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创编范文

2024-07-07

舞蹈创编范文(精选12篇)

舞蹈创编 第1篇

关键词:幼儿舞蹈,创编,方法

舞蹈作品要传递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优秀的舞蹈作品除了带给观赏者美的精神熏陶与艺术享受外,还要能够直抵观赏者的心灵深处,带给观赏者深刻的反思与灵魂的洗礼,这才是一个优秀舞蹈作品为魅力所在。

一、舞蹈创作的时代性

舞蹈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与一定的时代背景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历史与时代氛围是创作者进行创作的大背景,没有一个创作者可以摆脱时代的限制。虽然,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可以具有一些超前或者超社会性,但归根结底它还是创作者所处时代的反映。因此舞蹈创作要贴合时代精神,表现时代特色,紧跟时代潮流,这样才能创作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舞蹈佳作。

舞蹈作品虽然有多种艺术类型,但是它的宗旨还是要立足于弘扬社会正能量,为我们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和时代精神,带给人前行的勇气与力量的。青年舞蹈作品《进城》在创作与表演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时代精神的典范。这部作品讲述的是城镇化的大改革背景下,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群体的情境。舞蹈通过略为夸张的动作,尽情地表现了进城农民工面对全新生活环境,内心的喜悦与挣扎,为我们塑造了许多质朴、勤劳的青年农民形象,传达了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伟大时代精神。

二、舞蹈音乐的选择

一段好的舞蹈离不开背景音乐的衬托,音乐可谓是舞蹈的核心,它能够调动学习者的情绪,烘托舞蹈学习的氛围,是舞蹈教学中的主旋律。幼儿舞蹈教师在进行音乐选择时,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选择学生喜欢的类型,并且还要朗朗上口、节奏欢快,最重要的是幼儿能够快速理解。幼儿舞蹈教师在播放相关音乐时,幼儿可以跟着音乐节奏自发舞动,幼儿如果能够充分理解音乐内涵和情感表达,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学好舞蹈,还可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幼儿舞蹈教师借助音乐《小苹果》进行舞蹈创编,由于音乐本身节奏明快,形象鲜明,幼儿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因而幼儿可以一边唱歌,一边跳舞,这样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贴近生活,融入情感

根据幼儿身心特点进行创作。幼儿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创编时,应赋予舞蹈特殊的表现,比如故事性,这就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段特点,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喜欢一切新奇的事物,更喜欢听故事。幼儿舞蹈教师应该抓住幼儿的这一特质,透过幼儿的双眼看事物,并在进行舞蹈编排时,能够准确抓住幼儿的内心特点。在进行舞蹈创编时,对于幼儿舞蹈技巧的掌握不宜有过高要求,而要更注重他们的舞蹈表情和舞蹈神态。除此之外,幼儿进行舞蹈表演时动作无需标准化,但一定要表现出儿童化、趣味化和故事化。对于大多数的舞蹈来说,基本上是游戏深化形成,舞蹈的游戏化具有一定的特质,它可以加深舞蹈的趣味性,进而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幼儿舞蹈教师在编创《半夜鸡叫》时.要求学生对于小鸡的神态、表情要表演到位,舞蹈动作以这部分为重点,在幼儿形象的基础上进行舞蹈动作表达。幼儿舞蹈创编要具有一定特色,即注重儿童化,因此幼儿要全面地诠释小鸡的活泼可爱。

艺术不仅源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还高于生活,因而在进行幼儿舞蹈创编时,应以幼儿生活为创作蓝本,对于幼儿感兴趣的东西,都应该多加留意,然后从这些事物中进行挑选,寻找舞蹈素材。例如:《踏浪》《花裙子飘起来》这两个舞蹈作品,创作的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对于每一件艺术作品来说,情感的融入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打动人心。在幼儿舞蹈中,不仅可以有人物,还可以有植物、动物等等,这一系列元素都具有共同性,即富有情感。舞蹈教师进行艺术创作时,必须考虑到情感因素,不仅针对舞蹈角色,还要参考到舞蹈情节,使舞蹈更具感染力。

幼儿舞蹈创编教案 第2篇

幼儿舞蹈概述:

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舞蹈性较强,艺术性较高,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一块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与教育,从而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而目前,不顾实际,生搬硬套成人舞蹈的现象越来越多,使幼儿舞蹈园地这片沃土受到一定的污染。我虽不是一个专业的幼儿舞蹈创编人员,但近些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凡是一位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教育者,均有能力创编出幼儿爱看愿演且具有自己的特点的舞蹈作品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究竟从哪里着手呢?下面以几个典型的例子谈谈我的创编体会。第一、题材的选择。

首先从确定主题入手,即选择题材。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成为我们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幼儿舞蹈的选材应始终追寻幼儿思维的奇特性,从孩子们所喜闻乐见中,所想和所做中取材,即所谓的“求童心,唤童趣”,同时必须追求主题的新颖性及教育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编舞前先“童化”自己。

(1)最常见的是直接通过幼儿本身的形象或借助幼儿本身的生活片段,经提炼、加工成反映幼儿爱劳动、助人为乐或尊老爱幼等主题作品。如《洗手绢》、《一分钱》、《让座》等;或者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来体现人的思想形象。如:《可爱的企鹅》,借“企鹅”表现出可爱、笨拙、滑稽;《喵呜》借“小猫”歌颂勤劳、机智等。幼儿易理解,爱模仿,也喜欢表演。

(2)从孩子们所喜爱的文艺、文学作品中取材。动画片《宇宙卫士—奥特曼》是孩子们很喜欢的节目,“奥特曼”的形象、动作人人爱模仿,歌曲几乎人人会唱,我由此编排的由清一色男孩表演的《小小奥特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3)可根据时代的发展及当前的形式来确定主题。在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美化家乡,增强环保教育的同时,我成功地编排了舞蹈《花满小城》;想当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我驻南大使馆进行轰炸,举国上下义愤填膺。“中国人民不可欺,中华民族不可辱”的呐喊在 幼儿园响起,在使孩子们懂得“国家强大,别人才不敢侵犯”的道理的同时,我创编的反映古代、近代与现代的中国娃娃发奋图强,从小立志“勤学苦练,兴我中华”的大型舞蹈《中国娃》应运而生。

(4)可结合本地的季节及民俗选材。我们这里是北方,冬天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即是老幼皆爱品尝着手中一串串不同原料(山楂、桔子、山药等)制成的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又名糖球)。我从中受到启示,编出了反映两群孩子手拿不同糖球在一起炫耀、品尝、嬉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糖球乐》;此外根据夏季人人爱摇把扇子在街头巷尾闲谈纳凉而创编出舞蹈《妞妞嬉扇》。第二、音乐的选取。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幼儿舞蹈的音乐首先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也应顺口、押韵,富有感染力,让孩子们听后能展开想象,有想跳、爱跳的欲望。在我确定要编排《中国娃》的舞蹈后,有偏偏没有找到合适的音乐,屠洪刚一曲响彻云霄的《中国功夫》恰倒好处地体现出中华民族以武强身,顽强不屈的精神。由于是成人歌曲,我担心孩子们理解不了,但实际表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当在孩子们面前播放几遍后,孩子们便自己拉开架势操练起功夫来,并且一招一式挺带味儿。并且歌词通俗押韵,琅琅上口,孩子们学得很快。2010年的“

六、一”前期,孩子们带的磁带中有一首曲子活泼欢快,节奏感很强,孩子们一听“就想扭、想跳”可已有同事用此曲编排了节目,既然孩子们喜欢,何不一曲多用,此曲就成了我编排的反映幼儿庆“

六、一”,舞蹈《喜迎归》的主题音乐。主题和音乐确定后,则应考虑舞蹈的结构。怎样开始?情节如何发展?怎样推向高潮,又如何结束?幼儿都喜欢有情节的舞蹈,有了情节还要考虑细节。在舞蹈《糖球乐》中我这样设计:开始交代时间、地点及干些什么,中间发展即两群孩子高举糖球向对方炫耀、比试,突然出现一男孩手拿特大糖球,众人羡慕不已。男孩炫耀之后并没有独自吃,而是让每人都品尝一口,将情节推向高潮。孩子们你让我一口,我尝你一口,在一起高高兴兴品尝,以动作与感情的交流抒发内心情感,从而表达出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主题。第三、动作的创编。

幼儿舞蹈的动作应从幼儿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出发,不应过于繁琐,过于复杂,应适合孩子们的接受能力。

(1)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动作。如:《糖球乐》和《妞妞嬉扇》中的动作全取之于孩子们的日常动作。象你一下,我一下炫耀以及品尝到又酸又甜的滋味而发自内心的表情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

(2)从民族、民间舞中提取动作。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丰富的舞蹈艺术宝库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舞蹈《喜迎归》则选择综合了汉族东北秧歌、陕北秧歌以及云南花灯里的一些动作。

(3)借鉴中国古典舞或其他与舞蹈艺术有共同之处门类的一些动作。在舞蹈《中国娃》中,对于古代娃们,我借鉴了中国古老戏剧中的圆场步及一些手位、脚位及眼神来亮相;近代娃则以京剧中踱方步为基本动作;现代娃主要运用了一些艺术体操动作,整个舞蹈以武术操来贯穿。第四、服装与道具。

在服装与道具上应有新颖的艺术处理,体现舞蹈的特点。还如舞蹈《中国娃》,我是这样处理的:古代娃身着斜襟束腰束袖长袍,手持马鞭威风凛凛驰骋于疆场,当马鞭展开,却成了一面面写有“赵”、“钱”、“孙”、“李”等百家姓的古代战旗;近代娃则身穿马褂,头戴有长辫的瓜皮帽,手持写有“儒”、“道”、“法”、“墨”等各学派名的纸扇踱步而出,儒雅书生气十足;现代娃着轻便练武短装,赤手空拳一跃而上,整个场面令人耳目一新。再如《花满小城》,考虑孩子们使用手绢花不方便,片不起花来,便将八角手绢中见去掉一块,穿进橡皮筋后套在腕上,这样仅靠手腕的转动便可将手绢舞成一片花海,取得可喜效果。

论学前儿童舞蹈创编 第3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儿童舞蹈      动作     启发性      可行性      创新性

“正如音乐有乐汇、乐句、乐段一样,舞蹈语言也是通过单一的动作、舞句、舞段来展示某种特定的风格魅力或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情绪。”也就是说,舞蹈动作是形成舞蹈作品最基础的东西。“所谓编舞,就是编织表现作品思想立意的舞蹈语汇,也就是编动作。”由于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别于舞蹈院校的舞蹈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并没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和丰富的舞蹈动作积累,他们进行舞蹈学习的内容和就业任教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并非演出和专业的团队。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侧重了解儿童的身心成长特点与舞蹈教学的关系,进而加强自身对儿童舞蹈动作的积累、选择与创造。

任何舞蹈作品都离不开动作的选择和编排。俗话说:“选材得当,成功一半。”在学前儿童舞蹈教学与创编过程中,学前儿童舞蹈动作积累与选择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舞蹈动作是舞者展现基本功、表达舞蹈内涵、抒发心理情绪最直接的途径。如何进行学前儿童舞蹈动作的积累、选择与创造呢?怎样围绕“童心”“童趣”的宗旨来进行舞蹈教学,使舞蹈动作生动、准确呢?这些思考既能使舞蹈动作具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更能进一步提升自身与儿童的创造性。

一、动作选择具有启发性

舞蹈动作积累的重要一点是从儿童身上提炼舞蹈动作。

(一)从学前儿童身上提炼

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学前儿童,在实践见习活动中,对学前儿童游园活动中的观察等途径,进行舞蹈动作的提炼和积累。主动留意他们的言行举止,可以从学前儿童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笑脸或者一句亲昵的称呼中找寻舞蹈动作灵感,将与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表达提炼成为舞蹈动作。例如,可用晃头的动作来表现学前儿童在收获中满足的情绪;用双手合十,放于脸庞一侧来表现学前儿童思索的状态;勾脚与双手叉腰的动作来表现穿着新鞋子的欢喜之感等。通过对典型动作的积累与捕捉,强化学前儿童对生活的认知;通过日常生活动作与舞蹈动作的转化,启发学前儿童对生活的思考;通过夸张化的表达,增强学前儿童对生活与舞蹈的热爱。

在舞蹈动作的学习与创编中,学前专业学生要善于从已积累的动作资料库中,选取类似学前儿童生动好奇的眨眼、可爱俏皮的露牙齿、搞怪有趣的耸肩等动作,以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欲望,吸引学前儿童的眼球。

(二)从大自然中寻找

学前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大自然的兴趣更是与生俱来的。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强化自身对大自然的认识,增加对学前儿童与大自然的了解,从学前儿童喜欢的大自然现象、动植物等入手,积累与寻找适合于学前儿童舞蹈编创的动作。

例如,利用学前儿童对下雨现象的好奇,对学前儿童舞蹈动作进行思索。笔者曾见一孩子,约小班年龄,站在阳台上看着外面的雨点,跑过去用小手接盛栏杆掉下来的雨滴。这便可化作学前儿童舞蹈的动作,用后跳踢步或跑跳步来表现看到雨后情不自禁地跑动动作;用手心向上提腕来表现盛雨滴的动作。这便是源于生活,源于学前儿童世界最真实的动作。又如,在花园玩耍的小女孩,看到蝴蝶飞到兰花盆栽里,突然脚步放轻,用手轻轻地去捉蝴蝶。这又是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提供的舞蹈动作,我们的脚上可以采用圆场步,手上动作用先压腕后提腕、食指与拇指相触碰的手部动作来表现抓蝴蝶的瞬间。展现自然,动植物的舞蹈作品有很多,如《小荷才露尖尖角》《种太阳》《数星星》等,这些都是出自大自然的某种现象,表现出儿童可爱无邪的世界。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发生在学前儿童身上的事物,不断地积累与学前儿童世界相贴切的动作,在舞蹈的创编中便可随时喷发灵感,选择既符合学前儿童的天性,又能让学前儿童从舞蹈动作中强化对生活的认知,进一步引导学前儿童对生活的思考。

不管是演出、比赛或者其他的活动主题。笔者认为,编舞者都应以演出的学前儿童为出发点,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挑选与音乐相符合、与活动主题思想相贴切的舞蹈动作。教师更应考虑到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舞蹈动作的选择和运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做到心中有儿童、脑中有动作。

二、动作选择具有可行性

“四到六、七岁为‘幼儿园期,亦称学龄前期。”[ 夏征农主编:《辞海(缩印198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42页。]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有着较为突出的生理特点,大肌肉群的发展早于小肌肉群,“由于大肌肉群的发育,幼儿喜欢整天活动不停,不知疲倦的跑东跑西,站起,坐下,坐下又站起,做着各重动作,安静不下来。”[ 方富熹、方格、林佩芬 编著:《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1页。]因此,在选择动作时,适当多挑选跑跳性的动作,尽量减少对持久性动作与控制力的选择与运用。

我们可以从不同年级之间的生长差异考虑动作的选择。

学前儿童舞蹈的形式有独舞、群物、游戏舞蹈等。针对学前教育学生在选择舞蹈动作进行创编选择时,笔者建议,考虑到学前儿童之间的个体成长差异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了解到学前儿童的身体成长有所不同,并且根据其身体成长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针对小班、中班和大班的儿童,我们可以从身体认知、节奏训练、创造力与情感培养这三个大方面来进行动作的选择。

对于小班的儿童,我们可以多选择《我的身体》《小手拍拍》等舞蹈,让儿童学会在认知自己身体构造的基础上,尽量多地选择类似拍掌、勾脚、点头、耸肩、踏步等启蒙性的动作,尽量避免难度太大的动作,以简易节奏型和简单的动作为主,鼓励他们发现自己,喜爱上舞蹈课程。

对于中班的儿童,可适当丰富乐曲的选择,可考虑一些描述具体形象的舞蹈。如《小星星》《伦敦桥》《两只老虎》等,让儿童在舞蹈课堂中多接触直观性的教学,如扩指并指来模拟星星闪烁,双人配合用手臂来模仿,让“艺术化”与“形象化”相结合。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孩子的视觉和听觉得到形象化的认识,不断提升中班儿童的动作模拟能力。

对于大班的儿童,可以更多地选择游戏性和情境性的训练,让孩子在如《数鸭子》《捉泥鳅》《丢手绢》等舞蹈中展现自我。教师一方面吸引学生进入到音乐情景里,另一方面启发孩子进行动作的表达和即兴创作。在大班的舞蹈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挑选一些幅度较大的动作来进行情绪的表达、情感的抒发,例如转圈、拉手吸腿跳等。笔者身边有一朋友的孩子,就读幼儿园大班,她经常会说她觉得小区应该起“雅雅花园”“星星花园”这些名字更好听。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儿童就读大班时,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有创造力。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认识到,当儿童可以从音乐中学会理解音乐情景,又可以即兴发挥动作,我们应该坚持开放性的原则,让孩子进行更多的动作探索和自主选择。例如,可以由教师设计“请小朋友模仿鸭子走路”,“请小朋友告诉我你们想怎么捉泥鳅”,又或者“请小朋友展现给老师看你们最开心快乐的动作”等。

从学前儿童的角度出发,挑选与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相适应的动作,让学前儿童直接进行动作的表达,直接获得对动作和情感的体会,这样才能激发学前儿童主动参与、进行舞蹈表达的欲望,从而使学前儿童的积累与所学有所展示。

三、舞蹈动作富有创新性

要谈学前儿童舞蹈动作的创造,笔者认为一定要从童心入手。生活中,学前儿童总会给予我们新的灵感。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儿童的世界总是充满新奇,他们喜欢发问、喜欢思考、善于模仿,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我表现的需求。“当然,无论舞蹈动作怎么发展和变化,都必须以保持作品思想立意、风格特点、典型形象为基础。”笔者以为,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学前儿童舞蹈动作的创新积累,一方面从自身在课堂舞蹈创编学习中进行积累;另一方面从学前儿童进行即兴舞蹈的教学实践活动环节中不断收获学前儿童舞蹈动作素材。

(一)思考再创造

学前教育课程的设置,一般少不了学前儿童舞蹈创编课。笔者认为,在学前专业学生的舞蹈创编课程教学中,每一个同学在课程学习中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小组创编活动,与教师、同学积极配合,从老师和同学的身上积累新的动作元素。假如一个班25人,每2个人想出一个动作,加上教师想出的便不少于13个动作。我时常会向学生提问这三个问题:“你觉得他的动作中哪个最生动?最能表现作品意图?”“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达?”“除此之外,还有更好更妙的动作来进行诠释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他人动作的基础上,加入自身对动作的理解,对舞蹈情境的理解,形成了自身对舞蹈的单一动作、舞句,甚至是舞段的理解与再创造。

(二)启发内心的无数种动作可能

“即兴舞蹈是出自于学前儿童一种本能的、原始的舞蹈,也是最能表现他们自然情感的舞蹈。它是一个重要的创作,也是一个与自己、他人或者他物合作的过程。”笔者认为,在学前舞蹈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即兴舞蹈既是儿童表达自我的一个途径,又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抒发自身最真实的情感的一个过程,是最真实的自我动作体现,通过这个环节,教师与儿童不断地积累舞蹈动作,为舞蹈输入新血液。

留意学前儿童对音乐与情景的感受所展现的肢体语言,作为动作收集与再创造的源泉。如《梦的世界》一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听音乐,联想在睡觉、做梦中会如何进行肢体表达。笔者曾在一堂课上与二十几位学前儿童进行教学互动交流时,让他们用认为最有趣、最生动的动作向我展示当他们在睡觉或做梦时的动作形态,我大开眼界。有常见的睡个“大”字形的,侧躺着用双手当枕头的,还有的用小嘴巴咬着手指表现睡得很香,有的甚至走动说那是在梦游,还有各式各样的我需要询问他们才知道表达的意图等。与其说,他们收获了互动的一次分享,不如说是他们启发了我心中动作创作的无数种可能。

在游戏互动过程中创造出新动作,增强舞蹈的趣味性,增加创造的可能性。在舞蹈教学中与学前儿童进行互动,将师生协作过程所积累的动作进行整合并加以选择,使其成为学前儿童舞蹈动作选材的一部分,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学习,启发他们对舞蹈的热爱和更好地进行自我表达。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主编.辞海(缩印1989年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342.

[2] 方富熹,方格,林佩芬.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1.

[3] 朴红梅主编.儿童舞蹈表演:创编与教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2-135.

舞蹈创编 第4篇

关键词:舞蹈创编,形象塑造,影响分析

舞蹈表演艺术形式中, 创编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舞蹈创编直接反映了舞蹈发展的进程, 也是舞蹈这种艺术形势的表现方法。舞蹈创编将舞蹈的形象作为创编的基础工作, 捕捉良好艺术形象, 对艺术形象进行加工, 然后完成舞蹈艺术形象。舞蹈形象质量直接关系到舞蹈体现的审美意境和舞蹈的主题思想, 所以在舞蹈创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一、舞蹈形象创编的思想

舞蹈艺术不但要展示具有的民族精神, 还应该具有时代精神, 所以舞蹈形象塑造的时候, 就应该注重舞蹈形象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只有富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舞蹈形象, 才能够被广泛的接受。舞蹈形象的创编者应该将舞蹈段落和舞蹈形象进行融合, 就是让舞蹈动作组成舞蹈短句, 在组成舞蹈段落, 最后形成舞蹈作品。例如张继刚创作的《母亲》舞蹈, 使用了藏族舞蹈的粗狂抒情形式, 在注重可以的雕琢, 而是在不经意间将母亲的质朴形象塑造了出来, 从而表现了对于母亲的深刻歌颂。我国舞蹈形象在进行创编的时候, 也要注重实用民族舞蹈, 加入时代精神, 这样就能够让舞蹈艺术再上一个台阶。舞蹈形象所展示的思想感情, 就是舞蹈想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这种蕴含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舞蹈, 能够迅速被观众喜欢。

二、加强歌曲在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在舞蹈进行表演的时候, 歌曲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歌曲的意境和形式直接关系到表演者是否能够很好的表达主题思想。所以在进行人物形象塑造的时候, 应该加强歌曲的作用。常用的方法有:第一, 歌编舞。可以使用完整的歌曲, 按照歌曲的形式、风格、歌词、旋律等创编一支舞蹈。在选定了歌曲的同时, 舞蹈形象基本上也已经确定, 舞蹈形象要符合歌曲的意境。这种形式主要是选用优秀的歌曲, 例如《中国娃》《辣妹子》《春天的故事》《歌唱祖国》《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中。这种形式创造出来的形象很贴近生活群众, 但是形象塑造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 改编歌曲编舞。改编的过程中, 创编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进行舞蹈的编制, 对于舞蹈形象塑造的时候, 也就多了一些灵活性, 能够按照创编者的想法进行一定的改进, 从而和观众产生共鸣, 让观众能够了解舞蹈表演者的形象特点。但是改编歌曲具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演奏家、演唱者、作曲家、录音师一同努力才能够完成。

三、注重时间和空间中形象的塑造

创编者在选择了一定的人物形象之后, 都要将这个形象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塑造, 从而让人物形象能够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支好的舞蹈, 总是能够在空间和时间中进行自由变换, 让观众随着舞蹈形象进行流动, 深刻的理解作品的主题。舞蹈形象在空间和时间变换、流动等过程中, 就成就了舞蹈形象的主导地位, 让舞蹈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势很好的融合, 最终实现了形象的塑造。同时, 创编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也直接反映了创编者对于舞蹈的把握能力, 表演者在舞台上可以进行任何位置的变化,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立体区域。创编者就要整体把握舞台的特点, 营造合适的舞台背景, 为形象的塑造提供充分的空间, 让表演者能够尽情的表演。舞蹈形象的创编者要根据需要, 合理的分配时间, 从而重点突出舞台中舞蹈的效果, 提高舞蹈艺术的感染力。

四、舞蹈形象是核心环节

艺术作品中, 艺术形象是主要内容。舞蹈形象既是舞蹈的体现和物质外化, 也是观众感知审美的关键。创编者为了让舞蹈形象活起来, 要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中寻找生活素材, 找到各种物质材料, 然后塑造具有典型特征的舞蹈形象。舞蹈形象是表演呢的核心环节, 也是创编者最看重的过程, 直接关系到舞蹈的中心思想是否能够被合理的表现出来, 是否能够给观众传达合理的审美观念。舞蹈形象的核心地位不容忽视, 因此创编者要在观赏者的角度进行一定的反思, 争取塑造鲜明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中国妈妈》的创作中, 创编者就是利用了很多的收割动作来展示中国妈妈的勤劳朴实, 让视觉冲击结合强大的震撼力, 从而让观众产生共鸣, 体会到伟大妈妈的辛苦。这种不断渲染出来的主题观念, 对于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 舞蹈的创编者应该重视起来, 加强舞蹈形象的影响分析, 从而让舞蹈形象深入人心。

五、总结

舞蹈表演已经成为了生活中必须的精神文化, 在进行舞蹈创编工作的时候, 应该加强舞蹈形象塑造的研究工作, 意识到舞蹈形象的重要作用, 并且采用合理的方法将舞蹈形象更好的展示出来, 传达舞蹈主题思想, 强化舞蹈审美效果, 让观众能够在欣赏舞蹈中, 进行精神上的感悟。

参考文献

[1]田巍巍.浅析舞蹈创编中舞蹈形象的塑造及影响[J].青年文学家, 2012, (16) :52-53.

[2]张懿.现代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舞蹈形象的塑造[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2011, (12) :85-86.

幼儿园舞蹈创编培训总结 第5篇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在此次舞蹈培训中,我感受到了它的美,更激发了我热爱舞蹈的激情,面对舞蹈水平参差不齐的我们,三天就要完成六个舞蹈组合,时间就是金钱,虽然很紧、很累,但每一位老师都在尽心的学习,认真的把握。此次培训我觉得我不仅学到了专业方面的新知识,还从每一位舞蹈老师的身上学到了教学的很多方法,虽然一天很累,但是每一位老师都是累着而快乐,快乐而累着,累中而收获了不少成果,第一天培训完之后,尤其胶州秧歌,就得我腰腿很酸痛,我们身心俱疲,课堂上,老师教我们怎么做就怎么做,特别学习老师一些教学要领等等,每一位学员都在认真而细心的听舞蹈老师讲课并跟随着老师做,由易到难,学员们都学得很尽力,很上进,虽然我这次是学员中年龄大的,接受慢,但是我尽最大努力去认真的听,认真的学,培训期间没领会的,晚上加班也要继续学习。

在这短暂的三天培训学习中,让我对粗犷豪放、刚柔并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中包括: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组合、东北秧歌组合、维吾尔族舞蹈组合及胶州秧歌。在教学中,翟红老师、钱倩老师、王鹏老师、冯青老师、李颖老师等,各位老师,教学各具特色,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和典型的民族特色音乐,都让我再次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美妙,激发起我对学习舞蹈更大的热情,我知道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通过这次舞蹈培训到“以声带情,以情带舞”的教学,使我的舞蹈技能有了更一步的提高。热情奔放的音乐声中陶醉,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她那优美的肢体语言,给我们演示着每一个动作,使我们不仅能够学到更丰富的知识,更能印象深刻的通过动作加深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虽然一天下来身体很累很疲乏,可是我们三天时间就学会了六个舞蹈组合,有了收获心里无比的高兴,无比的喜悦,以及内心受到了感染和鼓舞。

浅谈中学舞蹈的创编 第6篇

【关键词】年龄特点 寓教于乐 即兴 技巧

众所周知,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从童年、少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此时的人既没有成人的成熟老练,又脱离了儿童的幼稚,这一区别决定了中学生的舞蹈与少儿舞蹈的不同,中学舞蹈更具有个性。

一、如何选择舞蹈题材

1.结合当代中学生的生活、学习来选材

(1)生活上 学生们课间喜欢做的游戏有踢毽子,拔河,跳皮筋等,我们就可以构思出一群学生在玩“扔水袋”的游戏,一个路过的女孩不幸被扔到了,水袋摔破使得女孩无辜地全身湿透,很委屈地哭了,然后大伙是怎么地安慰她,然后邀请她一起参加游戏。这个过程既可以表现出他们渴望友谊的这份情感,又不失活跃的气氛。或者可以描述一个家庭困难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而同学们跟老师们是怎样一块钱一块钱地为他募捐,然后又是怎样地交到他手上去的,家庭困难学生内心感到非常感动而做出的一段独白可以成为整个舞蹈的高潮部分。

(2)学习上 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可以把舞蹈跟课本内容结合起来,比如课文《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一个很悲惨的人物,舞蹈《孔乙己》却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整个作品用非常滑稽的动作贯穿在一起,有点讽刺的感觉,令人捧腹大笑之余,还通过剧情使观众对人物产生一种同情、怜悯之情。学生们通过这样一个舞蹈,就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认识到课本中的人物,对“他”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也通过课本对人物生平的介绍,更好地演绎出了作品。

2.围绕青春期的教育进行选材。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上的迅速成长使得他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对异性交往充满好奇。现在全国的中学都在普及课间跳集体舞,我们可以借鉴外国民间舞蹈中集体舞的形式,如小步舞的形式。这一类的舞蹈比较文雅,端庄,步法也比较简单,构图很优美,整个舞蹈讲究男女双方的配合与默契,正因为需要互相配合,男女同学间才能有机会在一个正常的气氛下,进行积极的交往,是非常有利于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的。而我们把这些从自娱性舞蹈中提炼出来的动作元素用在舞蹈创作上,学生们的舞蹈表演能力必定会有所增强,同时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礼仪风范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建立起正常的同伴关系。

三、舞蹈类型的创编

1.独舞

(1)即兴创编 构思独舞经常用到的创作方法是即兴舞蹈。即兴指的是舞蹈者完全自由地、无限制地舞蹈,把自己想要抒发的感情用肢体表现出来,产生新的动作用于舞蹈中,而且这些动作通常都是超乎自己想象的东西,这就是即兴舞蹈的特性。在真正创作一个舞蹈作品的时候,老师先跟学生们讲述作品想要得到什么样的效果或是已经构思好的情节,再与学生们交流一下,往往他们的意见才是最重要和最适合创作的,比如他们觉得某个地方需要站得高高的去表达情绪,或开怀大笑,或痛哭流泪,都让他们去做,效果往往比我们在音乐方面下功夫去渲染气氛要好得多。

(2)道具和背景 在中学舞蹈创编中,道具和布景的运用是很能帮助我们展开构思的,它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更能将我们的构思直观地体现出来,变成能够表达情感的动作,而一般的中学生功底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运用道具更可以有效地掩盖舞蹈者的短处;鲜艳的布景色彩或可爱的图案都是学生们所喜爱的一类。

2.群舞。关于群舞的创作,要注意的是队形要整齐,变化时要合理和适当控制作品的长度。队形的整齐,举一个正方形为队形的例子,一般主跳(选择舞蹈特长生或舞蹈功底相对好的学生)应放在前排中间等最显眼的位置,具体还要按实际出发;两边可以放舞蹈底子相对薄弱的学生。舞台分为六个区域,我们要明确区域的重要性,分清哪一个区域是表演的最佳区域,哪一区域是舞台表演的弱区域,才能在舞蹈中把情绪和情节的高潮放在舞台区域最重要的部位,把不明显的和起衬托作用的队形和人物动作安排在比较次要的舞台区域。行进路线方面,我们要处处留心调度,队形流动时尽量不要出现混乱。中学舞蹈的队形比较偏爱于正方形变圆形,或三角形变走斜线等简单的图形变化,如果我们要创出新颖的作品,就不应该守旧,要多做创新。其实队形变化何止如此简单?《舞蹈编导学》中所罗列的民族民间舞蹈常见队形中有“双环形”“山形”“编花寨”“双开门”等并不复杂而又容易排出来的队形,是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的。

浅谈幼儿舞蹈创编方法 第7篇

一、了解幼儿心理及生理特征

正如上文所述, 幼儿正处于意识形成及行为养成的时期, 该时期的幼儿在面对学习时没有该不该学、重不重要的概念, 其面对学习的态度大都是以兴趣为主的, 即对自己觉得有趣的事物就会进行学习, 而对枯燥无趣的事物则不屑一顾;并且, 由于幼儿正处于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 他们喜爱用自己的表情或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发泄自己的情绪。幼儿教师在创编舞蹈时, 应该注意结合幼儿的上述心理特征, 务必使舞蹈既能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又能帮助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例如:幼儿教师在创编舞蹈《小红帽》时可以这样设计以下情节:当大灰狼看到小红帽时开心地哈哈大笑、当小红帽见到大灰狼时放声大哭, 这样设计, 不仅符合幼儿表达情绪的形式, 而且使整个舞蹈生动有趣, 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 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 幼儿正处于身体及心理成长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幼儿模仿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都较低, 因此, 幼儿教师在创编舞蹈时, 舞蹈动作应尽量简单易学, 节奏应欢快。了解幼儿心理及生理特征是幼儿教师创编舞蹈的第一步, 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只有了解了幼儿心理及生理的特征, 幼儿教师才能创编出最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的舞蹈, 进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幼儿舞蹈选材及动作编排

舞蹈选材及动作编排是教师创编幼儿舞蹈中极其关键的一步。这关乎着幼儿对舞蹈是否感兴趣、是否会进行学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学习等。因此, 教师在幼儿舞蹈选材及动作编排方面应十分注意。

(一) 幼儿舞蹈选材

正如上文所述, 幼儿对于学习的态度大都是以兴趣为主,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幼儿会进行学习或模仿, 对于枯燥无趣的事物则不屑一顾甚至是厌烦, 因此, 幼儿教师在选择舞蹈题材时要保证所选题材能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首先, 教师要从幼儿最喜爱或最感兴趣的事物着手, 将其编排进舞蹈中, 其外, 幼儿好动、爱玩, 因此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舞蹈之中, 如:在舞蹈中融入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并且, 为了更大程度地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 教师可以将一些植物、动物融入舞蹈之中, 如:小鸡、青蛙等;另外, 幼儿教师选择的舞蹈题材应该简单易懂, 如:舞蹈《小红帽》、《小兔子乖乖》等。

(二) 幼儿舞蹈动作编排

教师在编排幼儿舞蹈的动作时除了要保证舞蹈动作能够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外, 还应该结合幼儿记忆能力、模仿能力及肢体协调能力有限的特点, 编排的舞蹈动作要简单易记, 并且动作要与背景音乐的起伏相结合, 提升舞蹈整体的艺术效果, 另外, 幼儿舞蹈的动作还要有新意、有创意, 不能一成不变, 例如:教师在编排幼儿舞蹈《两只老虎》时, 当歌曲唱到“跑得快, 跑得快”时, 教师可以编排为骑马的动作, 构造出一幅老虎骑马跑的景象, 既对舞蹈进行了创新, 又使舞蹈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还能帮助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 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舞蹈音乐的选择

舞蹈音乐的选择对于幼儿舞蹈创编来说极其重要。首先, 音乐决定了一支舞蹈的动作的形式及走向, 其次, 一支优质的舞蹈音乐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并且, 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他们对欢快的曲调、简单有趣的歌词、节奏感强的音乐十分敏感, 因此, 幼儿教师在选择舞蹈音乐时, 应结合舞蹈的本质及幼儿的特征, 尽量选择一些节奏欢快、歌词简单有趣的歌曲, 如:歌曲《小苹果》、《向前冲》等, 既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又可以增强舞蹈的感染力, 让幼儿在充分体会到舞蹈的乐趣;另外, 简单有趣的歌词在激起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利于幼儿进行理解记忆。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 其对于音乐有天生的敏感力, 因此, 幼儿教师在选择舞蹈音乐时, 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 力求选择出最能调动幼儿情绪的舞蹈音乐, 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四、结语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 因此, 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 我国幼儿教育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与幼儿舞蹈的教学是分不开的, 幼儿舞蹈作为幼儿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承担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责任, 因此, 幼儿舞蹈教学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虽然目前我国的幼儿舞蹈教学模式还并不成熟, 但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 我国的幼儿舞蹈教学模式定会更加完善, 我国的幼儿身心定将健康成长。

摘要:幼儿时期是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艺术气息, 进而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幼儿舞蹈作为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实现智力及艺术气息上的增长, 而且可以激发幼儿的表演欲,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成长。在幼儿教育中, 想要使幼儿舞蹈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幼儿教师就要在舞蹈创编方面多花心思, 力求最有效的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文中, 对幼儿舞蹈创编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幼儿舞蹈,幼儿教育,创编方法

参考文献

[1]徐茜.浅谈幼儿舞蹈的创编[J].新一代, 2013, 02.

[2]郝力.解析幼儿舞蹈的编排要求[J].北方音乐, 2015, 14:75-75.

[3]曹晓娟.幼儿舞蹈的编排要求分析[J].文艺生活, 2015, 01:100-100.

浅谈幼儿舞蹈的创编 第8篇

关键词:幼儿舞蹈,主题形象情节动作

作为一名校外教育工作者, 我从事舞蹈教育也有几年了, 近几年, 来我们少年宫学习的幼儿学员逐年增多, 年轻的家长们越来越早开始重视孩子的艺术培养了。通过这几年的舞蹈教学使我在幼儿舞蹈的创编上有了一点小小的心得, 我认为创编幼儿舞蹈作品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 舞蹈思想主题要单一。幼儿的思维活动比较简单直接, 因此舞蹈的主题, 不能拐弯抹角, 立意要单纯, 主题明确, 最好能让幼儿一看就懂。幼儿观察事物, 主要取决于他们兴趣的事物, 则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对于不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 他们就表现出缺乏耐心。因此幼儿舞蹈的主题要浅显易懂, 生动有趣, 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第二、舞蹈形象要亲切。幼儿舞蹈作品应有亲切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孩子们喜欢的形象, 才能使其与儿童的感情更接近。如, 孩子跟布娃娃讲话, 给他洗澡打针, 都是很认真而有感情的。在孩子们看来, 经过艺术夸张和再创造的舞蹈形象, 比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更亲切。幼儿歌舞作品通过拟人化形象的塑造, 极大地激发出幼儿的积极性, 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第三、舞蹈音乐节奏鲜明。幼儿舞蹈的节奏, 应该鲜明清晰, 使整个舞蹈洋溢出一种欢乐的气氛, 传达出孩子们内心的喜悦和自豪的感情。幼儿喜欢动作弧度大的活动, 他们自身的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奏性活动的节奏也比较快。节奏活泼、层次分明、音域适当的幼儿舞蹈音乐, 应与幼儿的脉搏跳动节奏相近, 和幼儿的思想感情相投。

第四、舞蹈情节有趣。幼儿舞蹈作品, 必须有幼儿的情趣, 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 才能使幼儿易于理解。幼儿的思想十分天真烂漫, 好奇心强, 在他们的头脑里, 有着许多美妙的想象。因此, 幼儿舞蹈的情节一定要有趣, 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五、舞蹈动作要活泼夸张。艺术讲究夸张、而夸张的手法在幼儿的歌舞创编中尤为重要。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要鲜明, 喜怒哀乐的表达要强烈, 以便于孩子们去认识, 去领会。动作的创编。幼儿舞蹈的动作应从幼儿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出发, 不应过于繁琐, 过于复杂, 应适合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切记幼儿舞蹈动作, 不能随便拼凑堆积, 不能随便搬来一个动作就用, 而要把它加以融化, 变成自己的“语言”。要特别讲究造型, 也要有线条和韵味的美。优美的舞姿能激发幼儿满心的喜悦。

当然, 我们不能只是纸上谈兵, 下面我就说说我曾编排过的几个幼儿舞蹈作品吧:

如:创编舞蹈《我是小小解放军》时, 我根据孩子们喜欢模仿解放军的操练, 射击, 打战等心理要求, 把舞蹈情节设计为的一群可爱的幼儿在游戏中, 模仿解放军的操练, 打靶等军事活动;游戏中发生了一些小矛盾, 但孩子们以解放军叔叔为榜样, 解决矛盾, 团结友爱。动作设计上我以走, 跑, 跳, 钻, 爬等基本动作加以提炼, 变得活泼, 夸张, 有趣。再配上节奏鲜明, 动感欢乐的音乐, 使孩子们在表演中感到亲切、愉快。这一舞蹈作品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

如:创编舞蹈, 《竹乡娃娃》这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因为我们市有着“竹子之乡”的美誉, 盛产竹笋。孩子们对竹笋都很熟悉, 可是竹笋是怎么来的, 他们并不知道。于是我特意选在春天, 竹子茂盛, 春笋丰收的季节, 要求他们的爸爸妈妈带他们观察春笋, 了解春笋的来历。有条件的还可以到竹山去观察农民伯伯是如何挖竹笋的。接下来我便在孩子们似懂非懂, 充满好奇, 急于模仿的心态中开始我的舞蹈教学。舞蹈情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群山娃手拿小铲子, 小锄头, 肩背小背篓来到竹山挖竹笋, 在挖笋过程中他们发扬了互相帮助, 助人为乐的精神。舞蹈动作设计上我以主要以寻找、铲、挖、拔等动作加以夸张和美化。再加上生动、活泼、有趣的音乐。舞蹈表演即具有艺术性和娱乐性又能表达了孩子们热爱家乡, 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这一舞蹈曾获得省级少儿舞蹈大赛二等奖。

幼儿舞蹈创编的生成活动模式初探 第9篇

幼儿舞蹈作为幼儿的一种自我表现方式、娱乐方式, 在幼儿园生活中为许多幼儿所喜爱。然而, 放眼现今的幼儿园舞蹈, 大体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自娱性的游戏舞蹈, 全体幼儿必须参加, 其内容为儿歌组合、形体律动、表演说唱等且附属于音乐;另一种则是幼儿园开设的部分幼儿参加的舞蹈班, 学习一些基本动作元素和简单的成品舞蹈, 以备参加各种活动。这人为地将幼儿舞蹈这门原本属于孩子们的艺术蒙上了灰色的阴影。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幼儿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空前的关注, 师幼互动、探究性学习等各种研究纷纷展开。那么, 幼儿舞蹈教学中如何摒弃老师教、幼儿学的被动模式, 让幼儿真正投入于舞蹈、热衷于舞蹈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 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和老师一起共同解答了这一难题。

二、问题的契机

“春”的主题活动正在进行中, 老师带孩子去果园再次观察桃花开放情况, 并为桃花的绽放变化拍照。孩子们建议:“给我们也拍几张照嘛!”于是, 老师请孩子们自已结伴找背景拍照, 其中有七、八个孩子合作在草地上造型, 老师觉得很像是互相在说话, 就说:“你们的造型真漂亮, 好像在说悄悄话。”这下孩子们来劲了, 竞相作出各种说悄悄话的动作造型。面对孩子们多姿的造型和创造热情, 在内心感慨的同时灵感闪现:如此丰富的动作造型怎样进一步提升, 生成一组舞蹈活动, 让孩子成为创编的主人呢?

三、问题的思考

(一) 相关理论的思考与内化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倡导教师在与幼儿活动的过程中, 逐渐发现幼儿的兴趣、需要, 并用知识技能加以分析、判断, 用智慧和创造性工作, 激发幼儿潜力, 并使之不断生成变化。动态生成是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概念之一, 生成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载体, 是以突发事件为起始点而生成的课程;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 通过教育者对幼儿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 不断调整活动, 以促进幼儿更加有效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

新规程中指出,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大胆表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教师的作用应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舞蹈教育应允许孩子有相当的弹性和充分的自由来选择和创造自己喜欢的身体语言。

(二) 舞蹈创编生成活动模式结构的确立

*由于生成活动的动态性,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根据孩子的兴趣与需求原策略又有所变化。

四、应对步骤及策略

(一) 提炼——让创作火花跳跃

幼儿舞蹈大都来源于生活, 而生活中某些自然形态, 虽具有一定的可舞性但并不是舞蹈, 只有当他依顺于作品的需要, 被融解在由规范有节律有情感的舞蹈形象之中的时候, 它才属于舞蹈。所以首先要提炼动作, 让孩子体验舞蹈与生活的差异, 才能真正感受舞蹈。仔细回想那天, 孩子们创造的动作造型很多, 但大多雷同、相似、生活化, 我认为必须先协助孩子将所创造的动作归类, 美化, 富于情感, 才能成为舞蹈形象的基础元素。

1. 情境导入法

我将那天拍的照片放大并配以彩色边框, 张贴于墙面上, 孩子们发现后欣喜异常, 纷纷模仿、欣赏、评论, 围着照片久久不散。当老师介入时, 孩子们几乎已经推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动作造型, 在嬉笑打闹中完成了初步的模仿学习。我又请孩子们做各种造型, 帮助孩子提炼出几个典型动作进行模仿。再请几个孩子做同一造型, 让大家讨论:“谁的动作漂亮?为什么?”由于话题来自孩子自己的生活, 而且已经有了前经验, 孩子们很快解决了舞蹈的动作到位与眼神表情配合问题, 初步将生活化的动作提炼成舞蹈元素。

2. 节律游戏法

有了基本的舞蹈元素, 怎么让孩子进行动作的进一步模仿学习, 并让孩子乐于学习呢?这也是我们日常教学中的难点。我针对“悄悄话”这一主题根据幼儿经常在做的游戏“木头人”自编了节律游戏来作为动作巩固的有效手段。具体方法为:自由拍手走步并有节律地念引语“你说说我说说, 我们大家一起说, 悄悄话——”, 等“话”字一说完, 每个孩子做一个说悄悄话的造型;再引导孩子逐步过渡到两个或几个孩子合作造型, 最后形成悄悄话的集体造型, 再加上老师的鼓励、及时拍照等激励机制, 孩子们真可谓百玩不厌, 精彩造型层出不穷。

(二) 欣赏——让创作激情飞扬

舞蹈是一门形体语言艺术, 能激发共鸣, 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在欣赏的基础上形成一定表象积累, 让美好的音乐舞蹈艺术形象再次激发创作热情, 并对此产生期待。

1. 同类作品欣赏

在资料的查找过程中, 我认为北京电视台少儿艺术团的成品舞蹈“悄悄话”里有一个情节:两个孩子在说悄悄话, 不让另一孩子听, 这孩子很生气, 嘟着嘴开始了一段独舞, 这种情节完全贴近孩子的生活, 代表着生活中实质性的东西, 我就选取为孩子的欣赏材料, 让孩子在相同材料中激发灵感。孩子们在自己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对相同题材的舞蹈作品更加敏感, 欣赏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模仿并向我提出了请求:老师, 这个舞蹈我们也会跳, 我们也来编个悄悄话的舞蹈吧!

2. 迁移作品欣赏

虽然儿童舞蹈与成人舞蹈有很大区别, 但毕竟有共通之处。而成人舞蹈中的意境、美感, 动作的舒展与技巧, 都是儿童舞蹈所缺乏的。所以我选择了杨丽萍的以动作节奏美、形体韵律美、形式直观而著称的舞蹈“雀之灵”, 让孩子们在欣赏中博采舞蹈中的精良, 从而让孩子自身的舞蹈动作更优美、更生动。

(三) 舞蹈——让创作体验深刻

让孩子成为创编的主人当然不同于成人创编, 孩子仍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 而且舞蹈本身就是用身体探索素材, 展开想象的艺术, 那么必须先让孩子走进舞蹈、在舞蹈中体验后才能进入到创编。

1. 背景音乐法

虽然孩子有了相当的舞蹈积累与热情, 但让孩子直接进入舞蹈还是存在一定困难, 因为多数孩子对于舞蹈缺乏自信, 动作放不开。所以, 我采用了一个过渡, 用选取的“悄悄话”舞蹈音乐作为背景进行“悄悄话”的游戏, 也就是我前面介绍的游戏。将游戏引语“你说说我说说, 我们大家一起说, 悄悄话”, 合上成品舞蹈“悄悄话”的音乐节奏, 更加朗朗上口, 而且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孩子们能逐步熟悉音乐, 感受舞蹈意境, 为下一步的创编作好铺垫。

2. 即兴舞蹈法

即兴舞蹈能给舞蹈者完全自由, 能无节制、无休止地舞蹈, 所创作的动作经常超出意料之外。所以, 在孩子们有了动作经验积累, 创作热情跃跃欲试时, 我创设了一些场景, 带着孩子在音乐中即兴舞蹈。多次尝试后, 孩子们终于有了自由舞蹈的感觉。从独自间断性舞蹈到结伴边讨论边舞蹈, 完全激发了舞蹈的自发性, 出现了运动性的和情景性的瞬间小品, 直至自然的结合队型, 用手势眼神暗示合作舞蹈, 对舞蹈的体验产生了质的飞跃。

(四) 创编——让成功水到渠成

在孩子对悄悄话的音乐与动作相当熟识之后, 我们再回过来共同来讨论编排这一舞蹈:将音乐分成几段;每段以哪个动作为主, 哪个动作为辅;采用什么队形;段与段之间用什么队形过渡;有一个什么情节发生……孩子们达成协议后, 商量角色分配, 很快一个成品舞蹈就完成了, 孩子的投入与兴奋不容置疑。

五、总结与体会

在这一舞蹈创编活动中, 其内容、形式、方法都是由师生一起在互动中共同生成、选择、调整的。我还运用此模式进行了其他舞蹈创编的生成活动, 如《小木偶》、《快乐的我》等, 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舞蹈热情, 提高了舞蹈技能, 并在孩子自信心、表现力等方面的培养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这过程中, 孩子成为我的老师, 他们的进一步思考与需求迫使我去不断地学习、反思、总结。

幼儿舞蹈是幼儿生活形象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所以生活是孩子舞蹈创编的第一要素, 我们要善于在生活的各个环节导入舞蹈因素, 如将各种游戏中的动作舞蹈化;将蒙氏走线与舞蹈手位动作相结合等等, 让孩子的动作不断美化、积累, 为生成舞蹈题材作准备。

孩子是天生的创造者。我们应该保护和激发幼儿原始的创造力。提供积极的环境与充分表现的机会, 适当增加舞蹈意愿活动, 减少模仿活动, 孩子无拘无束、千姿百态的表现形式, 正是舞蹈创编活动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论少儿舞蹈创编与音乐的关系 第10篇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我们相信,没有一种教育观点、教育原则或教育方法是唯一的或是做好的,对任何一种教育现象都有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不同的教育风格。教育要提升人的地位,即要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就是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21世纪全国都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有三大任务,即发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及身心、审美、劳动素质都得到提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音乐和舞蹈是综合艺术,是孩子们喜爱的科目,也是对少儿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美国舞蹈大师特德·肖恩说:“舞蹈教育是对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少儿舞蹈创编的形象塑造要注意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对世界充满好奇、纯真的爱,爱野地上的小草、花爱天上的月和星星,爱天空中飞翔的小鸟、白云,爱江河上跳跃闪映的小鱼、帆影,他们用心灵去拥抱自己喜爱的对象,他们具有求知欲强、喜欢模仿、好奇好问、兴趣广泛等等特点。少儿好比一张白纸,是需要老师去绘画的,要绘画出他们的勤劳勇敢、诚实、善良、礼貌、好学、吃苦、耐劳、有理想、有自尊心、有忍耐精神、有正义感、团结互助的中华美德。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少儿舞蹈还能培养孩子们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少儿,特别是当代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亲人的宠爱,在公众场合可能会有内向害羞、娇气任性的表现,而舞蹈是当众表演的,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编导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发学生富有表情地表演。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集体活动,许多学生克服了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参加艺术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开朗活泼的个性。另外,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孩子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

二、舞蹈的趣味性与音乐的趣味性相统一

少儿舞蹈创编时应充分注意到不同的年龄层次孩子的生理特点,在不同的年龄层次的少儿群体找到相应的切入点(趣味性),即少儿的兴趣、情趣。所谓趣味性,就是指探究或从事某种事物和活动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又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小孩子就是在这种心理倾向的驱使下,从小时候的玩积木、玩手绢,到年龄大一点儿时的踢球、跳皮筋,他们在玩这些游戏时,所表现出专注的神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都是兴趣在发挥着作用。还必须了解熟悉少儿的生活,少儿的心理特点、情感特点,少儿在各种表情下的动作特征,从而使这些积累的点点滴滴的生活素材,经过思想情感的升华而转化为艺术素材,即舞蹈语汇,是指把若干不同的舞蹈动作汇集起来,为表达舞蹈作品的主题内容服务,是一切舞蹈语言的总称。只有这种舞蹈语汇才能把艺术人物的思想情感及主题生动地表达出来。

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说:“舞蹈的含蓄并不需要很清晰的解说,它应该是用身体和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来表达。如果加入太多的其它因素,舞蹈就会失去它应有的光彩和魅力。”音乐与舞蹈是血肉的关系,两者结合起来,便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惟有音乐的情趣与舞蹈的情趣达到和谐一致,二者才构成一个新的具有情趣的艺术生命。因此,编导在创编时必须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了解音乐的结构特点,了解音乐情感发展的基本特征、内在规律,这是成功的一个前提。少儿对事物的理解是直观的、感性的,他们只能分辨出十分明显的音乐情绪少儿对事物的理解是直观的、感性的,他们只能分辨出十分明显的音乐情绪,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生活和情感的经历,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音乐的时候注重孩子的喜好和情感。

三、少儿舞蹈的主题与音乐主题的一致性

主题是指主题思想文艺作品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作品主体和核心,是文艺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现分析、研究、经过对题材的提炼得出的思想结晶,也是文艺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文艺家在创作过程中如何确定形式和结构,都必须从表达主题的需要。主题具有阶级性和时代特点。

舞蹈作品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又反映了编导对生活的态度。对音乐主题的理解、解释的水平,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客观生活和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为了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只不过舞蹈音乐的达意比起文学、戏剧、绘画、雕刻等姊妹艺术显得更曲折些,它更强调了“情”的作用,它是通过“情”来打开欣赏对象的情感闸门。当欣赏对象处于一种艺术的“情动于中”的愉悦之中,舞蹈表达内容所运用的语言,是高度集中的、概括的,是人体的动作和姿态来往情达意的。因此,编舞者在创编的具体过程中,必须置身于音乐中去,在音乐的流动中,把握住旋律、节奏所形成的音乐情、音乐意。有了对音乐的感悟,编舞者的生活空间、创作空间才能随音乐的情感打开,舞蹈主题才能融于音乐,通过典型生动的舞蹈艺术形象表达出来。孩子是挺难“伺候”的,他们太天真、太单纯,只喜欢“打比方”,不喜欢“就事论事”,他们的眼睛老是盯住有趣的东西,忽略掉没有色彩的事物。他们总是与新鲜、好奇做伴,老是同枯燥、乏味,无缘。在心灵的天空中,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好就是好,坏就是坏,狼外婆与小白兔不是一家子,老狐狸和小山羊不共戴天他们只管走极端,决无“中间状态”,只有牢牢掌握童心的本质,并由此追寻到童趣,我们才有可能谈“创作”少儿舞蹈。舞蹈艺术擅长表现人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的灵魂和广阔的内心世界。

孩子们是爱美的,爱穿漂亮的衣服,爱玩新奇有味的玩具,爱看装潢精美的图书……而美的音乐、美的舞蹈更能吸引他们。因为他们的听觉最灵敏,天性又最好动。在听听唱唱、跳跳玩玩中,他们感到生活的欢乐和愉悦。例如把孔雀当成一个主题,孩子们的第一反映是孔雀很漂亮,孔雀有漂亮的羽毛,还会开屏。基于此,我们可以教同学们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孔雀的头怎么表现,孔雀如何舒展羽毛、找食物、吃完食物去喝水、散步、开屏,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让小朋友很生动地了解认识孔雀配上“金孔雀”这首很典型的傣族少儿音乐,舞蹈和音乐的主题相一致,小朋友就会很快地学会和记住了。如教学以奥运为主题的少儿舞蹈《小海娃盼奥运》时,我让学生在活泼动感的音乐下身穿海军服装,手拿五星红旗和奥运旗帜,跳起舞蹈,歌词大意是有海娃快快长大,奥运2008,一起为奥运作贡献。舞蹈以边唱边跳的形式进行,最后孩子围成5个圈,每个圈的小朋友把海军衣服换成5种不同颜色的衣服,呈现出奥运五环的标志。无论服装、道具、音乐都围绕盼奥运主题,题材新颖,构思很巧妙,道具运用到位,以海娃盼奥运的形象生动地表达舞蹈的主题思想、音乐的主题思想,如此音乐与舞蹈的主题就达到了和谐统一。

四、结论

幼儿舞蹈创编之我所见 第11篇

【关键词】幼儿舞蹈 舞蹈创编

幼儿舞蹈是用动作、语言和音乐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的思想感情,并使幼儿的身心富有活力,生气勃勃发展的教育手段。通过编排幼儿舞蹈可以培养幼儿教师和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使他们的创造力得以开发和培养。然而长期以来幼儿园舞蹈教学大都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脱节不少,舞蹈作品的动作、语汇贫乏孩子不感兴趣。为了更好地实施艺术素质教育如何创编出孩子既喜欢又能接受同时具有科学艺术性的幼儿舞蹈值得我们去研究。根据幼儿舞蹈目前创编的情况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创编幼儿舞蹈应遵循的规律

幼儿的年龄跨度大体为3—6岁,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好动性强、思维方式简单、性格情绪落差大、身体机能不协调、稳定性差、缺乏方位方向概念。这些特征都表明幼儿与成人不同,因而幼儿舞蹈的创编在构思和方法上都要与成人舞蹈有着很大的区别。要想创编出具有幼儿特征的舞蹈首先要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熟悉幼儿的生活,必须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追求童趣。这样创编出来的舞蹈才会体现幼儿的特点不会成人化、专业化,幼儿也容易接受。

二、幼儿舞蹈的创编方法

1. 幼儿律动的创编。律动的创编重在音乐的选择,一要节奏鲜明,二要形象突出,三要动作简单,四要幼儿易理解。创编动作时应熟悉音乐根据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节奏等编排动作。这是先有音乐再创编动作,有时也可以先编排动作再选择音乐,但前提是音乐必须要与动作密切结合,其次是动作要简单利于幼儿理解。小班律动可以是单一动作的反复,大班则可以有一定的主题,在一首曲中变换几个动作。

2. 歌表演舞的创编。歌表演舞的创编是先熟悉歌曲再根据歌词和音乐的旋律节奏配上形象、优美的动作,把每一个动作都融汇在音乐之中。创编过程中动作不能零乱松散,防止每个词汇编出一个动作的倾向。世界万物在幼儿的心目中都是有生命的,可以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方式,运用人类的思想感情相互交流。例如把各种小动物的叫声编成一组对话形式的歌曲,再根据音乐的节奏和各种小动物的形态创编舞蹈动作,通过拟人化的表现形式,运用夸张的手法,可以使舞蹈幽默诙谐被幼儿所喜欢。

3. 集体舞的创编。集体舞的创编首先要确定内容与形式,一般形式取决于内容,如反映团结的舞蹈一般采用圆圈编舞的形式。其次是选择乐曲要短小精炼、多种多样、生动活泼节奏鲜明不宜过于急促。再次是根据乐曲的节奏来确定动作,动作要简单易学体现蓬勃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和时代感,动作幅度不宜过大,运动量要适当动作的衔接和左右脚的调换要自然。最后是队形的变换,队形的变换一般采用在圆圈中变化,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三人一组、五人一组或双人散开但变化不宜过多。整个舞蹈要动静交替有起伏、有高潮避免平铺直叙。

三、发挥幼儿在创编舞蹈中的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舞蹈创作被拒之于幼儿园舞蹈学习大门之外,普遍存在着教师单向灌输、幼儿被动模仿的弊端,忽视了幼儿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可以让幼儿参与到舞蹈创编中来变被动为主动,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转变教育观念,还要注重培养幼儿创编舞蹈的能力。

1. 丰富幼儿的艺术表象,积累创作素材。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动物的动作,并尝试使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它们,这是培养幼儿创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帮助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动物形态、动态、神态上。如小兔子长耳朵、短尾巴、前肢短、后肢长,动态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偶尔还会站起来,神态东张西望、机警、灵敏。观察后再进行律动创编时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兔子的特点糅合到自己的即兴表演中,再现和归纳日常生活动作。教师应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感知、体验生活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这样既激发了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又增加了表象的储备。

2. 创设创编舞蹈的环境,提供创编舞蹈的机会。幼儿最容易受环境影响,要使幼儿对创编舞蹈产生兴趣,就必须创设一个让幼儿想跳舞的环境,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可以在活动室内布置有关的墙饰,并设置音乐角,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投摆放各种打击乐器、道具等。同时也可以向家长推荐一些优秀幼儿歌曲和乐曲指导,家长在家里给幼儿创设一定的音乐环境以扩大幼儿的音乐视野,增加创编灵感。

3. 尊重幼儿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幼儿的心理很脆弱,老师一定要注意珍惜幼儿的劳动成果。舞蹈创作本来就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尤其是创编出与众不同的动作就更难。教师要像尊重专利技术一样重视幼儿的首创。在每次创编活动总结时,要对幼儿的首创动作加以肯定、表扬。这样不但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乐于创新、敢于创新,而且还能提高其他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创作出与众不同动作的欲望。

总之,创编优秀的幼儿舞蹈必须要了解幼儿,熟悉幼儿的生活,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创编。这样才能真正创编出既具有艺术性又受孩子欢迎的幼儿舞蹈,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 浅谈幼儿舞蹈的编排和教学[J]. 剧作家,2008(04).

[2]钟瑜. 对幼儿舞蹈创编的几点看法[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浅谈幼儿师范舞蹈的创编 第12篇

关键词:幼师舞蹈,创编理论,创编方法,创编能力

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 要求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 除了掌握舞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 还要掌握幼儿舞蹈的创编技能, 因为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需要编写教材, 游戏活动中需要设计动作, 演出活动中需要创编舞蹈节目。通过我校两届毕业生的信息反馈, 我们了解到学生在工作中虽然能正确地使用幼儿舞蹈语汇, 但却不能将这些舞蹈语汇很好的运用到幼儿舞蹈的创编中去,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在模仿与对比中初步了解舞蹈创编的基础理论

一个舞蹈作品的产生, 是作者在生活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之后, 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认识、评价、愿望, 运用舞蹈手段表现出来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作者总是从观察体验生活开始, 来选择创作的题材, 经过艺术构思, 最后通过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把自己的艺术思维表现出来。

从舞蹈作品的产生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 舞蹈创编是建立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之上的, 而舞蹈理论又是建立在舞蹈创编基础之上的经验总结。但由于幼师学生一来没有什么生活积累, 二来文化水平不高, 所以我们在讲授舞蹈创编理论时, 应该多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 而不是枯燥的理论讲述。在这里我利用成品舞例去分析舞蹈的创编理论, 采用模仿、对比的方法来讲授,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在教授傣族舞蹈的创编时, 我将傣族的三个不同风格的舞蹈《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竹林深处》、《碧波孔雀》放在一起, 先让同学们模仿跳这三个舞蹈, 然后进行对比教学。

对比可以用在不同舞蹈作品之间, 也可以用在同一舞蹈作品的不同段落之间。在不同舞蹈作品之间, 可以从它们的音乐、主题、题材、构思、队形、造型等方面进行提问, 让同学们课下做好笔记, 并找出相同的和不同的动作、队形、造型等。

在同一舞蹈作品之间, 可以通过慢板、快板、情绪变化等方面来对比。如《竹林深处》我用的是少儿舞蹈考级版的, 其中第一段的慢板, 表现了傣族少女在青翠葱蓉的竹林中漫步的悠然自得, 接下来的快板则表现了傣族少女在竹林中嬉戏、生活的场景, 最后又回到慢板, 呼应开头, 舞姿时而优雅舒畅, 时而欢快奔放, 展现了傣族少女幸福美好的生活。

为了对所教授内容示范到位, 分析准确, 引导合理, 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大量的案头工作。学完这三个舞蹈后,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选用一首傣族的音乐进行编舞实践了, 可以用到学过的动作、队形、造型等, 但要根据音乐重新编排, 让音乐和舞蹈很好的融合, 并要有所创新。利用模仿和对比教学法, 使同学们不但在实例中学会了理论, 而且也使创编变得不再深不可测, 激发了她们的创编兴趣。

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一样, 其动律与造型除了从日常生活的各种动态和静态中获取以外, 其主要来源一是借鉴本门类艺术的各种素材, 二是借鉴其他门类艺术中的各种素材。

首先, 在本门类艺术的成人舞蹈中, 历代舞蹈家已经总结出了许多定型的优美动律及造型。如古典舞中的双晃手、云手、盘手等;汉族民间舞中的踏步、云步、碎步、磋步、碾步、秧歌步等;少数民族舞中的硬肩、柔肩、转腕、摆步、颤步等;外国芭蕾舞中的手位、脚位、迎风展翅、鹤立式等, 这些动律及造型都可以根据幼儿舞蹈的需要加以吸收、借鉴。如:在儿童舞蹈《榴花似火》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典舞、现代舞、云南花灯、秧歌等民族民间舞的动律与造型, 编创者将它们很好的进行了吸收、借鉴、融合、创新, 使这个舞蹈具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在幼儿舞蹈中也有一些常用的动律如:跑跳步、小跑步、跳踢步、踏踢步、踵趾步、娃娃步、进退步等, 可以直接加以吸收、采用。当然, 学贵精, 舞贵新, 借鉴中一定要有创新, 才能称其为创编。

其次, 舞蹈艺术是集多元文化于一身的综合艺术, 在美术、雕塑、壁画、泥塑、杂技等门类的艺术中都可以发现优美的动律和造型, 从而启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在艺术体操、武术、花样滑冰、水上芭蕾等体育项目中也同样可以借鉴到许多适合幼儿接受的舞蹈动律和造型。例:群舞《岁月如歌》、《黄河》中都运用了具有雕塑性的画面, 增强了舞蹈的感染力, 获得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周恩来说过:“长期积累, 偶然得之。”我们要让学生做个有心人, 多动笔, 记下生活中的舞蹈素材, 多进行舞蹈的形象思维, 点滴积累, 厚积薄发,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一个编舞者掌握素材越多, 他的编导视野就越广, 创作领域就越宽, 艺术表现力就越强。艺不压身,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就是这个道理。

二、在实习与练习中逐步提高创编幼儿舞蹈的能力

下园实习, 了解幼儿生活, 是创编幼儿舞蹈的第一步。与成人舞蹈不同, 幼儿舞蹈具有天真、活泼、单纯、形象、夸张和拟人化的特点, 并带有浓厚的娱乐性和游戏色彩。同学们虽然有了创编的理论知识, 但却缺乏对幼儿生活的体验, 所以下园实习就成为舞蹈创编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学校每年进行一次下园实习,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 让同学们通过和小朋友们共同生活、学习、娱乐, 洞察童心世界, 去观察他们, 了解他们, 进而在编导理论的指导下, 编出符合幼儿特点的舞蹈。这期间教师要让学生带任务下园, 每人至少编出一个幼儿舞蹈, 可以由同学表演, 也可以由幼儿园小朋友表演, 实习结束时在幼儿园进行汇报, 让老师和小朋友们多提意见和建议, 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提高创编水平。通过下园实习, 同学们大多获得了幼儿舞蹈创编的灵感, 创编出了让幼儿喜爱的舞蹈。

组织创编练习小组, 进行舞蹈创编比赛, 是教师检验学生创编水平的有力平台。因为课堂时间有限, 而且创编是一个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的过程, 作品只有经过不断地修改, 才能逐步完善。所以教师要在课外通过比赛来提高同学们的创编积极性, 同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并适时加以辅导, 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创编的成就感, 树立创编的自信心。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要求学生对作品有书面的理论分析 (即导演构思) , 教学提示, 基本难点动作, 分析和示范讲解等, 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另外, 在演出实践中我们可以进行音乐、舞美 (灯光、服装、道具运用) 、化妆、演员表演等方面的辅导。这样, 使每年的学生毕业后, 即可迅速适应工作需要。

古人云: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 则终生受用无穷。让我们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 教给学生更多舞蹈创编的方法, 让她们拥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重玲.幼师舞蹈创编课教学初探[M].甘肃: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0.

[2]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上一篇:消防泵控制系统设计下一篇:科研项目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