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广告范文

2024-06-01

报社广告范文(精选7篇)

报社广告 第1篇

关键词:广告写作,通俗文化,文学化

报社广告写作, 指的是对客户的需求和产品等因素进行宣传, 宣传角度需要站在顾客的立场, 借助报社媒介渠道达到刺激顾客购买欲望的目的。报社广告写作需要遵循两个原则: (1) 提供商品信息。 (2) 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 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一、报社广告写作的目的及语言要求

随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对于报社广告写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评价一篇优秀的报社广告写作作品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其中, 报社广告写作的语言特色占据评价因素的主要地位。

第一, 优秀的报社广告写作成品需要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介绍商品的价值特点。报社广告写作过程中, 需要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令消费者对于所宣传的商品信息有大概了解。倘若报社广告写作所运用的言辞过于生涩、难懂, 那么消费者与商品之间将较难达到沟通顺畅的效果, 这种情况下, 报社广告写作的初衷便发生了偏离。

第二, 报社广告写作过程中, 需要通过适当的权威语言及品牌语言帮助商品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正确、优秀的商品形象。这一阶段为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信赖感的提升打下基础, 有利于后续作品的营销作用发挥效应。

第三, 报社广告写作作品的结尾需要运用恰当文字引起消费者的回应, 这里所说的回应不局限于面对面交流、沟通, 而着眼于消费者通过优秀的报社广告作品与商品之间的心理共鸣。换言之, 消费者可以透过报社广告作品深入了解商品与自身需求的匹配程度, 从而自然而然地被激发购买欲望, 最终, 报社广告写作可以促成销售。

基于上述对报社广告写作作品的应用目的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报社广告写作作品所采用的语言文体都会对广告作品的营销作用、宣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查阅已有成功的报社广告写作案例, 对这类广告作品的语体的表现形式的要求主要包括三方面:

首先, 需要保证报社广告写作作品语体的信息性和感染性。可通过渲染词汇的重叠使用达到这一效果。从心理映射角度抓住消费者的购买诉求, 以感染力强的语言及文字吸引消费者注意, 力求与消费者在心理层面产生共鸣, 建立消费者对宣传广告的信任。

其次, 增加报社广告作品中口语语体的应用, 避免出现过于书面化、专业化的语言出现的频率太高, 否则将会因易读性差而引发消费者的反感情绪。也就是说, 在报社广告写作过程中, 对于书面语言与口语语言的权重需要结合商品特点及营销目标进行合理规划、调整。

再次, 增加报社广告写作作品中的权威性语体所占的比重, 迎合消费者信专家的消费心理, 提升商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信用等级, 增加成单希望。

二、报社广告写作中的通俗化与文学化

传统纸媒在宣传手段中占据份额较大, 其广告应用效果会对商品销售产生较大影响。在广告宣传手段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 报社广告写作如何通过语言、文字特点的把握提升其在广告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广告从业者将眼光放置于广告言语有效性的研究上, 针对报社广告写作而言, 通俗化是其中的基本要素。通俗化的语言特点要求源于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人们越来越少的阅读广告时间的考量。换言之, 在当前商品经济时代, 语言趋于简单化的潮流已成为报社广告写作的发展方向。

首先, 通俗化的报社广告易于广告宣传内容的被理解。一般情况下, 消费者更倾向于第一眼阅读便能掌握广告文本意图及商品大概情况的广告内容, 而通俗化的报社广告便可以完成这一目的, 借助较为突出、易读性较高的主题宣传, 既能抓住广告宣传对象的特征, 又能给消费者以深刻印象。报社广告可以参考电视广告成功经验, 如农夫山泉、美的空调。

其次, 在报社广告写作中, 可以通过直接叙述、直接说明的方式进行内容描述, 省去了可能会引来消费者阅读反感的词汇的重复强调使用, 以直截了当的文本直接触及消费者的阅读神经, 有时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再次, 值得注意的是, 通俗化、易读化并非是将报社广告写作文本水平降低至低俗水平的意思。目前市面上偶尔会出现的以吸引眼球而写作创作出的广告用语常常令人大跌眼镜, 这些广告写作作品谋求的仅仅是消费者低俗趣味的迎合点, 而非自身产品真实价值的有效宣传。对于这类广告, 我们认定其为低俗化产物。报社广告用语切勿走入歧途, 要时刻保持自身水平。

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 当下社会的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报社广告用语的通俗化与艺术化的有机结合, 避免过于俗套的广告内容降低消费者的阅读兴趣及购买欲望。在报社广告写作中, 可以适当改变广告内容的表现形式, 如将幽默元素添加进报社广告写作中, 时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额外效果。

三、结语

针对报社广告写作的文学化水平, 可以借助广告内容的细节词汇的表达方式的变更、选择以提升。可以说, 文学化是报社广告写作的基本保障, 而通俗化是报社广告写作的追求方向。我们可以合理预测, 今后报社广告写作的主流方向将是文学化与通俗化并存的趋势, 在保障广告内容的宣传效应的同时, 提升消费者对于报社广告作品的好感度, 满足产品营销需求。

参考文献

[1]吴秉杰.通俗性与纯文学性[J].文学评论, 1990 (2) .

报社广告 第2篇

一、方案背景:

公益广告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

公益广告通常由政府有关部门来做,广告公司和企业可以参与公益广告的资助。

报纸是现阶段公益广告发布的常用媒体,其优点主要有:权威性高;时效性强;读者文化层次、社会影响力相对较高;发行量、读者群稳定;形象视觉佳,印象深刻;易于收藏,便于反复阅读等。

上级宣传部门、精神文明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都对公益广告数量有明确要求。

二、版面安排:

日报周末版每期半个版,晚报周末版每期半个版,商报周五每期半个版,固定刊发公益广告;新媒体参照执行;上级安排的重大公益广告和公益活动稿件由三报编辑部负责。

三、经营策略:

(一)寻求企业冠名。

企业参与公益广告,在公益广告上冠名,加入自己的企业符号,提高企业形象,展示企业理念。

(二)策划、组织活动。

报社除了按有关部门要求刊发公益广告外,还可以策划、组织公益广告创意设计活动,举办各类公益性的大赛等。

(三)定制公益广告。

报社可以依据有关政策,根据企业的要求,为企业量身定做专署公益广告,为客户传播公益信息,展现社会责任,塑造品牌形象。

四、运行模式:

为营造强大、浓厚的公益广告氛围,整合三报一网公益广告资源,由办公室对公益广告进行统一运作,统一协调,统一管理。

五、战略合作:

报社广告 第3篇

报纸媒体的经营,其实就是将所蕴涵的公信力、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又通过转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快速反哺提升的一个系统工程;而完善机制和改革创新,对报媒经营的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们报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创新用人机制,形成广告经营的合力。每年年初,我们在确定了内部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及目标任务后,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优化组合”。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根据公布的竞聘条件和岗位,由员工提出竞聘申请,再经过资格审查、个人竞聘演讲、民主评议打分、择优聘任等程序,聘任了广告创收部室主任。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确定实施广告经营目标责任制管理,变一人承包经营为团队集体目标经营,充分发挥全社员工的整体合力。

创新激励机制,形成广告创收的活力。每年年初,我们都修改和完善《广告经营管理若干规定》,根据创收部室人员不同的工作岗位、性质、特点,在工资分配、超额完成任务后的分成等方面,制定不同的标准,即工资有的全额浮动、有的则50%的浮动。同时还通过设立“总编辑奖”、“广告策划奖”等方法,针对不同部室、不同个人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的,并做到“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发展留人”。

创新经营机制,形成广告吸纳的综合效力。广告版面的主题必须抓住广告客户的兴趣点,使广告客户切实感到这一主题对于扩大自身影响、促进经营发展大有裨益。同时必须做到有的放矢,目标广告客户越明确,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6个创收部室拓宽经营思路,实行“统分结合”的内部运营机制,即报社有策划则统一行动,共同“选择客户,培育市场;吸引客户,充实市场”。

二、加强品牌建设,拓宽创收渠道

在“营销即传播”的年代,站在媒体经营的高度,我们媒体是企业的战略资源,企业是媒体重要的战略伙伴。媒体与企业的关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由更多的讨价还价的博弈关系向全面的深度合作与战略联盟的共赢共荣的伙伴关系转变。如《房地产周刊》与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的合作,开展“免费赠送鄂东晚报”、“创建文明城,争做示范车”的大型公益活动,对双方品牌营销的深度开发是积极的、互惠的,也是经济的、有效的。

打造报纸品牌,提升广告信誉。发挥晚报品牌优势,利用晚报丰富的信息资源,即“有价值的延伸服务”,为企业决策和市场经营提供相关的服务,能够打造行业或系统的“市场链”和利益共同体平台。近几年,我们在经营上不再单纯地把目光仅仅局限于广告版面的销售上,而是充分发挥《鄂东晚报》的品牌优势,利用《鄂东晚报》重点读者的定位,为各级党政部门、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者服务的优势,采取行业重点突破的策略,将广告业务和公关策划结合起来,满足客户的诉求,通过各种公益性的活动,来塑造和提升其产品、商品的形象和知名度。

打造周刊品牌,拓展广告市场。近几年,我们的6个周刊,一部分以新闻为主的行业信息、政策和市场观察等稿件,为相应行业、企业提供信息,是免费的。主要是为读者提供相关的专项宣传报道和实用服务知识,吸引兴趣相同的读者群,方便企业、商家根据自己的目标市场,选择广告组合,帮助企业、商家总体把握推广成本和进度,便于快捷、有效地达到预期宣传目标。从某种角度讲,可以说每个周刊都链接整合了媒体和行业或领域的资源,使周刊成为该行业、产业展示自我和宣传的最佳平台。同时,也大大提升了鄂东晚报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打造栏目品牌,开发广告资源。报纸栏目虽有着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殊性,但作为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同样需要将自己的商品推销出去,因此营销手段不可或缺,而且在广告创收中重要作用日益显得突出。要树立报纸的品牌,就必须发挥单个栏目的品牌效应。不同的品牌栏目吸引不同口味的读者群,不同的读者群则吸引着相应的广告主。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栏目,决定着一份报纸是否能建立起品牌、赢得受众、争取广告商,从而在报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创收效益

广告是大众传媒生存、发展的“血液”,是传媒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变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广告市场总量是相对固定的,面对这块诱人的“蛋糕 ”,参与竞争的广告媒体都虎视眈眈,其中既有传统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以及户外广告,更有新兴媒体如互联网等。“粥少僧多”的局面势必使各类媒体都殚精竭虑地在广告市场中开疆拓土。面对这一形势,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思想观念,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增强策划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客户,让客户有信赖感,有依靠感,才能对你的广告计划言听计从,才能有机会为媒体赢得较稳定的广告源。

面向市场需求,加强社会活动策划。社会活动策划就是抓住社会的难点、热点、焦点等重大的社会问题,或围绕一个重大事件、一个重要节假日等,巧妙地与报纸广告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让广告主在报纸投放广告的目的。

面向广告客户,提供广告策划方案。广告主投放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广告效果,实现自己的的营销计划。企业花钱买效益,不是盲目投放,这就要求报纸广告人要精心为客户策划好每一个广告,让客户得到物有所值的回报,客户才会不断地增加对报纸的广告投放,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近几年,各创收部室创新服务形式,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经常为客户量身定做各种广告方案,通过强化服务工作带动广告收入的增长,获得了报社与广告客户的“双赢”,取得经济效益各社会效益的双重效应,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摘要:我们鄂东晚报社面对所处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而广告资源匮乏的情况,不断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创新经营模式,加大管理力度,优化服务质量,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资源整合、营销策划、打造品牌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广告经营保持了在规范中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自2006年以来,其纯收入年平均增长40%以上。

报社呼唤新型图片编辑机制 第4篇

关键词:图片,编辑,机制,建立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报社所接受, 特别是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 读者对图片新闻的需求无论从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比过去高了, 加之电视、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的快速发展, 给读者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视听享受, 在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报纸也不得不调整以往只重文字不重图片的编辑方针, 而更为注重报纸的图片编辑工作, 如何通过图片来美化版面, 如何用图片来传递新闻信息, 如何用图片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已成了各大报纸认真考虑的问题。现在, 几乎没有哪家报纸会会否认图片编辑的重要性, 实践也充分证明, 重视对新闻图片的编辑工作, 对于充分提升图片的新闻价值, 促进报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尽管大家都重视图片编辑工作, 但很多报社仍然缺少一个健康运行的现代图片编辑机制, 如何建立此机制, 我们下面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建立一个现代图片编辑机制

目前, 对于新闻图片的实际运作, 各报都有自己的做法。比较重视图片编辑的作用的报社, 如南方报社, 就设立了独立的图片编辑部门和图片总监的职位, 十分注重图片编辑部与其他各编辑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 遵循“图片领着新闻走”、“构建大图片采编格局”的编辑理念, 在图片新闻的宣传上进行宏观的指导和策划。但也有的报社对图片编辑的机制建设比较滞后, 图片编辑的工作依附于摄影部, 在编辑部和版面编辑面前, 只是充当一个收发照片、查找照片的“二传手”, 缺乏平等沟通的平台和话语权。由此, 造成报纸各版的图片采用更多的是依该版编辑的个人审美喜好而定, 整个报纸难以形成统一和谐的图片审美意趣。而且对图片的采用也缺乏统一的标准, 造成好坏图片参差不齐的局面。

这些问题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1、对“图文并重, 两翼齐飞”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图文并重, 指的是图片和文字在新闻报道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者不是主从关系, 而是平等关系。很多报社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 肤浅地认为图片只是为了美化版面, 甚至有时是为了填充版面, 或者单纯认为图片用得多, 用得大就是好。由此造成图文两张皮, 两者无法很好地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图片作为文字以外的另一种传递信息的符号的重要性被忽视。

其实, 图片传播具有信息接受的高效性, 实验表明人对图形、符号的反应与记忆有着较大差异, 其中对图像所传达的丰富信息接受的最为充分, 记忆也最为持久, 图像的瞬间性和直接性可让读者在瞬间接受相对完整的信息。而且图片相对文字符号而言, 不受读者区域语言和民族语言的局限, 不受大众文化水平高低的局限, 易于被大众理解和接收。

此外, 图片报道也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图像是最接近事物真实的视觉语言, 具有丰富的情感和高信任度, 最能打动读者。图片不仅能展示文字所描述的场景, 还能传递文字无法表达的隐含信息, 让干瘪的文字报道在与图片的结合下丰满起来, 进一步深化报道主题, 充分展示新闻报道的形象性、生动性与纪实性。

2、对图片编辑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这种偏差主要存在两方面:一是没有将图片编辑摆在和文字编辑同等的地位, 认为图片是文字的附属品, 没有给予图片编辑充分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二是将图片编辑工作环节完全置于新闻报道之后, 等摄影记者拍摄图片回来后才启动工作, 工作仅限于对拍摄的图片的挑选和编辑, 图片编辑对新闻摄影报道运行操控滞后, 工作极具被动性。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图片编辑工作必须开始在记者出发采访之前。新闻不可重演, 图片一旦拍摄失败, 后期无法弥补, 因此, 必须在前往新闻发生地拍摄采访前就做好前期的策划工作, 确保拍摄效果。越是重大的新闻, 图片编辑的操控就越要前移, 有时为了完成任务, 编辑甚至需要同记者共赴现场, 协作完成拍摄。

3、缺乏有力的组织和有效的沟通

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 新闻报道的文字采写、图片的拍摄和图片的编辑往往分工于不同的人员来完成, 如果缺乏一个专门沟通和协调的部门, 这三者将是分离的, 相互之间信息沟通不顺畅, 无法对同一新闻报道任务产生共识并采取一致的行为, 缺乏全局意识, 工作的局部性、孤立性和不确定性凸显。于是可能导致文字记者采写好的稿件找不到合适的照片来表现, 摄影记者拍摄的图片错漏了精彩画面, 或是图片编辑对图片的处理不到位等糟糕情况。

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 要确保报社图片编辑工作能正确并顺利地进行, 就必须设立一个独立运行的图片编辑机制, 对整个报纸的图片编辑工作进行组织和统筹。

二、如何建立现代图片编辑机制

20世纪80年代后期, 美国著名的传播研究机构波因特学院的报纸设计家马里奥·加西亚和罗伊·彼得·克拉克提出一个WED媒体工作模式, 该模式提倡写作 (Writing) 、编辑 (Editing) 、设计 (Design) 三位一体, 共同协作进行集体实践。模式中, 编辑和设计被放在与写作同等重要的地位, 图片编辑作为重要角色参与版面空间的设计和包装, 着眼于给读者呈现一个生动可读的版面, 带去愉悦的视觉感受。在这样的采编体系中, 图片编辑的价值才真正被重视和利用。受WED模式的启发,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如何建立一个现代图片编辑机制:

1、成立独立运行的图片编辑部门

有了独立的部门才有可能保证其独立的地位, 而不再是依附于别的部门, 才能更独立地开展工作。需组建与文字记者比例相当的摄影记者队伍, 聘请专业人员担任图片编辑, 并设图片总监职位。在国外, 一些大报都有专门的图片编辑工作室, 比如法国的《解放报》, 摄影部共有8位图片编辑。而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更是有十余名专职图片编辑和四十名左右的摄影记者构成该报庞大的视觉中心, 他们负责选题策划、采访安排、图片制作、文字撰写、版面设计以及相互之间的互动沟通等工作。为了有序工作, 图片编辑团队可以实行图片总监总体负责、各个编辑分工负责的制度。比如由不同的图片编辑负责不同的新闻板块、网络版、资料管理等。

2、建立完善的中央信息系统

完善的中央信息系统有助于图片编辑、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的相互沟通, 有效协作。譬如华盛顿邮报的中央信息系统就可以让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早晨在家喝咖啡时即可通过内部互联网得到当天文字记者所报选题的全部内容。文字编辑会找图片编辑申请派遣摄影记者随同采访, 摄影记者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合适的选题前往拍摄。基于这样充分的沟通和协作, 才有望实现图文交融、生动立体的视觉化新闻报道。

3、构建多渠道的图片获取系统

获取优质图片是图片编辑的第一要务, 如何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尽可能多的能满足读者和市场需要的图片, 除却自身摄影记者拍摄所得, 还需从多渠道获取图片资源, 如通过专业图片社、通讯社、行业网站、被采访单位和对象等渠道, 图片编辑部门需和这些渠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开拓更多的渠道, 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资源获取系统。

4、明确图片编辑的职责权利

(1) 结合本报定位, 制定统一的专业技术标准

了解本报定位, 了解本报目标受众的特点和需求, 在此基础上制定统一的专业技术标准, 以此作为图片的拍摄和选用标准, 改变图片在拍摄和编辑过程中的个人主观性和随意性。俗话说, 优秀的图片会说话, 立意鲜明、视角独特、比例和谐、画质清晰、主题深刻应成为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衡量图片好坏的基本标准。

(2) 组织指导摄影记者的工作

图片编辑应站在报纸整体传播和宣传角度组织指导摄影工作, 不仅要帮助摄影记者了解即将执行的摄影任务的新闻背景, 提示拍摄的角度并阐明图片可能的使用方式, 为摄影记者提供相关资料, 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拍摄图片的内涵, 还要从宏观上考虑整个版面的视觉张力, 在和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后勾勒出版面的呈现效果, 从而告知摄影记者所需图片的具体规格, 并指导他们如何把握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和美感。

(3) 对图片进行专业编辑处理

包括挑选图片、裁减图片、编辑图片文字说明、对图片进行合理摆放, 确认最佳位置和尺寸, 衡量版面的整体视觉效果等工作。

5、明确图片编辑所要具备的素质

作为报纸整体采编体系中重要的一个角色, 图片编辑的素质直接影响报纸的质量, 所以, 选择什么样的人担任这个角色, 非常重要。理想的图片编辑应该具有以下素质:

(1) 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并且知法懂法。对党中央和国家有关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融会贯通, 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观察、分析国内外各类重大新闻, 能准确把握选材的角度和方向。同时必须知晓法律, 如公民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在图片编辑工作中可能触及的法律, 编辑在日常工作中需做好把关工作, 防止侵权或其他相关法律问题的发生。

(2) 有较强的专业鉴赏能力。对所有重大新闻事件心中有数, 能按新闻摄影规律办事, 知道什么题材更适合新闻摄影报道, 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版面、什么位置、用多大篇幅及时刊发图片新闻。对所刊发图片的数量、规模及刊发后将要产生的社会反响有预见力, 可以宏观把握。并具有高水准的审美意识和视觉感应, 有独到的发现力和果敢的判断力。

(3) 有很强的策划能力。南方周末图片总监李楠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到:“如同摄影记者首先是记者其次才是摄影记者一样, 图片编辑首先是新闻编辑, 其次才是图片编辑。”也就是说, 图片编辑人员必须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和过硬的新闻功底, 对重大新闻题材、热点新闻题材、可连续报道的新闻题材, 能提前做有效策划, 由点到面, 先发制人。只有这样, 图片编辑才能给予摄影记者有效的指导, 才能充分证明肯尼斯·考伯拉所提出的“有效的报道摄影始于图片编辑, 而不是摄影记者。”

(4) 有很好的专业技术能力。能熟练地操作图片处理软件, 轻松驾驭图片编辑制作、版面设计编排等工作。

(5) 有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图片编辑要善于同摄影记者、摄影通讯员、摄影部门的领导、文字记者、版面编辑、主编、主管总编辑沟通、协调, 还要善于同电脑制版部门沟通、协调, 以确保新闻图片在版面上有最好的体现。

6、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建立图片编辑培训机制

制定保障图片编辑部门健康运行的规章制度, 明确图片编辑和图片总监的职责权利, 制定相关奖惩条例, 确保图片编辑工作分工合理, 确保编辑机制的运行有章可循。此外, 还需定期对图片编辑人员开展培训, 逐步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三、结语

作为形象报道的重要手段, 新闻图片以直观、形象的独特优势, 吸引读者视线, 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正如英国现代美术史学家贡布里希所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的时代, 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因此, 建立一个健康运行的现代图片编辑机制势在必行。也只有从报纸运行机制上进行必要的改革, 从机构设置和规章制度双层面保障图片编辑工作的独立性和话语权, 才能真正实现“图文并重, 两翼齐飞”。

参考文献

[1]许林:《报纸呼唤图片编辑》, 《新闻战线》, 2002年第5期。

[2]吕德一、孙京涛:《关于建立新型报纸图片编辑机制的思考》, 《新闻战线》, 2004年第7期。

[3]许林:《建立图片运行机制是大势所趋》, 《新闻实践》, 2004年第5期。

[4]张风、曹小彧:《华盛顿邮报的图片编辑》,《新闻与写作》, 2006年第2期。

新闻报社的战略管理 第5篇

关键词:新闻报社,战略管理,传统媒体,媒介竞争

一、引言

新闻报社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们获取资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因此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我国, 新闻出版行业在文化总产值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新闻出版行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这也使得新闻报社的生存越来越困难。因此, 要促进新闻报社的发展, 就要从行业本身的特点出发, 结合时代背景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 从而提升管理水平。

二、关于新闻报社战略管理的概述

新闻报社的战略管理主要是指为了促进报社的长远发展, 管理人员所制定的一系列战略计划与管理方针, 属于新闻报社内部管理的一部分。在这些计划与方针中包括战略分析、战略规划、战略控制等环节, 且这些环节能够优化新闻报社的管理方式, 促进新闻报社更好地发展。

三、新闻报社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一) 能够为新闻报社的发展制定明确的方向与目标

要实施战略管理, 首先需要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 包括短期、中期、长期的战略部署, 囊括了发展的各个阶段。实施战略管理能够为新闻报社的发展提供明确的目标, 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 能够为新闻报社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内部环境

新闻报社的战略管理深刻体现着管理的思想与内涵, 能够帮助报社员工树立远大的抱负, 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新闻报社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以及为报社的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三) 能够为新闻报社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市场定位

战略管理措施的制定, 是基于市场实情与报社的实际情况的, 能够反映出报社当前在市场中的定位;而报社管理者可以通过对目前市场定位的分析, 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运营战略, 实现新闻报社在现阶段的转型。

(四) 能够为新闻报社内部组织结构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依据

要实现新闻报社的战略管理, 就必须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 引进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重建内部组织结构;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与责任体系, 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与培训, 使之能够在工作中认真落实自己的职责, 积极转变工作态度, 做到全心全意为报社服务, 为新闻报社的长远发展注入活力。

四、新闻报社实施战略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 确立合理的运营机制, 实施运营战略

新闻报社的主要职能是服务人民, 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需要的信息, 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利润, 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因此, 新闻报社的发展必须面向社会、面向人民;新闻在宣传方面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 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客观性以及权威性。同时, 相关人员还要定期对消费者的消费结构进行调查, 依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制定出不同的运营战略, 构建“产—销—研一体化”的运营机制, 使报社的经营能够顺应市场的变化, 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二) 强化员工的品牌意识, 实施品牌战略

新闻报社的媒介产品主要是报纸。为了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报社必须在战略管理中制定合理的品牌战略, 打造具有知名度的报刊品牌, 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首先, 报社内部人员必须强化自身的品牌意识, 统一思想, 认识到实施品牌战略对报社发展的重要影响, 并鼓励员工提出有效的品牌战略措施, 深入挖掘品牌价值。其次, 要优化报纸的产品结构, 对报社所运营的不同报纸媒介进行调整, 以提升报刊的质量, 打造出高质的报刊品牌, 从而拓展品牌价值。最后, 要树立多品牌共同发展的理念, 对新闻报社的组织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 有效利用集团化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从而使报社的运营能够拥有更多的消费对象。

(三) 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 实施数字化战略

新媒体时代为新闻报社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同时也创造了发展机遇。报社管理者应当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对媒介产品的结构加以调整;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建立数字化的新闻信息战略库, 吸收新媒体的优势来打造相关的数字化平台;大力推广传统的报刊媒介, 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统一;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 从而达到优化信息资源的目的。

(四) 明确市场定位, 实施层次化的市场营销策略

报刊媒介的消费结构具有差异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人群对获取的信息类型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 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 报社管理者要根据消费不同的需求来优化产品结构, 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 从产品与服务的功能、质量、运营手段等方面出发, 制定层次化的市场营销策略。例如, 针对年轻的消费受众, 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可以侧重于娱乐、时尚、科技等版块的优化;而针对中老年的消费受众, 则应当偏向于社会、健康、国际等版块的优化。这样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 报社管理者在制定营销策略时, 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 以赢得不同年龄阶段消费者的好感, 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五、结语

在信息现代化的背景下,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 同时对信息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实施战略管理是报社发展的必要途径。新闻报社的管理者必须明确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从社会发展趋势与报社发展的实际出发, 从报社运营、品牌打造、数字化信息库的构建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着手, 制定综合性的发展战略, 为新闻报社的运营与长远发展提供必要指导, 最终实现优化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志国, 盛浣菲, 宋迪.媒体信息的新数字化征途[J].中国传媒科技, 2009 (06) :20-35.

[2]刘霞.报社管理控制工作初探[J].中国市场, 2012 (44) :29-30.

[3]韩景顺, 秦燕生.加快报社管理信息化建设[J].新闻战线, 2004 (01) :40-41.

华为助力甘肃日报打造“智能报社” 第6篇

甘肃日报社是甘肃省委机关报社,《甘肃日报》也是甘肃省内惟一一份覆盖全省的综合性党报。报社网络经历10余载的发展,现覆盖办公区、家属区、印刷厂区,承载报社OA办公、采编、印刷等各大类应用系统,为省日报社和各子报提供信息服务。

报社各类应用系统对信息化的依赖越来越强,信息化建设成为报社业务发展的重点工作,园区网络的状况关系到报社的正常运行。随着报社业务系统数据量的激增,ERP核心系统使用虚拟化技术,虚拟机之间频繁交互导致数据中心横向流量增加;采编业务对网络带宽要求越来越高,原有数据中心千兆网络已经成为业务瓶颈;无线办公需求和安全权衡,网络运维难、故障定位难问题,原有的园区网面临了极大的挑战。

针对报社面临的网络问题,华为公司首先配合客户对全网进行了系统化评估,根据梳理出来的问题点,制定出有效的满足甘肃日报社业务需求的全新网络解决方案,有以下几个亮点:

在网络架 构方面 , 采用CSS2+SVF方案,构建无环网络,简化网络架构。实现有线设备无线化管理,接入设备即使插即用,使用华为园区控制器controller将设备配置模板集中下发,大大降低了运维难度;按照互联网接入、核心、办公、家属等进行合理的网络分区,使用统一的e Sight网管平台,对全网进行统一管理。

在无线网络建设方面。甘肃日报社网络采用华为敏捷交换机S 1 2 7 0 0网络交换 机 , 其随板A C融合了独立的AC和以太交换为一体,整机提供高达T bit/s的无线数据转发能力,实现有线无线认证统一,数据转发统一,配置管理统一,数倍提升管理AP数和接入用户数。同时,采用华为controller对无线用户进行管理,提供办公用户+访客方式,满足不同的无线需求。业务随行功能,可保证园区用户随时随地可以自由灵活地接入网络,且不影响网络体验。

在网络统一运维方面。华为提供强大先进的e Sight网管,不仅可对自身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也可对现有的H3C、思科等主流厂商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华为提供随路故障检测技术i PCA(网络包守恒算法),可逐段检测园区网核心、接入各段的网络指标,并能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具体某块单板的某个端口,甚至定位到芯片级别,故障定界精准快捷,进一步增强客户网络管理故障定位能力。敏捷交换机S12700部署业界唯一交换网硬件集群技术CSS2,集群设备直接由交换网间的硬件通道互联,创新主控1+N备份,4us超低跨框时延,实现了跨设备的链路冗余备份,使系统可靠性保障更上一层楼。

在甘肃日报社数据中心出口部署华为USG9520防火墙设备作为云数据中心安全网关,对核心业务进行精准防护;提供40GE接口与核心互联,进一步提高保证数据中心网络通畅性;针对不同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处理策略,防护网络中带宽拥塞型攻击以及基于用户正常应用的攻击行为,保证进入数据中心内部的流量安全可靠,为报社核心业务提供精准防护。

针对家属区用户管理,敏捷交换机S12700融合PPPo E功能,对家属区实现精细化管理运维,同时与办公区进行相应的策略隔离,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性。

此外,作为近两年业界发展的热点SDN通过此次改造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应用实践。通过应用敏捷网络解决方案对报社网络进行升级,甘肃日报社的网络核心采用了基于华为以太网络处理器ENP芯片的业界首款敏捷交换机S12700,其灵活的全可编程架构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园区网络要求和SDN演进。

如何提高报社记者新闻采编能力 第7篇

一、如何提高新闻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

新闻采编工作包括新闻采访和对新闻材料的编辑与整理, 因此, 提高新闻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可以从提高新闻记者的新闻采访能力和新闻编辑能力两个方面入手:

(一) 提高新闻记者的新闻采访能力

新闻记者的新闻采访能力关系到新闻记者对新闻素材的采集, 要提高新闻记者的新闻采访能力,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关注时事, 追新求异。新闻的价值在于体现“新”, 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能够在复杂多变的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捕捉新闻。另外, 在平时的采访过程中, 要多看, 多学, 关注不同领域的新动态, 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内容, 进而开阔采访眼界, 扩宽采访范围, 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第二, 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解,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记者根据采访任务在采访之前要先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解, 以便针对采访对象做好相应的采访计划。在此过程中, 记者一定要亲临现场做好事件调查, 在一些突发情况下,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采访计划进行调整和变更。第三, 采访过程中要多进行换位思考, 多为他人考虑。采访是一门技巧, 也是一门艺术, 采访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记者具备丰富的采访经验, 还需要记者练达人情。正式进入采访之前, 记者可以先与受访人进行沟通, 记者自身要克服不良的工作情绪, 站在被访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把自己当作被访人, 用心体会被访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 争取最大限度地从被访人身上挖掘最有价值的新闻点。第四, 记者采访过程中注意与被访人进行非语言的交流。非语言交流包括肢体、动作等语言。记者在采访时, 要注意观察被访人的表情、眼神、肢体动作表现, 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访人的心理状态, 有时这些对记者来说也是一个暗示。在一些特殊的采访环境下, 记者可以借助一些非语言动作与被访人进行非语言交流达到自己的采访目的, 从而维护双方的利益。第五, 创新新闻采访的形式。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 要注意营造采访画面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这个可以借助一定的手段增强画面的可视性。在新闻采访的形式上, 可以采用单独对象采访和群体对象采访交叉的形式进行, 这样做可以增加采访信息的含量, 提高信息质量。

(二) 提高新闻记者的新闻编辑能力

新闻编辑是对收集而来的新闻素材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 记者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 在新闻采编工作中, 有必要提高记者的新闻编辑能力。提高新闻记者的新闻编辑能力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第一, 培养记者对新闻的敏感度。新闻敏感度也就是新闻记者能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对新闻素材的价值性进行判断, 并敏锐地捕捉到隐匿于新闻背后的价值, 挖掘出新闻现象背后的真相。对新闻记者来说, 要具备对新闻的敏感性, 除了接受新闻工作培训外, 也要充分发挥内在作用, 调动自己的思维性能。平时的新闻编辑工作中, 新闻记者要善于利用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培养自己对新闻的敏感度, 对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进行充分挖掘, 在新闻编辑中最大限度地还原事实真相。第二, 提高新闻记者判断和运用新闻价值的能力。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 一定能够对新闻的价值进行准确判断并加以利用, 而新闻编辑工作对新闻记者的基本要求就是对新闻价值以及其具体类型进行准确判断。因此,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 必须熟练掌握与新闻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新闻工作当中。在日常工作中, 新闻记者要不断培养并完善自身的职业技能, 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利用自身掌握的新闻理论知识培养。第三, 培养新闻记者捕捉新闻本质现象的能力。新闻记者在对新闻素材进行编辑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透过新闻现象表面挖掘新闻的本质。很多情况下, 新闻记者采集到的新闻素材都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因此, 新闻记者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 克服主观障碍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而进一步挖掘出新闻背后的价值。第四, 提高新闻记者对新闻素材的积累和筛选能力。新闻编辑就是为了对新闻素材进行再加工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因此, 新闻记者在平时的新闻编辑工作中, 要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多收集一些好的素材。新闻来源于生活, 贴近人们生活的新闻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因此, 收集的新闻素材要贴近人们的生活, 反映大众的心声。另外, 记者要学会对新闻素材进行筛选, 因为新闻编辑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大众服务的, 所以记者对新闻素材进行筛选的时候以百姓关注的焦点为依据。

二、总结

新闻媒体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新闻媒体的重要性, 新闻采编也成了一项必要的工作。在新闻采编工作中, 新闻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直接影响着新闻采编工作的进行。因此, 要从提高新闻记者的新闻采访能力和新闻编辑能力入手来提高新闻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 进而促进报社媒体中新闻采编工作的顺利进行。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 新闻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而新闻采编作为新闻媒体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新闻媒体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新闻记者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 新闻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对新闻采编工作有着直接影响。鉴于此, 提高新闻记者的新闻采编工作能力也就成了新闻媒体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采编,采编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剑熔.试析基层记者如何提高新闻采编能力[J].传播与版权, 2015 (04) .

[2]刘伟功.电视台新闻记者提高新闻采编能力的策略分析[J].科技传播, 2014 (05) .

[3]庆格勒图.探讨电视台新闻记者如何提高新闻采编能力[J].经济研究导刊, 2015 (12) .

上一篇:电视剧首播下一篇:煤层气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