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教学的几点体会

2024-06-26

诗词教学的几点体会(精选12篇)

诗词教学的几点体会 第1篇

古诗词的教学应通过培养学生自主积累的习惯,最终达到学生在积累上再创造的目标,即先要做到“厚积”,最终达到“薄发”。

怎样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呢?笔者认为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探究背景,自主感悟

每首古诗词的创作都与作者当时的历史背景、经历、心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古诗词的特定历史背景,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国土,重返家园的狂喜之情,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从中了解到当时连年混战,百姓背井离乡、妻离子散、生活困顿这一历史背景,恐怕就不难理解作者涕泪满衣、放歌纵酒的喜悦情感,也才能体会到作者“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急切心理。

二、诵读古诗,整体感知

现如今的古诗词教学,很多教师把诗词鉴赏课上成了文言文串讲课,只注重诗词句的翻译,或者只对诗词进行局部分析,肢解诗词,结果弄得支离破碎,忽视了诗词鉴赏的整体性。只见字、词、句,不见整体和谐美;只见句式、文法,不见诗词的意趣美。这种古诗词教学缺乏一种关键性的意识,那就是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是语文教学之根本,更是古诗词教学之根本。它是一种能够触发读者的情绪进而体会诗词意境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体验,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三、多元解读,张扬个性

一首好诗,往往可以作多种理解。同时,不同的读者由于人生经历、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思维角度的不同,对古诗词的理解也就会产生多元化。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感受与独特体验,赏识学生的奇思妙想,提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如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时,当学生读到“一片孤城万仞山”时,笔者就提出一个问题:“城”是用量词“座”来修饰的,怎么这里用“片”来修饰?学生们纷纷讨论,各执一词。其中有一个学生解释得非常精彩:“片”写出了高山映衬下“孤城”的单薄。这样的多元解读使问题越读越明,感悟越来越深,阅读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品味诗句,深入感悟

诗词的主要目的是诗人抒情言志。“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因此,学习古诗词时,应重在让学生品味古诗词的内涵和对诗人思想感情的体会。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诗中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样学生在初读感悟的基础上就可以抓住“花满溪”、“留连戏蝶”、“自在娇莺啼”等词进行想象与品味,在大脑中闪现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五、学以致用,迁移诗句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感悟诗词内涵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不是最终目的,而要学以致用,学会迁移。学生应在“探、读、解、品”古诗词这四步“厚积”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受到古文化的熏陶、浸润,在潜移默化中丰富自己的语言。当达到一定的量时,自然就会“薄发”,就会有能力迁移。另外,笔者还让学生把读过的古诗词进行分类整理。描写山水的、描绘春景的、描绘离愁别绪的、描写人生哲理的……学生在整理诗句的过程中,不但复习了诗句,而且在比较中触类旁通,加深了理解和感悟。学生活学活用,不但在写作中有所表现,甚至在平时交谈中也会时不时地冒出几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诗句。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朵瑰丽的奇葩,依靠它内在的“神韵”流传至今,如果我们能认真读之咏之,感悟其中,含英咀华,就一定会使语文学习充满诗意,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 第2篇

(古浪县古丰中心学区,甘肃 武威 733100)程梅芳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古诗词在开发培养孩子审美意识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如何让学生领略古诗词的美,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呢?针对古诗词教学,文章谈了几点看法。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建议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129-01 一·要在情境教学中,感受意境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等,引导学生多读,多想。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产生生临其境之感。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展开想象,丰富诗中的情节,场面。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二·要指导学法,读懂诗句,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首先要读懂语句。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成分省略,语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

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古诗学法-分词连序法: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古诗学法,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性用法。另外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点拨指导,学生运用巩固学法。三·要指导感情朗读,体会乐律

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名与七,八句节奏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

除掌握上述教学要点外,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四·古诗词翻译不要过于死板

教学中可通过口述的方法将诗意,想象,语言进行有机联系。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避免了就诗词句诠释文意的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的出现,从而使学生对口能力的提高,分析,运用的能力大大增强,产生较好的效果。每篇古诗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体的内容。只要学生的翻译不扭曲诗词的原意,只要把大体意思说明就可以,且莫在文字,字数,通顺及表达方式上吹毛求疵,要求过严。

五·体会诗词蕴含的感情和意境,不要满堂灌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诗人写作的一大手法,诗人直抒胸臆或极强的渲染环境表情达意。教学时可通过分析诗句,点拨诱导和展示有关图画,或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可采取诗中画,画中诗,连读边想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快活中学习枯燥抽象的诗文,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六·分析讲解不要过深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古诗词教学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热爱古代文化,学会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有学到的知识去丰富。现在我们要求学生要人人背诵古诗80首,通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小组讨论,网上课堂等不同形式进行学习,效果较好,原因是没有过高要求,更没有过深过细的讲解和读背,放手让学生自己参与,学生乐学,学起来轻松自如。

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第3篇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诵读;韵味意境;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71-01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的起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诵读教学占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份量偏低,且古诗词诵读却被排斥在中考之外。以致古诗词诵读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少,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

古诗词诵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特色之一。初中教学涉及的古诗词,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具有语言精炼、哲理深刻、启迪思维等特点。学习古诗词诵读,可以开拓学生眼界、提高修养,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古诗词基础。诵读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启迪思维,准确理解,培养语感,丰富情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古诗词教学强调诵读,就是要提倡一面读、一面诵,边读边诵。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在学习一篇古诗词时,如果只是看,即使看几遍也不一定记得住,而如果引入声音教学,让学生边读边诵,反复诵读,很快就把这首古诗词记住了。学生一旦对所学古诗词倒背如流,将蕴含在古诗词中的词语、佳句、韵律等装进了自己的头脑中,他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成绩必将大大提高。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古诗词诵读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就在于它把声、形、意熔为一体,使教学更加生动丰富。如何更好的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呢?

一、明确古诗词诵读的教学目标

在制订学期、学年教学目标时,备课组把古诗词诵读列入教学内容,确立每周二首,一学期40首,3年200首的教学目标。采取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布置作业,安排集体讨论等方法,同时,把一学期40首古诗词默写,纳入单元、期初、期中、期末测试试题内容。在集体备课时,针对古诗词诵读教学,注重探究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研究重点、难点、疑点;落实课堂诵读与课后学生自读的措施,同时,利用青年教师熟悉计算机的特点,鼓励青年教师制作古诗词诵读课件,把多媒体教学手段用于课堂诵读教学,追求声情并茂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参与诵读的兴趣。

二、形成语文古诗词诵读的二步教学法

即:以“读”为本,追求“精”的效果,围绕通读课文、精读积累二个环节展开教学。第一步,通读课文。上课时,教师先把古诗词通读一遍,认真讲解生字、难句,诗词创作背景等知识后,要求学生跟读、齐读。我要求学生诵读时要做到整齐、热烈。从而达到正确通读古诗词,初步掌握古诗词内容的教学目标。第二步,精读积累。所谓精读,就是要求学生围绕古诗词的句子、内容,带着问题进行深读、细读。同时,启发学生尽情投入,带着感情大声诵读,读出感情、引发感悟。在精读中,要善于抓住古诗词中的精彩词句反复诵读,通过诵读,达到“滚瓜烂熟”的水平,做到一提到一首古诗词,学生就会琅琅上口,熟练诵读,只有达到了这种倒背如流的地步,才能真正掌握古诗词精湛的内容,精美的写作技巧,从而把古诗词的佳句、语言熟记于心,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诵读,逐渐积累,把古诗词转化成自己的语言,从而为初中学生打下良好的古诗词功底和基础。

三、把“背诵”作为古诗词诵读教学的重点

古诗词诵读教学中,除了诵读之外,还要把背诵作为教学重点。初中学生具有求知欲望强,记忆力强的特点。在学生通读、精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必须背诵,不但要背、而且要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古诗词诵读教学中,读和背同样重要。读就是: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掌握语调、停顿,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品味语言的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背就是:学生从“要我背”转向“我要背”,通过引导,使学生自觉背诵、喜欢背诵。由于古诗词背诵一般都是由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背诵环境。我在布置诵读作业时,常常诱导学生到学校的池塘、花丛、亭廊边上背诵,可以达到背诵课文和触景生情的双重效果。培养学生体会诗情画意的感觉。一个语文老师,置身于这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学习氛围中,感到万分欣慰,久而久之,营造了浓厚的古诗词学习气氛,陶醉了学生的身心,成为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独特一景。

四、开设古代诗词鉴赏课

谈小学诗词教学的几点做法 第4篇

我国是一个诗词大国, 一首首优秀诗词无时不刻和着我们的心跳, 抚慰着我们的灵魂, 滋养着我们的性情。小学优秀诗词的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低年级 (都要) 诵读“浅近的古诗”, 在各学段的目标中, 古诗词的阅读更是一以贯之。这种教学氛围的营造对于诗词的教学有着重大意义。

小学阶段如何学习古诗呢?《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诵读”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中强调:古诗文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 必须需要学生反复诵读、。如果每个学生都将诵读付诸实践了, 诵读、涵泳优秀诗文的过程也就成为了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和浸润的过程。”

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摸索, 我总结出几点初具成效的方法, 与同仁分享、探讨。

一、诵读、讲述对诗词的理解, 加深体验和感悟

中低年级学生由于精力、阅历的局限, 在对古诗词的理解上, 准确度、深度不可能很到位。所以, 应该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想象空间, 重点放在积累语言、增加语感上, 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诵读, 积极主动地讲述。

如教学《早发白帝城》时, 经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诵读之后, 教师设计问题, 让他们读懂诗句。

师:“李白从哪里出发?”

生:“白帝城。”

师:“要到哪里去?”

生:“江陵。”

师:“有多远?”

生:“一千里。”

师:“古人的一千里, 并不是精准的一千里, 是形容很远。”

读前两句诗, 想:“诗人什么时间出发?多长时间到达?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生:“清晨, 诗人离开了彩云环绕的白帝城, 乘船出发, 一天的时间, 就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

师:“好快啊!再读后两句, 体会船有多快?说说你对诗的理解。”

生:“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两岸的猿猴不住地嚎叫, 轻快的小船已经远远地把重重大山抛在后头了。”

师:”船真得太快了!当初诗人李白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了家乡, 这天, 他终于可以回家了。坐船, 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回到千里之外的江陵。此时的他是什么心情?”

生:“兴奋、喜悦。”

师:“大家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 那么, 就带着这份喜悦再次诵读这首诗吧。”

这样畅谈、理解古诗词的过程, 既是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的过程, 又是他们发展主动探究能力的过程。

二、明了诗意, 想象意境, 改写古诗词

学习了古诗词,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意境, 我借势而为, 趁热打铁, 让他们对诗文进行改写。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环境、什么人、什么事, 用或文雅、或通俗的文字表达出来。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理解诗意之后, 启发学生:在生活中, 我们也会遇到亲人远行, 朋友离去的情景。在惜别之时, 相互会有许多话要说, 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 用你的语言写出来。学生调动自己的经历、阅历, 穿越时空, 展开丰富的想象, 将自己对诗文的理解, 诉诸笔端。

三、以诗作画、诗配画, 诗情画意画古诗

优秀诗词讲究“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词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诗配画就是启发学生通过诵读诗词, 展开丰富想象, 将诗句所展示的情境、刻画的生动形象, 通过画笔表达出来。如《江雪》一诗, 诗文极有画面感。学生读懂诗文, 然后作画, 在画面逐渐铺开的过程中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这寒冷、静寂的诗文、画面背后, 是作者怎样的情怀呢?学生探究的欲望会被引发, 他们或提问, 或去查找资料, 继而有所发现:这首诗中所描述的身陷孤寂寒冷的境地之中, 在千山、万径既无飞鸟, 又无人迹的孤舟之上的“蓑笠翁”, 不就是此时诗人的生活状况么?引导学生领悟诗文区区20字展现的是大画面, 大格局。虽然学生仍是朦胧地懂得, 但会深刻地感受到优秀诗文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

四、以诗作曲, 诗配曲, 诗趣盎然唱诗词

优秀诗词, 有着深远的意境, 凝练的语言, 丰富的内涵, 充满了美感。对小学生来说, 诗词简短, 不过数十字, 让他们重复诵读, 可能会久而生厌。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 上承传统教学经验的“源头”, 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 诗词配曲演唱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形式。

古诗词配曲演唱古来有之。著名歌星邓丽君演唱的诗词:《但愿人长久》《在水一方》《月满西楼》《人约黄昏后》等, 大家都较为熟悉。受这些歌曲的启发, 教学过程中, 我尝试以歌唱的形式让学生情趣盎然地学习古诗词。学生谱曲能力有限, 启发他们将诗词配上现有曲子。我率先示范将李白的《静夜思》配以校园歌曲《兰花草》的曲调, 做抛砖引玉的尝试。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 活动很快展开, 一段时间后, 学生竟然手抄成册。

五、晨读、午诵读古诗, 经典不离口, 诗词伴左右

为营造学习、诵读古诗词的浓厚的氛围, 每天学生到校, 黑板上都会有一首诗词, 由课代表组织诵读。每学期汇总下来, 学生收获颇丰。印证了“勤学如春起之苗, 不见其增, 日有所长”。

放学时间, 学校利用广播播出优秀诗词诵读, 每周十首。经典不离口, 诗词伴左右, 学生每天耳濡目染, 浸润在诗意的境界。

六、激情飞扬赛古诗

为展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成果, 我们组织优秀诗词比赛。比赛设有必答题、抢答题、还有车轮战也叫擂台赛。必答题是根据所给题目背诵古诗;抢答题是出示诗词名句, 说出作者;车轮战是根据比赛要求, 背诵含有颜色词语的诗词、含有动物名称的诗词、带有季节标志的诗词、表现思乡之情的诗词等。学生争先恐后, 场面相当热烈。

小学古诗词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第5篇

诗词,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以其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生动形象、含蓄凝练,成为人类丰富的精神营养。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我认为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扶到放的原则。

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古诗教学,必须考虑不同年级段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新课程标准对于1-6年级不同年级段学习的内容和份量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这些要求和标准,体现明显的层次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基本上都是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优秀作品,其中又以七言绝句和五方绝句占最多数。对于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只要求他们能够熟读和背诵,初步感受到语言的优美,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即可。第二学段(3-4年级)虽然背诵的诗文仍是50篇(段),但要求在诵读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情感,并领悟诗歌的思想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随着学生阅读能力、认知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积累的丰富,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并要注意诵读过程中的声调和节奏,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境。

(二)由扶到放的原则。学生初学古诗,由于知识积累不够,认知能力较低,如果一点不讲,不予帮扶,那么由于字词和句子的障碍,反而会影响学生阅读记诵的速度。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帮扶,需要帮助学生解除阅读过程中的障碍,比如对个别字、词进行必要的解释,对个别句子进行解释,并且还要对诗歌进行领读、范读等等。要淡化诗歌教学中的讲解与分析,这并等于说就一点不讲,适度的“讲”还是必要的,因为没有老师的帮扶,也就不可能有学生有效的诵读,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字。由“扶”到“放”,先“扶”后“放”,就是要遵从循序渐进,使我们的教学,能够取得更好成效。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

古诗,与语文材中其它方面的内容本来就有着很大的差异,古诗的精髓在于它的优美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这恰恰又需要人们在诵读之时去整体感知和把握大意,所谓整体感知,就是要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从整体上感受语言的优美、感悟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把握大意,就是让学生大体上明白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就行。

比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首先是要大体把握一位老人在茫茫雪天里独自在含泪的江面上垂钓,同时还要感受“绝”与“灭”和“孤舟”与“独钓”之间的情思,感悟在这样了无声息的江面上独自垂钓,环境的严寒孤寂越发衬托出老翁的坚强独立,这也是诗人自己的写照。

三、理解字词、反复吟诵、直意抒情的原则。阅读是记诵的过程,在教学时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1,强调以学生自主诵读为主。让学生进行自主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在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要让学生充分阅读,熟读成诵。比如在教学时,我让同学们借助于插图理解体会,淡化对诗歌的分析与讲解。既生动又形象,便于理解,激发兴趣,乐于读,取得熟读成诵的效果。

2、古诗是含蓄凝练的,不像现代文一样直白,如果老师没有很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同学们只能学得枯燥无味,只能有口无心地背着,所以要重视诵读方法的指导,要让学生读得得法,读得正确。对于不同的诗,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诗的基调,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情感去诵读。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分清轻、重音,掌握顿挫,读出节奏。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要对诵读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检测与评价。一是要检测诵读数量,是否在一定时期内完成了记诵任务。二是检测诵读的质量,看对古诗的诵读是否入情入境,是否字正腔圆,韵律和谐,音调、节奏是否正确等等。三是要检测名句妙 语的积累情况,看是否能熟记和运用诗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四、自主感悟、启发想象、入境悟情的原则。通过学生自由的联想与想像去感悟诗歌的情景。古诗词教学中要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和移情,引导他们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在教学王安石的《元日》我首先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现过年时,大家都在做些什么?让孩子们能够充分地结合现有经验产生共鸣,撕开旧对联“旧符”,贴上新对联“新桃”,过年大人喝酒,既诗中“屠苏”即喝屠苏酒。这样孩子们就更能入境悟情了。

五、归类延伸、资源整合、积累文化的原则。

1、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小学生初步学习和积累一些古代汉语词汇,仍是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之一。而这个目的通过古诗词的教学是能够达到的。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把握同题材的作品。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探讨 第6篇

一、重视预习,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历史背景

了解作者是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体会作者创作时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词及作者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词作辅垫。为此,我们在古诗词教学前,要重视并留出时间让学生预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历史背景,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例如学习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就可让学生谈谈诗人李白豪迈奔放的浪漫风格。学生经过预习,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培养了独立探究的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自我的空间。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叶圣陶先生在《小学生诗选·序》中写道:“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涵养和培植必须有所凭借,而最好的凭借便是诗歌”,“让他们与古人的所思所感接触;涵养和培植的收效自当更多”。那么,怎样让学生学习古诗词时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而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呢?那就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

1.图画展现。古人有“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的说法。在教学中,可采用直观教具,如幻灯片、图画等,变诗歌的语言文字为可感的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驱遣他们的想象,使之进入诗境。如制作《汉江临眺》多媒体投影图画,面对这幅画面引导学生一同与作者远眺,领略汉江水势的雄伟壮观,体会作者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及积极乐观的情绪。

2.音乐烘托。让音乐走进古诗词,烘托气氛。如学习苏轼的《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在朗读中配以节奏缓慢、抒怀的古筝曲,让那赏心悦目的乐曲把学生带入一个月光清寒的世界,与诗人一道“起舞弄清影”,共同体会“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所包含的人生哲理,聆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3.真情诵读。声音具有表情功能,能使诗词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使听的人有更逼真、更深刻的感受,更好地激发人的想象。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词句匀称工整,音节铿锵有力,特别适合诵读。要指导学生在诵读中领悟古诗词的意境。诵读时要把握好节奏韵律,如:清新欢快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委婉含蓄的《醉花阴》,苍凉悲怆的《渔家傲》,沉郁顿挫的《春望》。

4.形象描述。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富有感情地描述诗歌形象,同样能够诱发美感,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例如教《天净沙·秋思》时,我们可用缓慢,低沉的语调娓娓描述:秋天的黄昏,夕阳正在西沉,天色渐渐暗淡下来。郊原上一片寂静,只有几只刚刚归巢的乌鸦,栖息在缠着枯藤的老树上,不时地哑哑地叫几声。稍远一点,在小桥流水的近旁,有稀稀落落的几家村舍,已经升起了炊烟……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诗词的境界。

三、品味佳句,积累语言

古诗词中有些名句突破了时间的囿限,仍然“存活”于今人的文章之间,表现了极强的生命力。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反复推敲,领悟诗人手法的巧妙。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不写依依不舍的情怀,而代之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李白怀才不遇,仕途坎坷,却发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声音。更要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这些名句将积淀于学生的精神中,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灵魂。

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

1.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还要让学生学习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权,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激励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钱塘湖春行》、《渡荆门送别》、《汉江临眺》等,诗人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江域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阵同甫赋壮同以寄之》等则反映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在教学这类古诗词时,就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祖国秀丽的山河,去体会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培养自己崇高的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审美能力。诗词教学是语文美育的重要领域。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创设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学生心灵中沉淀下来,对自然环境热爱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总之,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认识 第7篇

在针对古诗词的教学中, 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是“背诵”, 忽视了用寓意深刻的古典诗词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古诗词语句优美、意蕴深远, 集中展现了作者浓厚的情感。古诗词的教学是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体验, 教学中应该注重其内在的文化性, 以自己的真挚和热情去感染小学生, 强化古诗对学生熏陶感染的力度。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来到这古诗词的宝库, 体味中国上下五千年传统古诗词文化蕴涵之奥妙。通过古诗词的教学, 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古诗词的语言文字之美、作者的情感之美、意象意境之美。比如我们所讲授《清明》这首诗, 其中就蕴涵着晋文公及其随从子耳的故事,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诗背后隐含的这个故事, 了解到子耳忠君爱国, 矢志不虞的赤胆忠心;再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厚。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这里包含着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 诗词表达的是一种文化精髓的凝聚, 是气吞山河的气魄, 是无所畏惧的人生坦然姿态, 整首诗起调高亢而豪迈, 明确提出了人生的追求与生命的意义。可见, 我们可以从这些古诗词创作的背景及所隐含的“文化”情怀入手, 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学生们对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文明与生活方式的认同感。

二、精心预设诗词场景, 融入想象

小学生的思想、情感、认知、思维、观念都在形成的过程之中, 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 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 将古诗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有认识水平、价值观念相联系, 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并以此为基础精心预设, 使学生有所收获。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展开丰富联想, 体味美的意境。比如在讲授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诗词时, 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辛弃疾一生抗金, 企盼收复失地, 他把炽热的爱国热情和满腔悲愤寄托于诗词中, 他在退居农村时, 写下了不少清新、活泼、富于农村风情的小调。有一首著名的词《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头, 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这展示了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 农村日常生活的淳朴温馨之气跃然于纸上。特别是描写“卧剥莲蓬”的小儿, 用“无赖”一词来体现,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天真无邪、顽皮可爱的儿童的形象, 反映了诗人热爱农村恬淡、宁静的生活。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我的描述一起画一幅生活的图画。我是这样给学生描述的:“阳光明媚的午后, 暖阳洒向了河岸, 青青的草地散发着浓浓的芳香, 河堤的小草屋在暖暖的阳光的照射下看似温馨、宁静, 只听见咯咯的鸡叫声萦绕在午后的春光里”。小学生们对画画有着天生的热爱, 通过这种方式, 让他们在画里融入情感, 融入想象, 从而带着老师预设的情境开始着笔, 自然想象无穷。

三、抓住古诗词教学内容中的“品点”

古诗词的优美体现在文字的对偶与精炼、意境的悠远与多元, 作为语文教师, 要充分去理解教材、解读古诗词, 捕捉诗词字里行间的意蕴, 引领学生在古诗词的海洋中畅游, 感受这种优美。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储存和生活体验从诗词的发音、含意、道理、及表达的情感入手, 去品味、咀嚼、去比较、去发现、去运用;将课内外有关的信息及知识有效的拓展及融合, 从而引发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思维。

我们要抓住古诗词教学内容中的“品点”, 挖掘隐蔽在诗词中的意象, 感悟其意义, 体味作者的情感及其作品所表达的文化内涵。还是用刚才《清平乐·村居》教学的例子, 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推敲“无赖”、“相媚好”、“醉”字, 通过仔细的品读, 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唤醒学生的心灵。针对“醉里吴音相媚好”这一句诗, 通过构思“几杯酒下了肚, 老两口的话儿多了起来……”的情境, 使学生形象地理解那种安然的情景。在教学过程中紧抓“醉”字, 联系全诗, 体会文中老夫妇俩在陶醉, 作者辛弃疾在“醉”, 同时也体验到自己在“醉”——醉在恬静、温暖、和美的乡村之中。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文化引领与传承的功能。而古诗词的教学, 就是要增强学生的文化精神内涵, 古诗词言简意赅, 涵蕴之美无语伦比, 短短的几十个字则涵盖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及情感。古诗词注重情感的表达, 更重想象, 如果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之美, 没想象就没有含蓄美而言了。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尽, 疑是银河落九天”。《秋浦歌》中写道:“白发三千尽, 缘愁是个长。”诗人赋予了这些山水以人文的色彩, 笔下的诗句是一种情感符号, 因此,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 如果过于强调统一, 反而让学生无法发挥他们的想象, 无法理解诗词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古诗词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学生学习、背诵、品味古诗词, 对寓德育于古诗词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读到杜甫的《望岳》, 那种广阔坦荡的胸襟, 那种志向高远、豪情壮志力争向上, 勇攀高峰的精神, 能给人以不尽的启迪;又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所蕴含的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意志。在这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就是要给学生们传递这种丰厚的文化内涵, 使其得以延续和传承, 守卫语文的精神家园,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带动其他的学习。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 第8篇

关键词:词眼,朗读,留白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精华,也是培育精神的沃土。人教版小学语文共编入60首古诗词,篇篇璀璨精华,让学生受用无穷。但实际上,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还存在理解困难、体会难以深入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学习与教学效率。加之,为了应试所需,很多老师干脆选择传统的教法,让学生用现代白话直接翻译诗词的意思,没能让学生真正品味诗词的内涵意境。如何让古诗教学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牢笼,使学生轻松快乐学习?我有下面四点教学建议:

一、巧抓词眼,重点突破

“画要点睛,诗歌重眼。”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另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通过抓诗眼形成教学主线,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诗情。对古诗文中的诗眼不能只是整体性模糊的认识,要理解准确,才能由此及彼,理解诗意,体味作者的感情。以往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总是要求学生背诵,逐字逐句理解,翻译为白话等,这些老套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枯燥,学生感受不到诗的意境,体会不到诗人的情怀和诗的精髓。只有把握了古诗文教学的重点,才能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突出要点,课堂教学才能彰显出实效性。例如,教学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应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着手,紧抓“独”字,由此引发对“异乡”“异客”“倍思亲”等的理解。再如教学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时抓住一个“醉”字,以这条情感主线深入挖掘展开,在感受小儿的调皮可爱这个环节,我让学生替换“卧”字,学生分别换成“躺、趴”,再带入原句中朗读推敲“卧”字的妙处,不仅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重点词语上,并通过对它的独立分析与思考,进一步理解词文的内涵,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间接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

二、多元朗读,以读促悟

“七分诗三分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多朗读,能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会,能活跃课堂氛围,强化与教师的沟通交流,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学习习惯等综合语文素养。

注重朗读首先应充分尊重小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逐渐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朗读境界。如在陆游《示儿》的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如下朗读指导:

首先让学生初读诗文,介绍诗文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其次引导学生精读诗文,了解诗文里诗人的遗憾,把握诗人“悲怆”的心境;最后引导学生研读诗人,理解诗文的信念,深入体会诗人的“悲壮”心愿。

上述朗读指导,先为整首诗文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接着通过精读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对祖国前途的那种忧虑,然后通过研读诗文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爱国之心,进而受到感染和鼓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与精神。

三、留白想象,深入诗境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却是无限的。”新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要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语文阅读不能“只为阅读而读”,古诗词的阅读更是如此,在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想象,这样才能通过朗读描绘出诗词的背景,体会到诗人的感受,刻画出诗词的意境,表达出诗词的情感。古诗词语言精练、行文短小,给读者留下很多“空白地带”,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古诗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述能力。中国古诗词十分注重诗情画意,只要用心去读,就能将每首诗词都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的想象力,采取“诗词配画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朗读诗词,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诗词在脑海里描绘成一幅美丽、迷人的画卷,再试着将这幅画卷用笔画出来。这样的做法尤其适合田园诗、写景诗的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画出来,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古诗词学习的乐趣。学生将抽象语言文字转换成具体的画卷,也是对学习内容的回顾与巩固过程。

四、诗重想象,情靠“象”显

没有感情就难谈艺术,没有想象就难谈审美。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象,才能逐渐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也才能品味到古诗词的魅力。当生硬、枯燥的诗词经由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形成一幅美丽、鲜活、迷人的画面,或是一段感人、动听的旋律,抑或是一幕幕生动、形象的场景时,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古诗词的学习中,去感受诗人的感受,去体会诗人的想法,去喜诗人所喜、忧诗人之忧。于是乎,古诗词潜藏的意蕴与情味就在联想和想象的召唤与引领下逐渐显现出来。通过联想与想象,深化学生语言的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共鸣,进而逐渐引导学生自觉调动自身的生活底蕴,对古诗词描绘的场景或是表达的意境进行再现与丰富。如,在教学陆游的《示儿》中,要紧抓“悲”字,让学生思考:诗人为何而悲?透过“悲”字你看到了什么画面?由此引导学生逐渐进入情境,产生联想与想象,透过文字看到诗人的死不瞑目、看到诗人的老泪纵横、看到诗人的微颤双手……看到诗人用微弱的声音呢喃着收复中原、还我河山的悲凉画面,由此对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感的领悟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诗词教学的几点体会 第9篇

一、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的个性化

1.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努力提升自身素养

高中语文新课改以来, 高中语文教材有了较大的变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新课标, 新教材的出台和应用, 使诗歌部分在整个教材当中占了相当的比重。特别是选修课的加入, 对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 新课标还推荐了大量的古诗词背诵篇目。如果教师不加强自身的素养就很难引导学生欣赏这些文质兼美的古典诗歌, 很难将学生带入绚丽多彩的诗歌殿堂。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做教师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肯负责, 二是有本钱。”所谓的“本钱”就是教师自身的高水平, 高素养。所以, 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趁着大好的青春年华, 多读书, 多学习, 打好文学素养的底子。只有教师自己先成为具有良好文学素养的人, 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殿堂,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条件。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标规定, 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新课标还强调,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对话者”, “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 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探索中去认识美、体会美, 提高审美水平。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 阅读需求的多样性, 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有针对性的教学, 使每一个学生的审美能力都得到发展。

3. 教师要有自己独到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育界, 涌现出大批具有独特教学个性的语文教师, 像于漪、魏书生、程翔等人。这些优秀的语文教师用他们自己独到的, 具有个性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他们宝贵的教学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并且有很多的语文教师也都在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 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照搬他们的教学方式从而取得和他们一样的教学成就, 达到和他们相同的教学水平。原因很简单, 这些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们都具有自己独到的教学方法, 他们能够把自己的这种独到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结合起来, 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这就是教学个性。

我们可以学习名师的宝贵经验, 但对名师的亦步亦趋是不必的。接受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们才能具有自己的教学个性, 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语文教师。

二、注重学生体验的个性化

1. 在对话中读出个性

教师要尊重学生因为自身经历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情感体验, 允许他们可以对诗歌有自己与别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的任务只是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并且相对自由的阅读空间。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这是使学生理解诗歌文本, 从而进一步读出个性的基础。为提高诗歌教学的质量,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作为语文教师, 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 应该鼓励学生在多元化理解诗歌的基础上, 与其他的学生进行积极讨论及其他研究活动, 各抒己见, 大胆说出自己对诗歌意蕴的独到的见解, 同时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与别人交流自己读诗的感悟和心得, 真正做到师生之间的交流, 生生之间的交流, 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2.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推动学生的自主阅读

诗词教学的几点体会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建议

子曰:“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又曰:“温柔敦厚, 诗教也”。中国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穿越了千年的时光, 在现代文明中依然熠熠生辉。因此, 古典诗词的教学也就成了我们初中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诗词教学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莫大的帮助。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阅读有明确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结合新课标要求, 近几年厦门中考语文试卷也出现了诗歌鉴赏题。这些都表明, 提高古典诗词的教学有效性势在必行。

那么, 我们该如何提高古典诗词的教学有效性呢?以下是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 总结出的几点建议。

一、反复诵读, 感受音乐美

诗词教学的第一步是吟读成诵, 这是基于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特点而定的。诗歌的产生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最早的诗歌都是配乐吟唱的歌词, 每一个词牌便是一个曲调的名称。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 文学的发展, 诗词已经渐渐和音乐分离了。但是她仍然具有音乐美的特质, 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只有反复吟诵, 才能具体细微地去感受它的音乐美, 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古典诗词有一定的节奏、押韵和平仄格律要求, 因此诗词读来总是抑扬顿挫, 朗朗上口。在初次朗读教学中, 可先让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如, 四言诗句通常分为两个节拍, 即二二式, “树木 / 丛生, 百草 / 丰茂”;五言通常是三个节拍, 即二 / 一 / 二或二 / 二 / 一, 如“好雨 / 知 / 时节, 当春 / 乃 / 发生”;七言则为四个节拍, 即二 / 二 / 一 / 二式或二 / 二 / 二 / 一式, 如“应怜 / 屐齿 / 印 / 苍苔, 小叩 / 柴扉 / 久 / 不开”。然后要把握诗歌的韵律, 如《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首七言律诗, 押ing韵。“经、星、萍、丁、青”是韵脚。还有它的平仄, 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上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句是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交错有规律地出现, 这正是诗歌读来抑扬顿挫的原因, 由于大纲不作要求, 对于格律的基本知识不必要求学生掌握很多, 只要粗浅地了解即可。把握了节奏和韵律之后, 学生基本就能够把诗词读得有声有色了。再次朗读, 可辅以对诗词内容的了解, 把轻重缓急再融合进来, 这样, 学生对于诗词的音乐美也就有了深刻的体会, 朗读教学也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 体会意境美

诗词多是篇幅短小, 语言含蓄, 诗短意长, 学生由于水平有限, 往往难以一下子领会其中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教学中, 老师要根据诗词的内容营造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置身特定的情境中, 去体验诗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创设的情境与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是否贴近,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诗词作品情感基调的把握。

那么, 如何创设情境呢?首先, 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营造氛围。例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教师可剪辑电视剧《苏东坡》中与创作此词相关的情节片段, 让学生观看影片导入课文, 这样学生就能够直观地感悟苏东坡屡遭贬谪仍不失豁达的心境, 体会他在中秋之夜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 对这首词的情感与思想也就能够准确地把握了。再如教学杜甫的《望岳》, 则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泰山的一些图片, 让学生直观感受泰山巍峨雄浑的壮丽画卷, 去想象和体验登临绝顶的开阔视野以及由此带来的博大胸襟。多媒体的直观展示给了学生对诗词情境如临其境的感受, 为进一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使诗词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 可以用音乐来营造氛围。音乐在传达情感上有独特的功效, 选择与诗词感情基调相仿的乐曲作为学生朗读的背景音乐, 能够更快地让学生融入诗词的情境, 进入预设状态, 更好地体会作品的情感, 把握诗词的意境。此外, 模拟表演也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式。总之,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长, 采用有效的手段把学生带入诗词的氛围, 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欣赏意象, 分析情感美

意象是诗歌借以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 诗歌的意象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只有准确把握了诗歌中的意象, 才能准确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古典诗词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赋予一些意象以相对固定的意义, 教师可将诗词中的意象进行分类整理, 再结合诗词作品, 分析意象所包含的意蕴。一般来说, 诗词中, “梅”代表着傲雪、坚强、逆境、不屈不挠等意义, 如“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柳”通常代表忧伤、送别、留恋、春天的美好等, 如“客舍青青杨柳新”既是写春天之景, 同时也表达送别之意;“大雁”往往代表着秋天、音信、思家、思归等, 如“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明月”则多用来表达思家乡, 思亲友, 离别团圆……学生在了解了明月这一意象的普遍意义之后, 就很容易理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那种深切的情怀了, 对于张九龄“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望月怀远》) 所表达的望月怀思之情也就很容易把握了。

此外, 可通过谐音来掌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如“柳”和“留”同音, 故有留恋、赠别之意, “莲”与“怜”同音, 故有怜惜之意。还可通过事物的特征来把握意象的含义, 如菊花绽放于风霜萧瑟之秋, 百花凋零之时, 常被赋予坚强的品格, 清高的气质;而松柏是常绿乔木, 顶霜雪, 冒严寒, 故成为高洁品质的象征……所以通过事物的特征去把握它作为意象的特殊意义, 对提高诗词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很大作用。

四、知人论世, 把握风格美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 不可妄论古人之文辞也。知其世矣, 不知古人之身处, 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这里所说的“知人”就是说阅读诗词要先对作者的家世、经历、思想感情、写作目的等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论世”便是要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即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以及相关的社会历史事件去考察诗词作品的内容, 从多方面去把握作品的鉴赏和评论。若不注意“知人论世”, 而随意品评诗词文章, 就会造成理解错误, 甚至于闹出笑话。

杜牧有一首著名的咏史诗《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诗作者由久埋于河沙中的断戟联想到当年赤壁之战, 并且进一步设想:假如当时没有东风帮周瑜的忙, 那么战争结果将是曹操获胜而孙吴联军失败, 二乔可能成为曹操的俘虏, 被囚禁于铜雀台。诗中是以二乔的命运来代指国家安危、江山存亡, 是用以小喻大的手法表现赤壁之战的意义。而宋代文人许彦周在他所写的《诗话》中却嘲讽杜牧: “社稷存亡, 生灵涂炭却不问, 只恐捉了二乔, 可见措大不识好恶。”许彦周因不注意知人论世, 以至对此诗产生了误解, 真是贻笑大方了。可见知人论世的方法对于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知人”和“论世”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 教学中必须从“知人”入手, 把握作者的家庭、身世、个性, 而作者的家庭及个人经历亦不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故还要再结合“论世”, 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的不同思想风格, 才能更好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明白表现出来的思想以及隐含于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例如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 生于书香门第, 其父李格非也是北宋文学家, 家庭环境的熏陶, 使清照自小便有诗名, 十八岁嫁与赵明诚, 两人志同道合, 共论诗文, 同究金石, 生活幸福美满。中年遭逢靖康之难, 易安夫妇南渡避难。明诚暴病身亡于途中, 数年收藏的古玩珍藏因辗转而丧失殆尽。易安孑然一身, 颠沛流离, 后误嫁小人, 而诉于公堂离异, 晚年凄苦。所以她的词, 以南渡为界, 分前后两期, 前期以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为题材, 格调清丽明快, 反映了她对理想和情愫的追求。如“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词中写事、绘景、抒情融为一体, 活泼明快, 兴味盎然, 洋溢着欢愉的情韵。而后期作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则凄凉哀婉, 使人读来泪下。

可见在教学古诗词中, 知人论世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了解作家作品的基本风格。

五、比较阅读, 提升鉴赏力

每一首古典诗词, 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彼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尽量进行类比迁移、纵横捭阖、加强比较。通过比较, 寻找相似点、共通性;通过比较, 体会差异性、多样化, 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如教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一文时, 老师可把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拿来比较, 通过引导分析, 学生很快就比较出两首词的相同点 : 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都赞美了梅花高洁的品格, 都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但是, 两文也有明显的不同:一是梅花的形象不同, 陆游词中的梅花是一个孤寂凄凉、饱受摧残的主战派形象, 毛泽东词中的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共产党人形象。二是立意不同, 陆词的立意是借梅花言己志, 毛词的立意是鼓励大家要蔑视困难, 敢于战胜困难, 不向任何困难低头。三是感情基调不同, 陆词低沉无奈忧伤, 毛词积极乐观向上。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 学生不仅对两首词的内容和情感都有所了解, 而且掌握了欣赏诗词的方法, 何乐而不为呢 ?

不过, 由于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里古诗词的数量并不多, 教师可在一首诗的教学结束后, 适当的拓展, 以诗带诗, 以点带面, 将课堂延伸到同一题材、同一类型或者同一诗人的古诗词教学上, 有意识地加大学习古诗词的量。教师也可以推荐课外古诗词的诵读作品, 比如每日一诗, 或者每周一诗等等。这样, 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 积累增加了, 兴趣提高了, 鉴赏诗词能力自然也就跟着提高了。

当然, 诗歌教学的方法远不止这些, 即使是以上五种方法, 也不是相互孤立的, 教师在教学时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学生才能理解接受, 才能让诗歌真正走进青少年的心灵。

参考文献

[1]王俊杰.多读多感多悟——关于古诗词教学的思考[J].语文教学之友, 2007 (08) .

[2]陈文兰.浅谈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安徽:安徽教育论坛, 2006 (02) .

关于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几点意见 第11篇

【关键词】诗词 意见 理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13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而作为浓缩了文化精华的代表——诗词更是备受关注,民间一直就有“唐诗宋词”的说法,可见人们对于诗词文化的推崇。事实上,中国诗词的发展并不是仅限于唐、宋两代,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多年的诗词歌赋,而随着近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体诗更是出现了许多经典代表作。就初中诗词学习而言,由于当前教材上所选取的部分古典诗歌的写作时间与学生的时代间隔较远,且传统古诗词教学多采用“字词句段篇”的剥竹笋形式,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将侧重点放到字、词、名的解释及用法上,很难从整体意境上来理解诗歌的美感,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对于诗词内容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以期寻找到合理途径。

一、背景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写作背景,诗歌也如此。很多诗歌写作背景往往是诗人经历的一些情感变化,或悲壮宏伟,或凄婉缠绵。这种情感变化经历又往往联系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将这些背景挖掘出来,作为课程教学导入内容,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其创作背景就很能吸引学生。李清照从小在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家庭中长大,十八岁时嫁给赵明诚,可叹婚后两天,赵明诚即被调配到遥远的地方,留下李清照一人空守寂寞。李清照正是在这种寂寞难眠中黯然神伤,并移情于物,终情动于衷而发于言,写就了《醉花阴》。李清照的这些背景故事深深吸引学生,激发了学生对《醉花阴》的学习兴趣。

二、从“诗眼”入手鉴赏,把握诗歌情感

这里所说的“诗眼”,即诗词中最能显现诗词全部情感价值和内涵的词语或句子,是诗词之关键,也是鉴赏诗词的人口。抓住“诗眼”展开赏析,能很快把握诗之内涵与情感。比如崔颢的《黄鹤楼》,全诗都紧紧围绕着一个“空”字展开,因此它就是这首诗的“诗眼”,引导学生鉴赏此诗时,就要引导学生从“空”字出发,认真体会每一句诗的内涵。诗的首联讲的是楼空,颔联讲的是天空,颈联讲的是洲空,尾联则讲家空。每联都讲“空”,四个“空”相互联结,构建出了全诗的情感和意境,把作者感伤的、惆怅的、空虚的心境写了出来。可见,教学中抓住诗眼,也就很容易地使学生把握诗歌情感。

三、以朗读促理解,读中领略诗境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优秀经典的作品,都需要读才能真正体会其要旨,诗词尤其如此。诗词的内涵只有在读中才能准确把握。如何读呢?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但为避免读得乏味,最好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读,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独立读、轮流读、角色读等各种方式都应据实际而结合起来使用。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媒体设备配乐朗读。配乐朗读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通过音乐的伴随而激发学生对情绪,形成对理解诗歌有利的情绪氛围。比如,在学习《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引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配《高山流水》这首乐曲,乐曲中展现的意境正与诗中繁华似锦的氛围对应,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使其在最短时间内人情人境。

四、引导学生理解关键宇词

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歌的一大特点就是篇幅较短、字数较少。因此,作者在诗词的创作过程中选字用词时往往会慎之又慎,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来形容也不为过,这就要求大家在诗词学习的过程中要逐字分析、深刻理解,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炼词炼字之妙境。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的一个“绿”字,按现代语意来讲属于表示色彩的形容词,但在这里却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同时,从修辞上来讲这个绿字还是一种“通感”的用法,风一般只能让人从听觉和感觉上辨别出来,但在这里却作为一种视觉上的感受表述出来,真正起到了传神、形象的作用,不禁让人拍案叫绝。事实上,只有抓住关键的字词,才能从意境上更加准确地鉴赏全文。同时,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关键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对后续语文知识的学习是非常有好处的。

五、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美感

从字、词、句上对诗词进行分析只是局部上的学习,而整个篇幅下来对诗词的理解就涉及意境的体会,也就是对诗词美感的把握。具体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把握诗词的美感。

(一)体会语言美。与其他文体相比,诗词的形式更加讲究工整、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韵感十足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文的标准化阅读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写作心情;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品读,以自己的实际感受去领略诗词意境。

(二)体会画面美。在众多诗词描写中,画面描写是每首诗词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以让学生依据诗词内容在自己脑海中去勾勒一幅场景画面。如讲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这幅广阔无边的大漠画面。

(三)体会思想美。古诗词中的许多名篇都是以热爱祖国、奋发向上为主旋律的,因此,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从思想上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区分大是大非。

总之,初中诗词教学并不仅仅只是字词的简单理解,而是要让学生真正走进诗词的灵魂当中去,切实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写作手法以及写作目的等内容,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对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诗词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长期的积累才能逐渐体现出来。因此,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学好诗歌,才能真正走人作者创作的意境中,真正体会诗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王卫国.辞华诗韵:例谈初中语文诗词的有效教学[J].快乐阅读,2013,08:71.

谈惯性教学的几点体会 第12篇

一、学生对“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理解不清。

他们对惯性的认识, 只停留在一些有直感性的简单的惯性观象上, 认为“物体在运动状态急剧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惯性观象时才有惯性, 匀速、静止或运动状态缓慢变化时没有惯性了”。例如, 当汽车突然开动或刹车时, 乘客会后倒或前倾, 这是由于惯性, 学生往往容易接受, 但当汽车匀速行驶时, 人也有惯性, 学生就有点模糊不清了。学生还常常把“物体由于受到外力作用不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了”说成是“力克服了惯性”。为了纠正这些错误, 一方面可向学生反复说明惯性的本质:即要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另一方面可具体分析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下惯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l.当物体不受力 (实指∑F=0) 时,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 这是惯性的直观表观。

2. 当物体受力 (∑F≠0) 作变速运动时, 惯性则表现在:

由于惯性, 速度变化需要一定时间。例如:行驶中的汽车或火车, 即使紧急刹车, 但由于惯性, 也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 正是由于运动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因而力图反抗速度减小) 的性质的表现。又如:“汽车出发时, 即使加大油门使牵引力很大也不能立刻开得很快”, 也正是静止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 (因而力图反抗速度增大) 的性质的表现。

3. 作变速运动的物体, 随时撤去外力, 物体总能随时保持它所获得的每一个新运动状态。

例如,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 一旦向心力撤去, 物体将沿切线方向飞出, 这说明物体时刻都有惯性。

4. 物体受到外力而作变速运动, 不是力克服了惯性, 而是惯性和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而力要改变运动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 两者相对抗, 共同决定着物体不同的运动形式。例如, 在地上滚动的小球, 会越滚越慢, 最后停下来, 一方面由于惯性小球要向前作匀速运动, 另一方面, 小球由于受到阻力, 速度逐渐减小。如果一旦阻力消失, 小球将以此刻速度匀速前进。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公式Vt=V。+at, S=Vot+at2/2中V。的出现, 就是惯性存在于运动全过程的证明。

综合上述几个方面, 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二、学生往往把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当作惯性的概念, 即把“惯性”与“惯性定律”混为一谈。

为了纠正这种错误, 除了使学生能准确地叙述惯性的概念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外, 还应使学生知道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惯性定律是一条物理规律, 它揭示了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即物体在不受外力 (∑F=0) 的条件下, 其运动速度不变。而惯性是一个物理概念, 它描述的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 即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或能力) 。2.惯性定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即∑F=O。而在惯性的定义中, 不附加任何条件。

联系:惯性定律揭示了物体具有惯性的性质, 而“物体在不受力时, 能保持速度不变”的原因, 正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这也是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的道理。

三、学生往往把“惯性”与“力”混为一谈。

把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继续运动说成是“在惯性作用下”, 甚至更明确地表述为“在惯性力作用下”进行的。为了纠正这种错误, 可让学生说出力的概念, 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指出“有力存在, 就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当发现学生有诸如“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 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 但是仍然向前运动, 这是为什么?”说成是“子弹由于受到了惯性的作用”之类的错误时, 就要他们指出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来, 让他们在碰壁之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此外, 对高中学生, 还可指出一些书刊里提到的“惯性力”是一种假想的力, 它不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这一意义下的力。

四、学生往往认为:

物体速度大, 惯性大。例如, 他们往往根据“汽车行驶得越快, 刹住它越困难”一类现象认为“汽车行驶得越快, 它的惯性越大”对初中学生, 不宜在“惯性的大小”这一问题上讲得太多, 只须指出同一物体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系就够了。但对高中学生, 必须让他们搞清楚惯性的大小是用什么来量度的。

惯性的大小实质是指物体维持其运动状态 (V) 不变的能力 (或顽强性) 的大小。因此, 惯性的大小就表现为: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 不同质量的物体, 产生的加速度不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 质量大的物体获得的加速度小, 表明它的运动状态难于改变, 即它维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大, 其惯性就大;相反物体的质量小, 其惯性就小。可见,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至于“汽车速度越大, 刹车越难”的问题, 应从这一方面去解释:要使同一汽车从不同的速度停下来, 运动状态的改变量 (△V) 是不同的。“速度大, 刹车难”就难在要车子停下来需要改变的状态量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动量表述形式F=mvt-mv0/t=m△v/t可得:Ft=m△v, 可见, 要使速度越大的汽车停下, 或者需加的制动力要越大, 或者经历的时间要越长。从“速度大刹车难”认为“速度大惯性大”, 其错误在于, 首先, 没有理解惯性概念的实质, 其次, 把运动状态的改变量 (△V) 的大小和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即惯性大小 (m的大小) 等同起来, 混为一谈。

上一篇:深部开拓巷道下一篇:如何上好一节生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