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范文

2024-07-31

脊柱骨折范文(精选11篇)

脊柱骨折 第1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2年4月本院共接治脊柱损伤并发肋骨骨折的患者62例, 其中男49例, 女13例。年龄17~53 (27.2) 岁;其中车祸42例, 高空坠落14例, 其他6例;脊柱骨折分布:T44例、T612例、T84例、T1218例、L112例、L28例、L34例;3根或3根以下肋骨骨折40例, 多与3根肋骨骨折22例。

1.2 分组及手术选择

A组:共18例, 其中完全截瘫8例, 不完全截瘫10例, 患者合并血气胸, 采用静脉全麻麻醉。B组:共44例, 其中完全截瘫36例, 不完全截瘫8例, 患者无血气胸, 采用静吸复合麻醉。

1.3 手术方法及体位

全部患者都在伤后24h内施行椎板后路切除减压、脊柱复位固定手术[2], 患者俯卧位, 在肋骨骨折的一侧垫软枕于下, 全麻患者先实行麻醉, 随后进行体位摆放。手术时间2.1~4.7 (2.5) h, 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30ml。在手术中严密监测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出血量及血压 (BP) 、心率 (HR) 的情况。

1.4 麻醉处理

患者术前0.5h开放液路, 静注3mg格拉司琼及0.1mg东莨菪碱, 进入手术室连接常规监测装置。两组诱导药物相同, 都用0.05~0.08mg/kg咪唑安定, 2~4μg/kg芬太尼, 0.5mg/kg顺本阿曲库铵, 1.5mg/kg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 维持药物A组3~5mg/ (kg·h) 丙泊酚及0.05~0.5μg/ (kg·min) 瑞芬太尼维持麻醉, 在手术中间隔20~30min追加0.01~0.02mg/kg顺本阿曲库铵维持患者肌肉松弛。在手术结束前20min停止顺本阿曲库铵追加, 结束前5min丙泊酚输入停止。B组在上述的基础上吸入1%~2%的异氟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异氟醚吸入停止, 并在缝皮最后一针时将体内异氟醚用大流量氧气清洗。治疗中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音, 如有痰鸣, 要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患者的Sp O2>90%。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状况, 对两组患者拔管意识恢复时间进行比较, 并对两组患者麻醉药物的用量进行对比。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对数据进行χ2检验, 当P<0.05时,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上述的6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两组间麻醉后血液动力学中BP、HR均较入室时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不影响手术操作。B组术后拔管及意识恢复时间与A组对比明显缩短, 有显著差异 (P<0.05) , 详见表1。且两组对比, B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脊柱并发肋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复合外伤, 及早手术能够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 帮助神经功能恢复,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在手术时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3]。鉴于患者肋骨骨折, 无法侧卧, 因此临床对于这类手术一般采用芬太尼与丙泊酚全麻的手术方式。在临床研究中, 我们再此基础上创新, 采用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 效果显著。患者术后苏醒快, 术中肌肉松弛度好, 循环稳定, 无呕吐等不良反应。并且异氟醚与芬太尼及丙泊酚连用, 能够有效减少芬太尼、顺本阿曲库铵及丙泊酚的用量, 尤其是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 对于减少术后拔管时间及麻醉后的清醒时间有很大帮助, 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减少麻醉的不良反应, 手术稳定性好, 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总之, 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适应脊柱并发肋骨骨折手术需要, 术中循环稳定, 术后患者意识恢复快, 且用药少, 费用低, 值得临床广为推广。

摘要:脊柱骨折并发肋骨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 两组分别应用静脉麻醉及静吸复合麻醉, 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中两组BP及HR值稍有差异, 但对手术没有影响。B组术后拔管及意识恢复时间与A组对比明显缩短, 有显著差异 (P<0.05) 。且两组对比, B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 (P<0.05) 。复合麻醉优于单用于静脉麻醉, 且用药少, 价钱便宜,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脊柱骨折,肋骨骨折,麻醉,处理

参考文献

[1]郑林宏, 解萍, 李若愚.胸腰椎骨折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综合处理26例[J].陕西医学杂志, 2011, 13 (11) :334-335.

[2]王涛, 徐忠能, 张国峰.肋骨骨折内固定在治疗外伤性肺不张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 2012, 10 (5) :534.

脊柱骨折 第2篇

方法对42例55椎76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松性胸部或腰部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经皮椎弓根穿刺方法注入骨水泥平均4.1 ml。

结果4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

脊柱压缩性骨折如何治疗 第3篇

我父亲今年70岁,患酒精性肝硬化、骨质疏松(由肝硬化引起)、脊柱压缩性骨折已经5年多了,长期躺在床上,而且腰背部无法伸直。我劝他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但他认为自己年纪太大,身体状况很差,不能进行手术治疗。请问,像我父亲这样的患者如何进行治疗?

江苏 王毅有

王毅有读者:

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传统疗法有保守疗法和开放手术疗法。此病患者若进行保守治疗,其骨折的椎体并不能很好地复位;若进行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即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则可因手术创伤性大、时间长、术中失血多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危险。你父亲同时患有脊柱压缩性骨折和骨质疏松,在进行开放式手术治疗后还可出现植入螺钉把持力不强的情况,所以疗效不会太理想。因此,我建议他使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目前,这种微创手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最有效的疗法。此疗法实施的步骤是:先将注射套管针置入患者的患处椎体,再将球囊通过注射套管针置入其椎体内。在此球囊中充入气体,撑开发生压缩骨折的椎体,恢复椎体的高度,然后在椎体中注入固化剂骨水泥,增加椎体的强度,从而使其椎体复位。患者进行此手术只需半个小时,术后其疼痛可立即缓解,术后两天可下地行走,术后一周即可出院。目前,北京地坛医院等都具备实施此微创手术的能力。

脊柱骨折 第4篇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临床特点,诊断经验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的病理特征导致患者容易发生骨折,并且由于患者的疾病影响,一旦出现骨折后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状[1]。因此,需要重视提高临床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率,降低误诊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主要针对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诊断进行总结与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26例医院收诊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33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为(48.3±2.1)岁。

1.2方法:收集患者的病历档案、影像学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记录和查体记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手术前准备,并拍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对于颈胸段骨折患者需要多拍摄局部断层X线片[2]。26例患者均进行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检查,其中包括拍摄双侧骶髂关节正位片、血清HLA-B27、螺旋CT扫描、MRI检查、类风湿三项及血沉检查。部分手术患者术中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测结果都符合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脊柱后凸、畸形,且大部分为圆背畸形,后凸顶点多为胸腰段;所有患者的血清HLA-B27均呈阳性,且类风湿三项检查为阴性,其中有5例患者血沉检查结果水平与正常水平相比较高。

26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骨折前有超过10年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病史,而其他7例为入院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26例患者中有17例外伤史,其中8例为碰撞或扭伤,其余9例无外伤史。损伤类型:6例过伸伤、6例垂直挤压伤、5例侧屈损伤、4例屈曲伤、5例不详。外伤发生至诊断时间的间隔时间为5 h~6个月,平均(28.5±3.5)d,其中有3例患者曾被误诊为脊柱结核。2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显示椎体与椎间盘周围出现韧带钙化病变,且椎体间出现骨桥,椎体呈方形变化,出现“竹节样”病变,并且大部分患者伴随脊柱骨质疏松。双侧骶髂关节正位片显示关节无间隙,呈骨桥化病变。

3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变化主要以脊柱功能退化、骨性强直、椎体骨质疏松为特征,这些病理学变化导致患者脊柱脆弱,比正常人更加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出现骨折[3]。据相关文献指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现脊柱骨折的概率是正常人的3.5倍[4]。及时所受外力较小或是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患者仍可能发生骨折现象。本次研究观察的26例患者中,有17例外伤史,其中8例为碰撞或扭伤,其余9例无外伤史。

该病最早被发现于上个世纪初,学者Abdi首次将强直性脊柱炎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次概念,此后受到临床医学的关注与研究,但是由于该病在临床中的发生率较少,对此类患者的疾病特征以及临床诊断方面的研究较少,仍存在许多问题[5]。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在损伤类型、发生率、骨折部位以及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诊断方面具有比较突出的特征,与普通的脊柱骨折有所差异。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脊柱后凸急性,因此,除了部分与躯干纵轴抑制的垂直外力影响外,来自于仰卧位的外力作用于后凸畸形部位,或俯卧位引导外力作用于躯干上、下时,都容易造成患者出现过伸型损伤,本次26例患者中有6例过伸伤、6例垂直挤压伤、5例侧屈损伤、4例屈曲伤、5例不详。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显示椎体与椎间盘周围出现韧带钙化病变,且椎体间出现骨桥,椎体呈方形变化,出现“竹节样”病变,并且大部分患者伴随脊柱骨质疏松。双侧骶髂关节正位片显示关节无间隙,呈骨桥化病变。

本次研究观察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以均伴随不同程度的脊柱后凸、畸形,且大部分为圆背畸形,后凸顶点多为胸腰段为主;并且血清HLA-B27均呈阳性、类风湿三项检查为阴性。大部分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患者伴随有长时间的的强直性脊柱炎病史。

26例患者外伤发生至诊断时间的间隔时间为5 h~6个月,平均(28.5±3.5)d,其中有3例患者曾被误诊为脊柱结核,说明早期诊断患者的疾病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建宇,杨泽宏,刘庆余,等.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影像学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6(8):1534-1537.

[2]符国良,孟志斌,李俊,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生脊柱骨折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5(23):2779-2782.

[3]钱邦平,邱勇,王斌,等.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J].中华医学杂志,2013,87(41):2893-2898.

[4]陈伟,刘玉珂,张斌青,等.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及损伤特点[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1):101-104.

脊柱骨折 第5篇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后期因骨盆、脊柱、关节广泛融合,受到轻微外力后易发生脊柱骨折,骨折端不稳定,又易引起脊髓损伤[1-2]。近几年,麻醉技术及手术技巧不断进步,主张手术治疗越来越多[2]。但A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伴全身其他脏器尤其是呼吸器官的损害,手术并发症多,风险大,死亡率高[3],护理难度大,可遵循的护理经验少。现将AS合并脊柱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做一综述。

1 生命支持

AS合并脊柱骨折多见于颈、胸、腰椎,其中下颈椎及胸腰椎段为好发部位[4-5],致使脊髓损伤和硬膜外血肿的发生风险增加[2]。呼吸衰竭是颈脊髓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下颈椎损伤多导致腹式呼吸[6],气管切开是生命支持的首选,呼吸速度、频率、深度、血氧饱和度,有无呼吸衰竭表现是观察和判断的重要指标。脊髓损伤后,血液动力学保持稳定,避免出现低氧血症;伤后48小时内平均动脉压应≥90mmHg,伤后第1周平均动脉压应≥85mmHg[7]。

长期以往,学者多认为早期大剂量应用甲泼尼龙有利于脊髓冲动的发生,增加脊髓血流,减轻脊髓神经组织损伤,对脊髓损伤起保护作用[8]。目前临床上也多采用NASCIS-Ⅲ推荐的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在损伤后8小时内,将甲泼尼龙(30mg/kg)15min内静滴完成,间隔45min后,再以5.4mg/(kg?h)剂量于23小时内匀速输注[9]。但吴炳华[10]研究发现,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脊髓功能恢复未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并且使用甲泼尼龙会增加感染、高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应引起重视。

2 体位及搬运

AS患者多有严重的脊柱后凸畸形,合并脊柱骨折时不能平放固定于硬板或硬板床上,且合并脊柱骨折时多为过伸性损伤,骨折多同时累及前、中、后三柱,很不稳定[11],体位安置要根据后凸畸形的实际情况处理,如合并颈椎骨折,可在脊柱后凸处上下背部各垫软枕[12]。搬运前给予颈围或支具固定,颈围型号需适合患者颈部。搬运和检查全过程要有医务人员跟随并指导搬运和摆放体位,如胸腰椎骨折在脊柱后凸处上下背部各垫软枕或沙袋,帮助患者平卧,勿扭曲,动作轻柔,忌粗暴,保护、固定骨折部位;颈椎骨折由医师固定患者头颈部,护士扶托肩背部及双下肢[13]。术中、术后体位根据AS疾病特点及骨折部位确定,如胸背部后凸畸形,俯卧于手术台时,胸部用一软枕垫好,固定牢固,腹部悬空,减少术中出血[14]。术后平卧硬板床4-6h,压迫切口,减少出血。6h后协助更换体位,行轴线45?翻身。前方入路行

开胸术,避免侧卧位,以免引起反射性咳嗽、胸痛等症状,加剧切口疼痛[13];颈椎剪力骨折后方入路手术,取侧卧位,前方入路取仰卧位,术后注意保持颈部中立位[15-16]。

3 心理护理

对AS患者的有关心理护理的质性或量性研究非常少,而护理体会描述多见。此类患者病程长、男性、工作、生活受到影响,脊柱骨折合并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心理负担重。心理护理从提供手术治疗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认识和信心,保持乐观情绪,倡导尊重和关爱,寻求社会支持,及时将有利于患者恢复的信息告知患者及家属等方面入手,对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有帮助[13,17]。

4 营养支持

正常成人静息能量消耗(REE)约为104.6kJ(25kcal)/(kg.d),创伤时,依创伤严重程度,REE可增加20%-40%[18]。AS患者一般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加之骨折创伤和手术治疗,机体消耗大,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影响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切口愈合及术后恢复。术前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钙和易消化食物,必要时输血或静脉补充白蛋白。术后增加富含维生素C、钙、铁丰富和高热量食物,改善疾病消耗及手术创伤引起的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利于术后恢复[13]。

5 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

AS合并颈椎骨折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发生率为85%,除与骨折端不稳定,伴有脱位导致脊髓神经损伤外,还与硬膜外血肿有关。椎体骨质疏松也易使患者术中出血多,同时,韧带骨化使正常骨结构难以辨认,增大手术风险,易造成脊髓损伤[2]。胸段脊髓对缺血及术中刺激耐受性差,也是脊髓损伤的原因,术中牵拉还可造成神经根水肿。上述原因导致或加重四肢麻木、疼痛、呼吸困难、活动障碍及大小便障碍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围手术期需密切观察和评估脊髓神经功能,特别是术后随时观察呼吸状况,四肢感觉、活动情况,肢体温度、颜色和足趾活动、感觉,排尿、排便情况。采用截瘫Frankel分级法及美国脊柱损伤学会神经功能障碍评分(ASIA)法,连续评价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转归情况。

7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7.1 肺部并发症

肺部感染是导致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难以控制,特别是截瘫患者发生率更高[19]。增加有效通气,改善肺功能,提高手术耐受性,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可采用①深吸气、呼气训练;②有效咳嗽训练;③吹气球训练。呼吸肌麻痹及胸腔置引流管患者,吸气末,用双手从胸廓两侧向内挤压向上推,指导患者此时做咳嗽动作,减轻胸壁振动和切口疼痛,利于排痰[19]。患者在护具保护下早期坐起是预防肺部感染最好的方法。

7.2 食管瘺

食管瘘患者表现为咽部疼痛,持续性白色泡沫样痰,高热或持续低热,伤口肿胀,进食后伤口有食物残渣或液体流出等[20]。早期诊断需在24h 内确诊,此时手术修补成功率较高。24h 后确诊者,为延期诊断,由于局部感染重,瘘口周围组织在长时间炎症反应后,组织脆性加大,手术修补易失败,应早期敞开伤口充分引流,勤换药,胃肠减压,禁饮食,抗感染、抑酸药物,加强静脉营养支持治疗[21]。

7.3 手术并发症

伤口内血肿是非常严重的颈椎前后路手术并发症,AS脊柱手术术后血肿发生率为10%~50%,处理不及时可致患者窒息死亡,伤口愈合延迟或感染[13,19]。注意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防止引流管扭曲,定时挤压,保证有效负压。颈前路手术患者术后48h内,尤其是12h内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颈部外形是否肿胀,有无呼吸困难,听取患者主诉,对有高血压病史者,应注意控制血压,预防和减少切口出血。

喉上神经损伤表现为术后出现一过性呛咳,不能进流食,多为手术暴露过程中误夹、误切、牵拉过久所致。喉返神经损伤表现为声音嘶哑、憋气,多为术中牵拉所致,可自行恢复[19]。心理護理及饮食、发音训练的指导尤为重要。

脑脊液漏为后纵韧带与硬膜囊粘连严重,手术分离或切除后纵韧带时损伤硬膜囊所致,表现为术后24h内引流液为淡红色,引流量多,第2天引流液颜色更淡,引流量无明显减少,甚至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19]。早期发现脑脊液漏的关键是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出,引流液量、颜色及切口敷料的干燥、清洁程度[13]。发生脑脊液漏,立即将切口负压引流改为普通引流,去枕平卧,保证脊柱平直,严格制动,切口无菌棉垫覆盖后,用1kg盐袋加压[13,19],裂口向上卧位1周[22],及时更换切口敷料,保持干燥。

睡眠型窒息为一种罕见并发症,术后48h内易发生,表现为睡眠时呼吸障碍,甚至窒息,伴有从睡眠中紧急清醒,其原因为术中牵拉气管或刺激咽喉部出现水肿,上呼吸道阻力增加所致。术后48h,尤其是术后24h内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呼吸变化,确保睡眠安全[23]。

小结

AS合并脊柱骨折与一般脊柱骨折不同,具有特殊性,手术风险大,感染率、病死率高,并发症多,手术治疗相对于过去的保守治疗,能解决保守治疗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复位及稳定性维持不满意,假关节发生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到达平台期不再继续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下降[22]。基于目前护理经验少、护理难度大,护理人员有必要对此进一步探索研究,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 李琦,曾炳芳,徐建广,等.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J]. 临床骨科杂,2011,14(4):370-372.

[2] 魏浩,陈维善,腾冲. 强直性脊柱炎下颈椎骨折的治疗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1):19-20.

[3] 李贵山,方永刚,罗建军,等.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手术冶疗[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9):809-810.

[4] Vander Heijde Desiree, Landewe Robert. Imaging in spondylitis [Spondyloarthropathies] [J]. Current Opinion in Rheumatology, 2005,17:413-417.

[5] 张志新.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骨折外科治疗回顾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1,19(9):84-85.

[6] 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M],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36.[7] Lee HC, Cho DY, Lee WY, et al. Pitfalls in treatment of acute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using

high-dose methyl prednisolone: a retrospect audit of 111 patients, Surg Neurol, 2007,68(1):37-41.

[8] 汪四花,林芬,汤泓. 2例脊髓缺血再灌性损伤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799-800.

[9] 陆政峰,董启榕,沈忆新,等.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及预后判断[J]. 实用骨科杂,2009,15(12):881-883.

[10] 吴炳华,邓高荣,徐聪,等.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对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42(20):2699-2700.

[11] 曾忠友,金才益,江春宇,等.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的损伤特点和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2):135-138.

[12] 戴艺双.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河北医学,2010,16(1):112-113.

[13] 汤泓,汪四花,林芬. 9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应力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689-691.

[14] 尹燕军,牛勇,梁云峰,等.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2):1713-1715.

[15] 潘诚,彭明,李伟财.后路减压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颈椎骨折10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6,46(36):61.

[16] 吕国华,王冰,李晶,等. 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研究[J].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6) :373-375.

[17] 汪四花,林芬,汤泓. 2例脊髓缺血再灌性损伤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799-800.

[18] 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M],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0.

[19] 王惠琴,汪四花,林芬.34例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887-889.

[20] 吕振,洪毅,唐和虎,等. 颈椎前路术后食管瘘3 例报道[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3):281-282.

[21] 左春光,张军,王新虎,等.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颈椎骨折脱位继发食管瘘1例报告[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9):715-716.

[22] 张凤山,潘胜发,李迈,等.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3):186-188.

四肢脊柱骨折合并脏器损伤临床分析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吉林省黄泥河林业局医院选择2006年至2010年收治的四肢脊柱骨折合并脏器损伤病例24例, 其中男18例, 女6例, 男女比例为3∶1;年龄18~46岁, 平均年龄34.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6例 (66.7%) , 摔伤6例 (25%) , 挤压伤2例 (8.3%) 。其中四肢骨折22例 (91.7%) , 其中上肢骨折10例, 下肢骨折12例;脊柱骨折5例 (20.8%) ;脏器损伤8例 (33.3%) , 脏器损伤中胸部损伤3例, 腹腔损伤4例, 泌尿生殖器损伤1例。共32处骨折, 合并18处脏器损伤。休克4例 (16.7%) 。

1.2 治疗方法

24例病例中开颅手术2例, 剖腹探查17例, 胸部手术3例, 胸腔闭式引流术5例次, 胸穿抽气、抽液3例次, 清创手术32次, 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14例次, 骨牵引6例, 各种石膏21例次, 输血12例次。脊柱骨折病例根据骨折部位分别采用前路减压髂骨植骨、胸腰椎椎管减压及RF钉内固定。四肢骨折给予矫正, 石膏固定。对于休克患者先恢复及维持有效通气, 灌注液体, 监测及恢复心泵功能, 同时选择性使用高渗盐水复苏15~20min, 休克可初步得到纠正。

2 结果

24例患者中救治成功23例 (95.8%) , 死亡1例 (4.2%) 。其中康复16例 (66.7%) , 残疾7例 (29.2%) , 留有后遗症8例 (33.3%) 。

3 讨论

3.1 导致四肢脊柱骨折合并脏器损伤的原因

四肢脊柱骨折合并脏器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外科创伤。原因多是由于外界巨大的作用力作用于身体, 导致骨骼乃至脊柱和脏器并发损伤。如交通事故, 高空坠落, 机械作用等。据统计, 截止到2005年交通事故发生致残人数每年可达到近十万人, 而每年交通导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仍在增加[1]。可见, 交通事故所致的损伤往往致残和伤亡率较高。

3.2 关于四肢脊柱骨折合并脏器损伤的诊断

四肢脊柱骨折合并脏器损伤多诊断和处理同时进行。在诊断中对不明情况应首先进行对症治疗。当然, 如果对病情能够做出早期诊断, 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在进行诊断前应详细了解受伤史, 这样有助于尽早发现和判断伤情。严重创伤患者应检查的项目包括X线透视、CT、MRI等, 在进行紧急治疗之后还应做血常规、尿常规、心肺功能检查[2]。X线透视检查伤者全身骨折情况, 有无异物刺伤或刺入体内;CT用于检查骨折的损害程度, 关节腔以及脊柱腔隙的损伤;MRI主要是检查脑部有无受损, 是否存在闭合性损伤等;对血常规进行检查判断机体是否出现严重的感染, 可预防早期败血症的发生;尿常规检验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肾脏损伤以及肾脏炎症;心肺功能的实时监测可及时反映患者的状况, 对于采取及时救治相当重要。

3.3 关于四肢脊柱骨折合并脏器损伤的处理

四肢脊柱骨折合并脏器损伤多伤情较严重, 病情复杂, 较难诊断, 休克和并发症较多。在急救时应注意首先恢复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持有效循环。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立即用手或吸引器清理口咽部的分泌物、呕吐物或血凝块等, 并行气管插管进行吸氧, 若怀疑存在颈椎骨折, 颈部不能过度拉伸, 可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术[3]。保证有效循环应立即给予补液或补血, 应当注意的是, 对于胸部出现损伤时应给予下肢静脉补液, 对于腹部损伤时给予上肢静脉补液。另外, 在补液过程中应注意补液量的多少, 补液过少血容量不够, 补液过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荷, 造成衰竭。可以根据血压、脉搏和体温、面色等判断休克程度。若伤员出现昏迷、休克或呼吸困难应应采取果断措施, 及时救治和处理。在救治过程中应避免过多的移动伤员, 这样易造成骨骼和脏器的进一步损伤, 并且延误治疗, 各科室医师应相互协作。

3.4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防治

四肢脊柱骨折合并脏器损伤严重者多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各器官功能衰竭的顺序取决于受伤程度和部位, 患者伤前体质和各器官功能状况以及治疗措施是否得当。严重创伤患者始发衰竭器官多为肾脏或肺, 继而发生肝功衰竭、胃肠道衰竭和脑衰竭等。机体发生衰竭的器官越多, 则病死率越高。本组死亡1例, 可能是因为呼吸衰竭和循环系统衰竭造成。对伤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进行全身监测, 如呼吸功能、肾脏功能、胃肠功能、血液系统功能以及脑功能的监测[4]。总之, 对严重损伤患者实施全程监测, 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 可以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总之, 对于四肢脊柱骨折合并严重胸腹联合伤时可继发机体的生理紊乱, 这种紊乱若不及时纠正, 特别是合并感染时极易形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MODS) , 严重创伤是形成MODS的基本原因, MODS是一个序贯性损伤, 应早期进行预防措施。另外, 四肢脊柱骨折合并胸、腹伤时休克的发生率增加, 休克时的微循环障碍可增加脊髓损伤, 应注重休克的救治, 对于休克和呼吸困难者按VIP程序进行救治。对于脊柱骨折并截瘫患者外伤性截瘫一般在伤后6h内是手术的最佳时机, 最迟不超过48h, 早期手术可及时解除对脊髓、神经的压迫, 改善脊髓微循环, 并减轻对脊髓继发性损害。临床实验证明甲强龙对脊髓早期损伤有较好的疗效, 可为患者以后脊髓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学堂.我国公路交通伤亡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7, 3 (4) :82-83.

[2]杨惠光, 陈国强, 石源, 等.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一体化救治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08, 24 (23) :2616-2617.

[3]张巧玲.严重创伤患者的早期急救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1) :69-70.

外伤性脊柱骨折的诊疗体会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3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32例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89例, 女43例, 年龄16~79岁, 中位年龄51岁。按照Denis分类:稳定性爆裂性骨折51例, 不稳定爆裂性骨折23例, 压缩性骨折35例, 骨折并脱位18例, Chance骨折5例。其中有58例伴脊髓损伤, 9例伴硬脊膜撕裂, 马尾神经外露7例, 合并根骨骨折16例, 跳跃性骨折11例, 相邻两个椎体合并骨折10例。

1.2 临床表现

132例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 轻者受伤部位疼痛, 活动受限;重者肢体麻木无力, 运动障碍, 排尿困难, 大小便失禁, 呼吸困难等。

1.3 影像学检查

患者入院后常规行X线、CT以及MRI检查, 分析受伤椎体的损伤部位、骨折类型以及椎管受压情况, 了解周围组织脏器损伤、损伤椎体上下椎弓根的完整性[2]。经检查发现颈椎28例, 胸椎36例, 腰椎53例, 多节段颈胸段骨折3例, 颈腰段2例, 胸腰段10例。共有87例患者 (占65.1%) 骨折的部位累及T11-L2段。

1.4 治疗方法

132例患者保守治疗47例 (35.6%) , 给予患者抗炎、抗休克、纠正酸碱平衡、吸氧、营养支持、脊柱牵引等处理;手术患者中有59例选择传统的椎弓根内固定术, 26例患者选择了椎体成型术, 术后常规给予抗炎对症处理, 并在术后2周起开始练习腰背肌, 嘱患者8周后在支撑工具支持下逐渐下地活动。

2 结果

132例患者其中有74例患者痊愈出院, 58例病情好转出院。随访1年, 发现迟发感染3例, 经过去除内固定换药后痊愈。有2例患者过早下地活动出现了螺钉松动, 有2例患者发生断钉现象。

3 讨论

从上文可以看出脊柱骨折往往是因为车祸伤或者高空坠落所致,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但均是因为损伤部位的直接损伤以及临近神经的受压所致。这种外伤性的脊柱骨折, 好发部位在颈椎以及胸腰段, 特别是T11、T12、L1、L2等椎体, 经统计发现T11T12骨折合并神经损伤较多见, L1次之[3], 这些椎体的骨折往往需要进行骨折复位和椎板的减压, 而其他椎体的损伤通常只需要骨折的复位内固定, 不需要减压, 因为很少合并神经损伤[4]。

到现在为止, 椎弓根内固定术已成为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经典术式, 尤其是随着医用螺钉科技的发展, 用螺钉内固定基本能回复脊柱各椎体正常的解剖序列, 稳定损伤的脊椎, 从而达到有效的固定。在脊柱手术过程中须注意应以解除神经压迫, 稳定脊椎, 恢复脊髓功能为目的[5]。在术中根据患者不同骨折部位以及骨折类型采取撑开或者压缩受损椎体, 以达到上述目的。在手术时间的选择上, 从影像学检查结果上看椎管神经压迫严重者以及脊柱脱位关节突有交锁的患者应尽早手术;从临床表现上看, 神经症状严重者特别是呼吸肌功能障碍, 呼吸困难者应尽早手术。但是对于病情不稳定影像学表现复杂难以确定受损类型及受损严重程度者应谨慎手术治疗。

椎体成形术在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过程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本次样本中有26例患者行脊柱的椎体成形术, 占手术总数的30.6%。特别是胸腰段的脊柱椎体骨折, 椎体成形术这种微创术式的特点表现的更为明显。国内外众多专家认为, 脊柱骨折手术的并发症较多, 建议保守治疗。但以Gertzbein为代表的同行们认为尽管手术的危险性较高, 但是手术治疗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神经、脊柱功能, 并能有效缓解保守治疗患者所承受的慢性疼痛[6]。

综上所述, 预防外伤性脊柱骨折的发生应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交通等的安全性, 当发生脊柱骨折时, 合理及时的送诊手段, 有效的对症支持处理, 以及选择适宜术式, 是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并发症, 提高患者神经、脊柱功能恢复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01-803

[2]谭军, 王鸣鹏, 万卫平, 等.高分辨率CT观察腰椎椎体结构的骨质疏松性改变[D].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7.

[3]张雪哲, 熊琳, 卢廷.脊柱损伤的CT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8, 32:227-230.

[4]黄拥军, 苏俊, 王翔.多节段胸腰椎骨折38例的临床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 2012 (32) :29-30.

[5]曹广如.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方法在胸腰段椎体骨折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 2012, 18 (24) :52.

多节段脊柱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入院时间均处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 入住我院, 进行多节段脊柱骨折治疗, 共41例, 男女比例为27∶14, 患者平均年龄37.48 (17~68) 岁, 多因交通事故致伤 (共27例, 占65.9%) , 剩余患者部分因高空坠落致伤 (12例, 占29.3%) , 部分因工矿事故致伤 (共2例, 占4.8%) 。31例患者出现其他合并伤, 主要为颅脑伤、四肢及骨盆骨折、内脏伤、胸廓损伤, 具体比例为3∶27∶4∶1, 部分患者存在多种合并伤。患者基本信息存在差异, 然而差异不显著, 且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故研究价值充分。

1.2 诊断治疗

1.2.1 诊断过程

主要诊断方式为X线检查方式, 在该方式下, 一般不会存在误诊的情况, 然而尚有7例患者因为漏诊、诊断延迟等原因, 出现误诊情况, 总误诊率为17.1%。其中3例因颅脑伤昏迷, 厌恶诊断时机;1例仅诊断出上位椎体骨折, 而误诊为单阶段脊柱骨折;3例腰椎骨折患者, 经过进一步诊断之后, 才确诊为多阶段脊柱骨折[2]。虽然存在误诊, 但所有患者还是在入院1周内得到了明确的诊断结果, 并未延误治疗时机。

1.2.2 治疗方案

①9例患者采取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其中1例患者行颌枕牵引、2例患者行颅骨牵引 (后期均改为头颈胸石膏治疗) 、5例患者行石膏固定, 余1例患者采取头颈胸支具进行治疗, 所有9例患者卧床疗养2个月[3]。②3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 均出现脊柱不稳定、神经损害现象。根据患者具体骨折位置选用手术方式, 6例患者颈椎损伤严重, 先进行颈前减压, 进而置入前路钢板;5例患者行胸椎前路减压, 并置入钢板;4例患者行胸椎Luque棒置入;3例患者行胸椎RF棒置入;7例患者行腰椎RF棒置入;7例患者行双路AF棒置入。

1.3 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主要为患者治疗效果, 具体分为治愈、好转、无效, 采取跟踪随访的方式进行调查, 其中治愈表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脊椎功能完好, X线检测表明患者骨折部位愈合良好;有效表示临床症状好转, 脊柱功能部分恢复, X线检测表明患者骨折部位有愈合趋势;无效表示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4]。其中治愈与有效均归入总有效率。

2 结果

41例患者的治疗效见表1。可以看出, 41例患者, 在经过及时的诊断与治疗之后, 治愈率高达61.0%, 而总有效率更是高达97.6%, 仅1例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治疗无效。

3 结论

3.1 多节段脊柱骨折临床特点

①伤病特点:多节段脊柱骨折发病率非常高, 在车祸、矿难等恶性事故中经常出现, 现阶段对其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 采取得比较广泛的诊断标准就是排除棘突段和横突段后, 患者脊柱节段发生两个或多个骨节骨折, 其脊柱损伤程度一般非常严重, 多呈现爆裂性或脱位性骨折, 患者极易出现瘫痪等问题[4]。②致病机制:导致患者出现多节段脊柱骨折的原因, 主要是外部突发性暴力作用, 外力可能是直接撞击, 也可能是间接的挤、压、扭, 但无论哪种外力作用, 都将导致患者脊柱屈曲, 从而引发椎体骨折, 部分患者椎体骨折相对较轻, 因而出现单节段脊柱骨折, 但部分患者机体承受的外力作用更为巨大, 椎体发生两个或多个骨节骨折, 表现为多节段脊柱骨折[5]。③并发症多:由于突发性外部暴力作用点往往不单单是脊柱, 多数患者还会或多或少出现四肢及盆骨骨折、内脏伤、颅脑伤等, 据统计, 各种合并症出现率高达70%。繁杂的合并症为其的准确诊断造成了巨大影响, 以本例而言, 颅脑伤患者均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被得到合理准确的诊断, 各类误诊比例高达17.1%。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若是发现患者有一处脊柱骨节骨折, 就极有必要检测其他脊柱椎体。④误诊率高:如上一点所示, 本例误诊率高达17.1%, 而据统计显示, 该疾病的漏诊、诊断不及时等问题出现的比例, 在世界范围内, 甚至超过23.0%, 尤其是骨折椎体不相邻的类型, 极易被误诊, 这充分说明, 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充分的警惕。

3.2 多节段脊柱骨折治疗特点

对该类疾病的治疗, 首先应遵循多发伤的抢救原则, 有限处理危机患者生命安全的损伤, 如本例三例颅脑伤患者, 就有限处理了其颅脑伤, 最终达到了疾病的预期治疗效果。其次, 在针对脊柱骨折的治疗中, 与单节段脊柱骨折的具体治疗方式类似, 主要目的均为降压、恢复稳定性, 原则上对骨折椎体相邻的患者, 置入加长固定器进行脊柱固定, 而对骨折椎体相隔过长的患者, 按两处单节段脊柱骨折进行处理[6]。再次, 对椎体稳定、无明显神经损伤的患者, 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手段, 如牵引、石膏固定等。本例中, 所有患者均经过合理的诊断, 并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了治疗手段, 效果良好, 总有效率高达97.6%, 痊愈率也达到了61.0%的高度, 总体而言令人满意。

总之, 从上面的讨论中不难看出, 多节段脊柱骨折具有其独有特征, 骨折的椎体不固定而且存在多个, 其间距均有不同, 对患者神经系统的压迫情况、身体的负面影响等均有很大差异, 这就使得其诊断与治疗都存在很大的差别, 需要我们针对每个个体进行最合理的诊断。

参考文献

[1]杨惠林, 王根林, 牛国旗, 等.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柱骨折中责任椎体的选择[J].中华外科杂志, 2008, 46 (1) :30-33.

[2]王彦辉, 王忠伟, 张辉, 等.非相邻多节段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的临床诊疗策略[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 25 (9) :815-816.

[3]李震.多节段脊柱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以我院骨科30名患者为例[J].健康必读:下半月, 2011, 8 (10) :254.

[4]杨帆, 宋先舟, 白祥军, 等.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0, 12 (6) :595-597.

[5]徐火荣, 徐文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 (4) :495-497.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诊断研究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3年3月—2014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40例腰背疼痛的老年病人和骨折老年病人。140例患者中有98例为女性患者,42例男性患者。其中做过手术的患者有42例,包括30例女性患者和12例男性患者。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45~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9岁,患者的病史在2~20年之间,平均病史为8.1年。在做过手术的患者中有髋部骨折的22例,脊柱骨折的有12例,前臂骨折的患者有8例。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都进行X线检查,对脊柱的正片和侧片进行检查,排除因暴力原因引起的脊柱骨折、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以及脊柱炎、椎体肿瘤破坏等骨科疾病。

1.3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以世界卫生组织在1993年提出的骨质疏松症为主,只要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的患者就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第一,正常情况下,BMD或者BMC不低于正常成年人的平均值1SD;第二,骨量减少的情况下,BMD或者BMC比正常成年人的平均值1SD要低,但不能够超出2.5SD;第三,骨质疏松症,BMD或者BMC低下,超出了正常成年人平均值2.5SD;第四,严重的骨质疏松症,BMD或者BMC低下,超出了正常成年人平均值2.5SD,并且患者出现一处或者一处以上的骨折[1]。

根据Genant的半定量法对患者的骨折程度进行评断,T4-LA椎体的形态和大小显示正常,则表示为0级,也就是正常;当椎体的高度下降20%~25%,且椎体的投影面积下降10%到20%,表示为1级,也就是轻度骨折或者Ⅰ度骨折;当椎体的高度下降26%~40%时,且椎体的投影面积缩减21%~40%时,表示为2级,也就是中度骨折或者Ⅱ骨折;当椎体的高度下降程度超过40%,且椎体的投影面积缩减超过40%时,表示为3级,也就是严重骨折或者Ⅲ度骨折[2]。140例患者都根据椎体高度的下降或者压缩15%以上作为标准,对椎体高度定义脊柱骨折测量椎体前缘高度(AH)、中间高度(MH)以及后缘高度(PH)进行测量,如果测量结果显示为AH/PH、MH/PH都比正常低,且低于正常值的3个标准差,就能够诊断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3]。

2 结果

2.1 患者诊断

140例患者都进行X线检查,对患者的脊椎正片和侧片进行检查,排除了其他骨科疾病。所有患者中有80例(57.1%)有一个或者多个椎体骨折,有20例(14.3%)出现了两个椎体骨折,另外还有6名患者(4.3%)的椎体骨折超过两个。见表1。

2.2 漏诊误诊情况

在确诊的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中有6例(7.5%)患者没有就诊过,另外74例(92.5%)患者的就诊次数在1~10次,其中就诊过的患者中有35例(47.3%)被误诊和漏诊。被误诊的35例患者都被诊断为其他病症,例如骨质增生症、腰肌劳损以及腰间盘突出等。具体的误诊分布如表2。

2.3 治疗后回访

确诊的80例患者在该院经过微创手术、辅助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消失,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出院后,进行了随访,发现患者的腰背疼痛消失,生活质量得到了恢复,没有出现复发的现象。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准确诊断能够帮助患者积极的治疗和预防再次复发,且该疾病的诊断科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X线进行,但该病的误诊和漏诊较多,主要是因为医生对临床症状不了解,在问诊时不够仔细,不能够系统检查和治疗。该次研究中就有47.3%的病例出现误诊和漏诊,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要加以重视。患者对该病的认识缺乏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该次研究中发现有6例患者完全没有就诊经历,没有重视疾病的症状,缺少对该病的认知。

腰背疼痛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初期症状,随后出现活动后疼痛,持续性的腰背疼痛。患者的疼痛范围不断扩展,且疼痛的部位和时间都不固定,止痛药效果较差。当患者的疼痛加重时,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可通过X线平片、CT、核磁共振、骨同位素扫描以及活检等方法进行诊断。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给患者带来了疼痛、不适,会导致体力和精神上的障碍,严重的影响了生活和工作,治疗时首先要缓解患者的疼痛,再进行根除治疗。根据研究数据发现,椎体变形非常重要,椎体的变形可认定为骨质疏松症的开始,当多个椎体出现变形时要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及时的诊断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对治疗和预防再次复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减轻患者疼痛的基础上还能够降低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要对病人以及医护人员进行宣传,当老年人出现腰背疼痛时,要加以重视,及时就诊。医护人员遇到老年人因腰背疼痛就诊时,要格外重视,利用X线片等方法进行诊断,从而给予及时、科学的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患者再次骨折。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特征和诊断,为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40例腰背疼痛的老年病人和骨折老年病人。其中98例女性患者,42例男性患者。做过手术的患者有42例,包括30例女性患者和12例男性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X线检查,对患者的脊椎正片和侧片进行检查,排除其他骨科疾病,同时判断患者是否有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并对诊断的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140例患者中有80例存在一个及以上的椎体骨折(57.1%)。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中有20例经检查有两个椎体骨折(14.3%),6例患者的椎体骨折超过两个(4.3%)。在确诊的8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从未进行过诊断和治疗,其余的74例患者平均就诊次数在110次之间。74例就诊的患者中有35例(47.3%)被漏诊和误诊。结论 根据该次研究发现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容易被漏诊或误诊,需要引起重视。同时,很多患者对自身的症状过于忽视,没有及时就医,要加强该疾病的宣传。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临床诊断

参考文献

[1]潘登,张长江,李洪珂,等.不同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89.

[2]刘乐.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56例临床报道[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9):712.

[3]王飞.两种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4]林春阳,遇呈祥,陈亮,等.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3):303-306.

[5]谢清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2013,20(32):176-177.

[6]钟炳刚.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3):113.

[7]杨静,张斌青,郭会利,等.SPECT/CT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4(5):388-391.

脊柱骨折 第10篇

关键词:颈胸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骨性融合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084-01

颈胸段脊柱骨折给予患者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颈胸段骨折及脱位主要是采用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治疗。为此,在这里随机抽取我院在2002年期间收治的22例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具体的资料和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2例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平均年龄36岁,男性16例,女性6例。患者致伤原因:6例重物砸伤,6例高处坠落,10例车祸伤。患者临床重伤部位:6例为C7椎体压缩性骨折并脊柱后凸,4例C7椎体爆裂性骨折,4例为C6-C7椎体骨折脱位 ,6例为C6-C7椎体爆裂性骨折,1例为T1椎体爆裂性骨折,1例为T1骨折脱位 ;其中,所有患者中,3例为陈旧性骨折,19例为新鲜骨折。

1.2手术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均实施全麻处理,同时,19例新鲜骨折患者在入院后,均例行颅骨牵引。15例患者采用左侧胸锁乳突肌内侧斜切口,7例患者采用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侧斜切口,在手术时,沿着患者平胸骨切迹中点或者是胸骨切迹上方将皮肤、皮下组织切开,将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显露出来,手术医师要从肌间隙进行分离, 将血管鞘和内脏鞘间隙分离,并将甲状腺下动脉结扎处理,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好患者的喉返神经。另外,需要将患者的椎体前筋膜切开,使得C5-T2椎体暴露出来,T1、T2骨折患者,前路内固定需显露至T4水平,注意右颈总动脉和左侧头臂静脉,避免向右牵拉和向下牵拉时,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后经X线机定位处理,并将椎体后缘残留骨组织、骨折的椎体、与骨折椎体相邻的2个椎间盘一一切除。

1.3术后处理 患者术后,要由医护人员做好科学的护理,要求术后的第一天在主要方式上坐起,第二天在床上进行功能锻练,防止深静脉血栓和其他并发症;但是由支具保护患者固定3个月后,要对患者进行X 线和CT三维复查,确保患者的快速康复。

1.4评价方法 患者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科学处理。

2结果

本组术中出血量 150~350 ml,平均 210 ml;手术时间 60~130 min。3 例合并血气胸患者,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长达1-8年,平均约为5.5 年,根据随访结果,本组22例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具体的融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患者没有出现钢板断裂、螺钉脱落和松动等现象,其中,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后经过针对治疗和康复,5个月内得以恢复。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照 AISA进行分级,患者平均改善约为3.8 个级别,具体的术前术后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依据受伤的程度、部位以及个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不论任何形式的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而言,都会给患者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目前临床医学中,主要采用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治疗颈胸段骨折及脱位,这也是目前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前路手术的方式,其主要原因为:一是前路手术能够直接解除颈胸段脊髓的致压物,能从前路去除破裂及突入椎管的椎间盘及椎体后缘骨折块,从而获得最直接最彻底的减压效果;二是有助于颈胸段脊椎正常排列、正常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的恢复,从而有效恢复颈椎椎管的有效容量;三是术中体位固定良好,能够减少体位变动导致脊髓损伤的进一步加重。虽然这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但是颈胸段其邻近部位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导致地一直以来,导致脊柱颈胸段的前路手术都是一种挑战性的入路,因此,针对手术入路的复杂性和术中复位的困难,对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确保患者治疗效果。

另外,本组采取改良前方入路治疗方法,一般习惯于采取左侧“曲棍球杆”形切口,主要是由于左侧喉返神经变异少,靠近中线,位于气管食管间沟,不易损伤,而右侧喉返神经起点高,且在颈动脉鞘后方斜向内上方,在牵拉暴露手术野时,可能由于牵拉用力太大,而使得右侧喉返神经受到损伤。同时,颈胸段前路手术,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术者对于局部解剖入路的了解和操作技术,而且创伤小,这也是目前手术的发展趋势。总之,颈胸段脊柱骨折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尹国栋,倪斌,杨军,郭翔,周风金,杨建,刘军.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的诊治[J]. 中国骨伤,2009,(08):577-579.

[2]邓强,王锡阳,王昕,葛磊,段春岳,周炳炎. 锁定板前路置入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39):7299-7302.

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心理问题及对策 第11篇

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大多由意外事故造成, 躯体活动突然障碍, 日常生活形态发生巨大改变, 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绝望等不良心理反应, 对治疗极为不利。我院骨科九病区对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解决了心理问题。患者情绪稳定,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九病区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102例, 男63例, 女39例, 平均年龄43岁;其中颈椎骨折伴截瘫62例, 胸椎骨折伴截瘫38例, 腰椎骨折伴截瘫2例。手术治疗77例, 保守治疗25例。经积极治疗和全方位护理, 患者情绪稳定, 无1例发生拒绝治疗与护理。

2心理问题及表现

2.1 恐惧

恐惧是患者面临某种具体而明确的威胁和危险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1]。这是截瘫患者都具有的且最严重的心理障碍。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患者自己感觉躯体不能移动;另一方面是家属的表情及态度, 如家属紧锁双眉、唉声叹气、低头不语, 使患者意识到病情严重, 加重了恐惧心理。表现为易怒、绝望、恐惧、不知所措、对立行为和不同程度的失眠。

2.2 焦虑

焦虑是指一个人在受到威胁时而产生的忧郁情绪, 其本质是一种应激性的心理矛盾冲突[1]。患者以中青年居多, 在社会和家庭中都肩负重任, 担心自己身体伤情、预后, 牵挂家中的老人及孩子, 又放不下自己的工作。表现为少言寡语、闷闷不乐、食欲不振、失眠或绝望、束手无策等不良情绪。

2.3 失助感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对所处环境没有控制力并无力改变时, 就会产生失助感。这是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之任之、被动挨打的情绪反应, 这种失助感还可以泛化而导致失望和抑郁等临床表现[2]。截瘫患者面临着终生致残的危险, 事业、生活、家庭都受到严重威胁, 患者经常感到前途希望渺茫, 呈现出淡漠、缄默不语, 或在自卑自怜、怨恨, 或在回首往事留恋过去人生, 情绪陷入抑郁状态, 严重者流露出“活着没意思”、“想死”等绝望情绪, 甚至因此采取过激行为, 拒绝接受治疗与护理。在行为方面可表现为厌食、寡言少语、表情淡漠、睡眠增加等;在心理方面可表现为意志消沉、思维混乱、反应缓慢、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情变得漠不关心、记忆减退等等。

2.4 情绪波动

截瘫患者情感脆弱, 易伤心、流泪, 怨恨命运, 不断自责;易激动、发怒, 心烦意乱, 常为小事而莫名发火, 恶语伤人。表现出情绪激动、吵闹, 甚至提出无理要求, 更有甚者攻击医务人员, 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3护理对策

3.1 重视截瘫患者

全科护理人员加强对截瘫患者的重视, 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 对特殊患者进行重点交接。认真耐心听取患者的每一个意见及要求, 在不影响治疗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其要求。

3.2 理解体贴患者

理解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护理人员换位思考, 对患者的行为要理解与忍让, 不能强行制止患者感情的自然发展, 允许患者及家属宣泄情绪。宣泄可以使压抑在心中的不满情绪得以释放, 从而减轻心理压力[3], 帮助患者尽早解除心理障碍。

3.3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应富于同情心, 以关怀和负责态度真诚为他们服务, 让他们感受到医护人员能为他们解除痛苦, 带来希望[4]。做到仪表端庄, 态度和蔼, 尊重、信任、同情、关心患者, 使用适当的称谓, 亲切的语调, 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 了解其生活习惯和个性特点, 建立协调、信赖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摆脱悲观、自卑的心理, 面对现实,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疏导患者焦虑、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采取各种沟通技巧和患者进行沟通, 对其提出的疑问, 耐心倾听, 与患者一起分析产生恐惧、焦虑的原因, 积极作出评价, 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应用松弛、暗示等心理疗法, 给予有效和积极的指导。建立良好的治疗性联系, 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 使其能时常处于体验成功的精神状态中, 进入到躯体、心理康复的良性循环中, 积极配合治疗。

3.5 树立信心

护士一方面应用自己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影响患者,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 更应帮助患者恢复意志, 增强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 并让患者懂得良好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介绍主治医师的技术水平及治疗成功病例, 以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坚定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 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3.6 感受亲情

鼓励患者家属、朋友、同事经常探望、关心患者, 传递信息, 充分利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给患者以心理、情感支持。

3.7 提供优质服务

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工作, 做到态度真诚、语言温和、操作规范、技术娴熟、细心体贴, 努力使患者满意, 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4讨论

由于脊柱骨折伴截瘫患者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比其他患者复杂, 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 可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心理护理能够减少患者性格的变化和心理障碍的发生, 对疾病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5], 护理人员通过主动与患者交流,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应用心理护理学知识, 针对心理反应及时采取护理对策,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影响和改变患者心理、行为, 生活上关心照顾, 治疗护理耐心细致, 从患者的角度出发, 调节其身心状态, 使之处于治疗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王明旭, 汪勇.护理心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1:114-116.

[2]白洪海, 李轶.医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34.

[3]田瑞华, 康沛, 李学红.一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情境性心理失调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6) :458.

[4]李璐, 孙利红, 刘树臣.外伤性截瘫的心理护理〔J〕.中国骨科新技术, 1995, 24 (4) :811-812.

上一篇:空间故障树下一篇:课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