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工作论文

2024-06-23

防灾减灾工作论文(精选12篇)

防灾减灾工作论文 第1篇

1.1 健全法规体系, 实施依法减灾

加强减灾工作的法治化建设, 全面实现依法行政, 依法减灾。认真贯彻国家减灾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减灾工作行政执法责任制, 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同时, 积极开展减灾工作立法调研, 制定减灾工作和自然灾害管理的地方行政法规, 进一步完善减灾法规体系和减灾预案, 实现减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1.2 明确职责, 加强监督管理与协调配合

要全面落实首长负责制, 进一步明确领导职责初部门职责。灾害防治工作中监管, 计委、规划、交通、县政等部门要在建设项以立项、选址、用地、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各司其责, 相互配合, 紧密合作, 加大监管力度, 严格把关, 共同做好灾害防治工作。

1.3 资金保障措施

某县地质灾害发育非常严重, 所需要资金数额巨大, 加上该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财政收入有限, 人民群众自救能力十分有限, 因此, 解决该县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的来源是落实本规则的关键。县政府应该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从国家、地方政府、赢利单位以及社会个人几个方面入手, 利用财政专项投入、社会资助、有关专项资金等多渠道吸纳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 建立地质灾害专项资金, 确保防治方案顺利实施。

1.4 技术保障措施

1.4.1 依靠科技进步, 加强与科研院校、专业队伍的合作。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必须充分依靠科技进步, 加强与科研院校、专业队伍的合作,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 提高灾害的综合防治能力。特别是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和抗灾应急能力, 加强灾害防治研究, 提高抗灾应急能力。

1.4.2 搞好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工作。

采取请专家进来办培训班或派人员外出进修等方法, 开展不同层次的减灾专业教育, 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 从而确保灾害防治规划能更有效落实。

1.4.3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水平。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对城市、镇、县各级地质灾害防治机构的工作人员, 定期组织进行地质灾害基础知识培训, 提高其识灾、防灾技能"。目前广大群众预防地质灾害意识普遍不强, 防灾知识相对缺乏。为此, 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媒介, 深入系统地介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和经验, 提高全民识灾、防灾和临灾自救技能, 调动广大群众防灾减灾的积极性, 进一步增强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宣传, 减少人类不良活动有法的自然灾害。

1.4.4 加强工程建设项目过程管理。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各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方案、招投标、施工方案、工程质量、环境管理以及工程验收等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实现程序规范化、设计合理化、建设规范化。

2 搬迁避让措施

地质灾害一般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避让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但是避让仍有诸多弊端:

2.1 县普遍地质环境恶劣, 人多地少的情况下, 难以找到理想的避让新址, 如选址不当, 可能诱发新的地质灾害。

2.2 避让后, 灾民无地或无误缺少耕地, 不利于经济发展。

2.3 避让所需费用比较高, 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灾民的

自救能力差, 避让会给政府和人民带来较大的负担。

因此, 应该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搬迁效益。避让的灾害点一般选择条件为人数较少, 治理施工技术难度大、治理费用过高, 耕地面积不大的灾害点, 或是危险性很高, 己经造成大量房屋明显变形破坏成为危房、极易成灾的灾害点易采取避让的措施。

3 工程措施

对县级当前来讲险情重、危害性大、稳定性差、对社会有重大影响且无法进行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点, 应进行工程治理。

3.1 滑坡的工程治理措施

结合县滑坡地质灾害以中小型土质滑坡为主的特点, 建议重点选择施工技术成熟、工艺简便、造价低的排水工程、护坡工程。排水:在滑体周围设置围截排水沟, 使外来水源不能进入滑体;修造渗管、渗井及排水沟, 排走滑体内的水;护坡防止冲刷, 堵塞地表裂缝、防止入渗。支挡:设置支挡构筑物, 如修建挡墙、抗滑桩等, 以增大滑体抗滑力, 防止其滑动。卸荷与填土:为改善斜坡形态, 消除隐患, 可在斜坡上方削方减载, 消除危石, 在坡脚填上加压, 防止其滑动。改良:为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 对坡体岩、土性质进行改良, 可采用灌浆法、锚固法何焙烧法等, 并贯彻早治、小治的原则。

3.2 防治危岩、崩塌的主要工程措施

修建护墙和护坡, 以防止斜坡岩土剥落, 对小型危岩体或峭壁进行人工削坡或清除危石。镶补、填塞斜坡岩石缝洞, 对大的危石进行支挡、锚固, 提高岩体稳定性, 疏导地表、地下水。修筑挡土墙、落石平台、拦石栅栏等, 保护房屋公路及行人安全。

3.3 泥石流的工程治理措施

泥石流活动集中分布在沟道中及附近低地, 泥石流沟道普遍淤塞严重;根据泥石流沟的形成特征, 上游泥石流形成区以拦挡工程措施为主, 稳固坡体松散物质, 采用排水、护坡、拦挡等措施, 使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稳住在原地, 减少补给泥石流的松散物质量。矿山规范采矿废石和弃渣的堆放, 设置一定的拦挡措施, 使其不得挤占和淤塞河道。下游泥石流堆积区以排导工程措施为主, 对泥石流淤积严重的河床进行清淤疏通, 使其排洪冲砂通畅。首先开展泥石流地质灾害勘察, 根据泥石流地质灾害成因进行工程技术方案比选。

4 生物措施

要保证地区的生态安全, 仅靠工程建设措施难以扭转生态破坏范围扩太、程度加重的趋势, 必须重视生态恢复与景观再造.改变生态环境.减轻地质灾害, 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生态技术措施主要指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林恢复建设、小流域水土保持建设、水库渠塘等水利灌溉设施建设等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地质环境的技术措施。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仁词.改斜坡耕植为水平耕植.变坡地纵向种植为横向种植.以减少水土流失;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 改变以大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商品率:大量植树造林, 恢复良好的森林植被覆盖面, 加强坡地森林的涵水能力, 逐步恢复和优化生态环境。减少地而侵蚀量, 扩大人口环境容量.为土地的复耕及移民安置创造有利条件。建议根据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行业规划, 结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进行配套建设, 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摘要: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减轻人员损失和经济损失, 是一项长期任务。应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全面规划,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危害程度的大小, 区别轻重缓急, 确保重点, 分步实施。从自然地质环境的保护入手, 结合国家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计划, 宏观上作好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划, 最大可能的避免和减少危害。

防灾减灾工作要求 第2篇

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现在早已进入了汛期,防汛抗洪、地质灾害等灾情接种而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就抓好防灾减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以村支书、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切实承担起责任,亲自安排部署、做好排查、督促落实好。乡上各站所要根据《XX乡防灾减灾工作预案》各负其责。村上、站所上要执行值班制度,电话要保持24小时畅通。

二、必须深入排查隐患,认真制定措施

结合国土、水务、地震等部门所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制定应急措施,要有应急避险场所,一旦出现险情,确保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三、必须搞好宣传教育,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增强群众自我防灾、避灾意识。特别要深入农村、学校、矿山及建筑施工一线进行宣传,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能力。

四、必须严明工作纪律,确保信息畅通

国外如何防灾减灾 第3篇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国家强制性洪水保险体制的国家。早在1968年,国会就通过了《国家洪水保险法》,并于次年制定了《国家洪水保险计划》。1973年,美国国会又通过《洪水灾害防御法》,对《国家洪水保险法》进行修改,并把洪水保险计划由自愿性改为强制性。1979年起,该计划归属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统一管理。

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还组织绘制了洪水保险图,规定在行洪区内不准建任何建筑,在非行洪区内可以修建建筑物,但修建前必须购买洪水保险。

美国把全国划分为13个流域,每个流域均建立了洪水预警系统,每天进行洪水预报,最长的洪水预报是3个月。短期预报由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向社会发布,中长期预报一般不向社会发布,仅限于联邦政府内部公布。在全美2万多个洪水多发区域中,3000个在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预报范围内,1000个由当地洪水预警系统预报,其余由县一级系统预报。

此外,美国还利用先进技术,对洪水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及时预测,发布警示信息,逐步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为核心的3S洪水预警系统。

近几十年来,美国政府还致力于采取以雨水直接回收为重点的工程措施。如在美国加州富雷斯诺市兴建了渗漏区地下回灌系统,在芝加哥兴建了地下隧道蓄水系统等。美国还在其他许多城市建造了由屋顶蓄水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等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收集的雨水可直接或经适当处理后用于冲厕所、洗车、浇绿地、消防和回灌地下等。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宾夕法尼亚州还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规定新开发区实行强制性的就地滞洪蓄水。

英国应对具体灾害的一个主要原则是,灾害发生后一般由所在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处理,以便最快捷地提供救援受困人员、阻止灾害扩大等所需的资源、人力和信息。

伦敦建立起了紧急规划长官负责的紧急规划机构,平时负责地区危机预警、制定工作计划、举行应急训练。

伦敦消防和应急策划局是这个城市应对火灾、地震等各种灾害最重要的力量。该局在每个社区设立24小时值班的消防站,能够随时提供多方位的救援措施。2003年起,该局每年发表一份《伦敦安全计划》,为未来一年的城市灾害处理制定细则。

该局还与负责医疗急救的国家健康服务体系签订协议,建立了两个机构之间的通信交换系统。该局对数万户家庭进行了防灾能力评估,并在82%的伦敦家庭中安装火灾报警系统。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大震发生半小时内,首相和各省厅主要负责人要在首相官邸组成危机管理中心。气象厅负责提供各种灾情预报。消防人员、警察和自卫队组成的救援队可应当地政府的要求,立即投入紧急救援活动。电力、煤气、自来水公司、通信、交通等部门都有各自的防灾机制,地震发生时既可各自为战,又能统一行动。

日本把预防和应对危机看得同等重要。去年5月,日本中央防灾会议出台了《东海地震对策大纲》。东海大地震震源位于骏河湾周边地区,从历史上看约100至150年发生一次,现在到了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气象工作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第4篇

1 气象工作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发挥作用面临的形势

1.1 农业气象灾害引发的损失日趋严重

近年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不断改革与创新, 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是, 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加重, 自然灾害发生得越来越频繁, 使得农业遭受巨大危害, 农民经济收入逐步降低, 对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这一背景下, 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保障人民人身财产安全,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由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2 气象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伴随国家、人民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和气象灾害引发损失日趋严重相互矛盾的逐步激化, 气象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气象工作受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热点关注、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心等是前所未有的[1]。这给气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挑战和机遇并存。

1.3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专业水平有待强化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涉及面广, 与农业密切关联, 由此对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鉴于此, 要想强化气象灾害预测预报精准性、构建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健全气象灾害应急防御体系, 降低气象灾害构成的威胁, 就要求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自身专业素质, 更好地投入到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

2 气象工作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发挥作用的策略

整个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在时代发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 大力进行改革创新, 引入先进科技、成功发展经验, 逐步强化气象工作发挥作用。如何进一步促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序开展, 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2.1 强化观测点建设

受近年来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转变, 农业为改善生产规划致使农业布局、需求不断转变的影响, 观测网络务必要进一步强化建设。鉴于此, 应当对观测点网络予以健全, 建立进一步高效、优质的监测网络, 确保对气象数据监测的快速、准确。此外, 针对当地气象部门而言, 应当及时采集对应管辖区域内的预警信息、各项要素等资料, 建立科学准确的数据库, 为农业减灾防灾提供数据帮助。

2.2 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系统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 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 农业生产对减灾防灾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气象作用发挥提出了进一步严苛的要求。鉴于此, 相关部门应将强化农业气象天气预报时效性、准确性作为着手点, 结合特色农业、农业设施等实际情况, 强化对防寒、防洪等农业气象灾害的有效抵御。对于基层气象部门来说, 应当在上级气象部门的指引下, 实事求是, 坚持以实践为导向, 对农业气象管理工作进行划分, 进而保证工作准确高效地实施[2]。

2.3 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系统

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系统需要多部门联合建设, 各部门之间进行准确的分工协作, 且必须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指导原则。在建立实践过程中, 应当结合实际情况, 就农业气象灾害各种不同水平层次, 构建有效针对的应急计划, 依托科学适用的对策, 切实抵御农业气象灾害, 防止引发严重的损失。始终遵循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等基本原则, 健全一系列责任制度。同时, 强化预警接收设备建设, 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团队, 在各个乡镇对预警信息工作站开展设置, 并委派专门人员对其开展管理。此外, 要进一步促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序进行, 强化不同部门相互间的交流, 全面凸显相关气象工作者的作用, 保证提供的气象信息准确, 传送顺畅, 保证在农业防灾减灾中起到指导作用[3]。

3 结语

气象工作在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要加强气象工作的建设, 优化相关资源, 加强气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鉴于此, 相关人员务必要钻研研究、总结经验, 全面分析农业防灾减灾中气象工作的作用, 面临的形势, 强化观测点建设, 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系统, 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系统, 积极促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有序开展[4]。

参考文献

[1]姜爱红, 王志龙, 谢辉, 等.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发展建议[J].农业与技术, 2013 (3) :142.

[2]宾雪, 宾雍伟, 周玉文.永州市区域气象站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 2015 (19) :162-163.

[3]李玲.农业防灾减灾中气象发挥的作用研究论述[J].中国农业信息, 2016 (8) :234-235.

防灾减灾工作方案 第5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切实履行政府应急管理职能,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其他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防范意识,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为范镇和谐安全稳定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2日—5月18日。

三、活动主题

关注民生,关爱生命。

四、活动目标

防灾减灾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

五、宣传内容

(一)宣传介绍各类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普及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的应急常识。

(二)宣传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重要内容。

(三)宣传介绍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方法、采用的各种应对措施等。

六、活动安排

(一)准备阶段(20XX年5月11日前)

1、方案制定。

2、资料准备。镇政府应急办负责准备镇级宣传资料、宣传提纲。并根据宣传周的活动安排制作宣传展板、编印宣传资料。

(二)实施阶段(20XX年5月12日—18日)

1、集中宣传日活动

(1)时间及地点。5月12日上午,在范镇集镇设点集中宣传。

(2)参加单位。镇政府办、镇政府应急办、镇司法所、镇派出所、镇林业站、镇财政所、镇文化站、邮政所、供电所、农技站、农机站、敬老院、中小学校等。

(3)宣传形式。采取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

(4)具体要求。宣传活动由镇政府法制办、镇政府应急办、镇司法局牵头,应急办负责标语制作,司法局负责宣传点的桌椅提供及摆放;各参与单位负责提供宣传展板、宣传资料,并派1名分管领导和1名以上工作人员到宣传点现场宣传。

3、自主宣传活动(20XX年5月12日—18日)

(1)部门组织宣传。宣传周期间,镇政府各部门要结合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有条件的单位要在各自办公场所悬挂宣传标语横幅一条。

防灾减灾中国去向何方 第6篇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汶川地震一年来,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根据各自职能,针对汶川地震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紧紧围绕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做了大量工作。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民政部在防灾减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和四川、甘肃、陕西省人民政府防灾减灾规划,民政部组织编写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防灾减灾设施和能力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为加强国家级灾害风险项目建设,民政部组织编制《全国重点区域综合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工程项目建议书》和需求分析报告,编制《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项目建议书》,推进项目立项工作。

我国成功发射环境减灾星座A、B星,建立了卫星运行管理与减灾应用系统。“环境减灾”A、B星具有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灾害监测能力,我国减灾救灾工作有了稳定的数据源。这对提升我国灾害遥感应急响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灾情管理系统建设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中央级灾害信息管理业务系统一、二期建设已经完成,具备了对新灾数据的日常自动化管理、对历史灾害信息的自动化查询统计以及灾害信息的快速制图等空间信息处理功能,目前三期正在试运行。民政灾害信息报灾系统正在升级建设中。

民政部所做的另一项工作是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根据各地组织推荐,依据《减灾示范社区标准》,评选出284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城乡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民政部还开展了一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组织编写了《震后生活常识》、《地震灾区生活指南》、《灾区转移安置管理手册》和《避灾自救挂图》等系列减灾宣传资料,发往地震省。围绕国际减灾日主题“让灾害远离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配合落实《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开展了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全面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基本技能。

此外,民政部还开展了国际减灾合作与交流,参加亚洲减灾大会,介绍我国减灾救灾工作。汶川地震发生后,民政部与财政部、亚洲开发银行合作开展针对地震灾区实施紧急采购项目,利用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先后获得12个国家24颗卫星的遥感影像数据1277幅。继续开展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减灾合作项目。

针对不足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看,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减灾综合性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我国尚缺乏综合性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律法规,省、地、县三级的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其次,我国的灾害监测体系还有待健全。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设方面,重视致灾因子,关注灾情,但对灾害风险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工作认识不够。再其次,我国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中,我国对工程防范减灾措施高度重视,但轻视非工程减灾措施。最后,我国社会公众减灾意识仍需提高。

针对以上介绍的存在问题,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认为我国今后尚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健全灾害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制定综合性的减灾法,明确政府、社会和受灾群众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政府的灾害管理行为,强化对灾害管理工作的监管,使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在减灾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要加快各级减灾体系建设,健全各级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减灾委的综合协调职能,全面提高我国的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方面,我国应在完善现有监测网站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密度,建设卫星遥感灾害监测系统,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推进监测预警基础设施的综合运用与集成开发,完善灾害预警预报决策支持系统;注重加强频发易发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充分利用各类传播方式,准确、及时发布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在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方面,我国将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重大减灾工程建设,切实提高多灾易灾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抗灾能力;做好农业和农村减灾工程建设、工业和城市减灾工程建设以及重点地区减灾工程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整体的减灾能力。

防灾减灾工作论文 第7篇

关键词:气象为农服务,防灾减灾,甘肃省合水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农业生产的对象、环境、条件和技术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 对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水县位于甘肃省东部, 境内地势山川相间, 东北高, 西南低, 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燥气候过渡区, 全年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气候宜人, 农业发达, 既是黄土高原中部的一道绿色风景线, 也是“陇东粮仓”的重要组成部分[1]。目前, 合水县形成了粮油、果品、瓜菜和草畜四大主导产业, 正在逐步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受地形、气候影响, 合水县干旱、霜冻、冰雹、寒潮、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发生频率极高, 危害严重, 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而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村民文化水平落后,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开展不到位。因此, 应加强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开展, 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时效性[2]。

1 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工作开展

合水县气象局历来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在庆阳市局党委、县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及业务科的大力支持指导下, 紧紧按照《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工作方案》, 立足本地农业实际, 切实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坚持以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和领导决策气象服务为重点, 认真做好天气气候、趋势预测及灾害性天气的连续跟踪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积极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服务, 加强为县域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提供专业气象服务, 及时主动为本县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提供准确、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强, 进一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 增强区域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 使预报预测更加准确、及时, 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近些年, 合水县气象局在市局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下, 针对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推进精细化气象服务, 通过建立县级综合业务平台, 开展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开发应用, 明显提高了短期天气预报水平, 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信息发布逐渐完善, 农业气象预报和分析评估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加强对本地农业生产现状、主导农作物和特色农作物分布状况调查了解, 根据农业生产需求确定特色作物生产大户、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 并将其作为开展气象科技服务的联系点, 加强与农技人员的互动交流, 开展试验示范服务工作。同时, 采取多种方式提供针对性气象服务产品, 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的及时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2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气象服务信息精细化程度仍需加强

大部分基层台站为农服务信息大多为公众服务产品, 服务信息精细化程度不高, 针对当地特色农 (牧) 业生产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产品较少, 服务信息的针对性不强。

2.2 气象服务信息时效性差

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 预警时间短, 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将气象信息传递给农民是关键。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往往是先报告政府领导, 而农民群众接收灾害性信息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很多年龄偏大农民不懂得收看手机短信和拨打声讯电话及时了解天气信息, 导致气象服务信息时效性较差。

2.3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深入力度不够

当前, 是气象部门将制定好的气象服务产品传递至农民手中, 农民属于被动式接受气象服务。由于农业气象科技人员实际深入农村调查分析较少, 对农民和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了解的不够深入, 不能真正急农民所急, 切实为农业服务。

2.4 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薄弱

合水县是一个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 靠天吃饭是基本县情, 农业基础条件较差,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偏低, 风调雨顺年景农业丰收, 遇到气象灾害多发年便减产欠收, 而且气象灾害种类多, 灾害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合水县气候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受其影响, 极端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强度增强, 气象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 而受经济条件影响, 农村经济文化落后, 农民知识层次普遍较低, 缺乏对气象常识和防灾减灾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防灾减灾能力较低。

3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发展思考

3.1 继续加强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

在现有区域观测站的基础上, 继续增加区域自动气象站, 建设和改进区域自动气象站网, 以更准确的观测区域气候, 分析当地气候变化特点, 提高天气预报精细化水平, 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日益增多的气象服务需求, 达到合理利用地方气候资源, 趋利避害, 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3.2 转变气象为农服务方式, 创新气象为农服务产品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 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更高、需求更加迫切, 应始终坚持以服务为中心, 不断改善服务形式, 更新服务手段, 丰富服务内容,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气象服务, 努力打造气象为农服务新模式, 真正做到气象信息零距离, 气象服务润民生。

3.3 推进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制订和完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 积极组织开展预案演练, 特别要加强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演练, 切实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加强暴雨、干旱、冰雹、雷电和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建设, 提高队伍素质, 改善技术装备, 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 确保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落实防范处置措施。

3.4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队伍素质

要做好气象为农服务, 尤其离不开专业人才。一方面要大力抓人才战略, 坚持对现有服务人员的培养与培训;另一方面, 计划引进一些学农气的大学毕业生, 逐渐壮大农业气象队伍规模;此外, 还要努力寻求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多学习、借鉴、引进上级、兄弟单位气象为设施农业服务方面的先进技术。

参考文献

[1]卢双玲.关于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8) .

防灾减灾夺丰收 第8篇

当前已进入防汛中后期, 但天气仍有许多不确定性, 农业生产特别是秋粮生产还要过洪涝、干旱、台风、“寒露风”、早霜等多个关口, 抗灾夺丰收的任务依然艰巨。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 不大意、不麻痹, 把形势估计得更严峻一些, 把准备做得更充分一些, 把工作抓得更紧一些。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全体会议部署要求, 狠抓工作落实。农业部要求当前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加强应急管理, 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特别是针对秋粮生产可能面临的灾害, 做到技术方案早出台、救灾物资早落实、防御措施早到位。二是加强秋粮信息调度, 要特别关注跟踪水稻、玉米等主要品种, 特别关注东北等主要产区的作物长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及时研判、及时反映、及时采取措施。三是加强指导服务, 一旦发生严重灾情, 要及时派出工作督导组和技术指导组, 深入灾区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帮助农民搞好灾后田间管理, 及时改种补种, 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四是加大支持力度, 积极争取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支持灾区恢复生产。要做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工作, 切实保障恢复生产救灾物资需求。五是搞好宣传引导, 采取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农业抗灾救灾的重大行动、重大措施和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 积极动员社会力量, 切实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工作合力。

在做好防灾减灾的同时, 各级农业部门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 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努力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部副部长、部安委会主任危朝安指出, 今年以来, 各级农业部门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平安农机”、“平安渔业”、“平安单位”创建活动, 全国农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安全观念要警钟长鸣, 安全生产要常抓不懈。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各项要求部署, 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高度, 不断增强做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切实加强领导,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在各项生产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重点抓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职责清楚、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做到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切实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农业安全生产行业指导工作职责, 农机、渔业、农垦、畜牧兽医等部门都要针对本行业、本系统工作特点, 加强风险隐患排查, 加强薄弱环节工作, 对可能由强降水、洪水、台风、泥石流、高温等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明确防范重点, 制定有效防范应对方案和措施。

三、做好部系统安全保卫工作。以防火安全为重点, 组织力量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行动, 突出抓好本单位的电、供气、供水、通信、交通等重要设备设施, 以及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危险品、微生物菌毒种等的检查, 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不留隐患。

略论儒学之防灾减灾理念 第9篇

关键词:儒学,防灾,减灾,理念

儒学之价值理念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早已融入中国文化的每一部分, 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品格及心理结构的形成。作为一套全面安排社会秩序的思想体系, 它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活力永恒, 深入挖掘其中某些积极因素, 加以重新诠释, 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儒学中的防灾减灾价值理念具有独特性、可持续性、普适性, 对当今乃至世界防灾减灾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一、“天人和谐”的价值理念

儒家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序运转的物体, 自然界的和谐是天人和谐的基础。《礼记·中庸》云:“赞天地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人类若能与万物融为一体, 就可以实现整个宇宙的和谐, 从而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想境界[1]。

儒家对于天人之间关系的探讨经历了一个长期流变的过程,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夫礼,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天地之经, 而民实则之。”“礼”作为自然之准则, 将“天经”与“民行”二者统一了起来。孟子认为天道与人性相联, 他说:“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 则知天也。”[2]天赋人性, 知性便知天, 天人是相通的。

汉代儒家继承了先秦思想, 随着宋明理学的继续发展, 思想家们进一步解析天人关系, 朱熹提出了“存天理, 去人欲”, 解构了前人对天人关系的理解, 重新对人进行了规划。人即天, 但与天相比, 人能动, 能言语视听, 人就是天地之心, 是天地中最灵之物, “天能覆而不能载, 地能载而不能覆, 怎地大事, 圣人犹能裁成辅相之, 况于其他”, 那么在人的生命系统中, 秩序又如何安排呢, 圣人最高, 主宰一切, 管理天地, 人与人之间应是人希贤、贤希圣[3]。

明清思想家们承袭上述观点的同时, 侧重将人与自然之关系再次加以区分, 清人王夫之提出“相天”之说, “语相天值大业, 则必举而归之于圣人。……人弗敢以圣自尸, 抑岂同禽、鱼之化哉?……故天之所死, 犹将生之;天之所愚, 犹将哲之;天之所无, 犹将有之;天之乱, 犹将治之”[4]。重点强调了人在自然中的作用。

二、“贵人重生”的价值理念

儒家十分强调人在宇宙间的崇高地位, 认为人是万物之灵, 是天地之心, 人的地位与天地相齐, 《孝经》云:“天地之性, 人为贵。”“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可毁也。”[5]重视孝道, 但又敦诫孝子不要因哀痛过度而伤害自己的身体, “三日而食, 教民无以死伤生, 毁不灭性, 此圣人之政也”[6]。《论语》中记载了一则故事:“厩焚, 子退朝, 曰:‘伤人乎?’不问马。”只问伤人了没有, 不问马, 表明了孔子珍视生命的态度[7]。孔子重视生命, 关于生死问题多有讨论, 《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 焉知死?”[8]生重于死, 简单几句话揭示了人性的本然意义。比较而言, 孟子对于生命的解读较孔子更进一步, “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 亦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更加难能可贵的是, 孟子除了认识到生命本体的实在意义外, 还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了“仁民而爱物”的观点:“数罟不入湾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9]渔猎砍伐等要有度, 孟子将仁爱思想进一步扩大了。荀子认为人是天下最可宝贵的生命, “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 亦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10]。

董仲舒对先秦思想家的观点进行了整理与继承, 他一方面看到并肯定人是自然界发展的必然物, 在其所著《春秋繁露》中承认:“天地人, 万物之本也, 天生之, 地养之, 人成之”;另一方面又充分强调人社会性的一面, “人受命于天, 固超然异于群生, 入有父子兄弟之亲, 出有君臣上下之谊, 会聚相遇, 则有誉老长幼之施, 聚然有文以相接, 欢然有恩以相爱, 此人之所以贵也”[11]。董认为, 人毕竟是万物之灵, 人与动物有别, 需要对人进行培养教育, “重礼节, 然后安处善, 安处善, 然后乐循理”, 从而达到完美无憾的生命境界[12]。

三、“爱民济众”的价值理念

民本思想源于先秦诸家, 儒家讲仁政, “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孔子认为作为施政者理应“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如何做到这点, 孔子认为, “仁者爱人”应从“孝悌”、“忠恕”开始, 实现道德践履。对于仁政思想孟子阐述得最多, 也最为明确, 他提出:“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14]“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强调民众才是国家的根本, 告诫君主要忧民之忧, 乐民之乐, 才能得天命而王天下[15]。此外, 孟子还提出了“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 疾病相扶持, 则百姓亲睦”的社会互助观, 认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骨肉之间需要赡养扶助, 没有血亲关系的人也要相助相睦, 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

西汉董仲舒发展了民本思想, 在其著述《春秋繁露》中讲:“天之生民非为王也, 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 天与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 天夺之。”[16]董明确主张:“王者, 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 贼气并见。五帝三王之治天下, 不敢有君民之心。什一而税, 教以爱, 使以忠, 敬长老, 亲亲而尊尊, 不夺民时, 使民不过, 岁三日民家给人足, 无怨望忿怒之患, 强弱之难, 无谗贼妒疾之人, 民修德而美好。被发衔哺而游, 不慕富贵, 耻恶不犯, 父不哭子, 兄不哭弟, 毒虫不螫, 猛兽不搏, 抵虫不触。”[17]董将天搬出来为自己的重民思想服务, 可见其坚决。对人本思想的阐述, 后汉思想家仲长统讲得最为鲜明。他说:“所贵乎用天之道者, 则指星辰以授民事, 顺四时而兴功业, 其大略也, 吉凶之祥, 又何取焉?……所取于天道者, 谓四时之宜也;所壹于人事者, 谓治乱之实也。……从此言之, 人事为本, 天道为末, 不其然与?”[18]这里所提出“人事为本”, 可以说是儒家“人本”思想最明确的表述。

宋明时代的爱民思想更加丰富, 张载把体恤老幼看做每个人天经地义的责任和义务。程颢也认为君王是否爱民、恤民直接关系到社会民风民俗及社会的安定, “养民之道, 在爱民力。民力足以生养遂, 生养遂则教化行而风俗美, 故其为政以民力为重也”[19]。朱熹将“恤民”作为君主修身的主要内容, 认为“人君为政在于得人”、“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 而恤民之本, 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20]。

四、重“和”轻“争”的价值理念

如果说儒家的“天人合一”营建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秩序, 那么孝悌思想则构筑起家庭及社会秩序和谐的基础。孔子的学生有若曰:“礼之用, 和为贵。”[21]孔孟均认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强调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均应遵守一定是五伦秩序, 社会处于秩序的规范中, 才能和谐运转[22]。儒家反对战争与杀戮, 孔子的仁学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生命价值, 对于战争孔子主张以文明的力量与文明的手段使远近悦服。“言忠倍, 行笃敬, 虽蛮貊之邦行矣。”[23]主张“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24], “勇而无礼则乱”[25], “善人为邦百年, 亦可以胜残去杀矣”[26]。孔子反暴力表现在很多方面, 他在对《武》乐表演做评价的时候讲:“尽美矣, 未尽善也。”[27]儒家看来, 社会的主体是人, 冲突得以化解的关键在于冲突双方, 社会秩序的和谐归根到底要落实于人, 如若社会中每个个体自身道德修养至善, 能够自觉遵守各种道德要求, 就能最终避免冲突的产生。在倡导和平、反对战争这点上, 孟子与孔子是一致的。孟子痛恨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所进行的不义之战, 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28]。由性善推行仁政, 较之以战论战者确有其高明之处。荀子对人与人之间不顾廉耻、互相争斗深恶痛绝, 他怒斥说:“争饮食, 无廉耻, 不知是非”、“为事利, 争货财, 无辞让”、“轻死而暴”等行为“属之鸟鼠禽兽”、“愚莫大焉”、“害莫大焉”、“辱莫大焉”、“危莫大焉”;“人之有斗, 何哉?我甚丑之”[29]。反战思想之后得以进一步发展, 汉代董仲舒赞同孟子的“王道观”, 认为称霸天下要像商汤和周文王一样, 依靠施行仁义而不是武力征伐。董认为武力虽然可以称霸于诸侯, 但不能使人心服, 只不过是力量敌不过暂时服从罢了, 一旦力量强大就会反叛。此外, 董仲舒还认识到战争是百姓最大的灾祸:“害民之小者恶之小也, 害民之大者恶之大也;今战伐之于民, 其为害几何!”[30]虽然反对争霸战争, 但儒学也不赞成将所有战争取消。如有人问程子:“用兵, 掩其不备, 出其不意之事, 使王者之师, 当如此否?”程子答曰:“固是。用兵须要胜, 不成要败?既要胜, 须求所以胜之之道。”[31]明代王阳明在战功上的成就尤为显著, 可见儒家只反对侵略战争和危害民生的争夺战争, 却坚决支持推翻暴政、抵抗侵略和维护统一的正义战争。

谈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 第10篇

关键词:气象,科普,泥石流,防灾减灾,宣传

1 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现状

目前, 公众获取常规气象信息的渠道已经非常丰富了, 从报纸、广播、电视到网络、手机, 我们都可以非常方便的得到所需要的天气情况、气象信息。而对于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却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最近, 我们深入到平山县的农村, 发现大家获取气象知识的渠道极为匮乏, 在我们走访的这个村子, “大喇叭”并未覆盖这里, 村广播也并不是可以清晰的传到每一户, 电视只能收到有限的几个频道, 网络更是无从谈起, 也几乎看不到任何形式的气象科普宣传。该村曾在1996年发生过泥石流灾害, 村民们对灾害性天气的破坏力深有感触, 认为灾害性天气到来前的预警和防御措施很有必要, 渴望得到相关的预警信息和预防办法, 并且一致认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非常重要。

与广大的农村相比较, 城镇在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中已经有所表现, 有些省已经利用气象科普馆进行气象科普宣传,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利用电视、手机、广播等媒体宣传气象科普知识也已经成为共识;气象日宣传活动以及各种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 也成为科普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所有这些宣传工作共同的弊端, 是宣传形式单一, 尚未形成体系, 没有连续性, 风格变幻不定, 就事论事的成分比较多, 覆盖面和到达率没有形成规模, 例如遭遇某种灾害性天气甚至极易引发气象地质灾害时, 会进行相关介绍及防范建议。但并没有使科普宣传工作成为一个系列的活动。这样就使公众的认知过程缺乏连贯性, 科普宣传也显得有些支离破碎, 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2 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目的和意义

2.1 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河北灾害性天气多, 种类全, 仅2 0 0 9年一年, 河北就遭受了干旱、冰雹、大风、低温冻害、高温、雷电、局地暴雨、连阴雨、大雾、暴雪等诸多的气象灾害, 损失达144.16亿元。造成53人死亡, 156人受伤, 其中仅在雷电灾害中死亡人数就达到了24人。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 将大大促进公众对气象灾害的了解, 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2 帮助公众了解所在地的地形特征及气候特征。

河北幅员辽阔, 地形复杂, 基本囊括所有地势地貌, 从高山到河谷, 从丘陵到平原, 从沿海到内陆, 各有不同。而不同的地理特征也造就了气候特征的多样性。复杂的气候特征进一步加强了进行科普宣传的必要性。针对公众对于一般天气气候一知半解, 对于特殊天气知之甚少的情况, 及时有效地开展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 有助于他们在获取更多常识之后, 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活在不同地势地貌条件下的人们, 要面对的气候特征不尽相同。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内容多样的气象科普知识宣传, 突出针对性, 也让气象防灾减灾更具功效性。

2.3 突出并深化以公众服务为导向的理念。

随着公众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 气象科普宣传已经从初期的信息发布逐渐转为涵盖广泛的气象知识的介绍。根据群众需要, 广泛开展除日常天气之外的气象知识的宣传介绍, 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工作内容, 也是服务于民的重要举措。

2.4 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的公众关注度。

通过户外大屏幕、网络、手机、电视、广播、农村大喇叭等多种渠道, 拓宽科普内涵, 打造河北气象科普宣传的第一品牌, 使气象科普知识、防灾减灾意识深入人心, 大力提高气象科普、防灾减灾的公众关注度。

2.5 树立完善的气象科普宣传品牌效应。

建立健全科普工作管理网络体系, 加强对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 建立气象科普宣传试点, 根据科普工作对象,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树立完善的气象科普宣传品牌效应。

3 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措施

3.1 给极易发生气象灾害的地方做评估报告。在上面提到的曾发生泥石流的这个村子, 有几户人家确实仍处于危险地带, 三面环山, 又处低洼, 尽管我们没有能力帮他们解决最实际的搬家问题, 但是我们可以从气象角度给这里做一个评估, 阐述危险性, 上报政府, 引起重视, 也算从我们的角度给了他们一点点帮助和希望。

3.2 为村民讲解灾害性天气的危害性, 普及自救防御知识。也可以在台上亲身示范演习, 告诉大家遇到什么样的灾害, 该怎样应对。比如泥石流来了该往什么方向跑, 遇到雷电的多种防雷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之后可以增加有奖问答环节, 奖品可以是有实用价值的印有科普知识的小奖品。

3.3 可以择期下乡搞一些小型演出, 比如把一些小知识拍成有故事性的短小品, 让大家乐于易于接受;还可以让受过灾的群众亲身讲述, 然后我们再告诉大家, 在某些情况下, 也许多了解些气象知识灾害就不会发生, 或者受灾的程度就可以降低。

3.4 发放灾害性天气防御手册, 设立科普宣传栏, 这种形式的关键是所选位置要具有传播的广泛性。不过这种形式传播效果未必好, 主要是宣传册很可能当废纸丢弃, 时间久了, 宣传栏恐怕也形同虚设。可以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印到一些有用的小东西上发放, 比如:小扇子、扑克牌、日历等。比起宣传册来可能不会随意丢弃, 而且方便携带。

3.5 安装大喇叭, 不定期广播气象科普知识, 特别是针对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的防御措施的广播, 可以让主持人将气象科普知识, 防灾减灾常识录成多段音频, 用磁带、光盘或mp3在村委会每日定时播放。

3.6 在村民的聚集日 (比如赶集的日子) 进行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科普宣传, 由我们的工作人员亲自给大家讲述气象知识。在平时没有什么业余文化生活的地方, 大家还是愿意凑这个热闹的, 只要听, 有意无意也会接收一些知识。这种形式的效果取决于讲解是否生动。

3.7 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 并在气象灾害发生前, 通过大喇叭或手机短信提前做出预警, 并给村民解释清楚灾害的严重等级, 危害程度, 指导村民如何进行防御或转移。

3.8 对业余文化生活匮乏的山区, 能够接收的电视频道非常有限, 每天能够正常收看常规的天气预报节目都成为一种奢望。我们可以定期组织气象节目主持人下乡, 走进普通百姓人家, 给不能看到天气预报节目的群众来段现场播报, 提高对气象的关注度。

3.9与当地电视台合作, 开发气象科普专题栏目, 播放气象科普专题, 邀请专家讲解天气成因、介绍气象灾害防御办法, 并采用有奖问答的形式激发公众参与度, 提高收视率和关注度, 使气象科普宣传真正达到行之有效。

3.1 0对试点手机用户群发“气象大讲堂”, 内容涵盖:“气象词典”、“生活气象”和“气象灾害应对办法”等方面的内容, 普及气象常识, 增加气象短信业务互动性。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将生涩的科普知识展现于广大手机用户。

3.1 1在车站、村口、商场、超市设立LE D电子显示屏, 结合近期天气、季节有针对性的播放气象科普知识, 当有重大天气过程时,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并给出相关的预警知识, 防范措施等。

3.1 2建立气象科普馆向公众开放, 采用视频、图像、文字结合的形式, 介绍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气象知识、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气象与防灾减灾、气象与环保、气象与农业等内容。

3.1 3与当地的学校合作, 设立气象科普日, 邀请气象专家举办气象科普讲座, 并就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开展由专家、老师、学生和家长组成的座谈会, 请专家现场答疑解惑。

3.1 4在当地报纸开辟气象词典小专栏, 每期介绍一到两个气象名词, 并设立互动小版块, 内容包括本期问题和上期问题答案, 并公布上期幸运读者, 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确保气象科普宣传的效果。

3.1 5开辟气象防灾减灾网站, 使公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最新的气象科普动态, 气候变化, 防灾常识等等, 同时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与气象相关的政策法规。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定期举办“气象知识小测验”、“科普宣传满意度调查”等活动。

4 小结

为使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普及更有效, 更有针对性, 可以选择一个气象灾害多发地作为试点, 深入开展各项工作, 并及时回访, 获取第一手回馈信息, 并针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调整方案, 以确保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普及效率最大化。试点运行成熟后可以向更大的范围推广, 进一步扩大气象科普宣传的覆盖面。

参考文献

防灾减灾科学营林的具体措施 第11篇

关键词:林木;灾害;病虫鼠害;防治;减灾措施;科学营林

营林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同时其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很多人共同来完成,保证营林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灾和减灾,只有这样,其才能更好的保证我国的营林工作质量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防灾减灾科学营林的具体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

1、林木雨雪冰冻灾害的分析与防治

天然林抗击的雨雪和冰冻灾害的能力相对较强,但是人工林抗击这些灾害的能力却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纯种的人工林受灾的程度更加的严重,在这一过程中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方面的损失。在以往的营林工作中,比较多的是杉木纯林,在初期,其种植过密,对树木不能及时的进行抚育处理,维护木在生长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冠幅并不是很百搭,这样也就使得树木的高度、径的长度和冠的比例处于明显的失衡状态,树梢木质化的水平并不是非常高。如果树冠上的积雪达到一定厚度的时候,树木之间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相互挤压,所以树梢就非常容易出现折断的现象。

调查发现针叶树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方面比较强,人工林受災的程度非常的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营林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适地的原则对树木的品种进行合理的筛选,在树种选择的过程中通常比较重视的是经济上的性能,但是实际上忽略了其自身对气象灾害的抗击能力,对树木自身所具备的形态特点也不是十分的重视,在营林的过程中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效益。

从调查当中我们可以充分的意识到混交林对雨雪冰冻灾害的抵抗能力非常强,但是人工林对并对灾害没有很好的抵御能力,在这一点上,针叶纯林体现的尤其的明显,森林在这一过程中经营的状况非常好,森林资源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抗击冰冻的灾害,但是如果是经营质量不好的森林,无论是天然林还是人工林,因为其密度太大,所以树木自身的生长态势并不是非常好,冠幅并不是非常大,木质化程度达不到要求,容易出现折梢的情况。

2、林木病虫鼠害的防治

2.1做好森林病虫鼠害调查

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对森林病虫鼠害进行仔细严格的调查,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去了解鼠害的具体结构和组成,同时还能及时的知道森林病虫害自身的变化情况,对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也为森林病虫害的预测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此外还要在工作中重视森林病虫鼠的数量、分布以及对林木损害情况的分析工作。

2.2营造混交林

在营林设计的过程中,树种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主要种植一些速生丰产林,针阔混交、灌灌混交和灌木混交要相互结合,同时还不能营造单一的纯种林,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对林分和树种自身的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保持合理的种植密度,施用一些次生林木防止地下鼠病害的蔓延,如果造林之前就出现了病害,一定要对这一部分的森林连根拔起,在鼠害比较严重的区域,可以种植一些灌木,在灌木种植结束之后,再种植一定数量的乔木,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少鼠害的不良影响。

2.3加植厌食树种

加植厌食树种是指在造林设计时要栽种一些害鼠不喜欢啃食的、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以减少害鼠对林木的啃食。例如,在西北地区可以加植沙棘、柠条等害鼠厌食的树种;在东北大林姬鼠、棕背鼠平、红背鼠平等占优势的地区要多营造落叶松,在东方田鼠和东北鼢鼠等占优势的地区要多营造樟子松。

2.4抓住科学、合理、有效防治措施

根据林木生长状况、危害程度及症状,正确鉴定森林病虫种类,掌握其生物特性及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规律,抓住最佳防治时机,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同时把森林病虫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5天敌防治法

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利用自然界中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线虫、蜘蛛、食虫鸟以及其它食虫动物等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此措施对维持生态平衡,对森林病虫害有长期抑制作用。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6生物及仿生物药剂防治森林病虫鼠

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大力提倡无公害防治。防治时选择生物药剂和仿生药剂进行森林病虫鼠的除治,是实现林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步骤。

3、林木的防灾减灾措施

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人类能够做的只是如何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一是加强科学预测提前预警做好防范措施,将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二是科学营造林,这是防灾减灾重要措施之一。受灾林地清理包括受灾林木清理和造林与更新方案。要遵循林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分类实施,不搞一刀切,注重林木清理与科学经营、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扎实推进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清理林地不能随意清除现有植被,要强调现有植被和目的树种的保护和利用,对断梢严重林分,针叶树仍有5~6盘枝条的或阔叶树潜伏芽萌发能力较强的树种,以及每亩有5O~60株正常树木的林分不宜全面伐除,应只清除折断和翻桩树木,以防止造成人为对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应及时补植与立地条件和环境相适应的树种,以利于形成异龄复层林早日发挥生态功能。对折断倒伏严重无培育前途的林分应及时全部伐除及时更新造林。

调查发现,片林受灾程度大于行道林及孤立木,密植片林大于疏植片林。可见合理的林分密度,既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需要,也是防灾的需要。林分初植密度过大,虽可提前郁闭,但树势弱,木质化程度低,冠、径、根系生长比例失调,抗灾能力差。进行合理的树种混交搭配,尽量避免营造纯林。混交林不仅能够提高防雨雪冰冻灾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防病虫害、防火功能。营造混交林要做到针阔、乔灌、落叶常绿的有机搭配。其次要强调栽植点的配置方式,提倡采用二三角形或梅花型方式,使林木形成较均匀树冠。本次灾害中,林缘、沟边等边际林木倒伏或腰折主因就是树木偏冠,雪压承载力不匀所致。大力提倡营造异龄复层林,提高林分稳定性。

4、结语

积极推行“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法,对现有林分,尤其是残次、低产低效天然林,要引入现代林业生态学理念,遵循森林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减少人为干预,发挥森林自身生态功能,采取补植、封育、定向培育、天然或人工促进天然萌芽更新等森林经营技术措施,引导和促进林地向异龄林,复层林、混交林方向发展,形成稳定的、复杂的、更高级的森林生物群落,降低森林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实现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林业可持续森林经营方向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保国.浅谈科学营林及防灾减灾的管理措施[J].民营科技.2013(11)

[2]田景维.浅谈科学营林及防灾减灾的管理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3(05)

孙中山防灾减灾思想略议 第12篇

一、减灾之法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计影响最大的当属水旱两灾, 《除蝗疏》中明人徐光启云:“凶饥之因有三:曰水, 曰旱, 曰蝗。”[1]孙中山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水旱两灾害颇为重视, 指出要解决人民的衣食住行, 首先须防止天灾的发生。在“民生主义”的讲稿中, 孙中山多次提到防止水旱之患, 他指出由于“农民只知恒守古法, 不思变通, 垦荒不力, 水利不修”, 加上无专责之农官加以管理, 故“虽患之而无如何, 欲修之而力不逮, 不得不付之於茫茫之定数而已”。加上平时采伐过多, 补给不够, 致使很多山岭成为童山, “一遇大雨, 山上没有森林来吸收雨水和阻止雨水, 山上的水便马上流到河里去, 河水便马上泛涨起来, 即成水灾”[2]9。水旱灾害不仅威胁到财产安全, 还会伤及人的生命, 所以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其发生, 用什么办法解决呢?孙认真思考后提出两种方法:一曰半治标方法, 二曰全治标方法。半治标方法即建堤防水, 但孙接着说这种方法虽然最为直接, 见效快, 但只能管一时之需, 要想更为彻底地防水患, 第二步要做的是浚深并清理河道, 除去阻塞之沙泥, 二者兼顾, 效果更佳。但要彻底根绝水旱之灾, 上述两步仍远远不够, 孙经过研究后得出防止水灾与旱灾的根本方法, 均是要造森林, 孙说:“ (旱灾) 治本的方法也是种植森林。有了森林, 天气中的水量便可以调和, 便可以常常下雨, 旱灾便可以减少。”[3]408以上说明孙中山对森林吸收和阻止雨水、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坚信如果能做到标本兼治, 水旱灾害会得到有效的遏制, 达到预防灾荒的目的。

二、防灾之法

孙中山在探索民生问题解决途径的过程中, 引发了对农业相关问题的思考, 孙的一生极为重视农业发展, 毕生都在探索农业发展的道路, 在其农业思想中, 他特别强调了兴农学防饥馑的问题, 认为水旱灾害解除, 水利设施建好, 荒地亦得到新的开辟后, 还不能说“生民养民之事备也”, 接下来新问题会接连出现, “盖人民则日有加多, 而土地不能以日广也。倘不日求尽益, 日出新法, 则荒土既垦之后, 人民之溢于地者, 不将又有饥馑之患乎?”怎样解决饥馑呢?根本的办法是急兴农学[4]11。与近代许多思想家一样, 孙中山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孙的农业科技思想包含了两方面内容:其一将生物科学知识应用到生产中, 其二推广农业机械化。孙中山将生物科学知识总结为这样几个方面:农家之地学、化学、农家之植物学、动物学、农家之格物学、农家之医学。孙讲:农学既明, “则能使同等之田产数倍之物, 是无异将一亩之田变为数目之用, 即无异将一国之地广为数国之大也。如此, 则民难增数倍, 可无饥馑之忧矣, 此农政学堂所宜亟设也。”[4]按孙中山的设想,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出路, 在于农业机械化和科学化。他认为利用农业机械来提高农业产量很重要, 大机器不仅是世界文明的标志, 也是改变中国人民生活状况的重要技术手段。孙分析了当时国情, 认为在农业生产领域,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人工耕田, 如继续依靠中国传统的牛马之劳, 根本无法彻底解决人们的生计问题, 更别提发展了, 既然如此, 不如效法欧美一些先进国家的做法, 将大机器引入农业生产领域, 用机器生产, 不仅可以开垦出更多的荒地, 多倍产粮, 使人们免受饥荒之灾, 还可以利用机器将低地之水抽到高地, 灌溉荒地, 这样旱灾也可以相应得到根治。

值得一提的是, 在农业如何增产问题上, 孙中山还注意到了病虫害, 他说:“农业上有两种物害, 一是植物的害, 一是动物的害。像稻田本来要种谷, 但是当种谷的时候, 常常生许多秕和野草, 那些草和秕比禾生长得快。一面阻止禾的生长, 一面吸收田中的肥料, 于禾稻是很有害的。”[5]815要想从根本能上解决这些事情, 孙中山建议国家每年需投入大量资金, 设专家来进行消除害虫的研究, 而后将消灭病虫害的科学方法推广至民间, 这样全国农业的灾害才可以减少, 生产才可以增加。孙中山颇具远见地提出国家研究病虫害虽然会有前期投入的压力, 但是农害减少带来的增收效益远大于研究投入。

三、救灾之法

庚子事变之后, 朝廷上下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铁路对于经济发展与民族振兴的重要性, 铁路高效、快捷调运物资进行赈灾, 大大提高了赈灾活动的效率。1891年, 孙中山在他撰写的《农功》一文中就提出了亟宜造铁路以屯田戍边的主张, 接下来的1894年, 在《上李鸿章书》中直言不讳地说“地球各邦今视铁路为命脉矣”[6]597, 孙中山认为中国人久受灾荒之苦, 固然与人口过多、天灾和政府腐败等原因有关, 而“不适当的交通方法, 再加上铁路、公路稀少, 不完善的、阻滞的水道”也是导致政府在赈灾过程中动作迟缓, 贻误时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举例说:“数十年来, 泰西各国, 虽山僻之区, 亦行铁轨, 故其货物能转输利便, 运接灵速, 遇一方困乏, 四境济之, 虽有荒旱之灾, 而无饥馑之患, 故凡铁路之帮, 则全国四通八达, 流行无滞, 无铁路之国, 动辄掣肘, 比之瘫痪不仁。”[6]596由此, 孙数次强调铁路强大的运输能力在赈灾活动中的重要性。1912年在接受《大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俟各路告成, 则货物流通, 苦乐可均, 而饥馑之灾亦可免矣。”[7]385关于救灾、赈灾, 孙中山除了关注到公路、铁路具有运输之功能外, 还注意到铁路的移民救荒之效, 孙中山认为自清中期以后, 中原地区人口激增, 已呈饱和状态, 在土地有限, 且自然灾害频繁的情况下, 想摆脱灾荒的威胁, 移民到地广人稀的关外无疑成为中原人民应付灾荒的自然选择。孙中山特别提出, 优先发展僻远地区铁路, 不仅对国家有利, 还可带动内地铁路建设。辛亥革命后, 自认为民主革命任务已完成的孙中山在1912年辞去总统一职, 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国内实业建设中, 他在所撰写的《实业计划》中对全国铁路建设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和筹划, 决心在10年内修筑铁路20万里, 但终因理想和现实差距过大, 考虑不成熟而搁浅。

孙中山的防灾减灾思想产生于20世纪前后中国面临全面危机的时代, 19世纪70年代, 受西风东渐影响, 中国人开始接触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学说, 并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早在甲午战前,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新兴社会力量的增长, 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以及纷至沓来的西方文化的影响, 促使中国先进知识界开始了新的觉醒。青年时代的孙中山颇有理想抱负, 怀抱救国之志的他在1894年专程到北方去拜见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鸿章, 以上书的形式提出了中国应学习西方、振兴实业的改革主张, 但因书信内容并无多大新意, 加之当时甲午海战一触即发, 此信未受到重视。上书虽无结果, 但却得到了去欧洲考察农业的机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 孙中山的思想体系逐渐形成和完善, 1905年11月, 在《民报》发刊词中, 他首次将自己的主张概括为“三民主义”, 并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不断加以完善。在孙的思想理论体系中, 防灾减灾思想虽然较为零散, 也不成系统, 但他所阐述到的某些内容甚为精辟, 至今仍有许多借鉴和启示意义。

孙中山长期生活在海外, 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都潜移默化地对其产生过深深的影响, 在对中西方防灾减灾措施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后,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措施, 如其治理水灾、旱灾的方法闪现出中国传统救灾理念的光辉, 而强调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 经营铁路、开发森林、种植森林等措施又折射出西方国家先进的救灾防灾理念。思想运用于实践才能起到应有之效, 孙中山是自己思想较早的践行者, 1920年至1921年间, 贵州曾连续发生过旱、蝗、水灾, 全省有半数地区遭灾, 孙中山得知这一消息后, 随即下令由政府拨款两万元, 以救济灾民。1912年, 华洋义赈会为了救济安徽灾民, 曾向外国银行借款, 外国银行提出要以民国财政作为担保, 孙中山立刻咨请参议院予以办理。更加可贵的是孙中山强调种植森林、开发森林, 保护生态环境, 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科学理念和将近代将铁路纳入到赈灾事业中, 充分体现出时代的进步与救灾理念的突破, 可以看出国人的现代化意识不断增强。但是, 中国当时还是一个四分五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一个不独立的政权想运用整个国家的力量实现救灾、防灾减灾, 难度仍然很大。拿铁路来说, 其在救灾实践中发挥功效的前提条件是“实业”得到大力发展, 但我们看到的是, 甲午战后虽然民族实业经历过“短暂的春天”, 但相对于外国资本而言, 民族资本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所占比例是十分微弱的。“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的尴尬, 终因抵挡不住外国经济侵略风潮的冲击而踯躅难行。再加上受条件限制, 在作铁路计划之前没能组织实地勘测和进行可行性论证, 不科学的主观性因素的掺入使得宏伟计划不得不搁置起来。

参考文献

[1]徐光启.农政全书卷44[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2]上李鸿章书.靳晋、曾晓光编著.台湾农业发展及其科学技术[M].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2.

[3]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4]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 1981.

[5]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上一篇: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下一篇:全球广告投放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