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范文

2024-06-27

一刀切范文(精选11篇)

一刀切 第1篇

《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提出, 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其实, 早在2006年, 教育部就曾出台文件, 要求防止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过度调整”。但之后, “撤点并校”的步伐并未完全停止, 一些地方政府对撤并“一刀切”造成的后果也未及时补救。近年来, 一些地方愈加偏离布局调整初衷, 名为整合教育资源, 实为“方便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管理并减少教育投入”, 造成“交通越不便、撤并力度越大”的怪现象, 甚至发生强行撤并事件, 引起群众强烈不满。

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等教育资源的迁移, 而且还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意见稿的出台, 不是“一刀切”地要求“不撤并”, 而是强调要更加科学合理, 论证学校撤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把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放在首位, 值得肯定。

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是件好事, 要把好事办好, 不妨做好以下几点:把小学作为布局调整的重点, 对弱势群体完善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突出因地制宜, 细化规定撤并的必要因素和标准;建立撤并过程的科学论证机制, 公开撤并全过程;恢复重建对于不符合撤并标准却已被强行撤并的教学点和村小。

尊重个性,避免“一刀切” 第2篇

任何教育方式和主张都反映出我们对教育的期待,“因性别施教”的讨论,反映了我们对男女孩差异的不同解释和不同的期盼。

男女两性在身心发展方面的确存在客观差异,这些差异既是生理差异的表现,也是社会角色期待和塑造的结果。如在智能发展速度方面,小学阶段女生智能发展速度总体快于男生,初中以后,男生的智能发展速度加快,优势逐渐上升,两性智能发展的速度也逐渐趋于平衡。在智能结构方面,女性的口头表达能力更为成熟,而男性在创造力方面占优势等。为了让男女孩都能健康充分地发展,探讨“因性别施教”这个话题是有意义的。

“因性别施教”在强调“性别”的同时更应关注“个性”。性别差异是两个群体之间的总体差异,是笼统的,每个孩子之间的差异更多地体现为个性的差异,因此,教育过程中要考虑到具体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状况,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基于孩子的个性特点,完善其个性发展,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因性别施教”要尝试“双性化”教育模式,强调教育目标的共性,避免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强化。不少性格或行为特征,如热情、勇敢、智慧、独立、公正、坚忍、富有责任心等应是男女两性都需具备的,不宜被视为某种性别专有,基于性别差异不等于说要我们人为地去加剧两性之间的不同,强化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让男孩更“刚”,女孩更“柔”,而应尝试“双性化”教育模式,强调男女共进,取长补短,吸纳两性的优秀品质,既尊重客观的性别差异,又要摆脱性别角色标志的束缚,优化孩子的整体发展水平。

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1.切忌“画地为牢”,把男女孩分开,强化性别的隔离,或者用错误的性别观念束缚孩子。

2.家长要了解男孩、女孩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要因自己的过高期望强迫孩子去摘“够不着的桃子”。

3.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即使同一年龄、同一性别的孩子也存在差异,所以,家长平时可以多观察自己孩子的行为,多和孩子谈心,多和学校的老师沟通,充分地了解孩子。根据孩子本身的特点去培养、教育,不要盲目跟风或攀比。

4.无论男孩、女孩,在将来的人生之路中,他们都需要具备积极进取、勇敢负责、坚强独立等优秀品质,所以家长应该在孩子小时候就注重品质培养,这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干部任职年龄不能“一刀切” 第3篇

实行“一刀切”的地方各有各的考虑, 但无论动机如何, 这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这种干部任用不问德才素质、不管工作需要而简单以年龄画线的做法, 不符合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本意;不利于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不利于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使“切”下去的干部难以继续发挥作用, 也使一些接近“一刀切”年龄杠杠的干部失去前进动力。同时, 用这种办法腾位子提拔干部, 也容易助长少数干部的浮躁情绪和攀比心理, 它所调动的恐怕只是干部追求职务提升的“积极性”, 决不可行。

“一刀切”的做法弊端很多, 危害甚大。50岁左右的干部年富力强, 工作经验丰富, 家庭负担相对较轻, 正是干事创业的“黄金期”, “切”下来非常可惜。这些干部转任非领导职务后, 大批被“闲置”起来, 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为弥补由此造成的机关现职干部不足, 许多地方大量新进人员, 又加剧了机关人员膨胀, 增加了财政负担。工作权是干部的基本权益, “一刀切”损害了干部权益, 被“切”下来的干部意见很大;而新补充进来的人员很多属于超编进人, “有编制的不干活, 干活的没编制”, 这些同志也有意见;一些干部赋闲在家, 拿国家工资干自己的事, 人民群众有意见。

作业不搞一刀切 教师随笔 第4篇

二年级教学重点是识字和写字,鉴于学生有了一年的识写经验,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这个学期不在进行单一的抄词练习,改为把不会写的生字自己决定抄写几遍。

具体做法如下:学完生字词后,老师把准备好小纸片,就是拼音田字格一裁两半,让小组长发给学生,学生写上姓名,老师报听写。

报完听写,收回纸片,老师批改后,全对的就不再抄写生字了,他们可以坐在位子上静静地读书。只有错误的孩子,才进行抄写。对学生错误的生字,老师记下来,第二天再报一次。

抄写生字不搞“一刀切”,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样做解放了“学优生”,他们十分高兴,欢呼雀跃,他们能腾出时间去读书,不再为繁复的抄写而浪费时间。而对听写错误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自主权,愿意抄几遍就抄几遍,一个目的,第二次听写时写正确就行,如果再次错误,就罚抄,学生心服口服。特别是,这样一来,他们就有了动力和追求目标,为了少抄、不抄和罚抄,会想方设法地记忆生字。

即使抄写,数量上也少了很多,如“识字一”共有10个生字,以前无论好坏大家都要抄写,而现在不同了,听写对了的学生,抄写就全免了,听写错的学生也减少了抄写数量,而且是自定抄写数量和遍数,学生有了自主权,抄写变得轻松,只要抄写不会写的字就行了,学生的负担真正减轻了。

终结“一刀切”的教育时代 第5篇

完成单位:东华大学

完成人:邱夷平、郭建生、崔运花、王璐、章倩

“2008年,中国只有大众化教育,但中国不能没有精英教育,一刀切的大众化教育是很愚蠢的,万人一面的人才,将面临很大的问题。”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邱夷平教授说出的是中国教育面临的困境,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承担起为纺织行业培养精英人才的重任。

精英的荣誉

据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郭建生教授介绍,2008年,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一半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其余的全部保送研究生。这就是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的精英教育,是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的高素质纺织专业人才。

08级实验班的成绩绝不仅止于此。说起实验班的学生,郭建生教授特别自豪,他告诉记者,08级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一直位于全院08级前列,特别是实验班的男同学绩点排名改变了往届进不了前10的尴尬情况。目前为止08级纺织实验班的已有学生13人以团队形式申请专利5项,8人以团队形式发表论文2篇。全班36人全部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活动项目或科研项目。以团队形式申请成功并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5项、校级创新实验重点项目1项,承担或参加院级创新实验计划项目9项目。10人获赴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校级交流资格,1人获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戴维斯分校级交流资格,2人获美国费城大学校级交流资格,1人获赴香港理工大学校级交流资格。08实验班22人担任过学生会、团委、各类社团等部门的部长、干事等社会工作。

08级纺织实验班还每年获得校级表彰:获2008~2009年度校五四表彰“特色团支部”、2009~2010年度校五四表彰“优秀团支部”、2009~2010学年校先进标兵集体、2009~2010学年校先进集体等。

08级纺织实验班同学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1人次获东华大学综合奖学金,16人次获学习优秀奖,13人次获得各类社会奖学金,18人次获各类社会荣誉称号,1人获优秀世博志愿者优秀党员志愿者称号。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教学改革的成果。邱夷平表示,遵循和贯彻“加强基础、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分层次培养”的改革思路,进一步完善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有深度”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在学生选拔、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导师制、增强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倡导研究型学习和问题引导型学习方法,扩展国际视野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与实践。

严苛的选拔和淘汰

能够进入实验班,成为精英人才,自然少不了严苛的选拔,也要在不断的竞争淘汰中历练。2008年在第一届“纺织实验班”,即08级“纺织实验班”组班选拔时,是采取当年全院按大类招生入校的新生中高考成绩较好者自愿报名、通过数学、外语考试和面试,择优录取的方式,经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选拔,选拔确定了36人进入08级实验班。

根据08级实验班运行一年的情况总结,发现只根据高考成绩和数学、外语选拔考试和面试,会有一部分高分低能、不能适应高校学习环境的学生进来,在高强度和紧张的学习环境下迅速退步。所以在2009级、2010级“纺织实验班”选拔时就采取了参考高考成绩、主要根据第一学期平均学分绩点和面试成绩选拔的方式,使真正素质优秀和适应高校学习环境的学生被选拔进来。

同时,实验班实行“动态平衡进出入制”。第一、二学年,每学年结束,学院的其他优秀学生根据成绩并经面试后可进入实验班学习,而不适应实验班教学模式的学生也可选择自由离开。每学年结束,根据实验班的具体情况实行淘汰制。

实验班为培养拔尖纺织人才,强化素质教育,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有深度的原则和特点,按照通识、大类、专业(方向)课程三位一体的指导思想设立课程体系。在培养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加强学生的外语、计算机、工程技术等基本能力训练,通过丰富的文学、艺术类课程和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同时,集信息、计算机、材料等学科优势,在课堂教学之外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研究课题、工程设计题目以及实习实践、海外交流等机会,多方位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全面培养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和意识。

研究生培养模式

其实,实验班的学生,在本科的时候已经开始了研究生的生活。在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得到资深教授组成的学生学习指导小组的全程指导。四个学生配备一个教授导师,导师由学院聘任。要求学生4人自由组合成一个团队,自己联系相应的导师。导师结合学生进课题组,对指导的学生进行选课、学习内容及科研方法等的全方位指导。学生定期参加研究生组会,四人小组以团队形式参加导师项目研究,培养科研能力和团队精神。

班级配备专业基础好的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定期开班会,组织活动,答疑解惑,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每周一次的seminar班会上,实验班的各组同学分别对自己正在研究或者感兴趣的课题进展情况用英语介绍,并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交流。通过seminar的训练,使全班同学对专业和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同学们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学术科学精神。提升了学习风气,凝聚了班级力量。

结合学生进课题组,学生融入导师团队,并要求学生每人至少要参与一项导师科研项目的研究或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且“做中学”、“练中学”的CDIO一级项目也要求学生利课余时间完成。组织学生参加会议的志愿者活动。这些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发挥了第二课堂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率。

拓展国际视野

实验班的学生还能够享受到很多特殊的待遇,这里要求学生必须选读双语授课的专业平台课程,增设国外相关院校的专业课程,由外教来英语授课。组织学生参加国外学者的讲座,参加学院承办的国际会议的志愿者活动,如组织实验班学生担任了2009年国际纤维学会春季会议、第三届纺织生物工程和信息学会国际会议(TBIS 2010)、2010年“国际生物医用纺织材料论坛”暨“111”年会等的志愿者,锻炼提高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的沟通能力。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与美、法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建立有多项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如与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费城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国鲁贝高等纺织学院和香港理工大学的本科生交换生项目等。实验班的学生经选拔可有15名左右在四年级的学生赴美国、法国及香港地区的相关高校交流学习一年(或进行毕业论文工作),可使其外语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有显著强化和提高。

从这里走出的学生,不仅仅是邱夷平和郭建生的骄傲,他们也是东华大学的骄傲,在厚望的注视下,他们也将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希望。

布置作业莫要“一刀切” 第6篇

[对话一]

班主任:家长同志,今天约您来主要是向您反映一件事———我和其他任课教师发现,您的孩子经常不做作业。

家长:他平时上课自由发言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怎么样?

班主任:他平时上课发言挺积极,回答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

家长:孩子平时考试成绩如何?

班主任:平时考试成绩也不错。

家长:既然这样,他不做作业也就算了吧。

班主任:……

[对话二]

父亲:孩子,你的老师反映,你经常不做作业,到底是怎么回事?

孩子:爸,您不知道,老师布置的那些作业我都会做,我不想浪费时间,所以就没做了。我用这些时间去学习还不知道的东西,看还没看过的书,这样不是更有价值吗?

父亲:……

长期以来,教师布置作业大多是“一刀切”,即统一作业内容、形式、数量和要求等,学生无条件接受,没有选择余地,他们的宝贵时间都被那些重复的作业耗去了。新课程倡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可是学校教育的现实情况却与新课程的要求大相径庭。

笔者认为,教师布置作业必须体现典型性、层次性、针对性、开放性、激励性和实用性等特征,即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实际,乃至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设计出难度不同、要求不同的作业内容,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并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上面这位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而去学习自己还不懂的知识,看自己还没有看过的书籍,这本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行为,理应得到鼓励,可事实却恰恰相反。这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呢?

政府会计改革不宜“一刀切” 第7篇

近年来, 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问题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门, 重点是探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的应用, 海南省更是率先在全国启动权责发生制改革试点。海南的探索之路是坚定的, 但是试点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也让他们有些困扰。比如, 会计核算内容是简单好还是详细好?政府财务报告是满足政府管理的需求还是公众、单位的需求?如今, “海南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关注的重点除了海南试点内容之外, 还在不断地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衡量能否借鉴, 很多地方政府表示他们也将试点, 甚至试编地方政府财务报告。理论界的观点也的优越性。 (1) 用收付实现制确定单位的收入、费用及结余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用权责发生制确定单位的收入、费用及利润时, 费用必须依其同收入的关系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 就必须采用折旧方法、摊销方法和存货计价方法等人为的方法, 使会计中采用了许多的估计、预测数据, 从而其提供的数据也较收付实现制丧失了一定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2) 收付实现制反映单位实实在在拥有的现金, 而权责发生制下, 利润指标受应收、应付项目的影响, 主观性太强。 (3) 收付实现制所使用的会计科目较少, 核算时可侧重反映支出经济分类同支出功能分类的配比, 并可根据公众对政府支出信息的需求, 细化支出科目。所以, 采用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财务报告更直观, 更易让社会公众读懂和接受。

3.有利于单位厉行节约, 确保收支平衡。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 出资都不以回报为目的。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厉行节约、量入为出。事业单位也是力求收支平衡。○

古诗一刀切是语文教育的“偏科” 第8篇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要进程, 减负也是一直在提的教育问题。其中, 语文教学的改革恐怕是变化最快, 也是最大的。删鲁迅、删《水浒》、删《背影》……每次的删减都曾引起社会上的诸多争论。删应是有所节制, 有所甄选的, 此次将8首古诗全部“踢”出课本, 让古诗被迫全面退出了语文教学市场, 恐怕有失偏颇。

古诗词是中国语言文化中的精粹, 抑扬顿挫, 韵律优美, 语言精炼, 意境深远, 是汉语文化应用的典范, 传承着中国民族文化和精神, 而古诗一刀切将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承切断。有人曾说, 古诗过于艰涩, 孩童不易懂, 但其实诸如“床前明月光”之类的古诗浅显优美, 不存在认知障碍,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能轻松了解其内涵了。白话文固然浅显易懂, 但我们在学习白话文语法的时候, 也应适当学习更优美的韵律应用。白话文应用广泛好比是每天的主食, 古诗词却能给精神文化带来更深度的滋养。

过去诸如鲁迅、萧红等名家, 谁不是引经据典?而现在虽然作家“云集”, 动辄百万, 仅网络写手的出版量都能轻易打败鲁迅, 但是经得起推敲的能有几部?中国文化界的“快餐文化”现象又何尝没有文化传承出现断层的原因?萧红的祖父在其四五岁时就教小萧红读诗, 萧红称“都是些什么字, 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 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 越念越觉得好听, 越念越有趣味”。有些诗或许儿童不知其意, 却影响不了他们的韵律审美能力, 这也是给语文韵律应用最初也是最好的铺垫。况且, 小学生已经六七岁了, 稍加分别甄选, 很多浅显的诗句已经能够理解应用, 比如深得幼年萧红喜爱的“处处闻啼鸟”等。

一方面是在各地兴起的“国学热”, 一方面是古诗一刀切的小学课本, 任何一方的倾斜都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都将造成中国语文教育的“偏科”。古诗词中有些东西已经不再适用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顺从教育、三从四德等。但是古文化中也有其精华, 不能因为部分的糟粕就一刀切, 弃之不用。去伪存真, 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 两条腿走路才能将中国语言文化之路走好。

一刀切 第9篇

在这样反常的表象之下, 我们不得不追问, 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要知道, “一窝蜂”是效率低下的表征, “一刀切”是管理霸权的表现。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效益的原理, 产量的增加会引起效益的降低。例如, 某所学校第一批加入了教育科研的行列, 成为当地科研办学的一个典型, 该校在上级部门的鼎力支持下, 形成了丝绸文化的办学特色, 走出了著名的特级教师, 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其他学校看到这样丰厚的“利润”, 一窝蜂跟进, 结果因为参与的团队太多, 许多学校很难争取到市局有限的科研资源, 而且老师们也由开始的兴奋好奇进入了消极倦怠的心理阶段, 其效益显然是不如那所“先吃河豚”的学校了。

一窝蜂地跟进, 往往会造成“成本流失”“资金坏死”。而一刀切, 表面上看来达到了相对的公平, 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管理作用。但是不可否认, 它也暴露出了做事缺乏弹性、摒弃智慧, 拒绝精细的弊端。教育工作, 是艺术和科学的“结晶”, 伦理和情感的“合成”, 一刀切是与教育本质所违背的。

可是我们的一些教育部门为什么会乐此不疲呢?依笔者看, 领导者之所以痴迷“一刀切”, 是源于官僚主义的办事作风, 简单主义的办事态度, 近视眼的办事策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关注眼前利益哪顾长远发展, 重视表面现象忽视了本质问题。遇到问题总是喜欢挥舞手中的“大刀”:一刀切头, 一刀切尾;一刀割去“冒进现象”, 一刀切去“后进尾巴”;能够切得下去的切, 不能切的视而不见。就在这把“大刀”下, 被管理者惊恐不堪, 唯恐哪一天成为牺牲品, 于是“一窝蜂”地选择也就成了必然, 这是一种“官本主义”的思想在作怪。他们既想获得利益, 又想不冒风险, 于是采用了“跟进”的策略。做事他人“打头”, 自己探出半个身子, 有利益一窜而上, 有危险一缩而退。即使是跟进错误, 也能以法不责众而逃之夭夭。于是乎, “一刀切”和“一窝蜂”就结成了“同盟军”。在“一刀切”的指挥下, “一窝蜂”不敢摄其锋芒。偶有僭越者出头, 于是一刀切过来, “一窝蜂”纷纷退之一隅。反之, 等到“一窝蜂”形成了气候, “一刀切”也不能自伤“刀锋”, 只能避重就轻比划几下……表面看来, “一刀切”占尽优势, 其实也不尽然, 往往是“一刀切”统一了“一窝蜂”, 反过来“一窝蜂”也决定着“一刀切”的方向和力度。于是乎一会儿你占了上风, 一会儿我有了优势, 在表面的推来换去之中, 是思想的身不由己和权力的曲于委蛇, 从而丧失了教育的理性和智慧。

管理者不要因为自身的官帽一刀切去了教育的理性, 不要因为工作的方便而一刀切去了教育的艺术性, 不要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而一刀切去了教育的主动性, 不要因为一时的好恶而一刀切去了教育的多样性……

被管理者不要因为权威的压力而主动交出了自己的反作用力, 不要因为个人的利益而丧失了学生的权利, 不要因为盲从上级而丧失了自己思想的自由, 不要因为崇拜权力而漠视了教育的理性……

只有如此, 教育才能告别“刀”的简单和“蜂”的忙碌, 才能有“花”的芬芳和“蜂”的自由。■

推广翻转课堂勿一刀切 第10篇

目前,翻转课堂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尴尬局面。一是培训时热闹非凡,实践时冷冷清清。这主要是因为学校的一些优良教学传统,与推行的新教学理念或方式存在冲突,部分老师害怕影响成绩,没有试验的勇气。二是追求课堂内的高效,加重课外负担。教师在准备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任务单”时,会消耗大量精力。尤其是“微视频”的制作,对大多数的教师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他们将在摸索中耗费不少时间。为了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也要熟悉程序并观看整套“微视频”,这同样会耗费大量时间。

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制作优质的“微视频”,也不是每一位学生家中都有观看“微视频”的环境与条件。除此外在条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十分重要。如果自制力稍差,学习效果也将大打折扣,这些都是可能存在的问题。

翻转课堂的要义,是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的视频为媒介,使“课下成为传统的课上,课上成为习惯的课下”。曾经风靡全国的“先学后教”、“导学案”和“前置性学习”等教学改革,其实都是翻转课堂的雏形,差别在于这些模式没有使用“微视频”。因此,翻转课堂对教师来说,也并不是多么神秘的事物。

消除对翻转课堂的神秘感后,不妨尝试将翻转课堂本土化、校本化和人本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上,没有条件的学校则要因地制宜,慢慢地创造条件,切不可操之过急。有能力的老师可以尝试,对于不太懂的老师而言,学校可以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适应新观念和新技术后,鼓励他们慢慢改进和尝试。

家装“温柔一刀”谁之过? 第11篇

经销商几乎把近一半的利润, 作为销售回扣给了设计师和家装公司。那么, 经销商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利润在哪里?

实际上, 经销商对于门店市场、独立专卖店和所谓的旗舰店、家装公司材料展示厅回扣的这种“潜规则”并不避讳, 但也透露了其中更多的无奈。

“没办法, 我们所在的门店市场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没有策划、宣传, 经营户品牌档次、经营素质良莠不齐, 更有甚者大多都以掠夺者心态经营市场, 致使上当受骗的消费者与日俱增, 从而口碑江河日下, 经营难以为继。我们生存的出路只有两条:第一, 依靠一些设计师带动客户;第二, 给设立材料展示厅的家装公司免费提供样品, 依靠他们推销, 然后按照比例进行利润分成。”一位瓷砖销售商称, 门店市场、独立专卖店和所谓旗舰店、家装公司材料展示厅甚至生意萧条的某些室内市场的这种回扣“潜规则”已经由来已久, “说透了, 我们也在靠设计师吃饭。”

家装公司、设计师已经拿走了高额的回扣, 那么, 销售商的利润在哪里?对于这一提问, 很多的销售商都讳莫如深, 避而不谈, 但在家装行业混迹多年的老许却道出了其中的秘密。以瓷砖为例, 市面上标价358元的瓷砖, 在这些门店市场经销商或者家装公司材料展示厅的售价可能是4折、5折, 交易成功后, 还要把标价近一半的售价份额给家装公司、设计师。

老许说:“由此计算, 一块标价358元的瓷砖, 实际的进价也就几十元。一般情况下, 门店市场、独立专卖店、所谓旗舰店和家装公司材料展示厅很多瓷砖的标价是其进价的好几倍甚至上10倍, 也许更高。只有这样, 瓷砖经营者才能在给设计师高额回扣的情况下, 还能够赚钱。”另外, 某些装饰公司和设计师推荐的产品已经完全没有了真正的品质、品牌之分, 而是取决于材料商所给回扣的多少:哪个品牌给的“回扣”多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线品牌。

形象地说, 如果A品牌没给他们回扣或者给的没达到他们的要求, 只有几个点, 那么A品牌的产品哪怕最好也会被说得一文不值。相反, 如果B品牌给他们的回扣达到了他们的要求有20%至30%甚至高达50%的情况下, 哪怕B品牌其实是相当差的产品, 也会被他们吹捧成一流的品牌。而对于他们能够拿回扣的产品, 就采取标天价的运作手段 (一般标价普遍比正常标价高出几十个点) , 严格控制好折扣以牟取暴利。不是他们自己人带过去的消费者基本上不能打折, 但是他们自己人带过去的消费者却可以打到5折、4折甚至更低的折扣, 从而给消费者得到了实惠的假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一刀切】相关文章:

慈竹“一刀切”对土壤营养的影响09-10

上一篇:趣味情境下一篇:养殖水体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