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研究

2024-07-22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研究(精选12篇)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研究 第1篇

1 分析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结合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分析监测技术现行的发展状态, 重点在现场监测、在线监测以及实验室监测三方面进行研究, 明确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 如下:

1.1 现场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现场监测应用在突发事件中, 用于提高应急防范的能力。突发污染比较常见, 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高, 如:气体泄漏、工厂事故等, 现场监测能够根据突发情况, 快速诊断环境信息, 及时制定应急方法, 控制污染扩散, 减轻环境承载的污染压力。现场监测设备为便携式, 有利于节约应急时间[1]。现场监测随着环保应急的需求产生变化, 各类监测仪器的准确度逐步提高, 其在突发事件中的效率明显增加。现场监测在环保事业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以免环境遭受过大的污染冲击。

1.2 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线监测目前处于自动化的发展状态, 成熟自动化监测能够有效诊断环保事业中的污染问题, 监测废气、废水等污染源。在线监测的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主要是现代污染呈现混合发展, 在线监测诊断的效率明显降低, 跟不上自动化的发展速度。在线监测的故障频率始终居高不下, 直接影响在线监测的水平, 该技术应用在普通环境监测中, 能够体现较高的效率, 但是其在级别相对比较高的环境监测中, 则会出现系统故障, 影响监测效果, 而且在线监测的数据缺乏诊断依据。在线监测明显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点, 促使其在未来发展中面临巨大的挑战。

1.3 实验室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实验室监测属于最为常见的环境监测技术, 但是缺乏时效控制, 因为实验监测的方式比较固定, 针对环境监测样本, 进行相关实验监测, 依次执行分类的监测技术。目前实验监测还需融合汇总, 无法实现自动化归类和智能匹配, 而且实验监测的应用领域比较局限, 仍不能扩大监测领域。实验室监测的缺陷直接影响其在环境监测技术中的应用, 制约该项技术的发展。环保部门必须提升实验室监测的能力, 才可稳定其在环境监测技术中的地位。

2 基于节能需求的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根据环境监测技术的现行表现, 规划其在未来环境监测中的发展趋势, 便于完善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针对环境监测技术中的三类技术提出以下几项发展趋势:

2.1 现场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场监测技术在环境应急保护中发挥主要优势, 为缓解突发事件的影响, 现场监测朝向精准、高效率的状态发展。环保部门重点在现场监测仪器上实行推进研究, 引进国外的先进仪器, 稳定现场监测的基础[2]。例如:某地区化工工业规模较大, 容易引发突发事件, 该企业环保部门在现场监测方面提出快速诊断的发展理念, 主要提升现场监测的速率, 缩短环境应急保护的时间, 该地区向国外借鉴新型技术, 应用在现场监测的实际过程中, 同时结合先进仪器, 有效解决现场监测在分析、准确度等方面的低效问题。现场监测的发展不仅需要提升效率, 更是要明确分析突发事件中的有毒气体, 发挥准确识别的优势, 避免有毒气体干扰现场监测。

2.2 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环保部门致力于在线监测的发展研究, 采用试验型的测试方法, 专注于技术研究, 解决在线监测故障、自动等多方面的问题。以某环保部门在线监测的发展方案为例, 分析此技术的发展趋势。该部门将监测系统作为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融入自动化的监测技术, 同时结合原有在线监测技术的系统, 实现系统的完善与改进, 该部门研发的监测系统表现出极高的自动化监测特性, 其在后期发展中会主动扩拓宽在线监测的应用领域, 主要发挥自动化的监测优势。该部门对在线监测技术投入大量的研究力度, 促使其在未来应用中, 能够表现出高效特性, 不仅单纯监测环境污染, 还可提供一体化的服务, 体现预防、控制及评价的优势。

2.3 实验室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实验室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发展, 主要以改进人工分析为主, 采取自动化的分析措施, 解决人工分析不准确的问题。相关人员研究实验室监测的评测结果, 尽量利用计算机系统代替人工分析, 推进实验室监测自动化的发展[3]。自动化是实验室监测的主要发展趋势, 不仅是实验监测未来发展的目标, 更是该技术效益的基础保障, 而且计算机系统属于新型产物, 其在实验室监测中发挥引导与决策的作用, 为实验室监测的发展提供规划性的策略依据。

3 结语

近几年, 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较为明显, 解决监测技术中的诸多问题, 体现监测技术的应用价值。由于环境方面的压力, 环保事业对环境监测技术提出新的要求, 促使其在未来发展中, 表现出高效的水平状态, 有利于环保事业的建设。因此, 环保事业将环境监测技术作为主要内容, 稳定监测技术的运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华.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J].科技资讯, 2011, (15) :18-20.

[2]杨婉平.探讨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民营科技, 2011, (06) :23-25.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研究 第2篇

空间环境效应评价与防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设想

文章从建立我国自主的空间环境保障体系出发,指出开展我国空间环境效应评价与防护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基于我国在此领域的现状,提出未来发展的`设想,包括建立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效应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研究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效应模拟的新技术、新方法,发展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效应仿真分析技术,以及航天器材料空间环境效应在轨监测及试验验证技术等.

作 者:李丹明 陈学康 Li Danming Chen Xuekang  作者单位:兰州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刊 名:航天器环境工程  ISTIC英文刊名: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年,卷(期): 25(3) 分类号:V524.3 关键词:空间环境效应   评价与防护   综述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研究 第3篇

关键词:苜蓿;环境调控;现状分析;发展

1 根域水分环境的研究概况

水分是植物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资源,作物根系是土壤水分的直接吸收利用者。苜蓿早先多采用大水漫灌或不进行灌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于苜蓿灌溉,随着我国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国的学者对于苜蓿滴灌条件下根系水分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程冬玲等(2004)根据苜蓿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变化,并以常规沟灌为对照,对苜蓿田间地下滴灌的适宜埋深和灌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比常规沟灌的苜蓿,鲜草出草率高;滴灌带埋深35cm比埋深10cm的苜蓿长势好,鲜草产量高,并初步制定了苜蓿地下滴灌的灌溉制度[1]。

李富先(2009)对新疆地区苜蓿地下滴灌田间滴灌带不同埋深、滴灌水量等因子进行控制试验,发现苜蓿生长期内需滴灌水量458.3-490.8mm,滴水次数10-20次,间隔10-20d,次滴水量20-50mm,10cm埋深较35cm深埋需多滴水量50mm[2]。

而且滴灌条件下水盐运移规律在棉花及一般农作物层面的研究已经很成熟,并取得了众多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2 根域养分环境的研究概况

苜蓿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利用能力强,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远比一般作物和牧草高,与小麦相比,对氮、磷的吸收量均多1倍,钾多2倍[3]。

目前,对苜蓿养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肥料配施效果和水分灌溉指标等方面,而综合考虑水、肥等多因子的设施农业条件下的水肥耦合效应研究却很少,有关紫花苜蓿在滴灌条件下的根域养分环境研究未见报道。

3 根域气热环境的研究概况

不同灌溉方式必然会导致在作物根区土壤水分不同,产生土壤温差,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的根系生长环境,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良好的土壤透气性和适宜的温度范围是作物生长良好的重要土壤环境参数。运行良好的滴灌系统,能灵活地向土壤中滴水,调节土壤中的水分和温度状况,使根层的土壤始终保持着低吸力条件,进而使作物在没有水分胁迫条件下发挥其最大生长潜力。土壤空气和水分共同存在于土壤空隙中,水分的增加必然导致空气的减少,从而影响土壤的通气状况。而土壤通气状况的好坏取决于土壤孔隙的数目及其大小。土壤的导气率总体表现为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在同一含水率下,土壤导气率随容重的增加而减小。土壤空气不仅提供作物生长需要的氧气,而且直接影响着植物对土壤养分吸收、种子萌发、根系发育、开花结果等生长发育过程。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然而,目前对苜蓿在根域气热环境的研究较少见。

蒲金涌等(2008)根据天水地区2003-2004年紫花苜蓿种植试验资料,通过分析紫花苜蓿的根系生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根系生物累积量与土壤热状况有关,呈非线性变化。紫花苜蓿越冬停止生长阶段是地中热量利用最经济阶段,也是根系生物量累积量最大的时段[4]。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得知,国内外学者在苜蓿微灌技术方面,做了一定的相关研究。前人的研究不仅对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更为该技术的完善、发展和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浅埋式滴灌具有节水、节肥、防灾能力强等作用,可有效避免暴晒、风干造成土壤失水等寒旱区极端气候的影响,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是节水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浅埋式滴管能够很好解决苜蓿机械收割时对滴管带来的破坏,苜蓿的浅埋式滴管不仅是一项新的节水技术,也为牧草大规模机械化收割带来了方便。对根系生长,分布和吸收问题影响的苜蓿根区域环境几乎没有做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但公式滴管浅层土壤水分,热,气耦合效应苜蓿根生长和问题的分布可能揭示一个浅机制滴灌苜蓿产量,它的建立和完善对苜蓿地浅层水热条件控制的滴灌意味着有一个巨大的帮助。本研究是拟浅型土壤温度和湿度调节苜蓿根区灌溉,探索适合苜蓿根区土壤水分,热,气,环境和对苜蓿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的影响过程。

紫花苜蓿属于多年生豆科植物,其生长发育特性和众多的一年生农作物有所不同。苜蓿根系的分布范围较深,可产生三级以上的侧根,因此根系分布面积大,入土深,生长1年的苜蓿主根入土深度可达到1-2m,随着苜蓿生长年限的增加,根系入土会不断增加。同时,苜蓿根系的发育特点与其他作物有明显的不同,特别是由根颈、根蘖等所组成的复杂的苜蓿根系统,使得在滴灌模式下土壤水分、盐分发生变化后所引发的根-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更为复杂。目前苜蓿根系发育的研究主要是以品种之间根系发育差异性及发生机制、不同耕作方式(主要包括施肥、播种密度)条件下根系发育特征、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等方面,但对浅埋式滴灌条件下的土壤、根系等发生水盐运动变化,以及根系生长发育和根-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甚少。所以开展浅埋式牧草滴灌根域环境调控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程冬玲,李富先,林性粹.苜蓿田间地下滴灌效应试验硼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5):1-3.

[2]李富先,林性粹.地下滴灌苜蓿田間需水规律试验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1):15-18.

[3]耿华珠.中国苜蓿[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25-28.

[4]王卫华.土壤导气率变化特征及水气热动力参数空间变异性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3.

基金项目:基金号201431107。

作者简介: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研究 第4篇

1 信息技术发展成为当代信息服务创新的主要推动力

技术要素成为当代信息服务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技术使信息服务的时间、空间、服务方式等有了无限扩大完善的可能;技术使用户利用信息发生了就近、快速、个性、互动、一站式、无障碍、无缝链接等诸多变化, 体现了以用户为本的理念;网络平台的模块化和组件化, 方便进行组配, 网络平台的最大限度的开放性和中立性, 也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伴随着技术进步, 多用户界面与多媒体用户界面一道共同提高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效率。如何主动为用户分析、设计、挖掘和改造各种可能的个性化资源与服务机制, 将是未来信息服务需要面对的重点课题。

2 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服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2.1 信息资源建设的创新

信息资源建设既是开展信息服务创新的工作基础, 也是提高信息服务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首先, 应强化当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文献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实现网络资源配置的优化及网络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与综合信息服务。其次, 有计划、分期分批建立不同类型的数字图书馆, 促使更多的有中国特色的数据库在网上服务。第三, 实现信息服务机构的网络化和知识信息的社会化管理, 建立网络化信息保证组织和体系, 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信息法、数据库法, 确保网上信息安全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第四, 信息服务机构利用自己“没有围墙的大学”的特殊环境, 有意识地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技术, 培养中国信息用户的信息素质、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2.2 信息服务机构业务流程的创新

信息服务机构要做到信息服务创新, 必须进行业务流程的重构和设计, 实现采访和编目工作的创新, 逐步建立起弹性工作体系和柔性服务机制, 发展灵活的、深入的、个性化的知识型服务模式:改革采访制度, 建立专家选书系统;开通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为学校读者提供的选择、推荐外文图书的平台、海外图书采选系统, 实行读者网上推荐中、外文图书;读者与采访人员之间通过网络, 互相了解, 推荐图书, 形成用户与文献信息采访人员的和谐互动, 提高图书采访质量;优化采编工作流程, 实行图书加工业务外包, 使采编人员从原来繁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以提高采编的工作绩效。

2.3 信息传统服务内容的创新

在当代信息技术背景下, 要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信息服务内容, 实现信息重组与增值服务。一是要通过互联网络向社会大众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注重信息的收集、二次或三次加工、数据整合、信息的发布、信息的传递乃至信息产品的制作;二是要针对用户需求的特定信息, 工作人员应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通过对因特网上某一领域信息进行收集、组织、整理和有序化的信息重组, 利用超文本、超媒体技术加以重新优化组合后, 再提供给用户;三是对不同的专题组建各种特色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 对信息外在特征及内容特征进一步标引揭示, 编制专题书目、专题索引、摘要等, 增加检索深度和扩充索引点, 建立可供检索的数据库, 从而提高信息的价值, 实现信息资源系统结构网络化。

3 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信息服务创新难点及实现途径

3.1 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包括用户与信息服务人员的互动机制

信息服务创新需要面向特定对象、特定项目、特定目标、特定活动提供系统化、智能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 以最大限度激发用户的潜能, 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如何形成一个包括用户及信息服务人员在内的互动机制, 在一个更加完善的网络环境下, 全程跟踪用户的信息活动, 强调服务者与用户之间的相互交融, 以用户或者问题为中心, 以用户满意为目标提供信息服务是当前信息服务服务创新的当务之急。

3.2 培养当代技术环境下新型的信息服务人才队伍

网络环境下, 面对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 要求信息服务人员应该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 对各类信息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 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的专业知识信息服务;二是要具备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三是要具备信息开发与建设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思考、分析、研究问题, 要熟悉各种信息源, 善于把握新动态, 通过综合分析与研究, 依据一定的科学原则, 进行创造性的信息重组, 挖掘信息源的各种价值, 尤其是潜在价值, 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 提供二、三次文献信息服务, 成为信息专家。

3.3 构建高效综合的信息集成化服务体系

信息服务创新首先需要大规模集成整合各类信息资源, 从大规模数据或文献集合中经过各种深度挖掘分析和预处理, 为用户捕获和析出所需的关键信息, 重组、集成而形成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产品, 将普遍性信息服务提升为个性化知识服务, 这些都需要提供持续、可靠、敏捷、高效的集成化服务。集成化服务就是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服务功能、服务人员、服务机构等各种信息服务要素进行融合集成, 实现整体功能的优化, 使用户得到动态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从而构建一个高效能、综合化的信息集成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M].经济发展理论, 1912.

[2]陈光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2.

[3]张会田, 黄玉花.基于用户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体系建设[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5, 9.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第5篇

专业论文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环境监测的内涵、作用及其对象,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生物技术和3S技术等现代监测技术,并结合当前我国环境特点分析了未来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最近今年,我国资源、环境危机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蔓延趋势加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新污染物质的危害逐渐凸显,我国的环境风险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加强环境监管和生态环境应急预警体系的建设正成为政府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1]。众所周知,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环境决策的技术基础,因此,发展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对我国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具有实际意义。本文结合我国环境监测现状,重点探讨了环境监测的内涵、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环境监测的内涵

众所周知,环境监测是环境执法、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英文翻译为“monitor”,原指监视、监控之意,但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广义的环境监测包括对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等的监测。

1.环境监测的内涵

所谓环境监测,即通过对数据的研究和评估,探讨环境污染源及其变化趋势,描述环境受污染的程度,全面、准确、及时的反映环境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环境监测的作用

环境监测有助于环境污染的防治以及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协调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是环境执法的依据和重要手段,更是环境管理、规划与决策的重要科学依据。

3.环境监测的对象

按照介质不同,环境监测对象可大致分为水质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土壤及固体废弃物监测等几大类。

二、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总体呈现以下特点:①环境监测由单一分析发展到多种技术手段监测;②环境监测由断续性监测发展到全自动监测;③环境监测完成了方法、制度和体系的建设;④监测技术正朝着现代化,监测手段也朝着自动化和系统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目前,生物技术、3S技术和信息技术正成为我国环境监测的主流技术[2,3]。

生物技术主要分为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技术和PCR技术。其中前者主要包括生物大分子标记物及其检测技术有核酸分子损伤检测技术、报告基因标记技术、DNA芯片技术和酶分子标记物检测等。后者是在体外合成特异性DNA片段的方法,只要在试管内提供DNA体外复制所需的原料(DNA聚合酶、模板核酸、寡核苷酸引物、四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其原理类似于生物体内DNA的复制。

3S技术主要应用于水资源调查评价和水环境监测。其中前者主要用于流域水文模拟、水资源评价和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后者以GIS为信息处理平台,可实现对水域分布变化、水体沼泽和水体富营养化等进行监测。此外,3S技术还可以在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监测中的进行应用,运用多时相、多平台的遥感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及时获取湿地动态信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数据管理功能对遥感技术获取的湿地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可获得湿地的动态变化情况。

信息技术主要分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PLC技术。环境监测应用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属于层次型的异构网络结构,最底层为部署在实际监测环境中的传感器节点。向上层依次为传输网络、基站,最终连接到Internet。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组成。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在结构上对耐热、防尘、防潮、抗震等都有精确考虑,在硬件上采用隔离、屏蔽、滤波、接地等抗干扰措施,非常适用于条件恶劣的户外及工业现场。对雨水的远程监测及控制对于农业生产及防洪抗旱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国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对我国环境监测发展历程及其规律的考察,笔者认为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总体呈现以下趋势。

1.监测技术

监测技术向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将更多的先进技术,如气体采样吸附技术、微波技术等应用到环境监测当中。

2.监测仪器

重点向高自动化、小型化、高精密化的研制方向发展。

3.监测方法

向分析项目系统化方向发展。

4.监测精度

向痕量分析甚至超痕量分析方向发展。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其浓度虽然很低,但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要想控制这类污染物质,必须先发展痕量和超痕量分析技术,掌握其污染现状。

5.监测重点

①加强对三废为代表的重度工业污染源的监测;②监测分析项目以有机污染物质的监控为主;③建立健全环境监测预警应急监测系统。

6.监测介质

从监控介质上,将对水、悬浮物、沉积物、大气、生物界面整个体系的有毒有害的“三致”物质作全面监控。基于多种有毒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类、多氯联苯类、某些重金属等在环境介质中能积累、迁移、转化的事实,要保障环境安全,不能局限在只对水质加以监测、保护,还要考虑与水体相关的环境介质(水/悬浮物/沉积物/大气/生物界面)的综合作用。

四、结语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其对政府的环境管理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加大投入,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为根本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监测技术,更新现代监测设备,并努力提高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测人员的基本素质,从而构建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管理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罗山茅.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方环境.2011,(09).[2]刘卫东,秦东升.环境监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6).[3]袁明辉.浅议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与推进[J].装备.2008,(12).------------最新【精品】范文

浅谈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第6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3S技术;信息技术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这其中新污染物质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引起的污染问题雨来越多,解决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称我国现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要想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环境监测,得出相应的环境污染指数,了解环境污染的发展特点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条件,这就需要陷阱的环境监测技术作为支撑。因此,研究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有利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前进。

一、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对环境监测技术的支持力度也大大增加,在政策的带动下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不断的发展创新,环境监测技术的科研产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企业有140余家,年产值4.8亿元,约占全国环保产品产值的2.3%。环境监测仪器的主要产品是各种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监测、噪声与振动监测、放射性和电磁波监测仪器。我国生产的烟尘采样器、烟气采样器、总悬浮微粒采样器、油份测定仪、污水流量计等环境监测仪器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上占有很大比例。而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也都应用到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当中,如,计算机技术、遥感测绘技术、生物监测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进步,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所需要的技术支持。

二、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一)3S环境监测技术

3S技术也就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简称,3S环境监测技术也就是以RS、GIS、GPS三种技术领域中的有关适合环境监测的部分技术与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相结合,从而构成一个环境监测的综合体系。这种环境检测技术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融合于一体,使环境监测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实现了可视化处理、定量观测预处理、定向观测与处理的技术目标。3s环境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水资源的管理、湿地的保护等环境保护工作当中。尤其是在水资源的保护上面,3s环境监测技术在流域水文模拟、流域地形测绘、水资源价值评价、流域生态环境变迁分析、生态耗水测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水资源的保护、水污染的治理、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主要监测手段。

(二)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最近几年,我国计算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型计算机不断开发利用,标志者我国信息技术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现在,信息技术也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环境监测当中,在这其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plc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1.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环境监测应用中无线传感器主要应用与监测网络建设当中,也就是通过无限传感器网络技术将传感器节点环境监测的数据向上层依次为传输网络、基站,最终传输到Internet网络当中,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最后的汇总。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一般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数据库、处理软件构成。

2.plc技术

plc技术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英文简称,这是一种集自动化、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一种控制技术,主要适用于与户外艰苦条件的环境作业,当然也包括环境监测。以plc技术为基础的环境监测主要用于河水的水位、流速、水质(如,酸碱度)的监测,实现环境监测远程监测的控制目标。

(三)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时间较早,在封建社会一些知识分子就通过对植物观察了解一个地区的环境变化。而到了现在,生物技术更是进行环境监测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更是为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也就是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环境质量检测和PCR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环境质量检测

主要是利用生物大分子特异性、预警性和广泛实用性等特点,在生物大分子水平阐述分子适应等生态环境变化问题的机制,揭示某一地区环境质量的变化,利用生物之间的各种生物特性将这种环境变化显现出来形成直观的变化,一次作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依据。主要包括报告基因标记技术、DNA芯片技术、金属硫蛋白的检测、热休克蛋白的检测。

2.PCR技术

PCR技术是在体外合成特异性DNA片段的方法,只要在试管内提供DNA体外复制所需的原料(DNA聚合酶、模板核酸、寡核苷酸引物、四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其原理类似于生物体内DNA的复制。通过选择生物的一段特异性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再由凝胶电泳等DNA分析技术确定其种类及含量。PCR技术最现代的生物技术之一,它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简便、特异性强的特点,在环境监测中对动植物的内在活动包括遗传基因、基因变异等方面中。

参考消息:

[1]袁明辉.浅议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与推进[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12).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研究 第7篇

一、信息技术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因此,信息技术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可以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突破“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取向,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不仅将信息技术看成是辅助教师“教”的形象化教学工具,更加要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并依靠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为学习者个人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

由于农村教师的个人素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差异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学设计观念和能力的发展。尤其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资源的匮乏直接影响着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的教学设计观念方面,大部分农村教师在备课中凭直觉了解学生的特点,凭经验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方式缺乏科学教学理论指导。在教学设计方法的应用方面,大部分农村教师并不经常使用教学设计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而在教师的信息技术观及应用方面,大部分农村教师具备正确的信息技术观,认为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服务的。但是大部分农村教师只能掌握一般的操作,对使用新型教学媒体没有信心。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策略

1. 基于网络的自主协作学习,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网络的自主协作学习能满足广大农村教师的不同需求。依托网路资源,教师能够根据自己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可以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学习。同时教师更有机会将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学习理解相关基础知识,进行在线或离线的自主协作学习。

2.通过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环境,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场景,选择典型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学录像,并对其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揭示案例的理论和实践含义,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借助于案例,不仅可以缩短教学情境和现实情境的差距,还可以从经验活动中获取、内化、整合知识,还有助于提高教师表达和讨论的技能,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反思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反思是指教师在发展实践活动中,把自我和教学设计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设计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也是教师对于教育事件进行选择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研究 第8篇

1.1环境资源缺乏。

当前,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受到了市场环境的约束。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 不仅存在许多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的现象, 还有部分公司剽窃电子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产权的情况, 以及其他的各种恶性竞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电子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 不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 都已经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电子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因此, 合理地分析在该领域中的所有不公平现象, 不仅有利于我国的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还有利于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国际社会中脱颖而出, 提升中国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地位。

1.2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结构合理性欠缺。

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时间并不长, 市场机构在各个领域都有不尽合理之处。目前只有改变国内电子信息技术中的不合理结构, 才能使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大力发展中国高端的, 实力较强的电子信息技术企业, 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1.3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近些年来, 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没有很好地发展, 主要原因是缺乏电子信息技术人员, 使得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跟不上国际的脚步。尽管国内许多大学都设有与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 但是学生学到的东西还是不够专业, 学生们仅能完成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围之内的工作, 不能做到在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开拓创新。而学校只是稍加辅导, 所涉及的知识面有限。学生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往往都不是最新的知识, 在实际应用时会发现诸多不易。

国内院校毕业的学生也有许多优秀的人才, 但缺少复合型人才, 这导致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制约。国内院校一般只注重某专业的研究深度, 而忽略各个专业的协同合作, 而现实中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 仅靠一门专业是无法解决的。同时, 电子信息技术的高端技术人才在国内也是少见的, 这也制约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

二、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

2.1屏显技术及平板化。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各种大屏幕电子设备等体现了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这些电子产品不仅为广大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体验, 也预示着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大屏幕显示和扁平方向的发展趋势。

2.2多媒体化和智能化。

计算机技术正在向智能化与多媒体的方向发展, 这也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网络计算, 并行计算, 移动计算这些使计算机技术开始走向多媒体方向。

我国的电子和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是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技术, 智能技术, 并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此外, 多媒体形式的电子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促使电子和信息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 成功地突破了人工智能技术, 模糊技术, 神经元技术等高新技术。

2.3规模化及个性化。

如果我国的电子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 那么将很难处于向前发展的趋势, 更何谈与其他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竞争呢?国内也有一些跨国公司从事生产电子信息技术产品, 无论从质量上还是外观上进行分析, 都处于逐渐发展的趋势, 同时也拥有相当满意的经济效益。因此, 对于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 如果一些公司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应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总之, 加大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尽管我国目前的电子信息技术刚刚起步, 正面临着重重考验, 但其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必须正确分析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并合理分析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 制定详细具体的解决方案, 促进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谈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3.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研究 第9篇

近年来,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在增强湖北省自主创新能力、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擎作用。《湖北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湖北省“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规划》明确提出要将湖北省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因此, 结合“十二五”时期的工作基础, 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挑战。这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发展的现状如何?又存在怎样的问题?国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建设能对湖北省的发展提供怎样的有益借鉴?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以期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性建议

二、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的发展现状

1. 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方法, 运用SPSS软件对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投资环境状况在全国比较地位进行评估。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评价中, 主要比较对象是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市区。结合湖北省高新技术环境发展的现状, 按照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的具体要求和一般原则, 分别从基础条件、经济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建立了湖北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 包括4大类、16小类。根据以上指标体系, 对31个省级单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进行评价。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 选择4个主成分, 以这4个主成分为基准, 计算各省级单位的得分情况。

2.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投资环境与其他省市的比较分析

这部分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2013)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013)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总得分在全国31个省中排名第13位, 位于中等偏上的位次 (图1) , 但各项指标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相比, 湖北省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表明近年来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虽然得到一定改善, 但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差距仍然明显 (见图3) 。具体从投资环境子因素竞争力来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交通、物流、能源等公共设施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吸引内外资的首要条件和必要条件。2013年湖北省普通公路、农村公路完成建养投资384亿元, 高速公路已形成“环射互通、路路畅达”的网络, 所有市州和70%以上的县 (市、区) 实现了高速公路连接。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等能源建设进一步推进, 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 (见图2) , 湖北省得分落后于河南省, 安徽省, 但是超过了江西、湖南、山西。

第二, 从政府政策方面来看, 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扶持环境更加宽松。政府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提供了良好环境。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 湖北省都处于领先地位。主要因为:一是政策导向为湖北高新技术产业营造出前所未有的有利环境:出台了《“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综合性政策文件, 明确了全省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扶持政策和重大举措;二是积极制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 如《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突出了激励政策导向, 并且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进开发类科研院所、国家级工程中心改制, 强化产学研结合, 激发了创新机构自主创新的动力。这些政策的实施给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三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国家大力实施中部地区崛起、自主创新战略, 有利于湖北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三, 从经济环境来看, 一个地区经济环境直接决定了投资者的收益状况。近年来, 湖北省经济呈现出增速平稳、结构优化、后劲强劲的良好态势。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 湖北省都处于领先地位。主要因为:一是湖北省省工业化、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 国内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是湖北省科教优势明显, 产业体系比较完备,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技术基础。三是企业品牌数量进一步增多, 企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如湖北十大品牌东风、武钢WG, 各地还引进了一大批名牌产品和名企, 有效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四, 从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来看, 湖北省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一系列新的成就。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 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 (见图2) , 湖北省得分落后于河南省, 安徽省, 但是超过了江西、湖南、山西。

但是, 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相比, 湖北省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人均科技资源的投入则不够, 科技研发投入的强度和密度不足。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排名全国第8位:教育经费投入排名全国第16位, 人均教育经费投入排名全国第17位。要想赶超京、沪、深等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密集区, 就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二是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不足, 湖北省基础研究虽然具有雄厚的实力, 但应用研究相对薄弱, 创新体制不顺畅的所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一直是一个大难题。三是缺乏掌握关键性和高端高新技术的人才资源, 创业环境差以及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于科技人才的吸纳能力欠缺, 导致了湖北省科技人才的流失。

三、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优化调控对策与建议

上述研究表明,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得到改善, 但是与全国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较落后, 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的经验可以为湖北省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政策建议。

第一, 拓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渠道, 完善产业投融资环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的两个最重要环节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都需要密集的资金投入。而融资问题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要构建多层次融资体制, 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一是设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 许多发达国家都有专面向企业创新创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可以借鉴国际经验, 设立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基金, 在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下, 通过政策性金融对口支援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二是面向全国, 以私募资金为主导, 设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一方面为集群内的初创型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在提供资金服务的基础上, 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市场以及创业辅导等深层次服务, 提升创业成功率。三是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小额贷款 (担保) 公司。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为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服务, 解决由于行业的专业性和前瞻性而造成的融资难问题。

第二, 推进四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借鉴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验, 重点建设一套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政策服务平台为基础, 面向全社会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一是建立健全知识创新平台,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二是建立健全科技基础平台, 加强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建设,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效率。三是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为载体,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加强科技中介机构能力建设, 积极发展科技服务机构, 引导各种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技术评估机构以及技术经纪机构等中介机构, 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让提供良好的服务。

第三, 推动产学研合作水平, 完善企业创新网络。通过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建立产学研的经常联系机制, 开辟产学研的多种合作渠道。形成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实施主体, 以大学、科研院所为创新的重要源头, 政府进行支持与调控, 中介机构提供社会服务支撑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创新网络体系。

第四, 支持企业品牌创建。按照专业化分工原则, 通过“扶优、扶大、扶强”措施, 推进全市产业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实施“名牌战略”, 引导社会资源向名牌企业集聚, 鼓励各方资金向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投入, 壮大高新区企业实力, 培植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较高知名度的名牌企业群。

第五, 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落实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人才规划纲要》的要求, 加快实施国家“千人计划”、湖北省“百人计划”以及东湖高新区“3551”人才工程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建设“人才特区”, 在全球范围发现和引进拥有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者, 从单个的人才引进向整个团队转变, 从以科技人员为主向企业家、复合型人才以及科技人员并重转变。建立健全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选用机制;吸引战略科学家及其团队入住;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促进人才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双向流动, 加大对创业科研人员的扶持力度;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

参考文献

[1]鲁明泓.中国不同地区投资环境的评估与比较[J].经济研究, 1994 (2) ;64-70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CFCs,环境示踪技术,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地下水

0 引言

CFCs的英文全名为Chlorofluorocarbons,是一类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包括CFC-11、CFC-12、CFC-113以及CFC-114等多种化合物,它们无天然来源。作为制冷剂、清洗剂、发泡剂等,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被大量生产[1],并且产量逐年增加。相关学者根据历年大气中CFCs浓度的变化曲线,把CFCs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示踪技术用于研究水循环。目前,受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所限,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从1996年开始停止了CFCs的生产[2],使得在这些地区利用CFCs环境示踪技术研究地下水所取得的效果越来越差。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由于被规定到2010年才停止生产CFCs[2,3],其历年大气CFCs浓度变化曲线仍然比较适合进行地下水CFCs环境示踪技术研究。所以,近几年在我国,CFCs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示踪技术,逐渐开始被广泛运用到地下水循环的研究当中。特别是对于区域浅层地下水的研究,CFCs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环境示踪技术。

1 CFCs环境示踪技术的研究进展

1.1 国外研究现状

CFCs法是一种近30年来新发展起来的环境示踪技术,该方法在国外起步相对较早,最早起源于美国,并从90年代初开始,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70年代中期,Thompson(1979)等首先尝试测定了地下水中CFC-11的浓度,确定了美国新泽西州南部、阿肯色州和德克萨斯州中南部地下水中的CFC-11含量,认为地下水中存在70km长的CFC-11污染羽状体,CFC-11分析结果与氚研究结果吻合良好[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海水中的CFCs含量。Warner(1985)等研究了CFC-11和CFC-12在0~40℃之间的纯水和海水的溶解度[5]。Wallace(1985)等对北冰洋盆地中心垂直剖面上的CFC-11和CFC-12的含量做了相关研究[6]。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些学者开始把CFCs环境示踪技术用于研究海水的循环、交替。Bullister(1989)首先把CFCs作为测年示踪剂用于示踪海水的循环,研究了海洋中的中层水和深层水的交换[7]。Watanabe(1997)等利用CFCs对北太平洋的水体混合速率进行了研究[8]。Smethie(2001)等根据海水中的CFCs含量计算了北大西洋深层水的形成速率[9]。Rhein(2002)等根据拉布拉多海水中的CFCs含量分析了海洋水团运移的途径,并估算了海水的形成速率[10]。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CFCs开始被用于地下水定年研究,主要通过测试地下水中的CFC-11和CFC-12两种化合物的含量来确定地下水的平均年龄。Busenberg(1992)等运用CCl3F和CCl2F2这两种氯氟烃作为水文示踪剂和测年工具研究了俄克拉荷马州中心区的冲积层和梯田系统[11]。Dunkle(1993)等运用CCl3F和CCl2F2这两种氯氟烃作为水文示踪剂以及地下水测年工具研究了得拉维尔、马里兰和佛及尼亚半岛的浅层地下水[12]。Beyerle(1999)等用CFCs法并结合3H/3He和惰性气体等方法调查研究了瑞士境内河水对浅层地下水的渗透影响,由于这次研究中的地下水CFCs含量受到了污染而高于CFCs的大气平衡浓度,未能用CFCs法做相关的年龄研究[13]。

20世纪90年代中期,CFCs法结合其他环境示踪技术被用于研究地下水流模型。Reilly(1994)等运用CFCs等多种环境示踪技术定量研究并模拟了浅层地下水的水流模型[14]。Szabo(1996)等运用CFCs法和3H/3He法测定了美国新泽西州南部沿海平原的浅层地下水年龄,并对该地区的水流途径进行了分析[15]。

20世纪末以来,用于地下水研究的CFCs法由原来的CFC-11和CFC-12两种氯氟烃开始增加为CFC-11、CFC-12以及CFC-113三种氯氟烃,并被逐步运用到地下水污染探测中。Cook(1997)等对CFCs、3H/3He、85Kr等环境示踪剂测定年轻地下水年龄的最新进展做了相关研究,认为在简单的地下水流系统中CFCs、3H/3He、85Kr等环境示踪剂测定年轻地下水年龄的误差在20%之内,远远好于3H或者36Cl测定年轻地下水的精度。而与其它传统水力学基础的方法相比,它们在地下水的补给速率和地下水流速率的计算上,其精度要远好于前者[16]。Plummer(1999)等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关于地下水文地质环境示踪剂的学术会议中做了有关CFCs作为一种示踪剂和测定年轻地下水的测年工具的相关报道[17]。Sauter(2001)等运用CFCs环境示踪技术测定了波罗的海西部沿海区域位于海底下约4~5m的含水层的地下水年龄,测试结果显示含水层中的CFCs浓度远远低于附近海水的CFCs浓度但也明显高于附近陆地自流井的CFCs浓度,结合其它水化学分析认为可能在取样时受到了一点污染,但其最终结果仍比较可靠,通过含水层中低含量的CFCs认为该地下水的年龄在1950年以前,与其它水文地质证据相一致[18]。Koh(2006)等运用CFCs和3H/3He等环境示踪技术测定了韩国济州岛地下水的年龄,并查明了该地区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污染程度。根据地下水中的CFCs浓度认为硝酸盐在该地区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对该地区的地下水体水质未造成明显的影响[19]。

21世纪初以来,一些学者开始把CFCs等环境示踪技术与新的环境示踪技术—SF6技术相结合使用到地下水的测年当中。例如,Bauer(2001)等运用CFC-113、SF6、85Kr、3H等多种环境示踪技术测定了德国法兰克福北部的地下水年龄,认为CFC-113作为示踪剂具有滞后性,根据地下水中的SF6、85Kr、3H等环境示踪剂的含量认为CFC-113的滞后因子R=1.5,考虑到CFC-113的吸附特征,它将可能被用于示踪地下水的有机污染[20]。Alvarado(2005)等运用CFC-12、SF6、36Cl、3H/3He等多种环境示踪技术测定了丹麦欧登塞Pilot流域的地下水年龄,由于受降解因素的影响,相比于其它几种测年技术,该地区地下水中的CFC-12测年不具可靠性[21]。Gooddy(2006)等运用CFCs和SF6两种环境示踪技术测定了英格兰南部一低地白垩系盆地的地下水年龄并示踪了该地区地下水的迁移状况[22]。

1.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CFC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最早开始于21世纪初,韩良丰(2001)等运用CFC研究地下水的混合方面[23]。秦大军(2001)等运用CFCs环境示踪技术测定地下水的年龄,并与3H/3He年龄作了对比研究[24]。之后,秦大军在随后的几年做了CFC定年的相关研究工作[25~27],包括对CFC定年实验室的建立并完善,目前国内测定地下水CFC浓度的实验室以他所建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下水年代实验室为主。之外,郭永海(2003)等也对CFC这一环境示踪剂的定年做了一些介绍[28],并在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区—甘肃北山地区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北山地区内沟谷洼地浅部地下水的CFC年龄在15~26a,并根据样品的CFC含量计算了北山地区地下水的混合比,认为CFC测年与T法测年相比具有更多优越性[29]。

近期,也有一些国内学者开始把CFCs环境示踪技术用于研究海洋。孙娜(2004)等首先为我国介绍了CFCs环境示踪技术在海洋水团运动、水团年龄以及海气交换等研究方面中的应用[30],并在之后研究了加拿大海盆CFC-11的分布,确定表层海水中CFC-11的饱和度在70.54%~80.70%之间,认为可能与海冰覆盖和低CFCs浓度的太平洋水入侵有关[31]。

最近,柳富田(2007)等也对区域的地下水进行了CFCs环境示踪技术测年研究,根据CFCs测试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浅层地下水可以划分成三个系统,即CFCs年龄在19~27a之间的局部循环系统、CFCs年龄在70a左右的中间循环系统以及CFCs年龄大于70a的区域循环系统[32]。

2 存在的问题

CFCs作为一种环境示踪剂,用于研究我国的地下水还存在一些影响因素:(1)补给温度[13],由于CFCs的溶解度取决于地下水形成时期的温度,并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33,34],补给温度的不准确性将直接导致CFCs地下水表观年龄的误差,因此,经常使用惰性气体方法确定地下水的补给温度,从而校准地下水的CFCs浓度;(2)过量空气,当渗透水通过包气带时,捕获并溶解了包气带中大量的气泡而引起地下水中空气过量[35],这可能最终导致地下水的CFCs浓度变大,从而影响地下水的CFCs表观年龄;(3)包气带厚度,CFCs通过包气带时,由于包气带的阻滞作用,CFCs浓度将随包气带厚度的增加而降低,从而引起地下水年龄误差[36];(4)土壤吸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时,对CFCs有强大的吸附作用,也会引起地下水CFCs浓度变小;(5)生物降解,如果地下水环境处于厌氧环境下,CFCs可能会发生生物降解作用,引起地下水中CFCs浓度降低;(6)人为污染,地下水CFCs局部的人为污染往往导致地下水中的CFCs浓度高于大气中CFCs的浓度,使CFCs测年无效[13],但反过来,受CFCs污染的地下水可以通过CFCs环境示踪剂示踪地下水的污染状况,特别是地下水的有机污染状况[20]。(7)历年大气CFCs浓度变化曲线。除珠江三角洲[37]、上海[38]等少数地区之外,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未进行历年的大气CFCs含量监测,使其在进行地下水CFCs环境示踪技术研究时缺少历年大气CFCs浓度变化曲线的对照资料。目前,国内进行CFCs环境示踪技术研究时大多直接引用北美1940~1998年间的历年大气CFCs浓度变化曲线,而该曲线相对于目前的CFCs环境示踪技术需要来说,缺少了1998年以来大气中CFCs浓度变化的资料。另外,由于大气中的CFCs含量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直接引用北美历年大气CFCs浓度变化曲线作为国内研究区的历年大气CFCs浓度变化曲线必定影响CFCs环境示踪技术研究的精确性。

3 对比其它环境示踪技术

虽然CFCs环境示踪技术用于研究我国的地下水还存在一些影响因素,但这些影响因素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在其它的环境示踪方法中也会碰到。例如,SF6法研究地下水就存在补给温度、过量空气[39]以及包气带厚度等影响因素,而且CFCs示踪技术相比于SF6法,取样更简单、更方便,并且SF6在有些地区还具有天然来源的不利因素[40]。相比于3H/3He环境同位素技术,CFCs环境示踪技术具有分析简单、快速等优点。而相比于T法,CFCs环境示踪技术具有相对更适合定年的历年大气变化曲线,其测定年轻地下水的精确度要远好于T法[16]。总之,CFCs环境示踪技术用于研究年轻地下水时,具有其它环境示踪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4 发展趋势

CFCs环境示踪技术现已成为研究地下水循环各个方面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完善取样技术、尽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并收集大量历年大气CFCs浓度资料的基础上,测定地下水的CFCs含量,根据历年大气CFCs变化曲线可以确定地下水的表观年龄,进而推断地下水的更新速率,并根据更新快易污染的特点(不考虑含水层更新快自净能力好的特点,例如,一些有机物和重金属一旦进入含水层很难被去除)推断区域地下水的防污性能。

根据地下水的CFCs含量的空间分布,还可以揭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11]、评估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以及确定地下水各种来源水的混合比例,例如,郭永海等就根据水样的CFCs含量计算了甘肃北山地区1945以来的年轻地下水和1945以前的老水的混合比[29]。

另外,根据地下水的CFCs含量,可以示踪地下水的污染状况[18,19],特别是地下水的有机污染状况[20],因为,CFCs本身就是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它与其它挥发性有机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机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果在地下水当中发现CFCs,就表明地下水中可能也含有其它挥发性有机物。这对于目前正在进行并且在未来几年还要扩大进行的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来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研究地下水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的辅助方法。

考虑到CFCs环境示踪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把它与SF6、3H/3He以及T法等其它环境示踪技术结合起来用于研究地下水已经成为目前该技术的主要应用形式[19~22]。尤其在仍然不断向大气中大量排放CFCs的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以及已经做过历年大气CFCs浓度监测等相关研究的地区(如,张芳等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CFCs含量的研究表明该地区在1997年到2001年间CFC-11和CFC-12的含量还处于上升时期[37]),结合其它环境示踪技术,开展CFCs环境示踪技术研究将为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5 结论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11篇

关键词:应用;环境;监测技术;现状;趋势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利用科学的环境监测技术对环境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检测,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寻找解决环境问题行之有效措施的依据,也就是说环境监测技术为环保措施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通过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环境污染现状的全面分析,并对其进行综合的评估工作,以此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分析

针对我国的环保问题,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监测体系;其次,我国加大了在环境监测仪器方面的投入力度,提升了技术水平,环境监测仪器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最后,环境监测已经实现连续自动化监测,使得传统环境监测技术下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从而提高了我国环境监测的效率和环境监测的准确性。

二、环境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也较为普遍。生物学、微生物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等均属于现代生物技术的范畴,该学科计算机、化学等学科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各学科间的互融互通,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目前我國在环境领域中,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监测技术和PCR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生物技术,前者具有预警性与实用性的特征,不仅可以对生态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而且还能了解环境与生物间的联系,为实现生物修复奠定基础;后者具有准确、便捷的优势,在环境监测中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3S技术。3S技术就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GPS技术的有效结合,而形成的独特技术手段。这种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获取、精确处理与有效应用。举例说明,当在水资源管理过程应用3S技术时,能够通过调查与评价水资源来达到检测水环境的目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评价、生态环境变迁分析、水体沼泽检测、水体富营养检测等。另外,湿地的环境监测也可以应用该技术。

(三)物理化学技术。物理化学科学地进步与发展,使得其应用领域有所扩大,常见的物理化学技术有:动态膜压法监测技术与OOAS技术,前者主要作用是监测、分析受污染水体的微表层,而后者可对大气中各种气体的浓度进行有效监测。

(四)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PLC技术的诞生。信息技术中例如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实现对监测数据的有效传输,确保数据可以快速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PLC技术,该技术具有抗震、抗热、防尘的特点,可以应用于户外恶劣环境的施工。同时,还可以实现对雨水的远程监控,便于实现农作物的抗旱与防洪。此外,PLC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河水的水位、水速、水质进行有效监测,使河流水文情况随时被掌控。

三、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监测分析精度向痕量方向发展。日常工业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均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包括各类建筑材料与食品,这些有害物质浓度虽不高,但对人体的危害却较大,对其进行全面监测很有必要。所以,为促进环境污染的防空力度,环境监测分析的精确度会向痕量或超痕量方向发展。

(二)环境监测仪器将会向自动便携式转变。进行环境监测工作必不可少的就是监测仪器,所以监测仪器的好坏对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较大。未来需要研发更加先进可靠的环境监测仪器。目前我国空气和水污染严重,且这种现状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由于大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控制较难,所以未来对更加自动化和便捷化的监测仪器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多,以实现对环境污染的动态、自动监测。

(三)污染物主要以有机污染物为主。据有关环境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化学品等有机污染物逐渐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组成,是治理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一项,因为未来需要在有机物环境监测分析上投入更大,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监测方案和治理工作。

(四)现场快速分析技术会得到普遍应用。在环境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通常需要对污染现象进行检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对污染物的排放源与现场污染情况的监测,这便可以实现对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分析,为此,在今后的环境监测工作中,使用现场分析技术,以便对现场污染进行全面监测具有极端的必要性。

(五)倾向于实验室管理系统。未来实验室在采集、分析、处理数据等环节的自动化程度会大幅提高,保证监测数据的原始性及精确度,降低实验室成本,实现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工作的规范化和流程化。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来说,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引进还可帮助其熟练掌握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恰当的管理行为也可得到优化与改善。基于以上优势LIMS的引进将成为国内外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当地环境的污染状况合理选择环境监测技术,是有效提高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手段,虽然在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出现了各种新的环境检测技术,实现了对环境监测的动态、实时、自动监测,但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因此仅仅依靠环境监测设备,还要不断创新环境监测的工作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游正锣.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趋势[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1:103-104.

[2]刘静,张一凡,方芳.探讨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3:89.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研究 第12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多采用电子音像、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 提供有一人一机的教与学的信息技术环境。其教学特点如下:“英语教材多媒体化, 英语资源全球化、教与学个性化、学习合作化、自主学习网络化、教学管理自动化。” (康萍, 2009) 随着“以教师为中心的, 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教学模式被“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为主要的任务,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取代, 教师的教学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教师的教学能力随着教师角色的变化而有了新的内涵。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可以定位为基于“教”的课程设计者、教学研究者、知识传授者, 和基于“学”的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管理者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者 (牛贵霞, 2007) 。因此,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理论分析

2.1 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李红萍 (2009) 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能力的构成包括: (1) 教学认知能力, 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包括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和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执行能力, 包括实施课程计划、整体教学计划和实施具体教学计划。 (3) 教学反思能力, 指教师对所选教学目标的适用性及根据这一目标选定的教学策略作出判断的能力。 (4) 教学创新能力, 指在现代教育观指导下, 教师能进行教育教学探索和科研实践活动, 从而创造出符合教育规律且能产生积极效果的新理论、新方法的能力。 (5) 专业发展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 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强能力的过程。

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结合专家对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结果, 本文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每个教学环节的基本特点, 将分别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不同教学能力进行形成性评估,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具体策略如下:课程准备阶段主要是评估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课堂教学阶段主要是评估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和教学执行力;网络自主辅导阶段主要是评估教师的教学监管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后教学研究阶段主要是评估教师的创新能力和自主专业发展能力。

2.2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性评估的特点及实施时应遵循的原则。

大学英语教师形成性评估是基于课堂和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方式, 以形成性评估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为依据, 以大学英语教学能力发展为基础, 对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性、动态性的评估, 注重评估内容综合化, 评估主体多元化, 评估方式多样化, 以及评估过程人性化。

大学英语教师形成性评估具有四个特点:一是注重教学过程的动态评估。形成性评估是一种为了强调和改进教学过程的评估, 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提出矫正方案, 也可以评定实现目标的教学行为和成绩, 起到强化成绩的作用。二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发展性评估。形成性教师评估以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为立足点, 不再将评估结果与解聘、晋级、加薪等联系起来, 而是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研究能力的一种策略。三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性评估。多样化的评估内容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理念、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能力与沟通能力等。四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客观评价。形成性评估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信息,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教师电子档案、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实时观察或者在线问卷调查等方法, 了解教师的教学过程方便易行。然后采用现代的数据分析方法, 提取有用和真实的数据, 采用图表形象化地展示评估结果, 编制评估报告, 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

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形成性评估应遵循:一是专业化原则。即评估主体专业化、评估内容专业化和评估过程专业化。评估主体是大学英语任课教师;评估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评估过程包括教学设计阶段、教学实施阶段、教学辅导阶段和学生成绩评估阶段。二是激励性原则。所谓激励性, 是指应该坚持发展性评估的原则, 强调课堂教学评估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 为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服务, 从而使评估成为激励和引导师生发展的手段。三是自觉自愿原则。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形成性评估对于教学能力产生的影响, 自愿参加评估活动的各个环节, 使教师自愿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 有意识地关注教学的过程、课堂用语、学生反映等。

3.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根据教师能力的构成, 结合形成性评估的特点, 可以利用以下四个策略提高大学英语教师有效教学的能力。

3.1 利用电子集体备课, 对教学材料进行形成性评估, 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

电子集体备课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一种新颖的备课方式。它要求教师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海量的信息交流, 需要教师采用微机、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手段, 在集体互动的备课过程中, 构架科学的教学环境, 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最终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与传统的手抄式备课相比, 它具有综合性、共享性、互动性、实用性、便捷性等特点。通过制定规范的电子备课制度, 学校可从备课交流平台, 随机查阅教师的备课情况, 及时跟踪了解教师的备课数量和质量, 并及时反馈, 提出要求与修改意见, 帮助教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电子集体备课小组是由性别、能力倾向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的, 具有内在的互补性。它是经过合作设计的, 时短量大, 高效低耗, 有较强的启发探究价值, 能为以后的小组活动留下宝贵的资源。它既着眼于发挥教师集体课程备课的优势, 又考虑到了教师个体化活动的重要价值, 达成了课程备课集体性与个体性的有机统一。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公共课, 很多老师同时上一门课, 在教研室可以通过说课和教案检察的方式, 对于大家的课程设计进行评价。大家对说课人的课程设计思路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意见, 然后进行修改, 直到能够满足需要。这一阶段的评估是形成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这一阶段能够真正认识到评估对于个人发展的作用, 才能够在下一阶段真正实施。

3.2 利用教学观摩, 对课堂教学进行形成性评估, 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和教学执行力。

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有效教学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估的主要方法就是教学观摩。宏观意义上的教学观摩是指亲临某一课堂, 观察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微观意义上的教学观摩是指通过系统地采集课堂活动的数据, 然后加以分析的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的监控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要达到“真行实效”的目的, 必须实施有效的观摩方案, 针对不同的观摩目的, 开展各种不同的观摩形式。教学示范性的观摩形式, 不介入任何评价手段;教学效果评价的观摩, 趋于终结性评价形式, 作为考评依据;以被观摩者自身业务技能发展为目的的观摩, 趋于形成性的评价方式 (张海燕, 2008) 。Stones (1984) 认为, 以指导和发展为目的的观摩形式是相当重要的, 它将观摩者的工作重心由评估型转向指导型, 符合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不断对教师的教学和业务进行指导, 才能达到教师自身业务发展的目的。它是一种观摩者与被观摩者之间双向作用的行为, 不仅促进了教师职业的发展, 还对观摩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观摩者制定出一套符合教学规律, 符合人类心理发展规律和与学科相关的观摩方案, 还要求观摩者具备一定的言谈技巧, 懂得一些心理学、教学法和相关学科知识等。所以, 观摩者的队伍往往应该是同一学科的教师、学科带头人、督导员或视导员。

3.3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对自主学习教学进行形成性评估, 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监管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监管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现在课堂教学是在多媒体和网络中实现的, 学习者在网络自主的模式下, 主动地汲取知识, 充分地利用各种网络资源, 根据个人的目标和学习特点进行自主学习。但是, 网络自主学习不等同于自学, 通过网络管理平台, 能够使教师查看学生的学习记录、作业完成情况, 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 给予恰当的指导, 使学生逐步完善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2006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提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基本信息能力、教学信息能力和研究与发展能力。教学信息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核心能力。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息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 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评估, 有效促进大学生培养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的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评价教师的网络资源利用能力包括:网络教学日志、教学资源上传、网络资源浏览次数、教师成长日志等, 将校内资源的开发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结合起来, 以提高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使广大教师在参与校内资源开发的过程中, 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 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为学校开发出优质的校内教学资源奠定了基础。

3.4 利用教学研究, 对教研活动的形成性评估, 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 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强能力的过程。新时期的英语教师不仅应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实践者, 更应该是集教学、科研、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全方位发展的复合型教师。所以, 英语教师要善于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了解科研前沿理论, 获取最新的知识信息, 从中汲取知识来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同时需要把教学实践中好的经验、体会归纳总结并升华为指导英语教学活动的理论。

摘要: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本文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环节的特点, 基于形成性评估, 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并提出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能力构成,教学能力发展,形成性评估

参考文献

[1]康萍.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2]张波.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12) .

[3]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

[4]李红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视野下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构建[J].读与写杂志, 2009 (12) .

[5]牛贵霞.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J].教育与职业, 2007 (1) .

上一篇:运行安全评估下一篇: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