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产业转型

2024-07-11

生态环境产业转型(精选12篇)

生态环境产业转型 第1篇

三次产业分类法被首次引入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活动被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为三个产业,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其生产物取自于自然,一般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第二产业则是对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进行加工,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电力、水及煤气的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通常被解释为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如仓储和邮政业、旅游业、信息传输、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餐饮为代表的服务业、批发零售、公共设施、金融地产、科教文卫等等。

产业结构,即是“各个产业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必然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比例关系”。其中,“技术经济联系”从质的角度规定了各个产业之间的组合关系,产业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决定了其规范组合;“比例关系”则从量的方面折射出当前产业在完整的产业结构系统中的地位,是各个产业经济活动的外在体现。两方面分析,以静态的观点可以发现,三次产业间的联系表现为某一时点三次产业各自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整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及相互的比例关系。而动态则表现为,经济发展和时间推移折射出三次产业在上述所讲的比重以及比例关系的变化和其趋势,这就是三次产业间联系的着重表现。

要考虑当前产业结构的现状才能给产业转型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产业结构转型最初的明显特征为,第一产业所占总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与此同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出现上升的势头。在资源分配国家政策辅助和宏观调控的引导下,产业结构的转型又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开始出现二次下降的情况,而下降程度略有不同,第三产业在人民需求和国家政策下比重进一步提升。但如今仍然表现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两个产业的比重较高于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如今以经济推动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其实是以经济拉动的手段,重新分配多余资源,以经济发展的手段倾斜资源,达到资源发展的平衡,产业结构健康的目的。可以看到的是经济增长手段可以带动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且现阶段表现出来的经济增长带动手段的倾向无疑也是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而产业升级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也就是产业比重的动静态转型;另一方面是产业内部素质与效率的提高。经济增长由于时代特点,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经济增长的诉求点,简单来说,在工业化初期,满足了人民对于产品的需求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经济增长的目的,而在全球性经济转型的今天,产业效率的提升,以及对于环境保护的需求就成了衡量新的产业转型成功与否的标准。

二、倒逼制度的优势

虽然我们看到了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但是依靠经济增长拉动产业升级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就有点唯GDP论的嫌疑。产业升级仅仅是为了将资源优势分配加以利用,目光短浅地追求经济发展的最大化,无疑是让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优势缩水。近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前景,但是在经济发展有着强烈需求的时候,中国政府为何又欲放缓经济发展的步伐?对于中国增长放缓的问题,习近平表示,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宁可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经济长远发展的主要障碍自然是环境问题。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各地环境问题频发,《2015年中国的环境状况和政府措施》指出治霾污染、治理水污染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环境保护“三大战役”的“土十条”、“水十条”和“大气十条”成为关注的焦点,因此,无论何时,想要长远健康的经济发展,就不能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产业结构转型的需求包括使产业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这个可持续发展性也正是产业发展和坏境保护的双双抗衡。

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着力发展绿色产业和低碳经济,来确保实现资源、社会、经济三者共同和谐稳定发展。基于此,国家更是早就有提出“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的发展口号,而响应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以环境保护着手来倒逼产业升级能解决当前亟待解决的转型问题。以河北省产业升级为例,2003—2004年的产业转型着力于实现经济发展,却带来诸多的环境问题。而将环境治理列入攻坚战是河北省八届五中全会的中心思想之一,以产业增值增量为目标,通过节能减排政策以及环境审批制度的确立,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其实就现阶段来看,以环境保护倒逼的优点也极为明显。

1、环境保护机制有利于落后产业的淘汰

产能的落后就意味着生产设备的落后、生产技术的落后和管理方法的落后等。在中国现阶段,落后产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的污染物排放超标拖累着中国环境保护的步伐。以经济手段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强行以环境保护倒逼,必然驱使产能落后的企业改造、节能减排、优化企业产能。环境倒逼加速了对落后产能的淘汰,淘汰了落后产能更能加速环境的保护,是一个有利的良性循环。

2、环境保护机制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可观的刺激性作用

新兴行业包括了七个产业,分别是和环境保护相关性较强的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还有与环境保护关系较弱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这七个产业。环境保护无疑是符合这七大产业的无污染和少污染的宗旨的,为其产业发展铺平了道路,响应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符合经济长远发展的需求。环境倒逼能有效调动起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激活其发展潜力,极其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保护与新兴产业相辅相成,实现了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梦想,为中国将来的新兴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新兴产业发展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相辅相生

很显然,今天的环境保护并不是着眼于利益,而是秉承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落实环境保护规则,满足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环境保护不以利益为最终目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完全是附加的,这样看来环境保护无疑是一个双赢的政策。环境倒逼机制间接成为了升级产业生产方式的重头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以环境保护倒逼产业升级,其实是以国家强制力的保护环境的政策迫使企业自己“动起来”,更直接地达到发展可持续产业的目的。无论何时,环境保护倒逼机制都以环境作为第一要义的战略,相较于粗放型经济增长的较低经济效益,保护环境也防止了重发展而带来的环境不可逆的破坏。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眼前的利益固然美好,但昙花一现的飞速发展永远不如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可靠。秉持负责任的态度,长远地去看待产业升级,才能让产业升级的道路更加稳定,激活产业发展的活力。环境作为产业的土壤,在环境倒逼的方式下,产业升级所需要的资源稳定且持续。由于环境保护倒逼是以环境作为侧重点,因此在环境与经济发生冲突时,势必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善用环境保护政策,让倒逼机制最大化得以体现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将发展经济的精力向保护环境偏移,也会对产业的发展速度有一定的影响,产业在没有强制力的情况下更愿意追求的是眼前的利益,因此倒逼机制的效果在执行时会有折扣,如何让环境保护深入企业,需要政策的强制力和政府监察力度的高度配合。

目前,产业间的二次产业占比过大,三次产业的比例不尽合理,环境保护倒逼的效率明显不能满足当前的巨大需求。经济增长的本质是需要不断满足供需的平衡,时至2014年,第一、第二产业中出现九大供给过剩的行业,反观居民对第三产业的服务性需求却以年均11.04%的速度增长。所以经济增长的需求难以在这个供给不平衡的情况下得以保证。在环境保护的同时,经济改革需要减少一些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过剩的资源、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向着更广大的市场和空间的第三产业服务业投入,以经济改革辅助环境倒逼,将使环境倒逼的优势最大化地体现出来,同时弥补环境倒逼的效率不足的问题。

当前,已经发展稳定甚至疲乏的产业内部急需寻求新的优势,如何推动产业内部提质增效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一个挡路石。环境保护固然能给新兴产业加以刺激,但是对于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的企业,环境保护倒逼的本质还在于以环境保护政策对原有产业的强制的规范力度,然而却不能保证激活它的发展动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以怎样的制度与政策配合环境倒逼,是产业升级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倒逼作用于环境整改,出台相应的辅助政策作用于产业内部,双管齐下的方案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升级。

诚然,当前的环境问题已迫在眉睫,产业升级又与环境整改密不可分,所以环境倒逼并不是像很多人想得那样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政策,相反,环境保护倒逼能更全面地对产业升级提供强有效的辅助,不仅减少现有资源的消耗速度,还防止在只顾发展不顾环境的情况下,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符合真正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最后,还是借用习总书记的G20新主张,我们不妨放缓经济发展的速度,来重视对于我们生存发展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使发展真正可以长远稳定。

参考文献

[1]吴美平: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特点及演进方向[J].商场现代化,2009(23).

[2]岳海辉:环境倒逼机制推动河南省产业升级转型[J].中国经贸导刊,2014(2).

[3]郑晓: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D].中共中央党校,2012.

[4]钟茂初、李梦洁、杜威剑:环境规制能否倒逼产业结构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8).

生态环境产业转型 第2篇

开展环境倒逼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大排查情况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2〕9号)以及《自治区质监局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工作方案》(桂质监发〔2012〕70号)文件精神,自2012年1月26日起,我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环境倒逼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大排查工作,现将开展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工作开展

一是及时进行动员部署。根据上级环境倒逼机制有关文件要求,我局由局长主持召开了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环境倒逼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大排查工作。二是迅速成立整治机构。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抓好环境倒逼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大排查工作。三是认真制定方案。我局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天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环境倒逼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大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峨质监发〔2012〕7号),明确责任、细化分工,明确了工作目标、排查整治对象、重点内容、保障措施等,为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基础。

(二)全面排查和彻底整改,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一是全力开展好特种设备安全大排查活动。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中,我局结合市局及县政府下发的关于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相关文件要求,以防止、减少事故、遏制重大事故为目标,局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乡镇、企业开展地毯式排查,县领导非常重视特种设备和食品生产加工的安全大排查工作,3月30日,县政府梁昌旺副县长亲自到我局检查指导工作,并带领我局执法人员下到企业开展大排查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我局大排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排查整治期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82余人次,检查使用单位38家,检查特种设备93台,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6份,排查安全隐患为2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定期检验过期),对需整改的4家企业进行了回访,有2家待回访,无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二是重拳打击食品生产违法行为。根据有关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大整改工作要求,我局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股室工作任务,开展了县城区、乡镇、生产单位三个层次的安全隐患大检查。排查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5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0辆次,检查食品生产单位共26家(其中获证企业13家,小作坊13家),抽取样品6份,检验结果2份合格,其余结果未出。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为个别企业的进货台账、原辅料使用台账、销售台账、出厂检验记录、过程控制记录存在记录不全或者不记录的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除现场责令整改外,还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1份,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到位。本着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由检查人员负责跟踪督促整改,对不能按要求整改的单位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查处,直至隐患消除为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别企业对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按照要求及时开展自查工作。

(二)隐患治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企业对查出的问题没有积极制订整改方案,整改不够彻底。

(三)因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备案办法于4月11日刚出台,目前未能对规定目录的小作坊进行备案登记。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按照区、市局和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努力工作,加大督查和安全隐患整改的力度。

(二)对查找出的薄弱环节、发现的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对整改不能达标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及时对食品生产小作坊进行备案登记,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和相关部门间配合通报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

当代产业形态的三大生态化转型比论 第3篇

关键词:第三次工业革命;工业4.0;中国制造;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绿色智造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面着力,尤其是依托产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和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当代统一。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工业形态创新取得了主要成就,并且向着中国汹涌逼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工业4.0”。随着全球工业产业的智能化创新日渐凸显,中国将如何发展制造业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针对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这个重大现实问题和重要理论问题,开展一个比较性研究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中国绿色智造的科学性。

一、借助信息网络强调能源革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美国相继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实施“再工业化”。正是适应发达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再工业化”战略,2012年,杰里米·里夫金(Jeremv Rifkin)提出了未来学叙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观。

里夫金首先指出,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技术与能源体系相融合的时代。新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并认为,“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出现让我们迎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主要表现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而能源体系则表现为可再生能源,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信息技术已经不再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传统信息技术,而是通过互联网把整个世界联成一体;能源体系也主要指向可再生能源,而不是现代生产所依赖的石化能源。信息技术能够转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依赖程度,把注重物质实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为注重信息共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将对资源环境产生重要的生态效益。

里夫金强调了以可再生能源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能源体系。能源是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使用能源的方式能体现出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水平。在里夫金看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可再生能源体系能够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是适应低碳发展的绿色能源。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方式需要以信息化为中介的新技术,这就需要创立以信息化传播技术为中介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他认为:“可再生能源体系的创立开启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门。这种体系由建筑装载、部分地以氢的形式储存、通过智能网络分配、由插件连接,并且是零排放。整个系统是交互式的、整体的、无缝的。这种互联性正在为跨行业关系创造新的机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服务于其他传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商业伙伴。”只要能够合理储存、智能化使用可再生能源,人们就能够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不仅把可再生能源作为整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世界性展开的发展动力,也作为现代产业形态的升级改造的能源动力。

第三次工业革命观是一个系统的产业发展观。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是科学技术的信息化、网络化革命,更是现代生产方式的产业革命。在里夫金看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包括五大支柱,分别是从传统的石化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在原有建筑物上安装发电设备、广泛使用氢和其他储存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建立能源共享网络、将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概括起来,这五大支柱就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连接起来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为核心和动力的产业发展新形态,是生产方式的信息化、绿色化革命。新产业形态是当前全世界的发展方向,其中蕴含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对现代人类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首先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理论提出了现实的挑战。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经济具有分散式、合作型的新本质。里夫金认为:“新型模式在社会和市场结构上都追求扁平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道路。这一崭新的时代体现出企业家更加民主化的趋势,每个人都将成为能源的自主生产者,同时也需要合作的途径实现能源在本地、地区间乃至整个世界的共享。”自然资源的民主化自主性,突出了资源使用者的生态责任,也突出了这种生态责任的共同性和共享性。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实质上是基于生产方式转变基础上的个体化、多样化、新社会化的变革。里夫金把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核仅仅看成一种直接的生产方式,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原则,所以他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都看成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看成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基本经济制度的新东西,这似乎有着明显的超历史性的虚妄特点。尽管如此,他关于新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能源使用方式的革命、能源的世界性共享等观点还是值得关注。

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求广泛的社会参与,这带来了民主化的新实践。随着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社会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如社群化、扁平化、网络化等。个人之间的利益分化、身份认同差异、政治诉求都由于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了社会参与的民主实践,民主的表现形式显现为群体性的参与式民主。里夫金提到:“在参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这一进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政府、工商界、公民社会组织都要参与。城市、地区、国家基础设施的革命性变革,最终会影响到所有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的方式都将改变。”所谓全社会实践指的是社会的民主参与,以产业发展为内容,以政治组织为核心。在这里,里夫金看到了当代社会的结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规范和民主实践的进步,并且力图把这种社群主义的变化带人由第三次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中来,这是适应时代特点的理论判断。但是,里夫金并不涉及民主的实质,而只是从表象化的形式方面强调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组织秩序的形态变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整个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里夫金提出,正是由于产业形态、经济发展模式、政治组织形式的重大变化,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将由垂直型向分散型转变。一方面,“能源服务参与的民主化,是分散型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另一方面,“在这个新的时代,竞争的市场将越来越向合作网络让步。随着分散型资本主义的崛起,自上而下的垂直资本主义模式将逐渐被边缘化”;所谓的垂直型资本主义指的是政治结构的层级管理呈现为上下联系,而随着社会各界的民主化参与,社会管理呈现为网络化的合作模式,或者说,这种合作网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管理作用。资本主义的扁平化可以把个体对自然的生态责任直接地表现出来,也为社会组织表达个体生态诉求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基于社会管理的结构性变化,会形成分散式的世界观。世界观不仅是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前见,也是在具体实践和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新概括。里夫金强调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民主化和个人自主化发展形态。他提出:“在这一新兴革命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产者,拥有自己的公司。所以,欢迎来到分散式生产的世界!”在分散式的社会结构中,第三次工业革命造成了实践主体的个体化、自主化趋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产者”就是意味着生产实践的个体化和自主化。在这里,自主的产业主体能够从事符合其价值选择和市场需要的产业实践,整个社会产业的个体化标志着分散式生产日益成为产业形态的主导形式。在此基础上,世界分化为个体之间的松散联盟,这表达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造成的社会民主化趋势,但也带有明显的个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松散性质。在松散结构中,生态治理越来越变成个体自觉以及依赖于个体生态自觉的参与式治理,社会治理中的国家作用被贬低。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泛大陆的洲际政治和全球治理,也需要转变社会观念。里夫金不仅把第三次工业革命界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力图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变成世界性的产业模式、产业发展基础上的世界观。新世界观的建立以破除已有的国家政治和内部治理为前提,需要人们的观念发生根本变革。这不仅适应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国与国之间的深度交往和相互依赖,也能够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积极的认识基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泛大陆的洲际政治和全球治理”是一种政治乌托邦,不管全球化进程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国家利益的政治区隔难以真正突破。同时,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对于生态资源的分配主导权、国家发展的生态利益之间的分化、后发国家的生态权利也往往会被忽视。

总体来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帮助人们走向后碳发展的新时代,这是适应世界各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转变发展方式的。里夫金提出:“我们的关键任务就是要利用公共资本、市场资本,特别是社会资本来完成将世界过渡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经济时代和后碳时代的使命。这种大规模的转变要求我们提高生物圈保护意识。”可以说,恢复地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生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事后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最根本的是转变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里夫金从碳排放、大气污染等角度把这种发展方式理解为“后碳发展”,以此来统合各种生态环境资源,有其显著的生态自觉,但有明显的片面之处。因为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污染防治。

里夫金强调了绿色化的后碳发展与网络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但是,他对智能化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与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观念相比,德国“工业4.0”的智能化理念则更进一步。

二、在凸显智能化中蕴含资源革命的工业4.0

工业4.0是工业革命的智能化新业态。人们认为,工业革命1.0是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中叶结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了以工业以及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工业革命2.0是从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领域大变革,这次工业革命形成了生产线生产的阶段,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工业革命3.O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它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从此,机械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工业革命4.0是强调未来10年即将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它通过智能化生产和网络技术实现实时管理。

工业4.0(Industrie 4.0)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迅速的认同。“工业4.0”研究项目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并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2011年4月,“工业4.0”理念首次在德国最具影响力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2012年10月,以德国科技研究院(Acatech)赫宁·卡葛曼教授(Henning Kagermann)等为首的“工业4.0工作小组”受联邦科教部委托,开始拟定《工业4.0战略实施建议书》。2013年初,德国已有47%企业开始探讨工业4.0,其中18%已展开相关研究,12%启用相关技术。2013年4月,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首次发布《实施“工业4.0”战略建议书》。2013年12月,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发布“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

尽管工业4.0的提出者没有明确地描述新的智能制造具有什么样的生态影响,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表达中看出,这种智能化制造业的勃兴能够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生态环境产业转型 第4篇

关键词:注意力经济,新媒体环境,广告产业转型,经济效益

一、前言

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lexander Simon) , 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他在对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时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 有价值的不是信息, 而是注意力。”这种观点被形象地描述为“注意力经济”。所谓“注意力经济”是指, 通过最大限度的吸引用户或消费者注意力的方式, 挖掘和培养潜在消费者, 以期其熟知进而购买而使企业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商业模式。在这种经济状态中, 最重要的资源已由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和信息本身转化为大众的注意力, 只有大众对某种产品产生注意才有可能购买这种产品。

广告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本文阐述的广告产业是广义的广告产业, 即指围绕广告活动展开的广告设计、生产、制作、消费等一系列广告经济活动所构成市场的总和。当前学术界对广告产业的性质和经济价值尚存在争论, 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告产业无论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还是在整个社会分工中都具有不可小视的影响力和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当前的注意力经济下, 注意力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决定着一个企业或一种产品想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除了进行常规的成本利润分析外, 必须把更多的关注放到其的宣传上, 即广告。广告活动的每个环节在创造价值, 而广告媒体的选择也越来越成为决定整个广告活动经济价值大小的关键因素。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兴电子媒体的出现和发展, 冲击着以电视、电台、报纸、杂志为核心的传统广告媒体。以下本文便通过对比广告产业新旧媒体的特性, 分析其经济效益的创造, 进而对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告产业的转型进行研究。

二、新旧媒体特性对比与经济效益分析

在本文中, 所提到的“新”“旧”媒体是指按该媒体产生的先后时期和传播方式、内容形态来定义的, 如电视、电台、报纸、杂志这四个我们熟知的传统媒体即归属为旧媒体范畴, 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型媒体如门户网站, 手机APP等即归属为新媒体范畴。每一个媒体个体所具有的性质均不完全相同, 但归属于旧媒体或新媒体的个体之间具有较大的共性, 新旧媒体之间则相互区别。笔者将对新旧媒体以两种群体的方式进行特性对比, 进而分析它们不同的经济效益。

1. 新旧媒体特性对比。

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为核心的传统广告媒体产生时间相对较早, 发展时间长, 传播方式成熟, 具有普及率高, 覆盖面广, 保存时间长等特性。然而传统媒体由于其局限性也存在固有的缺点, 如费用较高, 内容形态相对固定, 纸质印刷类媒体视听效果表现力差, 缺乏动感画面及音乐效果, 杂志类媒体时效性较差, 周期较长, 缺乏灵活性等。旧媒体虽然受众也较为广泛, 但与新媒体相比, 其受众群体局限。如广播、报纸杂志一般发行量固定, 面向人群也具有特定性特征, 尤其专业类报纸杂志面向的人群狭窄。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型媒体产生时间较晚, 发展时间较短, 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其内容形式多样, 视觉、听觉效果的表现力很强, 具有较强的创造性, 信息量最大最全。尤其近几年智能手机的普及, 网络速度的提升, 使得新媒体的受众扩大, 传播速度极其迅速。然而由于新媒体发展不成熟, 网络管理缺失, 规范制度不健全, 信息鱼龙混杂, 真假难辨, 存在较大的欺诈性。与传统媒体健全的监管相比, 新媒体信息量过于混杂, 受众注意力容易被分散。

2. 新旧媒体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 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笔者将新旧媒体特性中有关指标进行量化, 主要考虑与“注意力”相关的各项指标, 综合考虑费用成本和生产总值, 分析结果如下。

(1) 从媒体的分布情况看, 旧媒体在广告产业媒体分布中仍占绝对主体, 但减速明显, 新媒体比例不断攀升。媒体的分布情况代表着注意力的分布情况, 占媒体分布比例越大, 注意力也相对获取较多。下图是根据易观国际的统计数据绘制而成。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以电视为主体的旧媒体仍占较大份额, 但逐年下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增势迅猛, 已超过报纸、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从经济效率角度来讲, 旧媒体仍占优势, 但优势趋向降低。

(2) 从内容形式创新和信息传递速度看, 新媒体优势明显, 创造的经济效率较高。根据《CTR-2013年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回顾报告》可以看到, 虽然旧媒体内容形式方面也有不小的创新, 但新媒体由于其特性优势, 创新程度明显高于旧媒体。从对受众的调查报告结果中可以看到, 被调查者更容易被新媒体的信息内容吸引。

(3) 从成本角度看, 新媒体投入前期成本高, 但从长远角度成本低于旧媒体。由于新媒体开发阶段需较高科技投入, 使用时限长, 旧媒体则相反。

三、总结

通过对广告产业新旧媒体特性及经济效益的分析, 可以发现旧媒体仍创造着重要的经济效益。新媒体在吸引注意力方面优势明显, 并在全媒体投放的总盘中呈现逐年增长之势。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推断, 未来几年新媒体将会创造更大的的经济效益,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告产业的转型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产业转型 第5篇

一、大兴安岭生态旅游业发展概况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兴安岭生态旅游业取得显著的成就,2013年旅游总收入实现35.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3.9%。尤其今年一季度,在实体经济大幅下挫的情况下,旅游收入依然保持8.0%的速度增长。

(一)生态旅游品牌已经形成,产业档次不断提升。大兴安岭林区生态旅游在整合优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神州北极村”和“中国龙江源”的旅游品牌。一是旅游资源实现优化整合。目前,大兴安岭活立木总蓄积达到5.53亿立方米,有林地、湿地面积分别达到679.5万公顷和153.0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81.37%。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类型自然保护区30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区5处,总面积72.0万公顷;省级保护区5处,总面积34.09万公顷;地级自然保护区20处,总面积75.82万公顷。大兴安岭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深入挖掘特色冰雪、神奇景象、民俗文化等旅游文化资源,构建以加格达奇为集散地,以漠河为目的地,以加漠公路为主干线的两点一线发展框架,形成了集观光、休闲、度假、寻古、体验、觅源为一体的兴安旅游体系。二是旅游品质和档次大幅提升。近年来,紧紧围绕“神州北极村、中国龙江源”和“中国野生蓝莓之乡”主题形象,充分发挥生态区位,界江冰雪,历史文化等比较优势,通过建设神州北极休闲区、图强百环森林旅游度假区等项目,突出特色,打造核心景区品牌;通过建设大兴安岭寒温带植物园、北极圣诞村、鄂伦春民族风情园等项目,不断开发找北、森林湿地、民俗等特色旅游产品;通过建设和完善信息服务,开发冷水鱼、山野产品等旅游菜系及野生饮料,不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通过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黑龙江卫视等媒体和举办北极光节、国际冰雪汽车拉力赛、国际蓝莓节和山特产品交易会等对外宣传手段,不断提高我区旅游产品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份额。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已获得“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中国三大低碳旅游景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

目的地”、“中国最美十大森林”、“中国十大冰雪旅游胜地”和“中国最令人向往的20个地方”等称号。

(二)旅游服务逐步专业化,接待能力明显提高。随着旅游产品的丰富和成熟,生态旅游的接待水平逐步专业化,旅游人数规模空前。一是旅游机构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以提供优质旅游服务为着力点,着重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和提高服务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市场管理和监督,旅游业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旅游接待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共有旅行社28家,其中:边境旅行社1家,国内旅行社27家,导游165人,人均接待能力达到503人。2013年旅行社接待国内外游客8.3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4010人次,国内游客7.9万人次。二是吸纳游客的能力大幅提升。第三次经济普查初步统计,全区各类住宿业单位43户,从业人员达到1618人。其中星级宾馆10户,客房数858间、床位达到1624张。住宿业个体户达到1762户。各类餐饮业单位30户,从业人员为247人。餐饮业个体户达到577户。2013年,全年共接待各类旅游者380.3万人次,同比增长8.0%。

(三)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成为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旅游产业作为大兴安岭发展的朝阳产业,正在成为实现生态发展产业化的重要路径。一是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森林生态旅游的崛起成为大兴安岭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带动了住宿、餐饮、物流等林区服务业发展步伐,促进林区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成为林区经济转型的新动因和重要抓手。2013年旅游总收入实现35.9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69.94万美元,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近五年,全区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16.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20.7%。二是成为吸纳林区就业的重要渠道。旅游业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伴随着全区旅游业的强势发展,辐射相关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吸纳从业人员逐渐增多,增加了劳动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2013年旅游业从业人员达到3200人,近三年,年均增长达到8.6%。

二、生态旅游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化意识不足。旅游大产业观念尚未真正确立。尤其是在旅游产业发展的理念上,更多的是重视门票的收入,其实在旅游产业中,门票收入仅占旅游产业收入的极小部分。目前旅游产业化发展比较先进的做法是取消门票,实施无障碍旅游,吸引游客和旅游经济要素向景区聚集,通过旅游要素流动所产生的旅游消费及相关商品生产销售活动,促进景区内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大旅游特别是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地区旅游及相关经济发展。

(二)产业化链条短。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发展,我们在拉长旅游产业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是,在已开发的大多数景区中,除景区内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相对成熟外,旅游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旅游商品、饮食住宿、保健娱乐等关联产业尚处于兴起阶段,“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及其相关产业发展不能同时跟进,旅游产业结构处在初级产业化阶段。景区综合开发力度不足,产品结构单一,完整系统的旅游产业尚未形成,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还未完全确立。

(三)产品和企业竞争力不强。从旅游产品看,景区、景点虽然数量上来了,但深度挖掘不够,无论是对文化景区还是自然景区,内涵信息的外部表达比较简单,表现手法大同小异,能够产生一定影响力的仍然是北极村景区。从旅游企业看,经营手段单

一、管理方式落后、竞争意识薄弱,“小、散、弱、差”,缺乏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阶段,不适应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三、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机遇与基础

(一)生态旅游业迎来政策、转型、环境三大机遇。一是从政策机遇看:借助《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一方面从争取接续替代产业专项的角度,争取生态旅游的项目建设,重点放在争取国家提高专项支持比例。另一方面从争取重点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的角度,全区停止商业性采伐后,生态旅游将成为我区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之一。充分利用《规划》扶持重点产业发展的政策,争取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借助《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一方面推动洛古河等口岸界河公路大桥建设,加快漠河、呼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早日实现通关常态化。另一方面依托《规划》加快全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哈尔滨——漠河铁路升级改造。从转型机遇看: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林业调查设计、采伐、运输、贮木、检验、销售、加工等一整条产业链将严重萎缩,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和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将成为大兴安岭林区的主体功能定位,林区经济将由完备的森林工业体系向多元的生态经济体系转变。我们应该抓住转型机遇,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使之成为提升林区形象的重要载体、成为吸纳林业工人转产就业的重要阵地、成为林区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从环境机遇看: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国家的主要经济政策,生态旅游业是扩大内需的动力产业,必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而且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娱乐需求得以完全释放,食品等生活基本支出在整个家庭消费性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缩小,而对于缓解工作压力,调节生活情趣,融洽情感,亲近自然的娱乐产品和服务的需要不断增加,为生态旅游业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生态旅游业已经形成区域文化、配套设施两大基础。一是区域文化底蕴更加厚重。多年来,随着全区经济较快发展,形成了以黄金古道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以开发建设为核心的边疆文化、以鄂伦春民族为核心的民族文化、以自然风光为核心的生态文化、以山特产品为核心的饮食文化。独具林区特色的生态文化,提升了林区综合竟争力,并成为打造林区名片的核心资源。二是景区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围绕景区建设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漠大伴行公路、黑洛公路、阿加公路、西林吉至满归公路等项目取得较大进展,全区高等级公路已达2385.4公里。全区拥有各类宾馆旅店1805户,各类饭店607户。漠河机场、加格达奇机场相继开通以及贯通北京、沈阳、大连、海拉尔、哈尔滨的铁路网络,为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必备的产业配套。

四、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着力点

(一)加速推进生态旅游业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融合。生态旅游业只有与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形成紧密融合,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一是推动生态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发展有特色的农家乐、渔家乐,依托林下经济的发展,积极开展体验式、采摘式的旅游产品。积极研发、生产以林下资源为原料的特色旅游商品,提高农、林产品附加值,增加百姓收入。二是推动生态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适合林区特点的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推动滑雪用具、宾馆饭店用品、户外用品等旅游产品的制造。提高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积极发展工业旅游和工矿业旅游产品,并整合纳入旅游线路。三是推动生态旅游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整合资源,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核心、以商业为平台,全面推进商旅文化结合。以休闲度假、会展旅游、文化娱乐旅游为抓手,提升消费型旅游服务业。以传统和时尚的消费需求为推力,全面推进旅游产品、配套服务的升级,延长游停留时间,提升消费,增强传统消费型旅游业的发展后劲。

(二)加速推进生态旅游业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我们发展生态旅游习惯向传统的方向加强力量,而不是改革创新,只有努力求变才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市场需要。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旅游产业化的迅速崛起。旅游业依托的是整个社会的商业组织体系和接待体系。比如游客出行前要通过门户网站和旅游频道搜集目的地住处,需要到搜索网站查询机票、住宿、餐饮等信息。互联网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完善景区到市区交通网络的基础上,整理现有的景区、文化、交通、住宿、餐饮等信息,通过携程、艺龙、同程、去哪儿等网上旅游代理商,广泛发布。二是借鉴知名旅游公司的成功经验做全产业链。旅游企业做全产业链是一种趋势,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是我国最有经济活力的地区,当地都建立了综合性旅游产业集群。借鉴成功经验将大兴安岭

国林旅游公司打造成涵盖“行、游、住、食、购、娱”的全产业链。这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更主要的是建立起更具现代的企业经营模式。

产业联盟助推出版产业转型发展 第6篇

[关键词] 产业联盟 出版产业 转型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1-0011-03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普及,新媒体的崛起加速了传统出版企业的转型升级。现代传媒技术的巨大变化,打破了传统出版地域性、封闭性的特点,使得出版产业竞争格局开始重新“洗牌”。产业技术联盟作为新时代的重要竞争手段,被称为“20世纪末最重要的组织创新”,将在这一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电子书“免费”事件

2013年4月17日,当当网宣布其网站的所有电子书均可免费购买,一时间在互联网上掀起了读者免费下载的热潮。随后,京东商城在第一时间紧急上架5万本电子书,也打出了“免费”的旗号。这一事件像是一面放大镜,将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特别是电子书产业的核心问题暴露无遗。

当前的数字出版价值链上,以当当网、京东商城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为代表的内容销售方由于掌握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在产业链上处于强势地位,甚至掌控了内容产品的定价权;而以出版社为代表的内容生产方,由于客观原因,在同内容销售方的合作中处于弱势,掌握不了话语权,导致电子书定价权的频频丢失。试想,如果内容产品的价值已经到了可以免费购买、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我们的文化产业如何能够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电子书免费”这一事件也恰恰折射出目前数字出版产业链上各方的合作是不健康的,存在较大的问题。

2 组建联盟的必要性——数字出版业转型时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数字出版重视程度的提高,传统出版企业都在依托于自身的内容资源搭建独立的运营平台,寄希望于能够依赖内容的独特性与所掌握的地方渠道吸引用户,将价值链从内容生产扩展到内容销售,以弥补之前传统图书业务对用户渠道的失控。但事实是,由于版权期限、生产规模限制等原因,任何一家出版单位的内容生产规模均无法满足平台级的内容需求。此外,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时期,需要较高的投入与较长的培养期,就目前国有企业的考核机制而言,任何一家出版企业对于平台级的投入都是较难承受的。这也是目前各出版机构的数字出版平台在“轰轰烈烈”建成之后很快就“悄无声息”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情况下,出版企业之间更应该形成紧密的合作机制,找准自身的优势与定位,立足于数字内容产品的生产,把握住数字产品的内容质量,由行业联盟建立“共同投资、共享收益”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对相关标准进行统一,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共同进步。

产业联盟是联结各公司活动的一种正式但非合并之合作关系,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是整合创新资源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产业联盟的作用是完成战略的构想,并在战略层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地位,期望以联盟所具有的快速性、互补性及效果相乘特质,结合同业或异业间各自的有限资源,共同分担营运开发的成本及风险。

3 时代出版牵头发起的“产业联盟”发展现状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着眼于新媒体产业链建设,重点发展“产、学、研、用”结合,建立并发展了全国首个数字新媒体产业战略联盟。2012年4月,时代出版牵头组织“数字与新媒体出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合参与单位包括广东、浙江、湖北、江西等出版集团数字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中文在线等技术服务商在内的20多家数字出版上下游实力单位。

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创造知识产权和重要标准为目标,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通过协议等契约关系建立合作关系,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共同体。联盟以提升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通过联盟协议等契约关系建立起联盟成员之间“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突破制约我国数字出版技术及应用产品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构建共性技术平台,凝聚和培育创新人才,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联盟的成立,推动了时代出版的数字化进程,数字出版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并成为新盈利来源;同时,在这一新兴业务领域将研发产业标准,掌握新业务领域的话语权。

自成立以来,联盟运营良好。2013年10月, 科技部下发了《关于发布2013年度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和重点培育联盟名单的通知》,其中时代出版作为责任主体单位的“数字与新媒体出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入选“2013年度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培育联盟名单”。

4 产业联盟推动新媒体出版建设发展

在实际运营中,联盟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时代出版的产业转型与新媒体业务的发展。近年来, 时代出版不断加强出版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开拓新媒体出版业务领域,深入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技术联盟、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等多个国家级产学研技术平台和产业平台。目前,公司正依托该联盟的产业链优势,大力发展面向教育的数字出版,并逐步向电子书、泛阅读、互动阅读发展,对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的开发利用。

4.1 产业联盟促进企业创新平台完善和共享

联盟依托时代出版和其他成员单位信息服务、人才与应用市场相对集中的优势,在新媒体出版领域引导产业集群创新、提升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作用日益突出,通过组织模式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汇聚产业资源,坚持联合创新发展,在长期难以真正实现的“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和进展。时代出版以联盟为产学研结合的切入点,完善企业创新已有平台,共享优质资源,着力打造企业集成创新体系。时代出版为国家级现代服务业示范企业,同时拥有全行业首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该中心发展为包括重大出版工程、新媒体、数字印刷三个技术研发分中心,一个产学研分中心,已经连续三年评比获得省级优秀。在联盟发展期间,时代出版利用联盟优势,汇聚资源,建立了省级数字出版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数字出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nlc202309041812

4.2 产业联盟促进企业创新项目建设

在创新项目建设方面,时代出版先后主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财政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等重大科研攻关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的申报,并获得了立项实施。

2012年,时代出版受安徽省科技厅委托,主持制定了《安徽省数字出版产业技术发展指南》,在版权保护、语义出版、智慧校园等数字领域获得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正在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两套,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余项。

2012年,时代出版联合武汉大学等联盟单位参与申报了2013年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领域项目“基于语义的动态数字出版服务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并获得了批准。该项目在研发自主创新关键技术和集成其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面向科技、教育等出版领域建设基于语义的动态数字出版服务平台,为以跨媒体内容动态组织、按需出版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数字出版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进行产业运作模式创新研究,以促进数字出版新兴业态的发展。

与联盟单位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了时代出版自有平台——“时代e博”平台的新媒体应用科技含量,进一步实现“一次数据加工,多网络、多终端复合发布”,真正实现数字内容覆盖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电子书通读及各种新兴用户终端的数字出版产品体系,实现内容资源“多屏化”应用。

公司依托自身和联盟参与单位教育资源,结合数字化与知识化处理,建立了一个面向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动态出版平台。平台项目采用“内容+平台+终端”的模式,以教育内容的数字出版为核心,为广大师生提供规范化、个性化、交互式的移动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实现“教育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的理念,打破地域经济不同而导致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这一现状,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覆盖。

时代出版在整理自有的大量动漫资源的基础上,依托联盟各单位的内容资源及技术力量,开发了“基于云服务的交互式电子书编辑发布平台”,加深了对数字出版业务的理解与探索。该项目用于互动游戏及互动绘本的移动应用开发、发布、运营和后续服务,项目可以让没有编程基础的内容提供者开发出基于Ios、Andriod和Windows phone 平台的App,实现各类出版物、设计品和教材教案的移动互联出版。

4.3 产业联盟促进企业科技人才培养

时代出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2009年6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正式更名建站,建站4年来共招收博士后13人,分别与参与联盟单位的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联合培养,专业涉及出版、传媒、管理、印刷、影视等多个方向,进站当年每位博士都顺利完成了开题,第一批博士后已顺利出站,打造了一批新媒体行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解决了部分数字出版发展的人才瓶颈。

5 未来发展展望

5.1 整合资源,拓展企业创新平台

数字出版的平台问题与相关技术问题对所有出版企业而言都是共性的,出版社孤立地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极易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并且不易取得成果。产业联盟可以集中出版单位的资金力量,减少单个出版社的投入,同产业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服务商共同合作完成对技术的攻关与平台的开发,最终形成的成果为联盟成员共同所有,从而在总体上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时代出版将立足于产业联盟,整合自身已有平台资源,利用联盟单位共享资源,打造基于产业链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建立市场化互动的服务体系与利益机制,引入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管理运行机制与开放式创新模式,推动产学研从分散、割裂、封闭走向开放式创新。

5.2 加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交流

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培养懂技术会策划的复合型数字新媒体出版人才。将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课题研究、与高校的横向联合起来,形成“产、学、研、用”一个链条,推动公司技术创新。以项目团队为切入点,在完成相关课题的同时,也作为技术带头人带一批技术人才,形成技术人才梯队。发挥产业联盟人才集聚作用,利用创新系统优势吸引人才;发挥联盟内部人才交流作用,对于急需的高端人才,按照“不为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实现联盟内部人才流转、共享。

5.3 扩大联盟规模,加强联盟凝聚力

在现阶段的数字出版模式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数字出版平台及相关标准,没有形成良性的产业合作,出版企业无法将重点放在优质内容的生产方面,导致其逐渐失去核心竞争力。而组建产业联盟,可以使传统出版商主动利用自身的内容资源优势,在优质内容的生产与内容质量把关上投入主要精力,从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重新获取产业链上的话语权。

“十二五”期间,战略联盟将扩展到百家成员单位,成员组成涉及内容提供、内容运营、硬件等数字出版产业链各领域。在当前出版产业转型升级,争抢发展机遇的背景下,加快联盟成员融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项目合作为抓手,在电子书包、内容投送平台建设、数字出版等各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技术攻关,努力在数字与新媒体出版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联盟典范。

生态环境产业转型 第7篇

一、产业生态化概述

产业生态化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在国内, 刘则渊等 (1994) 比较早提到了“产业生态化”一词并给予了界定, 即“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大生态系统物质和能源的总交换过程中, 以实现大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重点对产业生态化做出了表达,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从侧重于目的出发。

厉无畏等 (2002) 和袁增伟 (2004) 等认为, 产业生态化就是根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 将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和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 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化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的目标。

(二) 从侧重于过程出发。

郭守前 (2002) 等认为, 产业生态化是在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等原理指导下, 按照物质循环、生物和产业共生原理, 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到再生产等各个环节进行合理优化耦合和全过程生态化, 从而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和谐的产业生态体系。张雪梅 (2009) 认为产业生态化就是依据产业生态学理论, 把产业活动纳入到生态系统的循环中, 实现产业活动对区域自然资源消耗最低和对环境影响最小, 从根本上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

(三) 从侧重系统出发。

黄志斌等 (2000) 和邓伟根 (2006) 等认为, 产业生态化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对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进行调整, 将产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的资源和能量的消耗纳入到生态系统的总交换中, 改变目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实现产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张文龙 (2010) 认为产业生态化就是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闭路循环的模式构建产业生态系统, 以实现产业系统的生态化, 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低废物、低环境破坏, 最终实现产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结合上述的研究, 本文对产业生态化的定义为:产业生态化就是根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原理, 把产业的生产运营活动至于生态系统之中, 以实现企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降低废弃物的排放, 最终达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境界。

二、贵州省资源型企业产业生态化转型必要性———多重问题解决的最佳措施

资料来源:根据《2013年贵州统计年鉴》整理

本文所指的资源型企业主要是从事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及加工的企业, 包括采矿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电力、热力和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资源型企业产业的发展对贵州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表1所示。 (表1) 可知,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 资源型企业占了工业企业总数的50.44%, 是贵州工业企业的主体。在工业总产值中, 资源型企业贡献了54.56%, 提供了38.19%的利润。由此可见, 资源型企业是贵州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依靠发展资源型企业, 实现贵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后发赶超, 这也是贵州“工业强省”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支撑体系。但是, 在发展资源型企业的过程之中, 由于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以及受到技术水平低下、高知识人才储备不足、环保意识薄弱和产业组织规模不合理等, 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一) 资源利用率低, 浪费严重。

贵州资源型企业产业中, 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相对匮乏, 再加之人才流失的比较严重, 这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利用率的低下。本文从能源强度分析贵州资源利用率, 2011年贵州资源型企业产业能源强度为0.49, 全国资源型企业产业能源强度为0.26, 是全国的1.88倍 (资料来源:《2013年贵州统计年鉴》和《2013年国家统计年鉴》) , 另外从表1可以看出, 占工业总企业的50.44%和占工业总值54.66%的资源型企业却只提供了38.19%的利润, 这说明贵州资源型企业产业资源利用率非常之低。归纳起来贵州资源型企业产业利用率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开采利用率低;二是开发利用率低;三是回收利用率低。资源利用率低下势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然而,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如果浪费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肯定会加速资源的枯竭, 资源型企业将会面临“矿竭企衰”的局面。

(二)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贵州是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区, 生态环境脆弱, 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据《2010年贵州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统计, 主要水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排放, 资源型产业排放量为6, 130.30吨;石油类排放, 资源型产业排放量为248.85吨;挥发酚主要排放, 资源型产业排放量为43.25吨, 分别占工业废水厂区排放口排放量的12.64%、47.9%、96.54%。主要气污染中:二氧化硫排放, 资源型产业排放量为56.54万吨;烟尘排放, 资源型产业排放量为11.1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 资源型产业排放量为22.29万吨;粉尘排放, 资源型产业排放量为11.01万吨, 分别占工业源排放量的77.31%、54.53%、89.26%、69.83%。“三废”污染严重 (资料来源:《贵州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另外, 2012年贵州省资源开采型企业共7, 415家, 其中大型企业65家, 中型企业210家, 小型企业7, 140家, 小型企业占总数的96.29% (资料来源:2012年贵州省国土资源公报) , 如此多的小型资源开采型企业, 造成采主弃副, 采富弃贫, 采易弃难, 甚至掠夺式开采, 严重浪费和破坏资源, 导致资源地区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次生地质灾害加剧, 资源的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再加之贵州地区生活相当落后, 他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够, 因此在资源型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就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污染。

从上文可以看出, 贵州地区资源型企业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再加之生态文明建设、低碳发展以及绿色发展的提出, 资源型企业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 资源型企业作为贵州工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贵州实现经济跨越、后发赶超和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重要支撑力量, 因此, 不能抛弃资源型企业, 需要为资源型企业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产业生态化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实现产业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和谐互动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资源型企业产业的发展唯有走生态化转型的道路, 按照生态系统的原理构建产业生态系统, 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或消除环境破坏, 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融合协调, 才能逐步解决以上问题。

三、贵州省资源型企业产业生态化转型制约因素

(一) 产业生态化转型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虽然我国已经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 但是总体来看, 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还是比较薄弱, 专门用于产业生态化方面的法律更是空白, 而贵州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对于这方面的法律更是欠缺, 远不能适应贵州资源型企业产业生态化转型的要求。另外, 地方政府主要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 资源又是经济发展的支撑, 在执法过程中, 对于触法企业追究时, 往往不了了之, 由于违法成本很低, 再加上经济利益的驱使, 资源型企业就不顾法律的约束, 采取“掠夺式”开采, 致使资源浪费、安全不到位, 环境破坏严重。

(二) 融资能力不强, 产业生态化转型受阻。

资源型企业进行产业生态转型, 势必会带来技术的更新、引进, 职工的安置, 加大投资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而随着生态文明的建设以及对于环保的重视, 国家的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很大程度上越来越向环保产业倾斜, 对于高消耗、高污染和低利用的资源型企业产业的经营却加大了税收, 提高了贷款利息和标准等, 导致资源型企业实施产业生态化转型时面临资金困扰。在此宏观背景之下, 作为融资主体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贷款方面转向了对资源型企业发展不利的方向。

(三) 企业落后的观念影响了产业生态化转型。

第一,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今天, 企业仅以获得最大利润作为最终目的, 作为单纯的“理性经纪人”, 对于发展生态化的观念淡薄甚至存在着抵触的心理;第二, 对于发展产业生态化转型, 就要按照生态化的要求对污染物进行处理, 这要加大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使得利润下降了, 企业往往采取将污染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之中, 不会按生态化的要求处理污染物;第三, 在产业生态化转型的过程之中, 会伴随着各种风险降临和利益的损失, 企业领导人为了降低风险和获得最大个人利益, 要么不顾环境, 加大生产, 为自己的“政绩”和晋升添砖加瓦, 要么实施保守战略, 不求无功, 但求无过, 这使得产业生态转型成为了“空中楼阁”。

(四) 技术瓶颈及人才缺乏制约了产业生态化转型。

资源型企业实施产业生态化转型离不开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等, 但是现实之中贵州整体科技化水平要比其他发达省份要落后, 主要表现在技术装备和手段落后, 技术成果转化率低, 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缺乏等。贵州省技术水平底下的原因有企业规模偏小, 没有雄厚的资金能力支持企业技术的改革, 再加之贵州资源型企业地处偏僻, 基础设施不完善, 先进的技术引进困难, 最突出的是, 贵州资源型企业基本上都是从事资源的开采和初级的加工, 这些不需要高技能的人才, 对于加强培训认为是在浪费资源, 造成人才储备不足和人才的流失, 导致先进技术的创新能力不强, 反过来进一步造成技术水平的低下。

四、培育和提高贵州省资源型企业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相关建议

(一) 完善产业生态化法律法规体系, 为资源型企业产业生态化转型提供动力。

抓紧制定各项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使之适应产业生态转型的要求。各地方也要根据本地的情况, 制定或完善有关的地方法规、条例、规章。对于“三高一低” (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 的企业, 加强对其的监管, 或者责令关闭和停产, 迫使其向生态化转型。另外, 对于污染环境的企业, 建立责任明确制度, “谁污染, 谁治理, 谁破坏, 谁修复”。明确企业加强对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义务, 提高企业副产品和废弃物的废弃成本、排污成本和违规排污处罚标准, 迫使企业对污染物进行处理, 在对排污权交易明确界定的前提下, 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这样企业就会在高昂的污染处罚成本和约束下, 自觉实现产业向生态化转型。

(二) 加强融资、科技和人才的支持力度, 为资源型企业产业生态化转型提供支撑。

资源型企业实施产业生态化转型将面临着各种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仅仅靠企业本身是很难完成的, 这就需要联合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力量来完成, 这也是解决企业领导对于转型带来后顾之忧的重要举措。对于融资, 政府要拓宽资源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在企业转型过程中要加大财政支持、税收减免或优惠、新项目建设支持等措施, 对于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的项目优先立项支持, 使其顺利地向生态产业转型过度。对于科技和人才, 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 加快资源节约技术、污染治理技术、高新技术、升级改良技术等研发和推广, 要把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结合起来, 集中力量攻破技术难关, 力争在环保产业和生态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育, 以及科技创新经费的支持, 保证科技人员的待遇和工作环境, 避免人才的流失。

参考文献

[1]刘则渊, 代锦.产业生态化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4.12.

[2]厉无畏, 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 2002.4.

[3]袁增伟, 毕军, 张炳等.传统产业生态化模式研究及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14.2.

[4]郭守前.产业生态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生态经济, 2002.4.

生态环境产业转型 第8篇

关键词:鹰潭,绿色世界铜都,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做出了全面部署。 近年来,鹰潭市牢牢抓住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有利机遇,围绕做好铜产业、旅游业、物流业三篇文章,全力打造“世界铜都”、“中华道都”、“田园新城”, 奋力开创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鹰潭新局面。 但鹰潭因铜而旺,又是中国铜产业基地、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那么,“田园新城”生态文明模式的城市建设会不会和鹰潭打造“世界铜都”相冲突,会彼此阻碍进一步的发展? 本文就此开展了调查研究,希望能提出鹰潭“田园新城”生态城市建设与铜产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创造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一、鹰潭“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提出与举措

城市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 生活和娱乐的聚集区域,是高度体现人类文明的载体,城市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顺应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模式———鹰潭“田园新城”正应运而生。

(一)鹰潭 “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的提出

鹰潭市牢牢抓住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有利机遇,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城市发展道路,确立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的城市经济建设目标,“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应运而生,并取得很好的效果。2012 年,鹰潭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宜居休闲城市等多项桂冠,是一个充满活力、具有鲜明特色和内涵的“田园新城”城市。 “田园新城”式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顺应时代诞生的新模式。

(二)鹰潭建设 “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举措与发展现状

一是建设绿色鹰潭。 鹰潭市先后大力实施了退耕还林、长防林、血防林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组织开展“秀美乡村”建设、“森林城乡、绿色鹰潭”建设,实现环境绿化、公共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的“绿色鹰潭”。 2014 年以来,鹰潭市又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百里百村生态风景林保护建设工程”。 同时,不断加快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相继完成了滨江公园、体育公园、湿地公园等公园建设,建成了一批居住区公园和街头小游园,打造了信江两岸十里沿江景观绿化带。 另外,还投资3.85 亿元,完成了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周边地区环境分类治理。 到目前,鹰潭式的现代山水园林城市已初步显现:城在绿中、水在城中,绿在城中、人在园中。

二是打造工业绿色低碳城市。 鹰潭市以“净空、净水、净土”专项整治为抓手,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全力打造工业绿色低碳城市,有效地推动了工业转型升级。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工艺和设备。 截止2014 年12 月,该市扶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12 家, 关闭高污染、高能耗企业24 家,累计完成淘汰铜冶炼落后产能50 余万吨,总量在全国铜冶炼行业名列前茅。 在持续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基础上,坚持多源并举、多能互补、综合利用,把发展天然气、光伏、风电等非化石能源清洁能源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二、“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绿色世界铜都的协调发展机制分析

在2015 年全国两会期间,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殷切期望,提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必须走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着力巩固提升江西生态优势,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 ”“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对该城市的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特殊的,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也是值得深虑的。 如何实现“绿色世界铜都”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双赢,是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 接下来就两者的耦合发展机制进行分析。

(一)“田园新城”城市建设对“绿色世界铜都”的促进作用

第一,“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保障就业,提升城镇待遇。 要建设绿色城市,突出城市风貌,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包括商业、金融、工业、生产服务、交通中转、公务政务等方面的设施和服务的建设,这些正是铜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第二,“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鹰潭要借助龙虎山5A级旅游景点和世界道都文化, 深入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要推动深度融合,紧密结合文化和生态优势,积极发展深度游、休闲游,积极发展养老、养生等大健康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的增长点,为世界绿色铜都的打造和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和精神氛围。

总之,鹰潭“田园新城”模式的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将会为鹰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医疗卫生、教育学习等保障条件,可以吸引知识文化聚集,产生社会效应。

(二)铜产业建设对鹰潭 “田园新城”建设的辐射作用

第一, 铜产业已发展成为鹰潭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也是江西省设区市中首个“千亿元产业”。 如今,一个集铜原料、铜冶炼、铜加工、铜贸易、铜研发、铜文化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已在鹰潭初步形成。 而铜产业尤其“千亿元产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性大、经济乘数效应明显、产业与产业链基础宽、就业拉动面广、资源要素投入大的特点。 不仅在于资源、市场规模,更在于技术、产品创新水平具有很大的延生效果。

第二,鹰潭因铜而旺,但鹰潭的产业发展并没有局限于铜。 近年来,该市形成了以铜产业为龙头,以水工、节能照明、机械装备制造等地方优势产业为依托, 以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为发展方向的“1+6”产业格局。 地方工业经济由“一铜独大”迈向“多业并举”。 通过铜产业发展可以引领鹰潭的其他产业发展,为“田园新城”的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总之,鹰潭绿色世界铜都的建设将会大大推动城市文明的建设。

三、“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模式下的绿色世界铜都转型升级的对策

十八大以来,鹰潭市紧紧围绕打造“绿色世界铜都”的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绿色世界铜都”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双赢,绿色世界铜都转型与升级势在必行。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不仅要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和生态建设, 还要加快生态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一是打造“绿色世界铜都”延伸产业链。 一方面要依托江铜集团,坚定不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瞄准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和配套互补链条,带动铜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还可以通过招大引强和拉长铜企业产业链,推动了一批企业快速崛起,延伸和拓展铜加工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和企业裂变扩张。 另一方面,用足用好中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中国铜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金字招牌”,引进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扶持铜产业相关产业链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铜加工企业实现从废铜回收、铜冶炼到铜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加工的“华丽转型”。

二是积极搭建“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 鹰潭市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搭建“企业-高校-政府”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要组建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铜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院士工作站等多个国家级科技平台,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铜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鹰潭市要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绿色发展, 大刀阔斧淘汰铜产业落后产能,降低铜企业能耗及污染排放,并进行不同程度的升级改造和技术创新,倡导鼓励铜加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要以国家“城市矿产”基地的确立为契机,积极引进无氧铜杆等铜精深加工技术,大幅提升铜产业经济效益。

四是“绿色世界铜都”更要做强“互联网+”。 因为铜产业规模宏大,鹰潭市素有“中国铜都”美誉。 所以,围绕打造区域性“电商云谷”,推动把电商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业联动、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乘势而上发展铜产业电商产业。

参考文献

[1]舒小林,高应蓓等.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资源与环境,2015,(3).

[2]刘兆顺,李淑杰.区域经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模型与应用研究[J].软科学,2010,(4).

[3]陈端吕,彭保发.环洞庭湖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3,(11).

[4]向敬伟,万沙等.城市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因子贡献度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11).

[5]申长友.建设生态文明典范成熟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N].中国企业报,2013-01-05.008版.

生态环境产业转型 第9篇

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是浙江的经济特色,在浙江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对浙江中小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浙江中小企业的持续成长面临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然而,集群内中小企业转型既受制于集群结构,又受制于自身因素的限制。一方面,在产业集群中,由于业缘、地缘、血缘、亲缘等复杂联系形成的网络结构,使中小企业的行为和战略选择都受制于集群内的关联企业;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受资源、能力、规模等因素的局限,中小企业转型面临资源和能力瓶颈。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转型是地方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地方政府的视角,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和区域品牌建设是产业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转型的战略选择。

1 中小企业转型的本质

企业转型既是企业成长问题,又涉及企业战略选择。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对企业转型的认识也存在分歧。对于寄予中小企业转型厚望的浙江省而言,首先要正确认识企业转型的本质,否则会出现误导。转型不是目标,而是企业变革的过程。如果将转型视作目标,转向什么?是一个首先而且必须回答的问题。由于企业转型内容的丰富性和每个企业转型背景、动机的差异性,决定了这一问题很难给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答案。如果将转型视作目标,在实践中会将企业转型当作一个“口号”。在浙江,不乏这种现象。

企业转型是企业生命周期内,在特定背景下企业发展方式重大变革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最佳的经济绩效。企业发展方式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各要素的组合,而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要素及其组合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发展方式的多样性。在企业生命周期中,可以发生多次企业转型,而并非是企业在衰退阶段或濒临破产时才需要转型[1]。

产业集群环境下的浙江中小企业大多集中于制造环节,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位于价值链低端,除集群内的少数龙头企业外,多数中小企业技术靠模仿、品牌靠贴牌,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有品牌。浙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成本优势,成本优势相对于创新优势和品牌优势而言缺乏持续性。这种成本优势受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工资和社会保障标准的提高、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丧失。中小企业转型就是要改变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实现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转变,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从地方政府的视角,地方政府要通过引导和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区域品牌建设促进集群内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如图1所示。

2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浙江中小企业转型的战略选择之一

浙江产业集群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产业的技术层次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的技术层次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中小企业转型必须突破传统技术,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嫁接和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而产业技术的升级有赖于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和突破。

产业共性技术通常也称为共性技术。最早关注共性技术研究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经济学家G·坦森(Gregory Tassey)和A·林克(Albbert Link)等人。1992年坦森提出了一个科技政策研究的“技术开发模型”,1997年后称之为“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围绕该模型提出了共性技术的概念,并将技术分成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2]。产业共性技术是指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组合可导致在诸多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能对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深度影响的技术;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与基础技术平台之上的,具有产业属性的技术,是技术产品商业化的前技术基础;是不同企业专有技术的共同的技术平台[3]。产业共性技术可以区分为产业间共性技术和产业内共性技术。产业间共性技术能为多个产业提供技术平台,如电子信息技术、CAD技术、新材料等;产业内共性技术为本产业内部的多个企业提供技术平台,主要为所在产业服务,如钢铁行业的连铸连轧技术、皮革行业的无铬或少铬皮革鞣制技术。随着技术标准的规则和秩序越来越多地主导着产业链的利润和权力的分配,技术标准成为产业组织之间竞争的战略性工具。而技术标准本身多属于产业共性技术。

产业集群中的共性技术是指对集群所在产业和集群内各主体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是产业集群的公共技术平台[4]。产业集群中的共性技术除具有产业共性技术的一般属性与基本特征外,还有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即产业集群中的共性技术主要针对集群所处的产业和集群所在的区域。不同产业集群由于行业的差异,共性技术也存在差异,如宁波的服装产业集群与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的共性技术不同,温州鹿城区的鞋业集群与乐清电器产业集群的共性技术也不同,因此,产业集群中的共性技术是产业内共性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处于基础性地位,为后续技术开发提供基本手段和技术支持。共性技术尽管距离市场较远,但又是商业应用的基础,被认为是“竞争前技术”。集群中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能够带动集群内企业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材料创新、装备创新,使集群内的产业技术实现脱胎换骨的变革,实现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和集群内企业技术范式的彻底转型,使集群内中小企业由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型,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转变。

共性技术是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最先应用,是形成企业专有技术的基础,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源泉,它介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或竞争性产品之间,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性质,属于“准公共产品”,导致了共性技术供给的复杂性。产业集群中共性技术的供给存在着双重失灵,即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市场失灵是由于共性技术的外部性导致纯市场机制的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组织失灵是由于集群内的中小企业研发能力和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共性技术研发的要求,单个主体无法从事共性技术的研发,需要集群内部相关主体之间的合作或集群内外有关组织的合作。产业共性技术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决定了地方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 区域品牌建设和维护———浙江中小企业转型的战略选择之二

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了区域品牌建设,在浙江已经形成了许多“国字号”的产业基地。至2007年,全省产业集群累计获各类全国性生产基地称号122个;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184个,占全省拥有总量的63.7%,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468个[5]。区域品牌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某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二是某个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并形成了该地域某行业或某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形成和传播的基础,但产业集群并不能自动产生区域品牌,只有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功能被外界认可,区域品牌才能形成。集群的产业实力是形成区域品牌的基础,区域内特定产业、产品所具有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技术和质量水平、产业内部分工合作程度等,其所体现的实力水平与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成正相关。区域品牌同样具有品牌的一般属性,一个成功的品牌代表着一种特定的产品属性、利益、价值观念、个性、文化、顾客群体等。区域品牌往往代表着一个地区产业产品的主体形象,是某一区域的企业品牌、产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产业集群的特定产业文化和地域文化是形成区域品牌价值观念和个性的文化基础,集群内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是区域品牌的重要支撑。

区域品牌是由区域(地名)和产业(产品)名称构成的识别系统。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既是区域品牌的具体表现形式,又是区域品牌合法的身份注解和区域品牌保护的手段。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经营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地理标志是用于商品上的一种具有特殊地理来源并拥有因该来源地点而获得的品质或声誉的标记。经过注册的区域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集群内企业或产品的社会声誉有一定影响,具有经济上的价值,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区域品牌不仅可以提高产业集群的社会声誉,还可以催生新的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具有的正向外部效应能够为集群内新的企业品牌的孕育和诞生创造条件,对区域品牌有忠诚度的顾客比较容易接受该区域内的新兴品牌,从而降低了新品牌初始的营销难度,为新品牌迅速进入市场、为市场所接受创造了条件。在浙江产业集群中,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品牌或品牌不知名,中小企业往往没有充足的资金投放广告宣传自己的品牌。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区域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逐步推广自己的产品品牌,提升中小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可以降低中小企业品牌传播的成本与风险。因此,区域品牌建设能够促进集群内中小企业由成本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型,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转移。

区域品牌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集群内所有企业可以共享,但集群内企业从区域品牌中的收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源于2个方面:一是每个企业的产出规模存在差异;二是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存在差异,集群内不仅有最终产品的生产(装配)企业,还存在着大量的零部件加工企业,他们对品牌的依赖性存在差异。区域品牌的共享性和收益的差异性给区域品牌建设和维护带来困难。区域品牌的公共产品属性也决定了地方政府在区域品牌建设和维护中应担当重任。

4 地方政府与浙江中小企业转型战略的实施

4.1 地方政府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具有利益驱动

从理论上讲,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源于市场存在失灵现象,而实际上,地方政府作为构成产业集群的主体之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明显的自身动机。地方政府在经济政策上既受上级政府政策的约束,又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因而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活动的调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6]。(1)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性取决于它对社区财富的控制程度;(2)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具有地域性,主要是提供地方性的公共产品,收益对象仅限于所辖区域;(3)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表,其行为目标既受上级政府的影响,又与区域发展目标密切相关。洪银兴教授认为,同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的行为更具有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人”的某些特征,而且为追求自身财政的最大化,就必须保证本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最终同本地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7]。一方面,地方政府是经济市场中的“经济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是政治市场的“经济人”,它追求政治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产业集群中,地方政府与集群内企业之间存在利益的交集,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都需要借助于辖区内企业的发展而实现,这是地方政府促进集群内中小企业转型的利益机制。

4.2 地方政府组织中小企业转型战略的实施

产业共性技术和区域品牌都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共平台。地方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和区域品牌建设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地方政府要引导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方向,组织集群内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集群内外的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形成官产学研联盟,合作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集群内的各类企业尽管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因产业共性技术的外部性和研发的高投入、高风险及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需求,使得集群内企业没有动力或者没有能力去进行共性技术的研发。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优势,但仅仅依靠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共性技术的开发又容易导致共性技术的市场化导向不强、共性技术的开发转化率不高。因此,在现阶段,依靠地方政府、企业或高校、科研院所任何一种组织的力量单独进行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实力都显得有些薄弱。联合地方政府、集群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主体的力量,优势互补、高效整合各方技术资源,构建基于集群网络结构的官产学研联盟则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在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绍兴市政府主导下的纺织产学研战略联盟旨在解决制约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地方政府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促进官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形成与高效运作,保证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

(2)地方政府不仅要加强区域品牌的传播,提升区域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还要重视区域品牌形象的维护。在浙江,地方政府通过专业市场建设、会展、广告、论坛等手段大力宣传区域品牌,如每年一次的“中国五金博览会”、“中国领带节”、“中国国际袜业博览会”、“宁波国际服装节”等,每次会展都组织中央和地方的各类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永康市政府每年用1 000万元投资央视国际新闻频道,“中国五金之都、中国科技五金城、浙江永康”广告连续播出5年,打响了“永康五金”品牌。地方政府的一系列公关活动和强大的宣传力度提升了区域品牌形象,为中小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由于区域品牌为区域内相关企业共同拥有,并不为单个企业所占有,这就决定了区域品牌具有产权模糊性和利益区域共享性。其中,产权模糊性是利益区域共享产生的原因,产权模糊使权利可以区域共享。同时,权利共享又使产权不可能为某一企业所独占,从而使产权模糊的特点得以保持。这一特点决定了区域品牌维护的复杂性。地方政府要指导和协助行业协会、商会通过申请集体商标或地理标志依法保护区域品牌的知识产权,地方有关政府部门要出台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使用的具体细则,规范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的使用与管理,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使用集体商标或地理标志,维护区域品牌形象,从严从重查处损害区域品牌形象的行为。

(3)地方政府要进行制度创新,鼓励和支持集群内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不仅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区域品牌建设与维护都需要集群内各类企业的积极参与,而且产业共性技术只有转化为企业专有的应用技术才具有商业价值,区域品牌也只有和企业品牌结合才能显现其价值。产业共性技术介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是基础研究迈向应用的第一步。企业只有在产业共性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才能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优势。从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关系来看,不仅集群内知名企业品牌和驰名商标对区域品牌起着支撑作用,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则有赖于集群内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的多寡,而且区域品牌也只具有证明性。区域品牌只是起到证明产品原产地的作用,而不能够单独使用,必须与企业的商标共同使用才有价值。品牌的重要功能是使购买者能够清楚地辨认产品的产地和质量水平,区域品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这样的作用,但当消费者面对贴着同样证明商标的不同质量、不同档次、不同风格的同一类产品时往往难以区分,使得区域品牌的识别功能消失。也只有当消费者将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结合起来作为辨别标准时,区域品牌的作用才会真正显现出来。因此,地方政府要为集群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资金支持和激励。

参考文献

[1]张聪群.基于产业集群的浙江中小企业转型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09(12):126-130.

[2]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7-22.

[3]陈玉瑞,鲍健强,项浙学.整合科技资源,构建浙江共性技术科技创新体系[J].今日科技,2003(6):10-13.

[4]张聪群.浙江产业集群中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和需求[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80-85.

[5]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加快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2007年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报告[J].浙江经济,2008(17):38-42.

[6]郑勇军,袁亚春,林承亮,等.解读“市场大省”:浙江专业市场现象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94.

生态环境产业转型 第10篇

徐州市是江苏省唯一的煤炭基地。徐州地区已经探明的煤炭资源有25亿吨,自1882年开采以来,已累计开采10亿吨,单从数字上看,徐州煤炭开采还不到一半,但由于许多煤炭储藏于水体、山体、房屋、铁路之下,仅村庄压煤面积就达到123.36平方公里,村庄压煤量高达6.28亿吨,25亿吨只是一个储量数字,实际可开采量仅有6亿吨左右。

煤炭资源型城市具有的煤矿塌陷地严重,大量矿工失业,矿区农民失地较多,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产业层次偏低,调整转型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在徐州都不同程度存在,有的还十分突出。为了徐州实现城市转型、产业接续、社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产业集聚和产业转型,200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徐州委、市政府抓住机遇,坚持不懈地推进产业调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支持徐矿集团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徐州煤炭开采方面的人力资源优势,在新疆、贵州、陕甘等建矿开采,大力发展与煤炭有关的煤矿机械、热电等企业,在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

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枯竭面临的产业转型问题不仅仅发生在中国,早在上个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发现资源产业比较优势丧失,就开始调整能源和产业结构。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探索,部分城市已走出一条合适于自身的转型之路。尽管中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其质的规定上是一致的。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对于找到适合徐州产业转型的路子,更有效地加快产业转型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根据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转型的经验,联系徐州产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徐州产业转型提出建议及对策。

二、徐州产业转型存在的问题

1. 产业转型受“煤”约束过多,第三产业比重过小。

面对徐州煤炭开采的困局,以徐州矿务集团为龙头的煤炭企业仍然是围绕“煤”字做文章,仅徐矿集团在新疆、陕甘、内蒙、孟巴等地,在生产和已投产的矿井就达到17对,形成了30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到“十二五”末,集团的煤炭生产能力达到5400万吨/年。利用煤矿低热煤和低瓦斯矿井等资源发电,徐矿集团参股、控股并网发电的电厂有7家,“十二五”末,电厂的装机容量达到1100MW。建设控股年产30万吨焦炭的焦化厂和年产40亿立方米的煤气制造厂等煤化工项目。只有下属的三家地产公司从事第三产业,产值在整个集团中比例不足10%。2007年,江苏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7.1%、55.6%、37.4%;徐州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1.5%、52.5%、36.0%,徐州第三产业的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2010年,江苏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6.2%、53.2%、40.6%;徐州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9.7%、52.0%、38.3%,徐州第三产业的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例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与徐州是全国交通枢纽,具备水、陆、空、铁立体交通优势,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位居淮海经济区中心等极不相称。

2. 不协调的管理体制。

徐州老工业基地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依赖国家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集中投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徐州为全省唯一的煤炭基地两大因素叠加,导致徐州的老企业多是与煤相关的企业,原有五大支柱产业“煤、电、油、烟、建材”等有四个与煤相关;徐州的老企业多是部、省属企业,许多企业有自己的中小学、职工大学,有自己的医院等,企业办社会等问题比较严重,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型带来了严重束缚,加之企业与地方管理互不隶属,导致企地各自为政,两个积极性难以调动,区域内经济资源整合困难,制约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煤矿塌陷地利用为例,全市有采煤塌陷地32万亩,其中25万亩为征收过的土地,仅靠煤炭企业复垦利用,存在着建设规划、资金紧缺等多项困难,地方政府又因为权属问题需要与煤矿企业沟通协调。

3. 缺乏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企业转产、人员转岗难度大。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资源型企业控制产量,不计成本,不问投入产出比,长期的资源依赖,导致企业缺少人才培养、引进的积极性。步入市场经济后,国家对于资源价格的控制又远大于其他商品,造成资源型企业利润普遍偏低,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与一般企业相比,资源型企业普遍存在着设备老化、工艺落后、人才偏少等问题,由于人才缺乏、技术设备落后,又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的企业利润。以煤炭企业为例,由于开采工艺和设备落后,与美国同类产业相比,生产同样一吨煤,我们需要大约70倍的人力。人才缺乏,绝大多数工人只会挖煤,造成了企业转产、人员转岗的困难。缺乏资金投入,新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面临极大的困难,现有生产条件和装备难以形成规模化。

4. 工人再就业困难多,社会保障压力大。

资源开采成本增加,开采量下降,就业岗位减少成为必然。从事资源开采的工人,普遍技术单一,文化水平偏低,转岗困难。尽管徐矿集团等企业积极到新疆等地开辟新能源基地,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通过转产、转岗、转移等途径解决工人再就业问题,也只是分流了7000人。全市因为关闭煤矿而下岗无法就业的工人就超过3万人,他们只能靠社会保障解决生计问题。

5.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修复困难重重。

徐州是全省唯一的煤炭生产基地。上海、江苏工业在全国相对发达,对于煤炭资源需求量大,上海和江苏扬州、连云港、盐城等市都在徐州建矿开采,目前仍有煤矿近40所。同时,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直接造成地表生产、生活设施的破坏。对水体也造成破坏,由于开采破坏了地下岩层,原本地下水质良好的富水区逐渐变为缺水区,时常出现居民饮水困难。徐州的塌陷地累计总面积32万亩,目前复垦的仅有11万亩,涉及到5个县区,28个乡镇,塌陷村庄183个。完成这些土地复垦不仅需要数十亿元的资金,而且需要具备“沉稳”等复恳条件。同时,还面临着村庄搬迁难、塌陷深复垦难、采而未征征收难等诸多困难。

三、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转型的经验总结

日本九州地区是日本著名的产煤区。上个世纪,随着国际市场上能源价格不断上涨,日本政府认识煤炭等资源不可再生,进口煤炭把本国资源留给子孙势在必行,煤炭工业的衰退不可能逆转,就提出了产业结构向节约能源、深加工方向发展的战略。到2002年底,九州地区福冈县(拥有筑丰、三池、福冈三大煤矿)已建有96个工业园区,先后有521家企业在这些工业区投资建厂,提供了5615个就业机会。经过努力,日本九州的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得到了明显的变化,旅游、贸易等第三产业成为主要产业,九州也成为日本与中国、朝鲜半岛和亚洲其它国家交流的窗口。如表1显示,第一产业从48.9%的比重下降到2.9%,而第三产业从原来的32.9%上升到71.5%。2004年,九州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分别为56749亿日元和45438亿日元,分别是1995年的1.8倍和1.6倍。

1. 根据煤炭资源枯竭形势,九次调整煤炭政策。

大约用了30年时间,调整的时间分别开始于1963年、1965年和1967年。1969年,日本政府又对煤炭相关政策进行了第四次调整,十分明确提出煤炭产业要放弃自力发展,选择进退。第五次政策调整始于1973年,时隔三年,即在1976年开始又实施了第六次政策调整,这次政策调整主要提出促进国外煤开发、进口、国际协调。最近三次政策分别于1982年、1987年、1992年。在第八次的调整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煤炭企业中的离岗人员问题,为顺利推行离职人员的再上岗提供政策依据。

2. 成立专门的行政机构。

为了振兴产煤地域经济,1962年成立了产煤地域振兴事业团,着手九州的经济复兴工作。为了减少矿山关闭给矿产地域经济带来的负影响。地域振兴整备公团在安置和转移煤炭产业劳动力,促进调整衰退产业与扶持新产业,实现煤炭地区经济振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发展新兴替代产业,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区。

日本在九州设有6个技术城,技术城的数量接近全国的三分之一。技术优越的区位,特殊的扶持政策,对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人才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九州的集成电路(IC)产业。由于地理自然优势和政府到位的支持政策,很多国内外的大企业如日本日立和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都在九州建立集成电路工厂。目前,九州正成为日本著名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同时,针对设施建设和吸引外资给予多种优惠政策。扶持优惠政策还表现为地方税的减免,政策明确,因为对企业实施减免税政策而减少的地方税收,80%由国家补给地方。同时,日本还允许九州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同时,日本政府还规定,中央和财政各出资1/3,补助正在开发有利于地方发展的新技术或产品的中小企业。

4. 着力环境修复,优先发展第三产业。

上个世纪中期,随着煤炭等矿产资产的开采,九州地区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破坏严重,为了达到产业转型与环境优化并举,日本政府把环境修复与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首位,通过制订《公害对策基本法》,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义务和责任,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把环境修复与产业调整、国土整治相结合,通过建立生态园,以优美的环境吸引国内外旅客和投资者,达到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产业转型的目的。1998年,九州环境产业产值2.3万亿日元,占全国同类产业的10.6%。

5. 重视转岗培训,实现人员再就业。

产业转型,企业转产,许多人员不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而必须进行培训,才能实现再就业。日本政府紧紧抓住提高工人技能水平,增强工人适应性这个顺利实现产业转型和工人再就业的关键,对煤矿离岗人员的培训从开始着手产业转型时就一着不让地抓实抓好。日本政府明确规定,再就业的煤炭从业人员,在再就业前都要进行职业培训,培训经费由煤炭企业或接受单位承担,政府对它们给予相应的补贴。与此同时,政府对下岗职工提供生活补贴和求职资助,对接受下岗职工的企业进行奖励。一等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出台与实施,保证了九州地区失业人员得到有效安置,如,福冈的三井三池煤矿关闭后,再就业人员比例达到80.7%。

四、日本九州经验对徐州产业转型的启示

1.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接续替代和第三产业。

徐州作为资源型城市,在传统产业渐入困境的情况下,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积极依靠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自身的优势,用足、用活、用好江苏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系列政策,如到富煤省份去建矿开采的同时,尽快摆脱“煤”的约束。做好煤矿塌陷地利用这篇大文章,在对塌陷地稳定性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其沉稳程度、地块形状、积水深浅、自然位置等情况,建立生态园等,发展休闲垂吊钩钓、旅游度假等第三产业。

2. 成立专门机构,专门负责振兴老工业基地相关工作。

成立类似于日本地域振兴整备公团的专门机构,架起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帮助企业转型、新技术的应用、人才开发培训、筹措资金和各类咨询服务。在积极争取中央、省政府资金直接投入的同时,争取更多对徐州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政策倾斜,如:争取国家和省政府在筹措资金和人才引进方面的政策支持,明确资金筹措渠道,使产业转型有较为充足的资金保证。加强产业转型专项资金管理,对于转业转移方向和新上项目等进行充分的论证,项目建设中进行连续跟踪,项目建成后进行严格的资金审计,投产后适时进行绩效评估,保证把资金用到刀刃上,专用资金能够得到最大的回报率。统一对外招商引资,采取“谁投资,谁收益”的办法,吸收社会资金参与产业转型和塌陷地复垦。争取省政府的支持,把因振兴老工业基地而引进的人才纳入全省人才引进计划,省财政对引进的这方面人才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保证振兴老工业基础需要的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仔细研究江苏省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给予徐州的特殊优惠政策。

3.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指导下,适时出台给力政策。

振兴老工业基地目标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既需要放在全市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统筹谋划,又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情况的变化制订不同的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以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如,针对当前国际资本市场游资丰厚,只要具有良好的投资氛围,就能吸引大量的国际资金的实际情况,出台一些对符合振兴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需要投资的税收优惠吸引投资,同时,降低规模经济起点,提供低息信贷资金等来吸引和有效利用外资。支持徐矿集团等具备一定实力且与振兴老工业基地直接关联的企业包装上市,在境内公开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利用外资设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试点工作。鼓励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创业投资企业,积极利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善退出机制。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债权转股权。

4. 加大引智、培智力度,满足产业转型、人员再就业需要。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富余人员安置问题,也需要高层人才支撑。构筑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徐州可以通过加大校企联盟力度,通过充分利用徐州市丰富的高教资源,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矿业大学等在徐高校和外地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专业人才储备能力。深化“政产学研金”互动运行机制,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大力培养人才。徐州已经出台《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的意见》、《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并通过举办海外招才引智活动、加强与国内高层次人才组织和中介机构合作等多种途径,重点引进达到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引进计划”要求的尖端人才以及掌握先进技术、能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这些政策的落实,有力地加速了人才引进。同时,加大对富余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富余人员对其他岗位的适应性,可以在第一、二、三产业寻找一些合适的项目,如农业种植业、建筑、社区物业服务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以有组织的参加进去,妥善安置富余人员。要耐心引导职工转变就业观念,鼓励个人自谋职业。

徐州的产业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涉及的问题很多,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政府的扶持政策,发挥自己优势,借鉴日本九州等地区调整和改造产业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少走弯路,加快转型的步伐,徐州产业转型的一定会获得巨大成功。

参考文献

[1]钱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5,(265).

[2]路卓铭等.资源型城市衰退症结与经济转型的中外比较[J].宏观经济研究,2007,(11).

[3]曾荣平,岳玉珠.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的启示[J].区域经济,2007,(12).

[4]杨庆敏.关于资源枯竭型产业地区振兴的研究——日本煤炭产业枯竭地区的产业振兴政策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5]杨振凯.日本九州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6,(150).

[6]田苗,武友德.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6,(26).

[7]庞娟.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6,(3).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第11篇

作者:阿里研究院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价:59.00元

ISBN:9787111499503

本书深度解析了“互联网+”的内涵及其与云计算、大数据和新分工网络的关系。世界正从IT走向DT(数据技术)。IT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为主,DT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未来属于DT时代。

“互联网+”的过程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IT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完美融合,将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本书分为“升维”与“变革”两个部分,详尽地阐述了“互联网+”行动将以夯实新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原有工农商业基础设施、创新互联网经济以及渗透传统产业为指向,为中国经济实现转型与增长开辟新路。

《联邦快递:“飞速”

物流的聚焦业主》

用数据、事实及科学理论揭示联邦快递的成功之道。

定价:59.0元

ISBN:978-7-111-43669-0

《国际税收面对面:理论与实务》

兼顾国际税收内容与当前管理热点。

定价:39.0元

ISBN:978-7-111-48647-3

《商业模式的经济解释Ⅱ》

打破原有企业边界,开创全新商业模式。

定价:59.0元

ISBN:978-7-111-48512-4

《外贸英语口语大全》

几乎涵盖了外贸场景的各个方面。

定价 56.8元

ISBN :978-7-111-45561-5

《云战略:传统企业如何借助

互联网转型》

让传统企业分享移动互联网的红利。

定价:49.00元

ISBN:9787111495598

《电子口岸实务(第二版)》

分步详述电子口岸操作系统的相关流程和注意要点。

定价:35.0元

海洋产业转型研究 第12篇

1 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

产业是地区发展的重要载体。一个地区产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该地区发展的兴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体制转轨、发展转型和结构调整“三位一体”的历史性转变。以资源型产业为代表的诸多传统产业逐渐步入成熟期乃至衰退期, 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形成较大压力, 产业转型问题亟待解决。

1.1 产业转型的理论内涵

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 一般把产业界定为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 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 其本质是一定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 (资源) 的组合。海洋产业是指在海洋及其空间进行的各种经济性开发活动和直接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生产加工以及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提供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各种生产和服务活动。产业转型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根据现代科技、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运用特定的金融、财政、产业等政策, 对现存产业及其结构的各个方面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使其发生变革或调整。产业转型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既包括产业在结构、组织及技术等多方面的转型, 也包括宏观层面的国家产业转型、中观层面的区域产业转型, 以及微观层面的企业产业转型。产业转型的实质就是产业的升级换代, 通常是由支柱产业的转换来表示产业结构的变动, 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过程和一个质的飞跃。衡量产业转型的标准可以是三次产业的比例变化, 也可以是劳动、资金、技术三者分别在产品中投入的密度和比例。

1.2 产业转型的理论依据

区域经济的发展, 不仅依赖于产业规模的绝对扩张, 而且还依赖于产业结构质的改善。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和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对产业转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克拉克通过开创性研究发现,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就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不仅论证了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而且还发现了经济增长后人均产值的增加对结构变动趋势的反作用规律。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实现资本积累与技术创新的有效结合对中国产业转型来说最为关键。新古典增长理论家索洛 (Solow) 、丹尼森 (Denison) 等人通过对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证明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技术进步提高了产业要素的素质, 使要素在产业之间重新配置, 从而推动了产业转型。

1.3 产业转型的运行机理

产业经济发展在空间结构演变上, 存在两种空间相互作用, 即集聚和扩散。空间集聚主要是区域产业经济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流动导致在区域上的密集化过程, 具体表现为地域核心的形成。而空间扩散是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主体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具体体现为外围地域产业转移的形成与拓展。发展海洋产业经济, 首先要利用沿海的区位优势集聚大量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先进技术, 逐渐形成经济增长极。在集聚到一定程度以后, 势必会通过产业转移、市场、技术信息等渠道向周围地域扩散, 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的空间扩散为生产要素的再集聚提供了条件。在海洋经济诸要素向周围扩散过程中, 同时将产生更高层次的集聚。通过空间集聚和扩散作用, 可使海洋经济空间不断扩大, 非经济空间不断缩小, 促进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1.4 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 各国在发展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转型和高度化过程中, 采取了产业集聚化、产业园区化、产业融合化、产业生态化等不同形态。①产业集聚化。产业一旦在某个区域内形成集聚, 这个区域内将会汇聚大量的经济资源, 这对包括产业结构在内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方面将产生重大的集聚效应, 即聚集效应、共生效应、协同效应、区位效应、结构效应, 为该区域产业转型和升级奠定良好的基础。②产业园区化。产业的集聚必然伴随产业空间上的集约, 各种园区就是产业集聚的空间结果。产业结构能否成功转型必须将产业集聚在生产要素集中、生产成本低的地方。而产业园区化的发展模式, 同时可以通过产业园区的核心作用, 利用其辐射、带动、示范功能, 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③产业融合化。我国要顺利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高度化, 应在产业的高度分化中推进产业的高度融合, 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推进新的产业分工, 以带动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必将以极大的扩散渗透效应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④产业生态化。产业生态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 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

2 海洋开发与产业转型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席卷整个沿海地区的海洋开发热潮, 促进了我国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的迅速提升, 海洋开发也因此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和21世纪发展的战略重点。

2.1 把握海洋经济发展趋势

海洋产业发展的层次与结构水平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从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历程来看, 可以分三个层次来重新认识海洋经济的发展内涵。①是初级阶段的海洋经济。渔农业产值占GDP比重较高 (一般高于30%) ;经济增长主要靠扩大占有并简单消耗海洋资源, 发展方式主要体现为量的扩张, 发展的状态是岸线、岛屿等海洋资源正在被迅速挖掘和消耗;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度较低, 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较低 (一般低于30%) , 经济外向度不高 (外贸依存度一般低于40%) 。②是拓展阶段的海洋经济。经济从捕捞及简单加工为主转型为以高科技精深加工和服务为主, 渔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很小 (低于10%) ;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低于30%, 并且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经济开放度较高, 外贸依存度100%以上。其发展动力来源于价值链的延长和对海洋资源的二次开发, 发展主要表现为海域经济带动岛域经济发展。③是成熟的海洋经济。高科技及服务产业成为海洋经济的主导及核心产业 (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 , 并不断深刻影响和改造传统产业;经济高度开放, 外贸依存度200%以上;环境与经济高度协调并相得益彰, 良好环境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 而海洋经济的深度发展又构成环境优化的动力。这一阶段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高科技海洋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三次产业比例开始朝着新兴方向调整, 海洋产业的空间集聚和规模化势不可挡, 海洋国际化合作不断深入, 联动协同效应突出, 海洋保护引起全球共同关注。

2.2 推进产品内分工

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沿海地区产业转型的重要目标, 推进产品内分工的区域经济关系应成为产业转型的重要基础。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产品间分工向产品内分工的产业分工体系转变, 使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形成新的目标特征。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主导产业和产品的更替过程, 表现为高加工程度和高附加值产业和产品在整个产业体系中比重的上升。在产品内分工的框架下, 区域之间的分工主要表现在产业生产的不同区段和环节上, 不同产业相同区段和环节在区域的聚集成为区域产业体系的主要内容, 产业体系升级主要表现在从低附加值区段向高附加值区段的移动, 具有集聚特征的区段和环节向产业链两端的移动, 也就是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环节的移动, 构成区域产业升级的主要内容。沿海地区的产业转型, 需要在区域产业发展优势要素的培育过程中实现, 在产品内分工框架以产品链环节和区段的集聚和攀升为目标的结构升级, 使优势要素的培育具有新的内容和实现途径。

2.3 培育海洋主导产业

发展经济学表明, 经济增长的迫切任务是建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而迅速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实力、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选择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 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主导产业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 此后罗斯托对其进行了明确、系统的研究, 指出主导产业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创新是主导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只有主导产业才能迅速引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二是主导产业具有极强的扩散效应, 能够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 这种扩散效应包括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和旁侧效应等。海洋主导产业在海洋产业体系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代表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 将带动整个海洋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它侧重于海洋产业结构的长期目标, 着眼于对整体海洋经济的发展带动, 目的在于培育长期海洋经济的增长点和塑造未来的海洋产业结构。在以主导产业更替为目标的结构升级过程中, 优势要素的培育主要表现在产业和产品层面, 是一种围绕特定产业的优势要素培育过程, 而在产品链环节集聚和攀升的结构升级中, 环节和区段的优势要素表现出重要的跨产业特性, 是一种超越特定产业属性的要素优势。在培育途径上, 特定产业要素的培育强调的是积累, 而跨产业要素培育的关键是流动和整合, 需要通过区域外的要素流动和区域内的要素整合形成产品链环节和区段集聚发展的比较优势。

2.4 优化海洋产业布局

海洋产业成为目前我国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格局重组的主要突破点之一。作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与状态的重要指标, 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既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又是区域社会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重要条件。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地域空间上的反映, 产业结构实质上是“产业—空间结构”。产业转型主要有两种类型: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组织转型。产业结构转型要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认定区域综合优势, 确认区域结构优化方向, 特别是为区域产业布局作出正确安排, 以利于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的成长方向;结构转型主要指产出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转化, 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高效化和高度化。组织转型受产业组织政策的影响, 是以增强企业集约效应、提高规模效益为最终目标的组织重构。就我国目前来讲, 产业转型主要从旧的产业形态及其结构转向新型产业形态,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从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创新的角度来看, 不仅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而且海洋科技发展及由海洋开发驱动下的对外开放能力与程度的提高, 也将成为沿海地区结构创新的重要动力。

3 海洋产业的转型建议

随着海洋科技的发展和海洋视角的延伸, 高附加值的海洋产业定位不断推动着海洋产业的更新升级。为了保障海洋经济的产业转型, 加快海洋产业发展步伐, 保持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 提出如下建议。

3.1 发展海洋服务业, 强化服务创造价值

从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变化的趋势来看, 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趋势明显增强, 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题, 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产业链中价值增值的主体。服务创造价值是国际分工形态变化赋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的内涵。根据产业演进规律和我国的条件, 实现海洋产业结构从“资源开发型”向“海洋服务型”的转变, 着眼于全方位提高第三产业的辐射能力和开放度, 加快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演进。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建设开放型、服务型产业体系, 这是实现产业转型的有效途径。一要打造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合作的临港产业体系。二要打造在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基础上的以生产外包的传统优势产业。三要打造以进出口贸易为龙头, 以运输物流为基础, 金融服务为保障, 知识型服务为引领, 发展旅游、餐饮、休闲等为配套的外向型服务业。四要打造向国内外提供高端服务外包的产业体系, 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的业务和企业、产业以及相应的公共服务, 使产业体系具有更广泛的和国内外城市合作的空间。

3.2健全海洋产业制度平台, 引导产业融合延伸发展

由于产业发展模式的变化, 现在的产业边界已经出现农业在工业化, 工业在服务化, 服务在知识化的产业间的融合趋势。通过产业联盟和产业融合, 实现产业转型, 需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产业变革的制度平台, 构造产业转型的组织载体等条件。因而, 在产业集群内部, 建立完善产权制度和交易平台是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政府推动产品链环节的区域集聚, 应当通过建立各种服务平台降低企业的非物质要素成本, 形成区域内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在竞争中培育区域整体的竞争优势。从资源的有效利用及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上看, 引导海洋产业配套发展上下游工程, 无疑是一条正确的途径。产业上、下游之间关联度大, 企业之间可以相互促进, 降低生产成本, 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内部的精细分工是国际上成功的产业集群的重要经验。成熟的产业集群内部的产业结构, 就像一个“丰”字主导产品贯通上下游产业, 研发 (服务) 机构和配套生产企业围绕主导产品提供服务和配套产品。在高度专业化分工的产业集群内部, 延伸产业链条, 聚集配套企业, 提供支撑性的技术、人才、信息、秩序等公共服务, 则是产业集聚的最大优势。

3.3 实施海陆一体产业联动

实施海陆一体化开发, 加强海陆经济联动, 实现产业互动和布局对接已成为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调整和优化区域海洋产业结构, 是全面提高海洋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前提。发展区域海洋经济, 首先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的产业结构, 根据沿岸区域的自然资源、科技水平、劳动力素质等条件确定区域的主导产业, 在此基础上确定与主导产业联系紧密的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 从而形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海洋产业系统。其次, 调整和优化区域海洋产业结构, 实现区域产业内部、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关联方式的优化调整, 从而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并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促进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再次, 坚持陆海统筹、遵循地域分工规律、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树立产业集群意识、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关系, 是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海洋产业技术进步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动力, 而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则是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正确途径。

3.4 提升海洋产业品牌

当今社会是品牌社会, 当今经济是品牌经济。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已经由过去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转向研究、开发、品牌、技术等关键环节的束缚。产业结构要升级, 必定要求产业集群向更高档次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升级, 突破口在于产业品牌化和品牌的产业化。产业品牌化体现在一个国家的某一产业, 不是单一产品一枝独秀, 而是全行业都是世界最优秀的。品牌产业化是一个著名品牌能够衍生成为一个产业。影响一个国家品牌价值高低的关键因素在于一个国家产业品牌的整体形象和品牌产业化的程度。如德国品牌是世界精密制造产业的代表, 美国品牌是世界高科技产业的集中代表, 瑞士品牌是世界银行业、酒店业高端服务产业的集中代表, 日本品牌是数码消费类产业的集中代表等。由此可见, 海洋品牌崛起也要找准适合自己的产业优先发展, 重点突破。大力打造海洋区域品牌、海洋产业品牌和涉海企业品牌, 实施名牌战略, 致力于发展品牌经济, 形成名品带名企、名企促发展的良性格局, 有力支持区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带动沿海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3.5 加强海洋产业基金支持

产业或区域型基金是指只投资于某一产业或某一地理区域的一种共同基金。海洋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收益和高风险的产业活动, 与追求高收益和高风险的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的要求相吻合, 但却与获得稳定收益的银行信贷存在错位, 所以支持海洋产业发展首要金融要素是风险资本;其次是银行信贷, 海洋经济对贷款抵押品和对保险的要求比陆地经济更加迫切, 尽快优化金融结构, 设立海洋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增加对海洋“蓝色信贷”的支持、发展海洋产业保险, 与资本密集型海洋产业发展配合起来, 才能带动海洋经济的发展。目前, 我国已有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山西能源基金、广东核电产业基金、天津船舶产业投资基金等多支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信贷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下, 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为海洋产业发展获得资金来源提供了现实的路径。产业基金的设立能够集中社会资金, 为科技创新提供所需资金, 使科技成果能迅速普及, 并现实地转化为生产力, 而且能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引入市场机制, 将投资行为市场化, 将政府部门的投资计划分配行为转变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资市场经营行为, 增强企业的内在约束机制, 从总体上提高社会资金的配置效率。

3.6 完善海洋产业区域创新体系

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向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为导向的模式转变, 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演进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产业结构转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的根本推动力, 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水平;同时, 产业转型也为科技创新提供更高的技术基础和条件, 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高效化和高度化, 形成“循环累积效应”。海洋产业区域创新是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动力。海洋产业区域创新系统规划是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落实, 是实现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世界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 应当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 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这个中心环节, 促进海洋综合开发。通过科技创新, 推动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快速升级, 提高海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从海洋资源消耗型向海洋资源节约型的转变,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此外, 海洋资源和良好的海洋环境是海洋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对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关系甚大, 应加速海洋环境技术的产业化, 有效地开发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 使海洋产业与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摘要:立足于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 阐明了海洋经济的产业转型, 提出发展海洋服务业, 健全海洋产业制度平台, 实施海陆一体产业联动, 提升海洋产业品牌, 加强海洋产业基金支持, 完善海洋产业区域创新体系等若干建议。

关键词:海洋产业,产业转型,海洋经济

参考文献

[1]徐振斌.新型工业化与产业转型[J].经济研究参考, 2004 (17) .

[2]樊海林, 程远.产业生态:一个企业竞争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3) .

[3]杨敏.区域差距与区域协调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 (2) .

[4]邓伟根.产业经济学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5]谢家平, 孔令丞.循环经济与生态产业园:理念与实践[J].管理世界, 2005 (2) .

[6]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沿街建筑下一篇: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