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职业院校范文

2024-08-08

农业职业院校范文(精选12篇)

农业职业院校 第1篇

一、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量化调查为基础,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抽取286名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不同年级、背景、民族的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其中男生84名, 女生202名;汉族92名, 白族18名, 布依族1名, 藏族43名, 傣族8名, 哈尼族19名, 回族7名, 景颇族3名, 拉祜族7名, 傈僳族2名, 苗族3名, 纳西族17名 (其中含2名摩梭人) , 普米族3名, 水族1名, 佤族5名, 瑶族2名, 彝族45名, 壮族10名;大一学生113名, 大二学生82名, 大三学生91名。问卷为自编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文化交流问卷, 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有部分单列问卷与谈话交流。

二、学生交流需求与文化交流

1.困境

农业类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多来自农村且家庭贫困者居多。在本次调查者中家庭年收入为2 500元以下的学生为196名, 占调查比例的68.53%, 且49%的学生来自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地区, 相对而言其与主流社会的互动性较差, 有很多家庭中能够用汉语与主流社会交流的仅为学生本人, 其他亲人多为用当地民族语言交流, 因此在日常的交流中这一部分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要达到与他人的顺畅交流所需的时间往往会更长, 特别是在文化、语言及环境变化等方面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较大, 在学生交流交际关系不畅的影响因素中占到了74.5%, 虽然大部分学生均能够在进入学校后1~3个月左右就与其他同学实现基本的沟通与交流, 但仍有5.94%的学生直至大学三年级仍不能实现与他人较好的沟通与交流, 而这些学生均为少数民族学生。在民族学生中与他人交流或沟通往往是以地域的相同性开始的, 学生在日常交友的倾向性上有52%的学生更愿意与同一个地方的老乡进行交流 (不分民族) , 而在第一次或初期与他人交往的选择上相似的文化、语言等成为了学生们决定是否与之交流的前提, 在调查中, 学生对这一项的选择占到了所有学生中的43.4%, 其次是对相同地区的选择占到了17.3%, 相同民族在决定学生与他人交流的决定性因素中仅占到12%的比例, 可见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从自己熟悉的地方进入主流社会、校园后以及在长期与他人交流中的主要困境还是集中在由于文化差异及文化交流的不畅所带来的习惯、地域不适应感等方面。

2.交流需求

人作为社会化的物种, 只有在与他人能够达到顺畅交流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安全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无论是通过语言、文字亦或是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来开展交流都是通过文化的方式来进行交流与沟通。在本次调查中有81.8%的学生表示缺乏文化交流可能是现代农业高职大学生交流不畅的主要原因, 94.75%的学生认为如果所有同学都能够实现充分的文化交流则同学之间会更加亲密, 96.5%的学生认为在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德育、文化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次调查中有194名为少数民族大学生, 在这些学生中有71.13%的学生认同或非常认同在日常学习中加强与其他民族学生的文化交流能帮助自己更好地与其他人交流与沟通, 高达76.8%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与各民族学生顺畅地开展文化交流有助于自己将来更好地发展。在与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以谈话方式交流中可以看出, 这些学生几乎都表现出希望能多了解其他民族学生并与其他学生多沟通, 也期待自己能在学校展现自身特长并吸引各民族同胞到自己的家乡去旅游或开展文化交流等的愿望。可见, 在农业职业院校中各民族大学生对于交流特别是文化交流的需求是很迫切的, 无论哪个民族的大学生一旦走出其本土, 在经历对外界的新鲜感、不适感到逐渐有归属感的过程中对于文化交流的需求始终是存在的, 特别是在刚跨入校门的学生与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群体中这样的需求表现的尤为明显。

3.文化的内交流与外交流

文化交流在当代已不再是一个稀奇的字眼, 文化对当代人类的渗透是方方面面的, 来自于文化的影响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决定了人们在趋向于与文化、价值相近的对象交流的同时也渴望能获得有较大差异文化人群的认同与沟通, 这就是人类在日常中文化的内交流与外交流。内交流的顺畅与否决定了人们在新进入一个新环境之后面对不同对象之间交流的选择与沟通是否能达到自身所期许的目标, 而对外的文化交流则是将人放到更大的文化圈层与他人或有较大文化差异的对象之间开展交流与沟通。无论是内交流亦或是外交流其实质上都是能通过文化这一介质促使人与人之间获得更多的经验、知识并促进文化的互通, 也正是由于文化交流的频繁才使得现代社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 大部分学生都乐于与他人交往或是在新的环境中迅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交流对象, 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对外交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调查的少数民族学生中虽然有51.54%的学生由于语言、文化差异与其他学生有过交流的障碍, 也有41.24%的学生因环境变化产生过交流的障碍, 但这并未影响学生在未来的6个月中与他人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获得了他人的认同, 调查数据显示约有92%的学生在6个月之内通过学生之间及学校开展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获得了他人的认同, 而在与他人开展文化交流的同时, 学生们对于拓展自身原文化方面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调查中有62.59%的学生明确表示在毕业后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 83.92%的学生对于将自己所学到接触到的其他文化与家乡的朋友、亲人分享是非常愿意的。在少数民族学生中有84%的学生表示喜欢将自己家乡的文化向学生或其他人进行分享与交流。可见在文化的内交流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文化互通获得满意的效果。在对外的文化交流方面, 农业职业院校的学生也享有多种参与对外交流的机会, 如与泰国、美国、荷兰农业类高等院校的文化交流活动均是云南农业职业学院学生可以选择的对外交流方式, 特别是与泰国高校之间每年都会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 这些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学校之间的文化共享更拓展了学生眼界, 使很多参与这些对外交流项目的学生在毕业时的收获较未能参与的学生多出许多。

社会越发展人类越需要通过文化介质与外界、他人建立交往与交流关系, 虽然总体而言农业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文化交流方面呈现出的整体趋势是向上的, 但在学生初期融入主流社会、文化交流的方式方法选择等方面却仍有不足之处, 因此这些都是值得教育工作者们探讨的问题。

三、建议

1.充分运用公共资源, 达到文化交流的共享性

在本次调查中学生对于诸如图书馆、展览馆等公共资源在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感兴趣, 54.5%的学生表示曾经利用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中获得的文化知识与他人在沟通中获益并对这些公共资源在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肯定, 但仍有45.5%的学生对于这些公共资源的获取途径、在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作用等不太清楚, 因此, 若能充分地将公共资源利用起来针对大学生开展有益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于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校园教育过程中, 将参观展览馆、博物馆等项目引入到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中, 针对大学生增加图书馆的开放性与延展性等一系列手段都是能够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学会运用公共资源、用好公共资源达到文化交流共享性的有效方式。

2.建立心理调适通道, 完善文化交流课程体系

在对三个年级学生的调查中, 在对学生适应性调查中发现存在不适应性问题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一年级学生中, 在整个大一学生中有此问题的为57人, 占大一学生 (样本113人) 的50.44%, 这些学生交流不畅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进入新环境后的不适应及个性等方面, 可见从学生一进入到校园就建立学生交流的心理调适通道以帮助学生充分实现相互认知与交流是十分重要也是有必要的。此外, 在完善文化交流课程体系方面应从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入手, 分类开展。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应开辟学生文化交流课堂, 建立适应性心理调适通道。在课堂上以不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学生开展文化交流为主, 学生将自身优秀的文化与他人分享, 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接受其他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习俗的文化, 通过文化的渗透性使学生打开沟通的心门, 意识到各种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以达到使学生愿意与不同文化的同学交流、顺畅沟通的目标。

在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群体中已经有很大一部分都非常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文化, 因此, 对这些学生开展的文化交流课程应以介绍与发展其文化特色并针对其文化、经济发展为主导, 使学生在对其母体文化自豪的同时, 也意识到其他不同文化的优秀之处, 能够自觉地发现与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 应是大学二年级文化交流课程体系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已临近毕业, 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就业, 因此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文化交流课程中, 应结合不同文化特色适当引入就业、创业的知识体系, 以在文化交流课程中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达到学生学习基于实用性的原则。采用这样的课程体系能够兼顾不同年级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实际需求, 既能帮助在最初进入学校时调适心态, 接触到拥有不同文化的同学, 也能使学生展示自己文化的特色, 更能在就业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

3.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加强民族学生间文化交流

大学作为多民族文化交织最为集中的场域之一, 承载着教习少年传承文化的重任, 因此在大学校园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以加强民族学生间的文化交流是有必要的。在校园中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活动, 如中华文字交流展、舞蹈文化节等, 这些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更能使有着此方面文化特长的民族学生一展所长, 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不同文化、民俗的丰富与美丽。几名多次参加文化交流的少数民族同学就表示, 自己在多次参与这些文化交流中, 不仅获得了不少的赞美亦收获了很多不同民族的朋友, 甚至有的学生还加入了学生会, 这些活动帮助她们渡过了最初进入校园的拘谨时期, 她们较快地使其融入到了校园的生活中。可见对于大学生而言很多学生既愿意参加文化交流也有能力展现自身的魅力, 因此, 校园文化交流应成为大学生除普通课堂教育之外的一种素质教育方式。

著名的加拿大文化学者D·保罗·谢弗认为文化是未来的钥匙。[2]的确, 无论是从社会发展还是从人类体系的构建来看, 文化都是人类得以传承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并结合实际开展文化交流, 既符合当代教育理念, 更能促进当代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各民族大学生拓展视野, 进一步发展自我, 对于建立文化和谐稳定的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采用问卷法、谈话法等方式, 通过对286名不同民族的农业职业院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 分析当代农业职业院校大学生在文化需求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特点与困境, 指出可通过充分运用公共资源、完善文化交流课程体系及在民族学生间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解决这些困境, 建立文化和谐稳定的校园。

关键词: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高承海.多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 (3) :5.

农业职业院校 第2篇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严格执行各省、市、自治区招生政策及规定,保证招生录取工作公平、公正、公开。(1)对于进档考生根据考生成绩按专业志愿先后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2)如遇考生总分相同并且其他条件相当又不能同时录取时,按数学、外语单科成绩高低综合排序,确定录取名单。(3)各专业录取人数男女不限。(4)身体健康,具体要求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全景地图: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分数线: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报考指南: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气校友:

农业职业院校 第3篇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院校;培养;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725;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4-0080-02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群体应运而生。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此,农业职业院校应积极承担责任,充分发挥作用。

1 新型职业农民的界定与培养的必要性

1.1 新型职业农民的界定

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曾一春指出:“新型职业农民”是具有行业特征、专业特性、技术要求和时代特点的农民类别概念。它强调农民的行业属性,即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人;突出农民的职业要求,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劳动者,而是文化水平、技能素质、经营能力相对较高的农业生产经营者。由上述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界定表述中,可分析出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为长期居住在农村地区,以土地等为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第二,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有别于传统的农业生产者;第三,有别于传统的靠经验摸索进行生产劳作的农民,而是具备现代农业技术和现代化经营能力,有着一定文化基础和文化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

1.2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必要性

1.2.1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农民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业劳动者现代化,因此新时代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农业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的世界竞争力刻不容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已成为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迫切要求。

1.2.2 农村劳动力的需要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表明:2011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4 7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9 07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51.3%。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许多地方出现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农村人口数量下降的趋势。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数量在减少,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方面的结构性不足,尤其是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短缺。这种情况客观上要求培养植根于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从事生产的劳动力的素质,使生产效率提高。

1.2.3 农民群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文化素质相对偏低。据中央农广校对全国农民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示,目前务农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 a,其中初中学历以下占82.1%、高中学历占16.8%、大专学历以上占1.1%,而城镇人口受教育程度平均在11.0 a,可见农村基础文化教育任重而道远。因此,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良好途径,对于带动农村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4 农业职业专业化分工的需要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化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新型职业农民可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和潜在新型职业农民4类,这种职业的专业分工涵盖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包括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等,他们占有一定的资源、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这有利于农业的规模发展。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包括农工工人和农业雇员,他们解决了从事农业生产的高素质劳动者短缺的问题。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包括农村的信息员、农产品推销员、农机操作手、动植物防疫员等从事社会化服务的人员,他们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潜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指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的继承者,他们主要为青年,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后备军。

2 农业职业院校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农业职业院校数量减少

近年来,学习农业类专业的生源不足,导致农业职业院校减少。据教育部等五部委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共有各类农业中等职业学校530余所,而目前农业职业院校和涉农的职业院校仅剩237所,10余 a间锐减近300所。

2.2 农业职业院校农业类专业减少

在农业类职业院校中,一些非农专业也因生源问题而逐渐减少。《2013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年度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农业职业院校近年来招生数量呈逐年减少态势,且生源多以农村为主,涉农类专业的招生尤为困难。而在部分农业职业院校内部,涉农专业数量逐年减少,涉农专业数不足10个的农业高职院校有55所,甚至有个别院校涉农专业开设职数仅为1个。这导致对原有的农业类专业的师资培训、实习实训条件改善的投入不足,使学生培养质量进一步下降。

2.3 农业职业院校的科研业务、培训服务、技术服务与农业一线相脱离

由于缺少相关的投入和关注度,导致农业职业院校的教师开展的科研活动与农业一线实际相脱离。特别是青年教师,缺少农业一线的实践经验,这对于实践性和操作性特别强的农业专业的教学是极为不利的,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为理论多、实践少,毕业生就业后会增加企业二次培训的成本,使其就业竞争力下降。同时,农业职业院校对农民的社会服务也明显不足,由于缺少有经验、懂操作的“农业大师”,承担的农业培训仍停留在理论层面。

3 对农业职业院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

现阶段,农业职业院校分为两个层次,即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和农业类中等职业院校,可对两个层次院校的培养侧重点加以明确。因为高等职业院校有着较好的农业经营类及管理类学科的优势和研究基础,所以高等职业类应着重培养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和潜在新型职业农民,特别要从入学起就培养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理念。在学习期间要着重对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理念的培养,这样培养出的未来职业农民才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才能使我国农业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 曾一春.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4(11):22-24.

[2] 刘晓红.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实证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27-30.

[3] 郭智奇.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J].中国农业教育,2011(1):6-9.

[4] 梁国胜.新型职业农民 谁来培养[J].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2014(6):16-17.

农业职业院校 第4篇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有着服务“三农”的百年办学历史, 特别是最近几年, 与隆平高科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 建有长沙都市花乡、动物医院、食品检测中心、现代农机产品展示推广中心等7个院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400多个院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有兽医院、畜牧兽医应用技术研究所、食品研究所、藤本研究所等技术服务平台, 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拥有“全国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湖南培训基地”“湖南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等培训平台, 是“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组建和理事长单位。作为湖南农业职业教育的龙头单位,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置身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 置身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中, 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准确定位, 切实职责, 更好地服务于武陵山片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1 学院服务武陵山片区农业特色产业的优势

1.1 人才技术优势

学院现有生物类教授13名, 副教授37人, 其中国家教学名师1人, 省级骨干教师7人, 专利5项, 各类研究成果50多项。“爱能5号西瓜”在汨罗、浏阳等市推广0.67万hm2, 促进农民增收超过5 000万元;“湘东黑山羊保种与选育研究”成果在浏阳、临澧广泛应用于生产, 实现产值过亿元;“免疫解毒清”“母崽康”“红弓链特”等兽药产品为企业年实现利润数百万元。教师每年为周边企业和农户出诊1 000余次, 会诊10余次;100余名教师被地方政府或企业聘为技术顾问或科技特派员。近年在长沙、浏阳等地培育科技示范户500户。学院的“湖南藤本植物资源收集与利用研究”成果推广藤本植物逾40万株, 为湖南石漠化治理、固土护坡、城市垂直绿化、庭院美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1.2 组织资源优势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建立了多个服务平台, 如学院已成为中国农业装备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湖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杂交水稻生产示范与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湖南省中职师资培训基地等等。这些平台已经发挥了明显作用, 如近3年共完成12 504人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 单独招收免费培养种养大户360余人, 推广农业新技术30余项。这是需要服务武陵山片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2 学院服务武陵山片区农业特色产业的目标

学院要以湖南省政府《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 (2011—2020年) 》、湖南省委“三个百千万工程”为依据, 以种植、养殖企业和农民为服务对象, 以农业特色产业开发为抓手, 采用“品种+技术+服务”的套餐式服务模式, 实施五大工程, 形成“县乡 (行业) —学院—企业 (种植养殖户) ”联动服务机制, 具体的服务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立“品种+技术+服务”套餐配送的服务模式

以应用技术研究为抓手, 以农业特色产业开发为突破口, 以成果转化推广为切入点, 充分利用学院中国农业装备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湖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杂交水稻生产示范与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形成的品牌和资源优势, 重点开发泸溪椪柑、靖州杨梅、溆浦蜜枣、黔阳冰糖橙、安江香柚、石门柑橘、洪江血耙鸭、新晃黄牛、武冈铜鹅、涟源黑山羊、石门马头山羊、石门土鸡等特色品种的种植、饲养新技术, 教师带着成果推广, 带着技术服务, 使科技成果直接面对种植养殖户 (企业) , 形成“品种+技术+服务”立体推动的服务模式, 确保服务效果。

2.2 形成“县乡 (行业) —学院—企业 (种养户) ”联动服务机制

树立“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富”的服务理念, 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作用, 以种植、养殖企业和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 以学院教师科技服务团队和大学生组成的“科技助农团”为主力军, 形成“县乡 (行业) —学院—企业 (种植养殖户) ”联动服务机制, 地方政府主导, 学院实施, 联合企业开展技术攻关, 推动“一村一品”建设, 提高服务效果。

2.3 知识扶贫, 惠及农民

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推广、挂县强农富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工程, 解决县域经济特色产业、产业链中技术关键问题和人才梯队培养问题。建设期内, 重点发展柑橘、鸭、鹅、羊、牛等产业, 对接服务10个县, 帮扶100个企业,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万人次, 带动致富1万个农户, 产生经济效益2亿元。为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石门民族职业学校、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洪江市职业中专学校、武冈市职业中专学校、涟源市劳动职业学校培养师资力量, 实现锻炼教师、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发展产业、致富农民的目标[1,2]。总之,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最近5年, 产生的效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接湖南武陵山连片扶贫开发区内的武冈、桑植、溆浦、泸溪、隆回、洪江、靖州、涟源、石门、新晃10县市;对新型职业农民及企业员工和技术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6万人次;石漠化治理面积1 000 hm2, 带动致富10 000户农户;产生经济效益2亿元以上;帮带武陵山片区的6所农业职业院校协同发展。

3 学院服务武陵山片区农业特色产业的任务

3.1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如凤凰县、保靖县、武陵源区、永顺县、芷江县、泸溪县、龙山县、花垣县、永定区、慈利县、桑植县、麻阳县、新晃县、靖州县、通道县、城步县、新宁县等地, 要重点发展生态经济,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支持湘西州和张家界的发展, 并不断提升其生态文化旅游业品质, 大力提升凤凰古城、崀山等旅游文化品牌, 着力把张家界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旅游度假胜地, 形成若干精品旅游线路。

3.2 挂县强农富民

组织教师带领高年级学生, 组成“科技助农团”进村入户, 对接桑植、泸溪、洪江、溆浦、靖州、新晃、武冈、隆回、涟源、石门10县、市, 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 放大富民效应, 建成10个产业特色明显的“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 对接50个企业, 培育科技示范户100户, 科技示范带动户1 000户, 产生经济效益0.5亿元。

3.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组织科技服务团队, 深入湖南武陵山连片扶贫开发区的10县、市, 采取点面结合、长短结合、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结合等多种形式, 开展种植农民、养殖农户、返乡创业农民、农民经纪人等新型职业农民与企业员工和技术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培训。根据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技术需求情况, 围绕特色农业产业的全过程, 开发系列培训教材10本, 重点内容包括农业创业、规模养殖技术、水果生产技术、食品营养与安全技术、实用加工技术等。建设期内, 培训各类人员6万人次, 其中培训职业农民2 000人次、农民经纪人1 000人次、种植农民2万人次、养殖农民1.5万人次、返乡创业农民8 000人次、企业员工和技术人员1.3万人次、基层农技推广人员1 000人次。

3.4 使农业类院校中高职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学院优质教育资源和卓越示范的作用, 为湖南武陵山连片扶贫开发区的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师资培训, 发挥知识扶贫主渠道作用, 不断提高师资素质与教师科技创新能力, 提高为农服务能力。同时, 指导农业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 提高管理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3,4]。

4 学院服务武陵山片区农业特色产业的优势路径

学院服务武陵山片区农业特色产业的优势实现路径就是坚持6步走。一是积极争取省级政府对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支持,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二是加强与县政府的沟通, 落实各自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的责、权、利, 并与学院签订技术服务合同。三是积极争取与学院深度合作的企业, 参与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计划, 提供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 或在当地建设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和畜禽饲养场, 带动村民致富。四是成立包括政府、行业、学院、企业在内的项目开发领导小组, 负责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安排, 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五是成立包括政府、行业、学院、企业在内的项目开发工作小组, 负责项目开发计划的制订、实施。六是学院组织包括行业、企业在内的专家团队, 改良品种, 研发新药, 开发种植、饲养新技术, 做好成果转化推广工作, 开发系列培训教材, 做好师资培训、实用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带领高年级学生, 组成“科技助农团”进村入户, 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 建设农业特色产业的“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

参考文献

[1]刘湘辉, 姬冠, 孙艳华.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综合评价研究:以湘西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 2013, 33 (10) :35-39.

[2]丁建军, 李峰, 黄利文.连片特困区县域经济增长效应分解及空间特征分析: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经济地理, 2013, 33 (2) :47-52.

[3]单武雄, 朱巽.湖南农业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J].科教文汇, 2014 (20) :136.

农业职业院校 第5篇

一、农业职业教育薄弱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职业教育薄弱,农业科技知识普及难,农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低下,地方农业科技人员缺乏,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以我市为例,我市属于苏北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沿海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需求量大,成千上万的劳动大军“孔雀东南飞”,每县区年输出的劳务人员达10万以上。当地的职业技术教育也紧紧围绕劳务输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专业设置大多是工字头的,农字头的专业被冷落。我县的一所农业职业中学,是国家级职业高中,具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曾开设植保、园艺、农机维修、畜牧兽医等专业,培养了大量农业技术人才,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如今也已名存实亡了。农字头的专业老师不得不改专业,或干脆调到普通中学任教。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年老体弱的留守人员,农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低下。

二、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当前,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政策、资金方面大力扶持,组建了各级各类农业合作社,建立了一大批种植、养殖基地,初步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框架。由于农业产业化是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因此对农业人才需求广泛。农村各地涌现的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创业园也折射出农业对人才的渴求。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将拉动如下几类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信息灵通的农业产业经纪人。

4、能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对农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包装的农产品深加工者。

三、办好农业职业教育服务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带领我们走进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农业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办好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实现农业产业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历和职业技能。

5、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剪板机

农业职业院校 第6篇

关键词:农业职业技能;现代职业农民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15-1

1 农业从业人员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从业人员发生分化,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日趋明显,据统计和调查,目前江苏省农业劳动力总数850万人左右,除了兼业农民(约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58%)外,职业农民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42%。职业农民中,生产型(种养大户、专业户、农业企业工人等)占73%,经营管理型(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农业企业负责人等)占11%,服务型(畜禽防疫员、植保防治员、农机手、沼气工等)占16%。分析农业从业人员队伍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优质农业劳动力总量相对不足

兼业农民对农业不够重视,投入不足、管理不精心、产出不在乎,影响土地的产出率。职业农民以农业为主以农业为生,关注农业重视农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但优质的职业农民队伍总量依然偏小,只占农业劳动力的40%左右,规模经营的面积不到耕地面积的一半。

1.2 整体素质偏低

农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很低,大部分在初中以下。科技素质不高,2010年全省持有农业职业资格证书或农业中等学历教育毕业证书的农民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4.3%。

1.3 结构不尽合理

从事传统产业(种植、养殖业)的较多,规模较小,从事产品加工、流通以及农业服务业的较少。

1.4 流失较为严重

农村青年初高中毕业后基本都进入城市或乡镇企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的都是老年人、中年以上妇女及体弱多病者,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十分明显,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优质劳动力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并存。

2 加强现代职业农民培养的建议

针对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2006年起省委省政府启动农民培训工程,并列入“十一五”新农村五件实事工程,每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123.44万人,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较快地被农民采纳应用,确保了粮食产量的八连增;农民创业培训53.8万人,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较强创业能力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促进了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工程的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步伐的加快,对农业劳动者特别是职业农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持有涉农专业职业教育证书或专业资格证书的现代职业农民比例要达到35%,而2010年这个比例仅为4.3%,现状与目标差距很大,必须进一步加大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快培养现代职业农民。

2.1 加大涉农学历教育

要为农业发展培养长期依靠的核心骨干力量,必须通过系统的涉农学历教育。目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享受免学费政策。应充分利用这项政策,发挥农业部门自身优势,壮大办学规模。在大专及以上涉农学历教育方面,吸收借鉴浙江省对就读农学类专业的学生免收学费的经验做法,建立符合省情的涉农中专及以上学历免费教育的制度。

2.2 扩大培训规模

目前全省农业劳动力总数850万左右,按每年转移25万人推算,到2020年全省农业劳动力总数600万左右,持证农民比例占35%,总数要达到210万人。2010年全省持证农民为35万人左右,今后10年要培养175万人,每年18万人左右。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增加年培训人数,加快培养现代职业农民。

2.3 创新培训方式

农业产业分布有区域性、种类有多样性、生产有季节性,要根据农业农民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不同产业的职业农民可以采取分类培训的方法,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关键阶段可以采取分段培训的方式。培训形式除了集中授课外,要有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观摩考察等,增加农民的感性认识。培训内容除了生产技术外,要有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后要加强跟踪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2.4 重视手段建设

农民培训要有阵地场所,我省农民教育培训组织机构比较健全,省市县各级都有农广校、农干校或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但由于多年来缺乏专项资金投入,教学培训的基础设施(教室、宿舍等)陈旧、设备手段(电脑、多媒体等)落后,不适应现代农民教育培训的要求。在加大农民培训投入的同时,要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教学培训能力建设,改善培训条件。

2.5 增加财政投入

培训农民、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是一种公益性投入,“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比较重视,已经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民培训,效果很好,但是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大和物价的上涨,现有补助标准偏低、投入总量不足,与客观需求差距很大。为此,应从省级层面制定农民教育培训的稳步投入机制,确保每年用于农民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2.6 完善政策措施

要建立符合我省省情的职业农民资格准入制度,先行对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关键服务岗位推行执业资格准入,然后逐步全面推广实施。借鉴其他地方农民教育培训条例,制定全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严格规范各级政府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的行为,力争通过法律形式为农民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资金投入、培训机构、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权益等提供稳定、可靠和持续的保障。

作者简介:齐乃敏(1978-),女,汉族,硕士,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农业职业院校 第7篇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 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普通高校就业难,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更难, 而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其他高职院校毕业生有着普遍的共性特征, 但是由于专业特性和各种因素的影响, 又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何帮助农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明确就业方向, 提升其就业能力, 是目前农业高职院校必须认真研究的现实问题, 为此, 对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与分析,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笔者以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同时对2013 届和2014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力求通过分析探究, 为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毕业生分专业就业情况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运用福建省高校待就业登记系统、福建省毕业生就业服务云平台以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这三个系统平台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表1 可以看出,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 届毕业生分专业就业情况。

2.2 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情况

从图1 可以清楚地看出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的具体情况, 2015 届毕业生生中就业与所学专业完全不对口的有27.26%, 比较对口的有55.31%、完全对口的有22.42%。其中兽医、畜牧兽医、园林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会计与统计核算、电子商务专业对口率较高。而农业类毕业生的对口率就比较低, 其对口情况与其他非农专业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2.3 就业单位性质

图2 显示毕业生就业单位22.42% 集中在对口企业, 77.46%的学生在其他企业上班, 此外, 事业单位、国企的占比分别为1.83% 和2.47%。对于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学生还是很少, 仅占0.82%。由此可见, 大部分的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分布在企业当中。自主创业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也很少, 但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 自主创业的比例还是有逐年上扬的趋势。

2.4 毕业生就业收入情况分析

图3 主要是针对2015 届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收入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毕业生月薪在4000 元以上和2000 元以下占比都很小, 分布占到9.5% 和4.28%, 而毕业生月薪在2000-3000 元的占比最大, 达到了64.14%, 毕业生月薪在3000-4000 元的则为22.08%。

2.5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分析

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总体评价较高, 印象很好的占比61.03%, 对毕业生总体印象不太好的仅占0.37%。谈及录用我院毕业生的原因, 46.37% 的用人单位认为我院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高, 35.14% 的用人单位认为我院毕业生工作踏实。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19 项品质、能力等素质进行评价, 其中15项素质的评价都超过了4 分 (5 分为最高分, 即非常满意) , 得分较高的分别是文明礼仪素养、团队合作精神、事业心和责任心、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3 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

3.1 基本的专业素养欠缺

农业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更偏向于农学、林学、园艺、动科等大方向专业, 兽医、果树栽培、育种等专业都是贴近于生活的基础专业, 只有把自己的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吃透, 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服务大众。但是很多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 基本的专业技能不过关, 从而使得用人单位不满意, 而自己在工作中也不能够更好的发挥, 导致适应能力不足。

3.2 传统农业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滞后

一些传统的农业高职院校的培养观念滞后, 培养模式的发展步伐缓慢, 在经济新常态的状况下, 从而导致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的质量与素质受到了削弱, 进而影响了其核心竞争力, 因此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的核心能力结构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结构体制的变化。

3.3 农业高职院校就业率比较低

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对口率普遍低的成因在于;首先是社会对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一定的偏见;其次, 某些高职院校在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上出现了定位不准确的现象;最后, 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毕业生无法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优势。

4 提升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4.1 提升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取得工作的能力, 还应该是保持工作、更换工作以及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 是一个社会人长期的职业发展能力。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根据市场需要, 及时加强自己的就业能力, 一方面, 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应充分利用课堂内外时间, 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兴趣, 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则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仅仅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不够的, 更需要走入实习岗位, 真正做到一上岗就能“下得去, 用得上, 留得住”。

4.2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努力打造农业高职院校专业品牌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 进一步完善专业设置, 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对院校专业结构的进行有效的调整。进一步加强对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把社会发展的实际, 瞄准行业发展的变化, 作为培养实用型高职人才为主的农业高职院校的立足点, 真正做到把就业服务作为导向, 把职业教育作为主线, 努力打造专业品牌, 扩大社会影响力, 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4.3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为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平台

采用多元化、多角度与多层次的有效途径, 全面开展农业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指导及服务等工作, 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来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的学生。首先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工作, 以便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 从而能够对其遇到的困难进行有效的帮扶。其次, 积极与校外各实习单位紧密联系, 定期安排未毕业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成效显著, 为今后真正踏上就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在就业指导、信息管理、职业辅导、课堂教学、困难帮扶及手续办理等方面, 始终把学生利益放在首位, 从细节中为学生做好服务, 力争“让每一名学生满意就业”。此外, 还要积极开展创业辅导与扶持工作, 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以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在校期间, 积极与企业合作, 举办形式多样的创业专题讲座、创业竞赛, 在各种实践活动中, 提高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参考文献

[1]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0.

[2]温娟, 李晓军, 许静.农业院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J].山西农经, 2016 (02) .

[3]李瑞星.农业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前景探索—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生源规划, 2013 (02) .

农业职业院校 第8篇

农业类毕业生主要是指涉及农、林、牧大类的种子、园艺、畜牧兽医等专业毕业生。农业类毕业生的就业与其他理工类专业毕业生有着普遍的共性特征,但是由于专业特性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又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笔者对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同时还对2009、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一、农业类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国务院发布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培训服务能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解决未来“谁来种田”的问题,这其中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技术人才参与农业生产,二是农业类毕业生的就业存在着行业的相对艰苦性、所在地域的集中性、就业的不稳定性、创业随意性的问题。

(一)行业的相对艰苦性

1. 就业去向

近两年来,在非国有企业及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占到了毕业生总量的70%。据新疆自治区《关于2011年自治区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通报》(新人社函[2012]84号)统计:全区在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46.1%。对2011届农业类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1.4%的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就业。农业类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工作的比例比新疆自治区2011届毕业生同期数据高35.3%,比全国2011届毕业生同期数据高11.4%。

农业类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为中小型企业,直接面向“三农”开展服务,毕业生需要长年在农村基层工作和生活,环境艰苦。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要立足服务“三农”一线,时刻关注农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就业结构现状与发展态势,保障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培养中考虑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的能力需求和文化特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提出“专业跟着产业走,教学跟着生产走”,“把专业办到企业、把课堂设在车间”,“双重身份强技能、双重文化强素质”的理念,增强学生对农业专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农业类毕业生经过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对将要从事的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正视自己所学的专业,自我定位,选择在中小企业就业。

2. 就业岗位

农业类毕业生必须到生产、养殖、营销一线,是由农业行业的性质决定的,相对而言一般农林牧企业,投资小,专业的职位大多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到基层岗位工作。农业类行业就业岗位会比较辛苦,尤其是毕业前三年。调查数据显示,80%以上农业类毕业生从事一线技术操作、管理、产品营销等工作,属于劳动密集型,强度大,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的就业岗位。目前,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集约经营程度低,农副产品商品率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现代化程度低,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不高,这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农业类毕业生的需求。农业类毕业生就业环境呈现出单位招不到人,毕业生找不到满意工作的就业现状。另外,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企业的内在吸引力不足,导致了毕业生对企业文化认可程度不高,频繁跳槽、继续深造的现象频频发生。

(二)所在地域的集中性

1. 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

以2011年为例,从就业地域分布上看,86.45%的毕业生就业集中在新疆自治区就业。疆内又集中于省会城市及省会周边城市就业,其中在乌鲁木齐市、昌吉州、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五家渠市就业的占78.86%;伊犁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州就业的占9.77%;阿克苏地区、巴州、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就业的占7.81%;克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的占3.56%。调查数据表明,就业地域成为农业类毕业生就业最看重的择业因素,就业地域的取向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集中性特征,虽然大学生可选择的就业地域分布广,但他们更愿意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环境好,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更好的就业岗位,以及高质量的就业服务。

2. 选择在行业聚集区域就业

以种子专业为例,85%以上的毕业生在乌鲁木齐至石河子一带就业。乌鲁木齐至石河子一带是新疆种子行业聚集区域,天山北坡一带气候受山地垂直分布的影响,具有得天独厚制种的条件,先后引来“长城种业”、“登海种业”、“东亚种业”等全国50强制种企业落户昌吉,成为全疆之中企业最集中、全国50强之中企业最多的地州。近3年来,选择偏远城市和南疆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减少。

(三)就业的不稳定性

1. 工作的季节性

新疆的气候一年中有半年是冬休季节,农业生产一年是一个周期,整个生产周期在4月上旬到10月中旬。生产期没有休息日,上班时间长。还有半年处于非生产期,毕业生在非生产期内容易观望,跳槽的可能性较大,人数较多。另外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与经济效益,为减少人力资源成本,也会减薪裁员。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毕业生半年后有43%的人离职,其中93%是主动离职。人民网-麦可思研究发现,2011年9月16日至2012年3月13日期间,2011届已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31%。被调查的2011届已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中,就职于国有企业的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最高(49%),其次是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37%)和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30%),就职于民营企业/个体的毕业生满意度最低(23%)。工作的稳定性和待遇福利方面的优势,也许是就职于国有企业的毕业生愿意为之投上“满意票”的原因。【1】就业单位性质影响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工作的季节性影响就业的满意度,而就业满意度影响就业的稳定性。就业越稳定,就业质量才越高。

2. 工作待遇低

农业类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待遇低、工作强度大的特点。调查显示,2011届毕业生平均工资为1430元,农业类毕业生平均工资为1297元。一般技术员、业务员的工资在1000左右,业务员另有业绩提成,中层员工工资在3000元左右,超过5000远的并不多。工资待遇是劳动者价值的最直接体现,相关研究还发现收入水平和工资率是吸引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可见收入水平是就业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同时也是反映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2】工资待遇不理想,也是农业类毕业生工作不稳定、就业情况不乐观的原因之一。

(四)创业的随意性

农业类专业实用性强,毕业生的创业率高。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创业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2%,新疆地区创业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毕业生的同期数据为0.54%。2011届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5.8%)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3.2%)高2.6个百分点。自主创业项目涉及养殖业、种植业、饲料、种子生产及营销、园林绿化等方面。农业类毕业生自主创业项目小、风险少,实施容易,操作相对简单的便利条件。农业类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1. 忽略营业执照的申领

农业类项目创业一般在较偏远的城郊和农村,开展创业的毕业生数量与活动均比较多,但正式走法定程序,申领营业执照的少。毕业生长期以来没有申领营业执照的意识,认为创办公司的手续繁琐,需要时间长,条件非常多,往往会忽略营业执照的办理。

2. 项目缺乏长期发展规划

由于农业类毕业生的创业活动,经常是变现型、调整型的创业。小型养殖、种植户具备廉价的场地和劳动力优势,有便利的人力与土地条件,养殖、种植业的利润相对来说很固定,他们一般养殖一批或者种植一季之后,又转手开始做别的项目,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获得新的发展。一般要扩大规模,需要二三百万的资金。大学生创业者要拿出这笔钱很不容易,因此受资金、技术和人工成本上的限制,扩大种植或养殖规模的难度较大。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资金有限的初级创业者进入该行业,首要之选只能是生存型创业,目的在于解决就业和生存问题,难以针对一个项目有长远的创业发展规划。

二、农业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目前来看,农业类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不如其他专业,但是随着工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化的不断推进,今后农业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会日益走俏,对农业类毕业生的需求将呈上升趋势。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支撑,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和措施,【3】将成为推动农业类毕业生需求的助推器。

(一)持续增长的就业机会

经济发展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状况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就业环境。如果一个地区能通过经济发展为劳动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比较成熟,能够为劳动者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那么就可以说该地区的就业环境是良好的。农业类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环境将会日益优化,不断得到新的提升。

1. 正逢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期

从宏观来看,“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各项条件更加有利。一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二是政策支持力度更大。随着我国国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强农富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牢固。三是外部环境更加优化。全国上下一盘棋,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氛围更加浓厚,形成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在这种优势条件下,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经营理念的现代化,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提出的迫切需要,是农业行业发展的大好机遇与有力支撑。只有用现代的要素来替代传统要素,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生产出量大、质优的绿色、环保、健康的农产品,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全国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农业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不但要为老百姓提供健康的食品,而且还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面对这些新的农业需求,在加速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必将为农业类毕业生提供持续增长的就业机会。

2. 新疆的区域优势

新疆是农牧业大省,在“十二五”期间将会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着力于粮食、棉花、现代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四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大力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国家绿色有机农林牧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出口基地。新疆水土光热资源得天独厚,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可着力开拓农产品市场,突出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抓手,强化区域内品牌资源整合,着力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流通中的作用,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销平台建设,推进农超对接、农商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在新疆经济座谈会之后,国家对新疆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步加大,新疆将建设成为西部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机电产品、特色林果、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聚集的工业格局,这一格局将会带动特色农业、畜牧业等领域,为农业类毕业生提供广阔的潜在就业市场。

(二)农业科技人才的匮乏期

1.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各类新型农业类人才匮乏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农业生产目标由主要追求农产品产量增长向突出质量和综合效益转化,向多样化、高品质、生态型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生存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化,农业综合技术成为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主要手段,知识型、技术型劳动者将成为农业劳动力的主体。农业增长方式由依靠初级产品增产增收向发展畜牧业、加工业转化,大规模地实现转化价值,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农业成为富有活力的现代产业。【4】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了很大转变,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特点:一是畜牧产业日渐兴起,畜牧类毕业生供不应求;二是餐桌革命,无公害蔬菜、反季节蔬菜和特色蔬菜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园艺类毕业生需求旺盛;三是对生活、居住环境的高品位追求,园林类毕业生年年看好;四是农业机械化的推进,节水农业的发展,农业工程机械类毕业生炙手可热;五是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能力的加强,食品类毕业生前景趋旺。在向农牧业现代化转化的过程中,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数量大,而且专业繁多,急需各类新型人才。

2. 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增加了对农业类人才的需求数量

传统农业只要一般性人才就可以从事,但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高科技人才的加入。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提出“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务农人群面临数量萎缩、年龄结构失衡、技术素质堪忧等问题,农业劳动者后继乏人,成为制约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农业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只有更多人掌握了这些前沿技术,才能促进农业科技现代化,推动农业科学发展,这就需要更多涉农专业的人才来加入这个行业,特别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从《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目标来看,未来将扩大农业人才规模:到2015年,农业科技人才增加到68万人左右,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300万人。到2020年,农业科技人才增加到7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800万人。同时改善人才结构:到2020年,农业科技人才中,科研人才学历结构显著改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显著增加,重点领域人才紧缺状况得到有效缓解;推广人才专业素养明显提升,基层推广人才比重稳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素质全面提高,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大幅增加,复合型人才大量涌现。【5】国家宏观政策充分体现了对于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加大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视与决心,这也将使农业类专业成为我国未来就业的十大热门专业之一,为农业类毕业生的未来就业前景规划了良好宏图。

三、农业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建议

(一)提升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取得工作的能力,还应该是保持工作、更换工作以及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是一个社会人长期的职业发展能力。从一项对企业行业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企业在实际用人中,职业态度和关键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是首要聘用标准,职业态度是当前高职毕业生主要欠缺的方面,89.5%的行业企业人员认为高职毕业生最应具备的能力是社会能力,排在第一位;80.3%的行业企业人员认为方法能力重要,排名第二位;53.7%的行业企业人员认为职业态度与素养重要,排名第三位。排名第四和第五的能力分别为职业专项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分别占受访者的41%和35.4%。【6】调查结果显示,行业人员认为高职毕业生最应具备的能力是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及职业态度与素养。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中,学历与学习成绩已不是首选,更多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人际交往、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团队精神和学习能力等。其次是为人处事的态度和品行。凡是态度端正、敬业、诚实、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毕业生,一般都会被企业优先录用,毕业生一定要全面发展,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品德和技能都表现良好,才会有更好的就业出路。农业类大学毕业生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加强自己的就业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着重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职业能力、顽强的创业精神,一上岗就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这将会受到企业和社会的欢迎。

(二)扎根基层一线

农业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农业类专业高职毕业生一般多是服务“三农”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农业类专业高职毕业生必须要有扎根到种植、养殖、加工、生产一线的坚定的决心,掌握扎实的实践技能。首先要求毕业生对“三农”要有感情,乐于服务于农民、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改变生活条件和环境。具备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坚忍不拔的基本品质,才能得到农民的信任和认可。其次需要练就较强的农村工作能力。农业类专业高职毕业生从事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主要在农村进行,必须能够了解农村农民需求,与农民沟通交流,通过业务工作为农民解决问题,有效地组织农民进行生产和开展经营活动。最后是需要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农业生产受到国家政策、气候环境、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工作中的问题纷繁复杂,只具备一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不足以承担职业岗位工作,积累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经验性知识是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必备条件。扎根基层一线,一点一滴慢慢积累,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经验相结合,才是通向成功就业的关键。扎根基层一线是农业企业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首块试金石,企业和社会欢迎有理想、有抱负又能脚踏实地、敢于吃苦、不断进取、敢于到基层一线工作打拼的人才。

(三)早做职业规划

只有经过审视的人生才是值得渡过的。苏格拉底认为,要成为一个真实而完整的人,每一个人必须使他或她的生活与信念置于批判性的自我审视之下。进一步说,只有通过这种我审视的方式,一个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7】不断地审视自我,思考自己有哪些人格特质、兴趣、与众不同的技能,才能正确制定职业规划。让毕业生知道在生涯道路上,如何不断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行走在正确的职业发展道路上,从中获得知识和勇气,才能改善生活和工作质量,实现内心最深处的梦想成真。大学期间的职业规划,精髓在于自己能随时把握目标职业的技能要求和自身所具备的技能水平之间的差距,需要毕业生正确定位并通过各种渠道掌握农业行业发展情况与职业动向。整个学习过程可以说是努力地让自身所具备的技能水平不断向目标职业的技能要求靠拢的过程,有规划会使这种靠拢运动的方向更正确,速度更快。当然,这一切要建立在每个人对未来职业道路的主动探索让。一生都将在思考,这种思考会为进一步生涯探索打开一条新路。

(四)创业大有所为

大学生创业被看作是一种实现充分就业的新方式,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高校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目光投向创业,变“找饭碗”为“造饭碗”。农业类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拥有一技之长,如果再有创业知识和技能,选好创业项目,则更容易成功。发展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实践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农业类高职院校实现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农业类专业实用性强,自主创业有着更多的便利条件,农业类毕业生更适合创业。创业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建立新型合作社,涉及养殖、种植等多种农业生产。承包农民流转的土地,并通过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耕作模式、统一技术管理、统一销售,实现利润回报。二是组建中介服务公司。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作为农产品通向市场的桥梁,成为农村“经纪人”。三是成为“农场主”。承包农村荒山荒地,从农民手中集中土地,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四是发展生态旅游农庄。将自然环境较好、生产项目多样的农村进行改造,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多种农业生产方式并存符合生态规律的现代生态农业村。展示农田、菜地、果园、林地、水产养殖场、畜牧养殖场、以及花卉、药用植物等生产场地以及村寨、风景、传统文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五是发展观赏农业或者是社区农业,兼顾休闲、度假活动的一种观光农业形式。结合反映农业生产历史、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展览、宣传,并在生产场地中提供游人亲手劳动的地方,设置一定的设施与景观,吸引游人前来种菜、品菜、购菜,达到宣传产品、增加收入的目的。农业类毕业生创业项目从农业本身入手,逐步发展到社会各个行业,为自身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为社会的经济生活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8-39.

[2]赖德胜.2011年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1.

[3]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N].农民日报.2012-03-02.

[4]于长东,温景文.农业、农村发展对高职高专教育农学类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5(04):25-27.

[5]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EB/OL].http://www.agri.gov.cn.

[6]陈鹏.企业用人首要标准被高职生忽视[N].中国青年报.2012-1-30.

农业职业院校 第9篇

一、转变观念, 加强学习意识

全面贯彻《职业教育法》是为“三农”服务的法律保证。农业高职院校应该把为“三农”服务作为教育教师、评价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一项活动, 纳入教师评价体系, 树立为“三农”服务为己任的理念。转变思想, 尤其是转变为“三农”服务的思想。加强现代农业转型阶段的学习, 农业高职院校一定要突出农业的职能和职业的特色, 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做课题。要走出去, 到田间地头, 要面对面和农民交谈, 充分了解农民现在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什么样的知识能对农民有作用, 要因地制宜, 在涉及种植、养殖、栽培、果树、经济管理、政策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自己应当首先学习, 经常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让他人知道的, 自己先学透。增强忧患意识, 及时“充电”, 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面向“三农”, 增强服务意识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现在处于传统农业文明、近代工业文明和现代信息文明的转型、交替时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解决的好不好, 尤其是农民能不能致富奔小康, 是我国能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人民的现代化。作为农业职业院校的教师, 如何用自己的知识为农民实现小康社会服务, 这是我们时代赋予的机遇、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农民种植作物大多数还是以传统方式为主, 根据农业生产、经济结构的不同特点, 应该配合并熟悉掌握技术操作,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农民自己的耕作习惯, 运用各种行之有效、农民喜闻乐见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唤起农民朋友对新知识的好奇, 取得他们的信任, 提高他们的收入, 增强他们的信心。

三、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创新意识

我国广大农村地域辽阔, 自然条件有很大差异,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 对需要培训的农民进行分析、调查。把农民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 把能够使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技术, 方法教给他们。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要从地膜覆盖、土壤养护、植物栽培、品种选育、防治病虫、防治条锈病等应该分阶段逐步提高。只有农民得到了实惠, 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重要, 他们才能真正接受培训, 主动去学习。

㈠根据不同的教师进行培训农业院校教师的人员结构不尽相同, 老教师教学经验好, 了解农村熟悉农民。但老教师固步自封, 倚老卖老, 缺乏了解现代社会农民的需求, 尤其是新生代农民的现实状况不了解, 注重经验而缺乏创新意识。年轻教师对未来充满憧憬, 对工作充满热情, 有新鲜的知识, 但缺乏经验, 接地气少, 有力而不能发力。院校应该把教师的培训纳入到每年计划当中, 把专家请进来, 让教师走出去。考查、了解发达地区的好做法, 尤其是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 让教师首先学到新知识、新技术, 及时充电。切实了解当今农村的需要, 做农业生产的科技人, 当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

㈡根据不同的农民进行培训随着社会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增大, “三农”问题首要是农民问题, 尽快让农民富起来的期望越来越强烈,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宁给一渔, 不给一鱼”。把输血转化成造血, 农民的问题乃至“三农”问题才有可能解决。要根据农民的文化层次、经济收入、自然条件等具体情况, 对农民进行短期、不定期培训。从易到难, 从简到繁。尤其是自然条件差, 常年干旱、少雨地处山区、大漠、戈壁的农民, 经济基础薄弱, 科技信息不畅, 让农民学习滴灌技术、温室大蓬、无土栽培、自动温控、反季节种植等现代设施高效农业尽快让农民掌握, 让农民成为懂科学、爱科学, 做现代职业化、专业化的农民。

农业职业院校 第10篇

根据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冰山理论”,亦可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被视为一座冰山,由显性职业素质和隐性职业素质的总和构成了其全部职业化素养,浮在水面以上1/8的部分代表学生的形象、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隐藏在水面以下7/8的部分则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以职业能力和迁移发展为两翼的职业人格养成,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职业素养。然而,职业教育往往过于关注学生显性素质培养而忽视学生隐性素质的培养,从根本上很难提升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职业教育也由此偏离了育人的基本功能。

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古老文化瑰宝,书法艺术沉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思想,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笔者通过多年的书法练习和对书法社团学生的指导实践,对书法练习的育人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书法练习对学生隐性素质(如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操、修养、情感、身心素质等)培养的潜在作用,并提出了当前农业类高职院校实施书法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一、磨炼农业类高职学生的意志和品质

苏东坡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意志与毅力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因素之一,属于隐性职业素养范畴。书法是以文字为基础的造型艺术,学习书法必先写字,写字就要临摹碑帖,学习者需细心观察碑帖,从一点一画的运笔方法、粗细、长短、向背、仰俯等特点,到字体的间架结构,点画的位置关系,一丝不苟,看得精确入微,达到碑帖临摹得精准与相似,才能写出与碑帖上一模一样的字来。学习书法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奏效的,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是不断尝试失败的过程,要经过大量反复练习才能逐渐掌握运笔方法,方可自如地写出各种形态的点画,掌握汉字结体的一般规律,书写出各种结构类型的优美字体。这一切都要求学书者不可急功近利,必须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专注、严谨、细致的良好习惯,而这些正是现代人才发展所需要的隐性素质。总之,书法学习的一系列活动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非有顽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能成功的。

二、培养农业类高职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情感气质

每一件书法作品的艺术性直接显现的是书作者的才情和修养。因此,要写出耐人寻味的优秀书法作品,书者不但要有深厚的书写功力,还要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较高的知识修养。书者若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写出的字往往浮躁、空洞、缺少书卷气,更不用说创造意境,格调高雅了。古往今来,但凡有成就的大书法家都是讲究诗、书、画、印俱佳,其作品自然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所以学书者还必须注重加强“字外功夫”,如苏轼所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读经典,学文学,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另外,学习书法还要学习传统的文字学,诸如《说文解字》《广艺舟双楫》等经典著作,若是没有文字学的相关知识,不了解汉字的结字规律,在书写作品时就难免出现错字,不但破坏了整幅作品的完美,同时也影响观赏者的欣赏情绪。学书者还应对其他艺术有所了解诸如音乐、舞蹈、美术等,认识它们相似的艺术特点,发现艺术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三、培养农业类高职学生的身心素质

书法的学习与创作是运动的。从研墨、掭笔到挥毫落纸,每一点画的位置,每一点画的长短、粗细的完美书写都需要全身的各个部位、器官的积极协调来完成书写活动。临摹碑帖时,眼睛要不断地观察,大脑要不断地分析记忆。尤其用几十斤重的楂笔书写榜书大字,笔也大,字也大,非全身用力是不能奏效的,正所谓“点画波撇屈,皆须尽一身之力送之”[1]。书写时寓动于静,调理经络,匀畅呼吸,气定神闲,心无旁骛,与气功“入静”有异曲同工之妙,长期练习有益于习字者的身心健康。通过书法练习“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达到状物抒情,宣泄情感,舒缓压力,调节身心状态,使学习压力、挫折得以释放,长此以往,自然就可培养大学生心静气和、张弛有度的健康心理素质。

四、培养农业类高职学生的道德素质

书如其人,书法是书写者人格、品质的写照。学书法先学做人,强调学书者要树立良好的品行修养。书“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东晋·卫铄《笔阵图》)。书法史上许多优秀的书法家人品、书品俱佳,都是学习的楷模。例如书圣王羲之书扇救助老妪的故事,颜真卿忠肝义胆,岳飞的精忠报国,高僧智永“退笔冢”,这些佳话不胜枚举,书家们优秀的品行、风范和其作品形成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潜移默化地起着陶冶心灵、道德情操的作用。同时,从他们学习书法的经历和事迹中可以学到为追求理想所应具备的执著、勤奋、顽强的精神。书法作品中倾注着书家强烈的思想感情,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其间既有对亲人的追悼,又有对叛贼的痛恨之情;岳飞用行草书写的“还我河山”牌匾,气势磅礴,流露出作者满腔的驱逐胡虏的报国激情,也会对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对农业类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质培养的对策分析

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替代了传统的书写工具,书法教育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和约束,有些大学生书写能力太差,大学校园里出现校园板报、宣传栏、作业字迹丑陋不堪,提笔忘字,写错别字等不良现象。因此,不管我们做什么工作,或是学习哪一门学科,都应学点书法,把中国汉字写得清楚、整洁、美观、易识。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摇篮,以书法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书写能力和综合素质责无旁贷。为有效地开展书法艺术教育,首先,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高雅校园文化,经常举办一些学校师生的书画展,还可引进校外专家的作品展,开展书法艺术讲座等活动,使高雅文化占领高校校园文化主阵地。其次,应通过选修课和第二课堂(课外活动),让他们更多地接触书法艺术,学习书法艺术的美学、史学等必要的常识。最后,应加强书法教育理论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活动机制和奖励条例,从理论上多层次、多角度去探讨书法教学、指导教学,尤其是在书法教学的观念上、方法上应该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书法艺术教育是对学生隐性素质培养的另一有效途径,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功用和优势,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健康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培养农业专业县域新型职业农民 第11篇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农业局在全面发展农业新形势下,加快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生产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快速形成,推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可以吸引和留下一批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发展,2004年至2015年连续十二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2012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同年,农业部根据这一精神,在全国筛选确定了100个县(市、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2013年浙江省启动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在全省范围内筛选确定10个县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先行探索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探索制定新型职业农民激励政策、探索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与制度等。

长兴县面临着农村经济规模化发展增效难,农民家庭增收缓慢等诸多问题,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比较突出,高效率现代农业高水平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数量严重不足。成为制约长兴县农业发展突出瓶颈问题。因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愈来愈显得重要。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它有利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和“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面做足了文章。长兴县位于浙江省最北端,太湖西岸,与苏、皖两省接壤。全县下辖9镇2乡4街道,有行政村249个(含28个村改居)、自然村2200多个。县域总面积1430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其中农业人口45万。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45家,家庭农场233家。拥有水田60万亩、旱地10万亩、林地115万亩、水面15.5万亩,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百个淡水鱼养殖基地县”、“蔬菜产业重点县”和浙江省的粮油生产大县。

近年来,长兴县立足强农富民目标,积极实施农业倍增工程,把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来抓,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蓬勃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及家庭农场为代表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3年,长兴县根据自身实际及试点工作要求,确定了长兴县职教中心承担该试点工作,遴选了水果、水产、茶叶、蔬菜等4个专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完成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254人。2014年,确定了水果、水产、茶叶、蔬菜、粮油、畜牧等6个专业开展新型职业培训,完成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456人,其中生产经营型401人、社会服务型55人;另有92人被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直接认定对象。今年还会组织畜禽繁殖工等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以及水果、蔬菜、茶叶、水产等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集中培训工作。

农业职业院校 第12篇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产学研,运行模式,实践

作为推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产学研合作在诞生之初就将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 实现了开门办学, 提高了就业率, 促进了学院的良性持续发展。在学院不断深入开展的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思想大讨论中, 对如何办好农业职业院校的途径和道路有了清晰的认识。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建立适合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特点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和模式, 全面提升农业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必须大力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计划, 也是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必由之路。

1 产学研结合的指导思想

产学研结合首先要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岗位的需求为核心, 以优势为互补, 实现互惠互利, 并积极吸纳企、事业单位的优秀资源为农业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服务;其次, 依照“校中厂 (场) ”“厂 (场) 中校”, 合理配备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 将优势的办学模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服务于生产性实训基地[1];另外, 农业职业院校需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 在科教结合和产教结合的基础上, 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为中心, 以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或开发为两翼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以赢得地方、行业、企业的重视和支持, 提高学校的社会信誉度, 实现办学事业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快速发展。

2 产学研运行模式的运行

2.1 成立农业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委员会

聘请有关企事业单位一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行业知名专家和教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参与学院教育、教学重大事宜, 关键环节的研讨与决策, 指导专业开发, 专业建设, 承担教学指导、专题讲座等任务, 协助教师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 制定校企合作的科研规划并赋予实施[2]。

2.2 开发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是校企联合办学模式运行成功与否的关键。农业职业院校应与企业进行全面的沟通和协作, 明确基于能力本位的企业相关岗位对学生知识点和技能点需要, 共同制定职业院校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3]。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现已与国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互助、定单培养关系, 例如农学院与拜耳作物科学 (中国) 有限公司合办的“拜耳班”, 与山东京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办“京博班”, 动物科技学院与江苏雨润集团合办“雨润班”, 与大北农集团合办“大北农班”。这些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从目标定位、学习效果到对胜任岗位的能力, 均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标准, 学校、企业共同参与实施与评价。在这个过程中, 校企共同完成了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训与技术服务一体化, 实现双方互利互惠。

2.3 扩大校外的实训基地

选择校企合作密切, 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企业, 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建设, 专业对口, 相对稳定的原则,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已与德国拜耳作物有限公司、雨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米旗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动物科技学院在校外建立了宠物医院实训基地, 不仅满足了畜牧兽医、动物医学等专业的教学需要, 师生在宠物医院进行教学和科学实验, 同时还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提高了顶岗实习、能力本位、工作过程系统化等教学模式的效果, 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的比率逐年增加[4]。

2.4 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要按照工厂、车间的真实情况进行布局、设备选购, 同时引进企、事业投资或设备, 经由校企合作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 并踊跃承担生产任务或参与对外技术服务, 不断提高设备利用率。使课堂的教学实训与生产合一, 逐步达到标准的校内生产性实验实训基地[5]。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饮料中试车间正是适应了这种形式的需求, 按照教学原则、实用原则、安全原则、规范原则进行设计安装, 车间内分为原料预处理区、生产区和灌装区, 水处理系统、糖浆制备和灌装系统等全部按照工厂要求安装, 是一个小型饮料生产车间, 实现了院校与企业工厂的零距离接触, 为学生生产实习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校内教学平台。

2.5 校企联合, 服务地方经济

农业院校在加强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建设的基础上, 还应把为地方经济服务, 为三农服务作为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 走出一条具有农业职业特色的办学新路:“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服务三农。并依托学校现有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实训基地, 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建立了生物科技馆, 科技馆现已能完成教学实习、科研、生产、信息服务、科普教育、技术培训和交流观光等任务。同时, 科技馆与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有机结合, 成为现代农业辐射的中心。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科技馆的建设、教学、生产和科研等活动, 学院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很快, 科研成果显著。

3 产学研取得效果

首先,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岗位与课堂轮换、企业与学校交替”三循环教学周期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 校企联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探索也为农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运行指明道路。产学研结合实现互利互惠。目前, 青年教师大都缺乏实践经验、实践能力差, 而企业的技术人员生产经验丰富, 但理论上或有欠缺, 在共同指导过程中, 实现了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

此外, 农业职业院校依靠各机构的支持, 逐步完善了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依照企业、工厂、车间的模式营造了真实的或仿真的企业环境, 在各行业部门的支持下, 引进各种设备资源, 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参与课程的学习。目前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生物制药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酒店管理实训基地和食品加工实训基地成绩斐然。

农业职业院校要在不断完善和提高现有模式的基础上, 推进产学研结合培养农业技能型人才, 不断探索新型的模式, 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模式由浅层向深层、由低级到高级, 使农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不断趋向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东平, 潘效军, 耿玉.小企共建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2) :10-11.

[2]沈励铭, 朱晓卓, 郭春燕, 等.以“产学研”为纽带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社会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1 (8) :24-25.

[3]赵瑞艳, 付钓钧, 曲长福, 等.农业职业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 :23-25.

[4]刘丽华, 郑桂萍.农业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11) :62-63.

上一篇:网络安全与防范研究下一篇:制胜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