为术中鞍隔及蛛网膜破裂、蛛网膜下隙的完整性被破坏所致。鞍隔若有小裂口且少量脑脊液漏, 蝶窦腔内需用明胶海绵加生物蛋白胶予以修补;若鞍隔裂口大、脑脊液漏明显者, 可取患者大腿侧的小块脂肪填塞漏口, 并用生物蛋白胶加以封闭固定, 然后鞍内再次填塞适度大小的脂肪组织或明胶海绵, 再用EC胶密封以防松动, 同时取骨性鼻中隔加以重建鞍底, 蝶窦腔内再填塞明胶海绵, 术后去枕平卧1周, 并使用小剂量甘露醇[6]。

2.4 视力减退

术后出现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是鞍内填塞明胶海绵过多或鞍内血肿形成, 也有报道认为是术中直接损伤视神经、视交叉所致。术后复查CT或MRI, 如发现鞍区占位较术前明显增大, 则需再次手术减少鞍内填塞物或清除鞍内血肿。另外, 术者熟悉掌握颅骨的解剖结构, 术时明确解剖标志, 可避免损伤视神经、视交叉。

2.5 其他并发症

如垂体功能低下、外展神经麻痹、颅内或局部感染及鼻中隔穿孔等, 均较少见。其中术后垂体功能低下常由术中损伤正常垂体组织所致, 多为可逆性, 术中需分清正常垂体组织与肿瘤组织, 对于正常垂体组织应避免过度牵拉与挤压。手术前后常规检查各项垂体激素, 如发生垂体功能低下, 需给予替代激素疗法。

综上所述, 熟悉正常垂体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 掌握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手术技巧, 尽量避免术中牵拉、损伤鞍区正常组织, 对术后并发症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Samandouras G, Kerr RS, Milford CA.Minimally invasive biopsy of parasellar lesions:safet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endoscopic, transnasal approach[J].Br J Neurosurg, 2005, 19 (4) :338.

[2]张鸿祺, 支兴龙, 张鹏, 等.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6 (9) :388-394.

[3]周晓平, 左长京, 刘建民, 等.螺旋CT3D图像重建在鞍区肿瘤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3 (1) :19.

[4]陈礼刚, 李定君, 夏祥国, 等.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J].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8, 31 (1) :66-67.

[5]田素臣, 刘连英.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66例[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 13 (3) :170-171.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71例, 均为我院行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其中男45例, 女36例, 年龄15~69岁, 平均 (35.4±5.5) 岁。71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停经、溢乳、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重大身体疾患及认知障碍。

1.2 方法

由专业人员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71例患者的资料进行详细填写及统计分析。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临床表现、现病史、术前准备情况 (是否使用抗生素、激素) 、手术情况 (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是否出血) 、术后情况 (是否使用激素、使用抗生素时间、是否发生脑脊液漏、是否发生颅内感染、是否入住ICU、) 、住院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下, 组间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颅内感染率

71例患者, 术后发生颅内感染9例, 感染率12.7%, 其中男5例 (11.1%) , 女4例 (11.1%) 。

2.2 高危因素分析

合并糖尿病者、术前使用激素者、术前应用抗菌药物者、手术时间>6 h者、有脑脊液漏者、术后应用抗菌药物>7 d者、入住ICU者、住院时间>4周者的感染率分别为16.5%、10.2%、11.0%、17.1%、16.9%、10.4%、9.81%、9.98%。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到: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长>6 h、脑脊液漏是内镜下经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切除术颅内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 。而年龄、性别、术前是否应用激素、抗菌药物、术后应用抗菌药物时间、是否入住ICU、住院时间长短均对颅内感染影响不大 (P>0.05) 。

3 讨论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因为颅内有血脑屏障保护, 药物浓度较难达到目标位置, 一旦感染病情发生迅速、难以控制, 多数报道发生率为1.85%~15.9%, 少数报道甚至高达26.9%, 且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对广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导致耐药菌株出现增多, 引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升高[3]。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虽然不需开颅, 但也有部分患者发生颅内感染, 因此, 其感染因素相对复杂, 增加了临床判断的困难性[4]。本组研究中, 71例患者, 术后发生颅内感染9例, 感染率12.7%, 与报道相符合。

本研究对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得到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长>6 h、脑脊液漏是内镜下经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切除术颅内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术前是否应用激素、抗菌药物和术后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均对颅内感染影响不大。术野与空气及各种物品接触时间随着手术时间越长也相应延长, 直接增加了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本组手术时间>6 h者发生颅内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手术时候<6 h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糖尿病患者本身身体免疫力低下, 对各种感染源抵抗力差, 极易发生感染。脑脊液漏使颅内直接与外界接通, 使血脑屏障失去保护作用, 直接降低其杀菌能力, 令细菌轻易地侵入脑内并繁殖, 因此脑脊液漏也是内镜下经鼻孔蝶窦入路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发生颅内感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临床上应对各种因素进行准确评价, 以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率, 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分析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发生颅内感染的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1例行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 对可能引起颅内感染的多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1例患者, 术后颅内感染9例, 感染率12.7%。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长>6 h、脑脊液漏是内镜下经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切除术颅内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 。而术前是否应用激素、抗菌药物和术后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均对颅内感染影响不大 (P>0.05) 。结论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发生颅内感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临床上应对各种因素进行准确评价, 以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率, 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颅内感染因素

参考文献

[1]王玉玉, 李刚, 李毅, 等.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 (12) :1317-1318.

[2]陈茂华, 陆川, 蔡建勇, 等.内镜下经鼻蝶窦人路垂体瘤切除术颅内感染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19) :4032-4034.

[3]陈莉.经鼻入路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一例用药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 (23) :3573-3574.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患者37例,男16例,女21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45岁。均行头CT和MRI检查,其中垂体腺瘤20例,Rathkes囊肿2例,垂体脓肿1例,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视力模糊、月经减少、性欲减退、肢端肥大等。

1.2 手术方法

术前30min予0.01%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棉条填塞中鼻道,待内镜手术时,鼻道开放直达蝶窦开口,沿开口上缘1cm起始至后鼻道处弧形切开术侧鼻中隔粘膜,翻向后鼻道,充分显露蝶窦前壁,用高速磨钻磨除骨性蝶窦前壁至直径1.5~2cm,磨除蝶窦间隔,尽可能显露两侧颈内动脉隆起,后至鞍底和斜坡间凹陷,仍用磨钻在鞍底中下方开始磨除鞍底,直径1~1.5cm,打开鞍底1.0~1.5cm,穿刺安全后,电凝并“+”字切开硬膜,用环形刮圈、取瘤钳和吸引器分块切除肿瘤,肿瘤部分切除后,将内镜伸入瘤腔,直视下切除残余肿瘤,并观察瘤腔的结构,保护正常组织及重要结构,鞍膈塌陷后瘤腔内适当填充止血纱布和明胶海绵,并用人工硬膜封闭鞍底,恢复鼻中隔粘膜瓣。

2 结果

37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出现短暂性多尿3例,低钠血症2例,术后3个月行MRI复查,肿瘤全切除29例,次全切除8例,随访至今患者恢复良好。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患者对手术存在畏惧心理,常有焦虑、恐惧感。护士术前1天对患者访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详细介绍手术目的、麻醉方法、手术过程,尤其是神经内镜手术的优越性,其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并介绍众多成功病例现身说法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使其愉快接受手术,为手术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1.2 物品和药品准备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常规器械准备充分,另外还需备好神经内镜(0°、30°),冷光源,电视录像系统及脑外手术专用头架,长绝缘双极电凝,加长专用磨钻,可调吸引器等,以及手术操作相关设备(细小剥离子,取瘤钳,加长小口径吸引头,刮匙,勾刀等)。另备凡士林纱条,明胶海绵或膨胀海绵,肾上腺素4支,生理盐水,庆大霉素,5ml注射器细长针头,医用生物蛋白胶或耳脑胶。

3.1.3 术前讨论

巡回及器械护士均参加临床医师术前讨论会,了解手术入路、手术风险、熟悉掌握神经内镜相关设备的操作要求,做到术中配合积极主动、默契、敏捷。

3.2 术中配合

3.2.1 体位

全麻安全后,患者取平仰卧位,头部稍后仰,轻微左偏,并垫头圈固定,双眼涂抹金霉素眼膏,贴上眼膜封闭眼睑,保护角膜。并检查静脉输液管、导尿管等管道是否通畅。

3.2.2 手术前准备

巡回护士连接并调试好电视录像监视系统,并推至手术床边待用,正确安装连接电凝、电刀、加长磨钻。洗手护士提前30min洗手上台,打开无菌手术包,整理器械台,与巡回护士共同仔细清点脑棉、小纱布、针线等,准备好肾上腺素盐水,并协助医生消毒铺巾。安置好中心吸引器、电刀及双极电凝,并与巡回护士合作将高频电钻及神经内镜电源线套上无菌保护套,依次摆好手术所需物品。

3.2.3 手术操作配合

洗手护士根据电视录像监视系统了解手术进程,及时、准确地传递各种器械,根据手术部位的深浅传递各种规格的棉片及明胶海绵。手术分三个阶段,鼻腔阶段、蝶窦阶段、鞍内阶段,鼻腔阶段高频使用双极电凝,及时擦净双极电凝,并吸除电凝产生的焦烟;蝶窦阶段注意加长磨钻的使用,不间断向钻头喷洒生理盐水,以减少摩擦散热;鞍内阶段换用各角度刮匙、取瘤钳,并用长吸引头边刮边吸,注意提醒手术医师标本的留取。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手术进程,保证输血、输液通畅,观察尿量及尿色,及时供应手术中所需器械物品。

4 讨论

神经内镜经鼻蝶窦鞍区肿瘤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可视化效果好,视野广阔等优势,同传统手术比较,具有手术路径更加简单,面部无切口,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已逐步成为神经外科医师首选[2]。此手术不仅要求手术者要有熟练的经蝶入路操作技术,而且还需要熟练的手术护理配合,才能充分发挥神经内镜在经蝶手术中的优势[3]。

手术经鼻腔进行,空间相对狭小,手术操作精细,器械精密纤细,且整个手术均在神经内镜直视下操作,因此巡回、洗手护士应熟炼掌握内镜系统的性能及使用,以及内镜手术过程、操作步骤,对一些特殊器械的使用做到心中有数。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手术护士应在术前了解手术方案,熟悉手术步骤,抓住手术重要环节,掌握相关配合技巧[4]。术中注意对仪器的观察与调整,密切关注手术的进展,根据电视同步画面观察手术步骤,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及时、准确地传递相应的器械,并保持手术台的整洁。巡回护士还要妥善安置仪器设备的位置,及时调整电凝的功率和灯光的角度,并配合麻醉师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输血、输液通畅。术前留置导尿,手术中严格观察尿量、颜色变化。

神经内镜系统等相关设备价格昂贵,保养不当极易造成损坏,应严格遵守贵重仪器、器械的消毒、保养方法。因此,应有专人负责进行清洗、保养,清洗是器械养护的重要步骤,每次手术完毕,检查全部器械是否完好,精细器械放入加酶清洗液进行5~10min浸泡。有条件者最好用超声清洗机清洗。冷光源、摄像头应用湿软纱布擦试表面污物。清洗、擦拭过程中动作轻柔,防止折断受损。内镜最佳的消毒方法是采用气体消毒灭菌,常用环氧乙烷或过氧乙酸低温灭菌,既保护了手术器械,又实现了灭菌[5]。最后各个器械做好标记,分类放置,认真完善器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定期保养保修。

神经内镜经鼻蝶窦鞍区肿瘤手术可视化程度高、手术创伤小、光源照明和鱼眼效应等优势都受到广大神经外科医师喜爱,该技术被广泛关注和普及。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熟悉神经内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疗效,改善预后。

摘要: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肿瘤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对37例鞍区肿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进行术前、术中护理配合。结果 37例手术配合默契,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相关物品准备,术中熟练默契地配合手术,术后做好器械和仪器的养护工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神经内镜,蝶窦入路,鞍区,手术配合

参考文献

[1]李储忠,张亚卓.神经内镜应用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2):67-68.

[2]张亚卓,王忠诚,刘业剑,等.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7,12(2):6-9.

[3]吴邓娃,符雅君.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3):379-383.

[4]张燕,田雪琴.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39-340.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 年10 月-2015 年5 月收治的44 例垂体瘤患者, 使用磁共振鞍区平扫和冠扫诊断, 患者均确诊。其中男26 例, 女18 例。年龄25~61 周岁, 平均 (40.12±3.48) 岁, 病程1.2~6.9 年。44 例垂体瘤患者类型包括泌乳素腺瘤 (18 例) , 生长激素腺瘤 (14 例) , 皮质激素腺瘤 (7 例) , 无功能腺瘤 (5 例) 。

1.2 治疗方法

取仰卧位, 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消毒面部和鼻腔, 适量的纱布填塞患者的口腔, 将含1% 麻黄素的棉片放入患者鼻腔, 促进鼻黏膜血管收缩。弧形切开鼻中隔黏膜, 分离筛骨垂直板黏膜直至蝶窦前壁为止。取出筛骨垂直板, 凿开蝶窦前壁。使用双氧水和抗菌药物反复冲洗蝶窦腔以避免出现感染, 取出蝶窦内黏膜便于暴露鞍底, 与此同时凿开蝶窦后壁, 显露出硬脑膜。使用显微镜确定肿瘤组织部位并慢慢进行操作切除肿瘤。完全切除肿瘤组织后有效进行止血, 在鞍底填塞明胶海绵以防止脑脊液鼻漏。手术后复位鼻中隔软骨, 鼻腔内塞入油纱条进行止血。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手术以后进行CT检查, 未出现异常情况, 血液生化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 具有正常的内分泌功能;有效:患者手术以后垂体瘤的体积缩小非常明显, 临床不良症状明显减少, 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内分泌功能趋于正常;无效:患者手术以后垂体瘤体积未变小, 临床不良症状依旧甚至加重, 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内分泌功能依旧甚至恶化。有效率= (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44 例患者中有32 例全切、8 例次全切、4 例部分切除。显微镜下手术治疗泌乳素腺瘤的有效率为94.44%;治疗生长激素腺瘤的有效率为92.86%;治疗皮质激素腺瘤的有效率为85.71%;治疗无功能腺瘤的有效率为80.00%, 见表1。

2.2 垂体瘤患者中功能性腺瘤相关激素水平变化情况

泌乳素腺瘤患者的泌乳素水平显著上升, 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显著上升。通过显微镜对患者进行手术, 手术后泌乳素腺瘤患者的泌乳素水平显著降低, 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显著降低, 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垂体瘤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

44 例垂体瘤患者手术后有3 例 (6.82%) 出现并发症, 其中有2 例 (4.55%) 出现鼻窦感染, 1 例 (2.27%) 出现脑脊液漏, 无患者出现腔内出血和尿崩症等并发症。

3 讨论

垂体瘤的病因很多, 其出现与下丘脑、垂体细胞自身的缺陷密不可分, 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切除肿瘤来维持垂体正常功能[4]。药物、手术以及放疗等都是治疗垂体瘤的常见方法, 手术治疗则被认为是优先选择方法。现如今微创医学飞速发展, 微创疗法取代传统开颅成为治疗垂体瘤的首选方法。手术时既要切除肿瘤组织又要尽可能保留正常腺垂体组织, 从而有效保护垂体功能。显微镜下以及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是常见肿瘤切除方法[5]。显微镜呈三维立体图像, 医生可以进行双手操作, 手术时便于止血, 可以满足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手术的所有要求[6]。

手术经鼻蝶窦入路进行肿瘤切除具有很多优点, 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 便于患者及时恢复, 可以用于多种类型垂体瘤的治疗。手术视野也比较开阔, 便于特异性切除肿瘤组织。在整个手术操作时, 需要避免将蝶窦凿开超过蝶窦的上端, 从而防止脑脊液漏[7]。整个手术需要从后向两侧, 然后经由上面至前方的顺序, 避免出现鞍隔过早塌陷而影响手术进行, 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 ( 电解质紊乱、尿崩症等) , 如出现并发症则需要及时处理。

研究报道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可使垂体瘤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0%, 显著提高肿瘤全切概率[8]。本研究得到的结果与之前的文献报道结果类似, 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4 例垂体瘤患者, 44 例患者中有32 例全切、8 例次全切、4 例部分切除。显微镜下手术治疗泌乳素腺瘤的有效率为94.44%;治疗生长激素腺瘤的有效率为92.86%;治疗皮质激素腺瘤的有效率为85.71%;治疗无功能腺瘤的有效率为80.00%, 手术综合有效率为90.91%。手术后患者的并发症概率为6.82%。笔者的研究也揭示手术后泌乳素腺瘤患者的泌乳素水平显著降低, 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显著降低, 术前术后差异显著 (P<0.05) 。可以认为对垂体瘤患者进行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的垂体瘤切除手术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病症, 改善患者激素水平, 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摘要:目的:研究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4例垂体瘤患者, 对其进行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手术。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相关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显微镜下手术治疗泌乳素腺瘤有效率为94.44%;治疗生长激素腺瘤有效率为92.86%;治疗皮质激素腺瘤的有效率为85.71%;治疗无功能腺瘤有效率为80.00%。手术后泌乳素腺瘤患者的泌乳素水平显著降低, 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显著降低。44例垂体瘤患者手术后有3例 (6.82%) 并发症。结论:对垂体瘤患者进行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的垂体瘤切除手术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病症, 改善患者激素水平, 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显微镜,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

参考文献

[1]胡稻, 谭兴萍, 游涛, 等.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56例垂体瘤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19) :116-117.

[2]赵雪.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23) :112-113.

[3]梁斗, 姜洪, 邓忠勇.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26例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 2012, 34 (17) :502-503.

[4]赵锐.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与鞍底修复的应用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 (4) :16-18.

[5]刘宇利, 郑勇, 成振林, 等.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比较[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 (电子版) , 2014, 4 (6) :372-374.

[6]王伯玉, 葛鹏飞, 陈立强.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 (23) :96-97.

[7]张诚, 李建明.显微镜辅助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学装备, 2015, 12 (1) :104-107.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 年12 月~2015 年6 月本院诊治的100 例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对照组 (44 例) 和研究组 (56 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24 :20, 年龄25~60 岁, 平均年龄 (39.23±6.14) 岁, 病程1~7 年, 平均病程 (3.88±1.58) 年。研究组男女比例34 :22, 年龄24~59 岁, 平均年龄 (40.96±6.47) 岁, 病程1~6 年, 平均病程 (3.36±1.47)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行经口唇下- 鼻中隔- 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 剪除鼻毛并予清洁, 采用浸润0.1% 肾上腺纱条填塞鼻腔与上唇齿龈沟交界部位, 于两侧尖牙间距离齿唇沟0.5 cm位置切开黏膜, 分离并暴露骨质和梨状孔下缘, 沿着梨状孔向上分离鼻中隔直至蝶窦前壁, 取出部分骨质后置入鼻窥器, 有效清除肿瘤组织后缝合切口。研究组行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 剪除鼻毛并予清洁, 采用浸润0.1% 肾上腺纱条填塞鼻腔10 min, 取出纱条并采用Hardy扩张器撑开鼻孔以备手术。将显微镜探头置入鼻腔寻找蝶窦开口, 剥离黏膜并凿开蝶窦的鞍部, 暴露腺垂体后明确辨别垂体瘤组织和正常组织, 用垂体瘤钳、刮匙清除肿瘤组织, 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相关激素:泌乳素 (PRL) 、生长激素 (GH) 。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指标比较对照组手术时间 (135.26±18.74) min、出血量 (123.85±16.85) ml及住院时间 (11.05±1.47) d,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 (84.26±12.74) min、出血量 (52.85±6.85) ml及住院时间 (6.04±0.88) 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比较对照组治疗前PRL值为 (41.66±9.85) ng/ml、治疗后为 (15.96±3.54) ng/ml, 治疗前GH值为 (23.47±2.47) ng/ml、治疗后为 (13.69±3.58) ng/ml;研究组治疗前PRL值为 (42.36±10.47) ng/ml、治疗后为 (9.25±2.14) ng/ml, 治疗前GH值为 (24.52±2.58) ng/ml、治疗后为 (6.36±3.02) ng/ml。治疗后两组PRL及GH水平均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治疗后对照组降低幅度小于研究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垂体瘤是颅内常见良性肿瘤, 与各种因素相关, 目前普遍认为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自身缺陷紧密关联。临床治疗垂体瘤方案主要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 其中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2], 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切除肿瘤, 并维持垂体正常功能, 故选择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十分重要。从本研究结果可得, 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疗效显著,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 (52.85±6.85) ml少于对照组 (123.85±16.85) ml, 考虑可能与该手术方案属于微创疗法相关。由于显微镜术使用时间较早, 对患者手术适应证、操作技巧等均较了解, 在大部分基层医院可顺利开展。加之显微镜可呈现三维立体图像, 能够双手操作, 特别是对于出血多患者而言可起到快速有效的止血作用, 完全满足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治疗要求。而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手术具备微创、恢复快、适应证广等优势。另外, 蝶窦术式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 手术视野开阔, 可实现选择性切除肿瘤, 是治疗垂体瘤的有效方案[3]。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治疗后PRL及GH水平均降低基础上, 研究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 , 进一步表明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疗效确切, 即在保证手术成功基础上, 可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

综上所述, 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临床疗效确切, 同时能够积极改善患者肿瘤相关激素水平, 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例垂体瘤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 (44例) 和研究组 (56例) 。对照组行经口唇下-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 研究组行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后, 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泌乳素 (PRL) 和生长激素 (GH) 值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激素水平均有积极影响,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显微镜,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激素

参考文献

[1]王伯玉, 葛鹏飞, 陈立强.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 (23) :96-97.

[2]薛亚军, 楼美清, 赵耀东.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3, 25 (5) :456-460.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 第6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40例,发病年龄16~53岁,平均39.4岁。全部均行MRI、CT检查,结果示蝶鞍区占位性病变,肿瘤直径6~38 mm,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证实为垂体良性瘤。患者入院时均神志清楚,存在不同程度的头痛,其中3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17例患者已闭经,1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

1.2 结果

行鼻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脑垂体瘤切除的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日10 d,无手术患者死亡。术前头痛患者术后均在逐渐缓解。32例视力、视野受损患者及17例闭经患者、15例不同程度性功能障碍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未发现鼻咽通气障碍及嗅觉异常患者,5例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患者经过保守治疗痊愈出院。随访时间为6~18月,均未见脑垂体瘤复发,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术后回访并随访患者和医生,满意度调查结果为98.5%,普遍反映护士服务态度好,心理护理落实到位,器械和仪器设备准备好,体位摆放符合要求,术中配合主动、及时。

2 手术护理配合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访视与心理护理

手术室访视护士于手术前一天访视患者,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现病史及既往病史。本组手术患者年龄在53岁内,未发现明显影响麻醉与手术的其它疾病,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后,发现患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由于垂体瘤严重影响患者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功能,5例体力劳动患者出现恐惧心理。访视护士用手术室常规术前访视健康教育小册子,给患者和家属介绍手术室环境、设备、麻醉方式,术前、术中及术后配合要点,说明手术是治疗垂体瘤最佳方法,鼻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脑垂体瘤手术属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美观不留瘢痕,住院疗程短等优点,并介绍成功病例,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说明麻醉与手术的风险,给患者以知情同意权,保证患者以最佳状态配合手术。对17例出现闭经、15例性发生功能障碍的患者,护士给予正确引导,告知患者通过手术加药物治疗,脑垂体激素水平可缓慢恢复正常,病情可以得到改善。

2.1.2器械及药品准备美国Stryker鼻内镜监视器,摄像显示系统,0℃、30℃、70℃鼻内检查镜及冷光源,内镜冲水系统及管道,双极电凝头,各种型号微型吸引头,检查并确认仪器设备是否正常状态。检查切割手柄及切削头,各种型号筛窦钳、咬骨钳、咬切钳、链状刀、剥离器、枪状镊等器械的完整性并确认灭菌效果。备1%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常规抢救药品。

3 术中护理配合

3.1 巡回护士的配合

3.1.1 患者入室后心理安抚

护士热情自我介绍,轻握患者双手,告知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安抚患者,让其放松心情。及时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如口干、嗜睡、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及体位安放等系列问题。

3.1.2 术前核对

巡回护士接患者入手术间后,查手腕带,与有执业资格的麻醉及手术医生三方共同查对患者姓名、床号、年龄、性别、住院号、手术时间、名称、部位、手术部位体表标识;询问患者禁食禁饮情况及过敏史;查阅病历,了解患者既往史,术前用药及抗菌药物皮试情况,确认患者或家属在知情同意书(手术、麻醉、输血)签字;检查各种检查单(CT、X-线、B超、交叉配血结果、血账单、HIV、HBV、梅毒等),患者携带的药品,三方在术前安全核对单上签名。本组无过敏史病例,均按要求做好禁食禁饮等术前准备。

3.1.3 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选用18G或20G静脉留置针,34例下肢静脉输液。2014年5月1日后遵从静脉输液推荐标准,30例选上肢静脉留置针连接延长管加长输液管道输液,方便术中用药,调至常规输液速度(60滴/min),麻醉医生据术中病情变化调节输液速度。

3.1.4 麻醉配合

本组病例均为全身麻醉,用通俗的语言给患者介绍麻醉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备好吸引器,协助麻醉医生观察患者的反应,做好生命体征监护。

3.1.5 手术体位安置与设备放置

患者取平卧位,用自行设计的U型垫固定头部,防止患者头部摆动而影响手术操作,抬高手术床头15°~30°,摆放时特别关注血氧饱和度,防止气管插管前移位而影响呼吸。两手臂固定于体侧。患者眼睑闭合,并用内四环素眼膏保护角膜和结膜,贴好双眼保护膜以防止消毒时消毒液进入眼内。仪器主机置于床头左侧,正确连接鼻内镜系统、冷光源、录像系统,依次将切割器导线插入主机,妥善固定并调试好。注意室内光线不宜太亮,以保持显示器的清晰。

3.1.6 术中管理重点

经鼻蝶窦入路脑垂体瘤切除手术操作视野小,需要减少术中出血,因此麻醉医生用药物控制性降压,使收缩压维持60~90 mm Hg[2],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本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出血少,手术时间2~2.5 h左右,未输血。

3.2 器械护士的配合

术前护士提前15 min洗手,协助医生用生理盐水清理患者鼻腔,络合碘消毒皮肤,铺单。再次检查手术器械完整性及手术物品准备情况,如有遗漏及时补充;协助常规消毒铺单后,递内镜给主刀者,在内镜直视下,将肾上腺素盐水浸泡过的脑棉片沿总鼻道填塞至蝶筛隐窝,使中鼻甲、总鼻道及蝶筛隐窝的黏膜血管收缩;递电刀切除患侧中鼻甲中后段,显示蝶窦前壁,递鼻窦钳和蝶窦咬骨钳沿蝶窦开口打开蝶窦。递反咬钳咬开鼻中隔后段,将左右鼻腔连通。递抽吸器给助手,由对侧鼻腔抽吸。在蝶窦前壁咬出大约2×2 cm骨窗,递上颌窦咬骨钳咬除蝶窦骨隔,进入蝶窦,咬掉鞍底骨质,形成直径约1.0~1.5 cm骨窗;用双极电凝灼闭鞍底硬脑膜上的血管,用取瘤钳、剥离子及筛窦刮等切除肿瘤,切除大部分肿瘤后,递30°、70°鼻内镜插入肿瘤囊腔,检查残余肿瘤大小和方向。请麻醉医师使用正压通气提高胸内压来增加颅内压,迫使鞍上残余肿瘤下降至鞍内,用筛窦刮向多个方向操作,尽量切除鞍内、鞍上残余肿瘤,用双极电凝止血;配合术者取左股前外侧筋膜及肌肉,或生物膜填塞修复脑膜,用止血纱布、可吸收止血海绵依次填压止血。术毕检查器械完好性能,并分类清点,交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

4 讨论

鼻内镜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微创手术,要求暴露好,配合难度大。手术室护士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手术室护士要有充分的仪器器械准备,掌握各种器械的名称及使用方法,熟悉手术操作步骤,及时准确传递器械,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维持手术要求的稳定血压,这有利于主刀医师的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7-308.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6例颅底脊索瘤的患者, 其中男性4例, 女性2例, 年龄在18~50岁, 平均28.5岁。其中头痛3例, 视力下降1例, 外展神经麻痹1例, 嗅觉异常1例。

1.2 手术方法

6例采取内镜辅助经鼻蝶入路, 应用30°硬性神经内镜, 确认蝶筛隐窝显露蝶窦开口, 在距此1~2 cm内上方切开鼻中隔黏膜, 处理肿瘤时先囊内切除, 再尽可能分离暴露肿瘤边界。肿瘤切除后, 如有脑脊液漏, 常规修补逐层封闭。

2 结果

手术近全切除肿瘤5例;次全切除1例;所有病例在术后7~10 d恢复了正常生活。1例病人术后发生脑脊液漏, 经腰大池脑脊液引流10 d漏液终止, 治愈出院。随访1例在术后16个月肿瘤复发。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患者因患颅内肿瘤疾病出现心理问题影响工作及生活。术前患者渴望得到最安全、有效治疗, 同时, 也担心手术以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从而产生焦虑情结, 影响治疗效果。所以我们针对这些患者困惑, 予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述, 使患者理解内镜辅助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方法的微创性、安全性以及优越性, 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安全感和信心感, 更好的配合手术, 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3.1.2 术前准备

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颅底脊索瘤手术是一个相对无菌的手术, 而鼻腔是一个有菌环境, 所以术前要保持口鼻腔的清洁。术前1 d用鼻毛修剪器清洁鼻腔, 2%氯霉素及呋麻滴鼻液滴鼻, 预防鼻黏膜炎性水肿。由于术后双侧鼻孔常规填塞膨胀海绵来压迫止血, 需要用口呼吸, 所以患者术前常规练习张口呼吸来适应术后的通气方式。术前对患者加强宣教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感冒, 减少或控制打喷嚏, 以防止术后用力排便、打喷嚏均可增加颅内压, 进而增加脑脊液鼻漏发生风险[4]。

3.2 术后观察和护理

术后全麻清醒前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转醒后床头抬高30°, 减轻术野渗血, 增加颅内组织重力作用对鞍底压迫, 利于伤口愈合。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颅底脊索瘤手术鼻腔内均有创面, 手术后应对血供丰富的鼻腔有无出血情况进行严密观察, 少量淡血性液在手术后24~48 h出现是正常现象, 术后3 d内对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监测, 观察有无频繁吞咽动在患者身上出现, 为方便观察出血量鼓励患者及时缓慢吐出口内分泌物。为减少出血制定护理措施, 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方法, 即进食 (冷流食) 可在术后6 h后进行, 进温半流食可在术后3 d, 粗硬刺激性食物及热饮应在2周内避免。为避免患者打喷嚏, 可让其舌尖顶上腭, 深呼吸而抑制喷嚏, 忌用力擤鼻, 强调鼻腔填充物不能擅自拉出。

患者术后鼻腔填塞, 改变了患者通气习惯, 用口呼吸使口腔黏膜干燥, 加之下降的吞咽、咀嚼、舌运动功能, 减弱的口腔自洁作用, 术后口腔感染可因食物残渣易于滞留口腔而易发生。因此, 有效的口腔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温湿纱布覆盖嘴上或常规涂石蜡油, 口腔每日用双氧水, 生理盐水等棉球进行2~3次的护理。

经鼻蝶入路颅底脊索瘤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就是脑脊液鼻漏及颅内感染。通常可出现术后早期, 因此, 需要观察鼻腔有无淡血性或清水样液体不断渗出, 询问患者鼻咽部有无流液感觉, 必要时做脑脊液定性实验确诊。一般脑脊液漏可在7~21 d后自行停止。如果硬膜修补不严密, 有较大的漏洞, 配合医师进行二次修补手术。预防颅内压增高及颅内感染有效方法是术后对擤鼻禁止, 鼻腔滴药及剧烈咳嗽, 忌用腹压。一般术后3~5 d可出现颅内感染, 患者可出现头痛、高热、脑膜刺激征、消耗症状, 甚至昏迷。

4 结论

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颅底脊索瘤手术后并发症是护理重点, 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不仅掌握常规护理, 更要了解经鼻蝶入路术后并发症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充分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 积极、有效的术后严密观察, 早期、及时、准确判断病情, 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保障手术疗效起到重要作用。该组1例术后脑脊液鼻漏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 术后患者恢复满意出院。

参考文献

[1]Fatemi N, Dusick JR, Gorgulho AA, et al.Endonassal microscopic re-moval of clival chordomas[J].Surg Neurol, 2008 (69) :331-338.

[2]洪新雨, 孙立超, 李蕴潜, 等.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显微切除斜坡脊索瘤[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0, 3 (33) :252-253.

[3]张亚卓, 王忠诚, 赵德安, 等.内镜经蝶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7, 3 (23) :163-166.

上一篇:多样化教学小学语文下一篇:生殖细胞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