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补白范文

2024-07-09

文本补白范文(精选6篇)

文本补白 第1篇

1. 在关键词句处补白,深入文本

抓住关键词句,往往是解读文本的一把金钥匙,是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感悟文本的基石。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抓准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适度补白扩展,就能够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饱经风霜”一词时:

师:请大家把眼睛闭上,回忆在生活中看到过的“饱经风霜”的脸,然后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车夫的这张脸。

生1:额角布满皱纹。

生2:眼眶深深地陷了进去。

生3:颧骨高高地秃了出来,脸蜡黄蜡黄的,嘴唇干裂,露出一道一道的血口子。

生4:头发枯黄枯黄的。

师:从这张脸上你还能不能看出别的什么来?

生1:这位车夫家里穷,吃了上顿没下顿。

生2:他身体不好,体弱多病,拉车的生活对他来说很累很累。

学生尽管不一定能背出字面的解释,却能灵活运用。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让“饱经风霜”这个词在心灵深处鲜活了起来,对学生深入文本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在细节描摹处补白,感悟文本

细节描摹,常常是或表现人物形象,或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或深化文章主题。教学中,抓住文本中的一些细节,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将会是文本的内容在学生心灵深处更加鲜活,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如《七颗钻石》一文中,在学习小姑娘把水罐让给了过路人这部分时,我就引导学生抓住了“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这处细节描写。

师:小姑娘把水让给了路人,她自己口渴吗?

生:口渴。

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从“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小姑娘口渴极了。

师:从中你可以想到什么:

生1:小姑娘宁愿自己和妈妈忍受干渴,还把水让给路人真是太伟大了,太有爱心了。

生2:小姑娘这是心里一定矛盾极了。自己非常口渴,妈妈同样也非常需要水,我想这时她心里一定斗争的非常激烈。(全班掌声)

生3:她心里一定非常担心她的妈妈,这时她一定难过的流泪了。

学生能从短短的一句话中读出如此丰富的内容,是我所没有料到的,小姑娘的形象在学生们心中一定是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的。她们已经能够走进人物心灵,展开与人物的对话。

3. 在内容省略处补白,充实文本

文本中常常有许多地方的省略,有些是作者不需在——列举,有些是作者留下的空白点。在文本解读中,如果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空白点进行挖掘,补充,将会是文本变得更加充实,既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七颗钻石》一文,就留有很多的空白点,可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挖掘补充。文章对小姑娘找水遇到的困难写得就较为简略,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就小姑娘找水路上的困难写一段话或说一说。

师:小河干涸了,许多树木都枯死了。小姑娘出来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她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遇到了那些困难?

生1:小姑娘看到大地裂开了口子。

生2:她看到许多树木都落尽了叶子,只有干树枝静静地升着,好像在喊“谁来救救我”。

生3:火辣辣的太阳无情的炙烤着大地,天上没有一片云,空中没有一丝的风,她累极了,口渴极了,真想睡在地上。

生4:她想生病的妈妈现在一定口渴坏了,想到这里她不由自主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4. 在文章结束处补白,拓展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的结尾意犹为尽,给予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阅读课上,教师如果抓住这一空白,引领学生发挥想象,或顺着作者思路续写课文,或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局进行“二度设计”,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潜能。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读到“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教师当即质疑,小女孩飞去的地方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她的生活怎么样?学生们一定会用他们那颗充满童真、童趣,美好而又善良的心为小姑娘描绘出一个个世外桃园。

5. 在情感共鸣处补白,走进文本

学生在解读文本时,经常和文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思想感情跟着文本中的人物而发生变化:教师如果抓住文本中感情的共鸣地方,做好引导,将会对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深刻感悟以及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挥巨大作用。如教学<<船长>>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课文到现在已经全部学完了,假如哈尔威船长现在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生1:船长,你在生死考验面前,首先考虑的是别人,真是太伟大了!

生2:你这种危急关头,遇事镇定、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生3:哈威尔船长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巧妙补白 让文本解读更精彩 第2篇

一、巧抓词句补“空白”,启迪想象

在课文中,有很多词句包含着思想感情,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巧妙地抓住词句来“补白”,可以有效地透过语言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

在《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文章时,有这样一处:老师和同学给肖邦送行,老师把祖国泥土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肖邦,肖邦接过礼物,“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教学时,我这一句话出示出来,先指导感情朗读,接着引导此时此刻,肖邦已热泪盈眶,感动不已。他肯定是触景生情,心里有所想有所思才感动的,在离开祖国回首一望的那一刻,他想什么呢?接着,师点击鼠标,幻灯片上出现了语句补白训练:

肖邦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他想……

出示句子之后,老师充满激情地问道:此时此刻,肖邦怎么想,请你们说说?先前的通透读、感情读、感悟读,已经在学生的心中积淀下厚厚的情感体验,由于有这么一个铺垫在,此时,对于学生来说,肯定是有情可抒的,而这样的练习就自然而然地创设了一种情景,让学生抓住文本的“空白”进行角色体验,孩子们走进了肖邦的心里,抒发了精彩的感言:

再见了,亲爱的祖国,无论我在哪里,我的心永远和你在一起。

再见了,我的祖国,我的亲人。相信不久,我会回来。

再见了,我的祖国。有祖国的泥土相伴,在任何地方我都不会孤单。

……

有这样的感言泻之千里,相信学生不仅进入了角色,也进入了课文情境,敞亮开了自己的心扉。这里的补白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思维含量,在不经意间通过抓住关键词有效补白突破了难点。

二、扩展情节补“空白”,再造想象

在《小草和大树》一文中,夏洛蒂·勃朗特在向诗人罗伯特·骚塞求教,却换来了冰冷的打击,“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这句话给夏洛蒂·勃朗特带来的不仅是羞惭与痛苦,更激起了她的斗志。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去感受夏洛蒂·勃朗特当时的感受与举动。“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夏洛蒂·勃朗特面对歧视与打击,她没有消沉,更没有放弃,而是被“激怒了”,“发誓偏要在这个‘不是妇女的事业上闯出一条路来”。我带领学生反复朗读文章,揣摩夏洛蒂·勃朗特在读到诗人回信时的心理变化,想象她的内心活动,并安排了小练笔。有的学生写道:

终于接到苦盼已久的回信了,夏洛蒂·勃朗特的心激动地快要跳出来了。她紧紧捧着这一封信,生怕它会飞走了。回到房间里,夏洛蒂·勃朗特用颤抖的手打开了信,仔细地读着:“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仿佛一盆冷水迎头浇下,夏洛蒂·勃朗特感到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泪水夺眶而出。她在心里呼喊着:“不!不!为什么是这样?”信中那一句句话如鞭子似的抽打着夏洛蒂的灵魂,她反复问着自己以后该怎么办。“不,我不能屈服,我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我要用自己手中的笔向所有人证明,小草可以变成大树,文学也应该是妇女的事业。就让这封信作为鞭策我前进的动力吧!”擦干眼泪,夏洛蒂开始了新的冲刺。

此处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入情入境地朗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情感世界,从而加深体验夏洛蒂·勃朗特由受挫到愈加坚强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习夏洛蒂·勃朗特不屈的抗争精神。

三、巧抓结尾补“空白”,延伸想象

有些课文虽然已经结尾了,但意犹未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给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空白”,以原文的终点作为习作的起点,联系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延伸课文的内容。写出点睛之笔,点明主旨,突出主题,使读者更加了解和明白作者写作的意图。

比如,在教学《爱之链》这一文章时,文章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她关上店门,走进里屋,发现丈夫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倒在床上睡着了。她不忍心叫醒他。他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乔依醒来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并根据文章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续写一段文字,很多学生发挥想象,写出了生动形象的语段。

无论怎样去写,大家都有对人间最真挚的友爱的赞颂,这也说明大家真正读懂了文章,受到感染和教育,在积极的言语实践中体验到文本所蕴涵的积极情感。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补白 第3篇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是蕴含着意义空白与未定性的召唤结构, 一部作品的效果不在于说了什么, 而在于隐藏在意义空白处的意味深长的沉默。因此, 要把握一个客观存在物, 要从看到的东西中体会未看到的东西。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表面看不过一些意象的堆砌, 毫无诗意, 若体会其隐蔽处, 小令敞开的是满目凄凉的景象和诗人的惆怅之情, 从而感受到无穷诗意。这种文本召唤结构的概念, 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大有启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面对着由召唤结构所构成的一个个动态、开放、凝聚着无限意义生成可能性的文本世界, 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设定的世界, 让他们感受作者的热情召唤, 从而积极地填充文本的意义空白、构建文本的意义。

具体说来,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文本的“补白”有如下类型:

一、语义补白

语义空白产生于词语的多义共生性质。日常语言中, 每一语词在单一的语境中, 只有一个确定的含义;但文学语言总是要突破日常语言的规范而发生“形变”, 它使语词在表达字面意义的同时又暗示着多重含义, 这就形成了语词含义的空白与未定性。语义空白就是由隐喻、象征、双关等手法的运用形成的语义的未定性。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 林冲迤逦背北风而行时, “那雪下得正紧”。细味“紧”字, 不仅写出了风雪的力度、速度、密度, 还预示着人物处境越来越艰危。

二、句法补白

文学语言是一种感性语言、隐喻语言, 它往往要打破日常语言的语法和概念的逻辑序列, 而遵从于一种情感表现的非概念非逻辑的独有方式。从语法来看, 它通过句子成分缺失 (缺主语、谓语、宾语) , 形成一种未定状态和模糊效应;通过反常搭配 (如宾语前置、主谓倒装等) 改变语义结构, 造成多义体验和意义空白;通过词类活用 (如名次用作动词等) 建构一种新奇的语言表达方法, 达到一种微妙的复义感受或含混效应;同时, 从句式来看, 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的互换、变形、倒置;叙述人称的变化;正常句子排列顺序的重新安排;以至句子的节奏、韵律的变化、调整, 都造成大量的句法空白。句法空白产生于文学语言对日常语言语法规则和搭配方式的突破或反拨。如《荷花淀》中:“怎么了, 你?”这个变式句包蕴了水生嫂对丈夫的细心、关心和体贴。

三、结构补白

未定性与意义空白在文学文本结构的“设计”中就原初地存在着。高明的作者是设计师、导游者、共同合作者, 他注意到作品的首要功能是使读者意识到它是一部艺术作品, 从而唤起读者的艺术的阅读态度。所以, 作者设计九曲幽径, 而又噤口不言, 要使读者通过自己的努力领悟其审美意境。它通常表现为打破固有的结构方式, 由自然铺叙的结构章法发展为跳跃、穿插、转接、倒错等结构空白, 如《祝福》的倒叙结构, 在一片热闹的祝福声中, 沦为乞丐的祥林嫂蹒跚而出, 鲜明的对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悬念, 引人深思;由单一时空、单一维度发展出多时空交错、真实与幻觉交错的象喻境界, 由意义段落之中和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到留有大量读者位置的结构空缺等待填充, 如《项链》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 在不同的人看来, 人物有不同的结局。

四、意境补白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客观世界的“象”一旦与作家的“意”相结合, 便成了一种心灵化的意象。意境则是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在意境中, 景是情意化了的景, 情是寄托在“象”上的情, 情景交融, 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境补白是对韵外之致和文外之旨的整体意境空白的填补。如讲授《虞美人》时, 可以让学生将其改为散文, 用想象和联想填补诗歌意境空白, 更好地把握诗意和情感。

五、标点补白

文学作品中, 作者为了刻画人物的个性, 常常惜墨如金, 有意将某个人物的语言略去不写, 形成一个艺术间歇, 用省略号或破折号等标点符号进行补偿。如《红楼梦》中黛玉临死之时高叫的那句“宝玉, 宝玉, 你好……”, “你好”什么?此时无声胜有声, 让人回味思索。“你好好保重”说明黛玉还牵挂着宝玉;“你好狠心”表明对宝玉的埋怨;“你好糊涂”则是对宝玉的痛心。这样的空白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又如曹禺《雷雨》中的两句台词:“你是萍, ……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鲁侍萍看到多年未见的大儿子周萍时, 万分激动, 当她看到周萍打鲁大海时, 尖锐的阶级对立又使她清醒了。那种母子相见却不能相认的痛苦, 使她经受着情感的折磨。她竭力掩饰亲情的依恋和阶级的愤怒, 话语中的两次转折将复杂的情感展露无遗。

此外, 文本的补白还有形象的补白。文学作品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常常虚实相生, 虚笔的地方表现在对人物的侧面描写上, 如古希腊诗人荷马在他的著名史诗《伊利亚特》中, 不从正面描写海伦, 而是借冷心肠的老年人承认为海伦这样的美女进行流血的战争是值得的来烘托海伦无与伦比的美貌。这样的虚写在语文教材里不乏其例, 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写罗敷的美等。对这些侧面描写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连接, 人物形象会更加立体丰满。还可以对文本进行情感补白。文本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 也是情感的载体。有时作者将情感蕴藏在字里行间, 有时却欲言又止, 阅读时只有挖出空白处的情感, 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 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长亭送别》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 车儿快快的随”, 可以让学生想象此时的张生、莺莺是什么心情, 人物分别时的依恋不舍会唤起学生的相关生活体验, 从而进入“使我之心即入乎唐人之心, 而又使唐人心, 即为我之心”的境地。

文本的召唤结构是读者驰骋想象的空间, 但这个召唤结构不是无边界的。伊瑟尔在肯定作品意义不确定的同时, 也在寻找意义相对的确定性。在他看来, 文本中的“空白”是“一种寻求缺失的连接的无言邀请”, “空白”虽然指向文本中没有写出来的部分, 但文本中已经做了一些暗示或提示。一方面, “空白”吸引、激发着读者进行想象、填充;另一方面, 这些“空白”又服从于作品。

阅读就是穿行在语言的模糊地带, 用精神的触角去探知语言文字构筑的广阔艺术空间。教学中, 要贴着语言的丛林, 依照文本的引导与暗示, 恢复文本中被省略的内在逻辑联系, 把文本提供的“轮廓化图式”描绘得更加充实、具体、细致。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王尚文主编《语文教学对话论》, 浙江教育出版社。

[2].刘永康主编《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 人民出版社。

[3].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

[4].龙协涛《文学阅读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找准文本补白的切入点 第4篇

一、补白,在标点符号处

许多课文往往利用省略号、破折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留下空白,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若能巧妙地抓住文本中的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利用想象来充实文本,不仅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还能提高其表达能力。其中最典型的是有省略号的地方。例如《莫高窟》一文中描写飞天这一段写得尤为精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句末用省略号来结束这段文字,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在课堂上,我出示了一些壁画上飞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并用同样的句式继续描写这成千上百的飞天。在与文本深入对话之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了各种飞天形象:有的漫步水边,尽情歌唱;有的飞进桃园,采摘仙桃;有的三五成群,窃窃私语;有的驻足凝神,仰望星河……

二、补白,在语言凝练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的这句名言道出了读与写的关系,即“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吐纳”(叶圣陶语)。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具有简洁、凝练、生动的特点。在这些语言凝练处引导学生补写, 既可以促进学生对凝练部分内容的理解,也能为他们在理解和吸收后的尽情吐纳提供机会。如,《金子》一课中写彼得种花所付出的努力时,只用了“全部精力”一个词。在教学中,有位教师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补白:

师:是啊,你把“全部精力”这个词语读成了长长的一段话。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地看,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天快黑了,又下起了蒙蒙细雨,可是还有一块地没有松土,彼得在干什么?花苗终于长起来了,一群群杂草在花丛中抢营养,彼得又在干什么?为了防止花苗生虫,人们还在睡梦中,你看到了什么?再过几天花儿就要开放了,可这几天阳光非常强烈 ,花苗渴得无精打采,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天快黑了,又下起了蒙蒙细雨,可是还有一块地没有松土,彼得决定继续松土。他双手握住铁锹,一只脚蹬地,另一只脚用力一踩,铁锹直插土层,双臂再使劲摇一摇,土便变得又松又软。渐渐地,泥土变得坚硬起来,还夹有许多石块。彼得看见了,就蹲下身子把它们从泥土里抠出来。彼得累得满头大汗,内衣也湿透了,额上的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地往下滴。他索性解开外衣继续松土。

生:花苗终于长起来了,一群群杂草在花丛中抢营养,彼得下决心要把杂草除尽。他弯下腰,双手抓住草,用力地拔。有的草只要轻轻一拔,就连根拔了出来。可是有的草像在泥土里安了家,怎么也不肯走,他就抓住使劲地拔。他牙齿咬得咯咯响,脸涨得通红,但还是拔不掉。他只好拿来镰刀去割。他手上磨出了血泡,也不吭一声;汗珠子从额角上淌下来,都来不及去擦。

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很快用自己的语言,把彼得忙碌、辛苦、一心扑在花上的形象描写了出来,使本来相对静态的“全部精力”一词被激活,深深地嵌入了学生的心灵,成为富有活力的生命元素。

三、补白,在情感共鸣处

文章本是有情物,情感是文章的软实力。在文本的动情处设计小练笔,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升华文本的情感。如,在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时,我以师之情激生之情,引导学生沉浸到课文的情感氛围之中。学生被文章中的角色、情境所感染,与作者产生了共鸣。我适时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儿子收到了父亲寄来的信,他很激动,决定给父亲写一封回信。同学们想一想,儿子的这封回信该写些什么呢?”学生被激荡的情感所感染,在深入理解“父亲”心愿的基础上,表达了对“父亲”关爱的感激和不辜负“父亲”期望的决心。在随文练笔的过程中,学生既训练了自己的语言表达 能力 ,也进一步 理解了“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又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学生被彭德怀缓缓摘下军帽时所表达出的对大黑骡子的至深情感所感动。此时,教师捕捉到文章的动情点,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引导学生想象彭德怀和大黑骡子在过去的岁月中不舍的镜头。学生文思泉涌。这种补白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让学生在对语言材料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将作者有意无意忽略的部分通过再造想象加以弥补,使之具体、深刻,真正实现了“情动而辞发”。

四、补白,在主题深化处

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读写结合点进行有效训练,便有可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神效。如《珍珠鸟》一课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是全文理解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重难点,使学生的理解得以深入?在学生经过朗读体会,对这句话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可安排这样的随文练笔:先播放一组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好相处的画面,再让学生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势等具体情况,写一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做法,举一举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的例子。这样一来,学生对最后一句话及全文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帮助,要用爱去温暖别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爱,懂得感恩,这样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又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在学习描写艄公的相关段落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笔:面对波涛汹涌的黄河,“我”胆战心惊;观望河中的羊皮筏子,“我”提心吊胆。而筏子上的乘客却谈笑风生。读读描写乘客与艄公的句子,写一写:艄公心里会想些什么?你又想对他说什么?学生的练笔能紧紧围绕“勇敢和智慧”这个核心主题,表达自己对艄公的敬佩和敬仰,同时也有效地锻炼了描摹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

五、补白,在意犹未尽处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林林总总,每篇文章都各有特点。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往往在结尾处戛然而止,但言有尽而意无穷,其感人的艺术魅力往往使人浮想联翩。教学中,在这些让人意犹未尽之处激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引导他们展开联想进行补白,使文章内容更具体、完整,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心、人物性格、作者思想的把握,同时也进行了思维的训练,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成语故事《滥竽充数》的结尾是这样的:“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南郭先生逃回家以后,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结果又如何?”我让学生进行补白。学生在认真阅读文本,弄懂文本基本内容、基本情节和人物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围绕文章的中心展开合理想象,补充文本内容,使故事顺利发展下去。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与动作等细节描写进行刻画,让人读起来觉得生动自然、真实可信。

文本补白 第5篇

《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之作, 选自他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 刻画了一个见多识广而又活泼可爱、聪明勇敢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 反映了“我”与儿时的闰土短暂而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教学中我积极挖掘文本表达空白,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合作中想象、表达、创造, 带领学生趟过语言理解的河流进行深入思考、感悟, 激发学生的思维情感在课堂中交互、流淌、飞扬, 从而到达言语表达的彼岸。

在这课的教学中, 感知少年闰土这一形象, 体会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闰土“捕鸟”这个片段时, 为了引导学生通过捕鸟体会闰土的聪明智慧, 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这段文字的内容, 在弄懂文字表达的意思后, 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 再让学生根据文字的表达利用简单的教具演示捕鸟的过程。然而, 作者虽然用极简洁的语言、极简练的文字把捕鸟的过程写清楚, 文字表达是“满”的, 但是同时我更觉得透过文字能感受到, 鲁迅先生对少年闰土的那份真挚情感也是满满的, 这些都有待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感悟、揣摩。于是我根据学生的演示进一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看看在具体的捕鸟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在认真阅读、观看演示、深入思考的基础上, 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说, 首先文中写到闰土说捕鸟一定要选择下雪的时候是非常有道理的, 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冬季, 田野里的庄稼都收获归仓了, 再加上大雪覆盖大地, 鸟儿再找不到食物就会非常饥饿, 所以这时的鸟儿会因为饥饿而一心只想获得食物就放松了警惕, 所以这时候的鸟特别容易捕捉;有的同学说, 要想捉到这些机灵的小鸟, 所用的竹匾也很有讲究, 一方面这个匾要稍稍重些, 这样罩住了鸟之后才能紧紧地扣在地面上, 才不会留有缝隙被鸟儿钻空逃跑。另一方面, 这个匾还要稍稍深些、大些, 这样才罩得住一些大鸟;还有的同学说, 捕鸟用来支竹匾的木棒也很有学问, 这根木棒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长短要合适。太短的话, 支起的空隙太小, 鸟儿不好钻进去, 太长的话鸟钻进去虽然容易了, 但一旦它们发现有危险时逃跑也很容易;还有的同学说, 木棒上系的绳子也是很有学问的, 首先是绳子的粗细有学问, 绳子太粗, 需要的时候既不好拉, 也容易被聪明的鸟儿发现有埋伏。绳子太细了, 拉的时候会很不顺手。然后是绳子系在木棒的位置也是极有学问的, 绳子系在木棒距上面顶端三分之一处比较好, 这样在拉木棒的时候, 它容易向其中一头倒下快速地扣住鸟儿。为了证明这一点, 有的同学还相约课后做个实验来证明, 看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现在说到人要藏在哪儿。有的同学建议, 人一定要做好隐蔽工作, 因为鸟儿都是非常聪明的。但是人距离放匾的地方也不能太远, 否则绳子也得增加长度, 这样就容易暴露目标和捕鸟的意图。再说绳子太长的话, 人在拉的时候也不容易做到快、猛、准, 捉到的鸟就不多啦!最后说到放秕谷的问题。首先秕谷的多少要有讲究, 太多了浪费粮食, 而且食物太充足了, 鸟儿一会儿吃饱了就飞走了。放得少了也不行, 因为根本就吸引不来鸟呀。还有秕谷撒的地方也有说法, 一定要在匾的四周少撒点, 越往匾的跟前和匾的底下部分越要多撒, 这样可以吸引鸟儿在享受美味时不知不觉钻进设好的陷阱里。现在终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最重要的就是那可以检验人是否足够智慧、期待已久的一“拉”了。说到这儿, 大家更是各抒己见, 讨论得滔滔不绝:有的说绝不能早拉, 早拉的话, 后面的鸟和那些还想进来却又没来得及进来的回头跑掉了;有的说也不能拉迟了, 万一拉迟了, 那些先进来的已经吃了不少粮食的鸟会想:先撤吧, 万一不安全呢?这样虽然逮住了后边的, 却丢了前面的。这样一讨论, 大家都觉得要想把握这个尺度真是不容易啊!这捕鸟真是太不容易了!看着大家有些垂头丧气, 我赶快给他们打气:现在你们想象一下, 假设我们已经把上面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就这样等它们专心致志地吃的时候, 把它们“捉拿归案”吧。就这样, 在一步步不断深入讨论中, 学生已经深深体会到“捕鸟”过程要考虑的细节太多, 在这整个过程中, 只要一个地方做不好, 就会前功尽弃。此时学生都深刻体会到捕鸟真是太难了!这时再引导学生读读文中闰土捕鸟的句子, 动作虽然复杂, 但各个动作都完成得干净利落而且流畅连贯, 整个捕鸟的过程就是闰土完成的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再读读捕到鸟的句子吧, 学生体会到鸟的种类、数量也多, 而且句子后面还使用了省略号。这正说明, 我们大家刚才所讨论的和想到的担心解决不好的所有问题, 闰土全都想到了, 而且全都很好地解决了, 所以他才能捕到那么多鸟呀!你们说, 闰土厉害吗?正是因为捕捉了文章中精彩的情感留白, 再一步步不着痕迹地逐层引导, 才一步步逼近学生的生活认知, 才能深深叩击学生的情感积淀和心灵深处。这时, 学生个个都真心佩服闰土的本领了, 在情感上与鲁迅先生达到高度契合。

《少年闰土》中对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因此, 我非常希望学生能学习大师的言语表达方法, 汲取一些鲁迅先生语言方面的营养。插图是文本有机组成部分, 文本中就有一幅彩色插图, 是闰土在对少年鲁迅说他在乡下的见闻。通过观察, 它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情境, 了解闰土与少年鲁迅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 从而更进一步走进他们的生活, 体会他们的情感。文中有多处闰土的外貌描写而没有“我”的外貌描写, 所以, 我就抓住文本的这一表达空白, 借助文中的插图, 引导学生观察, 根据“我”当时的年龄和身份想象“我”的外貌, 再写一写“我”的外貌。所以, 我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幅插图。逐步不断深入地追问:你是从哪儿看出来谁是闰土, 谁是少年时的鲁迅的?起初, 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来:因为文中有对闰土外貌的描写, “项上戴着银项圈”是闰土很明显的标志。再进一步追问:再仔细观察观察, 你还能从哪儿看出来?在进一步引导下, 有的学生说, 从他们两人的衣着能看出来, 穿着长衫的是鲁迅, 而闰土是穿着短装的, 因为鲁迅是少爷, 他每天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所以穿着长衫。而闰土是管理祭器的帮工, 他每天要做事情, 穿短装会方便些。有的同学还补充说, 不仅从两个人衣服的长短可以看出, 还能看出两个人衣服的新旧。鲁迅的衣服色彩新鲜, 是新的, 闰土的衣服很旧了, 看得出家里没给他做新衣服, 只能穿旧衣服。有的同学说, 从两个人的脸色也可以分辨出来。闰土的脸色紫红而且粗糙, 可以想象他每天在海边种地, 太阳晒着海风吹着, 而且他还要干很多粗活。而鲁迅的脸色是红润、细嫩的, 因为他不用像闰土那么辛苦, 而且他吃得也很有营养。还有的同学说, 从两个人戴的帽子也看得出来, 闰土的帽子是黑色的毡帽, 不管从色彩还是款式上看, 都是穷人家孩子才会戴的。鲁迅戴的帽子是红色圆顶的, 过去红色代表着富贵和吉祥, 而且这顶帽子和我们现在的帽子款式都差不多, 说明那个时候这顶帽子一定比较值钱, 只有有钱人家的少爷才戴得起。还有的同学说, 从两个人的坐姿也可以看得出来。闰土是坐在板凳上的, 他虽然在向鲁迅说着自己的见闻, 说得也眉飞色舞, 滔滔不绝, 但他还是坐得很端正。从坐姿上可以推测, 他爸爸可能告诉过他, 要守规矩的, 不能太随便了。而鲁迅就不用这么拘束。我手写我心, 学生由说到写, 从观察、思考的吸纳到言语表达的倾吐, 就是对作家语言营养的吸收, 就是对作家情感的领悟。在这些教学准备之后, 再让学生拿笔写“我”的外貌时, 学生已经真的能做到胸有成竹了。我们说文字知冷暖, 通过朗读我们能够体会文字背后的故事。那么, 文本插图也是教材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同样向读者传递了文字的冷暖, 也能讲述动人的故事。它们同样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对文本这一处表达空白的深入挖掘, 有效激活了文本的灵性, 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完全放飞起来。

文本补白 第6篇

在教学中教师有效地利用文本空白点, 适时、适量、适度地补充原文本缺失的信息, 搭建教材文本和学生间的信息桥梁, 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情节补白, 丰富体验

不少以写人叙事为主的课文, 由于受到感情抒发、表现方法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对人物的描写形成了“空白”。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其中的情境空白点、动作空白点、心理空白点等进行有声有色的补白, 让人物更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

(一) 体验情境, 感悟人物形象

在《检阅》一课中, 要理解“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个句子, 就需要了解博莱克在检阅前的艰苦训练。于是教师引导道:“小朋友们, 我们作为四肢健全的人参加训练都是那样的不容易, 博莱克可是一个截肢的孩子呀, 一个拄拐的孩子要同全队保持一致, 他要付出怎样的艰辛啊。透过这个画面, 我们仿佛看到了他平时辛苦练习时的情景……”教师大屏幕出示以下句式:清晨, __________;中午, __________;晚上, __________。

学生想象着博莱克在检阅前艰苦训练时的一幕幕:清晨, 天还没有亮, 博莱克就在家里的院子里一遍又一遍地走着。中午, 太阳炙烤着大地, 汗水已经湿透了他的衣服, 博莱克全然不知, 他的背依然挺得那么直。晚上, 大家都去休息了, 博莱克仍然在月光下“一二、一二”地和着节奏训练。

在学生情真意切地体验之后, 教师顺势总结升华:“是啊, 博莱克为了参加检阅洒下了多少汗水, 付出了多少心血啊。小朋友们, 现在你能来说说博莱克他棒在哪里吗?”有了前面的情境说话作铺垫, 学生对博莱克的崇敬之情油然而升。

生:博莱克的“棒”体现在他的不怕辛苦, 坚持不懈。

生:博莱克的“棒”体现在他的勇敢、自强。

……

通过对文本空白处情境的体验, 想象博莱克在检阅前的艰辛训练, 使学生走进文本, 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里也显得更加高大丰满。

(二) 体验过程, 丰厚词语理解

由于叙述角度的限制或是表达的需要, 有些课文在对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时, 也会留下空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一空白进行想象来充实文本, 丰厚词语的理解。

如《爬天都峰》一课中写道:“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一会儿攀着铁链上, 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像猴子一样……爬呀爬, 我和老爷爷, 还有爸爸, 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在之前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感受到了天都峰的高和陡, 为了更好地让他们体会“终于”背后的艰辛以及爬上天都峰需要的勇气和毅力, 教师抓住“终于”一词设计空白,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说说小女孩在爬天都峰的路上有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又会怎么做呢?学生纷纷展开想象:

我们越向上爬风越大, 一阵风吹来, 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真有点想放弃。可我回头一看, 身后的老爷爷仍然坚持不懈地向峰顶爬去, 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于是又使出浑身的劲奋力向山顶爬去。

……

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而且让学生形象地感悟到了“终于”一词背后所蕴含的艰辛和不懈, 学生对这个词语的理解通过补白得以准确表达。

二、文末补白, 放飞想象

每一个故事都会有意犹未尽之处, 都会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阅读教学中不妨让学生沿着原文的思路或者教师根据课文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继续写下去, 让文本的空白得到补充。

(一) 启发想象, 丰盈语言

《松鼠和松果》是一个非常好听的童话故事, 课文结尾是这样的:将来, 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学完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将来, 松鼠带着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来到这片茂密的松树林会干些什么呢?学生兴趣盎然, 有的说它们会围在一起愉快地唱着歌, 高兴地跳起舞;有的说老松鼠会带领小松鼠们继续种松树, 使这片松树林更加茂密;有的说松鼠们会在松树上捉迷藏, 玩得可开心了……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自由驰骋。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 不仅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训练, 而且思维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

(二) 拨反为正, 扣动心弦

有些文本在结尾时, 有意不把问题讲透, 留有余地, 让学生去咀嚼、思考, 悟出其中的道理;或者揭示新的矛盾, 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不作答, 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风娃娃》一文中的风娃娃刚开始是一个乐于助人、受人们欢迎的形象, 而在课文的后面则和前面相反。课文的结尾是这样的:风娃娃听了, 很伤心, 心想:我帮人们做事, 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对于这样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师问学生:“小朋友们, 这是为什么呢?你们能告诉它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 他们纷纷说:“风娃娃刚开始是在帮人们做事, 后来就在帮倒忙了。”“风娃娃做事光靠力气, 没有想别人需不需要。”……教师又说:“听了你们的话后, 风娃娃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 想一想, 第二天的风娃娃会做些什么事呢?”此时学生的认知和文本的内涵已达成了共鸣, 在他们心中风娃娃美好的形象跃然而起:“风娃娃来到马路上, 他看见一位清洁工人正在埋头扫地, 额头上汗如雨下, 风娃娃赶紧对着清洁工人轻轻吹了几口气, 清洁工人头上的汗一下子就无影无踪了。”“风娃娃来到田野, 他看见蒲公英娃娃想去旅行, 于是风娃娃轻轻一吹, 蒲公英娃娃就乘着风纷纷出发了。”

对这样富有启示性的课文结尾进行补白,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三、标点补白, 丰富意蕴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文字相配合, 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由于感情抒发、详略安排等需要, 课文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标点的留白, 它们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余地。教师应重视课文中一些重要的标点, 在教学时,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为标点补白, 把一个个静止的标点变成一朵朵思维的火花。

(一) 省略号补白, 多元表达

《笋芽儿》一文中有这样一句:“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 啊, 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 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 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教师抓住这个省略号问:小朋友, 这个省略号里蕴藏着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呢!想一想, 笋芽儿钻出地面, 还会见到什么, 听到什么, 闻到什么呢?学生借着课文插图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给省略号补白, 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笋芽儿看到的景象:小草弯着腰;泉水唱着歌;蝴蝶和蜜蜂排着队, 跳起舞;黄鹂唱着动听的歌;蚂蚁摇着触角, 好像在说:“你好!你好!”……此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 情感被撞击, 课堂上有了一句句精彩而灵动的发言。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训练了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 而且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

(二) 问号补白, 破译潜台词

《三个儿子》是一篇蕴含人生哲理的故事, 对二年级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文中有这样一句:“‘三个儿子?’老爷爷说, ‘不对吧, 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教学时, 教师不妨借助这句话中的一个问号,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让学生谈谈“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为什么呢?”学生争着说老爷爷看到的是帮妈妈抬水的儿子。于是教师趁机引导学生给老爷爷的话补白:“大家说得真好, 但老爷爷的话中似乎还隐藏着什么话, 你能帮他说出来吗?”在交流过程中, 学生相互启发, 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也逐渐被点透了, 这一补白抛弃了说教的教学方式, 达到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

上一篇:职业责任感下一篇:制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