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

2024-05-15

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精选12篇)

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 第1篇

现代经济学认为, 经济增长会导致就业的增加, 失业率的降低, 因此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美国经济学家奥肯 (Okun, 1962) 的研究也证明了:失业率每低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率将高于潜在产出率3个百分点, 这就是著名的“奥肯定律”。但实证研究表明, 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却与“奥肯定律”相悖。一方面,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年均两位数左右的增长率, 另一方面, 中国的失业率却逐年上升。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3年的2.6%逐渐提高了2002年的4.0%, 实际的失业率可能比这个数字还要高。对于这种高增长和高失业同时并存的现象, 我们称之为“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悖论”。本文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

1 就业弹性的定义

根据经济学理论, 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一般来说, 伴随着一国经济的不断成长, 就业弹性会出现逐渐减小的趋势。

2 模型分析

对于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我们通过几个模型进行描述和分析。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我们得到:Y=AkαLβ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注:Y----中国GDP, L----就业人数, Di----虚拟变量

为了更好地分析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模型可以变为:L=AYα引入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的中性技术进步因素之后, 模型变为:L=AeθTYα其中, Y代表总产出, L表示就业人数, T表示时间 (T=1978, 1979, ……2003) 。对方程 (1) 两端取对数, 并加入随机扰动项, 得:LnL=LnA+αLn Y+θT+u利用Eviews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 得:

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后, 我们发现两个变量之间是高度相关的。

从以上所引用的统计数据中, 我们还可以发现, 劳动要素的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1989年后发生了变化, 改变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了便于分析, 我们采用虚拟变量法, 建立以劳动投入的对数为解释变量, 以GDP的对数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 并在其中引入虚拟变量Di

进行回归得到:

1989年之前, 即当Di=0时, 方程为:Ln L=8.913561+0.20832Lg Y

常系数为8.913561, 就业弹性为0.20832说明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 就业人数相应增加0.20832个百分点。1989年之后, 即当Di=1时, 方程Ln L=10.363581+0.071662Ln Y, 就业弹性仅为0.071662, 说明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 就业人数仅增加0.07166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我国在1989年之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减弱趋势。

3 原因分析

经济增长和高失业并存或者说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就业弹性下降的现象是1997———998年以后才突出的表现出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 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克拉克理论”所描述的阶段———农业中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第一产业劳动力绝对过剩) , 第二产业对劳动的需求也相对过剩, 大批的劳动力需要向第三产业转移。如果我们能迅速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及时地吸纳那些需要转移的劳动力, 那么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就可以实现同步, 也就不会出现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悖论。但现实的情况是, 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扭曲:亟需发展的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发展, 而第二产业的规模却过于膨胀。数据表明, 从1990年至2003年, 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31.3%上升到32.3%, 仅仅上升了一个百分点, 处于踏步不前、发展迟滞的状态;而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却由41.6%急剧上升到52.9%, 上升了11.3个百分点。这种第三产业规模过小、第二产业规模过大的产业结构, 不可避免地大大降低了就业的弹性系数。产业结构调整的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上看,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 在“低工资高就业”思想的指导下造成了大量的隐性失业。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隐性失业问题最终要转变为显性失业。1989年以后的劳动力投入的增长 (就业的增长) 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 短期内的劳动投入的边际产出为负数。因此, 可以把1989年作为一个就业结构的突变期。这可能是由于1997—1998年间, 国有企业改革明显加快所导致的结果。另外, 也可能是由于技术进步的作用。经济学认为, 技术进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技术进步也会对劳动产生替代作用, 从而排斥就业的增加。从长期来看, 技术进步会刺激经济增长, 增加对劳动的需求,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但在短期, 技术进步对劳动的排斥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技术进步也是造成我国经济高增长与低就业同时并存的重要原因。

4 结论

浅谈就业与经济增长研究 第2篇

1.经济增长与名义就业的协整分析

本文对1992-中国经济增长(GDP)与名义就业人数(L)进行协整检验。为了消除异方差得到较平稳的序列,首先对1992-20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名义就业人口数L进行对数化处理,取对数后的变量用LNGDP和LNL表示,而一阶差分后的变量用D(LNGDP)和D(LNL)表示。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在检验协整关系前,必须用单位根检验来判断两个变量的平稳性。只有两变量是一阶单整的前提下,它们才有可能存在长期协整关系。ADF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

表1GDP与名义就业ADF检验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D(LNGDP)和D(LNL)都是平稳的,而LNGDP和LNL都是不平稳的,即D(LNGDP)和D(LNL)是I(0),而LNGDP和LNL是I(1),因此,我们认为两者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2)经济增长与名义就业的协整分析。本文采用Engle和Grange提出的两步检验(AEG检验)法对LNGDP和LNL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相应的得到了LNGDP和LNL之间的回归方程。

LNL=10.27025+0.079439LNGDP(1)

利用Eviews5.0得到了回归方程1相应的统计特征,其中D.W=0.410679,由此可以初步判断回归模型存在自相关。通过对回归模型残差序列的Q统计量、序列相关图和2阶LM检验可知,该回归方程确实存在1、2阶自相关,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序列的修正。

(3)模型的修正。由于公式1的回归方程存在着1阶和2阶的自相光,因此我们需要用AR(1)和AR(2)对其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回归方程如下:

LNL=10.18760+0.086568LNGDP+Ut

Ut=1.297247Ut-1-0.696507Ut-2(2)

修正后回归方程的D.W=2.097864,可能不存在自相关,通过对修正后方程残差序列Q统计量和序列相关图的进一步分析可知,修正后的回归方程不存在自相关。

(4)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在得到对LNL和LNGDP修正的回归方程后,我们将进行AEG检验的第二步,即残差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其检验结果表明,ADF值=-3.747880,5%水平下的临界值=-1.974028,ADF值小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由此说明修正后的LNL和LNGDP的残差序列是平稳的,也就说LNL和LN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是由于其回归方程的弹性系数只有0.086568,所以两者间的这种协整关系不是很明显,经济增长对名义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显著。

2.经济增长与有效就业的协整分析

在对经济增长与名义就业的协整关系进行分析后,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有效就业的协整关系进行分析。本文选取199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生产要素法测算的有效就业人数RE进行协整分析。同样,为了消除异方差我们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取对数后的变量用LNGDP和LNRE表示,而一阶差分后的变量用D(LNGDP)和D(LNRE)表示。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对变量序列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如下:

表2经济增长与有效就业变量序列的ADF检验结果

由表2可知,LNGDP和LNRE都是非平稳序列,而他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即LNGDP和LNRE都是I(1)序列。由此可见,两个变量间可能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2)经济增长与有效就业的协整分析。运用AEG检验对LNGDP和LNRE进行协整分析,得到如下的回归方程:

LNRE=6.868501+0.318509LNGDP(3)

运用Eview5.0对回归方程(3)的统计检验可知,其D.W=0.463620,由于其D.W值过大,可能存在自相关的问题。通过对回归方程(3)残差序列Q统计量和序列相关图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回归方程存在1阶自相关,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序列的修正。

(3)模型的修正。本文选取广义差分最小二乘法中的H-L法对回归方程(3)进行重新的修正,以便消除序列间存在的自相关。修正后的回归方程为:

LNRE=7.410613+0.203678LNGDP(4)

对回归方程(4)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其D.W=1.479183,其D.W值在合理区间内,修正后的回归方程可能消除了1阶自相关的影响。通过对修正后方程残差序列Q统计量和序列相关图的进一步分析可知,修正后的回归方程已不存在自相关。

(4)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对修正后回归方程(4)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检验结果表明,ADF值=-2.830199,5%水平下的临界值=-1.974028,ADF值小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由此说明表明LNRE与LNGDP两个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由于修正后回归方程的弹性系数为0.203678,所以我们可以认为LNRE与LNGDP间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对有效就业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二、经济增长对名义就业和有效就业拉动关系的比较分析

通过上文的讨论可知,中国在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对名义就业没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似乎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了。可通过对经济增长与有效就业的协整分析可知,前者对后者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这两种鲜明的比较结果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经济增长对就业率是否有拉动作用?是怎样的内在作用机制导致了这种鲜明的对比结果?要想解答这些疑惑,我们首先需要弄清名义就业与有效就业的关系。

1.名义就业与有效就业的关系

根据有效就业理论可知,有效就业是名义就业中不存在隐性失业时的就业数量。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考虑,有效就业是指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大于零的就业,它反映了就业的有效性和利用程度,体现了就业的质量标准。据此我们可以清晰的描述名义就业和有效就业间的关系。

有效就业=名义就业-隐性失业(5)

2.比较分析的结论

通过公式5可以看出,隐性失业是有效就业与名义就业间的关系枢纽。所谓隐性失业,是指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构成失衡,劳动力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由技术条件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需要量而出现的部分劳动力的闲置现象。隐性失业显性化是造成中国经济增长对名义就业和有效就业拉动效应不一致的原因,也是经济转型期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初期,大多数的企业烙有很深的计划经济印记,中国的国有企业生产率很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大批的闲置工人,企业的隐性失业现象十分严重。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国有企业经历了体制改革,国企纷纷实施减员增效的策略,导致了大量闲置工人的下岗,国有企业的隐性失业开始显性化了。隐性失业显性化,一方面使企业消化了多数的闲置人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企业产出增加,国家经济呈现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大量下岗工人的出现使得名义就业人员减少,相反由于企业内部对一部分无效就业人员的消化使其转化为有效就业人员,导致了有效就业人员的增长。由此可知,经济转型期间中国隐性失业的显性化导致了经济增长对有效就业和名义就业拉动效应的迥异。

三、政策与建议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名义就业和有效就业差距明显,隐性失业问题严重,隐性失业显性化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期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大量的下岗工人就业问题,提高经济发展的有效就业率,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健全完善劳动力市场

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合理分配人力资本的特点,对闲置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首先,由于摩擦性失业的存在,导致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到获得就业岗位前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差,提高人力资本市场的工作效率可以大大减少时间滞差导致的暂时性失业;其次,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会出现结构性失业现象,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预警机制,迅速调整市场需求结构能较好的缓解结构性失业带来的就业压力。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在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很落后,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分量不是很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有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还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转移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问题。

3.实现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

通过本文的协整检验可知,经济增长对有效就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由于一定时期内劳动力的数量基本不变,所以提高有效就业能够减少无效就业,降低隐性失业率,最终促进就业结构和就业环境的良性循环。从长期的角度看,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就业率提升的内在动因。

参考文献:

[1]蒲艳萍:有效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检验[J].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l期:55-59.

[2]吴宏洛:奥肯定律变异的分析与解释―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31-33.

[3]汤光华: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增刊:250-255.

[4]蓝文永:经济高速增长中的低就业问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121-125.

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奥肯定律;挤出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18-01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相关解释,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各个国家发展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各个经济目标之间又是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针对每个国家发展情况的不一样,各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是不一样的。在此主要是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研究我国的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符合国情的就业政策,实现经济与就业同步发展的局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均是以人民利益为重,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把人民摆在首要位置。另外,我国所坚持贯彻实施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实现充分就业,解决就业问题的一大措施就是推动经济的发展。

一、充分就业与失业的概念

(一)充分就业的相关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就业不是指100%的劳动力就业,而是指所有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能够接受的劳动报酬参加工作的状态。虽然这一概念中包含的是所有的生产要素,但是经济学家们所研究的主要是劳动这一生产的充分就业。

(二)失业的概念及其分类。失业也就是指达到法定的就业年龄且具有工作能力的劳动者不能找到工作的社会状态。依据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失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摩擦性失业,指社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原因所造成的短暂性的、局部性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等众多因素的变化所造成的失业,也就是说在劳动力市场中既存在着失业,又存在着职位空缺。

3.周期性失业,指在经济周期中因为经济萧条或者衰退时,因为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下降所造成的失业。

另外,大部分经济学者将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状态称为充分就业。

二、奥肯定律

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我国的失业率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借鉴西方的经济思想,即“奥肯定律”,利用经济水平的发展降低失业率,推动就业率的上升。“奥肯定律”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指出了经济发展周期中的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奥肯定律”的主要内容是实际GDP每上升两个百分点,失业率将降低一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当GDP上升两个百分点时,就业率相应的将会上升一个百分点。但是,这一定律是否符合各国的发展情况呢?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就业率增长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并不一致,甚至出现了反方向变动的局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三、探析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出现不一致的原因

针对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国内相关学者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主要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技术进步。一般的经济学家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量的增长,二是质的增长。所谓“量”的增长,是指通过增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所谓“质”的增长,则是指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因素,采取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量”的增长是“质”的增长的前提条件。而技术进步则属于“质”的增长。

(二)结构调整。现实生活中,各种机制和结构都是由不完善慢慢向完善过渡的。中国的经济结构也经历了不完善向完善发展变化的过程。国家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制度改革也是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因此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我国进行的市场体制和所有制的深化改革,产生了许多的积极作用。

(三)有效劳动需求。中国现在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只是有效劳动需求量的增长,而不是实际劳动需求量的增长。中国经济发展只是导致了原本就参加生产活动的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的延长,进一步获取劳动者的劳动所能够创造出来的绝对剩余价值,并没有从根本意义上带来就业人数的增长。

(四)利润最大化原则。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条件就是“理性经济人”,即假设处于经济活动中的人都是理性的,每个人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厂商为了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往往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单从这一方面来看是不够的,还通过裁员的方式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四、推动就业与经济共同进步的措施

为了促进就业与经济共同进步,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三大产业。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一、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状态代表着经济的发展好坏。如果第三产业可以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将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由此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收更多的社会闲置资源,促进社会发展。

(二)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就业人数增加的前提条件。如果连最基本的条件都无法保证,又能以何种方式去创造就业机会。所以,只有当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时,市场才有更多的可能吸收社会劳动力。

(三)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扩展就业渠道。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政府应当大力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当中小企业得到发展时,将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为市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推动企业的发展,如减税、增加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企业的成本。

(四)建立有序的市场秩序。要想经济得到好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好的市场秩序,能够提高交易量,保证经济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崔志颖.《中国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6.

[2]李文星.《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J].统计研究,2013:15.

[3]郝春虹.《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验证》[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12.

[4]李晓嘉,刘鹏.《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5.

[5]周可可.《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相互关系的结构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2:8.

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 第4篇

关键词:就业弹性,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乡镇企业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即使是10%的失业率,也对应着相当可观的绝对失业人数。失业人口主要由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剩余劳动力构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相对土地而言多余的农村劳动人口,他们构成了失业人口的主要部分,城市剩余劳动力是指相对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多余的城市劳动人口,除了中年、低技能劳动者之外,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青年(有些受过高等教育)加入到失业大军中。这些收入得不到保证的失业者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我们的经济如果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它就不是一个健康发展的经济,当然更谈不上和谐社会。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在于扩大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扩大就业。

一、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现状的分析

如果说“未来中国最大的风险在就业”可能并非危言耸听,一方面是劳动力供给的不断增加,一方面是劳动力需求的不断萎缩,两个本该齐头并进的作用方,却走上了分道扬镳的道路。就业问题不再是经济学们常常呼吁的将来需要解决的经济发展瓶颈之一,不再是政府官员们虽然知道严重但可以暂时放一放的隐患,不再是老百姓们尽管抱怨连连但仍然可以忍耐的痛苦,而是成为了居民心目中影响社会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无法满足生活需要,失业无法不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切肤之痛。

事实上,查中国统计年鉴,我们发现城镇登记失业率并不高,98年、99年、2000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都是3.1%,2001年为3.6%,2002年为4%,2003年为4.3%,2004年为4.2%,2005年为4.2%,2006年为4.1%,2007年为4.0%。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发布统计指标解释(2000),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同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率,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这个长期沿用的指标的缺陷是有目共睹的,它确实不能真实地反映我们面临的就业压力。在这个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的数字上,我们或许应该加上一部分下岗职工、被迫提前退休人员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进城打工群体,如果严格一点还应该加上现有企业冗员。如果进行全盘考虑,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也不得不纳入其中。有人做过研究,仅2004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就有65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为1000万,下岗再就业压力为400万,加上2003年向2004年转移的需要就业而未能就业的,总量达到6500万。这绝不仅仅是纸上的数字游戏,因为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已经沉沉地压在老百姓的肩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种重量。国家统计局称今年1~8月份的CPI指数涨幅为7%,创了又一历史新高,前几年在通货紧缩下过得安逸的老百姓不得不深刻感受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双重压力。对政府来说,就业问题似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阿碦流斯之踵。

和大量需要消化的劳动力相比,劳动力需求的情况实在不容乐观。99年与98年相比新增就业人数只有757万个,2000年与99年相比新增691万个,2001年与2000年相比新增940万个,2002年相比2001年则新增了715万个,这无异于杯水车薪。有研究表明“十五”期间劳动力供求矛盾将十分突出,5年累积下来,失业率可能接近14%。要知道,这几年GDP一直是以平均8%以上的速度在增长。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失业问题必然会随着经济增长得到缓解,因为繁荣的经济会刺激企业扩大生产,提高企业信心指数,从而促使企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许多经济学家论述了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其中最著名的是奥肯于1969年提出的奥肯定律。他根据美国60年代的经济资料研究了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实际产出额在一年内持续高于趋势增长率,则失业率会下降,二是失业率偏离自然失业率,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简而言之,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呈负相关关系。这个结论在美国经济中得到了良好的印证,从而上升为定律。然而,在中国,实际情况是什么呢?经济在增长,失业在继续。单位GDP增量带来就业人数增量的变化,说明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程度。

上世纪78年至89年的就业弹性,明显比90年至2002年的就业弹性高。最高的年份出现在81年,GDP每增加1亿元平均创造3.94万个就业机会,最低的年份出现在2006年,GDP每增加1亿元平均创造仅200个就业机会。实际上,86年~90年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与96年~2006年的很接近,分别是7.9%和8.3%,但这两个时期的就业弹性却相差甚远,86年~90年GDP每增加1亿元平均创造1.76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96年~2006年则只能创造800~900个就业机会。即使是在GDP增长最快的年份里,即91年~95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2%,经济增长在创造就业方面还是交了一份令人失望的答卷,除了91年平均创造了2000多个就业机会外,其他年份都只能创造不到1000个的就业机会。

二、我国经济增长不能拉动就业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经济增长不能拉动就业?有人认为是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制约了就业。和发达国家相比,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初期水平,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比例为15.3:51.1:33.6 (2001)。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基本不变,第三产业的比重虽然有所上升,但升幅不高,仅从80年的21.4%变为2006年的39.4%,这个比例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此外,经济增长对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就业吸纳效应,即三大产业的就业弹性是不同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高于第一、第二产业。2000年的数据很好地显示了这一点,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是0.412,而第一、第二产业则分别是0.249和0.145。原因已经昭然若揭。似乎是就业弹性高的第三产业发展不利,没能好好起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拉动就业的作用。但实际上,这说明不了问题。我们可以看到80年代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高于90年代,而90年代的产业结构却优于80年代。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那些行业并没有能像80年代那样创造普遍的就业机会。事实上,自78年到90年,几乎各个行业都在创造新的就业,10多年间一共创造了24597万个就业机会。一些到90年代中后期为止都在不断创造新的就业的行业,比如采掘业、制造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其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渐下降了。特别是制造业,97年年底的就业人员数是9612万人,98年年底就变为8319万人,之后又逐年减少,到2001年年底已经只有8083万人了。除了国企改革使得大量的劳动者从传统的制造业分流出来,我认为还可以用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解释这一现象。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家在科研和教育领域的巨大投入,以及从国外引进的大量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共同提高了我国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素质,使行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并使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着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移。这样,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了,其吸纳就业的能力也相对减少了。这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的就业机会减少了,另一方面新兴行业却并不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在中国的许多的地方,特别是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在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一味提升当地经济的技术含量,大力兴办软件园、高新科技园,并不利于发挥优势,也不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第二,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在庞大的国有企业部门失去竞争力而被迫萎缩的过程中实现的,即是以大量人员的下岗为代价的。98年,国有企业年底职工人数陡然下降,从97年的10766万人降到98年的8809万人,到2001年年底,国有企业职工数降为7409万人。除了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之外,国有企业所在的其他几乎所有行业中的职工人数都在减少。一方面,从国有企业中下岗分流出大量的劳动力,增加了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改革中的国有企业在“抓大放小”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非常有限。同时,城镇集体企业每年创造的就业也在下降,97年年底的就业人员数是2883万,2001年年底这个数字已经降为1291。在城镇地区,国有和集体企业吸纳了大部分的城镇劳动力,最近几年,随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逐渐萎缩,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任务慢慢转移到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身上,使之成为了新的就业增长点。

第三,乡镇企业发展受制的影响。在农村,随着80年代农村改革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成为了创造就业的主力军。在1979年到1990年间,乡镇企业年均就业增长率为10.4%,而在1991年到2001年间,这一年均就业增长率仅为3.2%。9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企业的数量、产出和就业人数的增长明显放慢。乡镇企业正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既有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比如亚洲金融危机和东南亚货币贬值导致出口下降,环境保护法规的出台及实施,也有在自身发展中暴露出的弊病,例如企业规模扩张过大,原有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不能适应等等。因此,如何恢复乡镇企业的活力是进一步释放就业压力的关键之一。

三、扩大我国就业的建议

以上3点原因大体说明了在我国为什么经济增长不能拉动就业。如果失业率照这样的数字保持下去,如果经济增长仍然不能发挥其拉动就业的作用,那么我们理想中的和谐社会将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以试着从三个方面入手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尽管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减少劳动力需求,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人有理由开历史的倒车。虽然如此,在现今中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应该取得同样的地位,特别是在中西部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巨大的地区。我国现阶段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服务业和农业中的各产业。像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等都属于第二产业,因此,那种一味强调发展第三产业(主要是指服务业)的说法并非那么站得住脚。事实上,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是属于技术密集型的。

第二,继续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扶持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中小企业为主。经过多年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新的就业增长点。92年至2000年,个体私营经济新增就业人员4777万人,年均净增近600万个工作岗位。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个体私营经济吸纳了大量国有、集体企业分流出来的下岗职工,缓解了部分就业压力。同时,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统计75%的城镇就业都来自中小企业。因此,扶持中小企业,为个体私营经济提供政策支持和有利的外部环境是解决就业问题的着力点。

最后,无论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好,发展中小企业也好,一方面都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一方面都需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的繁荣,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的企业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企业毕竟才是就业的载体,要想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就是促进各个企业良好发展,并最终使经济迈入良性循环中。

参考文献

[1]王少国.我国经济增长不能有效拉动城镇就业的原因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5.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意义 第5篇

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此理由的重要性,然后分别从文献综述、实证分析、最后政策倡议论述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对我们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就业理由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民生之本 安国之策 就业弹性 就业效应

研究经济增长和就业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

而今,就业成为了困扰各国政府的世界性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就业的增长能够推动经济的增长,同时,经济的高速增长也能带来就业增长,两者是正相关的,而且,世界上许多国家无论是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处于结构转换的发展中国家,都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互动机制。

国际上,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是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三个首要目标。

如何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更好的结合起来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理由之一。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方面经济快速稳步发展,而另一方面就业理由却日益严峻起来,最新消息说未来五年我国为就业最严峻时期。

因此加强对我国经济增长下就业理由的研究,倡导建立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

一、文献综述

经济增长是决定就业增长的必要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不能实现就业的增长。

但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失业理由最近几年已经开始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关注。

这方面的.研究多为实证性分析。

其研究策略包括:(1)采用计量模型,估计就业率或失业率对GDP增长率的回归系数,以研究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失业率的变动情况;(2)计算平均就业弹性,说明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3)通过对劳动人口参与率的估计进一步估算我国的真实失业率,从而说明经济高增长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加;(4)通过对各产业就业弹性的估算,研究不同产业产出的就业效应。

二、经济增长就业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在劳动力资源富裕的情况下,资本驱动的经济取得了几十年的长期发展,GDP增长率一直属于较高的速度。

在此过程中,经济的不断繁荣会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但是这种依靠要素投入的发展不会是经济的常态,而是常常出现在一个国家的初步发展阶段。

长期看来,生产要素总是稀缺的,生产最终以来的只能是技术。

经济发展最终会向高技术高产率转化。

但是这个转化过程是曲折风险不断的,而且受一国的具体条件限制。

资本、劳动、技术、制度、资源等因素均可能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约束条件。

而我国目前正是走到这样一个过渡时期,经济起飞时一个很大的挑战。

国家正在引导经济向可持续发展调整,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式生产转化。

经济增长与失业正是矛盾的突出表现,究竟如何解释这一矛盾,需要我们进一步考察。

(一)变量与模型。

根据就业弹性的含义,它是指每增长1%,对就业增长的带动效应。

一般认为,影响经济增长和对就业需求的因素主要是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技术变化和资源禀赋条件。

以下的分析将撇开人口因素,凭借逻辑推理就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对就业弹性的应先展开分析,为构建计量模型创造理论起点。

变量选取、数据口径及模型设定:

被解释变量Y:用来表示GDP的就业弹性。

结构因素X1:选取历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构成比例。

制度因素X2:选取有一定难度,这里选择两个指标,一个是经济在社会固定资产中的比重,用X21表示;另一个为国有部门的就业人数,用X22来表示。

资源禀赋X3:也选取两个指标,一个资本要素稀缺性以资本价格即利率来表示,这里用X31来表示一年期的实际存款利率;另一个指标X32表示劳动的价格即工资。

X4选取历年的人均GDP。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的,解释变量X1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技术进步程度,因此技术进步未被列入模型。

(二)计量结果。

从回归输出结果来看,说明模型总体拟合效果良好。

(三)计量结果分析。

1.关于资源禀赋

从理论上讲,实际利率是资本的真实价格,反映了资本的稀缺程度,从而影响微观经济活动在资本与劳动之间的选择行为,进而对形成产业或产品生产的不同就业需求效应。

2.关于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与国家的经济实力相关,代表社会居民的生活富足状况。

收入水平对就业弹性是有一定影响的,较为可行的解释可能是收入水平提高,使得社会人口获得教育的范围扩大和受教育时间延长,收入水平提高还带来居民休闲时间增加,这些方面,对于就业弹性会产生一定影响。

3.关于结构因素

回归输出结果较为满意。

这预示着我国当前时期,经济结构剧烈变动,特别是工业化的持久推进,会对就业形成巨大压力。

4.关于制度因素

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制度或体制因素变革对就业的重大影响是毫无怀疑的。

三、政策倡议

由分析结果可以得到一些有助于我们解决就业的一些措施:

(一)调整经济增长以创造就业为导向,保证就业与经济的同步增长。

我国的失业并不是短期的摩擦型、周期型,而是长期的菲自愿失业。

相对于我国比较低水平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经济的容纳能力有限,在过去及未来的几十年中,失业理由恐怕是我国发展中最大的经济与社会理由。

我们应该把解决就业理由放到战略地位上来,把我们以追求速度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增长,转向以创造就业为目标的经济增长。

(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创造新的增长源泉。

经济对就业的拉动不只与其增长总量和增长速度有关,还与经济增长的模式和质量有关。

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过于依赖资本的投入,而资本的就业弹性却在不断下降,其对就业的拉动越来越弱,我们应该把经济尽量转换到依靠劳动力资源和技术要素上来。

(三)增强政府考核的全面性。

政府在解决失业理由上不仅要用经济政策同时也要用政治手段。

国家应该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要抓紧建立对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价的新的指标体系,不应仅仅考察GDP的增长,还要同时考核就业状况、社会保障等其他指标,以此激励地方政府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对增长与就业理由兼而顾之,从而对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

我国目前劳动力素质不能适应就业结构转换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就业的增长。

因此,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是实现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双重目标的最有效捷径。

(五)调整分配收入政策,提高消费比重是缓解就业压力的出发点。

消费需求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消费需求就需要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

我国地区之间、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比较大,要逐步加大政府转移支付,调整收入分配,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降低积累率,逐步带动我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趋于协调,引导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我们要建立统一完善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转变社会保障的分割局面,考虑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筹全国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对福利公积金等进行统一管理,在全国范围而不是地区发挥再分配功能;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社会统筹范围,把农村、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均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尹秀娟.青海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压力理由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

[2]杨淑华,鄂咏红.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相悖矛盾的深思[J].经济纵横.,(06).

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 第6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吸纳就业;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29-01

一、孝感市小城镇经济增长概况

2012年,孝感市所辖7个县(市)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5.06亿元,同比增长12.2%,占全市总量的94.91%;实现财政收入78.9亿元,同比增长31.9%,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达77.25%。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5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8万人、组织城乡劳动者就业培训2.70万人,3450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专业技术人才0.89万人、高技能人才0.41万人;鉴定并发放证书1.96万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00元,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80元,增长15%。

二、孝感市小城镇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不同产业结构吸纳就业分析。

从就业人数来看,第一产业对劳动力需求下降幅度大,就业人数由2005年的104.8万人下降到2012年的88.4万人,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转向其他部门。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较大提升,8年内增加了41万人,但近年来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放缓。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明显,2012年的就业人数是301.6万人,是吸引第一产业转移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二)不同行业吸纳就业分析。

根据2005年与2012年全部单位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的人数的数据,可以看出,制造业是近年来孝感市就业人数最多的,从2005年104626人, 增加到2012年241056人。制造业年平均就业人数从总体来说,其基数大,并且增加的人数也是最多的。但是,其中农林牧副渔业、采矿业、租赁服务的就业人数分别减少了6788、7960、3312人。农林牧副渔也分和采矿业的就业人数下降明显。

三、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同步发展的问题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2012年,人力资源供需两旺,需要求职就业人数和企业需求人数都较往年有一定幅度增长。同时,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就业格局没有改变,就业压力依然突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用人单位无论是从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还是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需要大量的熟练工。如数控机床、机械设备操作工等,市场需求量大。而现在从事一线生产的员工主要是由农村劳动者构成,他们的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相对偏低,相当一部分劳动者满足不了生产岗位需要。新生代劳动者特别是大学毕业生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他们更看重文员、管理等 “体面”工作,不愿从事一线操作工作,造成 “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的现象。

(二)城镇化水平不高。

2000年到2012年份孝感市城镇化率,虽然总体上是增长的趋势,由2000年的30.75,增长到2012年的49.63,但是总体只增长了19.06。从世界迄今的经验看,城镇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5%时趋于稳定下来,说明孝感市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可以观察的到,每年的增长速度不明显,每年平均不足2%,整体的城镇化的水平不高。农村城镇化与农民就业之间存在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不仅表现为城镇化改变着农村劳动力供求状态,而且表现为农村就业对城镇化的反作用。因此,要加快和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三)中小企业发展缓慢。

中从市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看,银行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有所增强,但受益企业有限。据计算,全市2011上半年民间融资规模约达7.66亿元。中小企业贷款快速增加,金融机构针对创业型小企业积极推出整贷零偿贷款等信贷品种,全市小企业贷款余额达117亿元。但是,贷款企业户数为1068户,仅占注册企业户数的15.82%。由于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规模扩大、应收账款增加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局面有增无减;因抵押物不足、抵押担保评估等收费太高、贷款手续复杂等原因致使企业融资难。

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发展中小企业。

把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扩大就业的新的增长点,在企业规模上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逐步消除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礙及某些行业壁垒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利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高资金和信贷反面的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因为中小企业适应市场能力强,资本有机构成低、吸收劳动力多。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作用的集群核心企业的同时,大力实施“小进规”、“小巨人”、“回归创业工程”,培养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二)加速城镇化进程,尤其要推进小城镇建设。

坚持全域孝感、城乡统筹,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孝感城区以六大组团为重点,全面提升产业、环境、人口承载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县市城区和小城镇的道路交通、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优化城镇化发展载体。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互动融合,推动全市全域协调发展。

(三)降低创业门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 第7篇

目前, 有很多围绕对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相关关系研究的文章见诸报刊, 这些研究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措施和建议。李思[1]通过对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实施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相应的措施;赵慧、刘德鑫、张家来[2]从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的基本关系出发, 在分析影响我国就业弹性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协调经济增长与扩大劳动力就业之间关系的政策建议;李俊锋、 邹红美[3]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和有效就业增长之间存在正向的双向因果关系。然而, 从省的层次来研究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相关关系的文献相对较少, 王娟、[4]熊建国[5]分别对宁夏、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进行实证分析, 从而提出了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建议。

本文依据1992年~2005年的四川统计数据, 通过对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之间建立回归分析模型, 分析四川省GDP对就业总量的弹性和三大产业的就业弹性, 提出促进劳动力就业的具体建议。

二、四川省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1.就业弹性

通常, 就业弹性被用来考察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互关系。就业弹性表示某一行业就业量的变化对产值变化的灵敏度, 用来反映某一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 即该行业的产值每变动1% , 劳动力相应变动的百分比。就业弹性越大, 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越高, 依靠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作用就越明显;就业弹性水平比较低时, 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越低, 即使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也不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 此时, 依靠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就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如果用E表示就业弹性, 用Y表示产值, L表示劳动力, 则就业弹性可以表示为undefined。下文用对数线性模型对的大小进行测度。令L=Lnβ0+β1Lny。令L=β0Yβ1, 对该等式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可以将其线性化LnL=Lnβ0+β1LnY。这里β1实际上就是E。因为undefined, 就业弹性E可通过对上式进行回归得到。

2.建立模型并计算

建立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的非线性回归模型:lnp=α+bLnY。其中, 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P表示全部从业人员, Pi表示第i产业从业人员 (i=1, 2, 3) , α为常量系数, b为就业弹性系数。文中的回归方程计算是通过Excel来实现的。依据1992年~2005年四川省三大产业从业人员、国内生产总值 (GDP) 等数据计算得出表1。

资料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06》[6]。

(1) 对总体数据 (总GDP和总就业人数) 做回归分析, 结果如下:

R2=0.972524 F=424.7465

通过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R2=0.972524, 说明拟合优度比较高, 并且都通过了检验, 说明方程和变量的显著性都较好。

从中可以看出, 在1992年~2005年期间, GDP每增加1%, 总的从业人员增加0.021%。

(2) 分别对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与总GDP做回归分析, 结果如下:

R2=0.939222 F=185.44

R2=0.942781 F=197.7211

R2=0.9779 F=530.9405

通过对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1992年~2005年期间GDP每增加1%,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0.1707%,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增加0.2058%,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0.412%。

三、现状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在1992年~2005年这个时段, GDP的增长为劳动力就业增加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 并且呈现递增的趋势。但随着GDP的增长, 其分别对三大产业劳动力就业提供的岗位是不一样的, 从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 第一产业随着GDP增长递减, 第二产业随GDP增长递增, 第三产业随GDP增长递增幅度最大。说明了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 对三大产业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是不同的, 对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拉动最为明显, 第二产业次之, 第一产业反而为负增长。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从表1中可以看出, 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随着四川经济的发展, 从1992年的70.78%下降到2005年的51.5%;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92年的14.08%增加到2005年的19.7%;而增加最明显的是第三产业, 从1992年的15.14%增加到了2005年的28.8%。然而, 目前四川省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2005年底, 我国的一些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北京为68.6%、天津为40.5%、上海为54.2%、广东为36.4%, 而全国为31.4%, 这意味着四川省第三产业的就业主渠道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还存在相当大的就业空间。一般来说, 越是发达国家和地区, 经济越发达, 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所占比重就越大,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已经成为反映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约为50%~80%。以日本为例, 第三产业的比重高是日本产业结构的特征, 日本吸收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服务业, 尤其是专门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和饮食业;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优化调整经济结构, 在劳动力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即使制造业就业情况不佳, 但失业人数并没有增加, 这是因为服务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专门服务业的作用尤为明显。

四、对策建议

四川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 人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数量上总供给长期大于总需求, 结构失衡、就业压力大, 形势十分严峻, 如何有效缓解四川省劳动力就业压力, 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面对四川省劳动力就业现状, 通过对各种制约因素和具体问题的分析, 并结合四川特定的省情、未来发展变动趋势, 为缓解当前四川省的就业压力, 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主, 兼顾一、二产业的发展

从回归模型中可知, 经济增长对第三产业就业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 应该把第三产业作为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 四川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28.8%, 而发达国家的就业比重在65%以上,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空间和潜力很大。从第三产业的特点来看, 它行业众多、劳动密集、技术密集、智力密集、行业并存、资本有机构成低, 可以吸纳各层次人员就业, 按等量投资计算, 第三产业所容纳的劳动力比工业多2至3倍。因此, 必须加快第三产业市场化进程,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具体要做好四点工作:一是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 明确第三产业为发展的目标, 调整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二是放宽第三产业市场准入, 降低第三产业进入门槛与成本, 消除第三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三是继续鼓励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 通过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业的重组整合, 做大做强传统服务业, 充分挖掘和放大传统服务业的就业潜力;四是加快金融保险、教育培训、信息咨询、文化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以扩大就业面, 特别是针对社区居民的新兴生活方式和新兴需求,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重视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并不表示一、二产业就应忽视。在国民经济的产业链中, 一、二、三产业互相依存, 互为条件, 内在关联性强, 彼此为对方提供实物形式或服务形式的消费品与生产资料。特别是根据产业的演进规律和我国的特殊国情, 更要重视第三产业发展与第二产业的关联效应。通过加快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提高附加值和加工深度以及延长产业链条, 增强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

2.结合四川特色, 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中的特色行业

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 开拓三产新领域, 要发展第三产业中对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较大的行业, 积极倡导灵活的就业方式, 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由于第三产业中不同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不同, 因此,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 要因地制宜, 充分发现需求并创造需求, 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中对劳动力吸纳量大的行业以及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产业。以“农家乐”为例, 通过“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的形式, 充分发挥乡村文化资源优势, 吸引旅游者, 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的经营实体。“农家乐”将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巧妙融合, 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实用理性的文化观念。“农家乐”发展至今, 小小的旅游项目做成了大产业, 成为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于一体的新兴旅游品牌, 为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四川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有美丽的自然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山水名胜、文物古迹等, 因此, 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充分利用四川现有资源, 审时度势, 继续发展现有特色行业和挖掘发展潜在特色行业, 努力扩大就业, 为进一步缓解四川就业压力作出贡献。

3.重视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而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 解决就业问题的最终出路在于人力资源开发。现代服务业, 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针对第三产业内部行业门类多、发展程度不平衡的特点,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强调多元化教育, 大力兴办各种相关的岗位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 采取专业培养和定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 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业务素质的三产业中、初级专业人才队伍, 从而为四川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以增强第三产业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李思.论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发展[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7, (09) .

[2]赵慧, 刘德鑫, 张家来.经济增长与扩大劳动力就业的相关问题分析[J].当代财经, 2007, (06) .

[3]李俊锋, 邹红美.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05, (04) .

[4]王娟.宁夏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02) .

[5]熊建国.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 2007, (02) .

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 第8篇

1 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研究的简单回顾

西方很多学者基于发达国家的一些数据进行研究, 都发现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呈现很强的相关性, 如阿瑟·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 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 (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 下降2%时, 失业率上升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 失业率下降大约1%, 这说明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存在理论上的一致性;库茨涅茨从更为长远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 发现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不成同比例变化, 而是U型就业弹性系数曲线。

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关系问题的研究, 我国学者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总量进行的讨论, 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 即二者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即高产出能够为更多的人带来就业。另一种研究更为普遍, 因为这种研究更能够反映出经济增长对于就业增长拉动的力度, 这就是基于历年增长率的分析, 即对历年GDP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进行探究, 学者们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的变化不一致, 二者相关性非常低。

当前, 学术界对于江苏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部分学者通过对二者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2 江苏与全国的数据比较

2.1 江苏的数据

首先, 模型的构建。鉴于1990年之前完整的GDP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就业弹性的数据难以获得, 本文将采用1990~2011年江苏省GDP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以及就业弹性 (表1) 的数据, 对江苏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设GDP增长率为自变量Y, 就业增长率为因变量L, 构建如下模型: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2012年。

其次, 模型的估计。对上面的Y和L做散点图, 并对此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结果如下:

最后, 估计的评价。模型估计中, α=0.028149, 说明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 就业率上升0.028149个百分点, 二者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然而相关系数R12=0.104157, 只有总离差平方和的10.4157%能被样本回归直线解释, 说明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虽然呈正相关关系, 但二者的相关性却很弱。对Y和L做散点图, 从散点图也能验证上面的这一结论, 因为散点图中GDP增长率Y与就业增长率L的点呈无规则的散乱分布, 也不能看出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模拟这些点的相对合理的曲线, 应该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但模拟的也不够合理。如果从这条模拟的线来看, 江苏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之间微弱的正相关并不是线性的。另外, 根据下图——江苏省历年的就业弹性折线图 (图1) , 可以看出, 20世纪90年代后期, 江苏的就业弹性一度接近零, 后来出现了大幅度的反弹, 并基本保持在0.04以上的位置, 但整体水平较低, 说明单位经济增长量能够带来的就业增幅是很低的。

2.2 全国的数据

为便于比较, 取全国1990~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就业弹性 (表2) 的数据。对此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如下。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

分析该回归结果, 式中α=-0.018029, 说明全国经济增长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 就业增长率反而下降了0.018029个百分点, 二者有一定的负相关性, 但是由相关系数R2=0.019587, 说明只有总离差平方和的1.9587%能被样本回归直线解释, 可见, 全国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的负相关关系是极其微弱的。对全国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作散点图, 也可看出端倪, 相比于江苏省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的散点图, 此图的分布更无规律可循, 可谓杂乱无章。然而不同的是, 从下面我国历年就业弹性的折线图 (图2) 可以看出, 在2005年之前, 全国范围的就业弹性都在0.5以上, 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 该值基本都要高于江苏省的就业弹性, 说明总体来看, 一单位经济增长率能带来的就业变化率, 全国范围内要高于江苏省内。

2.3 江苏与全国的数据比较的结论

把江苏和全国整体数据对照起来看, 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差异之处。相同之处主要是不论江苏抑或全国, 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之间都是弱相关性, 这一事实可从两个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得出, 即R12=0.104157, R22=0.019587。差异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尽管在江苏和全国范围内, 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之间都是弱相关, 但江苏是弱的正相关, 而全国是弱的负相关, 即江苏的α=0.028149, 每单位经济增长率能带来2.8149%的就业增长率;全国α=-0.018029, 每单位经济增长率却带来1.8029%的就业率的下降。第二, 江苏的就业弹性系数要普遍小于全国范围的就业弹性系数, 这一事实可从就业弹性折线图看出, 其详细分析参照本文第三部分。

3 江苏与全国长期数据异同原因的讨论

关于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国内很多学者都从不同方面给出了解释, 目前比较有说服力的主要有四种。一是有效就业论, 该理论首先由凯恩斯提出, 但中国的一些代表学者如常云昆、肖六亿等也用此解释了中国的实际问题, 他们认为, 由于我国历史和制度的原因, 社会一直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 有效就业率比较低, 然而企业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 通过消化无效就业人员即可实现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的增长, 但是这一过程却没有导致就业率的增长;二是经济结构调整论, 代表学者有刘允岩、汤光华等, 一方面, 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后, 新兴产业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并不断取代传统产业, 而前者往往技术含量较高、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作用较强, 因此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 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增长, 另一方面, 三大产业对就业有不同的吸纳能力, 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较大, 对就业吸纳能力最强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反而并不强劲, 因此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却不乐观;三是要素配置扭曲论, 代表学者有黄婧、纪志耿、张红扬等, 他们认为, 政府部门出于某些特殊的考虑, 往往依靠行政管制手段来代替市场机制, 对要素的价格进行干预, 影响企业的要素使用和生产技术的选择, 进而干扰了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的协调性;四是技术进步论, 代表学者有龚玉泉、袁志刚等, 他们主要是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 认为技术进步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但是它却对就业增长有挤出效应, 即技术进步提高了资本的有机构成, 使得每单位劳动能够带动更多的生产资料, 进而导致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出现不协调。学者们的解释都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但是他们的理论论断却没有基于特定数据的比较, 因此本文认为, 并不是所有的这些理论都能解释江苏与全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关系的事实。下面本文将结合前面的数据和因此得出的差异, 就江苏与全国比较的三点主要异同之处, 针对性地予以解释。

首先, 无论是江苏抑或全国, 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都是弱相关的, 而人们通常认为, 拉动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就业, 针对这一与常识不吻合的现象, 本文认为上面的四个理论都不足以对此进行解释, 可以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镇化进程两方面加以考虑。第一,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有很明显的中国特色, 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 主要是把社会资源集中于投资建设上,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确实带来了中央和各地方GDP的迅速膨胀, 极大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政府的这些投资, 资本有机构成通常较高, 因此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从而使得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弱相关性得以显现, 即高增长没有伴随着高就业。第二, 近年来, 我国一直在推进城镇化进程, 使得原来的务农人员成为失地农民, 他们不得不进城务工。大量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只是就业方式的转变, 因此并没有带来就业率的改变。然而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却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 我国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可以维持7.1%的经济增长。由此可见, 城镇化也是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弱相关的一个促成因素。

其次, 尽管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是弱相关的, 但是全国范围内二者是负相关, 江苏却是正相关, 这可以从凯恩斯的有效就业的角度加以说明。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按照边际生产力理论来雇用劳动力。如果单位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小于或等于零, 那么该单位劳动力的增加不仅对企业产出的增加无裨益, 相反还会降低总产出。因此, 即使该劳动力是就业的, 但是他对于企业乃至社会总产出都是一种损失。有效就业理论能很好地描述和解释这种现象。所谓有效就业, 是指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大于零的就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小于或等于零的就业就是无效就业。全国范围内, 我国一直是公有经济占主体, 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很多企业, 内部存在大量的无效就业人员, 往往是一个人的饭几个人吃。在这种背景下, 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 首先要消耗并释放内部的无效就业人员。这一过程的结果是, 企业消耗释放无效就业人员, 降低了全国整体的就业率;有效就业的提高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 从而促进了产出的上升。于是就容易导致本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 全国范围的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负相关。江苏与全国整体形势的不同在于, 江苏一直处于我国经济的火车头位置, 它的民营经济发展较为迅速, 因此企业中的无效就业和隐性失业现象并不严重。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 企业在充分利用内部少量无效就业的同时, 更要雇佣大量的外部员工, 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于是就会导致经济增长的同时, 就业率上升, 即二者会出现正的相关性。

最后, 江苏的就业弹性系数普遍小于全国范围内的就业弹性系数, 即每单位经济增长能够带来的就业, 江苏是小于全国的, 这可以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加以解释。技术进步通过其内在的创新和扩散机制不断扩张经济社会的生产力前沿边界 (即潜在的GDP增长率) , 并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不可否认,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来看,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却是双重的。长期内, 技术进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进而来带动就业;但是短期内, 技术进步加剧了资本的深化, 使得原来很多需要劳动力的活动都可以为资本所替代, 因此便产生了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挤出效应。然后可以回顾一下江苏和全国的发展异同, 江苏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各省份中一直处于领先位置, 其在技术革新上也是远远高于全国的普遍水平, 就专利申请数量来讲, 江苏2011年专利申请量达348381件, 占全国专利申请总量的23.15%;再加上江苏特定的发展模式, 江苏对外来资本的吸纳在中国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因此可以认为, 在当前这样一个较短的时期内, 江苏的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了更大的挤出效应,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作用更加明显。所以, 江苏的就业弹性一直很低, 即每单位GDP增长能带来的劳动力就业一直很低。

4 江苏与全国分期数据异同原因的讨论

从图3可以看出, 江苏和全国在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方面主要存在下列三段比较明显的差异。第一, 1995~2002年, 江苏的就业弹性经历了一个U型的发展过程, 而全国的就业弹性则完全相反, 呈倒U型。1995年, 江苏和全国发生的两个截然相反的变化, 究其原因, 本文认为可以有如下解释。1991~1995年是江苏引进外资的快速发展阶段, 到1995年, 江苏的外资规模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当年新批合同外资达129.7亿美元, 创历史最高水平,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的大量替代以及伴随资本而来的先进技术对劳动的挤出, 使其就业弹性出现了迅速的下降;而此时, 全国整体对外资的利用水平还相对较低, 工业化处于初期阶段, 第一产业比重较高, 其超强的就业吸纳能力, 导致此阶段就业弹性也就相对较高。第二, 2004~2008年, 全国的就业弹性持续下降, 而江苏的就业弹性在此出现了一个峰值。其原因主要在于,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可知, 此阶段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迅速, 中国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第二产业比重较大而且发展迅速, 但是其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在三大产业中是最弱的, 于是全国整体出现了就业弹性持续下降的过程;而此时, 发展较为迅速的江苏省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工业化后期阶段, 第三产业比重较高, 其巨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使江苏在此阶段出现了一个就业弹性的小高潮。第三, 2010年之后, 江苏和全国的就业弹性出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走势, 但此趋势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是否会再有较大的变化, 还有待日后进一步研究和考察。

通过本文的研究, 可以发现, 江苏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能够有正的相关性, 主要在于其有效就业较高;但其就业弹性普遍小于全国的就业弹性, 主要在于技术进步较快;另外其快于全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对这些结果产生了影响。因此, 全国的其他省份在今后的发展中, 可以借鉴江苏的模式, 降低隐形失业;同时在引进先进技术时, 可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兼具的产业, 这些对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就业有很重要的意义。

摘要:实证研究表明, 1990年以来江苏省与全国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都是弱相关, 但江苏为正的弱相关而全国为负的弱相关, 并且江苏的就业弹性系数要小于全国, 其折线图的变动也明显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城镇化进程、有效就业、技术进步、工业化进程等是对二者异同的解释性因素。

关键词:经济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就业弹性

参考文献

[1]颜海林, 等.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9 (06) .

[2]赵瑞琴.农村劳动力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J].前沿, 2012 (04) .

[3]刘键, 等.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探讨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 2009 (03) .

[4]汤光华.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 1999 (S1) .

[5]刘允岩.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一致问题分析[J].商业时代, 2014 (14) .

[6]黄婧, 等.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非一致性的成因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11 (01) .

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的实证研究 第9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经济增长,就业弹性,产业结构,宏观调控

0 引言

2008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美国经济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更是带来严峻的挑战。根据中国海关统计的最新数据,2008年1-6月中国出口金额6663.63亿美元,同比增长21.87%,比上年同期增速下降5.68个百分点。一直以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也一直引人关注。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这种关系最常用的指标。所谓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相应地就业增长的百分点。美国经济学家奥肯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在3%的GDP增长基础上,GDP增长速度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本文从1981-1985及2000-2006两个阶段对比结果来揭示中国经济结构化调整对就业率的影响。

1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互动模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从近二十年多年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变动表现为差异显著的两个阶段:一是80年代经济增长的高就业弹性阶段。二是90年代末以来经济增长进入低就业弹性阶段,就业弹性系数大幅度下降。两个阶段之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规律性,8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就业岗位的大量增长,表现出劳动密集型经济的特点;而90年代就业弹性系数的急剧下降,反映了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趋于下降,资本、技术等投入要素以及制度性要素的贡献率提高。如果数据反映的现象是客观的,说明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

2 促成就业弹性模式转变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从产值结构数据看,20世纪80年代第一产业总值的份额变动不大,保持在28%左右。到2000年则迅速下降到15.9%;第三产业产值份额在80年代迅速增加,由1978年的23.7%上升到1990年的31.3%,在90年代则变动不大。第二产业的产值份额从1978年的48.2%下降到1990年的41.6%,之后回升到2000年的50.9%。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的份额由1978年的70.5%持续下降到2000年的50.0%,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份额则分别由1978年的17.3%、12.2%上升到2000年的22.5%、27.5%。从产业变动对就业弹性的影响来看,高就业容量的第一产业、高就业弹性的第三产业在90年代的增长趋缓以及低就业弹性的第二产业在90年代的高速反弹,都直接推动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模式的转变。

3 就业弹性是否还有上升的空间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提高就业容量的关键。当前就业已经成为关系我国改革和稳定的全局性问题,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就业机会,而扩大就业的原动力在于经济增长。但是否能够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还取决于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种转变的实质在于技术进步和经济质量的提高,表现为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但并不意味着一定用技术和资本密集经济取代劳动密集经济。我国的国情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一方面有就业难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劳动力成本低的竞争优势。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有效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有机结合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就能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容量。

3.1 从产业类型来看,三次产业内部都有潜在的就业岗位可以挖掘,其中第三产业将成为就业增长的主渠道。

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都明显高于一产和二产,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各类服务行业,其劳动密集程度更高。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潜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弹性、扩大就业容量的关键

3.2 从企业规模来看,就业效果最好的是中小企业。

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小企业具有数量众多、劳动密集度高的特点,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对市场反应快、上马快、建设周期短,因而相对于大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吸纳新增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主要渠道,约75%的已就业岗位以及90%以上的新增就业机会来自中小企业。

3.3 从就业形式来看,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将成为重要的就业形式。

就业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各种全日制工作等正规部门和正规渠道的就业,也包括临时工、小时工、季节工及其他弹性工作制等各种灵活就业形式。90年代以来,灵活就业人数在多数发达国家呈上升趋势。1997年荷兰非全日制就业比例为37.9%,澳大利亚为26.3%,美国为13.2%。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但无论劳动者、政府和社会都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真正的就业形式看待,因而大多以隐性就业状态出现。

参考文献

[1]王立, 李俊.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EB/OL].http://www.caitec.org.cn/cn/xsyj/yjbg.html, 2008-09-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人口就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10篇

(一) 经济增长对就业总量的影响

一般认为, 经济增长能带来就业增加。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运行证明并非如此。就业受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是经济增长的高就业阶段, 经济快速增长带来就业的增加, 就业弹性系数较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 中国经济增长依然保持较高速度, 但就业人员增长幅度却很小, 远远赶不上每年的劳动力供给量, 就业弹性系数急剧下降。其原因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趋于下降, 资本、技术等投入要素及制度性要素的贡献率提高[1]。因此, 经济增长时, 就业不一定增加, 经济增长能否带来就业的同步增加, 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

(二) 解决就业问题有利于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人口众多, 资源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严重的失业问题影响着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扩大就业, 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 尽可能的用技术和劳动力替代各种自然资源, 发挥人的主动性, 鼓励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是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解决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保证社会稳定。同时, 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

(三) 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

不同的产业和行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同。经济发展初期, 以农业和工业为主, 技术水平落后, 劳动者依靠体力劳动就能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因此, 科学文化素质低但身体素质好的劳动者占大多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随之产生大量的结构性失业。即所谓的长期失业和短时期职位空缺同时存在, 经济和社会承受着转型期的痛苦。之后, 劳动者会根据市场的需要转变求职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 成功实现就业, 产业结构决定了就业结构。

(四) 合理的就业结构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 如果人能积极有效地掌握各项技能, 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 就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研究经济运行规律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提前做好各项人事准备。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培养科研人员和技术熟练工人。同时, 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人才队伍, 提高服务质量。

二、中国人口就业结构现状

(一) 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是指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它依据人本身所固有的自然、社会、地域的特征, 将人划分归类, 然后计算所占的比重。通过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从年龄构成看, 中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2005年, 中国总人口达130 756万。从年龄结构来看, 0~14岁的26 504万, 占20.3%, 15~64岁的94 197万, 占72.0%, 65岁及以上的10 055万, 占7.7%。这意味着有劳动能力的人群 (即青壮年和中年人) 占总人口的72%, 整个社会的人口抚养和赡养负担比较轻。人力资源属于高层次的资源, 可以部分替代自然资源, 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同时, 随着知识的增加、经验的积累和个性的日趋完善, 人力资源可再生、可反复利用[2]。

2. 从学识结构看, 中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据资料显示, 2004年, 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3.6%;人口粗文盲率 (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减少到8.33%, 比1990年时下降了7.55个百分点[3]。高考扩招以来,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大量的适龄青年进入大学, 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快速提高。大学生正逐渐成为人才市场的主要求职者, 这有利于中国朝着依靠科技创新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同时, 中国高水平技术工人供不应求, 科技领军人物和前沿学科带头人缺乏。

3. 从人口发展角度看, 中国老龄化问题逐年加重。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生育率大幅减少, 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得人口寿命越来越长。2005年底依据全国1%人口抽样, 显示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 055万, 占总人口数的7.7%[4]。按照国际标准评判, 中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行列, 且老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据预测, 到2020年,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1.64亿, 占总人口比重16.1%。快速步入老龄化影响经济发展, 给社会带来较大的压力。

(二) 就业结构

所谓就业结构, 是指在整个劳动者群体中, 事先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和归类, 然后研究各类所占的百分比。其中有就业部门结构、经济类型结构、地区结构等。

1. 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逐渐加大。

就业部门结构是指就业人口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趋于下降, 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是规律现象。1980年以来, 中国从事第一产业就业的比重从69%降低到49%。相应地,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从18%和13%提高到22%和29%[5]。

2. 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吸纳能力最高。

就业地区结构是指就业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布。它与经济发展、自然地理区位以及政策影响相关联。沿海地区、江河流域往往是经济发达区域, 就业人口密度大。中国目前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比重大约为40%、32%和28%。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第三产业发达, 就业机会较多, 吸引着大量的劳动力。

3. 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渐加大。

就业经济类型结构, 是指就业人口在不同性质的企事业单位的分布, 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就业的经济类型结构是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而发展起来的。其中, 国有经济吸纳劳动力数量在缓慢下降, 非国有经济吸纳速度相对比较迅速。

4. 中国就业问题不容乐观。

就业是公众获取收入的主要途径, 是民生之本。然而, 中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失业问题。在2001—2010年间, 中国每年新增劳动人口大约为1 200万, 然而, 全国城乡新增就业岗位仅950万个, 仍有250万的就业岗位缺口[6]。资金、先进设备的引进及新型工业化道路, 导致大量人员下岗, 结构性失业并存。严重的失业问题影响中国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

三、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部署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并对其进行教育投资, 通过知识积累, 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实现依靠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尽快安排大量的经过简单和短期培训的体力劳动者就业, 有效利用已经培养出来的优秀脑力劳动者, 并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政府出台有利于促进劳动者就业的政策;把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的政策结合起来, 让就业成为各级政府的民心工程[7]。

(二)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

1. 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目前中国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 需尽快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政府应提供各项技能培训, 利用财政税收、银行贷款等各种优惠政策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加强农业生产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逐渐普及农业绿色资格认证制度,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 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农田水利、电网、通讯设施、医疗卫生服务、生态环境以及农村文化活动场所[8]。对农民生产进行有效的科学指导, 发挥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的作用。

2.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在人才的培养, 努力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 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是中国经济实现腾飞最为关键的环节[9]。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制定政策进行扶持。职业院校要实施订单式培养,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紧跟人才市场需求。企业要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重视新技术使用和新产品开发, 提高国际竞争力。

3.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与扩大就业人口。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 第三产业吸纳劳动者的能力越来越大,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将引领世界, 保险、金融、证券、教育、医疗卫生、科学研究等将快速发展。大学生将是从事高端服务业的主力军, 建设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同时, 规范低端服务业的发展,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摘要: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就业增加, 用技术和劳动力替代自然资源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决定了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的合理化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 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但老龄化问题突出。当前, 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东部沿海地区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 但劳动力就业仍不充分。政府应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关键词:就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人力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蒲艳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本深化过程及其就业效应[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3) :13-16.

[2]王首道.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21-25.

[3]赵景峰.中国人力资源与劳动就业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3, (4) :13-17.

[4]史及伟, 杜辉.中国式充分就业与适度失业率控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68-175.

[5]蔡昉.中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化[J].学术述评, 2007, (2) :15-18.

[6]赵军山.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就业增长战略[J].日本研究, 2002, (3) :27-31.

[7]谈松华.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强国战略[C].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 2006.

[8]胡鞍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J].改革, 2001, (1) :5-10.

浅谈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 第11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成本控制

一、前言

人类的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尤其是在一次性资源的使用上,如果不采用有效的管理,则会增加社会健康成本,使得经济增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因此,必须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二、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的关系

1.经济增长与环境成本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环境成本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环境承受力之间的关系。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工业革命作为新经济发展的起点,工业革命改变了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在经济发展中扩大了技术的应用,由此,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增大。另外,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不可忽视,工业废气、生产垃圾使得工业聚集于环境恶劣,且由于大气、海洋处于流动的状态,使得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蔓延性,扩大了成本的同时,也使得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大大提升。但是,综合社会的发展水平来看,经济增长与环境成本的关系应当是互相促进的,没有经济发展,社会效益低下,资源管理以及环境保护工作就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使得环境成本难以控制;如果不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不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则使得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制度,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违背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会造成经济的反增长,同时也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使人类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2.经济增长与社会健康成本的关系

社会健康成本是指生态成本、制度成本、安全成本等多方面成本的综合。社会健康也称之为社会的适应力,作用于社会的个体,能够适应于当前社会的变化,能做出正确的生存选择。人类发展正是基于对生存的渴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健康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人类在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作用开始发生转变。经济增长与社会健康成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经济增长提高了社会健康成本。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除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外,在精神方面也有巨大的需求,这就使得各项指标得以产生,最为基本的就是幸福指數;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越来越大,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挑战,为了有效改善环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同时加强了社会群体对降低社会健康成本的参与力度,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等用以制约公民的违法行为,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如社会福利制度等等,提高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了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平衡的有效措施

1.正视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社会健康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要正视发展现状,要以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的发展问题为根本目的,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和社会健康造成的影响,规范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对国民的生存状况以及发展问题加以研究,对经济增长进行全面的评估,加强经济管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容易造成社会发展的局限,影响了当代价值观的构建,我国基于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以及对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深刻反思,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我国应当鼓励发展科学技术,以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尤其是环境资源与保护工作方面,通过加大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作用于经济增长中,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建立环境和社会健康保障体系

由经济增长引发的环境和社会健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逆的,只有通过科学的治理程序,才能实现环境的自我恢复。纵观人类的发展历程,必须要为后代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建立环境和社会健康保障体系,增加对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管理的投入力度,重视健康的发展,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发展,实现成本的有效降低,实现经济收益的增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正视发展现状、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建立环境和社会健康保障体系,才能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的平衡,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才能实现社会健康成本的降低,才能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齐红倩,王志涛,赫永达.污染密集型产业承接增加居民健康成本支出了吗——基于中西部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02(09):15-26.

[2]陈思霞,薛钢.地方环境公共支出如何影响了经济增长?——技术效率与健康资本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4,01(05):173-181.

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 第12篇

我国民营经济主要分布在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 他们是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民营经济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的产生和发展的, 他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补充, 同时对中国GDP的增长、市场经济的活跃以及国家税收的增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目前新增就业的80%是靠非国有经济来安排的。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 特别是区域民营经济, 它不断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助力器。但是, 目前我国区域民营经济面临着很多的难题。区域民营企业一般缺乏依赖科技创新的机制, 企业生命周期较短。在融资方面, 区域民营企业缺乏为其提供金融融资的服务的资本市场, 使得其在发展中很难资金的融通。而且, 在法律保证方面, 我国在区域民营企业法律方面还存着很多的不完善, 仍需进一步的改进, 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 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的增加。

(一) 民营经济促进劳动力就地非农化, 促进就业的增加

在国家的支持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不断的促进我国就业的增加。首先, 民营经济大多数是一些私人的、非国有的或者非国有控股的企业, 他们规模不大, 区域性较强, 这些企业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民营经济的发展, 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 增加了就业的增加。此外, 民营经济促进了劳动力就地非农化的进程。民营经济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使得农村劳动力就业不断的增加。我国2001年, 仅仅农村民营经济就吸纳了3816万人。为我国就业的增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国目前新增就业的80%是靠非国有经济来安排的。民营经济, 特别是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就业的增加, 而且还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物价稳定。虽然目前我国对民营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很多的政策支持, 但是, 银行货款的80%以上给了国有企业, 使得很多有潜力的民营经济在融资上产生困难。所以, 对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 我们必须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扶持, 从而促进就业的增加。

(二) 民营经济提供了大量的城镇非农就业岗位, 促进就业的增加

区域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带动了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民营经济一般是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 他们是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在区域经济中民营经济往往是利用根据区域的发展政策, 利用区域优势条件来进行更好的发展, 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而且增加区域的就业量。特别是城镇非农就业岗位。民营经济在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每年不断的提高, 大量的增加了就业岗位。2001年, 仅城镇民营经济的就业人数就达到5896万人。民营经济在促进人口城市就业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此外, 区域民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增加了区域的就业量, 使得区域经济发展良好, 反过来, 良好的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与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 就业的增长。他们是相互促进, 相互支持的。

三、总结

总之, 民营经济师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须。特别的区域民营经济。我国目前新增就业的80%是靠非国有经济来安排的, 民营经济, 特别是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就业的增加, 而且还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物价稳定。此外, 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使得区域之间的差距不断的减少。所以, 我们必须在政策上给予民营经更多扶持, 不断的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从而促进就业的增加, 经济的稳定。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 近几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提出了很多的政策、优惠措施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断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而且促进了就业的增加。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已经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民营经济,区域经济,就业增长

参考文献

[1]吴凯.制度与经济发展:从历史到现实的认识[J].财经理论与实践, 1999, (02) .

[2]刘澈元.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成本探析[J].甘肃高师学报, 2004, (02) .

[3]谷国锋, 滕福星.区域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 2003, (04) .

[4]刘锡田, 许艺敏.论转型期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报, 2002, (02) .

[5]褚福灵.中国就业现状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2) .

上一篇:企业发展路径下一篇:爱上阅读从儿童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