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新闻范文

2024-05-22

考察新闻范文(精选5篇)

考察新闻 第1篇

关键词:数据新闻,课程建设,实践模式,启发

近年来, 数据新闻作为跨学科、跨领域的一种新颖的新闻传播方式, 在《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BBC、CNN等欧美媒体上崭露头角。我国的新浪、搜狐、网易以及央视等媒体也纷纷进行了尝试。数据新闻的兴起和政府信息 (数据) 的开放、数据软件的开发与共享等有着密切关系。数据新闻的核心就是对数据的处理, 从业者运用不同的软件, 通过数据抓取、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清理等技术环节, 从大容量数据中发现“新闻故事”;或借助有价值的数据去拓展、深化报道主题;借助可视化工具, 以形象化、艺术化的方式呈现传播内容;通过众包工具使公众实现参与和分享。从某种意义上看, 数据新闻不仅丰富了新闻的报道方式和表现形式, 还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流程。

数据, 尤其是大数据, 对于缺乏专业知识的公众而言几乎没有实际意义。因此, 数据新闻的作用就是从数据中发现“故事”, 寻找出对公众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从运作程序看, 数据新闻整合了从统计到新闻、从编程到设计等多个专业, 毫无疑问, 这对培养数据新闻从业者的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对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密苏里新闻学院数据新闻的课程体系建设

1908年, 密苏里新闻学院由沃尔特·威廉姆斯创建, 是世界上第一所新闻院系。面对数据新闻的兴起, 这座新闻教育重镇认为, 数据新闻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数据报道的技巧, 培养学生在新闻生产中主动分析数据、挖掘数据、更好地呈现数据的思维和能力。因此, 围绕着数据新闻共开设了5门课程:数据报道基础、计算机辅助报道、地图和信息图表制作、信息图表、信息图表的应用, 这些课程每学期都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 这就意味着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 每学年都有两次选修的机会。

1989年, 密苏里新闻学院聘请了记者埃利奥特·加斯平来负责计算机辅助报道研究所的工作, 为了拓展研究成果, 学院开设了计算机辅助报道。随着传媒业的发展,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目前, 计算机辅助报道指的是对公共记录存储数据的分析, 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识别、获取、评估、清理、分析和可视化数据, 并将具有新闻价值的数据用于报道。教学内容涉及电子表格、数据库管理、文本编辑器和数据清理等软件的学习, 除了要求学生正常听课、上机练习和在《密苏里人》报实习外, 还要求学生阅读《纽约时报》和《今日美国》上的数据报道, 以及它们的交互式网页, 同时要求学生经常浏览IRE (美国调查性报道协会) 的网站, 分析那些采用了计算机辅助报道手法的新闻。

2009年秋季, 地图和信息图表制作作为2学分、时长8周的课程进入学院教学体系。作为计算机辅助报道的延伸, 该课程主要讲授地图的设计原理, 掌握如何识别、评估数据, 发现可以用于新闻故事的素材。该课程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地图软件、电子数据表和数据库,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绘制数据地图。目前, 越来越多的专业记者、网络研发人员和信息图表师在使用GIS。该课程的考核要求学生必须采访一位数据新闻记者, 写一篇关于如何学习制作地图、如何在工作中使用地图的1500字左右的博文, 该博文将被刊发在IRE网站的数据新闻板块上。

数据可视化的目的就是使数据更好地被理解, 并在交流中被顺畅地运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密苏里新闻学院推出了信息图表和信息图表的应用两门课程。通过学习信息图表的概念、功能、制图技能和基本的设计原理, 在理解信息传播视觉化价值的基础上, 掌握如何在纸媒、网媒上编辑和呈现信息。制图技能方面的教学主要由《华盛顿邮报》和其他媒体的优秀图表师承担。另外, 选修该课程的学生要求在《密苏里人》报每周工作6个小时, 主要是从记者稿件或者数据库中提炼信息, 制作可以在报纸及其网站上刊发的图表。经过助教或导师批准, 作品也可刊发在其他出版物或网站上。

2012年秋季学期, 数据报道基础作为一门新课程崭露头角, 2014年春季学期正式成为1学分课程 (在两天半的集中授课时间内, 完成理论讲授和上机操作) 。该课程强调公共数据的重要性, 以及如何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分类、过滤, 并从中寻找新闻故事。设立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为没有时间选修计算机辅助报道的新闻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次学习机会, 帮助他们掌握数据新闻的基本技能。技术方面, 该课程与计算机辅助报道在Excel的使用上有部分的重叠。但是计算机辅助报道更侧重于对数据库的分析与处理, 常用软件是My SQL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如何访问数据库, 如何做数据调查、数据清理是其主讲内容。

5门课程之间存在着递进或互补的关系, 它们的产生都和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对传媒业的影响、新闻业务的改进有着密切关系, 反映出新闻教育的革新与传媒业的变革息息相关。

二、《密苏里人》报的数据新闻实践

密苏里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认为, 实践是学习新闻的最好方式。只有实际操作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书本上的知识及其在现实中的作用。为实现这一教育理念, 建院同年, 即创办了《大学密苏里人》报, 即《密苏里人》报的前身, 作为实习基地。该报不仅报道校园新闻, 更是一份商业化的社会公共媒体。2010年, 《密苏里人》报进行了一次重大改版, 确立优先发展报纸网站的方针, 并通过调整人员结构, 把更多的人安排到网站工作。报纸的出版周期从以前每周7天改为5天。改版后, 报纸成为网站的附属品, 发行量降为3000份。

在《密苏里人》报的编辑平台, 有一块领地专门用于数据新闻报道。从周一到周日都有选修计算机辅助报道、数据报道基础或者信息图表课程的学生在此坐班, 每次3-5人。从报道选题的类别上看, 市政新闻和专题新闻 (犯罪、医疗、事故、选举、环境、财经等) 需要数据支持的概率较大。记者 (学生) 在决定用数据作报道之后, 要和编辑 (教师) 沟通, 编辑会指导记者去哪些政府数据库或者哪些专业网站搜索所需要的数据。获得数据之后, 记者要对数据进行处理, 简单些的就用Excel, 涉及数据库的则用My SQL。在写作稿件的同时, 记者还要提交制作图表的申请, 助教就会把任务分配给制图编辑, 并提出制图建议和要求。制图过程中, 制图编辑和记者之间会有几次沟通和协商, 完成的图表首先要经过助教把关, 助教通过后, 再由制图编辑交给编辑台审核刊发。《密苏里人》报在数据可视化阶段主要使用的是Adobe公司的Illustrator图形软件, 扇形图、柱状图和线性图是最常见的图表类型, 在报纸网站上时有动态图表刊发。在工作中, 制图编辑需要解决3个问题:首先是如何选择的问题, 考虑的是哪些数据以图表方式呈现更易于受众理解;其次是如何呈现的问题, 考虑的是在设计制作图表时, 采用何种类型的图表易于受众解读内容;最后是如何美化的问题, 即采用哪些辅助图形元素更易于表现内容, 增强视觉效果。

笔者分析了《密苏里人》报网站上具有代表性的几篇数字新闻报道, 发现该报数据新闻的报道手法主要有3种。第一种, 纯粹是数据库, 供人查阅。如《2012 Mid-Missouri Campaign Finance》就是一个典型的关于捐款去向的互动数据库。第二种, 在完整报道和对来龙去脉描述之后, 再附上相关文件供人检验核实。《Columbia discussed revenue guarantee with United Airlines for Chicago flights》在报道哥伦比亚市与美联航之间就地方机场与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之间新航班的税收保障问题时, 附带了4个相关文件。第三种, 先用数据描述现象, 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在结论的基础上再用数据进行分析。如《Columbia Public Schools MAP results best in five years》是关于哥伦比亚市公立学校参与密苏里州评估项目的报道, 数据和文本之间相互配合, 每一个结论都是既有当事人的看法又有数据补充, 数据穿插在叙述里。在互动图表中, 只要选择正确的属性选项就能看到哥伦比亚市的各个区域在各科目方面的评估结果。另外, 还有一个关于密苏里州评估项目的数据库, 作为超链接嵌入该报道供大家查阅, 增强了报道的接近性和说服力。

在美国, 报纸比其他媒体更倾向于在报道中使用数据分析, 报纸的网站更是数据新闻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数据新闻就是让记者从那些大得惊人、难以分析出现实意义的数据库里挖掘出精彩的故事。不仅把复杂而庞大的数据, 以便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受众, 而且还可以帮助受众通过挖掘自身的数据“讲述自己的故事”。

三、对我国新闻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模式的思考

数据新闻作为新闻传播样式上的一种新变化, 在给传媒业带来新鲜空气的同时, 也为新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密苏里新闻学院围绕数据新闻所采取的各项举措, 对当前我国新闻教育的课程建设、实践模式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 人才培养上目标明确, 课程设置上层次分明, 实践教学上互通互融

在美国, 新闻专业人才指的就是记者, 而密苏里新闻学院被称为“美国记者的摇篮”, 因此, 高尚的新闻职业精神和卓越的新闻业务能力, 毫无疑义地成为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密苏里新闻学院, 新闻人才的培养以本科生为主, 其次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生主要用来培养新闻院校的教师或者科研人员。因此, 在《密苏里人》报的实践平台上, 所看到的都是年轻的面孔。课程设置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 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 从横向看, 突出了细分化;从纵向看, 突出了层次化。不仅设置了常规的新闻业务课程, 而且有宗教报道与写作, 科学、健康与环境写作, 参与新闻学, 多媒体体育新闻, 社区报纸等。不仅有入门级别的, 还有中级、高级的, 档次层层递进。以摄影课为例, 既有新闻摄影基础、高级新闻摄影, 还有电子新闻摄影和微纪实新闻摄影与摄像等。《密苏里人》报是一个融媒体的实践平台, 集中了报纸、网站、手机报和社交媒体等。学生需要掌握做新闻的各种方式和技术, 尤其是树立融媒体的理念。而这种理念不是音视频报道与文字报道的简单相加, 而是在新的传播环境中, 如何满足受众的需要、如何提供高品质的新闻内容、如何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基于这样的理念去选择传播渠道或报道手法。

(二) 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相挂钩, 强化学生媒体作用的同时, 发挥“开门办学, 共同培养”的优势

密苏里新闻学院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到实践平台工作, 并且与成绩、学分挂钩, 在《密苏里人》报实习平台讲授的新闻报道是3学分的必修课, 实习的同时兼修该课程。两位教师 (专职编辑) 每周二、周四的上午在编辑平台主讲2个小时的采编业务, 内容包括《提高写作水平的8种途径》《在报道中如何使用社交媒体》《怎样及何时运用信息公开法获取公共信息》《框架———我们在新闻源、写作、摄影等做出的决定如何影响受众的知觉》等。实践结束并取得较好成绩者, 学院可以推荐到华盛顿、纽约等地的媒体继续实习。密苏里新闻学院实行的是“开放式的新闻教育”, 尽管许多业务课教师来自实践一线, 但随着从教时间的增加, 脱离一线的时间也在增加,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是把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请进来”。被“请进来”的不仅有大牌媒体的老总、获得过大奖的名记者名编辑, 更有在传媒业从事具有创新工作的新锐, 以及相关行业的精英。在计算机辅助报道的课堂教学中, 任课教师从警察局、市政厅请来了负责数据库、信息发布的工作人员, 给大家讲解如何从他们的数据库里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信息图表的部分教学则是媒体的图表编辑采用视频在线讲解和网络互动等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图表的设计与绘制。专职教师在理论讲授结束后, 则把工作重点放在组织教学和指导实习上, 业界学界的“共同培养”使教师们各自的专长得到了发挥, 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三) 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进步, 以及出于降低新闻采集制作成本的需要, 媒介资源的整合、融合已经成为传媒业发展的趋势。培养适合媒介融合趋势的新型新闻人才, 也成为当前新闻院校教育改革的目标。从数据新闻课程体系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中, 我们看到了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应变意识和责任意识。笔者在《密苏里人》报实践平台调研时, 除了看到融媒体技术和理念的融会贯通外, 更感受到了职业精神、专业素养在新闻生产环节中的渗透。教师在指导学生利用数据库、分析数据、提炼信息、制作图表的过程中, 依然强调要反复核实新闻源, 如何判断新闻价值, 以及如何恰如其分地呈现新闻等。无论媒介形态发生何种变化, 必备的职业精神和必要的专业素养, 是从事新闻职业的基本条件, 而这才是新闻教育的核心。任何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进, 无不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媒介融合是一种媒介发展的策略, 数据新闻也仅仅是一种报道新闻的方式, 它们都不是新闻传播的本质与核心。培养服务大众的职业理想, 保证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 以及为实现这些理想、道德所必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依然是新闻教育在融媒体时代的根本。

考察新闻稿(模版) 第2篇

为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院于近期组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全体教师赴兰考焦裕禄纪念园、郑州烈士陵园进行了学习考察。

在考察中,老师们主要参观了焦裕禄纪念园纪念碑、焦裕禄墓、焦裕禄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事迹陈列馆、烈士骨灰堂、纪念碑亭、墓区等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细致地观看展览图片、历史资料录像,认真听取接待员动人讲解等实地亲身感受,大家仿佛回到了那令人难忘的岁月,置身于当年的困苦年代,一种在课堂上、在书本里体会不到的感受便油然而生,对焦裕禄精神、革命战争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洗礼。

考察新闻 第3篇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 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报纸。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以及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人民日报》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 真实记录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客观报道国际时事, 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独具影响力。

《人民日报》自1948年创立至今, 经历了新中国风潮涌动的四个时期, 社会的发展充实和发展了报刊语言, 报刊语言也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变化。新闻标题用词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笔者通过对《人民日报》1949年至2008年间报纸每年等额抽取新闻样本, 累计1800余条新闻标题的研究, 发现该报的新闻标题在每个阶段的报刊用词、报刊语言语法以及报刊语体三个方面具有以下特点和规律。

一、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1949——1965年)

(一) 新闻标题严肃沉稳、朴实简练

新中国成立后,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巩固人民政权是党的和政府的主要任务, 同时恢复国民经济, 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当时的重要社会主题。所以, 这一时期, 报刊用词的政治化风格较强, 宣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反映社会各行各业进步的内容占了主要地位, 报刊用词中政治类、经济类占了很大比重。同时, 这一时期报刊选词多趋向于严肃、沉稳、庄重、朴实和简练。如:

《我们工人要看远点吃苦在前享福在后》 (《人民日报》1949-12-29)

(二) 标题语法亟待规范

报刊语言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 应时刻做到传达新鲜、生动、正确的声音, 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包括新闻记者在内的文学工作者中间, 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语言不纯洁不健康现象。如用词不妥;滥用土语、方言, 省略不该省略的成分;使用多重定语、状语等, 使得当时的报刊语法处于一种亟待规范的状态。如:

《苏联歼击机日臻完善已创造不用机场起飞系统》 (《人民日报》1957-12-30)

为了提高全民的语言水平, 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亲自修改的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 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社论阐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 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的重大意义。但由于整个社会语文水平普遍不高, 在报刊语言中的语法错误难以很快消除。

(三) 语言单调乏味

新中国成立了, 人民当家作主人。他们扬眉吐气, 信心百倍地与一切旧的思想和传统决裂, 为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而不懈的努力。他们革命和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 因而当时的言语方式是质朴而简明的, 言语格调是明朗而开阔的。报刊语言单调、乏味, 多了一份通俗, 但缺少一种活泼的色彩。例如:

《学生向将士致敬希望再鼓一把劲》 (《人民日报》1949-01-01)

这种生活化、口语化的句子在当时的报刊语言中使用得相当广泛。当然,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 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是分不开的。那个时期, 真正有价值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信息不多, 大量的个人心得充斥着报刊。在当时的报刊语言中, 重复单调的语言口号, 使得文章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状况。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年)

(一) 颂词盛行、用语极端、骂语横流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 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这个特殊历史时期, 对报刊词汇的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当时的新闻标题用词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语录词充斥新闻标题。

当时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达到最高峰, 几乎每篇文章都有“语录”词汇和“语录”句子的存在。例如:

《在毛主席“抓革命, 促生产”伟大方针的指引下全国钢铁工业战线获得革命生产双胜利》 (《人民日报》1967-12-27) ,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等

2. 颂词盛行。随着语录泛滥, 也产生了崇拜泛滥, 对毛主席的夸张崇拜遍布大小报新闻标题之中。如:

《毛泽东思想是世界人民革命的灯塔》 (《人民日报》1966-06-01) , 《毛主席啊!华侨小将永远跟着您干革命!》 (《人民日报》1966-12-30)

3. 用词极端。

“文革”期间报刊语言一反中国崇尚中庸的习惯, 变得对立和极端起来, 语言风格尖锐、直率、激进。一些极端字眼如“空前”、“彻底”、“无限”、“最”等在“文革”期间新闻标题中的使用频率也大大超过了其他时期。如:

《血海深仇激励杀敌决心机智勇敢谱下英勇战歌南越小英雄立大功》 (《人民日报》1949-09-09)

4. 骂语横流。

“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骂人的秽词污语登堂入室, 大量出现在新闻标题用语中。报刊上充斥着粗鲁、落后、愚昧的词语, 用词不规范现象非常严重。如:

《疯狗狂吠, 拦不住战马前进驳党内另一个最大的走资派“不管白猫黑猫, 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反动谬论》 (《人民日报》1967-12-27) ;《让“阶级斗争熄灭论”见鬼去吧!》 (《人民日报》1968-12-25)

(二) 语言畸变、时代色彩浓

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使新闻标题语言规范工作和社会的其他工作一样, 遭到了空前劫难。新闻标题的语言和思维个性被特殊时代环境抹平了, “千人一腔、万人一调”, 形成一种定型的范式。这样单一的、平面的、标签式话语广泛地表现在新闻标题语言之中。革命的狂热裹挟着语言的暴力, 使这个时期的新闻标题语言处于一种极端夸张的状态, 语言的特征被披上了浓厚的时代色彩。夸大的排比句式在这个时期的报刊语言中是一个鲜明的特征。语义的重复夸大也是当时常见的语法出格现象。例如:

《毛主席的话, 字字句句都是真理, 字字句句都有无穷的力量。在战斗中, 毛主席语录就是动员令》 (《人民日报》1966-10-01)

(三) 空话充斥、高调泛滥

在“文革”时期, 报刊新闻标题的主要形式特征, 是既单调又繁琐。单调和繁琐都是为了适应“突出政治”的需要, “突出政治”的作用超过了传播新闻的作用。在十年内乱期间, 新闻标题大多是大批判开路, 引经据典、东抄西拼、大喊大叫、居高临下、命令训斥的语体。翻开当时的报纸, 我们可以见到口号类的标题。例如:

《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 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权!》 (《人民日报》1967-01-22)

这一时期报刊语体的特征是一个单调。表现在语言上是程式化, 不论什么内容的文章, 新闻标题几乎全是套话和固定的程式, 搞得报刊语体死气沉沉,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7——1989年)

(一) 外来词大量引进、用词灵活多变

随着语言民主和语言文化的重建, 引进了大量内容丰富、领域广泛的外来词, 成为我国报刊用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新闻标题语言也随之丰富起来。这个时期的报刊用词, 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重建语言道德。

由于十年“文革”的摧残和污染, 报刊用词文明遭到了极大破坏。这一时期, 报刊也开始了一系列的文明用语整顿, 弘扬语言道德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和风气, 报刊用词逐步文明化。

2. 重视语言规范。

这个时期, 对于“文革”期间报刊用词的不规范情况开始了整顿。报刊用词的规范化、标准化在这个时期取得重大进步。

3. 体现语言生活化。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也对报刊的文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报刊不再像过去那样集中于政治、经济事件报道, 而开始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报刊用词也更为灵活、多变, 各个领域的词汇都出现在新闻标题中。

(二) 呼唤语言文明、语法规范复苏

由于“文革”十年的停滞甚至倒退, 使得社会的语文水平普遍降低, 在报刊中, 词不达义、文理不通、逻辑混乱、标点误用的现象相当普遍。例如:

《为加速国防现代化培养更多人才国防工办召开国防工业高等院校教授座谈会讨论把院校工作重点转到教学和科研上来王震副总理出席并讲了话》 (《人民日报》1978-09-09) 《煤炭“大游行”说明了什么?》 (《人民日报》1978-09-09)

(三) 新闻标题语言返璞归真

顺应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的鼓舞, 新闻工作者不断创新, 促进了报刊语体的迅速发展。这个时期的报刊语体开始出现一些语气和语调亲切、温和, 表达富有家庭式、朋友式的谈话风味, 有一股人际交往的平等、友好的人情味的文章, 使报刊语体有了一些新鲜的气息。例如:

《羊毛出在牛身上》 (《人民日报》1989-08-28)

讲的是某些宾馆、饭店把一部分住宿费收得高高的, 用以补贴他们的伙食, 因为房钱是公家付, 伙食是自己开支。这样, 羊毛就不再出在“羊”身上了。在看这则新闻标题, 再比较“文革”时期的文章, 可以体会出不同的味道来。这时期的新闻标题抛弃了“文革”给人们设定的模式, 在语言运用上, 显现出了改革的气息。

四、跨世纪稳定发展时期 (1990年——)

(一) 网络新词大量出现

这个时期各种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层出不穷, 各种观念、各种思想全面涌现和碰撞, 社会发生急剧转变, 大量的新词以“爆炸”的形式进入报刊词汇系统中。新闻标题在用词变化中, 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1. 词汇极大丰富。

新时期语言的发展趋势, 主要表现为词汇的高度丰富。由于大量新词汇的产生, 报刊用材显得丰富多彩。例如:

[21]《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我国有望攻克棉花“癌症”在世界上首次获得转基因抗黄萎病棉花新株系》 (《人民日报》2006-08-30)

2. 报刊用词逐步走向多样化、灵活化。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流行现象、时尚现象不断出现, 并且时常成为社会焦点。社会心理在总体上正朝着一种日益开放、多样、理性的方向迈进。例如:

《快钱效应引来地产“门外汉”》 (《人民日报》2007-11-08) 《孔子形象有了卡通版》 (《人民日报》2006-04-01)

(二) 报刊语言规范标准、创新词语频出

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人们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风格都发生了变化, 新闻标题语言中出现了许多鲜活的、亮人耳目又极富感染力的新东西。语言变得丰富灵活。报刊语言在语法方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现象, 创造出新鲜的、活泼的新闻标题语言形式来吸引读者。例如:

《荧屏刮起“山寨风”》 (《人民日报》2008-10-22)

《前拳王泰森“二进宫”》 (《人民日报》1999-02-08)

新闻标题中的创新词语满足了读者的猎奇心理, 可以达到吸引人的效果。

(三) 更新自我、独领风骚

报刊语体在新世纪有了新的发展。由于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的冲击对报刊提出了新的挑战。报刊如何才能在竞争中长盛不衰,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而持之以恒地进行自我更新, 树立新观念, 对栏目的内容、角度、时效、形式等方面着手创新, 是所有报刊共同的感受。《人民日报》作为党的机关报, 它的新闻标题比起其他报纸更规范、庄重、刚健。

结语

六十年的时间虽然短暂, 报刊语言的演变固然缓慢, 但是, 新闻标题作为报刊语言中最为抢眼的要素, 往往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 体现出时代的变化特征。新闻标题语言的运用不仅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它记录着、传递着、影响着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报刊引导着社会舆论的方向, 新闻标题作为新闻传递的重要因素, 必须做到规范标准、生动灵活, 谨记十年“文革”的历史教训, 顺应历史规律和社会发展, 客观传播党的方针、政策、思想, 做到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参考文献

[1]王建华.信息时代报刊语言跟踪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2]吴飞.新闻编辑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彭朝丞.标题的制作艺术[M].新华出版社, 2005

[4]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郑兴东陈仁凤蔡雯.报纸编辑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6]冯印谱.新闻标题制作100招[M].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

[7]张涛.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M].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2.6

[8]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1

[9] (美) 利昂.纳尔逊.弗林特.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学校教师考察学习新闻稿 第4篇

Hd县中学教师到MN二中考察学习

10月19日,Hd县政协副主席、Hd中学副校长xxx带领学校教师一行17人到MN二中进行考察学习。这次考察学习,受到了MN二中的热烈欢迎,他们安排了参观校园、听课、评课、听校长报告等活动,让会中的领导和教师们切实感受到了MN二中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看到了MN二中许多先进的、合理的教育教学做法。全体考察组教师表示,要把学到的先进经验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学方面更上一层楼。

考察新闻 第5篇

改革开放初期, 西方的信息论概念传入我国。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对信息的渴求以及国际上对“信息社会”一词的热捧, 中国的大江南北兴起了“信息热”, 信息像旋风一样刮遍了全国各行各业。新闻行业也不例外。由于新闻媒体与信息的天然密切关系, 信息论对新闻界的影响相比其他行业更为直接和深刻。新闻界是如何对信息论进行引进和介绍的, 它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引入信息论后, 我国新闻界对新闻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探索?要回答这些问题, 需要全面考察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新闻史, 需要研究者埋下头来, 踏踏实实地回顾新闻界三十年来走过的每一个脚印。这实在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新闻学术界作为新闻界的风向标, 它走过的每一个足迹恰恰可以印证整个新闻界的成长。本文我们从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入手, 考察1979年-1989年我国新闻学术界对信息论的引进和介绍情况, 算是这一浩大工程的前期部分。

在正式分析开始之前, 先介绍一下这次考察的检索条件与考察范围:

考察对象来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世纪期刊)

查询范围:新闻与传媒

检索项:全文

检索词:信息论

时间范围:1979年-1989年

匹配:模糊

本文将检索出的新闻传播相关文献分为三类, 按与新闻学的相关度来划分分别为:1、2、3。

1.在介绍其他学科或概念 (尤其是介绍传播学) 时, 仅提到“信息论”一词, 并未作任何展开介绍。

2.在介绍其他学科或概念 (尤其是介绍传播学) 时, 对信息论亦有简要介绍。

3.对信息论有详细介绍, 并注意发掘其价值, 或对信息论本身介绍并不深入, 但着重探讨其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第三类文献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第一类和第二类文献由于其出发点和归属点均非新闻业 (尽管是传播学, 但本文考察的是对新闻业的影响, 因此对传播学不作重点考察) , 并且对新闻理论与实践无实质性影响, 因此仅将此类文献作为参照, 其篇名等详细信息亦省略。

分析

笔者首先对该数据库中1911年-1979年按同样的检索条件进行了检索, 得出的结果是相关文章为0篇, 证明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的第一年内, 将信息论与新闻传播联系起来的文献还未出现, 信息论在新闻传播中的引进与运用确实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

一、1980年

二、1981年

总结:改革开放后的前三年新闻学界还未关注信息论这一概念。

三、1982年

总结:从这一年起, 期刊上出现了对信息论的介绍, 并且一开始就注意信息论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消息与信息》一文从信息论的角度对部分新闻报道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信息量就是对某种不确定性的度量, 或者说对某种不确定性的消除程度。作者认为, 消息与信息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消息总是包含着信息的, 对广大读者未曾提供任何信息的消息是不成其为“消息”的, 记者应该尽可能地在消息中向读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 作者还提出, “信息”是要和“信息接受者”联系起来考察的, 如果撇开“信息接受者”这一因素, 孤立地来谈“信息”, 那是毫无意义的。

四、1983年

总结:本年度, 学界对西方传播学的整体介绍较多, 对信息论的介绍尚不详细, 主要是在介绍传播学这一学科时有所提及或简要说明。

五、1984年

总结:本年度学界对信息论在新闻事业中应用的探讨明显深入、宽泛起来, 信息一词也在社会上热起来。出现了一些专门探讨新闻与信息关系的文章。明确提出了“新闻, 在最基本的意义上, 它的职能是传播信息”。“信息与新闻不是一个概念, 信息的范围要广泛得多”、但“新闻是一种信息的传播”, “把新闻事业不仅仅看作是宣传的工具”, 而是把它和进行大量信息传递工作联系起来。新闻报道要增加报道的信息含量, 扩大报道面。在新闻研究中要扩大研究的视野, 善于运用国外的最新成果如信息论, 进行我国的新闻研究。

这一时期, “信息论”和“信息”概念的引入对新闻界旧的新闻观念 (包括对新闻事业作用的认识, 新闻媒体新闻报道面问题, 新闻单位内部分工问题, 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方式、活动方式、知识结构等) 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引发了新闻改革。

六、1985年

总结:本年度对信息的介绍更加全面和深入, 重点对新闻与信息、事实与信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对新闻信息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基本明确了新闻与信息是一种种属的关系, 信息是“属”, 新闻是“种”, 而客观事实并非信息, 信息只有在传递中才有意义。对信息量的衡量也有较详细的介绍。还有学者把新闻信息进行了分类, 如按照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口头语言、音响、文字、图像四类, 按内容可分为直述性信息、暗示性信息、背景性信息三类。

这一时期, 学界对新闻与信息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关系还存在着误解和争议, 可见, 此时, 我国新闻界对信息的认识还有待进步。

七、1986年

总结:学界提出在新闻教育中加强信息论的内容, 在新闻传播学的会议中、在论文写作中用信息论的方法和观点进行研究。

开始了对信息量的关注。从信息论原理出发,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探讨扩大信息量的问题, 得出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性很强的方法。如增强每条新闻的信息量, 在每条新闻中尽量减少无信息语言和尽量增加无语言信息 (即潜信息或称暗示性信息) 、突出听众未知欲知应知的信息、用尽少的信息符号传递尽多的信息、寻找恰切的信息符号, 在动态中显示个性、提高信息流通的实效, 力争实现瞬间信息、消除传播“梗阻”, 提高信息的可理解度、重视听众在传播中的主动地位, 力争建立最佳的交流层次、扩大信道、拓宽信息范围、缩短信息流动的时间、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等。

有学者根据信息论的原理, 从信息资源、服务、审美、纵横、预测、价值、新鲜、扩充、浓缩、反馈几个角度解读新闻信息, 从这些方面着手, 增强信息观念, 推进新闻改革。

此时, 也开始出现一些从特定的媒体出发, 探讨在特定的媒体中如何运用信息论, 推进新闻事业发展的文章。报纸、广播、电视三种媒体均有相关研究。这说明, 此时, 我国新闻界对信息论在我国媒体的应用的认识, 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

八、1987年

总结:这一时期, 学界对信息论中的信息量度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同时也指出了这种量度方法的局限, 由此介绍了更新的信息量度方法。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观、运动观、认识论以及通讯、控制和传播过程等层次对信息的本质进行考察, 由此出发, 建立新闻学的信息范畴, 强调新闻与信息的既联系又区别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考察信息论, 这是一次新的、可贵的尝试, 是我国新闻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

继续关注信息量问题, 并探讨增加信息量的具体方法。提倡在新闻中多用数字语言 (因为用数字计量信息, 最能消除人们对于数量方面的不确定性, 可以准确地反映事物的量和质) 来表述事实和进行说话;指出新闻要增加信息量, 并且着重从新闻作品的内容方面具体探讨了如何增加信息量。

九、1988年

总结: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 阐明了新闻背景与新闻信息的关系, 明确了新闻背景是新闻信息的重要手段。提供相关的新闻背景, 不仅会增加新闻信息的实现值, 而且能控制所传递的新闻信息, 达到引导受众的目的。

提出我国的新闻学要借鉴信息论等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调整研究对象, 拓展研究领域, 更新旧的传统观念, 努力建构自己的基础学科和前沿学, 优化新闻学的系统整体。

从信息论角度出发, 提出连续性报道正是体现了信息不断运动变化的特性, 因而是一种提供信息的必要且重要文体, 应加以重视。

从信息论角度出发, 探讨新闻的涵义。再次澄清了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并得出两个公式:新闻=新闻信息;新闻作品=新闻信息+多余信息 (背景材料) 。明确指出新闻的本体是信息, 而新闻作品则是信息的载体。

对新闻信息量和新闻信息质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对如何衡量和提高新闻信息量和新闻信息质, 均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十、1989年

总结:该年度学界对信息论的研究明显升温。

对信息论中的“信息”, 从定义 (包括广义和狭义) 、特征两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 并深入探讨了信息与新闻的关系, 明确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对新闻信息有深入的研究。在新闻的定义方面, 学界对其作了全面的回顾, 从信息角度对新闻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给出了新的诠释。同时, 对新闻的信息量问题作了一定的探讨。

针对信息概念的不确定性, 对信息的概念作了深入的分析, 指出新闻信息只是信息王国的一部分, 并对新闻信息所具备的信息的共性和作为新闻信息的特性进行了阐述。

提出“新闻信息值” (即新闻信息量与新闻信息质的总和) 的概念, 对增大新闻信息值的方法做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

从信息论角度, 指出新闻是一门组合的艺术, 按事物的客观规律, 进行有机、科学的组合, 提供更多的信息。

小结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改革开放后我国新闻界对信息论的引入是从1982年开始的, 而非公认的1983年。

2.1985年是一个分界线, 85年前介绍较少、层次较浅;1985年后, 相关的介绍与研究数量突增, 呈现出一派繁荣的局面。1989年, 是新闻界在这个十年中对信息论引进与研究的顶峰, 不仅文章数量多, 而且研究的层次深。

3.我国新闻界对信息论的引进与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逐渐深入、趋向具体的过程。

4.我国新闻界善于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考察信息论, 开拓了信息论的研究视野, 提升了研究水平。

5.我国新闻界不仅仅满足于对信息论的介绍, 而是注意在此基础上挖掘信息论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从这个目的出发,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着手, 做了很多具体的研究, 推动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变革。

摘要:改革开放后, 我国新闻界开始引入西方的传播理论。这其间, 对信息论的引入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信息论的引入, 对我国的新闻业 (包括理论研究和新闻实践)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年-1989年中相关文章着眼, 具体考察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十年信息论在我国的引进情况。

关键词: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信息论,引入

参考文献

[1]丁未:《二十年新闻改革回顾》,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2期

[2]李良荣:《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新闻大学, 1995.01

[3]李良荣, 戴苏苏:《新闻改革30年:三次学术讨论引发三次思想解放》, 新闻大学, 2008年第4期

[4]张骏德:《中国三次新闻改革之回顾》, 新闻天地, 2002.04

[5]龙耘:《传播学在中国20年》, 现代传播, 2000年第3期

[6]张健康:《论中国大陆传播学的引进、发展与创新》,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2

上一篇:两极分化下一篇:大苗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