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主体论文

2024-09-21

金融市场主体论文(精选12篇)

金融市场主体论文 第1篇

1 关于汽车金融服务业

汽车金融服务业最原始的概念是消费者在进行购车需要贷款时, 可以向汽车金融公司进行申请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 对于消费者来说, 汽车金融是新的购车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汽车金融服务的业务范围也相对的拓宽了, 现在汽车金融服务业的经营主体包括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及相关联的服务组织, 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汽车的生产企业、消费者以及汽车经销商, 服务的主要内容就是提供金融服务。

汽车金融服务业由最初的提供贷款职能转向了现在多种职能并存的服务方式。现在完整的汽车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具备三种职能:第一种是为消费者提供贷款、维修融资、保险等业务;第二种是为厂商提供市场信息, 维护销售体系以及整合销售渠道;第三种是为经销商提供相关融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汽车金融服务行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涉及的行业也会越来越多, 金融业与大众消费商品的同体系经营将是金融行业发展的新途径。

在以前, 汽车金融服务业是归国家的商业银行独享的, 这种模式没有遵循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原则, 而是听从计划指标的安排, 在制度上存在着弊端。在现如今的汽车金融服务业中, 不同主体的不同诉求也阻碍着其向前发展的步伐, 消费者是为汽车消费来的, 厂商是为生产销售获取利润来的, 保险公司自然是为收取保费来的, 多种诉求使得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如何利用市场主体中的有效合作来促进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是其在未来发展中要进行探索的。

2 市场主体的合作

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市场主体合作是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在汽车金融服务市场中资金与产品形成的活动链条对于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产品可以看作汽车的生产、销售、消费的过程, 资金可以看作金融服务的过程, 这两个重要的部分在汽车金融服务市场中是交叉并行的, 二者进行顺利的交叉循环是市场进行良性运作的重要保证。这种合作式的服务方式最终的目的是要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并且相关的参与者能够从这一过程中获得期待的价值。其中, 服务的品质是循环的核心内容。

汽车金融服务行业的市场主体必须要进行沟通与合作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在众多的主体中, 银行是向其他主体提供资金支持的, 消费者、生产商和经销商是资金的需求方, 他们作为银行的客户享受银行提供的资金服务。作为资金的使用者, 要在各个环节享受到良好的服务, 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如果在其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 势必会影响下一环节的进行, 如此进行下去必然会形成恶性的循环, 长此以往, 汽车行业的发展会受到阻碍, 相应的各个市场主体的价值也无法实现。市场的良性运作能够让各参与主体在整个市场的运作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银行在汽车金融服务行业中属于发展的源头, 它能够满足汽车生产企业在金融方面的需求。银行在对其进行金融服务的同时也能够获得高额的利润, 在此过程中还能够获得优质的客户。而汽车生产企业在汽车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二者间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

3 合作形式

在汽车金融服务行业中, 各主体间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特点进行合作。现如今的汽车市场正处于发育的阶段, 各地市场所呈现的特点各有不同, 因此在主体间的合作方式上必然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主体会在不断的交流与磨合中找出最佳的合作方式, 最终达到"双赢"的合作效果。

在众多的合作主体中, 汽车信贷中介服务机构也需要被重视, 它是市场分工专业化的需要, 它通过建立属于自己的管理流程, 给汽车金融服务业提供有力地支持与协助。在信用体制还不太完善的市场中, 由于缺失有效的信息管理手段, 使得汽车消费贷款业务中对于资信的调查以及贷款后的相关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加大, 汽车信贷中介服务机构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通过与银行的合作, 汽车信贷中介服务机构降低了信贷的风险, 银行也解决了业务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 在双方的合作中同样体现了"双赢"。

4 结语

在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合作主体中还有许多文章中未涉及到的, 无论有多少市场主体, 合作都是主体间要选择的方式, 各主体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 要及时关注市场中的变化, 积极创新合作的方式, 紧密协作, 寻求共同发展的道路, 形成良性的市场循环, 建立健康的合作模式, 在共同的努力下, 为汽车金融服务市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许会斌.汽车金融服务中市场主体的合作[J].中国金融, 2003 (10) .

[2]栾航乾.汽车金融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 2007.

[3]于颖.中国汽车金融服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4) .

[4]郝英瑾.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04.

物流金融主体与风险控制策略论文 第2篇

关键词:物流金融主体;物流金融;风险分析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交易规模的持续扩大,相关企业对资金需求的也日益增多。我国的物流金融服务产业虽得到迅猛发展,但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总体质量与水平均较低。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与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日趋成熟,我国物流企业通过传统的仓储、运输、配送等服务能掘取的利润率不断降低,物流的主要利润来源已经转向各种增值服务。物流金融服务日益成为物流行业的一个主要利润来源。世界著名的船运公司马士基与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的主要利润来源均已被物流金融及相关金融业务占据主导地位。

1物流金融的含义与特点

1.1物流金融的含义

物流金融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一个新兴业务。它将传统的物流行业与社会资金链顶端的金融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物流金融是参与物流活动的企业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创新合作,共同运用金融工具使物流产生的价值得以增值的融资和结算服务活动。物流金融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等中介组织,将各类金融衍生产品运用于物流相关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促使市场中的物流与资金流高效结合的行为。

1.2物流金融的特点

物流金融的特点包括了物流金融的规范化、信息化、异地化和普遍适用性四个方面。物流金融具有规范化的特点一方面是指物流金融业务涉及的任何产品的规格、型号、质量、数量、包装程度等都必须以明确的书面形式,如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固定下来,亦称之为标准化或规范化;另一方面在质押监管活动中,监管企业的监管流程要符合规定程序,监管人员必须由专业的物流监管企业派驻,杜绝银行自行派人监管等不规范情况的发生,确保监管安全有效。

1.3物流金融具有信息化的特点

物流金融需要参与主体采取必要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物流企业需要科学的、统一的、高效的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令金融机构、融资企业及物流客户等都能及时了解到物流商品的流通情况。

1.4物流金融具有异地化的特点

物流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其自身的业务特点,令其在全国均设有众多的业务网点。这保证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业务网络,使其可以在全国各地开展异地业务,促使资金流和物流的二流合一。

1.5物流金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特点

物流金融的普遍适用性,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指物流金融的服务区域、商品品种、服务对象。通俗地说,在物流金融实际应用中,无论何种人在何种区域使用何种商品,只要符合物流金融业务开展的条件,都可以参与到物流金融服务活动中来。

2物流金融服务的起源与演进

2.1物流金融服务的起源

早在4400多年前,作为古代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就已经就出现了物流金融的萌芽——谷物仓单。而直到20世纪初期才发展出现代意义上的物流金融业务,其发展分可为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初期物流与金融的早期结合阶段,其代表就是美国颁布的美国仓库存贮法案,以及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的一整套关于仓单质押的系统规则。它们不但提高了整个国家第一产业的效率,也使存货的流通性大大增强,降低了运作成本。二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物流与金融的分离阶段。三是20世纪90年代后物流与金融的再度整合阶段。

2.2我国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演进

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 第3篇

金融供给问题

一是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新态势对农村金融资源的“虹吸”现象十分普遍,2014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比为40.69%,从运用情况来看多在个人消费、固定资产购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等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资金的难度较大。二是金融产品针对性低。首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无法提供财务报表、合格抵押,难以适用小微信贷产品和通过股权转让系统融资;其次,由于前期资金投入大、生产周期长,小额信用贷款难以满足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第三,农权、保险等资源尚未形成融资的有力支撑,目前,邻水县已试点林权质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等新产品,但总体规模不大(接近1000万元),农业贷款保证保险项目尚未得到有关部门响应。

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加强县域信用环境建设,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信用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一旦缺失将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去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深化市场改革的配套措施;今年,又积极建设以诚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整合信用信息、共享信用记录已经大势所趋。全县要加快建设行政力量主导、金融机构参与的信用生态体系,尤其是农村信用体系,让恶意违约者受到有效制裁,使改革红利真正帮助那些既守信用又重事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以较低的成本从金融机构取得足够的资金。

——完善农权抵押配套机制,有效拓宽担保物范围,激活农村资产。一是加快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目前全县已经完成林木确权,农村承包地确权也接近尾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等其他农村产权确权应尽快试点,确保权属明确。二是在县农村产权评估中心的基础上,借鉴房地产价值评估运营模式,健全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机构,形成专业、权威的评估团队,确保价值量化。三是在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基础上,借鉴国土及公共资源交易的有益经验,构建覆盖城乡的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平台和完备的交易规则,确保交易可行。四是参考政务服务中心联合办公模式,整合林业局、农业局、国土局、房屋监理等抵押登记管理部门,建立统一的农村产权监理中心,确保规范登记。五是建立农权抵押风险分担机制,由财政出资,按一定比例承担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提供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

——通过政府有效引导、扶持和奖励,强化涉农金融机构支农支小服务。一是通过提升涉农贷款、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农村银行网点的补贴标准和牵头组建信用担保公司等方式,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二是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试点推广小额农业信用贷款保险,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额度。三是出台财政资金归集与支农支小业务挂钩的联动方案,激发县域金融机构主动营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农信社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坚持服务“三农”市场定位。一是创新信贷模式,积极探索小微融合模式及复制工作,总结推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典型经验,发挥专营机构在县城、各大型场镇的主导作用,重点服务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特色产业;各乡镇信用社更多地深入村社,拓展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二是推动网点转型,按照省联社统一要求,合理调整网点布局,规范建设物理网点;同时,高度重视自助网点建设,推行“1+N”“2+N”模式的智能银行,在乡镇、大型集贸中心、大型社区布放离行式自助银行机具,打造便民金融。三是推进电子银行建设,加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助农取款终端等电子银行和卡基类存贷款产品(如卡贷通)的营销力度,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介手机银行商务版,创建支付惠农示范单位。

——整合金融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农业产业链金融。一是邮储银行在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其他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品种。二是农信社在前期开展林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的基础上,融合小微信贷技术,探索供应链、产业链融资模式,“量体裁衣”式发展集群客户,推广圈链群(商圈、产业链、客户群)批量营销,通过整合渠道、产品、服务等优势,实现交叉营销,增强客户粘度。三是农业银行着力解决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后资金需求升级问题。四是农业发展银行创新中长期贷款方式,满足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电网、路网、通讯网建设改造等信贷需求。五是工商银行围绕直接融资创新,进一步拓宽投资银行服务领域,帮助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开展债券承销、挂牌上市、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与资本市场关联的融资顾问业务,为客户打通资本市场融资通道。六是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综合运用租赁、信托、保险、产业投资基金等领域的金融资源,多渠道满足客户融资需求。

——强化依法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坚决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拓展业务、创新产品的金融风险更大,金融机构务必依法合规经营,确保风险可控。一是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关注宏观、微观经济形势以及客户经营状况,特别要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产品的风险监测管理。二是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实施名单制管理,凡是涉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无论金额大小、投融资业务,金融机构均落实专人建立专档保管。三是强化合规管理,通过职业培训和制度约束等多种途径,促使员工增强法纪意识和遵循从业守则。四是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个别圈占一定土地但长期无实质进展的主体进行淘汰,调整盘活有限的农业资源,对有劣迹的主体及法人代表纳入“黑名单”管理,在公司注册、工商登记、企业入股、高档消费等领域予以限制,从社会影响和个人预期方面强化依法合规经营,避免系统风险。

供应链金融主体博弈分析 第4篇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大部分学者将融资难原因归为两方面: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其中内部原因指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征和缺陷, 例如规模小管理不完善、核心竞争力弱、创新能力不足、缺少抵押物等, 而外部原因指由于各种外部制度性因素, 例如政策性金融制度缺乏、缺少针对中小企业的银行、信用体系不完善等。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建议, 但是仍然没能很好的解决融资难问题, 中小企业的发展仍然受制于融资问题。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供应链金融 (Supply Chain Finance, SCF) 作为一个新兴事物, 在国内刚刚兴起不久, 但是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供应链金融在未来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纷纷开始涉足供应链金融业务。

二、供应链金融含义及参与主体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 从开始的原料采购到最后的产品销售, 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 包含了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 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 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

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 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为目标, 银行围绕核心企业授信, 整合资金流、物流及信息流, 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过程。据此, 可以将供应链金融简单理解为, 银行为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并且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为担保。

供应链金融是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有机整合, 一般的运行框架是银行向核心企业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 同时向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供应商提供货款即时收达的便利, 向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服务, 物流企业则为质押物和抵押物提供托管服务。

供应链金融将企业的融资模式由单一企业授信变为基于核心企业信用对整条供应链上的成员的授信。有学者提出“1+N”供应链融资范式, 其中“1”代表的是核心企业, “N”代表供应链上的其他中小企业。除了核心企业和大量的中小企业外, 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还包括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企业多数是行业中的佼佼者, 处于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具有良好的信用基础及强大的资本支持, 在供应链中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 控制着供应链的资金流、物流及信息流, 处于谈判优势地位。中小企业规模小, 资金匮乏, 面临激烈的竞争, 信用基础薄弱, 处于谈判劣势地位。银行等金融机构评审核心企业及整条供应链的信用水平, 对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授信, 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且进行风险监控, 从而拓宽市场份额增加收益。第三方物流以其在货物运输、仓储、监管方面的特长加入到供应链金融中, 为银行提供监管质押货物、监测受信企业活动的服务。表1是对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的简单汇总:

三、供应链金融三方博弈分析

供应链金融三个主要主体之间不断进行博弈。由于信息不对称, 银行面临贷款回收中的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核心企业一方面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而承担风险, 另一方面核心企业能够通过资金流整合整条供应链, 为自身带来更多的利益;中小企业作为融资方, 具有信息优势, 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影响其信用度。下面构建银行、核心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三个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

基本假设:一是本模型的主要参与主体为供应链金融主体:银行、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参与主体的行动空间:银行 (监督, 不监督) 、核心企业 (监督, 不监督) 、中小企业 (守约, 不守约) 。中小企业在贷款到期时选择一次性偿还贷款或者违约;二是银行监督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的概率为P1, 不监督的概率为1-P1;核心企业监督中小企业资金应用的概率为P2, 不监督的概率为1-P2;中小企业守约按时还款的概率为P3, 不守约不按时还款的概率为1-P3;银行贷款的收益为R1, 核心企业帮助中小企业融资从供应链上获得的收益为R2, 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用于生产经营的收益为R3;银行的监督成本为C1, 核心企业的监督成本为C2;当中小企业违约时, 银行损失为F1, 核心企业的损失为F2, 中小企业因此而受到的惩罚为F3, 违约给中小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为△R。

此模型中各博弈主体策略组合按照银行、核心企业、中小企业的顺序依次为: (监督、监督、守约) 、 (监督、监督、违约) 、 (监督, 不监督, 守约) 、 (监督, 不监督, 违约) 、 (不监督, 监督, 守约) 、 (不监督, 监督, 违约) 、 (不监督, 不监督, 守约) 、 (不监督, 不监督, 违约) 。该博弈的博弈树及支付函数图1及表2所示。

银行进行监督和不监督时的收益分别为R (1) 银和R (2) 银:

R (1) 银=p1p2p3p (R1-C1) +p1p2 (1-p3) (R1-C1-F1) +p1 (1-p2) p3 (R1-C1) +p1 (1-p2) (1-p3) (R1-C1-F1)

R (2) 银= (1-p1) p2p3R1+ (1-p1) p2 (1-p3) (R1-F1) + (1-p1) (1-p2) p3R1+ (1-p1) (1-p2) (1-p3) (R1-F1) 核心企业进行监督不监督时的收益分别为R (1) 核和R (2) 核:

R (1) 核=p1p2p3 (R2-C2) +p1p2 (1-p3) (R2-C2-F2) + (1-p1) p2p3 (R2-C2) + (1-p1) p2 (1-p3) (R2-C2-F2)

R (2) 核=p1 (1-p2) p3R2+p1 (1-p2) (1-p3) (R2-F2) + (1-p1) (1-p2) p3R2+ (1-p1) (1-p2) (1-p3) (R2-F2)

中小企业守约和违约时的收益分别为R中 (1) 和R中 (2) :

R (1) 中=p1p2p3R3+p1 (1-p2) p3R3+ (1-p1) p2p3R3+ (1-p1) (1-p2) p3R3

R (2) 中=p1p2 (1-p3) (R3-F3+△R) +p1 (1-p2) (1-p3) (R3-F3+△R) + (1-p1) p2 (1-p3) (R3-F3+△R) + (1-p1) (1-p2) (1-p3) (R3-F3+△R)

当银行、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收益分别达到均衡状态时, 有R (1) 银=R (2) 银、R (1) 核=R (2) 核、R (1) 中=R (2) 中, 由此得到:

可见, 当达到均衡时:银行监督的概率为 , 可以看出, 银行是否监督中小企业资金使用情况, 取决于银行的监督成本、贷款收益以及违约时的损失;核心企业监督的概率为 , 可以看出, 核心企业是否对中小企业监督, 取决于监督成本、收益大小、违约损失以及中小企业违约的概率;中小企业守约的概率为 , 可以看出, 中小企业在博弈中是否守约, 取决于贷款带来的正常收益、违约时的惩罚力度以及违约给中小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

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建设供应链金融尤其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完善的信息沟通反馈系统可以保持参与主体之间信息通畅,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银行及核心企业的监督成本, 增加银行及核心企业监督的可能性, 降低信用风险。二是加强对信用违约行为的惩罚力度。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善, 信用违约处罚措施不明确, 这对发展供应链金融极为不利。因此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明确信用违约处罚力措施, 对增强中小企业信用, 降低信用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是密切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物流、资金流统一是供应链金融的一大特色, 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的核心成员, 选择信用良好的企业合作能够减少信用违约带来的损失, 同时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提高供应链融资给主体带来的收益也是降低信用风险的一个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第5篇

(2)企业:

①:企业的概念:

②:企业两大特征:①以赢利为根本目的。这是企业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独立的经济组织。非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③: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④:企业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根据这一条件,总厂下属的分厂、总公司下属的分公司都被排除在企业的范围之外。

(3)关于企业法人,主要懂得企业法人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盈利性是企业法人最主要的特点及其与自然人的区别(图表):

2、公司:

对学生来说容易把公司与企业混淆起来,教师可从几方面进行讲解:

(1)含义:

(2)特征:①公司是依法成立的经济组织,依法成立表明公司的设立必须由法律做出统一规定或经由国家行政机关批准;②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这是公司作为企业区别于其他类型企业的显著特征;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④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地位: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制企业虽然在数量上不是最多的,但是他们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市场经济国家的大中型企业一般都采取公司形式;

(4)企业和公司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凡是公司均是企业,但企业不一定是公司。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是众多企业形式中的一种;

3、我国公司的法定形式:应该讲清楚以下几方面:

(1)按照不同的标准,公司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西方一般有: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2)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详见重点、难点)

(3)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讲清两个问题即可:

①含义。指出:这种公司形式比较适合各种中小型企业。

②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图表)。

(4)关于股份制:

①是一种公司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其突出特点是财产方式的社会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这样一种组织形式,不同财产关系可以达到内在结合;

②按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两种形式:一是有限责任公司,它是少数产权的结合,特点是不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股票不上市,股东只负有限责任。二股份有限公司,它是许多产权的联合,特点是股票经批准可以上市,股东只负有限责任(企业倒闭只赔股票);

③我国的改革实践证明:

A:股份制能够容纳不同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兼容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使分散的生产力迅速联合成集约生产力,形成一个既互相制衡又互相合作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发挥整体效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目前实行股份制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生产社会化程度高的企业与生产社会化程度低的企业合股。著名的企业如:长虹、海尔、泸州老窖、一汽奥迪等,都是大型的国有控股公司,其净资产收益基本上在23%以上,有的高达40%。

B:股份制是一种能够主动运用社会资本力量,同时接受社会资本大众的监督的有效形式。目前我国企业发展资金紧缺,而全国城乡居民有大量的存款,也有投资的愿望,因此,企业筹集国内资金的潜力是很大的。通过股份制,发行股票,为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提供条件,同时,由于国家和集体控股,可以扩大公有资产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④“十五”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一内容的引入,有助于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增强改革的意识。

4、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见重点、难点)

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见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三)

三、重点、难点:

1、市场主体、企业、企业法人、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

2、关于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事物,这一内容主要讲清三个方面:

①:定义。

②:特点。①公司的运作是通过发行股票。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是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②责任承担方式:股东与公司有着不同的责任承担方式;③是一种企业法人。

③:完整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图):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基本特征。股票对发行的企业来说,是筹集资本的一种形式,是债务;对持股的股东来说,是一种入股凭证,是取得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对居民来说,用自己闲置的资金购买股票,是一种投资;

股票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但可自由转让或作为抵押品;

关于“购买股票为什么能获得收入”?一般来说,股票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收入,来源于企业利润。因为,公司用发行股票筹集起来的钱扩大生产,股息是其获得利润的一部分,公司有盈利才有可能派发股息,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破产了,股东不但没有股息,反而要承担手中股票金额的责任,即赔本,这就是购买股票的风险;另一部分来源于股票价格升值带来的差价。股票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预期股息:预期股息越高,股票价格越高,两者成正比;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它与股票价格成反比,用公式表示:

可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应向学生说明:我国和世界各地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的变动,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供求关系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投资技巧方面的因素、股息变动、股票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等。(如911后美国股市的波动影响到世界各地),因此在选择股票这种投资方式时,至少要考虑: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估计预期股息;当年银行存款利率,只有当预期利率高于存款利率时,购买股票才是一种明智的投资选择;要把握机会,事实买进或卖出;风险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股票价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额是不同的:股票的票面金额只是表明投资入股的货币资本额,是固定的,而股票价格是变动的,通常总是大于或小于它的票面金额。

我国现有的股票交易场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4、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

这一问题实际是本节的总结,从课程目标看,它是本课唯一需要运用的知识点;从现实看,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作用以及现状决定的;从学生的思想认识看,在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的今天,更需要澄清思想认识上的混乱,解决学生认识上困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把握,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按照教材的要求,讲情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的三点表现;

①:注意区分:国民经济的主体――公有制经济(比重概念,事物的主要部分)

主导――国有经济(权重概念,引导事物发展方向)

支柱――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讲清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何界定?

③:运用一些具体数据、示例,说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贯穿在三大作用的讲解过程中);

④:讲清国企改革的意义、现状和目标:

运用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具体落实则是明确国有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现实意义。

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这一问题既是本课的重点难点,也是易错点,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讲清楚“生产总值”、“生产成本”、“利润”“经济效益”的概念。

②理解和把握经济效益的概念,在衡量标准上,还要讲清四个关系:

第一: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消耗的关系。应当在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可能减少劳动消耗。如果企业偷工减料,生产伪劣产品,虽然减少了消耗,但这是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的,是不可取的,最终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

第二:企业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关系。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企业生产商品的目的在于实现商品的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较高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合格产品,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才能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以较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尽量多的劳动产品,否则,企业经济效益也不会高;

第三: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企业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不一定好,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劳动产品有用程度不高或者生产消耗大,则经济效益不高。企业经济效益好,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因为,经济效益好意味着利润相对就多,获得的利润用于改善职工生活,能提高劳动积极性;用于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能增强生产能力,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第四:企业利润、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利润是指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它不同于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例。企业利润增加,经济效益未必好,因为,利润总量与经济效益之间关系有三种可能:①利润总量增长不如产品总量或资金总量增长快,则说明经济效益降低;②利润总量增长与产品成本总量或资金总量增长一样快,则说明经济效益没变化;③利润总量增长比产品成本总量或资金总量增长快,则意味着经济效益提高,这时候企业的经济效益才是提高,也意味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这两者之间又有密切联系:企业如果不赢利就谈不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利润一定高。赢利是目的,提高经济效益是出发点,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活劳动消耗的减少、人力资源的节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必须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可见,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有密切关系,但又不能划上等号。

③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对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是衡量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只有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对社会来说,只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对国民来说,只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依靠科技,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

因为:①实现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对比:(表)

②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发展资源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并有利于防止生态环境恶化;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从根本上抑制需求过旺和成本攀升,有助于防止财政赤字,消除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有利于增强参与国际竞争力的能力。总之,只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才能避免经济大幅度波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企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但并意味着企业越多越好、规模越大越好,因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不是用企业的大小和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以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来衡量,正所谓“兵不在多而在精”。国有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的资产重组,正是符合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这一点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的。当然,管理本身也是一种科学,提高管理水平也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因此,如果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目的的话,那么依靠科技和管理这两种方法和手段来达到目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5、关于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企业的兼并和破产只有感性认识缺乏理性认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突破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企业兼并、企业破产概念。从理论上让学生懂得: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②兼并意义和作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和劣势转化为优势。优并劣,是基本原则。因此,企业的兼并无论对国家、对社会、对兼并和被兼并的企业来说,都是有利的。

③核心:“强强联合”。通过联合或兼并实行横向经济联合,形成规模效益。这是当前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根本措施;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经济探索,生产社会化日益提高和国际竞争加剧的客观要求。

④企业破产又称企业倒闭,这一经济现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破产倒闭企业产生的诸如企业职工下岗增多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对于这一问题,可以结合教材“想一想”栏目中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去认识: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和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二:实行企业破产制度,可以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激活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在破产风险的压力下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实行企业破产制度,可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及时淘汰落后企业,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还可以运用漫画“救死”说明:兼并和破产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单纯地靠“输血”来保护那些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是不行的,必须引入竞争,实行优胜劣汰,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提高。在分析时注意比较兼并和破产,不要把二者混淆。

⑤兼并和破产的目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⑥小结:

积极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兼并、破产一批素质差、效益低、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企业,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和行业集中,将促使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必然性:价值规律中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通过平等竞争发挥自己的作用,兼并和破产是公平竞争的结果,反过来又会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形成;

法制性:企业兼并是一把“双刃剑”,处理不好会拖垮优势企业,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市场经济法制性的要求办事。我国颁布《破产法》规范企业的破产和兼并;

整体性: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和个人的整体性工程,给企业及职工眼前利益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要搞好下岗再就业工程,保证社会稳定。关于“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的教法建议

(一)、市场主体:教师可通过播放一点有关市场交易的录象片或给出描述性的材料,引导学生从含义、范围等方面把握市场主体及市场客体。

(二)、企业:

1、企业的概念:先讲明经济活动主要包括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服务性活动,再讲企业的概念。教师可先参考“资料选择和使用”中“企业”的名词解释,也可以结合“议一议”小栏目中的“学校是不是企业”的疑问或给出一段录象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归纳出企业的含义;

2、从概念入手,引导学生概括出企业的两大特征;

3、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这部分的内容教材讲得比较清楚,教师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发言,进而归纳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三大作用;

4、通过问题导出:企业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

(三)、企业法人:

主要懂得企业法人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可以利用法人与自然人的异同图表,将这些概念加以区分,加深理解。

(四)、公司:

1、教师可从公司的含义、特征、目的、地位、公司与企业的关系这四方面分析:

2、我国公司的法定形式:

①首先强调: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②关于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有从定义、特点、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试着列举我国有哪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长虹集团等。

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把握含义及其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即可,两者的区别,教师可先让学生从二者的含义中找寻,然后给出表格加深学生的认识。

3、股票。结合《证券法》从含义、特征、股息、股票价格和票面价格的区别、我国现有的证券交易所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由于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建议采取教师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和适当的例子进行讲解。股票价格,教师可举例分析。

4、股份制。可从特点、作用等方面结合“十五”大报告的精神和实例进行分析即可。

讲这一点时,有几个名词需要了解,它们是股票、股东、股息、股份公司、股票市场、证券交易所,因为它们在报上、电视、广播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果不加以解释,会对许多问题弄不清楚。

(五)、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见教学设计示例)

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具体落实则是明确国有企业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现实意义。这部分知识点容易出论述题,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企业经济效益:

讲解这一问题时,可先从企业经营的目的――盈利入手,讲清楚“生产总值”、“生产成本”、“利润”“经济效益”的概念。此外,还需要讲清四个关系: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劳动消耗的关系;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的关系;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利润、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从对企业、国民、社会三大方面讲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讲这一问题时,要先向学生交代,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教材只是讲了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这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条件,使其思维活动即从课本出发又不局限于课本)

依靠科技,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教师讲解时,可结合教材“想一想”和表格,说清粗放型、集约型是怎么回事。在此基础上引用有关国企改革的事实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懂得:实现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

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教师讲解这一问题时,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所列举的两段小字叙述的具体事例,增加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补充自己熟悉的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重点事例来加以说明;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情或耳闻目睹的事例来补充说明这一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等知识进行分析讨论;

(七)、关于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要突破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①讲清什么是企业兼并、企业破产。②意义与作用,这一点教材讲得比较清楚,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小字辅助了解即可。企业兼并的意义,可用教材上的一个事例或者扩展资料③目的。④对于企业破产这一问题,可以结合教材“想一想”栏目中的问题,从必然性、作用、等方面去认识。同时,还可以运用漫画“救死”或扩展材料(中国最大的破产案)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从必然性、积极性、消极性、注意点四个方面归纳出对企业兼并和破产的看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了解。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

难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导言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懂得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学生回答),如何理解“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这将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和讨论的问题。

任务

本节课,你们要做以下事情:

●到“国有企业之窗”

(zhengzhi.fsjy.net/cai/gqzc/)浏览我国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及其面临的困难、问题等有关内容;

●进入“在线讨论”,就以下问题发表你的帖子,以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何界定?

你如何认识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以及起面临的问题?你又有那些新的认识和看法?

你是如何看待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除课本上提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外,你还知道哪些企业的成就?你是如何认识这些企业成就的?

你有什么新的问题和感受?

●浏览其他同学的帖子,并有选择地回复帖子。

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网络上进行的不是“闲聊”,而是在对我们上两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的一次自主尝试学习,是一次真实的学习任务,在这次学习过程中你将面对以下挑战:

●你要浏览完“国有企业之窗”的资料;

●你要自学和掌握论坛的有关操作和使用办法,在“在线讨论”BBS论坛内注册帐号,就任务所提出的问题发表你的帖子

给你的建议:遇到什么问题时,不要忘了经常查看一下“帮助”,或者在网上向同学求助,或者请教旁边的同学或老师

资源

浏览以下网站链接,你将顺利完成本次课堂学习的任务

1、“国有企业之窗”

(zhengzhi.fsjy.net/cai/gqzc/)的“国企论坛”、“数据图表”、“企业简介”“企业站点精选”等提供本节课学习的有关资料,该网站将为我们进行学习活动提供资源来源以及学习环境;

2、到“国有企业之窗”的“网上习题”处做练习,有助于加深你对本课知识点的把握;

3、“在线谈论”里面提供了我们要讨论的问题的帖子,这是我们课堂上学习和交流的主要场所。

评价

在完成这次讨论时,你的表现得分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有针对性地发表了有关问题的帖子;

2、你的帖子的质量;

3、你负责、文明地发表(或回复)帖子。

结论

我们在网上对这次学习进行了讨论,了解了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还浏览了其他同学的体会和看法,对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我们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拓展,现在我请同学来归纳学习的心得体会。

教学手段:本课主要是利用网络做媒介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贯穿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网络上解决现实中的新问题。

设计思想:

目前,很多人主张要把学习资源的来源扩展到更加广阔的因特网上。我认为在因特网或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已经相当丰富的前提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更为重要,而且在网上学生讨论问题会更加活跃、生动,所以我希望能把一次真正的学习活动搬到网上进行,加上“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这一问题教材上讲得比较清楚,以学生现有的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是可以自学好的,于是我决定设计这种在课堂上进行网上讨论学习活动。

本课属于认识性的内容,教师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是:

学生的学习背景:

本节课是在第一、二框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一般企业过渡到特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前面两节课,学生掌握了有关企业的一般知识,本课通过网上单元学习活动,主要是想让学生多关注些自己国家的事物,多了解自己国家的国情,意识到课堂内容可以延伸到身边,可以延伸到网络。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进行创作和表达意愿的欲望和动机,提高对知识、技能应用程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爱国情操以及实践能力的目的。

本课一些关键问题的处理:

①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之所以采取网上学习、讨论的形式,是因为:首先,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看,教材在这一问题上讲得比较清楚;其次:从教学要求上看,主要是让学生懂得: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面临的问题。在网上进行学习,不仅是学习内容的扩展,也将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三:从学生的具体情况看,教材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知识点易难程度等,都很符合高一学生以其已有的知识、思维能力进行自学,加上初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可以在BBS上自由发表帖子;

②教学目标的定位:

本课的学习任务是:把握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了解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教学中注意技能点的要求、智能发展的要求、还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

③教学过程实施:

教师简要阐述学习活动的要点,然后由学生在网上查阅老师提供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资料,在具体学习任务的驱动下,使用各种认知工具自觉完成给定的任务学生在丰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和发展能力、创新能力。

教师负责整个学习活动,辅导和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互相回贴来促进彼此的学习,引导学生对主题的深入讨论与拓展,增强教学多边活动的互动性。

④学习资源的组织与利用:

本课的学习资源是基于网络环境的文本资料。教师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代理的链接服务。另外,本课的学习资源基本都是存储在内联网上是因为,如果教师在课上没有指定相关学习资源的出处(即网站地址),就会使学生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资源的检索上,一来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不下,二来完成不了核心教学内容。而且这种带盲目性的资源检索,会把学生淹没在信息海洋中,迷失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精心筛选的资料,旨在帮助学生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

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巩固具有得要意义。

教学过程:

(展示媒体)一、关于国民经济的主体、主导和支柱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懂得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生答);国民经济的主导-------国有经济(生答);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大中型企业。

二、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板书)

(媒体展示)大中小型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的比重图

(展示课件)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

通过这个图表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国有企业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这种变化是否影响到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生答:国有经济比重下降,集体和个体以及其他经济形式都增长了。

国有企业退出了那些没有竞争力的行业,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但这种变化不会改变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国有和集体经济加起来在国民经济还是处于优势地位的。

通过这个图表,你又能发现什么问题?

生答:在国企中,小型企业所占比例最大,大中型企业所占比重才17.8%.

通过以上两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数量上和比例上都呈下降的趋势,但是它们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下面的数字:

行业

国有企业市场占有率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97.68%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96.72%

烟草加工业

96.86%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88.93%

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

86.37%

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84.58%

电子蒸汽热水生产

82.55%

黑色金属治炼及加工业

71.45%

煤炭采运业

78.49%

可以说,在能源方面,我们的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不仅在这此领域,在我国国有工业企业中,电力行业6家试点企业集团的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一半以上;冶金工业8家钢铁企业集团在全国的钢铁产量中约占40%;国际、东方、南方三家航空公司的周转量站全国周转量的55%,由此,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第一个作用就得出来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的发展直着决定性作用.

1、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大家再来看一个图表:(媒体展示)

户数

0.2%

总资产

44.5%

工业增加值

29.2%

产品销售收入

27.9%

上缴税金

48.8%

实现利润

43.1%

通过这个图表,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国有大中型企业数量上不占绝对优势,但是它们对国家的贡献非常大。这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支柱作用的表现之二:在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国有经济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贡献最大,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2、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0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67亿元,增长77.7%,都创造了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大多数行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效益好于上年。国家财政收入比上年增加1501亿元,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1377亿元。金融平稳运行,货币供应和信贷总量继续增长。外贸出口从7月份开始大幅度回升,全年达到19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上年略有减少,但保持了相当规模。人民币汇率稳定,国家外汇储备年底达到1547亿美元。整个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份报告再次表明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关于宝钢的材料,思考并分析: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什么基本特点,有什么优势?

11月17日,由宝钢、上海冶金、梅山三家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联合前这三家企业都是国家重点大型企业,都有一整套科研开发能力,拥有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人数众多的科技队伍,有较为充足的科研经费。宝钢产品以高档次的薄板、无缝管为主,以高效率、大批量见长;上海冶金可以生产共1100多个品种的钢材,以多品种、多规格的普钢、特钢见长。上海宝钢集团公司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约500万吨)、固定资产占全国冶金行业的1/5。

宝钢300亿巨额资金、引进西欧,日本先进生产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建立了公司体制,发展了一大批参股公司,从事金融,贸易,机械,运输,服务等行业……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正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作用的第三个方面

3、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基础

19国家统计局对100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总资产、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做了统计,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固有大中型企业所占户数不到1%,总资产却占了40%,销售收入比重达52%,实现利税占65%,因此,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作用非同一般。

对于国有企业的状况,曾经有一位企业家做过这样的比喻:一个穷苦家庭,大儿子为了养家和养活弟妹,很早就参加工作了,后来由他供养的弟妹长大了,读了大学甚至留了洋,难道这些弟妹可以回头来责怪兄长没出息吗?所有,又有人把国有大中型企业称为“共和国的长子”。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化,形成了国有经济的新优势,出现了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国有资产大幅度增长,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例如,海尔集团用不到的时间,走完了国际同行在50多年才走完的扩张之路。你们还知道哪些著名的国有大型企业?(学生答略)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一些强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它们拥有许多在世界上站得信脚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现在每年美国都在进行世界500名的排名,我国在最初没有,后来是青岛啤酒,现在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越来越多了。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粮食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通讯,中国银行等,说明我国一些大中型企业也在不断加强实力。如果我们如美国和日本一样拥有如数家珍的一大批在世界知名的企业,我们的经济就能上一个大台阶,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强大了,政治地位的巩固就不言而喻了。如果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工人下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那么社会义的优越性就发挥不出来。

我们认识到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巩固,所以搞活国企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三、大力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

1、国企改革的意义: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着相当严重的亏损现象,其中最严重的是小型国有企业。所以,必须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是不是所以的国有企业都可能搞活呢?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实践证明:把几十万个国有企业都搞活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发展规律。由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关系到增加国有资产,提高企业经营水平与市场竞争力,所以,必须大力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

2、国企改革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形成了国有经济的新优势,出现了一大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中发展壮大,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经营水平有很大提高,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经营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效益不高。

(展示媒体)大、中、小型国有工业企业及其亏损企业数比较(图)

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报告(图)

这些材料都表明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积累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突出的是人多、债多、社会负担重,尤其是结构不合理。由于长期重复建设,造成地区生产结构趋同,部分产生能力过剩,同时许多行业和产品生产集中度和专业化程度低,质量差,成本高,竞争力不强。长年亏损的企业,仅国有工业企业中就有1万多户,这些企业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形势的变化,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了。

3、国企改革的目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它的特点是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播放视频:国有企业改革目标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国企改革,征程漫漫。九五期间,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国企的改革与脱困。如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媒体展示)到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三年改革目标基本实现,企业扭亏增盈成效显著,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92亿元,为19的2.9倍。

国有企业的问题和困难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逐步积累起来的,不是始自今日,更不是改革造成的,所涉及的矛盾都是深层次的。因此,既要看到国有企业改革的紧迫性,也要看到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困难,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小结:

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金融市场主体论文 第6篇

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时代下的金融模式

金融服务业是世界上数据信息最为密集的行业之一,深入了解和分析大数据信息,已成为金融机构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制胜法宝。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竞争优势的逐步凸显,正是基于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优势。

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可以获取客户交易行为所形成的大量交易信息,包括交易记录、消费习惯、用户身份信息、账户信息、资金信息等。有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产生2.4ZB的信息数据,相当于3Trillion(万亿)的DVD,到2020年,数据还将增加14倍,达到40ZB。尤其是进入Web2.0时代后,智能终端用户的爆发式发展,将使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如果基于这些信息数据深度挖掘,就有可能从大数据中分析出信息主体的行为习惯、信用情况,从而催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契机。

目前,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金融领域,共同特点都是依赖于碎片化信息组合,即根据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做产品信息的挖掘和产品推导,并从中挖掘商机,推广更多的金融产品,创新更多的金融服务方式。比如,阿里小贷利用阿里巴巴B2B、淘宝、支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客户所积累的信用数据及行为数据,引入网络数据模型和在线视频资信调查模式,将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上的行为数据衍生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向这些通常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弱势群体批量发放“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小额贷款。

互联网金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13年8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明确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进一步将互联网金融推向了高潮,这对于颠覆了传统金融模式的互联网金融来说,无疑会在促进产业转型、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用户对网络的粘性越来越强,用户基数越来越大,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虚拟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量越来越大,再加上互联网金融的市场交易成本低、信息不对称性小等优势,也都为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

首先,互联网金融能够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传统的金融模式下,会产生诸如贷款信息收集成本、银行与客户签约成本、客户信用等级评价成本、贷后风险管理成本以及坏账处理成本之类的市场交易成本。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供求双方依赖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联系和沟通,并可实现多对多交易,客户信用等级的评级以及风险管理则主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完成,既降低了数据收集整理的成本与信用等级评价成本,也降低了物理与人工成本。

其次,互联网金融间接促进信用数据的积累和信用体系的建设,能降低信息不对称,有效促进小微金融等领域的发展,挖掘出新模式与新市场。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交易双方之间信息沟通充分、交易透明,定价完全市场化,风险管理和信用评级完全数据化,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最后,互联网金融加速金融脱媒,金融脱媒又反过来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互联网金融中大量电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涌现和崛起,大大加速了金融脱媒。金融脱媒冲击了商业银行传统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催生了广大网络用户的新需求,使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逐渐弱化,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如信用支付、移动支付、手机银行、P2P网贷、众筹、虚拟货币等形式的层出不穷已显现出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替代效应。

发展互联网金融亟需加强个人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

在大数据运用带来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会造成无孔不入的信息收集行为,严重危害到个人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如今,个人信息泄密、身份资料被盗、安全遭到威胁、钓鱼网站泛滥等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矛盾越来越普遍,在2012年十大网络信息泄密事件中就属电商银行最多,如京东、雅虎、Linkedin和安卓论坛累计超过800万的用户信息泄密,亚马逊旗下美国电子商务网站2400万用户的电子邮件和密码之类的信息被窃取等。

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银行卡盗刷、诈骗、勒索甚至威胁人身安全的事件发生频率增高,让人心有余悸。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有84.8%的网民遇到过网络信息安全事件,总数达4.56亿人次,包括个人资料泄露、网购支付不安全等。在这些网民中,遭受不同形式损失的占77.7%,产生经济损失的占7.7%。此类现象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网络用户对网络的不信任,信任的匮乏将会成为制约互联网金融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

农业供应链金融主体博弈分析 第7篇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及优势

1.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以整条农业供应链为基础, 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为担保, 对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及农户进行信用捆绑的新型融资模式。农业供应链金融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创新出来的金融服务产品, 虽然对它的研究比较欠缺, 但是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和龙江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实践的成功已经为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创造了条件。

2.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优势

农业供应链金融最早产生于龙江银行大庆分行, 这一创新金融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户融资难问题, 为农户融资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打破了传统授信融资方式对农户的信用等级及抵押担保不足等问题的限制, 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考察核心企业和农户的还款能力, 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和信贷成本。商业银行对农业进行融资, 一方面, 银行在稳定高端客户的同时拓宽了新的授信范围, 实现了可观的利润, 而且也落实了银监会“三法一指引”的实贷实付要求;另一方面, 有效地缓解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所面临的资金紧缺的难题, 为农户的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 增加且稳定了农民的收入。同时, 核心企业因稳定的合作关系也会减少成本、增加收益, 从而使整个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达到了共赢。

农业供应链金融这一创新农业金融服务产品起步较晚, 大部分商业银行并没有开展这种融资模式, 这是因为农业供应链金融可复制性没有理论上强。基于此, 笔者将运用博弈的分析方法, 把传统融资和供应链融资进行对比, 得出供应链金融能够达到最优策略, 从而促进参与主体积极参与供应链。

二、传统融资模式下动态博弈分析

1. 模型构建

假设一:各博弈方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 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即不考虑道德因素) 。

假设二:现有农户为了再生产需要一笔额度为L的融资, 用于投资的收益回报率为r, 则该投资的期望收益中由贷款部分创造的收益为r L。银行的贷款利率为r1, 则利息收入为r1L。银行在贷款过程中的审核、信息采集、监督以及机会成本等所有成本之和记为C1。

假设三:农户缺乏规范的抵押物或不能提供专业担保公司的第三方担保。

假设四:银行和农户属于一次性合作, 农户对于未来的情况没有明确的预期, 故不考虑未来的收益与得失。

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各有两种, 银行的策略空间是 (贷款, 不贷款) , 农户的策略空间是 (守信, 违约) , 由此可以得出银行和农户的博弈得益矩阵, 如表1所示。

2. 博弈分析

从得益矩阵可以看出, 此博弈的最优策略是 (贷款, 守信) , 然而事实上, 银行和农户并没有达成贷款的最优策略, 因为银行和农户的博弈是动态博弈, 这就涉及到各博弈方策略中选择行为的“可信性”问题。银行和农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 银行怀疑农户的投资回报率, 许多银行都不愿意涉及农业方面的贷款, 这是因为农业贷款服务成本高、盈利低、金融风险较大;另一方面, 银行对于农户的还款意愿持怀疑的态度, 虽然农户的还款意识在提高, 但是赖账的行为还是时有发生, 加上农村信用体系的不健全, 银行很难给农户的信用评级, 这就使得农户发生违约时可以从另一家银行贷款。

农户有不可信的许诺, 如果银行发放贷款, 那么农户必然会选择违约, 因而银行选择不贷款战略, 从而减少坏账的产生。那么, 怎样才能让农户的许诺成为可信的呢?事实上, 关键在于对农户行为的制约。如果农户在违约时银行可以用法律武器, 即打官司来保护自己的利益的话, 博弈的结果可能就会不同。但在现实情况下, 银行会考虑打官司的成本, 因为在我国的农村地区, 法律实施机制并不完善。对于传统模式下农户的违约行为, 银行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对农户进行惩罚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使能够实施惩罚, 那么银行也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些付出的成本往往会超过惩罚所得到的补偿。这个行为缺乏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可信性, 所以银行不会选择打官司, 即打官司的威胁是不可置信的。所以, 根据逆推归纳法, 我们最终得出的博弈均衡是 (不贷款, 违约) 。

农户贷款难问题在传统模式下很难解决, 那么, 针对现实情况我们应该寻求其他的方式解决, 而农业供应链金融就是当前促进农户融资问题的热点之一。

三、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动态博弈分析

1. 模型构建

核心企业加入后, 银行能够获得核心企业的资金管理业务, 以及拓展供应链上下游农户和企业的业务, 由此带来的中间业务收益为R。

核心企业基于和农户的长期合作关系, 对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比较了解, 并且为了自身的利益, 核心企业是愿意将此信息与银行共享的, 由此降低了银行在贷款过程中信息采集和监督的成本, 则银行此时的成本记为C2 (

供应链是批量贷款, 加上核心企业的担保, 银行给出的贷款利率一般比传统模式下低, 则银行的贷款利率为r2 (

由于核心企业和农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会给供应链带来交易费用和生产稳定等好处, 由此取得的收益为S (农户得到的收益为S1, 核心企业得到的收益为S2, 并且S=S1+S2) 。

如果农户违约, 会造成农户在供应链中的信誉下降, 供应链成员会拒绝与其合作, 因此农户遭受的惩罚设为T。核心企业一定是信誉良好的企业, 在农户违约的情况下, 核心企业一般都会履行担保的责任, 不会违约, 因为违约对于核心企业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不仅影响了信誉和股票市场, 而且还会影响银行以后对其放款。所以, 我们假设核心企业在有能力还款的情况下, 不会发生违约行为。

在供应链模式下, 银行通过与贷款农户有关联性的核心企业的协助, 可以有效的实施对农户违约行为的惩罚, 且惩罚成本C3低于惩罚所获得的补偿P, 即C3

供应链模式下, 有了核心企业的担保后, 银行和农户的策略空间选择仍然是两种, 即银行 (贷款, 不贷款) 、农户 (守信, 违约) 。博弈双方的得益情况可用图1博弈树所示。

2. 博弈分析

此动态博弈同样采用逆推归纳法来分析。由于此方法确定的各个博弈方在各阶段的选择都是建立在后续阶段各个博弈方理性选择的基础上的, 因此它得出的结论是比较可靠的, 确定的各个博弈方的策略组合是有稳定性的。

首先从第三个阶段开始分析。银行是选择惩罚还是不惩罚时, 会选择惩罚, 因为从博弈树中我们可以看出R+P-C3-L-r2L-C2>R-L-r2L-C2, 即惩罚的得益是大于不惩罚的得益, 此时银行的惩罚是可置信的。

银行选择惩罚时, 我们开始分析第二阶段农户的选择。农户选择守信还是违约, 取决于选择策略的得益, 农户守信时的得益为r L-r2L+S1, 违约时的得益为r L+L-T。如果要实现最有效率的结果 (贷款, 守约) , 必须满足r L-r2L+S1>r L+L-T, 即S1+T>L+r2L。可以看出, 农户守约取决于加入供应链所得到的收益S1和违约时所遭受的惩罚T, 只有S1和T足够大时, 农户才必然守约, 此时农户的许诺是可置信的, 银行就会贷款, 最终得到最优策略 (贷款, 守约) ;如果S1+T

当农户违约时, 此博弈树可以简化为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银行选择是否贷款取决于R+P-C3-L-r2L-C2是否大于0, 此式中只有R是一个变量, 其余的可以看做定量, 所以中间业务收益R是银行考虑农户违约时会不会贷款的一个因素, 如果R足够大, 那么即使银行考虑到农户会发生违约的可能也会选择贷款的。

供应链下银行和农户的博弈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核心企业的担保及监督。核心企业并不会为所有的农户提供担保, 因为一旦发生违约, 核心企业的得益将由S2变为S2-L-r2L, 所以核心企业能担保的农户一般都是有过长期合作并且信誉良好的。但尽管如此也能不排除违约情况的发生, 此博弈中的违约并不是银行和农户之间单方面违约, 因为银行的贷款是基于核心企业与农户的合作为基础的, 信贷资金往往是封闭运行的, 如果农户履行和核心企业的订单, 那么农户就无法违约, 本息会由核心企业代扣而还给银行;之所以会发生违约, 是因为农户没有履行订单, 而订单违约的重要原因在于核心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没有处理好, 供应链断裂, 回归于传统模式。

四、促进农业供应链金融形成的对策分析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知, 供应链模式下银行的惩罚是可置信的, 在S1+T>L+r2L的条件下, 农户的许诺也是可置信的, 这是传统贷款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实现的, 此博弈在有条件的约束下最终会得到最优策略 (贷款, 守信) 。为了促进供应链的形成及稳定供应链, 使其达到博弈的最优策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大商业银行对农业供应链的资金支持。

随着银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如果银行还是像原来一样只关注大企业那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银行应该转向农村市场, 其实农村本身并不缺资金, 关键是在现行金融机制下, 资金难以为农民所用, 造成大量的农村资金的外流。而农业供应链金融却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农业贷款的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现状, 可以让资金回流。高风险可以通过核心企业的担保来解决, 高成本同样可以通过核心企业的信息共享及监督来解决, 低收益可以通过长尾理论来解释, 那就是大量的小客户所积聚的市场份额是重要的利润源泉。同时, 银行在获得存贷利差时, 还可以获得中间业务所带来的收益R, 通过博弈我们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现在主要还是依靠存贷差, 但是现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后, 压缩了银行的存贷差, 此时银行必须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而中间业务是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 是银行发展的趋势。

2. 增强核心企业在农业供应链中的作用。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会因交易费用的降低和生产来源的稳定而获得收益。然而现在农业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单一推动, 在有利益的驱使下核心企业也可以推动此供应链的形成, 主动为农户担保并向银行申请贷款, 帮助农户获得生产资金, 同时使自己获益。核心企业也要发挥监管和指导作用, 监管农户的生产, 在农户生产过程中给予技术的指导, 增加农户的产出, 保障农户的收入, 使农户愿意与核心企业合作, 加入链条。

3. 提高订单农业的履约率。

订单农业是一种支持链供应链金融非常重要的机制, 可以看成是农户贷款的一种虚拟担保, 是实施供应链融资的基础。然而事实上, 农户履约率并不高, 当供应链外价格更好时, 农户违约行为时常发生, 这里面重要的原因在于订单中利益分配的问题。博弈中我们知道, 只有当农户的收益S1足够大时, 才有利于守约策略的形成, 当然核心企业也想获得更多的收益S2, 这就要求设计合理的订单合同条款, 比如保底收购, 随行就市, 利润共享;同时也应该加入风险因素, 根据风险分担和贡献率的大小来设计合理的合同条款, 从而减少违约的发生。

4. 加强农户违约行为的惩罚力度。

供应链上的农户如果发生违约, 银行就会向担保的核心企业追讨本息。虽然农户违约会暂时得到更多的收益, 但核心企业却因此遭受损失, 导致核心企业不会再与农户合作, 会失去供应链上的角色。同时贷款银行也不会再给农户提供资金支持, 因为这样的一次投机活动所带来的收益根本无法弥补长期合作所得到的好处。农户明知道会有这样的惩罚, 却依然会有违约行为, 就是因为惩罚的力度不够, 存在侥幸的心理。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法制的不健全和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严厉的法制能够强有力地约束人的行为, 但是我国法制不仅不完善, 而且惩罚力度小、效率低, 缺乏明确的信用违约处罚力措施。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使农户有侥幸的心理。如果所有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农户信用体系, 当农户在一家银行发生违约时, 其他银行此后也不给与贷款支持的话, 农户违约必会减少。惩罚力度的增加会使农户慎重权衡利益的得失, 因此健全的法制和信用体系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保障。

五、结论

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两种融资模式下银行和农户的得益, 表明了农业供应链金融可以改变传统模式下的纳什均衡, 达到对三方都有利的最优博弈均衡。但是, 要保证实现这种均衡必须要使假设中的S1和T足够大, 所以要促进农业供应链金融最优策略的形成, 不仅需要参与主体内部共同努力, 而且需要完善外部制度建设。

摘要:农户贷款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而农业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型的服务产品, 对解决融资难题具有重要作用。运用博弈模型对银行和农户在传统模式和供应链模式的得益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在有条件的约束下银行和农户可以达到最优策略组合, 从而提出促进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形成对策, 以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化对资金的需求, 加快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业供应链,金融,博弈论,对策

参考文献

[1]刘西川, 陈恩江.农业产业链融资:案例考察与博弈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 2012, (3) :85-100.

[2]曹文彬, 马翠香.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 2013, (3) :168-173.

[3]吴育军, 邓益民.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银企博弈分析[J].财会通讯, 2012, (11) :26-27.

[4]王婷睿.供应链金融——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新途径探析[J].金融发展研究, 2010, (4) :60-62.

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建议 第8篇

在我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作为农户农业创业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出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照其在生产经营中表现出来的组织形态,可以分为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农人等类型。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业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各地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情况及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来促进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这对促进农户农业创业及现代农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

随着我国土地流转的加快,作为农户农业创业主要形式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增多。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十分突出,主要包括资金需求、转移风险的需求、汇兑结算、投资理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特征,其资金需求相对于传统农户而言呈现出大额化、多元化、长期性与季节性并存的特点,同时风险性依然偏高,资金需求的有效性依然不足的特点。并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现有资产进行抵押融资的愿望强烈。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风险十分突出,不仅受天气、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面临的着较大的自然风险,还受价格波动影响较大,面临着十分突出的市场风险,转移风险的需求强烈。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汇兑结算、投资理财等其他金融需求也日益增多。

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社+农户”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发展较快,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系更为密切。随着农业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链条结合的更加紧密,农村金融需求向一个农业产业链上的上、中、下游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大额度、综合型的金融服务转变。

二、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有效性不高。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综合实力不强,所面临的风险依然较大,金融需求有效性不高,资金吸引力不足。与此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品,难以满足严格的贷款条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果园、蔬菜大棚、大型农机具、厂房、应收账款等资产作为抵质押品,难以被金融机构认可。另外,一些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存在着管理水平不高、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也增加了获得资金的难度。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首先,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及其功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如政策性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与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支农作用?如何更好地促进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如何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范发展等。同时,农村信贷产品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产品贷款额度偏小,难以满足较大额度的资金需求;融资期限与资金需求期限不匹配,实际贷款期限绝大部分是在一年及一年以下,难以满足中长期的资金需求;融资利率偏高;贷款往往附有严格的抵押、担保等条件。

(三)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农业风险预防、分散等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完善,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风险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分散和转移。一方面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发展仍然比较滞后,目前农业保险范围偏小、覆盖面不广,并且还存在着保障程度偏低、理赔时间较长等问题;另一方面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也不够完善,难以有效分散、转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完善。由于当前农村金融生态基础相对薄弱,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使得其功能远远不能满足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首先,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情况评定难,相关信用信息尚未全部纳入征信系统管理。比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还未纳入征信系统,其信用信息比较缺乏;其次,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意识比较薄弱、金融知识相对缺乏。

三、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对策建议

(一)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自身综合实力,提升金融需求的有效性。要从人才、技术、市场、管理、财政金融扶持政策等多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自身综合实力,从而增强对资金的吸引力。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民组织化成程度的提高、职业农民的培养及农业技术的运用,来增加农业生产的收益性,并通过农业保险等措施有效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风险性,进而来提升金融需求的有效性。

(二)进一步加大政银农合作力度。通过涉农主管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构建涵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林、牧、副、渔产业,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名单及其资金需求情况的农业现代化金融需求信息资料库。从而为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加大政银农合作力度,破解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出现的金融难题。积极搭建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形成以政府主导、中央银行推动,涉农主管部门参与,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农村金融机构为主体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拓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范围。

(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和优化涉农信贷产品等方式更好地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其金融需求。

1、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通过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各自的功能,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形成分工合理、互补竞争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来更好地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鼓励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进一步明确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定位,扩大政策性金融支农的服务范围,将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等方面纳入政策性金融服务的范围,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商业性金融支农的资金比例,重点满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大型农业生产组织的资金需求。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业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主要满足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中小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引导、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更好地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及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来分散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所承担的风险性。

2、优化涉农信贷产品。农村金融机构要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结合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及其所处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情况开发系列针对性较强的信贷产品组合,更好地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不断优化信贷产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使贷款利率更具灵活性。并简化贷款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并不断创新符合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抵(质)押方式,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确权、颁证工作的推进,逐步探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进一步探索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的各种担保和联保模式及开展大型农机具的融资租赁业务。

(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融资方式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区域集优债等直接融资工具,增加直接融资的比例。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充分利用创业板市场、新三板市场及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进行融资。金融主管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相互沟通,共同研究解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外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与完善农业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来有效转移、分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风险。首先,通过天气预报、兴修水利、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来完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消除或减少可能引发损失的各种因素,来达到防范风险、减少损失的目的;其次,在完善风险防范体系的基础上,还要建立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来更好地应对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风险。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风险特点扩大农业保险险种,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开办贷款保证保险、信用违约保险等专项涉农金融保险,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增信,参与订单农业融资业务,大力发展以农产品订单为依据的跟单农业保险。鼓励金融机构对投保农业保险的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信贷支持,推广“贷款+保险”模式,逐步提升银保合作广度与深度。完善农业再保险和巨灾保障体系,建立并完善财政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和风险准备金制度,进一步增强农业风险分散能力。

另外,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来有效分散和转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六)大力发展农业价值链融资。应对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需要,需大力发展农业价值链融资,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纳入农业价值链融资视角,以有效满足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问题。农业价值链融资是以价值链为中心,把农业融资体现在农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和不同参与者上来,针对价值链各价值活动参与者不同的融资需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供给。一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依托企业与上下游签订的购销、服务协议等,积极支持整个产业链条,对符合信贷条件的种植、养殖、加工、运输、仓储、农资等环节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在产业链条上,农业生产等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储运、销售等活动则不具季节性,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活动特点设计符合需求的金融产品。二是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生产阶段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规模化生产基地。加工阶段支持精深加工,构建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分工协作体系。贸易阶段支持农产品市场建设、农超对接、冷链配送等。金融机构应该从整个价值链的角度深入研究各个环节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并了解潜在的风险设计出更好的风险控制方法,使得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七)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要从多方面入手全面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基础,地方政府部门与农村金融机构共同参与,逐步建立资源共享的农村社会征信体系,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尽快纳入到农村社会征信体系中,便于及时了解他们的信用信息;其次,进一步开展信用工程建设,扩大农村地区的诚信宣传和诚信教育,加大推行信用体系建设力度。

(八)完善财政金融扶持体系。充分发挥财政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导和扶持作用。财税部门可以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其发展壮大。尤其要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及时落实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相关政策,并把相关的财税优惠措施长期化、制度化,来更好地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同时,完善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中央银行对于涉农贷款发放达到一定比例的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在再贷款方面给予利率、期限等方面的优惠,优先对涉农商业票据办理再贴现,从而鼓励农村金融机构推出更多的金融产品,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

总而言之,一方面应通过采取多项措施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自身综合实力,提升金融需求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优化农村金融服务,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同的金融需求及其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满足方式。积极探索财政与金融相互配合,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共同发展,信贷与保险联动的有效途径,更好地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促进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好地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农户农业创业。

参考文献

[1]张红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供给侧改革[EB/OL].http://www.hnzk.gov.cn/gaigegongjian/2819.html.

[2]商文瑜.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调查与建议[J].酉部金融,2013.10.

[3]康峰.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途径[N].金融时报,2014.7.21.10.

[4]张婷婷.支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函待改善农村金融服务[J].海南金融,2013.12.

[5]温跃,赵小亮.引金融“活水”灌现代农业之田山东济宁探索金融支农新模式[N].金融时报,2014.2.19.

[6]仝爱华,姜丽丽,段洪俊.农业科技型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5.

[7]王讯.农业现代化与金融服务的探索与思考——以黑龙江省为例[J].黑龙江金融,2013.10.

[8]李巧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2.

[9]丁振辉.论农村金融与农业现代化[J].金融经济,2013.4.

金融市场主体论文 第9篇

一、重庆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情况及金融支持现状

(一)重庆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市共有家庭农场9千余个,各类专业大户14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万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2000家。有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3550万亩,其中流转土地面积占3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另有6000多万亩林地和300多万亩宅基地。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3年末,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125.1亿元。其中: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115.5亿元,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的92.4%;农民合作社贷款余额1.6亿元;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为主的小型经营主体贷款余额8亿元,仅占6.4%,但增长态势明显。从贷款期限上看,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以1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为主,占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的95.12%,基本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需要。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特点。

一是融资需求额度大。90%以上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及农村合作社的贷款金额集中在100—500万区间。二是融资期限多元化。既有季节性较强的短期融资需求,也有扩大经营的中长期融资需求。三是资金周转需求大。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对资金成本较为敏感,一旦有多余资金通常会归还贷款,等到再使用时再申请。四是信贷与农业保险仍是金融需求的主要内容。此外,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存在资金结算、归集等金融服务需求。

二、金融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优势

(一)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一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同时,开展大规模公租房建设,为改户进城农民提供基本住房保障。截止2013年末,重庆公租房已累计入驻35万人,其中4 1%是进城农民工。二是推动农村土地复垦和地票交易,既实现了建设用地占补平衡,也解决了农村宅基地分散、占地面积大、土地浪费严重问题,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了土地集中流转。以彭水县为例,在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前,该县烤烟大户户均耕种面积20亩,年收入5万元。土地制度改革后,耕种面积扩大到50亩/户,年收入增加到10-15万。

(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丰富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权抵押融资方式。

推动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和林权等“三权”抵押融资,并逐渐扩大到各类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激活了农村土地、房屋等农村产权价值,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融通。截至2013年末,重庆市农村“三权”抵押融资覆盖全市37个涉农区县,实现融资485亿元;二是农村金融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土地复垦项目收益权贷款、地票质押贷款等创新金融产品,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农家乐贷款、家庭农场贷款、烟业种植贷款等一系列农村金融创新产品也不断涌现。三是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基金,对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损失给予35%的补偿。同时,设立兴农融资担保公司,专门从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担保业务;探索组建农村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负责处置因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产生的不良资产。四是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配套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以农村土地交易所、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林权交易平台等为中心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

(三)财税优惠政策覆盖对象较为全面。

优惠对象上,涵盖金融机构、农村经营主体、担保公司。优惠内容上,包括对金融机构的财税优惠政策,农村经营主体的贷款利息和保费补贴政策,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政策和资本金补助政策四个方面。如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单笔且贷款余额总额在15万元及以下)的贷款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及附加税费;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对象,并给予100%财政贴息支持;在全市16个农业保险品种中,7个享有中央财政保费补贴,9个享有市级或区县财政配套补贴;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申请为微型企业后,可享受3-5万元的财政资本金补助等等。

(四)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建立。

一是农村金融服务主体不断增多。除传统涉农金融主体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达32家,成为重要补充力量;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分别达到160和225家。二是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不断完善。2013年,重庆市远郊区县银行机构网点数较2010年增加了200个,在全国率先实现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网点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POS机助农取款设施超过1万台,覆盖100%的行政村;农村便民金融服务点781个,农村地区手机支付业务逐步起步。三是农村信用环境发育良好。截至2013年末,全市建立信用档案的农户数占比超过70%,评级面超过50%。巴南区被列为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多个区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制度环境不足

(一)土地制度改革面临自然条件和市场的双重制约。

一是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规模化、现代化造成一定制约。重庆山地和“巴掌田”、“鸡窝田”多,实现规模经营需要面对的流转农户多,机械化耕种难度更大。二是地票市场交易规模与同期城市建设用地新增规模保持基本匹配,增长空间有限。在户籍制度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协同推进的情况下,将影响农民进城速度,进而影响土地集中流转经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三是土地交易市场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土地流转主要以场外交易进行,交易市场在促进信息公开、公平交易、价格发现和规范流转行为等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四是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失败后,参与流转农户的权益保障问题尚待解决。

(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法律障碍。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方向,但要真正实现农村产权的抵押担保权能,尚需要对《担保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系列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二是农村产权定价存在困难。专业评估机构少,农村产权评估缺乏统一标准。同时,由于户均林地、承包地面积较小,评估成本高。三是农村产权抵押登记办理网络没有延伸到基层乡镇,造成抵押登记费时长,往返费用大。四是农村产权抵押品处置变现困难。农村住房财产权转让只能在村内转让降低了资产变现的便利性。五是乡镇及以下银行营业网点相对单一,不利于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及时、周到、全面的金融服务。六是农业保险覆盖面不够,保险重点局限在种、养殖业等农业生产环节,对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质量风险、加工和流通风险等环节的保险功能缺失。

(三)现行财税政策不利于调动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一是税收优惠的农户贷款金额低。能享受到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等财税优惠政策的贷款为5万元以下(含5万元)的农户小额贷款。对新型主体而言,贷款需求额和实际发生额均远大于这一标准。二是税收优惠政策欠持续。农村金融税收优惠的期限基本上到期均为2013年底,到期后优惠政策是否延续或重新制定,预期不明确。三是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要求过高。金融机构申请风险金补偿的损失贷款须逾期二年以上,或获得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或已获得法院生效判决并已执行终止或中止。严格的补偿标准使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损失不易获得补偿。

四、政策建议

从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历史看,新型主体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城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符合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农村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和对象也应该进行适当调整和转变,加快改革创新,以适应未来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

(一)构建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有序推动并规范金融机构开展相关业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提供便利。二是构建导向明确的差异化监管激励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专项信贷政策指导意见,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村金融重点支持信贷发展类别。督促银行建立专项奖励制度。通过单列规模,单户单笔贷款费用奖励,差异化的资金成本计价等,提高基层行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性。三是构建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共同推进的格局,鼓励和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支持对象范畴。

(二)加快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属金融产品和模式。

一是品种上,丰富抵质押方式,进一步创新订单质押、动产质押、大型农机具抵押、地上附着物抵押等信贷品种。二是规模和期限上,制定家庭农场等专项信贷管理办法,合理设置授信要件和融资期限,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额大、频率高、期限长的融资需求特点。通过循环贷、转期贷等方式,减少因贷款周期与农业生产经营周期不匹配造成是资金紧张和违约。三是贷款模式上,围绕农业生产产业链条和龙头企业,创新多种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探索健全“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企业+专业大户”、“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业务品种,发展“信贷+保险”模式。

(三)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开展信用培育。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对象,制定信用增进措施。借鉴信用农户评定办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并督促银行按照信用状况制定跟进措施。二是发展现代化支付结算方式。以产业链为依托,通过结算套餐、网银跨行服务等链式金融服务,将现代金融服务延伸覆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四)推动形成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

金融市场主体论文 第10篇

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贫富差距。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把民生问题作为今后经济工作的中心议题之一,就是要尽最大可能缩小贫富差距。但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突然爆发,发达国家消费能力的降低,沉重打击了外贸依存度近66.2%中国加工工业,使得我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出口大幅下降。为了应对这个危机,原来的经济计划不得不有所改变,中央政府立刻拿出四万亿的投资计划稳定经济。在这种形势下,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都深刻感受到解决贫富差距和提振内需扩大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金融危机虽然促成了社会对贫富差距问题的统一认识,但是金融危机究竟对贫富差距有怎样的作用还有待分析。本文着眼于这个问题,并为危机过后继续原来的经济计划提出一些建议。

二、贫富差距的博弈

我国的贫富差距在广义上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即居民收入差距、行业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经济差距。四大差距交织在一起,总体表现为穷人与富人的区别。但是各自的成因又有所不同。居民收入差距和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市场经济和一段时间过分强调效率的结果;行业差距是市场经济下国有资本垄断的结果;城乡差距既有历史遗留原因,也有经济原因,但更多的是政策方面的原因。不论何种差距,都涉及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利益主体多元化、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政治力量不平衡的题。要看清金融危机对贫富差距的影响,必须对我国贫富差距的产生原因有一个了解。国内学者已经从多方面分析了贫富差距, 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是差距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贫富差距是这种不均的社会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博弈论强调最终结果是博弈各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为分析贫富差距提供了较接近的理论。为了简化分析,本文所说三大利益主体指弱势群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一) 博弈分析的基本前提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社会。所谓政府主导指政府可以通过手中掌握的经济资源———主要是占国民生产总值约五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和大量的在许多行业有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对经济的各个方面施加影响。在了解这个特点的基础之上,对政府行为做几个假定,一是看重战略目标。主导性政府一旦制定战略目标后,不会轻易改变。二是希望获得一定的满意度,民众的支持是一个政府存在的基础。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获得民众对有损民众的政策的支持。弱势群体影响政府的能力有限,且不能形成法律上的强制力。三是政府希望以较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这里政府的收益是经济、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四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目标存在不一致。过去对贫富差距问题的研究往往忽略地方政府的作用,实际上地方政府的作用越来越大。

(二) 弱势群体与政府的博弈

政府在经济建设初期,会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但是这种选择不可能是落后者优先的发展战略。对政府而言,可以选择的战略目标有三个:一是效率优先的战略,二是落后者优先的战略,三是兼顾发展战略。为此构造政府的收益函数。构造政府的收益函数为Y,该函数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即Y=F (R, S, O, X)

其中,R———是否偏离目标;S———经济成本;O———民众满意度;X———国民经济的结构性安全指标 (这个指标在短期表现不明显,长期中,对经济发展影响很大) 。

在经济建设初期,执行效率优先的战略,政府收益Y最大。差距是效率优先战略执行后的必然的伴随产品,但是只要的兼顾战略及时实施,差距就可以控制。因此问题的关键是:经济发展第二阶段,经济总量已经有长足增加,差距已经很大了,是不是还在实行效率优先发展战略。设此时弱势群体与政府间有一个博弈 (博弈方1为政府,博弈方2为弱势群体) 。

博弈的第一阶段,政府可以选择继续执行效率优先 (L) ,也可以选择兼顾战略 (R) ,如果选择了R,二者益为 (A, B) 博弈结束;如果选择L, 博弈进入第二阶段,弱势群体有反对 (O) 、默许 (P) 两种应对策略,如果选择P,博弈结束,双方得益为 (C, D) ;如果选策略O,博弈进入第三阶段,政府必须重新在R和L间选择,得益分别为 (E, F) 和 (M, N) 。

因为政府要将的政策向社会公布,弱势群体对政府的信息很了解;政府当然也知道弱势群体赞成兼顾战略,但却不清楚对优先战略反对的程度。可以确定收益中B>D, F>N, DM,此时,执行兼顾战略是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四是长期中,结构性指标X发生作用,使得A、E>M,此时兼顾战略将被被迫实施。在发达的省区,地方政府更有兴趣解决贫富差距,是因为地方经济主体看到贫富差距使经济结构失衡和内需不振。相反,在欠发达地区,结构性指标的表现不明显,加上区域主体的经济力量薄弱,解决贫富差距的决心要弱的多。

通过以上的讨论,在经济发展中期的博弈中要得到有利于弱势群体发展战略,关键看第二阶段弱势群体所选的策略。但不幸的是,分散的弱势群体对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没有能力做出效果评估并采取行动。弱势群体所表现的策略总是沉默,效率优先的战略持续执行,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当政府发现并决心治理贫富差距时,实际上政府收益函数中第四个结构性指标X已经发挥作用,贫富差距已经影响到经济安全了。

危机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是出口、投资和消费。但是统计数据显示,出口和投资的作用一直比消费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出口停滞不前,政府只能用投资来刺激经济,因此金融危机使原本着力解决差距的经济发展计划搁浅,进一步恶化了结构矛盾。

(三) 中央与地方政府在贫富差距问题上的博弈

上世纪90年代末,人们认识到了贫富差距过大对国民经济的危害。早在1995年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四个方面的问题,指出三大差距在扩大,并警告这样下去“恐会酿成大祸”。党的十七大中,把民生问题作为今后工作的三大主题之一,时至今天,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中央花大力气解决的贫富差距近10年来一直在扩大。2008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0.45,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

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是政府主导型社会,中央与地方对待贫富问题的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贫富差距。作为区域经济的主体,地方政府更多的考虑本区域的GDP的增长速度。GDP的高速增长,不仅可以反映本区域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反映地方政府的执政水平。地方政府更加愿意将资源投向可以产生较高的收益和GDP增长的群体和地方。因此,地方政府缩小差距主动性远远不如中央。缩小差距政策只能在中央的监督下由地方政府实施。双方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产生了下面的委托-代理型的混合策略博弈 (表1) 。

假设中央政府以p的概率对各地方政府进行,则不能检查到的概率为1-p.分布表见表2

根据混合策略博弈的理论,中央的行动概率要使地方两种策略获得的收益相等,于是得到下列等式:

对上式整理移项得:p= (M-C) / (A-E+M-C) (2)

P对M的偏导数为:p M'= (A-E) / (A-E+M-C) 2 (3)

通常,对违背中央政策的做法要给予惩罚A<0;而对执行中央的政策会给予一定的奖励E>0。代入 (3) 式后, 值总小于0,意义为当中央政府增加检查的概率时,反而使没有检查到的地方政府执行兼顾战略的收益减小,变相鼓励地方政府在不检查时就不执行兼顾战略,出现了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博弈说明,中央政府仅仅依靠行政力量来督促地方政府的政策效果并不好。这也可以作为解释为什么中央政府十多年来不断加大投入,贫富差距却不能得到遏制的原因之一。同样,金融危机中,中央政府也只能像以往一样监督地方政府对各种资金的使用,而地方政府在短期内仍然会强化GDP目标,贫富差距问题进一步加大。

三、金融危机对贫富差距的影响及建议

以上讨论了与贫富差距有关的两个博弈。如果弱势群体能统一行动或分化成更小的有力的群体,完全可能影响和改变后面两个博弈的规则与结果,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小。换言之,博弈的形式可以作为贫富差距是否会产生或扩大的标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社会对贫富差距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甚至给人们一种错觉———金融危机会缩小贫富差距。的确,我们看到在危机中结构矛盾最深刻的区域解决贫富差距的决心也最大。比如,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各种缩小差距的政策出台,为解决差距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氛围。但是,博弈规则———制度尤其是非正式制度的改变和效果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同理,金融危机中与贫富差距有关的博弈模式不可能旦夕巨变,金融危机会使贫富差距缩小也就无从谈起,相反,全社会应该关注政府大力投资导致的结构矛盾和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金融危机使我们认识的解决贫富分化刻不容缓,但不是给点钱就可以解决问题。设立新的社会机制,把合理的群众行动合法化,改变弱势群体在博弈中的的不利地位是解决贫富差距的基本要求。这在事实上也是可行的。可以做好以下方面:一是加大群众对政府的影响力,民意对地方政府要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二是保障工人在劳资关系中享有的基本权利,比如罢工权利。在非国有经济在很大比重的今天,政府没有必要在劳资矛盾中扮演资本维护者的角色,平衡社会各方力量是政府的应有职责。三是在农民中进行各种组织建设,培育农民的集体意识,发展农民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少安.权利的不公平分配与农民的制度性贫困[J].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5, (10) .

[2]孙斌栋.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邮政市场主体已经多元化 第11篇

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司长、中国快递协会副会长达瓦。

《瞭望东方周刊》: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的现状如何?

达瓦:我国邮政业的发展是平稳、快速、健康、有序的。邮政业中快递业务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民营快递业更是呈现了快速增长,有的增速达100%,有的甚至是150%的增速。这不仅说明,这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和“政企分开”的改革有关。最根本的问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行业发展,老百姓需要快递服务。

目前邮政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发展能力和水平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用邮需求。需求大,供给不足,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整个环境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

我们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对这个问题我们国内认识不足。发达国家看得非常清楚。他们寻找各种进入的机会。而我们自己,身在此山中,看不出来,总是犹豫不决。

《瞭望东方周刊》:你指的犹豫是?

达瓦:国务院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落实还需要加快速度。体制改革方案是一分开(政企分开),两改革。邮政储蓄改革基本到位;主业改革还需要提速。一定要按各自的规律办。普遍业务和竞争业务要分开,不但形式上要分,账目也要分。

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国有经济是主力军,如果他们的体制、机制迅速到位,那它发挥的骨干力量,是国家的希望、经济社会的希望、老百姓的希望。也是国务院的邮政管理部门所热切希望的。我们推动改革,只能用改革的方法解决现有的矛盾。

《瞭望东方周刊》:我国快递市场的构成是什么状况?

达瓦:我国邮政市场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现在这个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会产生多元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邮递与生俱来就应该是快递,快是它的核心价值。消费者买邮递就是买时间。社会经济更需要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

《瞭望东方周刊》:新《邮政法》的实施,对快递业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

达瓦:《邮政法》的立法宗旨,归根结底是要促进发展。邮政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新邮政法实施后会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有这样、那样不同的认识我想是暂时的。

目前国内已经有注册登记的2000多家法人企业,分支机构有7000家。邮递产业整个已经是开放的产业,叫邮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瞭望东方周刊》:由于邮政专营范围尚未确定,快递业的格局是否存在着变化?

达瓦:《邮政法》把我们改革的成果和现状以法律形式固化了。对每一个现有的主体,不但有了法律地位,而且都有很好的保护措施。如果认真研读,会发现《邮政法》就是邮政行业现有格局的客观表述。我们国家的经济蓝图早已被改革开放的设计师画好了,就是共同发展的格局。国有企业发挥骨干主要作用,民营企业得到应有发展,外资企业占有一席之地。

对邮政专营范围,法律里所表述的,“信件寄递业务”这样的词,是最准确的,没有其他的表述方式。对新《邮政法》要原原本本地学习和引用,更全面准确地加深理解。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该如何理解普遍业务和竞争性业务?

达瓦:我们国家用邮递方式提供了实物通信,是一个产业,即邮政业,这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一个市场,无论是国际、国内,城市、农村,无论是普遍服务还是快递服务,都是邮政市场。

普遍服务中的绝大多数业务都是市场化的业务。对邮政企业来说,只是承担了一个义务,责任重大的国家义务。比如包裹,经过审批,谁都可以做。邮政企业只承担了10公斤以内包裹的义务,对难以送到的包裹,快递企业可以拒收。邮政企业不能说这个话。普遍服务只是邮政企业承担了义务,但是绝大多数业务本身还是市场化的。所以我们一个产业、一个市场用一个《邮政法》来调节。用邮政法调节两种不同类型的服务,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快递属于竞争性领域。在《邮政法》中,除信件寄递业务的规定外,我们看不到对它有任何限制性的表述。

我们不能违背规律,也创造不了规律。我们只能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办事。《邮政法》实施以后第一位的任务是学习邮政法,全社会统一思想和认识。

《瞭望东方周刊》:专营范围配套等相关规定目前是一个什么状况?

金融市场主体论文 第12篇

市场机制与市场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但显然,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能忽视对市场主体市场意识的培育。

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运动中的各个要素及其有机联系和作用。市场要发挥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 离不开三个基本部件, 即价格、供求和竞争。总体来看, 这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以价格为中心, 价格与供求直接作用, 市场竞争则使这种作用得以实现。在市场机制中, 价格、供求与竞争形成三位一体的市场运行体系, 而生产者和消费者则通过这个体系来实现各自的利益, 生产者获得利润, 消费者获得消费满足, 而各级政府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则通过这个体系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市场机制的运作需要以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支撑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于市场意识, 王海鹰 (1994) 认为, 市场意识是指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要能反映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特征, 并将市场意识归纳为信息意识、质量意识、促销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朱满伦 (1994) 归纳出的市场意识稍有不同, 他认为市场意识应包含算账意识、信息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和时效意识。但实际上, 市场意识贯穿于市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其所参与的市场活动, 因而市场意识所包含的对象也就应该包括作为生产者的企业、作为消费者的普通大众以及作为市场活动监管者的各级政府。而且, 市场意识除了“要能反映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特征”外, 还应该将市场规则纳入其中, 即要求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活动的时候能够自觉按照市场规则办事。

因此, 可以将市场意识定义为包括生产者、消费者、政府等在内的市场主体自觉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参与市场活动, 并遵守业已制定实施的各种市场规则。市场意识是对市场主体从事市场活动的客观要求, 是对市场机制中生产者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和政府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等行为的客观要求。由此可见, 在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即市场机制与市场体制的共同作用下, 作为关窗与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灵魂”即市场意识同样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我国市场主体缺乏市场意识的主要表现

以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的改革开放到如今已经30多年, 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市场主体各方在参与市场活动中却表现出市场意识的极度匮乏。正因为如此,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市场主体各方的行为频频体现出与与市场规律和市场规则相背离的现象, 甚至是在明知违背市场规律与市场规则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按照市场规律与市场规则办事。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以市场指令取代计划指令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但直到如今,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的各级各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却在参与和管理市场经济活动中潜意识的以行政指令取代市场指令引导资源的配置, 走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根本目标的对立面。这种情况的出现根源在于, 在仍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 由于体制机制都还有深刻的计划烙印, 习惯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指令, 加上市场意识的缺乏, 各级行政机关就常常会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潜意识地通过行政指令干预本应由市场指令引导资源配置的领域。

第二, 尽管在某些领域市场规则已经比较完善, 但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活动的过程中却常常因为无视市场规则的存在而做出严重危害市场安全的行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 我国也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但在实际市场活动中, 在明知市场规则的情况下却频繁做出违反市场规则、危害市场安全的行为,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市场意识的缺乏。比如由三鹿奶粉引发的我国牛奶乳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 乳制品行业的企业经营者并非不知道添加三聚氰胺可能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对食品添加剂有着明确的规定, 但企业经营者却为了追逐市场利益而无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置消费者的安全于不顾。

第三, 由于市场主体市场意识的缺乏, 一些政府职能机构的工作人员直接参与市场主力活动, 严重干扰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市场经济中政府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参与市场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市场实施监管, 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 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而非像企业等市场主体一样在市场活动中逐利。但在实践中, 由于部分政府官员市场意识的缺乏, 超越了自己作为市场活动监督管理者的职能定位, 无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参与市场逐利活动, 不仅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还形成了新的权力寻租机会。自2009年以来, 我国职业足球自上而下的扫黑风暴所揭示出来的作为足球管理机关的中国足协相关责任人, 在足球市场化运作过程中裁判选用、国家队球员挑选、教练遴选等过程中都存在明显的逐利行为。从职业足球市场化改革, 在基本框架即职业联赛建成的情况下, 投资方、管理者、职业球员及其它各方参与者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各施其能, 共同促进职业足球市场的发展。但实际上, 我国职业足球市场管理上的行政指令而非市场信号一直在引导着我国职业足球市场的发展, 而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机构即中国足协的相关官员却把职业足球市场当作谋取非法利益的基石。

第四, 西方经济学强调资源有限与欲望无限之间的矛盾, 因此消费者需要以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用, 企业则要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 政府的目标则是在财政支出最小化的情况下是的社会福利最大化。但在我国, 市场化改革到今天已经30多年, 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的上述根本要求却得不到具体的体现, 甚至是与上述根本要求完全对立的。而这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的尤其明显。在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萧条中, 美国的一家仓储公司用一只狗替代了原本雇佣的一名仓库管理员, 为的是节省仓储成本。而国内的某航空公司在报表显示巨额亏损需要国家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却仍然不惜巨资全球竞标为空姐购置新服装, 目标是解决乘客的视觉感受。两相对比, 足见二者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市场意识的差距。

3 培育市场意识完善我国市场经济制度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 市场机制和市场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建成, 但培育市场主体的市场意识是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目前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培育市场意识的认识仍然不足, 这是因为一方面, 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普遍体现为重体制和机制建设而轻思想和市场观念的培育, 因此对市场主体市场意识的培育并没有提高到其应有的高度。另一方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早期阶段, 由于市场机制和体制尚不完善, 市场意识对改革的作用还不明显。但到如今,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机制已基本建成的情况下, 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却仍然阻力重重, 关键就在于人们缺乏市场意识。

只有让市场主体具备高度的市场意识, 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能够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则办事,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算真正建成。因此, 在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市场主体市场意识的培育:

一是要提高对培育市场主体市场意识的认识高度。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程中, 对市场机制和市场体制建设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对市场意识的重视程度。但显然, 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制自身并不能保证其运行良好, 还需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活动的过程中自觉按照市场规律和市场规则来办事, 这就是市场意识。然而, 培育市场主体的市场意识, 需要各级党政机关、各级工商社团组织在引导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律和市场规则办事方面进行艰苦的努力;更需要将培育市场主体市场意识引入学校的教育中, 着重培育未来市场主体的市场意识, 让学校毕业生从一开始踏上工作岗位就能够有意识地遵守市场规律, 按照市场规则办事, 并由此形成培育市场意识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二是要继续完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制的建设。我国市场经济机制与市场体制建设业已取得巨大的成就, 具体体现在: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 国民经济的微观活力增强;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生产要素市场初具规模;积极探索新型宏观调控体系, 间接调节方式开始发挥主要作用;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步伐加快。与此同时, 市场机制和市场体制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价格改革尤其是邮政、通讯等行业的价格改革都还有待深入;尊重、保护产权的内在机制与相关法律体制仍需健全;收入再分配体制有待完善, 重点是要减少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应逐步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和出台有关反垄断、促进公平竞争的政策与法律;发育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三是要强化对违背市场规律和违反市场规则的市场主体的惩罚, 提高市场主体违规市场规则的成本以培育市场主体的市场意识。我国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不少, 但却不能起到有效的遏制市场主体违规违法行为的作用, 关键是惩罚力度太小, 对他们的威慑作用不足。由此给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活动中造成一个极不好的观念, 那就是反正犯罪成本不高, 何必自觉按照市场规律和市场规则办事。长此以往, 造成市场主体的市场意识淡薄。

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市场监督管理体制, 加强监管力度, 从制度层面督促和引导市场主体自觉按照市场规律和市场规则办事, 培育他们的市场意识。我国现行的工商行政管理对市场监管的模式中, 识别市场主体违背市场规则的职能与执法职能是集于一体的, 导致两种职能均不能得到有效地履行。改革的目标是将识别与执法两种职能分离, 尤其是吸收专业人才强化监管机构对市场主体违背市场规则行为的识别能力, 以保证执法机构对违背市场规则的行为实施有效地惩罚。

摘要:本文从市场机制、市场体制与市场意识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出发, 揭示出我国市场主体缺乏市场意识的具体表现。据此, 作者认为, 在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提高对培育市场主体市场意识的认识高度, 通过完善市场机制与市场体制、加大惩罚力度与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等措施着重培育市场主体的市场意识。

关键词:市场机制,市场意识,市场规则

参考文献

[1]陈甬军.社会主义市场通论[M].人民出版社, 1995.

[2]王海鹰.市场经济与市场意识[M].辽宁经济, 1994, (1) .

[3]朱满伦.市场经济要求人们有成熟的市场意识[J].民主与科学, 1994, (4) .

[4]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著.2003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3, 2.

上一篇:转变教学中心下一篇:劳动保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