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生态学范文

2024-07-26

语言生态学范文(精选12篇)

语言生态学 第1篇

The word ecology is originally derived from from the Greek word for household and has now become a household word.The ecology of language,proposed by American linguist,Einar Haugen,refers to"the study of interractions between any given language and its environment"(Haugen,1972:325).In Language and Environment published in 1912,Edward Sapir distinguishes two kind of environments:the physical one and the social one.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re comprised the geographic characters such as the topography of the country(whether coast,valley,plain,plateau,or mountain),climate and amount of rainfall,and what may be called the eonomic basis of human life,under which term are comprised the fauna,flaura,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the region.The social environment refers to the various forces of society that mold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each individual,the more important of which are religion,ethical standards,form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art(Sapir,2001:14).In his definition of language ecology,Haugen excludes the physical setting and regards the environment of language as the society that uses a language as one of its codes rather than the physical world.

The ecology of language,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ecolinguistics(though with slight shade of difference in terms of emphasis and research areas),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s of not only linguists,but anthropologists and sociologists as well.As an old saying goes,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The diversity of world languages is now facing great challenge.The voices of minority people are fading away in a tide of indifference.According to an estimation made by UNESCO,if nothing is done,half of more than 6000 languages spoken today will disappear or die out by the end of this century.Fortunately,some linguists are rushing to record endangered languages and some native communities are also struggling to revive their mother tongues.With the disappearance of unwritten and undocumented languages,humanity would lose not only a cultural wealth but also important ancestra knowledge innate,in particular,in indigenous languages.

As I have mentioned,Huagen is the first man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the ecology of language.As an American born in a Norwegian family,Haugen's bilingual boyhood gave him an early sensitivity to language problems.He is particularly devoted to the study and promotion of Scandinavian languages.In his study,he penetrates into the issue of language and immigration,problems of bilingualism,and the practice of language planning.Inspired by his works and ideas,many scholars have studied language situations in various countries.This paper will study the status quo of American Indian languages and discuss some problems facing indigenous people.The writer will assess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terms of linguistic work being done or to be done.All indigenous langauges of America can be considered at some point of endangerment.

2 American Indian Languages:History,Status Quo and Prospects

As an ethnohistorian James Axtell has examined,"withou the Indians,America would not be America as we know it"(Calloway 2000:4).Ever since the settlement of European colonizers American Natives'life has experienced great changes.Native ways of thinking have always been essent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life for European settlers.From the beginning,Europeans found it necessary to borrow Native words to identify unfamiliar entities such as topography,animals,plants,foods and so on.However,as we have witnessed,the new settlers have always made efforts to keep Native people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invisible.After long years'contact,many Native languages are becoming vanishing voices.The spread of English has elbowed out lots of minority languages and left others endangered or threatened.The prospects for these Native languages are still uncertain.

2.1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Indians and Their Languages

Where did American Indians originally come from still remains a mystery.The most plausible version is that probably25000 years ago,they trekked in small bands from Siberia to Alaska in search of big mammals and foods by crossing the Bering Strait.By the fifteenth century their descendants had spread southward to populate both continents.

Far from being barbarians of primitive tribes,as has always been described by white settlers,they enjoyed great harmony with nature and actually,far before their first contact with Europeans,Native Indians have already created great civilizations,among which the most well-known are the Aztecs,Incas and the Mayas.According to Peter's study,before Christopher Columbus's arrival,Native American peoples had developed some three hundred distinct cultures and spoke over two hundred different languages.Ironically,it was when European people came to settle that these civilizations began to decline.Like human societies everywhere,these Indian cultures had not been standing still.By1492 North America had already seen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array of Native American civilizations.Some of these cultures had disappeared entirely by the end of the end of the fifteenth century.(Peter 1991:4-8).

Several indigenous languages had also developed their own writing systems.After the contact with European people,several indigenous creole languages also developed from European languages.European settlers had always actively suppressed indigenous American languages.As a result,American Indian languages suffered great cultural suppression and loss of speakers.In order to better integrate non-white people,the newly-built government always made efforts to promote English and put indigenous languages to periphery.Today,according to UNESCO,most of indigenous languages in North America are critically endangered and many of them are already extinct.In the United States,the Navajo language is the most frequently spoken native language with more than 200000 speakers in the Southeast.Fortunately,now governments,universities and indigenous peoples are continuing to aim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of the indigenous American languages.

2.2 Conflicts between the White and the Native People

Having evolved in complete isolation from each other,European and Indian cultures exhibited a wide difference in habits and customs.Since the indians did not worship the Christian God and indeed worshipped a large number of other gods,the Europeans dismissed them as contemptible heathens.Some people even insisted that the Indians were servants of Satan.However,for indians who depended on hunting and fishing had little use for personal property that was not easily portable.They saw no reason to amass possessions,as individuals or as tribes.They were puzzled as well that European men worked so hard in the fields.The Europeans's ceaseless drudgery and relentless pursui of material goods struck the Indians as perverse.For white people,most of whom were Christians,they thought that"the success of one's work or the property in his calling was the sign of being God's elect"(Zhu Yongtao,Wang lili 2005:38).The lack of concern for material things led Europeans to conclude that the native people of America were lazy and childlike.That the Indians allowed their environment to remain pristine is a myth.But Europeans left a deep imprint on the land.Their iron-tipped ploughs dug into the earth and made more of it accessible to cultivation and their iron axes and saws enabled them to clear vast forests with relative ease.Indians resented the intensity of English cultivation.

Divided by cultural differences,the white people and the indigenous people found it hard to live in harmony.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the white people has occupied their land dominated the new government and deprived them of many rights.After the white built the new government,they made policies to confine Indian people to reservations where they wore subjected to policies of acculturation by coercion and where their lives were controlled by government laws.Indian people experience poverty,powerlessness,dependency,and despair.In terms of language problems,gradually,the Indians find their languages vanishing and the younger generation will either choose not to learn or will be deprived of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their ancestral language.

Many scholars and politicians thought that language is a big obstacle to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between white people and Native people.In order to assimilate the"barbarous"Native people,the white government adopted a series of policies which switched between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English-only education.

3 The Protec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American Indian Langu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cology of Language

3.1 Linguistic imperialism vs.linguistic human rights

As I have mentioned,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white government speaking English and the Indian people speaking a variety of native languages foreshadows the inevitable decline and extinction of native languages.Language has long been equated with cultural clout—the"perfect instrument of empire"as Spain's Queen Isabellla was said to have been told by an advisor.Today,empires may be no longer in existence,active movements to use language for power enhancement have surged world wide.

Phillipson provides the definition for English linguistic imperialism,which means that"the dominance of English is asserted and maintained by the establishment and continous reconstruction of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inequalities between English and other languages"(Phillipson 1992:47).The structual and cultural inequalities ensure the continued allocation of more materia resources to English than to other languages and benefit those who are proficient in English.

The hegemony of English in the melting pot,the United States,is actually well manipulated by the government.Actually,you may find that there are few articles involving the issue of language policies in American law or Constitution.This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special distribution of powers between the federate government and the state governments.Both levels of governments can make their own laws and policies.If the policies or laws made by state government has violated the Constitution,as long as nobody present the case to the Supreme court,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s no right to intervene in the matter.Until now,more than 27 st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already legalized the offical status of English(Cai Yongliang 2007:294).To make English the official language is actually unconstitutional.As we all know,the founding fathers of America declared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country under the banner of"life,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And in the Constitution,all Americans are guaranteed freedom of religion,of speech and of the press.So that's why only Arizona's English officalization law has been judged unconstitutional by the Supreme court.But the law is still valid in other states.The officialization of English has devastating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igenous languages.

The primary goal of all declarations of human rights,whether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is to protect the individual against arbitrary or unjust treatment.In their collaboration work,Phillipson and Skutnabb-Kangas presented several core values innate in linguistic human rights:

·positive identification with a minority language by its users,and recognition of this by others,

·learning a minority language in formal education,not merely as a subject but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additive bilingual education,since learning the language of the state or the wider community is also essential,

·pubic services,including access to the legal system,in minority languages or,minimally,in a language one understands(Phillipson and Skutnabb-Kangas 1995:4).

In this perspective,American Indians seem to be the big victims of being deprived of their linguistic human rights.There is one example illustrated by Pfeiffer about the language problem facing Navajo people.Navajo children are taught in a foreign language:they are taught concepts which are foreign,they are taught values that are foreign,they are taught lifestyles which are foreign,and they are taught by human models which are foreign.The children grow up in these schools with a sense of:confusion regarding the values,attitudes,and behaviour taught at home;loss of self-identity and pride concerning their selfhood—their Navajoness;failure in classroom learning activities;loss of their own Navajo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loss of indepth knowledge of their own navajo culture(Pfeiffer 1975:133).

3.2 Language death

Using the ecology as a metaphor,we have compare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language to bi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inguistic diversity is expected.So do languages like living organisms die or go distinct?Actually,language do not literally die.Rather,they are frequently crowded out by bigger languages and abandoned by their users.

Then why languages die?American linguist Morris Swadesh points out that language itself does not play the decisive role in language decline or deterioration(Swadesh 1948:235).It is the external factors that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language death.Here external factors refer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languages

What we stand to lose when a language dies?In his recently published paper,professor Cai Yongliang has illuminated the hidden mechanisms of language death.His first answer is our human cultural heritage.Much,if not most,of what humankind knows about the natural world lies completely outside of science textbooks,libraries,and databases,existing only in unwritten languages in people's memories.This immense knowledge base remains largely unexplored and uncatalogued.Language death will also break the ecology of language,which will affect other languages.As we all know,biological species relies each other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The biological chain must be wel balanced.The same is true for language.In language contacts some scholars think that languages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for survival and domination.However,they fail to see that languages in contact also relies on each other to be better developed.For example,all languages do not in isolation from other languages They all have borrowed words.Even pidgin languages and creoles have been developed from languages contact.They all contribute to the diversity of world languages.The most devastating effect of language death may be that more languages tend to disappear following one after another(Cai Yongliang 2011).With languages becoming homogenous,can we expect an advanced society?

3.3 Language planning and language policy

Language planning is a relatively young field of academic study,dating roughly from the 1960s.Despite its recent emergence,language planning has already long been used by empires and countries as tools for the expansion of power.According to Weinstein,"language planning is a government authorized longterm,sustained,and conscious effort to alter a language's function in a society for the purpose of solving communication problems"(Weinstein 1980:56).

Wardhaugh has made distinction between status planning and corpus planning.Status planning changes the function of a language or a variety of a language and the rights of those who use it.For example,when speakers of a minority language are denied the use of that language in educating their children,their language has no status.Alternatively,when a government declares that henceforth two languages rather than one of these alone will be officially recognized in all functions,the newly recognized one has gained status.In contrast,corpus planning seeks to develop a variety of a language or a language,usually to standardize it,that is,to provide it with the means for serving every possible language function in society.Consequently,corpus planning may involve such matters as the development of an orthography,new sources of vocabulary,dictionaries,and a literature together with the deliberate cultivation of new uses so that the language may extend its use into such areas as government,education and trade(Wardhaugh 2000:347).

American Indian languages are among the most threatened globally.In order to balance the ecology of language,it is urgen to take some measures to reverse the current declining situation Some goverments have already worked out language policies in order to protect equal language rights of their citizens.For example,in Sri Lanka,the Official Languages Commission has called upon the public to bring to its notice any instances of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violating the National Languages Policy.In accordance with Chapter IV of the Constitution of Sri Lanka,any person or organisation can complain to the Official Languages Commission in case their language rights are violated by a public institution.So for the sound and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languages,language planning should be well grounded.

4 Conclusion

Language disappearance is an erosion or extinction of ideas of ways of knowing,and ways of talking about the world and human experience.American Indians are now facing being culturally assimilated and linguistically homogenized.Originally they have enjoyed great civilizations and a variety of languages.Now as a result of many policies,overtly or covertly,made by American government to suppress speech,many indigenous languages find themselves in jeopardy.The younger generation of Native people may feel a sense of shame and embarrassment about their culture and language.However,they never know that the momen they give up their language,they have already lost their identity.

语言生态与英语通用 第2篇

语言生态与英语通用

英语在语言生态的`自然选择进化中成长为当今世界的强势语言,并在全世界不断扩大传播范围,正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引起了人们对语言生态维持和英语通用的不同观点.然而,英语通用与语言生态完全可以在一个空间内和谐共存,人类的参与以及各国语言政策在保持促进语言通用和语言多样性持续之间的生态平衡中也能起重要作用.

作 者:姜瑾 JIANG Jin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6刊 名: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4(6)分类号:H310.9关键词:语言生态 英语通用 强势语言 语言持续性

浅论翻译与语言生态的关系 第3篇

关键词:翻译;生态;语言美学

一、翻译角色的新视角

如何定义翻译行为呢?普遍认为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手段,M.Cronin提出翻译在维持语言生态平衡方面大有可为之处。翻译动态模型,如Nida、R. Warren等学者都有所涉猎,Cronin理论独具慧心之处在于,其模型强调翻译活动各环节之间以及与其周遭环境之间的连接,“生态”表述突出了“语境”的动态变化以及系统内部整体感,无所不连接,动态、平衡是两大关键词,他将语种生态视角引入翻译理论研究。他认为分解者蚯蚓维持生态循环与稳定,这样的角色诠释了当下翻译活动在全球视野中的位置。他对自身语言文化在翻译活动中遇到问题的反思,值得我们借鉴。“一种语言(弱势语言)能吸收什么,是什么促使它繁荣,什么导致它衰退,又是什么让它失去共时和历时的表达资源”。(胡志国,2009 :20)语言是文化和思维的载体,然而在语言霸权影响下,一旦语言进入生存倒计时,易出现不可逆转的熵变倾向。放任这种变化,最终会是语言“绿色荒漠”这一矛盾体出现。世界文化生态依靠语言多样性这个支点支撑起来,这一多样性对抑制文化肌体的畸变有重要作用。

二、 翻译话语是感知的具体写照

同时,语言诗性依附于具体语言实体,即语言形式表面,却也高于“语言物质”存在。也就是说,语言诗性是人的诗性在精神界外延展的具象。“人类注定别无选择地只能生存和思维于语言当中, 无意识地让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本质。”(金健人,许心宏,2010:83)Sapir和Whorf提出了著名的“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结构的不同造就了感知世界方式的不同,也就是说语言的不同就决定了思维方式的不同。语言作为“载物之物”,决定其角色并不局限于传递信息的单一功能,读者在它本身寻找到文学或美学的归宿。“拿来”式地翻译实际上是与原语文本语义相背而驰,言语思维的模式差异无法让文本诗意自由地在两语言间自由观照,不达原意。“中国语言是形象语言,西方语言是声音语言。”(成中英,1991:191)西方语言是声音符号与物象的契约表现,不受文字表象干扰;中文语言能够显示事态整体复杂的联系关系,本身独有的画面感,使得自身的语言美感,在于辞藻的品读赏玩之中,最终融成了一个“意境”。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体味语言的美感并表达?如何绕过翻译体的“语言义肢”陷阱?如何完成翻译“分解者”的角色?我们可以通过实例体味Cronin理论在实践处的观照:

都德的文字不饰重彩,外省普通的田头乡下,在其“冲淡”笔调的演绎下,化身为具体个体心上的田园牧歌。如何利用语言自身的美感来渲染原文情景,传达同质的语言况味,对于译者翻译决策是一大考验:

“Par les soirées brumeuses, elles longent tristement les trottoirs, entassées dans leurs petites charrettes ambulantes, à la lueur sourde d’une lanterne en papier rouge Un cri monotone et grêle les escorte, perdu dans le roulement des voitures, le fracas des omnibus…”

“每当华灯初上,雾气迷蒙,橘子堆在小小的流动车上,凄凄惨惨布满了人行大道,依稀绰约在红纸灯笼暗淡光线的映照之下。小车辚辚,大车隆隆,在一片喧嚣市声中……”(柳鸣九译)

柳译版本中书卷气丰盈,文字洗练,没有滞涩之感,句子从容,透露出原文中市情的聪慧之态。我们看一下其他版本:“它们被一些红纸做成的灯笼的昏暗光线所笼罩”。现代汉语的被字结构,为人诟病,一个“被”字,在长句中变成阅读障碍。中文中有许多虚化“被”字梗阻的方式,如“给”、“见”……,西语中喜欢受动者做主语,强调客观、因果,反观中文,就更倾向于化解被动式的尴尬。“在小车轰响,大车纷杂的吵闹声里” 两相对照,柳版的“喧嚣市声”将车马声背景化,突出句子中的主语成分,并且使用拟声词,文字便多了画面感。,而“吵闹声”的版本却给人以声音的淹没感。

三、语言美学与文学翻译

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从来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过程。Fowler指出,文学“是对语言的一种创造性运用”和“对陈规旧习的抵抗”。(王东风,2001:44) 之所以“文学”名至实归,美学因素当然参与其中。Lefevere认为有双重因素制约着翻译文学,一是译者的意识形态, 二是当时目的语占支配地位的“诗学”。为人诟病的翻译体对翻译活动和语言生态提出双重挑战,为异质正名在学界也从未停止,如翻译学方面:Berman的“伦理”学说、Veunudi的 “抵抗”策略、后殖民主义理论等等;美学方面,Flower抛出“陌生化”概念,认为 “异”的特性使得感知的厚度与长度膨胀,感知变得复杂,成为审美的目的。B.Brecht的“离间”理论与这种策略是相通的;接受者与作品间距离越远,对接受者的主动性要求越高,目的是将接受者参与作为创作要素纳入到作品的本体构建。

但是这种审美情趣却是有赏味期限的,并且期限之外的“变质”现象会持续影响语言机体。异质匆匆同化,仓促呆板的过程,造就扰乱“生态平衡”式的植入,这种“多元化尝试”也就背负着破坏性的诅咒。异质的引进只能滞留在通顺阶段,排异反应还是存在,因为异质并不能真正与语言的精神内质很好融合。无论对于译文,还是本土语境,语言共生的美学体验在翻译体带来的语言震荡中消解了。两种语言体系之间的先天差异注定这这场博弈不会平复,因为这不仅仅是语言的交锋,更是两个相对独立系统发生碰撞、磨合,再次找到平衡的机遇,也是挑战。纵观整个翻译活动的始末,自有一套机体系统在运作,我们称之为生态。通过了解它开放、动态、平衡、联系的性格,我们得以窥探中文视角下翻译决策的选择问题以及其后续的影响。

四、总结

Cronin的生态翻译观,虽然发展得并不深入,可以说为译界翻译方向与翻译策略的选择,编写了运作程序的参考范本。站在中立的位置,将整个翻译环境类比生态系统,认为翻译应当是动态变化的,它是完整的、联系的、开放的的体系,体系内各元素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就是解决问题的依据所在。可以说在他的启发之下,我国译论有了新视野的拓展,在生态翻译学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在“译者隐身”的理论基础上,让人们看到这只“看不见”的笔真正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胡志国.全球化语境中的翻译再思考——兼评克朗宁《翻译与全球化》[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5).

[2]金健人,许心宏. 基于文字的中西思维差异新解[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40).

[3]成中英.中国语言与中国传统思维方[A].《中国思维偏向》[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DQUDET, F. Lettres de mon moulin, 1869. http://www.coolmicro.org/livres.php.

语言生态学 第4篇

关键词:英译,旅游广告语,生态学

生态是当今最关注的词汇之一, 生态学和语言学互为交叉形成了语言生态学, 语言生态学可以解决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中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服务。因此从生态学视角下研究汉英旅游广告语对旅游广告语的设计和英译, 是符合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

一、生态学和生态语言学的发展

1972年美国Stanford的豪根教授把生态学的研究和语言学的研究相结合, 最早提出了语言生态学这个概念, 并认为语言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任何特定语言与其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学科。1993年麦凯在其专著《生态语言学:迈向语言科学的新范例》一书中正式提出语言生态学概念, 标志着这门学科的基本形成。在语言生态学的范畴内, 语言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和生物多样化的结果, 是一种生态现象;生态的多样化造成了人类种群的多样化, 这直接促成了文化的多样化, 因此语言生态系统的基本链条由语言—环境—交际构成。语言生态学具有学科前沿性, 它将语言研究的视野直接投向广阔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语言事实, 注重用新的语言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当前现实社会中的语言问题, 因此其对旅游广告语的英译也有影响和指导作用。

二、英语旅游广告语言特点

旅游宣传资料是旅游业中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作为一种特殊的广告,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英语是全球性的语言, 我国自从加入WTO, 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大, 国际交往也越来越多, 加之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 因此我国也成了很多国外旅客选择的旅游地点。如果某地想要大力发展旅游业, 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都相当重要, 因此旅游广告语的英译翻译质量很重要也越来越受关注, 所以把握好英语旅游广告语的语言在词法、句法和修辞方面的特点尤为重要。

首先英语旅游广告语的用词生动简洁, 与普通词汇相比, 更富有感染力和感情色彩。因此旅游广告语极为口语化。旅游广告的作用在于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兴趣, 争取潜在游客, 因此旅游广告语最突出的语言特点在于口语化、大众化。西班牙旅游局的旅游广告是这么说的Passion for life——激情人生, 不论是其英译还是中译, 都很口语化, 显得亲切自然, 易于理解和记忆。其次旅游广告语句子多简短有力, 表意明确, 用最精短的语言传递出最多的旅游信息, 易于记忆, 在日常生活中让人们不自觉的就记住旅游广告的内容, 抓住潜在游客的视线和听觉, 激发游客的兴趣。澳大利亚墨尔本旅游局的广告语City of Gold——黄金之都, 简洁易记又传递出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特色。然后是注重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增加其生动性和趣味性, 极大丰富广告语言的表达效果, 加强旅游产品在游客中的印象, 以达到宣传、推销的目的。

三、生态学视角下的旅游广告翻译策略

对于如何提高旅游广告语的汉英语言质量, 译者首先面临的就是选择适合的翻译标准, 使其旅游广告汉英语言与周围的环境协调统一。传统的翻译理强调译文与原文的等值, 显然传统的翻译标准已经与当今旅游广告英译发展的客观要求不太符合了。近年来生态学不断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 在语言学方面形成了语言生态学, 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下研究汉英旅游广告语言要求和特点是有必要的。

1.汉英旅游广告语要能吸引顾客, 抓住眼球。生态学认为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 国际旅游业之间竞争愈渐激烈, 全球可供选择的旅游地多得令人眼花缭乱, 如何在激烈的旅游业市场中生存下来, 从众多的选择中脱颖而出是所有旅游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因此世界各地的旅游管理部门都想方设法以生动的旅游广告语打动客户的心, 吸引潜在顾客到访, 增加自己的旅游收入, 增加旅游经济效益。如挪威旅游局的“A Pure Escape——纯真净界”突出了北欧优越的生态环境, 市场针对性强, 产品特色鲜明。因此从生态学视角下看汉英旅游广告语语言, 必须能吸引顾客, 抓住眼球。在用词方面注意使用口语化、大众化的词汇;在语句上面多使用简短有力, 表意明确的语言, 如马耳他旅游局的“More to Enjoy——更多享受”;注重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增加语言表述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如Up above there is a paradise, down below there are Suzhou and Hangzhou——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分别运用两组反义词极大地丰富广告语言的表达效果, 加强旅游产品在游客中的印象, 让旅客在纷繁杂乱的旅游宣传语中对你的宣传语印象深刻。Explore the Big Apple——观看大苹果, 美国纽约的这则广告语也是个很好的例子。用词准确、语言精炼、修辞手法独到的旅游广告语, 既能突出高品位的文化氛围, 又能准确地表达出自身的价值需求。

2.旅游广告语文本英译应尊重译语文化, 符合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特点, 为译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把旅游业作为一个由经营者、游客、旅游地等构成的生态系统, 如果要让这个生态系统和谐发展, 就必须正确处理生态系统中所有因素之间的关系, 确保其能正常运行, 旅游广告语的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顺利连接各个因素。

众所周知, 中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 为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旅游广告语都能很好的理解, 使旅游地点与游人之间有良好和有效的沟通。旅游广告语要充分考虑英汉两种旅游广告文本的语言和文体风格, 也就是说, 译文的语言是否符合目的地的语体规范直接影响到它能否被译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进而产生相应的诱导功能;另外, 旅游广告文本翻译应尊重译语文化, 采用符合译语读者思维习惯的语言形式和惯用表达方式, 避免过分强调忠实原文而忽略翻译目的和译语文化环境而导致翻译失败。以我国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为例, 在英译时可以翻译为Chinese Romeo and Juliet, 这样就能符合西方游客的文化认知环境, 通过相同或相似的事例来宣传, 能增强西方游客的理解和激发游客的兴趣。

3.汉英旅游广告语要与时俱进, 让汉英旅游广告语与当地现在发展状况相统一。如何及时地根据旅游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的转变而改变或者更新旅游广告语, 向旅游者更为有效地传达旅游产品和目的地信息, 对旅游经营者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因此旅游广告语应该随着当地文化氛围、市场形象定位以及旅游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及时改变, 否则就会成为被淘汰的对象,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败下阵来。因此与时俱进, 创造新地适应消费需求的广告语势在必行, 只有这样做才能解决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中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四、结语

旅游业的发展与繁荣,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广告的支持, 而且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旅游广告是向旅游者展示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旅游产品魅力的重要途径。在旅游广告语的翻译方面, 生态学和语言学相辅相成, 在生态学视角下的旅游广告语的英译, 需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能够兼顾不同文化的旅游消费者的文化和语言习惯, 并且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在众多的旅游宣传资料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Bennett, Roger.International Marketing.London:Kogan Page Ltd, 1995:32-37.

[2]Dyer, Aillian.Advertising as Communic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82:56-59.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4]撒忠清.谈英汉旅游广告语的语言特色和创作[J].巢湖学院学报.2007:107-112.

[5]邹丹.从目的论视角看旅游广告语的翻译[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4:112-113.

语言生态学 第5篇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三句半的结构与形式。

2、借助照片,帮助幼儿回忆游生态园的快乐情景,在老师的引导下创编三句半。

3、在看看、说说、议议中感受生态园的美景,加深幼儿对生态园的热爱。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照片、字卡,乐器、白纸、笔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生态园吗?上个星期,我们去生态园秋游,拍了许多漂亮的照片,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说说你最喜欢哪张照片,为什么?

2、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喜欢这三个地方,你们看,(取出照片)我喜欢……我喜欢……我喜欢……(留白,让孩子说,在孩子说的同时,将照片放在展示板上)

3、现在,请你们听一听,我是怎么说我喜欢这些地方的?(教师说前三句)老师是怎么说的?;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个别提问)请你们再仔细地听一听,教师在照片的前后放上字卡,一边出示一边慢慢地说:一看看,龙之源喷泉多气派 二看看,花岗岩浮雕真壮观 三看看,龙之行廊架好风光

好,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些地方真漂亮,我们一起来夸一夸(真漂亮)

4、(出示圆点)这两个圆点就表示我们小朋友夸的半句,我们一起来夸一夸,完整朗诵。

请你们想一想,这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啊?(三句半)

5、生态园不仅有漂亮的风景,还非常好玩,谁来选择一张你觉得好玩的照片,按照这样的格式来编一编。请个别幼儿选择照片进行创编,在个别回答后,选择一种写在纸上,边写边让幼儿说。

6、现在我们编了三句,要在后面加上圆点来夸一夸,我们一起来夸一夸(真好玩),好,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自己编的三句半,然后将第一段和第二段连在一起念一遍。

7、现在要编七看看了,谁来选照片,个别回答后,选择一种写在纸上。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创编八看看、九看看。我们去秋游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夸一夸,(完整朗诵第三段三句半)

完整朗诵三句半。

8、现在,我要请殷思源和我合作,我们在念的时候会换一种形式,你们仔细地听听哪里不一样?(教师用普通话说前三句,殷思源用石庄话说后半句)我们念的哪里不一样?你们会用石庄话来说半句吗?老师不是石庄人,不会说石庄话,那我来向你们学一学,我说前面的三句,你们用石庄话说后半句,好吗?

9、今天,我们小朋友真棒,自己会编三句半了,这个三句半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游生态园》。

下面,我请殷思源、段阿姨、周阿姨和我一起表演这个三句半,大家欢迎!

第一段表演结束后,请一个小朋友替换段阿姨来表演。

第二段表演结束后,请一个小朋友替换周阿姨来表演。

10、老师在区角活动的柜子里准备了许多乐器,呆会我们一起到外面表演三句半,好吗?

和客人老师说再见,结束。

教学反思:

活动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内自由探索,充分发挥了幼儿做为活动主体的作用。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教师以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等不同的身份参与活动,增加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情趣。

英语通用语背景下的语言生态维护 第6篇

关键词:ELF 语言生态 语言多样性 生态维护

一.引言

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一方面,ELF方便了国家之间、国家与民族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等的交流,减少了语言障碍,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发展;另一方便,英语作为强势语言以及其在语言环境中的霸主地位破坏了全球语言生态平衡。学术界对于ELF持两种对立观点。一种是支持ELF,另外一种支持生态语言学的多语观。笔者认为,ELF的发展与多语观并不相悖,即便ELF对语言生态有影响,采取相应措施也会实现二者的和谐共存。

二.ELF历史进程

对于ELF的定义,至今没有统一的定论,但“ELF是具有不同母语背景者在他们相互交流时所使用的一种接触语言(Jenkins,2009)”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可。菲利普森指出,英语的全球化扩散是核心英语国家(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意识地语言规划结果,是语言帝国主义的表现。他指出二十世纪至今,美国一超多强的国际地位以及其依靠现代化高科技传播美国英语使得英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Phillipson,1997)。

英语不仅在众多国家中的语言政策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国际事务以及区域联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比如,欧盟尽管确立了23种官方语言,但大多数工作人员把英语作为共有的通用语言使用。统计表明,目前全世界75%的电视频道是英语节目,85%的国际组织的工作语言是英语,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85%的科技信息用英语传递,100%的软件源代码是英语格式。英语现在还是国际间科技、经济交往、金融贸易、政治外交协商、文化娱乐产业的最主要的语言。可以说,英语已经渗透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和每一个领域,成了主导一切的霸权语言(李丽生,2005;覃薇,2012)。ELF国际研讨会自2008年召开以来,已成功举办8届,说明学术界对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关注。

三.语言生态发展

语言生态观是指以生态学的视角和方法来看待和研究语言系统、语系及语族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梅德明,2014)。霍根(Haugen) 是提出“语言生态”并使用的第一人。进入21世纪,生态语言中学有新的发展,自2001年开始,应用语言学会每年举行一次生态语言学学术会议,以此加强生态语言学界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我国学校教育特别是外语教育中的“唯英语”政策、英语在社会中的能动性、经济发展以及英语在信息化时代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的语言生态不容乐观。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中,使用人口在10万以下的“非安全语言”多达99种,约占我国语言总数的77%,其中有2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人口已不足千人,这些语种濒临灭绝是不争的事实(梅德明,2014)。

四.ELF对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

由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英语本身的优越性,英语顺理成章的成了国际通用语,英语作为通用语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首先,全世界学习英语,会说英语的人数不断增加,国际间、区域间交流普遍采用英语作为交流工具,为各领域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英语在传播人类优秀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对小语种特别是土著民族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等造成了不利影响。首先,语言与语言的不平等越来越明显,英语通用加速了非英语国家传统文化的流失(冯广艺,2008)。我国的英语教材或者是雅思、托福、GRE等国际考试资料都是以英美国家文化为背景,很少涉及本土文化,学生知道并庆祝西方的万圣节、感恩节和圣诞节等,却忽略了本国的一些诸如重阳节、端午节本有的意义。无论是旅游点的景点介绍还是街头随处可见的中英文广告,我们都可以看见英语的地位并不比母语弱,反而是强化了英语。长此以往,本民族的文化可能流失甚至消亡。其次,英语和汉语的国际地位相差悬殊(王辉,2006)。把汉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或工作语言的国家和地区不多;联合国虽然把汉语列入工作语言,但是地区性、国际性组织或会议真正使用汉语的还不多;汉语在地区或国际上的重要交通领域如外交、贸易科技、教育等,使用十分有限(李宇明,2005)。第三,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加速了语言濒危、消失,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破坏了语言生态平衡,不利于语言多样性维护。目前,全球97%的人使用4%的语言,3%的人说着96%的语种。由于各种原因,数以千计的语言进不了教育体系、新闻媒体、出版物和公共场所,使用者日趋萎缩。随着经济一体化、交通及传媒的现代化,以及各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弱势语言陆续走向濒危已是不争的事实(梅德明,2014)。第四,语码混用(code-mixing)问题。据冯广艺(2008)观察,汉语与英语的语码混用现象在语用使用中,汉语与英语不对等,以汉语混用英语更为常见,英语混用汉语少见。这种现象无节制地发展下去,势必造成汉语语用中英语的成分越来越多,从而使汉语的自然生态受到影响。第五,英语作为升学考试、职称评定的标杆阻碍了人才的选拔。纵观国内的高考、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博士生入学考试,各种职称评定等把英语作为合格标准之一的考试评定把一些人才拒之门外。这不仅阻碍了人才选拔,也不利于国家发展。

五.ELF背景下如何维护语言生态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可能漠视这一事实。ELF方便了我们交流沟通,同时也对语言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应为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作出努力,维护语言多样性,尊重语言的自然地位,积极采取措施,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维护好母语地位,保护土著/少数民族语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使语言间达到和谐共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尊重语言的自然地位,维护语言生态环境,需要个人、团体、社会和国家等各个维度共同的努力。首先,鉴于语言间的不平等以及英语作为通用语加速了非英语国家传统文化的流失这一问题,我们加强民族语言保护意识,英语为用,母语为体,借英语在国际上宣传民族文化,而不是简单地奉行“语言沙文主义”。应充分利用英语在外语教育政策中的地位,充分融入本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对于汉英在国际交际使用中的悬殊地位,我们应持积极态度。一国语言的发展与该国的经济实力有重大关系。国家也在通过不同形式如孔子学院向海外介绍中国文化,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说明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在增强。第三,对于英语的强势地位加剧了一些濒危语言的消失,国家需要出台相关的语言保护政策,学者们可以从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统计更多的濒危语言,并把这些语言以文本形式记录保存下来,以方便语言文化传承。第四,信息化时代,语码混用现象比较常见,英汉混用增强了语用活力,但同时也影响了语言的纯粹性。语码混用只有通过个人有意识地规避,以及净化网络用语等减少直至摒弃语码混用。第五,对于英语在国内各种等级、升学考试以及职称评定中的“一刀切”问题,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标准,不能因为外语能力的缺失而把许多有识有才之人拒之门外。虽然各学科各专业都在朝着国际化发展,但我们可以通过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课程和与英语专业优秀人才的合作促进非英语专业的国际化,这样也可以进一步优化外语人才资源配置。

总之,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时代背景下,语言生态和语言多样性的维护离不开个人的参与、社会的努力、国家的宏观语言政策调控,坚决反对语言、文化帝国主义,增强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以及民族文化学习和传承,积极传播汉语,加强各方合作与努力,共同实现语言生态平衡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在国际一体化、文化多元化、语言多元化的背景下,要认真研究当前社会的各种语言问题,有必要对这个语言的功能与地位进行再审视、再规划,以保证我国的语言生活健康、和谐、且充满活力(李宇明,2005)。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事实毋庸置疑,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是语言生态环境中“适者生存”的结果,我们要正视这一规律,为我所用。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维护语言生态平衡。鼓励学习民族语言和多语种学习,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民族语言,调整人们的语言价值观和语言经济观,促进通用语言和民族语言互补互助。

参考文献

[1]冯广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语言生态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08(4):4-8.

[2]李丽生,英语的全球化与语言的多样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1):104-107.

[3]李宇明,中国英语规划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梅德明,大数据时代语言生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1):3-10.

[5]王辉,背景、问题与思考-全球化时代面对英语扩散的我国的语言规划[J].北华大学学报,2006(5):53-58.

[6]覃薇,英语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生态与语言多样性的维护[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7):124-125.

运用生态语言 提高教育效果 第7篇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 我们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都在不断地变化,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人为本”, 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平等对话, 这些新的理念在我们绝大多数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然而也不可否认, 在个别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还存在着像第一位老师的做法。这位教师的语言就不是生态化的语言, 而是对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教育环境造成了污染, 将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我要是管不了你, 我就不当这个老师!”“看到底是你说了算, 还是我说了算。” (挑战式) “你当然比老师强啦。” (挖苦式) “我管不了你, 叫你爸爸来吧!” (告状式) “我看你呀, 没戏。”“你还想考上大学?” (预言式) “你和咱们班某某比一比, 是不是差十万八千里!” (比较式) “无论如何, 就是你的错。”“我教了几十年的书, 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 (结论式) “同学们的宝贵的时间被你占去了五分钟, 该怎么办?” (孤立式) “现在我不跟你生气, 到最后看谁吃亏?” (记帐式) “不想上课, 就马上出去!”“你给我站到教室外面去!” (驱逐式) “好, 既然你不让我上课, 我就不上了。”“我走, 这堂课大家听他讲吧。” (罢课式) 等等, 像这样的语言, 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慎之又慎, 切莫因此给教育环境造成污染。

这些语言, 伤害着学生的大脑, 破坏着学生生命的内部结构;似毒气, 四处弥漫, 无孔不入, 侵害的不仅是攻击的对象, 而且污染着整个教育环境;似匕首, 刺伤的是学生的心灵, 伤口不见滴血。我们教师的职责就在于教育学生。教育学生就要对学生说话, 甚至批评。古语说:“口能吐出诱人的玫瑰, 也能吐出刺人的蒺藜。”教师的话语应该是温柔清澈的溪流, 深情款款地流向学生的心田, 是那么地润人心肺;而不该是闪亮锋利的刀子, 无情冷冷地刺向学生的心脏, 是那么地扎心扎肺。请大家再读一读下在的一个故事, 我们从中或许能受到一定的启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盟军准备对德军发起最后的总攻。统帅艾森豪威尔边思考边来到莱茵河畔散步, 看见一个神情沮丧的士兵迎面走来, 艾森豪威尔招呼到:“你还好吗, 孩子?”那青年士兵回答:“我烦得要命, 有点怕!”这时, 艾森豪威尔既没有批评, 也没有教训, 而是响亮地回答:“嗨, 我和你可谓难兄难弟, 因为我也想着明天的战斗, 我也心烦得很, 自然也怕!这样吧, 现在我们一起散步, 这对你我都有好处。”艾森豪威尔对这个士兵没有打任何官腔, 更没有粗暴地训斥, 他那平等、亲切的充满人情味的话语, 让那个士兵深受感动, 并以有这样的统帅而振奋, 后来在战场上表现得十分英勇, 多次立功。

艾森豪威尔的话为什么能对那位士兵产生如此大的效用呢?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军官, 而是把他放在了士兵的位置来思考问题。“以人为本”, 拉近了他和士兵之间的心灵距离。所以我们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 也要学学艾森豪威尔将军, 说一些“绿色语言”。

语言生态学 第8篇

“语言生态” (Language Ecology) 这个概念是1971 年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E·豪根 (Einar Hau-gen) 最早提出来的。E·豪根认为, “语言生态”就是“任何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E·豪根还把“生态语言学”定义为“对人类使用的语言和多语社区间相互关系进行的生态学研究”, 此时生态语言学真正进入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而后, 1990 年特兰博 (W.Trampe) 的《生态语言学》出版, 其中指出, 语言的生态系统是由语言、语言使用以及与之相互依存和作用的环境构成的。可见, 语言生态是指各种语言与所在居住环境、族群、社会、文化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各种生存、发展状态。

二、中越边境杂居多族群语言生态的现状调查

由于历史、社会、文化、族群、婚嫁、经贸等往来, 产生了多民族之间的语言接触, 从而引起语言生态的不断变化, 甚至有的少数民族语言已经出现濒危或消亡的趋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的与越南邻界的崇左市边境市县, 主要包括宁明、大新、龙州、凭祥等, 这些地区以壮族居多, 还有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京族、仫佬族、回族、水族、土家族、满族等等。根据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得出的数据, 中越边境的崇左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典型。各民族不同的语言不断发生接触和交融, 致使语言生态不断发生变化。根据调查, 这些边境县所使用的语言除了普通话之外, 还有属于汉语方言的白话、客家话、桂柳话、平话、蔗园话 (白话和平话混合的异种) 、蒙山话等, 还有属于少数民族语言的壮语、瑶语、苗语、京语、侬话、侗话、土家语等十几种, 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壮话和白话。另外还有零星居住的少部分少数民族在他们的小范围内所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一) 中越边境语言使用现状

中越边境各县的通用语言都是以南部壮语为主, 比如处于中越边境的崇左市说壮语的人占88.9%之多, 其他零星杂有多个其他的少数民族语言。笔者对具有“中国南大门”之称的凭祥市的语言分布进行具体的调查, 了解了这里的杂居多民族的语言现状。凭祥市地处祖国南疆, 是崇左市管辖下的一个县级市, 管辖有友谊镇、凭祥镇、夏石镇、上石镇4 个镇, 其人口约15 万余人。据2010 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凭祥市有汉族、壮族、瑶族、苗族、彝族、侗族、京族等18 个民族, 其中壮族占83.5%, 汉族仅占15.8%。凭祥语言环境比较复杂, 作者对凭祥市市区、乡镇和村屯作了200 份关于语言使用的调查问卷, 统计结果如下:

壮语 (南部壮语) :这是使用人数最多, 分布最广, 大部分农村最重要的交际语言, 基本上所有的村镇都有人使用。会说壮语的人占85%以上。普通话:在凭祥, 说普通话的人主要是机关单位、学校以及外来的人员等, 会说普通话的人达到70%左右。白话:属粤语邕浔片, 使用人口主要分布在市区和镇上等地, 会说白话的人占50%左右。桂柳话:主要是凭祥铁路 (柳州铁路) 系统以及由广西的中东北地区迁移来的居民使用, 占5.5%。客家话:主要是在凭祥镇街区 (少数人) 和夏石镇的村屯存在, 使用人口大概5000 人左右, 占3.5%。平话:分布在各城镇区域, 占2.5%。蒙山话:主要是蒙山县迁移到凭祥的移民使用 (蒙山话指的是以蒙山县城为中心的几个乡镇的粤语, 跟本地的粤语有差异) , 占1.5%。京话:主要是因迁徙、婚假、经贸等过来的一些越南人使用。其他的少数民族语言没有分布规律, 多是零星分布于各个村镇。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 凭祥本地人占30%左右;“外地人”到凭祥居住之后, 也会入乡随俗, 多数人会学习本地的壮语, 母语可能只和家里人说, 年轻人外出一般都用普通话或白话交流。所以中越边境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逐渐面临着消失的局面。

(二) 中越边境濒危语言调查

凭祥市的地理位置特殊, 语言人口的构成成分比较复杂。现在壮族母语的生态状况大致划分为三类。A类:壮语母语完好保存的, 占50%, 大部分是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B类:使用母语, 但杂有部分白话或普通话的语音或词语, 占30%, 多数是30—40 岁的中年人;C类:母语已经基本丧失交际功能, 占20%, 这一类以青少年儿童居多。

笔者对凭祥市第一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100名小学生作了抽样调查, 这100 名学生当中汉族30人, 壮族50 人, 瑶族8 人, 京族7 人, 侗族2 人, 苗族2 人, 傣族1 人。其中会说普通话的100 人, 会说白话的39 人, 会说壮话的14 人, 会说京语 (越南语) 的2 人, 会说瑶话的1 人。单纯只会说普通话的占41%, 60%左右的人不会说自己的本族语言。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在中越边境的部分少数民族语言 (相对来说是弱势群体的少数民族语言) , 已经属于“濒危”语言了。

三、中越边境杂居多族群语言生态的保护策略

(一) 制定和宣传有利于多族群融合的语言政策

在中越边境的多民族杂居的地区, 语言使用情况比较复杂。在制定这里的语言政策时, 不能简单套用其他民族地区的政策, 更要充分掌握中越边境各个县不同人群、种群、民族的语言使用具体情况, 充分调查各民族人群的的语言态度, 尊重每个民族的语言选择。在中越边境制定语言政策, 应该包括有如何保护、抢救、扶持如壮语、瑶语、苗语、京语等濒危语言和弱势语言, 鼓励实行壮、汉、瑶等多语制, 在中越边境范围内对各个县、乡、村进行语言调查, 做好语言文字记录抢救等等内容。

(二) 通过多语或双语教育来保护濒危语言

语言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依赖于本地区的语言教育。想要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 必须关注语言教育的方式, 比如普通话与壮语 (母语) 教育、粤语和壮语教育、汉语与越南语教育、英语教育等等。通过多语、双语教育, 促进多语共存, 和谐发展, 从而使语言生态得到有利的保护。在多族群地区, 具有多语或双语能力的人越多, 民族之间的隔阂和障碍就会越少, 语言交流就会更加方便和通畅。所以进行多语或双语教育, 是社会民族团结和谐的需要, 也是保护语言生态的有效措施。我们应该把山歌、民歌、顺口溜、快板词、民间故事等用本民族语言记录下来的内容, 汇编成校本民族教材, 让本民族语言、艺术文化在教育教学中得以弘扬发展。这些措施对于拯救濒危语言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在广西南部, 壮族高度聚居, 农村地区以壮语为主要交际语言, 大新、宁明、凭祥、扶绥等地的幼儿园和中小学都有壮汉双语教学。在边境地区, 自治区大力加强双语教育。比如现在的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就是被自治区批准为壮汉双语教学的实验学校, 并配有壮汉双语教师。自治区将壮汉双语教学实验工作纳入该县教育发展规划, 在政策、投入等方面给予倾斜, 要求县教育局做好壮汉双语教学实验管理和指导工作。其他的县份也都有壮汉双语教学的实验点。这对中越边境多族群地区语言生态的保护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 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来传承语言

要让民族文化脉络相传, 必须得让民族语言繁荣起来。各县的各种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语言宣传和使用的渠道。

壮族人民爱唱壮语山歌, 以歌会友, 以歌传情。每到各乡镇的赶集日, 都有老百姓汇集在一起唱山歌, 而到各地的“歌坡节”就更加热闹了。在凭祥边贸区, 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边境民警用非常流利的越南语与越南司机交流, 各种宣传资料都印有汉、壮、越等多种语言, 边贸区内有壮越双语宣传横幅, 路旁还设有多语宣传板报。

崇左边境每年会举办各种活动, 如民族体育比赛、民族歌曲比赛、壮语作文比赛、壮语故事比赛、民族才艺表演、唱山歌比赛, 各机关、单位、系统举行民族节日晚会, 有许多百姓喜闻乐见的用本土语言表演的相声、小品、演唱、舞蹈等节目。通过各乡镇开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艺、体育活动来弘扬民族语言。有的学校、机关、单位利用每年举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活动节为契机宣传民族语言, 比如“三月三”、“骆越始祖王万人祭祀大典”仪式、花山申遗活动等, 在活动中表演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各族歌舞, 在大街小巷、活动广场汇集了各族人民, 他们用原生态的歌声演绎了各族山歌、民歌、快板等。通过类似这样的活动, 可以使民族语言得到很好的传承。

(四) 通过地方政府部门的有力监控来大力宣传民族语言

崇左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和下级各县的民族语言办公室每年对推广壮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做了大量的工作。如2014 年就承办和组织了壮语文水平考试, 总共有来自机关、企业、学校、城乡居民等105 人参加考试。这是对民族语文政策法规认真贯彻落实的体现, 是保护和推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方式, 是充分发挥壮语文功能、创新发展壮语文工作、提升民族语文、保护语言生态环境的有益举措。现在中越边境各县广电局都设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壮语新闻栏目, 对推广与宣传壮语的功能具有很多的积极意义。

总之, 目前语言学界对语言教育和生态问题特别关注, 特别是对濒危语言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大。语言教育和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语言学界乃至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晋军.生态语言:语言学研究的新视域[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1) .

[2]张永斌.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指导教师:周国炎教授, 2011.

[3]曲姜瑾.语言·社会·生态——社会语言学动态应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4]冯广艺.论语言生态与语言国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3) .

[5]进一步加强壮汉双语教育工作[EB/OL].广西新闻网, 2014-12-06.

语言生态学 第9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这对于突破传统城镇化模式、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发展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举国上下都关注生态文明的今天,语言生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没有被人们所认识,特别是在非语言学界,大家关注的都是有形的,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等问题。 即使在语言学界,有关城镇化进程与语言生态关系的研究也非常薄弱。本文就语言生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展开论述,希冀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语言生态是城镇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化的区别,这个关键词就是“生态”。城镇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所造成的种种恶果,毫不夸张地说都在于缺乏“生态”理念,没有用生态理念去指导实践。所以,十八大“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是看到了问题的实质,所赋予“生态文明” 的重要地位也是前所未有的。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文明都是建立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之上,是某一历史时期的产物。同样,生态文明就是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新型城镇化的标志所在。

生态文明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语言学等等生态思想的升华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其内涵非常丰富,从大的方面看,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涉及方方面面,可以说任何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问题都有生态问题。

“语言生态”概念最早由斯坦福大学E. Haugen( 豪根)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隐喻类比,是指语言与所在族群、社会、文化及地理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存发展状态,就好像自然界特定生物和非生物的生态,多样化程度高的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与和谐性,语言文化多样化的社会也更趋于和谐稳定。这个隐喻促成生态学与语言学的结合,形成了新兴语言学分支———生态语言学。

语言生态是指一种语言生存的环境,包括与其他语言的关系,也包括语言政策和人们的语言观、语言生态理念。其主要任务是处理好“语言人与自然、语言人与社会、语言人与语言、语言与社会、语言与语言( 包括语言与方言、语言与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与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与方言) 、语言与社团、语言与民族、语言与国家”等等的关系。良好的语言生态应该是有宽松的语言环境,各种语言或方言各有主次、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为人们的交际服务,发挥继承文化、弘扬优秀文化的独特功能。1

语言生态属于精神生态的一部分,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没有和谐的语言生态就不可能有和谐的城市生态。众所周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体系,文字又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它们都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重要的、特殊的组成部分。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语言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语言内部各要素都是一个个生态链。语音、文字、词汇、语义、语法等等各要素均按照生态的要求处在某个生态位上,它们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构成和谐的生态体。如果某个生态位变化,往往会影响另外生态位的改变,以实现新的生态链的平衡。比如古汉语词汇是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变为双音节为主,其主要原因是古代汉语里有浊声母、入声韵尾,语音音节比较多,仅《切韵》收录的汉语音节就有三千多个,而现代汉语入声消失了,音节明显减少。音节的简化,带来同音字的增加,而为了减少同音字所造成的歧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双音节词,因此,语音上的改变带来词汇上的变化。 同样,汉语中名词的附加成分“子、儿、头”等等,原来都是实词,逐步虚化为名词的附加成分, 由于语法上的生态位发生变化,促使语音上的生态位也发生了变化,这些成分都念轻声。

生态语言学就是把语言看作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张运用生态学的理念、方法去研究语言,去对待和处理语言动态发展中的矛盾,揭示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要想使语言和谐、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关注、保护这个生态链的平衡,这样语言才能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二语言生态问题是影响城镇生态文明的重要因素

语言生态是整个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生态,影响着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建设城市的生态文明离不开语言的生态文明,没有和谐的语言生态就不可能有和谐的城市,语言生态建设对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在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不少语言生态问题,比如语言认同、城市方言、城市民族语言、城市外观语言、城市语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城市语言污染等等,这些语言生态的不和谐必将影响城市的生态文明。

语言认同是指个人或群体对某一语言承认、认可的过程或趋同的结果。语言认同也是文化的认同,是一种文化心理的趋同现象,关乎一个民族的认同、一个国家的认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所在,是对国家整体认知、国家情感归属的心理与行为的过程。2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 国家非常重视语言认同的建设,包括颁布法令、考核验收等等,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在城市中,特别是在大中城市,无论是哪个阶层、哪个行业,对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的认同度普遍比较高。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比如某些城市在处理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上出现了两种极端的观点或行为: 一是只允许普通话存在,反对方言的存在。认为推广普通话是国策,作为公民就应该无条件地贯彻执行,任何有碍的东西都要坚决抵制,方言与普通话是势不两立的, 方言的存在将会严重影响普通话的推广,为了国家的利益,就要使用统一的国家通用语言。有人还专门撰文,从文化角度去阐述,提出“说方言是没有文化”的主张,引起当地人的愤慨。另一极端观点与此正好相反,他们认为方言是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结晶,是这个地域祖祖辈辈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作为后人有责任、有义务继承和发扬。推广普通话将严重削弱方言,最后会消灭方言,为此提出“保卫方言”的口号,甚至为了方言的权益而不惜上街游行。

在城镇化发展中,除了以上两种极端观点外,随着城镇的不断扩大,老城区与新城区的语言也会出现矛盾。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城区扩大后,原萧山市成为杭州的一个区,尽管在行政区划上都是一个城市,但在人们的观念、文化、语言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不一致。杭州老城区的人看不起杭州新区的萧山人,总觉得他们是“乡下人”,更不可能去说萧山话; 而萧山人也不买老杭州人的账,毕竟作为县级市的萧山,曾经名列全国百强县前茅,内心充满着自豪感,也不愿意放弃本地方言而去说杭州话。这种情况在其他城镇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

普通话除了与方言存在生态问题外,还有与外语的生态问题,表现为过分重视英语而忽视母语。比如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禁说中文,尽管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学者参加,但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站,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中英文双语要求被组织者以国际惯例为由遭拒绝……难怪有人批评说,“再没有哪个民族有我们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么心狠,也再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一样这么不热爱自己的母语”。3但另一方面,国家虽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效果并不理想,只是英语独大,其他语种人才缺乏,难以适应国际化的需要。据有人统计,美国军方可以掌握500多种语言,可以为公民开设200多种语言课程,而我国所掌握的外语大约百种,能够开设的外语课程只有50种左右。4

同样,在一些民族居住的城市里,还存在着普通话与民族语言的关系,尤其需要我们慎重处理,因为这关系到民族之间的和谐,而没有民族之间的和谐生态,要实现新型城镇化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如何处理好普通话与方言、普通话与民族语言、普通话与外语、民族语言与民族语言、方言与方言之间的关系,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构建语言生态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外观语言生态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外观语言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人文景观的一部分,能够直观展现一座城市的外部形象,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品味,是城市的“立体名片”,同时城市外观语言也是城市语言环境和城市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对城市生态语言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实情况并不理想,一是城市路街名存在雷同现象,缺乏城市的个性化特点。比如“人民路、解放路、胜利路、中山路”等等,几乎成为多数城市的路街名称。尤其是路街名缺乏能反映城市的文化内涵,我们无法从路街名中看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特点。二是招牌广告语言存在“媚俗”和“低俗”等不和谐现象。比如崇洋媚外的名称,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 “曼哈顿广场”“加州1885”“巴黎街”“纽约巷”“威尼斯”等等。商场里的名称更是如此,当你走进商场,一眼望去全是外文符号,有如身临国外商场的感觉。我们曾对浙江某二类城市的一个大型商场做了有关店名语言使用的调查,从二楼女装区到三楼男装区共92家商家的招牌,使用汉字作为招牌名的有13家,只占总数的14. 13% ,其余的商家均使用外文( 多为英语和法语) 招牌,其中有23. 9% 的外文招牌无明显汉语译名,认读困难的招牌也屡见不鲜,如CIELBLELL、CHCUM、K. A. K. O、RYNA、S. R. Gd F、G’RSΛGA等等。这种情况似乎与城市、商场大小成正比,城市越大、商场越大,使用外文的比例就越高。

招牌的低俗化现象也不容忽视,为了取个新颖的店名,店主往往绞尽脑汁,以吸引眼球,本来这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有些人片面追求“新”“奇”“特”,诸如“他马地大酒店”“皇家酒店” “光棍草鸡店”“小兔崽子”“小胖矮子”“老聋子”“衣冠勤瘦”“包二奶内衣”“土八路烧烤店” “黑心汤圆”“艳福酒吧”“晓三奶茶店”等等,全不顾及国家有关取名的规定、顾客的接受度及道德的容忍度。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任何一座城市,凡是充斥着这些形形色色的语言问题,就不可能有语言的和谐,缺乏和谐的语言也就难以实现语言的生态,没有生态的语言就难以有生态的城市。

三语言生态是解决城镇化中某些生态不文明的有效途径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表面上看是城镇生态问题,但实质是语言生态问题。有人说过,要消灭一个民族,就要瓦解它的文化; 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要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这一名言说明语言在整个生态文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学界也有一个著名的假说,即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萨丕尔在《语言学作为科学地位》一书中指出: “人并不是独立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不是像平常理解的那样独自生活在社会之中,而是受着已经成为社会交际工具的那种语言的支配。认为自己可以不使用语言就能适应现实的情况,认为语言是解决交际中的具体问题或思考问题时偶然使用的工具,那是非常错误的。事实上,所谓的客观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建筑在社团的语言习惯上。”5

沃尔夫发展了萨丕尔的观点,形成了“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两个基本观点: “语言决定论”即语言决定思维、信念、态度等; 语言不同的民族,其思维方式完全不同,“语言相对论”即语言反映思维、信念、态度等,或者说思维相对于语言,思维的模式随着语言的不同而不同。

这一假说无论是强式表述或弱式表述,都表明语言在思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 城镇化中出现的不少问题久而未决,其原因与此不无关系,也就是说,要真正解决城镇化中的某些生态问题,还需从语言生态入手,抓住问题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比如道德滑坡、食品安全就是当前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城市生态建设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我们总是不解: 这座城市怎么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冷漠。走在大街上,跌倒无人扶、被偷无人管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家庭中,亲情感也不如以前,以致于国家层面要出台法律规定子女要定期回家看望父母,没有血缘关系的夫妻也就可想而知了,离婚率越来越高就是一个答案。另外,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可是如果有人问你吃的东西安全吗,我们谁也回答不了。从奶粉到大米,从素菜到荤菜,这些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食物,哪一样让我们放心?

因此,在构建生态城镇中,以上问题是必须解决的,而要解决这一问题,虽然可以从法律等方面去采取措施,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因为真正深层次的问题是认知,是文化,而文化的问题又受到语言的制约,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还需从文化、语言入手,至少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以婚姻为例,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是视夫妻为一家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直被理解为歧视妇女,其实这是对双方而言的,既约束了妇女,也制约了丈夫,对丈夫来说,你要承担一种责任,不能随意离婚。在传统的族群宗谱中,妻子是入宗谱的,女儿是不入宗谱的,也有一些地方,在为去世长辈立碑的署名上,只署儿子、儿媳、孙子、孙媳,不署女儿、孙女,这些都说明妻子是这个家庭里的一员。这种教育逐渐形成了中国人的婚姻观念: 一个人一旦结婚,夫妻之间便成为用血缘关系凝结在一起的至亲,生是一家人,死了同葬一个墓。遗憾的是这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文化被新文化运动打破了,人们追求西方人的婚姻观念,所谓的爱情之上。爱情不等于亲情,爱情容易变化,所以容易离婚; 亲情稳固,所以不容易分开。只有当爱情变为亲情,这种爱情才会牢固。现在离婚率很高,有人还认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其实离婚率高除了经济因素外,主要是人们的婚姻观起了变化,这才是决定因素。高离婚率对家庭的和谐、对城镇的生态都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同样,道德滑坡、食品安全等问题同样离不开语言这条途径。如果从语言角度来看,产生以上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假大空”语言的污染; 二是以钱为纲的语言污染。

就人类本性而言,说假话比干坏事更具挑战性,因为人类的道德底线是诚实,说假话就是不诚实,不诚实必然导致道德堕落。要让一个说假话脸不红的人干坏事时反倒脸红,实在是太难了,即使是不可能的。6可见假话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破坏力,因此我们的祖先一直非常重视诚信建设。当初造的字“信”就是指“人言为信”;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信,诚也”。也就是说人是讲诚信的,人说的话是真实的、可信的; 不能是假的、说谎的。

孔子关于“信”的思想在《论语》中就有充分的论述。《论语·为政》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说的是做人之本,如果一个人没有“信”,就好比车子不装横木一样,将会寸步难行。《论语·颜渊》记载: “子贡问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 ‘去兵。’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是孔子讲为政之道,“信”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去兵”“去食”,也不能“去信”,“信”在治理国家中处在首要位置,没有老百姓对统治者的“信”,再多的粮食和军备也无济于事。

后代贤哲们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诚信思想,并将这一思想通过家庭、蒙学、书院、社会等全方位的教化,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诚信文化,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体系中诚信居于核心地位,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道德规范,其影响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大至治理国家,小至个人言行。成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家企业的修业之基和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然而,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近代被淡化了,特别是“文革”期间遭到了严重破坏。“鼓励说谎、重用小人,导致良心麻木; 强迫服从,打压正气,摧毁独立人格; 撕裂亲情,摧毁传统,导致人性扭曲; 假话遍地,伪善盛行,导致人心败坏”。7

文革极端语言所造成的后果绝不亚于对经济的破坏所造成的后果,因为经济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恢复,而语言所形成的文化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文革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诚信文化的重构仍然任重而道远,说假话在某些领域或某些人,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明,越来越固化,所不同的只是更具明显的时代特色: 打上“钱”的烙印。8

文革结束时,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改革开放后,国家出台一系列发展生产力的举措,应该说,在当时背景下,这些举措是非常及时的,也是完全必要的,其效果也十分明显。但美中不足的是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忽视了文化方面的建设,没有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相对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一切向“钱”看的观点通过各种语言渠道慢慢渗透到人们的头脑。比如政府考核以GDP为纲,GDP成为衡量政绩的唯一依据,成为领导升迁的砝码; 舆论宣传也随处可见“钱”字,画家以他的画价定身价,明星以出场费高低定身价,学者以演讲费多少定身价,爱情以“高富帅”“白富美”定身价。某电视台有一求职栏目,其中有一环节叫“谈钱不伤感情”,明星做的大幅广告“赚钱( 财) 是硬道理”矗立在高速公路两旁。所有美好的事物: 品德、 学识、爱情、艺术,乃至良心,都被金钱吞噬,剩下的只有—堆无情、无味、无趣、无聊的数字——— 金钱的数目。过去谈钱都感觉不好意思,有羞涩感,现在以钱为纲,以钱为荣,炫耀金钱。“赚钱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越来越强化,越来越有市场。

这种物欲横流的结果将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改变,我们一直提倡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慢慢被淡忘,随之而来的是拜金主义、拜权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的滋生并被认同,必然会导致道德的滑坡。贪官为了获得钱财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假话,接受贿赂和以权谋私心安理得,压根儿没有道德约束。商人为了获得钱财,可以抛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传统优秀文化,“一切为了赚钱,为了赚钱可以不顾一切”。这种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又反过来促使他们不讲诚信、 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于是制假售假、坑人害民的事就会不断出现。这种价值观道德观的沦落同样会影响到普通人。比如马鞍山一席高档婚宴上,丈母娘在女婿改口后给了对方一个价值400万元的惊喜: 一辆宾利汽车。亲友团中一位小伙子当场发起了酒疯,站起来直指自己的父母怒吼: “没有一百万! 你们生我出来干吗! 不是害我吗! ”男子的父亲一声不吭坐在座位上, 母亲则一直默默流泪。9更有甚者,当目睹有人落水、车祸等危及生命时,有人竟然会毫不掩饰地说“要救人先拿钱”“拿钱来就救人”,人性在金钱面前黯然失光,良知在金钱面前霍然泯失。 因此,要消除这些消极的东西,还必须从源头抓起,从语言入手,发扬传统优秀文化,弘扬当代主流文化,摈弃一切消极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只有语言生态建设好了,生态社会才能得以构建,这是解决城镇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语言生态学 第10篇

关键词:语言生态,心理扭曲,后悔录

东西的长篇小说《后悔录》讲述一个因为讲真话而招惹是非的小人物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曾广贤像丹麦作家安徒生《皇帝的新装》里那个说出真相的小孩那样, 坦率, 直言, 但小孩的无忌童言像一把匕首, 划破上层社会虚伪的面纱, 曾广贤的真言虽然也像一把匕首, 但它伤害的却是他本人。他的坦率引发了一系列事件, 将他的人生推向痛苦的、扭曲的、反讽式的发展轨道。小说时间跨度三十多年。这三十多年见证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黑暗、拨乱反正的历史反省、改革开放的胆识与成效、经济转型带来的福音等。这三十多年的风云变化, 在作者东西的遣词造句中留下了色彩浓重的缩影。从《后悔录》来看, 作者很尊重语言的时代性, 尽量让语言贴切时代的脉搏, 发出时代的回响, 因为“只有把被遮蔽的生活写出来, 作家才会获得读者的尊重, 进一步说, 一个作家如果能成为某个时代的代言人或者是镜子, 那才是写作者的最高荣誉。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这个时段是写作的富矿区, 还没有写透, 有些地方甚至连碰都没人碰。如果后来者在翻阅这三十年小说时, 只看到硬币的一面, 那将是作家们最大的遗憾。所以, 我愿意把我经历的时代记录下来, 愿意在这个时段徘徊。”[1]P268《后悔录》有两个关键词作为故事展开的主题:性与语言。这两条主题几乎是并肩齐发, 共向而行, 互为因果, 构成联系密切和内容生动的两个不同的人类界面。本文主要讨论后一个主题:文革造成语言生态的失衡及其对于青年人的影响。

一.文革时期失衡的语言生态

前苏联著名教授尤尼斯·D·德舍里耶夫指出:“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标志。一种当代语言所反映出的操这种语言的人的社会生活, 其逼真程度恰如一面镜子。”[2]他的话非常有见地。作者东西的童年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的黑暗时期度过的, 其时他所见所闻的语言生态泛政治化, 假大空并且充满火药味———人们普遍说着或写着口是心非的语言以求自保而“假”, 发表的言论依附着当时具有指挥棒和保护伞作用的政治术语而“大”, 语言被限于政治唯一性而“空”。这个时代的语言不以丰富见长, 而以贫乏而威, 但是, 它就像成分并不复杂的火药一样, 其威慑力、控制力和诱惑力却是一般人不能抵御的:拥有了它, 既可以为自己找到时代庇护和满足个人私欲, 又可以牵制甚至毁灭他人。“最高指示”、“工人阶级”、“又红又专”、“革命情谊”、“根正苗红”等术语的“向我”所用, 保证语言的政治依附性, 可以保护一个人或集团, 而“阶级敌人”、“批斗会”、“臭资本家”、“资本家的余孽”、“美帝国主义”、“苏修”等术语的“向他”扣压, 对他人贴上语言政治性标签, 立马可以搞臭、搞垮甚至毁灭别的人或集团。《后悔录》对文革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语言生态进行了典型性重现。

赵万年是第五中学的校长, 著名未婚青年, 因为沾了“工人阶级”的光, “连‘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都讲不清楚却当上了校长”[1]P2。作为文革期间政治主流的代表, 赵万年的心理活动受制于政治需要, 他的语言, 作为其思想的外化形式, 富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在他看来, 只要把语言“政治化”、“红色化”, 语言就能够与真理融为一体, 互为表里。因此, 无论他评价什么事情, 必定引用当时流行的政治术语, 这些政治术语或者说语言法宝成为他手中的尚方宝剑, 只要指向所有他认为不正派的人和不正确的事, 无往而不胜。他和当时所有的政治投机者一样, 享受着政治化语言带给他那份无法言表的喜悦和满足, 并且不管是有意或无意, 终身对语言政治化及其带来的“既得利益”表现出高度痴迷, 不为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动。

小说开头, 由大仓库分割而居的几家人无聊时观看狗的交配。这种情趣尽管低俗, 但也不至于与政治挂上钩, 然而在赵万年那里, 任何生活中常见的事情都可以提高到政治的高度, 何况狗的交配。他用自认为理直气壮的话语对这件事做出硬梆梆的评判:“你们太不像话了, 这是低级趣味, 是要挨批斗的!”[1]P2并且要求“凡是今天看过这狗交配的, 要么写一份深刻的检查, 要么写一份揭批材料。”[1]P3他的话语一出, 人们立即四散, 没有任何反驳, 即使心生不满和反感也只能埋在心里。可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政治化语言的威力之大。他对妹妹赵山河参与观看狗的“表演”异常恼火, 自认为生气的理由充分, 不容置疑, 更无懈可击:“你什么态度?他们看, 那是因为他们都是资本家的余孽, 而你, 你是什么人?你是根正苗红的工人阶级。”[1]P10恋爱信是人类最私密、最温馨、最坦诚的东西, 也是最无忌惮的东西, 它承载着人类最为热切和真挚的情感, 对于所有恋爱中的人极为珍贵和神圣。可是在赵万年的眼中, 妹妹的爱情信里“句句都够得上流氓罪”[1]P10。为了“建功”, 他甚至唆使不到16岁的曾广贤揭批父亲的私生活, 将个人私生活完全政治公开化, 他的理由是:“凡是革命都得付出代价, 有好多大人物都曾经为革命奉献过亲人。”[1]P33他在这种无限膨胀的假大空语言活动中获得无限而单一的政治动力, 同时, 这些假大空的语言也无情地钝化了他对于许多事情的感知, 以至于把自己真正卑鄙龌龊的行为视为纯洁的革命行动, 为之自豪与振奋, 丝毫没有感觉到真正卑劣的是自己的行径。比如, 他把那两只被车撞死, 依然连接在一起的狗挂在树上, 以示众;他为抓到曾广贤父亲私生活中所谓的证据而沾沾自喜, 并“理直气壮”地让红卫兵们把曾广贤父亲抓起来, 关闭, 批斗, 打残等。

尽管在政治化为主导的语言生态中, 也有不同的声音发出, 比如赵大爷充满旧社会遗韵的话语、曾广贤父亲小资性质的话语、赵山河充满人性本真的话语, 等。但这些话语在当时的语言政治化洪流中只能算作一些微不足道的泡沫, 刚露头就破灭, 烟消云散。这就是文革期间的语言生态。由此可见, 《后悔录》中通过典型手法浓缩性地重现了文革期间语言生态的原貌:一种布满政治雾霾的语言生态。在这样的语言生态中, “识时务者为俊杰”, 比如赵万年, 可以利用雾霾的掩护做些自以为光辉的事情, 从而顺风顺水甚至飞黄腾达;“不识时务者”, 要么带着面具过着不愿同流合污但又不得不隐藏内心真实的分裂生活, 比如曾广贤的母亲, 要么遭受无端的迫害, 如曾广贤的父亲;而未经世事的青少年, 如曾广贤, 在天性与否定天性的旋涡中身不由己, 撕裂着灵魂, 以至于终其一生也无法回归人的本真。

二.被语言生态失衡扭曲的灵魂

《后悔录》在描述文革时期失衡的语言生态的同时, 将更多的笔墨用于刻画这种失衡的语言生态中严重扭曲的年轻灵魂。于百家“上山下乡”时因为恋爱而受到批斗, 饱尝政治化语言的蒙羞折磨。之后他一边“指点”主人公曾广贤如何接触心仪的女生张闹, 一方面却又背叛曾经与他一起遭受批斗的恋人、妻子小池, 背着朋友曾广贤去讨好、勾搭张闹并获得成功。他在改革开放后违法经营, 最终被判入狱;动物园职员, 曾广贤的同事赵敬东, 因为听到要被批斗的谣言而畏惧自杀;文工团芭蕾女演员张闹做了假证, 让曾广贤锒铛入狱并获刑八年, 在曾广贤出狱后借着他的无知, 扯了一张与他的假结婚证, 最后在骗取他的钱财后投入别人的怀抱;小池敢爱敢恨, 最后却因爱至疯, 等。这些人物无一不是被失衡的语言生态搅动得身不由己的年轻灵魂, 而作为联系着这些灵魂的中心人物, 曾广贤更是这些扭曲灵魂中的最为严重者。

曾广贤年少无知, 口无遮掩, 懵懵懂懂中被赵万年所利用, 从此为自己的人生打上了悲剧的底色。一次, 他把赵万年一时兴起为了吓唬别人的话语当作圣旨, 在为了避免政治苦难而进行十年的“灵魂洗礼”的母亲的指导下, 写了揭发父亲“低级趣味”的揭发信:“我在我妈的指导下, 我写了一篇批狗文章, 不用说, 每一个字都像填满火药的炮弹, 射程几乎可以远达台湾。我用了‘罪大恶极、伤风败俗、十恶不赦’等当时的流行语, 就连布告上用来说强奸的话我也写上。”[1]P9在如此颠倒是非的社会环境中, 曾广贤的人格开始被语言分裂了, 一方面他努力走入当时语言的主流, 但是, 另一方面, 他的天性却常常控制不住他说出了真话, 比如把父亲的私生活透露出来。他的真话却被扭曲的时代所利用, 与政治挂上了钩, 最终酿成了许多人间悲剧:父亲被批斗, 母亲自杀身亡, 妹妹不知去向, 孤苦伶仃的他被假证投入监狱, 父亲到死都不和他说一句话, 形同路人。他的一生就是在说真话的天然冲动与真话带来的灾难中惶惶度过, 他的灵魂在真话与“口祸”交织撕扯中扭曲变形, 无法恢复。他的一生可谓是语言造成的一出悲剧。

语言是社会的表征, 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引起语言的相应变化与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 把苦难深重的中国引入社会发展的正常轨道上来。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带来多元化的语言表达。《后悔录》呈现了新时期中国的语言生态现状:多彩的, 丰富的, 自由的。在这种语言环境中, 人们可以思考一切, 在不违法和不违背大原则的情况下可以评判一切;人们可以通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不再为莫须有的政治帽子所扣压;语言不再像文革期间那样充满火药味的干巴巴, 人们发出各式各样的语调, 言说着各种各类的事物;报纸杂志、电视媒体登着各种内容与风格的语言;街边门面招牌印刷着新鲜甚至怪异的名字, 等。这些人们逐渐见惯不怪的景象, 构成一个多姿多彩的、充满生命力的语言生态。

但是, 在这样的语言生态中, 曾广贤虽然感受到语言的变化, 曾尝试地融入其中, 能对过去“后悔”, 但他的灵魂依然被恐惧紧紧笼罩着。他知道了请律师、签合同, 知道了什么是发廊与按摩, 知道了伪劣产品和“小姐”的称谓, 知道了“拜拜”的含义等, 也敢于对一些现象说出自己的看法:“你能戴这么粗的项链, 穿这么薄的衣服, 开这么低的胸口, 挺这么高的胸膛, 穿这么短的裙子, 得感谢社会的进步。我真羡慕你!”[1]P107“小姐, 我告诉你, 爱情这东西经不起思考, 你也千万别去思考, 只要你一思考世界上就没有爱情。这是我几十年总结出来的不成熟的人生经验, 把它卖给你, 免得今后你也犯了我这样的狂犬病, 不, 是幼稚病。”[1]P175-176这些今天看来疏松平常的话语, 但对于在文革期间受过创伤的人来说, 却是一大挑战, 要经过很长的心理调适才能适应或者勉强接受下来。吃够语言之亏的曾广贤就是这样的人。所以, 对于新时期的语言, 曾广贤只能算得上“只得其表”, 永远都无法真正融入新时期的语言生态, 进入到语言这个“存在之家”[3], 继续扮演着被“语言寓所”所拒收的弃儿角色。所以, 他后来重蹈覆辙, 以自己的真言实语缩短了重症中的父亲与其生命终点的距离。

小说对于“后悔录”进行的场景设置, 暗示小说主人公对于新时期语言生态的不适应:曾广贤的“后悔录”是在阴暗肮脏的场所进行的, 而倾诉的对象是一个靠出卖身体来赚钱的小姐。这样的处理至少隐含两重意思:其一, 曾广贤的诉说再次被限制于这样阴暗的角落, 像一颗黑色丑陋的老珠子再一次的滚动, 这样的滚动, 对于他自己和诉说对象有何意义呢?一点没有。小说就是通过“后悔录”进行场所的反讽式设置, 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无法克服历史造成的语言恐惧症, 从而被新时期的新语言生态所淘汰掉的事实;其二, 把新时期的某些阴暗面与黑暗历史隐晦地对接起来, 目的或许是提醒人们时刻注意人类潜藏的危险, 警惕某些东西的延伸与危害, 包括语言偏执与暴力。

三.结语

语言是社会的表征, 也是人类灵魂的表征。《后悔录》通过语言这个表征体系, 揭示了文革时期人们的普遍心理及其对于当时青少年的影响。在混乱的社会秩序中, 语言生态必定会遭到破坏, 语言的真实与虚假之间没有了界限, 模糊难辨。真真假假的语言被动荡的社会涂上几乎同一种颜色, 成为一种政治工具, 被一些野心家随心所欲地利用, 遮蔽世界真相, 制造人间悲剧。在这样语言生态中生活的年轻人无所适从, 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对不得不说出的话, 哪怕是真话, 都习惯性地进行掩饰或否定。他们的灵魂就这样被失衡的语言生态扭曲着, 终生无法恢复正常。关于《后悔录》, 作者东西坦承他从性的角度来构思并“写内心秘密和普遍心理”。[1]P266但是, 影响曾广贤一生的主要因素并不仅仅是性, 还有失衡的语言生态。故事由性事起, 或者说, 故事的诱因是文革期间扭曲的性观念———这种观念造成父母灵魂的扭曲:母亲对性的抵制将父亲推向别的女性。但是, 真正使事态发展的却是语言:发现这个秘密的曾广贤, 由于不谙世事, 向别人透露了父亲的行为。他道出实情, 却被居心叵测者所利用, 他的人生轨迹从此被无端换道, 向苦难不幸延伸。总而言之, 文革时期的思想混乱造成语言生态的失衡, 语言生态的失衡扭曲着曾广贤这一代人的心理成长, 这也是《后悔录》的一个鲜明主题。

参考文献

[1]东西.后悔录[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

[2] (苏联) 尤尼斯·D·德舍里耶夫.社会发展与社会语言学[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中文版) , 1985 (04) :22.

语言生态学 第11篇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跨文化旅游;文化;交际

引言:跨文化旅游是世界范围内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跨文化旅游与跨文化交际密不可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对于减少文化冲突、增加文化的互动与融合至关重要,而非语言交际是交际不可缺少的部分,语言交际在跨文化旅游中的相对缺失要求对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旅游中的功用进行充分的研究。

一、跨文化旅游中交际障碍的客观存在性

(一)跨文化旅游中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性

人们最具特征性的文化因素有三个。第一是价值观念;第二是生活习惯;第三是体现个人地位、生活经验、文化素养等的行为模式。旅游者到目的地旅游,将不可避免地对目的地的文化从其本体文化的是非角度做出评判,旅游者这种评判异种文化是维系本体文化的必然反应。但是,这对于异种文化的本质将导致不可避免的偏见,而文化偏见是文化冲突的根源。这种跨文化旅游活动中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性正是跨文化旅游交际障碍存在的根本原因。

(二)语言交际在跨文化旅游交际中的贫乏

人类使用符号进行交际。在交际学领域,学者们惯常把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一个交际个体必须把信息转化成符号,即通过符号传递信息。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地拥有对话语意义共同的推论,然而由于在跨文化旅游中,旅游活动所涉及的各方分属于不同的语言群体,而掌握多门外语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者来说是不可能的,这就使旅游活动的各参与主体很难领会与其分属于不同语言群体的成员的意思,当然就不能进行成功的交际。

二、跨文化旅游交际障碍的解决途径

(一)在跨文化旅游中采取对话式的交际形式

人们对于异文化的偏见不可避免,跨文化旅游中的各参与主体都不必想要以—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或者妄想两种文化达到完全的交融,成为—体。正确的态度应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民族或群体中心式,控制式,及辩证式都是应当设法避免的,只有对话式最切实可行,并且是理想的交际模式,在这一种交际中任何一方文化都未被忽视、被怠慢,双方相互尊重、相互肯定。无论是旅游从业人员与跨文化旅游者,还是旅游目的地居民与跨文化旅游者,在跨文化旅游活动过程中,都应当采取对话式的交际形式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跨文化旅游中旅游主客双方有效掌握非语言交际符号

由上述可知,语言交际在跨文化旅游交际中的贫乏是跨文化旅游交际障碍存在的重要原因,要想使跨文化旅游顾利进行,我们这里就必须考虑非语言的因素。对于跨话语系统职业交际来说,有两种途径可以改善不同话语系统成员间的职业交际。第一种途径基于尽可能多地了解交际对象的情况,这种途径可称之为增加共享知识的方法;另一种途径基于假定误解是跨话语系统职业交际中惟一可以确定的东西,这种方法可以称为交际失误的处理。

在跨文化旅游活动中,我们永远是多元话语系统的成员,这样的现状使得语言交际在跨文化旅游中不可能得以有效实现,那么,在跨文化旅游中,为了使旅游活动顺利进行,旅游地旅游从业者及目的地居民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语言交际特点的把握将有利于旅游主客双方增加共享知识。另外,增强非语言交际能力也是旅游地从业人员及目的地居民处理交际障碍,学会如何处理交际失误的有效途径。

三、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旅游中的功用

(一)非语言交际的概念及分类

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始于二战之后的西方,一般认为达尔文的名著《人类和动物感情的表达》是最早涉及到非语言交际研究的专著。语言学家F.Poyatos(1983)将“非语言交际”定义为:“个人或者人们相互之间,通过某一特定文化内所有的非文字的、躯体的、服饰和环境等可觉察的信号系统发出的一些信号,可以也可以不构成行为或者一般的个人交际。”简单地说,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具体说,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发出,有接受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进行反馈。

非语言交际最初被学者们分为一、手势语言:表示词义、数字和标点符号的手势,从单个手势到完整的哑语体系都包括在内。二、动作语言:包括不单纯表示某种信号的各种动作。三、客体语言:包括各种有意和无意设置的物件,如工具、机器、艺术品、建筑结构和人体服饰等。另一种分类法是纳普(M.Knapp)提出的,共分7大类:绅士动作和体语行为、身体特征、体触行为、副语言、近体距离、化妆用品和环境因素。詹森又在总结有关学者对“无声语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出另一种分类法:身体动作和姿势、对时间的态度、对空间的态度和一般交际习惯。我国学者毕继万所著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结合西方学者比较统一的看法将非语言主要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及环境语,笔者更为认同毕继万同志的分类法。

(二)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功用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我们中国人通常讲的“仪态、举止、谈吐”中前二者都属于非语言范畴。尤其在焦急中,一个人的仪态和举止所提供的信息量往往大大超过其谈吐所提供的信息量。何况,即便是谈吐,也含有大量的属于非语言行为的副语言信号,比如非语义声音、停顿、沉默、笑声和交谈中的话轮转接等。伯德惠斯特尔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中的30%左右。萨莫瓦则说:“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美国又有的研究表明,在表达感情和态度时,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7%,而声调和面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却多达93%。

在非语言交际体系中,体态语最为常用,也最为重要,它通常被称为语言交际的“第二表现方法”,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而表情语又在体态语中极为常见,调查表明在70万种人体语言中,表情语言多达25万种,占体态语言的35.7%。表情语作为思想情感的“荧光屏”,能最充分地反映人类的各种感情。

由上可见,在交际中,非语言交际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增强语言交际的力度,促进交际过程的完整性。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有时甚至可以代替语言交际,并可起到语言交际难以达到的效果。

(三)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旅游中的功用

1.非语言交际有利于旅游者获得更完美的旅游体验,实现旅游的文化效益

一方面,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对非语言交际手段的有效掌握可以帮助其与跨文化旅游者顺利交流,提高其旅游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跨文化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非语言交际手段的认知与掌握会有利于消除跨文化旅游者对与其相异的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偏见或恐惧,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政治环境,这最终有利于跨文化旅游者获得更完美的旅游体验。这样,非语言交际使得旅游参与主客双方更顺利地交流,客观上促使了不同文化的理解与融合,实现了旅游的文化效益。

2.非语言交际能提高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实现旅游的经济、文化效益

旅游从业人员及目的地居民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手段的有效认知和正确掌握是其为跨文化旅游者提供良好服务的重要保障,良好服务的开展可以促使跨文化旅游者在必需的基本旅游消费支出之外,进行更多旅游娱乐消费及旅游购物消费,另外,也有利于树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从而增加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客源市场的吸引力,这都最终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

结论:在旅游研究中,对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旅游中功用的研究,不仅可指导旅游业界人士及目的地居民掌握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形式,为跨文化旅游者提供更优质的旅游服务,从而获得更多的旅游经济效益。另外,跨文化旅游活动中主客双方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也有利于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这更加体现了旅游作为一项和平的事业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语言生态学 第12篇

那么, 如何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呢?多伊尔认为, 应把“课堂教学视为充满多种刺激因素的复杂环境, 学生必须发展其相应的认知策略才能与这种复杂环境相互协调” (Lorin W Anderson 1995:8) .也就是说, 教师要创设一个生态的课堂, “以生态的思想、态度与方法来观察、思考、分析课堂, 以尊重生命的价值为前提, 以自然、和谐、效率、互动、尊严的课堂环境为平台, 以师生富有个性、自主、创新、协调、发展为方向, 以追求教学质量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为目标, 使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 (杜亚丽2009:15-17) .

一、营造生态化的课堂氛围

生态化课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 即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 坚持在面对全体同学的同时, 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而传统的“秧田式”的座位排列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 将座位安排成U字形、马蹄形、川字形等等.这种座位安排不能仅凭教师的个人印象, 而应该客观地依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性格特征等因素, 并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合理分组,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竞争意识,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座位的安排上, 还应该体现在教师的课前“预设”中.这就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 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方面, 以保证教学设计中的内容是适合学生的, 并能纳入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 因为合理、充分的教学设计是生态化课堂教学得以实施的保证.同时要注意的是, 作业或活动的说明是很重要的, 有时教师认为通俗易懂的说明学生未必能够理解.加上初中学生特有的心理年龄特征, 有些学生会故意误解题意或钻牛角尖, 所以仔细明确的说明是作业或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

当然,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 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意味着教师不能再“一讲到底”或者“满堂灌”, 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等方式, 发展自己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归纳和实践等方法, 学习语言知识, 感悟语言功能,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 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 从而使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创设生态化的课堂活动

生态化英语课堂教学坚持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往与实践活动;坚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坚持学生的体验、参与、交流、实践等学习方式, 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使英语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课堂权益, 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学力水平和接受能力为依据, 而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从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来看, 知识与能力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目标, 它通常指挥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则是学生能否达到知识与能力的目标的保障, 它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体验探究、主动参与、掌握方法, 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关系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 影响着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 影响着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因此, 教师不能过分突出这三者中某一方面的重要性, 也不能忽视某一方面的作用, 只有将三者目标统一, 才能达到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功效.

鉴于此, 生态化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设置, 它不是纯粹地为了活动而活动, 活动的目的是营造宽松和谐、互动积极的教学氛围, 创设机会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情境中体验语言的使用、体会语言的功能;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运用的规律, 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建立生态化的评价机制

教学与评价都是英语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 评价是及时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指出: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既关注过程, 又关注结果, 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生态化的评价机制坚持课堂上的动态评价, 坚持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 坚持全面、个性、发展的、有效的评价, 坚持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多维性的评价, 坚持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 并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 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评价方式来看, 可以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等等.也就是说, 在各类评价活动中, 学生都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主动的合作者.

总而言之, 初中英语生态化课堂教学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不断的互动和交流, 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修改和反思, 注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注重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注重改善学生英语学习的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并增强学生英语课堂的主体意识和参与合作意识,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英语学习观,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等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进行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理念, 笔者针对初中生开展了英语课堂生态化教学研究, 即如何建立一个自然和谐、充满关爱的学习生态环境, 让学生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

关键词:英语课堂,生态化,综合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参谋人员下一篇:稳定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