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准确性范文

2024-08-27

踏板准确性范文(精选3篇)

踏板准确性 第1篇

一、确定助跑起动方式,合理设计助跑距离

(一)确定助跑起动方式

跳远的助跑方式有站立式和行进间两种。一般来说站立式容易控制身体姿势和起动时蹬地力量更容易使步点准确。行进间虽然不如站立式更容易控制身体姿势和启动点的蹬地力量,但容易发挥速度,有不少高水平运动员喜欢这种方式助跑。研究证明,无论采取哪种助跑方式,助跑时不同的身体姿势(下肢部位姿势和上体前倾角度),可以影响跑进时步长增加规律的变化,导致每次踏板准确度下降。

建议:对于跳远初学者最好采用站立式助跑,能更好地控制起动时的蹬地力量和身体姿势(下肢部位姿势和上体前倾角度),进而相对容易让跳远初学者找到自己的助跑步点,提高踏板的准确度,以达到快速提高成绩的效果。

(二)合理助跑距离

助跑距离的长短是体现速度利用率和良好的起跳特征的关键,良好的起跳特征表现为身体腾起的初速度能够接近最后的助跑速度和起跳前两步节奏。实践证明:合理的助跑距离是创造良好的起跳特征的前提。

建议:由上所说合理的助跑距离我们可以根据30~100米的最好成绩来指导决定。以下是前苏联著名教练员波波夫提出的跳远助跑距离与速度大小的关系参数。

二、稳定助跑过程

助跑过程我们这里分为三个环节:起动步、加速节奏、起跳前两步节奏。

(一)起动步:

国外有关资料记载,助跑的前三步可以决定起跳准确程度;我国资料表明,助跑起动的第一步就能决定起跳的准确性。

建议:在对跳远初学者训练中一定要加强全程助跑的起跑练习,让他们逐步对第一步的蹬地力量和第一步步长形成一个固定模式。

(二)加速节奏:

获得更大速度的助跑是跳远主要目的之一,跳远初学者对步长和步频的增加控制得不好,意识上想跑得更快些获取更大的速度,结果出现频率快、幅度小导致步点错乱形成不了良好的起跳效果。据调查跳远初学者每次助跑最后10米的速度差在1秒以上,助跑失败率在60%以上。

建议:跳远初学者训练时融入一些30~40米变速练习,有助于其掌握助跑加速的规律,增强对速度的感觉。此外还要加强速度耐力的训练,速度耐力是保持高速跑的能力,因为和可能在比赛时要进行6次28~45米完整动作,体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步长、步频变化,导致步点错乱。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200~400米跑是提高人体在无氧极限状况下忍受无氧能力的最佳。因此,可以把200米跑作为跳远无氧耐力训练的主要内容。另外,经国外专家研究指出200米跑可以体现助跑节奏的特点,可以更好地获得助跑节奏感。

(三)起跳前两步节奏:

当今世界上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几乎都是采用倒数第二步大于倒数第一步的典型的传统助跑节奏,而成绩较好跳次一般后两步的步长差也较小。这种助跑节奏在我国优秀运动员中应用得更加广泛,依靠加快步频而不是增大步长来获得最后起跳速度是跳远的本身特点。

建议:结合跳远初学者自身情况区别对待,找出一个合理的起跳前两步的节奏,加以固定。例如:速度好爆发力差的运动员,可采取起跳前两步步长稍大,适当降低重心加大起跳距离,增加垂直速度的踏板节奏;爆发力好速度差的运动员可采取加快起跳前频率,继续加速的踏板节奏。

三、克服心理压力

对于参赛经验少或没有参赛经验的跳远初学者,心理压力是影响踏板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在比赛中会出现一心想取得好成绩的心理或当听到裁判读成绩时别人的成绩和自己相差不大和差距太大,出现急躁、紧张状态导致助跑过程错乱、节奏紊乱、不能形成良好的起跳特征。

建议:第一,每次训练采用自我暗示法给自己确定一个训练目标,通过训练积极地去达到目标,逐渐培养自己的自信心。第二,积极思维法,防止消极的思想干扰自己情绪,积极去回想自己踏板准确时的感觉和节奏。第三,利用转移法来解除恐惧心理,在训练和比赛中精神不要全部集中在能不能上板、会不会犯规、是不是能跳出好的成绩这些问题上,把思想转移到起动姿势、助跑节奏上,起动姿势和助跑节奏都稳定了,这样踏板自然也会准确。

四、适应各种环境

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跑道的情况、天气的状况、风向风速的不同、周围观众的气氛都会影响助跑节奏、速度、动作变化。前苏联著名教练员波波夫调查表明:在较差的跑道或煤渣跑道上和逆风条件下进行比赛,一般要比平时助跑距离缩短0.3~0.6米;在良好的条件和旺盛的斗志下进行比赛助跑距离要比平时加长0.2~0.4米。

提高跳远运动员全程助跑踏板准确性 第2篇

关键词:助跑准确性;影响因素;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6-01

跳远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跳远技术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全程助跑技术是跳远训练的重要部分,而助跑踏板的准确性是影响跳远稳定发挥的关键因素。准确的助跑踏板是跳远完成动作,取得理想成绩的基础。

一、影响跳远全程助跑踏板准确性因素分析

1、技术因素

(1)助跑起动方式。跳远助跑起动方式决有静止启动和行进间起动两种。静止起动是准备姿势从站立式开始,起跳腿在前,开始时速度不是很快,但步频很稳,踏板准确性较高,缺点是不利于发挥速度,还有部分运动员由于身体紧张容易倒小步。行进间起动有利于发挥助跑速度,但是在踏上标志物是容易产生误差,影响了助跑的准确性。两种助跑起动方式有利也有弊,每个运动员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起动方式。

(2)助跑加速方式。跳远助跑加速方式有平稳加速和积极加速两种。积极加速时,运动员步频快,能够很快的达到最大速度,速度型运动员一般采用。平稳加速的加速过程是一个逐渐的加速过程,由慢到快且时间长,过程平稳、均匀,在最后几步速度达到最大。

(3)助跑的节奏。在跳远训练中助跑节奏是运动员提高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关键所在也是运动员面临的技术问题。助跑没有了节奏,导致运动员经常出现倒小步或拉大步的现象,并且无法发挥速度。为了不犯规在最后踏板的几步减速,都是节奏不好所引起的。

2、心理因素。在跳远比赛中,心理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着跳远助跑的准确性。有的跳远运动员在比赛前由于紧张,身体始终无法放松,比赛时,无法像平时训练一样,助跑不敢放开步子,怕犯规,这样就影响了运动员真实成绩的发挥。

3、身体因素。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有区别,绝对速度好的运动员能够更充分的利用向前的惯性,同时对踏板的冲击力较大,有利于发挥助跑速度,但是速度越快,踏板的难度就越大,所以要求运动员在提高绝对速度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身体基本素质练习。

4、其他因素。在跳远比赛时的气候变化、风力、风向、场地的质量和比赛时间等都会对助跑准确性产生影响。还有就是比赛经验,有的运动员平时成绩好,但是没有参加大型比赛的经验,往往发挥不出自己的真实成绩。要对不同的比赛环境进行适应练习,还有就是增加运动员的比赛经验。

二、提高跳远全程助跑踏板准确性的对策研究

1、技术方面

(1)稳定助跑起动方式和加速方式。运动员在选择起动方式和加速方式时要根据自身助跑速度、步长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跳远助跑起动和加速方式的训练方法有:首先要固定一种适合自己的起动方式,反复进行练习,保证每次起动时身体姿势一致,直到练习熟练;助跑起动的第一步对助跑稳定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所以起动的第一步迈出要稳定,准确把握,不要随意变化,可以先测量运动员的步长,设立标志固定,按一定的速度、力量、步长、步频进行练习;结合短跑进行起动方式和加速方式练习,经过反复练习,使起动方式形成习惯,并且掌握加速方式。

(2)协调的助跑节奏。“助跑节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助跑稳定性和助跑速度的发挥,而助跑最后几步是整个助跑技术的关键。助跑技术的训练应该渗透到平时加速跑和放松跑当中,体会跑的节奏感,在跑的过程当中,心里要默念助跑节奏,在跳远练习中,要把心中想的助跑节奏跑出来,使之固定,并且加强训练。助跑最后几步节奏每个运动员各有特点,练习时应设标志物,固定步长踩点进行反复练习。

(3)助跑步点的丈量与调整。跳远助跑的丈量方法很多,一般采用走步式,远调起动点,近调起跳点的方法。大的踏板误差,应该在起点处调整,小的误差,如10—30厘米的,只能在起跳点处进行调整,调整之后应固定最后几步的跑法,使之熟悉到熟练。

2、心理方面

首先要加强跳远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要想办法加强运动员集中注意力,在训练时,教练也可以采用放松技能训练,表象技能训练,模拟训练等方法来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其次要提高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调控能力,这就要求在平时训练中,加强对未知因素的预测,并有及时的预案做出调整,使之运动员很快的适应多变的环境。教练员应对比赛中出现的运动员心理活动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心理活动做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3、提高身体基本素质

跳远比赛强度大,时间长,对运动员身体基本素质是一个挑战,以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前提,才能在比赛中游刃有余。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基本身体素质是基础,想要提高成绩,还必须提高专项身体素质练习,特别是加强速度素质的练习。在训练时,要尽量用各种手段提高平跑能力,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绝对速度。

4、加强对比赛环境的适应能力

跳远比赛现场,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和技术的因素有很多,比赛的时间、地点、规模以及比赛的影响力都或多或少影响着运动员的正常发挥,因此跳远训练应适当的选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气候等多种不预知的环境下进行,还可以参加各种比赛来锻炼自身对比赛的适应能力。还有,带运动员到人多嘈杂的地方训练,组织对抗练习,可以增加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和提高临场发挥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绍英.李 闯.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利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4

[2] 许欣烈.浅析提高跳远助跑的准确性[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 蒋 亮.张 轶.陈 涛.初探跳远教学中影响踏跳准确性的问题[J].科技信息.

踏板准确性 第3篇

跳远踏板的助跑准确性无论是在训练当中,还是在日常的教学当中都是一个难点。引起助跑踏板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是个人技术动作、身体素质、心理因素以及外界环境等干扰因素造成的,若要提高其准确性,必须采取一定的有效手段来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基本解决办法,希望可以为今后跳远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运动的开展带来一定的理论参考。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09级田径专修学生40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查阅了大量的训练学资料、田径方面的书籍和论著,以及近期其他相关研究多篇,作为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发放调查问卷40份,其中问卷回收4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7份,问卷有效率为92.5%。

2.2.3 数据分析法

对问卷回收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数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具体的论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选择适宜的助跑距离对踏板准确性具有稳定性

3.1.1 适宜的距离

在表1中,有7人认为适宜的助跑距离对踏板准确性具有稳定性,占到了20%;有20人认为其不一定具有稳定性,占到了54%;有13人认为,不具有稳定性,占到了35%。适宜的助跑距离理论上对踏板准确性具有稳定性。适宜的助跑距离,可以发挥运动员适宜的助跑速度,可以为了准确踏板而合理地发力,为接下来起跳的积极蹬摆配合做充分的准备。

3.1.2 学生的体能

体能的充沛程度,直接影响到助跑的速度。在适宜的助跑距离当中,由于体能的不断下降,助跑的距离也会相应的做出调整。所谓的适宜的距离,也就相对与上一次的助跑距离变得不适宜。根据表2数据显示,有5人认为体能会影响适宜助跑距离的变化,占到15%;有17人认为体能不一定会对适宜的助跑距离产生影响,占到46%;18人认为体能的变化不会对适宜助跑距离造成影响。

3.2 影响学生跳远技术的原因

3.2.1 助跑距离

表3中,有7人选择了较远的助跑距离,占到了20%;有14人选择了适中的助跑距离,占到了39%;有19人选择了较近的助跑距离,占到了51%。在田径运动跳远项目当中的教学,应正确对待助跑距离,助跑距离不够,可能导致助跑速度达不到最好;助跑距离过远,可能会过多地消耗助跑中的体能,从而影响到助跑速度,最后可能不会准确地踏上起跳点。而中距离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正好,可以最大地发挥助跑速度,有一个充分的状态去完成起跳,但是有的人人云亦云,随大流,将别人的助跑起点当作自己的,这样必然会影响到自己准确的踏板,以及完成跳远技术动作。每个人都有适合每个人的起跳距离。

3.2.2 助跑的起动方式

根据表4,有28人选择了有静止状态开始助跑,占到了76%;有4人选择了行进前的助跑起跳,占到了11%。还有8名学生助跑方式不固定,有时采用从静止开始助跑,有时采用行进间助跑,占到了所调查学生的23%。有静止状态开始助跑需要较长的助跑距离,需要一个稳定的心态与熟练的技术水平。而行进间助跑,要求运动员具备一个良好的体能水平,与优秀的平跑乃至小加速的能力,这样才可以积极准确的进行踏板起跳。

3.2.3 助跑节奏

根据表5数据显示:有7名学生认为在助跑节奏当中,是在由慢到快,助跑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占到了19%;而有29名学生认为,跳远助跑过程,是一个匀速助跑过程,力求在助跑当中的稳定性,占到了78%;有4名学生,认为在助跑当中是由快速过渡到慢速的,为的是可以更理想地发挥助跑起跳的衔接技术,使水平方面的力充分转化为竖直方向上的力,占到了13%。

3.2.4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因素

根据表6数据来看,有18名学生认为,占到所调查学生的48%,心理素质对自己的跳远助跑准确踏板有影响,自己会因为心理的波动而导致自己踏板犯规,或者不上板等;有9名学生认为心理因素不会影响到自己跳远时的踏板准确性,占到了17%;有13名学生对心理因素是否会影响到跳远助跑踏板准确性不确定。

3.2.5 来自运动员身体外的因素

由于田径运动跳远比赛是在室外进行的,所以免不了会有其他的因素在比赛过程当中干扰运动员技术水平的良好发挥,而往往是一些细微的地方,会导致运动员以微弱的差距,最终输掉比赛,遗憾而归。比如说风速的影响。在比赛当中涉及到加速助跑阶段,若是顶风状态,肯定会影响到运动员在助跑时候能量的消耗,达不到预期的助跑速度;若是顺风,则会加速运动员助跑速度,但是对于助跑起点的标记来说,也是个问题。还有比赛场地、观众情况、阳光紫外线强度、天气湿度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运动员踏板的准确性。

3.3 跳远助跑准确性的重要性

跳远助跑是整个跳远技术当中最难的部分,然后助跑和起跳的结合。如何在跳远运动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就是看跳远助跑过程和起跳结合程度。只有快速助跑,并且准确的踏板,才会给运动员以极大的信心。再者,准确的踏板,对于水平方向速度的制动充分转化成起跳方向的力,会使运动员出色的完成起跳的蹬摆配合以及接下来的空中动作。如果助跑踏板不准确,首先从心理方面就会对运动员产生阻碍,特别是在关键时候尤其是分出冠亚军的时候,会给运动员带来巨大的压力。

3.4 提高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对策

3.4.1 放置合理的标志物

在标枪比赛、跳高比赛、跳远比赛,场地里不乏都可以见到一些标志物,这是为了运动员在助跑的时候,可以清晰地看到什么时候该以什么样的节奏与速度进行助跑,是加快频率还是放大步幅等等。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助跑,创造出优异的比赛成绩。

3.4.2 强化助跑技术

在跳远运动的训练当中,根据跳远比赛的特点,进行合理科学的训练,选择正确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对于助跑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作用,一般是选择30m、40m、50m的短距离加速跑,途中跑来提高跳远比赛的助跑,更多的是要求节奏感的存在,越接近踏板,节奏越要由缓变急,以便积极踏板。

3.4.3 正确面对不同情况进行踏板起跳

在助跑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助跑到踏板附近,发现脚步可能不会顺利的踏上踏板,或者是踏板距离较短,而造成比赛成绩的“吃亏”等现象。首先要稳定心理因素,控制好比赛的节奏,在助跑过程当中,发现未能顺利踏板也不要心灰意冷,找出这次失败的原因,在原来测量好步点的基础上稍作调整,进行下一次试跳。切勿出现倒小步等现象。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大部分学生认为适应的助跑距离对准确的踏板不具有稳定性。大部分学生对跳远技术掌握未熟练,对于助跑的重要性不能在完成技术过程当中有一个很好的认知与体会。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能不会影响适宜助跑距离。由于学生在跳远助跑过程当中不敢将自己的速度发挥到最大,每次助跑结束后都是特别轻松,多数学生认为,助跑只是可以让身体有腾空,而空中动作才是决定跳远成绩的最重要技术环节。

2.在选择助跑距离的时候,多数学生选择了较近的助跑距离,大部分学生是有静止状态开始助跑,跑的节奏是由快到慢。这样的学生不能完全利用助跑为起跳带来的作用,由于他们腿部力量的欠缺,使得在助跑过程当中,由静止开始加速,在跑到踏板附近,甚至还会出现减速,多数学生担心会因为助跑速度过快而不能使自己身体腾起来,缓慢的助跑,可以使他们准确的踏板,并且将水平速度更好的转化为竖直速度,他们并不会意识到,速度的减慢会使他们的跳远远度大大缩短。在心理因素方面,只有60%的学生意识到心理因素会影响跳远助跑的准确性。

3.其他因素的影响,风速、比赛场地设置、观众情况、阳光紫外线强度、天气湿度会为运动员带来影响:风速会打乱运动员的助跑节奏;比赛场地设置会给运动员带来视觉上的不协调;观众观赛的热烈程度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兴奋程度;阳光紫外线强度会干扰运动员的视线;天气湿度过大会使运动员对助跑跑道产生湿滑的错觉。这些都会影响运动员水平的发挥。

4.2 建议

1.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使他们正确了解跳远的理论知识,尤其是助跑准确性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尝试不同情况的助跑速度,完全发挥他们的运动能力,多次体验不同速度带来的结果,使得对跳远助跑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2.加强学生的腿部力量练习,以及支撑关节力量的练习,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在教学与训练当中,刻意加强助跑距离,强调积极踏板起跳,在助跑时注重节奏的感觉,在跑到踏板附近的时候要减小步幅,准备全力充分踏板。为起跳做好准备。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多次参加比赛,多积累一些比赛经验,使其慢慢适应。

3.影响助跑的因素有一些是很难改变的,改变不了的就要让学生学会去适应,在训练当中就要对各种环境进行模拟,使学生适应不同的环境,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即使环境再恶劣,也要发挥出自己的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奇,熊西北.正确认识跳远技术中几个因素的相互关系[J],田径指南,1999.

[2]夏华.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2)1326.

[3]黄文辅.体育心理学刊[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47.

上一篇:宫外孕临床诊治下一篇:Orem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