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县范文

2024-06-25

香格里拉县范文(精选12篇)

香格里拉县 第1篇

香格里拉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 迪庆藏族自治州东南部, 全县国土面积11613km2, 南北最大纵距218km, 东西最大横距88km, , 属金沙江水系, 是全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县。境内最低海拔1503m, 即金沙江出境处 (老伙房) , 海拔最高处为巴拉更宗雪山主峰, 海拔5545m, 海拔高差4042m。香格里拉县的土地面积中, 林业用地面积950911.7hm2, 其中:有林地757105.2hm2, 疏林地3108.8hm2, 灌木林地170024hm2, 未成林造林地11788hm2, 苗圃地面积16.8hm2, 无立木林地3290.7hm2, 益林地面积5578.2hm2。森林覆盖率74.99%。境内有着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有碧塔海、纳帕海、哈巴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县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是全省森林防火重点县。

2 森林防火工作现状

2.1 防火设施及设备

全县境内共建3座瞭望台, 火情监测覆盖面达90%, 先后在全县11个乡 (镇) 购置更新森林防火车, 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也配备了专用的防火车1辆, 现有专业扑火队2支, 100人, 半专业季节性扑火队10支, 556人。共有电台14部, 对讲机89支, 移动中继台16套, 车载中继台2部。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还贮备了扑救森林火灾时所须的物资。

2.2 森林火灾发生情况

就近几年以来, 由于全球气温升高, 从2006年到2013年, 全县共发生森林火灾、火情42次, 受害森林面积4158.05hm2, 年均森林火灾、火情5次, 年均森林受灾面积大约836.61 hm2。烧恳、烧荒、烧田埂, 放牧野外用火、烟头、高压电线、上坟等用火是引发森林火灾的根源。香格里拉县特殊的气候特点、森林分布, 使全县森林防火持续时间长, 森林地域分布广, 难于预防, 突发性强, 很难预测。

3 森林火灾发生规律

3.1 火灾发生一般规律

香格里拉县每年11月至次年6月, 是火灾的高发时期, 11、12月就会有火灾、火情发生, 沿江一带低海拔地区2、3月份森林火灾增加, 4、5月份高海拔地区达到高峰期, 所以每年11月至次年6月, 是香格里拉县的森林防火期。

3.2 森林防火期的日火灾发生规律

根据2006年以来森林火灾起火时间记录, 每天12~17点, 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时期, 因为这一时期气温升高, 风速大, 人员活动频繁, 稍不注意就会引发火灾, 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防范。

4 香格里拉县森林防火对策

4.1 加强组织领导, 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

由于长期的干旱, 导致了林区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居高不下, 整个防火大部份时间都处于高危火险期, 特别是每年11月到次年5月份, 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这一时期, 要把森林防火工作放在第一位, 建立健全乡、村、组、户的森林防火责任体系。实行森林防火工作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把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落实到实处, 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乡 (镇) 、村、组逐级落实责任, 层层签订责任书。同时把防火责任落实到辖区所有农户、职工、厂矿、旅游景区、养殖户、巡山护林员的头上。全县各乡 (镇) 结合自己地区情况签订责任状。在森林防火严峻形势下, 各乡镇及县级成员单位组织安排各项森林防火工作任务, 及时召开防火会议。做到了责任分工明确, 切实提高了森林防火工作的效率。

4.2 强化宣传, 不断提高全民防火意识

为着力提高群众防火意识, 为护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认真贯彻省、州县森林防火电视电话会议及有关文件精神, 在防火期, 各乡 (镇) 人民政府、各场 (站) 、所及时组织工作组, 以发放张贴户主通知书、《林农防灭森林火灾安全手册》、省政府令、州政府戒严令、县政府令为契机, 下到村社、涉林厂矿、施工现场、牧场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刷新半永久、永久宣传 (碑) 牌, 在醒目位置刷写宣传标语, 张贴宣传标语、布告、防火戒严令等。利用街天, 采取发放宣传单、播放宣传录音等方式进行宣传, 在林区小学组织开展“五个一”工程。利用森林防火专版、简报、宣传报道、广播宣传等, 做到点、线、面全面宣传, 进一步加强全民的防火意识。

4.3 加大经费投入

近年来, 从国家林业局到地方党委政府都加大了对森林防火资金的投入。2011年起, 提高了“三三制配套”资金, 并得到层层落实, 但对于区域大、面积广的香格里拉县所须防火经费来说, 还是难以满足, 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森林防火经费的投入。

4.4 严格火源管理

在火源管理上, 一是落实巡护责任和区域, 加强巡山巡护工作。把山头地块按村、组、林班、面积落实到人, 管护人员、护林员在各自管护责任片区内, 不间断进行巡护工作, 做到发现问题及时, 处理问题及时。二是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工作, 各辖区及时对输电线路、景区景点、涉林厂矿及施工单位工棚等进行认真的隐患排查, 发现问题及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 限期进行整改, 可以说通过大量的隐患排查工作, 收到较好的效果。三是认真把聋、哑、痴、呆、精神病人“五种人”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逐社逐户进行登记和落实监护人。四是加强对盲流人员管理, 只要发现这些人员在危险地段活动都及时进行遣送, 避免因这些人随意用火引发林火的发生, 五是加强农事生产用火的审报审批工作.通过加强管理, 使群众因随意农事生产用火引发林火案件逐年减少。六是友高危时期在人山道口、危险地段设立临时防火检査站, 严格实行进山人员登记、火源统管制度。七是做好预警监测工作, 把灾前防范工作落到实处。

5存在的问题

(1) 火源管理上还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 对重点区域和危险地段在高危时段检查督促还不够到位, 经常性的隐患排查工作做得还不够, 由于这些原因, 导致防期内时有小火情发生。 (2) 防期内涉林的输电线路、设备等因断线、短路等问题引起森林火情、火灾有所增加, 涉林的厂矿生产、水电开发、道路施工、旅游探险等等进人林区人员始终是森林火情、火灾发生的一大隐患, 难以从根本上消除。 (3) 春耕春播等农事活动以及涉林作业人员进人林区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森林防火期, 少部分人又因为野外用火随意性强, 防火意识淡薄, 无形造成火情、火灾的频繁发生。 (4) 突发性或火因不明森林火情、火灾在增多。给火案查处和对肇事者处理带来许多困难。一旦火案查处和对肇事者打击力度不够, 无形滋长火灾案情的发生。 (5) 基层扑火物质储备及专业、半专业扑火人员装备依然严重不足, 无法满足扑火的需要。 (6) 对《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 导致对违规用火处罚力度不够。 (7) 宣传工作方式陈旧, 创新力度不足。 (8) 生态补偿与森林防火相挂钩力度不足。

6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1) 加大巡山巡护力度。要求片区管护人员、护林员, 针对辖区的实际情况找出薄弱环节, 重要地段、险要时段进行认真的巡护。做到发现问题及时, 处理问题及时。以此来堵塞火源管理上的漏洞。 (2) 严格按照责任追究制度, 及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3) 要对森林防火工作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认真的总结和思考, 找好突破口, 强化预防措施。 (4) 多渠道争取项目和资金, 逐步解决扑火物质及扑火人员装备不足问题。 (5) 要严格按照《森林防火条例》、《云南省森林防火条例》, 加大违规用火处罚力度。 (6) 要采取生态补偿与防火相挂钩的措施, 以此提高#众森林防火的积极性。

7总结

森S防火工作一个方面体现在早期的安排部署上, 在进人防火期初期, 要及时召开安排动员会议, 把防火工作行之有效开展起来。第二方面体现在对长期严重干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在气候十分不利情况下, 要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的工作, 采取超常措施, 加大巡山巡护及火情监测力度, 狠抓片区责任制工作, 使许多小火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杜绝较多森林火情、火灾的发生。第三方面体现在快速高效处置工作上, 小火情及时发现, 处置及时, 小火情得到及时处置, 未形成大的灾害。只有通过不断总结, 理清了今后的工作思路, 找准工作的突破口, 才能为开展好今后各项森林防火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雷文华, 龙云三.沾益县森林防火探讨.

[2] 香格里拉县森林防火工作总结

香格里拉 第2篇

香格里拉,一个慵懒到安逸的城市,一个我必须坐八小时车才能到达的城市,一个满是陌生人的城市,

虽然酥油茶并没有想象中可口,虽然青稞酒喝一点点就会醉,可我依旧喜欢这城市,这个看似寒冷却温暖至极的城市。

清晨六点半,我沿着长征大道,一路向南,街上没有一个路人,街边没有任何可以落脚的旅店,我用从胸腔发出来的热气温暖双手,那一刻,我感到了迷茫与无助。

即使寒冷,我也不曾停下脚步,渐渐的太阳升了起来,在这个海拔如此之高的草原,你会发现,太阳是多么的温暖。天空离你是多么的近,山峰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独客宗古城是我落脚的地方,一路上,我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的脸上,是安逸的表情。起初我打算住在迪庆国际青年旅舍,然而,当我看到里面的几乎全是外国人,我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是不想说话,不喜欢交流。最终我住到了月光客栈,也许是因为它的名字,也许是因为阿姨,也许只是单纯的喜欢。

这是我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第一次在异地过中秋,在这我遇到了一群来自广西艺术学院大二的男生,他们一路结伴旅行,看得出他们很开心,我们在一起聊天,喝青稞酒,酥油茶,有个来自香港的男孩一时兴起,和一个来自湖南的女孩拼酒,谁输了谁就裸奔,后来男孩输了,二话没说,站起来就脱衣服,给我们急得呀。

我还去了纳帕海,看到了情歌谷,在马背上拍下了那片大草原,唯一可惜的是我没有看到花海,我只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格桑花,我用了尽一个小时摘了一把。

一直想旅行,看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风景,却始终保持着同样的心境。

我想,或许有一天,我会变成那个淡淡的女子,我心目中的女子。

甜蜜——香格里拉 第3篇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香格里拉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县份,同时这里也是一片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

雪山环绕之间,分布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子,它们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土地肥沃,牛马成群。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有静谧的湖水、神圣的寺院、淳朴的康巴人,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英文SHANGRI-LA的汉语音译,英语发音则源于香格里拉的腹地的藏语方言。

这里生活着藏、傈僳、汉、纳西、彝、白、回等13个民族,他们团结和睦,生活方式、服饰、民居建筑以及婚俗礼仪等传统习俗都保持了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风情。

“香格里拉”一词是迪庆中甸的藏语,为“心中的日月”之意,它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环境和至高至尚的境界。

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中描绘了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那里有雪峰峡谷、金碧辉煌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着的宁静的湖泊、美丽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而迪庆却惟妙惟肖的拥有着詹姆斯· 希尔顿(James Hilton)书中描写的一切,迪庆高原恰恰是人们寻找了半个世纪的“香格里拉”。

皑皑雪山、广阔无垠的草原、鲜红的莨菪花、神秘的喇嘛寺院 ...... 这个老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雪山环绕之间,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子,它们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土地肥沃,牛马成群。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有静谧的湖水、神圣的寺院、淳朴的康巴人,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迪庆,海拔3280米。迪庆处于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中心地带,包括中甸、维西、德钦三个县,其中中甸为其首府,境内有许多高耸入云的大山,著名的云南第一高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藏传佛教的朝圣地,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其余环立着太子雪山、白茫雪山、哈巴雪山等名山。

迪庆不仅有西藏高原雪山峡谷的风貌和藏族风情,还可领略到内蒙古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景色。可以让来自低海拔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更舒服自在地观赏大自然美景和领略民族风情,而不必担心发生“高山反应”。

千年古城独克宗

香格里拉机场建在雪山脚下的一片平谷地带,小巧而安静。通往香格里拉县城的路很好,沿途柳吐新绿,梨花满枝,抵达时正是夕阳西下,万物如镀金光,高原的一切明净而舒缓。

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建塘镇古城独克宗是必去的,这里曾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也是如今中国藏区藏式民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古城的石板路两旁,全是古色古香的藏式民宅院落,里面藏着不少以传统藏式风格糅合现代手法装修的饭馆和酒吧,各具特色,是游人晚上最爱留连的地方。

香格里拉县 第4篇

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 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 (99°44 E, 28°01 N) 海拔为3 552.7m, 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于2005年7月开始进行基础建设, 地面气象自动站于2005年9月建设并投入运行。香格里拉县气象局位于香格里拉县城北部 (99°42E, 27°50 N) 海拔3 276.7m, 于1957年9月建站, 地面气象自动站于2002年底建设并投入运行。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直线距离23Km, 海拔高度相差276m。

所有资料来源于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 (99°44E, 28°01 N, 海拔为3 552.7m) 提供的2006-2012年的气温、气压、湿度、风速观测资料。香格里拉县气象局 (99°42E, 27°50 N, 海拔3 276.7m) 提供的2006-2012年的气温、气压、湿度、风速观测资料。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处于城区, 周围被建筑物包围, 而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远离城区, 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所以资料对比性较高[1]。

采用两站2006-2012年地面气象月报表A文件和年报表Y文件数据, 对温度、湿度、气压、风速要素分析对比。

1 课题研究价值

1.1 选题背景

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点, 受西南季风和南支西风急流的交替控制, 干湿季节分明, 6-10月阴雨天气多, 雨量占全年降水量10%~80%, 形成湿季。11-5月晴天多, 阳光照足, 蒸发量大, 雨量占全年降水量10%~20%, 形成旱季, 地势南低北高, 南部迎南来暖湿气流, 降水相对于丰富, 气候湿润, 北部则相对干燥。香格里拉地形结构复杂, 各种气候类型相嵌交错, 同一气候垂直带内又有森林气候, 草原气候, 湖盆气候等单个小地形气候, 形成“隔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 高楼林立, 车流不息, 城市化进程严重困扰着众多气象观测台站。周围的房屋越建越高原本符合观测条件的气象观测站几乎被周围的高楼“包围”了, 观测环境也随之变化, 使得观测数据测得不准, 数据偏差等。气象资料失真严重, 如气温偏高、日照时数偏少、风向风速偏大、深层地温和土壤温度无法测量等, 已影响气象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 严重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因此本文选取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站和香格里拉县气象局的地面数据进行分析, 来对比得出影响气象要素的因素。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处于城区, 周围被建筑物包围, 而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远离城区, 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所以资料对比性较高[2]。

1.2 选题意义

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历年平均温度为:5.2℃,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11.9℃, 基本出现在 (6、7、8月份)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基本出现在 (12、1、2月份) 。平均相对湿度73.1%, 平均水汽压662.8hpa, 最少降雪日数42天, 最大积雪深度42cm。

气象要素受多种因素影响, 如海拔、站点周边环境、经纬度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风、温、湿、压要素产生影响。因此选取两个不同条件的站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得出的结论会更加真实可信。

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中站的数据会变得失去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 因此需要对比出那些因素影响了要素资料三性, 本次选取的两站一个为远离城市, 一个位于城中, 对比性强, 对得出影响气象要素的因素很有价值和意义重大。

2 气象要素简介

气象要素是表征大气状态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天气现象。主要有大气温度、大气压力、空气湿度、风向和风速、能见度、云、降水、雷暴、雾、辐射等。一个地区一定时刻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便是该地该时刻的天气[3]。本文只对分析的要素进行分析。

2.1 气温

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之为空气温度, 简称气温。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规定高度 (即1.25~2.00m, 国内为1.5m) 上的空气温度因此, 基准站每日观测24次) 、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配有温度计的台站还有气温的连续记录。是由安装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或温度计所测定的, 这些温度表或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或双金属片作为感应器的热胀冷缩特性制成的[4]。气温的单位用摄氏度 (℃) 表示, 有的以华氏度 (F) 表示, 均取小数一位, 负值表示零度以下。我国以摄氏温标℃表示。

2.2 本站气压

本站气压是指气象站水银气压表高度处的大气压力。即为测站水银气压表的读数经器差订正、温度订正和重力订正后的气压值。又称“地面气压”。气象台站内气压表的气压读数, 经过器差订正、温度差订正、纬度重力订正和高度重力订正后, 其数值即可表示当时本站高度上的气压值, 单位为百帕 (h Pa) 。从表1上的本站气压值对比上看, 三个月平均本站气压值新站址均高于旧站址, 差值范围4.0~6.0h Pa之间, 在近地面层中, 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可根据拉普拉斯气压高度差简化订正公式ΔP=-Δ11/8来计算。

2.3 相当湿度

相对湿度, 表示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 得数是一个百分比。 (也就是指某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之比, 这个比值用百分数表示。相对湿度用RH表示。相对湿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空气内实际所含的水气密度 (用d1表示) 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密度 (用d2表示) 的百分比, 即RH (%) =d1/d2×100%;另一种计算方法是:实际的空气水气压强 (用p1表示) 和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强 (用p2表示) 的百分比, 即RH (%) =p1/p2×100%。

2.4 风速

风速是指空气相对于地球某一固定地点的运动速率, 风速的常用单位是m/s, 1m/s=3.6km/h。风速没有等级, 风力才有等级, 风速是风力等级划分的依据。一般来讲, 风速越大, 风力等级越高, 风的破坏性越大。

3 要素对比分析

3.1 年平均特征对比分析

3.1.1 气温

图1给出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气温年平均变化, 两站年平均气温曲线均表现出明显变化特征。通过两站地面气温年平均值对比, 可以得出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年平均气温比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年地面平均气温高1.6℃。两站地面年平均气温最低均出现在2008年, 最高均出现在2009年。从2006年至2008年地面年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 2008年至2009年地面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2009年以后地面年平均气温相对平稳。

由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位于城中, 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而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远离城区, 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且两站海拔高度相差276m, 所以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年平均气温比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地面年平均气温要高。

3.1.2 气压

图2给出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气压年平均变化, 通过两站地面气压年平均值对比, 可以得出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年平均气温比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年地面平均气压高23hpa。两站地面年平均气压相对平稳, 无明显波动。因两站海拔落差因素影响, 所以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地面气压年平均值低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气压年平均值。因两站都属于高海拔地区, 海拔都在3 000m以上, 所以可以看出两站地面气压均为低气压[5]。

3.1.3 湿度

图3给出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相对湿度年平均变化, 通过两站地面相对湿度年平均值对比, 可以得出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相对湿度年平均值低于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年地面相对湿度年平均值。从图中可以看出, 两站地面相对湿度年平均变化曲线相似, 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 最高值出现在2010年, 2010年以后呈下降趋势。

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相对湿度值高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可能由两方面因素引起:一是台站四周植被覆盖率因素, 二是海拔高度因素。

3.1.4 风速

图4给出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风速年平均变化, 通过两站地面风速年平均值对比, 可以得出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风速年平均值大于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年地面风速年平均值。从图中可以看出, 两站地面风速年平均变化曲线趋于平稳, 可以看出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2006年风速较大, 其他年份都低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2006年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观测场位于山顶, 四周障碍物低于观测场, 2007年后观测场搬迁至半山腰, 四周植物茂盛, 观测场地理位置变动前后, 对地面风速要素值影响较大。而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处高原坝子当中, 观测场地四周较为开阔, 风速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小[6]。

3.2 月平均特征对比分析

3.2.1 气温

图5给出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气温月平均变化, 两站年平均气温曲线均表现出明显变化特征。通过两站地面气温月平均值对比, 可以看出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月平均最高气温比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地面月平均最高气温高, 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月平均最低气温也要比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地面月平均最低气温高。两站地面月平均最高气温均出现在每年的7月份, 最低气温均出现在每年的1月份, 相对比较规律。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的最高温度分别为 (25.6℃和26.0℃) , 出现在 (2009年7月20日和2006年7月16日) , 最低温度分别为 (-18.4℃和-20.5℃) , 都出现在 (2008年2月2日) [7]。

3.2.2 气压

图6给出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气压月平均变化, 通过两站地面气压年平均值对比, 可以得出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月平均气温比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地面月平均气压高。两站地面月平均气压相对平稳, 无太大变化。因两站都属于高海拔地区, 海拔都在3 000m以上, 所以两站的气压最大值没有超过700hpa。且每年1月份两站地面月平均气压达到最低值, 10月份地面月平均气压达到最大值。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的最高气压分别为 (672.2hpa和695.8hpa) , 都出现在 (2009年11月2日) , 最低气压分别为 (651.7hpa和675.0hpa) , 出现在 (2008年1月29日和2011年1月17日) 。

3.2.3 湿度

图7给出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相对湿度月平均变化, 通过两站地面相对湿度月平均值对比, 可以得出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相对湿度月平均值低于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年地面相对湿度月平均值。从图中可以看出, 两站地面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 并且7月过后呈下降趋势, 一直到1月份的最低值, 然后再回升。7月正处雨季, 所以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这个月份, 1月处于冬季, 降水较少, 天气干燥, 导致最小值出现在1月份。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的最低相对湿度分别为 (3%和6%) , 出现在 (2006年1月28日和2010年12月6日) 。

3.2.4 风速

图8给出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风速月平均变化, 通过两站地面风速月平均值对比, 可以得出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风速月平均值大于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年地面风速月平均值。从图中可以看出, 两站风速最大值出现在1月和2月, 最小值出现在7月和8月。在2006年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观测场还没有搬迁时, 风速明显大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的最大风速分别为 (12.9m/s和10.2m/s) , 出现在 (2010年12月和2007年2月) 。

4 差异对比结果

通过对两站2006年至2011年地面观测资料分析, 得出:

4.1

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平均最高气温比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地面平均最高气温高, 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平均最低气温也要比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地面平均最低气温高。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基本一致。

4.2

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两站点地处高原地区, 海拔在3 000m以上, 直接影响两站气压, 最大值都低于700hpa。两站点海拔相差276m, 因此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的气压低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气压。

4.3

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的相对湿度率高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 最大湿度出现在雨季七、八月份, 最小湿度出现在冬季, 降水较少。

4.4 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地面平均风速小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在春季较为集中。

5 结语

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 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 (99°44 E, 28°01 N) 海拔为3 552.7m, 处于深山之中, 周围5km之内无村庄、矿场、石场等。香格里拉县气象局位于香格里拉县城北部 (99°42E, 27°50 N) 海拔3 276.7m, 位于城中。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 海拔因素差异, 受到不同程度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 导致在经纬度差距不大的情况下, 两站点的气象要素值都有明显的差异。

因此可以得出影响气象要素的因素很多, 其中海拔因素影响和受到不同程度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较大, 其他因素影响较小。

摘要:依据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以及香格里拉县自动站观测资料, 对两站2006年至2012年的风、温、湿、压要素值的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得出:地理环境的不同, 海拔因素差异, 人为因素对气象要素的影响。两站点的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有明显的差异。香格里拉县气象局地面气温、风速、气压的极大值和极小值都高于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 而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的相对湿度的极大值和极小值高于香格里拉县气象局。

关键词:气象要素,对比分析,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香格里拉县自动站

参考文献

[1]朱业玉, 潘攀, 张方.河南大气稳定度的分布特征[J].气象与科学环境, 2011, 34 (1) :19-22.

[2]何萍, 李宏波.云贵高原中小城市热岛效应分析[J].气象科技, 2002, 30 (5) :288-291.

[3]乔盛西, 覃军.县城城市化对气温的影响分析[J].浙江气象科技, 1990, 11 (16) :165-169.

[4]胡毅,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115-121.

[5]宋轩, 段金龙, 杜丽平.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概况[J].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 32 (3) :68-72.

[6]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164.

香格里拉县 第5篇

(一)(竞聘选拔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顺利实施集中办学项目,增强教育活力,积极探索促进香格里拉县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懂教育、善管理、能创新的德才兼备、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的校长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素质为目标,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中心,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通过竞争性选拔中小学校长,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逐步建立起一套责权清晰、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我县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

(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注重实绩的原则;

(三)群众公认与组织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三、竞聘岗位和参与人员范围

(一)竞聘岗位

香格里拉县一中校长、香格里拉县二中校长、香格里拉县三中校长。

(二)参与人员范围

在全县范围内选拔,凡有志于竞聘学校校长管理工作的现任中小学校长、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学校其他中层领导、优秀教师均可报名竞聘;竞聘中学校长职位的必须具有中学教师资格并在中学任职或任教。竞聘中心小学校长职位的具有教师资格,在中学、小学任职或任教均可。每个竞聘职位报名竞聘人数原则上不低于1:3。

四、申报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立场坚定,有较强的法制、政策观念;

(二)具备相应的学校管理理论,竞聘职务所需要的岗位知识和能力;

(三)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负责的工作态度,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和明晰的工作思路;

(四)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依法行政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指导教育教学能力;

(五)善于团结同志,作风民主、为人正直、严于律已、为政清廉;

(六)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七)身体健康。

(八)1966年1月1日以后出生,师范院校大专及以上学历,持相应教师资格证书,有班主任工作经历,获得过县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在教师岗位上工作满五年以上,教育教学成绩特别突出的教研员、优秀教师。(现任中学校长年龄放宽3年)

(九)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凡符合条件的均可参加竞聘(参聘人员必须完全符合一至七条之条件,196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师范院校大专及以上学历,持相应教师资格证书)。

五、竞聘工作程序

(一)成立竞聘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达尔文(县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姚立新(县教育局党委书记)

殷学典(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赵红春(县教育局副局长)

周庆芳(县教育局副局长)

和群星(县教育局副局长)

和万光(县教育工会主席)

林文秀(县教育局人事股股长)

松建华(县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事股,负责报名、资格审查等日常工作。

(二)宣传动员

通过印发文件,公布竞聘单位及其岗位、名额、报名资格条件、选拔程序和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广泛发动符合条件的人员参与竞聘。

(三)组织报名

参与竞聘人员采取组织推荐和自荐方式报名。报名时提供身份证、毕业证、教师资格证及获得的县级以上荣誉证书原件、复印件,同底版2寸彩照2张。

(四)资格审查

由校长竞聘领导小组依据报名条件进行资格审查。

(五)组织考试及演讲答辩

由教育局成立专家库,请县纪委专家库中抽签,领导

小组聘请,组成当次竞聘校长考核专家评审组。

通过笔试、演讲和答辩进行选拔,演讲答辩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代表、教师代表和社会有关人员参与旁听。笔试、竞职演讲和现场答辩采用百分制,其中笔试成绩占30%,竞职演讲占20%,现场答辩占50%。

1、笔试:笔试内容为学校管理案例分析,采取闭卷形

式,时间为1小时。

2、竞职演讲。抽签确定竞聘者的演讲顺序,竞聘者分

别从办学思路、办学理念、学校改革和管理、个人特长等方面发表竞职演讲,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要求尽量使用普通话演讲)。由专家评审组现场打分。

3、现场答辩。演讲结束后,进入现场答辩(时间10分钟)阶段,专家评审组现场打分。

依据笔试、竞职演讲和现场答辩得分由高到低排序,根据竞聘结果,由竞聘工作领导小组按照1:2的比例确定进入考察环节人员名单并公布。

(六)组织考察和决定

由校长竞聘领导小组开展考察工作。采取与竞争者所在单位的全体行政领导和教职工代表(竞争者所在科组和级组的同事)进行座谈和民意测评的方式,听取竞争者单位的领导和教职工评价意见,考察竞争者近三年的表现和工作实绩。竞聘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竞聘成绩和考察结果研究后做出决定。对确定的拟任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天。公示期满,确定上岗人选。

(七)聘任

县组织部下发任职文件,教育局颁发聘书。

六、工作要求

(一)各中小学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竞争性选拔中小学校长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强领导,周密部

署,精心实施,增强责任感。认真做好广泛发动,组织报名,资格审查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要充分认识竞争性选拔中小学校长工作的复杂性。充分做好向社会的宣传工作,及时通报情况,取得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三)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有关人员的思想工作,要使竞聘成功的同志理直气壮,留任的同志心安理得,退下来的同志心平气和,交流的同志高高兴兴,竞聘不成功的同志心服口服。

(四)局纪委参与具体组织实施的全过程,切实加强监督,确保按程序规定办事,提高工作透明度。严肃纪律,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取消竞聘资格,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香格里拉县教育综合改革办公室

赏味“香格里拉” 第6篇

从1971年新加坡第一间香格里拉酒店开始,无论是充满亚洲风情的温哥华,还是度假胜地的马尔代夫,亦或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与坝上明珠的呼和浩特,遍布于亚太、欧洲、北美和中东地区的70家香格里拉酒店总是带给人各种惊喜。因为香格里拉酒店就像是一座座“公共”私宅,总是令人舒适而放松。

长期以来,香格里拉酒店以其鲜明的设计风格、独特的美感、极强的艺术表征以及至善盛情,源自天性的亚洲式热情好客吸引着每一位客人。在这里你可以低调再低调,因为酒店有着良好的私密性;而你也可以如置聚光灯下,因为酒店的金子招牌熠熠生辉,奢华早已融入血脉40年。

也许你选择香格里拉酒店是看重其贴心的客房设施,亦或是超越视觉美学的无瑕疵服务与彰显生活品味的休闲娱乐,不过记者还是更加钟情于酒店尽揽全球的美食。而要说到诱人的美食,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那可是当仁不让。

“惊艳”的美食节

忘不了大堂酒廊桂花乌龙的馥郁芬芳与ez美食阁圣诞树蛋糕的浪漫情怀,忘不了温暖整个冬日的韩香馆烧酒和夏宫午茶那101道精美港粤茶点,更忘不了eZ咖啡厅那充满异国风情的诱人美食节。

还记得2009年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ez咖啡厅举办的第三届印度美食节,来自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印度大厨Kuljesh Kumar作为美食节的客座厨师为榕城食客们一展厨艺。

印度人喜爱羊肉、鸡肉和鱼虾,他们擅长以多种不同的烹调方式来制作这些菜品。而各式香料荟萃更为印度菜的一大特色。为了让客人享受到纯正的印度风味,餐厅所用的各式香料均从香港专门采购。而更加令人难忘的是,厨师Kuljesh Kumar不仅带来他拿手的特色菜香草羊肉、烤鸡块配薄荷酱、咖喱蔬菜,还领衔eZ咖啡厅厨师团队烹饪了腰果奶油羊肉、黄油鸡、青红椒海鲜、番茄香菜汤等近30道印度美食。

此外,酒店2010年举办的首届巴西美食节也格外“惊艳”。

说起巴西美食,著名的巴西烤肉首当其冲。巴西人喜食烤肉,尤其是烤牛肉、鸡腿、香肠及菠萝。为此,酒店当时特邀了两位来自巴西的大厨Neilton Maciel Dos Santos和Luis Ribeiro作为美食节的客座厨师。还记得大厨NeiltonMaciel Dos Santos带来的那道当地招牌菜Feijoada(巴西猪杂炖黑豆)。说起巴西猪杂炖黑豆,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可谓家喻户晓,是当地人每逢周末享用的一道佳肴。它由黑豆与各式各样的烟熏干肉、猪尾巴、猪耳朵、猪脚小火慢煨炖煮而成。当你感受着黑豆的粘滑与肉汁的香浓,欣赏着巴西本土艺人带来的激情四溢的桑巴舞,整个人如置巴西那片神奇的土地。

夏宫的“美”

夏宫虾饺皇、杨枝甘露、绿茶燕窝蛋塔、蟹子烧麦皇、飘香榴莲酥、上汤鱼翅灌汤饺、鲍汁焖什菌、芒果布丁、四宝肠粉王、黑椒牛仔骨。没错,它们就是福州香格里拉夏宫中餐厅传说中的十佳粤式点心。

福州香格里拉夏宫中餐厅,曾多次在香格里拉集团内荣获最佳餐厅称号。它精致典雅的用餐环境、风味独特的闽粤菜肴以及绝对没有添加味精的健康烹饪一次次诱惑着每一位食客。

当冬日来临,你可以点上一份国药鱼腐煲或花生猪手煲,吃的就是一个温暖;当夏日炎炎,你可以来一份甜品中的香蕉芝麻筒或蜂蜜柚子布丁,吃的是一个清爽与醒神;而当金秋蟹肥时,你还可以尝尝阳澄湖的大闸蟹,无论是清蒸、醉酿,还是椒盐、葱炒、辣煽,总之“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这种有关蟹儿的享受你是没有错过。

香格里拉县 第7篇

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属云南省占地最大而人口密度最低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下的辖市,同时也是其行政首府,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与自然资源,还有诸如三江并流、藏式传统文化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最主要的民居形式,藏式“闪片房”的起源可追溯到1300多年前,这种民居形式浓缩了当地藏族人民千百年来继承的传统智慧。其中“闪片”一词的缘由来自于屋面的特殊构造,使得屋面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同时,阳光可以穿过木质瓦片之间缝隙,从室内可观察到瓦片仿佛在闪烁。

2. 传统藏式“闪片房”屋面解密

2.1“闪片房”风貌

全县境内海拔落差巨大,呈典型的“立体气候”,而在人所居住的坝区气候特点呈低纬度高寒山区季风气候,气温相对较冷,“闪片房”是“形式因循气候”的典范:下部厚达一米的夯土外墙,二楼屋面加铺约二十公分厚的土层,建筑墙身开设较少且很小的窗洞,平面尺寸拥有较大进深,这些都是出于保温抗寒的目的。由于当地降雨量较少,同时又要便于排雨除雪,“闪片房”屋面被设计成一种较缓的坡度形式。

2.2 传统“闪片”屋面构造工艺

藏式“闪片房”屋面一般为木石结构为主——以木框架为主体屋架结构,覆以“闪片”木瓦。随着居民对使用空间要求的提升,逐渐加入除土、木、石外的其他材料,部分民居甚至以现代材料取代了传统材料。

2.2.1 屋面要素

“闪片”:作为屋面瓦片,其材料主要来源于香格里拉本地分布广泛的云杉、冷杉,制作工艺如下:选取年龄处于成材阶段的云杉、冷杉木,将木材按每节100至120公分进行分节,取树根以上6-8节,将原木进行分割。将处理好的木材先用钢刀劈开楔口,再用木刀劈裂成瓦片。选取的木材纹理应平滑顺直,以便排水。平均每一户“闪片房”所需木瓦片的直接耗材量为14-16m长、胸径100公分的云杉、冷杉木。木瓦的尺寸一般为厚度2-3公分、宽度20公分、长度90-120公分。取其平均值可通过计算得出一片木瓦的平均耗材是0.5公分长、外径100公分的原木,取8节800至1000公分的成材冷杉(去掉不能用的芯材部分)最多只能产出1000-1200片木瓦“闪片”。

屋面覆层:其位置衬于“闪片”屋面之下,其功能主要在于防风、防雨,以及及时排除渗透到“闪片”下的雨雪,保护其覆盖的结构构件免受风雨的侵蚀。屋面望板部分采用的材料是与制作“闪片”相同的木材,部分屋面铺设了混合了秸秆碎屑等农作物副产品的黏土,用木质分格来固定,覆于其他面层之上,起保温隔热的作用。如今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屋面覆层的大面积木质材料逐渐被其他材料所取代,如望板部分大多采用压型钢板代替了木质望板。

椽檩、横梁:作为主要的分散屋面荷载构件,水平方向的椽檩承载“闪片”与各层次的屋面面层材料,横梁则承担上层结构,将椽檩的荷载传递给竖向立柱。两侧屋面交接处、屋脊部位的横梁之上封脊板以及檐口部的封檐板也采用了相同的木质材料,用来保护内部结构。

立柱:支撑横梁的垂直方向的阁楼立柱再将荷载传递到土掌屋面、承重墙身或承重立柱上,由此逐级传递给地面。依据当地传统藏式文化,位于屋内正中的立柱——中柱,其直径尺寸与主人的社会地位相关——选取树龄越大、尺寸越大的木材,越能体现主人身份的尊贵、显赫。而中柱由于自身尺寸过大无法延伸至屋面从而发挥其结构作用,所以屋面之上的垂直承重需要其他结构来承担,一般选用较小尺寸的立柱或“四脚凳”进行代替。

“四脚凳”:用来代替阁楼内的部分立柱,不仅依靠体型的优势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还将原来立柱集中于一点的荷载分散到四脚,更合理地将荷载分散给土掌屋面。这种另类的立柱和椽檩与土掌屋面之间均不需要额外的构造工艺进行固定,方便维修和替换。其尺寸经过测量,平均为长2.7米、高1.5米、宽0.9米。

檐沟:主要功能是排除屋面雨水,将方木开槽,首尾搭接布置在屋面檐口,由于香格里拉地区降水量较少,所以檐沟尺寸较小。

2.2.2 屋面建造工艺流程

经过调查发现,当地“闪片”木瓦的铺设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单层铺设法:前后两片错缝首尾铺装,从檐口向屋脊方向,上层“闪片”尾部盖住下层首部。单层铺设可以大量节约“闪片”用量从而节约木材,但是缺少立面立体感和阴影感而影响建筑风貌。

双层铺设法:上下两层错缝,前后首尾铺装。从檐口向屋脊方向,上层“闪片”尾部盖住下层首部。双层铺设保持了增强了传统村落中的屋面效果,层次感分明,但耗费木材量约为单层铺设的两倍。

“垫层”铺设:用木条将单层铺设的“闪片”垫起,此方法结合了前两种铺设方式的优点,既能节约材料又增强了屋面的视觉效果。但是此方法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相对前两种铺设方式,其整体稳定性较差,容易被强风破坏。

2.2.3 传统“闪片”屋面维护与保养

由于瓦片是木质材料的原因,会受到潮湿、虫害的侵蚀与破坏,所以需要定期维护与保养。由于屋面瓦片的固定是由石头等重物压在檐部与脊部,之间依靠自身铺设搭接处的摩擦力固定,并没有使用螺丝、钉子等固定,因此翻修与更换十分便捷。应对潮湿侵害,当地居民在平均1至2年的周期内将屋面瓦片全部翻转,将之前底部一面朝上自然风干;应对虫蚀侵害,将防虫药剂喷洒在屋面之上加以预防,对于已损坏的瓦片进行更新与替换。

3. 策略

香格里拉地区是云南省的重要林区,亦是云南省政府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效益补偿”工程的重点区域。由于坚持“生态立市”的城市发展观,2016年香格里拉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76%。“闪片瓦”材料主要来源于本地分布最广泛的云杉、冷杉,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引起的城镇规模扩大和灾后重建的需要,按照传统工艺建造藏式“闪片”屋面,势必会大量消耗本地森林资源,这又违背了香格里拉“生态立市”的发展观。因此,针对这些现状,民居设计的初始阶段就需要权衡生态保持与风貌延续的问题。寻求绿色环保的代替材料,对传统“闪片”屋面的构造进行改进,兼顾对环境的尊重和对传统的尊重,也是对延续香格里拉生态、人文和谐发展观的尊重。

3.1 材料替换

3.1.1 瓦片

结合香格里拉当地物产,综合考虑材料的制作工艺、性能、成本、外观等因素,对一下几种可能的替代材料进行探讨:

压型钢板瓦:采用彩色涂层钢板,经辊压冷弯成各种尺寸压型板,具有优秀的强度、色泽、耐久等属性。可控制生产工艺使钢板表面产生类似木纹的效果,有利于延续屋面风貌。压型钢板瓦是替代木瓦的优秀材料。

板岩瓦:板岩是香格里拉本地常见的矿物,用其加工的板岩瓦是天然、具有层理结构的薄片,具有自然的石材纹理。用其代理木瓦,有利于延续民居传统形象、保护村落传统风貌。

植物纤维瓦:以麦秸、稻草秸、玉米秸、烟秆、芦苇等为主要原料,加入少许添加剂与改性剂压制而成。通过控制工艺,亦可以使其表面产生类似木材纹理。普及植物纤维瓦,在解决森林资源问题和传统风貌问题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当地农业副产品,提升产品附加价值。

金邦瓦:这是一种以水泥和硅砂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复合建材,具有优秀的结构、耐候性能,拥有类似传统瓦片的立体外观,施工简单,是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替代材料。

沥青油毡瓦:此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装饰性效果,同时又起到防水的功能。针对越来越复杂的空间需求,集合多重功能于一身的沥青油毡瓦也是“闪片”的优秀替代材料。

3.1.2 屋面覆层

传统“闪片”屋面望板材料大多为木材,一户300平方米左右的民居,其望板要消耗平均厚度为1.5公分的木板192平方米(2.88立方米),是需要大量消耗木材的部位。压型钢板瓦是木材望板完美的替代材料,在满足结构性能的基础之上,可以大量节约木材消耗,同时风貌的不协调问题因其位置在“闪片”瓦之下而得到了解决。

3.2 构造改进

3.2.1 承重结构

传统木结构“闪片”房的屋顶也是需要消耗大量木材的部位,因当地传统习俗,居民选择更粗直径的木材来做立柱,这与保护森林资源的初衷相矛盾。为了解决此问题,采用轻型木结构或轻型钢结构来代替传统木结构成为了方便可行的方法。

轻型木结构是利用均匀的小木构件来承受房屋平面与空间的受力体系,是将小截面构件按一定的间距等距离平行排列形成框架,然后再根据受力需要,形成建筑物的各个基本构件。轻型木结构可根据构件所承受荷载而选择各种截面尺寸,以最优截面来满足荷载的同时节约大量木材。

采用轻型钢结构代替木结构来支撑,其结构的基本单元采用薄壁钢来构成,1.5-5mm的薄钢板经冷弯或冷轧工艺制成各种形式截面的压型钢板。相比传统的木结构屋架,轻钢屋架自身具有其不具备的优势:轻钢屋架可以以更小的截面尺寸承受更多的荷载,不仅节约用料,同时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宽敞的使用空间。

3.2.2 屋面保温与隔热

由于“闪片房”屋面具有一定的坡度,传统智慧将屋面保温层设计在平顶屋面之上,以一定厚度的碎石、沙土与植物纤维混合,均匀铺设在以木结构为支撑的结构层之上。传统民居中阁楼空间往往作为储藏性质的使用空间,不需要保持适宜人活动的室内温度,然而随着本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空间综合性的使用需求则要求阁楼空间也需要具有能提供人活动的热工性能。在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将保温隔热层设计在“闪片房”屋面之上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

3.2.3 太阳能集热板

香格里拉县当地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平均年日照时间都在2000小时以上,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可再生资源。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并通过介质传递热量的装置,由于其平板状外形,很容易安装固定在闪片屋面之上。推广被动式太阳能集热器,不仅可以帮助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同时也符合绿色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总结

本文旨在探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闪片”房屋面的基本概况,通过了解其材料、形态、构造等基本情况,再根据地域性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关于新时期民居发展改进的建议。传统藏式“闪片”房,扎根在地平线上的诗情画意,凝聚了代代相传的藏式文化符号,对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对民居的继承与发展,是建筑师扎根乡土,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翟辉,张欣雁.香格里拉“闪片房”的再生之路[J].南方建筑,2014,05:28-32.

[2].曹易,翟辉.文物建筑恢复重建真实性的再思——以独克宗古城灾后重建为例[J].华中建筑,2015,09:128-132.

[3].朱良文.对传统民居“活化”问题的探讨[J].中国名城,2015,11:4-9.

[4].吕珏,柏文峰.冷杉屋面瓦替代材料的可行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5,23:149-150.

香格里拉县 第8篇

影响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因素多种多样, 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动态景观以及街道的空间构成要素等等。因此, 抓住主要影响要素, 控制次要影响要素是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街道连接城市各个功能区域, 其特点通常有以下3种类型: (1) 由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所产生的街道个性; (2) 由街道本身的特色所形成的街道个性; (3) 由人们的活动方式所形成的街道个性。

2 香格里拉县街道景观设计实践

2.1 现状分析

目前, 街道存在“脏”、“乱”等问题,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很不齐全, 比较典型的有标示系统不完善、交通混乱、功能分区不明确, 严重影响街道景观的整体和谐, 不利于审美和体验。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可分以下几点:环境质量差、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地域特色受到破坏。

2.2 影响因素分析

一是, 秘厚重的藏传佛教。香格里拉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 属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 噶丹松赞林寺位于香格里拉县境内, 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 有着“小布达拉宫”的美誉[1], 对云南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二是, 极具特色的地方景观风格。香格里拉县拥有噶丹松赞林寺、虎跳峡、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石卡雪山以及藏民家访等独特的人文景观。三是, 外来文化入侵。随着香格里拉的逐渐对外开放, 外来的干扰因素越来越多, 我们应保持并传承地域文化。

2.3 设计原则

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工作, 旨在创造更适合人类居住、对环境更友善的人地关系[2]。规划设计当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是寻求对使用者需求的满足和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结合香格里拉县地域实际, 笔者认为, 在对其街道景观进行设计时应掌握以下原则:设计遵从自然、设计尊重人、设计尊重本土文化以及保护文化生存的土壤等。

2.4 香格里拉县街道景观设计手法运用

2.4.1 街道景观保留手法的运用。

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做好香格里拉县街道景观设计中的“保留”。一是, 保留原有村落肌理, 适当更新表达形式 (图1) 。二是, 保留原有的农田机理, 提高景观利用价值。三是, 保留本土元素和文化。举例来说, 香格里拉县街道的行道树可以利用高山柳、藏柳以及云南樱花等乡土植物, 中间和两侧的绿化带可用本土所特有的灌木类或花卉类植物, 辅以少量园林小品作为点缀, 形成色块、花带以及花径等绿化形式, 通过植物造景的手法把主要街道的轴线刻意的引向标志物。

2.4.2 景观元素直接运用。

丰富、精致的景观离不开公共设施的设置。包括路灯、座椅、垃圾筒、路标等设施。笔者建议, 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上可运用景观元素的直接运用与再创造的手法, 将藏族门帘上的符号运用到设计中, 通过对景观元素的提炼简化, 加入到一些细部的设计中以达到与整体环境相协调[3]。

2.4.3 本土文化元素的象征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

街道广场设计须以文化的脉络为背景,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 存留于景观中, 融会在人们的生活中, 并对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因而文化是街道景观之魂, 而街道的小品对体现街道景观文化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些生活中的符号, 总是能唤起人们的共鸣, 给人以亲切感, 它在向人们传达着历史的文化 (图2) 。

2.4.4 风格不变形式创新手法的运用。

街道景观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构成元素是建筑。笔者认为, 在对街道两侧建筑设计时, 保留能够展现历史风貌的景观元素, 吸取旧建筑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实质, 提炼出具有藏族特色的元素融入新界面之中, 加以表现 (图3) 。

3 结语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及文化氛围要求的进一步提高, 在进行相关设计时, 一定要结合地域实际, 从民族、地域中寻找到传承的亮点, 恰当地将各种显型的和隐型的文脉符号运用于街道的各景观构成要素中, 在新与老之间找到最适合的切入点, 使城市的历史注入新的生命力, 得以延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国, 高颖, 陈玉娟.近邻型风景旅游集镇规划的若干问题剖析[J].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 , 2005

[2]胡芬, 袁璐.宗教旅游研究综述[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

[3]李瑞, 刘长运.南阳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0 (2)

香格里拉县 第9篇

1.1 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是保护天然林资源的客观要求

林业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加快林业发展, 加强生态建设, 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天保一期工程, 天保工程区的生态状况和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必须清醒看到, 香格里拉县局部地区天然林生态系统仍然十分脆弱、很不稳定, 正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林区产业支撑能力不强, 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欠帐较多;天保工程区的森林资源储备, 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天保工程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加快天然林资源保护仍然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1.2 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建设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的需要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然林是生态功能最强的生态系统, 肩负着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经过10年的保护, 天然林资源刚刚进入恢复发展阶段, 森林自然生长发育是长期过程, 仅靠天保工程一期的建设仍不能满足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实施天保工程二期, 不仅可以巩固天然林保护成果, 而且可以大幅度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 对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构建金沙江流域生态屏障, 构建青藏高原南缘生态安全屏障, 保障国家大江大河安全, 确保国家重点水利工程生态安全,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3 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是应对气候变化, 实现森林资源“双增”目标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施天保工程二期的建设, 香格里拉县将增加3.73万hm2森林面积, 森林蓄积增加3420万m3。香格里拉县和其它天保区一样, 通过10年的保护和建设, 将使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积极影响。

1.4 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是建设生物多样性宝库的基本要求

香格里拉县境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和“天然高山花园”, 是世界著名花卉杜鹃、报春、龙胆、绿绒蒿、细叶莲瓣等的分布中心。高等植物多达187科5000余种, 其中银杏、云南红豆杉等30余种为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野生动物共1400余种, 有苏门羚、黑颈鹤、黑鹳、白尾海雕、金雕、兀鹫、秃鹫、林麝、黑熊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种类达80余种。以松茸、羊肚菌、木耳为代表的野生食用菌136种, 野生药用植物有虫草、天麻、贝母、杜仲、当归等867种。植被类型多样, 南北差异较大、垂直分布明显, 大致可划分为低海拔干热河谷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栎林植被带、低海拔湿润河谷区暖温性阔叶林、温性针叶林植被带、中山温凉区针阔混交林带、亚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植被带、高山流石滩寒温性云冷杉林植被带、极高山寒冻区荒漠原始土带等9个垂直带。

这些种质基因资源是人类未来的战略性资源, 天保工程的继续实施, 可以有效保护和改善这些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生存环境, 对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5 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是维护林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由于历史原因, 长期以来香格里拉县人林矛盾十分突出, 森工企业遗留问题较多, 林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职工工资收入水平低, 贫困弱势群体较大,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天保工程是一项集资源保护、人员安置、社会保障、体质改革于一体的社会系统工程, 只有在认真总结天保工程一期经验的基础上, 继续推进和实施好天保工程二期, 对政策进一步进行调整完善, 通过增加工程措施、提高补助标准、完善社会保险补助、实施生态效益补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更加突出以人为本, 更加重视改善林区民生, 妥善解决林区各类矛盾和群众的合理要求, 提高林区群众生活质量, 才能保护好生态环境, 切实维护林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2 香格里拉县天保二期现状

2.1 建立天保二期管护体系

2.1.1 协同管护机制。

在香格里拉县林业局领导下, 天保办的指导下, 实行国有林集中管护、集体林承包管护和共同管护相结合的管护体系和机制。

2.1.2 妥善安置人员。

根据《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云南省县 (局) 级实施方案编制细则》要求, 为妥善处理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妥善安排森工企业、国有林场职工继续从事森林管护等工作, 保障职工就业, 省属森工企业和地方森工企业在职职工325人都妥善安置在了森林管护岗位。

2.1.3 根据森林管护的权属构成、区位分布、管护难度划定责任区。

根据权属构成:国有林管护面积55.60万hm2中48.93万hm2按管护站点为单位, 依据区位的重要性和远近、交通条件区分管护难度, 根据管护难度和管护的便利划分责任区。6.67hm2的面积则根据国家级公益林补偿管护要求, 以林场、保护区为单位按照不超过400hm2划分责任区。权属为集体的国家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面积33.30万hm2, 以权属主体村民小组为单位按每个责任区面积不超过400hm2划分责任区。

2.2 完善森林管护管理、监督的相关制度和机制

2.2.1 管护责任状与管护合同的签订。

在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期间, 县级将制定出台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对天然林的管护, 县政府与乡镇政府, 乡政府与村委会、村委会与村民小组签订责任状;县林业局与国有林场、林业站, 国有林场与管护站点将签订全面的管护责任状, 管护站点与职工签订管护责任合同, 将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 年终进行责任状考核, 对职工及聘用护林员实行管护绩效考评, 根据绩效兑现风险金和奖励工资。对集体公益林的管护, 将按权属主体划分责任区进行管护。从政府层面, 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 从林业管理的角度, 县林业局与林业站签订责任状, 林业站与各权属主体的直接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合同。

2.2.2 建立管护制度。

(1) 管护质量跟踪检查制度。香格里拉县林业局将不定时地派人到各管护责任单位、责任区抽查管护质量。年底对各林场林业站、保护区管理所、股室站进行责任状考评, 实行评分制, 经考核优秀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考核不合格的给予通报批评并扣减资金。林场、林业站、保护区管理所按月对管护责任区的管护质量进行考评, 年终实行全年考评。全年考评不合格的职工, 扣除当年绩效工资, 全年考评不合格的护林员不兑现管护绩效风险金, 并予以解聘, 重新择优聘用护林员。 (2) 培训制度。聘请有关专家对管护人员进行管护业务技能培训, 提高管护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3) 管护人员考勤制度。管护责任单位对每个管护人员进行考勤登记, 把考勤表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 (4) 管护日志制度。在岗管护人员每天必须认真填写、记录巡山管护线路、管护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及处理情况, 形成管护日志。 (5) 建立管护档案制度。香格里拉县林业局天保办、各林场、各乡镇林业站、自然保护区管理所要对辖区内的森林管护经费、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与森林管护相关的规划设计、文件、资料等建立档案, 对管护责任区资源变化情况及时记录在案, 年终归纳统计, 需要上报主管部门的及时上报, 以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全面及时掌握全面情况, 采取有效措施, 解决困难和问题, 不断提高森林管护成效。

2.2.3完善管护措施。

(1) 加强领导, 强化组织管理, 高度认识森林管护的重要意义, 把森林管护作为“生态立州”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2) 对森林管护工作实行各级政府领导目标责任制, 层层签订森林管护目标责任状, 主要领导对森林管护负全部责任, 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 以保证管护效果达到有关文件要求。 (3) 对重点管护区域实行封山管护, 严禁非法采伐、盗伐滥伐林木;严禁采挖各种野生花卉、观赏树木、古树名木, 严禁剥树皮、挖树根;严禁乱捕滥猎陆生野生动物;严禁在林地上非法取土、取沙、采石、挖矿、乱挖滥垦。要对森林火灾主动及时组织扑救, 对森林病虫害主动及时组织防治。 (4) 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 张贴标语, 发放户主通知书、宣传画, 开大会等形式等形式广泛宣传天然林管护的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工作成效, 做到家喻户晓。在相对集中连片的道路口、村旁、重要景区门禁系统附近设置管护标志碑;在醒目的村旁、路口悬挂森林管护宣传标牌、横幅。 (5) 加强天保工程二期森林管护重点区域基层职能部门房屋、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通讯设施, 购置必要的森林防火设备, 扑火工具、林火监测设备, 森林病虫害设施、设备、药剂等。 (6) 加大对林业职工的业务技术培训, 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

2.3 工程任务及投资完成情况

2011~2014年度认真完成天保工程年度管护任务88.89万hm2, 各种林地实际管护96.13万hm2, 国家投资2942.0万元;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8667hm2 (其中人工造林1333hm2, 封山育林7333hm2) , 项目投资1370.0万元;完成国家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7000hm2, 项目投资1260.0万元。2014年完成低效林改造任务667hm2。

3 存在问题

3.1 后续产业开发严重滞后

对后续产业开发淡薄、不当一回事, 也无借天保工程实施培育后续产业的重大举措, 依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等、靠、要”思想, 没有认真地去思考那些后续产业可以开发、值得开发。对后续产业的培育重视不够, 基本上没有属于森工企业的后续产业, 本来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是天保工程实施后发展起来的, 但从事森林管护的森工企业无法从中分羹。

3.2 基础设施落后, 林场职工的素质偏低

香格里拉县在11个乡镇中设有55个管护点, 房屋陈旧, 基础设施极差, 职工生活条件艰苦。林场职工的素质普遍偏低, 尤其是文化素质, 各林场普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科技支撑薄弱。

3.3 造林难度和巡护难度加大

管护责任的落实还不够到位, 特别是资源林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漏洞。

3.4 天保职工多, 经费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天保经费2000~2010年10年一贯制, 天保经费却不见增长, 天保经费的预算缺乏人性化, 缺乏动态增长机制。目前天保在职职工有325人, 离退休人员有834多人, 职工工资得不到保障, 严重挫伤了职工的信心, 这种状况不利于技术人员的培养, 影响到天保工程的有效实施。

3.5 林区经济贫困落后影响了天保有效实施

天然林禁伐后返贫现象更为突出, 林区农民从天保实施中得不到实惠, 对天保实施积极性不高, 爱林护林意识淡薄, 侵占林地, 偷砍盗伐现象依然存在。由于生活贫困, 无力使用替代能源, 很多地方仍然沿袭着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仅烧火塘就造成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消耗损失。

3.6 对天保工程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 人们对生态的作用以及天保工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但仍有一部分人认识不足。天保工程实行的是行政领导负责制, 是行政一把手工程, 但一些领导干部对工程的重要性、紧迫性、严肃性认识不足, 个别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天保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农业、畜牧、扶贫攻坚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没有从全局意识去关心、支持、协调天保工程。部分天保职工工作流于形式, 领工资混日子, 得过且过。如果不从根本上认识天保工程的重要性, 天保工程将达不到其实施的目标。

3.7 人工造林经费不足

经过几年造林后, 所剩地块大多是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和高海拔地区, 地块坡度大, 土壤瘠薄, 立地条件差, 造林难度大, 成本高, 667m2300元的投资, 项目难以实施, 如种植云杉, 投资仅够苗木费。

4 措施及对策

4.1 严格控制新增人员

必须坚持迪庆州人民政府与县人民政府签定目标责任状第四条:实施天保工程的国有林场一律不得招收新的职工, 人员只减不增, 新增人员不得纳入天保工程安置, 各县自己负责。

4.2 加大项目投资

积极争取公益林建设项目投资, 对国有林场造林、森林抚育申请予以补助。申请对国有林场国家级公益林管护提高补助标准。

4.3 加强人员管理

按照二期天保实施方案中管护模式, 对管护人员进行动态管理, 人员变动及时调整管护范围, 不留死角。管护人员认清自己的管护范围, 实行管护站点形式的巡山管护, 加强考勤和巡山日志制度, 年终进行绩效考评。

4.4 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和扶贫攻坚力度

要改变山区居民生活方式, 帮助他们寻找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同时, 要加大农村能源建设投资力度, 对适宜建水电站或沼气池的乡村加大投资力度, 实现以煤、以电、以沼气代柴。对暂不能实施农村能源扶贫建设项目的地方, 也要推广节柴灶, 切实降低薪材消耗。

4.5 调整产业结构, 培育和开发后续产业

积极探索和重视后续产业培育, 支持国有林场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特色生态产业。立足于自身特点和区域优势, 充分利用林区资源条件, 合理开发利用林区多种资源, 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 积极进行水电资源、矿产资源、森林旅游和服务以及要产化工等产业开发, 适时建立起一批“短平快”项目, 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查贵生, 李月.云南省天保工程封山育林现状及对策措施[J].林业调查规划, 2006.1

[2]张平贵.宁浪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 2006, 增刊 (上)

香格里拉县 第10篇

1 马铃薯晚疫病在高原坝区的发生危害情况

高原坝区的马铃薯在4月上中旬播种,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病菌来源是上年收获的带病种薯, 遗留在田间病残体和丢弃田间的带病种薯, 7月底田间开始发病并出现中心病株, 在病株上产生的孢子借助风、雨水侵染健康植株及薯块。病菌通过多次侵染循环, 8月中旬晚疫病开始大面积发生, 重病田块植株叶片基本枯死, 严重影响了马铃薯薯块成熟度及产量的提高。因为香格里拉县高原坝区马铃薯开花期雨天时数多, 暴雨频繁, 也是高原雨季, 属湿季, 其降雨量占全年的40%~80%, 且主要降雨集中在7—8月, 空气湿度大, 较有利于病菌孢子囊产生、传播, 而此时高原坝区马铃薯正处于开花、结薯及旺盛生长阶段, 对病菌的抵抗力较弱, 同时大面积栽种的品种主要是中甸红眼、米拉及农户自留的地方品种等, 由于种植年限过长, 抗病性减弱, 加上农户防治病害意识薄弱, 所以造成高原坝区马铃薯晚疫病的大面积发生, 而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已成为制约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1]。

2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菌属于真菌类鞭毛菌亚门霜霉目, 这种真菌除浸染马铃薯外, 还能危害茄科作物。

2.1 叶片症状

先从植株下部叶片上开始出现, 初期出现白色水浸状深绿色斑块, 往往自叶尖或叶缘向中部发展, 或从中部叶脉附近形成病斑。空气潮湿时, 病斑迅速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叶背病斑边缘长出白色的霉状物, 呈稀疏粉状轮纹, 病斑周围常出现一圈淡绿色或暗黄色的晕斑。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或叶柄, 使叶片萎蔫下垂, 最后整个植株的叶片变黑, 呈湿腐状, 故有的地方农民称之为“温病”。天气干燥时, 病斑干枯成褐色, 不产生霉状物。

2.2 茎杆症状

茎部的病斑是在皮层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条斑, 在潮湿条件下也会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茎部的感染可以从叶柄的病斑扩展至茎部, 也可以从带病种薯侵入幼苗后向上扩展所致[2]。

2.3 块茎症状

感病块茎表面初期呈现小的褐色或稍带紫色的不规则褪色斑, 以后稍微凹下。病斑向下面扩展, 呈深度不同的褐色坏死组织。受晚疫病浸染的薯块给其他病菌造成了侵入的途径。入窖的带病种薯块在条件适合时病斑迅速扩大, 再加上软腐细菌的浸染, 很容易导致烂窖。

3 发生原因

3.1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适宜发病时, 从开始发病到全田枯死, 仅需几天至十几天, 一般气温在10~15℃, 且天气阴雨连绵, 多露多雾, 空气湿度大于75%, 有利于晚疫病的发生流行。而此时香格里拉县高原坝区是典型的雨热同季区, 7—9月正处于马铃薯的旺盛生长期, 高温、高湿的条件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

3.2 品种抗性

不同马铃薯品种, 晚疫病的抗病力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株型松散、叶片宽大的品种容易感病, 而且病重。如目前还在种植的中甸红眼等品种;而株型紧凑直立、片较窄品种表现为抗病, 如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合作88等。

3.3 生育期

不同马铃薯的生育时期对晚疫病的抗病性也不同。幼苗期抗病力强, 而开花期前后最感病, 现蕾期不易感病;此外, 植株生长后期一般生活力较弱, 故易于感病;老龄叶片最易感病, 顶叶最抗病, 中部次之, 底叶最感病。

3.4 土壤环境

一般地势低洼、积水、土壤黏重的田块, 湿度较大, 植株生长不良, 抗病性差, 晚疫病容易发生流行。

3.5 栽培环境

密度大或株型高大可使小环境的湿度增加, 也利于发病;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长, 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增施钾肥可降低病害的发生。

4 防治对策

由于在发病因素有利时, 马铃薯晚疫病从发病到危害的时间短, 流行速度快, 故应长期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发展措施, 在农业防治中应以推广抗病丰产良种和选用无病种薯为主要措施。

4.1 农业防治

4.1.1 选用高产抗病品种。

栽培抗病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经济有效措施。但品种的抗病性是相对的, 在一个地区单一种植某一个抗病品种, 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种植年限延长, 品种抗病性会退化。因此, 在品种布局上, 不要单一种植某个品种, 应3~5年更新1次, 以保证品种寿命。目前, 适合高原坝区栽培的抗病品种主要有合作88、滇薯6号等。

4.1.2 选用健康种薯。

晚疫病的初浸染源主要是带病的种薯。因此, 选用健康种薯播种, 可以从源头上防治病菌侵入大田。同时, 建立无病留种田, 选留无病种薯, 严格挑选表面光滑、无病斑、无伤残的薯块作种薯。

4.1.3 清洁田园, 减少初侵染源。

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年份, 马铃薯植株和地面都有大量病菌存在, 收获时如与块茎接触, 容易发生浸染, 因此, 在收获马铃薯之前, 应把带病的茎叶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 以免染及薯块。另外, 马铃薯收获后, 仍有一部分薯块包括病薯遗留在土壤中, 应尽量清除, 以减少来年的初浸染源。

4.1.4 加强栽培管理, 提高抗病能力。

在马铃薯播种前, 精细整地, 进行规格化播种, 合理密植, 增强植株通风透光能力, 使植株生长健壮, 增强抗病性。同时, 施足基肥, 基肥以农家肥为主, 合理施用氮肥, 防止偏施氮肥, 增施磷、钾肥, 可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4.1.5 合理轮作。

香格里拉县高原坝区常年采用2年轮作, 即青稞—马铃薯、荞子—马铃薯。从近几年种植情况看, 薯块可在土壤中过冬, 到第3年种植马铃薯时, 田间还长出许多马铃薯杂株。因此, 建议采取3年轮作制, 减少病菌来源。

4.1.6 加强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时小培土1次, 以便提高土温, 疏松土壤, 消除杂草, 促使早出苗、出壮苗。幼苗期和发棵期分别进行1次中耕培土, 并做好排灌。另外, 在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挖出, 深埋或烧毁, 并在中心病株周围喷洒杀菌剂, 防治病菌扩散。

4.2 化学防治

4.2.1 种薯处理。

为预防病害的发生, 控制病害的传播途径。播种前用58%的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或喷洒种薯, 晾干2~3 d后播种。

4.2.2 加强病情测报。

在晚疫病发生之前, 对感病品种及时喷药保护, 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因此, 在马铃薯生长期要做好晚疫病的预测预报工作, 从马铃薯出苗开始, 加强监测, 在每年易发病区设立病虫测报点, 进行详细调查, 以便掌握流行动态, 特别是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时, 要加强田间检查, 及时发现中心病株, 中心病株出现后, 应仔细检查病株周围植株, 并拔除中心病株, 带出田外深埋清毁, 并及时进行全田喷药防治。

4.2.3 药剂防治。

高原坝区一般在7月中旬开始发病, 此时正值马铃薯易感病的初花期和高原坝区的雨季, 若天气出现持续的几天阴雨, 有中心病株出现后, 晚疫病就有可能大发生。因此, 应立即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有53%金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600倍液、25%瑞毒霉800倍液等, 每次喷一种或多种药剂混合喷施, 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但不同的药剂要交替使用, 以免马铃薯产生抗药性, 降低防治效果[3,4]。建议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或始花期, 每隔7~10 d喷1次, 连续喷2~3次, 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云南省迪庆州土肥站.迪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与探索[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0.

[2]张笑宇, 胡俊, 李玉峰, 等.地衣芽孢杆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J].华北农学报, 2009, 24 (2) :210-213.

[3]胡尊艳, 夏平, 李志新, 等.6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J].中国马铃薯, 2010 (2) :106-108.

香格里拉“同心结” 第11篇

在云南香格里拉,傣族男女青年相爱定情之后,便由男方父母托媒人去女方家里提亲,女方父母一般不会阻挠。订婚之后,就选择“良辰吉日”举行婚礼。婚礼开始前,新郎新娘先要到佛寺去拜佛祈福。

按照习俗,男方要到女方家上门,因此婚礼主要在女方家举行。结婚当天,男方派出一大帮亲朋好友陪着新郎,一路敲着象脚鼓和铓鼓,喜气洋洋地来到女方家,沿途还鸣放鞭炮,以增加喜庆气氛。男方要走进女方的家,这需要经过几道关卡。第一,到门口时,竹门已经關闭,男方需放鞭炮、付礼钱,门才打开让男方通过;第二,登竹楼时,男方被女方的人故意阻挡,男方需付礼钱才能登楼;第三,进了屋后,新娘被藏起来,男方需付礼钱和敬酒,几番恳求,几经周折,新娘才被送出来。这一系列过程有考验新郎的意味,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婚礼的高潮要数拴线仪式了。主婚人从桌上拿起一根较长的白线,从左到右,绕过新郎新娘的肩,把线的两端搭在桌上,表示把两个人的“灵魂”拴在一起。然后,主婚人又拿起两根较短的白线,分别拴在新婚夫妇的手腕上。接着,在座的其他老人也纷纷拿起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祝福他们婚后幸福,早生贵子……洁白的棉线象征着纯洁的爱情,拴线意味着白头偕老,永不分开。

香格里拉县 第12篇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 基本情况

建塘镇地处迪庆州政府、香格里拉县县府所在地, 是全县乃至全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和发展的中心;是“香格里拉”腹心地。“香格里拉”旅游著名的景点景区普达措国家公园、全国魅力古镇、松赞林寺、依拉草原等都在建塘镇境内, 地形为高山盆地, 四周群山环绕, 中间地势平坦, 总面积为1611km2, 海拔3276m, 由农村和城市2个块状结合而成。全镇辖5个村民委员会和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有86个村民小组和23个居民小组, 86个村民小组以发展农牧业生产为主, 以其他副业为辅, 23个居民小组是香格里拉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镇常住人口有46000多人, 其中2009年底农业人口有3485户17351人。以藏民族为主体, 其他多种民族聚居。

2 马铃薯生产的发展现状

建塘镇有耕地2255hm2, 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 农作物只能1年1熟, 都是春播秋收, 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马铃薯、油菜、蔓菁、苦荞、小麦。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 主要种植青稞和马铃薯, 这两大作物是群众生活的主要来源, 也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根本保证, 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业。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中, 经济、油料作物油菜面积逐年增加, 在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 增加了经济收入。在现代农业生产中, 马铃薯种植面积虽然有所降低, 但仍然处于重要的种植地位, 常年种植面积在333~400hm2, 占总耕地面积的15%~17%。种植的主要品种是中甸红, 还有少部分其它品种。

3 马铃薯生产的发展潜力

首先马铃薯作为藏区的传统粮食和蔬菜食品, 每年要消耗大量的新鲜马铃薯, 人均年消费数量已超过世界平均马铃薯人均年消费量的30kg。其次马铃薯是良好的饲料作物, 根、茎、叶可以作为青饲料或青储氨化后直接喂养牲畜, 也可以干化处理后, 作为干储饲料, 并可制成配合饲料。畜牧业是建塘镇的一大支柱产业, 每年马铃薯用于饲料的比例超过20%。再次马铃薯是主要的淀粉植物, 淀粉加工企业大多是以此为原料提取淀粉, 并可以通过深加工产生许多衍生的工业产品, 淀粉加工是消耗马铃薯数量最多的工业, 中国食品工业发展迅速, 需要大量各种淀粉作为原料。建塘镇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工建设了以马铃薯产业为依托的淀粉生产企业, 但是由于辖区内缺乏高淀粉含量的马铃薯品种, 再加上单位面积产量低, 总产量小, 造成淀粉加工企业严重开工不足, 淀粉加工企业效益低下, 原料问题严重制约着淀粉产业的发展, 淀粉生产企业被迫停产, 在一定意义上截断了地方马铃薯产业链的延伸。

建塘镇由于具有特殊的地域区位, 气候、海拔是高原地区的典型代表地, 加之是州、县所在的中心地, 马铃薯生产由于气候冷凉, 农作物种类少, 病虫害轻, 交通便利, 天然低温储藏等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 是迪庆州最重要的优质马铃薯种薯繁育和反季商品薯生产地之一, 但马铃薯生产由于耕作粗放, 病虫害防控意识淡薄, 肥料及农药使用不当, 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慢等, 导致马铃薯单产低, 品质不高, 经济效益不明显, 严重制约了建塘镇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 在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条件下, 在国家和地区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下,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得到调整和壮大, 在各级农业部门的多年试验示范过程中, 总结出来一套系统的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 使马铃薯生产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 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绿色、无公害的目的。

4 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有

4.1 土壤选择

当家品种中甸红由于植株生长势强, 属中晚熟品种, 结薯集中, 薯块大, 要求以土层深厚, 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宜, 并根据前作, 选择轮作地块。

4.2 播前准备

在冬季雪雨水结束后, 掌握土地的宜耕期, 两犁两耙, 敲碎土团, 平整土地。马铃薯以地下茎位收获产品, 谷促进高产, 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深耕可使土壤疏松, 透气性好, 并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育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 马铃薯的须根穿透力差, 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 根系在土壤中发育得越好, 植株生长势越强。因此深耕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基础。

4.3 施足底肥

利用冬春农闲季节, 在翻犁晒垡时每667m2施入农家肥和山积土各2000~3000kg, 增加土壤有机肥含量, 改善土壤结构。播种时每667m2沟施复合肥10kg作为种肥。

4.4 做好播前准备

4.4.1 精选种薯。

种薯收获时选择无病田块留种, 挑选表面光滑、无病斑、无损伤、无畸形、大小在20~50g的薯块做种, 种薯太大造成浪费, 太小不利于获得高产, 如果选择切块种薯至少要有2~3个芽眼。

4.4.2 种子消毒。

马铃薯播种前的种薯消毒是预防马铃薯病害发生的关键, 播种前的种薯处理方法主要有:一是播前淘汰出病薯, 把种薯在室内堆放5~6天后进行晒薯, 不断剔除烂薯, 减少田间环腐病的发生。二是进行整薯播种, 如需切片, 切刀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可用0.2%升汞水、或0.1%高锰酸钾液、或酒精等浸渍, 做到切一块消毒1次。三是可用2%盐酸溶液或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5分钟, 或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将种薯浸湿, 再用塑料布盖严闷2小时, 晾干播种。四是用50mg/ml硫酸铜浸泡种薯10分钟。五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00倍的升汞水溶液浸泡种薯2小时, 然后晾干播种。六是用种薯重量的0.1%~0.2%的敌克松加草木灰拌种。

4.4.3 播前种子催芽。

带芽播种是促进春马铃薯早出苗、出齐苗, 争取多结薯、结大薯的关键技术措施。马铃薯一般有2~3个月的休眠期, 未通过休眠的种薯不易发芽, 播前必须进行催芽处理, 打破休眠期, 才能促进幼苗早出土。实践表明:通过催芽可提高出苗率20%~30%, 早出苗7~10天, 而且整齐健壮。催芽要求播种的整薯或切块上芽长2~3cm, 贮藏窖温度低或休眠期长的品种, 应在播前40天左右进行催芽, 薯块太大可在整薯催芽后播前切块, 也可以在芽萌动初期切块, 以便催芽过程中每个切块都能长出健壮的芽, 催芽时幼芽在散射光下健壮生长, 不会形成又嫩又长的白芽。催芽块茎增产原因:一是幼芽发根快, 出苗早而齐, 早发棵、早结薯, 春播催大芽比不催芽可增产10%以上;二是经过长期的贮藏和催芽, 晚疫病、环腐病、黑茎病等患病薯块均可暴露, 便于播前淘汰, 以免田间发病或缺苗圃断垄;三是看不出病症的感染卷叶病毒和类菌质体的块茎, 在催芽时出现细线状幼芽, 可于播前剔除。

4.4.4 采用适宜的播种方式实时播种。

做到适期播种, 当土壤10cm地温稳定在8℃左右时, 既可播种。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播完。第1种方式是牛后条播, 采用大行距、缩小株距播种方法, 行距70~80cm, 株距25~30cm, 每667m2保苗3300~3500株。第2种方式是高垄栽培, 在出苗5%时开始培土, 出苗10%以前完成培土或在播种后2周时起垄培土, 高度一般在18~20cm。

4.4.5 合理施肥。

马铃薯幼根生长比幼芽快, 生育期短, 前中期吸收各种元素的量占整全生育期的705以上。所以, 在667m2施有机肥2000~3000kg, 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kg作底肥的基础上, 在第1次培土 (出苗达90%) 时每667m2追施10kg尿素, 以促进前期生长旺盛, 利于高产。

4.4.6 加强田间管理。

综合防治病虫害, 由于雨季集中在马铃薯生长期内, 要搞好防涝防渍, 要在齐苗期, 现蕾期中耕除草及培土1次。采用敌百虫毒铒诱杀地老虎、金针虫。用25%多菌灵150g兑水40kg喷雾控制马铃薯晚疫病中心株或在现蕾初期、始花期、花期各预防1次, 防治效果可达70%。还可在初花期每667m2用10g膨大素兑水15kg叶面喷雾, 这样有利于马铃薯薯块增大和产量提高。

4.4.7 适时收获及贮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香格里拉县】相关文章:

上一篇:节能方案措施分析下一篇:钬激光治疗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