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范文

2024-06-28

同一时间范文(精选8篇)

同一时间 第1篇

原标题:同样一天, 鸟比海龟过得慢

动物的时间感知取决于生活节奏

科技日报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 最近, 一个由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小组发现, 动物对时间的感知能力与它们的生活节奏相关。相关论文发表在《动物行为学》杂志上。该研究显示, 鸟类等小体形动物新陈代谢更快, 单位时间里能感知更多的信息, 因此它们所体验的时间变化就比大海龟等大型动物更慢, 因大型动物的新陈代谢速度更慢。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自然科学院副教授安德鲁·杰克森说:“时间感知是一个尚未深入研究的领域。对这种时间感知, 动物们有各自不同的体验, 这里仍有很大探索空间。我们开始了解, 整个世界中有些特殊信息只有某些动物才能感知到, 它们所感知的世界可能与人类的认知完全不同———这种想法令人着迷。”

不同动物所感知的时间快慢是不同的。与人眼相比, 苍蝇的眼睛能分辨出物体在更短时间内的运动, 它们躲避被报纸卷进去就像电影《黑客帝国》里男主角尼奥在“子弹时间”避开子弹那样, 全靠更精微的观察能力。与此相对, 有一种虎甲虫能跑得比眼睛看到的更快, 它一跑起来就成了瞎子, 不得不经常停下来重新确定猎物在哪。而那些参加不同体育项目的运动员在目视追踪运动球体时, 眼睛分辨能力也有所增强。

“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动物时间感知的重要性。那些能迅速运动的动物, 如掠食动物和它们的猎物, 在它们一生期间, 感知极小时间尺度的能力或许是不同的。”论文第一作者、该校自然科学院博士生凯文·希利说, 不同动物对时间的感知能力也不同, 因而看到的现象也不同。那些更灵巧的动物能以更高的分辨率来感知时间, 这可以用“临界闪烁融合频率”来说明。

和你用同一个时间情感美文 第2篇

那时候你来机场接我,随口跟我说要把手表的时间调回北京时间,不能再用美国时间了。我随口答道:“我的手表一直是北京时间啊,没有调过。”你诧异地看着我,觉得这样会给工作带来不便。我解释道:“还好,手机调了美国时间,工作的时候看手机就好了。平常就看手表,才能知道你在做什么,好像我和你的距离并不是那么遥远。”最后,我脱口说了一句:“我喜欢和你用同一个时间。”

我不知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的想法,但我只是想告诉你我对你的感情,我对你的想念。虽然这只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是你能听出我这句话当中的情意吗?无论我们隔着多么遥远的距离,我都在想着你。

从那次开始,我出差的时候不会根据当地时间调整手表的时间,工作得累了就停下来看看手表上的指针,想象着你应该刚起床、在上班、在吃饭、在逛街……让我觉得我不过是在离你不远的地方工作,没有远离你的生活。

同一时间 第3篇

1 文献综述

从以往的研究看, 对美国国情咨文的研究有从词汇的角度分析的, 比如:沈继荣的《美国国情咨文中词汇的批评性分析》和邱杰颖《中国政府报告与美国国情咨文词串对比研究》;还有从语篇角度分析的, 比如:王文军的《系统功能关照下的美国国情咨文语篇分析》;也有从同一理论角度研究的, 比如:苏慧的《奥巴马2012年国情咨文演讲同一性分析》。这篇论文的不同之处在于选取的语料比较新, 是奥巴马2014年发表的国情咨文。另外, 在从内容同一的同情认同这一角度进行分析时, 苏慧选取的是“共同的价值观”这一方面, 该文选取的是:满足民众需求, 展现共同的价值观, 激发相同的情感状态和展示高尚的品德四个方面。

2 同一理论概述

现代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是新修辞学的开创者, 他的同一理论是对古典修辞学定义的延伸, 大大拓展了修辞分析的范围。同一来源于“实质”这一概念, 自我是由各种实质或特性构成, 包括物质、职业、行为、朋友、信念和价值观等等。当我们与他人享有某些共同特质时我们就取得了与他人的同一。伯克在《动机语法》中说过, “你只有跟另外一个人说同样的话, 做同样的手势, 具有同样的声调和语序, 使用同样的意念、态度和观点, 只有把你的方式和他的‘同一’起来, 你才会使他接受劝说” (Burke, 1969) 。

根据伯克的观点, 同一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同一和形式同一。其中, 内容同一主要有三个基本方面, 即同情认同 (identification by sympathy) , 对立认同 (identification by antithesis) 和误同认同 (identification by inaccuracy) 。

同情认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情感。伯克认为这种同一最接近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劝说中的情感诉求。比如, 奥巴马在开学第一天的演讲中, 讲述了他自己小时候艰难求学的经历, 以期找到与学生的共同之处, 从而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努力学习。

对立认同是一种通过分裂而达成凝聚的最迫切的形式。对立的实体由于有共同的敌人而彼此认同。两者共同的敌人可能是人, 可能是物, 也可能是人们共同的生存环境。比如:空气净化器公司与消费者本是利益的对立面, 但是, 考虑到环境污染的现状, 消费者便会认同其广告, 从而购买其产品。

误同认同是由错误的认知引起的, 它最有影响力, 但最不容易被人觉察。误同认同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比如:一些洗发水的广告使用精致的画面展现用过此种洗发水后头发无比顺滑的效果, 这让顾客不知不觉地与广告中的意象同一起来, 认为自己用过后也能有此效果。

1967年, Burke在题为《修辞学, 新与旧》的一次学术演讲中, 清楚地阐述了同一在新修辞学中的位置: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旧与新间的区别, 我将归纳为:旧修辞学的关键词是“劝说”, 强调“有意”的设计;新修辞学的关键词是“同一”, 其中包括部分的“无意识的”因素。同一不等同于劝说。劝说是演讲的目的, 而同一“是一群人通过使用修辞法对自己和对他人起作用以期促进社会团结的方法” (胡曙中, 1999) 。“一个演讲者是通过使用文体同一的各种方法来劝说听众的” (胡曙中, 1999) 。

用伯克的同一修辞对公共演讲语篇进行分析, 对我们更好地解读这些语篇具有重要意义。

3 美国国情咨文的同一修辞分析

美国国情咨文是总统获取民众支持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解读它, 该文以同一理论为基础, 从内容同一这一方面对其语言的技巧性和策略性进行分析。这一部分从内容同一的三个角度—同情认同、对立认同和误同认同进行阐述。

3.1 同情认同

总统和民众的共同情感往往能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在国情咨文中, 总统经常通过影响民众的情感来影响他们的判断。这一部分从同情认同的四个方面来分析这篇国情咨文是如何寻求认同的, 分别是满足民众需求, 展现共同的价值观, 激发相同的情感状态和展示高尚的品德。

3.1.1 满足民众的需求

民之所需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着民众的生活质量, 也直接民众对总统的满意度。因此, 美国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常常表示要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 表现出急民之所急的态度来寻求认同。

例1:Let’s work together to close those loopholes, end those incentives to ship jobs overseas, and lower tax rates for businesses that create jobs right here at home.

例1中, 总统号召共同努力, 停止鼓励把就业机会转移到海外, 减少在国内创造就业机会的公司的税率。这些措施会增加国内就业机会, 满足失业民众的就业需求。政府努力满足人民的需求, 让人民体会到政府的关心, 以此寻求民众的认可和支持。

3.1.2 展现共同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 (包括人、事、物) 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当有共同的价值观时, 交流双方才更容易认同彼此。对总统来说, 如果他想得到民众的支持, 就必须了解人民的价值观。在这篇国情咨文中, 奥巴马通过分享共同的价值观, 寻求听众的认同。

例2:What I believe unites the people of this nation—regardless of race or region or party, young or old, rich or poor—is the simple, profound belief in opportunity for all—the notion that if you work hard and take responsibility, you can get ahead in America.

“美国梦”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它是美国人民内心的坚定信念。奥巴马再一次陈述了这一价值观, 很容易在民众中引起共鸣, 赢得人民的认可。

3.1.3 激发相同的情感状态

情感是所有人都有的。我们很容易被他人的带有情感的话所打动。情感的激发是达成同一的一个关键因素。美国国情咨文常常通过激起民众的情感, 诸如快乐、生气、自豪等, 从而影响民众的判断。

例3:Tonight, this chamber speaks with one voice to the people we represent:It is you, our citizens, who make the state of our union strong.

例3中, 奥巴马把美国今天的强大归功于美国人民, 这无疑会激起民众的自豪感, 使民众感受到总统对其贡献的认可。这种自豪感会激励民众按照政府的政策方针继续努力。

3.1.4 展示高尚的品德。

品德认同是指人们对他人道德品格的肯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往往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和认可。在一次演讲中, 如果听众不认同演讲者的品德, 那么, 再好的观点也可能不会得到认可。

例如, 在这篇咨文中, 奥巴马讲述了其夫人为降低儿童肥胖率而做出的努力。展现了米歇尔热心于慈善事业, 善良、博爱的好品质。民众会认为, 总统夫人能投身慈善离不开总统的支持, 那么, 总统必然也有这些好品质。这样一来, 奥巴马就争取到民众对其品质和其夫人品质的认可, 进而有助于赢得民众对其施政政策的认可。

3.2 对立认同

对立认同也是为寻求凝聚力, 但不是通过同情, 而是通过陈述对国家和人民不利的问题, 确立共同的敌人而产生的凝聚。当面对共同的敌人时, 人们往往会团结起来, 共同迎敌。在此咨文中, 奥巴马陈述了美国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来号召民众和他一起努力来解决问题。

例4:Today, after four years of economic growth, corporate profits and stock prices have rarely been higher, and those at the top have never done better.But average wages have barely budged.Inequality has deepened.Upward mobility has stalled.The cold, hard fact is that even in the midst of recovery, too many Americans are working more than ever just to get by, let alone to get ahead.And too many still aren’t working at all.So our job is to reverse these trends.

在这个例子中, 奥巴马列举了美国正面临的一些难题, 提到了民众迫切关注的就业和贫富差距问题, 并表明决心, 要扭转这一趋势。这无疑能号召起广大普通民众, 和他一起努力, 共同应对不劳而获的富人和就业难的社会环境。

3.3 误同认同

在国情咨文中, 总统除了对过去的成就进行阐述外, 还会描绘一幅美好未来的蓝图, 使民众相信他们可以大有作为。对于未完成的事, 总统会表达他继续努力解决问题的决心, 使民众相信问题定能解决。而且, 总统还会强调他是美国大家庭的一员, 运用第一人称复数和称赞的话语以缩短演讲者和受众的距离, 在不知不觉中达成同一。

例5:And we will continue to work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usher in the future the Syrian people deserve—a future free of dictatorship, terror and fear.

例6:And we will continue to focus on the Asia Pacific, where we support our allies, shape a future of greater security and prosperity, and extend a hand to those devastated by disaster.

在这两个例子中, 奥巴马表态要完成未竟的任务, 至于以后能不能完成, 我们不得而知。但是, 他这种决心会使民众忽略事情尚未完成的事实, 反而相信凭借奥巴马的决心, 任务可以完成, 从而形成对奥巴马的认同。

例7:But if we work together—if we summon what is best in us, the way Cory summoned what is best in him, with our feet planted firmly in today but our eyes cast toward tomorrow—I know it is within our reach.Believe it.

在例7中, “we”和”our”的使用拉近了民众与总统的距离。奥巴马号召, 如果“我们”共同努力, 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这些话容易使民众忽略个人的实际能力, 而相信大家共同努力就可以实现梦想, 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对奥巴马的认同。

4 结论

伯克的同一修辞是其新修辞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将该理论运用到具体语篇的分析中能为语篇分析提供新方法、新视角。

这篇论文运用同一修辞的内容同一理论对2014年美国国情咨文进行了分析, 探究奥巴马是如何运用这一修辞手段争取民众认同的。探究发现同一修辞贯穿始终, 同情认同、对立认同和误同认同相辅相成, 使演说更加具有说服力, 很好地达到了争取民众认同的效果。可见, 同一修辞在公共演说中对寻求听众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国情咨文[EB/OL].[2014-07-10].http://baike.baidu.com/view/55008.htm

[2]沈继荣.美国国情咨文中词汇的批评性分析[J].现代传播, 2012 (4) .

[3]邱杰颖.中国政府报告与美国国情咨文词串对比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

[4]王文军.系统功能关照下的美国国情咨文语篇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 2011.

[5]苏慧.奥巴马2012年国情咨文演讲同一性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 2011.

[6]Burke K.A Grammar of Motive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7]胡曙中.美国修辞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同一论略 第4篇

同一性问题, 即个体事物是否与自身同一、在什么意义上与自身同一, 作为一个古老的哲学难题, 近来有越说越混乱的危险。比如, 现代分析哲学就用不少事例论证同一不成立, 有学者甚至认为, 作为逻辑原则的同一律也不成立。如果逻辑原则都不成立, 论证个体事物自身的同一性就更是没有可能了。 本文将表明, 同一性问题可以获得某种明确的结论。

二利用同一律论证事物的同一性

不妨从最简单的逻辑学命题开始。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或:

这个公式作为思维原则表示一个观念是它自身。要使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字有意义, 就要承认任意一个观念都是它自身, 即承认“A是A”。[1]415又由于静态的观念在时空之外, 不会变化, 因而一个观念如果是它, 就永远是它, 就可以使用“= ”, 表示一个观念与自身绝对同一。由此可见: 同一律一方面是逻辑世界绝对需要的, 另一方面, 同一在静态的观念世界也很容易实现。所以, 作为思维原则的同一律被普遍接受。

少数标新立异的学者的惊世骇俗的议论并不能动摇同一律。说1 = 1不成立, [2]或者一般而言, 说A = A不成立, 这明显是把观念和表达观念的符号甚至符号的样型和凭借混淆的结果。“1”或者“A” 作为符号, 是物理的东西。它们作为符号, 借用金岳霖的说法, 又有样型 ( type) 和凭借 ( token) 的不同。[1]805 - 806就样型说, “1”或“A”就一个; 就凭借说, 我们凭借多少, 它就有多少。任何一个符号的凭借, 从道理上说都可以是无限的。就凭借说, 本文就用了多个“1”。就凭借说, “1 = 1”中的两个“1”彼此不同。就符号的样型看, “1”或“A”就一个, 1 = 1或A = A成立。就“1”或“A”这样的样型表达的观念说, 也是一个, A = A成立。同一律是用作为样型的符号表示一个观念是它自身。而且同一律是不能反驳的。因为说“= ”两边的“1”不同, 其实就肯定了左边的“1”是左边的“1”、右边的“1”是右边的“1”, 即承认了同一律。

承认了作为思维原则的同一律并不意味着个体事物与自身的同一也解决了。因为静态的观念在时空之外, 现实的个体事物在时空之中。时空中的个体事物, 严格说来, 它们都会随时空的改变而变化。 昨天的我不同于今天的我,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等等, 就是对时空中的事物的变异性的形象描述。即使像有的学者那样, 把河流分成河段, 把河与水分开, 也不能避开时空, 不能使事物不变化。所以, 如果把个体事物的时空特点等变的因素考虑在内, 而同一又是数学意义上的“= ”, 个体事物与自身就是不同一的。所有事物都一样, 不独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这是常识或者应当成为常识。但随时空而变的个体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事物没有任何程度的稳定性, 我们不仅什么都不知道, 而且不能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人活在地球上, 这个事实表明, 个体、类都有某种程度的稳定性, 与人相关的外物也有某种程度的统一性。这同样是常识。问题只是如何言说时空中的个体事物在变化中有稳定, 或稳定中有变化。不妨借用同一律。这里用A表示现实的个别事物, 它的存在或持续存在, 就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公式中的t、s分别表示时间空间。这自然是一个极粗略的公式。具体事物变化万千。有些事物可能在极长时间内只有微小的空间变化, 有些事物可能在瞬时产生很大的空间变化, 如此等等。公式不能准确描述这些特殊情况。但从基本方面说, 处于时空中的事物的不同首先就是时空的不同。所以, ( 2) 虽粗略, 也还是可以用的。利用 ( 2) 可以把问题更简洁的表述如下: 说一个事物比如A与自身是否同一, 就是问As1t1与As2t2, As2t2与As3t3是否相同或相等。

符号显示, ( 2) 中的各项从严格的意义说, 它们彼此不同。与 ( 1) 对比, 就能获得直观而清晰的印象。不同的符号表达了A事物处于不同的时空之中。无论学者们怎样努力, 制定怎样具体的标准或根据, 都不能使不同的各项变得彼此相同, 除非消除事物的时空特性。尽管 ( 2) 中的各项是不同的, 但人的思维可以在不同之中发现同。就符号的样型看, 各项中的A完全一样; 符号表达的观念是A事物出现于不同的时地之中。也就是说, ( 2) 中各项的不同只是时间t和地点s的不同, 事物A是相同的, 是一。十年前的喜马拉雅山不同于现在的喜马拉雅山, 主要是时间的不同, 山是同一座山。把书桌上的《形而上学》放到书架上, 《形而上学》的明显变化就是空间位置不同了。昨天的我不同于今天的我, 则可能既有时间的不同, 也有空间的不同。但我本身是一。总之, 常识所理解的事物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一般只是时间空间的变化, 事物本身是稳定的或统一的。如果在思维中直接将 ( 2) 中的时空因素抽象掉, ( 2) 就成为 ( 1) 了。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命题就简化为逻辑学的同一律了。

复杂的哲学难题是否真有如此简单的解决方案? 对于 ( 2) , 可能的反驳意见有两条。第一, ( 2) 尽管有时与日常经验大致吻合, 但严格说来, 与现实中的个别事物并不吻合。现实中的个体事物都会随时地的不同而发生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变化。也就是时空的变化引起A事物性质上的变化。性质上的变化有大小等程度上的差异。但变是绝对的。这也是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但 ( 2) 恰恰把A本身的变化这个因素抽掉了。所以, ( 2) 是不正确的。 因而现实中的个别事物与自身是否同一、如何同一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第二, 把 ( 2) 视为A事物处于不同时空中的表示, 其实已经预先承认了同一, 而同一恰恰是要说明的。

先看第二种意见。这种意见大体是说本文的方案有循环的嫌疑。循环定义, 一般说来, 是没有意义的。但也不能认为所有循环定义都是坏的。无论逻辑学数学、还是经验科学中都不乏循环或类循环定义的例子。不少循环定义已为公众接受。如果我们不分青红皂白, 把所有循环或类循环的定义全部消灭掉, 那就会对我们理解许多概念造成极大的麻烦。 以 ( 2) 而言, 我们规定它是A事物处于不同时空中的表示, 这个表示是需要同一的。但我到现在还没有发现不需要同一性支持的同一性的定义。因为要使说的话, 写的字有意义, 同一律就是不能少的。前文说过, 对同一的否认也要以同一为前提。要对同一进行解释、说明或者定义, 自然少不了同一。这一方面表明: 不以同一为根据的同一性定义是没有的; 另一方面也表明: 同一是无法否认的。我们需要做、 能够做的工作是正确理解它。通过 ( 2) , 我们对一个事物与自身是否同一、如何同一有了更清晰的理解。所以, ( 2) 并非没有意义。

再看第一种可能的反驳意见。本文肯定它是正确的。因为 ( 2) 的确没有描述A事物的变化。现在考虑A随时地而变这个因素, ( 2) 可以改写成:

现在问一个事物A与自身是否同一, 就是问比如说A1s1t1与A2s2t2, A2s2t2与A3s3t3是否相同或相等。和 ( 2) 相比, ( 3) 中各项之间的不同点明显增多了, 不仅时地不同了, 事物A本身也随时地的不同而出现了变化。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不仅因为河和人是历时空的, 河和人还随时空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但人的思维仍然能在异中发现同。比如, ( 3) 中的各项仍然是A出现在不同时间地点。不同时空中的A虽有不同, 但同还是主要的。比如, “昨天的我不同于今天的我”, 其实已经假定了今天的我由昨天的我流变而来, 假定了不同时间中的我有其稳定性或统一性, 假定了我与他人是相区别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更是明明白白肯定了在时空中流淌的河是“同一”的。当时地变化不大, A本身的变化又相对小的时候, ( 3) 中各项之间的差异在日常经验中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 3) 就在思维中被简化为 ( 2) 了, A事物与自身的同一就没有困难地获得了人的经验上的认同。当时地变化大, A本身的变化也大时, 认同A事物与自身的同一就可能出现经验上的困难。分析的形而上学所设想的一些事例, 大体就是这种困难的体现。但从理论上看, 我们完全可以把所有个别事物因时地的不同而造成的性质上的变化抽象掉, 因而可以说, 一个事物是它自身。 比如, 在作者居住的校园北面奔腾东去的长江就是百年前的长江; 正在民族复兴之路上奋勇前进的中华民族就是几千年前的那个民族; 如此等等。要详细分析某些具体事物在时空的流转中如何是它自身可能涉及一些非常复杂的细节, 但从理论上看, 就是抽象掉事物的时空条件以及随时空而产生的事物本身的变化, 就是在思维中把 ( 3) 简化为 ( 2) , 从而简化为 ( 1) 。而且这种思维的抽象在正常情况下与人的日常经验是大体吻合的。而不作这种抽象所造成的经验上的困难, 或者人的生存危机则是难以想象的。

这里不妨说说分析的形而上学所设想的一些同一性的反例, 如提修斯的船 ( the ship of Theseus) 、熔合 ( fusion) 人或者全脑移植人等等。[3]这些假想的反例, 本文认为, 它们并没有在理论上对同一性构成威胁。第一, 同一是就一个事物而说的, 两个或者多个事物之间就没有是否同一的问题。第二, 说一个事物与自身同一, 是以这个事物没有发生质变、没有变成他物为前提的。如果发生了质变, 就不能引用同一这个概念了。第三, 一个现实的事物与假想的或者可能的事物也没有是否同一的问题。这些观点对于论说同一问题而言, 是必须认同的。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这些基本点并没有被认同。比如船, 对一条船进行简单维修是一件事。按照原船的规格造出新船是另一件事。即使新造或者仿造的船与原船没有任何差异, 也仍然是不同的船, 是不同的个体, 因而就不能引用同一这个概念。至于一条船在维修前后是否具有同一性, 首先取决于维修是否使船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发生了质的变化, 那就没有是否同一的问题。船如果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 2) 或 ( 3) 就对之有效。船的同一与任何其他个体事物的同一并没有根本的不同。至于全脑移植人的同一则明显是伪问题。手术前是两个不同的个体, 不能引用同一概念。移植之后呢? 不知道。因为全脑移植手术是假想的, 全脑移植人还不是现实。追问一个不存在或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与某个人是否同一不是十分荒唐吗? 假定有人把《纯粹理性批判》的某些章节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某些章节合在一起装订成一册。然后问: 这个装订本与什么同一? 与《批判》同一, 还是与《原理》同一? 这样的问题有意义吗? 书犹如此, 人何以堪? 这里的分析表明, 全脑移植前后都不能引用同一这个概念, 因而所谓全脑移植人的同一问题就是百分百的伪问题。假想的熔合 ( fusion) 人同样不是现实, 所以, 熔合人的同一问题同样是伪问题。熔合人如果在未来真的现实了, 它的同一性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在熔合之前是两个不同的个体, 不能引用同一这个概念; 熔合成一个人之后, 根据 ( 2) 或 ( 3) 就能对之进行解释。可见, 分析的形而上学用来反驳同一的论据都是成问题的。船、全脑移植人、熔合人或任何其他作为同一性反例来讨论的事例, 除了混淆混乱之外, 可能具有的积极意义, 就是显示: 当一个事物本身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时, 认知主体认同该事物的同一可能出现经验上的困难。经验问题可以也应当作专门而深入的研究。但从道理上说, 经过严格定义的个体事物, 无论有多大变化, 在思维中抽象掉事物的时空特性, 就可以实现同一。

反对者可能继续说, 前文的论说包含了断定事物是否发生质变的标准。因为如果不能确定事物是否发生质变, 就不能引用公式 ( 3) 或 ( 2) , 是否同一就不能解决。但文章对断定事物质变的标准没有任何具体论说。

要求对断定事物质变的标准有具体论说, 按本文的理解, 其实就是要求进行经验研究, 给出判定任何具体事物在具体的条件下是否发生了质的变化的经验标准。根据这个标准, 任何人都能判断事物是否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的态度是, 经验研究是重要的。但本文只进行哲学的思考。只讨论在什么条件下, 事物与自身的同一是成立的, 不管这些条件事实上是否被满足。本文的结论是: 在个体事物没有发生质变的时候, 引用 ( 3) 或 ( 2) , 就可以说个体事物与自身同一。至于在特定条件下能否判定某些个体事物发生了质变是经验研究的问题, 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即使作为哲学的思考看, 前文的结论也是粗糙的。要更加精细地论说个体事物与自身同一, 其实还涉及认识问题。因为一个事物只有进入思维之中, 我们才能断定它是什么以及如何变化。所以, ( 2) ( 3) 就应分别改写成:

S代表认识者, R代表认识, 相应地, As1t1、As2t2、A1s1t1、A2s2t2、A3s3t3就是A事物在不同时地出现的或大或小的变化在思维中的呈现。很明显, ( 4) 比 ( 2) , ( 5) 比 ( 3) 涉及更多不同的方面, 因而要论证SRA1s1t1、SRA2s2t2、SRA3s3t3彼此相等或相同就是更加困难的事情。进一步说, ( 5) 明显没有把相异的方面全部呈现出来, 比如S没有时空, R也没有时空。而实际情况是: 认识者和认识都有时空性。可见, 如果从严格的意义上说, 要论说处于时空中的个体事物与自身同一是很麻烦的, 要面对非常多的不同点。 但从道理上说, ( 5) 完全可以简化为 ( 3) , ( 4) 完全可以简化为 ( 2) , 因而就都可以简化为 ( 1) 。将 ( 5) ( 4) 分别简化为 ( 3) ( 2) , 就是消掉SR。即使像上文说的, SR都有时空性, SR也仍然是可以消掉的。要消掉SR, 就要论证SR对处于时地中的A事物以及它随时地的不同而引起的变化没有实质性影响, 或者说, A以及它在不同时地中的变化, 完全可以客观的呈现在人的思维之中。也就是说, S的认识是与事物A以及它随时地的不同而呈现的变化是完全符合的。

认识与认识对象完全符合这个假定是否成立? 从本体论的角度说, 假定不成立。因为认识和对象是不同的, 不可能彼此完全符合。但从经验认识的角度说, 上述假定成立。按照可知论的观点, 人对客观事物比如A的认识, 至少从理论上可以认为, 一个人在不同时地可以获得同样的结果; 所有人在正常情况下, 也可以获得大体一致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就可以认为是大体符合认识对象的。这样的认识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由于指导人的行动获得成功而进一步证实它是与认识对象符合的。人类的发展历程或者科学文化发展史表明, 可知论的观点大体是正确的。也就是说, 不同的认识者S, 或者不同时地的某一认识者S都可以在思维中得到As1t1、As2t2、As3t3或者A1s1t1、A2s2t2、A3s3t3。举一具体事例, 就是本文的作者吧, 他的家人、亲朋、同事、师长、学生, 总之, 凡熟悉他的人, 在正常情况下, 在日常经验的意义上都会获得今天的他、昨天的他、前天的他、一个星期前的他、一个月前的他的认识, 或者说, 这些不同时地的他以及他的或大或小的变化都会在不同认识者的认识中呈现。这些呈现严格说来是不同的, 但不同点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忽略的。如果忽略不同认识者的不同认识上的差异, 不同的认识就是等同的或大体等同的。也就是说, 在这些众多的认识者S的认识R中, As1t1、As2t2、As3t3或者A1s1t1、A2s2t2、A3s3t3之间是相等的。 认识者的认识可以不对认识对象产生个别的、私的、 特殊的影响, 认识者的认识这个因素在思维中就可以忽略, SR就可以消掉, ( 5) 、 ( 4) 就可以分别简化为 ( 3) ( 2) , 因而就都可以简化为 ( 1) 。

前文的论说表明: 处于时空中的个别事物与自身的同一, 在任何情况下其实都是思维抽象的结果。 特定时空之中的个体事物, 随时空的不同会出现这种那种或大或小的变化, 不可能有绝对的或者数学的同一。绝对的同一只有处于时空之外的观念才有。哲学所说的个体事物与自身同一其实是在思维之中实现的。在思维中忽略事物的时地性, 事物就与自身同一了。形而上学的同一性问题就在原则上解决了。即, 从绝对的意义上说, 处于特定时空之中的个体事物不可能与自身同一。要同一, 至少时间要打住。但时间不会打住, 所以, 事物是变化的。但变化的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又有其稳定性。稳中有变, 变中有同的个体事物在思维中能实现与自身同一。当个体事物比较稳定即自身的变化不明显时, 思维排除的不同方面就少些, 因而更容易获得人的经验上的认同。当事物的变化比较大时, 要在思维中实现事物与自身同一, 思维就要排除更多的内容。 此时要认同同一就可能遇到经验上的困难。前文提到的分析的形而上学所设想的一些同一性的反例, 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这种困难的放大。还有, 认识也是有程度的。对个体事物的认识越正确, 个体事物的同一就越容易被认同。但这些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不是实质性的不同。所有个体事物与自身的同一在原则上都一样, 都是在思维中实现的, 都是思维抽象的结果。

三结论

前文的分析表明: 思维的每一步抽象, 从理论上说, 是有根据的; 从抽象的结果看, 从总体上说, 它与人的日常经验或者科学认识是大体吻合的。这就使得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命题始终或多或少保持着和客观现实中的个体事物的关联, 它能够大致解释个体事物的存在。因为个体事物的存在就是它的运动或变化过程, 它的运动或变化过程就是它的存在或持续存在。也就是说, 个体事物在历时空的变化中, 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是它自身。从基本粒子到宏观物体, 到宇观天体, 莫不如此。如果不用绝对或数学的眼光看, 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命题与现实中的个体事物是大体符合的。思维的抽象既有根据, 又大体符合科学事实或日常经验, 还能用来合理言说事物的存在, 因而事物与自身同一就是非常合理的形而上学命题。本文的分析还显示: 形而上学的同一命题与作为思维原则的同一律有某种关联。 当形而上学命题和现实中的个体事物失去直接关联时, 它就与逻辑学命题接近了。例如 ( 2) , 抽掉其中的时空因素, 就成了 ( 1) 。可见, 一方面, 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命题和逻辑学的同一律是不同的: 一言说的是时空中的个体事物, 一规范的是时空外的静态观念。另一方面, 两者又是有关联的: 同一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同一性命题的极简。形而上学命题和逻辑规律的这种关联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书中就有体现。亚里士多德在讨论形而上学的问题时奠定了逻辑学的某些原则。[4 - 5]

正确理解形而上学的同一命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 如果看不到事物与自身同一是思维抽象的结果, 或者认为事物本身就是绝对与自身同一的, 就会消除形而上学命题和逻辑学定律之间的差异。尤其糟糕的是, 这个看法与客观事物本身是完全不符合的, 无法解释现实中的个体事物的变化发展这样的事实。受到辩证法尖锐批判和坚决抵制的形而上学世界观就是这种观点的总代表。另一方面, 如果认为一切皆流, 任何事物与自身没有任何同一可言, 那么整个世界就是虚无, 逻辑学定律也失去了现实的根基, 我们也无法解释人在地球上世代繁衍并且创造了辉煌科学文化的事实。人在地球上世代繁衍, 能把不同的事物相互区别开来分别进行认识或利用, 明显是以人和人之外的事物有一定的稳定性或统一性为前提的, 也就是以事物与自身具有某种程度的同一为前提的。这是大道理, 更是常识。否认这样的常识, 不是愚蠢, 就是故作高深之语, 或者矫情撒娇。

摘要:绝对地说, 个体事物不可能与自身同一, 因为它要随时空的改变而变化。但随时而变的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又具有稳定性。且稳中有变、变中有同的个体能相对准确地呈现于思维之中。若在思维中将事物的时空差异以及性质上的变化等因素抽象掉, 就能实现事物与自身同一。同一是合理观念。没有它, 存在就不能有效言说。逻辑学的同一律可以视为形而上学的同一命题的极简。

关键词:同一,个体事物,变化,思维抽象

参考文献

[1]金岳霖.知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2]蒯因.语词和对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25.

[3]韩林合.分析的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92-118.

[4]周礼全.周礼全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304-305.

同一条河流 第5篇

邢丽在质监局上班, 来市政府大楼取文件时碰到了市长焦远, 他让邢丽下周一下午去他的办公室。

焦远是邢丽的表哥, 但是已经好些年不来往了。心结是焦远当市人事局长时, 她求他给在环卫局扫马路的丈夫岳大健调个单位被拒绝。

周一, 邢丽不情愿地来到市长办公室。焦远问:大健还在环卫局上班吗?她说:他没本事, 能去哪儿?焦远说:那年你找我, 有个副局长正在市里告我, 我压力正大。他让邢丽下周四送个简历来, 把岳大健调到市物价局去, 并强调抓紧时间办, 自己可能要调到别的市去了。

周四, 邢丽如约去送了简历, 还认真化了妆, 她知道小时候焦远对她很有好感。焦远很快在简历上批了字, 临走时, 他忽然问:小丽, 你的身份证能不能借我用几天?邢丽想也没想就送给了他。

几天后, 邢丽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 居然是焦远, 他让邢丽去一趟。邢丽告诉他物价局长把他们的关系告诉了药监局长, 领导现在对她特别热情。焦远把身份证还给了她, 轻描淡写地说原本想在省城买套房, 后来没买。

起身送她时, 焦远把一个手包塞给邢丽, 说是有个重要的东西, 让她先帮着保存下, 以后用的时候再去拿。

邢丽看着焦远略显苍白的脸, 意识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她把那个包放进自己挎包里, 冲着焦远点了点头。

邢丽的心一路都紧缩着。回到家她打开焦远的包, 看到里面空空的, 什么都没有, 又打开夹层, 看到里面有一封信。信是封着的, 她不便打开。

药监局的人都不理解, 那么漂亮的邢丽怎么会找个环卫工人。

岳大健高高的个子, 身板挺直, 远看像日本演员高仓健。别人介绍时, 邢丽一眼就喜欢上了, 那时也没想他会一辈子当环卫工。

岳大健的缺点是心里放不下事, 焦远存包的事, 邢丽没敢说。

第二天她又去物价局, 局长说已经给环卫局发了商调函, 环卫局回复同意后, 人事局才下调令。又说:有焦市长, 这些环节都没问题。

过了几天, 传出焦远要调到省会市当市长的消息, 算是提拔了。药监局长主动把邢丽叫到办公室, 表示在局里这么多年了, 下次调中层打算给她调成副科。

环卫局收到了商调函, 环卫大队的人就都知道了, 他们说岳大健找了个好老婆, 漂亮女人没有办不成的事。局里领导告诉他, 已给物价局回了函, 为了到那边好安排, 决定给他先改成干部身份。

下一周正式宣布了焦远调走的消息。焦远刚一走, 市里的干部们就到省会看他, 物价局长给药监局长打电话, 两个人准备一块儿去看, 想把邢丽也带上。邢丽说家里老人病了走不开。局长一副遗憾的样子。

焦远让他们先去古城会馆666雅间, 他散了会就赶过来。可是一直等到晚上十点, 焦远也没去。市政府一个秘书长给他们打电话, 说是出大事了, 焦远被中纪委的人带走了。

人是在新地方带走的, 事儿却是在老地方出的, 本市社保基金少了十多个亿, 市里有个不知死活的人一直往上告, 省领导跟焦远关系不错, 本来想让他挪个窝儿也是保护他的意思, 最后还是没有捂住。

邢丽是第四天才知道焦远出事的, 头两天她只是觉得局里人见了她有些疏远。倒是岳大健知道得快, 环卫工人们说:岳大健, 我们喝不上你的酒了, 焦远让中纪委领走了。

第二天她抽空去找了物价局长, 物价局长说:我们已经下了商调函, 不会变。又过了半个月邢丽再去物价局, 局长躲着不见她了。

邢丽回到家觉得心痛, 岳大健说:我在环卫大队挺好的。以前说调我还舍不得呢!

现在, 两个人比以前更亲密了, 上街时紧紧地贴在一起走, 熟人都躲着他们, 他们也躲着熟人。

假日里, 他们一块儿逛商厦, 邢丽不看价钱, 见着好衣服就要试。她不是买给自己, 是买给别人看的, 她要穿得鲜鲜亮亮的, 让人们知道她还是以前那个邢丽。

局里刚调过中层, 提了四个副科, 根本没有她。以前她在走廊里常碰到局长, 现在却碰不到了。

看到岳大健睡熟了, 邢丽把焦远存在她这儿的信拆了, 信里还裹着一张卡。焦远在信里说, 你看到这封信时我肯定出了意外。接着是一大堆人生感慨, 和回忆他们小时候在一起的话。最后说随信的这张卡, 是留给你的, 不为别的, 就因为总觉得这些年对不起你们。卡写的你的名字, 钱就是你的, 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只是希望将来有机会你能照顾一下我的

邢丽向单位请假去了银行, 当营业员告诉她余额是1100万的时候, 她的心在狂跳。取了3万块钱后, 她急忙离开。

领导找到岳大健, 说环卫大队新进了一批扫路车, 问他愿不愿意学。

岳大健回到家看见茶几上邢丽的包, 他小心地打开, 看到里面一捆一捆的钱, 他的心哆嗦了一下, 又拉上了包。

包里的殷实衬托着他的贫寒, 他从来没有给家里拿回过这么多钱, 他的老婆拿回来了。多得出了边儿是好事儿吗?包里的钱他下决心不问。邢丽当然也不说, 她怕他心里搁不住事。

岳大健一上班就找领导说他愿意学驾车。邢丽要他陪着上街, 岳大健只好跟着去, 却想不到是给他买衣服, 一身西服花了4000多元, 邢丽拿起来就付了钱, 随后又买了皮鞋、化妆品。交款时, 岳大健觉得收银员盖章的声音像惊雷。

取出来的三万块钱很快就花完了, 她又取了五万, 拿起钱时快乐像炸弹一样在体内膨胀。局里人注意到了她的变化, 孟姐对她说:小丽, 你现在可真想开了, 比我们还敢买啊!这话的意思是, 你丈夫是个环卫工人。孟姐的丈夫是土地局副局长。

她不能把卡的事告诉岳大健, 10万元在他眼里就是巨款了, 告诉他是害了他。她不想让丈夫掺和进来, 所有罪恶她愿意一个人担着。

家里被偷了, 邢丽忙去查看, 里屋床底下焦远的信和卡还在。值钱的东西倒一样没少, 只是一瓶香水没了。

岳大健的烦恼自己也说不清。好几天他们无话对说, 孩子不在家, 在长阳县一中上学, 半军事化管理, 全体住校, 他不知道邢丽天天想什么。

邢丽回娘家, 听说弟弟想买房钱不够, 就借了50万给他。母亲有些不放心, 说:你们怎么挣了这么多钱, 要走得正, 不能像焦远那样。邢丽说:放心吧, 我是小办事员, 想学他也学不来。

她回到家, 岳大健已经下了班。吃饭时他告诉邢丽, 老刘的儿子要结婚, 接着他吭吭哧哧地说, 老刘跟他说手头有点儿紧, 能不能暂时借几万块钱, 婚礼完了就还。

邢丽轻描淡写地说:明天我给你取三万。岳大健本来担心邢丽不同意, 看到她这么痛快就答应了, 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岳大健发现家里的电视、冰箱、洗衣机被邢丽换了个遍。吃饭时他憋着一口气, 想一想这些日子花的钱, 少说也得大几万了, 钱都是从哪里来的?

他不由得想到了焦远, 除了同事, 跟她有来往的就是这个表哥了, 不会是他给了这个表妹钱吧?报纸上说他有好几个情人, 这个道貌岸然的东西背后做的都是什么?

岳大健正在马路上扫雪, 碰到了邢丽的弟弟, 他感谢姐姐和姐夫借了那么大一笔钱给自己买房, 当他听明白是邢丽借给弟弟50万之后, 脑子一下子乱了。

晚上吃饭时手机响了, 邢丽以为是孩子打来的, 她接电话, 岳大健抬起头注意地听着。她喊了一声儿子, 就不再说话了。接着她说了一声对不起。

电话里是一个陌生男子, 那人恶狠狠地说:谁是你儿子, 你叫谁儿子?

她说:对不起, 我以为是我孩子打来的电话。

那人问:你是谁?

她说:你找谁?

那人说:我就找你。你是不是药监局的邢丽?

她说:是。有事吗?

那人说:有事, 事情还不小。我想问问你, 最近你是不是买了冰箱, 买了彩电, 买了好些衣服?

她说:怎么了?

那人说:花钱是不是多了点儿, 怎么一下子那么阔?你一个月挣多少钱, 你老公一个月挣多少?

她想说:你管得着吗?毕竟有一点儿心虚。她换了个说法:我们以前不认识, 都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你要没有其他的事, 我就挂了!说完她把手机挂了。

她看了看手机, 是个陌生号码。这人不像是开玩笑, 不过他也没说有什么目的。刚坐回饭桌前, 手机又响了。这一次她走到了外屋。果然又是那个男人。

那人说:你花了那么多钱, 我好意提醒你一下。

邢丽全身的血液往上涌, 她忍不住说:跟你有什么关系, 你管得着吗?我花钱又没花你的钱, 你有什么不乐意的。

那人说:嘿嘿, 你要是花我的钱, 我就不提醒你了。不是自己的钱不要花。

邢丽身体颤抖起来, 大声地说:神经病!说完恨恨地挂了手机。

回到饭桌前, 岳大健正在注视着她。她不想跟他说什么, 说也说不清, 她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岳大健看她低下头吃饭, 却总不说话, 忍不住问了一句:谁的电话?

邢丽说:打错了的。这顿饭吃得心事重重。吃完饭, 她没敢开手机。晚上十点钟她开了机, 看到十个来电都是那个陌生号码, 她急忙又关了机。

岳大健觉得她反常, 又想起了家里出去的这六七十万, 远远超出他们的收入。天上不可能往下掉钱, 唯一的解释是某种交换, 一个女人有什么可跟别人交换的?这么一想头就大了。

第二天早晨因为思想不集中, 他开的清洁车出了事故, 车送了修理厂, 他以后开不成车了, 得重新拿起扫帚扫街。

邢丽这一天过得也不容易。手机调成了振动模式, 却在包里顽固地跳着, 最后她索性关机。可过一会儿办公室的电话响了, 她拿起电话又听到那个声音, 还说你怎么敢用那么贵的香水, 邢丽想起了家里失窃的事。

岳大健会参加刘师傅儿子的婚宴, 刘师傅喝多了, 对他说:大健, 我们都以为你这回高升了, 外面传得可邪乎了, 说你老婆跟焦市长不是一般关系。大健, 你认命吧, 你娶了个不简单的媳妇, 不过你的八字不好, 降不住这个媳妇。什么都不说, 只是喝。

别人把他送回家时, 他心里清楚得很, 腿脚却不听使唤。他听见邢丽责骂他, 说他没出息, 天天扫大街扫成了酒鬼。他拿起茶几上的杯子朝着邢丽扔过去, 没有打到邢丽。

邢丽呆住了, 从结婚到现在, 岳大健没跟她发过脾气。岳大健说:我知道我不如你, 我不如你你就不该嫁给我。别以为我是傻子, 扫街的人比你们心眼儿一点儿不少, 我什么都明白。你借给了你们家好几十万, 你是女大款。你那么有本事干吗还跟我过?你不觉得我这个环卫工丢你的人吗?

这话打击太大了, 邢丽的眼泪涌了出来, 一时气得说不出话来。岳大健进了卫生间, 他在那里洗了洗脸, 进了卧室。

邢丽怒火中烧。她拿起茶几上的一个茶盘狠狠砸了下去。“咣”的一声, 盘子四处飞散, 一块碎片飞到脸上, 刺得她生疼。她两只手抱着头, 在沙发上大声痛哭, 心里有说不出的悲凉。

下班后岳大健不想回家, 想找个地方喝一杯。离开环卫队更衣室时, 他看见窗台上有一把大号改锥, 随手就装到了大衣里, 在饭馆里喝酒时他感觉改锥一直在硌他, 这让他有一种踏实感。

喝完酒回到家里, 家里果然没有人。她肯定跟什么人吃饭去了, 这么一想他就待不住了。他穿上大衣去了外面, 大衣里的改锥还在, 他在手里紧紧地攥着。

邢丽正在另一条街上站着, 她一直在等那个打电话的人, 又等了一会儿, 她不想等了, 准备自己往家里走。岳大健早就在远处看见她了。

邢丽看了看表, 终于走开了。岳大健远远地跟着。接着, 他看见一个中等个头的男人慢慢接近她, 邢丽停下脚步, 两个人说着什么, 然后他们并肩而行。

邢丽原以为这个人不敢出来, 没想到却来了。她表面上不理睬他, 心里其实还是有一些害怕的, 但她要装着不害怕。邢丽说:说说我哪儿得罪你了。他说:你没得罪我, 你手里的钱得罪了我。为揽一个工程, 我给焦远送了200万, 事儿没办成他就让人家抓起来了。他妈的, 200万我就这么白白泡了汤。我打听了, 焦远交代的受贿款项5000万里没有我这一笔, 这钱到了哪儿?

她说:我怎么知道到了哪儿?他说:谁让你一下阔了呢?你不觉得钱来得太容易吗?别人不知道, 我可早就盯着你了。我不多要, 只要你还我的200万。据我所知, 你有一张卡, 是焦远给你的。

邢丽说:什么卡?哪里有什么卡?他说:你要是不承认, 那我只好不客气了, 我明天就找纪委去。她说:你去找, 你一找, 我就清白了。现在她不想跟他谈了, 她宁愿他去找纪委, 自从她拿到那张卡, 没有一天不是在紧张中度过的。让纪委收走那张卡, 她也就能安心过日子了。邢丽绕开他往前面走。他拉了她一下, 她挣扎开。她说:你走吧, 我要回家了。他说:不行, 谈不妥你回不了家。她说:你想怎么样?你要是再拦着, 我就喊了。

岳大健有些迷惑, 不知道他们是在争吵, 还是在约会, 或者这本来就是一回事。他快步走到跟前伸出左手抓住那人的衣领, 一下就把他拎了起来。他的右手不由得从大衣里伸出来, 随手用改锥的把儿在那人头上拍了一下, 那人晃了一下勉强站住。他又用改锥朝那人腹部刺去, 他觉得没怎么使劲儿, 改锥就刺进了那人肚子里。他拉起邢丽回了家。

出租车在一个路口停下, 邢丽付了钱从车里下来。她是托了关系才进来探视的, 等了好长时间, 才看见岳大健从另一个门里出来。

短短半个月他好像老了十几岁, 头发全白了, 脸上胡子纷乱。原来一直挺直的腰一见看守就佝偻下来, 他坐在她对面, 两个人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邢丽在哭, 她想忍住, 跟他多说几句, 一张嘴就流泪。岳大健反而木呆呆的, 有一阵子他的眼睛红了, 但很快就把眼泪忍了回去。

他想起那天晚上他们回到家里, 他把那把改锥放在茶几上, 改锥上还挂着血。邢丽看到血, 身体哆嗦起来,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 他们谁都没想到那个人会死掉。

邢丽不能再隐瞒了, 她把事情的经过从头至尾跟岳大健说了, 岳大健张着嘴, 不相信地看着她。她把那张卡拿出来, 还有焦远的信也拿出来。他才知道自己从始至终都错了, 却不知道错在哪里。

他转过身, 低声对着她说:对不起。她说:不怪你, 是我的错。错在哪里她却说不清楚, 她想起小时候跟着焦远在小河沟子里玩儿, 她掉到了河里, 哭了, 焦远把她送回了家。第二天焦远也掉到了河里, 却没有哭。高中时政治老师给他们讲,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她想到了那次的事。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但是两个人可以踏入同一条河流。

他们决定到公安局自首。他们都不是能承担罪恶的人, 说出来要比埋在心里强。卡交出了, 生活却改变了。不管怎么做, 他们已回不到生活的原点了。

她后来知道那个人不是什么企业家, 也根本没有给焦远行贿200万的事, 那人不过是市职业技术学校后勤的职工, 他哥哥是焦远的秘书。那张卡是他哥哥拿着邢丽的身份证通过一个关系办的。焦远出了事后, 秘书也被纪委叫走询问了。他没有跟纪委提这张卡, 回到家里他有一次说起这张卡的事, 弟弟记住了。

同一时间 第6篇

以学校文化建构和稳定的发展积极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以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活动促进学校充满生机的发展;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开创更美的校园生活环境, 更宽松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打造学校文化教育品牌:“追求教育智慧, 分享智慧人生”;优化学校的教育资源, 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这些, 就是灯市口小学所追求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目标。奥林匹克的精神, 已经深深地扎根在灯市口小学师生心里。

回顾过去, 自从被定为“奥林匹克示范学校”以来, 这座有百年历史的小学便将在学生心中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弘扬奥林匹克文化放到了日常教学的重点位置, 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灯市口小学已经连续两年举办了奥林匹克体育节。2006年的冬天, 在“锻炼一小时, 幸福一百年”奥运精神的感召下, 全体师生体育锻炼活动开展得虎虎有生气;2007年春天, 灯市口小学与东华门学区几所兄弟学校共同举办了“奥林匹克-阳光伙伴春季运动会”, 这是一届创新的运动会, 有很多教师、学生, 甚至家长的创意都被融入到项目当中去, 让学生在运动中真实地触摸到奥林匹克精神, 体会到奥林匹克的真谛。去年秋季的创新亲子运动会, 再次吹响了奥林匹克奋勇拼搏的号角, 让学生和家长在一系列的运动项目中加深了感情, 更重要的是, 让平时忙于工作和事业的家长们有机会亲近孩子、理解孩子, 使亲情得以加深, 学校的教学目的也就能更好地让家长们体会, 教学效果也会达到最佳。

对于灯市口小学的师生而言,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 所有这些活动举办的目的都是一个:让奥林匹克的精神尽快地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这些活动将奥林匹克与学校体育教育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为体育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更加光明的道路。借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的东风, 通过学校的努力, 将奥运精神与日常的体育教育结合起来, 以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 最大化地将奥运的精神内涵植根到每个学生心里。

亲子运动会:体育教学的新创举

一提到体育, 提到运动会, 人们总会想到奋力拼搏、坚持不懈乃至流汗流血。的确, 体育总会有竞争, 总会有付出, 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怎么才能让体育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怎么让每个孩子都能平等地参与进来, 怎么才能让体育跟智育一样得到家长的认可、重视和支持呢?灯市口小学刚刚举办过的亲子运动会就很好地达到了以上目的。

2007年10月, 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 灯市口小学将家长们邀请进校园, 让他们走进课堂与孩子们一起参与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本次亲子运动会的主题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是奥林匹克精神教育。让学生和家长平等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去, 很多家长在之前甚至根本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而通过这次活动, 让孩子们真正对家长敞开了心扉。在亲子运动会的总结会上, 一位学生家长就动情地说道:“这个运动会的举办实在是太好、太及时了, 我们家孩子以前是一个特别内向的孩子, 回到家跟我们家长的交流也不多, 每次我们想跟她聊聊天又都觉得没什么话说, 我们有时候甚至担心她以后会变得孤僻, 没办法融入社会。但这次亲子运动会后她变化很大, 回到家还十分兴奋, 不仅把整个活动完完整整地跟她爷爷奶奶讲了一遍, 还非要打长途电话告诉她的姥姥姥爷。从此之后, 她和我们的交流也多了起来, 整个人也开朗多了, 连学习成绩都提高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亲子运动会的这种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学校体育教育的范畴, 而扩大到社区乃至社会的范围, 通过家长和社会的力量让学校的体育教学和全方位教学效果都得到提高, 而这种提高反过来又让学生们和家长们兴致高涨, 愿意进一步将活动在生活中开展下去, 这样, 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收到了单纯体育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今年春天, 灯市口小学还将举办春季运动会, 亲子计划依然是其中的重点。尤其是在合并了打工子弟学生居多的礼士胡同小学之后, 亲子计划的层面又扩大了, 意义也更加深远了。

在今年的春季运动会中, 将班级运动会的概念加以延伸, 不仅会保留班级内部人人参与的好传统, 还将会在活动进行中, 增加班与班之间的比赛和交流, 将班级运动会举办成学校里的奥运会。

亲子运动, 体育教学, 两项看似不相关的活动在奥林匹克的旗帜下有效地统一在了一起。

来自领导的关怀和专家的肯定

2008年2月1日, 在灯市口小学的会议室里, 灯市口小学2008年奥林匹克示范学校阶段性总结成果论证会正在热烈地举行。

会上, 王校长首先介绍了自从灯市口小学被定为“奥林匹克示范学校”以来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之后, 专项负责的张主任又详细地介绍了2008年春季运动会的具体想法和实施细节。

在听过了学校领导的汇报之后, 与会的专家和领导都给予了肯定和自己的建议。

杨志诚处长说:“灯市口小学的亲子运动会是一个创新, 不仅是一个普通的运动会那么简单, 而且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为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如何在小学中推广和发展提出了一个新思路。在不增加学生负担, 不增加学校负担的前提下, 又能很好地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目标, 值得发扬。”

廖文科处长说:“现阶段学校体育要与奥运紧密地结合起来, 要轰轰烈烈地搞起来。把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播知识, 它还要传播文化和文明。学校不应该变成一个单一的应试机构, 而应该成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重要阵地。体育正是人类文明中一个需要很好继承和发扬的组成部分, 需要加强重视。”此外, 廖处长还对灯市口小学的“阳光体育”具体实施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要求学校要设计好活动环节, 让学生们充分地参与进来。

与会专家赖天德、关槐秀等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灯市口小学未来的体育教学发展, 乃至对整个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都提出了很多非常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同一个黑池梦想 第7篇

学跳舞做个男子汉

见过曾庆鼎的人都会说:“这孩子真乖!”其实,曾庆鼎的乖巧,与小时候的体质弱关系很大。据妈妈讲,曾庆鼎曾经体弱多病,健康指数和天气指数密不可分,“天气不好他就会感冒,一旦生病就很久都治不好。”

因为体质问题,曾庆鼎小小年纪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摆脱病患,有一个结结实实的身体,天气再坏也不怕。曾庆鼎的妈妈叫曾红,很多人以为曾庆鼎是跟随妈妈的姓氏,这时,小庆鼎就会骄傲地告诉人家:“我爸爸也姓曾,我们全家都姓曾,‘曾子’的曾!”

全家除了拥有同一个姓氏,还有同一个梦想一希望曾庆鼎健康起来,体质强起来。一次,妈妈偶然看到有孩子在当地少年宫学习体育舞蹈,那些男孩子个个挺拔而帅气,妈妈便动了心,想送曾庆鼎去学舞,但是又担心孩子不愿意,便带着他去看小朋友上课。

曾庆鼎永远无法忘记那个下午,当他看到那些大哥哥身穿普普通通的黑色练功服,气宇轩昂地跳着流畅的舞步时,他被强烈地震撼了。“我要学跳舞,做个男子汉!”他对妈妈说。

年龄最小舞功最强

2007年, 曾庆鼎开始在少年宫学习体育舞蹈, 成为的强烈愿望成了他学舞的无穷动力。上课认真听讲, 男子汉课后努力练习, 每个步子都要走得精当, 每个架型都要做得工整……天生聪颖加上勤学苦练, 学舞四个月后, 曾庆鼎就在安徽体育舞蹈锦标赛上荣获了少年标准舞第一名。

初战告捷,曾爸爸和曾妈妈欣喜地看到了儿子的变化:说话、做事变得自信了,体质也渐渐好起来,不再全家都因为天气原因生病了。当老师建议他专业学舞时, 高兴极了, 大力支持曾庆鼎报考武汉市体育舞蹈学校。曾庆鼎也不负众望, 业初一年级的学生。 举考取目标院校, 成为体育舞蹈专

但是, 问题很快接踵而来。妈妈曾红发现, 曾庆鼎而且不知还能 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个,不但个子小, 胆子也不大, 她忧心忡忡, 学校还不在本地。儿行千里母担忧, 年仅10岁的曾庆鼎能否在照顾好自己生活的同时, 认真学习。“让庆鼎回家上学吧。”妈妈不止一次动过这个心思。去年上半年,曾红甚至来到武汉,打算接曾庆鼎回家。

校长知道后,接待了曾妈妈。他向曾妈妈详细讲解了学校的管理制度,比如周一至周五学生不许私自离校、周末离校需班主任、校主任签字方可出校门并须在约定时间内返回。而且,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学校实行一对一的亲情管理……听着校长的介绍,曾妈妈的眉头渐渐舒展了, 加上了解到学校对文化课十分重视, 她决定让曾庆鼎继续曾庆鼎在下半年海宁的比赛上, 留在武汉学习。很快, 取得了贺中, 少年B组B级标准舞第名”, 在同学和老师的恭曾庆鼎感觉到, 步! 自己又向男子汉迈进了一步!

学跳舞等于做公主

黄雨欣是曾庆鼎的小舞伴, 与曾庆鼎的全家齐支持相比 与曾庆鼎的全家齐支持相

9岁那年, 黄雨欣的邻居姐姐要去比赛, 懵懵懂懂的她受邀作为亲友团成员前去观赛助威。到了赛场, 黄雨欣——平时和自己被惊得目瞪口呆一模一样的姐姐,穿上飘逸的长裙、画上闪亮的彩妆, 就摇身变成了童话里的公主!

那时的她虽然还不懂什么是体育舞蹈.这-幕却深深地烙进她的心里,“要跳标准舞” 和“我要做公主”在她心里悄然画上了等号。小女孩会跳舞当然是好事,爸爸妈妈没有犹豫就送黄雨欣去了一个业余舞蹈班。但是,当小小年纪的她提出要“一辈子跳舞”时,问题出现了。

黄雨欣出生在书香门弟,爷爷是一所中学的校长,爸爸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他们一心一意希望女儿上小 学上中学、上大学,成为一名学者。舞蹈这个“程咬金”让他们的家庭关系一度紧张起来。

知女莫若母.妈妈闵姚辉能体会到女儿敏感的心, 于是和爸爸约定,让黄雨欣试着考考专业院校.如果失 败,就永远不再提跳舞。这个约定,让黄雨欣又是高兴 又是担忧.她越发努力地学舞和练舞。

当黄雨欣拿到武汉市体育舞蹈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时,一半欢喜一半担忧.她提心吊胆地来到爸爸面前等 待”裁决”。看着女儿满含期待的眼睛,爸爸怎忍心打 碎孩子的梦想,于是和女儿约定:可以学舞.但是文化 课不能丢!

脱不掉的蓝舞裙

终于可以成为一名专业舞者了,黄雨欣兴高采烈. 同时,她还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拥有一条 童话里公 主穿的舞裙。一天傍晚.当她从妈妈手中接过一条天蓝 色的长舞裙时,黄雨欣高兴得简直要眩晕了,穿上飘逸 的蓝裙子.她感觉自己好像深海里一条动人的美人鱼。

“我可以吃完饭再脱吗?”妈妈催促她换下裙子吃饭 时,黄雨欣和妈妈商量道。这一餐,她吃得很少,因为 总担心吃饭时不小心弄脏了裙子。这条裙子给了她学舞 的动力。一次在课上,她因为双分点地”站不稳,被老 师叫出来挨罚一保持在双分的架型 上直到站稳为止。 “当时我感觉腿像着火一样在烧。”但是,为了配得上那. 条美丽的蓝裙子,她咬着牙坚持了下来,“我想着同学讲 过的笑话,时间就过得快了。”黄雨欣笑着说。

妈妈闵姚辉透露了黄雨欣的一个小秘密:黄雨欣练 功时总爱哭。原来,在黄雨欣刚进专业学校时.开始接 触开胯、压腿等基本功练习.”她在家压腿时. 练着练着 就悄悄哭了,练一个小时就哭一个小时。” 姥姥心疼得不 得了。但是黄雨欣告诉姥姥:”我本身骨骼有点硬.不用 功就赶不上别人了。”

为了同一个梦想

如今.曾庆鼎和黄雨欣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他们 两人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有一天能够站在 黑池的领奖台 上。为了这个梦想他们在不停努力着。

同学们都说,这一对舞伴处得很融洽.从来没见过 他们吵架。虽然曾庆鼎年龄比黄雨欣小,却很知道照顾 舞伴,中午到食堂打饭时,曾庆鼎总让黄雨欣排在自己 前面:下课早了。他们还相约到学校的小桃林”偷桃子。 “我爬树摘桃往下扔。她在树下捡了我们平分。如果摘五 个,就多给她一个。”曾庆鼎细数分赃”的乐趣。

同一时间 第8篇

关键词:天下,世界观,传播观,对话,理解,接受

1935年, 诗人毛泽东写下一首自谓“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念奴娇·昆仑》, 末尾一句尤为流传: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

身处新世纪, 面临全球化, 每个思考者都难免想到一个问题:这个世界到底是好世界, 还是坏世界, 究竟是好得很, 还是坏得很?用狄更斯《双城记》开篇的名句来说:是最好的时代, 还是最糟的时代;是智慧的年代, 还是愚蠢的年代;是光明的季节, 还是黑暗的季节;是信仰的时期, 还是怀疑的时期;是希望的春天, 还是绝望的冬天;是无所不有, 还是一无所有……而无论怎么说, 好有好的道理, 坏有坏的逻辑。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现代中国经历了数千年未遇之变局, 从旧邦新造天翻地覆的革命年代, 到一波三折艰辛探索的建设时期, 人类历史上唯一延续至今的泱泱文明, 已经岂止是像小托尔斯泰所言“在清水里浸过三次, 在血水里洗过三次, 在碱水里煮过三次” (《苦难历程》) 。如此文明古国遭逢如此天崩地坼, 自然召唤非常倜傥之人, 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从康有为到孙中山,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他们的思想改变了中国, 也影响了世界。同时, 富有“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的哲人也如大江东去, 前呼后拥, 形成先秦百家、魏晋佛学、宋元禅宗以降的又一次精神大跃动和思想大解放, 如新中国的李泽厚、赵汀阳。

2009年, 赵汀阳出版了一部《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跨越前人的思想, 阐发了一套别开生面的全球性主张, 与此前《没有世界的世界观》 (2003) 和此后《每个人的政治》 (2010) 构成一脉相通的思想脉络。其中有关世界及世界观的天下思想, 更对反思全球化与现代传播提供了灵光乍现的思路, 也从根本上摇撼了西方驳杂的全球化话语体系。下面就来看看赵汀阳是怎么分析这个坏世界的。

从形而上学角度看, 现代世界体系本质上是个“无序状态” (chaos) 。将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 就需要有一套“世界观”。而问题是现代世界恰恰是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或者说现代人的世界观里没有世界意识。比如, “西方思考政治问题的基本单位是各种意义上的‘国家’ (country/state/nation) , 国家被当作是思考和衡量各种问题的绝对根据、准绳或尺度”[1]13, 即使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概念, 同样是“由国家之间的冲突和相互合作形成的,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家利益”[1]24。再如, 自由主义的社会制度即便有效, 也仅限于“国内社会”, 一旦超越这个范围, 就无法满足制度最大化和普遍化的要求, “诸如‘民主’和‘公正’这些原则从来都不被应用于国际关系中, 那些现代的‘普遍’原则只要一进入世界性和国际问题就立刻化为乌有”[1]45。当卡特指责中国人权时, 邓小平建议给美国每年移民数千万如何, 他马上哑口无言。这不只是“虚伪”问题, 就像人们指责美国与西方奉行双重标准, 而归根结底还在于有世界而无世界观, 人类虽处于“同一个世界”而尚无“同一个梦想”, 有的只是损人利己的纽约梦、巴黎梦、伦敦梦……用赵汀阳的话来说, “只有当能够从世界的整体性上去理解世界才能够有‘世界观’, 否则就只能是关于世界的某种地方观, 只不过是‘管窥’ (the view of the world from somewhere) , 就不会关心世界性利益”[1]31。

那么, 什么样的世界观才能满足全球人类的关切呢?同一个梦想的世界观是什么呢?赵汀阳的答案是天下观:“天下理念包含了两个基本的制度想象:一个能够保证利益冲突最小化并且合作最大化的世界政治制度;一个能够承认并且维护文化权利的世界文化制度。这是天下理念最重要的遗产, 也是今天世界最需要的政治原则。”[2]124按照他的分析, “天下”意识中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地理学意义的“天底下所有土地”, 指人类可以居住的整个世界, 相当于“天、地、人”三元结构中的“地”, 即《诗经》咏歌的“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二是所有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的心思 (heart) , 相当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民心, 也就是说天下概念既是地理性的, 又是心理性的。三是最重要的伦理学与政治学的意义, 指天下一家、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等理想, 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家国一体想象。一句话, 天下是“地理、心理和社会制度三者合一的‘世界’”。所以, 天下是个已经完成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世界, 是个满载所有关于世界的可能意义的饱满世界概念 (the full concept of the world) :

它所想象的天下、帝国从本质上区别于西方的各种帝国模式, 包括传统军事帝国如罗马帝国模式和现代帝国主义的民族、国家如大英帝国模式以及当代新帝国主义即美国模式。最突出的一点是, 按照纯粹理论上的定位, 天下、帝国根本上就不是个“国家”, 尤其不是个民族、国家, 而是一种政治、文化制度, 或者说一个世界社会。正如梁漱溟所指出的, 天下是个关于“世界”而不是“国家”的概念……中国关于政治、社会各种单位的层次结构, 即“家—国—天下”的结构, 意味着一种比西方分析单位结构更广阔因此更有潜力的解释框架。[1]

由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世界观, 自然导出天下“无外”的逻辑。也就是说, 天下体系只有内部而没有不可兼容的外部, 只有内在远近亲疏的关系而没有不共戴天的异端。即使“华夷之辨”也仅仅表达文化差异, 而不是设立你死我活的他者 (the others) 。“天下理念创造了最具和平气质和包容性的政治合作原则”[2]124, 因此中国文化中没有异教徒, 三教九流, 同处一宇。“这样一种关系界定模式保证了世界的先验完整性, 同时又保证了历史的多样性, 这可能是唯一能够满足世界文化生态标准的世界制度。”[1]16一个突出例证, 就是“和而不同”“礼不往教”等传统。众所周知, 中国历史上只闻“取经”而不见“传教”, 只有西天路上络绎于途的仆仆身影, 而从来没有血与火的“宗教战争”。另外, 按照基督教的文明传统, 政治的第一要义在于分清敌友, 就像德国政治哲学家卡尔·施米特所作的经典论述, 无怪乎小布什心口如一地声称“新的十字军东征”, 美国也动辄给人扣上“邪恶帝国”“流氓国家”等称号。而在中华文明看来, 政治的最高境界在于化敌为友, 正如毛泽东在延安以大白话教导胡耀邦的:政治就是把拥护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 把反对自己的人搞得少少的。在此类“和而不同”“礼不往教”的传统下, “不同的生活方式就仅仅是不同的生活而已, 而不是某些必要修改或必须消灭的异端”[1]39。

天下理念源于中华文明的黎明时期———周朝, 作为一种饱满的、完备的世界观念, 数千年来一直支配着中国历史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在中国古代许多朝代的实践中被证明比较成功地维护了和平、社会稳定秩序和传统的延续”[1]。清代的“一国多制”模式就是一例:“以八旗制度统治满洲, 以盟旗制度辖蒙族, 以行省制度治汉人, 以伯克制度治回疆, 以政教制度驭藏番, 以土司制度或部落制度辖西南苗夷, 以及以宗主制度对番邦。”[3]新中国确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处理港澳台问题的“一国两制”方针, 既是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创造性发展, 也无不延续着这一文明传统。而这些政制及其理念背后都隐含着一种多元化、多样性意识, 体现着对不同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发自内心的尊重。

老子说:“以身观身, 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 以邦观邦, 以天下观天下。” (《道德经·五十四章》) 既然不同视角关注不同问题, 那么只有从天下视角才可能虑及世界性问题, 并理解和关注全人类福祉。源于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就是“以天下观天下”的最好说明。在顾炎武看来, 国家兴亡只是一朝一代的事情, 而天下兴亡则关乎天下人的身家性命。在西方思想家里虽然不乏对世界问题的思考, 如近现代的康德、韦伯、罗尔斯等, 但唯有马克思发现了一个超越国家的天下视角, 也就是普遍存在于各个社会中的阶级以及全球化的阶级剥削。所以, 马克思论证道: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真正解放自己,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 绝不是偶然的历史巧合, 更不是时贤痛心疾首的历史失误, 而是基于这样一脉内在相通的天下大同理想。对此, 北京大学政治学教授强世功也曾论述道:

共产党理论中最核心的要素不是阶级, 也不是民族, 而是“国家”和“天下”这样的概念。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 就在于这个阶级概念的背后, 有着共产主义的天下大同理想。而这个“国家”也不是现代西方政治理论中的民族国家, 而是传统儒家的“家—国—天下”的差序格局。

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不仅是因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使得他们看到了拯救中国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 他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拯救全人类的途径。因此, 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与其说是出于民族主义或者国家主义的现实动机, 不如说是基于国际主义和“天下大同”的古典理想。这是共产党与国民党、“旧中国”与“新中国”的根本区别。[4]

天下意识不仅寄寓着至高无上的古典理想, 而且也是关乎每个人身家性命的现实政治。对天下政治而言, 最重要也最基本的问题在于天下兴亡, 而天下兴亡落实在现实之中就是“治乱”二字:“无论一种制度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 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 是民主的还是专制的, 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 是美德主导的还是权力主导的, 只要能够形成治世就是好制度。”[2]104在中国民间, 三国故事家喻户晓, 三国人物妇孺皆知。一生培养了16位院士的化学家、清华校友时钧先生, 年少时常常在书包里藏着三国、水浒, 一次与同学打赌, 看谁能背出更多的小说回目, 三国背完, 又背水浒一百零八将。三国故事既富有为人处世的道理, 又饱含治国理政的玄机, 开篇的“话说天下大事,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就有大道存焉。如果说分久必合是治世, 那么合久必分则为乱世, 治乱兴亡不仅构成了中国历史的恒久主题, 而且也属于人类世界的第一命题。

从逻辑上讲, 治乱兴亡不能囿于各自为政的“国家”, 特别是现代地缘政治意味的民族国家 (nation-state) , 而必须遵循“家—国—天下”的逻辑。因为, 国家难免以邻为壑, 一国之兴往往意味着他国之亡, 一国之盛总是意味着他国之衰, 至于现代的民族国家更是一种利益集合体, 充其量可以保障自身的和平安宁, 而无法兼顾天下人的身家性命。人类世界不能为了某个国家或某些国家的和平安宁, 而让其他国家和人民一直承受生不如死的乱世, 就像如今欧美发达国家享受着丰衣足食、山清水秀, 而让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一直处于“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的世道。若以天下政治而非国家利益为本位, 以治乱兴亡而非意识形态为要义, 那么就不能不奉行王道, 弃绝霸道。因为, 再强大的国家暴力, 相对于天下也显得微不足道, 美国再强大也不可能让全世界人民臣服。即使暂时臣服, 也不可能心服口服, 更不可能永远心悦诚服, 横绝亚欧大陆的蒙元帝国最终不还是灰飞烟灭了吗?所以, 深谙此道的中国人自古重视世道人心, 强调礼乐教化, 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 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 一次同魏王泛舟河上, 魏王得意地说道:“美哉山河之固, 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回答说:国家安危系于内在的修德, 而不是外在的险固, 若不修德, 那么“舟中之人皆敌国也”!如今, 遍布天下、防不胜防的所谓“恐怖主义”“恐怖分子”, 对西方世界不正是这样的“敌国”吗?

总之, 赵汀阳认为, 天下观才是应对全球化、造福全人类的世界观, 即便目前还只是一种理想的乌托邦, 至少也可以使人明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天下、帝国理论与帝国主义理论在对世界的理解上有着顺序颠倒的结构:天下、帝国的理论是个由大至小的结构, 先肯定世界的先验完整性, 然后在给定的完整世界观念下再分析各个地方或国家的关系。这是世界观先行的世界理论, 而帝国主义是由小至大的结构, 先肯定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绝对性, 然后以自己国家的价值观把“其他地方”看作是对立的、分裂的和未征服的。这是没有世界观的世界理论。也许我们无法比较哪种理论本身是更正确的 (因为在社会和历史方面没有绝对真理可言) , 但假如我们需要世界正义、世界制度和世界和平这样一些事情, 那么天下理论更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1]32

迄今为止, 传播学各家各派仿佛群山万壑赴荆门似的趋向同一愿景———理解。这一走势俨然假定一切传播活动都旨在信息的解读, 而一切传播症结均在“传而不通”的环节, 包括媒介与社会的理解障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心理的障碍。所以, 一旦打通了障碍, 充分对话, 彼此沟通, 层出不穷的误解、矛盾、社会冲突自然就烟消云散了。于是, 各路用心良苦的“传播”“交流”“沟通”等学说前赴后继, 哈贝马斯的交往对话论就是一例。然而, 实际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无论对全球传播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而言, 基于理解的传播及传播观从总体看来往往无济于事。仅看一个常见而普遍的现象, 就足以令人深思:一方面, 当今世界媒介越来越先进, 技术越来越发达, 渠道越来越畅通, 信息越来越翔实, 也就是说, 理解越来越不成问题;另一方面, 这个世界不仅依然乱云飞渡, 狼奔豕突, 而且在冷战后的权力失衡下越来越像耶鲁教授蔡美儿说的“起火的世界”。尤其令人费解的是, 伴随着新媒体、大数据、媒体融合一同出现的, 不是“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不是“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而是风起云涌的街头政治、颜色革命, 是越发不宽容、不妥协、不认同的文化政治, 是哈贝马斯的苦心孤诣落花流水春去也。[5]

有鉴于此, 欧美的传播学以及传播理论, 无论是否前沿、是否科学、是否流行, 即便可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世界, 甚至改变世界, 却无法根本性地应对全球化与现代传播的致命痼疾。经验学派的“为虎作伥”姑且不论, 批判学派的悲观绝望如当年阿多诺哀叹“除了绝望能拯救我们外就毫无希望了”同样于事无补。症结何在, 出路何在?赵汀阳基于天下观提出一种新思路:从理解本位转向接受本位。在一篇国际会议论文《理解与接受》 (2001) 里, 他从哲学角度阐述了这种迥异理解的传播观———接受论, 对摆脱传播与传播学的困境不无启发性, 同时也更显示了理论意义、实践价值以及全球视野。那么, 他是怎么展开论述的呢?

英国电信有句令人振奋的口号———开口有益 (Good to talk) , 中国有句老话———话不投机半句多, 在他看来, 这正好暗示着我们时代的一个重大问题———对话与冲突, 恰似常说的“和平与战争”“生存与毁灭”。无疑, 对话已经成为当代应对冲突的常见模式, 小到邻里纠纷, 大到国际争端, 无不寄希望于对话与沟通, “理解万岁”的话语耳熟能详。然而, 对话之路总是如此崎岖、坎坷、布满荆棘, 理解之门千呼万唤往往深闭不开, 看看阿以和谈、六方会谈等就不难想象其间的千曲百折、步履维艰。为此, 赵汀阳指出, 既有的对话理论都将理解视为枢纽, 而接受才是问题的关键;理解的出发点是自己或主体, 而接受的立足点是他人或他者;理解的重点在知识论, 而接受的核心是价值观。总之, 仅有理解而无接受, 就不会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交流与对话, 也不可能摆脱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鸡对鸭讲。

首先, 需要明确在同一知识共同体内部展开的对话, 远远有别于不同知识共同体之间的对话, 如同家人之间的交往不同于邻里之间的寒暄。由于相信普遍人性和理性, 人们倾向于认为世界上只存在一种可能的知识, 所谓人同此心, 事同此理, 东海西海, 心理攸同。而事实上, 现实世界中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共同体、知识共同体。且不说文明与文明、国家与国家等, 即使男人与女人、少年与成人、常态性爱与非常态性爱一类群体间, 就有多少不同的知识话语与理解难题。

其次, 理解另一个知识共同体, 重点不在知识论的实事求是, 而在价值论的感同身受。因为, 人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如形式逻辑看待世界, 却可能喜欢完全不同的事物。打个比方, 强调客观一致性的理解, 就好比大家必须遵循某种游戏规则, 如国际象棋的规则;而注重心有戚戚焉的接受, 则相当于大家在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 甚或其他游戏中协商决定玩哪一种。再比如, 事实分明的客观报道充其量只能满足自身对他者的认知, 而打动人心的新闻才能促进人与人、心与心的认同。西方式对话与中国式对话的区别也在这里:

在典型的西方式对话中, 人们认为被假定能够生产真理的逻辑论证是最为重要的, 因为它能够澄清“谁对谁错”;而在中国式的对话中, 更注重的是取得一种双方都喜欢的或至少是都能接受的互利结果, 假如在双方现成的想法中不能有共同接受的结果, 那么就共同发明一个新的想法, 它无所谓谁对谁错, 或者说, 对错在这里是不重要的, 大家都喜欢才重要。不难看到, 只要考虑谁对谁错, 就等于承认了有个绝对的标准是存在于对话之外的, 不管那个标准是在自然那里还是在上帝那里, 总之是高过了对话、高过了人心的标准。而假如不考虑对错, 思想的标准就被内化在对话这件事情本身中, 也就是落实在人心与人心之间的互相期待中, 心与心的和谐而不是知识与对象的一致就变成了绝对的要求。[1]93

当今世界的重要问题, 不是知识与事实之间是否符合的真理问题, 而是不同价值体系之间是否和谐的人心问题。何况, 关于生活世界的真理不是一种先验的存在, 而是最终实现时才能成为真理, 亦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还拿新闻来说, 重点恐怕就不在于用一个至高无上的唯一尺度衡量哪家报道更客观、更真实, 为此便不厌其详地还原“事实真相”;而在于什么新闻才更能够打动人心, 更利于人与人的相处、心与心的交融, 更有益人间的和平安宁、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等。从大禹治水的历史传闻到英雄模范的典型报道, 就体现着这样一脉文化传统以及传播取向。当然, 并不是说事实无关紧要, 真理无足轻重, 眼下新闻界的突出问题依然首推虚假报道, 《新闻记者》杂志连续十余年评选了年度十大假新闻, 所以周恩来对记者的题词仍是至理名言———忠实于事实、忠实于真理。同时应看到, 着眼于事实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认知, 满足于知识论、真理论等标准, 如有人将新闻的核心归结为一个“知 (道) ”字, 既难以践行新闻的社会责任, 更无助于不同文化共同体的身心交融与彼此接受, 且不说充满偏见、难免局限的报道进一步加剧了人与人的隔阂、心与心的漠视。西方新闻界的一大悖论, 作为前车之鉴一直困扰着人们:一方面, 从专业微观角度看, 应该承认《纽约时报》、BBC等当数最真实、最有专业精神的媒体;另一方面, 从社会宏观效果看, 特别是从全球人类视角看, 恰恰是这些媒体的新闻往往又是最不客观、最难以信赖、最遭人诟病的, 既是乱世病灶, 又有自身弊端, 包括2012年BBC爆出的系列丑闻。2013年1月15日, 叙利亚的阿勒颇大学迎来考试第一天, 结果轰然炸响的火箭弹顷刻间使83名师生丧命, 另有160多人受伤。这是叙利亚持续20多个月动荡局势的又一最新惨剧, 而一如既往不足为奇的是, 动荡背后少不了美国的上下其手, 也少不了西方媒体“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

再次, 即使对他者在知识上彻底理解, 也不能保证对他者予以接受。接受不同的知识共同体, 归根结底意味着接受不同的价值观。按照赵汀阳的分析, “理解而不接受”的基本语法是:“是的, 我完全理解你, 但是……”这等于说, 对话是好的, 但不解决问题。有鉴于此, 对形成人类良好的共同生活来说, 仅仅掌握他人的知识远远不够, 还需进一步理解他人, 如所谓“温情与敬意”“同情与理解”。但理解他人仍然不足以形成良好的共生局面, 因为还缺乏大家全都接受的信念、价值观和生活想象。因此, “接受”问题便成为不同文化与共同体之间关系的最后问题, 也是对话与交往理论的关键难题。[1]104针对这一难题, 出路也许在于改变或重写对话与交往理论, 重新思考他者的概念:由传统的、针对任何传播内容的文本分析与意义解读, 走向“说者与听者”的互相理解, 再由“说者与听者”的互相理解, 走向对“各自所说”价值观的认同与接受。这种新型的对话既不同于苏格拉底式的吹毛求疵的智者对话, 也有别于含糊其词的政治对话, 而是具有重构文化功能的对话, 寻求的是互惠的文化建构而非作为唯一答案的普遍真理, 侧重点不是主体而是他者, 不是理解而是接受。在理解层面, 主体的发言是中心所在;而在接受层面, 他者的倾听才是对话的核心。发言暗含教训他人和指导对方的霸权意味。如果话不投机, 可能引起反作用, 而反作用虽然能够拨乱反正, 就像萨义德的东方学, 但同时也有副作用, 如缺乏建设性, 妨碍甚至阻断建设性对话。

最后, 从理解转向接受, 从发言转向倾听, 从主体转向他者, 就不能不突破主体性及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看似互相依赖, 彼此关联, 平等交往, 但仍属心灵在理性上的一致, 而非价值观的一致。“心与心的和谐与现代西方哲学所说的‘主体间性 (inter-subjiectivity) ’其实貌合神离”[1]94。至于主体性或个性的缺陷则更为明显, 如果说他人性或他性意味着全方位的各种可能视野, 那么主体性则只能体现以自我为中心的解读。特别是, “主体性能够导引出任一个体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自由和权利, 却不能保证互相的义务。权利与义务如果失去平衡是非常危险的。过于强调个人权利而相对忽视互相义务的现代社会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1]111, 拿中国30年来的社会文化嬗变来说:

中国20世纪80年代全盘引进了西方的主体性观念, 一时一统话语天下, 但是在新奇感觉过去之后, 人们很快就意识到, 人们本来渴望要得到表达的, 通过主体性观念什么也没有得到表达, 或者说, 它表达的东西与人们所希望克服的困难、所希望实现的理想和成功, 实在是缺乏密切的相关性。由于在中国发生的是个后发的、迟到的现代化过程, 而这个过程又无比迅速, 因此在很快就扑面而来的全球化问题面前, 主体性观念马上就变成一个抽象的意图不明的“启蒙”或“解放”的符号, 不但解决不了当前的重要问题, 而且它能够说明的问题也已经无足轻重了。[1]94

再具体以新闻传播为例, 近30年来, 中国记者的主体性一路高扬, 新闻自由、舆论监督、采访权、报道权、话语权等意识与30年前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特别是市场化媒体与新媒体更是炙手可热、声势烜赫。另外, 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地位与独立姿态也日益凸显。然而, 恰恰是在这个主体凯旋、个性高张的时代, 新闻传播却仿佛乱象丛生, 世道人心似乎一路溃败。诚然, 新闻对推进现代化厥功至伟, 对揭露丑恶、弘扬正义功不可没, 但如今新闻图景总体上又让人茫然失措、不知所之, 如果仅凭媒体特别是所谓自媒体, 老百姓真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好是坏。其实, 依照普通人的生活常识与逻辑, 社会状况正如邓小平谈论中美关系时所说的, “好也好不到哪去, 坏也坏不到哪去”, 或用2013年一篇时评的话说:“中国的现实同很多互联网站首页所展示的既像又不像, 它们所烘托的汹汹气氛多数情况下在我们身边感觉不到。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平和的, 常常也会碰到问题, 但不会因为过不去而绝望。”[6]

就传播而言, 秉持主体性以及主体间性的思路, 也就难免唯我独尊、自以为是, 因为“我”拥有辨别、判断和决定好与坏、真与假、正与误的权威。这样一来, 就算是“我”与人为善, 真诚沟通, 友好交往, 但价值标准却是由“我”来定的, 即那个高高在上的主体性或貌似平等交往而实则空洞无物的主体间性决定的。无怪乎如今媒体上、网络中, 但见戾气弥漫, 唾沫横飞, 人人都是大爷, 个个皆为好汉。在主体性概念下, 人们必然注意对话与交往中那个作为主体的说话者, 即使所谓受众本位论、使用满足论等也依然局限于主体的发言范围。而根据他者的重要性, 听者及其倾听才是更为本质的问题。倾听远比发言更能触及接受他人的问题。如果只有我在发言而没有他人倾听的话, 那么我就成为自言自语的单一心灵, 从而也就失去了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丰富性、创造性和公共性。赵汀阳特别指出, 以他人为核心的对话方式绝不能混同于多元论和相对主义。前者希望各方面的他者都有权利参与循环性对话, 从而形成一种不断的互相接受的过程。而自由主义乐意宣称的多元论和相对主义仅仅是宽容他者的存在, 但并不承认他者的情感、价值观与实践生活, 充其量属于温和的“异教徒模式”。诸如“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 无非是鼓励价值观之间永远不合作, 永不接受他者:

现代发达的理性与审慎习惯的确使人们大大发展了相互理解, 可是同时也生产了以文化多元论或文化相对主义为名而以相互冷漠为实的“政治正确”。政治正确表面上是礼貌和互相尊重, 实际上是互不关心、各行其是、互相歧视, 只不过不说出来。“谁也别管谁”貌似保护了各自的权利, 实际上却是用来消解他者的利益、价值和力量的非暴力抵制性策略, 而且非常成功。这很容易理解:正如“卖”总要被“买”才有意义, “说”也总要被“听”、“做”也总要被“认可”、“给予”也总要有“接受”才有意义。这个抵制他者的策略就是通过“没有感觉、不给反应”而达到取消他者的市场, 没有市场就没有了价值。……多元论意味着各自都被贬值、各自都被抵制。彼此的独立自由同时的代价就是彼此的冷漠和贬值……[1]103

总而言之, 从接受而非理解的角度探讨传播与传播学, 既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思路, 又与前述天下观一脉相承, 其中包含诸多值得深思与反思的命题, 如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2011年9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一份《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阐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理念, 也显示了天下观与接受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理念, 以和谐精神凝聚家庭、敦睦邻里、善待他人。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和平之路, 铭刻下中国古人追求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互利合作的历史足迹。

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胸怀, 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 促进了中外文化融合, 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崇尚“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尊重不同文化、不同观念, 注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地球是地球人的地球, 在全球一村的信息时代更需天下一家的意识,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作曲家瞿小松曾用一段富有诗意的文字表达了内心的祈愿:

以我小学层面的地理知识, 我知道:非洲有一条大河, 叫尼罗河;南美有一条大河, 叫亚马逊河;欧洲有伏尔加河、有多瑙河、有莱茵河、有易北河;古代的亚述, 现今的伊拉克, 有幼发拉底河、有底格里斯河;印度有恒河;中国有澜沧江、有长江、有黄河。世界上, 还有许许多多我这个小学生不晓得的河流。众多的河流所滋养的繁盛物种, 众多的江河所流经的高山、丘陵、戈壁、平原、森林、草地, 使得我们生息繁衍其中的地球, 我们的这个家, 丰饶, 有趣, 可爱。这所有河流所孕育的文明, 如果说伟大, 它们同等地伟大;如果说无足轻重, 它们同等地无足轻重, 因为从月球、从太空远眺地球, 溪、涧、江、河, 所有的流, 我们一概不见。[7]

参考文献

[1]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与文化自信文集 (第二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与文化自信文集 (第二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2]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3]凌纯声.清代之治藏制度[M].原载萧金松.清代驻藏大臣[M].台北:唐山出版社, 1996:6-7.转引自强世功.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M].北京:三联书店, 2010:162.[3]凌纯声.清代之治藏制度[M].原载萧金松.清代驻藏大臣[M].台北:唐山出版社, 1996:6-7.转引自强世功.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M].北京:三联书店, 2010:162.

[4]强世功.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M].北京:三联书店, 2010:101-105.[4]强世功.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M].北京:三联书店, 2010:101-105.

[5]赵一凡.从卢卡奇到萨义德:西方文论讲稿续编[M].北京:三联书店, 2009:732.[5]赵一凡.从卢卡奇到萨义德:西方文论讲稿续编[M].北京:三联书店, 2009:732.

[6]扎堆的坏消息并非中国缩影[N].环球时报, 2013-01-16.[6]扎堆的坏消息并非中国缩影[N].环球时报, 2013-01-16.

上一篇:协会会员下一篇:普通高校债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