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范文

2024-08-11

学风建设范文(精选12篇)

学风建设 第1篇

在学风党风共建活动中,党支部倡导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到广大同学中,真正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和学习状态,有效地推进学风的改善,从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加强党的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

1.1 通过寝室走访和问卷调查,加强沟通和交流,做好学风建设的基础工作

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对应不同的寝室。他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同学们了解关于大学学习的各种困惑。从归纳的情况看,学习困难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学习目标的不明确。进入大学后,不少同学没有了高考这盏指路明灯,失去了方向和努力的动力。(2)感到“理想”与现实存在着较大差异。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大学充满了种种美好的幻想,进入大学校园后感到理想与现实状况较大的反差,因而倍感失望。(3)学习方式和方法仍沿用高中阶段的模式。(4)自信心不足。不少同学是中学时代佼佼者,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往日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5)不能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存在困难等。

其他原因还包括: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沉迷于网络游戏;在社团等社会活动中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欠缺时间管理能力。

1.2 通过在教室里的互助式、自治式的学习交流,提升学风建设的实效性

党支部第二阶段的工作从基础情况的调查延伸到实质性互助共进的层面,决定设立专业自习室。即每周有一个晚上同学们在固定教室里一起学习,并在时间进行如下规定:

第一个时间段:讲解习题或梳理知识点。支部推选一部分成绩优秀,表达能力较好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担任“老师”,将一周内所学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在每周的专业自习的第一小时里,与专业同学分享这些学习心得。

第二个时间段:集体自习。在后面的三四个小时里,党员同学和入党积极分子与同学们一起学习,每次有二位党员担负起管理自习室纪律的责任。

1.3 以班会和团日活动的形式,开展学风大讨论

许多新生党员同时也是班级的主要干部,他们组织同学们以班会的形式,在班导师的主持下,一方面学习新的《学籍管理条例》,一方面开展学风大讨论,例如:(1)“上了大学,我不再优秀怎么办”——对自己重新审视。(2)“上了大学,我的学习动力从何而来”——对自己今后的发展重新定位。(3)“上了大学,没人管我怎么办”——大学课余时间如何(下转第143页)(上接第119页)安排。(4)“四年大学应如何渡过”——大学生自我设计。(5)“我目前的差距在哪里”——希望通过四年大学锻炼,提高哪方面的能力素质。使同学们能针对自已的不同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设计。

2 在纵向上搭建勤学向上的阶梯——高年级党员参与新生年级学风建设,共同创建优良学风

高校的学风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特别是在学院内部,相同专业的高年级学长的经验和建议往往对低年级学生产生较大的借鉴性和指导性。为使学风建设的前期成果能持续有效地保持并不断推进,学院开展了高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共建活动。组织高年级学生党员开设学风系列专题讲座,向新生介绍专业的课程结构和发展方向等,帮助新生尽快地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

在以党员为先锋的“与学长面对面”学风系列讲座活动中,支部拟定了五个专题,分别是:专题一:介绍专业背景。请高年级的学生党员传授学习方法,交流学习经验,引导新同学注意大学与中学的学习差异。专题二:介绍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支部邀请已经毕业的学生党员回校,讲述专业知识在工作岗位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建议新生从入校开始要养成多听学术讲座,多看专业书籍的习惯,从一开始就注意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思维。专题三:交流国外求学的经历与心得体会。党员交流生回校后,将自己在国外的求学经历,在异域他乡的所见所闻通过报告会的形式,向学弟学妹们进行宣讲。一张张青春飞扬的照片传递出学生党员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极大地激发了新生的学习热情。专题四:考研、就业与出国的选择与准备。高年级党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新生“早立志,立长志”,细述其中准备的过程和要求,让新生树立明确有学习目标,以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专题五:华理的研究生生活。学院的研究生党员,从大学生的成长之路,确立大学科学精神的角度,讲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

3 加强网络交流,创建学习互助平台——利用网络开设学习专栏,巩固学风成果,展示党支部风采

3.1 设立“习与题”专栏

每周的专业自习时间,会有一部分同学因为忙于各种社会活动不能来参加,他们可以从公共邮箱里找到课程笔记和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之类的资料等。利用网络最大程度地扩展学习信息的辐射面,让更多的同学受益。

3.2 设立“思与行”专栏

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解决书本中的疑难之处,在很大程度上还在于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包括学生本人的性格、习惯、情绪变化状态等。因此我们创建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每周由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将收集到的学习方面的文摘传到公共邮箱,例如:如何树立自信心,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进行学习情绪管理,如何排除干扰方式,如何建议学习规划方案等,建立一个网络的成长俱乐部,学习加油站。

3.3 设立“学苑风景线”专栏

设立这个专栏的目的,是希望传播各种与学习有关的信息。如考试的报名通知等,但更重要的是宣传同学们身边的先进人物。例如:有的同学进步了,考试成绩明显上升;有的同学通过努力,获得各类奖学金;有的同学勤于钻研,参加了导师的学术课题小组等。

4 结束语

学风建设是大学的灵魂,它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状态,关系到国家未来的人才质量;党风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是若干年后作为国家栋梁的建设者思想觉悟水平的保障。因此我们要将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工作,共同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贺江红.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大学时代,2006(7).

[2]费文晓.高校学生工作与学风建设实践.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学风建设 第2篇

——天津市委党校推进学员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来源:学习时报2012年1月2日14版)

加强学员学风建设是开展好党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党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树立党校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天津市委党校站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高度,探索规律、更新观念,把握重点、创新方法,着力构筑“以理论学习为首要任务、以党性锻炼为有效载体、以学用结合为重要途径、以强化管理为有力保障”的学员学风建设“四位一体”模式,进一步提升学风建设水平,增强学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以理论学习为首要任务,夯实学风建设的理论根基

帮助和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加强理论武装,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是党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学员学风建设首先要从加强学员的理论学习入手,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员头脑,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启迪学员智慧,用中央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统一学员思想,帮助学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端正马克思主义学风,更好地强化和夯实理论根基。

把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学习的中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我们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校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进一步加大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力度。同时还开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延安精神等相关理论教学专题,不断充实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水平。

把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学习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多年来,我们坚持以读原著为主、以自学为主的原则,为学员推荐和导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代表性篇目,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重要著作,帮助学员以科学严谨和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系统掌握贯穿经典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同时注重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帮助学员增加思想深度,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把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学习的着力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要求。我们根据形势和任务要求,通过开设相关教学专题及时宣传解读,通过组织学员座谈会、班级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及时学习贯彻,更好地帮助学员深刻理解、全面把握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深入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课题,提升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以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抓好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二、以党性锻炼为有效载体,增强学风建设的行动自觉 从某种意义上讲,党性决定学风,党性纯洁则学风端正;学风体现党性,学风优良则党性升华,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学员学风建设工作实践中,我们注重加强党性教育的引领作用,以党性锻炼带动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提升党性修养,更好地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以学习先进事迹增强内在动力。我们组织了全国党员劳模、抗震救灾英模等一系列报告会和党性教育课,运用先进模范党员的事迹感召学员,增强领导干部学习先进,锐意进取的内在动力,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性自觉,培育“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作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定期邀请体院北老干部理论学习组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做报告、进行座谈交流,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奉献不停精神,激励学员成为优良学习风气的自觉实践者、积极倡导者和大力推动者。

以强化党性分析改造主观世界。我们将每个班次分成若干小组,既是党性教育小组,又是学习小组,实现学员的自我管理,负责党性教育计划和学习课题计划的实施;每个班次的班委会和党支部负责本班党性分析等具体事宜的部署。成立由分管校领导牵头、学员部具体负责的督导小组,定期对学习计划、成果进行检查和监督。同时,我们坚持校主要领导为中青年干部讲授党课制度,对学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宗旨意识教育,帮助学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科学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和利益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此基础上,我们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把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指标作为学员进行党性分析的具体内容。

以体验典型情景升华精神境界。我们定期组织学员赴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和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洗涤灵魂,净化心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弘扬时代精神,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组织学员赴广西、贵州等西部地区学习考察,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特征,增强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定期组织学员开展军事训练活动,锤炼品质意志,强化纪律观念,促进作风建设。组织学员赴天津蓟县等贫困地区开展“朝阳——献爱心俸受教育”活动,学员用捐款、缴纳特殊党费等形式扶助经济困难学生和改善当地办学条件,为群众做实事、解难题,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以学用结合为重要途径,扩大学风建设的实践成果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风建设的本质要求。

我们注重提高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学用结合为重要途径,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和行动相统一,形成学习理论、应用理论、践行理论的良好风气,不断深化学风建设的实践成果。

发挥课题研究的项目纽带作用,挖掘学习深度。积极推进研究式教学。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群众、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定课题研究项目,并按所选课题分设成若干课题研究小组,深入调查研究,加深对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撰写有质量的调查报告。同时,邀请市政府研究室有关负责同志就如何搞好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为学员作专题辅导。学员课题组撰写的《和平区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天津港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等多篇研究报告,得到市长黄兴国、常务副市长杨栋梁等市领导的批示肯定。多篇优秀成果发表在市委研究室主办的《决策与参考》、市政府研究室主办的《天津政务参考》和校刊《求知》上。

发挥异地培训的交流平台作用,拓展学习广度。按照市委提出的“善于总结发扬天津的好做法,善于学习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善于消化吸收再创新”要求,组织学员到上海、杭州、深圳、广州等改革开放的先进省市和地区进行学习考察。沿海发达省市的异地培训让学员体验改革开放的最新进展和显著成就,学习借鉴先进经验。2008年以来,立足于京津两市区域合作不断发展态势,构建京津党校学员互访互动新模式,多次举办主题为“京津合作交流,推动科学发展”的异地培训活动,综合采用讲授式、案例式、体验式以及研究式等多种学习交流方式,推进学员论坛建设,搭建京津领导干部互相学习交流平台,引导学员深化对京津经济社会发展、交流合作相关问题的思考研究,使党校教学培训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挥中。

发挥基地建设的创新载体作用,延伸学习空间。为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我们积极探索教学活动实践载体,挖掘实践教学资源,延伸学员学习空间。通过在市规划馆挂牌设立实践教学基地,帮助学员全方位地了解天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深化学员对加快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和全面落实“四个着力”工作任务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员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汇集共谋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定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通过在滨海新区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帮助学员切身感受“滨海速度”、“滨海模式”和“滨海精神”,更加深入了解全市工作大局,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过在东丽区华明示范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感受“三个层面”联动发展的最新进展,帮助学员加深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理解和把握,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以强化管理为有力保障,营造学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强化学员管理,推动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营造良好学风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抓手。在加强学风建设中,我们不断强化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增强管理效果,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

严肃培训纪律,建立刚性约束。我们针对学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健全完善学员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形成崇尚学习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学员真正能够“坐得住、读得进、学得好、收获大”。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学员守则》、《进一步加强学员学风建设的意见》、《学员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关于进修班培训班组织学员市内考察的有关规定》、《关于组织进修班培训班赴外地考察的有关规定》等制度,为学员学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推行“七个一”班级管理举措,强化学习管理,形成良好习惯,即每天一次签到,每周公布一次考勤,每周检查一次学习笔记,每周组织一次小组交流,每月进行一次学习笔记展评,每月组织一次班级研讨,每月评选一次学习先进。严肃执行校规校纪。有针对性地抓好请假制度,严格执行请假1天报常务副校长审批、请假2天以上报市委组织部领导审批制度,确保出勤率。

加强生活管理,培养健康情趣。严格执行中央、市委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做到“四不准”,即不准以各种名义用公款互相宴请;不准以各种名义和形式给学校工作人员送礼或互相馈赠;不准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准以参观考察为名用公款旅游。真正做到既制定纪律又抓好落实,既着眼大处又抓好小节,既管理课堂又抓好食堂,使各项纪律要求落到实处。广泛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引导学员摒弃懈怠之心、功利之念、浮躁之气,努力形成主动学习、竞相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鼓励学员积极参与,以加强交流,增进友谊,活跃身心,增强体质。通过组织党日主题活动,布置宣传展板营造舆论氛围等有效手段,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自觉弘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帮助学员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抵御能力,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本色。

以党建品牌建设推进学风建设 第3篇

【摘 要】分析学生党员品牌建设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阐述学生党员存在的学风问题,提出党员品牌建设促进学风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党建品牌建设 学风建设 学生党员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015-02

党建活动是校园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其品牌打造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党建品牌建设中,加强学生党员考核体系的实施,带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端正学习目的,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对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党员品牌建设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第一,党员品牌建设有利于推动学风建设的具体化。在客观要求上,品牌建设中的制度与指标设定,立足于学生党员这一学生干部隊伍,有利于学风建设的具体内容细化。例如,党建品牌建设中的学生党员评优制度,包括学生党员学习成绩、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综合指标,是对学风建设中党员队伍的具体设定,有利于学风建设开展分群体、分类型的具体化设定与考核开展。

第二,党员品牌建设有利于推动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上的标兵作用。在党员品牌建设中,党建的制度建设包括加强党员合格性教育、相关学习教育规范制度的建立等,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学业上发挥旗帜标兵作用。

第三,党员品牌建设有利于推动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上的组织作用。在党员品牌建设中,组织建设要求以支部为单位加强对党的后备干部的组织能力培养,例如建立帮扶小组,以成绩优秀党员与学习积极性差的同学结队,通过学习组队、日常上课等细节,最终增强班级学风建设的成效。同时,学生党员参与组织学术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学科竞赛活动,帮助同学们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能力素质,进而不断增强高校的学术氛围,不断改善高校的学习风气。

二、学生党员存在的学风问题

第一,受社会上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沉渣泛起,引发了一些大学生党员学习态度的变化:崇尚自由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理念,具有感性的学习生活方式与心理态度。这个群体从年龄上看具有党龄短、年纪小的特点;从政治觉悟上看,接受党的理论教育时间不长,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负面作用“免疫力”不强,自我判断能力较差,容易放松学习,偏向玩乐,任由惰性支配自己。

第二,学风建设存在制度脱节。一方面,学生管理建设制度有待完善。如学院对于预备党员存在“挂科”现象给予延期转正处理,但对正式党员成绩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造成正式党员“挂科”现象监督空缺。另一方面,学风建设的激励机制不足,对于成绩优秀的党员同学没有组织内部奖励或表彰,没有宣传其先进带动作用。同时,对于党中个人与他人之间缺乏忽视对个人考核的集体性考量,没有很好地把党员群体的学习情况与支部整体考察相结合。

第三,学生党员存在功利性思想。一方面,部分学生认为党员身份在找工作、获得奖学金等方面比普通同学更有优势,入党后,由于已经实现功利目的,由此放松学习,降低学习目标与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有些高中党员学生由于入党难度大于大学入党,存在学习基础差、行为散漫等现象,上大学后“挂科”现象较为严重。

三、学生党员品牌建设促进学风建设的措施

学生党员品牌建设对于提高作风建设、加强政治学习与自身作风建设等起着重要作用,能使学生党员实现功能性、价值和情感性价值的统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品牌内容。一方面,理论与学习相结合,做好四大实践:社会实践——以校内外党员志愿服务旗舰店与社会实践小分队为载体的微型服务;理论实践——集学生自主备课与自行组织授课为一体的“微型党课”;专业实践——组织专业知识学习、专业能力发展、专业技能实践、专业优势相结合的临时党小组活动;制度实践——以党员考核体系、经贸党建工作方案为标准的年度考核行动。另一方面,突出党员的积极性,打造以党员个体为根本的组织生活。如微型党课每月依照学院党委要求,选出传播主题后,由各支部同学自主授课人员、自主备课,从而实现党员学习的多样性,提高党员良好生活作风。

(二)建立相关配套考核内容,实现活动有质量运行。首先,对各项实践内容实现量化考察机制。被考核人员必须在每学年按照考核表,把志愿服务、学术科研、专业成绩、参与比赛加分等各项指标分别计分后,要求提供成绩单、获奖证书等相应材料并通过党支部审核量化考察,最终结果作为党员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建立考核汇报机制。把考核结果及时公示公布,以起到宣传优秀、激励后进的作用,形成对一个支部的总体评价,为后续推进发展、提高支部成绩做铺垫。再次,完善处罚机制。对品牌活动的各项活动的参与质量进行统计。如“挂科”超过1门课则为考核不合格。在社会实践与理论实践中,不按要求参与活动超过一次以上给予通报批评等。最后,做好后续追踪工作机制。如对往年考核评为优秀的示范支(下转第26页)(上接第15页)部或个人,要求支部书记与支委跟踪做好支部或个人在四大实践课程中的后续参与情况,如果有不良风气表现,则取消其评优资格。

(三)完善品牌运行,提高学风质量。品牌培育要实现联动,才能有助于克服实践性不强、党员参与动机过于“习性”化等问题。一是拟定增加学风建设的考核要求。如参加一次学术竞赛或社会实践,获得一项院级及以上奖励,帮助一个后进生等作为硬性要求,强调党员中专业实践的带动作用。二是建立良好考核组织。建立专门组织,一方面做好建立与参与者的共同做好活动前通知服务、搭建学生党员教育的新内容,使得考核有依有据,有组织有安排。另一方面,做好各党员分数总结与排列,方便考核的开展与结果统计。三是建立能够感知品牌价值,参与自身认可的品牌的活动。如建立支部学风建设大赛机制。各党支部每学年以优秀率、奖学金比例、挂科率等为基础,评选出优秀学风建设示范支部。四是实行支部带动学院制度。发挥党员的榜样作用,在党支部中建立网络信息小组,充分利用网络的渗透性、传播性,鼓励党支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资源宣传学习生活,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形成以开展学风建设、宣扬优秀学生典范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交流平台,以点带面,营造良好学习风气,带动学院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杨昱梅,李向晖.对构建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J].河北金融学院(高校管理版),2012(3)

[2]蒋龙琴.高校学生党员考核体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

[3]石岩,彭旭丹.建立高校党风与学风互促机制[J].才智,2012(1)

【基金项目】2015年广东工业大学党建课题(2015B06)

【作者简介】覃瑜潇(1986- ),女,广西来宾人,硕士,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助教;曾 清(1993- ),女,广东河源人,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01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生。

高校学风建设探究 第4篇

关键词: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1 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现状

1.1 学习目标不明确, 内动力不足

学生进入大学后, 普遍存在思想松懈的状况, 缺乏学习目标, 部分学生上完课后无所事事, 从而就容易沉迷于上网, 玩游戏。由于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没有学习压力, 缺乏学习的内动力, 从而导致学生放松了学习。

1.2 第一课堂的质量有待提高

教风不正, 学风难正。抓学风首先要连同教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一起抓。学生逃课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上课乏味, 教学水平不高, 从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加强思想教育, 以思想促学风

2.1 确立学习目标

很多学生不想学习, 主要原因是进入大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因此, 通过“两课”、辅导员个别谈话以及各种讲座, 加强学生的理想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 树立个人的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认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大学四年的学习发展规划。

2.2 巩固专业思想

专业思想的巩固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专业思想的教育仅靠新生入学的教育是不够的, 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的学习。因此,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课的特点, 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引导学生巩固专业思想, 培养专业情感, 增强专业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的内动力, 才能积极投入学习。

2.3 重视心理教育

心理素质是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 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缓解压力, 调解情绪, 保持身心健康的发展, 增强成才意识和竞争意识, 锻炼和培养各种能力, 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风建设。

3 加强制度建设, 以制度促学风

首先, 学风建设既要靠教育引导, 又要有规范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作为保证。建立长效机制, 就是要完善学分制下学籍管理条例中相关的规章制度。学校应该健全包括学籍管理制度、学生处罚制度、请假制度和考试纪律等学生管理制度;加强课堂管理, 保证课堂纪律;严抓考风考纪, 倡导诚信考试;实行必要的淘汰制, 促使不努力学习的同学产生危机感和压力, 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其次, 抓学风建设不仅要健全学生管理制度, 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制度、遵守制度、维护制度, 自觉用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狠抓考勤, 提倡诚信考试, 与学生签《诚信承诺书》等, 都是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方法。建立长效约束机制, 可以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 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

4 加强教风建设, 以教风促学风

(1) 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每学期由学院主管教学的院长、督导组成员和学生对各门课程的任课老师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 并出台相应的条例, 有奖有罚, 促进教师的积极性。

(2) 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

现在很多教师只管上课, 不管学生的课堂纪律。但是教师有教书育人的义务, 除了教好书, 还要做到育人。教师对学生上课的不良现象要敢说敢管, 特别是对学生的迟到、旷课、上课睡觉等不良的上课纪律要敢于批评、教育学生。

(3) 加强对年青教师的指导, 提高年青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生逃课的原因之一是任课老师的讲课乏味。因此要加强对教师的指导, 特别是年青教师, 他们上课经验不足, 上课过多依赖课件,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这些都是影响学风建设的原因。因此要加强对年青教师的指导, 完善导师制度, 做到老教师指导新教师, 对新教师实行定期培训、听课制度, 以起到传帮带作用。同时, 学院应积极打造师生交流的平台。定期开展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座谈会, 听取学生对教学上的意见, 促进师生的交流, 改善教师的教学水平。

5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以科研促学风

(1) 营造学术氛围, 举办“专业名师”系列学术报告。

以学术讲坛为载体, 开设名师讲座, 邀请相关专业的著名专家举办学术报告, 用他们严谨治学的作风、奋斗求索的科学精神鞭策学生, 同时让学生了解专业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 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从而活跃学术气氛,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项目。

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和科研意识。鼓励高年级的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和教师的课题。学校和学院每年都有科技创新项目, 对学生的科研活动给予经费上的支持, 通过引导和资助学生参加科技活动,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对在学习、科研和重大比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给予表彰和宣传, 加强典型示范教育, 为广大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 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3) 举办科研竞赛。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 以赛促学, 使学生在争先创优的活动中树立自信心。如开展桥梁设计大赛, 把课堂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 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认同感, 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 充分发挥政工干部队伍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6.1 加大管理力度

首先, 辅导员要做好晚自习、上课纪律等的抽查工作, 每周抽查一定的课堂纪律, 深入到学生宿舍抽查学生晚自习情况, 针对本年级的学风状况, 定期讲评, 表扬好人好事, 批评不良倾向, 对于违反上课、晚自习纪律的学生要给予通报和加以教育。

其次, 要抓好党、团组织, 把学风建设与党、团组织开展的活动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优势, 促进优良班风、学风建设。要求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带头查找同学们中存在的学风问题,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求各学生组织在教育活动中积极创新, 着眼于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建立长效机制开展活动。

6.2 加强服务意识

辅导员既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服务。

首先, 在生活上要关心学生, 对有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予关心和照顾, 尽可能帮助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 能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

其次, 要加强和家长的联系, 打造家校沟通平台推行给家长的一封信制度, 每学期向家长报告学生在校的成绩, 特别是重修两门以上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联系, 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 取得家长的理解, 赢得家长的支持, 实行家校共育,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共同做好学风建设工作。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 我们要努力实现学风建设规范化和制度化, 逐步形成学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塑造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 为学校培养高质量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乌斯满.达吾提.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 .

学风建设 第5篇

学风建设

全体教职员工和同学们:

学风是学校领导的办学、导学之风,教师的教学、治学之风,是教学管理人员的督学、服务教学之风,学生的求学、研学之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也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学风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社会声誉的重要因素。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

建设良好学风,营造优良校风,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也是我们每一个民大教职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在此,教务处、学生处向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发出倡议:教而尽职,学而尽责。

一、倡议“教书启智,育人铸魂”的优良教风

1全体教师要认真履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精神与岗位规范,注意个人思想品格、科学道德和仪表举止对学生的示范作用,言传身教,教书启智,育人铸魂。同等爱护每一名学生,成为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以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努力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寓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

2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教学规律,吸纳学科前沿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科研的融合,提高学科专业素养、拓展专业知识领域。在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严格遵守《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学工作规范》,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认真编写教学大纲,科学设计教案,精心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加强程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后任务驱动,认真批改作业,做好后辅导答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既要关心学生、引导学生、了解学生,创设和谐平等的堂气氛,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考核、严格管理。教师要自觉遵守并维护教学秩序,做到不随意调、停,不迟到、不提前下、不拖堂。第一次上,把自己联系方式留给学生,尽可能建立程微信群。教师是堂纪律的第一责任人,上前,率先关闭手机,并要求学生必须做到。教师要严格考勤,并就学生的堂表现、学习效果及时和班主任、学工办和学生导师沟通联系。间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自觉践行教考分离,积极推进诚信考试,严明考风考纪,不在考试前给学生划定复习范围,不以任何方式泄露考试内容,认真履行监考教师职责,对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行为果断处理并及时上报。加强对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指导,加强对学术诚信的教育,杜绝论文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二、倡议“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优良学风

1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的成才目标,做好个人人生规划,努力成为一个有理想、有作为、与时俱进的、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

2树立“优良学风,从我做起”的意识,积极参与学校学风建设活动,从自身做起,从严要求,努力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博采众长,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大学生。

3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刻苦钻研,努力拼搏,严谨求实,培养优良的学风。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增强学习动力,前做好各门的预习,上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不玩并关闭手机、不看与程无关的书籍、不交头接耳、不影响其他同学听及老师教学,专心听讲,勤做笔记,认真作业。有事或病提前开好有效假条,如有临时情况或特殊原因,及时向班主任和任老师说明原因并补假。余广泛涉猎各类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注重培养独立思考、逻辑分析等自学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果,用我们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形成健康向上、热爱学习、学风严谨的校园学习氛围。

4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因为优良的学风要有严格的纪律来保证,遵章守纪是大学生应有的行为准则。不沉迷于网络、不抽烟酗酒、不打架斗殴、考试不作弊、不抄袭他人作业、不抄袭他人论文。树立“诚信是立身之本”及“诚信光荣,作弊可耻”的观念,自尊、自爱、自省、自警,勇于面对挑战。在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诚信应考,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真我风采。

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组织的各项有利于成长成才的活动,加强团结,加强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交流,开阔视野,完善自我,展示才华,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引领现代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6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应该做好表率作用。学生会、学风监察大队、宿管会等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学风建设中,协助学校做好各项工作。各班班干部,尤其是班长和团支书,要积极组织本班同学参与学风建设活动,监督和督促全班同学按计划实现班级目标;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在学风建设中起到表率作用,成为班级创建“优良学风示范班”的倡导者,在创建和推进过程中发挥骨干作用;党员骨干、学习尖子与学习困难的同学结对帮扶、帮教、帮学。

老师们、同学们,面对着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信心百倍,豪情万丈,更应该从身边的每一小事做起,从我们每一天的工作学习做起。行动起来吧,来一场教学和学习上的革命,在教室、图书馆、寝室留下我们的足迹和心语。

清晨,朝霞因为有朗朗的读书声而美丽;堂,因为有教授的谆谆教诲和学生全神贯注的收听而神圣;自习室,沉静的气氛因为有轻轻的翻书声和沙沙的写字声而愈发让人感到惬意……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用热情,用行动,在求知的充实中渐渐沉醉,在思考的理性中静静地星夜兼程。

教务处

学生处

谈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第6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风建设问题 对策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由精英教育逐渐转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过程中的产物。据统计,截止2007年3月30日,全国经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已有 318所。

良好的班风、学风对坚持加强学校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学生健全人格、提高个人素质、创造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因为独立学院在第三批次招生,相对于“一本”、“二本”的学生来说, 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 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风气和氛围不够浓厚。学风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培养的人才质量,将来势必影响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所以如何加强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是当前各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都在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独立学院学风存在问题的原因入手分析浅谈对应的解决方案。

一、独立学院学风问题存在的原因

学风建设是一项持久的系统的工程,是学生工作永恒的主题。当前高校学风存在一系列问题,有着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和多元化的趋势。而作为大学生中独立的群体——民办“三本”的学风则更具代表性。

1.社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大潮涌动。“读书无用论”卷土重来。“读书无用论”卷土重来,“学习”到底有多少用处又开始成为困扰大学生的问题,“拜金主义”汹涌澎湃,“就业难”愈演愈烈,这些社会现象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的学风。在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越来越浮躁的社会空气中,学风建设也正经历着越来越多的考验。

2.学校因素。现行高校的自身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体制改革都滞后于市场经济对教育发展的要求,譬如专业设置不够合理,课程内容陈旧等等。而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和办学机制,正处于创办初期,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后勤保障等諸多方面与学生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独立学院一般还没有专属自己学院的高水平的教师,普遍教师年轻化,缺乏经验,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缺乏深层次了解,因而做不到因材施教,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加无法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学生自身因素。内因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独立学院的学生中很多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他们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优越,感觉不到社会的强烈竞争和重压,从而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进入开放性的大学后,不具备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主能力差的学生对学校的学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增加了难度。

二、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措施

学风建设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就是“生命线”,具有良好的学风对于体制新、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尚不丰富的独立学院具有比普通高校更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对如何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谈谈自己的体会。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尽可能早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同时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通过各种形势报告、座谈会、主题教育等正面形式,开展立志为学教育。而通过主题班会、年级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帮助和教育学生树立认真求实的态度、勤奋刻苦的精神、科学严谨的作风,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加强学风建设。

2.创造加强学风建设的校园外部环境,硬软皆有。

校园学习硬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教学与实验设施、学生课外活动场所和校园自然环境。校园硬环境是大学生学风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是大学生学习的阵地,是学风的基础。像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实验室等都是学生经常停留的场所,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大生产生一种满意感、舒适感,从而轻松愉快地从事学习与学术活动。

校园学习软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学风建设有所影响,主要包括校风、教风;班风、舍风和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

⑴校风和教风不可分割,教风是校风中首当其中的一部分。

校风的提升除了校园学习硬环境外,更依赖于校园文化内涵的提升。首先要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培养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术和文化氛围;其次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要有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党课等,还要有营造学术氛围、有利于学生培养刻苦学习态度的学术讲座和报告,更要有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社团活动等等。

教学是学院实施教育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是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起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会对学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独立学院的学生定位为培养全面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那么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和手段方面都急需进行大力度的教学改革。独立学院的教师更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通过启发式教学、教学实验、社会调查等创新性教学方式,努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⑵高校中有一种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班级效应”和“宿舍效应”,引发这种现象的其实是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发现入校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而在高校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更容易出现从众心理和行为,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作弊从众、入党从众、择业从众等等,不一而足。

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出加强班风、舍风建设其实是加强学风建设的直接入口。在班级中,树立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骨干在学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以他们形成带头实践、自觉维护优良学风的主体。同时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整体优势,通过深入教育和适时开展学风建设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在宿舍中,以学生宿舍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舍长担任组长,积极组织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各种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活动,充分发挥班级、宿舍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作用。

⑶学风建设是长期的任务,必须有健全的制度来保证。建立健全学风建设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学风建设工作实效。严格科学的教育管理,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大学生学习的外部引力。要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完善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加强教学工作管理、考核的科学性,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切实开展党员一帮一活动,解决学生思想中的疑难问题。

3.遵循认知规律,以人为本,立足独立学院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动力。

⑴心理学研究表明,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大学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于大学学习的认同感和强烈需要,树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进而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解决他们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独立学院的学生,因为高考失利和降分录取,自尊心受到打击,这使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表现出学习无目标、无动力、无积极性。因此,更要注重从多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到大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让他们认识到只要自己坚定信心、勤奋努力是完全可以改变现状,拥有美好的未来。

⑵在对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我认为应该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高,适当改革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入校时和普通本科院校已有一定差距,因此不能照搬母体学校的学生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而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等,特别是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开设相应的课程。

⑶在学风建设过程中,独立学院更应重视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除了要求辅导员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平台,始终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沟通外,还应竭尽各种方式和学生家长交流,比如每学期定时寄送学生成绩单,使学生家长能及时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召开生源地学生家长会,主动争取学生家长对学院学风建设工作的支持与配合等。

总而言之,学风建设是一项持久的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断积累强化的过程,是高校管理永恒的主题。独立学院必须切实做好长远打算,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抓好学风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爱萍,王晓莹.浅析独立学院学风现状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2] 吕品飞,秦晓菁.论独立学院学风建设[J].科技信息,2007(13)

[3] 李云先,何志琴.改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风建设[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2)

关于学风建设的思考 第7篇

一、学则行远: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

“学则行远”出自《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意思是说,要实现远大目标,就从近处出发;要想攀登高峰,就得从低处起步。从学校来说,就是要求学生既要眼界高远、目标远大,又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奋进。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做不到志存高远的学生,就不会脚踏实地从事艰苦细致的学习活动;相反,一个不能脚踏实地地对待学习的学生,也肯定是一个做不到志存高远的人。可见,学则行远是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的统一。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学则行远呢?

1.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

笔者看到那些特别厌学的学生就感到痛心,他们似乎什么课都不想上,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什么活动都不愿意参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缺乏热情。厌学的学生存在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懒。观察发现,厌学的学生其懒惰程度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懒得做家务,懒得做值日,懒得做操,懒得唱歌,懒得做作业,懒得听课,懒得思考,有的甚至懒得拿起笔、懒得打开课本、懒得在课本上把重点内容划一划。二是虚。现在的中学生,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物质生活比较充裕,有的可以说很充裕,但精神生活比较空虚,有的可以说极端空虚。三是迷。一些学生价值观模糊不清,迷失了人生的正确方向,缺乏崇高的理想,缺乏远大的志向,缺乏高昂的志气,缺乏高雅的志趣,缺乏高尚的追求。正是这种“懒”“虚”“迷”,造成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淡化或弱化。要引导学生志存高远,就需要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在改变学生的“懒”“虚”“迷”等方面狠下工夫。一要强化劳动教育,增强劳动意识,端正劳动态度,提高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彻底改变学生懒惰的毛病。二要强化精神培育。精神空虚需要精神生活去充实。如何充实精神生活?那就是引导学生去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缺乏真正的阅读,缺乏抓住理智和心灵的阅读,缺乏激发出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思索的阅读,缺乏迫使自己审视和细察复杂的人心和深思自己的命运和未来的阅读,是精神空虚的原因之一。”朱永新教授也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可见,没有真正的阅读,学生的心灵必定是一片沙漠,学生的精神必定空虚。强化精神培育,就要从强化学生的阅读开始。三要强化价值观教育。要借助思想品德课、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促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端正人生态度,树立人生理想,确立人生志向,明确学习目的,实现人生价值。

2.开展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感悟提升

现在,有多少学校在扎扎实实地开展各种校内活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就是一些学校现状的生动写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些本该开展的校内活动被取消,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作业还是作业,除了考试还是考试,本该快乐幸福的校园生活,变得枯燥乏味甚至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何谈志存高远?现在的学生,有多少真正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平时天天从家里走进学校,再从学校返回家中,除了应试,还是应试;双休日、节假日,不是在家学习,就是在家看电视、玩电脑,要么就是出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社会实践活动的欠缺,使他们欠缺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欠缺了实际生活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欠缺了社会责任感,欠缺了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欠缺了生活的欢乐和动力,也就欠缺了人生的志向和目标。可见,学校应该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各种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在活动中感悟提升,逐步使自己成为志存高远的人。

3.树立行为的标杆,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模仿力非常强的中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会更大。因此,引导学生志存高远,就需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一是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用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先进人物的事迹,教育和感染学生;二是通过革命传统教育,用革命前辈为真理、为正义、为自由、为解放而奋勇拼搏乃至英勇献身的事迹,激发学生的雄心壮志;三是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模范人物,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四是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为理想而辛勤工作的教师、为理想而勤奋学习的学生的事例,为学生树立行为的标杆。

4.从身边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完成学习任务

中学生往往存在学习浮躁、不踏实、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三分钟热度等毛病。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地完成学习任务。一是充分利用时间,不能把时间浪费在看电视、玩手机、上网玩游戏上面;二是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能精力不集中,不能懒得思考、懒得合作、懒得举手;三是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不能无缘无故不完成作业,不能轻视巩固练习的作用。

二、习如自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如自然”源自《颜氏家训》:“少知砥砺,习若自然”。意思是说,知道磨砺自己,习惯成自然。从学校来说,就是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呼吸一样自然。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习如自然呢?

1.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现在,许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被动地听课,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被动地完成作业。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一是营造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就会逐渐主动起来;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主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三是对学生多鼓励、对表扬,使其产生一种自豪感、成就感,增强其主动学习的动力。

2.引导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

一些学生上课不喜欢思考,不喜欢回答问题,也不喜欢质疑,更不喜欢探究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积极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甚至是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有独特价值的问题;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教材,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挑战现有结论,大胆进行质疑问难;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3.引导学生养成在规定时间学习的习惯

有的中学生,习惯于小学的学习习惯,放学回家后,如果没有作业,也就不学习了;或者是很快写完作业了,也不学习了。这样做是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要求的,这就要求学生养成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的习惯,不管有没有作业,都要学习。如果有作业,就要完成作业,如果没有作业,要么复习,要么预习,不能让时间白白流失了。

4.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

知识是容易遗忘的,并且新学的知识更容易遗忘,而克服遗忘的最好办法就是及时复习巩固。一些学生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知识学过之后,就不去主动复习、巩固。结果,几天之后、一周之后,所学知识就忘记得差不多了。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这样做的一个前提是,各科教师要科学布置作业,尽量减少作业量,尽量为学生留出除了作业之外的复习巩固时间。否则,学生即使想复习巩固也没有时间。

5.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远远没有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学生的重视。学生长期固守课本,死读书、读书死,结果是要么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要么视野狭窄,见识短浅;要么继承有余,创新不足,难以成为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坚持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节假日更要坚持课外阅读。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特别是加强对学困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促使学生爱上课外阅读,逐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6.引导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

现在,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日益普及,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搜集渠道。但是一些学生没有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即使有条件使用网络也懒得使用。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善于利用网络学习,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利用网络保留资料。

7.引导学生养成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

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有对学生的课堂常规要求。这些常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是“常规”要求,但是许多学生也没有做到。例如,课前两分钟入静,即坐在座位上,保持安静状态,等待上课。但是一些学生就没有养成入静的习惯,不在自己的座位上,而是在教室里、走廊里大声喧哗、追逐打闹。再如,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一些学生要么不举手就发言,造成课堂秩序混乱;要么会也不举手,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还如,遵守课堂纪律,不交头接耳,不随便说话。总有那么一些学生,上课不专心,管不住自己的口,或窃窃私语,或大声说话,或左顾右盼。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引导学生养成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对课堂常规常抓不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下去。如此,学生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一定能养成。

8.引导学生养成制定目标、排除干扰的习惯

成功的学习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定地执行目标。有的学生,学习没有计划,没有目标,整天东一头、西一头,要么该预习的内容忘了预习,要么该复习的内容没有及时复习,甚至该完成的作业都忘了完成;也有的学生,虽然制定了学习目标,但是一遇到干扰,例如迷恋电视、痴迷游戏等,就改变了甚至放弃了原来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制定目标、排除干扰的习惯,督促学生制定和执行目标,监督和检查学生目标完成情况,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意志力,提高学生排除学习干扰的能力。

9.引导学生养成接纳、欣赏教师的习惯

加强学风、文风、教风建设 第8篇

一要抓学风。学风是文风和教风状况的重要标志, 是校风的体现。党校学风, 事关党风, 事关干部作风, 必须常抓不懈。一要端正学习态度。学风问题, 实质上是对待自己、组织、群众及事业的态度问题。要认识到学习者智、学习者胜, 选择了学习就选择了进步的哲理, 要把焦裕禄精神贯穿于学风建设, 净化思想心灵。要把“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理念落实到行动上。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要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学风建设的核心, 理论脱离实际, 就只是片面的教条, 理论来源于实践, 又服务与实际。深入基层、了解实际, 尊重规律, 拜人民为师。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要紧紧围绕沁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 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要把制度约束作为学风建设的保障。实行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完善周二、周四集中学习制度, 严签到、查笔记、《教务日志》有记录, 自学有笔记、有体会, 每学期评比学习标兵以表扬先进, 激励后进, 确保学习有效果;教师在外出培训学习结束后, 要及时汇报学习情况且专题授课, 检验学习收获;开展推荐好书目好文章、读书交流等活动, 领导带头学习参加, 繁荣校园文化, 激发学习自觉性。

二要正文风。文风是学风的体现、教风的产物、校风的表现、党风的折射。毛泽东曾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 都是党风。”人们可以拿文风状况来判断党的作风和形象, 党校要带头倡导优良文风。一要到实地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优良文风是建立在深厚的实践基础之上的, 教学与科研脱离实践, 便是无用的、空洞的说教。教研组要组织引导教师到基层进行专题调研, 倾听群众心声、尊重实际、撰写有针对性、指导性的调研报告。二要用实话讲课。教师要把深奥的理论讲通俗, 尖锐的问题理性看, 敏感话题客观评, 复杂的问题条理化。用真话、实话、短话、明白话讲出自己的特色。三要写实用文章。文章的价值不在多和长, 而在精、实、新, 即简短精炼、符合实际、富有新意。坚持实事求是的校训, 写严谨规范文章。教务处根据培训需要和县委政府中心工作拟定科研课题, 鼓励论文发表。教师要立足沁水实际, 挖掘沁水特色, 不唯书、不唯上, 只为实, 经过深入调研、独立思考, 写有思想、有深度、有质量、有对策的科研论文, 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三要树教风。教风影响学风形成、关乎文风提升、决定校风塑造。党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教风的主体是教师。必须以提高培训质量为重点, 营造严谨治学的优良教风。一要博学多闻、融会贯通。打铁还需自身硬, 要适应学员的高标准高要求, 党校教师必须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 深钻细研, 做到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 力求达到教学的高水平、培训的高质量。二要注重师德建设。师德是教风之魂, 缺乏师德, 毫无责任感, 水平再高, 也达不到教书育人的基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讲过:“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党校教师不仅传授理论、传递文化, 也在传承道德。建立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度, 要求教师牢记“党校姓党”, 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把党性修养贯穿教学始终, 树立党校教师良好形象;坚持“理论探索无禁区, 党校讲堂有纪律”, 积极探索, 争做“名师”, 发挥老教师和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营造“比学赶帮”的团结进取氛围, 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促进教学水平提升。三要拓展锻炼平台。要选派教师到上级党校和高等院校学习、到乡镇或企业单位挂职、到发达地区及先进党校考察, 开拓眼界, 丰富教学资源。四要注重教学质量。教学布局要更加突出理论武装、党性教育和服务大局的课程。实行集体备课和自主备课相结合, 从教务处制定课题、自主备课、集体说课、教研组预审、试讲、讨论, 教务处环环把关后, 讲稿才准进课堂;积极探索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等现代教学方法, 通过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五要完善师仪规范。教师上课要保持良好的形象, 文雅的仪表, 得体的举止, 整洁的衣着、饱满的精神。六要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教风的铸造, 既要靠教师的自律, 更需要学校和学员的他律;既要靠激励, 也需要规范。多方式激励, 通过择优授课、竞争上岗、优劳优酬等方法, 让优秀者的业绩得到应有回报, 让昏噩者承受压力和制约, 逐步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科学发展环境。

总之, 要抓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契机, 切实加强学风、文风、教风建设, 提升党校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增强党校科学发展的使命感, 向“建设全省一流县级党校”的目标迈进。

摘要:学风、文风、教风, 关系党校形象, 关系党校生存。本文针对沁水县委党校在“三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关措施。

浅析学风建设工程 第9篇

1、高等教育大众化造成学业水准下降。

高等教育快速进入大众化阶段, 学校的不断扩招造成了原有的学校资源紧张, 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困难及由此带来的问题相对突出;由于生源差异增大, 致使教学难度增大、效率降低, 学生的总体成绩水平下降, 并且低分考生的不良习惯和风气反过来对整个学风产生负面影响。

大学校园门槛低了, 并不意味着学生的教育质量会随之下降。对于学生素质分层化, 学校也可对学生分层化管理, 针对学生不同情况, 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辅导员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跟踪了解。鼓励学生以学业为重, 形成自主学习, 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

2、调剂生和高考舞弊生缺乏学习兴趣。

部分学生由于高考成绩未达到报考专业录取成绩, 而被调剂到其它的专业, 但其对所学专业丝毫不感兴趣, 必然会缺少学习动力;舞弊考取的学生本来就对学习不感兴趣, 所以到了大学依然如故。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良好学风形成的不利因素。

对于此类学生最需要的是心理疏导, 辅导员老师要对此类学生分别谈话交流。调剂生心理落差大, 厌学情况很严重。辅导员老师要先了解情况再进行心理辅导, 帮学生树立信心, 重拾自信, 积极引导学生在当下努力学习, 成为优秀的榜样。对于高考舞弊的学生, 辅导员要进行正面劝说, 尽量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 培养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做好其他学生工作, 帮助并容纳这类学生。

3、师生距离感的形成。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 师资出现紧张, 老师的授课任务增多, 专业教师承担的科研、教学与进修压力都比较大, 课后无暇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教学的学风需要教师做出更大的努力, 教师要认真负责的完成教学内容, 并且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不能因为工作量大, 就降低工作的质量。要履行教学职责, 严格要求管理学生, 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同时学生也可以监督老师, 学院可定期进行教师工作的评鉴, 了解教师的实际工作表现。

4、当今大学生的独立性、自律性有所弱化。

基础教育的弊端造成当今学生自控能力差, 中小学教育中“他律”重于“自律”, 学生的自制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大学宽松的教育模式下, 不少同学明知不好好学习不行, 但管不住自己, 结果嬉戏无度, 荒废学业;心理素质差, 独生子女教育, 使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一直被宠爱着, 家长的事事亲为, 使学生几乎不与外界接触, 也很少遭遇失败, 所以在经历挫折时不能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解决, 有的学生在家长和升学压力下学习, 心理扭曲, 严重者患自闭、抑郁、睡眠障碍等疾病, 进入大学即便是受到很小的挫折, 也会一蹶不振, 自暴自弃, 直至轻生。

对于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要从新生抓起。从入学就进行严格的要求和管理, 从大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健康的心理。因为是新生, 学生仍保留着高中的一些思想和习惯。辅导员老师要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学生端正思想并且认识到上大学的首要任务仍是学习, 任务更加重大。并不可以解放, 放松自己。在学生的适应期, 老师要积极的跟踪学生的变化情况, 了解学生的转变动态, 在转变期学生最容易形成心理疾病, 并且未来大学四年的成败就在这个关键的形成阶段。所以辅导员老师要增加与新生的教育, 交流时间, 多组织一些新老生交流的活动, 让学生在身边树立榜样, 并在大学四年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二、如何做好学风建设工作

1、管理督学风。

实施德育刚性化, 通过规章制度规范学风。成立学风建设领导机制, 明确负责人, 主抓学风建设工作;在《辅导员、教学工作考核细则》中明确辅导员老师在学风建设工作的任务, 明确教师对课堂纪律负责制;要建立健全《课堂考勤办法》、《晚自习制度》等规章制度, 狠抓课堂行为规范, 使学生做到上课起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开手机、不睡觉、不说话、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提倡如主动提问题、踊跃发言等“教”与“学”互动行为。加强考试管理, 严肃考试纪律, 以考风推动学风建设。建立奖惩制度, 保证奖惩的公正性, 正面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2、榜样树学风。

树立各种典型, 增强学风建设的导向性。这里, 榜样教育既要有内涵, 又要扩大覆盖面。通过表彰优秀学生等活动, 激发广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要兼顾进步的同学, 对于成绩进步跨度大的同学也要进行鼓励, 提倡这种积极进步的举动, 鼓励其他同学对于学习一定要不抛弃, 不放弃。具体落实榜样先锋的作用, 可以成立学习小组, 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组长, 对组员进行提高培养计划, 通过互帮互学, 相互监督从而共同达到成绩的进步。通过榜样引导, 带动中游, 激励下游, 推动学风建设深入发展。

3、科研督学风。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对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进行指导并发表相关专业论文, 从而使学生了解当前自己所在学科的前沿, 扩充知识面。学生的专业基础可能还很薄弱, 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下科研的基础工作。目的不是让学生真正的获得什么科研成就, 而是拓宽学生的视野, 可以亲身经历专业科研工作, 提早为科研工作做准备。通过实践, 加深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方向, 从而达到督促学习, 明确目标的作用。

4、环境育学风。

坚持以学风建设主导校园文化活动。突出“以高品位文化陶冶学生、以精品活动引导学生”这一主题, 通过聘请专家名人、学者举办讲座;开展如“五四青年节征文活动”、组织专业知识竞赛等。如我院“外语演讲比赛”、“外语口语角”等校园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在学风建设上实行分年级教育和指导, 围绕学风抓好新生入学教育、每学期开学初的首周教育、日常教育、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职业生涯设计与教育课、就业指导课等贯穿学风建设始终。此外, 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专业、服务社会、培养职业道德, 提高实践技能, 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意识。优化育人环境, 营造浓郁学风氛围, 使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保证“出口畅”、“入口旺”的办学。校园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目标, 扩宽视野, 更可以让学生亲临其中的参与和组织。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提高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高琴.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11 (2) :111-114.

[2]郑家茂, 潘晓卉.关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 (4) .

[3]李灵芝.情感在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的效能及培育[J].邵阳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11 (3) :110-113.

[4]黄金声, 杨晓宁.大学学风的丰富内涵与学风建设的途径[J].文化学刊, 2008 (1) .

[5]喻军, 张泽强.中国和新加坡高校法制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邵阳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12 (5) :83-86.

浅议班级学风建设 第10篇

一、转“无可奈何”到“安心学习”是建设良好班级学风的基础

中专学生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占10%左右。这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成绩优秀或者是考试的时候由于发挥不好致使落榜, 或者是考上高中家里没钱上不起, 因此只能带着伤心与失落来到这里, 但来到这里之后却发现与自己想象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不同, 这样一来, 就更加失望, 也缺少了学习的动力;第二种是在初中的时候表现不好, 又因年纪小不能进入社会, 所以在父母的压迫下来到学校读书, 这一层次的学生应该占40%左右。这一群人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 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因此在学校只是混日子;剩下的是第三种了, 大概占50%, 这一部分学生有朦胧的学习目的, 在初中的时候就清楚自己要走的路, 但因为人的惰性不能坚持自己的立场, 又加上正值人生观成型时期, 所以极容易受到第二种人的影响。

分析了班上的实际情况, 于是我就采用合适的方法, 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对第一种学生多加以关怀, 尽早发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在班上树为榜样, 让他们重拾初中的自信, 扬起希望的风帆;对第二种人要加以约束, 虽不能在短时期让他们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必须让他们做到不违纪且按时完成作业, 不自我放弃;第三种人要正确引导, 细心观察, 对他们的偶然放松既要宽容又不能放纵,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严是出自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再结合平时的语文课和班会课给他们灌输学习的重要性, 使之端正学习态度, 树立学习目标。这样一来, 班上学生的浮躁情绪得到较大稳定, 都能安下心来学习。

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建设良好班级学风的前提

“要我学”与“我要学”二者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缺乏内动力。其实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源于其高远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理想的层次愈高, 学习的目标愈明确, 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愈强劲、愈持久。

在班级学风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理想层次有很大差异, 绝大多数学生理想不明, 不要说达到少年周恩来那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境界, 就是要树立宏伟远大的人生目标都难。为此, 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理想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把理想教育渗透在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中。开学之初, 我利用班会课开展“放飞理想”演讲赛, 硬性规定每位学生都必须参加。于是, 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 学生都会去思考自己的理想究竟是什么。一堂班会课下来, 许多学生都有了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在此基础上我再在教室划出一角作为“电美十四班青春理想栏”, 让他们自己写上自己的青春理想, 并要求做美术设计, 民主投票选出“最佳创意奖”。在此暗中竞争和压力下学生不得不挖空心思去想如何使自己的设计独特突出。这样一来, 晚上吵闹的现象少了, 看书、画画的人多了。

另外, 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学习目标, 变“苦”学为“乐”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开学之初我要求学生每人每周必须交一幅作品, 但结果是完成目标的只有75%, 其中还有40%明显的使应付我, 后来我换了一种方式与学生约定只要他们在一个星期内都能按时完成我布置的各项任务, 班上就在校工会活动室举行晚会, 以示庆贺, 结果我不花任何力气就把56幅作品收齐了, 而且质量很不错。实践证明, 还是要改变班级成员的态度, 培养起一种积极向上, 主动学习的态度, 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才能真正推动大家的学习性, 求知欲。

三、引导学生展示才华、张扬个性, 是建设良好班级学风的保证

展示才华是指学生敢于展示自己, 突出自己的特长, 才华, 知道自己的优势, 张扬个性是体现自己的独到, 思维意识的展示到实际生活中, 只有积极调动出来班级成员的主动性, 敢于展示自己, 突出个性, 班级中成员的才华, 个性, 才能体现出来, 我们教育工作者才能掌握到成员的“星星之火”才能起到引导学生的理想更加健康的发展。

有位教育专家曾形象地描述过学生的个性。刚进校门时, 每个学生的脑袋或长方体或正方体或圆柱体等等不一, 各具特色, 一旦走出校门, 就形同一体, 变成没棱没角的圆脑袋, 生动形象地透视出我国教育现状, 严重约束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事实证明, 没有个性的学生, 其发展潜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职业学校, 学生才华的展示、个性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四、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 落到实处, 才能起到作用

教育工作无小事, 班级学风建设贯串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要想养成一个好的集体习惯, 必须有集体负责人的意识, 思维, 融入到日常教育工作当中。并且经常性的引导, 让集体的每一个人都从细小处, 感觉到集体的习惯, 抓到细处, 落实到实处才会对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总而言之, 班级学风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是密不可分, 一脉相承的, 二者相铺相衬, 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技术与市场》2012年第六期《浅析班级学风建设》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初探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信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2006年,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有1000多所,占全国高校的68%,高职在校生将近800万, 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一半多,在我国职业教育占半壁江山的今天,认真研究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而且有助于培育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1 当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

学风即学习风气,是指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的集中体现,它集中反映了一个班级、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当前,高职院校在学风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1少数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学习动力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有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只把上大学作为拿文凭,找工作的一个途径,认为只要考试及格,不影响毕业,成绩好坏无所谓。

1.2学习的纪律性、自觉性差

有些学生只追求眼前利益,看不到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前进的目标,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散,自觉性很差。

1.3专业思想不稳定,存在厌学情绪

有些学生在入校前,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受父母、老师、亲友影响,为了容易录取或为了好找工作,盲目地填报志愿。进入学院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对自己的专业前途灰心失望,导致无法安心于专业学习,甚至厌学逃学。

2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针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大力加强其学风建设,优良的学风建设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为:

2.1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学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高职院校传统底蕴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衡量一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高职院校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苦练内功,狠抓学风建设,走内涵式、质量型的发展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自己。

2.2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

学生跨进高职院校,不仅要学到知识,掌握职业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取决于优良的学风。优良的学风教育、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目的与动机,养成科学思维方式,使大学生顺利成长。

2.3学风建设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它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净化校园环境,促进校园和谐。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既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又会影响社会各方面。高职院校学风已成为社会风气的重要部分,影响和制约着当地社会风气。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正逐渐成为国家和民族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中心,引领社会风气潮流,因此,高职院校优良学风能够改善和带动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3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针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加强学风建设时高职院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建设。

3.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

据调查,高职院校有相当数量学生,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怀着自卑和失落走进学校,总认为自己较本科大学生低一等,对自己的前途持怀疑态度。为此,要在学生中重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他们的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他们的意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他们的道德风尚,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明确目标,端正态度,增强动力;认清形势,振奋精神,立志成才。

3.2大力加强基础文明教育

目前,根据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高职生特点,在学生中要大力加强基础文明教育、养成教育。学院要结合日常管理加强高职生行为习惯引导,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其他行为实行量化管理。从他们的日常行为礼貌、文明用语、上课纪律、早操,到宿舍卫生等进行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文明行为,从而,全面提高基础素质。 同时,大力拓展他们的素质,鼓励主动学习,积极参加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考试、国家或地方的专业证书考试和各种技能竞赛,不断拓展素质,使其成为应用性、高技能的优秀性人才。

3.3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以舆论导向助推学风建设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风建设的宣传力度,打造学风建设宣传品牌,以营造优良学风的舆论氛围。要利用各种校内传播媒体,如标语、黑板报等舆论工具在全院开展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要在校园公共场所设置激励标志;要着力于重点宣传、挖掘典型,塑造出学风建设中的示范典范,并通过典型教育和现身说法等教育活动营造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同时,高职院校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社区加强联系,共同努力,改善校园周边环境。避免社会消极因素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3.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以高雅文化彰显学风建设

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第12篇

1 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发展及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有精英教育逐渐转到大众教育的轨道上来, 为莘莘学子们继续接受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能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有远大理想和抱负,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转变到相对宽松的高校环境时不能很好地调适自己,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兴趣低, 同时学习方法简单, 整体素质不高。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主体因素

首先, 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当前一些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学习缺乏动力, 目标不明确, 态度不端正, 部分学生整天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 甚至逃课上网, 有的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讲, 课下不预习也不复习, 不认真对待作业, 学习无用论盛行, 急功近利色彩严重, 不讲究真才实学, 只是一味地应付学习。在部分学生当中还存在着学习态度不端正问题, 有的学生上大学是为了装点门面, 有的学生则是看重学习成绩, 把学习成绩与能否找到好的工作联系起来, 还有的学生尚处于无目的的状态, 对为什么学习和怎么样学习茫然不知, 只是机械应付以图蒙混过关。

其次, 现实与理想存在反差。进入大学的理想和大学的现状之间的反差, 使许多学生容易产生心理落差, 由于专业选择的不理想, 部分学生往往学非所愿、学非所长, 这难免影响其学习的兴趣。进入大学后有些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生活, 在经济上每个人都存在差距, 特别对那些自尊心强的学生, 如果不能很好地调适自己的话, 就不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 感觉处处都与人格格不入, 自己是另类, 从而产生自卑甚或自暴自弃的情绪, 并在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 学习对他们来说是索然无味。

1.2 外部因素

首先, 市场经济及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处于不断完善中, 市场经济在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在向高校这一洁净之地不断渗透, 从而引起了学生在思想上的波动, 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 社会非主流文化对校园的影响也非同小可, 校外各种诱惑和刺激使学生心浮气躁, 难以树立远大理想, 这使他们不论在平时的学习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 在一定程度上都难免带上了强烈的功利、使用和投机色彩。

其次, 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自身教育管理和教学改革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的要求, 滞后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要求。表现为不符实际的专业设置, 课程内容陈旧, 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制不健全等。另一方面, 消极的教风对高校学风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不良影响。由于当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估体系的合理性有失偏颇, 教师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科研任务量, 使他们过分重视科研, 而把教学视为一个副业, 教学工作处于应付状态, 投入教学工作上的的精力不足, 有些教师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态度, 不注重因材施教和知识创新与传授的能力培养, 无法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良的教风, 自然对学风建设带来消极影响。

2 学风建设的对策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好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它涉及到学生的世界观好、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应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两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上课时莫空讲理论, 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现象, 如此方能更使他们信服, 从而从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原来的价值观, 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及学习和生活的关系, 最终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远大理想。同时对那些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具体、学习热情不高、对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不明了, 缺乏长远的学习计划、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纪律涣散等情况的学生, 我们对他们进行学习态度的引导。只有当他们学习态度明确具体, 他们才能迸发出学习的激情, 不断追求上进。

(2) 抓好班风建设。学生的学习是在班级中进行的, 班风好坏对学生的学习有中重要的影响。抓好班风建设主要要靠辅导员、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在学生刚进校时就要认真引导, 深入细致地工作, 在一些不好苗头在未出现时就被抹杀, 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了解在学生当中存在的不良情况, 及时引导和调整。同时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班干部如果能在班级的学习中能起到好的带头作用的话, 就能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风情况, 因此我们要对在班级、院及学校里任职的学生干部进行积极引导, 让他们自己严于律己, 在生活学习上都能在班级中起到榜样的作用。

(3) 严格纪律要求。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 因此在学风建设中要不断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与规定, 在学生中严格要求出勤纪律、课堂纪律、考风考级等, 保证较高的课堂出勤率和课堂学习效果, 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4) 引导教师教书育人, 以良好教风促进学风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的指标体系和制度, 坚持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 促使教师树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理念, 在新时期教师应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科学发展科学重要思想, 并其科学内涵作为自己教学科研中的指导思想,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跟随时代的脚步, 不断学习, 逐步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断探索教学的科学规律, 同时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 更加重视道德修养, 以自己完善的道德行为、人格魅力在学风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5) 培养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应当源于社会又高于社会, 具有较高的格调和品味, 起到引导社会文化的作用。校园文化还必须着重培养广大学生对高雅的校园文化的兴趣, 并借助影视、书刊、歌曲、音乐等艺术活动, 在校园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高层次的文明校园生活氛围, 使广大学生接收更多的高层次、高水平的文化和艺术, 并从单纯的兴趣满足和感官的愉悦中超而出, 引导校园文化气氛想健康、高雅方向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有着重要的联系,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人具有很大的熏陶作用。大学生身处高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 自然会受到起熏陶, 将会催进良好的学风建设。为了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要重视各种学术讨论和各种学术活动, 让学生能感受到学术的气氛, 感受学科研的魅力, 从而更加努力学习。同时要抓好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让他们理论联系实际, 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协作、沟通等综合能力, 充实课余生活, 从中受到教育。

(6) 发挥寝室文化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是以宿舍为主要空间的共同学习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校园文化的亚文化, 其内容与形式都会对整个学校学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学校要为全面协调, 努力加强宿舍管理制度建设和学生环境的净化, 为学生建立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开展优良学风宿舍创建活动, 通过建立和完善优良宿舍评选制度, 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 帮助、引导、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目标, 形成良好的学风。

参考文献

[1]阚宝奎.论高校校园文化与学风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6) .

上一篇:路考系统下一篇:人防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