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道德成长

2024-09-18

高中生道德成长(精选3篇)

高中生道德成长 第1篇

新时期, 整个社会向知识型、经济型、信息化高速发展方面转型,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或多或少给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那么, 怎样才能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呢?

一、以德育人, 组织领导是关键

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是否认识到位, 是一所学校德育工作能否做好的关键。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不只是书记、校长、团队干部、班主任的事, 而且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工作。学校德育需要党、政、工、团、队、班主任、任课老师齐抓共管, 充分发挥每一个教育、教学、管理环节的育人功能, 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密切配合, 让德育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事实证明, 只有实现领导、老师、家长一起抓, 校内校外共同管, 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资源, 学校育人的氛围、环境、途径、力量才能大大加强或改善, 才能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达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二、以德育人, 教师素质是保障

老师的榜样力量对学生道德、情感上的激励作用是难以估量的。教师应以良好的师德修养去影响和培养学生, 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班主任的育人水平也直接影响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我校十分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 定期举办班主任培训, 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理论、专业技能和少先队有关知识, 倡导班主任运用新理念创新班级管理。我校坚持间周对班主任进行集中培训、分散培训, 组织教师自修学习、组内互相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有效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整体水平, 充分发挥了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以德育人, 行为习惯是重点

好习惯决定好人生。足见养成教育在少年儿童教育中的分量。从小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孩子们道德成长的基础。怎样才能把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呢?我校的做法是:

首先, 在学生中征集《行为规范歌谣》的基础上, 采用经典的三字经格式编撰了《育才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歌谣》。学生亲自参与歌谣的编写, 内容更切合学生实际, 大大提高了学生践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通过开展“学童谣, 颂童谣”“学童谣, 谈进步”等活动, 并通过主题班队会谈感想、谈体会, 逐步养成了进校、候课、上课、做操、卫生、礼仪等方面自觉用歌谣规范自己行为的好习惯, 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 我们还提出了学生的“五个一”工程。要求学生做到“文明每一句语言, 规范每一个行为, 参加每一项活动, 完成每一次作业, 学好每一门功课”。这“五个一”浅显易懂, 切合学生实际, 对学生行为起到了很强的引领作用。

此外, 我们在学生中每月重点训练一个好习惯, 进一步强化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以德育人, 多彩活动是载体

一项好的活动, 孩子们不但积极参加、乐于参加, 而且在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作用, 使他们主动、愉快地接受思想教育。

近年来, 我校先后开展了一个又一个富有时代气息、教育性强、趣味性强而又贴近学生实际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牢记历史, 不忘国耻”“播种文明、告别陋习”“文明标兵月月评”“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行动起来、留住绿色”“迎奥运, 倡文明, 展风采, 促和谐”“我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学抗震精神, 做有为少年”“践行四个成长, 争当四好少年”“放眼看世博”, 等等。

“每期有主题, 月月有活动”, 把抽象的思想教育转化为形象生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潜移默化接受教育, 润物细无声, 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五、以德育人, 学生评价是导向

想得到别人的表扬, 对孩子们来讲可以说是一种天性。给孩子一个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对孩子的行为及时作出正确的评价, 多数孩子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从而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校采用了集体评价、激励评价和多元评价三种评价方式。

1. 集体评价即在班级间开展“文明班集体”创建评比活动, 具体做法是:

每周在校园班级量化评比公示栏公布各班的评比成绩, 内容分纪律、卫生、安全、文体四部分。评比结果由大队委员组成的检查组对各班一周表现综合评价所得。每个班的分数实际是由每个同学的具体表现决定的, 这样的评价把学生个人的行为和集体的荣誉联系起来, 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从而促进学生不断校正自己的行为。

2. 激励评价是对每个学生的优点予以肯定、激励每个学生主动的一种评价。

我从品德、学习、行为等方面设置了九个星级奖项, 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学生可以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 先自评, 然后提出个人申请, 学校根据学生申请, 经核实予以审批。这样的评价,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让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进而产生激励他们自主发展的巨大动力, 这样的评价方法也体现了我校让每一个学生在阳光下快乐成长的办学思想。

3. 多元评价是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个人评价的一种方法。

育才的学生每学期末都会收到一份设计别致、印刷精美的素质报告单。这个报告单和传统的通知书不同。这里没有各科成绩分数形式的记录, 取而代之的是等级制的界判;这里除了老师温馨细致的叮咛, 有小朋友之间真诚的祝愿和提示, 有家长深情的希冀, 还有自己对自己的客观认识。“老师这样对我说”“小伙伴眼中的我”“爸爸妈妈对我说”……一个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栏目, 一改往日通知书那冷冰冰的面孔, 使孩子们拿到后爱不释手。评价主体的多元, 不仅照亮了孩子的长处, 同时也使之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真正起到了评价促使发展的作用。

“学校无小事, 事事为教育;教育无小事, 事事为学生。”只要我们的教育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 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 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 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 多用疏导、参与、讨论的方法, 就一定能谱写出小学德育教育的绚丽篇章。

摘要: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以德育人, 组织领导是关键, 教师素质是保障, 行为习惯是重点, 多彩活动是载体, 学生评价是导向。

关键词:德育,关键,习惯,活动,评价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高中生道德成长 第2篇

在我国, 未成年学生道德问题日益凸显出西方国家青少年的某些问题特点, 如自残、伤害他人等情况。同时, 我国未成年学生还表现出厌学情绪高涨、网络成瘾、师生矛盾冲突加剧等状况。面对未成年学生表现出的不良道德现状, 结合未成年学生道德成长的特点, 笔者认为, 探讨教师道德影响力对改变未成年学生不良道德现状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未成年学生的道德成长特点

未成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既包括道德认知能力的提升, 也包括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发展, 而促进未成年学生道德能力提高的关键要素在于生活的教育影响, 其中教师的道德影响力不可小视。教师的影响, 是指未成年学生把教师看作道德的化身, 年龄越小的学生越是如此, 这也与人自身道德发展的年龄、心理表现特点具有一致性。

皮亚杰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 将未成年学生道德发展分为他律和自律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大约出现在5岁至11岁之间。这一阶段, 儿童认为规则是不可侵犯的, 强调对规则的服从, 并把责任看作是不受内心支配的, 评价个体行为的依据是行为的后果而非行为的动机。自律道德阶段是11岁以后, 这一阶段, 学生认识到行为规则是人定的, 可以改变, 因而对于行为的评价, 除了看行为的结果, 还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在柯尔伯格看来, 学生道德的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知的发展过程。道德认知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柯尔伯格提出个体道德推理发展的“优势阶段”, 即对一个人来说, 如果某一阶段道德推理的使用率超过50%, 就是优势阶段。他将道德发展划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阶段。小学生处于前习俗阶段, 在进行道德判断时遵从父母、教师, 为的是使父母、教师高兴。到青少年早期, 学生遵从规则和满足他人期望的概率在增长, 达到40%以上, 但是他们不再以父母和教师等成人作为去“讨好”的对象, 而是以同学、同龄群体为新的更强的参照体 (成为价值选择的新的来源) , 道德判断仍是处于他律要求的前习俗水平。16岁至18岁, 学生进行道德推理的参照体是社会群体, 表现为与大多数人行为一致, 同时又有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受内部支配, 具有了思考问题的能力, 即能够更加全面和理性地思考和权衡问题, 达到自律的习俗水平。也就是说, 未成年学生的道德成长总是由他律向自律道德水平发展, 道德水平的高低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思维能力的发展, 能帮助未成年学生提高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 使未成年学生更快地实现道德成熟。未成年学生的道德知识是实现道德能力发展的主要载体, 只有具有道德知识, 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许多国家在青少年道德教育方面, 都是通过在学校开设道德课程, 来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能力。尽管未成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完全依赖学校, 但学校作为主阵地, 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作为担当未成年学生教育工作的教师, 其责任就更加重大。

二、教师道德对未成年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

在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中, 学校的规章制度、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等, 都会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起到重要的指导和调节作用, 但是它们不可能包揽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 还必须有一种更灵活、更有效的, 时时处处都能起指导、调节和监督作用的因素, 这就是教师道德。教师道德能够通过激发动力、评价优劣、调节行为等方式来处理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 促进教师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保证教育任务的圆满完成。此外, 高尚的师德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未成年学生, 尽管学生们有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主观能动性, 但是, 由于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还不具有成熟的观念和真实的体验, 这决定了他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要成人成才, 就必须学习, 教师的道德影响力对他们的成人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师发挥道德影响力的主要途径

1. 教师对教科书内容的道德理解力对未成年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影响。

课堂是知识传授的主阵地, 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有机地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在讲解教科书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地捕捉道德知识的契合点,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挖掘道德对社会、对个人的工具意义与目的意义, 转换道德语言组织形式, 充实道德语言内涵, 召唤师生走进教科书, 创造性地理解意义。理解是个开放的、永不完结的过程, 教科书文本为课堂教学中意义的理解提供了话题。课堂教学之所以采用阐释的方式促进个体的理解, 原因在于阐释不同于简单的道德知识的搬运。它拒绝敷衍、欺骗和伪善, 因为机械的记忆、冷漠的命令只会湮灭涌动的激情, 挤压、排斥意义召唤力的生发。阐释即讲解、聆听、质疑、解释, 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创设意义教育情境, 敞亮学生的意义视界, 抓住教育契机, 引导学生表达、交流真实的体悟, 在“文本—教师—学生”互动对话中, 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意义问题, 将德育的意义渗透到实践活动中, 引导学生在“道理”中体悟“道德”的真谛,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实现学生的“真了解”。如在教授德育课时, 可应用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 对于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很有帮助。教师在处理道德两难问题时一定要坚持“三贴近”原则,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从而将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植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土壤之中。

目前, 国家教育部已经对义务教育阶段20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 强化了课程的德育功能。许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科教学现状, 分学段制定了中小学的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提出了具体的德育目标和教学活动建议, 为在课程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课程德育目标的具体实施还要由教师来掌控, 教师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对实施道德教育的影响力至关重大。

为此, 提高教师的道德影响力, 一方面, 需要加强教师的道德认知能力, 另一方面, 要加强教师道德自律的自觉意识建设, 提升教师的品德修养。教师道德能力的形成是长期的自我修炼和自觉提高的过程, 教师的道德水平、道德意识、道德知识都受制于教师的道德自我选择。教师道德素养提升应成为今后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 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名师的事迹, 增强教师做师德名师的信念和决心;社会也要加大宣传力度, 在社会上形成尊师的良好风气, 让每一位教师更加自觉地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好教师。

2. 教师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对未成年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影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提出, 加强师德建设, 教师要做到“自尊自律, 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的学识魅力, 体现在教学上, 是打破重教学的传统思维模式, 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 让“灵魂工程师”成为“人生导师”, 使“塑造”变为“引导”, 改“训话”为“对话”, 建立师生互动的良性交流模式, 在启发、激励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和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上下工夫, 使学生逐渐从被动的受教育者变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主体, 倡导道德教育的无意识性和渗透性。当代德育, 特别重视对学生自我成长动机的激励和教育环境的营造, 提倡通过环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投入来达到德育目的。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以情感人, 使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于学生的心灵, 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道德行为的养成。

教师学识魅力还体现为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要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 加上深思熟虑得出他们认为较为理想的答案, 要善于答复学生的疑问, 并与学生深入地探讨;在课堂上, 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 鼓励学生提出意见、抒发见解, 即便学生与教师观点针锋相对也不会引来教师不满的批评, 相反, 还会得到教师的赞许。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能感受到一种宽松的师生人际环境。教师博学多识, 表现在讲解知识中, 给学生更广阔的参与空间、思维空间, 并结合具体内容, 有效地渗透文化理念和思想精髓, 不仅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也让课堂充溢着文化气息, 既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让学生从中感受教师良好的教学道德所产生的积极的教育影响。

教师的人格魅力, 是教师对个人修养、文化品位等不断提升与追求的结果。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样来自高超的教学技能水平。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 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的深入研究、体悟以及充分的表达。体悟就是从教学体验中获得经验, 在深入的专业学习中, 吸收优秀成果, 在成长中学会借鉴、吸收和发展自我, 在此基础上体悟学科的创新, 使自己拥有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教师精炼、简洁、幽默、风趣的言语表达方式, 也是教学技能水平的有效体现。教师最终要将自己的创新体悟精确地表达出来, 这也需要教师经过有效的教学磨炼来实现。总之, 教师应具有广泛的知识兴趣以及将知识有效迁移的能力, 从而给学生以文化熏陶, 对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有益的影响。

道德课堂下的教师成长 第3篇

长期以来, “应试本位”的教学观, “知识本位”的课堂观, “分数本位”的评价观, 使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有“教”无“学”, 或有“教”无“育”, 与社会远离, 与生活远离, 与实践远离, 与学习者的生命远离, 已是不争的事实, 有的甚至走上了不道德甚至是“反道德”的歧途。让我们从传统课堂的现象描述中抽身, 结合新课程来分析什么是有道德的课堂。首先弄清什么是“课堂”。“课堂”是指师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 是他们生命的充实与展开的过程。什么是“道德课堂”?“道德课堂”就是要用道德的方式去从事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 并让师生从课堂中“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 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最终实现“教师小课堂, 校园中课堂, 社会大课堂”。道德课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秉承道德的准则, 使用“合道德”的方式, 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 在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过程中,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幸福, 获得学业进步和身心全面发展。课堂上, 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 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 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这正是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具体体现。道德课堂还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 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还学生学习的主权;通过实施分组合作学习, 实施“独学、对学、群学”三种学习方式, 抓好“课前、课中、课后”课堂三段, 构建“先学、展示、反馈”的课堂流程, 来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 提升每一堂课的课堂质量。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具备八大教学素养:

1.回答好三个问题。 (1) 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2) 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 (3) 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

2.具备三种基本功。即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力。

3.把握三个前提。即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

4.做到三个读懂。即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

5.完成六个转变。即教师变学长、讲堂变学堂、教师变学室、教材编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

6.明确课堂方向。课堂教学, 要有效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避免教学目标的虚化;有效地把握和利用课程资源, 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化。

7.解读课程目标。细化解读课程标准, 整合教材, 科学设置课堂学习目标,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 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 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8.构建道德课堂生态。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推进课程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在“营造”着一种课堂文化氛围和课堂生态, 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和自然成长。通过倡导合作学习, 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实现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

我也一直相信具备了这八大素养的教师也将会赢得高效的课堂。同时我也相信赢得高效课堂的同时教师的成长也将得到一个质的飞跃。那么在这高效的课堂上教师又将实现哪些专业的成长呢?一位专家曾经说过:教师成长的第一路径在课堂, 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理解为三个层次, 即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专业思想。

第一阶段的成长主要是通过模仿来提升教学技能。也就是说教师专业成长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在课堂, 解决了课堂上的问题, 也就赢得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高效课堂倡导教师从实践入手, 从“方法和途径”中寻求突围, 找到一个“支点”, 切实撬动课堂系统, 以此来推动学校发展,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相长”。“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从方法中寻找方法, 从问题中解决问题, 这是高效课堂的行动哲学。因此, 教师要善于从课堂中发现问题, 然后把问题当作小课题来研究, 秉承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的策略, 把一个个小问题做深做透了, 课题研究也就有成果了。

第二阶段的成长主要通过理论学习和自我反思积淀专业素养, 丰富并提升教学经验。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 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 往往难以发现毛病, 下课结束, 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 再成功的教学, 也难掩瑕疵, 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 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 及时发现新问题, 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 而应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教育情境中, 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 更重要的是指向未来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反思、研究, 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特思考和见解, 提高教学的自主性和目的性。

第三阶段的成长就是要寻求突破, 通过自己专业素养的积淀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总结出自己的专业思想。遗憾的是, 有的教师始终无法抵达第三阶段, 有的教师由于教育理想的缺失, 甚至一辈子走不出第一个阶段。强调课堂教学的标准化就是尊重学生, 就是落实新课标要求, 就是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 就是在发展教师的专业化, 就是在坚定不移地追求好教育。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有两条, 即“个体引领提高”和“群体规范保底”。对于教师个体, 坚持“三专”模式, 即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成长共同体”, 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专业阅读是一种吸纳, 专业写作是一种梳理表达, 专业发展共同体则是一种境域。专业阅读要关注“三度”———高度:理论扩展视距;精度:专业滋养底气;厚度:文化点燃灵性。专业写作要强调理解与反思;强调与实践相关联, 把做得精彩、活得精彩, 作为写得精彩的前提;强调客观呈现, 从事严谨规范的学术写作而非浪漫抒情的文学写作。“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打破教师之间的各种隔膜, 形成对话的传统, 在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的基础上, 借助专业发展共同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文本聚类分析下一篇:干旱地区造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