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成本管理范文

2024-06-16

存货成本管理范文(精选12篇)

存货成本管理 第1篇

一般来说, 当存货发生实物流转后, 也就产生了成本流转。理论上, 存货的成本流转额按照会计上按成本计价的原则, 应当等同于购入实物的成本额, 但在实际工作中, 医院单位存货品种繁多, 如西药、中成药、草药、医疗耗材、后勤物资等, 流转额非常大, 成本流转额很难完全匹配实物流转额。因此, 在发出存货时, 就要按照一定的计价方法来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最终目的使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尽可能接近存货的采购成本, 使因采用的成本计价方式的不同而对医院利润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减少对医院正常运营的影响。

基本上, 存货发出时有两种成本计价方式, 实际成本计价法和计划成本计价法。前者又包括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五种计价方法, 后者包括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软件工程师在设计存货管理软件前, 要结合这几种成本结转方法的管理特点和计算机管理的优势, 综合考虑。一般说来, 这几种方法在软件设计中都应该提供, 医院用户在使用软件时, 自行选择适合于本单位使用的成本结转计价方法。

现在市场上相对成熟的存货管理软件, 如协力商霸、速达、用友、浪潮等, 往往仅提供一种成本结转方法即移动加权平均法。这是一种平均价格, 这种管理模式, 一般的进销存企业尚可使用。但如果对购入成本相当敏感, 对成本核算要求极高的医院, 这样的软件就显得不足了, 如目前现代企事业管理中广泛流行的成本管理, 其对成本极为敏感, 如在医院, 仓库存储部门要对各医疗科室领用的各种存货成本进行精确计量, 因此必须采用成本计价的另一种方法——个别计价法。

因为用户需求的多样化, 在开发软件前, 就要仔细调研, 对会计管理学要有相当理解, 这样开发出来的存货管理软件, 才既有功能上的完整性, 又具有充分的适应性。针对常用的成本结转方法, 作一个简单介绍。

⑴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先购入的存货先出库, 其成本属于实物成本, 计算机处理时成本价格应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 其单位成本价格应不具有可修改性, 出货时由用户只录入出货数量, 不录入成本单价, 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成本单价。为此, 计算机必须按时间先后顺序良好的记录购货数量及成本额。该方法出货成本是按最早的购货价格确定的, 用户不能随意挑选存货价格以影响当期利润, 因此其存货成本最接近现行的市场价格, 能较好的反映资产负债表存货的价值。

⑵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后购入的存货先出库, 和先进先出法一样, 其成本应由计算机自动分析获得, 其单位成本价格应不具有可修改性。为此, 计算机必须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购货数量及成本, 出货时由用户录入出货数量, 不录成本单价, 由计算机按照和先进先出法相反的顺序分析获得成本。该方法出货成本是按最近的购货价确定的, 用户也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影响当期利润, 但是因为后期的价格在正常情况下可能较早期高, 因此计价成本可能较高, 故可使本期利润降低, 但该方法符合会计上稳健性的原则。

⑶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对出货成本进行个别计价, 适合于对成本相当敏感的企业, 如大型医院, 存货部门购入存货后, 要由各部门领用, 在成本核算较严格的情况下, 各部门的领入成本直接和效益奖金挂钩, 这时候必须对成本进行个别计价, 即必须按照部门需要的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计价。在计算机处理上, 必须使用户既能录入数量, 又能录入成本单价。该方法最接近会计上按成本进行计价的原则, 但相对也比较复杂, 即使采用计算机, 工作量可能也比较大, 适应于一般不能互换使用的存货或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格较高的产品。

⑷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它是根据期初存货结存和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和进价成本, 于月末一次计算存货的全月加权平均单价, 以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成本。这种方法必须到月底才能获得成本价格, 和计算机即时即得的管理特点相违背, 因此没有采用其管理的必要性。

⑸移动加权平均法:这种方法因为其简单性, 是计算机软件设计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软件工程师在设计存货管理程序时, 都采用这种管理方法, 他可能不知道这种管理方法的会计学名称, 但都采用该方法的管理思路。这种方法, 在入库时, 计算机增加存货的库存量和库存额, 在出库时库存额除以库存量即为单位成本。该方法是手工管理下非常繁琐的一种方法, 但在计算机管理下却是程序设计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因此所有的软件供应商都把这种方法作为存货管理的最重要的方法乃至惟一。

⑹计划成本法:这种方法按计划成本进行度量, 在每一种产品上设置该产品的单位计划成本额, 出库时由计算机自动获得该成本。计划成本法计划成本额的确立需要相当的可操作性, 必须建立在充分调研使之具有充分的可行性的基础之上, 但确立的存货计划成本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不具有可操作性, 因此在存货管理软件中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并不多见。

⑺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前期实际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 并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由计算机计算出上期毛利率, 然后算出出货成本, 用户只需录入数量。零售价法是指用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计算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和加权平均法一样的弊端, 是一种由月末推算月初的管理方法, 并不适合用计算机来处理。

存货管理制度 第2篇

第一章 总述

第1条 目的。为了使存货具有合理库存,减少存货损失,提高存货质量,规范存货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

采购计划提出及实施。外购时,首先由用料部门提出用料计划,由分管领导和公司负责人审批,供应部门负责实施采购。第3条 验收管理制度

1.质量管理部门和相关使用部门对所购货物或劳务等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证明。

2.验收人员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向采购部或有关部门报告,采购部或有关部门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货物的验收由质量管理部门主导,会同仓储部门、使用部门和采购部共同验收,对收到货物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验。第4条 收货准备。

1.货物验收人员在采购部门转来已核准的“订购单”时,按供应商、货物交货日期分别依序排列,并于交货前安排存放的库位以方便收货作业。2.对于需要按重量、长度、体积等方面计量的物资,应借助称重仪器、检测工具、容器等进行试测验收,不得虚估。

第5条 待验货物处理。已经到货、等待验收的货物,必须在商品的外包装上贴上货物标签并详细注明货号、品名、规格、数量及到货日期,并且应与已验收的货物分开储存,并规划出“待验区”以示区分。第6条 实施验收。

1.货物到货后,货物验收人员应会同使用部门根据“装箱单”、“订购单”、“合同”等采购文件核对货物名称、规格并清点数量或过磅、测量重量,并将到货日期及实收数量填入“订购单”。同时,验收人员填写验收报告单并在上面签字。

2.质量管理部门应当使用按顺序编号的验收报告,对那些没有对应采购申请的商品或劳务,一律不得签收。

3.质量管理部门验收完毕后,对验收合格的商品或劳务应当编制一式多联、预先编号的验收证明,内容包括供应商名称、收货日期、货物名称、数量和质量以及运货人名称、原购货订单编号等,作为验收商品或劳务的依据,并及时报告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

4.验收过程中如发现所载的货物与“装箱单”、“订购单”或合同所载内容不符,应通知办理采购的人员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5.验收过程发现货物有倾覆、破损、变质、受潮等异常情况而且达到一定程度时,验收人员应及时通知采购人员联络公证处前来公证或通知供应商前来处理,并尽可能维持其状态以利于公证作业。

6.公证单位或供应商确认后,验收人员开立“索赔处理单”呈部门负责人核实后,送财务部门及采购部门办理。第7条 超交处理。

1.交货数量超过订购量的部分应退回供货商。

2.属于自然溢余的,由物料管理部门在收货时在备注栏注明自然溢余数量或重量,经请购部门主管同意后进行收货,并通知采购人员。第8条 短交处理。

交货数量末达到订购数量,以要求补足为原则,由验收人员通知采购部门联络供应商进行处理。第9条 急用品验收。

紧急货物到货后,若尚未收到“请购单”。验收人员应先与采购部核对,确认无误后,按收货作业办理。第10条 货物验收规范。

质量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货物的重要性及特性等,适时召集使用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所需货物制定“货物验收规范”作为采购及验收的依据。第11条 货物检验结果处理。

根据不同检验结果可做以下两个方面处理。

1.检验合格的货物,检验人员于外包装上贴上合格标签,仓库人员再将合格品入库定位。

2.验收不合标准的货物,检验人员应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于“材料检验报告单”上注明不合格原因,经负责人核实后通知采购部门送回货物,办理退货。第12条 退换货作业。

1.检验不合格的货物退货时,采购员应开立“货物交运单”并附有关“货物检验报告单”呈采购经理签字确认后办理退货。

2.货物需要更换的要与供方协商解决,需要增减货款的要在付款前或有效承付期内通知财务部门。

3.对于已付款但货物在保修期或保质期出现质量问题的要负责联系维修或索赔,索赔收入连同赔偿物品清单及赔偿原因说明等全部上缴财务部门。第二章 入库管理

第1条 购进原材料等存货,入库前必须办理入库手续。1.核对实物规格、型号,生产单位与采购合同一致。2.观察包装完好程度,并清点实物数量。3.进行实物质量检查。4.填制“入库单”一式三份。

第2条 存货入库按实收数量计算,并在实物账卡上进行记录。

第3条 仓库工作人员对所有入库货物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和控制。

第4条 仓库工作人员全面掌握仓库所有货物的贮存环境,堆层、搬运等注意事项,以及货品配置(包括礼品等)、性能和一些故障及排除方法。

第5条 对于已售产品退货的入库,仓储部应根据销售部填写的产品退货凭证办理入库手续,经批准后,对拟入库的商品进行验收。因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的退货,应分清责任,妥善处理。对于劣质产品,可以采取修理、报废等处理措施。

第6条 搬运人员在货物搬运完毕后,不得在仓库逗留。

第7条 同类型的货物,不同批次入库要注意分开摆放。

第8条 贮存在仓库的货物,按照货物的品牌、型号、规格、颜色等分区归类整洁摆放,在货架上作相应的标识,并制作《仓库货物摆放平面图》,张贴在仓库入口处。

第9条 入库储存商品、材料、物资等应按指定的货位(地点)分类、分品种堆放,并标明品名、规格、型号、款式、尺码、数量、质量(等级)、产地、单位,要求堆放整齐,便于清查、取货。第10条 存货的存放和管理应指定专人负责并进行分类编目,严格限制其他无关人员接触存货,入库存货应及时记入收、发、存登记簿或存货卡片,并详细标明存放地点。

第11条 仓库工作人员根据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出入库情况、包装方式等规划所需库位及其面积,以有效利用库位空间。

第12条 库位配置应配合仓库内设备(例如消防设施、通风设备、电源等)及所使用的储运工具规划运输通道。

第13条 根据销售类别(如成品储存区与退货区)、原材料类别对仓库存货进行分区存放,收发频繁的成品需在进出便捷的库位存放。

第14条 将各类存货依品名、规格、批号划定库位,标明于“库位配置图”上,并随时显示库存动态。相同规格品名的存货不能放在两个仓库内。

第15条 存货堆放根据不同存货的包装形态及质量要求设定堆放方式及堆积层数,以避免存货受挤压而影响质量,存放高度不能超过×米。

第16条 存货应于每一库位设置货卡标示牌,标示其品名、规格、单位包装量、库位数量。每次进出货,及时更改存量,做到卡账货相符。依配置情况绘制“库位标示图”,悬挂于仓库明显处。

第17条 对不良品设专区摆放整齐,每箱装有清单,载明产品数量、名称、收回原因及经办人,待销售部批准后予以处置。

第18条 仓库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所有入库人员均需按照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必须在仓库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进出仓库,并遵守仓库管理制度。

第19条 所有人员不得携带能够容装手机或配件的包装物品(如手提包、纸袋等)进入仓库,确需带入的,须允许仓库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第20条 库房设施必须符合防火、防盗、防潮、防尘标准,货架应达到安全要求。

第21条 仓库工作人员应定期或随时检查存货的防水、防火、防盗安全设施。检查时,发现易燃、易爆危险存货,应立即采取措施,存放到安全场所,予以隔离。

第22条 保持仓库环境卫生和过道畅通,并做好防火、防潮、防盗等安全防范的工作,学会使用灭火器等工具,每天下班前须检查各种电器电源等安全情况。

第23条 任何人员不得在仓库内吸烟、用餐,不得将水杯、饭盒、零食等带入到仓库。

第24条 严格遵照存货对仓库的贮存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等)进行贮存保管,定时对存货进行清洁和整理。

第25条 仓库工作人员按照财务要求及时记录所有货物进出仓账目情况,每天做好盘点对数工作,保证账目和实物一致。

第26条 仓库工作人员不得挪用、转送仓库内的任何物品,其他人员需要到仓库借用货物的,必须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

第27条 仓库、贵重物品的钥匙由仓库工作人员专人保管,不得转借、转交他人保管和使用,更不得随意配制。

第28条 仓库物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存放,每种存货应挂卡片,标明品名、规格、型号、产地、单位等,并标明现存数量。

第29条 保管员应随时检查存储的存货是否过期变质、残损、超储积压、短缺、包装破损,如有发现,保管员应及时报告主管人员,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30条 存货账目的范围包括入库单、出库单、存货明细账以及台账等。第31条 所有出入库物资,均需按品种登记入库单和出库单,并将收、发数量登记后结出余额,随时与实存数量进行核对,并做到卡实相符。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纠正处理。

第32条 仓储部对入库存货建立存货明细账,详细登记存货类别、编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计量单位等内容,并定期与财务部就存货品种、数量、金额等进行核对。

第33条 存货明细账记录应有合法依据,凭证必须完整无缺,记账时应遵守以下记账规则。

1.入库单记“收入”,出库单记“发出”,相关资料作为其附件,分别顺序编号,作为记账索引号,按月装订成册,以便日后查询。

2.账页不准撕毁,遇有改错,可以划红线加盖私章订正。账面记录,严禁挖、补、刮、擦和使用涂改液。

3.账面记录采用“永续盘存制”,每次发生增减变动,及时计算结存余额。4.启用账簿,应在账簿封面载明企业名称、年度,在启用页内载明账簿名称、启用日期,由记账人员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公章。

5.调换记账人员时,应注明交接日期,并由移交人、交接人签名或盖章。第34条 存货明细账是记录实物的收入、发出、结存情况的重要账册,必须按品种、规格登记,妥善保管,年终装订成册,至少保存五年。

第35条 存货明细账不得随意修改,如确需修改存货明细账,应当经有效授权批准方可进行。第36条 仓库工作人员应每日及时登记台账,并于次日11:30前将库存日报表交财务等相关部门。

第37条 仓库工作人员每月定期同财务部会计核对出、入库单和明细账、台账,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1.商品入库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例如安排货位、准备苫垫用品和搬运工具、检验度量衡器具,组织好收货人力等,还要准备好商品标签。

2.按实际质量认真填写《入库单》,对《入库单》的外购地、入库时间、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交货人、承包人和验收入库等应逐一填写,不得漏项。

3.对于外购物资数量短缺、品种质量不符合要求者,由采购人员负责更换。4.拟入库的自制存货,生产部门应组织专人对其进行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产成品才可以作为存货办理入库手续。

5.由生产车间发出至客户、实物不入库的产成品,以及采购后实物不入库而直接发至使用现场的外购存货,应当采取适当方法办理出、入库手续。

6.对于已售商品退货的入库,仓库部门应根据销售部门填写的产品退货凭证办理入库手续,经批准后,对拟入库的商品进行验收。因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的退货,应分清责任,妥善处理劣质产品,可以选择修复、报废等措施。

7.保管员应设置各种存货保管明细账,并根据出入库单进行账簿登记,经常与财务核对账目,实地盘点实物,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物资要堆放整齐,标签清楚,存放安全,保管员对存货的安全和完整负责。

第三章 存货领用管理制度

第1条 为了对存货领用过程进行规范和控制,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各类原材料和辅助材料仓库存货的领用管理。第3条 企业材料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所需材料的领用。

第4条 生产部等材料使用部门领用材料,须填写领料申请单并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并凭借经过审批的领料申请单到仓库领料。超出存货领料限额的,应当经过特别授权。

第5条 领料申请单应填明材料名称、规格、型号、领料数量、图号、零件名称或材料用途,并经车间负责人签字。属计划内的材料应有材料计划,属限额供料的材料应符合限额供料制度,属于必须审批的材料应有审批人签字。

第6条 仓库工作人员对领料申请单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材料的用途、领用部门、数量以及相关的审批签字信息等,审核无误后,才能发料。

第7条 领用材料时,领料人必须同发料仓库工作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当面点交清楚,并在领料申请单上签字。

第8条 材料仓库按“先进先出,按规定供应”的原则发放材料。发料应坚持核对单据、监督领料、汇总剩余材料库存量的原则。对由于违规发放材料造成材料失效、霉变、大料小用、优料劣用以及差错等损失,仓库工作人员除承担全部经济损失外,还要接受行政处分。

第9条 材料仓库工作人员根据材料领用情况,编制材料出库单,并在出库单上加盖“材料发讫”印章,同时需由仓库库管员签章。

第10条 仓库工作人员应妥善保管所有发料凭证,避免丢失。第11条 仓库工作人员及时将材料领用的单据交财务部。

第四章 存货发放管理制度

第1条 为了规范存货发放管理,确保存货发放秩序和授权审批流程的执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成品仓存货的发放管理。

第3条 成品仓库工作人员在接到销售部开列、财务部确认并加盖财务印章的出货单或调拨单后,首先明确产品规格、型号、等级、数量等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凭出货单或调拨单到仓库核对产品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发货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组织发货。

第4条 成品仓库工作人员根据调拨单、领料单等发货指令发出存货之前,必须填制出库单,出库单是报告仓库已按发货指令将存货发出,并办妥交接签字手续的程序性凭据。凡未办理出库单手续者,一律不得发货。

第5条 出库单的运作程序 1.本单一式四份。

2.完成出库单全部内容,确属不必填的内容,需盖章确认。3.发货并经清点完毕,应及时加盖“存货已全部发出”章。4.仓库内所有存货,没有调拨指令,均不准出库,禁止以白条抵库。第6条 数量不确定产品的发放

1.若客户要求出货数量以实际装车数量为准,由销售部开具无产品数量项目的《出货通知单》,并由销售部经理签字确认,仓库工作人员接到《出货通知单》后组织发货。

2.产品全部装车完毕后,仓库工作人员签字确认并填写装车数目,交由销售部开《发货单》。

第7条 成品仓工作人员需现场跟踪存货的发放过程,严格按照出货单或调拨单发货,严禁仓库工作人员随意改变产品的型号、编号、等级等不符合客户要求的信息,严禁不符合质量、包装等要求的产品装车发出。

第8条 产品装车时,成品仓工作人员必须协同客户对产品数目、质量清点确认,核准后应经两名发货人员与客户同时签字确认。

第9条 成品仓工作人员在装车过程中应尽力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产品损失,对于确已发生的损失,由责任人按出厂价照价赔偿。

第10条 由于客户领货人员工作不当造成的产品损失,由仓库工作人员通知销售部由责任人或客户照价赔偿。

第11条 在产品发货过程中,若因破损数量多需要生产车间补充产品数量时,必须由成品车间主任签字后方可予以补损。

第12条 若客户因特殊原因进行“先开单,后提货”,提货有效期为7个工作日。但提货不得跨月进行。每月26日结账日成品仓工作人员应及时与销售部联系并提请客户注意《发货单》的时效。

第13条 禁止非成品仓库人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入成品库翻拿成品,成品库内所有在库成品需办理出库手续后方可发出;否则,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责任人自行负担。

第14条 成品仓工作人员对存货发放过程进行记录,及时将出库单等表单送交财务部,并于次月5日前汇总交到财务部,并抄送销售部。

第五章 仓库调拨管理规定

第1条 为了规范企业总仓和各分仓之间的存货调拨业务,确保调拨有序、合理,节约调拨成本,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所辖不同成品仓库之间存货的调拨管理。第3条 分仓库必须从总仓调货,不得直接从其他供货单位采购商品,分仓与分仓之间不得直接调货,分仓与分仓之间调货必须要有总仓调货指令方可进行。

第4条 企业统一拟订调拨申请单格式,分仓库根据商品库存量及市场销售形势,填写调拨申请单(一式两联),一联由分仓库保存,一联传真到商务。

第5条 分仓库调入商品时应及时清点并办理入库手续,在调拨单上签字确认。每隔一星期与总仓库核销调拨清单。

第6条 分仓库销售商品时手工填写销售预算清单和出库单,每星期汇总出库单和销售发票,报企业仓储部和财务部记账,滞后上报出库单、销售发票,造成仓库管理混乱的,企业将予以处罚。

第7条 企业总仓库根据分仓库提供的销售出库单补输销售订单,并关联生成发货单和出库单,报企业财务部入账。

第8条 各分仓库应严格按照要求及时、准确记录库存商品账。第9条 分仓库每日应盘点库存商品并向总仓库报送库存日报表。第10条 总仓库不定期对各分仓库进行抽查盘点,账实不符的予以通报处理。

第六章 存货盘点。

第1条 目的

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及时掌握企业存货、财务及财产的准确数量,保证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也使盘点工作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 原则

1.真实:盘点所有的点数、资料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作弊或弄虚作假,掩盖漏洞和失误。2.准确:盘点的过程要求准确无误,无论是资料的输入、陈列的核查、盘点的数目,都必须准确。

3.完整:所有盘点过程的流程,包括区域的规划、盘点的原始资料、盘点点数等,都必须完整,不要遗漏区域、遗漏商品。

4.清楚:盘点过程属于流水作业,不同的人员负责不同的工作,所以所有资料必须清楚,人员的书写必须清楚,货物的整理必须清楚,才能使盘点顺利进行。

5.团队精神:盘点是企业全体人员都参加的核查货物的过程,为缩短盘点时间,企业各个部门都必须有良好的协调配合意识,保证盘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第3条 职责划分

1.总盘人:由总裁或仓库部经理担任,负责盘点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督查盘点工作的有效进行及盘点异常事项的处理。

2.主盘人:由仓库部经理或主管担任,负责盘点工作的推动及实施。3.盘点人:由仓库部门人员担任,负责盘点工作。4.会点人:由财务部门指派专人担任,负责盘点记录工作。5.协点人:由经营部门担任,负责盘点材料物品的搬运及整理工作。6.监点人:由总裁室派人担任,亦可根据实际情况由总盘人授权专人担任,监督盘点工作。

7.协调人:为配合盘点工作的有效进行,各有关部门应指派专人负责盘点工作,盘点工作结束后,其职责自然消失。第4条 存货盘点

存货盘点主要指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的清查核点。第5条 盘点的方式

存货盘点一般包括四种盘点方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盘点方式一览表

盘点方式

相关说明

主要是指在月末、年中、年底的固定日期盘点,它能够对库存的货物进行全面的盘点,盘定期盘

点准确性高,但是盘点时必须停止仓库作业。从时间上划点

根据所采用的盘点工具不同,可以分为:盘点分

单盘点法、盘点签盘点法、货架签盘点法等

临时盘点 全面盘从工作需要点 上划分 部分盘点

第6条 年中、年终盘点

1.年终、年中盘点原则上应采取全面盘点方式,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全面盘点时,应呈报总裁核准后,可改变其他方式进行。

2.盘点期间原则上暂停收发物料,对于各生产单位在盘点期间所需用料的领料,经相关领导批准后,可以做特殊处理。

3.盘点应按顺序进行,采取科学的计量方法,每项财物数量应于确认后再

对有关商品的库存进行盘点 对柜组全部商品逐一盘点 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随时进行 进行下一项盘点,盘点后不得更改。

4.盘点物品时,会点人应依据盘点实际数量作详实记录。盘点人应按事先确定的方法进行盘点,协点人应大力配合盘点工作,监点人要做好监察工作。5.盘点结果必须经各有关人员签名确认,一经确认不得更改。

6.盘点完毕,盘点人应将《盘点统计表》汇总并编制《盘存表》,《盘存表》一式两联,第一联由经管部门自存,第二联送财务部门,供核算盘点盈亏金额。第7条 月末盘点

对月末的存货,由经管部门及财务部门实施盘点。第8条 临时盘点

1.临时盘点由总裁视实际需要,随时指派人员抽点。

2.临时盘点原则上不应事先通知经营部门,组织工作可适当简化。3.盘点的技术要求同年终、年中盘点。

4.抽查盘点工作结束后,盘点小分队应出具抽查盘点报告,同时对盘点中注意事项的内容和库存管理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及隐患进行文字阐述。5.盘点小组的报告经分部财务部审阅后,根据盘点报告反映问题的重要程度分别采取上报总部领导审批、自行组织调整或账务处理。第9条 盘点时应将相应的记录填在盘点单据上。

第10条 盘点票面不得随意更改涂写,更改需用红笔在更改处签名。第11条 初盘完成后,将初盘数量记录于《盘点表》上,将盘点表转交给复盘人员。

第12条 复盘时由初盘人员带复盘人员到盘点地点,复盘人员不应受到初盘的影响。第13条 复盘与初盘有差异者,应与初盘人员一起寻找差异原因,确认后记入《盘点表》。

第14条 抽盘时可根据盘点表随机抽盘或随地抽盘。

第15条 盘点工作必须统一领导,事先制订计划,做好组织工作。第16条 负责盘点的有关人员在进行盘点前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及工作任务,事先做好准备。

第17条 盘点工作要连续进行,原则上负责盘点各有关人员不准请假,若有事需离开,应事先请假,获准后方可离开,各有关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第18条 所有盘点事项都以静态盘点为原则。

第19条 盘点应精确计量,避免用主观的目测方式,应于确定每种商品的数量后再继续进行下一项,盘点后不得随意更改。

第20条 盘点使用报表内所有栏目若有修改处,须经盘点有关人员签认后生效,否则应追究其责任。

第21条 盘点数据必须真实、可靠,盘点方法必须科学,程序必须规范。第22条 盘点开始至工作结束期间,各组盘点人员均受盘点负责人指挥监督。

第23条 盘点过程中发现问题或遇到困难,需及时汇报。

第24条 盘点时,会点人均应依据盘点人实际盘点数,详实记录于《盘点统计表》,并于该表上互相签名确认无误,对于差异较大的商品必须进行复盘;盘点完毕,盘点人应将《盘点统计表》进行系统录入。

第25条 盘点结束后由各组负责人向主盘人报告,经核准后才能离开岗位。第26条 盘点报告必须及时完成。第27条 在盘点各项工作结束后,相关部门需打印出《盘点盈亏报告表》一式三联,并填写数额差异原因的说明及对策后,呈报总裁签核,第一联送财务,第二联呈报总裁室,第三联相关部门自存作为库存调整的依据。

第28条 在盘点过程中,盘点人员应忠于职守,切实履行严格的盘点程序,表现优秀者予以奖励。

第29条 在盘点过程中,对玩忽职守、隐瞒事实、不遵从盘点程序、表现恶劣者予以惩罚。

第30条 资料整理。将盘点表全部收回,并加以汇总。第31条 计算盘点结果。报表中应计算出盘盈、盘亏数量。第32条 根据盘点结果找出问题点,并提出改善对策。

第33条 财务部会计参与每年不少于两次的实地盘点,并做好记录。对于盘盈的存货及盘亏或毁损的存货应分清责任,及时向企业财务部做出书面请示,批复后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第34条 仓库负责人根据批准处理的盘点报表进行调账,实现账物一致。

第七章 存货盘点报告

第1条、盘点基准日 年 月 日。第2条、盘点时间 年 月 日。第3条、抽点时间 年 月 日。第4条、盘点范围 公司的所有存货。第5条、盘点实施情况

(一)盘点人员

1.总盘人:由采购部门负责人担任,负责盘点工作总指挥,督导盘点工作的进行及异常事项的裁决。

2.主盘人:由各经管部门主管担任,负责实际盘点工作的推动及实施。3.复盘人:由总盘人视需要指派及各经管部门的主管,负盘点监督之责。4.盘点人:由各经管部门指派,负责点计数量。

5.会点人:由财务部门指派(人员不足时,间接部门支援),负责会点并记录,与盘点人分段核对、确实数据工作。

6.监点人:由总经理派员担任。

(二)盘点方式 全面盘点。

(三)盘点结果

账面数额与此次初盘的实际数量存在差异。1.初盘结果: 略。2.账面数额:略。

第6条、盘点差异分析及处理

(一)盘点差异分析

1.盘点中商品编码记录有误,造成漏盘、误盘等。2.盘点时计量、记录出现错误。3.盘点结果录入时出现差错。

(二)盘点差异处理

第7条 财务部已组织人员对出现差异的部门进行复盘,最终盘点结果将于近期得出。

第八章 废料分类管理 第1条 加工造成的废料管理。

1.有关车间、班组负责对加工废料的日常收集工作,按不同品种做好标识,分类存放。

2.严格禁止将废料重新混入产品中,造成物料脏化。

3.生产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各车间废料进行盘点,并组织移交工作,交由物资管理部入库。

4.废料的交接手续按物资管理部相关规定办理。

5.生产部负责对可回收利用的废料根据不同情况做出安排回收。对于实在无法利用的废料由生产部、仓库、由管理部出售,财务部审核、收款。6.各生产车间要积极配合对废料进行回收,回收费用由生产安全部、财务部进行核算,在核算中核减车间总成本。

7.车间、相关部门及个人均无权对废料进行私自处理。

第2条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日常管理,严防物料流失,减少企业资产损失。

第3条 企业员工应提高认识,监督本制度的执行,积极参加技术革新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减少废、次品的产生,做好废次品的综合回收利用。

第4条 有关车间、班组负责对金属废料、次品的日常收集工作,按不同品种做好标识,分类存放。

第5条 严格禁止将废料、次品(如地面料等)重新混入产品中,造成物料脏化或产品品质降低。

第6条 生产安全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各车间废料、次品进行盘点,并组织移交工作,交由物资管理部入库。第7条 车间、班组是收集废料的基本环节,应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废料移交前的库存管理工作由车间或各相关班组负责。

第8条 生产安全部负责对可回收利用的废料、次品根据不同情况做出安排回收。对于实在无法利用的废次品由生产安全部、物资管理部、技术研发部商讨,由物资管理部出售,财务部审核、收款。

第9条 各生产车间要积极配合对废料、次品进行回收,回收费用由生产安全部、财务部进行核算,在经济责任制中核减车间总成本。

第10条 车间、相关部门及个人均无权对废料、次品进行私自处理。第11条 奖励制度。

1.对回收、管理、利用废旧物资提出改进意见,并取得显著效果者,企业视具体情况给予奖励。

2.对提出技术革新或合理化建议,确实减少废料产出的员工,企业视具体情况给予奖励。

3.对于举报车间或个人私自处理废旧物品,并经查实的员工,企业视具体情况给予奖励。

第12条 惩罚制度。

1.对部门随意乱堆、乱放废旧物品,且私藏、私卖废料物资现象,若发现,按价值的2倍给予处罚,每次罚款金额最低不得少于100元。

2.各部门在运送废旧物资过程中若随意丢弃废旧物资,视物品价值,每次给予200元的处罚。

3.保卫组在门卫放行执勤过程中必须认真检查,严格按企业物资出门管理相关规定执行,凡可以外卖的废旧物资绝对杜绝无手续或手续不齐出门;如发现有与购买方联合舞弊者,视情节轻重,将分别给予责任人200 元的罚款,情节严重者,按盗窃处理。

第九章 退货管理制度

第1条 目的。

明确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物出库、退货回收等规定,及时收回退货款项。第2条 退货条件。

验收人员应该严格按照企业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不符合企业验收标准的货物视为不合格货物。不合格货物应办理退货。

1.对于数量上的短缺,采购员应该与供应商联系,要求供应商予以补足,或价款上予以扣减。

2.对于质量上的问题,采购员应该首先通知使用部门不能使用该批货物,然后与使用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相关管理部门联系,决定是退货还是要求供应商给予适当的折扣。

3.经采购部经理审阅、财务总监审核、总裁审批后与供应商联系退货事宜。第3条 退货手续。

检验人员应在检验不合格的货物上贴“不合格”标签,并在“货物检收报告”上注明不合格的原因,经负责人审核后转给采购部门处理,同时通知请购单位。第4条 货物出库。

当决定退货时,采购员编制退货通知单,并授权运输部门将货物退回,同时,将退货通知单副本寄给供应商。运输部门应于货物退回后,通知采购部和财务部。

第5条 退货款项回收。1.采购员在货物退回后编制借项凭单,其内容包括退货的数量、价格、日期、供应商名称以及贷款金额等。

2.采购部经理审批借项凭单后,交财务部相关人员审核,由财务总监或总裁按权限审批。

3.财务部应根据借项凭单调整应付账款或办理退货货款的回收手续。第6条 折扣事宜。

1.采购员因对购货质量不满意而向供应商提出的折扣,需要同供应商谈判来最终确定。

浅谈存货管理 第3篇

关键词:存货;存货管理;现状;建议

1、 存货管理的概念

1.1、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已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库存中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类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1.2、分类

存货跟据其目的可以分为三类:1.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已备出售的存货,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代销售状态的各种物品,如工业企业的库存产品、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等。2.为了最终出售目前尚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存货,指为了最终出售但目前尚处于加工过程中的各种物品,如委托加工物资、工业企业的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3.为了生产供销售的商品或提供劳务将被消耗的存货,指企业为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储存的各种物品,如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储存的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2、 进行存货管理的原因

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内容也从原来的提高销售,抢占市场份额波及到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存货管理是企业管理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货管理在于它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如何确定进货及产成品销售的时间、数量、种类,使得在特定的时期内企业存货成本最低,要尽力在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做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

3、 主要的存货管理方法

3.1、ABC分类法

由于企业的资源的限,对所有库存品种均给予相同程度的重视和管理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将管理的重点放在重要的库存物资上,根据库存物资的重要程度不同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在众多库存物资中,一般只有少数几种物资的需求量大,仓储管理的成本大,占用的流动资金多。而较多种类的其他物资需求量却较少,管理的重要性小。由此,可库存物资分成ABC三类,进行分类管理。A类,品种数占库存总数的5%-15%,成本占60%-80%,进行重点管理。现场管理更加严格,应放在更安全的地方:为了保证库存记录的准确性,要经常进行检查和盘点,预测要更加仔细。B类,品种数占库存总数的20%-30%,成本占20%-30%,进行次重点管理。现场管理不必投入比A类更多的精力:库存检查和盘点的周期可以比A类长。C类,品种数占库存总数的60%-80%,成本占5%-15%,进行一般的管理。现场管理可以更粗放些,但由于品种多,差错率会较高,须定期检查和盘点,周期比B类长一些。

但是,ABC分类管理法也有局限性:(1)割裂了物资间的关联性,只是简单地将所有物资按年度货币占用量或其他标准分为A、B、C三类;(2)难以查找关联物资。(3)难以进行联合采购。

3.2、CVA管理法

ABC分类并不令人满意,因为C类物资往往得不到因有的重视。例如,经销鞋的企业会把鞋带列入C类物资,但是,如果鞋带短缺将会严重影响到鞋的销售。一家汽车制造厂商会把螺丝列入C类物资,但缺少一个螺丝往往会导致整个生产链的停工。因此,有些企业采用关键因素分析法,Critical Value Analysis(CVA)。CVA基本思想是把存货按照其关键性分为3~5类:最高优先级,是经营的关键性物资或A类重点客户的存货不允许缺货;较高优先级,是指经营活动小的基础物资或B类客户的存货,但允许偶尔缺货;中等优先级,属于比较重要的物资或C类客户的存货,允许合理范围内缺货;较低优先级,经营中需用这些物资,但可替代性高,允许缺货。

4、我国存货管理的现状

4.1采购阶段, 采购审批程序控制不科学,计划盲目。采购内部控制不严格,采购不及时,货物丢失或损失。公司内控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存货的监管效率低下。存货采购的成本过高。 存货资金占用量大,存货周转速度慢。4.2验收及保管阶段,验收入库时间长,没有定期盘点。保管不善,职责不清,损耗严重。4.3发出阶段,选择不合适的计价方法。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存货使用及摊销、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5、 后果

资金占用大,采供成本高,影响企业整体利润。客户及供货商往来不清赊购不能及时挂账,赊销不能及时入账,造成库存管理的混乱,影响到企业的客户往来,企业成本核算差,成本控制处于失控状态,对企业管理缺乏指导由于存货价值不能准确计量,有些悬殊很大,失去了核算的意义,不能对企业的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财务管理信息,成本管控处于无序状态。

6、 建议

6.1 采购阶段要做好事前计划,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加强程序把关,提高预测性。

根据企业本身情况,采用适合于本企业的订货方法,进行订货管理。企业存货过多或过少都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费用,因而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采用适合于本企业的订货方法。建立原材料采购成本考核机制,降低采购成本。

6.2 验收及保管阶段,关键在于抓好内部控制及时验收,实地盘点,加强内部控制。压缩验收时间,第一时间内完成存货验收,在验收存货的过程中,必须将采购合同、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保证书与运输部门的运输单相互核对,并查看货物是否相符,再填写存货入库单,以便与以后发出时相互核对。实行 ABC 分类管理。 实施严格盘存制度。一项有效的存货控制制度往往需要将存货的两种盘存制即永续盘存制和定期盘存制结合运用。

6.3发出阶段,准确核算。选择适当的计价方法。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分为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存货摊销及核算缺陷的解决对策(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等)。(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参考文献

[1]吴孟珠,方辉,冯智.论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大型百货企业存货控制中的应用.商业研究,2007(2):76一78

[2]Chung K J.Tsai S F Inventory systems for deteriorating items with shortages and a linear trend in demand-taking account of time value 2007,8(7)

[3]陈杰,刘妹威.中国存货指数的设计及合理性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0(4):34一39

[4]段文娟,聂鸣,张雄.全球价值链下产业集群升级的风险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1):154一158

存货内控制度在存货管理中的应用 第4篇

一、各科室职责及分工

设备机动部负责设备材料、备品备件各类采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资金的预算管理和库存物资的管理。主要科室有:计划管理科、采购科、验收科、库管科。

1. 计划管理科的主要职责及分工

(1) 招标管理。根据《设备机动部物资采购招标管理办法》, 在本部招标小组的领导下统一管理全部门的招标工作。

(2) 采购计划的制定与分配。根据各二级单位上报或公司部门转发的原始需求计划制定采购计划, 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下达到相应的采购科室进行采购。同时系统传递计划到验收科作为入库物资的验收凭据, 防止计划外入库。

(3) 库存定额管理。为了保持合理库存, 根据物资收发情况, 综合二级单位年度领用计划量, 确定每月补充库存计划并作为采购计划下达, 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补充库存量。

(4) 对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 确定合理供方, 并签订廉洁诚信经营活动协议以及办理合格供方准入手续。

2. 采购科室的职责及分工

(1) 根据招标工作的要求, 做好本部门采购物资的招标工作。

(2) 负责根据计划科下达的采购计划, 按时间要求进行采购经济合同的签订、审查、批报、执行工作, 同时对合同的合法性、可行性负责。

(3) 负责采购物质的催交及现场监制工作, 并协助物资验收。

(4) 负责合同执行中的经济纠纷及质量异议的协调处理。

(5) 负责采购用款计划的申报。

3. 验收科的主要职责及分工

(1) 负责所采购各类物资的入库验收工作。

(2) 参与招标工作。

(3) 负责与采购科室一起处理质量异议, 一起对供应物资的质量负责。

4. 库管科的主要职责及分工

(1) 负责物资出入库的管理工作。

(2) 负责出入库物资实物料账管理。

(3) 负责部内库区及区域库的库容库貌、安全消防工作。

二、采购控制

1. 采购渠道及价格的确定

为了进一步降低采购物资的成本, 提高采购物资的质量, 创建供方公开、公平、公正的合理竞争平台, 设备机动部制订了招投标管理办法, 据以加强对采购渠道及价格的控制管理。各采购科室为责任招标单位, 负责向计划管理科 (招标办公室) 提出招标申请;招标办公室负责确定合格的投标单位, 组织投标、评标、定标;验收科负责对拟邀请投标单位作出业绩评价;各二级单位负责提供招标物资各项相关参数及要求。招标按邀请招标、比价、议价、集中招标四种方式进行, 按照规定的程序最终确定采购价格和供应商。

2. 合同管理办法

设备机动部各采购科室为合同承办部门, 计划管理科为合同管理部门, 根据招标结果, 由采购科室与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与合同签订, 同时负责对合同的合法性、可行性进行审核。采购金额在20万元以内的合同, 由采购科科长审核报主管处长批准后执行, 采购金额超过20万元的合同, 由主管处长审核报处长审批后执行, 采购金额超过100万元的合同由公司主管经理批准执行。

3. 物资的催交与监制

合同签订以后, 各采购科室要按合同要求及时进行物资的催交与监制工作, 保证物资按时按质入库。

三、验收控制

质量验收工作由采购计划员、库管员、质检员来完成, 负责入库设备材料及备品备件的验收。采购计划员对质量标准负责, 库管员对数量包装负责, 质检员负责检验或共同验收。入库物资到货后采购科室要及时通知验收科, 并经采购计划员开据“内向交货单”进行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 合同或协议是否有效;品名、规格型号、供货单位、数量等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及产品标准要求;标识是否齐全、包装是否完整;单证是否齐全;外观质量如何等。

四、物资出入库控制

1. 总库采购物资的入库

各采购科室在供方货物到达后下达“内向交货单”, 库管科根据“内向交货单”接收。验收科依据“内向交货单”进行清点验收, 根据验收结果, 做出全部接收、部分接收、退货等处理决定。入库物资库管科当日办理入库手续。对于合格物资, 验收科验收完毕后当日更新库存数据, 库管科按照仓储管理办法做好保管工作;对于不合格物资办理退库手续。

2. 对区域库领用物资的出库

库管科根据区域库调料单及系统中转储预留形成出库单转储发料, 发料结束后直接打印出门票, 区域库入库, 发往成本中心。

3. 区域库物资出库

生产单位制定专人负责物资领用的手续办理, 领料单位使用公司统一领单, 各单位在领料时领单上应注明成本中心、成本项目等必要说明, 至区域库办理领料手续, 月底财务科根据生产单位实际领用量进行结算。

五、物资结算的控制

1. 对外支付

财务科根据当月资金情况及各科室物资采购量, 给各采购科室分配当月对外付款金额, 各采购科室依据财务科下达的当月对外付款金额, 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制定对外付款计划, 主管处长审批, 财务科根据各采购科室付款计划负责统一对外付款。

2. 公司内部领用收款

财务内部结算按两种方式进行。

(1) ERP系统内以成本中心, 资产编号及工程号系统内领用进行成本或费用划转。

(2) ERP系统外结算。二级单位领用ERP系统外物资由设备机动部库管科核算员按公司计划价或移动平均价与领用单位负责结算, 当月结清。

六、仓储与保管控制

存货的仓储管理是对生产所需设备材料、备品备件保质、保量供应的重要环节。

1. 存货保管控制

(1) 存货要分库、分区、分类保管。按入库物资性质、存放条件分别按露天场地、一般库和棚库进行收库、归整、码放。

(2) 货架陈列要科学。推行ABC物资分类保管法, 做到物资五五码放, 成行成线, 四号定位。做到盘点发放方便合理。

(3) 保管养护要科学。应用现代科学管理技术, 精心保管, 使在库设备材料、备品备件做到无损坏、无丢失、无缺损、无腐蚀、无变质、无变形, 确保物资入库时的使用价值。

2. 存货保管管理工作控制

(1) 库存物资必须做到账、卡、物相符, 资料齐全。

(2) 严格履行物资验收、入库、仓储、出库程序。

3. 保管安全控制

存货管理论文 第5篇

(一)公司存货类型及主要特点

南通某农电发展有限公司可承担110KV及以下输电线路、变电站建设安装、电缆线路工程及10KV配套项目的安装施工、调试和维修等多项工程。公司存货主要分为两大类:(1)施工工器具类。施工工器具类包括安全网、紧线器、卡线器、脚扣、保护绳钩、落地放线支架等,这些工器具能够多次使用,逐渐实现其价值的转移,属于存货当中的周转材料。(2)安全生产需用的材料物资类。安全生产需用的材料物资包括导线、电缆,角铁、线夹、抱箍、瓷瓶、螺栓、拉力铁、平行挂板等。其中导线、电缆,角铁等比较笨重,不易搬移;角铁、线夹、抱箍、螺栓、拉力铁、平行挂板是铁质的,容易锈蚀,要注意防护;螺栓、抱箍、拉力铁等体积小且数量繁多不易盘点。

(二)公司存货管理制度主要内容

公司的存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存货出入库管理制度和存货仓储及保管制度两个方面。(1)存货出入库管理制度。一是工器具、材料物资入库应详细验收,保证工器具、材料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和数量的准确;二是领取工器具、材料物资必须有公司规定的签发人签批的领料单,工器具、材料物资出入库需要有台账,记录及时完整;三是在库工器具、材料物资必须账、卡、物一致,容易锈蚀物件、工具必须做好防锈处理,及时上架,不得混放;四是发放工器具、材料物资时,要注意货物的包装,资料齐全完好。防止货物在运输中出现散落、丢失、少缺、损坏等不安全因素发生;五是公司工器具,材料物资一律不得外借;及时做好工器具的年检和定期测试,要有台账,记录及时完整。(2)存货仓储及保管制度。一是仓管员应做好库存物料的恰当规划整理;二是经验收正常入库的物料要及时归类整理并上货架或码堆存放;三是所有库存物料必须是合格品。所有库存合格品必须包装标识完整并在相应位置填写物料卡。仓库要定期向采购部门提供物料库存数据,对预期会影响到生产的低(无)库存物料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四是仓库管理人员应及时将货架或物料堆放区中包装及标识缺失、物料部件欠缺或已确定为不合格品的物料清理下架区分存放至指定位置,并及时开列清单报财务或采购部门妥善处理,对于自报送之日起5个月内未给予处理的物料,仓管员除及时督促解决外可自行将相应物料报废处理;五是仓管员应自觉做到库区明亮干净、整洁有序;六是仓管员应自觉做好仓库安防措施:防火、防水、防尘、防盗。

从上述存货管理制度来看,该公司没有对存货管理岗位进行人员分离、存货的采购与发出、存货的盘点以及存货的报废等方面做出相关制度规定,这些势必会对公司的经济效益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该公司的存货管理制度入手,深入剖析该公司在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存货管理的措施。

二、公司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存货入库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是材料入库时,存货管理员很少根据材料采购清单和材料采购发票清点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数量,或进行清点也只是草草了事;二是存货管理员在清点入库数量时很少检查材料的质量问题,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存货管理员填写材料入库单不及时,或在填写材料入库单时并未按相关要求进行规范填写,经常会出现材料品名、数量等不符的情况;四是存货入库单传递不及时,影响了财务人员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以上这些问题导致公司存货账实不符现象时有发生。

(二)存货存储与保管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是财产清查制度不健全。公司很少对存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特别是对于那些体积小、数量又繁多的材料干脆不盘点。二是公司没有根据各存货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对存货的存储与保管。如对于那些易锈蚀的抱箍、角铁等存货没有做好防水措施,也没有按正确的地点存放,从而导致部分材料锈蚀严重。

(三)存货出库环节存在的问题

公司的材料已出库但在账面上却没有加以记录。由于施工队每天早晨很早就去施工现场,领用材料时,负责材料管理的人尚未上班,材料领用类型以及具体领用数量不得而知,有时甚至根本不知道材料已领用,导致财务部无法及时获知材料领用情况,而仓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又不及时沟通核对,从而导致企业财务部门账面数据失真现象频发。

(四)存货会计处理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司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对于不同工程项目的成本及费用未能清楚地分开核算,而且核算时人为因素较多,缺乏真实的记录。二是存货成本结转不合规、不合法。如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而实际并未相应结转成本;再如,购入的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而购货发票未到,期末并未按规定暂估入库,造成账面存货数据失真。

三、公司存货管理问题成因

(一)公司管理者缺乏良好的存货管理意识与理念

笔者认为,经营管理者缺乏良好的存货管理意识和理念是导致公司存货管理存在问题最为直接的原因。由于存货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为提高公司存货管理效率和水平,公司经营管理者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存货管理意识和理念。然而,从该公司存货管理现状来看,经营管理者并不具备良好的管理意识和理念,具体表现在:在存货的日常管理中,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只注重存货的账面记录,而忽视了对实物的管理;而且片面的认为存货越多越好,认为存货越多说明生产能力越强,却未考虑存货的储存成本等。

(二)公司存货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与业务水平不高

公司存货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不高是导致存货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公司存货管理人员构成来看,大多是非会计专业出身,既不懂会计,也不懂财务管理,而且平时也不注重自身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对专业人士提出的建设性建议 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存货管理人员知识结构的不合理,致使其在对存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仅单凭主观经验,而不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存货进行定性与定量控制。

(三)公司缺乏健全的存货管理制度

公司内部虽然制定了存货出入库和存货仓储及保管等存货管理制度,但制度既不健全,也不完善,如公司没有对存货的采购与发出、存货的盘点以及存货的报废等方面制定相关制度。而不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势必会造成严重账实不符的现象产生,同时也势必会增加存货流转过程中徇私的可能性。除了存货管理制度不完善外,公司还缺乏严格的考核机制,这使本来就不健全的存货管理制度又不能有效地运行。因此,公司存货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也就成为必然。

(四)存货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责权不清

存货岗位设置不合理、存货管理人员责权不清是该公司存货管理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该公司为节省人力成本,存货管理岗位只配备一名管理人员,存货的采购、付款、入库、出库、盘点等与存货相关的全部业务均由一人负责,即一个人兼任了材料采购员、仓库管理员、材料领用管理员等职。该存货管理人员从事几个不相容职务,违背了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规定,这势必会导致公司存货管理过程中徇私现象的发生。

(五)公司缺乏科学的存货管理技术与手段

公司存货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是导致存货账实不符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公司现有存货管理技术和手段来看,存货出入库时,公司存货管理员仅在笔记本上记录材料出入库数量和金额情况的流水账,而不是在材料入库单、领用单、销售出库单上进行规范填写,而且涂改严重,这势必会影响财务部门正常的会计处理。此外,公司经营管理者也不注重对账簿等会计档案的保管,随意翻阅账簿现象严重,这些都可能导致存货记录失真。

四、公司存货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提高公司管理者存货管理意识与理念

公司经营管理者缺乏良好的存货管理意识和理念是导致公司存货管理存在问题的最直接原因,因此,要实现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存货的目标,公司经营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存货管理意识和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公司经营管理者自身要主动加强对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存货管理制度的学习,积极参加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存货管理的意识和水平。

(二)提高存货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业务水平

公司存货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不高导致了公司存货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提高存货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刻不容缓。公司领导者应制定员工培训制度,对存货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除了安排培训外,还应采取相关措施激励员工努力提升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作为存货管理者自己,也应具有敬业精神,自觉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建立健全公司存货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材料入库的管理制度。材料验收入库时,公司采购人员必须提供经仓库管理员和采购人员共同确认的采购清单和销售方提供的销售发票,仓库管理员凭采购清单和发票仔细核对购入的材料,经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入库。若出现品名、数量等不符情况,存货管理人员有权拒绝该批材料入库,并协同相关部门查明原因后方可入库。此外,所有经确认的已购入的材料,必须由当值仓库管理员签字确认后开具入库单,入库单的填写内容必须与实物及发票内容相一致,并由仓库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整理归档。(2)一是建立健全存货领用审批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存货发出制度。为保证公司存货的安全与完整,存货领用须经部门负责人审批签字;发出存货时,仓库保管员要审核领料单,双方要检查数量和质量,并签字或盖章;材料发出后,相关单据要及时送往财务部门以便及时进行账务处理。(3)建立健全存货盘点及处理制度。为保证账实相符,公司应建立健全存货盘点制度和存货处理制度。公司应根据存货的特点及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存货盘存制度,并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实物盘点。(4)建立健全存货核算、稽核制度。为加强存货管理,公司应建立健全存货核算制度。在存货日常管理中,仓库保管员应及时登记存货台账;财会部门应根据存货收发凭证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公司除建立健全存货核算制度外,还应完善公司存货稽核制度。

(四)科学设置存货管理岗位、明确存货管理人员责权

为解决公司存货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合理设置存货管理和核算岗位,并明确岗位分工、明确存货管理人员责权。首先,建立存货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和工作要求,确保存货管理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再次,科学制定存货管理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五)改进公司存货管理技术与模式

对于存货管理模式的选择,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存货管理模式,也可以综合运用不同的存货管理模式,以达到最优效果。结合南通某农电发展有限公司存货管理现状及存货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该公司应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公司的存货信息,并使存货核算能够做到及时、准确和完整,从而充分提高存货的运营效率。

浅析企业的存货管理 第6篇

【关键词】存货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

电力设备生产企业留有存货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获得价格上的优惠。但是目前有许多电力设备生产企业的存货管理存在存货管理制度不健全、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存货信息系统较为落后等问题。因此,进行存货管理目标就是尽力在各种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做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

一、存货管理概述

(一)存货的含义

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包括原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及商品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存货的流动性弱,种类杂,数量多,收发频繁,存货的存在势必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因此对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存货管理的意义

如何使企业的存货价值最大化,减少持有存货的成本和风险是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赢利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利用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目前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存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审批程序控制不科学,计划盲目

许多电力设备生产企业购买存货的申请,没有通过生产、销售和财务等部门共同审批,出现了购销脱节。操作程序上,不根据实际需要来申报采购计划,而盲目大量采购,导致闲置于仓库或随意堆放,从而出现严重的浪费。整个采购过程基本上由采购部门一手操办、采购计划的编制、执行,缺乏有效的制约审核。

(二)存货内部控制不健全致使企业资金大量流出

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存在必定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而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存货资金的占用一般在采购、存储、发出三个阶段。

1.存货的采购阶段。许多电力设备生产企业的存货管理在申购、采购、保管、领用等环节往往相脱节,采购员综合素质较低,采购员不了解库存或生产的现状,购料没有申请单,对要采购的材料情况不了解;订货时没有询价,对供方纳税规模不关心,无增值税抵扣,最终导致购货成本过高。

2.存货的存储阶段。存货本身就是企业的资本,很多电力设备生产企业由于囤积了大量的存货,导致大量的流动资金被占用。企业的存货储存量高于正常标准,不仅会增加存货的储存成本,造成资金周转慢,而且很容易出现企业产品的价格“被迫”上涨,因此造成商品的积压、滞销,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3.存货的发出阶段。存货在多数电力设备生产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存货数量及其价值的确认至关重要。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采用个别计价法的前提是需要对发出和结转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以辨别其所属的收入批次,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采用加权平均法只能在期末确定存货成本,无法随时从账面上提供存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采用移动平均法由于每收进一次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三)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电力设备生产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便设有该机构,其职能也相对弱化,不能正确评价企业财务信息和管理部门的绩效,导致各级部门无惧于钻内部控制的漏洞。该公司也存在此类的问题,虽然设有较严格的内部控制,有相应的库存盘点制度,但岗位分工不够明确,注重采购换机额,而忽视了报废环节的控制,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浪费,如瓷砖的内部控制,入库盘点时只注重箱数,而忽视了瓷砖本身的完整性,有时就会造成包装与实物不符,数量短缺或其他质量问题,无法做到正常计算。

三、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对策?

(一)加强存货和采购管理

要想加强电力设备生产企业的存货和采购管理,在公司内部有必要设立专有的部门来控制企业的物流运转体系。作为企业的核心控制部门,这个部门要成为与企业其他部门的纽带,将采购资料、存量信息等及时提供给企业的其他部门,提醒其他部门应该根据销售的情况更改订货参数或者增加临时订货等。

(二)加强仓储的保管和盘点

公司存货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所有存货不分巨细的严格管理。因此,在公司在存货的日常管理中,可以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分成不同的种类。对于最重要的存货种类,要制定有效的存货管理战略,并严格来控制着类存货的数量,以提高其周转的速度。同时推行周期盘点,代替一年两次实地盘点的做法。

(三)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订货方法

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存货库存量应该保持在正常的水平上,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都会使企业受到损失。因此,要求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用适合自己的存货订货方法。对于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采用经济批量法计算出最合适的采购数量,从而降低存货的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同时,在保证质量和数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最优惠并且运输条件最便利的供应商进行采购订货,以达到降低总成本的目标。

(四)对存货管理方法不科学提出的对策

1.采用科学的存货管理方法。对存货的日常管理,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种类型。A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10%~1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实行重点管理,如大型备品备件等。B类存货为一般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20%~30%,资金占全部存货总额的15%左右,适当控制,实行日常管理,如日常生产消耗用材料等。C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60%~6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进行一般管理,如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随时都可以采购。通过ABC分类后,抓住重点存货,控制一般存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从而有效地控制存货库存,减少储备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2.认真做好存货的保管工作。存货的保管应该以合理存放和科学保管为前提,在保证合理摆放的前提下,存货的质量不会因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受到损害。企业可以采用帕累托分析法(即ABC分析法)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通过这种科学的分类方法,企业能够抓住重点存货,控制一般存货,制定出比较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存货数量,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的目的。

四、结语

存货管理是电力设备生产企业思想上提高认识,明确保管工作的重要性和职责所在。作为企业流动资产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是每一位经营者和决策者都不可忽视的重点。要想控制好企业存货管理,必须建立严格的外购存货采购制度,降低采购成本,严把进货关;健全库存出入库手续,制定有效可行的库存盘点制度;努力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使成本核算真实、准确、完整;加强监督机制,堵住各环节可能会出现的漏洞。通过加强企业存货管理,达到降低企业存货的目标,有效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殷勇.东方集团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存货管理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

[2]吴小军.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存货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加强存货管理,降低企业成本 第7篇

关键词:存货管理,成本降低,比较,现状,建议

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持有的以备出售的产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料等。企业持有充足的库存数量, 有利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可以使企业的生产与销售需求具有较大的应变性。然而企业持有过多的存货势必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 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仓储成本、增加存货的风险。资产负债表中除货币资金外, 应收款与存货这两项流动资金占流动资金的比率是相当高的, 根据企业的把控度在内控管理方面尤其重视对存货的管理。存货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到位, 存货利用率提高, 就能减少存货资金的占用。企业平均存货的资金占用降低了, 就能加快存货的流转速度,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传统的存货管理与现代的存货管理

(一) 传统式的存货基础管理

传统模式下的存货基础管理包括:物资的验收入库, 把好质量与数量验收关;物料的收、发、存出入库管理, 确保帐帐一致, 帐物一致;物料的规整堆放, 物料的安全性管理, 做好仓库的整理与安全工作;定期盘点, 核查实物与帐目的一致性情况, 分析差异原因及时修正。

(二) 现代式的存货管理

现代化的仓储管理是在存货基础管理之上, 引入了存货成本管理理念, 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 降低成本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与销售计划充分利用, 使企业的资金高效运作, 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其根本的库存管理思想理念就是“只在需要的时候, 按需要的量, 生产所需的产品”, 近乎于零库存的管理模式, 这种存货管理理念能最大程度地节约企业的生产资源, 减少存货风险和存货对资金的占用, 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存货管理的现状问题分析

在财务工作岗位上已有20多年, 经历了许多性质不同的企业, 有大集体企业、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上市企业等等, 而每个企业在处理存货管理方面是各不相同的, 企业在存货管理上表现出以下问题:

(一) 中小企业传统式的库存管理

1. 小企业仓库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未设立相关的入库验收制度, 货物的出入库管理制度, 物料的安全保管制度, 物料的盘存核查制度;2.物料的收、发、存手续不够齐全, 物料在采购入库与生产领用过程中掺杂着人为因素较多, 使物料的出库不够规范, 造成帐账不符、帐物不符;3.企业管理层次不高, 仓库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存货核算计量较为原始, 无法按“先进先出”的方式实现物料出库, 造成存货的积压与浪费;4.库房物料存放不够科学、合理、整齐、有序, 仓库管理的反应能力与效率较差;5.存货盘点未能定期的进行, 未及时的查找差异原因并及时的处理, 存货管理中的漏洞无法及时反应出来, 造成库存信息的不实。

(二) 集团企业、上市企业的库存管理

与小企业相比, 集团企业、上市企业在存货基础管理上相对较为规范, 并能借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管理库存, 在仓库出入库、帐物一致性管理上较小企业来的到位, 但作为较大规模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还是有不足的:

1. 管理层对存货管理不够重视, 管理层注重的是企业的效益与业绩, 对“零库存”及库存风险认识不够, 为满足现有的生产经营实现当期的效益, 往往会扩大采购量、增加产成品库存, 库存量超差储存, 随着经济形势下滑造成了库存积压的风险;2.存货管理人员包括采购人员、保管员、销售人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现代设的仓储管理意识不强:采购人员为了减少采购的频率, 往往会增加采购量;保管人员素质还停留在存货的基础化管理, 仓库的物料管理侧重于帐物的一致性, 未对存货的安全量作相应的提醒;而销售人员关注的是销售的现实, 充足的存货来源是其现实销售的更大可能, 对库存的成本意识更淡泊。存货管理人员对库存成本管理的漠然, 增加了库存资金的占用, 降低了资金的利用。3.由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技术水平较低, 物料技术更改使得更改前物料因缺少有效管控引发大量的存货积压。4.企业存货内控管理不够完善:企业设立的存货管理制度是以传统模式下的管理为标准的, 管理层的绩效考评未与存货管理相挂钩, 辉煌的业绩往往是企业高投入的结果;存货管理涉及的面较广, 涵盖了企业的方方面面, 如销售决策、技术研发、物资采购、物料保管、生产领用等, 企业内控制度对存货管理的责任未能层层分隔, 造成存货管理上的相互推诿。5.企业对存货资产处理不够及时, 毁损待报废、超储积压存货储备都是只上报, 没有处理结果, 致使毁损待报废、超储存货储存量越积越多, 积压物料由于使用率的降低其价值越来越小, 不但增加了仓储负担, 也造成库存存货价值无法得以真实体现。

三、现代式的仓储管理探研

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 为了适应社会市场经济, 管理意识需要改变、管理模式需要创新, 传统的存货管理模式已经适应不要现代企业的发展, 现代式的存货管理模式以追求最小的投入来实现最大的效益, 在这种意识引领之下, 在完善存货基础工作之上去探索如何才能更有效的降低存货的管理成本, 在加强存货内控管理以及降低存货成本上提供以下思路和途径:

(一) 强化和规范仓储基础管理

每个企业都有其成长与发展的过程, 脚踏实在的走好每一步是未来成功的起点与基础, 而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仍不能丢了根本, 传统的存货基础管理工作需要强化与坚持, 建立更细化的仓库管理制度, 在存货管理每个环节都应规范, 保证存货在流转过程中实行有序性和可控性管理, 减少存货积压, 减少库存浪费。现代式的存货管理模式是传统存货管理模式基础上的延伸和完善。

(二) 加强存货内控管理, 提高员工管理意识

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 企业内部机构复杂、人员众多, 为了能提高企业各部门协同工作能力, 企业需要建立各方面的内控管理制度。存货是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存货管理影响着企业的资产利用。存货内控制度是为了保障存货资产的安全, 加快存货周转速度, 减少存货积压的一项牵制制度。传统的存货内控制度侧重于物资入库管理、物资领用管理、物资安保管理等。随着经济的发展,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从内部挖潜出发, 降本才能增效, 存货内控管理意识也由此转变。提升存货内控管理, 超计划的存货采购、超额的资金占用、不良的存货资产都能有章可依责任考核到人, 企业员工也需要转变观念接受这种符合时代的存货管理模式。

(三) 利用先进的ERP、有效的ABC法管理存货

大中型企业的存货品种多、数量大, 利用先进的ERP存货管理软件建立完整的库存档案, 可以实时、动态的了解公司的库存情况, 从而提高存货的利用率, 提高存货的流转效率。

大中型企业存货多、管理复杂, 全面细化的管理存货势必会增加存货的管理成本, 突出重点, 利用ERP完整的存货数据对物料进行分类, 按ABC存货管理法对物料进行有重点化的管理, A类为品种少金额高的物料、C类为品种多金额低的物料、B类介于两者之间的物料, 按照存货重要程度不同, 实行重点管理、一般控制和灵活的存货管理方法, 提高管理效率, 减少浪费。

(四) “以销定产”模式下的存货管理

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由“以产定销”转为“以销定产”, 这种生产模式是企业根据销售订单来进行生产、组织采购, 实现了以需定产, 减少了库存积压, 加快了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 降低了存货资金的占用。

“零库存”模式是存货管理的最高境界, 能够有效的避免存货管理两大风险--资金占用和存货贬值, 但企业若无一定的存货, 势必会错过一些机会造成经济损失。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 选择适合企业最佳的存货管理模式, 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降低企业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杰.我国保税区内仓储贸易型企业的库存管理探索——以SC公司为例[D].华东理工大学, 2014.

[2]苏小磊.冀北电力公司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成本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 2013.

企业存货成本管理问题探析 第8篇

存货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 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 自然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对象。但企业在存货的采购、管理、利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不仅降低了资金的占用水平, 增加了管理成本, 而且降低了资产的运作效率, 最终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企业信息资源缺乏, 不能及时掌握供应市场信息, 错失战略采购的机会, 导致采购成本比较高。

2.存货价值和成本流转未按照一定方法来管理, 比如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发出存货价格的确定存在很多主观因素, 直接影响到当期利润。

3.存货缺少定期稽核, 其稽核只能靠实物盘点, 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由不同部门分别建立核算。并且仓储分散, 没有形成集中管理, 缺乏一套完整的总账, 财务部门没有参与盘点工作, 账实是否相符无法确定。

4.企业库存管理不合理, 订货批量不科学, 一方面导致库存积压严重, 带来过高的管理费用, 增加产品成本, 严重制约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存货占用的流动资金比例较高, 大量的存货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变现, 降低企业存货的周转次数, 造成企业资金持有成本过高, 进一步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二、存货成本管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1. 信息资源缺乏

大多数企业对采购信息的管理仍然处于信息输入阶段, 缺乏对供应商相关信息的分析, 阻碍了企业采购管理制度的信息化。竞争市场条件下, 企业之间信息资源私有化, 使得采购方和供应方之间相互隐瞒信息, 信息不能共享, 进而导致信息不对称, 购货方则无法及时获得准确信息。此外, 企业市场信息系统不健全, 不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没有对价格信息做到及时收集整理, 不能准确预测和分析未来市场的供求趋势及市场价格浮动情况, 使得企业缺乏合理的价格预案, 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2. 存货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没有建立健全采购体系, 采购阶段未形成制度化, 使得采购流程不规范。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采购管理制度, 不能严格规范采购行为, 降低了采购过程的透明度。采购员缺乏制度的约束, 在采购时对采购数量和时间的自主空间过大, 不能做到尽职尽责, 制定出不尽合理的采购计划, 大大增加企业的采购成本;同时也使得暗箱操作的情况不断出现, 不仅造成企业采购资金的浪费, 库存积压, 还会由于监督不力, 使得收受折扣、虚报价款等现象时常发生。

3. 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制度的缺失给企业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在存货内部控制方面企业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偏低, 再加之缺乏对存货管理的科学规定和体系化的制度, 就很容易出现管理失误的问题。有些企业存货成本的管理成果与管理人员的个人工资并不挂钩, 无法形成个人激励机制, 使得本应获得的控制成本白白丧失。此外, 存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导致对管理人员的权责约束力弱, 导致存货管理松懈, 库存盘点存在误差, 使得会计核算不准确。同时, 在内部审计过程中, 存货领用容易违反规定程序, 存在舞弊行为。

4. 订货批量与实际不符使成本增加

企业为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需求, 降低缺货成本, 同时为减少订货次数, 降低订货成本, 盲目扩大企业的订货批量, 导致订货批量与实际严重不符。增加订货数量, 虽然一方面避免了由缺货导致的生产间断性情况的发生, 降低了缺货成本, 也减少了订货次数, 节省了订货成本, 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存货的管理成本, 同时存货占用的大量资金又使企业错失了投资机遇, 使企业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

三、降低企业存货成本的对策

1. 健全市场信息系统

利用互联网健全市场信息系统, 将供应商的信息资料系统化。通过互联网及时将企业的订货要求公布在信息平台, 通过反馈及时收集各供应商的情况, 将各供应商的条件进行比较, 做到货比三家, 择优而取, 淘汰劣质供应商。并且建立与优质供应商的长期发展关系, 做到信息共享, 信息对称。建立健全市场信息系统, 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 对价格浮动情况和供求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与分析, 制定合理的价格预案, 确定合理的采购量。

2. 加强存货采购管理

建立严格、完善的采购制度, 采购制度应对商品的采购申请、授权人的批准权限、采购流程、各种商品的具体采购规定和方式、商品报价和价格审批等做出规定。采购制度明确规定采购流程, 提高采购效率。严格规范采购人员的采购活动, 制约采购人员的行为, 限制其在采购过程中的自主空间。增强采购活动的透明度, 预防采购人员的不良行为, 加强对存货采购资金支付的监督控制, 杜绝暗箱操作行为。杜绝部门之间扯皮, 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 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3. 完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 明确存货管理的规定, 将管理人员个人的工资与存货成本管理绩效相挂钩, 形成个人激励机制, 同时建立管理人员的权责机制, 严格规范管理人员。加强存货内部审计, 切实做好存货盘点及处置的内部控制工作, 定期盘点, 保证存货安全、会计核算准确。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互相监督, 严格遵循盘点程序, 避免舞弊行为。

4. 利用数学模型确定经济订货批量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要求保持存货数量的记录, 是在存货数量达到一定水准时再进行订货以补充库存, 以经济订货批量 (EOQ) 和再订货点作为原理基础, 以使订货成本和存货成本达到最低时的订货量作为经济订货批量。此方法的优点为在每次订货前都必须详细检查和盘点库存 (目的在于看是否降到再订货点) , 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库存动态。通过确定经济订货批量, 既可以保证生产连续进行, 降低缺货成本, 又减少了管理成本和订货成本, 同时避免企业占用大量资金, 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 降低企业的机会成本。

摘要:存货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一方面降低了缺货损失, 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储存成本, 其占用的资金又增加了机会成本。存货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水平和企业资金的运作能力, 对存货成本进行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存货成本管理的问题根源, 提出了通过分析存货的构成, 运用存货成本控制模型等方式确定经济订货批量, 从而降低存货成本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存货,成本管理,经济订货批量

参考文献

[1]刘沙沙.棉纺织企业存货成本管理分析[J].新西部, 2013, (2) :90.

[2]金汉信, 王亮, 霍焱.仓储与库存管理[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3.

企业存货管理分析 第9篇

关键词:企业,存货管理,应对

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资产, 包括原材料、燃料、在途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自制半成品、在产品、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存货管理就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管理, 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 进而进行有效控制。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1 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是重要的流动资产, 约占总资产的30%左右, 商品流通企业所占比重会更高。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占用水平及资产运作效率。不同存货管理水平下, 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很大, 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来降低企业存货平均资金占用水平, 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 从而减少资金占用。存货管理效率的高低, 直接反映并决定着企业收益、风险、流动性的综合水平, 在整个投资决策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2 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存货收入、发出、结存缺乏真实记录:存货因其种类繁多, 收发频繁、往往又经采购、入库、保管、发放、使用等多道手续, 而且其核算方法又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等到多种方法, 不可避免会出现差错, 影响存货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 造成存货账面数与实际数不相符。 (2) 内部控制薄弱:存货内部控制是企业的重要控制环节, 如果没有有效的内控制度很容易出现漏洞, 例如:材料采购与产品验收入库由一个人完成, 很可能出现质次价高、缺斤短两现象;产品销售与出库由一个人完成很容易出现货已发出但未确认收入, 最后实物盘亏。 (3) 流动资金占用额高:因库存量大, 导致流动资金占用额高, 有的企业存货储备占到流动资金的60%以上, 给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困难。 (4) 管理不到位:企业每年都要进行清产核资, 每次毁损待报废、超储积压存货储备都作为重点问题进行上报, 但由于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批示, 没有处理结果, 致使毁损待报废、超储积压存货储备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5) 存货账面价值与实物价值不符:每个企业从报表上看存货账面价值都很大, 但在实际变现时却相去甚远, 主要是企业有许多滞销品、不良品却未计提跌价准备。

3 如何应对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建立科学存货管理模式: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 建立适合自已的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例如可以使用ERP信息管理系统, 使人、财、物、产、供、销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 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存货信息, 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完整, 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 使存货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2) 完善内部控制:企业要想管理好存货必须建立建全三项基本内控制度: (1) 职务分离制度, 职务分离的目的是“内部牵制”, 要求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这就要求采购人员与验收、保管人员相分离;生产计划的编制者与其复核、审批人员相分离;存货的保管人员不能同时负责会计记录;存货的盘点要由独立于保管、使用、记账职能以外的人员共同进行。 (2) 存货的储存制度, 企业的仓储部门负责保管实物, 要有相应的储存保管制度:a.适当授权, 生产领用要授权, 未经授权人批准不得办理领用;b.进入限制, 非工作人员或非授权人员不得进入库房重地;c.存货登记, 仓库保管员收到实物要根据验收单、实物登记收发明细账, 发出存货要根据领料单登记收发明细账并填制一式多联出库单及时送交财务部门;d.存货保管, 仓储部门应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 查看有无损坏、变质或长期不流动的存货, 如有及时报告说明数量、原因, 经有权人批准处理后由仓储部门和财务部门分别调整实物数量各金额记录以保证账实相符。 (3) 存货盘存制度, 存货盘存制度包括永续盘存制度和定期盘存制度。永续盘存制, 就是对每一笔存货收发业务都要根据原始凭证逐笔登记明细账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的实物数量和金额。定期盘存制是指通过实物盘点的方法确定存货的期末结存数量, 倒算出本期减少数量。企业平时对存货要保持良好的永续盘存记录, 建立清查盘点制度, 如有盘亏盘盈, 应分清责任, 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3) 合理确定存货储备, 提高资金利用率: (1) 运用财务管理知识, 计划存货采购。企业之所以有一部分资金占用在存货上, 一方面是由于生产经营连续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出自价格的考虑, 零星采购价格往往比成批采购价格高, 但过多的资金占用在存货上会相应增加仓储费, 保险费、维护费等, 因此要做好存货采购规划。这就要运用财务管理知识确定经济订货批量, 再结合材料的补充情况确定再定货点, 同时还要考虑企业销售计划、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运行情况、备件消耗情况及生产耗用情况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 目的是使各种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达到最佳结合。 (2) 有限储备库存商品, 企业库存商品要根据销售情况储备, 对于工业企业要在接到销售订单后, 根据顾客要求组织生产, 不可盲目生产。同时根据销售人员对市场需求的合理预测, 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 综合考虑确定一个库存商品的储备量。过多的库存商品储备不但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造成资金浪费, 而且长期积压也容易发生贬值、毁损、失窃从而形成直接损失。 (3) 中小企业还可以考虑第三方物流, 因为从事物流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个沉重负担。企业自已从事物流活动, 会因生产规模过小或生产的不平衡等原因降低效率。所以中小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减少流通环节, 把企业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核心事业上。 (4) 积极处理不良品:对于清产核资上报的不良品, 要及时上报有关领导, 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当年发生尽量当年解决, 否则数额巨大时再处理对处理当年利润影响大, 也不易被有关部门批准。 (5) 公允确定存货价值, 准确计提跌价准备:企业应尽可能使存货的账面价值反映存货的实际状况, 对于不能公允反映的要计提跌价准备。以下几种情况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 市价持续下跌, 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希望。 (2) 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 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 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 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 因企业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使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 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已发生减值的情形。

总之, 通过加强存货管理, 有利于企业降低综合成本, 有效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进行, 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会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存货管理,5s管理方法,存货经济批量

存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存货管理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 并能有效地服务于基本生产、技术改造的全过程。存货管理的好坏已成为衡量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存货储备是否合理、流动资金占用是否最低的重要标志。

一、存货的含义、特征及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一) 存货的含义及特征

生产企业的存货, 是指在库、在途和加工中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以及商业企业的商品等。但在大量的存货中主要是原材料、产成品和半成品。作为企业的一类资产, 存货具有资产所共有的特征。此外, 相对于资产的共同特征, 还具有其本身的特征。它作为一定的物质实体存在, 是一项有形的资产。

(二) 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 它的存在势必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一般情况下, 存货占工业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 商业流通企业的则更高, 其管理利用情况如何,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因此, 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 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 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 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 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 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人员素质低下

部分企业是原国有企业改制形成, 在成立初期, 接收许多原厂工人, 这些人工作到现在已经四、五十岁, 素质原本不高, 加上思想和观念老化, 缺少学习, 很少与外界接触, 各方面信息与外界不对称, 现在己经不能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 存货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是有制定存货管理制度, 但这方面的规定仅仅流于形式, 而未予认真执行;二是内部控制薄弱。虽有内部控制, 由于种种原因却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一旦出现漏洞, 即实行罚款、降职、撤职, 而不是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 存货管理未能实现电算化

由于存货种类繁多, 核算的工作量比较大, 这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极易产生以下不利情况:一是影响存货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会造成账面数据与实际库存数量不符, 产生大量潜在损失, 致使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二是在对账不及时的情况下, 如发生偷盗等情况, 不易及时发现, 不利于加强内部管理, 人员不足或未具备一定素质的情况, 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存货核算的质量。

(四) 存货核算不准确

一是由于企业存货种类非常多, 为了能及时反映成本, 在每月材料核算时采用的都是计划价格、计划成本, 没有采用实际价格、实际成本, 到月末时需要用材料差异调实际成本。材料差异是有误差的, 不能真正反映材料实际成本。二是存货规格太多, 企业只能核算存货总成本, 不能核算到存货种类的具体规格成本, 因此在存货销售价格低于规定价格时, 不能确定是否销售。

(五) 存货积压或不足造成直接损失

企业在竭力避免因缺货而错过交货期, 造成顾客满意度下降, 所以存货库存积压过大。这不但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造成资金的浪费, 而且长期滞压, 容易发生贬值、毁损、失窃, 从而直接形成损失。为控制流动资金占用额, 在日常存货管理中尽量降低库存占用量, 减少进货量, 从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合理存货储备量, 造成产品损失。

(六) 存货管理混乱导致账实不符

企业对存货管理没有按财务制度规定办理, 对货到发票未到的存货, 未办理暂估入库手续, 有的甚至已经在生产成本中消耗掉, 造成资产负债表期末存货数明显低于仓库实存数。

三、加强存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 应引进5S管理方法, 以提高存货管理

5S管理就是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扫 (SEISO) 、清洁 (SETKETSU) 、素养 (SHITSUKE) 五个项目, 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所以被简称为5S管理。5S管理起源于日本, 通过规范现场、现物, 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 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 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如果企业引进5S管理方法, 从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改善:企业的存货管理会更加有秩序, 员工的品质及工作习惯都会有所提升。这会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确保存货的生产和交货。

(二) 完善内部控制, 确保其行之有效

1. 做好岗位分工控制

首先, 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 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 如采购、验收与付款;保管与清查;销售与收款;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等。其次, 授权批准控制, 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 不得越权审批;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 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

2. 取得、验收与入库控制

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 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严格验收制度, 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账, 加强对代管、代销、暂存与委托加工存货的管理。

3. 仓储与保管控制

一是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定仓储计划, 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二是加强日常管理, 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三是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 对企业全部存货按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 划分出ABC类, 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四是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五是建立清查盘点制度, 如有盘亏和盘盈, 应分清责任, 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 领用发出与处置控制

建立领用审批制度;销售应符合内部的有关规定;处置时应明确范围、标准、审批权限和责任;存货取得、验收、保管、领用发出、处置各环节凭证资料需妥善保管。

5. 监督与检查

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 利用电算化提高存货核算准确性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建立适用电算化存货管理系统, 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 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 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通过使用电算化系统使人、财、物、产、供、销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 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 降低库存, 使存货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四) 制订最佳经济订货批量

采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确定最佳订货量, 使企业切实降低成本。经济订货批量实际上就是定量订货模型, 它的目标就是设立一个最低订货点, 如果库存达到该订货点时, 就要进行订货, 订货量一般是最优经济批量, 即经济订货批量。该模型所应用的库存货物是按照批量或者订单补充货源。经济订货模型是一种永续盘存系统, 它要求每次补充货源或者取用货物时, 必须确认库存记录, 如果低于再订货点, 必须进行订货。该方法可以避免库存的定期盘点, 更加易于库存的监控, 尤其是对贵重货物和关键、重要货物库存不足的情况, 能够及时得到反馈, 更快地做出反应。但在实际工作中, 通常还存在着数量优惠 (即商业折扣或称价格折扣) 以及允许一定程度的缺货等情形, 企业必须同时结合价格折扣及缺货成本等不同的情况具体分析, 灵活运用经济进货批量模式。

在生产实践中, 由于价格折扣会随着购买数量的增加而增大, 因此购买量大于最优订购批量往往更能节省成本, 但是要特别注意对货物的存储成本和过时风险做出正确的评估。经济订货批量解决了不少订货的问题。如果订货的时间间隔固定, 要使用定期订货模型进行订货。经济订货批量能够减少库存, 降低成本, 增加企业效益,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注意持有成本和订购成本的正确评估。而且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 企业一定要确定其库存管理系统和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条件是否相符合。如果不符合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条件, 不能生搬硬套, 否则只能产生错误的结果, 给企业造成损失。

总之, 组织好存货管理, 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物质前提;搞好存货管理工作, 能降低成本;科学合理的存货储备, 使流动资金占用能更好地被利用, 加速资金周转,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加强企业存货管理, 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 有效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 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庆成.财务管理理论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美]J.费雷德.韦斯顿, 托马.E.科普兰/杨君昌.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3]张洪涛, 陈武.管理统计学[M].北京:铁道工业出版社, 2006.

论企业如何加强存货管理 第11篇

摘要我们知道,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存货管理的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首要标准。另外,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影响着企业中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且占用的资金相对大。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其原因很多,但企业的存货资金过高是一个主要原因。经调查显示,企业存货需要的资金占流动资产总额的将近一半。要使企业资金的利用率提高,企业采用的存货的管理方法是否科学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竞争力的加剧,现有的企业存货管理手段不论是在模式还是管理效果上都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了提高企业的最终经济效益,掌握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且尤为关键。

关键词存货存货积压有效管理

一、研究意义

一个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保持持续,大多需要有计划地配备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存货。而企业想获得较高的盈利,就应该倍加重视存货的管理。众所周知,存货管理水平的参差使得企业的资金占有率是相当不同的。不当的存货管理不但使企业不能最大程度的获利,而且会让企业承担风险。

由此看来,企业陈旧的存货管理措施已无法追赶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的要求,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的探讨,找出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办法,旨在加强企业的存货管理,从而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二、研究内容

本论文重点探讨关于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其一,会介绍存货的定义,阐明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相关管理中,其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其二,找出并说明企业存货管理中可能存在和已经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探讨并给出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存货管理的目的及其重要性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生产耗用而储备的物品,它是企业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个项目。存货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1.为生产耗用的需要而提供物资储备,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和低值消耗品等。2.自制半成品和尚未加工完成的在制品。3.已产出但尚未销售的产成品及外购商品。存货既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又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成本。存货能带来收益是因为:一定量的存货有利于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正常的生产需要占用一定的存货;增加原材料存货有利于排除原材料供应不稳定而对企业生产秩序的干扰;增加产成品存货有利于在市场需求上升时满足需求,扩大销售。但存货的增加,一方面需要企业追加投资,另一方面当市场变化时也会使存货贬值的风险增加。

存货也是企业的一类资产,它拥有资产所具备的特点。而且,除了这些,它还有自身的特征。首先,它作为储存成本存在,是一项有形的资产。再有,它具备较大的流动性,又是一种流动资产。存货决策涉及到四个方面:决定进货项目、选择供应单位、决定进货批量和决定进货时间。而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则是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以保证存货的总成本最低。因此,存货的决策实质上决定了存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存货经营管理的目的就是降低存货占用的成本和风险,提高存货的收益能力。

(二)存货经营管理常出现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内部管理面临严峻的考验,而存货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不但影响着企业的竞争优势,更是对企业内部资产的流动能力的考验。从长远角度来看,现今企业的存货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業健康和谐的发展。目前企业存货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三)存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存货管理制度不完善,虽然企业都制定相应的存货管理制度,但其不健全和执行力不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有些企业把原材料的购买和成品的销售作为存货管理的重点,没有重视存货的成本和资金占用情况,也没有采用存货的限额责任管理。企业的任何部门都可以随时申报采购,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内部控制,或者根据企业的需求情况采购。有资料显示,多数企业会出现采购频繁的情况,一般的申购程序相对简单,缺乏监督,只要使用者提出申请,报经某个部门或人员批准后,采购员就可以采购。而这样的存货形式却不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计划来存在的,而单单是觉得原材料不够就去买一批回来放着,至于这一批应该采购多少,多久需要采购一次完全是凭感觉办的,有的企业在需要时发现没有存货,就马上通知采购去买等等的情况时有发

生。因而,存货管理的不完善以及内部控制的不当是存货管理的薄弱环节。

(四)存货的积压

多数企业由于缺乏科学的对物资管理的处理,而有积压的现象。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存货的积压已经给众多企业形成了直接的损失。存货的形式要么缺乏控制,要么控制的不合理,原材料的采购和保管不衔接,相关人员对工作流程和职责也没有充分的重视。很多企业的员工单单是将其作为一项简单的购买和分发,并忽略了与存货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复杂性,结果更容易造成库存积压和资金使用的混乱。一项调查显示:有些企业的存货储备已经占到流动资金总额的五分之三以上,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往往从最初忽略了存货的管理,对库存到底占用了多少资金是忽视的,逐步发展到企业的存货大量积压,流动资金严重短缺,这无疑就把企业大量的资金积压住,给企业的周转带来困难,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道路。因此,超储积压存货储备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要从根本上解决存货积压便成为重中之重。

(五)存货管理的信息弱化

存货管理信息不能很好的利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作和效率。不同的企业内部都存在着存货管理的种种问题,因为企业存货拥有的种类繁多,核算的工作量都会非常大,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并加大企业财务部门的核算工作量。因此便产生下列对企业不利的局面:第一,会影响到财务报表是否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第二,如果企业的财务部门对账不够及时,就不能及时发现相关问题,致使内部管理的落后,这样,信息的滞后或不准确,都不同程度地约束企业存货管理的进行和发展。另外,根据不同行业的性质和特点,不同企业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会交替存在着存货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如:内制和外购的选择不恰当,内控不严格,由于人员素质不同而带来的腐败问题等等。

(六)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措施

存货管理至关重要,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是成本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最终趋势。而正确的存货管理方式恰是降低存货成本的最有效的途径。既然企业存货管理存在如此众多的问题,我们借此用以下方面来探讨存货管理的相关对策和措施。

1.完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该积极贯彻财务制度,对存货管理按规定严格把关。实行对生产物资供应计划的编制,确定在一定时期内,为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所需的各种物资。而且,要明确“质”、“量”和“时间”等方面的要求。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确定物资消耗方面的问题。另

外,加强帐和物的相符的管理也是必要的。利用财务管理软件加强存货等一系列问题。企业更应建立的是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能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

2.强化有效并科学的库存储备

①在存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有费效观念,既要保证生产的需要,又要防止过量储备,要综合考虑存储费用、订购费用、采购单价、缺货损失、机会成本及隐含费用等。而这些费用,最主要的就是存货费用和订购费用。

②库存的控制方法比较多,主要考虑的是定期控制,而定期控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定订货间隔期,二是计算订货数量。另外,定量控制也很关键,它涉及到订货点和订货批量的问题。

③存货在库房的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减少存货积压的问题。对库房需要采取定位管理、及时盘点库存、注意存放与领取的便利、做好非就物资的回收利用工作等控制生产准备耗费和储存成本。选择几个可靠的供应商,且与他们建立长期的订购关系,采购业务仅通过传真或电话的方式进行,从而大量缩减采购费用。选定信誉较好的供应商,要求他们能按时、按量及按质将材料运到,因此企业的库存可以压到最低,由此贮存成本也降低到最低水平。还有,在生产规划、销售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库存水平,减少库存积压,加强库存存货实物、质量的管理等建议。

④要求采购部门要严格按程序采购,入库的存货应该通过有关部门及人员的审核和批示,并严格对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有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账,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企业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日后可能出现的异常问题,做到有责可究。

⑤适时存货管理至关重要,其主要有三个含义:其一,库存是企业的缓冲器,可以适时的调节生产;其二,库存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储存起来的生产能力;其三,库存必不可少但应尽量减少。

3.建立适时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

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使生产耗时减短,使耗费大大降低;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存货管理系统,这样,可以随时掌握企业存货的动态情况、发现存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实时改进,大大增进生产进程,使企业运营顺畅,利益最大化。利用有效的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的整合,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约成本。

三、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的企业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企业内部看,存货管理是企业具有活力的细胞,只有通过加强存货管理,才能使企业具备源源不断的生机而赢得繁荣和发展!

浅析企业存货管理 第12篇

关键词:存货,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措施

近几年由于受世界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我国企业的生存现状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资金流不足、存货库存量太大无法获得最佳的订货量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在保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最优的存货量,保持最低的存货成本,实现企业存货价值的最大化成为了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最棘手的问题。

一、存货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1.存货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所需。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高质量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存货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企业正常的生产和资金的流动性,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需要企业加强存货的管理。

2.加强存货管理是满足企业生产所需。存货就是为保证企业生产或者销售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因此存货管理是为了实现这一有价值的经济活动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

3.存货管理是降低资金成本所需。如果存货冗余,就会导致占据资金太多,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如果存货太少,就会影响的正常生产所需,进而影响销售业务的实现,产生比较大的缺货成本,也从另一个方面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我国企业存货管理的现状

1.存货管理理念落后,缺少科学的存货规划。传统的存货管理理念在工作实践中占据着重要的分量,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致使企业在生产和采购的过程中,没有紧跟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发展动向,导致企业生产的产品无法及时销售出去或是采购的产品过多积压在企业手中,直接增加企业的库存,占用企业资金。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各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一方面表现在企业的机构设置不够完整,职责划分不清楚。另一方面,企业的采购、生产及销售等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致使企业的经营出现一定的问题,如相当多的企业采购计划不合理、生产周期长等问题。

3.存货管理的方式落后。部门企业不重视存货管理的环境,对于货品存放没有相关的规定,缺乏必要的维护管理,有些货品因机械作业、自然环境、人为等因素的破坏,直接影响存货管理的质量;对于已入库的货品,有的企业没有进行定期的盘点、检查货品的质量,容易造成货账不符、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以及货品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影响企业的效益。

三、完善企业存货管理的相关建议

1.依据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有效的存货管理办法。企业要依据自身的需求和现状来选择,而不是盲目追求最先进的存货管理办法。比如零库存存货模式是非常先进的存货办法,但是其要求企业要有良好的供应商群和客户群,以及供应商和客户要对其生产完全的配合,所需要的材料能第一时间送到,所生产的产品能第一时间销售出去或者依据客户需求而筹备生产等条件,鉴于我国目前企业的情况,大部分都无法达到以上条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般企业如果选取这种方法,不但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反而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签于以上原因,企业要依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有效的存货管理办法,科学有效地安排生产。

2.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存货管理机制。合理有效地完善存货管理机制,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存货管理机制一般涉及采购环节、储存环节、生产环节,以及销售环节。企业要对各环节充分的调查,确定各风险点,进而找到内部控制方法。比如在采购环节企业要完善采购计划制定工作,提前按照自身生产进度安排采购计划,选择合理有效的采购渠道,充分的比价议价,并构建有效产品质量检验制度,降低采购成本;企业要依据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各项业务接合点要明确各经手人的责任和工作内容,降低存货管理的风险;在仓管环节,要对产品分类存储,并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从而了解整个库存情况,清理长期积压的产品,减少冗余产品所占资金等。

3.加强企业内部沟通,降低存货管理成本。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是企业长久生存的前提,企业的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及销售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存货管理。销售部门作为与市场、客户及消费者直接接触的部门,能第一时间了解市场发展的动态和顾客的需求,销售部门将最新的市场信息反馈给生产、研发、采购等部门,企业能够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优化存货结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可以优化供应链管理,各部门可以共享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及时了解供应商的存货状况。

四、结论

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企业应依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选择切实有效的存货管理办法,加强存货管理的内部控制,建立内部重要部门共享的存货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存货管理水平,降低流动资金占用率,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莹莹.HD机械制造公司存货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上一篇:肘关节功能下一篇:急性偏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