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更新范文

2024-08-05

城镇更新范文(精选5篇)

城镇更新 第1篇

一、权属核查相关技术问题

对于已完成土地登记发证的宗地, 资料完整并经过县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复查无误的, 可不再重新进行权属调查, 前期权属调查资料继续使用。对这类问题的处理可称为权属核查。

权属核查包括外业核查和内业核查。外业核查, 是在现场逐宗对土地使用者名称、土地权属性质、土地使用权类型及界址线等进行核查, 对于外业核查时发现权属性质及界址线发生变化的宗地应查明原因。内业核查, 是在内业逐点 (原已有界址点坐标) 与外业实测该界址点相关的地物点进行比较, 发现异常应到外业现场查看与处理。对于外业核查、内业核查均符合要求的宗地应在原地籍调查表上加盖核查章并签字。同时, 按新的地籍编号及界址点编号结合原地籍调查表重新填写一份地籍调查表并附在原地籍调查表后。

1. 在界址点比较过程中, 对于不同时期测绘的界址点, 其精度也受当时技术手段的影响, 本身精度就不高, 为了规范操作, 在作业时, 若所展界址点点位与实测地物点位误差小于10cm时, 可把地物点直接归到该界址点上。对于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 若所展界址点点位与实测地物点位误差小于10-15cm时, 也可把地物点直接归到该界址点上, 但要处理好该地物点与其它地物点的关系及距离。

大于上述规定要求的界址点, 应结合外业核查情况决定是否重新调查。若外业核查确定是由于地物新建、扩建、违法建造或协议占地等情况造成现状与原界址线不符, 甚至出现界址线压盖建筑物, 对于此类情况, 应保持原界址线形状, 不再进行权属调查。

经界址点比较, 原界址线符合现状, 但权属性质发生变化的宗地应进行变更调查。

2. 已完成土地登记发证的宗地, 但由于技术条件限制, 界址点无坐标或是图解坐标。此类宗地应现场核查其界址线类型、权属性质等, 若该宗界址线类型、位置无发生变化, 且权属无发生变化的, 可不进行权属调查, 但界址点及地物要进行重新测量。

二、城镇不同坐标系下细部点坐标转换问题

在城镇地籍测量中, 由于前期的坐标系均建在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 而现在按照国家要求, 此次城镇地籍调查坐标系要建立在1980年西安坐标系下。为了充分利用过去已有的坐标成果, 尤其是界址点坐标成果, 减少权属调查的纠纷, 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在平顶山市地籍调查中采用了界址点坐标转换方法。

1. 经分析, 平顶山市控制点坐标为市国土局1995年测绘的54抵偿坐标。经试验与研究, 在本次调查区内用静态GPS联测市国土局54抵偿坐标系的四等点12个, 1980年西安抵偿坐标系的D级、一级点10个。各项技术要求均按四等点观测计算要求进行, 经平差计算, 点位误差均小于5个cm, 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四等控制网的技术指标要求。根据联测的坐标, 利用坐标系转换软件, 求解出1980年西安抵偿坐标系与市国土局54抵偿坐标系的关系参数, 通过这些参数可把已发证54抵偿系下的界址点坐标转换到1980年西安抵偿坐标系下, 从而可与本次调查的坐标系对接。经实地回放检核, 转换后的坐标能够满足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2. 根据测区范围, 从GPS网中挑选出满足点位分布均匀、精度较高的80抵偿坐标系下的54抵偿坐标点, 利用《野外数据智能处理系统》参与转换参数求解。平差结果见表1。

三、界址点测量方法有关问题

1. 测区权属调查滞后于地物测绘的情况。

该情况要先进行地物要素测绘和编图, 后进行权属调查。对于界址点落到地物点上或与地物点存在几何关系距离的, 该类界址点可由地物点直接替代或根据给定的条件和距离采用截距法、解析交会法等方法解析求定界址点坐标。但对于此类地物点必须是在二级或二级图根导线以上的各等级导线点上施测的。

2. 先进行权属调查, 后进行地物测量的情况。

应按照有关技术要求使用全站仪进行野外全解析数字化法实地测量界址点。对街坊外围和内部明显的界址点一般采用全站仪实测。对街坊内隐蔽地区的界址点, 采用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等方法求得。

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问题探讨 第2篇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立国的基本要素之一.土地调查,是全面查清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权属及利用状况等,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实现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客观要求.

作 者:付治河 路小明 邵亚杰 毕宏波 作者单位:付治河(河南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路小明,邵亚杰(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院)

毕宏波(郑州市管城国土资源局)

城镇更新 第3篇

山地包括地理学上的山地、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山地城市是指主要分布在上述区域的城市, 形成与平原迥然不同的城市形态与生境。山地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69%, 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因而对山地形态下的城市建设研究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大学城建设, 如今全国大学城建设已处于高潮回落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 西部部分城市对大学城的需求逐步显现。物质空间落于山地形态上反映出的是城市功能与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相互关系, 进而产生在特殊地形地貌下, 特定的城市功能下的城市建设问题, 山地城市大学城建设则是反应山地城市空间与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关系。本文探讨城镇更新模式构建山地城市大学城的必然性和优势所在。

二、大学城的类型

大学城这种城市形态最早出现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其大多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慢慢形成, 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历史的契合。从形成类型来看属于自然生长型 (evolution model) , 这种类型的大学城教育设施与城市生活设施已经完全融为一体, 城市即是大学, 大学即是城市。例如, 牛津大学所在的牛津镇 (Oxford) 、剑桥大学所在的剑桥郡 (UK Cambridge) 及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所在的坎布里奇镇 (Cambridge) 等。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产物, 大学城显然能够更好的满足教育和城市发展, 因而才出现政府、社会、学校等主动构建的“主动构建型 (program model) ”大学城。这种类型的大学城始于上世纪50年代, 如美国波士顿128公路地区高技术产业带, 日本的筑波科学城 (Tsukuba Science City) 等。

三、我国大学城建设的实质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比西方尚处于较初级的阶段, 自然生成大学城的条件相对不够成熟。上世纪90年代以前, 大学城在国内尚属空白, 但在改革开放时代下, 政府为满足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主动构建大学城。

大学城一般围绕几所甚至十多所高校而建设, 大学校园总体建筑密度较低, 校园占地面积较大, 相应配套的后勤生活服务设施以及高端产业用地规模相对较大。综合考虑地价、交通便利程度及对主城服务设施的共享, 我国大学城建设一般选址在近郊区。

主动构建的大学城其实质是政府主动建设的大学科技园, 虽然叫法不一, 但基本都是以大学作为依托的大型城市开发项目。因此主动构建大学城往往伴随一定地区内的高速城市化。从城市化的角度看, 我国大学城建设就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外延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是一种伴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重组与再开发的郊区城市化。

四、山地城市外延空间开发的瓶颈

山地城市用地资源相对紧张, 可建设用地相对分片集中决定了其难以发展成如同平原城市的空间布局, 而是形成组团式分片集中布局。《山地城市规划原理》对山地城市因为地形、地貌的特殊性而在其自组织发展中形成的空间形态上的分片区组团模式总结提出单中心组团和多中心组团的形态结构理论。山地城市外延空间的开发利用常常意味着新城市组团乃至新城的开发。这些新城市组团与中心城区有较大的地貌阻隔亦或高差较大, 使得新城难以共享主城的各项服务设施, 主城对新城的开发带动作用不明显, 这也导致山地城市新城建设时对基础设施投入周期过长。另一方面, 山地新城建设是一场引导市民上下山或者翻过山头居住生活的人口迁徙运动。生活配套的不完善、交通不便利等因素直接导致新城集聚效应减弱, 难以吸纳人口, 最终导致新城建设的失败。因此, 山地新城建设需要巨大的前期经济投入, 但我国中西部绝大部分的山地城市相对落后, 经济上难以承担巨额投资, 同时复杂地形条件给新城选址、建设带来较大困难。大学城的用地量大、对各项配套服务设施的要求高等特点使得外延空间开发模式下的大学城建设需要更大的经济投入, 同时短期的回报、经济带动作用微乎其微。强制改造地形的方式也会导致的山地景观、生态系统的破坏, 并且违背山地城市的营建规律最终导致种种城市病和环境问题。

五、城镇更新模式的概念及优势

从城市周边更大的区域看, 部分邻近小城镇可建设用地的存量充足, 且地价较低。镇区拥有一定规模的人口和相应的配套设施, 为实现“城镇空间”向“城市空间”的转变打下了基础, 为大学城初期的建设节省了资金。只需要在原有的配套设施基础上相对更新扩大其规模, 就可以实现大学城的使用与建设并举进行, 形成经济上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 建设邻近小城镇与中心城区的快速化联系走廊, 强化未来大学城与中心城区的联系, 使得组团与组团之间点与点的关系, 通过交通线联系成为一个整体面——城市 (或区域城乡一体化) 。大学城也最终通过城镇更新的方式作为城市的以高等教育和科研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组团在中心组团的辐射下逐渐形成。

此处“城镇更新模式”是一种在充分考虑可行性、经济性、可持续性等因素的前提下, 从区域角度出发, 为满足某个或某几个城市功能 (为满足自身发展新的需要) 在较短的时间内积聚于物质空间之上, 而选择将该城市功能集中安排于临近中心城市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城镇, 以原有城镇资源为基础, 强化中心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交通联系, 有计划的实现城镇空间向城市空间转变的区域城镇发展模式。

六、实例解析——重庆市万州区高教园区建设

(一) 现状概况

万州区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 四川盆地的东部, 三峡库区的腹心, 是个典型的山地城市。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修编将万州定位为重庆市第二大城市 (见图1) , 三峡库区的经济中心与开放门户, 成渝经济区及西三角东部综合交通枢纽, 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区域地位的提高, 城市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日益显现。

(二) 万州区走“城镇更新模式”发展的必然性

03版万州总规对空间承载力作出如下判断:“万州地处深丘低山区, 地貌破碎, 地形坡度大, 缺乏大面积的平坦土地, 用地条件较差, 且土地的可利用率较低, 规划用地中的可建用地系数约在70~75%之间” (见图2) 。并指出“中心城区用地比较紧缺, 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 中心城区向外扩展必然面临着地形的限制。因此, 万州必然会从外延空间的开发利用的扩展方式向从区域角度出发的可持续性的“城镇更新模式”转变。

(三) 城镇更新模式的运作要素

1. 依托邻近用地条件较好的小城镇

万州区政府将高教园的选址着眼整个万州地区, 将高教园区建设依托于邻近与万州城区的九池乡乡镇所在地 (见图3) 。从空间垂直投影看, 九池乡紧邻万州中心城区, 但九池乡海拔位于高于中心城区约220m的台地上 (见图4) , 巨大的高差导致其发展上相对独立, 其城镇已初具规模, 通过盘山公路与万州城区联系, 其可建设用地相对集中, 镇区有一定规模的人口和相应的配套设施 (见图5) , 为高教园区的建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也为引导部分城区人口向山上疏散做了准备。

2. 制定合理的分期建设计划

规划时根据规划区的特点, 结合镇区位置及地形等因素将规划区分成两大部分, 由于规划区的东部相对距离主城更近且以居住功能为主, 也是吸纳主城人口的主要区域, 因此在原有镇区的基础上统筹整个规划区, 先行开发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的东片区 (见图6) , 逐渐吸纳人口提升组团人气。待西片区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后, 才对以高等教育为主体的西片区开发建设, 引导相关高等院校入驻 (见图7) 。

这种有计划的城市化提高了这项引导市民上山居住生活的城市开发运动的成功率, 降低了其建设成本, 东片区土地出让、税收等经济收益可以用于二期的西片区的开发建设, 实现了经济上的良性循环。

3. 打造良好的交通廊道

“城镇更新模式”重要一环是强化交通联系, 以此来串连区域各城市功能组团, 强化地区的不同产业、城市功能之间的资源的集聚效应和产业链效应。规划区位于海拔较高台地上, 现状依靠仅有的盘山公路与中心城区组团联, 规划从区域交通体系角度出发, 形成组团对外多方向多出口 (见图8) , 既满足了抗震救灾的工作需要, 也使规划区融入整个区域。

七、结语

山地城市形态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他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的空间物化表象, 也是城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的综合反映, 存在着自身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当大学城落于山地城市形态时, 在山地城市营建规律的前提下, 考虑可持续性、经济性、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其成功率, 笔者认为城镇更新模式是我国西部部分山地城市大学城构建的优选。同时, 其不仅仅适用于山地大学城的建设, 对受用地条件局限的有某个城市功能集聚要求的山地城市也具有普遍参照意义。此处仅为笔者参与实践项目的一些分析感悟, 以期能够为山地城市大学城构建提供一定参考。

摘要:文章从大学城的概念及形成方式出发对我国现阶段的大学城做了界定, 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认识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本质。阐述当此种建设开发模式运作于山地城市形态下的难点, 提出“城镇更新型”模式, 并以重庆市万州区高教园区为例解析其主要的要素和可行性。

关键词:山地大学城,外延空间,城镇更新

参考文献

[1]卢进, 段波.国内"大学城"规划建设的战略调整[J].规划师, 2005 (1) :84-88.

[2]黄光宇.山地城市学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60-90.

[3]邵祁峰, 朱喜钢.山地城市"城镇更新型"城市组团模式研究——以江西德兴市为例[J].河南科学, 2009 (8) :128-132.

城镇更新 第4篇

关键词:GPS控制,地籍测量,选点,布网原则,作业方式,注意事项,优化处理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而基础控制在整个地籍测量中起着先决性的作用。随着近年来科技的进步及新仪器设备的更新, 测量手段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GPS定位技术以其精度高、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控制测量中, 本文就GPS控制测量在城镇地籍更新调查中建立城镇基础控制网的方法进行探讨。

1 GPS控制选点和布网原则

根据《全球定位系统 (G P S) 测量规范》要求和城镇控制网的特点, 为满足城镇地籍更新调查的需要及精度的要求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在所提供现势性比较好的1:5000或1:10000地形图上设计点位, 然后实地踏勘选点, 其设计、实地选点及布网的依据和原则为:

(1) 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定, 易于长期保存, 并应有利于安全作业及方便使用。

(2) 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 视野应开阔, 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

(3) 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200米以上, 远离高压输电线50米以外, 同时, 附近不应有强烈散射卫星信号的物体 (如大型建筑物、大面积水域等) 。

(4) 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

(5) 点位应选在交通便利, 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的地方。

(6) 应充分利用符合上述要求的原有控制点及水准点

2 作业方式的确定及野外作业注意事项

根据使用接收机的台数、作业的方式、

测区最新星历预报、选点点位环境图等。确定观测方式 (静态或动态) 、有效观测卫星数 (不得少于4颗) 、卫星高度角 (≥15°) 、数据采集时间间隔、时段长度及PDOP值 (<6) 、选定观测时间等基本情况, 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 研究所要观测点的最佳时间段, 择优布设GPS野外观测网及工作调度表, 合理安排野外作业。

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及遇到的问题, 大致有几点野外作业注意事项, 进行了归纳如下:

(1) 、作业前应检查电池电量、接收机内存或磁盘容量是否充足。

(2) 、天线基座应严格对中置平, 其对中误差不应大于3mm, 天线高测前、测后各量取一次, 较差应≤3mm, 取中数使用。

(3) 、接收机在观测期间应防止震动、移动, 防止人和物体靠近天线。

(4) 、测量手簿按作业程序现场认真逐项填写, 要清晰、整洁, 不允许事后补记或追记。

(5) 、接收机在观测期间, 不在旁边使用对讲机、手机;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 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

(6) 、观测中应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 数据记录正确, 每日观测结束后, 应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软盘上, 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接收机内存数据文件在卸到外存介质时, 不得进行任何剔除或删改, 不得调用任何对数据实施重新加工组合的操作指令。

3 数据处理

平差处理时, 根据采集数据解得合格固定解, 不合格的要人工干预, 但必须保证基线成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检核同步环和异步环是否符合规范。在各基线处理合格后, 要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 在三维无约束平差中主要是评定GPS网内符合精度, 然后加入已知点坐标, 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求出各点平面坐标和精度评定。在做高精度网时, GPS高程一般不作要求, 通常采用几何水准等级测量来实现。对于已知点尽量多的联测, 因已知点成果精度对GPS网精度有较大影响, 特别是发现二维网平差结果不理想时, 可适当调整已知点, 仔细分析找出质量差的点, 优化成果。

4 GPS网可靠性与精度分析

为了提高GPS控制在城镇地籍中的可靠性及精度要求, 保证GPS控制在城镇基础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优点,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其精度要求:

(1) 、增加观测时段数。在布设GPS控制网时, 适当增加观测时段数可有效增加独立基线, 同时会增加重复基线、同步观测环、异步观测环等多余的检核条件及计算依据, 可以有效提高选择高精度基线的机会,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删除精度较差基线不参于平差, 可大大提高GPS网的可靠性及相关精度。

(2) 、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 可确保GPS网的可靠性。一是通过同一测站多次观测, 可有效发现架设仪器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等人为原因而造成GPS网精度降低;另一方面, 重复设站次数的增加也意味着观测时段数的增加。

(3) 、保证每个测站至少与3条以上的独立基线相连。在布设GPS控制网时, 与该点所连接的基线数有关, 点上连接的基线数越多, 网的可靠性越高。

(4) 、适当延长观测时间。可有效提高基线的质量, 同时可有效的剔除影响基线质量的历元数据, 提高GPS网可靠性与精度。

5 结语

城镇更新 第5篇

2014年8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正式发布《江苏省城镇地价动态监测与基准地价更新技术规范 (2014年版) 》, 明确了建立县 (市) 级城镇地价动态监测与基准地价更新系统, 系统能辅助县 (市) 级作业单位定期进行数据建库、内业处理、地价测算、地价更新、成果管理等。

文章从系统功能需求、系统架构设计、系统实现等方面介绍了江苏县 (市) 级城镇地价动态监测与基准地价更新系统的实现。

1 系统主要功能

江苏县 (市) 级城镇地价动态监测与基准地价更新系统, 能辅助进行监测区设立及监测范围确定、地价区段划分与调整、地价监测点、标准宗地、市场交易样点及其它地价信息的调查和整理, 实现图数一体化的地价信息录入、查询、更新等, 辅助进行地价监测点地价评估及地价监测指标测算, 建立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体系, 通过以上步骤, 建立全省统一的城镇地价动态监测与基准地价更新数据库[1]。

2 系统架构设计

江苏县 (市) 级城镇地价动态监测与基准地价更新系统由客户层、应用逻辑层和数据层构成。表现层通过可视化的用户界面输出信息和收集数据, 是系统提供给用户的直接接口;业务应用层是实际业务规则的执行部分, 负责处理客户端发出的各种数据请求, 如地价测算、成果上报等;数据层是调查数据、空间数据、成果数据等的存储仓库。

系统采用C/S (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 进行开发, 使用Visual Studio 2013+Arc GIS 10.2 Engine+DXperience Win Forms v14的开发组合。

数据库采用ORACLE平台, 空间数据引擎使用ESRI的Arc SDE来实现空间数据的集中管理。

3 系统实现

3.1 数据建库

江苏县 (市) 级城镇地价动态监测与基准地价更新系统的业务涉及数据, 从结构上分为属性数据、空间数据、非结构化数据[2]。

(1) 属性数据包括:地价区段调查登记表、地价监测点登记表、地价监测点调查表、房屋交易样点调查表、土地交易样点调查表、城市分用途地价指数表、地价指数表、城市综合地价指数表、商服用地地价监测点比准租金/比准售价调查表、地价监测点评估技术要点表、地价监测点日常维护工作日志表等。

(2) 空间数据包括:工商住用地地价监测点分布表、工商住用地地价区段分布表、工商住用地地价区段基准地价表、工商住用地土地级别基准地价表、工商住用地标定地价分布表、交易样点调查表。

(3) 非结构化数据包括:地价监测点现状照片、宗地图扫描件等, 采用JPG格式的图片文件存储。

如上数据表单作为业务实施的一部分, 是需要每年定期上报的, 而且数据结构可能会发生更新。所以本系统考虑到数据表单的规范、数据的有效性, 设计了数据自动建库模块。

自动建库模块, 可以一键式创建上报数据空库。上报数据空库的结构按照上级数据规范建设、适应市级、省级核查系统的成果核查、数据汇总等要求。

自动建库模块将上报数据的表结构、字段结构、大小、类型等以XML文件存储, 便于结构更新。当上级部门调整上报数据表结构时, 系统可采用自动更新或者下载XML文件, 完成建库模块创建表结构的更新。

上报数据的数据表单, 部分可以由业务人员填写或导入, 例如区段调查表、监测点调查表;部分由系统自动计算生成, 例如地价指数表等;部分由业务人员验证、更新后, 由系统辅助生成, 例如级别基准地价等。所有新增的数据, 系统都将进行检查、验证后入库。

系统提供输出Access、GDB格式的Geo Database, 可以保证部分需求的数据交换;系统提供接口开发, 可以对数据表单进行二次调用、封装提取等。

3.2 数据库连接

系统的完整数据集应包括地图数据、业务数据、参数数据、日志数据、用户权限数据等, 系统对上述数据的连接采用OLEDB连接方式。根据目标用户连接不同的数据集。

3.3 界面实现

DXperience Win Forms v14中用户界面控件套包, 它提供的框架简洁易用、分类清晰, 可以跨平台跨设备方式供用户操作。我们利用Dxperience14强大的交互组合特性, 分成“成果模式”、“工作模式”集成了系统各功能模块。

成果模式以浏览为主线, 规范并约束系统的操作边界。综合浏览历年地价数据、图件;差别浏览相邻年间数据变化的原因、情况;细微浏览具体计算的参数、过程等。它适用于成果的存档、汇报、上报、发布等。功能设计偏重于数据的安全性、数据的规范性。

工作模式以作业为主线, 从创建空白标准库, 到录入或导入调查数据, 再到自动计算、集成计算或验证计算, 形成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体系。功能设计偏重于辅助制图与数据的计算。

3.4 功能实现

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迅速发展, 有归结于硬件的迅猛发展, 有归结于操作系统的精致设计, 确实移动设备的应用给电脑端应用催生积极的变化, 微软的WIN7, 8平台也更倾向于一键式、跨设备。我们此次采用微软最新的Visual Studio 2013平台去开发。我们在设计实现上精细了各个功能模块, 在业务人员真正应用操作上减化了流程步骤, 使功能更清晰、操作更傻瓜。从标准空库的创建、数据的导入、区段地价计算、监测点地价计算、地价指数计算、制图等都采用一键式操作。

在地块、监测点增设、编辑、灭失过程中, 利用Arc Engine 10.2最新的历史事务特性, 把有效日期属性作为标记, 有利于图斑的历史回溯。结合文字说明、照片可以放大对地图的操作, 利用属性库存储增删改事件, 将横向存储的数据记录立体起来。

4 结束语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发布的“江苏省城镇地价动态监测与基准地价更新技术规范”于2014年8月正式开始实施, 此次规范修订, 规范了城镇地价动态监测与基准地价更新系统的建设内容, 明确了“一库三系统”的建设, 一库服务于三系统, 三系统各挥所长, 进一步提升了地价动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文章详细介绍了县 (市) 级城镇地价动态监测与基准地价更新系统的实现, 在实现规范明确设计的功能外, 利用市面最新的开发平台, 优化了系统的框架设计, 简化了数据建库过程, 突出一键式功能操作, 使系统能更好的服务于作业单位。

参考文献

[1]江苏国土资源.我省进一步规范城镇地价动态监测与更新技术.htt p://www.jsmlr.gov.cn/xwzx/xwbb/2014/08/2616092249454.html, 201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城镇更新】相关文章:

GPS控制测量在城镇地籍更新调查中的应用09-12

更新复壮05-13

更新能力06-19

更新评价06-21

程序更新07-02

信息更新07-04

更新开发07-08

软件更新07-12

景观更新07-15

更新数据07-16

上一篇:全局约束下一篇:档案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