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理论发展

2024-09-14

现代林业理论发展(精选12篇)

现代林业理论发展 第1篇

现代林业的发展与建设, 依赖于理论的指导。梳理与总结现代林业建设所依托的理论, 对我国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国林业的开发利用在传统粗放型的基础上, 实现了人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转变。现代林业的内涵在超越传统林业的范畴基础上, 已经扩展到城市。

2 现代林业的概念

现代林业, 是林业现代化发展而提出的概念, 其有别于传统林业的发展模式。现代林业的发展前提是全社会共同参与, 其发展动力为现代产业化, 其重点要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可持续化发展是其行业标准。现代林业的趋势将逐步向全球化和科技化发展, 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林业资源、环境以及产能的和谐发展, 形成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相协调的现代化林业。

森林的主体是陆地生态系统, 林业的重要任务是承担着林产品供给与生态建设, 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与公益事业, 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我国林业发展战略布局是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代化林业, 当前林业是处于一个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的重要时期, 然而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是以后林业工作的方向、主题与旗帜, 是贯穿于当今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3 现代林业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应用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现代林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就应当是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发展现代林业过程中, 首先要遵循的就是可持续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要在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的基础上, 保障和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经济生产力友好发展, 满足经济社会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求。在现代林业建设中, 应该科学处理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 实现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实现保护发展林业产业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共赢。

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注重保护森林与湿地两大基质, 按照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是现代林业建设的依据。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去保护和发挥湿地、森林两大基质的生态核心能效, 利用斑块的特点和优势, 发展商品林和园林花卉苗木, 注意保护斑块和基质之间的协调性。我们通过防护林、水域河流和道路营造绿色廊道。绿色廊道在满足其通道功能的同时, 也应当注重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3.3 环境科学理论

现代林业的建设, 离不开科学数据作为支撑, 对环境的功能核结构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很有必要, 然后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林业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来确定规模、结构布局、建设时间和方式方法。创造出一个以森林为主体, 安全、适宜、清洁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4 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的几个方面

4.1 科技兴林, 增大森林资源储量

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在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这样能够有效的增加森林资源的后备储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应用于林业, 需要做好保护好经济发展对环境和资源发展的再发展。科学发展经济, 改变过去的发展模式, 不以资源和环境作为代价, 在发展林业生产的同时, 留给子孙后代青山绿水。林业工程技术的革新, 尽可能的提高了有限的木材资源、林产资源带来的经济价值, 增加林业行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4.2 优化林业结构产业, 促进可持续发展林业

优化林业产业主要有三条途径: (1) 加大培育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的力度, 加大竹林、名特优经济林和丰产速生用材林的建设; (2) 大力度开发新产品, 以加工低层次原料向综合高层次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 (3) 加大花卉业、森林旅游业的发展。调整林业布局, 改造传统产业, 培育新兴的产业, 推动产业重组, 改良林业产业的结构, 提高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创造最有价值的经济效益。

5 现代林业的城市发展分析

5.1 城市发展林业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特别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众多资源型城市, 都面临居民生活环境恶化、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生态环境承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 因此, 把发展林业作为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方式是极为必要的, 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居民的舒适环境提供保障。

森林城市是国家为宜居生态环境城市所封的称号, 城市森林的主要内容是城市环境建设, 其中植树造林作为重要部分。传统的形式是城市植树造林, 但这种单一的绿化建设不能够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要求。只有多功能立体式建设, 把城市森林建设成森林绿肺, 以建设森林城市为标准, 梳理成城市与森林相协调的模式, 互相促进, 才能够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营生。“生态化城市”建设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 城市森林建设是生态化城市的象征。

5.2 现代城市中发展林业的建议与对策

城市林业着重于发展其生态能效, 改善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 美化我们的家园。城市林业作为林业的一个分支, 其作用不容小视。通过开展广泛的教育宣传工作, 让人们了解城市森林和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建立起相应的城市公共教育制度, 提高人们对城市林发展的认知, 鼓励全社会人们去建设和参与城市林业。

城市林业发展的总目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维护城市生态安全, 创建城市生态文明, 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保障, 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的生活环境。通过科学方法建设城市林业, 提高城市森林资源、绿地及树木的质量和数量, 实现“森林进入城市, 城市建立于森林中”。

6 结语

林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保障, 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林业, 作为林业发展的新篇章, 是广大林业人共同努力的新方向。通过现代林业的概念、基本理论和城市林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对现代林业进行简要的说明和梳理, 对现代林业和城市林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小建议。现代林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 必须以现代林业的基础理论为指导, 并将科学理论合理的在生产实践中运用, 用理论指导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 其目标是实现现代林业的建设。现代林业基础理论只能灵活运用, 不能去死搬硬套, 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提高总结, 慢慢探索出一套适合于现代林业发展的体系理论, 保证现代林业与时俱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兰芳.现代林业的城市发展分析[J].湖南农机, 2010 (3) .

[2]周光辉, 周学武, 但新球, 等.现代林业建设的基础理论与应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8 (2) .

[3]代春龙.如何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8 (10) .

[4]莫喜忱.浅谈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思路[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0 (2) .

[5]吴晓虹, 潘涛, 吕任涛.试论现代林业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J].防护林科技, 2009 (4) .

[6]朱俊.中国城市森林学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4 (4) .

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 第2篇

当前林业技术创新推动着现代林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林业经济的进步。

但是在林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着林业效益的提升。

文章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林业技术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还分析了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宝贵意见。

关键词:技术创新;现代林业;市场经济;问题;创新点

前言

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林业是目前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为社会的稳步前进提供动力。

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林业必须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实现科技型林业,这也是林业发展转型的突破口。

因此,林业单位开始加强对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视,并在引进先进林业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林业技术。

不过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和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经验的欠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使得林业技术创新很难推动现代林业的发展,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相关人士的思考。

1 当前林业技术创新中面临的问题

1.1 创新意识欠缺,资金投入不足

自从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以来,林业实现快速发展,并且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外部发展环境的需求,林业单位必须重视林业技术创新,但是由于我国林业都集中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使得创新意识比较缺乏,而且林业工作人员已经适应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所以没有兴趣进行林业技术创新,始终还是沿袭着过去的林业发展模式。

虽然有些林业单位已经认识到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而且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技术创新,但是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和高素质人才的帮助,使得相关工作很难进行下去。

1.2 体制建设滞后,主体地位不明确

当前我国林业基础创新主要依靠林业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的科研机构,而在具体的工作中林业单位参与度不高,而且只投入比较少的科研经费,这就导致整个创新过程比较混乱,使得科研成果和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不一致,这不仅不会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所以,作为林业单位必须确定林业技术创新在整个林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林业技术创新和林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才能够帮助林业产业快速地实现经济转型,实现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

1.3 科研成果过少,成果转化率过低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我国林业的科技成果比较少,而且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比较低。

这已经成为林业技术创新的限制因素。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林业对创新意识的提升并不重视,而且国家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也比较少,缺乏相关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探讨林业发展现状与现代林业建设 第3篇

【关键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发展现状;营林造林

从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林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传统的、粗暴的林业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加紧发展国民经济,大力发展工业,恢复被战争破换的国家和社会,因此林业要为我国进行工业建设而服务,所以大量的天然林被破坏,大量的数目遭到砍伐,虽然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工业建设有所发展但是林业发展却被阻碍和破坏。第二个阶段是在文化大革命介绍之后,是我国进行不断发展的探索时期,但同时也是林业发展的摸索阶段,因为在这一时期各项有关林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仍然不是十分明确,但却开始进行一些长远发展计划的制定,对于林业的发展十一个春天的时间。最后就是在追求经济利益和效益的今天,建筑业、交通业等等现代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森林资源的占用和利用程度明显上升,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加剧了林业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林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发展的支持力量薄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意识从认识自然界发展到利用自然界,在利用的过程中不符合发展实际的改造自然,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森林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及发展,它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原料,是起球生态平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可以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目前我国的林业可开采区正在逐渐减少,同时人类对于木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在人类的破坏之下也越来越脆弱,严重影响着林业的发展。森林资源的逐渐减少对于林业的发展产生众多不良因素,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二)缺乏一定的责任心和长远的眼光

现代社会的生存着,他们放弃了前人的精益求精,开始追求在任何事情上面的随意效果,管理中不专心。比如,认为已经管理了就一定会收到效果,不注重细节。使得那些偷偷砍伐树木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获利,在一定成度上破坏了生态林业的建立。在追求经济利益的今天,人们的目光变的肤浅,只重视眼前的利益,没有深思熟虑的去做一些快速得到金钱的行为,忘记了将会带来的严重的后果在环境这一方面就表现为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自然资源的极度浪费。乱砍滥伐,破坏森林植被,成为今天林业发展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三)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法制保障

尽管我们处于科技发展的时代,但是面对我国广阔的土地,不同类型的质地,人类的难题就更多了 ,技术不能得到广泛的普及,技术无法很好地利用,面对在林业中遇到的问题,人们无法形成一个非常适合的发展模式。林业发展中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模式单一,有些地区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林业发展中,过分的注重对于木材的培育和采伐,经济林规模较小等等。我认为这是林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当中,有关林业发展的制度和建设十分落后和不完善,林业法规较为缺失,林业发展中没有相关的制度规定和保障措施,缺乏严明的执法机构和部门,所以在林业发展中的制度建设仍需不断完善。

二、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措施探讨

(一)大力发展生态林业

生态林业是要求我们在发展时要做到生态和经济的有机统一,就是我们人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保证我们生存的环境不被破坏。换句话来讲,就是我们人类的各种发展活动都要有一定的限制,保证自然环境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我所了解的知识。生态林业可以划分为山区林业和平原地区的林业,对于不同的林业也有不同的功能。山区林业它更注重的是在保护环境下达到经济收益的最高,这种保护生态环境方法是要我们根据不同地区的状况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并结合当地的一些特色产品,促进经济的反展。平原林业所注重的是环境的保护,他所要求得经济效益就较低。在林业的发展中要加强生态林业的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道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并且要提高对于天然林业的保护,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

(二)转变林业发展观念

在现代林业发展中应该革新人们的观念,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新的日程,每个人都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政府要起到带头作用,比如颁布一系列促进林业建设的法律措施,防止偷盗者的不断增多。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努力奉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合理的产业结构、空间格局、生产以及生活方式,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红线,提高保护森林的意识。

(三)加强相关林业管理制度的建设

在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中存在的巨大问题就是缺乏相关制度的保障和约束,以致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和大量的破坏森林,为了金钱而做出很多违反犯罪的行为。在目前我国林业的法制建设当中主要依靠的法律法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母的在于更加有利的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但是我认为在林业发展法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是,虽然这一法律法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们的不良行为,胆却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比如说要加强对于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分类,可以按照商品林、经济林等分类对于资源资源进行不同程度的利用和开发,因地制宜的进行开采,不断加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同时在林业的发展当中要不断提高对于木材经营加工等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的力度,实现科学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

(四)奉行预防为主,引进先进技术

近年来国际之间的交流不断的加深,林病虫害也在不断的扩大它的危害范围。比如说美国的一种病虫就是通过运输而传到了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内,并且通过铁路等多种运输扩大了它的危害范围。所以我们应该严格自己的监察制度,防止病虫通过机场和车站等密集的地方传入国内,我们要设立严格的法律法规,使病虫的范围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推动林业的发展。比如我们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措施,采用微生物剂来杀死危害森林的害虫,也可以利用天敌的功效,用最环保的方法保护森林。也可以利用物理中的超声波,热处理,射线照射等方法消灭害虫,控制林木发生重大的病虫害;正确的使用农药,还可以用飞机超低容量的喷雾防治技术的应用,防治为主,保护森林。

三、总结

林业是自然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林业的发展和管理对于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经济的发展都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在追求经济效益的今天,我们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平衡,保护身边的自然资源,保护林业资源,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的中国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萨日娜;孟宪龙;滕玉;井洛丛,林业发展现状与现代林业建设对策的几点思考.

[2]农民致富之友 2013-05-25.

[3]祝伟友,九三管理局生态林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吉林大2012-12-01.

[4]费本华;樊宝敏,中国现代林业建设及其产业发展浅析,世界林业研究 2007-10-15 .

现代林业理论发展 第4篇

1.1森林多功能论

森林多功能理论的发展时间相对较早,于19世纪60、70年代提出。对于国家或地区而言,林业资源具有多功能的作用,而林业部门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应合理选择一个主导性作用,进而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开展森林营造工作,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社会的进步[1]。

1.2林业分工论

林业分工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美国为代表,是林业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彰显森林多效益主导的思想理念。在国家发展中,森林资源是重要的资源,具有一定的自然潜力、经济潜力,而潜力的大小主要由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决定。

1.3生态林业论

生态林业理论最早由我国生态学家所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生态学家在生态农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林业理论,将生态学、经济学知识内容有机结合,以构建良好的林业生产体系系统,能够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1.4林业可持续发展论

随着林业理论的快速发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论尤为重要,它能够确保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为人们社会生活带来便利。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作用下,以人们的根本利益为目标,注重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缓解,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长短期利益需求。

2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建议

2.1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

要实现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林业部门有必要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为公益林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使其充分发挥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为公益林管理者提供重要的管理依据,使之能够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另外,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可以增强相关人员对公益林的保护意识,加大公益林的保护力度。一方面,加强病虫害管理。对于公益林发展而言,病虫害是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加强病虫害防治,才能为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加强防火管理,以规避火灾隐患。基于此,公益林的管理工作得以强化,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经营。

2.2对森林进行科学的规划

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而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因而实现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是一种必然趋势。在公益林发展建设中,林业部门应对森林进行科学的规划。首先,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特征具有多样化,且不同区域的地形条件具有差异性,要求林业部门在建设与发展公益林时,结合地区地形因素,以发挥地区森林资源的优势。其次,根据地区环境因素对森林进行科学规划,使公益林建设中的树种满足地区环境,以达到长势优良的目的。

2.3注重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确保地区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实现公益林可持续经营过程中,林业部门应注重生物多样性的营造,以达到维护地区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由于我国以丘陵地区居多,其植被相对较少,而乱砍滥伐现象普遍存在,对公益林可持续经营产生重要威胁,所以,应注重对生物多样性的营造。首先,在发展公益林过程中,合理搭配乔灌木,既能满足人们砍伐的需求,又能避免地区环境遭受破坏。其次,建设公益林时,尽可能选择生长速度快和繁殖能力较强的植物,有助于加快公益林的发展建设。最后,引进外来物种时,应进行严格地检疫,避免携带病虫害影响地区的生态平衡。

2.4及时补充公益林

长期以来,我国公益林的规划主要是从传统林业而得以延续,但人类社会活动的频繁发生,使公益林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林业部门有必要及时补充公益林,对其进行补植,重造公益林。在该过程中,林业部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合理营造公益林。首先,合理地砍伐老化的树,并植入新树苗,保证公益林的年轻态。其次,在补充公益林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地区发展实际而进行混合种植,有助于维护地区的生态平衡,实现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发展。

3结论

现阶段,林业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理论能够为林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就公益林发展现状来看,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阻碍其可持续经营发展进程。对此,有关部门人员有必要针对公益林可持续经营而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以加快公益林建设,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确保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现代林业理论发展 第5篇

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这个主题,回顾总结近五年来的林业工作,部署安排今后一个时期林业生产和当前抗灾救灾、恢复重建工作。等会,杨松副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同志们抓好贯彻落实。我先讲几点意见,供大家讨论。

一、近几年来林业建设的成绩和经验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后的五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林业系统坚持以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得力措施,加快林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通过狠抓营造林重点工程,大大提升了造林绿化的速度。五年来全省累计造林2000多万亩。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 453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830万亩,有170多万农户、60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不仅使大批的宜林荒山、陡坡耕地和疏林地披上绿装,森林郁闭度明显提高,不少过去曾经是生态脆弱的地方,现在生态恶化的局面得到了有效遏制,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开始得到缓解,而且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林业产业步入加速发展快车道,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作出县域经济发展“一主三化”的战略部署后,我省林业坚持把生态工程建设同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面向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后续产业,林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特别是以杨树、国外松为代表的产业基地建设、林产加工一体化经营发展迅猛。*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440亿元,比*年的155亿元增长183.7%。全省人造板加工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去年全省人造板产量突破了190万立方米,林产工业总产值达到165亿元。花卉苗木、林果加工和森林旅游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截至*年底,全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小)区225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有5个,保护(小)区总面积达到110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9%,神农架、后河、星斗山、龙感湖、洪湖、梁子湖等重点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管护明显加强,特别是实施天保工程后,极大的促进了森林蓄积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如昔日鄂西林海的秀美森林景观正在得到逐步恢复和重现。

——林业基础工作得到有力加强,为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防火扑火能力显著加强。*年以来的5年,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受害率始终控制在0.2‰以内。科教兴林不断加强,科技进步对林业的贡献率提高到30%左右。建立了一批林木良种壮苗生产基地,良种使用率从*年的20%提高到目前的30%左右,苗木生产能力也从8亿株提高到10亿株。

从我这两年接触林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林业部门的一些重点和亮点工作给我印象很深刻: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势头良好。集体林权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是林业发展由靠输血向自身造血的根本性转变。省委、省政府对林改工作十分重视,林业部门逐级开展试点工作,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林权制度改革不仅调动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盘活了森林资源资产,增强了林业发展活力。而且使林地经营水平和林地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二是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成效明显。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前,林业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省林业局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活动,找准了林业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彰显了林业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去年,全国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在我省召开,是对这项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极大地提升了湖北林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三是低产林改造工作开始纳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我省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全国排名靠后,主要原因是低产林比重较大,还有大面积的山地和丘陵岗地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发展林业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林业部门适时提出实施低产林改造,并将其作为今后我省营造林工作的一个重点,思路很对,时机很好,顺应了当前发展设施林业和效益林业的需要,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决定用5-7年时间全省完成800万亩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任务。从去年黄冈、孝感、随州、咸宁等地“双低”改造试点情况来看,效果不错,反响很好,林地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真正实现了地当田种、树当粮管。四是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猛。全社会办林业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全民搞绿化的局面初步形成。通过深化经营机制改革,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快了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步伐。全省非公有制造林比例逐年提高,去年达到了87%。特别是民营林业异军突起、发展很快,已成为许多地方林业建设的主体,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五是林业队伍素质明显提高。近几年来,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结合部门实际和行业特点,先后开展了行风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年活动,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力推动了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我们的国有林场职工,在目前林场改革相对滞后、经济比较困难、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尽心尽职,努力工作,实属不易。

可以说,十六大以来的这五年,是我省林业改革力度最大、发展变化最快的五年,也是建设投资最多、综合效益最好的五年。我省林业既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状况的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又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工作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斗、扎实工作的结果。实践证明,林业系统干部职工是一支素质高、大局观念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林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这五年的实践,有不少好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林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才能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提高林业的社会影响。二是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开拓新思路,采取新措施,才能解决好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林业发展新局面。三是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集中精力办好事关全局发展的几件大事,才能紧紧抓住全盘工作的关键,带动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四是必须牢固树立务实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干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五是必须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尊重社情民情林情,才能减少失误,少走弯路,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林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不利条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着力解决。一是思想不够解放,发展机制不活。主要表现为林业凝聚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强,体制不顺、流转不畅等问题依然存在,束缚林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二是森林经营方式粗放,生态质量不高。突出表现在单位面积蓄积量偏低,林分质量较差,林地产出率不高。三是林业科研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手段滞后于林业生产。四是生态产品、物质产品、生态文化产品有效供给明显不足。此外,国家集中投资林业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以往依靠大工程项目带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和相应的工作方法也需要进行调整。对于这些问题和不利条件,我们要认真审视,理性分析。既要正视问题,增强忧患意识,明确努力方向;又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坚定信心,强化措施,克难奋进。

二、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努力推进湖北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省林业同全国林业发展形势一样,正在进入一个极好的战略机遇期。首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党的*大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到了了全党的面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倡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减缓气候变化,并将森林减排和发展森林生物质能源纳入了国家行动方案。这一系列的重大战略决策,使林业成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重点,成为维护生态安全、木材安全、物种安全、能源安全、淡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对发挥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为林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其次,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务林人艰苦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我省林业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森林资源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城乡绿化环境明显改善,已经奠定了比较好的生态基础。第三,我省地处三江(*)四山(*、*、*、*),特别是作为三峡库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两大世界级工程所在地,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国家林业局和有关部门一直以来都把我省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省份给予支持。社会各界对林业工作也越来越理解,越来越关注,这一切都为林业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外部环境。第四,我省林业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全省可利用的林业用地约为1.29亿亩,是耕地的两倍多,其中相当部分林地的潜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在耕地潜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充分利用非耕地资源发展林业,不仅将极大地提高林地产出率,而且将创造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去年开始实施的“双低”改造,已经在部分地方掀起了新一轮的林业开发热潮,呈现出非常可喜的局面。第五,随着林业改革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制机制逐步放活,全社会造林的积极性日益提高,造林主体日趋多元化,社会投资林业的热情正在不断高涨,这将成为林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省九次党代会和上个月闭幕的省“两会”,提出了今后五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就是要通过努力,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向全省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林业工作就是要以这个大的目标为指导,分析形势,准确定位,进一步增强加快林业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加强林业建设的决心不动摇,扶持林业发展的力度不减弱,强化林业的各项工作不松懈,切实推进湖北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林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继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提高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林业聚集社会资源的能力,努力实现全省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2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圆满结束,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林地最低保有量达到84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到3.2亿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到650亿元,森林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林业三大功能明显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逐步树立。*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200万亩,低产林改造75万亩,义务植树 1亿株,实现林业产值480亿元。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大对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进行部署,印发了两个重要文件加强指导,并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初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服务监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年,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的一年,也是推进这项改革最关键的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今年全省集体林地确权发证率要达到80%以上,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得到落实。围绕实现这一目标,各地要在学习借鉴去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力抓好明晰产权和发证到户工作,对纳入改革范围的集体山林,因地制宜搞好确权到户,并及时签订合同,进行林权勘验,做好林权登记发证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认真落实“两金”减征政策,切实减轻林农涉林负担;抓好林业要素市场建设,完善森林资源评估体系,逐步规范森林资源流转行为;完善森林资源抵押贷款办法,扎实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工作,不断拓宽新形势下林业融资渠道;加快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探索适应林改新形势的林业管理方式;完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把林改与“双低”改造和林业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林改真正实现资源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需要强调的是,林改工作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地在林改中必须严格执行政策,规范操作程序,确保改革既积极又稳妥地向前推进。目前,各地推进林改的主要政策依据就是省委省政府下发的两个文件(鄂发〔*〕23号和鄂办发〔*〕27号文件),而在具体操作上,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各地必须把握好“确权、减负、流转、配套、管理、发展”等关键环节,充分尊重历史,听取农民意见,切忌行政命令,更不能包办代替、强制执行。对改革方案的制定、利益的分配、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等重大问题和事项,都必须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者农户表决同意后方可实施。同时,要认真做好林权纠纷调处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历史遗留问题,防止因工作失误而出现不稳定因素和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省林业局和省林改办要加强对全省林改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确保林改工作顺利推进。

对国有林场改革,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也很重视,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改革步伐。目前看来,总体上有进展,但改革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还有不少国有林场仍然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务必予以高度重视,要真正重视林场改革,真正支持林场发展,真正关心林场建设,帮助林场尽快走出困境、加快发展。今年,要选择一批重点国有林场开展改革试点。各地要认真开展调研,摸清底数,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划分好两类林场(生态公益型和商品经营型),科学制定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林场发展方向。要尽快落实林场职工的各项社会统筹政策,妥善处理好人员分流、安置等工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进林场经济发展,发挥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持力度,真正把国有林场建成生态建设的骨干、兴林富民的示范、科技兴林的样板、生态文明的典范。

(二)高标准实施“双低”改造。“双低”改造是省委、省政府迄今为止对林业投资最大的一项工程,也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清泉书记、鸿忠省长对这项工作高度关注,专门作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杨松副书记一直是亲自抓,年前在红安县专门召开了现场会作了动员部署。在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从*年起,用5年至7年时间完成“双低”改造800万亩。其中:低产林改造500万亩,低丘岗地改造300万亩。省财政每年将安排5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低产林改造。省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推进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作的意见》,并准备将这一工作纳入政府责任目标,实行年度考核。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起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责任机制。各级财政也要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用于开展规划设计、工程监理和检查验收,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今年是“双低”改造的起步年,全省要完成低产林改造75万亩。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必须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严要求推进,高质量落实。要严格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严把种苗、整地、栽植、管护质量关。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低产林改造一定要因地制宜,规范管理,坚决防止出现“剃光头”和“一刀切”的现象,必须是“头上戴帽子,腰里系带子,脚上穿鞋子”,确保不出现乱砍滥伐,不出现林地流失,不造成环境破坏。同时,要注重统筹安排,协调推进,重点是抓好“六个结合”,着力打造生态工程、惠民工程和致富工程。一是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着力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人居环境。二是与能源林和碳汇林建设紧密结合,促进节能减排。三是与林业特色板块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发挥资源优势,体现地方特色,突出规模效应,重点发展名、优、特、新品种,实现高产高效。四是与推动林产工业发展紧密结合,建设一批工业原料林和速生丰产林基地。五是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紧密结合,着力增加集体收入,增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六是与放活林业发展机制紧密结合,制定有利于“双低”改造和林地流转的相关政策,鼓励参与主体多元化、资金筹措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合理引导社会资源向林业建设聚集。

(三)着力抓好林业碳汇和生物质能源开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强化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开发替代能源的功能,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是林业部门服务于全党工作大局的着力点,也是拓宽林业建设领域的一个新亮点。当前,我省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重工业比重很大,在超排放、高耗能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之前,重工业一方面支撑着我省经济的快速运行,另一方面又给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节能减排任务变得异常艰巨。面对重重困难,正确的抉择就是在抓好工业降耗减排的同时,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和节能减排作用,以有效缓解工业增长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一是要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着力推进碳汇造林项目。实践证明,碳汇造林是目前间接节排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去年,省林业局在争取碳汇项目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后,要继续坚持多条腿走路,加大争取力度,抓好世界银行碳基金项目,开发京都、欧盟碳汇造林市场,多渠道筹措林业碳汇项目资金。*年,要组织技术力量着手编制碳汇项目的管理办法和有关技术规程,严格按照项目方案和作业设计实施好现有的中国绿色碳基金武汉市碳汇林项目。二是要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我省气候温暖湿润,乌桕、黄连木、油桐、油茶等高能量的木本油料植物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的有利条件。各地要抓住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战略机遇,着手开展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的调查工作,并结合本地区林业生产力布局和技术支持基础,制定发展规划。同时,积极开展能源树种选育和种植模式研究,优选出最适合我省种植和产油率高的能源树种,因地制宜地开展能源示范林基地建设。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建成300万亩、年产量达50万吨生物柴油的能源原料林基地。省林业局提出今年计划在全省新造10万亩的乌桕能源示范林,示范带动,试点起步,并鼓励相关企业参与原料基地建设,我认为思路很对。今后,就是要充分发挥林业的行业特点,不断创新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模式。要支持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要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的战略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与开发利用优势,加快推进能源林基地建设,积极探索从原料培育、加工生产到销售利用的“林油一体化”、“林电一体化”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新模式。

(四)全面加强资源培育与经营管护。一是要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林业血防等重点工程,以大工程推动营造林,扩大森林面积,提高资源存量。要进一步规范对重点工程的管理,提高建设水平,确保建设质量。在依托大工程带动营造林的同时,继续办好义务植树基地,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要深入推进“绿色家园”创建,继续开展四旁植树和“万树村”活动,加快“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强森林经营。加强森林经营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我省林业发展的潜力所在。要切实把森林经营贯穿到林业建设的全过程,推进林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坚持良种壮苗,全面推行造林专业化和造林业主制,加强造林监理,提高造林质量。要全面推进抚育改造,制定《全省重点公益林经营工程规划》,实施森林经营工程,重点强化中幼林抚育。要建立健全森林经营政策体系,加强技术研究和应用,规范森林经营行为,要科学编制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将不同类型森林的经营措施落实到山头地块,引导经营者科学经营。要抓好森林经营试点示范工作,开发和总结多种森林经营模式,全面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三是着力抓好资源管护。要采取最为严格的措施,加强林地用途管制,实行林地定额管理,切实防止林地非法逆转,尽快建立“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合理供地、节约用地、占补平衡”的林地管理机制,切实保住全省林地资源“红线”,抓好林权登记发证管理。今年,要组织力量严肃查处一批林地管理失控的典型案件,以遏制当前非法侵占林地案件日益上升的高发势态。要继续完善森林采伐利用管理政策,严格控制不合理消耗,使该采的能够及时采,不该采的严格保护好。在采伐审批上,要减少中间环节,简化申报手续和审批程序,方便林农群众,实行采伐公示制度,依法保障中小经营者和林农平等获得采伐的权利。要认真组织开展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完成林业发展三级区划编制和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规划,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要切实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扩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沙区植被面积。继续完善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预警及突发自然灾害应急防控体系,尤其要防止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群死群伤事故。

(五)加快发展林业产业。林业产业链很长,从林木种子到苗木花卉,从木材供给、干鲜果品,再到林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可以实现多次增值,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我省林业产业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产业发展的总体规模、质量和效益仍不尽人意,必须下大力气来抓,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突破。一是继续抓好板栗、食用菌、森林药材、油茶、油桐、五倍子、白果、桂花、木瓜、栀子等十大特色林产品优势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快特色优势林产品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步伐。二是加快对传统林业产业改造步伐,逐步淘汰小作坊式的木材加工企业,提高林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三是重点支持林桨纸一体化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大规模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办好“第一车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四是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开展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评选,用活用好用足支持政策。五是加快培育特色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步伐,挖掘一批具有原产地特色的企业和品牌,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六是进一步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切实把好食用林产品安全源头关。七是扶持林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提高林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鼓励社会力量在大中城市和林产品集中产区建立林产品专业市场。八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生物质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生态旅游、林产品流通、森林资产评估、技术推广咨询等服务业。今年,全省林业产值要在去年基础上增长10%,达到480亿元,新增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个。

三、切实抓好灾后恢复生产,确保今年各项林业建设任务全面完成1月中旬以来,受极端天气影响,历史罕见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我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林业的损失尤其惨重,全省林业受灾面积2310.34万亩,压断林木4.27亿株,受灾及被困人数20463人,从林木、种苗到房屋、道路、输电线路、监测设施等,林业基础设施普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23.65亿元,占到全省经济损失的30%。特别是楠竹、柑橘、苗木、中幼林等遭受严重损毁。丹江库区、三峡库区等退耕还林区75%的柑橘损毁,去年秋冬“双低”改造新植80万亩幼林全部损毁,30%的楠竹被折断、撕裂,15%的楠竹被连根拔起,准备用于今年春季造林的苗木遭受毁灭性打击,近几年新营造的竹林、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甚至中龄林被冻死、冻伤的情况十分严重。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省林业局党组和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紧急行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科学救灾,努力把林业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夺取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阶段性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出林业系统干部职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真挚的爱民情怀。在这场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全省各级林业部门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赢得了人民的信任。据我了解,省林业局和有关县市林业局的许多干部职工在春节期间没有休息一天,主动加班加点,以超常规的姿态、超常规的措施全力投入抗雪救灾,率先在全国制定了《主要造林树种雪灾救护技术要点》,并派出了137个林业科技小组深入基层,培训指导林农救灾减灾。这种积极主动、迎难而上、无私奉献、高度负责、开拓创新、一心为民的精神,是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政治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展示,是推动湖北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始终坚持、大力发扬,进一步把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精神振奋起来、潜力激发出来、力量凝聚起来,力争把灾害对林业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当前,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由应急抢险抗灾转入全面恢复重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把握抢险抗灾工作进展情况,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部署。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实际,明确要求突出抓好“救灾、复产、保目标”三件大事。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思想上、行动上继续高度重视。要深入林业灾区一线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毫不松懈地抓好林业抗灾救灾和恢复建设工作,确保今年各项林业生产既定目标的实现。

一是要全面做好灾害评估。由于灾后恢复林业生产所需周期较长,这次雨雪冰冻灾害不仅给当前的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还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林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各地必须结合本地抗灾救灾工作的具体安排,科学制定林木、竹林、经济林、花卉、野生动植物种群灾害评估方案和操作细则,尽快组织专家和技术工作人员开展调查评估,争取早出结果。要进一步核实雨雪冰冻灾害对林木种苗、林区基础设施、林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和林农经济损失。林木资源受灾评估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资料,在实地详查的基础上,落实到山头地块,既要有对现有损失的统计,又要考虑对长远发展的影响。评估分析结果要定性定量、真实准确,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科学制定重建规划。春节期间,省林业局的同志们克服困难,夜以继日研究制定了我省《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林业生产重建规划方案》的初稿,并按期上报有关部门。国家林业局和有关部门明确表示,将对我省林业救灾工作给予优先考虑和大力扶持。省林业局要对《重建规划方案》初稿进一步细化完善,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和救灾资金上的支持。各地林业部门也要科学制订本地林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突出重点、着眼长远。要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各级政府要统筹部署,安排林业抗灾恢复重建工作。

三是全力抓好灾后重建。关键是要抓好“一清理、三恢复、五加强”。“一清理”,就是要科学清理受灾林地林木。要尽快制定雪压倒木竹的清理方案,确保在不破坏现有存活树木、不影响来年竹笋正常萌发的前提下,及时清理倒木倒竹,减少木竹经济损失。全面实行“六禁止三防止”:即禁止重灾县市采伐非受损木竹,禁止采伐能继续生长的受损木竹,禁止采伐补植补造更新困难的林木,禁止采挖春笋,禁止重灾林分采割松脂,禁止采挖古树名木;防止无证采伐,防止超限额、超计划采伐,防止越权审批,严防借机乱砍滥伐和偷砍盗伐,尽可能让森林休养生息,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三恢复”。一要尽快恢复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抓紧修缮因灾受损的供水、送电、通讯及房屋设施,确保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二要尽快恢复林区基础设施设备,重点抓好国有林场、国有苗圃、自然保护区、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防火、防虫、野外生态监测以及集体林区基础设施等恢复重建工作。三要认真做好受灾林地恢复。要结合林地清理和抚育管护,切实抓好造林更新和补植补造,确保受灾林地得到及时有效恢复,林业建设成果得到切实巩固。“五加强”。一要着力加强种子、苗木调配供应。要大力开展容器育苗和大田育苗,抓好苗木的余缺调剂,保障种苗生产和造林所需。二要着力加强造林管理。当前,正值春季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要抓住高强度降雪带来的有利墒情,认真抓好造林前的组织协调、计划安排和作业设计,严格全过程质量管理。受灾严重、苗木生产供应短期难以恢复的地区,要及时调整造林绿化生产计划和作业设计,提前做好育苗、预整地等工作,为秋季造林做好准备。三要着力加强动植物资源监测、保护抢救和繁育。四要着力加强次生、衍生灾害的防控工作。冰冻融化后林业灾情和损失还可能进一步扩大,各地丝毫不能松懈麻痹,要制定预案,严防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生,严防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等灾害发生、蔓延。五要着力加强灾后重建的管理。要继续完善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各类侵占林地资源、盗伐滥伐森林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严格监督管理救灾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一旦发现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要严肃处理。

四是切实抓好科技救灾。科技兴林是林业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科学技术对于林业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具有关键作用。在前一阶段的抗灾救灾中,我省林业科技队伍为全省林业救灾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围绕林业工作重点,做好全方位的科技服务。要抓紧重建受灾的科研、推广试验示范基地,确保科技项目的正常开展。要继续开展“科技下乡进村入户”活动,已经派出去的专家组和科技小分队要深入重灾区,了解和掌握林业冰雪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灾后重建的技术需求,遴选和组装现有科技成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方案,做好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基层林业生产单位和广大林农解决生产自救的技术难题。要选择好样地、样本,对受灾树种进行救治性试验、开展抗冻优良树种和品系调查,为冻灾防治和树种选择积累经验。

五是加紧研究惠民利林的救灾政策。这次雨雪冰冻灾害给林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暴露出我省林业抵御特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弱,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很低,特别是一些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不利于保障林农群众的利益。为此,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林业应对灾害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加强林业抗灾能力的途径和办法,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惠民利林政策,充分调动广大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省委、省政府对林业救灾重建非常重视,鸿忠省长已经要求省直有关部门研究林业减免政策,并提出将对种苗、低产林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省政府原则同意将补助6000万元,用于解决灾后容器育苗2亿袋和损毁新造林的补植补造。如果可能的话,今年将全部减免两金,切实减轻受灾林农负担。各地也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支林惠农政策。要把救灾资金重点投向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林木、竹林、经济林的培育管理问题。要合理调整并优先保证受灾地区的采伐指标,优先保证林农清理因灾损毁木竹的需要。要鼓励竹木加工企业收购受灾林地清理的竹木,特别是受损严重的竹木,支持企业开展灾害产品的综合加工利用。要指定和公布收购加工企业,对林农销售受损木竹实行临时保护价。要研究和制定灾害产品收购加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价格监督,禁止压价伤农。要引导林农建立各种防灾减灾的合作经济组织。省林业局要抓紧组织修订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快建立和实施林业灾害保险制度,提高林业抗御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林业生产风险,确保林业经营者的利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六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抓好林业抗灾减灾和灾后重建,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福祉,事关林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为此,要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大力宣传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和各项政策,大力宣传林业抗灾救灾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灾后重建的好经验、好做法,为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营造良好氛围。要把宣传林业抗灾救灾与宣传林业发展结合起来,广泛宣传林业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弘扬生态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广泛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增强国民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切实加强森林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好风景林、古树名木和革命纪念林,建设一批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林业、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

七是继续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林业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部门干部队伍的素质和作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党委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因此,必须始终绷紧加强队伍作风建设这根弦,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尤其在大灾之年,要更加突出地把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地抓实抓好。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建立行政责任制、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要进一步倡导“亲民、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真心贴近群众,心系群众疾苦,增强服务意识,认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要倡导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坚决克服办事拖拉、推诿的不良习气,增强大局意识,确保政令畅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林业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发挥好带头作用。广大林业工作者要勇挑重担,乐于奉献。要有计划地开展业务培训,鼓励干部职工加快知识更新,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要不断完善县乡林业管理与服务组织,认真落实好森林公安、林业工作站的定机构、定编制、定岗位等工作。要深入推进规范化管理活动,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把各项工作置于严格的制度约束和监督之下,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树立林业系统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面对严重灾情和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排除万难,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科学谋划,扎实工作,坚决夺取林业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确保全年林业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推进我省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现代林业 第6篇

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有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作为一项全民性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性产业,在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方面的效益越来越突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认识林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承担的重大责任,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

什么是现代林业

绿色中国:贾局长,您好!自您任国家林业局局长以来,我国林业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又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近期您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现代林业的思路和部署,更为今后我国林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请您谈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

贾治邦:当前,发达的林业已成为国家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世界发达国家的林业都已走上现代林业发展道路。从欧洲到北美,从日本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林业都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许多亚洲和南美国家的林业,也在由单一的木材经营向森林三大效益全面利用过渡。

从我国林业现阶段的发展现状看,虽经多年建设已有较好基础,但无论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还是发展的条件与手段,都跟不上国外林业发展的进程,还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譬如,在社会最关注的生态产品供给方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异、灾害频发、物种灭绝等问题依然严重,生态产品已成为我国最短缺、最急需大力发展的产品,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在物质产品供给方面,目前全国每年森林蓄积消耗总需求量已达5.5亿立方米,每年缺口2亿立方米,到“十一五”期末将扩大到3亿立方米。我国人均木材消费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3%、发达国家的10%,林地潜力、物种潜力、市场潜力、就业潜力等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与此同时,我国林业发展的各种软硬件也明显滞后,严重制约着林业发展和林区群众生活改善。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我国林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果稍有迟疑,就会拉大和发达国家的距离,难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综合运用现代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对林业进行全面武装和改造,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林业建设整体水平,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绿色中国:那么,什么是现代林业呢?

贾治邦:简而言之,现代林业就是科学发展的林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体现现代社会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最大限度拓展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

现代林业的意义、目标和总体要求

绿色中国:请您谈谈现代林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

贾治邦: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林业发展到目前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的旗帜、方向和主题。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意义归结到一点,就是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林业在国家建设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具体讲,一是有利于发挥林业作为生产生态产品的主体部门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有利于发挥林业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有利于发挥林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四是有利于发挥林业作为生态文化发展的源泉和主要阵地在现代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五是有利于发挥林业作为国际政治热点领域在维护我国权益、配合外交工作、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

绿色中国: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贾治邦: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是构建三大体系:一是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通过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着力保护和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在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的循环发展中,充分发挥林业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协调、效益显著的林业生态体系。二是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切实加强第一产业,全面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努力构建门类齐全、优质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林业产业体系。三是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典型,增强生态意识,繁荣生态文化,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

绿色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现代林业的总体要求是什么呢?

贾治邦: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总体要求,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要做到又好又快。如果展开一点来说,发展现代林业的总体要求就是: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林业,用多目标经营做大林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林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业,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用现代市场机制发展林业,用现代法律制度保障林业,用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林业,用培育新型务林人推进林业,努力提高林业科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素质和效益。

推进现代林业的基本原则

绿色中国: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要把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贾治邦: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当前,特别要注意把握三条基本原则,分别是从林业发展战略、重要价值观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三个角度来讲的。其中首先一条,就是要坚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把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奉献给人民。

在地球几大生态系统中,除海洋外,森林、湿地两大生态系统以70%以上的程度参与和影响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地球物理过程,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维护生态平衡发挥着中枢作用。

以森林、湿地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林业,就是通过这些复杂的循环和过程来间接地生产出生态产品的,包括: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减少噪音、吸附粉尘、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洪涝灾害等。科学家断言,假如这些生态系统从地球上消失,那么,全球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陆地90%的生物将灭绝,生物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从而引发一连串的生态灾难,人类生存就会失去根基。正如著名学者张薰华教授所言,林业劳动者每种活一棵树,就等于生产出一件产品,但这种产品主要不是为了出卖,而是为了给人类提供生态服务。相比之下,木材之类只是森林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副产品,价值远在生态之下。所以,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方向,这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最重要的原则。

绿色中国:您这是从林业发展战略的角度讲的。那么,从重要价值观的角度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呢?

贾治邦:那就是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积极推动生态文化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与林业发展相伴相生的。森林孕育了人类,也孕育了人类文明,并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志。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是现代社会高扬的精神旗帜,是现代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当今时代的重要价值观。而发展林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居于基础地位,处在前沿阵地,扮演关键角色,发挥先导作用,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

因此,我们不仅要担当起生态建设的重任,还要做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不仅要创造大量的生态成果和物质成果,还要尽可能多地创造出丰富的文化成果,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重要价值观的树立和传播,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为现代文明发展做出自己独有的贡献。这是第二条原则。

绿色中国:请您从发展根本动力的角度谈谈要把握的第三条基本原则。

贾治邦:那就是要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努力发展和形成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林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建立新型体制机制,理顺生产关系的过程;是一个改造和提升传统林业,转变增长方式,发挥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实现可持续经营的过程。

因此,必须按照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要求,在不断深化和完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以全面抓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带动形成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新型体制机制、经营形式、市场主体、动力机制、行政方式、政策措施等。一方面,该由市场做的,让市场的作用发挥充分;该由政府做的,把政府的责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充分激发林业的内在活力,调动林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增强林业发展动力。

改革和科技是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关键

绿色中国:2007年我国将如何推进现代林业建设?

贾治邦:2007年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第一年。为此,必须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八个突出抓好”,这就是:突出抓好深化改革,突出抓好造林营林,突出抓好产业发展,突出抓好“三地”管理,突出抓好灾害防控,突出抓好生态文化建设,突出抓好科教兴林,突出抓好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林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绿色中国:这“八个突出抓好”中的关键是什么?

贾治邦: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有两个关键,就是改革和科技。

要通过改革,构建管理高效、运行有序、充满活力、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现代林业体制机制,这是建设现代林业的根本和基础,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今年是全面推开这项改革的关键一年,各地要继续将其作为一件大事摆上工作日程。要按照中央林业《决定》和回良玉副总理重要讲话确定的改革方向、原则和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改革。改革的具体做法和模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允许多样性。要努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由党政主导并组织实施。要深入抓好改革试点,不断总结试点经验,引导和推动面上改革。要切实抓好确权发证、承包到户等主体改革,争取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完成这项工作。在积极推进主体改革的同时,要适时启动并做好林业税费、育林基金、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商品林采伐管理、社会化服务体系、公益林补偿机制等配套改革。二是国有林场分类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后,国有林场的改革问题被凸现出来。各地要依照中央林业《决定》的有关规定,从自身实际出发,不等不靠地加以推进。要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有林场。三是重点国有林区和森工企业改革。重点抓好黑龙江伊春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继续进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认真总结推广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经验。

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 第7篇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现代林业,发展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林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了使我国的林业资源得到保证,林业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就必须结合当前林业的发展情形,进行林业技术的创新,以此促进我国林业的良好发展。对林业技术进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生态环境的危机得到有效地缓解,还能够提升林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全方位的促进我国生态体系的发展建设,达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1 林业技术对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林业技术的创新能够促进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建设生态林业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在井陉林业技术创新以后就能够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精准化比较高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能够促进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技术创新能够优化现代林业的产业结构,传统的林业种植存在着存活能力较弱、易受病虫害的问题,而通过林业技术创新,不断的推出新型林业种植品种,提升林业产品的质量,以及产出,创造出更多的林业经济增长点,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林业技术创新能够优化现代林业的人员结构,一直以来林业产业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只在工作量上体现,传统林业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巨大,而且重复性比较强,在开展林业工作时,更多的强调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林业技术创新能够有效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工作的反复性。林业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还要大量的掌握有关林业的理论知识,促进林业工作人员的发展,增强林业工作人员的能力。

2 当前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 不够重视林业创新技术

当前我国林业的发展观念依旧是传统的“靠老天爷赏饭吃”毫无科学依据的理论,林业的经营模式也停留在陈旧的经营模式中,完全忽视了对林业发展的各项投入以及林业的开发利用等,这对林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2 林业技术发展体系缺乏科学性

一直以来,我国林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依赖的是国家科学研究机构或者是高等院校,而且林业技术创新的科研经费结构不科学,财政来源相对不稳,林业技术的创新无法与企业的实际要求相结合,导致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持续下降。

2.3 林业技术创新工作缺乏人才

我国林业技术的创新成果转化率比较低,严重缺少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以及专业的科研人员,对于精通高新技术的科研人才、经营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的储备粮更是极度缺乏,并且林业结构较为单一,以上原因导致我国的林业技术创新成果无法成为企业的经济收益。

3 改善林业技术进行创新的有效措施

3.1 完善林业技术创新体系

第一,加强对林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将政府部门的投入资金与林业部门自身的资金投入现结合,并且进行融资、风投、信贷等多种具有辅助作用的投资方式,进行多层次的投资途径的研发,彻底解决林业技术创新工作资金匮乏的问题;第二,政府应该发布相关税收的减免政策,我国林业建设的本质具有生态性以及社会性,因此政府应该适当的减免林业建设的税收,并且可以为林业技术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相关企业还可以引进外资对林业技术创新发展进行投资,积极参与金融组织的信贷项目,这对林业技术的创新发展具有良好的影响,而且我国的林业产业还应该积极的举办相关技术创新交流活动坚持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要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则,确定林业企业的主导地位,发挥市场经济对科学技术资源的优化和配置作用,指引科技活动的发展方向,将科技完美融入到林业产业中去,以此提升我国林业技术的创新能力,以及林业产业的全面发展。

3.2 加强林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由于我国林业技术的研究成果比较少,严重缺乏高素质的林业专业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要建设一个各方面结构都比较科学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团队。还要加强对现有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可以邀请林业方面的研究专家进行与林业创新技术相关的专题讲座,也可以让现有的林业工作技术人员参与网络林业知识的课程,使其更深层次的了解林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最新相关知识。林业企业应该建设奖罚分明的奖惩制度调动林业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还可以调整当前的薪酬结构,吸纳优秀的林业技术创新人才。

3.3 加强装备技术研发力度

应该重视现代林业的装备技术研发工作,将原有的体系进行整合与优化,建设一个集动态性、开放性、合作性较强的竞争机制,将我国林业技术创新成果的使用率和转化率逐步的提升,更新林业技术的装备,构建氛围良好的林业装备技术发展。建立一个以知识产权为首,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共同研发创新林业技术,有效资源共享的全新系统。

4 结语

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林业技术创新也是一项周期较长的工作,因此就必须要加强林业技术创新的力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目标,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强林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现代林业的良好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林业经济效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元,吴军,戴洪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187.

[2]王小兵.现代林业发展中创新林业技术的重要性[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4):120.

试论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 第8篇

林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 创新即是利用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研制出新的品种。而我国现在的林业产品多数还是沿袭了传统种植模式和种植品种, 其投入高、产出低, 并且繁衍周期过长、生命力强度逐渐减退、抗病害能力不足等缺点极大地制约了林业工作的发展。因此, 在新世纪环境之中, 林业工作急需要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 对传统的品种及种植模式进行更新换代, 从而达到加快林业回报率、促进经济增长、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的目的。

1 林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新世纪环境中,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各项技术领域都有了重要的突破和发展, 林业发展也不例外。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重点已从传统的木材生产转型为以生态建设为主要, 木材生产为次要的模式, 而且产业结构还在不断的优化之中, 各种种植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升级。科技带动林业的创新和发展, 体现了我国林业资源结构在优化管理、病虫害预防治理以及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上的成功, 其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但是, 严格来讲林业技术的发展并没有达到科学发展的要求, 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制约了林业的发展, 使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归纳来讲, 其缺陷主要有以下内容:

1.1 林业技术的意识较薄弱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加入了WTO之后, 我国林业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了重要的地位, 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进步也都相应带动了林业的发展, 但仍有部分地区对于林业技术的意识非常淡薄, 不少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地区, 仍然采用传统的经营模式, 不注重新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使得该地区的林业发展出现严重滞后的现象。也有的地区尽管意识到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但由于缺乏技术实力和资金支持, 新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反而不如传统的经验有效, 其盈利也大不如以前, 这样造成了对新技术的质疑并放弃。

1.2 创新发展资金不充足

我国林业工作从整体上来讲, 科技带动林业的创新和发展往往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而大部分地区用于开发新技术, 林业创新发展的资金都存在着严重不足的现象, 这样也造成了林业发展上的恶性循环, 缺少高端技术人才和资金, 没有创新和发展, 林业生产效益上不去, 企业更加缺少资金来对技术进行创新和改革。因此, 资金问题是目前各地林业技术创新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1.3 林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我国林业在科学技术支持下, 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客观条件上的底子薄、缺乏创新的主动性等问题, 使得新技术以及人才储备上都有不足的缺点。我国在新技术的创新和研制方面, 目前多数都是靠单纯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缺少自主研发以及新技术的二次创新能力, 因而在国家市场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并且对于有些国外引进的新技术, 缺乏系统而完整的认识, 没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应用效率不高, 诸如此类的问题, 都是我国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而导致的, 一味的拾人牙慧终究不能满足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2 促进林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

2.1 转变传统林业观念, 加强技术创新意识

思想意识决定着行动, 只有从意识上根本扭转了对于新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渴望, 才能付诸于实践。鉴于此, 各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于林业技术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如结合当地重点的林业工程, 在各基层组织中开展相关的实用技术培训班, 使人们提高对于技术创新的认识。同时, 政府可以在当地建立林业示范园, 在园内推广一些见效快、效率高、市场前景好, 适合农场地区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成果, 以此作为正面的样本工程, 来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 并且使农民认识到提高技术、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 林业技术创新与林业素质教育

针对于我国目前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林业经验模式, 林业产品高科技含量低的现状,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首先形成林业产业技术的创新机制, 从而为技术发展提供驱动力。遵循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原则, 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是完善技术创新机制的基础。同时, 还要调整林业科技的布局, 发挥市场机制对于科技资源的配置作用, 加强国家对于林业队伍建设整体上的控制, 并且可以在各地区设置相应的林业技术专业或者技术院校等, 为林业技术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2.3 提高林业技术推广效率和效果

提高技术推广的效率, 需要建立起一套高效的林业技术推广网络体系。该体系应当以市场为导向, 以林业社会化服务为主导进行技术推广, 同时也要不断强化技术推广的主体建设, 即林农和林企的建设, 通过它们在各地方的林区建立形成林业科技站, 并加强在技术推广时相关的监督管理, 对任何形式的错误都要及时的发现并坚决予以纠正。

2.4 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强可持续发展

林业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促进林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 应当重视对于环境资源的保护,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技术创新。因此, 目前林业发展中的一些技术创新, 如可持续经营技术、生态系统恢复、森林资源培育技术、森林生态系统等林业创新技术, 都是为了将自然环境与林业从相互影响的局面转变为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的状态, 从而达到生态系统、林业系统、动植物多样性系统等多元化和谐共存的局面。

3 结语

林业技术的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 可能在投入了资金和技术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看不到明显的效果。这也需要工作人员应当有足够的耐心, 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眼光, 来走完这一段艰难但意义重大的改革道路。

摘要:本文是针对林业技术创新和林业发展的论述。林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型产业, 它的发展与新技术的研发、创新是离不开的。本文从实际出发, 先分析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问题, 再讨论推动技术创新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唐元, 吴军.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4)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 第9篇

1.1缺乏创新意识,缺少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林业技术创新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林业技术创新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林业技术创新逐渐受到了各地区林业工作者的重视,开始学习新的技术,改变以往的传统林业管理模式,但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林业工作者不能正确认识林业技术,没有创新意识,且难以舍弃已经适应的传统林业管理理念,对新的创新技术提不起兴趣,导致在这些地区难以实现林业技术创新,就很难发展经济。除此之外,经济不发达和资金投入不足也是林业技术创新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缺少资金的支持,很难引进新型技术人员,林业技术创新受阻。

1.2主体地位不明确

林业技术创新以来,我国的林业技术创新工作一直以科研机构为主体,林业企业参与度低,资金投入不足,林业技术创新难以进一步发展,满足林业企业的要求,使得林业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所以,要想林业技术不断发展,就必须要确定林业企业的主体地位,才能让技术创新和企业联系起来,共同推动林业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

1.3科研成果不足

我国林业科技成果不足的原因,不仅是资金不足和缺乏资金,更重要的是国家的林业科技创新人才不足,在林业技术创新团队中,高素质的研究管理人员少之又少,这些都导致了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限制了林业技术创新。因此,加强林业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增强吸引高素质科研管理人才,是目前林业技术创新必要的研究。

2林业创新的创新点和主要方向

2.1提高创新意识,加大资金投入

提高林业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林业工作模式是当前创新工作的首要步骤。各地区要加强培训林业工作者,更新林业工作者的思想,使其意识到林业创新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同时,为了保证林业创新的进展,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并加大宣传,吸引更多社会投资。

2.2确立林业企业的主体地位

完善林业技术创新机制,才能确保技术创新工作顺利进行,目前,为了保证林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就必须确立林业企业在林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林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林业技术创新加入到企业生产中,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2.3培养专业人才,创建创新队伍

当前我国林业高素质的科研管理人员欠缺,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林业创新工作的发展必须从建设创新队伍开始,林业企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林业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专业水平,同时,林业企业也要加强吸引专业人才,让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投入到林业技术创新工作中。

3林业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

3.1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林业技术的创新,以前林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病虫害威胁、林业产品成活率低等问题都得以逐渐解决,实现林业的生态建设。与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相比,创新后的林业管理更加精准化、数字化,这种管理模式实现了对树木生长因素的合理控制,也很好地改善了树木的生长状况。林业的技术创新带动了经济发展,使林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3.2优化林业产品结构

我国传统林业产品存在很多缺点,例如,生存能力弱,繁衍期长,易受虫害的影响等,都严重影响了现代林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林业发展要从培养新林业品种,优化林业产品结构开始着手,通过林业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的品种,获得更高的林业产品质量。这样以来,推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还为林业发展铺垫了道路。

3.3提高林业人员整体素质

传统林业产业中,林业人员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但是引进林业技术创新后,林业人员不需要以前传统的大工作量和高重复性,林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地为林业发展贡献力量。

4总结

林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但是林业技术创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林业企业积极发挥主体地位,林业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促进林业技术创新工作步入正轨,带动经济的发展。

摘要:分析了目前林业的发展面临的问题、林业创新的创新点和主要方向,论述了林业技术对现代林业发展的3方面影响。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问题,主要方向,影响

参考文献

[1]王迎.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现代林业理论发展 第10篇

1 我国林业发展现状

建设一种发达的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一直是现代化林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科学林业体系的建设对于我国现代化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新中国成立的60余年以来, 我国林业也逐年由传统计划经济林业发展为现代化的分类经营林业, 这种现代化的经营林业是以生态建设为主, 走分类经营产业化道路一直是我国林业发展的趋势, 分类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林业资源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组。我国的林业产业结构已经得到全面的优化, 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 与林业产业相关的生物酒精、生物柴油、生物发电等产业也逐渐的进入到产业化阶段, 森林食品、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生物制药等已经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竹纤维、木基负荷等生物材料也渐渐的实现了产业化的生长, 总之, 在现阶段下, 我国森林资料多样性潜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2 我国林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 我国林业产业面临着一定的发展机遇, 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局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 生物经济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增长点之一。

但也要清醒的意识到, 我国的林业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这主要表现在, 林业资源总量还较少, 龄组和树种结构不合理, 整体生物的生产力也较低。虽然人工林业也得到了发展, 但是仍然难以承担为社会生产提供木材、解放森林生态的重任, 总体来说, 林业系统还不能社会生产的需求。据统计, 我国森林消耗需求量已经超过了7亿m3, 每年的需求缺口在3亿m3以上, 粗放式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的扭转, 木材资料还较为紧张。整体木材制品缺乏营销网络和自主品牌, 创新能力不足, 贸易规模与贸易利益还不对称, 产品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还较弱, 整体抗风险能力不足, 综合效益质量偏低。

3 发达国家林业发展的经验

在很多国家的发展过程中, 都曾经遇到木材短缺的问题, 一般的国家约用15~20a的时间可以扭转这种木材短缺的局势, 总结其发展的经验,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企业化的经营

在国外发达国家, 一般都是由大型的企业组织造林公司, 也可以使用公司带农户的发展形势, 这种企业化的经营模式能够保证资本的有效流通, 能够全面实现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2 林工结合

目前, 国外发达国家的木材消耗大户以及造纸企业都会自己经营人工林, 在这种经营模式下, 就可以保证林业投资的有效性, 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

3.3 完善的政府扶植政策

就现阶段来看, 多数国家已经制定了完善的人工林发展激励政策, 这些国家一般也会科学合理的选择树种, 这些树种一般为生长速度快的纤维材树种或培育价值高的树种,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 我国现代化林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4.1 现代化林业的发展思路

现代化林业的发展应以科技为依靠、市场经济到导向、结构调整为策略, 发展产业化林业经济, 从而全面的提高林业产业的整体水平。在优化林业结构布局和发展方向方面, 需要缺失的加强第一产业, 全面发展第三产业, 积极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探讨新的增长点, 建立一种竞争有序、种类齐全、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 全面推动林业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以及品牌化建设。

4.2 现代化林业的发展重点

在下一阶段, 林业发展的重点应该放置在经济林、森林食品、用材林、森林药材以及野生动植物的繁育等方面, 要发展一体化的杨树产业、能够美化城市的种苗和花卉产业, 全面提升药材加工、森林食品、家具、木地板、木材造纸、林业机械等加工业;发展森林评估和咨询等服务业;发展生物材料、生物能源以及生物制药等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 全面突出林业产品的人文特色。

5 我国现代化林业的建设对策

为了发展现代化林业产业, 政府方面必须要加强引导, 完善现阶段下的林业税费政策, 不断优化相关林产品的进口和出口管理, 同时, 还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立一种集木材经营加工及相关附加产品利用准入制度。此外, 还要不断对现阶段的公共服务进行优化, 提高林业产业社会化、信息化的服务水平。此外, 还可以根据每个省市的实际情况打造一批龙头企业, 做好绿色产品、名牌产品的开发和扶植工作, 并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要求, 做好重要议案的编制工作,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 大力发展现代化林业产业带

产业带是在某个区域内在林业生产、加工和贸易基础上组成的区域性产业群, 这种区域性产业群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这种产业带是在社区居民和投资主体的共同参与下完成, 为此, 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 发展特色化的林业产业带, 推动林业基地的建设。

5.2 提高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对于林业产业也不例外, 为此, 必须大力发展人工林维护技术、人工林培养技术、造林树种的择优技术、复合经营技术等, 全面提高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5.3 使用现代化装备

我国是一个机械生产大国, 生产的机械能够满足一般林业产品的生产, 但是一些科技含量高的生产机械, 还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因此, 在下一阶段, 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化林业产品生产机械, 提高自主生产能

参考文献

[1]郭志红.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及对策[J].山西林业, 2010 (1) .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林业发展 第11篇

林业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下,如何进行林业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撑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幅度提高我国木材自给率和综合利用率成为了林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蒋伏利先生,于2009年12月11日在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专题讲座中指出,“科技是提高林业生产力的根本措施,是支撑和引领现代林业发展的关键。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木材自给率和综合利用率,才是解决全球木材供给不足、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和谐双赢的必由之路。”具体到中国,随着社会用材需求的剧增以及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森林资源面临着日益沉重的压力,尤其是在全面启动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长期困扰我国林业发展的木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为了在缓解木材供给压力的同时,有效保护并发展天然林资源,重构森林生态系统,不断提高森林碳汇能力,实现间接减排的目的,科学发展人工林、积极开展人工林生态环境管理是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指导世界各国发展现代林业的战略准则。

遵照上述准则,中国一些林业企业在科学发展人工林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金光集团APP(中国)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促进中国现代林业的发展。在人工林培育方面,APP(中国)在营林过程中加大科研力度,从源头抓起,定向培育良种纸浆材造林苗木。通过桉树人工林区域性栽培观测、栽培密度试验、土壤生化分析、测土施肥研究以及林木解析等相关研究,为不同区域的品种选择、科学施肥、均衡施肥、轮伐期确定等营林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林木育种改良、抗病虫无性系选育和病虫害监测防治试验,提高了桉树生长力和抗病抗虫害能力。在人工林建设过程中,APP(中国)还积极开展桉树人工林区域生物多样性和水分、养分循环方面的研究,以便掌握不同桉树品系对环境的影响状况,从而为苗木生产和科学营林、生态营林提供依据。此外,APP(中国)还积极引进和扩繁生长量高、抗风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桉树人工林品系,作为主要培育品种和主要造林品系,以建设能够满足生态环境管理要求的高产人工林。

为做好林业资源节约工作,严格保护和高效利用森林资源、增加林产品,APP(中国)在木材利用上,通过科技创新,积极实践“大材大用、小材小用”的方针,通过制浆造纸、板材生产加工等产业链的形式达成对林业产业多功能、多效益的循环高效利用。同时,为了恢复林地土壤肥力,他们在营林过程中保持林地凋落物,把砍伐剩余物归还林地,避免全树利用,以有效补充林地养分,有目的的经营管理林下植被,不断丰富人工林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蒋伏利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通过对人工林的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不仅把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物质和各种资源,转换成可循环的各种产品和服务,提升了林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的同时,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循环发展,达到了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APP(中国)通过开展人工林环境管理、森林认证、人工林碳汇碳足迹等一系列课题研究,将先进的世界人工林发展经营模式引入中国,从而促进了我国桉树人工林产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现代林业理论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现代林业发展,作用

社会在进步,传统林业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已经逐渐暴露出来,采用新的发展模式是社会的需求,更是现代林业的需要。而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单纯的依靠林业发展的经验推动现代林业的生产发展是难以做到的,在现今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只有依靠林业技术创新,不断地改革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才能推动现代林业的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并存。

1 现代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林业的不断重视,现代林业逐渐开始了发展的道路,但是由于发展过程中缺乏技术创新,现代林业发展暴露出一部分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林业发展过程中,首先暴露的问题就是种植方式传统。由于林业生产发展长期受到国家生产力和林业基础建设限制,在林业种植方面,依然遵循着传统的种植方式,例如,林业品种的繁育普遍应用的是传统的自然繁育方式,林业品种繁育消耗的时间过长并且林业品种在生长过程中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差,我国林业品种的成活率偏低;我国林业管理模式采用的依然是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能对林业生产需要的水、肥料、光照、温湿度进行良好的调控,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可控性差。

2 林业技术创新对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作用

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林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生产工具,在生产过程中融入林业技术创新,能够从根本上推动现代林业的生产发展,促进现代林业迈入科技农业的行列。

2.1 新品种的运用提高了存活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林业中运用新的繁育基础培植出符合现代林业需要的新品种已经不是什么难题了。林业技术创新所培育出来的新品种相较于旧品种来说,培育出来的品种在抵抗病虫害方面有了本质的提升,新品种的成活率大大提升。新品种的开发促进了林业整体结构的发展,优化了林业结构。

2.2 现代林业发展的开发和完善

林业技术穿心不仅仅推动了林业新品种的研发,还推动了管理模式的改进。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中,集约化的管理方式更加适合于林业的发展。集约化管理方式对数字化要求极高。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数字化的设备对林业发展中的水、肥料、光照、温湿度等生长环境进行检测,并通过自动化的程序对检测出来的结果进行智能调控,这种集约化管理方式不仅仅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还能够给现代林业带来全方面的效益,推动了现代林业发展的开发和完善。

2.3 创新了现代林业发展的新理念

随着现代林业发展步伐的不断推进,林业发展不能够局限于传统的发展理念,即只关注林业的经济效益或者是社会效益。现代林业发展要求林业部门要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放在现代林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林业技术创新加强了林业部门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促进了国家队荒漠化的治理工作;林业技术创新能够提高森林的成活率,缩短森林的生长周期,给林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林业技术创新推动了现代林业发展新理念的进步,让现代林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始终抓住市场机遇,稳定发展。

2.4 提高人均工资,优化人工分配

林业技术创新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还给林业工人带来了收益。长期以来,我国林业工人工资低,只能依靠砍林卖木的手段来增加收益,职工工资甚至一直在千元左右徘徊。而进行林业技术创新,能够有效的提升现代林业的整体经济效益,通过旅游业、林区养殖业等方式来提高林区收益,有利于林区建立基本的工人保障基金,从而提高林业工人的平均工资。除此之外,林业技术创新还可以有效优化林业工人结构,妥善解决林业工人的就业问题,科学技术的普及能够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减轻了林业工人的工作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林区人工分配的优化。

3 结语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现代林业的不断发展,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仅仅依赖国家经济来补贴现代林业是行不通的,林业部门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抓住现代林业发展的机遇,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注重对林业技术的开发、创新,增强林业技术创新在促进现代林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现代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收获,提高林业工人工资,从根本上推动现代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袁娜.林业技术创新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现代园艺,2015(2):236.

上一篇:民间声乐下一篇:热物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