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性范文

2024-08-09

肾血管性范文(精选10篇)

肾血管性 第1篇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 17岁, 无痛性肉眼血尿5d入院。实验室检查:尿常规:OB (++) , RBC (+) 。尿沉渣示:RBC 1000000, 70%细胞呈均一性, WBC 0~2/HP。肾B超示:双肾形态规则, 左肾120mm×50mm, 实质增厚, 回声增强, 其内可见多个不规则液暗区, 右肾111mm×42mm, 实质回声均匀, 集合系统未见分离的液暗区, 无强光团。提示:左肾增大。实质弥漫性病变, 性质待查, 建议进一步检查。双肾CT扫描检查:左肾体积增大, 其边缘不规则增强, 见左肾实质局部不均匀强化的软组织块影, 大小约7cm×8cm, 边界不清, 向肾盂及肾门部侵犯, 病变与左侧腰大肌分离尚清, 左输尿管近肾门部受侵犯, 包绕胰尾部, 无明显受累, 考虑肾脏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并肾门部、肾盂受累和肾静脉转移。手术所见:左肾实质巨大肿块, 考虑肾癌, 发现左肾静脉有癌栓。行左肾切除和肾静脉癌栓取出术。临床诊断:左肾癌并肾静脉癌栓形成。

病理检查:巨检:送检两块组织, 其中一块为肾脏1个, 13cm×7cm×7.5cm, 肾实质切面见1个7cm×6.5cm×5.5cm大小灰褐色肿块, 侵犯肾盂及肾被膜, 灰白褐, 不均匀, 残余的肾实质厚1.5cm (图1-A) 。另一小块组织, 1.5cm×1.0cm×1.0cm大小, 灰褐色, 质较硬。镜检:血管瘤, 部分呈蔓状血管瘤 (图1-B) , 部分呈海绵状和毛细血管瘤血管瘤改变。灶性区域血管内皮细胞显著增生 (图2-A) 。免疫组织化学:Vim (+) , CD34 (+) (图2-B) , HHF35 (-) , EMA (-) , LCK (-) , S100 (-) 。小块标本为机化血栓。病理诊断:肾血管瘤。肾静脉血栓。

2 讨论

肾血管瘤是临床少见肿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为良性病变。肾血管瘤多为单发, 可累及皮质、髓质或肾盂, 大多发生在髓质。肾血管瘤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状血管瘤, 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 多数为柔软的海绵状暗红色无明显包膜的软组织肿物。大体标本上呈深红色、柔软的海绵状肿瘤, 包膜不完整, 显微镜下见包含大小不等的覆以上皮的腔隙。毛细血管性血管瘤为小腔隙, 海绵状血管瘤为大腔隙。腔隙内充以红细胞和血栓。镜下可见上皮细胞组成的各种形状的空腔, 腔内充满了红细胞和小的血栓。肾血管瘤可无症状或仅表现为血尿, 血尿可轻可重, 无其他排尿异常或排尿困难症状。血尿可为持续性, 较多见为间歇性。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可根据病变的所在部位、范围大小选用肾部分切除术、电灼、激光及肾切除术,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也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手段[1]。尽管国内外已有肾血管瘤的文献报道, 但至今未见肾血管瘤并发肾静脉血栓的报道[1,2,3,4,5]。本例患者术前CT考虑为肾脏恶性肿瘤并肾门部、肾盂受累和肾静脉转移究其原因: (1) 肾血管瘤术前确诊较为困难, 因为大多数肾血管瘤没有任何症状。其临床表现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非常相似, 都可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 (2)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本病例中的肿瘤体积大, 且组织学上血管紧邻肾盂、肾实质、部分区域紧靠肾被膜, 在CT与B超等影像学检查也与肾恶性肿瘤类似。因此肾血管瘤的术前诊断较困难, 容易误诊。临床医师应对其提高警惕, 对可疑患者行术前活检或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决定手术方式和范围。 (3) 此外, 本病例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肾静脉血栓, 极易误诊为癌栓, 增加临床医师术中对肿瘤性质判断的难度。

参考文献

[1]翁明高, 陈仕平, 李启镛等.肾血管瘤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0, 15 (8) :349-350.

[2]刘农民, 陈榕健, 刘江萍.肾血管瘤1例[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 16 (2) :79.

[3]肖云翔, 陶然, 孔祥田等.肾血管瘤二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0, 21 (10) :635.

[4]Gogus C, Kilic S, Ataoglu O, et al.Large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kidney presenting as a solid renal mass[J].Int Urol Nephrol, 2001, 33 (4) :615-616.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治疗方法 第2篇

由于肿瘤靠近集合系统,破溃后可引起血尿,尿液检查可有潜血。双肾错构瘤可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表现,出现血肌酐尿素氮的异常。

1、B超颇具特征,肿瘤内的脂肪及血管部分呈现分布均匀的密集高回声区,肌肉及出血部分显示低回声区。

2、X线腹部平片见肾轮廓不清,腰大肌影消失,肾区有钙化。尿路造影可见肿块压迫肾盂、肾盏,使之变形、拉长、缩短等,但无侵蚀现象。

3、CT 是诊断肾错构瘤的主要方法。呈密度不均的肿块,含脂肪量较多,CT值为-40~-90Hu。

二、鉴别

1、肾细胞癌也表现为腰痛、腰腹部肿块及血尿。但无痛性间隙性肉眼血尿更明显,发现腰腹部肿块往往较晚,因肿瘤破裂出血所致休克和急腹症者甚为少见。超声检查往往呈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肾动脉造影实质期可见肾影增大及造影剂聚集。IVU示肾盂肾盏多有破坏表现。CT可见肾内密度不均、边缘不规则、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的实质性肿块,肿块的CT值略低于正常肾实质。增强扫描示肿块的CT值高于正常肾实质。

2、肾母细胞瘤其主要临床表现也为进行性增大的腹部肿块,但多发生于儿童。病情进展迅速且伴恶病质表现,超声检查呈细小散在的低回声光点,IVU示肾盂肾盏有明显破坏或缺失。

3、多囊肾腰痛和腰腹部肿块与本病相似,但其病程进展缓慢,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均较明显。IVU示双肾影增大,边缘不规则,肾盏伸长、变形。超声检查肾实质内多发的圆形无回声暗区。CT检查示双肾增大,肾实质内可见多数边缘光滑、大小不等的囊性肿块。

肾血管性 第3篇

【关键词】肾血管性;左心室肥厚;机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54-02

肾血管性高血压(RVH)是因为综合因素导致患者一侧或两侧肾动脉及分支动脉狭窄或闭塞从而造成肾供血量减少的的高血压 [1]。本文对我院所收治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多方面指标检测,从而分析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以及靶器官损害相关性,研究报告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高血压患者,诊断标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肾血管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继发性病因,经腎动脉造影证实包括肾动脉狭窄(RAS),狭窄比例大于70%。

1.2 分组

参照肾动脉造影情况,受试对象包括肾血管性高血压组以及原发性高血压组。其中肾动脉狭窄组(RVH)34例;原发性高血压组(PH)38例。

1.3研究方法

1.3.1心脏超声检查

专业超声医师采用双盲法检测患者的左心室的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内径(LVEDd)、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指标。

1.3.3 动态血压

入院后无口服药物前行24h动态血压检测,应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检测。非勺型血压节律:夜间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以及夜间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其值均小于10%。

1.4 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用SPSS 18.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各组数据比较用独立因素配对t检验,如果P<0.05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比较发现, PH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低于RVH,其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血液指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

RVH组各血压情况显著高于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各动脉血压情况监测比较,RVH组显著高于P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压变异性(BPV)是指患者血压短时间的波动程度,研究显示血压测定值血压变异性越大,靶器官损伤就越厉害,因此血压变异性和血压相关性靶器官损害是有独立相关性的,正常血压节律可以保护心血管系统。如果夜间血压和血压变异的幅度过大容易导致心血管系统处在重负荷下,则靶器官损害严重造成患者的预后较差。非勺形血压昼夜稳定节律变化对于改善机体心室肥厚、心室结构重塑有重要作用,且包括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保护。远期靶器官损害多数和其日常生活中非勺型血压节律有关,本研究中RVH组在白昼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动脉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PH组,且左心室肥厚患者比例明显高于PH组。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常见的血压变化,肾血管狭窄导致肾脏缺血,从而机体以及肾脏局部的综合情况发生变化,高血压同时又加重了肾脏病变情况,因此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会更特殊。

参考文献

[1]谢桂香,顾志丹,吉海飞.高血压患者糖耐量受损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03):45-47.

肾血管性 第4篇

关键词:三维能量多普勒,肾积水,肾功能

产前超声检测到胎儿尿道扩张肾积水时, 目前缺乏通过超声预测胎儿出生后肾功能情况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旨在评估使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肾血管定量分析的这些血管指标与胎儿出生后肾功能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照组胎儿110例, 为单胎妊娠, 没有孕产妇疾病、孕龄在20~40周之间, 胎儿在中期妊娠形态学筛查胎儿双肾大小形态正常。41例肾脏积水的胎儿也均为单胎妊娠, 没有孕产妇疾病、孕龄20~38周之间。胎儿肾积水是指符合产前超声筛查的定义[1]既在妊娠中期双侧肾积水的胎儿为肾盂宽前后的测量大于5 mm, 或在妊娠晚期大于7 mm。

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GE Volusion 730 Expert或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探头为RAB4容积探头频率4~8 MHz。按照“产科超声检查指南”进行产前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后, 经腹对胎儿肾脏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容积成像检查。所有的三维能量多普勒容积图像采集都必须在预先设置相同参数值的肾脏模式下进行, 每个胎儿每个肾脏都要采集三维能量多普勒容积图像。尽量把肾脏图像放大使图像显现在屏幕的中间, 然后获取肾脏与肾动脉三维能量多普勒容积图像 (见图1) , 接着分别测量每个胎儿肾脏三维能量多普勒容积图像的容积数据 (见图2) , 随后, 用三维能量多普勒直方图来计算血管指标:血管化指数 (VI) 、血流指数 (FI) 、血管/血流比值 (VFI) (见图3) 。每个胎儿进行两次同样的操作。第1次获得的数据被认为是对于肾功能的评估。第1次和第2次获得的数据一起用来计算操作者之间的可变性。对所有肾积水胎儿进行随访, 出生时通过超声检查及膀胱镜检查了解胎儿尿路情况, 并进行生化检查。如果血尿素氮高于1.8 mmol/L以及血清肌酐高于53μmol/L或肾小球滤过率高于60 m L/min认为肾脏功能是正常的。出生后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完全恢复正常后, 就只做超声检查随访。肾积水胎儿根据产后肾功能, 新生儿被分为两组:肾功能下降组 (RI+) 和肾功能正常组 (RI-) 。所有对照组 (CON) 胎儿均追踪检查其肾脏形态及肾功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多组间比较及组内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LSD法) ,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包括49例肾积水胎儿, 8例被排除在外, 其中4例因终止妊娠, 1例因为胎儿位置不好导致不能三维能量多普勒容积成像, 另3例没有追踪到结果。最终41例肾积水胎儿列入本次研究。41例肾积水胎儿孕周在20~38周, 在产前超声检查均诊断为肾盂扩张或肾积水。表1显示了41例肾积水胎儿产后的诊断。产后随访胎儿出生后第1天~18个月。有3例在产后7~20 d内死于严重的肾功能衰竭, 另有8例肾功能降低, 其余30例胎儿 (73.2%) 肾脏功能正常。110例对照组胎儿胎龄20~40周, 出生后在1周内均做了血液及尿液生化检查, 结果显示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表2显示了3组血管指标的数据均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儿童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尿路梗阻, 20%的晚期会发生肾功能衰竭[2]。大约80%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在宫内诊断有尿道扩张并肾积水[3]。在这种情况下, 当产前检测到胎儿尿道扩张肾积水时, 预测胎儿出生后肾功能情况主要是借助超声来评价, 有时也对胎儿尿液或血液进行生化分析[4]。有几个超声参数已经长期被作为预测肾功能指标, 如羊水指数和肾实质评价。研究表明[5], 该参数没有足够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胎儿血液或尿液生化一直认为能够提高产前评估胎儿肾脏功能的敏感性, 但是最近的研究已经开始质疑他们在评价尿道扩张肾积水胎儿肾功能的作用, 还有许多研究中心不允许这些生化检测作为常规使用[6]。三维 (3D) 能量多普勒通过对肾脏血流量的量化提供了预测肾功能的3项血管指标:血管化指数 (VI) 、血流指数 (FI) 、血管/血流比值 (VFI) [7]。最近MOREL通过动物模型的胎盘子叶研究证明血管指标和血液流动有线性相关性[8]。此外, 这些指标也在另外一些胎儿器官, 尤其是胎盘和肺的研究中应用到, 用来预测膈疝和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出生后的预后[9]。众所周知, 胎儿在梗阻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球数都会下降[10], 本研究旨在评估使用3D能量多普勒肾血管定量分析的这些血管指标与胎儿出生后肾功能的相关性。

本研究中发现, 在肾盂积水胎儿中VI和VFI显著降低, 在后来的随访中也发现这些胎儿出现肾功能衰竭, 反映了这些胎儿的肾脏中肾血管化明显下降。三维能量多普勒技术有其局限性, 一系列广泛的因素可以影响这些指标的值。首先预设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值是最重要的因素[11], 因此它是绝对不单独为每个患者调整增益、颜色、或任何超声参数, 也就是所有的患者在相同预设值下采集肾脏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图。第二个能影响血管指标值的重要因素是深度, VI和VFI随深度线性减少, FI也随深度减少, 但以一个非线性的方式减少[12], 胎儿是随母亲组织深度而移动的, 因此, 深度对肾脏血管分析的影响应该考虑。本研究也发现3个血管指标 (VI、FI和VFI) 与深度成反比相关, 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充分考虑深度对血管指标的影响。

为了进行血管化分析, 用来计算血管指数公式中的肾积水液性容积 (无回声图像) 是从总的容积中减掉了的, 所以认为只有实质组织会对血管指标有影响, 而肾积水的液性容积对这些指标影响最小。也就是说, 肾盂前后宽度与肾血管指标之间, 以及肾积水的液性容积和血管指标之间都没有相关关系。同样, 当将对照组胎儿与肾盂积水而肾功能正常的胎儿进行比较时, 这些胎儿之间3个肾血管指标是没有差别。

肾血管性 第5篇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10岁,以镜下血尿1个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浮肿,至医院就诊时发现镜下血尿,未予特殊治疗,血尿反复出现,多次复查尿分析示红细胞波动于122.2~144.2HP-1;肾脏B超检查示左肾9.0 cm×4.3 cm×3.2 cm,右肾9.2 cm×4.5 cm×3.6 cm。

入院前3天,患者于当地医院复查,肾脏B超检查示左肾12.1 cm×5.3 cm×3.8 cm,右肾12.5 cm×

5.5 cm×3.9 cm。发病以来稍觉乏力,间断下肢肿胀,无尿频、尿急、尿痛,精神食欲无明显改变。患者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史2年,长期服用丙基硫氧嘧啶(PTU)治疗。

体格检查:体温36.6 ℃,心率每分钟88次,呼吸每分钟20次,血压96/66 mmHg。神志清,精神疲倦,形體偏瘦,甲状腺稍肿大、无压痛,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轻度浮肿。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6.97×109·L-1、粒细胞百分数60.20%、血红蛋白90 g·L-1、红细胞比积28.30%、血小板总数404×109·L-1;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 (+++)、红细胞计数118·μl-1;甲功五项: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4.10 pgml-1、人促甲状腺激素(TSH)0.03 μIU·ml-1;尿酸 278 μmol·L-1、血钙2.20 mmol·L-1、血液生化肌酐57 μmol·L-1、CRP 29.8 mg·L-1、IgA 0.68 g·L-1;补体C3、C4正常;血沉55 mm·h-1;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示PH 6.5、尿红细胞计数 87.5万·ml-1、异形RBC 90 %;尿沉渣计数:WBC 1250 万·h-1、RBC 4260 万·h-1;

尿肾功能、凝血四项、感染四项、乙肝两对半、ANA、抗dsDNA抗体、ENA抗体谱、抗磷脂抗体、抗2糖蛋白1抗体、抗环瓜氨酸抗体、24 h尿蛋白等均未见明显异常;血管炎四项示pANCA(+)、MPO-ANCA(+),cANCA、PR3-ANCA均阴性,梅毒血清试验阴性。泌尿系统彩超示左肾12.4 cm×

5.2 cm×4.0 cm,右肾12.3 cm×5.6 cm×3.8 cm,双肾实质回声稍增高,皮髓质分界稍模糊;心电图、胸片未见异常。入院后第2天肾活检,病理结果提示符合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伤早期改变。

治疗经过及随访:患者经过肾活检,诊断明确,考虑为PTU所致急性肾损伤,停用PTU,改用甲巯咪唑;同时予以甲泼尼龙0.25 g,每天1次,连续服用3天,之后改用醋酸泼尼松,每天1.5 mg·kg-1

口服。治疗后复查尿常规明显好转,病情稳定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醋酸泼尼松治疗,并按照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则视病情减量。随访3个月,患者病情好转,尿常规、肾功能正常,肾脏恢复至最早发病时的大小。

2 讨 论

患者为儿童,以镜下血尿入院,其肾脏在1个月时间内增大明显,长径增长超过3 cm,甚至较成人还大,提示其肾脏损害明显,结合患者既往有甲亢病史,长期服用PTU,不排除PTU导致的肾脏损害。入院后经过肾活检,病理提示符合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伤早期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报告,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伤诊断明确,考虑为PTU诱发所致。停用PTU,改用甲巯咪唑,予甲泼尼龙冲击、口服醋酸泼尼松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门诊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肾功能恢复正常。

伴有肾脏损害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类主要累及小血管壁,以血管壁纤维素坏死样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上常合并血清ANCA阳性的免疫异常疾病。ANCA已被视为系统性血管炎的血清标志物,也可见于药物引起继发性血管炎。抗甲状腺药物PTU为常见致病药物。

抗甲状腺药物PTU所致ANCA 相关性血管炎临床表现以发热、关节肌肉疼痛、乏力及流感样症状等非特异性症状为常见;其皮肤病变突出,某些患者仅有皮肤症状,最常见为荨麻疹样皮疹及紫癜样皮损,其次为皮肤黏膜坏死性溃疡,亦有坏疽性脓皮病、大疱性红斑狼疮样皮损、指趾端坏疽等少见皮肤血管炎表现;皮肤病变累及四肢远端、面部、前胸及耳轮,皮肤活检常提示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1];肾脏受累常见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可伴肾功能受累,部分患者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2];肾活检病理改变则常表现为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在以往病例报告中,ANCA在达到一定效价后发病,且随着时间延长,ANCA阳性率增加,仅停用抗甲状腺药物而未用免疫抑制剂,患者血管炎或肾炎症状明显改善,且伴有ANCA低度下降[3],因此及时停药是预后的关键。ANCA 相关性血管炎致重要脏器(肺、肾)受累者,则加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常用免疫抑制剂为环磷酰胺,部分文献报道[4-6]霉酚酸酯、硫唑嘌呤等同样具有一定疗效。对于肾活检病理符合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伤的患者,最终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比例较高,必须加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必要时合并使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早期诊断、及时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3 参考文献

[1]Jacobs EM,Hartkamp A,Kaasjager HA. PTU-associated cutaneous vasculitis with ANCA anti-MPO and anti-PR3 antibodies[J].Neth J Med,2003,61(9):296-299.

[2]Yu F,ChenM,GaoY,et al.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renal involvement in propylthiouracil-associated ANCA-positive vasculitis[J].Am J Kidney Dis,2007,49(5):607-614.

[3]Bonaci-Nikolic B,Nikolic MM,Andrejevic S,et al.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associated autoimmune diseases induced by antithyroid drugs:comparison with idiopathic ANCA vasculitides[J].Arthritis Res Ther,2005,7(5):191-192.

[4]Gao Y,Chen M,Ye H,et al.Long-term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propylthiouracil-induced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 associated vasculitis[J].Rheumatology ( Oxford ),2008,47 (10):1515-1520.

[5]Harper L, Cockwell P, Savage CO.Case of propylthio-uracil-induced ANCA associated small vessel vasculitis[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1998,13(2):455-458.

[6]陈樱花,胡伟新,贺红光.丙基硫氧嘧啶相关血管炎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归[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0,19(3):219-224.

肾血管性 第6篇

1 一般资料

明确诊断为原发性Ig A肾病[4]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1)肾小球滤过率(GFR)<30 m L/min;2)高血压病、糖尿病、药物等原因导致继发性Ig A肾病;3)合并坏死性血管炎等其他肾脏病变;4)合并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入选271例患者中男160例,女111例,性别比例1.44:1,年龄13~62岁,平均(31.58±10.65)岁,病程3~129个月,平均(12.74±9.63)个月,其中106例(39.1%)病程≥12个月。

2 研究方法

2.1 患者分型

按临床特点分型:1)Uab型:镜下可见血尿或(和)蛋白尿,尿蛋白<3.0 g/d,极少数患者合并血压升高;2)MP型:镜下可见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0 g/d,未见肉眼血尿,可伴有浮肿症状;3)RGH型:持续尿检异常,可见反复肉眼血尿,无大量蛋白尿表现;4)HT型:以高血压或恶性高血压为突出表现,可伴有肾功能不全,血肌酐(Scr)≥1.24 mg/d L[5]。

按血管组织病理学特点分型:参照文献[6]分为1)NRVL型:血管形态正常,未见管壁增厚、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管腔狭窄等病变;2)HL型:动脉内膜下可见透明样或玻璃样物质沉积,弹力层分层明显,但未见血管壁坏死、炎性细胞浸润或血管内膜增厚;3)AS型:动脉血管内膜可见明显增厚、管腔狭窄及弹力层分层,但未见管壁坏死;4)CI型:血管壁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并伴有管壁增厚及透明样变,但未见管壁坏死或内膜增厚;5)FN型:血管壁可见纤维素样变性或(和)坏死,并伴有血管腔狭窄及血管壁炎性细胞浸润。

2.2 分析方法

比较不同类型血管组织病变患者临床类型、临床特点、尿液检查特点及包括球性硬化、节段硬化、新月体、袢坏死等,并计算其小管间质病变积分[7]的肾活检病理特点。

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分型结果

271例患者中,Uab型113例,MP型39例,RGH型52例,HT型67例;NRVL型74例,HL型81例,AS型75例,CI型17例,FN型24例。

4.2 肾组织血管病变与Ig A肾病临床类型关系

NRVL型Uab型病变占比高于AS型、CI型、FN型,其MP型、RGH型病变占比高于其他各型,其HT型病变占比低于其他各组;AS型HT型病变占比高于其他各型;CI型、FN型Uab型、MP型、RGH型病变低于其他各组;FN型HT型病变高于NRVL型、CI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3 肾组织血管病变与Ig A肾病临床特点关系

AS型、FN型年龄、病程、Scr、肾功能不全构成比高于NRVL型、HL型及CI型,其收缩压高于NRVL型及CI型;AS型高血压构成比高于NRVL型、HL型;CI型病程、收缩压高于NRVL型,其高血压、恶性高血压构成比高于NRVL型、HL型;FN型收缩压显著高于NRVL型、HL型,其高血压、恶性高血压、肉眼血尿构成比显著高于NRVL型、HL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4 肾组织血管病变与Ig A肾病尿液检查指标关系

NRVL型蛋白尿高于HL型、CI型,其RBP显著低于HL型、AS型、CI型及FN型;AS型、CI型、FN型尿渗量高于NRVL型、HL型;CI型、FN型血尿高于NRVL型、HL型;CI型RBP显著高于NRVL型,FN型RBP高于NRVL型、HL型、AS型、CI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NRVL型比较,aP<0.05;与HL型比较,bP<0.05;与CI型比较,cP<0.05

注:(1)与NRVL型比较,aP<0.05;与HL型比较,bP<0.05;与CI型比较,cP<0.05。(2)恶性高血压:舒张压持续≥120 mm Hg,且眼底检查可见条纹状出血或渗出;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6.0 mmol/L和(或)甘油三酯≥2.2 mmol/L。

注:与NRVL型比较,aP<0.05;与HL型比较,bP<0.05;与CI型比较,cP<0.05。

4.5 肾组织血管病变与Ig A肾病肾活检病理特点关系

HL型、AS型、CI型、FN型球性硬化平均比例高于NRVL型,FN型球性硬化平均比例高于HL型;HL型、AS型、FN型节段硬化平均比例高于NRVL型,FN型节段硬化平均比例高于HL型;CI型新月体比例高于NRVL型、HL型、AS型,FN型新月体比例高于CI型;CI型、FN型袢坏死比例高于NRVL型、HL型;HL型小管间质病变积分高于NRVL型,AS型、CI型、FN型小管间质病变积分高于NRVL型、HL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注:与NRVL型比较,aP<0.05;与HL型比较,bP<0.05;与CI型比较,cP<0.05

5 讨论

多数学者已观察到Ig A肾病肾组织血管病变高发[8]。本研究结果示,除NRVL型外,其余72.7%Ig A患者已出现肾组织血管病变,说明血管病变在Ig A肾病中极为常见。Baradaran等[9]研究发现,血管病变导致肾组织低氧与盐敏感性高血压、间质细胞浸润均具有密切关联,且互为因果,即血管病变可使肾间质纤维化进程加速,而肾脏疾病发生与发展可进一步导致血管病变加重。

在临床特点及病理特点观察中,我们发现,合并血管病变者,其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发病率较高,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较高,肾小球球性、节段硬化比例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积分均显著高于NRVL型患者,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后者,FN型、CI型肉眼血尿及恶性高血压发病率、袢坏死及新月体比例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型、CI型及FN型患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新月体、袢坏死比例偏高,与Baradaran等[10]研究结果相同,表明该类Ig A肾病患者预后较差。

FN型病变患者肉眼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及Scr水平最高,其RBP显著升高、尿渗量显著降低,且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新月体等炎症病变较重,病变积分较高,该结果表明,FN型Ig A肾病患者临床病情、肾活检病理改变均极为严重,急性病变突出,因此对该类患者临床治疗应十分积极。林建松等[11]指出,FN型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可能与血管炎有关,而霉酚酸酯等抗血管炎药物可通过降低肾脏局部炎性因子水平,发挥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改善肾脏局部血液供应作用,从而改善盐敏感性高血压、肾间质纤维化症状。同时,亦有学者认为,高血压、恶性高血压可导致肾脏血管病变发生与加剧,甚至引发血管内膜水肿或血管葱皮样改变[12]。但本研究FN型病变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并未显示出恶性高血压肾血管病变特点,因此,我们认为,对于FN型血管病变Ig A肾病患者,可考虑按血管炎进行治疗。

CI型血管病变患者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发生率低于FN型患者,表明该类患者病情稍轻,但我们也发现,CI型患者肉眼血尿发生率高达29.4%,针对CI型Ig A肾病患者,亦应予以积极抗炎及免疫抑制治疗[13]。

AS型血管病变患者恶性高血压、肉眼血尿发生率较低,但其尿渗量降低、RBP水平升高更为明显,表明该类患者临床特点及病理表现以慢性化病变为主。关欣等[13]认为,高血压可通过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促进内皮细胞凋亡,在AS型血管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AS型Ig A肾病患者治疗中,应以控制血压、改善血管病变为主要原则。

过往认为,高血压、高龄是引发HL型血管病变主要原因[14]。本研究结果示,HL型患者Scr及RBP水平显著高于NRVL型患者,其肾小球球性硬化、节段硬化比例亦高于后者,但二者年龄、高血压发生率、蛋白尿、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asri等[15]研究结果相同,说明年龄及血压水平对HL型血管病变发生可能无明显影响,关于HL型血管病变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多数Ig A肾病患者多伴有肾组织血管病变,且血管病变与临床病情及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病变具有密切关联,应根据患者临床特点及肾脏病理改变特点进行分型,并实施针对性治疗,同时,血管病变亦有望作为分型重要参考指标应用于Ig A肾病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肾组织血管病变与IgA肾病临床特点及病理特点关系,为IgA肾病预后评估及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收治271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临床特点,分为尿检异常(Uab)型、大量蛋白尿(MP)型、反复肉眼血尿(RGH)型及高血压(HT)型;根据其血管组织病理学特点,分为无血管病变(NRVL)型、透明变性(HL)型、动脉硬化(AS)型、炎细胞浸润(CI)型及纤维素变性坏死(FN)型。采用半定量积分法评价各组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程度,分析不同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肾脏活检结果关系。结果:271例患者中,Uab型113例,MP型39例,RGH型52例,HT型67例;NRVL型74例,HL型81例,AS型75例,CI型17例,FN型24例。合并血管病变者,其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发病率较高,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较高,而尿蛋白水平低于NRVL型患者,FN型、CI型肉眼血尿及恶性高血压发病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血管病变者,其肾小球球性、节段硬化比例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积分均显著高于NRVL型患者,FN型、CI型袢坏死及新月体比例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肾组织血管病变率较高,血管病变类型与患者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病理改变关联密切,能够反映病变程度,指导预后判断和干预措施制定。

肾血管性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妊娠高血压合并肾脏损害组: 均为2001 - 02 ~2014 - 02 入住本院的确诊为妊娠高血压肾损害患者, 女20 例; 平均年龄 ( 28 ± 6) 岁, 妊娠前身体健康。正常妊娠组: 女20 例, 平均年龄 ( 26 ± 4) 岁, 两组患者妊娠前无慢性肾脏病史、无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 两组均排除其他血栓性微血管病、各种急慢性感染、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各种结缔组织病、肿瘤等疾病。两组间年龄差异均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 ( P > 0. 05) 。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妊娠末期分娩前住院清晨空腹采血, 标本为2m L静脉血清, 留取24h尿液, 测定血肌酐、血清v WF、CRP浓度、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for Winwer13.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两组均数的差异采用t检验, 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法,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 微量白蛋白尿不仅是判定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指标, 而且与血管病变密切相关[2,3]。更有学者认为[4], 微量白蛋白尿本身就是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临床表现, 尤其是在肾脏的血管病变表现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妊娠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 进一步证实微量白蛋白尿肾脏损害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 且微量白蛋白尿与血管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标志物均呈现正相关, 微量白蛋白尿可反应血管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发生肾脏损害, 可能由于高血压以及相关致病因子导致肾脏血管内皮损伤。

在正常人血清中CRP含量甚微, 但在一些疾病如炎症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恶性肿瘤、风湿热、外伤患者血清中, CRP含量可明显增加。CRP已经是公认的炎症和组织损伤的标志物[5]。目前, CRP在心血管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多, 它与各种类型的心血管疾病例如各种动脉硬化及冠心病乃至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 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但是, 对于CRP与高血压病的关系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 尤其在妊娠高血压肾损害中, 国内外相关研究极少。本作者在较早的研究中已经发现CRP在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 其浓度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6]。本研究结果提示, 妊娠高血压肾损害组CR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 提示妊娠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动脉血管壁存在着炎症反应; 本研究还发现随着血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量的升高, CRP浓度也升高, 呈正相关, 提示CRP浓度与肾脏损害程度一致, 可相应间接反映妊娠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肾脏损害程度, 并且妊娠高血压肾脏损害可能与肾脏动脉炎症反应有关。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v WF) 是一种糖蛋白, 血浆中的v WF大部分系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伤时, v WF分泌明显增多, 因此v WF亦是公认的反应血管内皮受损的分子标志物[7]。大分子的球形的v WF由内皮细胞分泌出来后, 立即在血流冲击下打开成长链状, 同时被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剪切酶 ( v WF - CP) 裂解成较小片段, 通过调节片段大小, 从而调节其与血小板结合能力, 进一步调节出血与止血平衡。本作者在较早的研究中已经发现v WF在恶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 推测高血压患者血液对血管比较高剪切力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导致大量v WF被分泌出来[6]。本研究结果表明, 妊娠高血压组血浆v WF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 P < 0. 01) , 进一步证实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而且经相关分析后显示, 血浆v WF水平亦与血肌酐水平及尿蛋白量呈正相关, 此结果与Blann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8]。提示妊娠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尿微量蛋白量及血肌酐升高的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程度一致, 内皮损伤程度越重, 血肌酐与尿微量白蛋白越高。妊娠高血压肾损害组血浆v WF升高, 可能也会参与了血管内小微血栓形成过程, 此推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 妊娠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CRP和v WF升高可能参与了妊娠高血压患者导致肾脏损害的过程, 血管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越重, 妊娠高血压患者肾脏损害程度越重。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妊娠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与正常妊娠者血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 WF) 、C反应蛋白 (CRP) 浓度及尿液微量白蛋白含量和血肌酐水平, 探讨v WF及CRP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和血肌酐的关系以及其在妊娠高血压肾损害的意义。方法:选择20例妊娠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和20例正常妊娠对照者, 测定其血清v WF水平、CRP浓度及尿液微量白蛋白含量、血肌酐值。结果:妊娠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清CRP、v WF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 。妊娠高血压肾损害组血清v WF与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水平均呈直线正相关关系 (r=0.602, P<0.05;r=0.773, P<0.05) , CRP与与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水平均呈直线正相关关系 (r=0.699, P<0.05;r=0.702, P<0.05) 。结论:妊娠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存在有血管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 且v WF、CRP浓度可反映妊娠高血压肾损害的轻重。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C-反应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参考文献

[1]Morise T, Takeuchi Y, Kawano M, et al.Increased plasma levels of immunoreactive endothelin and von Willebrand Factorin N IDDM patients[J].Diabetes Care, 1995, 18 (1) :87-89

[2]Laundre BJ, Jellison BJ, Badie B, et al.Diffusion tensorimaging of the corticospinaltract before and after mass resectiona scorrelated with clinical motor findings:preliminarydata[J].AJNR, 2005, 26 (4) :791-796

[3]Higano S, Zhong J, Shrier DA.Diffusion anisotropy of the internalcapsule and the coronaradiatein association with stroke and tumors as measured by diffusion weighted MRI maging[J].AJNR, 2001, 22 (3) :456-463

[4]王红, 张向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新疆医科大学学学报, 2005, 15:88-90

[5]Editorial.C-reactive protein-undervalued, underutilizde[J].Clin Chem, 1997, 43 (11) :2017

[6]李长红, 郑斌.恶性高血压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的变化及意义[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 (1) :57-60

[7]Carios SJ, Almasyl, Manuel Soria J, et al.Cenom-wide finkage analysis of Von Willebrand factor plasma levels:results from the GAIT project[J].Thromb Haemost, 2003, 89 (3) :468-474

肾血管性 第8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180~200 g),购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粤)2008-0002。

1.2 主要药品

GSP购自天津尖峰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纯度≥95%;卡托普利(captopril),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产品。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大鼠内皮素(endothelin,ET)、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和前列环素(prostaglandin I2,PGI2)酶联免疫试剂盒(美国R&D systems有限公司);兔抗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多克隆抗体和辣根过氧化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标记的山羊抗兔二抗(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蛋白分子量标准(美国,MBI);蛋白电泳仪(BIO-RAD,美国);大鼠尾动脉压测定装置、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RM6240型,成都仪器厂);其余试剂为市售分析纯。

1.4 RH大鼠模型复制

50只SD大鼠称重,测量基础尾动脉压,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control,n=8)。手术组在乙醚麻醉下行腹正中切口,钝性分离出左肾动脉,用直径为0.20 mm的针灸针与肾动脉长轴平行放置,用无菌丝线一齐扎紧,然后抽出针灸针,造成左肾动脉部分狭窄,右肾保持不动,复制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5]。术后3 d内常规肌内注射青霉素(4万u,2次/d)。control组手术步骤同前,但不结扎肾动脉。术后各组大鼠每周测量大鼠尾动脉压,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术后2周,选取鼠尾动脉压升至130 mm Hg以上的大鼠共32只,为复制成功的RH大鼠。

1.5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32只RH大鼠随机分为4组:高血压模型组(RH model)、GSP高剂量治疗组(high GSP)、GSP低剂量治疗组(low GSP)和卡托普利阳性对照治疗组(captopril),每组8只。于模型复制成功后,治疗组大鼠每天灌胃给药1次,剂量分别为:GSP 200 mg/(kg·d)和50 mg/(kg·d),captopril 30 mg/(kg·d);control组及RH model组每天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

1.6 检测指标

1.6.1 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的测量

采用尾套法用大鼠尾动脉压测定装置测量大鼠安静、清醒时的尾动脉收缩压,每次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1.6.2 ET、AngⅡ和PGI2含量的测定

采用ELISA法,主动脉取血,制备血清,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测定。

1.6.3 主动脉组织总蛋白的提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 NOS蛋白表达

取大鼠腹主动脉,按照质量体积比1︰9加入匀浆液(含组织蛋白抽提试剂,多种蛋白酶抑制剂cocktail)进行匀浆,加入等体积的2×上样缓冲液,煮沸10 min使蛋白变性,12 500 r/min 4℃离心15 min取上清液,BCA法(武汉博士德)测定样品的蛋白浓度。用上样缓冲液调整蛋白浓度,使各泳道的蛋白上样体积为10μL(含蛋白20μg)。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随后转印至硝酸纤维膜(NC膜)上,经脱脂奶粉封闭、洗脱后加抗ET-1抗体(1∶200)4℃过夜孵育,再加相应Ⅱ抗(1︰2 000)孵育2 h。加ECL发光显示剂,暗盒压片、曝光,显影、定影于胶片。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判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ting胶片经照相后,用BIO-RAD提供的Quantity One软件进行灰度值分析,以实验各组蛋白条带平均灰度值与同一样品中内参蛋白条带的平均灰度值比值作为蛋白的相对含量。

2 结果

2.1 GSP对RH大鼠SBP的影响

灌胃6周后,与control组[(95.05±9.20)mm Hg]相比,RH model组大鼠尾动脉SBP[(153.05±6.60)mm Hg]明显升高(P<0.01),与RH model组相比,GSP的低、高剂量治疗组[(136.19±3.9)mm Hg、(106.69±4.00)mm Hg]和captopril组[(105.13±5.60)mm Hg]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大鼠的尾动脉SBP(P<0.01),以高剂量组效果更明显。

2.2 GSP对RH大鼠血清中ET、AngⅡ和PGI2含量的影响

灌胃6周后,与control组相比,RH model组大鼠血清中的ET和AngⅡ含量显著增高(P<0.05),而PGI2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RH model组相比,low、high GSP组和captopril组大鼠血清中ET和AngⅡ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3个治疗组的PGI2含量则明显升高,见附表。

注:1)与control组比较,P<0.05;2)与RH model组比较,P<0.05;3)与RH model组比较,P<0.01

2.3 GSP对RH大鼠腹主动脉组织中e NOS表达的影响

灌胃6周后,与control组相比,RH model组e 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各治疗组的e NOS蛋白表达较RH model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high GSP组的升高尤为明显(P<0.01),见附图。

1)与control组比较,P<0.01;2)与RH model组比较,P<0.05;3)与RH model组比较,P<0.01

3 讨论

正常生理情况下,覆盖于整个心血管系统内表面的VEC,通过合成分泌一系列收缩和舒张血管的活性物质,如ET、NO和PGI2等来调节血管张力,维持机体血压正常。其中,ET是VEC合成的收缩血管物质,其与存在于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质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guanylate cyclase,GC)和Ca2+通道,引起Ca2+内流,使胞浆内Ca2+浓度升高,从而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NO是e NOS通过催化L-精氨酸生成,可进入平滑肌细胞内与胞质的GC活性中心Fe2+结合,使其结构发生改变,致酶的活性增强和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 GMP)合成增多,而c GMP可导致血管平滑肌中的Ca2+离子浓度降低,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血压下降。NO还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GC,增加c GMP含量,减少AngⅡ形成,拮抗血压的升高[6];PGI2是20世纪70年代,VANE等发现的由VEC产生的具有很强的舒张血管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作用的物质,也参与了机体血压调节。

诸多研究[1,2,3]已经证实,多种类型高血压均可导致VEC功能紊乱,表现为舒张血管的物质合成和释放减少,而收缩血管的物质合成和释放量增加,而此变化会进一步导致血压升高,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笔者的实验结果显示,随着RH大鼠尾动脉SBP的升高,其血清中ET的含量明显高于control组,而大鼠血清中PGI2含量及腹主动脉组织中e NOS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ontrol组,表明RH时VEC功能确实发生了紊乱,又一次验证了上述理论。目前认为,高血压导致VEC功能紊乱的机制可能是高血压时血管切应力增加导致VEC损伤,NOS活性下降,继而L-精氨酸、辅助因子四氢生物蝶呤等活性物质缺乏,氧化应激及超氧阴离子增加使NO破坏增多,同时,ET水平增加和血管平滑肌对ET反应性增高,最终造成VEC功能受损。此外,高血压患者血管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激活也是导致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7]。本实验研究亦测定了RH大鼠血清中AngⅡ的含量,结果显示明显高于control组,支持上述观点。

笔者在研究中观察了治疗性给予从葡萄籽中提取的多酚物质GSP后大鼠VEC功能的变化,发现经GSP治疗6周后,RH大鼠血清中ET、AngⅡ的含量和尾动脉SBP明显降低,而血清中PGI2含量及腹主动脉组织中e NOS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效果与阳性对照药captopril相当,证明GSP可通过减少缩血管物质生成、增加舒张血管物质产生发挥保护VEC的作用,进而降低RH大鼠尾动脉SBP。笔者的研究为开发GSP成为理想的抗高血压病新药提供了新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HIRSCH AT.Vascular disease,hypertension,and prevention:“from endothelium to clinical events”[J].Am Coll Cardiol,2003,42(2):377-379.

[2]NITENBERG A.Hypertension,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J].Arch Mal Coeur Vaiss,2006,99(10):915-921.

[3]吴秀香,卢晓梅,张海鹏.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J].高血压杂志,2006,14(5):389-392.[3]WU XX,LU XM,ZHANG HP.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func-tion in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J].Chin J Hypertension,2006,14(5):389-392.Chinese

[4]吴秀香,郭荣年,郭瑞珍,等.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27(3):593-595.[4]WU XX,GUO RN,GUO RZ,et al.Effects of grape seed pro-cyanidin on blood pressure in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J].Chinese Journal of Pathophysiology,2011,27(3):593-595.Chi-nese

[5]戴勇,彭武建,徐卓佳“.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改进[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6,23(2):60-62.[5]DAI Y,PENG WJ,XU ZJ.Modification of Goldblatt 2K1C hy-pertension model in rats[J].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2006,23(2):60-62.Chinese

[6]GOUVEA SA,BISSOLI NS,MOYSES MR,et a1.Activity of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fter treatment with L-arginine in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J].Clin Exp Hypertens,2004,26(6):569-579.

肾血管性 第9篇

关键词:益肾胶囊,糖尿病肾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模型

糖尿病肾病 (DN)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基膜增厚、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肾脏肥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已被确认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始动因素[1]。益肾胶囊在增殖性炎症应答引起的血管上皮细胞损伤中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2]。本研究旨在观察益肾胶囊对DN大鼠模型肾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 探讨益肾胶囊对DN的保护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

链脲佐菌素, 美国Sigma公司;柠檬酸盐, 上海生化试剂二厂;苯那普利片, 北京诺华公司;兔抗鼠VEGF单克隆抗体, 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产品;VEGF免疫组化试剂盒, 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DN大鼠模型制备

参照文献造模[3]。对照组大鼠注射相应体积的不含STZ的柠檬酸盐溶液, 而对照组大鼠血糖大约在4 mmol/L左右。

1.2.2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模型组 (模型组) 、益肾胶囊治疗组 (治疗组) , 每组8只。治疗组STZ复制模型2 d后每日灌胃益肾胶囊 (625 mg/kg) , 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日给予等量的饮用水, 从给益肾胶囊的第1天起, 于8周末实验结束。

1.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1.2.3.1 一般状况

每日观察大鼠的精神状态、饮食、毛色、体重、饮水量等, 静注STZ后的3 d起, 2周、4周、8周末测定大鼠的体重和血糖, 并加以记录。

1.2.3.2 24 h尿蛋白定量

静注STZ后的3 d起, 分别在实验的2周、4周、8周末, 收集24 h尿液, 记录尿量后取4 mL, 2 000 /min, 离心10 min, 去除沉渣并于-20 ℃冰箱保存待测。

1.2.3.3 尿素氮 (BUN) 、血肌酐 (Scr)

静注STZ后的3 d起, 于实验的4周、8周末后心脏取血3 mL左右, 常温下放置1 h, 4 ℃冰箱6 h后, 2 500 /min, 15 min, 分离血清, -20 ℃冻存, 待测。Scr、BUN采用全自动多功能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VEGF的表达。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方差分析;半定量评分采用秩和检验。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

2 结 果

2.1 一般状况

对照组大鼠饮食水情况、精神状态、日常活动均正常。模型组大鼠注射STZ后3 d即出现多尿, 多饮, 多食症状。4周时模型组症状已明显, 到8周时出现毛发色泽黯淡, 精神萎靡, 活动减少。大鼠体重在造成DN的2周时明显下降, 并在实验过程中基本保持下降后的体重范围, 而对照组大鼠在实验期内体重增加。2周、4周、8周模型组大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治疗组均高于模型组而低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1。

2.2 血糖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对照组大鼠的血糖始终维持在4 mmol/L左右, 而模型组大鼠的血糖一直处于稳定的、中度的高血糖状态。模型组大鼠于注射STZ 后2周、4周、8周末, 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组大鼠的血糖高于对照组大鼠 (P<0.05) 。治疗组低于模型组 (P>0.05) 。详见表2。

2.3 24 h尿蛋白定量

糖尿病肾病大鼠24h的尿蛋白在造成模型后2周、4周、8周末, 24 h的尿蛋白定量模型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治疗组均低于模型组, 而治疗组大鼠的24 h的尿蛋白高于对照组大鼠 (P<0.05) 。详见表3。

2.4 益肾胶囊对Scr、BUN的影响

4周、8周模型组大鼠的Scr、BUN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 经益肾胶囊治疗后, 治疗组Scr、BUN较模型组明显减低, 较对照组均升高 (P<0.05) 。详见表4。

2.5 益肾胶囊对肾组织中VEGF的表达的影响

模型组大鼠肾皮质VEGF (3.0) 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1,2]图, 在肾小球上皮细胞尤为明显, 且系膜区阳性且表达明显增强;治疗组大鼠肾皮质VEGF表达比模型组明显减弱, 但仍高于对照组 (P<0.05) [2,3,4,5]。

3 讨 论

蛋白尿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有效地控制蛋白尿和高血压可延缓DN进展为肾衰[4,5]。DN 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主要包括肾小球高滤过、生化代谢紊乱、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 活化、细胞因子分泌异常、血流动力学异常、遗传易感性等[6]。

高糖、糖基化终末产物等损伤了血管内皮细胞, 激发其VEGF 的表达, 而VEGF 与肾小球基膜具有很高的亲和力, 能引起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 并促进一氧化氮、内皮素的产生, 从而改变肾脏血流动力学而导致蛋白尿[7]。VEGF通过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后能使NO产生增加, 从而改变肾脏血流动力学, 使VEGF促血管通透性作用增强[8]。在STZ 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中, VEGF 及其受体mRNA 的表达明显增加, 表明DN 早期肾小球对白蛋白通透性的增加可能与VEGF 有关[9]。在体外, 机械张力[10] 、血管紧张素Ⅱ[11] 等均可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VEGF。肾小球足细胞持续表达VEGF , 足细胞分泌的VEGF 有可能穿过肾小球基膜, 与内皮细胞上的VEGF 受体结合而发挥其促血管通透性增强的作用, 从而调节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 VEGF 是目前所知最强的参与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PDR) 形成的细胞因子[12], 而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为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 故认为VEGF在DN 的发生中可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4]。

肾血管性 第10篇

关键词:葡萄籽原花青素,血管重塑,氧化应激,一氧化氮,白介素-10

高血压病既是一种独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靶器官(心、肾、脑)的结构和功能。近年来研究证实,高血压病时血管重塑的发生是导致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原因[1],严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预后。鉴于此,如何缓解高血压血管重塑,进而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对于治疗高血压病,尤为重要。笔者前期研究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cyanidin,GSP)不仅具有显著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作用[2],还可以发挥缓解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3]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4]的作用。此外,鉴于GSP还具有很强的心血管保护、抗氧化及抗炎等作用[5],本研究在肾血管性高血压血管重塑大鼠模型上,从氧化应激和抑炎因子两方面,探讨GSP在高血压血管重塑中发挥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以期为开发其成为治疗高血压病的理想新药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体质量180~200 g,购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粤)2008-0002];GSP由天津尖峰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惠赠,纯度≥95%,批号:1010014-27,大鼠试验剂量200 mg/kg、50 mg/kg;卡托普利(captopril)为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1007031,大鼠试验剂量30 mg/kg;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兔抗鼠(interleukin-10,IL-10)购于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标记的山羊抗兔Ⅱ抗(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蛋白分子量标准(MBI);其余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1.2 主要仪器

蛋白电泳仪(Bio-Rad);大鼠尾动脉压测定装置、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RM6240型,成都仪器厂)。

1.3 实验方法

1.3.1 RH大鼠模型复制、分组及给药方法

50只SD大鼠测量尾动脉SBP后,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control,n=7)。手术组43只大鼠用来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2],术后2周,选取尾动脉SBP(连续测量3次,取其均值)≥130 mm Hg的大鼠28只,进入本实验研究,为复制成功的RH大鼠,并随机分为4组:高血压模型组(RH model),低、高剂量GSP治疗组(low GSP、high GSP)和卡托普利阳性对照治疗组(captopril),每组7只,治疗各组大鼠每日灌胃给药1次,剂量:GSP 50和200 mg/(kg·d),captopril30 mg/(kg·d)。Control组和RH model组则每日灌胃相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灌胃治疗6周。

1.3.2 血管重塑形态学参数的测量

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麻醉后,摘取主动脉弓下1 cm处以下的0.5cm胸主动脉,10℅甲醛固定后,常规石蜡包埋,每条动脉处于标准位下切5个截面,切片厚度为4μm,HE染色后,利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plus 6.0进行图像分析,在统一放大×40倍的光学显微镜下,测量胸主动脉中膜厚度(medial thickness,MT)及管腔内径(luminal diameter,LD)(测量值为顺时针方向测量12个值后取其平均值[6])。

1.3.3 各组大鼠腹主动脉中SOD活性、MDA含量、T-AOC的测定

取部分腹主动脉制备成10%的组织匀浆液(按质量体积比1︰9加入匀浆液,其中含有组织蛋白抽体液及多种蛋白酶抑制剂),然后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上述指标。

1.3.4 各组大鼠腹主动脉中NO含量的测定

同上制备成10%的组织匀浆液,然后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NO的含量。

1.3.5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腹主动脉中IL-10的蛋白表达水平剩余一部分10%的组织匀浆液,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随后转印至纤维膜上,经脱脂奶粉封闭、洗脱后加抗IL-10抗体(1︰300)4℃孵育过夜,再加入相应的Ⅱ抗(1︰2 000),摇床孵育80 min。洗脱后,加ECL发光显示剂,暗盒压片、曝光、显影、定影于胶片。胶片经照相后,用Bio-Rad提供的Quantity-One软件进行灰度值分析,以实验各组大鼠蛋白条带平均灰度值与同一样本中内参蛋白(β-actin)条带的平均灰度值比较,作为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One way ANOVA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判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GSP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尾动脉SBP的影响

经灌胃治疗6周后,与control组相比,RH model组大鼠尾动脉SBP升高明显(P<0.01);与RH model组相比,2个不同剂量GSP治疗组大鼠尾动脉SBP均有降低(P<0.05),其中以GSP高剂量治疗组的降压效果尤为明显(P<0.01),与captopril组的降压作用相当,与contro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图1)。

2.2 GSP对各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重塑形态学参数的影响

经灌胃治疗6周后,与control组相比,RH model组大鼠MT增厚,LD狭窄明显(P<0.01);与RH model组相比,2个不同剂量GSP治疗组大鼠MT增厚及LD狭窄现象均有所缓解(P<0.05),其中以GSP高剂量治疗组的缓解作用尤为明显(P<0.01),与captopril组的缓解作用相当,与contro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图2。

2.3 GSP对各组大鼠腹主动脉中SOD活性、MDA含量及T-AOC的影响

经灌胃治疗6周后,与control组相比,RH model组大鼠腹主动脉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T-AOC能力也有所降低(P<0.05),而MDA含量升高明显(P<0.01);与RH model组相比,2个不同剂量GSP治疗组大鼠腹主动脉中SOD活性和T-AOC能力明显增强(P<0.01),与captopril组的作用相当;2个不同剂量GSP治疗组大鼠腹主动脉中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作用强于captopril组(其与RH mode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1)与control组比较,P<0.05;2)与control组比较,P<0.01;3)与RH model组比较,P<0.01

2.4 GSP对各组大鼠腹主动脉中NO含量的影响

经灌胃治疗6周后,与control组相比,RH model组大鼠腹主动脉中,NO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RH model组相比,2个不同剂量GSP治疗组大鼠腹主动脉中NO含量均有升高,其中GSP高剂量治疗组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SP低剂量治疗组与captopril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5 GSP对各组大鼠腹主动脉中IL-10蛋白表达的影响

经灌胃治疗6周后,与control组相比,RH model组大鼠腹主动脉中IL-1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RH model组相比,2个不同剂量GSP治疗组大鼠腹主动脉中IL-10蛋白表达均有所升高(P<0.05),尤以高剂量GSP治疗组升高明显(P<0.01),与captopril组的效果相当,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图3。

注:1)与control组比较,P<0.01;2)与RH model组比较,P<0.05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的持续发展可以引起血管重塑的发生,进而导致重要靶器官的损害。血管重塑是血管为适应长期血压升高所发生的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增多,可以通过测量管壁厚度及管腔内径来反映是否发生血管重塑。本实验在RH大鼠模型上,观察到大鼠尾动脉SBP明显增高(P<0.01),且胸主动脉MT增厚及LD狭窄明显(P<0.01),说明成功复制了肾血管性高血压血管重塑模型。本研究结果显示,2个不同剂量GSP治疗组大鼠尾动脉SBP均有降低,胸主动脉MT增厚及LD狭窄的情况均有所缓解,提示GSP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既有降压作用,也有抑制血管重塑作用。

研究表明[7],高血压病的发生机制之一是由于机体的氧自由基产生增多(可促发脂质过氧,使其过氧化产物增多,如MDA含量),而内源性的氧自由基清除剂活性(如SOD活性)明显降低,从而导致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如T-AOC)减弱,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RH model组大鼠腹主动脉中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及T-AOC显著升高,2个不同剂量GSP治疗组较RH model组大鼠腹主动脉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及T-AOC显著降低。提示GSP发挥血管重塑保护作用与其能减少腹主动脉中氧自由基的生成量,提高清除氧自由基的酶的活性,进而增强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有关。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为内皮细胞产生的最主要的舒血管因子,他是由一氧化氮合酶(NOS)酶切底物L-精氨酸产生的,可直接经环磷酸鸟苷途径抑制平滑肌细胞的肥大与增殖[8],还可以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等的促生长作用而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增多,这些作用有助于维持血管的正常结构[9]。亦有研究表明,NO是一种多功能的气体分子信使物质,它可作为生长因子的第2信使参与血管重塑[10]。在正常生理情况下NOS不断被激活,使NO持续地释放,但在高血压氧化应激状态下,自由基的释放过度可致内皮NOS功能异常,导致NO水平降低[11]。本实验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RH model组大鼠腹主动脉中NO含量明显降低,高、低剂量GSP治疗组的大鼠腹主动脉中NO含量均有所升高,但后者无统计学意义。这些提示GSP发挥保护血管重塑作用与其增加腹主动脉中舒血管因子NO含量有关。

IL-10是人体内重要的抑炎因子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缓解高血压血管重塑关系密切。SELZMAN等[12,13]早在1989年就通过一系列实验显示,IL-10能够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b FGF)和TNF-α诱导的人颈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但对无b FGF共同孵育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无影响,提示IL-10可能通过抑制b FGF,进而发挥缓解血管重塑的作用。亦有研究发现,IL-10可以拮抗TNF-α[14](TNF-α有促血管重塑作用),还可以调节单核细胞诱导的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尤其是能抑制单核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及生成某些金属蛋白酶;同时可诱导单核金属蛋白酶-1的组织抑制因子的表达,进而使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细胞外基质减少,最终发挥缓解血管重塑的作用。本实验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RH model组大鼠腹主动脉中IL-1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2个不同剂量GSP治疗组大鼠腹主动脉中IL-10蛋白表达均有所升高,其中以高剂量GSP治疗组的升高最为明显,与captopril组的作用相当,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GSP发挥保护血管重塑作用与其增加腹主动脉中抑炎因子IL-10蛋白表达有关。

上一篇:体育赞助的背后下一篇: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