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动力药范文

2024-07-11

胃肠动力药范文(精选8篇)

胃肠动力药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2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有腹泻、反复原因不明的腹痛和消化道出血等临床症状, 患者均排除怀孕、肠梗阻及瘘管肠胃穿孔等, 行OMOM胶囊内镜系统检查。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服药组, 每组16例。对照组男10例, 女6例;年龄14~85岁, 平均 (49.2±9.4) 岁。服药组男11例, 女5例;年龄22~79岁, 平均 (51.6±8.9)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前均禁食12h, 检查前3d禁入刺激性食物和促胃肠动力药。服药组患者检测前口服多潘立酮10mg, 对照组患者不服用药物。胶囊内镜所获得的视频图像由两位医师独立分析, 同时记录患者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后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于检查2h时返回胶囊内镜检查室, 实时监控胶囊在肠内的运行情况和时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及诊断阳性率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排空时间和小肠通过时间比较

服药组患者胃排空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小肠通过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两组患者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及诊断阳性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胶囊滞留, 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均为100.0%;对照组诊断阳性率为62.5%, 服药组诊断阳性率为68.8%,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3 结论

胶囊内镜是让受检者口服含有内置摄像和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 通过消化道蠕动使之运动而拍摄图像, 可有效了解受检者消化道的情况, 对其病情做出正确诊断, 对于小肠疾病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具有易吞服、无痛苦、图像清晰和检查范围广等特点。如何提高胶囊内镜检查的完成率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3]。研究表明, 在胶囊内镜检查前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可以缩短胃肠排空时间, 特别是缩短全小肠通过时间, 同时这一结果可能会导致小肠诊断阳性率下降[4,5]。

胶囊内镜自身无动力装置, 只能借助胃肠动力作用往前推进, 检查前服用促胃肠动力药, 可因受体分布不均对胃和小肠上段的作用明显, 导致胶囊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缩短, 可能增加漏诊的风险和降低小肠疾病诊断率[6]。多潘立酮是第二代促胃肠动力药, 是一种外周DA受体拮抗剂, 作用强, 口服吸收迅速, 通过增加胃窦和十二指肠的蠕动幅度、频率, 加强胃的收缩及蠕动, 使胃内容物排空加快, 还可抑制恶心呕吐等反应[7]。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患者胃排空时间为 (57.4±16.8) min, 服药组患者胃排空时间为 (28.6±13.4) min, 服药组患者胃排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小肠通过时间比较无显著性。说明促胃肠动力药促进胃排空作用明显, 但并不减少小肠通过时间。两组患者均无胶囊滞留, 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均为100.0%。对照组诊断阳性率为62.5%, 服药组诊断阳性率为68.8%, 差异无显著性, 说明在胶囊内镜检查前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并未导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和小肠诊断阳性率的下降。

综上所述, 胶囊内镜检查前口服促胃肠动力药, 能有效缩短胃排空时间, 提高检查效率, 优势明显。

摘要: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前口服促胃肠动力药对胶囊内镜检查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2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 服药组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测前均口服多潘立酮, 对照组患者不服用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及诊断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服药组患者胃排空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小肠通过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均无胶囊滞留, 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均为100.0%;对照组诊断阳性率为62.5%, 服药组诊断阳性率为68.8%,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前口服促胃肠动力药, 能显著缩短胃排空时间, 提高胶囊内镜效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胶囊内窥镜检查,多潘立酮

参考文献

[1] 卫炜, 戈之铮, 高云杰, 等.促胃肠动力药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作用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 23 (5) :347-350.

[2] Caddy GR, Moran L, Chong AKH, et al.The effect of erythromycin on video capsule endoscopy intestinal-transit time[J].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2006, 63 (2) :262-266.

[3] 刘兴, 江雪梅, 黄晓曦, 等.胶囊内镜检查中促胃肠动力药使用的研究[J].新疆医学, 2009, 39 (1) :99-101.

[4] 石刚, 吴硕东.促胃肠动力药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 14 (2) :189-196.

[5] 袁晋华, 辛磊, 廖专, 等.胶囊内镜全小肠检查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 18 (34) :3662-3666.

[6] 张印, 徐显林, 刘国华, 等.胶囊内镜50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 (4) :462-463.

盘点家中常备胃肠药 第2篇

几天前,小李和朋友聚餐吃烧烤,喝完啤酒后,回家又吃了冰箱里的半个西瓜。后半夜,小李睡梦中突然觉得胃里一阵翻江倒海,跑到厕所上吐下泻,还发起了烧。他匆匆打开药屉,可是究竟该吃哪种药呢?

秋季是胃肠疾病多发的季节。入秋后昼夜温差较大,稍不注意就引起腹部受凉,引发胃肠感冒。同时,如若不注意饮食,易致使肠胃负担加重,功能紊乱,容易出现季节性腹泻。除急性胃肠炎外,胃溃疡等旧病慢性病也容易复发。

另外,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消化不良、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也时有发生。在家里准备一些肠胃药,可以舒缓、减轻身体的不适感,理想的吃药时间应该就个别药品请教医生。不过,如果长期肠胃不适,最好要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不要自行服药。

自我药疗时,各种肠胃疾病应区分对待,辨证用药。如,胃溃疡等消化道溃疡性疾病选西咪替丁片等;胃酸过多选含氢氧化铝的胃舒平、斯达舒等;胃痉挛选654-2等;止泻选思密达蒙脱石散等;消化不良选干酵母片、加味饱和丸等;便秘可用乳果糖口服液,或使用开塞露灌肠剂等。

下面我们就来分别盘点一下用于胃病、胃肠炎、消化不良、便秘等的药物:

1.胃病非处方药:这里说的胃病指胃炎、胃溃疡、胃酸过多等。

西药:

A.替丁类:替丁类药物是目前治疗消化道溃疡病的重要药物,包括:西咪替丁片、盐酸雷尼替丁片、法莫替丁片(信法丁、盖世特)等。这类药物16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代表药:西咪替丁片(泰胃美)

主要成分:西咪替丁

适应症:用于胃酸过多、烧心。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2g-0.4g,一日2-4次,餐后及睡前服用,或一次0.8g,睡前一次服用。

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腹泻、乏力、皮疹等。

避免同服药物:氢氧化铝等制酸剂、硫糖铝、苯巴比妥、咖啡因、华法林等。

B.抗酸类:包括硫糖铝片、铝碳酸镁片(胃达喜)、氢氧化铝片、复方氢氧化铝片(胃舒平片)、三硅酸镁片、盖胃平片等。硫糖铝片、氢氧化铝片等长期服用可致便秘,三硅酸镁片有轻泻作用。

代表药:硫糖铝片

主要成分:硫糖铝

适应症: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灼热感(烧心)及慢性胃炎。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4片,一日4次,餐前1小时及睡前嚼碎后服用。

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便秘,少见腰痛、腹泻、恶心、眩晕、嗜睡、口干、消化不良、胃痉挛等。

避免同服药物:与四环素类、西咪替丁、苯妥英钠、华法林、维生素、地高辛等。

中成药:

香砂养胃丸,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吐酸水;气滞胃病颗粒,舒肝和胃,用于慢性胃炎、胃脘胀痛,孕妇慎用;温胃舒胶囊,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脘凉、生冷受寒痛甚,胃出血时忌用;养胃舒胶囊,滋阴养胃,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热、隐隐作痛。

2.胃肠炎非处方药:

西药:

A.止泻药:

主要包括思密达蒙脱石散、药用碳片、黄连素片(盐酸小檗碱)、鞣酸蛋白片等。

注意:药用炭片禁止长期应用于3岁以下小儿;使用黄连素片(盐酸小檗碱)时偶有恶心、呕吐、皮疹,但停药后立即消失;鞣酸蛋白片不宜与胰酶、胃蛋白酶、乳酶生等同服。

代表药:思密达蒙脱石散

主要成分:蒙脱石

功能主治:1.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2.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相关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但本品不作解痉剂使用。

用法用量:将本品(1袋)倒入50毫升温水中,搅匀后服用。儿童:1岁1下,每日1袋;1-2岁,每日1-2袋;2岁以上,每日2-3袋,均分三次服用,或遵医嘱。成人:一次1袋,一日三次。

不良反应:偶见便秘,大便干结。

特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均可安全服用本品。

B.抗胃肠痉挛性疼痛药:

溴丙胺太林、氢溴酸山莨菪碱(又称654-2)、颠茄浸膏等。

代表药:氢溴酸山莨菪碱(654-2)片

主要成分:氢溴酸山莨菪碱

适应症:用于缓解胃肠道痉挛所致的绞痛。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1片,疼痛时服。一日3次。

不良反应:口干、面红、视近物模糊。用量较大时可出现心率加快、排尿困难等。

注意:使用该药品不得超过1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中成药:

葛根岑连片、香连片等。

3.消化不良非处方药:

西药:用于消化不良、腹胀、胃肠胀气等。主要包括吗丁啉(多潘立酮)、干酵母片、乳酶生片、胰酶片、二甲硅油片、药用碳片等。

注意:吗丁啉1岁以下儿童慎用,不宜与颠茄类药物同服;干酵母片不应与胃舒平、硫糖铝等药物合用;胰酶片不宜嚼碎服;二甲硅油片对非气性胃肠道膨胀感(如消化不良)无效;药用炭片不宜与维生素、乳酶生等合用;乳酶生不应与胃舒平、硫糖铝等制酸药、活性炭及含酒精的溶液同用。

代表药:吗丁啉

主要成分:多潘立酮

适应症:由胃排空延缓胃食道反流食道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症,上腹部胀闷感、腹胀、上腹疼痛;嗳气、肠胃胀气;恶心、呕吐;口中带有或不带有反流胃内容物的胃烧灼感。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3-4次,每次10ml(相当于10mg)。儿童:每日3-4次,每次每公斤体重0.3ml(相当于0.3mg)。本品应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本品若在饭后服用吸收会有所延迟。本品日最高剂量为80mg。

不良反应:罕见催乳素水平升高。

注意:1岁以下儿童慎用;不宜与颠茄类药物同服。

中成药:柴胡舒肝丸、香砂积术丸、大山楂丸、加味保和丸、木香顺气丸、神曲茶、健胃消食片、小儿消食片等。

4.便秘非处方药:

西药:乳果糖口服液、开塞露灌肠剂等。注意:乳果糖口服液服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避免出现剧烈腹泻。开塞露灌肠剂使用时剪口应光滑,避免损伤肛门和直肠粘膜。

中成药:麻仁丸、五仁润肠丸、苁蓉通便口服液等。

胃肠炎用药其他注意事项:

胃肠炎症期的肠胃功能减弱,要摄入清淡、低脂肪食物,最好食用流质食物和软质食物,这样有利于消化吸收,也减轻肠胃负担。您的胃肠炎如病情不重,可暂时停止进食,多喝水,注意休息。选用了止泻、止痛的非处方药, 如不见症状减轻,应去医院就诊。(闵青 整理)

胃肠动力药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小肠疾病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 男45例, 女32例, 平均年龄 (49.4±15.6) 岁, 患者均是反复不明原因的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疑诊小肠克罗恩病等, 患者均经结肠镜、胃镜、血管造影、X线钡餐、小肠钡灌等检查未发现异常;排除标准:怀疑或已知存在孕妇、糖尿病、甲状腺等疾病的患者, 以及肠道狭窄、梗阻及瘘管患者等。将77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38例, 对照组进行传统的胶囊内镜检查;实验组则在胶囊内镜检查前服用促胃肠动力药, 观察并记录两组检查的诊断率、胃肠转动时间及检查完成率, 并比较分析促胃肠动力药的临床价值,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检查前3d禁止服用刺激性食物和促胃肠动力药, 检查前12h禁食;检查前不用任何药物, 胶囊内镜检查后2h可以喝水, 4h可以吃些无刺激性食物。

1.2.2 实验组

患者检查前3d禁止服用刺激性食物和促胃肠动力药, 检查前12h禁食, 检查前1h服用促胃肠动力药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 (新络纳) 10mg, 胶囊内镜检查后2h可以喝水, 4h可以吃些无刺激性食物。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胃肠转动的时间, 分析并计算两组患者全小肠检查的诊断阳性结果、诊断率以及完成率。

1.3 疗效评定

(1) 阴性:胶囊内镜检查中并没有发现异常病变; (2) 可疑阳性:胶囊内镜检查中发现了尚不明确的症状, 需进一步检查证明; (3) 阳性:胶囊内镜检查的结果可以解释患者的临床症状, 可进行下一步治疗。依据阳性结果数计算胶囊内镜检查的诊断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数据用 (±s) 表示, 两组之间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胃排空时间较长, 检查阳性结果患者数较少, 完成全小肠检查和诊断率较低;通过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比较分析显示, 在胶囊内镜检查前服用促胃肠动力药能有效的提高全小肠检查的完成率和诊断率, 缩短了胃排空时间, 检查阳性结果的患者数有所增加。并且服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后无胃肠道过敏、不适等症状发生。详细数据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目前, 我国胃肠功能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而胶囊内镜检查技术是诊断小肠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胶囊内镜技术自问世以来被广泛的应用在疑似小肠疾病的检查中, 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4]。但是, 亟待解决的一个临床问题是如何提高胶囊内镜检查的完成率。为此, 提出了胶囊内镜检查前让患者服用促胃肠动力药的想法, 以保证全小肠检查的完成率。通过本临床实验研究显示, 在胶囊内镜检查前服用促胃肠动力药能有效的提高全小肠检查的完成率和诊断率, 缩短胃排空时间, 检查阳性结果的患者数有所增加;并且服用药物后无胃肠道过敏、不适等症状发生[5]。全小肠检查的完成率的提高有助于观察全小肠黏膜, 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出现遗漏病变的情况, 更好的控制了患者的病情, 减轻患者的痛苦。实践表明, 促胃肠动力药在胶囊内镜检查技术中的效果显著, 具有极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胃肠功能性疾病的患者在做胶囊内镜检查前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对胶囊内镜检查的诊断率、胃肠转动时间及检查完成率的影响, 以及促胃肠动力药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小肠疾病的患者77例做为研究对象,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38例。在做胶囊内镜检查前, 对照组患者不服用药物;而实验组患者在做胶囊内镜检查前服用促胃肠动力药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 (新络纳) , 药量为10mg。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胃肠转动的时间, 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全小肠检查的诊断阳性率以及完成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胃排空时间较比对照组短, 检查完成率和诊断率较高,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前服用促胃肠动力药能有效的提高全小肠检查的完成率和诊断率, 缩短胃排空时间, 在胶囊内镜检查技术中具有极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促胃肠动力药,胶囊内镜检查,胃肠转动时间,疑似小肠疾病

参考文献

[1]胡莉琼.促胃肠动力药物 (枸橼酸莫沙必利) 在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D].泸州:泸州医学院, 2012.

[2]李华铭, 傅志泉.促胃肠动力药在胶囊内镜检查中作用再评价[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2 (5) :359-360.

[3]卫炜, 戈之铮, 高云杰, 等.促胃肠动力药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作用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1, 23 (5) :347-350.

[4]石刚, 吴硕东.促胃肠动力药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 14 (2) :189-196.

胃肠动力药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实验共选取研究对象12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诊断标准、辩证标准、西医诊断标准[3]。包含男性56例、女性64例;年龄18~72岁, 平均 (43.45±6.57) 岁;中医诊断属痞满 (57例) 、腹胀 (34例) 、便秘 (29例) ;西医诊断属功能性消化不良 (65例) 、胃-食道返流 (30例) 、胃轻瘫 (25例) ;临床症状:胃院饱胀、脱腹疼痛、厌食纳差、排便不畅、反胃泛酸、烧心、恶心呕吐等。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患者组间资料比较, 无明显差异性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西沙必利, 3次/d, 5mg/次, 于饭前半小时进行温水送服。观察组:患者口服胃肠舒泰 (颗粒) , 2次/d, 每次使用1包 (注:每包6g, 含生药25g) , 与对照组相同均于饭前半小时温水送服。以上两组实验患者, 治疗疗程均为2周。两组患者实验前, 均进行病例采集、表格填写以及用药前后检测记录。对于试验中需要使用其他辅助性药物的情况, 要于备注栏中如实记录。对不良反应、症状体征进行记录。同时, 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轻重评分、分级;实验室检查、胃肠功能检测。

1.3 疗效判定

依据《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4]进行实验效果评定:治愈: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总积分为0。胃肠运动功能测定指标 (胃排空、小肠全排空以及钡剂达回盲部时间) 中的任何两项提前1.5h。血浆胃动素水平高于80pg/mL。显效:大部分症状消失, 其积分低于原积分 (80%) 。其中出现两项胃肠运动测定时间提前1h。血浆胃动素水平, 在用药后升高达到50pg/mL以上。有效:患者症状减轻, 总积分低于原积分 (60%) 。胃肠运动功能测定中的两项均提前半小时。血浆胃动素水平, 于用药后升高30pg/mL。无效:患者治疗后, 均未达到以上三种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5]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χ—±s) 表示, 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 差异统计学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分析

观察组临床治愈31例、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4例, 总有效率93.3% (56/60) ;对照组治愈28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8例, 总有效率86.7% (52/60) , 组间疗效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临床症状改善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临床症状表现, 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减轻。观察组:消失率56.7% (34/60) 、减轻率36.3% (22/60) 、无效率6.7% (4/60) , 总改善率93.3% (5 6/6 0) ;对照组:消失率5 0% (3 0/6 0) 、减轻率3 5% (21/60) 、无效率15% (9/60) , 总改善率85% (51/60) , 组间比较, 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观察组两种证型效果分析

观察组共出现了两种证型, 即:胃肠气滞型、胃肠湿热型。其中胃肠气滞型 (33例) , 治愈8例 (24.5%) 、显效16例 (48.5%) 、有效7例 (21%) 、无效2 (6%) 例, 总有效31例 (94%) ;胃肠湿热型 (27例) , 治愈7例 (26%) 、显效11例 (36%) 、有效7例 (26%) 、无效3例 (11%) , 总有效24例 (89%) 。经统计学分析处理, 两种证型总有效无明显差异, P>0.05。

2.4 胃肠运动功能时间分析

观察组 (60例) 患者治疗前胃全排空时间为 (4.15±1.12) h、达回盲部时间为 (4.95±1.50) h、小肠排空时间为 (11.61±2.5) h, 治疗后胃全排空时间为 (3.10±0.85) h、达回盲部时间为 (3.86±1.2) h、小肠排空时间为 (9.86±1.8) h;对照组 (60例) 治疗前胃全排空时间为 (3.98±1.3) h、达回盲部时间为 (4.89±1.55) h、小肠排空时间为 (11.19±2.1) h, 治疗后胃全排空时间为 (3.40±1.13) h、达回盲部时间为 (4.10±1.2) h、小肠排空时间为 (9.68±1.6) h。观察组患者,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胃全排空时间、钡剂达回盲部时间以及小肠全排空时间等均明显降低, P<0.05。治疗后, 对照组小肠排空时间短于观察组, 组间比较无差异性 (P>0.05) 。

2.5 血浆胃动素 (MTL) 变化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MTL (307.05±59.65) pg/mL, 治疗后MTL (361.71±61.70) pg/m L。与治疗前相比, P<0.01;对照组治疗前MTL (312.85±48.10) pg/m L, 治疗后MTL (317.01±51.35) pg/m L。结果证实, 观察组患者于治疗后, 其MTL水平升高;而对照组MTL虽有所变化, 但无统计学差异, P>0.05。

3 讨论

综上所述,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作为消化系统疾病, 已经达到胃肠道疾病的一半以上[6]。对于此疾病来说, 其治疗的根本途径为促进胃肠动力。我院采用舒泰 (颗粒) 进行了多年的临床治疗, 起到了调理胃肠气机、促进胃肠运动作用机制[7]。本组实验研究结果, 对此药物的总体临床疗效加以证实。

从本组实验所得数据来看,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达到了51.67%、总有效率93.3%, 证明胃肠舒泰 (颗粒) 临床疗效明显。我院对研究患者进行了随访调查, 仅出现5例复发患者, 复发率低, 证明药物疗效的持久可靠性;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来看, 胃肠舒泰 (颗粒) 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极为明显, 改善最为明显的表现为患者的食欲、排便情况。足以证明, 与西沙必利, 此药物对于改善患者的食欲以及通便情况更具优势[8];通过对实验患者进行胃肠动力学检查, 发现采用胃肠舒泰能够最大限度上缩短患者的胃全排空时间、钡剂达回盲部时间、小肠排空时间,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 (P<0.05) , 证明胃肠舒泰能够直接促进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的胃排空、小肠运动情况;观察组患者中包含胃肠气滞、胃肠湿热中医证候类型, 经治疗后疗效显著, 且无明显差异;患者用药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 较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P<0.05) , 所以胃肠舒泰可以促进胃排空和、小肠运动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整个治疗过程中, 观察组仅出现4例不良反应 (大便稀) 患者, 与患者自身体质情况有直接关系, 其余患者均未发生相对明显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 生命体征为正常水平, 足以证明胃肠舒泰应用于胃肠动力疾病治疗的安全性。

4 结语

从以上研究情况来看, 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胃肠舒泰 (颗粒) 进行治疗, 能够直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胃动素水平, 缩短胃肠动力排空时间, 并降低患者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直接促进胃肠动力。所以,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胃肠舒泰 (颗粒) 促进胃肠动力的总体临床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治疗的120例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胃肠舒泰 (颗粒) 口服, 对照组行西沙必利口服。比较两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 高于对照组86.7%, P<0.05。结论 胃肠舒泰 (颗粒) 能够明显促进患者的胃肠动力, 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肠舒泰 (颗粒) ,胃肠动力,西沙必利,疗效分析,症状改善

参考文献

[1]郭金秀, 刘孟安.胃肠舒对胃肠平滑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9 (25) :112.

[2]Wanner GA, Wanner E, Rcmero L.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of weichangshutai granule promoting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J].Int Urol Nephrol, 2011, 37 (1) :146-148.

[3]沈舒文, 曹海涛, 田秀峰, 等.胃肠舒泰颗粒对小鼠肠推进和大鼠胃液分泌及对在体兔肠平滑肌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1, 11 (4) :256-258.

[4]李志, 徐州, 段国勋, 等.香砂六君颗粒与丸剂对脾虚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影响的对比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9, 28. (2) :586-588.

[5]胡学军, 黄穗平, 邓时贵.健脾理气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运动功能及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8) :112-114.

[6]史琪荣, 于少云, 孙晓迪, 等.黄连干姜药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和血清胃泌素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 2011, 46 (13) :225-226.

[7]郭璇, 王小娟, 胡淑娟, 等.舒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胃动素和P物质表达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志, 2011, 15 (8) :556-558.

胃肠解痉药输液的不合理处方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调研某院2014 年5 月1 日至2014 年8 月13 日的含胃肠解痉药的输液处方746组, 发现超剂量、溶媒、禁忌证用药、配伍不合理处方45张, 涉及药物有山莨菪碱、丁溴东莨菪碱、阿托品, 不合理处方全部干预成功, 笔者对照不合理处方给出正确处方, 并分析药师审核处方的必要性及价值。

2 结果

2.1 超剂量处方

(1) 有4 张处方:山莨菪碱注射液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后静脉滴注;有3 张处方:山莨菪碱注射液40 mg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后静脉滴注;有1 处方:山莨菪碱注射液40 m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后静脉滴注;以上患者虽然体重为64~75 kg, 但病情全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正确处方:山莨菪碱注射液20m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后静脉滴注。文献[1] 有:静脉用山莨菪碱时,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次10~15 mg, 一日一次; (2) 有2 处张方:山莨菪碱注射液4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后静脉滴注, 由于患者病情是脑血栓, 属于合理剂量。另外, 文献[1] 有:如果患者属于感染中毒性休克, 可根据病情决定剂量, 但每次10~40 mg, 需要时可重复给药; (3) 有4 张处方:丁溴东莨菪碱30 m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后静脉滴注;有1 处方:丁溴东莨菪碱30 mg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后静脉滴注;正确处方:丁溴东莨菪碱20 m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后静脉滴注。丁溴东莨菪碱每次用10~20 mg; (4) 有3 张处方患者属于胃肠绞痛:阿托品注射液2 mg加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正确处方:阿托品注射液1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文献[1] 有:阿托品静脉给药一次极量为2 mg, 只有抗休克、解毒时可每次1~2mg, 情况未好转可重复。

2.2 溶媒不合理处方

(1) 有7 张处方:山莨菪碱注射液30 m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后静脉滴注;有3 张处方:山莨菪碱注射液30 mg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后静脉滴注;以上患者属于脑血栓, 剂量合理, 但患者静脉滴注输液过程出现心律加快、口干、视物模糊, 分析原因是药液中药物浓度高、静脉滴注速度快导致。正确处方:山莨菪碱注射液30 mg宜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后缓慢静脉滴注; (2) 有9 张处方:涉及药物有阿托品1 mg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山莨菪碱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丁溴东莨菪碱20 mg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由于3 种药品可导致口干, 特别是山莨菪碱引起的口干较重, 如果静脉输入大量氯化钠可能加重口干, 宜将0.9% 氯化钠改为5% 葡萄糖注射液。文献[1] 有:山莨菪碱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2.3 配伍禁忌处方

(1) 有1 张处方:丁溴东莨菪碱20 m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后静脉滴注, 呋塞米40 mg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正确处方:丁溴东莨菪碱20m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单独静脉滴注, 呋塞米改为氢氯噻嗪片口服 (与丁溴东莨菪碱间隔2 h后口服) 。文献[1]有:丁溴东莨菪碱与吩噻嗪类药物合用时会增加毒性。

2.4 静脉滴注速度不合理处方

(1) 某2 张处方:阿托品注射液1 mg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 60 滴/min, 2 例患者出现视物模糊、心率加快等;某2 张处方:山莨菪碱注射液30 mg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 60 滴/min, 2 例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视物模糊、口干等;有3 张处方:丁溴东莨菪碱20 m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150 ml后静脉滴注, 60 滴/min, 3 患者出现心率加快等;主要原因是患者既是胃肠绞痛患者, 同时为肺心病患者等, 静脉滴注药液速度较快、药物浓度高导致。以上9 例患者改为30 滴/min后, 患者心率加快等异常全部消失, 说明合理静脉滴注速度是30 滴/min。

3 讨论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附属医院药师在执行所有医嘱前进行处方审核, 发现问题医嘱可暂停执行, 医嘱调整合理后才执行[2]。美国药师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药师专注于审核含胃肠解痉药输液处方有利于发现不合理处方, 药师建议医师后, 45 张不合理处方全部改正, 在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今天, 大部分医师认为药师审核处方是帮助医师把好合理用药关, 可杜绝不合理用药及相关纠纷。本研究中含胃肠解痉药输液746 组中具有45 组不合理, 不合理比例占0.06%, 不合理处方比例偏高, 药师审核处方的难度偏大, 任重道远, 由于审核输液处方难度偏大, 因此, 我们调研某院药师审核处方工作后, 分析不合理处方, 并将对应的正确处方分类总结, 诚望对保障患者输液治疗安全及合理有所裨益, 对医师开具合理处方及药师审核处方发挥一定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9:744-748.

胃肠动力药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8-10~2009-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35例经临床诊断为尿毒症但未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排除消化系统手术史、消化性溃疡史、糖尿病、艾滋病、吸烟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服用影响胃肠动力药物史者。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17~80岁,平均(55.71±15.60)岁。对照组为31名健康志愿者,其中男14名,女17名;年龄21~77岁,平均(53.55±17.17)岁。两组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仪器使用Philips HD11XE超声诊断仪(Philips Electronics N.V.,荷兰),探头频率3.5MHz,凸阵电子探头。

1.3研究方法所有受检者均空腹12h以上,固定于45°半卧位,在2min内饮入500ml呈半流质状的胃肠超声助显剂(Best®,东亚制药有限公司)。探头垂直腹壁放置,同时显示胃窦、肠系膜上动脉及腹主动脉。胃肠动力学超声评估参数包括: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胃窦动力指数(antral motility index,MI),胃排空率(gastric emptying rate,GER),胃排空时间(emptying time,ET),十二指肠胃窦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及MI需在饮入助显剂后2min、5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各时间点开始的3min内测得。胃窦收缩频率为3min内胃窦的收缩次数。胃窦收缩幅度由1次收缩周期计算:胃窦收缩幅度(%)=[(舒张面积-收缩面积)×100%]÷舒张面积(图1)。MI(%×次/3min)=收缩幅度×收缩频率。GER(%)=[(服用造影剂后1min胃窦舒张面积-15min胃窦舒张面积)×100%]÷1min胃窦舒张面积。DGR的观察方法:探头放置于经幽门平面并同时显示胃窦、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5min,经幽门流体方向出现朝向探头即判断为阳性。超声胃壁形态观察包括:服用造影剂后胃窦部胃壁厚度及胃壁层次清晰性。前者经胃窦、肠系膜上动脉及腹主动脉切面测量胃窦部胃壁厚度。正常胃壁在二维超声中可清晰显示为5层,如胃壁未能清晰显示记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MI、GER、ET及胃窦胃壁厚度,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DGR和胃壁层次清晰性,采用线性相关分析不同参数间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尿毒症组及对照组胃肠动力参数比较尿毒症组GE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胃窦收缩频率及MI均随餐后时间先增高,于餐后10min达最高,而后减低;尿毒症组餐后5~40min胃窦收缩频率及餐后5~30min M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尿毒症组DGR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注:GER:胃排空率;ET:胃排空时间;DGR:十二指肠胃窦反流

2.2尿毒症组及对照组胃壁形态比较尿毒症胃窦胃壁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组胃壁层次清晰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注:MI:胃窦动力指数

2.3尿毒症患者胃动力超声评估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对餐后各时段MI与E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仅餐后20min MI与ET呈负相关(r=-0.061,P<0.05)(图2);GER与年龄、ET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

3讨论

有报道使用超声检测胃窦动力学和胃排空延迟,以研究不同病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功能性消化不良、2型糖尿病、AIDS、吸烟等[2,3,4]。另外,也有报道采用放射性核素呼气试验、腔内压测量、恒压器检查、体表胃电图等[1,5]研究尿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改变,但这些方法多存在技术局限性、不可避免的损伤性、价格昂贵或操作困难等不足。超声检查是一种操作方便、非侵入性的方法,其可重复性地实时评估尿毒症患者的胃动力及胃壁形态改变。本研究首次利用口服超声造影剂结合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尿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及胃壁结构改变,并同时检测DGR的发生情况。

消化系统症状是尿毒症患者最早出现且最为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纳差、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感等,多与胃肠动力学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尿毒症组GER、各时段胃窦收缩频率及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ET较对照组显著延长。此外,尿毒症组DGR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尿毒症患者胃动力明显下降,胃窦及十二指肠运动协调性欠缺。GER、MI与ET、年龄和性别均无显著相关性,说明在尿毒症患者中,年龄和性别对胃动力改变无明显影响,与文献[6]报道相符。尿毒症患者中,肌源性、神经源性和激素的改变影响了胃肠动力,虽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由于尿毒素的作用,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胃肠自主神经病变、胆碱能神经传递功能障碍、胃肠激素紊乱及胃黏膜微循环障碍等[7]。在成年慢性肾衰患者中,多种多肽激素异常升高,其中高胃泌素血症较为明显。胃泌素刺激食管、胆囊、小肠的收缩,同时刺激胃酸分泌,胃酸的大量分泌及虽然增加但不协调的小肠蠕动均导致胃肠排空延迟。另外,尿毒症患者中血清瘦素及胃动素水平升高也对胃排空延迟有一定影响[4,8]。

本研究观察到尿毒症组胃壁较对照组增厚,胃壁层次欠清晰,显示可能有炎症性改变或水肿。在尿毒症患者中,胃壁形态改变的机制可能为:(1)尿毒症毒素对胃肠道的刺激及破坏;(2)慢性肾衰时胃泌素在肾脏降解和排泄减少,低钙血症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刺激胃泌素分泌,造成血浆胃泌素升高,兴奋壁细胞,胃酸分泌增加,破坏胃黏膜屏障;(3)尿毒症患者贫血导致胃肠黏膜缺血缺氧,胃肠黏膜抗胃酸及抗胃蛋白酶功能减弱,加重胃黏膜损坏;(4)尿毒症可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胃肠道血管也发生硬化改变,影响胃壁微血管环境;(5)腹膜透析刺激胃肠道[9]。

尿毒症组中,GER与ET无相关性,MI与餐后20min ET呈负相关,其余时段两者不存在相关性。胃排空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液体排空与胃近段压力改变相关,仅观察胃窦部不能完全描述全胃动力改变。

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操作方便,可实时观察尿毒症患者胃肠动力改变及胃壁形态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DGR。另外,由于超声具有无创性,并不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动力。鉴于此,口服胃肠超声造影结合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提供了一种同时评估尿毒症患者胃动力、胃壁结构及DGR的可行方式。但患者腹胀等可影响观察效果。此外,由于影响胃排空的因素较多,仅观察胃窦部并不能完全描述全胃动力改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胃底部及胃体部的胃动力改变。

参考文献

[1]Van Vlem B,Schoonjans R,Vanholder R,et al.Dyspepsia and gastric emptying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tients.Clin Nephrol,2001,56(4):302-307.

[2]Haruma K,Kusunoki H,Manabe N,et al.Real-time assessment of gastroduodenal motility by ultrasonography.Digestion,2008,77(suppl1):48-51.

[3]Kamino D,Manabe N,Hata J,et al.Long-term ultrasonographic follow-up study of gastric motility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J Clin Biochem Nutr,2008,42(2):144-149.

[4]李春涛,张烨.2型糖尿病患者上消化道症状与胃排空的超声检测.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23):2653-2655.

[5]黄雯,张建忠,王雁,等.尿毒症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23(2):211-215.

[6]Hubalewska A,Stompór T,Paczkiewicz E,et al.Evaluation of gastric empty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on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using99mTc-solid meal.Nucl Med Rev Cent East Eur,2004,7(1):27-30.

[7]Mccallum RW,Lin ZY,Chen JDZ,et al.Primary gastric electrical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gastroparesis.Digestive Disease Sci,1998,43(suppl1):1592-1593.

[8]黄雯,张稳,张建忠,等.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质量浓度与胃肠动力关系的探讨.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3,24(3):285-288.

胃肠动力药 第7篇

作为一种典型的微型机械电子系统(MEMS),胃肠道定点药物释放胶囊(Gastrointestinal Drug Site-specific Release Capsule,GDSRC)是医疗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GDSRC具有定位准确、携药量大、可靠性高等特点,主要用来实现胃肠道无创药物的定位释放。由于其广泛的社会需求和良好的应用前景,GDSRC日渐成为国际医药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大量应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和人体药物吸收试验的研究。特别在临床诊疗和制药领域,GDSRC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国内外研究的GDSRC装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胶囊定位装置、释药控制装置和药物推动装置。其中,释药控制装置是机械装置产生运动的前提,关系到在人体胃肠道内的指定位置药物能否有效的作用。在胶囊到达病变部位后,释药控制装置应及时控制胶囊释放药物,放药的速度可以根据释药的范围大小进行调整。

本文将对国内外GDSRC的释药控制方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释药控制方式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GDSRC的释药控制方式可主要分为内部装置控制和外部信号控制两大类。

1 内部装置控制方式

这种GDSRC的释药控制系统通常在胶囊内部,胶囊内部的装置既负责发出释药信号,又负责接收、处理信号,并将信号转化成启动释药驱动机构的动力。这种控制方式通常又分为传感元件控制方式和机械控制方式。

1.1 传感元件控制方式

这种控制方式通常是由系统内部的传感器感应并发出释放信号,然后启动触发装置进行放药。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反应灵敏,但是定位精度较低。例如德国研究出一种利用传感元件控制药物释放的胶囊[1],如图1所示。

当胶囊从胃里转移到肠里时,由于胃液和肠液的pH值不同,则图1中所示的pH敏感膜开始溶解,从而使胶囊内的两个铂电极接通,图1中所示的气体产生单元产生气体,推动活塞移动,从而释放药物。

1.药物释放孔2.药物存储仓3.外壳4.活塞5.气体产生单元6.被压缩的纤维素7.铂电极8.pH值敏感膜

利用pH值敏感膜的溶解原理,可以通过控制膜的厚度来控制药物释放的开始时刻,进而实现对药物释放时间的控制。但是,由于人体内肠液的pH值不尽相同,pH值敏感膜在不同人体内被溶解的时间将会不一样。因此,这种胶囊不能实现药物释放的精确定位,另外放药时间也长达70~80分钟。

1.2 机械控制方式

这种控制方式是利用机械原理,通过外力直接或者间接的进行触发。其特点是:不需要外部信号,但对胶囊的体内定位不精确,电路复杂。这种控制方式是利用机械原理,通过外力直接或者间接的进行触发。其特点是:不需要外部信号,但对胶囊的体内定位不精确,电路复杂。例如华南理工大学的朱文坚教授等研究出了2种利用机械控制方式释药的胶囊,其中一种利用微螺旋螺杆原理[2](如图2所示),另一种利用磁体同极相斥原理[3,4](如图3所示)。

对于图2所示胶囊,在服用前,先按下第一级延时装置的启动开关。服用胶囊后,当胶囊到达病变部位时,第二级定时装置按预先设定好的顺序启动,从而给电机通电,电机运动,与电机相连的螺杆运动推动螺母,进而推动药物前进,并释放出来。图3所示的胶囊,当胶囊到达指定部位时,感应器激活电源给电磁圈通电,电磁圈产生与永磁体相斥的磁场,推动活塞,从而将药物推送出药仓。

这两种胶囊都是由内部预先设定好的定时电路来自动触发驱动机构来释放药物,不需要外部信号来控制药物释放。其缺点是对胶囊的体内定位不精确。

这三种胶囊的定位和药物释放触发控制装置合二为一,但是定位不精确,而且都需要携带供能装置为内部电路提供能量。

2 外部信号控制方式

在这类GDSR中,其通过外部信号与触发供能装置,为药物释放提供动力。根据供能装置是否在GDSRC内部,外部信号控制方式可以分成内部供能和外部供能两种。

2.1 内部供能的控制方式

这种控制方式的供能装置在胶囊内部,其特点是:定位精度可以控制,但内部结构复杂,携药量小,制作成本高。如图4所示,是1981年由德国Hugemann等人研制的消化道定位释放装置[5]。这是较早应用于临床的遥控工程药丸。它是利用外部射频信号来进行触发控制的。当胶囊到达人体胃肠道的病变部位后,胶囊内部的电路在接收到外部的射频信号后接通,内部电路加热并熔断保险丝,使原本固定压缩的弹簧恢复原状,弹簧产生的势能推动挤针刺破隔板和压缩气囊,将储存在药囊内的药物释放出来。

图5为重庆大学研制的定点释药电子胶囊[6]。胶囊内部的电路在接收到外部的射频信号后接通,给微发热器阵列供能,微发热器迅速发热并熔化低熔点粘接剂,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波纹管恢复原状,推动活塞向前运动,从而将药物推出药仓。

这种控制方式的外部信号的作用仅使胶囊内部电路接通,胶囊必须自携带供能装置才能正常工作。

2.2 外部供能的控制方式

这种控制方式的供能装置不在胶囊内部,其特点是:内部结构相对简单,携药量大,定位精度较高。如图6所示为英国Ian Wilding等人研究的EnterionTM胶囊(EnterionTMcapsule)[7]。该胶囊利用外部振荡电路和高频感应磁场为内部装置供能,封头在接收能量后给电路块加热,从而使束缚压缩弹簧的拉绳熔断,弹簧恢复原状,推动活塞将药物释放。由于胶囊内部没有供能装置,胶囊内部的元器件体积大为减少。

如图7所示为华南理工大学陈扬枝、肖剑等研究发明的基于超声波触发控制的化学反应气压式胃肠道药物定位释放胶囊[8,9,10]。

药物释放微胶囊的工作原理:微胶囊由患者吞服,当微胶囊在胃肠蠕动推动下运行到病变位置(目标区域)时,开启便携式超声波发生器,阻隔醋酸溶液和碳酸钠晶体接触的猪油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下,开始分散和溶解,使得醋酸溶液和碳酸钠晶体开始接触反应,生成压力气体CO2,产生药物释放的推动力,推开树胶1,大量的压力气体进入药物储存囊,使得药物储存囊的压力迅速增大,压迫药物存储囊及其内装药物,推开树胶2,药物在压力气体作用下被挤出,从而实现药物释放。这种胶囊内部不携带供能装置,具有携药量大、放药速度快、放药速度可控、成本低等优点。

这几种胶囊都是利用外部的无线信号(磁场信号或超声波信号),使无线信号的能量转化为胶囊可用的电能、磁能或化学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胶囊释放药物。胶囊自身不携带供能设备,不需要内部定位装置,则可以简化胶囊内部的结构,大大节约胶囊内部空间,增大胶囊的携药量。

1.壳体A 2.永磁体3.壳体B 4.36%醋酸5.猪油6.插管7.碳酸钠晶体8.饱和碳酸钠溶液9.树胶1 10.壳体C 11.药物存储囊12.药物13.壳体D 14.树胶2

3 GDSRC的释药控制方式特点总结及发展趋势

内部装置控制方式的胶囊的特点是定位和药物释放触发控制装置合二为一,不需要外部设备,但是定位不精确,而且都需要携带供能装置为内部电路提供能量。

外部信号控制方式的胶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过外部信号(射频信号、电磁信号等)触发,使胶囊内部电路接通。电路接通后,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推动机械装置动作使药物释放。内部供能的胶囊,无线信号的作用仅使胶囊内部电路接通,胶囊必须自携带供能装置才能正常工作;外部供能的胶囊,他们都是利用外部的无线信号(磁场信号或超声波信号),使无线信号的能量转化为胶囊可用的电能、磁能或化学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胶囊释放药物。胶囊自身不携带供能设备。外部信号控制的胶囊定位较为精确,携药量较大,胶囊结构相对简单。

当前,GDSRC的释药控制的发展趋势是:(1)外部信号控制方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智能化,能够根据病变部位自动调整放药速度;(3)控制定位的精度越来越高;(4)尺寸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4 结语

GDSRC作为无创医疗的一部分已成为现代生物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在胃肠道疾病治疗、制药领域和新药开发方面将成为新型重要工具,并逐步取代传统的治疗方式。GDSRC装置的设计中,胶囊内部的定位装置日趋小型,取消内部定位装置和内部供能装置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趋势。GDSRC装置的设计正向着携药量大、放药速度快且速度可调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R.Groning,I.Danco,R.S.Muller.Development of sensor elements to control drug release from capsular drug delivery systems[J].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2007(340):61-64.

[2]梁浩,朱文坚,黄平.体内胶囊式药物释放微机电系统机构设计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4(2):19-21.

[3]曾昭旺,朱文坚.基于磁定位的消化道遥控药物释放胶囊的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8(9):56-58.

[4]胡鸿胜,朱文坚,曾昭旺.磁力驱动药物定点释放微机电系统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09(4):92-94,120.

[5]Hugemann,Berhhard,Schuster,et al.Device for the release of substances at defined locations in the alimenta ry tract[P].US Patent:4425117,1984.

[6]皮喜田,彭承琳,郑小林,等.用于药物吸收研究的消化道定点释放药丸系统研究进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5,24(3):230-232.

[7]Ian Wilding,Peter Hirst,Alyson Connor.Development of a new engineering-based capsule for human drug ab sorption studies[J].PSTT,2000(311):385-391.

[8]Hendryk Richert,Oleksy Surzhenko,Sebastian Wange mann,et al.Development of a magnetic capsule as a drug release system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in the human GI tract[J].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 als,2005(293):497-500.

[9]魏劲松,陈扬枝,肖剑.消化道定点药物释放系统研究进展[J].现代制造工程,2009(1):136-141.

胃肠动力药 第8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HSS型电子恒温水浴锅 (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 ;RE-52AA型旋转蒸发器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SHZ-DⅢ型循环水式真空泵 (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1.2 试药

香附药材 (辽宁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芦丁对照品 (供含量测定用, 批号:080-9002,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亚硝酸钠 (沈阳化学试剂厂) ;硝酸铝 (天津天河化学试剂厂) ;氢氧化钠 (天津福晨化学试剂厂) 。

2 方法与结果

2.1 紫外分光光度法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芦丁对照品9.27mg, 用甲醇溶解, 定容于50mL量瓶中, 得到浓度为0.1854 mg/mL标准溶液。

2.1.2 检测波长的选择

精密吸取芦丁标准溶液2mL, 置于10mL容量瓶中, 并依次加入0.3mL的5%NaNO2溶液, 摇匀, 静置6min, 0.3mL的10%A1 (NO3) 3溶液, 摇匀, 静置6min, 4.0 mL的4%NaOH溶液, 摇匀, 静置15min, 于200~800nm范围内进行全波长扫描, 结果在510nm有最大吸收峰, 故确定检测波长为510nm。

2.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精密吸取1.0mL、1.5mL、2.0mL、2.5mL、3.0mL、3.5mL、4.0 m L芦丁标准溶液置于1 0 m L容量瓶中, 并依次加入0.3 m L的5%NaNO2溶液, 摇匀, 静置6min, 0.3mL的10%A1 (NO3) 3溶液, 摇匀, 静置6min, 4.0mL的4%NaOH溶液, 摇匀, 静置15min。再取甲醇定容。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10nm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 对照品溶液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为y=10.128x+0.0685, R=0.9995。香附中总黄酮以芦丁计在0.02~0.08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 香附总黄酮提取工艺考察

2.2.1 香附总黄酮提取醇浓度考察

(1) 称取香附粗粉 (过60目筛) 7份, 每份5g, 置100mL圆底烧瓶中, 分别用水、30%、40%、50%、60%、70%、80%、90%的乙醇各50mL, 加热回流提取1h, 放冷, 过滤, 滤液定容至50mL量瓶, 作为供试品溶液。 (2) 取以上供试品溶液0.2mL, 按标准曲线法测定吸光度, 计算总黄酮含量。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 乙醇浓度为60%时香附总黄酮提取含量最高, 故确定60%乙醇为香附总黄酮的最佳提取醇浓度。

2.2.2 香附总黄酮提取方法考察

(1) 超声提取法:称取香附粗粉 (过60目筛) 5g, 置100mL具塞锥形瓶中, 加60%乙醇50mL, 超声提取1h, 过滤, 滤液定容至50mL量瓶, 作为供试品溶液。 (2) 回流提取法:称取香附粗粉 (过60目筛) 5g, 置100mL圆底烧瓶中, 加60%乙醇50mL, 回流提取1h, 过滤, 滤液定容至50mL量瓶, 作为供试品溶液。 (3) 取以上供试品溶液0.2mL, 按标准曲线法测定吸光度, 计算总黄酮含量。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 回流提取法香附总黄酮提取含量高于超声提取法, 故确定回流提取法为香附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

2.2.3 香附总黄酮提取正交设计

选择主要影响提取效率的物料比 (A) , 提取次数 (B) , 提取时间 (C) , 药材粒度 (D) 为考察因素, 采用L9 (34) 正交表进行实验, 因素水平表见表3。

取香附粉末约25g, 按表3中的要求, 加60%乙醇水浴回流提取, 放冷, 过滤, 回收溶剂浓缩提取液, 提取液定容至250mL量瓶中, 作为样品溶液。精密取样品溶液0.2mL, 按标准曲线法测定吸光度, 计算总黄酮含量。精密吸取样品溶液200mL, 进行出膏率测定。并以香附总黄酮含量权重系数为0.8, 出膏率权重系数为0.2进行综合评分, 正交实验结果见表4, 方差分析见表5。

注:综合评分=总黄酮/14.8578×0.8+出膏率/16.08×0.2

经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可见, 影响香附总黄酮提取的因素大小顺序为B>D>C>A, 提取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 确定以A2B3C3D2, 即8倍量60%乙醇, 回流提取3次, 每次2h, 药材粒度为中粉为最佳提取工艺。

2.2.4 香附总黄酮提取工艺验证

为进一步考察选取工艺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分别称取药材5份各50g, 按2.2.3最佳工艺进行平行实验, 按标准曲线法测定总黄酮含量, 并计算出膏率, 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正交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各项指标均优于正交试验中的最高值, 说明优化是成功的。

3 讨论

本实验采用考察不同比例的乙醇浓度对香附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 结果发现60%乙醇对香附中总黄酮提取效果最好。有文献报道对香附总黄酮的提取采用超声提取[5], 本实验比较超声提取和回流提取, 发现回流提取优于超声提取。在此基础上, 本实验物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药材粉碎粒度这四个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考察, 最终确定香附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60%乙醇, 回流提取3次, 每次2h, 药材粒度为中粉。

摘要:目的 确立香附促进胃肠动力有效组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和L9 (34) 正交实验考察香附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提取工艺考察结果确定以8倍量60%乙醇, 回流提取3次, 每次2h, 药材粒度为中粉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 通过对香附总黄酮提取工艺的考察, 确定了香附促进胃肠动力有效组分香附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关键词:香附,总黄酮,提取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Ⅰ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181.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校点本上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888.

[3]黄险峰, 彭国平.香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材, 2003, 26 (1) :65.

[4]王贺玲, 等.理气中药对鼠胃肠动力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 12 (5) :1136-1138.

上一篇:美育渗透下的高中语文下一篇:广东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