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竞争力指数

2024-05-09

质量竞争力指数(精选8篇)

质量竞争力指数 第1篇

1. 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内涵

1.1 竞争与竞争力的本质

在经济学范畴中, 竞争是指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争夺有利的生产条件和销售条件, 以便获得最大利益的斗争。这种斗争在商品经济中是必然发生和普遍存在的。在市场经济中, 没有竞争也就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在调控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只有在竞争的前提下才是相对有效的。市场经济归根结底是竞争经济, 竞争是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基本原则。竞争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 具体体现为竞争者相互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即经济利益关系。竞争力是指竞争主体在竞争过程中对竞争目标实现的能力, 如企业获得顾客的能力、占有和控制市场的能力。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 竞争力的本质是企业竞争中的比较能力, 即比较生产力。这一本质决定了动态性是竞争力最显著的特征, 即竞争主体的竞争力会随着市场结构和竞争主体之间力量的变化而变化, 一个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 也可能会被极具创新力的后来者所超越。

从竞争和竞争力的本质可看出, 竞争是竞争力的前提或原因, 竞争力是竞争的结果。不同的竞争环境、竞争方式和竞争范围所产生的竞争结果, 会显现出不同的竞争力。从竞争方式上看, 竞争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从新产品设计、产品定位、原材料采购、产品质量、人力资源、销售服务、创新活动到再生产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竞争。

1.2 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定义

通过前面对竞争和竞争力本质的分析, 可以看出企业质量竞争力是一个包含了多层次含义的综合性范畴, 不仅涉及到企业内部要素结构和经营管理过程, 而且还涉及到企业的各种外部环境;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市场占有和盈利能力, 而且还关系到企业各利益集团乃至国家福利的多寡;不仅涉及到国内市场竞争, 而且还涉及到国际市场乃至全球竞争;不仅仅是具有静态的比较能力, 而且更具有动态的进化发展能力。

1.3 企业质量竞争力的涵义

企业质量竞争力包含了如下几层涵义:第一, 企业质量竞争力是企业通过其产品和或服务质量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表现的一种外在市场力量, 同时又是一种与竞争对手竞争并获胜的能力。从客观上讲, 每个竞争主体都有一种与竞争对手相对抗的能力, 它是客观存在的, 不因比较而存在, 但通过比较, 能发现其大小和强弱。第二, 企业质量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通过其产品和或服务质量占有市场的能力、创造价值和利润的能力以及创新发展的能力。企业能否使自己的产品和或服务获得顾客和社会的认同, 决定着资本循环能否顺利完成以及再生产能否持续进行, 这也是企业质量竞争力的根本所在。第三, 企业质量竞争力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 即它是动态的产物, 而不是静态的结果。企业只有通过各种质量资源配置, 在战略规划、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售后服务及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企业的质量竞争力。第四, 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培育会受到制度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法律环境、教育和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显然这里所指的环境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第五, 企业质量竞争力与企业质量竞争优势互为因果关系。企业质量竞争优势是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因, 竞争优势的大小决定于竞争力的大小;企业质量竞争力是企业质量竞争优势的果, 竞争优势的强弱最终是要通过它的市场表现而体现出来的。因此, 企业质量竞争优势是一个相对概念, 是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而企业质量竞争力则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任何企业在市场中都有自己的质量竞争力。

2. 出台质量竞争力指数的背景及其意义

2.1 出台质量竞争力指数的背景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速度是个战略问题, 质量更是个战略问题。然而, 长期以来, 我国宏观经济却只有速度方面的衡量指标, 而没有反映质量状况的指标。因此,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质量工作的新要求, 使我国的宏观质量状况有一个量化的衡量指标, 从而引导企业、政府和社会都来关心和重视质量问题, 推动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经过四年多时间的努力, 在国际上尚无相关研究、且没有什么资料可以借鉴的情况下, 我国成功研制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量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 到目前为止, 我国已对二十九个制造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进行了正式发布。

2.2 出台质量竞争力指数的意义

从微观层面上看, 质量竞争力指数是企业提高质量竞争力的科学工具, 对于引导企业重视和改进质量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企业了解标准与技术水平的实际状况, 重视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与抽查结果, 关注顾客对产品和或服务的评价, 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它可以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改进实物质量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 增加科技投入,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它为企业提供了与竞争对手进行水平对比的平台和技术框架, 通过这种比较, 企业可以找出自身在质量经营中存在的不足, 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和提高。

从宏观层面上看, 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各级政府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辅助手段。它有助于准确掌握我国质量状况。在我国原有产品质量监测的基础上, 从质量现状和发展潜力两方面为测量国家宏观质量水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尺度, 为我国定量评价质量提供了有效手段。它有助于科学制定质量政策, 提高工作有效性。通过对行业、地区的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为改进产品质量, 提高质量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指明了方向。它有助于查找存在的质量问题, 发现行业和区域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及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的波动或下滑以及质量资源投入不足等问题, 帮助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质量政策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实施质量改进。

参考文献

[1]刘迎秋, 徐志祥.竞争质量与竞争力指数[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质量竞争力指数 第2篇

2004年,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提出了包含军事威慑力、经济主导权、制文化权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广虚主导权”概念。无独有偶,2007年,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了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实力和跨国关系的“巧实力”战略,并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何在这种新视角下衡量国家竞争力一直是一种空白。本研究以“广虚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为指导,在广虚主导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国家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广虚国家竞争力指数。除了考量体现物质态硬实力的军事和经济维度,还增加了体现信息态软实力的文化维度;并在指标的选取上强调要能反映出一个国家在军事威慑力、经济控制力、文化吸引力等人们心理层面影响的测度。

本研究综合考虑了国家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等因素,首先聚焦筛选了全球50个最具影响力的重要国家,并计算了各国广虚国家竞争力指数及三个二级指数,对2014年和2001年进行了排名和对比分析。2014年排名前列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法国、中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与2001年相比,中国和俄罗斯分别上升了4位和5位,英国、德国和日本分别下降了1位。

7月5日,在2014年广义虚拟经济论坛暨2013年专项中期检查会上,中航工业广义虚拟经济研究所在北京首次发布了2014年度广虚国家竞争力指数报告。广虚国家竞争力指数由综合指数和军事威慑力指数、经济控制力指数、文化吸引力三项分指数构成,该指数报告得出如下结论。广虚国家竞争力综合指数: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美国遥遥领先,中俄强势崛起。

广虚国家竞争力研究方法理论基础

广虚理论认为信息态价值的地位日益突显。2002年,林左鸣提出了“广义虚拟经济”的概念,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已初步形成了以“二元价值容介态”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该理论强调在时代从物本经济向人本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信息态的作用,推动物质态与信息态的容介进化。

新时代呼唤新型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当今社会已进入“广虚”时代,国家竞争更多地体现于软、硬实力的协同与融合。纵观当今国内外发布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家竞争力指数,例如,瑞士IMD国际竞争力指数、世界经济论坛WEF世界竞争力指数、中国社科院国家竞争力指数等,这些指数大都围绕国家经济增长的有关因素,各有局限性。

2004年,林左鸣提出了包含军事威慑力、经济主导权、制文化权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广虚主导权”概念,建议要以制文化权为主导,实现文化、经济和政治军事三位一体的软、硬实力的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广虚国家竞争力”的概念。“广虚国家竞争力”是一个国家以物质态表现为主的硬实力和以信息态表现为主的软实力容介构成在国际竞争中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当今国家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军事威慑力、经济控制力和文化吸引力三位一体的广虚国家竞争力的争夺(见图1)。

广虚理论在国家竞争力层面给出了软、硬实力交互进化发展的理论指导,并通过“广虚国家竞争力指数”研究,为全面和深刻理解国家竞争力提供一种崭新的视角。

研究路径

本研究首先在综合考虑国家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国际影响、媒体热度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筛选出50个最具影响力的重点国家。这50个国家覆盖了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10个国家、人口最多的9个国家、G20组织和“金砖”五国全部成员国、以及74%的OECD组织成员国。其次,本着代表性、精炼性、客观性、数据的可获得性的原则设计指标体系。广虚国家竞争力指数由军事威慑力指数、经济控制力指数和文化吸引力三个分指数构成,经过层层筛选,精选出15个量化指标(见图2)。然后,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从权威数据来源收集数据,再进行指数计算,最后,进行广虚国家竞争力的综合指数及三个分指数的排序。

广虚国家竞争力指数排名 综合指数及分指数排名

广虚国家竞争力指数由综合指数和军事威慑力指数、经济控制力指数、文化吸引力三项分指数构成(见表1、表2)。2014年度,美国、法国、中国位列广虚国家竞争力指数排名前三位,我国2001年以来广虚国家竞争力指数一路走强,排名从第七位上升到第三位。

广虚国家竞争力综合指数: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美国遥遥领先,中俄强势崛起

2014年广虚国家竞争力综合指数,排名前列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法国、中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与2001年相比,美国一直是世界霸主,指数遥遥领先,中国和俄罗斯分别上升了4位和5位,呈现强势崛起的趋势,英国、德国和日本则分别下降了1位。

军事威慑力指数:美俄双寡头垄断,强国垄断优势明显

军事威慑力指数排名,美国、俄罗斯分列第一、二位,英国、中国和法国同处第三梯队。从集中度来看,排名前列的国家军事威慑力指数的集中度极高,说明在军事威慑力上,强国的垄断优势最为明显,特别是美国,军事霸主地位毋庸置疑。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和日本也挤进前十,以色列排名大幅跃升。

经济控制力指数:中韩快速上升,中国跻身第二

经济控制力指数排名,中国、韩国在2001年以来实现快速上升,中国上升10位,跻身第二,成为举世瞩目的发展中大国,韩国上升9位,闯入前十。排在第一的仍然是美国,但是经济控制力的垄断优势已明显不及军事威慑力。

文化吸引力指数:欧洲实力显著,中国不升反降

文化吸引力指数排名前十国中,欧洲国家就占了六席,欧洲整体的文化吸引力占有绝对的优势。从国家层面来看,仍然是美国排名第一,但是,相对于军事威慑力和经济控制力,国与国之间在文化吸引力指数上的差距更小,说明排名靠后的国家实现赶超的可能性也更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文化吸引力指数排名不升反降,下降1位到第9位,如何提高一个传统文化大国在当代的文化吸引力亟待深入研究。

nlc202309012250

重点国家分析

1、广虚国家竞争力前七强(见图3)

从“三位一体”的广虚国家竞争力体系来看,广虚国家竞争力前七强国家可以分为“体系均衡”型、“各有所长”型、“历史抑制”型三种类型。

“体系均衡”型——美国、英国

从“三位一体”的广虚国家竞争力体系来看,美国是绝对的世界霸主,且在军事威慑力、经济控制力、文化吸引力三个方面竞争力体系均衡、遥遥领先,与之类似的是英国,反映出一个老牌发达国家“体系均衡”的特征,但是,雄风渐落。

“各有所长”型——法国、中国、俄罗斯

法国、中国和俄罗斯可以称之为“各有所长”型,这三个国家分别在文化、经济、军事方面表现夺目,特别是中国和俄罗斯呈强劲上升趋势。

“历史抑制”型——德国、日本

德国和日本可以称之为“历史抑制”型,这两个国家同受二战等历史因素的影响,军事威慑力较弱,经济控制力和文化吸引力较强,但是,德国和日本面对历史的态度截然不同,德国勇于承认错误、努力克制军事发展,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接纳,而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盛行,2014年4月日本安倍政府正式通过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目前又悍然解禁集体自卫权,预计不远的将来,其军事威慑力指数排名将大幅提升,这不得不引起全世界的警惕。

2、中美对比

(1)美国(见图4)

2001年和2014年,美国的广虚国家竞争力指数综合排名都位列第一,且得分遥遥领先。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军事威慑力、经济控制力、文化吸引力三个方面发展均衡且实力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短期内很难有国家可以在上述领域挑战美国的主导权。

美国一直将保持领先战略对手的军事优势视为其作为世界领导者地位的根基。其军事科技工业基础雄厚,具有广泛的军事同盟和海外部署,军队实战经验丰富且战备水平高。近两年受国内军费开支削减及国际军火贸易竞争加剧影响,美国的军事威慑力指数小幅下滑。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仍在发酵,欧洲乃至新兴市场国家暴露出一系列发展问题而元气大伤,美国却已呈缓慢复苏态势,证券市场屡创新高,彰显投资者信心,美国的经济控制力指数略有上升。

美国的历史虽短,但其文化产业十分发达。二战后,美国在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电影传媒、流行音乐、竞技体育等领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当代的流行文化和创意经济中打上了深深的美国烙印。最佳品牌上榜数、知名大学数、入境旅游人数等的增长,进一步提升了美国文化吸引力指数。

(2)中国(见图5)

从2001年到2014年,中国的广虚国家竞争力指数大幅提升,综合排名也由第7位跃升为第3位,成为举世瞩目的发展中大国。

在“三位一体”的广虚国家竞争力体系中,中国在经济控制力上表现夺目,经济控制力指数从21.3分大幅上升到59.8分,文化吸引力指数其次,军事威慑力指数最低。由2001年的“等边三角形”变化为以经济为重的“锐角三角形”。

中国综合排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500强上榜数量也大幅增加,中国经济控制力指数排名从第12位大幅上升到第2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军事威慑力指数也小幅上升,排名由第5位提升至第4位,但是,军事威慑力指数在“三位一体”的广虚国家竞争力体系中仍是“短板”,中国仍未建立起与国家利益相称的军事实力。

中国虽然拥有古老的文明,但是文化吸引力指数排名却不容乐观,指数虽有所上升,但排名却从第8位降到第9位。其中世界知名大学数量不升反降,如何提升一个传统文化大国在当代国际舞台的文化吸引力值得高度重视。

如果把美国当作标杆的话,中国在以下方面仍有待提高:军费开支、武器出口额、科技类诺贝尔奖获奖数量、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比重、特别提款权、世界知名大学数量和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上榜数量等。

旅游竞争力指数编制研究 第3篇

当前, 我国许多省市把旅游业列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支柱产业, 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 在这一背景下, 各地区都充分挖掘和提升自身的旅游竞争力, 于是, 国内学者也相继开展了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我国关于竞争力研究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 黎洁、赵西萍 (1999) 将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概括为旅游生产要素状况、国内旅游需求、旅游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旅游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及政府六大要素和四个演进阶段[3];万绪才、李刚、张安 (2001) 等人从旅游资源与产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层次分析法 (APH) 确定各指标权重, 并以江苏各地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4];苏伟忠、杨英保、顾朝林 (2003) 从旅游竞争业绩、旅游竞争潜力、旅游竞争环境支持力三方面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5]。

总的来看对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还十分有限, 而国内旅游竞争力指数研究还是空白, 为此, 本文借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竞争力定义、评价和比较的基础上, 依据统计指数的相关理论, 从旅游消费供给角度提出了旅游竞争力指数理论的框架体系以及旅游消费指数、旅游供给指数和旅游竞争力指数的编制原理。

一、统计指数的一般原理及旅游竞争力指数定义

(一) 统计指数的一般原理

1. 统计指数的定义及种类。

指数是一种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相对数。指数根据不同的方式可分为: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 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按计算形式不同, 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按对比场合不同, 分为时间性指数和区域性指数;按编制方法不同, 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2. 统计指数的编制方法。

综合指数法是依据“先综合, 后对比”的方法来编制总指数的, 是把经济意义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现象综合比较;平均数指法是根据“先对比、后平均”的方式来编制总指数的, 编制原理是:先计算出个别现象的个体指数, 然后将个体指数平均得到总指数。按照计算形式统计指数编制都有简单和加权之分, 在计算时可以根据需要选取。

3. 统计指数的作用。

反映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综合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的各个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在长时间内的发展变化趋势, 利用连续编制的动态指数数列, 可以进行长时间的现象发展趋势分析;可以在金融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二) 旅游竞争力指数的定义

1. 旅游竞争力指数提出

目前常见的竞争力指数有:国际竞争力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质量竞争力指数、全球竞争力指数等。贸易竞争力指数指一国某产品的净出口值与该产品进口值和出口值合计的比值。若该比值为正值, 表明是净出口国, 若该比值越接近1, 说明国际竞争力越强。质量竞争力指数是按照特定的数学方法生成的、用于反映质量竞争力整体水平的动态性经济技术指标, 包括“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二级指标。其中“质量水平”指标反映的是“质量发展的当前状况”, 是对“现状”的测量;“发展能力”指标反映的是“质量发展的持续能力”, 是对“潜力”的测量。前者是根据对标准与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水平、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等质量指标的测量来评价行业或地区的质量水平;后者是根据对研发与技术改造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等与质量相关的科技投入与产出指标的测量来评价行业或地区的质量发展能力。通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质量竞争力指数的定义, 我们尝试从消费和供给角度提出旅游竞争力指数的概念。

2. 旅游竞争力指数定义

这里旅游竞争力指数选用两个二级总量指标来衡量, 即“旅游消费”和“旅游供给”, 反映旅游消费是旅游者行为的体现, 可以根据出游人数和人均旅游花费来评价消费水平;旅游供给则是为旅游者的服务部门, 可以通过各个部门的接待收入、旅游商品销售收入、旅游从业人员的工资、旅游投资利润来确定旅游供给指标;为使得指标选取具有可比性, 我们将消费和供给全部转化为收入, 即旅游消费的总额和旅游供给各部门的总收入。于是, 用旅游消费指数和旅游供给指数来反映旅游消费和供给变化程度;同时旅游竞争力指数 (II) 表示为旅游消费指数 (IC) 与旅游供给指数 (IS) 的比值, 即:

上式IC表示旅游消费水平高低及其变化程度, 若IC大于1, 则消费水平高, 否则消费水平低;同样IS表示的是旅游供给水平高低及其变化程度。而II反映的是旅游消费和供给的结构关系, 若II大于1, 则旅游消费变化高于供给, 供给变化跟不上消费变化, 从而反映出供给结构需要调整;同理, 若II小于1, 则说明旅游消费不合理;当II越接近于1, 则旅游消费供给结构越合理, 是最佳状态, 需保持其发展。

3. 编制旅游相关统计指数的作用

(1) 用来反映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2) 用来评价、比较不同地区的旅游竞争力水平; (3) 对某一区域旅游竞争力水平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二、旅游竞争力指数的指标选取及数据获取途径

旅游竞争力指标选取通过定义可以看出, 二级指标为旅游消费指标和旅游供给指标:

(一) 旅游消费指标

旅游消费指标中能反映出消费总收入的两项要素是出游人数和旅游花费, 从相关的统计资料《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正副本)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各省的统计年鉴和政府统计公报和参考文献中了解到有关旅游人数或游客的统计类型很多, 有入境旅游人数、国内旅游人数、出境旅游人数、游客构成统计、时间变动游客统计、出游时间游客统计等;由于所选指数考虑总量指标, 这里选取抽样调查数据中出游率和地区总人口数。同样有关旅游花费或旅游收入的统计有旅游收入总量、旅游收入构成统计、旅游产品价格、旅游收入变动 (例如, 旅游外汇收入发展指数) 等;对于旅游花费的选取, 也从抽样调查统计资料中选取, 在抽样调查资料中有城镇人均旅游花费和农村人均旅游花费两项。在计算旅游消费指数所选的指标中就需要从统计数据的城镇和农村两个方面着手, 即所选的统计资料是城镇和农村的出游率、总人口数和人均旅游花费三项内容。其中, 出游率乘以总人口是出游总人口数, 出游总人口数乘以人均旅游花费就是旅游总花费。

(二) 旅游供给指标

从影响旅游的六大要素中选取提供旅游供给的部门, 因此旅游供给指标是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景点和旅游商品五大部门, 另外提供供给的部门还离不开人的服务和资本的投入, 从而考察旅游供给就离不开这七项指标。所以旅游供给的总收入是七项指标的加总, 但在作各项统计中各部门中都包含了服务与资本, 如果是抽样调查时可以把服务和资本作为加权系数来计算各个部门的总收入, 由于在各项统计资料中这里的五大部门收入均有统计, 所以旅游供给收入可以直接表示为各部门收入总和。

三、旅游竞争力指数的编制方法

本文拟采用简单综合指数法编制旅游竞争力指数。简单指数法的实质是不考虑各指标不同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也即权数) , 亦即认为各指标对总指数影响的作用是相同的。通常在指数分析时选加权指数法, 但由于综合指数是先综合后对比的编制方法, 而我们在此选取指标时均为总量指标, 地区之间或不同时间比较时无需用加权法, 所以直接选取简单综合指数法比较即可。

在编制旅游消费指数、供给指数和竞争力指数时, 因为所选都是收入项, 因此指数比较时消除量纲影响, 故而指数获取方法具有现实经济意义。

旅游竞争力指数编制从定义上看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先计算旅游消费指数 (IC) , 从上文中的阐述知道旅游消费指数计算是出游率 (TRij) 、总人口数 (TRQij) 和人均旅游消费 (ATCij) 三项, 其中出游率在统计年鉴上是指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出游的人次数占其人口数的比重, 从而在统计资料中有城镇出游率和农村出游率。于是:

ICj表示j地区第i年相对于基年的旅游消费指数, i表示年份, 0表示某一基准年, j表示地区, t表示城镇, v表示乡村。存在

ICD表示地区a和b之间旅游消费指数, a、b表示地区, 其它表示同上。

第二步:计算旅游供给指数, 旅游供给指数是通过不同部门的服务效率和投资回报率来计量的, 可以表示为:

ISj表示j地区第i年相对于基年的旅游供给指数, i表示年份, j表示地区, x表示部门 (这里的x部门就是上面指标选取的5个部门) , TSIxij表示第x部门第i年j地区的收入。

ISD表示地区a和b之间旅游供给指数, 其它的表示同上。

总上所述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旅游竞争力指数为:

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旅游竞争力指数为:

为比较不同地区旅游竞争力大小, 我们可以引用购买力平价学说中双边比较法和多边比较法, 双边比较法是选某地区作为参考, 其他地区都与该地区比较, 把比较结果在进行比较, 就能比较出不同地区的旅游竞争力大小了。多变比较法则是采取两两相互比较, 通过系数矩阵比较权重, 最后再比较指数大小。

为消除各期和各地区价格因素影响可以对各收入项除以价格指数, 采用L指数或P指数对其进行比较, 从而达到更为合理的比较结果。另外还可以通过环比指数对同一地区各期的指数进行分析, 最终能比较旅游竞争的地区差异;也可以用不同国家各区域间同一时期的旅游竞争力大小。

四、研究旅游竞争力指数的经济意义及结语

从经济意义上讲, 我们把旅游消费指数、旅游供给指数和旅游竞争力指数与CPI、PPI和经济景气指数比较。CPI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 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从旅游消费指数的编制可以看出, 旅游消费指数反映了一个地区不同时期或一个时期不同地区出游消费水平的相对数, 反映的是旅游消费水平的相对数。PPI是反映工业品价格指数, 也是反映供给的一种指数;而旅游供给指数是反映的旅游供给指标的一项相对数。CPI、PPI虽然都是价格指数的体现, 但是都反映的消费和供给的指数, 这里的旅游消费指数和旅游供给指数反映的同样是消费和供给的指数, 都反映了一个相对水平。经济景气指数是反映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扩张和收缩、繁荣和萧条、高涨与衰退的经济周期波动的一项统计指标, 以此来描述现实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旅游竞争力指数则反映出地区间时空差异表现的竞争态势和比较优势。通过比较发现CPI、PPI和经济景气指数是从宏观上把握整个地区或国家在时空上的经济发展态势, 而旅游消费指数、旅游供给指数和旅游竞争力指数则从旅游业角度反映旅游发展的发展态势及竞争优势;因此, 编制和计算旅游相关的指数可以从地区、时空角度分析其发展, 也能从指数中反映竞争力, 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依据。

从旅游竞争力指数的编制看, 编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首先在指标选取上, 对于能反映消费和供给的指标都已经选取而且都是客观数据;其次是计算方法上避免了烦琐的推导和换算, 也消除计算误差和漏损;再次是比较意义明显且具有代表性;最后, 从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来看, 也比较有保证。由此, 旅游消费指数、旅游供给指数和旅游竞争力指数的编制经济意义明显、操作性强, 不仅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也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当然旅游竞争力指标指数化的理论至今未有人提出, 需要进一步实证和完善。

参考文献

[1]Antti J.Haaht, Finland's Competitive Position As a Destination[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13, Issue1, 1986, Pages11-35.

[2]Michael E.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Free Press1990.

[3]黎洁, 赵西萍.论国际旅游竞争力及其阶段性演进[J].社会科学家, 1999, (5) :19-22.

[4]万绪才, 李刚, 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J].经济地理, 2001, (21) .

[5]苏伟忠, 杨英宝, 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级初探[J].旅游学刊, 2003, (3) .

质量竞争力指数 第4篇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贸易竞争力指数

引言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推动了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服务经济时代。

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对服务业的重要性认识的加深,服务业的发展步伐也得到加快,服务贸易也相应取得了长足进展。2010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一,进口方面,中国也超越德国排名第二。但是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了。2010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只有1 702.5亿美元,排名第四。而美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在2009年就已达到4 700亿美元,高居榜首。需要指出的是,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是贸易逆差国。中国虽已是贸易大国,但不是贸易强国。

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总量分析。

在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也进展显著。从规模来看,随着货物贸易的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总量也不断扩大,多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 624.2亿美元。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四位,仅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在近二十年里有了较大提高,但在世界市场上所占份额还非常低,在最多的2009年也仅占4.5%,而美国占了14.7%。从增长率来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并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增长趋势。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26.4%,超过世界服务进出口平均增幅18个百分点。2007年中国服务出口年增长率达33%,远高于美国的14.6%,英国的18.3%。此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低靡,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为-12.2%,降幅低于世界多数国家;2010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服务出口仍保持着32.4%的高水平增长率。

2.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行业分析。

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进出口部门,2010年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1 006.9亿美元、974.7亿美元和527.6亿美元。当前中国服务贸易在行业结构发展上呈现三个特点:第一,中国服务贸易在进口和出口上均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支撑。2010年运输和旅游出口占服务出口总额的47%,而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如金融、通讯等在中国服务贸易中占的份额很小。第二,传统服务贸易如旅游和运输的比较优势在逐步减弱,逆差额不断扩大,而且在服务质量与价格方面与欧美一些大型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第三,现代服务业的需求迅速扩大,而中国在这些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行业进出口总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还不到20%,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服务人才的匮乏和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3.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区域分析。

从国内发展来看,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文化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沿海发达省市,中西部地区所占份额较小,区域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从国际来看,2010年,中国香港、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继续成为中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实现服务进出口2 209.1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61%。由于香港的发展对国内的依存度较高,中国对香港地区保持贸易顺差;然而由于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服务业高度发达,中国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中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均表现为逆差。

二、基于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评价

贸易竞争力指数(TC)主要从产品的进出口数额来分析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等特点,能够快速反映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产品竞争力的变化,常用于测定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标不仅考虑了一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还考虑了其面对进口的竞争能力,它剔除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也排除了因国家大小不同而使得国际间数据的不可比较,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贸易竞争力指数具有相当的可比性。

贸易竞争力指数也称贸易专业化指数,表示一国某一产业或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TC=(Xij-Mij)/(Xij+Mij)

其中,Xij和Mij分别表示i国(地区)服务贸易j的出口额和进口额。该指数介于±1之间。指数值越接近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指数值越接近于1则竞争力越大,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完全出口专业化;指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等于-1表示该产业完全进口专业化。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各项行业的竞争力指数在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各行业TC指数都在缓慢上升,接近平均水平,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从各行业分项目来看,旅游和运输服务业的比较优势较为突出,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运输服务作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大头,竞争力一直较低,近年来有所提高,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产生,2009年之后TC指数又有所下降。而同为中国进出口贸易老大的旅游服务业竞争力虽然高于平均水平,但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已低于平均水平。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与保险服务的贸易竞争力非常低,进口专业化程度很高。同时,通讯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竞争力指数虽为正值,但竞争力不强,相比之下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和建筑服务发展迅速。

数据来源:根据WTO数据库数据计算得出,不含政府服务。

与世界主要服务贸易国家相比,中国的竞争力略低于平均水平,与日本、意大利处于比较劣势,美国、英国、西班牙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处于明显优势地位,并有所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这些劣势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改善,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强大压力。但这同时也说明,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空间还很巨大,应该积极制定战略提升对策并落实行动。

三、制约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1. 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匮乏。

缺乏智力支持是制约中国服务贸易等新兴知识型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人才紧缺、尤其是新兴服务行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所需的外向型高等人才紧缺。加之人力资本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与中国软环境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等原因导致人才长期外流。因此人力资本的匮乏使得中国难以深入对服务贸易的研究与创新,提高服务贸易的质量。

2. 服务贸易发展结构失衡。

目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主要依赖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部门,而全球对现代服务业如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服务的需求迅速扩大,中国在这些行业的发展却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偏小,这也一定程度导致了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日益增大。并且中国服务贸易在地区分布上也表现失衡,难以提升整体竞争力,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

3. 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水平较低。

中国的服务贸易领域开放时间很晚,还处在有选择的逐步的开放过程中,许多行业如金融、通讯业还处在对外资禁止或部分禁止状态,对外开放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高门槛的设置不仅使中国的企业无法完全参与国际竞争,获得海外市场,也使得外资和高新技术难以进入到中国。

4. 国内服务需求程度不高。

近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消费需求迅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一个商品或产业才有得以支撑的市场,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中国由于区域、城乡、行业经济发展不均衡,收入水平存在差距,直接制约了国内对服务的需求。

5. 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立法不健全。

目前中国对服务贸易的管理还存在很多缺陷。中央和地方部门对服务产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也存在差异,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空白,部分已有的规定也缺乏可操作性或不符合国际规范;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缺乏一个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这就造成了经营混乱、行业垄断,不利于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四、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大力发展高等服务人才。

首先,中国需加大对高等、专科、培训院校的服务贸易相关专业的教育投入,加强专门培训。其次,增加服务贸易专业科研经费投入,鼓励创新。最后,加强国内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尊重人才,科学评估,防止人才的流失。

2. 升级服务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运输、旅游、餐饮、对外工程承包等行业,需要继续深化这些传统服务业的发展,用高新技术来改造,提高其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保持其比较优势。同时积极鼓励各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打造龙头产业,发展以知识、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贸易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尤其是鼓励金融、保险等行业以合资、设立分支机构等形式参与市场竞争,推进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3. 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服务贸易“走出去”。

现阶段中国对服务贸易应实行适度保护政策,逐步推进对外开放。一方面,吸引外商服务投资,充分利用广交会、文博会等平台增加服务贸易内容,加速外资向服务产业部门移动,引入技术和竞争,增强国内服务行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采取必要的限制保护措施,防止国外服务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过大、竞争过度给国内服务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并且,在国际上增进与主要服务贸易伙伴的合作,巩固提高欧盟、美国和日本的服务市场,开拓非洲、南美市场,增强国际直接投资,鼓励中国企业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4. 提高服务需求比重,扩大有效市场规模。

国家应首先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挖掘农村潜在服务需求;完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加对服务的需求;积极改善居民消费结构,从而提高服务需求的比重。

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

首先,政府应制定服务业产业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其次,建立行业协会,发挥监督管理职能,加强行业自律。再次,加强政府在国际间的服务贸易谈判,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地位和根本利益。最后,还应加深对WTO、GATT、CATS等相关条款的研究,制定并完善有利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法律法规,增加服务贸易相关政策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卫旭东,胡君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11,(3):22-28.

[2]周少芬,何传添.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国际比较与提升竞争力之见解[J].现代财经,2011,(2):51-57.

[3]邢孝兵,张清.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7):39-43.

[4]何亚东.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0,(3):5-15.

[5]李玲慧.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6):71-72.

质量竞争力指数 第5篇

2010年1月1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 印尼政府受到国内业界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为东南亚地区的纺织品生产出口大国的印尼, 纺织业是其第二大经济产业, 也是其国民经济的重要一环。本文将借鉴张金昌设计的用进出口数据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描述印尼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结果。

2 研究方法:综合指数法

2.1 指标体系和指标的选定

本文结合印尼纺织业发展的特殊环境和历程, 参考进出口数据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确定以销售能力和盈利能力为两大类评价准则。其中销售能力的指标主要是通过衡量中国纺织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和出口的优势, 同时, 考虑到参照对比的8个纺织品生产国家的产业利润率难以获取的问题, 因此在盈利能力的指标选取上将贸易盈余即净出口作为衡量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 (如表1) 。

2.2 综合指数 (SI) 的测算方法

(1) 将原始数据代入所选指标的公式, 计算指标层的实际值 (Fij, i=1, 2, …, n;j=1, 2, …, n)

(2) 在 (1) 的基础上, 运用平方根计算指标层的标准值

(3) 在 (1) 、 (2) 的基础上, 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指标层的综合指数 (SIij=Fij/Sij)

(4) 加权的AHP的递阶层次矩阵各个指标的权重, 合计目标层的综合指数

3 样本测算与结果解析

3.1 印尼纺织产业销售能力分析

纺织产业的销售能力主要是通过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情况 (A11)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A12) 和出口增长幅度 (A13) 等三个方面来加以综合衡量, 是评价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准则之一。印尼虽为东盟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 但由于印尼纺织产品的价格与中国、巴基斯坦等国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因此印尼纺织产业的销售能力并不突出, 其国际竞争优势较不明显。从图2可以看出, 除巴基斯坦纺织产业销售能力综合指数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中国纺织产业销售能力综合指数稳步上升以外, 其它六国的纺织业销售能力指数都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得过程。

数据来源:根据WTO官方是数据库相关数据汇编计算而得。

从表2可以看出, 印尼的销售能力的综合指数 (SI1) 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反映印尼纺织产业销售能力的综合指数从1994年的0.01提高至1996年的0.077, 此后的1997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引起的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幅下降, 其销售能力的综合指数下降到-0.003。随着1999年印尼国内经济的复苏, 印尼纺织产业的销售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当年销售能力综合指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0.483。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其物美价廉的纺织品不仅压低了纺织品的价格, 同时也抢占了部分美国、中东和非洲的市场, 使得印尼纺织业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随后, 印尼政府为了扶持当地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 开始限制进口廉价纺织商品并有意识的降低纺织业生产成本, 但其纺织业的销售能力仅在2004年出现小幅反弹。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 全球经济衰退, 印尼纺织业销售能力指数降至谷底。

3.2 印尼纺织产业盈利能力分析

纺织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合理地释放产能, 促进销售, 更要注重利润的获取。产业的盈利能力 (A2) 主要是通过纺织品贸易竞争力指数 (A21) 、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A22) 、净出口增长率 (A23) 等三个方面来加以综合衡量, 是评价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另一重要准则。当前, 全球纺织产业的竞争主要反映在价格竞争, 为抢占市场份额, 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由于印尼纺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所获得的利润也不高总体盈利能力并不理想。从图3可以看出, 巴基斯坦纺织业的盈利能力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印度的纺织业盈利能力也比较稳定;中国纺织业的盈利能力自2001年入世后开始增长较快, 印尼纺织业的盈利能力自2001年起也稳步提升;土耳其和韩国纺织业的盈利能力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 加拿大和美国纺织产业的盈利能力一直较低。

数据来源:根据WTO数据库 (www.wto.org) 相关数据汇编计算而得。

从表3可以看出, 反映印尼纺织产业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数 (SI2) 从1994年的0.096提高至1996年的0.311, 同样由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其盈利能力降至0.087。1998年至1999年, 印尼国内经济复苏, 其纺织产业盈利能力有所上升。但是, 此后由于印尼盾对美元的汇率上涨造成原料价格上扬、印尼的劳工政策和工会势力使生产线无法正常运作所造成营运成本大幅上升, 印尼油价与电费得上调引起的生产成本上涨, 以及银行贷款程序缺乏效率等各方面原因都降低了印尼的产能利用率, 从而影响了印尼纺织业的盈利能力。

3.3 印尼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是通过产业的销售能力 (A1) 和产业的盈利能力 (A2) 两类指标来综合体现的。多年以来, 纺织业均是印尼最大的外汇来源之一, 1990年代中期, 印尼还曾跻身于世界七大纺织品生产国的行列。但自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 印尼纺织业逐步陷入困境, 特别是2001年以后, 其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呈现出下降得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 以纺织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层作为对比标度, 巴基斯坦的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基本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小幅度下滑之后开始了跨越式发展。而印尼与加拿大、印度、韩国、土耳其以及美国的纺织业国际竞争力自2001年以后呈现出明显下滑。

数据来源:根据WTO数据库 (www.wto.org) 相关数据汇编计算而得。

从表4可以看出, 2000年以前, 印尼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指数 (SI) 总体上是呈现出了较快增长的势头, 其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也在徘徊中上升;2000年以后, 印尼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指数 (SI) 在徘徊中呈下降的趋势, 其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也有所降低。

对于上述现象可以给出的解释就是:印尼独立以来, 尤其是1980年以后, 印尼工业政策由进口替代转为面向出口, 纺织制衣业发展迅速, 逐步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纺织品生产出口大国。但经历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 印尼纺织开始业陷人困境, 其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开始了自1994年以来第一次下滑。1999年, 随着印尼经济的复苏, 其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相应提高, 达到了历史峰值。2000年由于印尼国内橡胶产业的飞速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其纺织产业的资源, 因此, 虽然其纺织品出口额度较1999年有所增加, 但其增长速度不及印尼所有货物出口的增长速度, 印尼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随之下降。2001年9月美国发生9.11恐怖事件, 作为印尼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其经济受到这次恐怖事件的影响必然会影响到对印尼纺织产品的需求, 从而影响到印尼纺织业的销售能力综合指数 (SI1) 。同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作为印尼纺织产业的强劲竞争对手, 物美价廉的中国纺织品不仅压低了纺织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减少了印尼纺织产业的利润空间, 影响了其盈利能力 (SI2) , 还挤占了印尼纺织业的国际市场, 降低了它的销售能力综合指数 (SI2) 。于此同时, 印尼政府公告, 棉花已不再属于战略物资, 进口棉花必须课征10%的关税, 这又大大加重了印尼纺织制衣厂的成本, 同样影响了印尼纺织业的盈利能力综合指数 (SI2) 。

基于以上三点原因, 2002年印尼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再次下滑。2003年欧美市场对印尼的贸易限额放宽, 印尼政也通过改善政策来拉动纺织业出口增长, 但由于港口的装卸费太高、缺电现象严重、印尼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仅出现小幅度反弹。2008年, 金融危机爆发, 美国市场衰退, 纺织产品需求持续低迷, 从而直接影响了印尼的纺织品出口, 导致印尼纺织业国际竞争力首次出现负值。

4 结论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 中国与东盟间的零关税使印尼纺织业面临更大的挑战, 印尼的纺织产业竞争力可能将继续下降。为应对多方位挑战, 印尼府理应强化对纺织产业的支持, 降低原料进口关税、加快退税工作并考虑给某些特定出口商品以便利等一些促进投资的优惠政策;从政策上鼓励棉农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提高种植技术, 实现纺织业原料“国产化”或至少减少棉花进口量等有利纺织制衣业降低成本的举措;银行调低贷款利率, 政府取消一些不必要的乱摊派、乱收费项目等等。同时, 印尼纺织业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扩展东南亚传统市场及中东伊斯兰教消费者市场, 发挥劳动力价格低, 热带特色原料等比较优势提升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金昌.用出口数据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方法研究[J].2001, (20) .

[2]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质量竞争力指数 第6篇

理想的城市具有自由开放、包容兼蓄的城市文化。自由开放体现在能够汲取各国和各地区的文化精髓, 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包容兼蓄体现在能够融合不同的文化, 形成独有的城市文化特征。理想城市的历史文化厚重深远, 现代文化丰富多彩, 外来文化兼容并蓄, 当地文化独树一帜, 在开放和多元的环境下, 各种文化碰撞、融合并交相辉映。2013年中国289个城市的文化城市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266, 以指数为1为理想标准的话, 目前我国城市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距离理想城市的目标较远, 差距还较大。

二、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分布的总体格局

(一) 十强格局:环渤海、中部、西北突出重围, 挤入前十, 东南大放异彩, 香港独占鳌头

在文化城市综合排名前10的城市中, 东南地区城市占据了5个席位, 环渤海湾地区、中部地区和西北地区各有1个城市突出重围, 挤入前十, 占据了一席之地。香港以高分的绝对优势居于首位, 上海、北京、广州的表现也非常出众, 说明这些城市文化的开放程度和多元化程度较高 (见表1) 。从行政级别上看, 前10名的城市都具有较高的行政级别, 其中有2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5个省会城市, 1个地级市;从整体上看, 来自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城市文化开放程度普遍不高, 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发展和开放程度借助于其强劲的经济发展基础、天然的区位优势以及与对外交流的便利性而使其排名高于中西部地区, 其中香港特区的文化国际化程度最高。

从省份层面上看, 海南省表现非常突出, 竞争力指数均值位居榜首。主要是因为海南省的数据只来源于海口、三亚两个城市, 虽然他们的历史文化禀赋欠缺, 但其在现代文化、文化多元性、文化产业这三个方面比较均衡, 所以均值水平较高, 浙江省稳居第2位, 与海南省只相差0.001分, 可见浙江省内城市的文化开放程度和多元化程度也相当高, 其余排在前10名的省份有江苏省、山西省、陕西省、河北省、山东省、福建省、辽宁省和广东省, 但中西部各省份的文化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竞争力相对偏低 (见表2) 。

(二) 空间分析: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表现突出, 东西部差异明显

从我国文化城市分布的区域比较来看, 东部沿海地区是文化开放程度最好的, 样本中的香港和上海分别排在文化城市前两名。从中国大陆287个城市的排名看, 东南地区无疑是最好的, 在55个城市中有20个排在前50名, 占36.36%。其次是环渤海湾地区, 在30个城市中, 排在前50名的有8个, 占26.67%。接着是西南地区, 在49个城市中, 排名前50的有6个, 占12.24%。然后是西北地区, 在39个城市中, 有4个排名前50, 占10.26%。中部和东北地区比较差, 中部80个城市中, 8个排在前50位, 占10.00%。东北34个城市中, 只有2个排名前50位, 只占总数的5.88%。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 (注:1—50名为最好, 51—100名为较好, 101—150名为中等偏上, 151—200名为中等偏下, 201—250名为较差, 251名之后为最差) 。

三、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分布中“隐患”

通过对全国289个城市的总体分析, 发现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排名仍处在不断变动之中, 有时候变化较为明显, 起伏较大。总体分布格局中存在“隐患”主要是东西部地区城市文化包容性差异较大, 东北地区敲响警钟, 西南地区令人堪忧。

西部区域与东部区域的开放水平差距虽然较之2012年有了一定的缩小, 但仍然较大, 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西部地区除了有10个城市排名相对靠前 (50名以内) 以外, 其余绝大多数城市的排名相对靠后, 尤其是西南地区所包含的四川省和贵州省的城市有超出一半的都排在了200名以外, 境况令人堪忧, 而在大众意识下以旅游著称的云南省也仅有昆明、丽江、玉溪3个城市排名较好, 但其它5个城市排名都在250名以外, 省内差距比较大, 从而拉低了综合排名;而东部地区的城市的排名都比较优异, 仅有18个城市排在了200名之后, 尤其是排名在前10位的城市中, 除了香港、澳门和2个直辖市外, 其余的6个城市均位于我国的东南地区;另一方面西部区域的城市排名前50位中, 只占6个, 而东部多达22个, 差距虽然与2012年的西部4个、东部32个相比较有了一定的改善, 但仍然十分明显。此外, 东北地区城市的文化竞争力状况也适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虽没有排名特别靠后的城市, 但34个城市中仅有2个城市进入了前50, 它们分别是辽宁省的省会沈阳 (12名) 和黑龙江省的省会哈尔滨 (16名) , 其余绝大多城市都排在了100到250名之间。

四、重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 重要结论

综合来看, 我国文化竞争力与经济发展格局相似, 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态势。除了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外,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结构性问题:产业规模相对较小, 缺乏国际竞争力和品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 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不合理, 集群化和集约化程度低;产业外向度有所提升, 但在国际文化产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产业原创能力低, 大多数产业属于模仿基础上的复制, 缺乏“创意”。

(二) 政策建议

城市文化的缺失将严重危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削弱城市竞争力。针对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发展状况以及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首先, 中国城市要以开阔的全球视野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向世界文化大国尤其是文化强国进行文化输出与文化渗透, 抵御文化强国的“文化侵略”, 保证中国的文化安全;其次中国城市要全方位发展对外进行文化贸易, 改变目前的文化贸易“逆差”, 争取成为文化贸易强市以提高城市竞争力和中国的综合竞争力;再次, 引导中国城市各类对外文化主体进一步增强文化开放意识, 以文化的大开放、大思维推动文化的大融合来培育与统筹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在行政许可的条件下, 吸引更多国内、外文化知名企业、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重点企业前来中国城市发展。

摘要: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 建设城市文化是推动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任, 目前, 国内许多城市正致力于此, 因此研究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国内289个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指数分析对比, 得出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发展现状、总体分布格局以及其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在此基础上, 给出一些国内城市文化建设的建议, 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任重道远, 推动文化输出和抵御“文化侵略”的双管齐下迫在眉睫, 从而争取早日扭转文化贸易“逆差”。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竞争力指数,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1》[M], 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3

质量竞争力指数 第7篇

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评价模型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dex, 简称RCA指数) 是由巴拉萨 (B.Balassa) 于1965年提出的, 通过计算一国某种产品出口值在该国出口总值中所占份额与该种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在世界全部出口产品总值中所占份额的比率, 来确定该国该种产品比较优势状况, 是判断一国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方法。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基本公式为:RCAij= (Xij/Xit) / (Xwj/Xwt)

式中, RCAij表示i国第j种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Xij表示i国第j种产品的出口额, Xit表示i国全部产品的出口总额, Xwj表示世界第j种产品的出口额, Xwt表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一般认为, RCAij≥2.5, 说明i国第j种商品具有强的竞争力;1.25≤RCAij<2.5,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0.8≤RCAij<1.25, 具有一般的竞争力;RCAij<0.8, 具有弱的竞争力。

(二) 指标选取与基础数据

在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中, 借用RCA方法的原理来分析山东省装备制造业七个行业的比较竞争优势状况。指标的选取是以中国统计年鉴2009和山东统计年鉴2009中的装备制造业七个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标作为衡量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基础数据以山东装备制造业各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 (四舍五入取两位小数) 代替国家的出口总额, 以我国装备制造业各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代替世界的出口总额 (见下表) 。

二、山东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评价

根据上述RCA理论方法, 以2008年山东省及全国装备制造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依据, 计算出山东省装备制造业七大行业的RCA指数。

以金属制品业为例, 具体计算公式为:

金属制品业RCA=

同理计算出其余六个行业的RCA指数 (见表1) :

山东装备制造业七大行业RCA指数表 (200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山东统计年鉴——2009》,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计算结果显示:山东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RCA指数分别达到1.61和1.55, 说明这两个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竞争力则一般;其余两个行业的RCA指数均小于0.8, 表明该两个行业竞争力较弱;而且装备制造业的RCA指数均小于2.5, 表明装备制造业核心优势不明显, 整体竞争力水平不高。因此, 在山东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应重点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 根据海洋产业特色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余五个行业, 优化产业结构, 以此带动整个制造业产业升级, 提升山东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与竞争水平。

三、山东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一) 以建设“蓝色经济区”为契机, 打造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蓝色经济区”, 即将山东7个沿海城市有机结合的多重经济功能区, 既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又不失发挥各自优势, 在新的理念上形成战略上的突破。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 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 应建立纵向延伸、横向联接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发展壮大核心和配套的产业群, 使装备制造产业纵向分工细化、深化和专业化。其次, 以技术创新为重点、信息技术为桥梁, 发挥装备制造业集聚效应, 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装备制造企业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实施的一体化发展。第三, 以市场为载体, 促进装备工业区域合作, 以“蓝色经济区”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依托, 建设装备制造企业通用的零配件批发市场、生产性服务市场与物流配送中心, 加强与东北老工业区、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装备工业的合作, 推进外向型产业发展。

(二) 完善装备制造技术供应链, 以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供应链是指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工程化形成的一条供应链。目前装备制造企业本身有技术需求, 但自身技术能力薄弱, 因而应建立以装备制造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工程的方式支持装备制造企业, 把研究成果顺畅转移给装备制造企业, 促进装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实现科研成果的顺畅转化。而且山东装备制造企业应充分利用目前国际产业向我国梯度转移的历史机遇和国内需求增长强劲的有利环境, 抓住“蓝色经济区”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政策倾斜的重要契机, 在引进技术、设备的同时, 强调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更加注重引进技术后的消化吸收, 进行二次创新, 以形成引进一代、提高一代的良性发展, 大幅度提高装备制造企业设计方法和制造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 完善装备制造业的企业行为, 以增强装备制造业自身造血能力

首先, 装备制造企业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力度, 以市场需求为方向和要求主动积极的进行改革, 以骨干企业为龙头联合重组, 做大做强, 发挥比较优势与专业化协作, 以国际一流装备制造企业为标杆, 组建集研发、成套、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以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与竞争水平。其次, 装备制造企业应加大人力资源投入, 实行劳动力价格市场化以吸引并留住人才, 特别培养一批重大设备研制和系统设计的带头人才;加强与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加大研发费用投入, 真正提高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三, 装备制造企业应与相关产业相互协作, 形成合力, 发挥战略协同作用与产业集群效应共谋发展。

(四) 完善市场机制, 以创造装备制造业良好发展环境

首先, 应加快市场机制和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积极吸纳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装备制造业, 以催化市场机制成熟, 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其次, 装备制造业的振兴需要众多市场主体的共同运作, 因此必须要加强市场主体配套建设, 健全和完善技术、信息、金融、服务等要素市场的各类市场主体, 以带动整个市场协调发展。第三, 装备制造业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资本投入大, 投资风险高, 涉及面广,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协调职能与服务职能, 以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与冲突, 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和谐环境。

摘要: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成为山东半岛新的增长极。但是, 依据RCA理论方法对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发现, 山东省装备制造业核心优势不明显, 整体竞争力不高。在发展蓝色经济区的过程中, 应重点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 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余五个行业, 优化产业结构, 以此带动整个制造产业升级, 提升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参考文献

[1]陶良虎.湖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5

[2]山东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山东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质量竞争力指数 第8篇

在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活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目前制造业中小企业普遍面临创新人才储备少、流动性大、自身技术知识积累薄弱等问题,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同时由于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行业发展路径、竞争环境等原因, 缺乏自主创新动力。正确理解现阶段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内涵、探索竞争力的培育路径, 对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及转型方向

(一) 中国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

从产业结构来看, 近年来, 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现连续下降趋势, 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下降相呼应的是, 制造业生产率增速近年来也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从投资规模看, 中国投资的重点已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经济服务化趋势开始凸显, “生产性服务”、“服务化制造”、“二、三产业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从制造业先进性程度看,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制造业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加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但是,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国际竞争力并不等同于制造业的先进性, 经过30年的发展, 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不断优化, 但出口的比较优势仍集中在中低技术产品领域, 高技术行业比较优势逐渐加强, 未来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力来源于高价值的先进制造业。

工业产品由于其制造技术、工艺等的复杂性, 制造能力成为解释一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最重要指标。制造业, 尤其是复杂制造业所反映的知识能力决定了一国的长期发展水平, 制造业创新决定经济长期发展水平。制造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来源部门, 同时也是知识积累、技术扩散、应用和增强的部门 (黄群慧, 贺俊, 2015) , 无论是技术创新投入, 还是研发成果产出, 制造业都承担了一国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技术创新的应用看, 制造业是将技术进步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载体。

(二)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

针对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学术界从制度体制 (吴敬琏, 2011, 等) 、要素价格 (周其仁, 2005, 等) 、市场环境 (金碚, 2014, 等) 等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作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发展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支撑和保障措施。根据演化经济学的观点, 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是一个能力构筑的过程, 制造业竞争力的来源是基于知识积累的技术能力的形成, 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实质是技术能力的提升, 由此带来的产品、工艺上的创新, 以及与技术路线相适应的资源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管理创新。因此, 制造业转型升级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产业技术能力培育、与技术路线相匹配的资源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管理创新、以及制度机制的支撑和保障。

在产业技术能力培育方面, 中国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和可能实现技术突破的关键性领域两大方面的问题。《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强化工业基础能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方向, 提出了技术突破的关键产业和领域。通过构建创新网络、创新平台、产学研用相结合等措施,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关键领域技术突破的同时, 充分利用我国制造业在大规模生产和模块化制造方面的技术积累, 发挥比较优势, 并通过产业融合、新兴技术扩散等方式提升传统产业技术能力, 实现产品架构创新 (贺俊、吕铁, 2013;等) , 既是传统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也是新兴技术普及应用、获取创新受益的过程。

在产业组织能力方面, “系统创新”和“产业协同”是制造业组织能力升级的一般路径。《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实现产业间融合;通过产业园区、虚拟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协同, 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路径。一些学者从产业技术规制和技术变革特征视角, 提出目前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系统创新战略, 根据行业技术特征, 灵活采取突破性技术与渐进式创新战略, 同时整合关键性资产, 构建产业价值链。产业价值链重构的核心在于共享要素平台的构建, 通过要素平台促进各相关主体之间交易费用的降低和共生利益的形成, 提高产业组织效率和企业资源使用效率。

二、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中小企业竞争能力的内涵

(一) 企业竞争能力的内涵

在其“创造性破坏”理论中指出, 企业面临的战略问题是决定和开发难以模仿的流程和路径, 来支持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开发新的竞争力。Teece (2007) 进一步将企业“能力”拓展为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 其中, 技术能力是指“组织共同的科学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科学知识的惯例”, 组织能力则被定义为“有关组织内部协调和组织间互动的知识和惯例”, 既包含组织内部、组织间交流协调的机制, 也包含决定努力程度的激励因素。从微观主体层面看, 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必须通过技术能力以及互补性资源组织能力来实现竞争力提升。因此, 企业的技术能力, 以及与技术范式、技术特点相匹配的组织能力, 共同构成企业竞争力。

(二) 制造业转型背景下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特定内涵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阶段特征、产业特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决定了现阶段中小企业竞争能力具有特定的内涵。在技术能力培育方面, 中国制造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模块化制造技术方面逐渐培育了明显的竞争优势, 因此, 未来制造业中小企业应当基于自身技术路线和制造能力, 借助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创新平台等渠道, 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 整合外部前沿知识和核心技术, 加快知识-技术-产品转化速度, 充分发挥在模块化产品领域的积累的技术和制造优势, 加强模块化产品架构创新和模块标准制定权, 加强高端产品低成本化的成本创新, 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和竞争优势。

在组织能力方面, 与模块化产品制造相适应的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是复杂制造技术的应用, 复杂制造技术使得产业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从大企业主导逐步过渡到供应链主导、产业生态系统平台主导, 企业竞争战略由“产品战略”向“平台战略”转移, 运营活动的核心是向所在的产业生态系统提供互补性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 企业的组织能力主要体现在如何动态使用内外部资源的能力, 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 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动态配置 (卢彬彬、罗仲伟, 2011) 。

三、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路径

中小制造企业由于资金、人才等资源和抗风险能力的限制, 在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路径选择方面有异于大型企业。在具体的协作模式上, 往往采用战略联盟、技术外包、专利交易、人员流动等方式, 通过对新知识的吸收、对互补性资源的整合, 逐步提升在技术、工艺、制造方面的能力, 通过不断的知识积累, 将外部显性知识内化为隐形知识, 构建竞争优势。制造业中小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第一, 在技术能力培育方面, 积极参与产学研用合作, 通过与科研机构、大学等知识创造主体的合作, 获取产品架构创新、模块标准制定等模块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核心知识, 通过产品、工艺等环节的创新, 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 这个过程既是新知识扩散、获取创新受益的过程, 也是中小企业通过知识积累、自行演化, 促进显性知识向隐形知识的转化, 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竞争优势的过程。

第二, 在组织能力培育方面, 应加强对组织内部资源的管理能力, 通过加强组织结构、程序、文化等方面的动态适应能力, 提高组织的柔性和创新性;积极拓展与上下游合作厂商、顾客、竞争者之间的知识合作与交流, 寻求互补性的资源, 进行关键性互补资产投资, 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联盟关系, 为自主创新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

第三, 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来源。作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基础和保障, 中小企业应注重优化知识———技术转化机制。在科研成果 (新知识) 向问题解决方案 (新技术, 新工艺) 转化的过程中, 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起到关键作用。因此, 中小企业应着力提高自有技术人员、研发队伍的素质, 并通过人员、信息等要素流动的手段, 促进新知识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转化。

参考文献

[1]贺俊, 吕铁.技术经济范式协同转变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重构[J].学术月刊, 2013, 45 (7) .

[2]黄群慧, 贺俊.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于发展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 2015 (6) .

[3]周其仁.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正在发生重要变化[N].广州:21世纪经济报道, 2005 (4) .

[4]金碚.工业的使命和价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 2014 (9) .

上一篇:中学体育课安全教育下一篇:纸媒编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