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通货膨胀

2024-07-15

货币供给通货膨胀(精选10篇)

货币供给通货膨胀 第1篇

通货膨胀现象是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2007年CPI走高开始于年初粮食和食用植物油涨价, 加速于5月份猪肉价格突发性上涨, 全年上涨4.8%。其中, 食品价格涨幅达12.3%, 影响CPI上升4.1个百分点。2008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8%, 增幅同比高出5.3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4%。4月和5月CPI同比分别上涨8.5%和7.7%, 其中食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2.1%和19.9%, 仍然是主要因素。这一轮农产品涨价, 除了一些短期因素 (如2007年生猪发生疫病、2008初遭遇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等) , 主要是受中长期因素的影响。一是从1997年至2006年, CPI累计上涨9.5%, 平均每年上涨不到1%, 尤其是农产品价格多年处于较低水平, 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 农产品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必然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二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其结果是:一方面耕地逐年减少, 2002年以来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8820万亩;另一方面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2002年以来城镇人口每年增加近两千万人, 加之随着人民收入持续增长, 对农产品 (尤其是畜禽产品) 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 不论从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耕地有限、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大、农产品需求有一定刚性等决定了农产品价格由劣等条件的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决定) 看, 还是从农产品供求规律看, 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都是必然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表明, 农产品价格逐步上升, 从而使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逐步缩小, 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长期趋势。这个过程也是我国必然要经历的。问题在于, 由于前些年农产品价格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 使矛盾逐渐积累、集中爆发, 以至于去年以来食品价格上涨过快, 对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影响较大。上述种种现象表现出中国正面临着通货膨胀的潜在危机, 必须予以干预。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 因此, 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 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 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 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控制货币投放, 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 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 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本文拟验证我国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定量关系。

二、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分析

货币供给 (money supply) 是指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 (或收缩) 货币的金融过程。货币供给指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由家庭和厂商持有的政府和银行系统以外的货币总和。

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货币流通的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 现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认为是货币, 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信用工具 (如公债、人寿保险单、信用卡) 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

一般认为, 货币层次可以划分如下:

M1=现金+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其他支票存款;

M2=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散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M3=M2+其他金融资产。

基本概念通货膨胀 (Inflation) 一般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 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 导致货币贬值, 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 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 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 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 一旦超过了这个量, 纸币就要贬值, 物价就要上涨, 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 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 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 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 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 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 不能作为贮藏手段, 因此, 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 就会贬值。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 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 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 物价就上涨了一倍,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 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 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 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通货膨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无通货膨胀或极低度通货膨胀称之为稳定性物价。 (在若干场合中, 通货膨胀一词意为提高货币供给。因之, 若干观察家将美国1920年代的情况称之为“通货膨胀”, 即使当时的物价完全没有上涨。以下所述, 除非特别指明, 否则“通货膨胀”一词意指一般性的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 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上涨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实证分析

我们现在检验通货膨胀 (π) 与货币供给的自然对数 (LNM) 之间的协整关系, 首先进行平稳性ADF检验, 结果如下:

*表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原假设

**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原假设

现在我们验证两组变量是否具有协整关系, 先进行回归, 然后检验残差的平稳性, 得:

残差的ADF检验值为:-3.500399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 。因此通货膨胀 (π) 与货币供给的自然对数 (LNM) 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可以看出, 在我国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存在长期负相关的关系, 这表明, 在我国货币供给的调整并不能很好的治理通货膨胀。原因可能与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滞后有关系,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货币供给调控宏观调控。

四、完善我国通货膨胀治理的建议与对策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以下:

(1) 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当发生未预期通货膨胀时, 有固定货币收入的人以及债权人遭受损失。相反, 对于非固定收入者及债务人都是受益者。在现代社会中主要包括股票持有者、企业和国家。

(2) 对财产分配的影响。由于通货膨胀侵蚀着货币购买力, 使任何以固定货币数量计算的资产的真实价值也受到影响。对于持有不变价格财产的人来说其拥有的债券、银行存款的票面价值是相对固定的, 实际价值将随物价上涨而下降。对于持有可变价值财产的人来说, 则正好相反, 他们会因通货膨胀而受益。

(3) 对于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货膨胀造成人们对货币贬值的预期, 导致流通中的囤积居奇, 出现“投资不如投机, 生产不如囤积, 存钱不如存货“现象。导致生产下降, 通货膨胀恶化, 企业不再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而是乘通货膨胀之机, 抬高物价, 粗制滥造, 结果形成资源浪费, 生产能力降低, 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4)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短期看, 当有效需求不足而且社会存在闲置生产能力时, 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政府的投资性支出, 扩大总需求, 从而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从长期看, 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风险, 提高经营成本, 使生产投资下降, 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

(5) 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国家, 国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 出口商品价格也上涨, 从而影响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出口减少。而本国货币贬值, 必然导致进口商品价格降低, 进口增加, 致使国际收支恶化。

由此可见, 治理好通货膨胀对于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完善我国通货膨胀治理机制的建议与对策有:

1、完善供给机制

积极发挥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的作用, 努力抑制投资过快增长, 增加有效供给。一是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 强化对土地使用的审批和监督。二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增加粮油播种面积。利用国际市场, 调节国内粮油供求。三是大力加强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能源交通项目建设应适度超前。四是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步伐, 投资权直接下放给企业, 加强市场机制引导投资的作用;国家通过经济的、法律的手段, 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措施, 调控企业投资方向。

2、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 因此, 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 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 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 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控制货币投放, 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 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 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3、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 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 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 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 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坚持收支平衡, 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 主要采取紧缩信贷, 控制货币投放, 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 综合治理通货膨胀, 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 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4、完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操作工具脱离不了现代中央银行的三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再贷款和再贴现。虽然非市场的操作工具还有贷款规模控制和利率管制等等, 但“通货膨胀目标制度”起源于市场化的国家, 因而从来没有考虑过使用非市场的货币政策操作手段问题。值得指出的是, 鉴于公开市场业务具有灵活性和适宜微调的特性, 它日益为各国中央银行所钟爱, 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操作工具。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操作目标可以是基准利率或者基础货币, 但不能同时是两者。这是因为, 变动利率会导致货币供应量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 而调整货币供应量则会导致利率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兼顾两者是不可能的。在实践中, 各国中央银行可以根据本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点和历史经验, 决定适用本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这体现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又一包容性。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3]付霞.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分析[J].当代经济 (下半月) , 2008, (03) .

虚拟货币引发通货膨胀? 第2篇

因此我们要重新提起这个话题,看一看:虚拟货币到底是不是货币,或者说它在多大程度上与货币相关?Q币这样的东西,真的能引起通货膨胀吗?将来真正的虚拟货币会有什么不同?

Q币不是货币

首先,我开门见山地表明观点:我认为Q币不是货币。因为它只是作为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非一般等价物。Q币的商品属性大于它的货币属性。

用商品来充当等价物,具有悠久的历史。贝壳、贵重金属等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都曾充当过等价物,用来进行商品交换。这种特殊等价物不同于一般等价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们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Q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只不过是在一定范围具有交换功能的特殊商品。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许多这种东西,例如邮票、商场里的打折卡、游艺园内的游戏币等。从表面看,它们似乎具有货币的某些特征,但并没有人把它们当作真的货币来看待。

第一,有交换功能不等于是货币,这些特殊商品可以无条件用人民币来交换,但它们本身却不可以无条件地交换人民币。说明它们与人民币的交换条件并非对等。

Q币只是在腾讯服务所及的范围内流通,用来支付QQ秀、QQ游戏、QQ会员、QQ家园、QQ贺卡等具体服务的费用,出了这个圈,就像游戏币出了游艺场、打折卡出了所在商场一样,不再具有等价物的一般交换功能。

第二,货币有贵重金属作为抵押,而Q币是一种没有贵重金属作为抵押的信用凭证,它只能用服务商的商誉作为抵押,因此作为货币是不可靠的。

就Q币可以对应的物品,如游戏中的装备等来说,它们甚至不具备起码的保值功能。房地产也是一种可以交换的特殊商品,但与Q币性质也不一样。当前外资投资房地产,看中的是它本身既有使用价值,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Q币具有流动性,但却缺乏使用价值的保值性,因此作为投资对象是不利的。开个玩笑说,作为典当物,当铺都不会收的。

第三,人民币由央行发行,货币总量由央行决定。Q币由服务商发行,服务商只能决定Q币的数量,但不能决定货币总量。

有人担心Q币会引发通货膨胀,我认为毫无道理。不管有多少人用Q币,只要Q币不能形成与人民币交换的全国统一市场,不能实现对等交换,更主要的是只要人民币不因Q币而增发,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从字面来说,通货是指现金,只要现金不增发,何来“通货”的膨胀呢)。以上三个条件都是非现实的,因此不可能出现所谓对金融秩序的冲击。

第四,最重要的,货币不光具有价值,而且是价值尺度;而Q币只具有价值,并不能充当价值尺度。Q币既不存在利率那样的资本价格水平尺度可以调节价值,也不存在存款准备金比率那种的通货价格水平尺度可以调节价值。

Q币本身出现膨胀或贬值,是有可能发生的,但那不会是货币现象,而只是商品现象。也就是说,Q币对应的服务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可能引起Q币相对于这些服务的流动速度的变化。但要注意,此时人民币本身的价格水平(V)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许多人,包括专家,可能把货币价格与货币价格水平的概念搞混淆了。Q币的货币价格发生变化,与货币价格水平发生变化,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回事,不要在这里犯常识性的错误。

央行怎样面对虚拟经济

据《竞报》援引学者曹红辉透露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将在明年起草制定电子货币相关管理办法。”这是一条很重要的信息。如果属实,我认为央行应更加广泛地征求各方意见。按照以往经验,对发展过程中本质没有充分暴露出来之前的新事物进行规范,90%的可能,将是用旧的生产关系去束缚新的生产力,而违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

我个人10年以来,一直呼吁人们注意,在货币市场之外,已经出现了信息市场(不是信息产品市场,而是信息价值市场)这种现象。这意味着,电子货币的规律,只有在信息市场规律得到充分认识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得到理解;相反,就会把电子货币当作一种货币市场现象来理解,从而导入传统规范之中,限制其积极的一面的发展。关于这个问题,争议很大。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游戏币、Q币这些现象层出不穷,到了我们该正视的时候了。我认为问题的本质,是出现了“不完全信息市场”这种新现象。不正面面对,就会跟不上形势,落在国际潮流后面。限于篇幅,我只谈结论,而且点到为止。

第一种信息市场最接近完全市场,这就是股市。股市的本质不是货币市场,而是信息市场。这是虚拟经济的核心观点。之所以说它最接近完全市场,是因为在发达国家,股市可以同实体货币市场进行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对接。信息市场具有两大不同于货币市场的根本特点:第一,市场的交易量和价格水平(股指)不再由货币多少决定,而由信息决定,第二,市场不再由央行决定,而由网络结点上的参与者共同决定。这导致了货币理论新一轮的反思,要求从货币市场中分离出一个独立的信息市场。典型如斯蒂格里茨在货币经济学新范式中提出的注重信贷市场的观点、行为金融学中提出的行为观点等。

第二种信息市场是不完全的信息市场。典型如游戏市场、网络信息服务市场。其中已经出现游戏币、Q币这种“准信息货币”。我认为信息货币不是货币,它是在本质上不同的另一种东西(我下面还会谈到)。这种信息市场(包括其信息货币)的特点是,第一,没有在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形成统一市场,其等价物不能与货币进行对等交换;第二,它具有“信息+货币”的混合价值形态。像邮票一样,其价值一方面取决于面值,一方面取决于基于内容的信息;第三,其价值决定是分布式而非中央控制类型的。

央行面对两种选择,或者在金融和信托分离的观点上,抑制信息现象的独立化;或者在货币和信息结合的观点上,鼓励金融创新(不如说是信息创新)。对中国来说,这是个不容易的选择。

未来的信息货币具有何种特征

有一位记者非常坚持地追问我,假设Q币们具有发展前途,它会有成为虚拟货币的一天吗?那时的货币与现在的货币有什么根本不同?

据我所知,这个问题10年前就开始争论,至今也没有形成共识。我只能谈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从自然经济到工业经济,等价物的发展趋势,是由特殊等价物向一般等价物方向发展;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等价物的发展趋势,将是由一般等价物向特殊等价物复归。

第一,信息货币的本质,将是“等价+不等价”的“一对一”对价物。对价是个法律概念,它强调对等,但不一定相等。所以不是等价物,是对价物。它将包含两种构成成分,一是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成分;二是起特殊对价作用的成分。这种本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物一价。但一物一价,并不完全否定一般等价,而是在P2P交换中,首先进行社会化网络询价,确定一个半成品价格,在此基础上通过讨价还价形成完全的个别价格。

第二,信息货币的形式,将是“货币+语言”的行为金融方式。由于“讨价还价”成为个性化生产条件下“一物一价”定价的主要方式,货币就退居基础地位,而由语言主导“议价”过程。通过语言确定的,主要是不可比较之物的心理价格(行为价格)和意义价格。目前的拍卖,就接近这种形式。

第三,信息货币是基于电子网络的分布式的价值中介。它的整体价格水平将是由分布式的网络节点,以信息化的方式决定,并且与服务、自我服务本身内在相联,密不可分。随着生产与消费的合一而被扬弃。

Q币也许坚持不到那一天,但它如果要向那个方向坚持,最低限度要记住一个原则:不要去模仿传统货币,一定要同一对一的信息服务,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发展壮大。

货币供给通货膨胀 第3篇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8年11月起5次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 3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基准利率从2008年3季度末的6.57%下调至4.68%。2009年1-8月, 中国新增贷款8.15亿元。大量投放的基础货币, 一旦遇上经济的复苏, 会引起货币乘数的增大, 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将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 将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而通胀和货币政策预期是我国股票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货币当局的每一个货币政策都将对股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 研究中国超额货币供给 (M1、M2) 与通货膨胀、股票市场的相关性, 把握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对实现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增长率高时, 通货膨胀率也高;而货币增长率低时, 通货膨胀率也低。张国洪 (2005) 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验证了我国超额货币供应是CPI物价指数的原因, 而CPI物价指数作为超额货币供给的原因则被拒绝。和立道和范修礼 (2010) 撰文通过对货币超额供给可能带来的问题分析, 得出中国国内市场在未来短期内可能产生通货膨胀结论。

Mookerjee.R.Qiaoyu (1997) 通过对新加坡股市的研究, 证实股价与货币供给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股市波动先于货币供给量的波动。钱小安 (1998) 用静态回归分析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相关年份的货币供应量和股市价格的线性相关性进行分析。刘志阳 (2002) 的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与股价指数存在正相关, 具有一定的显著性, 但相关系数不大。

三、数据与实证分析

(一) 中国超额货币供给现状分析

1. 以MV=PY为指标

(1) 理论分析。货币的超额供给, 即货币的供给量大于货币的实际需求量。根据费雪的现金交易说, 货币的总量M与整个经济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支出总量PY具有一定的关系。PY与M的比值为货币流通的速度, 在短期内视为常数, 则货币的供给量 (M) 就决定了价格水平 (P) 。可以得到公式:

两边去对数并分别对时间t求导得:

将V视为常数, 以上式子可以写成:

由此可以看出, 若, 货币出现超额供给, 所以我们可以以的差额作为衡量货币超额供给的指标。从式子来看, 就是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以及国民生产总值 (GDP) 增长率的差额计算。

(2) 数据分析及结论。经理论分析, 结合我国1990到2009年的M2、GDP的年度数据, 如下表:

数据来源:M2增长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官网;GDP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CPI增长率来自中国统计局官网以及人大经济论坛。

从表中可以看出, 1991年到1993年, 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失衡, 政府改变政策, 调节经济运行机制使超额货币供给现象有所好转。从1997年到2000年, 亚洲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段时间我国政府采取了凯恩斯模式的经济发展道路, 较为平稳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短期内使经济走出低迷, 但是这种长期性的依靠政府的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存在很大弊端。我国存在比较严重的超额货币供给现象。

2. 以M2/GDP为指标

M2/GDP这一指标实际衡量的是在全部经济交易中, 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所占的比重。比值越大, 说明经济货币化的程度越高, 通胀压力也越大。由图1可以看出, 我国GDP取得巨大增长的同时, 我国的M2增长的速度更加迅猛, M2/GDP的比率一直在上升。从1991年的19349.9到2009年的606225.0, 增长的幅度更为巨大。

(二) 实证分析超额货币供应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 货币供应量、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1) 模型的构建。根据费雪货币数量论, 得到方程MV=PY, 本文以M2代表货币供应量, 以CPI代表物价指数。因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会受前一年的CPI增长率影响, 而货币供应量又会对后期的CPI产生影响, 考虑到CPI与M2均为月度数据, 而GDP为年度数据, 以及VAR模型中不再区分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因此可以减少由于主观判断有误而增厚假的联立方程组模型中的不确定性, 所以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的VAR (2) 模型。

(2) 数据的选取和处理。选取的数据从1991年开始, 截止2009年结束, 数据的选取考虑到中国的宏观历史状况, 90年代, 改革开放取得明显成效, 国家经济各方面步入正轨, 经济生活更有秩序, 更值得观察研究。

对三个变量做一定处理以减少异方差的影响及实现非线性关系的线性化处理:

Ct=CPIt-CPIt-1 (CPIt-1选取1991年, 即以1991年值为基数)

(3) VAR模型结果及分析。在以上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Eviews5.0进行分析, 得到了VAR (2) 模型的估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于各个方程的判定系数较高, 分别为0.884169、0.883787、0.951363, 所以各回归方程的拟合较好, 这就说明了在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

(4) 因果性分析。为了更好地观察货币供应量、国内生产总值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在回归分析之后再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初步选取滞后阶数, 估计VAR模型, 对残差进行正态检验, 最终确定选取滞后期为2, 这也符合实际经济情况。

从表中可知, 长期来看, 考虑到前期以及后期的因素对CPI的影响, 则CPI的增幅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具有因果关系。另外, 国内生产总值不是CPI的Granger原因。无论从滞后期为1还是2来看, CPI的增长率不是货币供应量的Granger原因, 这是单方向的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 广义货币供应量在长期中会作用于物价指数, 而国内生产总值对物价指数不具有因果性。一旦货币超额供给达到一定的数量, 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所以制定货币政策时, 既要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 又要控制货币的发行量以避免潜在的通胀的发生。

2. 超额货币供给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分析

(1) 数据的选取和处理。笔者选取上海综合证券指数1997年到2010年的月度据研究。与并分别选取了M1、M2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指标。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包括储蓄存款, 而这部分的资金进入股市的数量相对较少。考虑到对数据非线性化的线性分析, 分别对M1、M2、SZ (上证指数) 做对数处理, 记为ln M1、ln M2、ln SZ。

(2) 模型的建立。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分别对ln M1和ln SZ、ln M2和ln SZ进行回归分析。

(3) 检验结果。回归分析如下: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4) 结论。比较M1、M2对股票指数的影响时发现, M1相对M2来说与股票指数的相关性较大。M2是由M1加上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2中大于M1的这部分货币不会直接进入股市, 所以M2与股票指数的相关性相比M1较弱。

ADF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 货币供应量在短期会影响股票价格指数, 但不是主要因素。从长期来看, 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指数没有均衡关系 (ADF检验显示的是不平稳) 。

五、总结

货币供给通货膨胀 第4篇

【关键词】 通货膨胀 CPI M1 格兰杰因果关系 协整检验

1. 问题的提出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大部分时间内都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通过比较1980年至2011年间的数据可以发现,名义GDP到2011年底为止已经达到471564亿,大约是1980年GDP的100倍,这样的一个成绩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居于美国。然而这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国内的物价水平也开始不断升高。

最近的一次通货膨胀从2006年开始,从2006年开始我国的CPI开始出现明显持续的上涨。与此同时,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也发生明显的变化。一般来讲,随着国内产出的增长,一个国家的货币供應量也会相应的不断增长。但是对于中国来讲,以1979年为分界岭,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开始突然提速,当年的M0、M1和M2增速分别达到26.33%、27.68%和25.80%,而当年 GDP 的增长也只有7.6%。

虽然通货膨胀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并常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货币因素一般来讲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那么对于2006-2011年的之间的这次通货膨胀来讲,货币供应量变化是否存在与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2. 通货膨胀及其相关概念综述

消费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由于CPI通常被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将国家统计局每个月公布的CPI作为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

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讲可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MO 为流通中现金;

M1 = 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十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

M2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存款性质的存款(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是广义货币量;

M3 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

由于狭义货币供应量M1流动性较强,因此本文取M1为衡量货币供应量的指标。

3. 实证分析

3.1研究方法及数据选择

本文选取2006年1月到2011年12月的每月的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以货币供应量M1和物价指数CPI相对于上年同月的变化率为考察对象,分别记为m1r和cpir。

3.2单位根检验

分别对m1r以及cpir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其序列平稳性。检验结果如下:

上面表1中ADF检验表明,cpir序列和m1r序列的ADF值大于5%临界值,因此我们可以接受原假设,得知cpir序列和m1r序列有单位根是非平稳的。

因此我们对cpir以及m1r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面表2的ADF检验中我们可以得出cpir序列以及m1r序列是一阶单整的。

由于cpir序列与m1r序列同阶单整,因此我们可以对cpir序列以及m1r序列做协整检验,以检验两者之间是否有长期的协整关系。

3.3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3可以知道,存在1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在5%显著性水平可以接受。故认为M1同比增长率和CPI增长率之间有且只有一个协整关系。

3.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我们对cpir和m1r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确定滞后阶数为3。检验结果如下:

根据检验结果可判断,货币供应量M1变化率能有效的解释CPI变化率。因此货币供应量M1变化率和通货膨胀变化率存在着唯一的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4. 结论与建议

4.1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4.2在2006年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货币M1供应增长与国内市场的物价波动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其中M1是指狭义货币供应量。

4.3一方面,目前偏快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会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所以应当采取措施降低货币供应增长率。

参考文献:

[1] 张国洪,曾永平.通货膨胀及紧缩与货币供应关系的实证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3):39-41.

[2] 黄贤国.中国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元朝货币制度的演进及通货膨胀研究 第5篇

一、元代的货币

元朝承袭了宋金的货币制度, 实现了纸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 使纸币成为唯一的法币。从元世祖中统元年到元朝灭亡, 元代纸币的发行与流通大体经历了中统钞法、至元钞法、至大银钞、至正钞法等演进阶段。

(一) 中统钞的发行与流通

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 蒙古政权已经开始使用纸币。太祖二十二年 (1227) , 便宜行元帅府事何实以丝为本位, 在博州 (今山东聊城) 发行了名为“会子”的纸币。忽必烈登基后, 为适应统一形势需要, 决定进行币制改革。中统元年 (1260) 七月, 诏令印造“中统元宝交钞”。以丝为本位, 以两为单位, 规定丝钞二十两为银一两。同年十月, 又令印造“中统元宝钞”, 以银为本位, 以钱若干文为单位, 面值分为十等。中统钞是可以与金银相易的可兑换信用货币, 为商贸交易提供了便利。

中统钞的流通经历了由稳定到贬值的过程。发行初期, 政府严格控制发行量。据统计, 从中统元年 (1260) 到至元十二年 (1275) 的16年里, 共发行中统钞1697273锭, 平均每年发行约106079锭, 年人均发行占有额为2884.9文, 币值稳定, 流通状况良好。从至元十三年开始, 由于战事频繁, 元政府为填补财政亏空, 中统钞发行额大增。至元十三年到至元二十三年的11年里, 元政府共发行中统钞12618278锭, 平均每年发行约1147116锭, 年人均发行占有额约为5290.9文。在11年的时间里, 元政府所发中统钞是此前16年所发总额的7倍多。至元十九年 (1282) , 王恽在论及钞法时指出, 中统钞一贯只相当于旧时的一百, 即物价已经上涨了10倍。

(二) 至元钞的发行与流通

由于中统钞法被严重破坏, 难以支撑财政需求, 元政府于至元二十四年 (1287) 三月下诏颁行由尚书左丞叶李拟定的《至元宝钞通行条画》, 印造“至元宝钞”。至元宝钞面值从五文至二贯, 分为十一等, 为不兑现纸币。至元钞发行后元政府财政状况并未好转, 反而由于军费等公务性开支浩大, 更加拮据。为解决这一问题, 政府大行印发钞币。据统计, 从至元二十五年 (1288) 到至大二年 (1309) 的22年里, 元政府共发钞币合中统钞84628230锭。以此而计, 这22年所发至元钞为此前27年内所发中统钞总额的近6倍。至元钞的巨额发行, 加剧了通货膨胀, 物价持续上涨。大德、皇庆年间, 时人郑介夫说:”金物价日贵, 钞价日贱, 往年物值中统一钱者, 今值中统一贯”。

(三) 至大钞的行废

武宗至大元年 (1308) 二月, 中书省以国家币藏空竭, 奏请动用钞库中的银本以救急。为应对财政危机, 至大二年九月, 元政府再次进行币制改革, 发行“至大银钞”。至大银钞面额从一厘到二两, 分为十三等。至大三年, 发行至大钞145万锭, 合中统钞36259200锭, 是中统元年到至元二十三年27年所发纸币总额的2.5倍, 创元代发行纸币额最高纪录。可想而知, 这样一种纸币注定难以持久。因此在至大四年四月, 元政府便以其“倍数太多, 轻重失宜”为由下令将其废止。之后, 元政府下令恢复中统钞和至元钞的发行和流通。据统计, 从至大四年到元顺帝至正元年 (1341) 的25年里, 共发行中统钞和至元钞129096040锭, 年人均发行占有额约为60436文。纸币流通量的剧增, 使通货迅速贬值, 不仅没有解决财政困难, 物价反而进一步上涨, 人民生活更加艰难。

(四) 至正钞的发行与流通

元顺帝即位之后, 钞法问题已十分严峻。鉴于“钞法篇虚, 物价腾涌, 奸伪日萌, 民用匮乏”的形势, 朝廷决定币制改革。十一月, 元顺帝正式颁布币改诏令, 发行“至正交钞”, 与至元钞一并通行, 至正钞一贯值至元钞两贯。至正钞发行不久, 农民起义便成燎原之势, 元政府军费开支随之大增。为救急, 元政府大量印发纸币, 纸币的滥印必然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物价飞扬。至元年间, 马价每匹在中统钞50~90贯, 到了至正十四年每匹涨至中统钞5000贯。

二、元代的通货膨胀

元朝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纸币管理制度, 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但元代通膨胀非常严重, 究其原因, 除了滥发纸币之外, 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 生产萎缩, 商品供给不足

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条件下, 要保持币值稳定, 货币发行量应与社会商品总价格成正比。可是, 在元代中后期, 一方面政府大幅增加纸币发行量, 另一方面社会商品生产却陷入萎缩, 两者背道而驰。据不完全统计, 元代曾发生天灾513次之多;土地高度集中, 租税异常沉重, 元后期的税额比元初增加了二十倍以上。这使得民不聊生, 势必造成整个社会商品供给的不足, 出现“物重钞轻”的局面, 引起物价上涨。

(二) 财政开支庞大

元代年年用兵, 大肆征伐, 军费庞大, 财政压力巨大。至元二十四年 (1287) 大举南征, 仅自元旦至二月中旬已支付军费五十万锭, 即两千五百万贯, 等于唐天宝年间全国税收的十倍。财政亏空严重, 朝廷却以滥发纸币来填补, 结果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三) 动用纸币发行准备金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 关键在于具有与纸币发行量等同的准备金。没有准备金或不能以兑现的方式调节流通中的纸币数量, 则纸币几乎废纸。元政府在前期曾建置准备金, 但自至正十三年 (1276) 以后, 存贮于各处的金银逐渐被挪作他用, 发钞无所依凭, 钞所以日轻。

三、元代纸币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 纸币的可靠性

纸币的发行权必须掌握在国家手中, 增加其可靠性, 避免发生货币危机;币制改革应该循序渐进, 避免因不恰当的改革措施使得制度与经济情况不相适应, 最终造成货币制度的崩溃。

(二) 纸币的稳定性

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 为使人民币更具竞争力, 必须使其币值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增加在世界货币市场中的份额。

(三) 建立完善的危机应对机制

纸币的发行引起的通货膨胀的加剧, 导致货币制度崩溃, 最终使得政权瓦解。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危机应对机制, 逐渐适应并融入国际货币体系, 循序渐进, 提高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精诚, 李祖德.货币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39-96.

[2]姚遂.中国金融思想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4, 125-164.

货币供给通货膨胀 第6篇

本文所讨论网络虚拟货币, 是网络运营商或门户网站发行的游戏币性质的“货币”符号, 起初是以娱乐为目的, 方便网民消费网站上的增值服务和优化网络游戏而设计的。典型的代表, 比如国内的Q币、百度币, 国外的“林登币”等等。但是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虚拟货币已经突破游戏的界限, 不再是单纯的游戏币, 甚至已经突破虚拟世界走向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因此, 我们这里讨论的网络虚拟货币是由网络运营商或门户网站发行的, 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手段, 以电子数据 (二进制数据) 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 并通过网络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一种“类货币”符号。

显然, 网络虚拟货币目前还不是真实货币或者法定货币, 但是其特有的“类货币”性质对货币供求、实体经济等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此, 本文就网络虚拟货币的发展对货币供给及其内生化到底存在什么影响的问题, 分别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重点讨论。

二、网络虚拟货币运行机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原则上, 从单一的网络虚拟货币发行商来说, 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量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增值服务 (虚拟产品或服务) 的实际需求, 即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只是一个简单的“产品”销售过程。但是从总体上或实际上来说, 网络虚拟货币的职能和运行机制要远比这要复杂得多 (为了使问题简单化和便于分析, 这里忽略网络虚拟货币的非法获得) 。在具体分析之前, 为使问题简单化先做两个假设:一是网络虚拟货币的流通速度与法定货币的流通速度相等;二是在网络虚拟货币领域内不存在信用借贷机制, 即无法创造更多的网络虚拟货币。由于目前网络虚拟货币主要扮演支付手段的职能, 下面分别从不同的运行机制来分析:

(一) 完全用于虚拟产品的消费

网络虚拟货币是消费者从银行取出货币从发行商那里购买的, 而且买来的网络虚拟货币只用来消费网站上的虚拟产品, 且发行商再把出售网络虚拟货币获得的货币存入银行。这种运行模式的网络虚拟货币的供给完全取决于其需求, 即网络虚拟货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完全重合。在这个过程中, 货币的供应量没有变化, 就整个货币流通体系来说, 用于和网络虚拟货币交换的货币还是进入了流通领域, 并通过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衍生出新的货币。因此, 这种情况的货币供给机制和传统的货币供给机制一样, 即网络虚拟货币的存在只是支付方式的创新, 不会影响到我们整体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

(二) 部分用于虚拟产品的消费

国内原则上, 不存在网络虚拟货币与人民币的互兑渠道, 但是实际上还是存在网络虚拟货币与人民币的互兑平台。因此, 这就使得问题变得复杂化了。与前一种情况类似, 网络虚拟货币还是消费者从银行取出货币从发行商那里购买的, 发行商还是把获得的货币存入银行。这一层面而言, 货币供给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与前一种情况不同的是, 这里的网络虚拟货币没有全部用于网上虚拟产品的消费。比如, 假使一半的网络虚拟货币用于网站上的虚拟产品的消费, 一半用于实物的交易 (例如, Q币用来下载瑞星杀毒软件) 。用于网络上虚拟产品消费的部分, 与第一种情况分析一样, 货币供给机制没有发生变化, 这里不再分析。主要讨论用于和实物交易的, 并实现和真实货币双向流通的网络虚拟货币。假设现在消费者手中剩有1/2份额的网络虚拟货币, 用于现实生活中实物的消费, 而实物生产者用获得的网络虚拟货币再进行消费或者在与真实货币互兑的交易平台上转让给其他人。这个过程是网络虚拟货币与厂商提供的产品的交换过程, 其中没有真实货币参与, 整体的存款数量仍然没有改变, 真实货币的供给没有发生变化。因此, 在整个运行过程中, 一方货币的持有量减少对应着另一方的货币持有量增加, 真实货币的供给没有发生变化。但是, 在消费者与实物产品的生产者的交换过程中, 没有真实货币的参与, 这意味着真实货币的使用空间被网络虚拟货币挤占了, 即在这个领域网络虚拟货币代替了真实货币的职能, 产生的效果就是实际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1/2份额。

另外, 除了上面讨论的网络虚拟货币的不同运行机制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外,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补充:虚拟活动中产生的网络虚拟货币。这种情况比较复杂, 这种网络虚拟货币不是消费者用真实货币从发行商那里购买来的, 而是因为参与了一些网上活动“挣”来的。它们在网络经济甚至整体经济的运行和从发行商那里购来的没什么区别。但是一旦实现了与真实货币的互兑, 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实际货币供给量等额的增加, 创造真实GDP。

三、网络虚拟货币发展对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影响

现在金融理论认为, 货币供应的内生性还是外生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的类型, 市场经济越不成熟, 信用制度越不发达, 货币存量定义越狭窄, 它就越符合外生性的要求。市场经济越成熟, 信用制度越发达, 货币存量定义越广泛, 由于金融创新、市场开放、金融市场全球化和网络虚拟经济的繁荣发展, 货币供应则越表现为弱外生性, 更常见的是内生性。那么, 货币供给内生性指的是货币供给是经济系统中的内生变量, 决定货币供给变动的因素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 中央银行难以控制;货币供给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给是经济系统之外的外生变量, 即并不是由经济因素, 比如收入、储蓄、消费、投资等因素决定, 而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由于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总量的基础, 也是货币政策得以存在的基石, 因此网络虚拟货币的发展对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内生性的影响直接演化成中央银行对实际货币的控制能力。

(一) 货币供给外生性理论的发展

在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 凯恩斯认为市场缺陷的存在使得政府有必要对经济运行施加必要的干预, 政府干预的主要手段是货币政策, 通过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 货币由乘数效应再对就业和产出产生实质的影响, 货币供给被赋予了极强的外生性特征。在随后诞生的货币主义学派则认为, 短期内货币供给是内生的, 它是价格、收入等变量的函数, 但是长期内货币供给是外生的, 是由中央银行控制高能货币所决定的。到20世纪60年代, 传统的金融理论、金融体制受到了冲击, 在对付通货膨胀、滞胀等问题上, 货币政策显得无能为力, 人们对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此时, 耶鲁学派代表人物托宾在资产选择理论中进一步考察了影响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因素, 认为公众的资产偏好和资产选择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到后凯恩斯的经济学家, 他们又进一步深化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理论, 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也孕育在经济运行的内生性之中, 货币的需求引致货币的供给, 并考察了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得出金融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差异, 是货币表现出更强的内生性。

(二) 网络虚拟货币发展对货币供给属性的影响

我们知道, 在网络金融中虚拟货币 (包括电子货币、网络货币) 的产生, 正在使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像完全的内生性方向转化。那么, 网络虚拟货币这个“类货币”性质的新生物会不会对内生货币供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呢?按照传统的金融理论, 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取决于两个因素: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一般来说,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来改变基础货币的数额, 但对于货币乘数的控制就不那么容易了。在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里面, 中央银行在银行超额准备金率、流通中货币与支票存款比率、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三个方面难以掌控。尤其在流通中的通货与支票存款比率上, 中央银行显得更无能为力。根据标准的资产选择理论, 财富的所有者将会以何种资产组合方式来持有财富主要取决于财富变动效应、预期报酬率变动效应、流动性变动效应。

从网络虚拟货币可以兑换实物, 就意味着它某种程度上参入到了实体经济。从它实现了与人民币互兑的那一刻起, 它就影响了我们经济生活, 甚至创造了实际GDP。换句话说, 持有网络虚拟货币就是一种持有财富的象征。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 网络经济在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网上交易也会越来越多, 网络虚拟货币的持有量也会不断增长。当用网络虚拟货币与实物商品进行交易时, 这个交易过程中没有货币参与, 即意味着网络虚拟货币挤占了现金的活动空间, 使得对现金的需求量下降, 进而现金与支票存款比例下降, 货币供给表现出更强的内生性。另外, 虽然现金的流动性很强, 但是在借助互联网才能完成的交易中, 现金显得还是很无能为力。因此, 网络虚拟货币的发展, 使得货币供给表现出更强的内生性。

四、结论

网络虚拟货币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实体经济中的实际货币供给余额, 并使得货币表现出更强的内生性。这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由于, 目前网络虚拟货币还不是真实货币, 还不能像对待货币一样来监管它, 但是为了网络经济健康、有序、持久的发展, 正确的认识它的存在产生的影响显得非常的重要。

参考文献

【1】欧阳勇网络金融: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徐英富货币银行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杜佳货币金融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尹龙网络金融理论初论——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影响[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货币供给通货膨胀 第7篇

通货膨胀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经常出现的经济现象,尤其是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通货膨胀常常困扰着各国的经济运行。学界对通货膨胀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比较典型的有:新古典综合派的保罗·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的意思是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现代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物价的普遍上涨就叫做通货膨胀”。我国的经济理论著作和货币银行学教科书中一般将通货膨胀定义为:“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持续全面上涨的货币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问题也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发生过五次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4—1985年、1987—1989年、1993—1995年、2007年至今。可以说,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已经形成这样一个发展周期,即每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就会遇到一次通货膨胀;然后治理,将经济发展速度降下来;等治理完之后,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又重新启动,而新的通货膨胀则又在酝酿之中,形成这样的一个经济发展周期。因此,通货膨胀是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一个必须经常注意的大问题。

二、2007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原因的货币分析

“通货膨胀无处不是货币现象”,当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时,必定会导致物价的上涨。从长期来看,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在短期中,货币供应量也是引起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货币量增加引起总需求量增加,从而就成为通货膨胀的源泉。因此,通货膨胀之所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一国的钞票发行太多了。

对于通货膨胀程度的度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即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以及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目前我国较多地采用CPI来衡量通胀水平。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7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2007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是1996年以来最高的。2008年上半年,我国CPI同比上涨7.9%。经济学家通常把CPI超过5%看作是严重的通胀。从2007年9月以来我国CPI指数已经连续几个月达6%以上。而且,2007年全年CPI指数也达到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些都说明以物价持续普遍上涨为特征的通货膨胀已经出现。

一般说来,通货膨胀的原因可以是成本推动型,也可以是需求拉动型及结构性通货膨胀。但是,从一般意义上来看,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套不上哪种类型,它完全体现了中国式的特征。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同样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先由两大资产价格上涨(楼市与股市),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发全面通货膨胀。最近的新一轮中国式的价格上涨是从房价开始的,也就是说从政府完全垄断的产品开始的。但是我国住房投资不计入CPI体系,所以在开始阶段这种价格上涨并未反映在CPI上。当这类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最后传到食品类消费品时,这种市场最为弱势的产品的价格上涨意味着我国的全面通货膨胀已经开始了。

广义货币M2,是衡量一国每年投放货币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2002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6.8%;2003年至2007年,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9.6%、14.6%、17.6%、16.9%和16.7%。2008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近几年的货币供给超常增长,2001年以来我国M2增速一直远远高于每年GDP的增长速度。我国的M2与GDP的比例高达160%以上,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货币投放长期超经济增长,导致市场上货币投放量过大,引发纸币贬值,乃至进一步引发物价普遍上涨且涨幅较大,这才是通货膨胀发生的根本原因。

导致我国货币投放量过大引发流动性过剩的具体原因,我们可以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方面来具体分析。

1、投资方面。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2003年以来固定投资过热;而且由于我国利率政策长期偏低,导致银行贷款过多,进而造成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大量过剩。2003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猛涨。固定资产投资2003年为5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7%;2004年为7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2005年为8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2006年为109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2007年为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拉动了能源、原材料等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也导致了国民收入中投资和消费比例的严重失衡。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同时,投资和消费的比例结构和三次产业结构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日趋严重。在这样的状态下,过高的经济增长和过快的投资增长会成为出现通货膨胀的动因。我国在1988—1989年、1993—1995年曾出现的经济过热,就是由于投资的过快增长导致了高通货膨胀的出现。这可以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几次通货膨胀的共因。

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必然导致银行发放贷款的增多。2004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4.5%;2005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3.0%;2006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1%;2007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2万亿元,同比增长16.1%;2008年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在我国目前的这一轮通货膨胀中,银行信贷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一方面资产价格重估和上涨使得企业进行抵押融资的能力大为增强,促使银行信贷扩张,而银行信贷的扩张又将进一步加剧投机需求,推动股票、房地产等价格的上升,形成资产价格上涨和银行信贷扩张的相互推动格局,并且形成了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之间的共生关系。从数据分析来看,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幅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并且储蓄存款量巨大。信贷规模过大,一方面会导致银行的资金利用率呈超负荷状态,使得资金补充率下降,此时银行有更大的货币派生动机,迫使货币的供给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信贷规模过大,盲目投资和资金的低利用率现象也会有所抬头,这样会导致市场的需求增加,造成资源的相对短缺和供给的相对不足。在这两种作用力的共同影响下,会出现价格水平的上涨,引发通货膨胀的压力。

再从我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存款的贷存比、存贷款差额来看,贷存比逐年下降,存贷款差额逐年扩大。如下表(表一)所示:

我国目前的贷存比与国际公认的75%的贷存比相比,明显偏低,而且存贷款差额逐年大幅增加。这说明,我国金融机构吸收资金的速度大于消化资金的速度。大量资金积累在金融机构,造成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的大量过剩。

2、出口方面。

由于我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及出口优惠政策,导致出口过多,出口顺差连年巨额增加,外汇屡创新高,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被动购入外汇形成外汇储备,同时相应投放等值的基础货币,进而导致货币发行量增加。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推行“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战略,实行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对外贸易政策,导致多年来贸易顺差严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贸易顺差最多的国家。2007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528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亿美元。2007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全年贸易顺差达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下图为我国2003年以来外汇储备情况:

贸易顺差的扩大直接导致外汇储备的增加。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我国的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约占70%。外汇的大量流入,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外汇储备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它的增加无异于投放基础货币。外汇储备增加越多,人民币的发放增长越快。这是因为在当前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被动购入外汇形成外汇储备,同时相应投放等值的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目前,央行为收购这些外汇储备就需要发行货币超过8万亿元。可见,强制结售汇制度,导致大量外汇占款已成为影响我国总货币发行的主要力量。当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形成“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的局面,导致价格水平上涨。

外汇储备的连年激增,使得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国际热钱流入。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8.0702,比上年末升值2.56%;到2007年末,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7.3046,比上年末升值6.9%;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8月2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345元。自2005年7月中央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效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大了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幅度,也为人民币的缓慢升值提供了条件,使得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加强。在此趋势下,大量国外投机性短期资金(又称热钱、游资)纷纷进入我国,企图在人民币升值后从中获得巨额利差,再将其兑换为外币撤离我国。从我国前一段时间的情况看,国外热钱在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同时,在其他市场如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也在不断寻找套利机会,导致资本市场价格飞涨。尽管国外热钱的具体数值无法进行准确测量,但从相关数据来看其规模应该不会小。根据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热钱涌入后央行要发放相应数额的基础货币进行兑换,这无疑加大了货币的供给量。

3、消费方面。

由于我国居民收入率一直较低,造成消费率偏低,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同时又因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居民对未来预期支出增加。所以出于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考虑,往往储蓄率过高,这也造成我国的流动性过剩。从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来看,与许多国家高达70%左右的居民收入率相比较,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收入率不仅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而且还呈现了略有下降的变化趋势。从2002—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例反映的我国居民收入率,分别为55.2%、55%、53.6%、45.7%、45.3%、44.9%。居民收入率较低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造成了我国消费率偏低。就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例反映的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不仅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而且还呈现了略有下降的变化趋势。从2002年—2007年,以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例反映的我国居民消费率,分别为45.8%、44.7%、43.5%、36.8%、36.5%和36.17%。

造成我国目前内需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老百姓面临着的养老难、看病难以及子女入学难、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由此造成老百姓的预防性储蓄很高,不敢把手头有限的钱完全用于消费,这也从另一方面加剧了我国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又因为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投资渠道狭窄,被扭曲了的高价格吸引,老百姓只好把存于银行体系的存款的大部分或全部取出集中投入股市和房市,并且换手交易频繁,使得股票市场投机严重、房价节节攀升,泡沫程度越来越高。股票、房价大跌后,老百姓不仅赚钱、获利的愿望没有实现,有的甚至血本无归。

三、长期政策调整的对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知,当前我国产生的新一轮通货膨胀,其根源在于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和对外经济结构失衡的矛盾。在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上,笔者认为我们既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减少流动性的基础性货币数量,更要从解决国内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源入手,采取相应的财税政策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和对外贸易结构失衡的矛盾。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结构。(1)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内需问题,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目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瘸腿的是“内需”这条腿。因此应当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等多种手段,一方面积极增加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另一方面,也应采取措施大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2)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放松强制结售汇制度,增加企业和居民外汇持有量;同时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境外投机资金进入国内。(3)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过快增长。(4)改善民生,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价格过快上涨造成的不利影响。一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农产品补贴,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二是通过财政加大对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的投入,以改变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的状况,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促进消费的合理增长。

参考文献

[1]周宗安、尹洪霞:货币银行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梁小民:经济学是什么,[M],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3]易宪容:中国通货膨胀之原因与特征,[J],中国乡镇企业;

[4]刘自敏:我国历次通货膨胀的比较分析,[J],董事会,2008;

[5]孙玉妮:浅析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5);

[6]张晓第: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特征、成因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

[7]许光建: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特点、成因及治理,[J],中国国情国力,2008年第5期;

[8]张芳芳:2007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8(,6):28—31;

货币供给通货膨胀 第8篇

一2012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由于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 2012年诱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1. 粮食价格趋于平稳, 非食品作用凸显

中国已经经历了从2004~2011年粮食连续八年的增产, 国内粮食储备充足, 2012年中国如果没有较大的自然灾害发生, 即使在天气中等或中等偏差的情况下, 国内粮食也不会出现短缺现象, 从而可预知2012年中国粮食价格不会有大幅度的上升, 而且今年粮价有可能呈整体回落的趋势, 甚至个别粮食价格还将下跌, 比如玉米。因此食品将不再是推动CPI上涨的首要因素。

2011年非食品类价格上涨如加工维修服务、家庭服务、服装价格等均创历史新高, 但对CPI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但由于这些非食品价格上涨均与人力成本上升有着密切关系, 而工资是刚性的, 一旦涨上去就很难再下来。因此, 在2012年, 随着食品价格趋于平稳甚至下滑, 而非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将成为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

2.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很大

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更为复杂, 由于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将呈现出高位震荡的局面, 震荡幅度可能比2011年更加剧烈。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由于受国际情况的不稳定性的影响存在上涨预期。比如原油, 由于最近一段时间伊朗局势紧张, 如果爆发战争, 那么国际油价将直线上升, 有可能远远的高出2011年国际油价;2012年初, 铜价涨幅达到8%;原油、大豆的价格也在高位运行。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预期必将对我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形成一定的压力。

3. 外汇占款减少, 货币供应机制发生变化

2011年12月末外汇占款余额为253587.01亿元, 较11月末余额减少1003.3亿元。2011年外汇占款的减少是自2007年12月以来的首次下降。2012年的外汇占款是在2011年12月份的基础上继续下降还是反弹上升主要受到世界经济形势的状况。2012年世界经济总体上是非常严峻的, 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的不景气, 例如, 美国经济的低迷、欧洲的债务危机困扰都将导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几率上升, 整个世界经济可能进一步下滑。而世界经济的下滑将使我国的出口增长速度放慢, 甚至减少。根据中金公司的预测, 2012年全年外汇占款增量在人民币1.5万亿元左右, 将远远低于2011年的2.5万亿元。自2001年到2011年, 我国外汇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是外汇占款的快速增加, 外汇占款占比一度超过了50%。2012年, 我国外汇占款的减少将导致我国货币供应机制发生变化。为了抵制经济的低迷, 国家有可能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增加货币供给量, 仍有可能造成货币发行过多引起物价上涨。

4. 通胀预期推动物价上涨

通胀预期是人们对通货膨胀的一种心理预期, 也就是人们已经估计到通货膨胀要来, 为了避免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损失, 而预先做好应对通货膨胀的准备。比如, 如果消费者和投资者认为某些产品的价格会上升, 且上升的速度很快, 那么他们就会将存款从银行提出, 去购买这些产品, 从而达到保值或减少损失的目的。人们采取的防范通胀的措施本身就会加快通货膨胀的到来, 造成社会商品价格的继续上升, 从而加剧通胀, 有可能造成通货膨胀的螺旋上升。

2011年物价持续上涨, 消费者和投资者对2012年的物价只会看涨而不会看跌, 从而形成通胀预期, 这种通胀预期的存在将严重威胁到2012年的物价水平稳定。

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问题存在的缺陷

近几年来我国主要使用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并不是十分理想。

1. 通过货币供给变动调控物价的作用被降低

如果物价要维持稳定, 那么一个经济社会中货币增长的数量应与市场上商品和劳务数量的增长保持一致, 这样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如果发生了通货膨胀那就说明货币数量增速大于实物数量增速, 发生了过多货币追逐较少商品的现象, 从而导致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物价水平普遍上涨。因此为了治理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需要紧缩银根, 通过变动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影响货币的供给达到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而现实是我国的外贸盈余逐年增加, 中央银行为了吸收过多的外汇供给, 就需要不断的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因此, 我国的货币政策陷入了“一手软, 一手硬”的矛盾境地, 调控物价水平的作用降低。

2. 货币政策针对成本导致的通货膨胀问题作用不大

对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压力, 货币政策作用并不是很明显。2011年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源于成本的增加, 包括国内粮食成本上涨、人力成本上涨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 货币政策的调控并没有起到降低商品成本的目的, 商品价格自然不会有较大幅度的回落。

当国家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 必然导致社会供给量减少。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导致企业贷款利率上升, 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增加, 企业就会把这部分成本分摊到产品生产中, 生产商品的成本就会提高, 因此不但不能降低商品价格, 反而推动商品价格上升。

3. 货币政策效应呈现区域化

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好, 企业利润高, 参与货币市场的金融机构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外, 还有很多其他的金融机构, 货币流通量大。当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 由于东部货币乘数大,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大, 货币政策效应明显。而西部地区, 由于企业金融机构少, 企业利润低, 参与货币市场的主体少, 货币流通量小, 当国家实行一致的货币政策时, 西部地区货币供给量变动小, 货币效应政策不明显。由于东、西部对货币政策效应呈现不一致, 导致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减弱。

三2012年货币政策选择

通过分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导致的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的作用空间收窄、政策效果弱化, 在2012年的宏观调控中需要为传统的货币政策探讨新的途径和方法。

1. 加大外汇市场的培育力度

虽然2012年我国外汇占款余额有减少的趋势, 但现有的外汇数量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还是过剩, 在一定程度上对通货膨胀的发生有一定的威胁。由于通过发行本国货币来吸收外币会降低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途径来解决外汇过剩问题。一方面, 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提高外汇市场的管理水平是最好的突进;创造更多能够规避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 如外汇期权、货币互换等。这样企业、个人或金融机构不但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金融衍生品规避风险, 也可以满足市场主体的多样化汇率避险保值的需求。另一方面, 在扩大银行类参与的同时, 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银行类的机构和企业进行外汇交易, 从而增加外汇供求的多样性。

2. 实行非均衡化货币政策

利率上升时, 对消费和投资的成本都会增加, 在抑制消费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因此, 为了实现降低物价水平的目的, 对消费信贷和投资信贷实行非均衡的货币政策。为了抑制通货膨胀, 应对消费信贷和投资信贷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对消费信贷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比如提高消费信贷的条件、加强消费信贷的审核等, 从而降低对商品的需求。对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企业来说, 对其采取较为宽松的信贷政策, 比如降低贷款条件等, 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目的, 进而推动社会物价总水平的下降。

3. 货币政策的区域化

针对区域经济的特点, 进行相适应治理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实行货币政策的区域化。具体来讲, 就是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 采取适应本区域的货币政策。区域的划分主要依据地区的经济结构、经济关联性、金融机构发展情况等。把经济结构相似, 经济关联性较强、金融机构发展水平相同的地区进行归类、分级, 然后根据分类后的结果分别制订出适合区域特点的货币政策, 从而达到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

4. 改变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态度

货币供给通货膨胀 第9篇

关键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状态空间模型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9—0046—05

一、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经济面临严重的衰退,传统的利率杠杆手段已经失效,2008年11月美联储启动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1),2010年11月美联储再次宣布实施第二轮6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经过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规模美元流向全世界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使得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持续高位运行。而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旦推出,必将进一步推高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在这种背景下,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对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文献综述

通常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利率或货币数量作为放松(收紧)银根的两种方式。常规的货币政策是以利率为中心,但是随着短期名义利率逼近零水平,经济会陷入流动性陷阱,市场参与者对其变化不再敏感,将导致货币政策失效。此时,直接向经济系统注入流动性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另一种手段。二十世纪90年代日本在零利率条件下,通过持久性地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提高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刺激经济走出流动性陷阱,被视为量化宽松政策的开端。自此,国内外学者开始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现有文献主要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溢出效应两个方面展开。由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推出时间相对较短,大多文献是针对日本量化宽松政策进行的研究。克劳斯等(Clouse等,2003),伯南克和莱因哈特(Bernanke和Reinhart,2004),伯南克等(2004)认为,即使短期名义利率为零,增加基础货币也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再调整效应和信号效应对经济产生影响。本田等(Honda等,2007)实证分析日本2001—2006年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价格效应以及传导渠道,结果表明: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资产价格渠道增加了总产出;短期名义利率为零的情况下,进一步投放基础货币的量化宽松政策是有效的。原田和增岛(Harada和Masujima,2009)沿袭本田等(2007)的研究思路,从四个方面进一步证明了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对缓解日本经济衰退有明显的效果。木村等(Kimura,2002)通过构建CPI、产出缺口、基础货币和活期利率的四变量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2年之后,量化宽松政策无效(对CPI和产出缺口均没有影响)。卢广(Sadahiro,2005)构建了VEC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量化宽松政策对产出有正向影响、但幅度很小,对通货膨胀有负向影响。藤原(Fujiwara,2006)、井上和冲本(Inoue和Okimoto,2008)通过建立MS—VAR模型发现,直到1995—1996期间,货币政策价格效应仍是有效的。但是,当利率接近于零时,这种效果变得非常微弱。

就国内学者而言,他们在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同时,更多是关注这种非常规政策的溢出效应,尤其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姚斌(2009)、王树同等(2009)、张礼卿(2011)、黄贤福(2011)、李永刚(2012)主要从发展中国家的债券和股票收益率偏低、货币被迫升值、通货膨胀压力、资产泡沫膨胀、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资本大量流入等六个方面阐述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巨大影响。陈磊、侯鹏(2011)指出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溢出,大量国际资本涌入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给新兴市场国家造成通胀的压力,并进一步运用面板VAR模型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的流动性溢出效应及其对金砖四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王志强、熊海芳(2011)的实证研究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使得中美期限利差之间的动态关联程度下降,美元指数下降导致中国通货膨胀上升并且效果显著,而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受其影响不大。王永茂(2012)运用协整和VECM模型实证分析日本非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两个阶段日元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结果发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日元汇率传递效应大大降低。

综合以上分析,目前关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研究主要是采取VAR或者VECM这两种模型,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不足。一方面,VAR(或VECM)方法缺乏微观理论基础、过分强调模型与数据相吻合,并且放弃与经济理论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它们都是假定在所研究的样本区间内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既定的,模型的参数估计反映的是经济变量之间的平均影响关系。为克服以上研究的不足,本文拟通过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并采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估计,进而探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之所以选用状态空间模型是因为它可计算出解释变量在不同取值时的参数估计,从而反映出经济变量间的动态影响关系。

三、实证分析

(一)理论基础与模型设定

菲利普斯曲线是研究通货膨胀的重要工具之一。根据泰勒(Taylor,1980)的交错合同模型和卡尔沃(Calvo,1983)的随机价格调整模型,Calvo建立了纯前瞻性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

其中, 为前向预期通货膨胀率, 为主观贴现因子; 表示实际产出 对潜在产出 的偏离程度,即产出缺口; 表示随机误差项。由于纯前瞻性模型无法解释通货膨胀的持续性,富赫尔和穆尔(Fuhrer和Moore,1995)进一步扩展了卡尔沃(1983)的模型,建立起包含通胀预期、通胀惯性和成本推动的混合型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

戈登(Gordon,1996)提出“三角”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影响通货膨胀的原因可以归纳为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通胀惯性三种因素。随着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外部冲击成为影响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因此,需将外部冲击作为一个变量纳入到混合菲利普斯曲线,其中 表示外部冲击。

由此可见,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通货膨胀的动态调整机制,这在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时变得尤为重要。

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我们构建如下附加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控制变量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方程:

其中, 代表美国货币政策变量联邦基金利率和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率; 是变量相对于 时刻的滞后阶数; 、 分别表示通胀水平和产出缺口。

(二)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1. 目前,国内衡量通货膨胀率有两种方法,即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CPI将服务价格计算在内(赵进文,2009)。因此,本文选用C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样本区间为1999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一季度。

由于官方发布的CPI数据是月度数据,首先将月度CPI序列转化为以1998年1月为100的定基序列。其次,通过三项移动平均求出季度CPI数据,进一步转化为以1998年1季度为100的定基序列。最后,计算季度CPI的环比增长率,得到通货膨胀率的原始序列,经季节调整去掉季节因素,作为建模所用的通货膨胀率( )序列,原始数据序列来自万得数据库。

2. 产出缺口(gap)是用以度量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偏离程度,反映现有资源的利用程度,被认为是衡量过度需求的首先代理变量。本文采用李颖等(2010)计算产出缺口的方法,首先利用季度CPI定基比序列,对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序列进行平减,转化为实际值,将季节调整后的序列记为 ,再使用HP滤波方法计算出相应于实际产出 的潜在产出 ,则产出缺口 。

3.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r)是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这种利率具有普遍参照作用,其他利率水平均根据这一基准利率进行调整。因此,联邦基金利率作为美国常规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它的变动能够敏感地反映出银行之间资金的余缺。美联储调节同业拆借利率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最终达到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目的。

4. 货币供应量增速(M2r)为美国M2经季节调整后的增速。按照货币流动性的不同,美联储主要定义了三种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即M0、M1、M2、M3。其中,M2又称为广义货币供应量,其流动性相对于M1、M0要弱,它能够反映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因此,M2及其增速能最直接地反映出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方向。

根据AIC准则和对数似然函数值的大小选定各解释变量的最优滞后阶数。为避免残差出现序列相关,通过对不同AR阶数和MA阶数的组合模型进行比较,最终选定AR为1阶,MA为1阶。运用卡尔曼滤波对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估计(五)实证结果分析

从表3根据两组变量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中可以看出,滞后一期通货膨胀和超前一期通货膨胀对我国当期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即通货膨胀惯性和通胀预期在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产出缺口的影响比较稳定,表明成本因素并非是影响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联邦基金利率对我国通货膨胀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力度比较小,而美国货币供应量M2增速对我国通货膨胀具有比较大的正向影响,并且影响力度超过了产出缺口,这表明我国本轮通货膨胀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输入型通货膨胀。

从图1中的SV1线可以看到,2005年之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负向影响,并且波动比较大;2005年之后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正向影响,并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2008年之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之后相对稳定在0.025附近。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2005年之前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开放程度受到严格的控制,国际资金进入国内市场的规模有限。近些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尤其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出台的连续降息政策,造成了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入,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也呈现逐步上升态势。其中,短期资本流动从2007年开始出现剧烈波动,资本流入和撤出频繁转换并且规模较大。“热钱”的涌入必然会对国内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成为我国通货膨胀预期恶化的重要推手。

SV2线可以看到美国货币供应量M2增速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的波动比较大,特别是在2009年,出现了一次跳跃性增加,之后一直维持在0.1左右。2009年之前,美国实行的是常规的货币政策,它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基本稳定,并且影响力度比较小。但是,首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国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美元的大量投放必然会导致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攀升。我国作为能源进口大国和粮食消耗大国,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必然会通过成本渠道对我国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从图1来看,货币供应量M2增速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大,特别是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从长期来看,联邦基金利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比较稳定,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在金融领域自由化方面长期奉行稳健、审慎的态度。由此可见,常规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明显小于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扩展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并引入状态空间模型来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机制的研究结论发现:通货膨胀惯性和通胀预期在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长期来看,联邦基金利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比较稳定;美国货币供应量M2增速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波动比较大,特别是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出现了跳跃式的改变。

因此,为减少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外部因素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首先应当加强由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输入型通货膨胀风险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入的防范,正确判断通胀预期,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其次应当采用更为灵活的资本管制制度。资本管制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资本项目的国际资金流动,防止热钱流入。在量化宽松政策下,美元的大量超发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许多国家都实行了临时的资本管制,其中不乏一些资本项目完全开放的国家。我国在资本项目上并没有完全开放,资本管制在这一特殊时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减少了外部不利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因此,我国在资本项目开放的问题上,不能盲从发达国家的步伐,而要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换,逐步推进资本项目的开放。第三是大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美元大量超发、美元贬值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元在国际上的公信力,这对人民币国际化是个有利条件。同时,也要适当考虑人民币国际化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前做好防范。

参考文献:

[1]Bernanke, B. S.and V.R.Reinhart,2004. Conducting monetary policy at very low 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4).

[2]Bernanke,B.,V.Reinhart,and B.Sack,2004. Monet—

ary policy alternatives at the zero bound:An empirical assessment [J]. FEDS Working Paper No. 2004—48.

[3]Calvo G.A.,1983.Staggered Prices in a Utility Maximizing Framework[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2).

[4]陈磊,侯鹏.量化宽松、流动性溢出与新兴市场通货膨胀[J]. 财经科学,2011,(10).

[5]黄贤福.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亚太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J]. 亚太经济,2011,(2).

[6]李永刚.美国QE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7]王树同,刘明学,栾雪剑.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影响与启示[J]. 国际金融研究,2009,(11).

货币供给通货膨胀 第10篇

货币供给的可控性是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 经济理论界存在着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 并在相应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政策主张。从货币理论界关于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上看, 争论的焦点在货币供给与经济活动的客观关系上, 争论的真正意义在于货币内生性供给的客观必然性上。

根据货币供给内生性还是外生性的不同可以指定不同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通过影响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和作用方式来影响经济运行。一般而言, 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可以有货币供应量或利率两种选择, 并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主要是从货币供给方面来进行调控, 即通过调节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现金充裕度, 这称为供给型调控模式;而以基准利率为中间目标的、着眼于货币需求的货币调控则称为需求型货币调控模式。

目前我国在货币供给外生性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并实施了以“盯住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截止目前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21.5%, 但现实情况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货币流动性依旧较高。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为,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为货币供应量, 传统观点认为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调控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 从而调节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使货币供需均衡、物价稳定、就业充分和经济平稳增长。但是现实情况存在“倒逼机制”, 盯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只能带给人们预期上的政策效果, 而无法达到其实际控制货币供给的目标。

二、文献综述

1. 主流观点下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

西方经济学界对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做了深入研究,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

银行学派的内生货币供给思想。银行学派主张, 流通货币数量为社会交易的商品价格总额所决定, 或者说, 物价决定通货而不是相反。另外, 银行学派还进一步分析了收入、利率和物价的关系, 说明了物价的变动不是通过货币供给影响利率进而对物价产生影响, 其理论体现了货币供给内生性的思想。2.拉德克利夫委员会的内生货币供给观点。拉德克利夫委员会认为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可变性, 中央银行并不能依靠控制货币供给决定支出的水平。货币供给是不稳定的, 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需求函数之所以稳定, 是因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而不是外生的。3.格利和肖的货币内生供给观点。格里和肖试图建立一个以研究多种金融资产、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和完整的金融政策为基本内容的广义的货币金融理论。在这其中非银行金融机构能够在信用创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而货币当局又不能对它们进行有效的控制, 因此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在和发展弱化了货币当局对信用货币的控制能力, 从而强化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2. 我国学者的货币内生性研究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不显著导致了许多学者对货币外生性产生了怀疑。经济学者结合国内货币供给情况提出了货币内生性的理论观点。南开大学王兰芳通过分析讨论货币供给的产生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认为在一个健全的货币金融体系中, 货币供给具有完全的内生性特点。柳欣、靳卫萍通过对中国财政政策中的收支状况进行分析得出, 在没有中央银行存在的情况下, 同样可以通过各种宏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共同产生货币供给, 这也是最本质的货币供给内生性。芦东、陈学彬则在接受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下提出了中央银行没有能力控制基础货币的发行, 因为货币发行中供给具有内生性。

在这些研究表明, 在我国, 学者认为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 并接受外生货币供给更加有利于制定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的观点。

三、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

在一般人看来, 我国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但事实上, 随着经济和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倒逼机制”的呈现, 我国货币供给呈现出较强的内生性。货币供给 (Ms) 可以分解为基础货币 (B) 与货币乘数 (K) 的乘积, 因而可以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两个角度来考察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我国成立中央银行体系以来, 央行调控经济的方式也开始尝试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 货币供给在形式上也开始表现为由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共同作用。

1. 基础货币内生性分析

首先是再贷款、再贴现。1995年以前再贷款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 占央行的总资产中占60%。由于商业银行普遍要求中央银行增加再贷款或再贴现, 而中央银行为避免经济衰退, 不得不满足商业银行的要求, 这种“倒逼机制”使得我国货币供给呈现内生性。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和再贷款一样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被动正是货币供给内生性的体现。

其次是外汇占款。近年来随着出口增加, 巨额外资流入, 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 这必然导致中央银行的外汇市操作是单一方向的运作, 迫使其通过大量购入外汇, 以满足货币需求。2003年外汇占款所形成的货币供应量首次超过全部广义货币供应量, 2005年和2006年, 大约是广义货币增长量的1.5倍和2.1倍。到2008年底更是达到了2.4倍。上述贸易顺差持续放大和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必然引发央行被迫释放等量基础货币。

2. 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分析

货币乘数是连接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之间的纽带, 经济理论界认为货币乘数 (K) 是基础货币 (B) 扩张的倍数。我国将货币层次定义为:流通中的货币C和商业银行的所有存款D组成了广义货币M2, 即M2=C+D。基础货币则由法定准备金R、流通中的货币C、非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NR、超额准备金Re组成, 即B=R+C+NR+Re。若记c为现金流通比率, c=C/D。r和re分别为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 则 (r+re) ×D=R+Re, nr=NR/D为非金融机构的存款比率, 则货币乘数K=M2/B, 也就是K=M2/B=C+D/C+R+Re+NR=1+c/ (c+r+re+nr) 。可见, 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直接因素有法定准备金率r、非金融机构的存款比率nr、现金流通比率c和超额准备金率re。

由以上货币乘数 (K) 的求导式可以看出, 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是典型的负相关, 货币乘数与经济波动保持一致, 具有顺经济周期波动的内生性特性。

四、货币内生供给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在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条件下, 货币供给量不是由一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所决定和控制的外生变量, 而是由社会经济活动主体共同决定并内生于经济运行过程中的。

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 利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央银行的利率体系一般由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基准利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准备金率等构成。在经济运行中,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整银行体系的准备金, 使实际的市场利率与预期设定的目标利率趋于一致, 并由此进一步影响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依此确定自己的存贷利率水平, 以及各种金融产品的收益率水平, 从而改变人们对经济决策的预期及对货币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从而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这就是内生货币供给条件下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五、政策建议和结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金融体制的改革深化, 我国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经济行为正向着市场理性化, 且有利于间接调控的方向发展,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也大大增强。在这种情况下, 直接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盯住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模式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 因此必须打破这种直接管理模式, 建立起以基准利率为主导的间接货币调控模式, 同时配合其他经济政策来引导货币供给的合理化。

1.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充分发挥利率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逐步向以利率为主的中介目标进行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 经济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大, 央行应逐步扩大利率弹性, 完善利率体系, 重视利率在宏观金融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2. 重视经济预期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经济学界都较为重视经济预期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已证明预期在政策调控中的重要地位。因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应加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适时传递货币政策意向, 正确引导经济主体和社会预期。

3. 注重经济周期波动性变化的影响, 加强货币政策调控的范围和力度。

由于我国货币供给具有顺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 故而必须科学把握货币政策的取向, 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缩短政策外部时滞;同时加强货币市场建设, 协调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性, 疏导货币政策初到渠道, 从而真正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彼得·纽曼, 《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中文版,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房产中介下一篇:母线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