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刍议

2024-06-23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刍议(精选12篇)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刍议 第1篇

一、高中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散文教学模式的盲目性

当前, 高中散文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这主要是因为散文的一些特点导致的。比如教材中的散文内容比较通俗易懂, 能够实现文本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同时, 散文所展现的美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欣赏目光;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独特性决定了散文教学改革有很多方式。随着课改的强力推进, 教学改革的浪潮扑面而来, 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新理念、教学新思路铺天盖地地飞来;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等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纷至沓来, 你方唱罢我登台, 令人眼花缭乱, 目不暇接。这种盲目追随教改的做法会导致语文课改“剑走偏锋”, 如把课堂上的“分组讨论”称之为“合作式学习”, 在课堂上提几个问题就变成了“问题解决”教学, 甚或称之为“研究性学习”, 只追求表面化的形式, 华而不实, 导致了散文教学核心内容的丢失。

2. 对文本解读的忽略

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对散文教学的认知有一个误区, 即他们认为现代散文的语言比较通俗易懂, 形散神不散, 学生能够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就可以了, 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有的教师以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为由, 不愿在散文教学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往往一节课就讲解一篇散文, 甚至一节课讲解多篇散文, 目的是节约时间去进行其他的语文教学工作;有些语文教师对课文文本置之不理, 拿大量的课外文章来让学生阅读鉴赏, 并认为自己是在灵活地使用教材, 是在学习新课标理念。如果说忽视文本是我们语文教师所不应该的, 那么, 对文本的解读放任自流的做法, 更是我们语文教师所不可取的。“文学作品的意义理解必须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出发, 不能漠视文本的自身存在价值。”作品既是人文的, 又是科学的, 不是学生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不能为了创新, 就可以凌驾于文本之上, 肆意误解甚至曲解文本的本意。这样, 既损害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助长了学生虚浮、轻率的学风, 这对培养学生严密、准确的思维能力十分不利。

此外, 当前中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经验以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 忽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 不仅直接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且不利于让学生学好书本知识。

二、提高高中散文教学的方法

1. 根据标题及文体特征, 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根据散文的文体特征, 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走向, 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一个基本方法。不同的散文侧重点不一样, 但是无论是以哪种表达方式为侧重点, 我们都可以借助文章标题来整体感知文章。

如《忆刘半农君》, 从标题看, 是一篇回忆性质的文章, 这样的文章一般会写些什么?学生就会推测, 会写刘半农的生平事迹, “我”与刘半农的交情, 还可能有“我”对刘半农的评价等。至于会写哪些事、交情如何、有怎样的评价, 则可以通过研读文本内容获得。

标题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基本的感情倾向有整体把握。在散文阅读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直观的反应。

文章标题及文体特征的“窗口”功能, 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并内化为一种能力。这一步如果顺利完成, 就为散文的鉴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宜在此基础上, 紧扣“内容”和“语言”这两个要点, 引导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文本, 并体味到散文言内、言外之美。

在“读懂”这个层面,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推测文章的思想、感情。这里所说的“关键词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表明作者情感观点态度的议论抒情的句子, 这一类语句直接指向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在文章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 如总起句、过渡句和总结句等, 这一类语句可以呈现文章的思路, 帮助读者更快地把握作者的情感、思想。

2. 借助文本内容, 准确探知文章主旨

内容是散文最本质的凭借。如果说文章的结构是骨架的话, 内容就是它的血肉。有了血肉, 文章才生动鲜活。散文取材自由, 题材广泛, 其抒写的内容一般是细致的、琐碎的、看似零乱的, 但这些内容都是有指向的, 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作者内心“真我”的抒发、表现。换一句话说, 它们能进入文章, 组合成一个整体, 都在受着同一个主题的制约、统率, 它们共同承载着作者表情达意的任务。因此, 这些内容, 就有了别样的韵味和内涵。

对于一篇散文作品而言, 写什么是很重要的。这个“什么”, 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材料, 它包括景、物、人和事, 内容的选择要服从于主旨的需要。它们是作者经过筛选后的产物, 也是和作者内心情感表达相吻合的。散文的情感, 一般都附着在这些实实在在的“物”上, 才具有真实可感的力量。我们就要引导学生用“回溯”的方式, 借助这些材料, 去探求作品的感情、思想和意蕴, 并逐步进入审美判断的精神境界。

如同是写秋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写的是“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的富有生机的秋景, 即便是“寒秋”, 也是一幅壮美的秋景图;而郁达夫《故都的秋》里, “秋天院落”也好, “秋槐落蕊”也好, 都弥漫着一种秋的萧瑟。这样的差异, 除却作家个人的性格因素, 更重要的恐怕和作者在文章中要传递的情感信息有关。这样的情感信息, 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 能给学生情感上的熏陶。

散文是一种文质兼美的文体, 教师引导学生鉴赏散文, 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悟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以及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 教学在践行新课标的要求时, 不能徒有形式, 而没有内容, 要让学生确确实实地感受到散文的魅力。

摘要:散文的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 它不仅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与写作能力, 同时由于它文质兼美, 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 更能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和审美需要, 实现美学教育。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刍议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宋词,鉴赏,意境,情感,音乐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1]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门类,是一种合乐的歌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乐府、乐章、诗余和琴趣等。在古典文学的阆苑里,宋词无疑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代表了一代文学之盛。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共收录柳永、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等人的词作共8篇,分别是:《望海潮》、《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和《醉花阴》等。这些词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集萃,同时又是意境美、情感美和语言美的统一。为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要从意境美、情感美和语言美等几个方面循序渐进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品读以强化对宋词的鉴赏。

一、置身其中,感悟意境美

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2]。这是我国文学批评中的一个特有概念。而宋词作为诗歌体裁的一种,它以语言文字的物化形式荷载着诗人的思想与心灵世界。一般认为,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心灵的感触和外界的接受必须统一起来,而经过心灵化之

后呈现于读者头脑中的物我合一的体验状态也就被称之为意境了。我国古典诗词尤其注重意境的创造,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3]然而当前诗词教学往往流于片面和形式,往往只注重对字词的简单翻译和诗句的表面理解,而恰恰忽视了诗词中所创造境界的品味。如何在宋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意境美呢?教学实践证明,在使学生了解诗词写作的背景之后,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把握词的意象。因为在词的创作中,意境创造的前提是意象的设置,意境是情与景、虚与实的不同层面的有机结合,只有了解了词的意象的层面,然后以此为指导,才能好好地品味词作的意境美。《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景象情感,意境开阔博大,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论文发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写波涛汹涌的的壮观场面,大气磅礴,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和传神。“江山如画”是全篇写景的总括之句,呈现了一幅壮大阔远的画面。《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主要写苏轼超逸旷达的心境,寄寓着作者独特的人生感受。通过递进层析的教学法,让学生们逐句分段的加以品味与理解,例如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自然界的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点明外物不足萦怀。“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拄着竹杖,穿着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姿态,展现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更进一个层面,由自然界风雨推及整个社会人生,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荆棘坎坷的超然情怀。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富含哲理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那一刹那所获得的.顿悟和启发:自然界的风雪雨晴不可畏,那么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必过于在意呢?

二、心灵感融,体会情感美

我们知道,词源于唐,成型于晚唐五代,大盛于宋。最初主要抒写男女相思爱恋,词调主要是委婉的,至宋柳永、苏轼等人后词境逐步开拓,领域不断扩大,情感更加丰富。宋词寄寓着先人的相思爱恋、希冀情怀、人格操守和志趣追求,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雨霖铃》是抒写柳永在汴京与恋人分别时候的离愁别恨。写当时场景,如“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刻画人物神态,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寥寥几笔,举重若轻,去繁从简,传神地勾勒出情人分手时一刹那内心的万千愁绪。“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多情”点出离别的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捕捉“月西沉、天将晓”的景色,借物抒情;“杨柳岸”使人想到折柳送别的习俗,其杨柳依依,别情绵绵。这是以画论词,从中可看出其“词中有画”,大胆泼墨,反复渲染,前后照应,委婉自如。例如李清照《醉花阴》,言辞搭配,美不胜收,给人们以深刻启示。“莫道不销魂情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作者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比相思之苦,“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则暗蕴凄凉之意。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归结为一个“瘦”字。在这里,作者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叠加的镜头:一方是秋风摇曳着的萧瑟羸弱的菊花,一方是愁云满面的思妇。这两者情景交融,凄苦愁郁的情感的跃然纸上。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和形象的体现。可以说,“情深深,愁浓浓”,结合巧妙,相得益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可见此时词人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渲染,而是选用典型动作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后几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以尽情抒发。当学生读到这里,作者万千愁思心绪,可以尽知了。“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作者所忧惧的,正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政治黑暗,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龄渐大,如再赋闲便恐无力驰骋疆场了。这三句恰恰是是全词的核心,作者的情感经过一层层得以推进,已经发展到了最高潮论文发表。

二、辨明格律,品味语言美

词与音乐密切联系着的,最早是带乐演唱的,犹如今天的流行歌曲。在文学史上,词以其特有的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错综变化的韵律、长短参差的句法,成为一种富有歌唱性和音乐美的文学体裁。仅以李清照《声声慢》词为例,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是特别讲究的,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等,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等,都是叠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七组共十四个叠字。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而这首词多用齿声字(齿音)及舌声字(舌音):用淡、敌他、堆等舌声共十六字,用乍、时等齿声共四十一字。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最后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声、齿声互相交错,这应该是有意地用啮齿叮咛的口吻情感,表达词人忧郁愁苦的心情。听来具有声调美,充分表现了乐章的特色,也将词作为音乐文学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望海潮》中多有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为实指,或为虚写,均带夸张的意味,读来也琅琅上口,颇具韵味。四、深入挖掘,了解文化背景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孟子首先提出“知人论世”之说。我们在研读作品的过程中,要想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必须对其人其事、文化背景要有深入的了解。一要分析文化典故。一些词由于大量用典,只有首先了解典故渊源,方能更加深入地把握作品的丰富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由于诸多典故的运用,丰富了词作的形象,深化了词作的关键词人于头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被任命为镇江知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上看,宋廷对他似乎是重视的,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这个主战派元老作为招牌而已。辛弃疾即任后,一方面满怀期望积极部署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他又清醒地地认识到当时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北伐实际上很难有所进展,自己抱负也几乎不可能实现。这种老成谋国的矛盾交织的复杂情怀与心理状态,在这首作品里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

高中语文人文教学策略刍议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教学;策略

新课改在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的同时也突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这与党中央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宗旨是一脉相承的。人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将书本中作者的真实感情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继承历史文化名人流传下来的人文精神,面对生活中的万物能存感激怜悯之心,感受文章中的真性情,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生在学习文本时,能够联系实际,获得身心的洗涤,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来说,这样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文教育,即对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为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能够入选语文课本的篇章都是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品,这些文章形质兼美,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以及人文精神的塑造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方面的发展与语文教学的目的密切相关,作为人文学科,弘扬人文精神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工具性的使用上提升档次,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育人功能的发挥,让学生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健全心智、净化灵魂,了解人生存与奋斗的意义,找到自己的人生的定位,这对于他们一生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在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系列诗中,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让学生了解人要保持真性情的重要性,通过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发现美好的、善良的品格情操,实现精神上超越,尊重万物的个性和尊严,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传授。

二、目前高中语文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础,本质就是教会人们如何做人,这一点古今中外的语文课堂都是以这一点为宗旨的。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却渐渐偏离了这个轨道,我国的语文教育只看重技术教育,对人文教育重视的不够,语文教学的成果也是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对于学生人文内涵的提高没有一个系统的衡量标准和提高规划。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一些错误的观点和教学方法正危害着人文教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教育改革之后,评判孩子语文水平的唯一标准还是分数,“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这种观念下,高中语文的大多数课程都是为了应试的语法知识,基础语言知识,和按格式硬套的作文范文赏析。语文的工具性属性被无限放大,人文属性的空间原来越小,最终导致人文内涵及文化底蕴严重缺失,使得人文底蕴极为深厚、充满人性之美的语文学科,沦为应付应试教育的工具。而对于学生人文知识的培养,则被摆在了无关紧要的位置,只要学生能做的了题,拿得到分,就算语文教学任务完成了。这样的后果导致学生对枯燥的语文知识缺乏学习的兴趣。

三、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人文精神的灌输。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更新理念,紧跟课改的新形势,大力倡导人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师要首先意识到人文教育对于学生一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性,在注重工具性训练的同时,让学生理解语篇的情境美,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当然,这对于教师的水准也是一个考验,如何将枯燥的语文课堂上的生动有趣,让学生们主动的吸收知识,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探索的。

(二)扩大人文教育的空间。教师首先应该从教材中挖掘具有人文精神的闪光点,能够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都是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作品。因此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把包含人格塑造与培养的人文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情感天,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以定论为标准答案,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想象。除了在课堂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课下大量阅读经典作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出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的各类书单。

从语文课堂的一个点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在一个立体范围内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倡导人文化评价。实施人文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一定要与一定的评价体系相结合,才能真正将人文教育落到实处。目前我国所实行的评价方式显然不适应人文教育,人文评价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学生发展的内部动力得到增强,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要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及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

人文教育从本质上将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正确的意识形态,在高中阶段重视人文教育,学生的一生都将受益无穷,这种人文素养会渗透到今后的阅读、写作、做人的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语文教育其实就是对人的教育,这样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一定要重视人文教育,在学生思想情操方面多下功夫,把人文精神内涵的挖掘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蔡玲.让高中语文教学走出误区[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12).

[3]刘宏亮.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培养[J].中国教师,2009,(S2).

[4]杨爱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应着重培养的几个习惯[J].教育革新,2009,(07).

刍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第4篇

“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傅采, 足以长才。其怡情也, 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采也, 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 其长才也, 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读书补天然之不足, 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 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1]。在这里, 英国哲学家培根对读书的功效提出了具体而形象的见解。在我国,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儒家先哲孔子就就如何读书及读书效用提出了谆谆告诫:“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时至今日, 针对阅读教学仍存在诸多争执。但层出不穷的高见并没有很好地解决阅读教学中审美感知与实际应用的难题。诚然, “语文阅读课一直是高中语文的重中之重。就阅读教学而言, 改革经历了一次又一次, 曾经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绩, 各种流派争奇斗艳, 各种风格彰显异彩。但是就笔者的体察了解, 目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教学内容和方式看, 基本沿袭了课改前的那套模式, 或者说, 变化不大, 只是在某些环节有改变”[2]。在阅读教学的舞台上, 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大家各有各的路数, 脸谱各异, 唱腔不同就自以为开山劈路, 自立宗派。究其实质, 这些所谓的“改革”大都换汤不换药, 治标不治本。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 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的容量, 并且要不断地汲取营养, 使这一桶水时时更新, 源源不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所以, 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阅读领悟能力才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第一要义。《教师法》明确规定:“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 有教育能力, 经认定合格的, 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教师所必备的专业素养是从事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 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不但要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像一眼清泉, 汩汩不断的清冽泉水才能及时地启沃学生的心灵, 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把握“观古今如须臾, 拢四海于一瞬”的奇伟想象, 去感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意境。“做一个语文教师, 只有会读书, 才能教会学生读书;只有会作文, 才能教会学生作文。会读书作文, 乃是语文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不少语文教师 (包括一些“能手”“学科带头人”等) 既不会读书, 也不会作文。他们只会把教参上的观念照搬给学生, 毫无自己的理解;偶尔写点什么, 也是抄书抄报, 套话假话居多, 很少有真实的感受。这怎么可能教会学生读书作文呢”[3]。除文学感悟能力以外, 教师还应该抱有对阅读教学的热情, 具有指点迷津、引领学生进行文学感悟的能力与激情。

张之洞在《8轩语·语学·通论读书》中指出:“读书宜有门径”, 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就会“得门而入”,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会读书就会导致“泛滥无归, 终身无得”的结局。可见, 开展阅读教学若无门径, 东翻西检, 漫无目的, 就像孤帆泳海、弱羽扶风, 其结果也必然是徒劳无功, “老大成蹉跎”。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老师和学生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琐碎、支离的分析, 还应当以自己的感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感知文学阳刚、阴柔之美的审美境界, 并逐渐完善自己的文化素养与品格修养。教师更应该在阅读、感知、汲取的逻辑过程中, 积极寻觅因材施教的有效阅读教学方法。

首先, 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阅读教学的前提就是要培养学生有爬阶梯往上前行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如果视阅读如险途, 阅读教学就会像“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了。反之, 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甘之若饴, 乐在其中, 阅读教学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是古人行之有效、屡试不爽的阅读经验。叶圣陶先生在《中国国文学习法》中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是读, 不出声默读也是读, 乃至口舌绝不运动, 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 如古人所谓的‘目治’, 也是读。”因此, 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多“读”, 在不断地诵读过程中去提高学生对文学本体深入细致的解读能力,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一旦养成“曲不离口”的良好诵读习惯, 学生们对语言的感悟就会不期而然地近于完美。同时, 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能力。“声调铿锵, 情韵不匮”是衡量中国古典诗文是否成功的一条重要准则, 也是诗文写作的最高典范。而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可以“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 心通其情, 意念其理”, 这样综合性的阅读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从字词句到段篇, 从文字到语音、语义, 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4]

再次, 在阅读教学中, 与其让学生绞尽脑汁地去揣摩玄虚的意境与灵活多变的语言表达技巧, 倒不如在品格塑造上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范式, 让他们在思想上受到启发与震撼。但现在很多教师却只会不厌其烦地对一些名篇名著进行肢解分割, 忽视了学生对文质兼善美文的整体把握。如陈自彪老师就提出:“让琅琅的读书声回归到语文课堂上来非常必要;朗读不厌其烦, 不厌其多。而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讲解作者的立意谋篇、写作技法和写作风格, 肢解浑然一体的课文内容, 忽视通过朗读对文章本身具有的真正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的把握。”[5]

最后, 在阅读教学中, 要重视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孟子曾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对名篇名著教师也不可人云亦云地倍加推崇, 而应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阅读能力与感悟能力, 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如鲁迅先生曾对《红楼梦》的命意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单是命意, 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新课程也同样提出了让学生“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的目标。我们不喜欢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八股时文、样板戏, 同样对待学生标新立异的阅读感悟, 也要有包容心, 适当予以表扬。当年我们学习过《愚公移山》后, 要求学生们谈谈自己对愚公的看法, 很多乖乖学生都是老生常谈地说要学习愚公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我也听得索然寡味, 只有一个平时并不突出的学生认为愚公的做法其实不足取, 他质疑为何不选择一个省时省力的办法搬家呢, 何苦要在那里破坏大自然的生态环境而做无用功。对这样的批判性思维, 我们要加以包容, 让学生们不要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思想僵化、言语无味。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文学素养与引导能力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要素。同时, 每一篇经典篇目, 在审美意蕴充沛的文本表层下, 都潜藏着作者的思想精髓与人文精神, 迸发出熠熠生辉的品格魅力。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更重要的是要在潜移默化中促其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完善的人格。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也是培养学生全面文化素质的重点。阅读教学的意义不局限于对篇章的文字解读, 也不是简单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 而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 善于在阅读过程中完成对信息的收集和取舍, 在文字表层下挖掘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寓意。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我们不仅要注重中国传统的阅读经验及创新模式对阅读教学所带来的显著影响, 更要着重于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及导引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高中语文教学,教师素养

参考文献

[1]培根.王佐良译.论读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杨苏菡.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教育创新, 2009, (4) .

[3]王什维.迟到的忏悔[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1, (5) .

[4]谭桂生.熟读成诵, 培养语感[J].中学语文教学, 1998, (4) .

如何把握高中语文散文教学 第5篇

“情”是散文的核心要素之一。散文的意境正是内情与外景的融合,深情与形象的交织。分析散文的意境,应从具体的形象分析入手,把学生带入到作品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领会作者的情思,把握文章的主旨。

鉴赏郁达夫《故都的秋》时,透过细腻的描写,我们脑海中能涌现出“秋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鸣唱”“都市秋雨”“清秋果熟”五幅画面。阅读者在这些图画中,用心感受作者依凭一个普通平民的身份观察都市的秋、聆听故都的秋,不难体会到作者忧郁、孤独的心境。

我们知道所有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情”,但似乎散文的“情”显得更为真挚、执著和自然,可以说情是散文的命脉和魂魄。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使他们设身处地通过自己的感受、联想、想象去领会文中的感情,特别是那些言外之意、意外之情。做好这一点,将会丰富学生的感情,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增强其文学鉴赏能力。

二、帮助学生推敲词句,重视散文的语言分析

散文的艺术魅力在一定意义上得力于优美的语言。老舍说“写散文,应当字字都想过”,只有细细品味作品中那些经过作者细致观察与思考以及丰富而传神的联想所形成的语言,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其魅力。一般来讲,散文的语言分析应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1.分析洗练准确的字词。散文很重视炼字选词,不少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用得极其准确、传神。

如《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作者为什么要用“泻”,通过揣摩品味,学生就会明白,月光是无声的,文中的意境是宁静的,只有用“泻”字,才能把读者带进一个和谐、淡雅、清幽的境界,这样才能和文章“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一基调保持一致。

2.分析主要的修辞手法。散文往往借助于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荷塘月色》的语言精练准确,朴实自然,清新隽永,优美动人,富有立体感、朴素美和声韵美。写花“零星地点缀着”“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写荷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些贴切逼真、传神的比喻,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美感。

3.分析独特的句式。散文的句式曲折多变,如短句、长句、倒装句,千姿百态,作者往往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如“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这句通过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使句子生动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示主旨作好铺垫。(《囚绿记》)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刍议 第6篇

一、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发挥想象,领悟内涵

文章的作者与我们的学生相比,他们的人生閱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时代,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并领悟内涵。

如学习《陈情表》中,李密推辞晋武帝的一次次官位越来越高的征召,为什么不肯出仕做晋朝的官员呢?说自己的祖母年事已高,无人照料当然是事实,可是仅此而已了吗?如何透过这情深意切的语言,领悟作者难以言传的复杂心理和情感呢?只有走进那个时代,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受作者丰富的思想内涵。课堂上我问学生:你们了解那个时代的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情感吗?有的说,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有的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有的说,忠臣不事二主。接着问作为亡国臣子的李密非但不敢明目张胆对抗,还得委婉地说明推辞理由,解除新王朝皇帝的猜疑,你能想象一下李密此时的心情吗?侍奉祖母的骨肉之情、对已经灭亡的蜀国的怀旧之情、对新王朝的疑虑之情和对新王朝皇帝征辟的惶惑之情,都搅和在了一起,使他进退维谷,无所适从。这样就理清文章的一条基本的情感线索,这就是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竭力让新王朝的皇帝既不至于怀疑自己的忠诚之心,答应自己请求,又能够保全自己的名节乃至生命,不必在蜀国刚刚灭亡不久就去为新王朝效忠。如果不走进那个时代,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么文章的情感内涵就难以理解。

二、与现实生活链接,调动内因,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链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如学习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一文,分析完鞋匠格斯拉的形象后,我问学生:“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有‘格斯拉’样的人,你欣赏他们吗?”有的说格斯拉太固执了,他要亲手制作靴子,不让别人插手,他精心制作,不惜时间,用最好的皮子。有的说格拉斯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如在对待靴子问题上,他比顾客还认真;他只注意靴子的品质,不追求时尚;他认为他是懂得靴子的,可是顾客要的是时髦;他只注意靴子的品质第一是经久耐穿,但是顾客也许喜新厌旧。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继续提问:我们不欣赏,可生活中需要这样的人吗?学生联系生活中牛奶里的三聚氰胺,鸭蛋中的苏丹红,长江堤坝中的豆腐渣工程,得出了面对诱惑时恪守职业道德和商业诚信的可贵。

阅读应把学生已有的生活方面的知识、经验、体验、情感唤醒,让其充分融合到对文章的阅读,对文章的理解中,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存在状况,要能把学生阅读与现实生活链接,使学生的认识能力、联想能力、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激发创新能力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良好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展示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多媒体的运用使语文阅读教学形象、生动、具体而直观,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新课改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思想,优化教学措施。针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刍议 第7篇

一.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

“新课程”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想像空间, 让学生自主质疑, 析疑, 解疑;教师适时解答疑难问题, 而不是预设标准答案, 诱导学生钻入预设的“圈套”。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虽然高中新课改已全面实施, 但许多教师仍旧霸占课堂, 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爱恩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高中语文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努力拓宽学生的想像空间, 教会他们张开想像的翅膀思考问题。比如学习《老人与海》后, 学生可以展开联想, 续写桑地亚哥回到村子以后的情景, 并要符合人物的个性特点。学生展开联想进行再创作, 将文本知识拓展到广阔的现实生活中去, 能有效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程”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活动的理论依据。如果教师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也许你将会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放手后的教学, 学生走得更坚实, 更精彩。

二.一千个读者, 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 鼓励学生批判质疑, 发表不同意见。”学生有疑问是正常的, 也是必要的,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创见。宋代张载云:“于不疑处有疑, 方是进矣。”质疑是学习进步的阶梯, 学生有疑惑才会去思索, 才会去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然而, 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仍旧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扼杀学生的个性思维。比如, 有位老师画了一个月牙状的图画, 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说:镰刀、豆角、发夹……。但教师却说:“你们都错了, 这是小船。”这种唯一标准答案的教学, 怎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言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见解, 摒弃师道权威。新兴的构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由于受生活经历、性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必然会有差异, 那么, 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感想和见解也就各不相同, 常言所说的“一千个读者, 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学生的“意见”多了, 课堂效率提高了, 老师也就轻松了。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沃土。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获取语文知识。“大语文教育”创立者张孝纯先生曾说:“语文源于生活, 人又常常要通过语文来认识生活, 并借助它来反映社会生活, 参与社会生活,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的语文能力得到发展。可以说, 人的语文学习能力, 是植根于社会生活实践和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感情之上的。”学生拥有丰富生活经历, 就能更准确地理解文本, 提出更具价值的创见。因此,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启迪学生结合生活实践, 多角度、多层面探究文本。

“新课程”强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关心生活, 让学生与现实世界亲密对话, 将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实践。语文教学只有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舞台, 才能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体验, 让作文成为生活的再现, 让综合性学习成为生活的实践。脱离了生活实践的语文教学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绝不可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新课改努力探索语文素质教育发展新思路, 转变了不合时宜的教学观念, 挣脱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新课程摒弃了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刍议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语法,思维深度,语法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语法对于语言有着基础性作用, 但语法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对于语法教学方向、过程、方法等极易采取一种模糊不清的态度。教师未能找到较好的教法, 学生未能意识到语法的重要性, 语法教学在语文学科所有内容中成为最无序的薄弱环节。这使师生积极性大受影响, 越发淡化了语法在课堂上的地位。语法教学的缺失, 让很多问题浮出水面:学生难以分清句子成分、抓不到句子主干, 在语言表达时没有规范;尤其是在写作环节, 句子结构不清晰、修辞不准确, 行文没有美感。针对上述问题, 还需从源头做起, 让学生掌握语法应用的内在规律, 疏通水源方能横流沧海, 达到语言应用之佳境。

一、利用典型事例拓展语法思维

高中语法教学的最常见办法是借助典型事例存疑诱导, 以拓展学生的语法应用思维。现已取得普遍共识的是:高中生思维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 这种多样化特点最主要的表现是各个学习者的每一次思维活动都有多个方位的可能性。为了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在教学时, 教师需要适当选取典型事例给学生以启发, 从多个角度设疑, 从全方位生成, 带动学生进行联动思考。比如借助下面这首诗, 给学生提出与语法有关的问题:“四海五湖浪滔滔, 刮上尘埃入云霄, 芦苇岸边尽作揖, 树上鸟散树梢摇。”要求学生指出诗中几个关键词的词性, 并说出此诗描绘了怎样的自然景象,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诗的主要特点又是什么。面对原诗与诗后所附问题,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 并启发学生得出结论:“滔滔”这个词用来表述浪的状态, 属于形容词;刮上的“上”字属于趋向动词;“尽”字属于副词;树上的“上”字则属于方位名词。在分析词性的基础上, 学生可以进一步分析了解本诗在内容上的特点及修辞手法的应用表现。本诗重点在于写“风”, 每句一个意境, 分别是狂风、飓风、和风与微风, 但妙处在于本诗没有一处直接写“风”字, 作者主要运用了夸张、拟人的修辞方法, 并利用侧面描写的技巧, 借助典型事例, 从多个角度进行描写, 类似于谜语。通过这种全面而多元化的分析, 不但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高中语法中的词性问题、常用修辞手法问题, 同时还能启发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描摹, 从而达到最终的视野开拓与思维挖掘的目标。在利用典型事例拓展语法思维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以学生思维为教学承载, 以学生视角为课堂构架, 应该避免越俎代庖, 也就是要想学生所想, 而不是做学生所做。只有坚持这个原则, 才能取得相对理想的语法教学效果。

二、利用概括归纳形成语法思维体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凡是涉及语法部分, 理论性都特别强, 是语文教学中相对枯燥的内容。此时, 教师需要按照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进行系统梳理, 直接将理论用最简单的说辞传达给学生, 以减少学生思考时间, 对语文语法体系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并在最短时间内使学生形成关于语法的思维网络。这种做法与典型事例拓展法相反相成, 如果运用得当, 是会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为此, 教师可以参照高中生的语法实际掌握情况, 即他们在初中阶段的语法基础情况, 先给出一些词汇、短语及代表性句子等, 要求学生遵从由大至小的顺序进行排列整理。学生整理完成后, 教师可以进行深入指导, 比如, 可以从语素这一概念带出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等概念;还可以从词汇这一概念带出单纯词、复合词等概念, 并继续在复合词的框架下讲到并列词汇、偏正词汇、支配词汇、附加词汇等;又可以从短语这一概念带出名词短语、介宾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如此一来, 学生就会发现, 每一个看似孤立的知识, 其背后都是一个无限宽广的知识群在给予其支撑, 学生的探究欲望能够得到顺理成章的激发。在语法面前, 学生会从思维的朦胧状态逐步走向视野清晰、柳暗花明, 让原本不成体系的零乱语法知识更有条理、更加系统。可以说, 将学生的语法知识梳理成系统状态的进展速度如何, 与教师的概括归纳水平如何是有极为密切关系的。

三、利用比较讨论增强语法兴趣

除教师的举例与归纳之外, 学生的自主语法学习热情也应当由教师负责培养, 利用比较与讨论的办法无疑是使学生增强兴趣的最直接办法, 该法能够帮助学生用点面结合的手段将语法规律及语法特点进一步纳入到自身知识体系当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实际知识与能力情况, 带领学生进行下述问题的思考:1.比较副词与形容词有何不同;2.比较物量词与动量词有何不同;3.比较介词、连词、副词三者的区别;4.区分双音节词和短语的标准是什么;……学生比较之后, 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这些问题。当学生处在产生兴趣却不能清晰表达观点的状态时, 教师要把握住这一良好契机, 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 首先要帮助学生分析词汇属性特点, 其次要帮助学生按照词汇在句中所处位置进行分析。接下来则可以运用归纳法与举例法进一步说明, 比如“今天中午我白跑了”、“白馒头吃起来真香”, 在这两个句子里面, “白”这个词的词性分别是什么?很显然, 前一句中的“白”在动词之前, 是用来限制“跑”这一动作的, 在句子中处于状语角色, 这完全符合副词的特点及对应语法功能;而后一句中的“白”在名词之前, 是用来修饰“馒头”的, 按照副词通常不对名词进行修饰的特点, 可以认定它是形容词。通过类似比较与讨论活动, 一方面能够避免学生在语法面前的枯燥感,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把握语法的应用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 对比与讨论是要遵循课堂发展规律的, 学生不能放任自流, 教师也不能越俎代庖, 而是要将师与生关系调节到最佳引导与被引导的状态。

语法知识贯穿于全部语文教学活动中, 虽然不是时时显于表面, 但却是内在的控制中枢, 正因为有了语法, 才让语文成为一种有血有肉有灵性的鲜活艺术生命。如果失去了语法的支撑与推动, 语言也会变得脆弱无力。

参考文献

[1]陈海峰.我的高中语文第一课——浅谈初高中语文衔接学习方法指导[J].课外语文, 2012, (10) .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刍议 第9篇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落后

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育观念落后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教学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水平上,即“唯分数论”,也就是说,学生成绩的好坏才是教师关注的重点,至于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是否有用,或者说是否能够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传授知识的方式能否被广大学生接受,教师缺乏关注。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和相关领导的观念陈旧,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也停留在传统的阶段。

2.教学方式死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语文教学引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多元化,也就是说在传授学生知识的时候,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模式,通过多元的教学方式来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是目前教学方式死板也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很多教师由于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陈旧,导致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和落后,有的教师仅仅是粗略地将新课标的要求看了一遍,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体会,导致在教学当中出现了换汤不换药的畸形教学方式。

3.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学的内容往往会和实际生活脱离,由此造成学生理解困难,课堂的氛围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打击;另一方面,教师的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往往比较喜欢分析写作手法、中心思想、表达方式等,而学生需要的除了上述内容之外,也会有审美方面的要求。

二、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教材区域化,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

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文章可以说是比较美的,在教学当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很多的文章会因年代或地域的距离令学生很有陌生感,文中体现的思想情感不一定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比如《大堰河———我的母亲》,没有去过大堰河的学生或者没有听说过大堰河的学生可能就会在感情的共鸣产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求语文教材区域化,也就是说高中语文当中的教材应当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所处的环境相关联。

2.重视语文阅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高中语文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语文课文的感染力和熏陶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担当起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和教育,以满足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文需要。例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政治抱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操,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伟气魄,在阅读教学中,这些积极的语句会感染学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动力,会促使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正确的信念、积极的拼搏精神,并由此从心底里萌生出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总之,这些从语文课文中汲取到的优美语句、典型的事例,都会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3.注重课外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

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拓展延伸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文化的积累和阅读量的积累,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广泛的素材,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够写出比较有深意的文章。怎么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呢?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阅览室或者图书馆,通过组织学生课内或者课外进行阅读,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得到较深的文化积累。

总之,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高中语文阅读的改革吹来了一阵春风,也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学校和教师要齐心协力,通过对新课标的深入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借着新课标的东风,全面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体会做人的道理,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和人生的丰富度。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进行文化积累的一个重要的时期,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在文化的积累当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分析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程云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D].延边大学,2010.

[2]王新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 第10篇

但是现在的语文教师对诗歌文本的解读过于依赖参考资料, 而没有自我主见理解, 在教授学生时不能做到很好的思想交流。只有在参考书籍的基础上加以研究进行深入的解读才能提高高中语文诗歌的教学质量, 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

一、诗歌文本解读的价值及意义

诗歌文本解读就是对诗歌中的一句话、描述的一件事或者一个社会现象, 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研究。教师和学生是独立的个体, 会利用自我想象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 由于思想上的独立性, 会使得教师与学生产生思想的碰撞, 擦出对诗歌文本解读的新的火花。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调动, 进行思想的融汇。我们要知道诗歌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推动手段,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课本内容与文本解读中价值高的东西有效结合, 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诗歌文本解读中的问题

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即诗歌文本解读, 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果解读得当, 可以充分发挥出诗歌教学的作用和效果, 如果不得当, 则会严重影响诗歌教学的顺利进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高中语文诗歌文本解读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往往以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主, 使得阐述出来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内容偏重政治方面, 使得语文课变质成为了政治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更基于政治基础再加上自身的主观思想注重表达阐述诗歌中体现的政治。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老师在向学生灌输思政政治教育, 诗歌文本解读更是以贴近考试答案的标准模式为目的来解答, 使得解答更靠近标准答案, 让学生硬性的接受学习, 禁锢了学生活跃的思想。

诗歌文本解读中, 教师对诗歌的讲解过分依赖于教课参考书, 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抓不到侧重点, 让学生不能深刻体会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再者, 教师在解答过程中往往注重理性分析, 忽略了感性直觉, 甚至会为了靠近考试标准答案建立了所谓了诗歌解读“工具”, 虽然会得到一定的高分, 但是不能使学生更深刻的对诗歌理解认识, 不能很好的欣赏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 反而形成一种应试模式的学习心理。

诗歌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大重要问题就是, 老师过于放纵学生, 让学生自由思考, 对闻言文字的表达也没有要求。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 对诗歌的解读需要用文字的多层次表达。所以在诗歌文本解读的教学中, 教师不应该采去过度发散的诗歌教学模式。

对诗歌文本能够很好的进行解读, 这对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要求很高。目前, 现在教师在诗歌教学中, 教学方式单一, 解读目的偏离, 内容不够深刻等等问题的出现, 归咎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不高, 文化素养欠缺, 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与细节在教学中没有体现出来, 使得诗歌文本的教学进行的不顺利。

三、诗歌文本解读的改进策略

首先要有正确的解读目标, 我们要明白对诗歌解读是为了什么, 只是考试吗?错了, 高中教学中的诗歌文本解读是一种审美体验, 陶冶情操的过程。诗歌文本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是语言艺术的文字表达, 其中蕴含着无穷多美学因素。其相对于其他的艺术, 更注重审美的功能和思想的表达。在对诗歌文本的解读过程中, 就是让学生在对美学因素的挖掘, 同时陶冶情操, 滋养心性。做到最好的审美体验, 对语言进行品味, 斟酌词和造句, 体验所要表达的情感, 同时陶冶情操。品味语言艺术, 这让学生对诗歌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要加强教师指导, 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从细微处着手, 抓住细节进行分析。注重细微的描述在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为了更好的表情达意,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分析描述的情景或环境的细微事实进行分析。诗歌中往往也善于运用空白来使得诗歌蕴含无限的遐想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空白, 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作为教师还应该多了解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因材施教, 结合实际情况给以合适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不会出现学生学习参差不齐的现象。

结语

总而言之,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文本解读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 让诗歌文本解读焕发出新的活力。更注重挖掘诗歌文本中的美学因素,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陶冶情操, 滋养心性, 让死板的诗歌文本解读变得更加有活力, 引导学生主动对诗歌文本进行解读。

摘要:我国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 是创作诗歌最早的国家, 在现代的高中语文学习中, 诗歌文本占有十分巨大的比重。但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 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文本教学存在着巨大的问题与不足, 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理解, 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 对如何正确解读诗歌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诗歌,文本解读

参考文献

[1]陈忠文, 章国华.文本解读的教学价值[J].语文教学通讯, 2009年32期.

[2]蔡俊.把好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位”[J].语文教学之友, 2008年06期.

高中语文想象阅读教学法刍议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想象

语文想象阅读教学法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相比,它的亮点是“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引导学生外引内联,横向迁移。这样既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意趣,又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象在变学生接受和探讨新知识的形式为对新知识内容的实践体验,变被动为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爱因斯坦就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众所周知,一篇成功的作品,必须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相应的感情表达,但这种认识和感情诉诸文字、形成文章后,必须有合理的想象才能生动起来。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也就没有文学。写文章如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一样要充分利用想象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引导学生体验到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熏陶浸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教学实践经验来看,想象阅读教学法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利用开篇导言,引导再造想象。激起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追求新鲜感是人的本性,学生群体尤其为甚。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学生在领到新书以后,都会自觉地浏览新课文,等到他们把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或大概内容这些“新”的东西找完后,他们就失去了新鲜感,老师上课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兴趣。所以要落实每节语文课的知识点,就非得变换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不可。在学生新鲜感的要求下,教师要善于“吸引”学生的目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导语引导学生想象。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可以创设一种新的教学情境,营造“新鲜”的教学氛围,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一上课就抓住学生那颗“放纵”的心。笔者在教学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时是这样引导的:“如诗、如画,如魂牵的前世;似雾、似烟,似梦萦的今生;这就是江南!而江南,在文人的眼里总是那么的诗意,令人不禁遐想。其实说起江南,我们就身处江南,这江南的冬景。我们也比较熟悉。提到我们这里的冬天,有的学生立即会想到冬雾弥漫,自霜凝结。寒气袭人;有的同学又会感到冷雨霏罪,黄叶纷下,万物凋零,了无生机;而有的同学还会想到冷锋过境,朔风凛冽,给久盼‘雪的人们带来无尽的喜悦。现在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秋去冬来,林木凋零。小草枯黄……同学们再试着用文字把你看到的、感受到的表达出来。”然后再跟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对比一下,学生的感受和郁达夫有什么不同。这种通过激发学生的“再造性想象”来引导学生想象,利用学生急于想知道自己表达不出来的。而郁达夫是怎么写的,或想对比郁达夫写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把学生兴趣引到课文上来。对于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落实课文知识点等方面都很有效果。

二、借助直观诵读。营造想象空间。注重情感体验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担负着传递信息的任务,这种有形性和有声性恰恰隐藏在语言符号的背后,这就给读者接受文学作品所传递的信息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如何把内隐在文学作品中的“形”与“声”挖掘出来,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想象阅读教学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语文课有个特点,就是可以将作品的叙述描写直接诉诸感觉,诱发学生的心理功能,用生动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因此,通过有鲜明情感检验的直观性的朗诵或范读,使学生借助娓娓动听的声音信息进入作品的形象中,在此基础上营造想象空间,促使他们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笔者在教学《祝福》时,让学生朗读有关“初到鲁镇的祥林嫂”“再到鲁镇的祥林嫂”和“被赶出鲁家的祥林嫂”的语段。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也自我想象成祥林嫂,与祥林嫂同呼吸、共命运,体会“初到鲁镇的祥林嫂”的“顺着眼”的本分、勤劳、善良,“再到鲁镇的祥林嫂”的“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和讲阿毛故事时“直着眼,瞪着眼”的苦闷、迟钝、被歧视,以及被赶出鲁家的祥林嫂的“眼珠间或一轮”的麻木不仁。此时,学生脑中就会浮现出一幅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苦不堪言的悲惨图画,从而认清封建礼教残酷压迫劳动妇女的罪行,并进一步体会到如许寿裳所说的“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的悲惨社会现实,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深入语文文本,引导发散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一篇课文的学习,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或只是再现作品所描述的情景,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时需通过想象深入课本,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仔细想象品味,把握时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执教《荷塘月色》时,有的老师就朱自清以虚写实、以动写静的通感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要求同学们通过想象加上几句,有的同学说:“梦醒时分,回顾种种惨象,有如门前小河边难闻的恶臭似的。”也有的同学说:“海在沉吟,那阵阵的响声,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还有的同学说:“银铃似的笑声响起,给人一阵遐想,仿佛把初夏的早晨布置得一片灿烂似的。”这种在阅读中的发散思维与想象能力的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深入开掘主题,导入特定情境,进行创造想象

阅读教学中,要想欣赏和理解作品所描绘的特定生活和社会图景,只有深人理解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的,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应用想象把学生导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内心体验,把课文的文字符号和想象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的美感,学生就会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在许多作品中,作者通过有血有肉的人物刻画,扬善贬恶,真实地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的斗争:或者托物抒情,在山川河流、花鸟鱼虫、风土人情的描绘中,表达自己的爱憎感情,阐述自己的生活哲理。引导学生想象体验特定的图景。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深刻而丰富的感情,我们就会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根据常理,贝尔曼画常春藤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可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根据这一点,教学时我把学生导入这个特定的情境,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想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创造了这样的情境,“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贝尔曼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在这样的情境下,不用教师多言,学生就会明白,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的常春藤叶》这幅他毕生追求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含泪的微笑”的真正含义,并进一步丰富了文章的主题。

想象阅读教学法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培养想象能力,想象只是教学中的一个目的。想象阅读教学法以想象为主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文章内容为主要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课的生动性、丰富性。

总之,在想象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语文文本中多姿多彩的语言材料,多方探索实践,践行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精神。使学生“思接干载”“视通万里”,激发他们神思飞越,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开启大胆新奇的创新之门。

刍议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方法创新 第12篇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必须要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进行一个全面的规划, 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目标分解到不同的阶段中去, 其主要措施为:第一, 对教材仔细地研究, 掌握教材所有的编排体系, 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物、文体以及事件进行归类, 并从中总结规律, 指导学生将高中语文课的目录制订成一个计划表, 使教材的教学目标、作者以及事件等一目了然, 同时教师还应结合教材中的编写说明来介绍人物和事件, 留下悬念, 以此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 坚持单元教学, 根据教材单元前的相关提示, 指导学生进行本单元文章的通读和熟读,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语言与品味语言, 深入地挖掘利于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要素, 将凸显社会规律的相关政论文、体现逻辑思维的说明文、艺术韵味浓烈的文学以及蕴含着一定生活哲理的相关散文的特征进行分类,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第三, 总结教材, 将教材中的人物形象与所写的事件进行分析、归类和总结,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标准来梳理所学的相关内容,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还能使学生有效地将高中和初中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 便于其复习, 使其思维受到启迪, 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 使其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学生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 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 启发思维, 根据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来进行想象与思维训练。

总而言之, 教材给了我们很多、很好的范例, 只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 促使其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 再将其实践在自己的笔下, 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个飞跃性的进步, 其创新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例如, 在讲解《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章后, 利用其课后时间对实际生活荷塘景色进行观察, 让学生来做导游, 介绍自己周围的荷塘景色, 使学生脱离课本的束缚, 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并加深对《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理解, 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 优化教学模式和明确教学目标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学生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基础,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 可利用激励法、竞争法和引导法来介绍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人物, 根据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思维等, 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开展具有创新性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语文其实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艺术性、实践性以及社会性的学科,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来完成其教学任务, 全面规划教学任务, 分步实施且注重其实效。例如, 在进行诗歌鉴赏的教学过程中, 如“山水田园诗”, 教师首先可以明确这样的教学目标:通过对山水田园诗思想感情的了解, 掌握其表现手法以及常见的几种山水田园诗, 通过这个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一开始就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并将这些目标带入到学习中来, 更好地实行自主学习。此外, 随着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 以网络、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为核心的信息化对于高中教学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具有一定的全局意义。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可利用现代传媒工具, 通过网络, 促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最多、最有用的信息,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多元化发展

在教育观念上,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分层渐进以及多元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 应为学生提供不同要求上的帮助,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 发展其个性,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时, 不能单单只是依靠考试的分数, 而是应该多方面地进行测试, 实行发展性评价, 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认知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活动方式, 比如文学社、演讲团以及书友团等, 或者进行文化交流或者社会实践等, 通过报刊、电视等各种媒体, 让学生参与到其中, 突破传统的语文学习, 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构建“平等对话”的教育模式

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习得过程, 学生在学习和感悟中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 单单通过教师的讲授是不可能达到的, 必须要让学生自行思考, 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教学重点之间的转移, 从学习语文知识上升到通过语言形式来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以及塑造自己, 从知识的训练上升到人的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已经不再是一个传统的知识接受者, 而是充当着人生发展的创造者、探究者和交流者, 以此生成新的情感、思想和言语。

在新课堂教学中, 应该采取“平等对话”的教育模式, 只有在这种教学环境下, 学生才能够真正地成长, 作为教师, 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学生身上,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必须要维护学生的说话权利, 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努力构建一个自由、多维的对话体系, 在新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主要起着组织和讨论的作用,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的帮助, 其扮演着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更多的是一个帮助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当前这种教育环境下, 高中语文教学要想适应目前的教育需求, 其首先必须要打破传统观的教学模式, 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 采取创新性的学习方法, 以培养创新技能、创新意识、创新人格以及创新思维为其教学主线, 以学生活动为主体, 结合文理知识、课本内容和社会生活, 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尹艳丽.对职业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方向总结归纳[J].成功 (教育版) 下半月, 2011 (2) :85.

[2]彭守英.浅析初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衔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1 (39) :248-248.

上一篇:水质检测准确性下一篇:麦克斯韦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