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预防范文

2024-08-09

龋病预防范文(精选9篇)

龋病预防 第1篇

1 龋病的发病原因

龋病是在以致龋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 牙体硬组织发生的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龋病的病因四联因素学说已经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口腔中致龋菌的种类有很多, 其中变形链球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变形链球菌是牙菌斑生物膜中的优势菌, 它的致龋能力强, 不仅能引起点隙沟裂的窝沟龋, 也能导致光滑面龋, 与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2]。

龋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疾病, 其病变发展由浅层向深层扩展过程缓慢而持久, 有大量研究显示, 牙齿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龋, 出生后6个月的婴儿, 上颌乳前牙即可患龋, 六龄齿萌出后1年左右即可开始患龋, 龋病对儿童的危害远超过成人, 不仅影响咀嚼功能, 而且影响到儿童的全身发育, 特别是影响到颌面部的发育, 因此乳牙防龋对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 目前采取的防龋措施

2.1 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作为预防乳磨牙及年轻恒磨牙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方法已被许多研究证实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005年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显示, 12岁年龄组恒牙龋均为0.5, 5岁组儿童乳牙龋均高达3.59, 患龋率为67%[3], 远高于发达国家相同年龄组近期水平, 全国5岁儿童乳牙龋齿仅有不到5%得到治疗, 大部分为开放性龋齿[4、5]。由于乳磨牙及年轻恒磨牙窝沟点隙较深, 容易引起菌斑聚集, 同时, 青少年儿童口腔卫生意识较差, 儿童期易患龋, 若不及时得到治疗可影响颌骨发育造成错颌畸形, 降低成年后的生活质量, 对成年乃至一生都有影响。由此可见, 控制乳牙和年轻恒牙龋坏是中国口腔健康促进中十分重要的任务。目前我国乳牙龋预防主要以幼儿园体检和专业人员局部涂氟为主要手段, 涂氟防龋效果不稳定, 氟化物对窝沟牙面的抗龋作用小的原因, 可能与光滑面釉质的总厚度和窝沟下方釉质厚度不同有关。窝沟封闭防龋的基本原理就是将高分子材料涂布于磨牙颌面, 经固化后, 对颌面形成物理的封闭层, 隔绝食物残渣及菌斑的黏附和堆积, 达到预防窝沟龋的目的。窝沟封闭根据其封闭剂材料及使用方法的不同分为光固化树脂封闭和ART玻璃离子封闭2种, 如下:

2.1.1 光固化树脂封闭:

窝沟封闭剂 (PFS) 的窝沟封闭技术开始使用至今已逾40年, 目前临床常用于年轻恒磨牙颌面龋的预防[6]。第一恒磨牙即六龄牙, 是6~7岁儿童萌出的第一组恒磨牙, 是上下颌关系的主要指标和支柱, 并承担最大的咀嚼功能, 对整个牙颌系统影响最大。它萌出最早, 并且容易龋坏, 处于混合牙列期的第一恒磨牙常被误认为乳牙, 不予重视。一旦缺失, 既破坏咬合平衡, 也降低咀嚼功能。因此, 对第一恒磨牙龋病的早期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1.2 ART玻璃离子封闭:

非创伤性充填 (ART) 封闭技术应用于幼儿 (3~4岁) 乳牙颌面龋的预防[7、8]。对2~4岁儿童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 2~4岁儿童患龋率为39.65%~59.93%之间, 颌面患龋最高。从结果中可以认为[9], 儿童防龋从5岁开始就为时已晚, 龋病的预防应从3岁, 甚至0岁开始, 颌面龋的防治要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因此迫切需要适宜低龄的、安全的、操作性好的防龋技术和材料。调查研究显示牙面隔湿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封闭剂的保留率, 幼儿口裂小, 口底浅, 唾液分泌旺盛, 因此隔湿困难, 又因为常规树脂封闭剂使用时要求酸蚀、严格牙面隔湿及需要特殊设备一光固化机, 大面积开展群体预防工作花费巨大, 为了预防幼儿乳牙及特殊人群 (农村及不发达地区人口) 的窝沟龋, 使用预防性充填治疗是一行之有效的预防龋病的方法。Fross[10]对4~10岁儿童进行玻璃离子封闭发现, 磨牙萌出阶段下牙齿无咬合接触关系, 在不宜隔湿和配合不好的情况下完成的封闭, 仍有较好保留率。ART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将会在资源和牙科人力有限的地区发挥其改善弱势群体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2.2 茶防龋

茶是世界3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全世界饮茶人口>3亿。目前认为茶中防龋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氟和茶多酚, 茶多酚的防龋机制主要表现在:通过抑制致龋菌生长发育和抑制不溶性葡聚糖的合成以减少细菌的黏附、聚集, 从而控制菌斑, 其中后者是预防龋病的关键所在[11~13]。游士奇等[14]研究中国绿茶多酚 (CTP) 结果表明:CTP对变形链球菌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浓度0.1%的CTP5min即可完全抑制变形链球菌菌的生长, 反复与低浓度CTP接触也不致产生耐药性。茶防龋是一种方便、价廉而有效的防龋方法, 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开发以茶多酚为主的防龋产品及开发针对儿童的茶制品具有广阔前景。

3 加大防龋宣传, 推广防龋措施

3.1 提倡在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积极有效的开展口腔卫生教育

结合年龄特点适当介绍有关口腔、牙齿的一些基本知识, 使他们对保护牙齿的口腔常识有所了解, 同时使儿童和了解和掌握预防龋齿的方法和措施。

3.2 提倡正确科学刷牙

尽量使用保健牙刷, 科学地刷牙可以清除黏附在牙齿表面的菌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儿童应养成少吃甜食和零食, 睡前不吃东西的好习惯。采用洗必泰漱口液配合科学刷牙, 是预防龋病的有效措施。

儿童早期龋的预防和治疗 第2篇

“爸爸,我牙痛!”

“让爸爸看看。哎呀,你小子长蛀牙啦,大牙中间黑乎乎一个洞,还有一粒饭嵌在里面呢。”

“那怎么办哪?”

“没啥,爸爸帮你拔了就成。爸爸小时候长蛀牙,也是爷爷给拔掉就不痛啦。”

这样的对话,相信我们都不陌生。“小孩子的牙反正是要换的,不用怕,拔掉就行。”不过,儿童蛀牙真的可以一拔了之吗?

,国际口腔专家提出及早干预“儿童早期龋”的概念。通俗地说,就是0~6岁儿童发生蛀牙,引起不适症状,需行充填治疗,而非一拔了之。

致龋细菌,“口口相传”

拒绝奶瓶龋 第3篇

奶瓶龋危害大

牙齿龋坏多。由于宝宝刚萌出的乳牙钙化程度低、牙质软,又是多个牙齿同时浸泡在奶液里,所以龋坏速度快,龋坏牙数多。

影响恒牙发育。如果小乳牙龋坏,不仅使乳牙的切割功能大大降低,而且一旦因龋蚀严重无法治疗,而将乳牙过早拔除,就会扰乱乳恒牙替换的生理规律,引起恒牙萌出秩序错乱,给宝宝的牙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疼痛,影响进食。有龋齿以后,食物残渣容易藏在里面,刷牙时很难清除干净,而且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被破坏了,已经失去了保护层,这样下去龋齿会越来越严重,还会引起炎症,如果损伤到神经后,宝宝就会经常感到牙疼,不仅痛苦,还影响进食,并影响营养的摄入。

心理影响。宝宝若是一口小黑牙,会影响面部美观,可能受到小朋友的嘲笑。对宝宝的心理造成影响。

因此,一旦发现宝宝有奶瓶龋的迹象,应及早带宝宝去口腔科诊治。将奶瓶龋控制在萌牙状态。

察颜观色奶瓶龋

牙齿的表面形成一条白色脱矿带(即牙齿表面白斑),随着龋蚀的发展,这条脱矿带的颜色越来越深,变成黑色,范围越来越大,环绕着牙齿,使牙硬组织剥脱,最后变成圆锥状,甚至形成残根。

随着牙病加重,会引起牙髓及牙根尖病变,这时宝宝会感到剧烈疼痛或牙龈肿胀、流脓。反复肿胀会影响恒牙。

奶瓶龋预防6招

控制宝宝每次使用奶瓶的时间,一般限制在15分钟以内,千万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

让宝宝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以稀释口内及牙间隙残留的奶汁,从而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一岁半以上儿童应不再使用奶瓶喝水。最好在宝宝1岁后,就专门为宝宝准备一个塑料或不锈钢的水杯,开始喝水时,杯子里装少量水,妈妈可以端着杯子,让宝宝喝。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当宝宝能拿稳杯子时,让宝宝自已端着杯子,杯中放少量水,慢慢喝。妈妈可以做示范,让宝宝模仿。切记,对宝宝最好的水是白开水,不要总给宝宝甜饮料。

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家长就应开始为宝宝刷牙。妈妈手指上缠上纱布,蘸上白开水,挤干水分,用纱布清洁牙齿,最好是吃奶后和睡觉前进行,每日至少两次。

二三岁的宝宝可用清水刷牙,3岁以上可选用儿童专用牙膏,不要选用成人含氟牙膏。

从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开始,应每隔6个月就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次牙齿。从牙菌斑的形成到龋病的发生一般需要6~12个月,一颗健康的牙齿到发现有明显的龋病,通常要经过1~2年的时间。因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对龋齿的早发现、早治疗是很有帮助的。

爱牙误区

只有个小黑点,没关系

牙齿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很光滑,可磨牙上,存在着许多窝沟,这些窝沟常常又窄又深,隐藏的污物时间久了,细菌、色素越聚越多,就成了牙面上的小黑点,此时细菌在牙齿表面的窝沟中不断分解口腔中的糖产生酸,继而破坏牙齿,外表看起来只是一个小黑点或是黑色纹理,其实下面的牙齿早已受到破坏。

换牙后就好了

很多父母认为乳牙不重要,将来还能换牙,这个观点常使宝宝遭受牙痛的侵扰。很多宝宝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吃不香、睡不安、情绪不稳定、做事不专心,其实就是牙齿受到了侵害。另外由于乳牙发炎肿痛,还会殃及未萌出的恒牙牙胚,令恒牙发育不良。

奶瓶龋不用治

奶瓶龋如果及时治疗,可抑制龋蚀进一步发展,而且能恢复一部分牙齿功能。

奶瓶龋由于多个牙齿、广泛性龋坏,治疗时首先进行药物治疗。以涂药方法治疗龋病主要适用于龋损面广泛的浅龋或剥脱状的环状龋。

修复治疗,因为药物治疗并不能恢复牙体外形,仅起到控制龋齿的进一步发展,减慢其腐蚀的速度。乳牙龋蚀后,可致咀嚼功能降低。多个牙牙冠破坏严重时,可致乳牙冠长度缩短、咬合高度降低,对颌面的正常生长

发育及恒牙列的形成均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去除病变组织,恢复牙体外形、提高咀嚼功能的修复治疗也是重要的。

偶尔用自己餐具喂宝宝没事

与龋齿最密切的细菌是变形链球菌,其最大来源是宝宝的父母,而主要传染媒介是唾液。不当的喂食习惯,例如父母与宝宝共用汤匙,会将口中的细菌直接传给宝宝,造成蛀龋齿。如果父母有龋齿,这种传染的可能性更大。

奶瓶龋发生原因

乳牙龋病治疗与预防 第4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例儿童乳牙龋病患者中, 男92例, 女108例, 年龄3~7岁。嗜零食, 喜食奶糖, 偏食。就诊时间, 疼痛3~7 d就诊。下颌乳磨牙患龋总数85例, 上颌乳前牙患龋总数61例, 上颌乳磨牙总患龋数50例, 下颌乳前牙患龋总数5例, 上下乳尖牙总患龋数16例。

1.2 治疗

磨除法是用牙钻或砂石磨除表层龋坏组织, 修整外形、制备自洁区、终止龋病的方法去除感染牙体组织, 随后用玻璃离子材料充填。。多与药物疗法联用。以38%氟化氨银和10%氟化钼酸铵最有效, 抑龋率乳牙为42%~60%, 第一磨牙为24%~40%, 对平滑面和点隙窝沟都有效。先用磨除法去除软化的龋蚀组织, 修整牙冠外形, 形成自洁区, 清洁牙面, 隔湿、吹干、用棉球蘸药液涂布于去龋后的牙面上, 持续2~3 min, 每周1次, 4次为1疗程[1]。对脱矿、硬度下降, 但尚未形成龋洞的早期釉质龋, 涂布有利于矿物质沉淀的矿化液, 或者用矿化液漱口, 使之重新矿化的方法。掌握刷牙、漱口的正确方法,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了解营养平衡的进食方法,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了解牙齿、牙列、咬合关系的生长发育和应注意的事项。

2 结果

终止龋齿, 修复缺损, 预防疾病, 恢复牙冠形态, 保持冠近远中径的长度和高度, 维持乳牙列的完整性, 恢复咀嚼功能, 促进儿童身体健康成长。随访6~18个月, 成功率真达85.9%。

3 讨论

乳牙患龋率居高不下, 这不仅与乳牙的解剖形态、组织结构特点有关, 也与儿童的食物多为软质食物, 其黏稠性强、含糖量高, 易发酵产酸, 以及口腔自洁和清洁作用差有关。乳牙龋好发的牙面, 在上颌乳牙为:多见于乳中切牙近中面, 其次为远中面和唇面;乳侧切牙以近中面、唇面多见;乳尖牙则多见于唇面, 其次为远中面。第一乳磨牙多见于牙合面, 其次为远中面;第二乳磨牙则多见于牙合面和近中面。在下颌乳牙为:乳中切牙和乳侧切牙, 患龋多出现于近中面;乳尖牙多见于唇面, 其次是远中面和近中面。第一乳磨牙多见于牙合面, 其次为远中面;第二乳磨牙多见于牙合面, 其次为近中面[2]。在乳牙中, 左右侧同名牙同时患龋的现象较普遍, 可能与左右侧同名乳牙的形成时期、萌出时间、解剖形态, 以及所处位置相有关系。

向监护人讲明儿童龋病发生的原因, 理解龋病的防治意义;掌握刷牙、漱口的正确方法,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了解营养平衡的进食方法,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了解牙齿、牙列、咬合关系的生长发育和应注意的事项, 了解牙科诊疗项目的注意事项。婴儿期规则喂奶, 不要让婴儿在夜间睡前用奶瓶吸吮牛奶、饮料、糖水等。更不能使婴儿养成衔着乳头睡觉的习惯;合理喂甜食, 间断喂白开水;乳前牙萌出后, 每天用指套牙刷或将纱布缠在食指上擦洗l~2次。此期有些儿童的第一磨牙已开始萌出。掌握正确饮食方法, 养成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要偏听广告影响正常饮食;加餐要定时定量, 防止随意性;养成儿童自己刷牙的习惯;每周检查一次儿童的口腔卫生情况;了解口腔卫生不好不仅易患龋, 而且易患牙龈炎。

进食后养成漱口习惯, 2岁可开始, 3岁尚不熟练, 随年龄增加, 效果提高, 一般用自来水, 也可用药物漱口液, 应防止误吞。选用不同年龄的儿童保健牙刷, 含氟牙膏, 最好备有菌斑显示剂。刷完牙后将牙刷洗净, 头向上干燥, 一般3个月应换一把牙刷, 而且还要根据儿童年龄更换大小适宜的牙刷。第一磨牙刷牙法:只保留牙刷头的前3排毛束, 其余的拔除。这样牙刷头前端的毛束就可以刷到低于咬合平面的第一磨牙咬合面。牙线用于去除邻接面菌斑, 但不要损伤龈乳头。蔗糖与龋病有密切关系, 但又不能完全不吃糖。增加牙齿抗龋力, 氟水漱口0.2%Na F溶液, 每周1次, 每次10 ml, 含漱1 min, 漱毕30 min内不漱口和进食。或0.05%Na F溶液, 每天含漱1次。窝沟点隙比较深的恒磨牙和乳磨牙, 或可疑或已患无缺损的牙釉质龋的恒磨牙和乳磨牙。无龋的选用玻璃离子水门汀, 有龋的选用树脂封闭剂。方法见年轻恒牙龋病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乳牙龋病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乳牙龋病200例临床治疗与预防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终止龋齿, 修复缺损, 预防疾病, 恢复牙冠形态, 保持冠近远中径的长度和高度, 维持乳牙列的完整性, 恢复咀嚼功能, 促进儿童身体健康成长。结论 刷牙、漱口的正确方法,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了解营养平衡的进食方法预防龋病。

关键词:乳牙龋病,治疗,预防

参考文献

[1]杨刚, 林居红, 王金华, 等.氟保护漆预防儿童乳牙龋齿的临床效果评价.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8, 26 (2) :159-161.

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建议 第5篇

在发达国家, 儿童龋病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而在发展中国家, 儿童龋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 儿童龋齿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我国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 乳牙龋病的患病率高达66.6%。儿童龋齿的发生并没有引起大多数家长的重视, 目前我国儿童龋齿的治疗率还不到3%。

1 影响儿童龋病形成的因素

1.1 致龋菌

细菌是儿童龋齿发生的必要条件, 口腔中的致龋菌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以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产酸菌属为代表的产酸菌属, 可分解糖类物质产生酸, 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一类是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代表的厌氧菌, 可破坏有机质, 使牙齿形成龋洞。在这些引起龋齿的菌类中, 变形链球菌是最主要的原因菌。

儿童的年龄、饮食、口腔卫生习惯以及父母的口腔菌群等均对其口腔内的卫生菌群有一定影响。新生儿刚出生时, 口腔是清洁无菌的,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口腔内的微生物菌群开始建立, 父母通过亲吻孩子、用嘴接触孩子的奶嘴、勺子、食物等方式均可能将变形链球菌传给孩子。而从宝宝开始添加副食开始, 父母就应该注意其口腔卫生, 因为此时随着食物的摄入, 造成龋齿产生的细菌就会进入口腔。邱文彦等[4]研究报道, 约有54.31%8~36个月的婴幼儿口腔中可检测到变形链球菌。石四箴[5]对上海地区的3~5岁的幼儿进行口腔变形链球菌的检测, 阳性率为79.48%。刘敏等[6]研究发现, 不使用牙膏, 只采用牙刷和牙线彻底清洁牙菌斑能降低学龄前儿童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的数量, 但是一旦结束后, 变形链球菌的数值又会恢复到干预前的水平。

1.2 饮食

儿童龋齿的发生与所吃的食物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矿物盐类、蛋白质、主要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如钙、铁、磷、氟等的摄入有利于牙齿的发育, 增强牙齿的抗龋力。而另一方面, 食物中的含糖类成分也会与口腔中的致龋菌作用, 产生龋齿。儿童食用过多的甜食如含糖较高的饮料、蛋糕等均会增加龋齿的发病率, 这是因为含糖量高的食物残存于口腔时会极大提高致龋菌的繁殖。睡前吃甜食对牙齿的损害更为严重, 这是因为睡眠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 唾液分泌量减少, 细菌的繁殖加速, 因此会增加患龋几率。研究发现, 饮料除了含糖量高以外, 由于其p H也相对很低, 对牙齿有很强的酸蚀作用, 能破坏牙齿外层的保护膜, 削弱牙齿的抵抗力, 已成为儿童患龋病的潜在危险因素[7]。

与含糖量高的食物相反, 有些食物反而会降低龋齿的患病率。比如酸奶和奶酪由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双膦酸盐和钙, 能使口腔中的p H值升高, 酸性降低, 而降低患龋率;橙子、猕猴桃和彩色的柿子椒等由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不仅可以消灭口腔中的致龋菌, 还会促进牙龈生长所需要的胶原蛋白, 增强牙齿的抗龋率;黄菜花、西芹以及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 生吃时可以清洁儿童的牙齿, 去除牙缝中的食物, 而降低龋齿率。

1.3 牙齿状况

儿童牙齿发育不良以及矿化特别是钙化不足均会增加龋齿的发病率。因为此时儿童牙齿的釉质和牙本质的致密度低, 所以抗龋性低。出生时体重低于正常值的婴儿和早产儿乳牙釉质发育通常会有缺陷, 因此会导致牙齿对致龋菌的易感性, 并且由于釉质发育不完全, 牙齿表面也会有点窝状或沟状凹陷容易滞留食物残屑, 不易清洁, 从而产生龋齿。

儿童生长过程中, 牙齿的发育有三个阶段, 分别是乳牙列 (3岁) 、混合牙列 (6岁) 和年轻恒牙列 (12岁) 。乳牙极易发生龋齿, 原因是儿童进食时, 食物必须经过乳牙咀嚼才能咽下, 所以乳牙的牙釉质易被磨损而导致龋齿。胚胎在母体中4~5周时, 乳牙就开始发育, 因此孕母自身充足的营养摄入能够保证胎儿期乳牙的良好发育。混合牙列阶段的恒牙, 牙齿发育尚未完全, 并且恒磨牙表面的窝沟形状复杂, 食物极易残存。而且一旦发生龋齿, 就会影响恒牙的进一步发育。年轻恒牙列阶段, 牙齿的钙化程度很低, 也易发生龋齿。

牙齿中第一恒磨牙患龋齿的几率最高, 原因是恒磨牙萌出最早, 咀嚼食物的机会最多, 因此牙釉质的损伤几率最大, 并且恒磨牙表面的窝沟很多, 刷牙时不能彻底清除窝沟中残存的食物, 因此容易聚集细菌, 形成牙菌斑。研究发现, 下颌乳磨牙由于食物重力的原因以及上颌中切牙由于生理性缝隙的原因均极易残存食物, 发生龋齿[8]。

1.4 龋齿形成的时间

龋齿是牙齿破坏从浅到深、从小到大、从无症状到疼痛难忍而逐渐变化形成的。龋变的第一步是致龋菌与口腔内的食物残渣相互作用产生的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 使其出现脱矿而形成粉状白斑, 此时的浅龋通过使用氟化物, 牙齿就可以自行修复。第二步是脱矿过程继续, 牙釉质表面开始破损, 此时牙齿不能通过使用氟化物而自身修复, 必须看牙医进行专业治疗。当龋蚀发展到破坏牙本质浅层, 牙齿表面便会出现黑洞, 此时冷、热食物的食用就会刺激牙本质的神经末梢, 引起疼痛的感觉。最后一步, 当龋变伤及牙本质的深层接近牙髓腔时, 龋洞内的细菌就会感染牙髓, 形成牙髓炎, 此时没有外界的冷热刺激, 牙齿也会出现刺痛。后期的龋齿必须经过专业的治疗, 不然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如慢性肾炎等。

1.5 年龄和性别

婴幼儿时期, 宝宝主要食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 因此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 此时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喂养方式, 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 喝完奶和吃完副食后要再给宝宝喂一点水, 并且最好用纱布或者指套牙刷, 蘸水轻轻擦洗宝宝的口腔。宝宝的牙齿一般在2~3岁时就会全部萌出, 此时父母应该帮宝宝早晚各刷一次牙齿。乳牙一般会在6岁时开始脱落, 此时萌出的恒牙对儿童颌面部的发育至关重要, 因此防治龋齿发生至关重要。一般来说, 儿童乳牙萌出后就可能患龋齿, 并且龋齿率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马飞等[9]研究表明, 5岁以上的儿童患龋率明显高于3岁和4岁的儿童。因为牙齿的龋面、龋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 并且随着年龄增大, 儿童饮食习惯也发生变化, 年龄大的儿童可以食用更多种类繁多、质地硬的食物, 而导致牙齿被损伤的几率加大。

性别与龋齿的关系目前并无确切的定论。有的学者认为, 女性由于牙齿萌出相对男性更早一些, 因此会增加患龋风险;也有学者认为, 男性由于食用更多质地坚硬的食物, 因此患龋率会更大一些[10]。总而言之, 龋齿发病不存在性别差异, 数据不具有临床意义。

1.6 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一般通过人力资本比如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声望以及财富来衡量。社会经济地位对龋齿的影响已引起越来越大的关注。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患龋齿的影响主要通过父母对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来体现。社会经济地位好的家庭一般会注意儿童的刷牙频率与效果;注意儿童的饮食搭配, 避免摄入过多的甜食, 睡前不进食;注意定期带孩子检查牙医等来减少龋齿的发生。

Schou等[11]对苏格兰洛锡安区5岁儿童的口腔研究发现, 父母的职业与孩子的口腔健康关系是刷牙效果与口腔健康关系的两倍, 是食糖量与口腔健康关系的四倍。Reisine等[12]综合了近年来发表的475篇龋齿研究的论文发现, 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 孩子患龋齿的几率要远远大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的孩子, 更应该引起注意的是, 这些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所在地区水中的氟化物水平要高于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氟化物对儿童牙齿的重要性。

2 儿童龋病的预防措施

2.1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教育工作

首先, 父母要提高自身的口腔知识水平, 充分意识到龋齿对孩子的危害, 然后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冯靳秋等[13]经研究调查显示, 父母的知识水平, 尤其是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母亲从怀孕时就要注意自己的口腔卫生以及合理的饮食, 保证充分的营养吸收以使胎儿乳牙健康的发育[14]。从宝宝刚出生时父母就要注意不要直接亲吻孩子的嘴, 给孩子喂完奶和含糖的副食后要适当用清水清洁口腔, 防止细菌的滋生。孩子出牙以后, 要帮助宝宝早晨和晚上各刷牙一次。孩子3岁以后, 父母要教孩子自己刷牙, 使宝宝养成正确刷牙以及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以去除口腔中残余的食物, 防止龋齿的发生。Habibian等[15]调查研究显示, 2岁前开始刷牙的612名儿童中只有3%的儿童口腔内可检测到变形链球菌, 而1岁内未刷牙的儿童口腔内的变形链球菌高达19%, 并且Douglass等[16]通过对1529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研究发现, 刷牙的频率高的儿童, 龋齿的发病率低。说明早期刷牙及早晚刷牙有助于减少牙齿细菌数量, 从而减少龋齿的发生。

其次, 儿童要养成吃饭细嚼慢咽的习惯, 这样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才能被充分吸收, 用来发育健康的牙齿, 而且细嚼慢咽能对牙龈起到按摩作用, 减少牙菌斑的形成。除此以外, 儿童还要注意饮食平衡, 不要食用过多的甜食如巧克力、蛋糕等, 因为这类甜食黏度很大, 食用后容易黏附在牙齿上不易清洁, 进而与致龋菌发生作用, 腐蚀牙齿。儿童应多食用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等。

第三, 父母要带孩子定期看牙医, 龋齿在早期通过氟化物处理是可以治疗的。美国牙医协会建议父母在婴儿长出第一颗牙齿以后就应该第一次看牙医, 此时医生会通过宝宝的口腔检查提出合理的预防龋齿以及有利于牙齿健康发展的适当建议。但是调查研究显示, 只有36%的2~4岁的儿童有过看牙医的经历。

2.2 窝沟封闭

牙面窝沟是龋齿最易发生的部位, 统计数据显示, 窝沟龋齿占恒牙龋病的84.7%。窝沟封闭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最简单有效的预防儿童窝沟龋齿发生的措施。窝沟封闭是将一种对人体无害可自凝的合成有机高分子树脂涂在牙齿的十字型窝沟上, 经光照后固化形成的一层牙齿保护性的屏障, 防止食物残留在窝沟内与致龋菌作用产生酸性成分对牙体侵蚀, 形成沟龋。一般来说, 儿童在牙齿达到咬合平面就可以做窝沟封闭, 乳磨牙的最佳封闭时间是3~4岁, 第一恒磨牙的最佳封闭时间是6~7岁, 第二恒磨牙的最佳封闭时间是11~13岁, 双尖牙的最佳封闭时间是9~13岁。

窝沟封闭的防龋效果与封闭剂在牙面窝沟内的保存率有关。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窝沟封闭剂一般有树脂类和玻璃离子水门汀两类。树脂类的封闭剂相对玻璃离子水门汀类封闭剂来说, 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耐溶解性, 但是玻璃离子水门汀类封闭剂因为含有氟化物, 可以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针对两种封闭剂各有的优点, 临床上将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相结合制成一种新型的封闭剂——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封闭剂。这种新型封闭剂具有与牙齿粘结性强、操作简单、唾液溶解度小、外观色泽更漂亮等优点。

窝沟封闭技术有釉质成形封闭术与普通窝沟封闭术两种, 釉质成形封闭可使封闭剂向窝沟内渗入更深, 并且具有更好的密合性。郑寒[17]用釉质成形封闭术与普通窝沟封闭术分别封闭了80颗下颌的第一磨牙, 结果发现, 采用釉质成形封闭术封闭的牙齿2年后仅有11颗牙齿封闭剂脱落, 脱落率为13.7%, 而采用普通封闭术封闭的牙齿两年后的脱落率为36.3%, 即有29颗牙齿封闭剂脱落。林俏霞等[18]对126名儿童的左下颌第一磨牙采用釉质成形封闭, 右下颌第一恒磨牙采用普通封闭, 结果显示, 左下颌126颗釉质成形封闭的牙齿龋齿发生率与封闭剂脱落率分别为1年后0.7%和5.6%, 2年后2.4%和8.7%, 3年后4.0%和13.5%;而采用普通封闭的右下颌26颗第一磨牙龋齿发生率与封闭剂脱落率分别为1年后1.6%和8.7%, 4.0%和18.3%, 8.7%和34.9%, 也就是说采用普通封闭术的牙齿患龋齿的几率以及封闭剂脱落的几率均是釉质封闭的两倍。

2.3 氟化物的应用

氟化物能够降低龋齿的发生率, 延缓或者逆转已经存在的龋齿。有资料表明, 适宜的氟可使邻面龋、游离光滑面龋、窝沟龋分别减少78%、85%以及26%~45%[19]。氟化物预防龋齿主要通过使早期受损的牙釉质再矿化、干扰致龋菌与糖类的反应、杀死致龋菌、使新发育的牙齿牙釉质更坚固以及牙咬合面更加圆润易于清洁来实现的。氟化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儿童在每天的饮食以及喝水中均可以获得一定的氟。另外, 还可以通过人为氟化来增加氟化物的吸收, 比如饮水氟化、牛奶氟化以及使用含氟牙膏和含氟漱口水等。饮用水氟化在过去的60年中被证实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防止儿童龋齿的方法。研究表明, 在饮用水中添加适量的氟, 使其达到合适的含量, 能减少18%~40%的儿童龋齿发生率[20]。含氟牙膏的使用应该在儿童3岁以后, 并且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每次只用合适的量;含氟漱口液在儿童6岁以后才可推荐使用。含氟片、含氟滴剂只有在儿童缺氟严重的情况下才能有医生来推荐使用。对于自觉行为意识还不够的儿童的来说, 脉冲结合氟化钠的应用来防止龋齿比较理想。氟化钠可以在脉冲直流电场的作用下, 将电离出的氟离子投入牙体, 与牙面上的钙盐结合, 形成一层坚硬的防止龋齿的保护层。

2.4 木糖醇的应用

木糖醇是一种五碳糖醇, 可以从许多水果和蔬菜的纤维中、各种浆果、燕麦和蘑菇以及玉米壳、甘蔗渣和桦树中提取。木糖醇的甜度和蔗糖相似, 因此能和蔗糖一样应用于食品加工业。木糖醇对龋齿的预防效果表现在:能够抑制变形链球菌的增长、残存在口腔中时不能被致龋菌分解产生酸而腐蚀牙齿、清新的甜味能够促进唾液的分泌而有助于清洁和保护牙齿。目前, 可用的木糖醇形式有很多, 例如木糖醇口香糖、木糖醇咀嚼片、木糖醇牙膏等。木糖醇口香糖已被证实可以有效地防治龋齿。芬兰维耶斯卡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一项为其两年的木糖醇对儿童龋齿预防效果的研究, 结果发现, 每天通过咀嚼口香糖来获得7~10 g木糖醇的11~12岁的儿童比不吃口香糖的儿童龋齿率降低了30%~60%[21]。

窝沟封闭术预防儿童龋病的临床观察 第6篇

1.1 材料

使用德国的Estiseal F窝沟封闭剂 (上海贺利氏古莎齿科贸易有限公司代理) :由牙科医生按常规方法进行操作。

1.2 选择对象

选择140名前来我科进行龋齿预防的6~8岁儿童, 其中第一恒磨牙已萌出且窝沟深无龋坏。

1.3 方法

在每一位儿童的左侧或者右侧上下2个六龄牙进行窝沟封闭预防, 共封闭280颗牙齿, 另外一侧同名牙做对照组, 对照组的牙齿不进行任何处理。分别在封闭后1、2、3、4、5年复查封闭剂保留情况和龋病的患龋情况。

2 结果

窝沟是牙齿发育结构上的缺陷, 经过5年的观察:

2.1 封闭剂保留情况如 (表1)

2.2 窝沟封闭术后5年, 龋病降低率情况 (表2)

2.3 窝沟封闭术后, 5年内上下颌牙封闭剂脱落情况如 (表3)

3 讨论

窝沟封闭是指不去除咬牙合面牙体组织, 在其上涂布一层粘结性树脂, 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 增强牙齿抗龋能力, 从而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通过实验可以看出, 窝沟封闭在临床上可以降低龋齿到28.6%~100%。封闭剂保留时间越长, 对龋病的预防就越好。结合表1、表2可以看出, 封闭剂的保留情况随年份的增加而减弱, 封闭剂保留的完整、脱落少, 龋齿的产生就越少, 否则反之, 所以窝沟封闭术的成功是由封闭剂的保留时间来决定的。

窝沟封闭预防儿童龋齿在5年内, 从观察情况上显示, 实验组封闭剂逐年减少, 脱落情况随年份递加而加大, 但完整保留情况仍占总数比例很大, 达到59.6%。

280颗牙齿的窝沟封闭术, 5年后脱落只有45例, 只占总数的16%, 可以看出窝沟封闭术还是成功的。从对照组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没有经过窝沟封闭术预防的儿童牙齿, 患龋齿的几率很大, 达到17.5%, 这是正常发育情况下不进行龋病预防的儿童患龋情况。而经行窝沟封闭术预防的牙齿患病很少, 实验组仅占3.9%, 2组对照之后,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 窝沟封闭术在儿童龋病的预防上是很有效果的, 值得在儿童龋病预防上大力推广。

牙齿封闭剂的脱落, 从表3可以看出, 上颌脱落要比下颌的少一些, 就是说普遍下颌牙的脱落情况占多数, 因为都是同一个医生做一组牙齿, 所以原因可以排除操作者的技术问题, 那么应该是因为牙齿的上下方向问题, 儿童下颌的牙齿长时间的处于较上颌更加湿润的状态, 一直在口水的浸泡中有部分原因。所以牙齿的窝沟封闭术成功, 除了封闭剂的质量之外, 口腔的干湿程度也占了一些因素。

通过280例儿童牙齿的窝沟封闭术实验观察, 窝沟封闭术可以很明显的降低儿童六龄牙的患龋率, 龋齿降低率在第一年达到100%, 5年后龋齿的降低率仍达到71.4%。因此在儿童龋病的预防上, 窝沟封闭术这种预防措施是成功的, 可以大面积的推广。

摘要:目的寻找有效预防儿童龋病的预防方法。方法随机抽取5年内前来我科进行龋齿预防的6~8岁儿童140名, 对这些儿童的第一恒磨牙使用窝沟封闭术进行预防, 观察窝沟封闭术在5年内的预防结果和复查情况。

龋病预防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南海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乳牙龋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就诊的时间顺序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2013年6~12月就诊的分为观察组,2014年1~6月就诊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2~5(3.1±0.8)岁;乳牙龋病病程范围2~7个月,病史4.0±1.2个月。对照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2~5(3.1±1.0)岁;乳牙龋病病程范围2~6个月,病史4.0±1.0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病情程度等方面显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数据采集

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龋齿,未患龋齿,以及疑患龋齿的数目进行统计。其中观察组患者具有龋齿120颗,未患龋齿80颗,疑患龋齿60颗;对照组患者具有龋齿130颗,未患龋齿75颗,疑患龋齿65颗。见表1。

1.3 操作步骤

对选取的88例中的乳牙龋病患者进行口腔检查,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并且了解每位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做好记录。观察组进行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联合窝沟封闭术,对照组只进行预防性树脂充填术,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医生对患者家属宣传有关口腔卫生的知识。在研究周期内,嘱咐家长每2个月带患者来医院检查一次,并且每次要记录封闭剂的保存率,防龋效果,患龋率等详细情况,以及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情况。

1.4 治疗方法

观察组:对符合研究标准的乳牙进行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联合窝沟封闭术。材料:3M窝沟封闭剂3M酸蚀剂3M光固化流动树脂3M自酸蚀粘黏系统。观察组中对乳牙龋齿用高速小球钻和慢速小球除去龋齿的牙腐质,利用清水清理牙齿,干燥,再用3M酸蚀剂25s后充分清洗,再次吹干,在龋齿内涂抹一层3M自酸蚀树脂粘黏剂,再用3M光固化流动树脂填充于窝洞光照30~40s,固化后在其表面填充3M窝沟封闭剂,最后检查必要时调磨。

对照组:对符合研究标准的乳牙进行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材料:3M光固化流动树脂3M自酸蚀粘液系统。对照组中的乳牙龋齿进行高速小球钻和慢速小球钻除去龋齿的牙腐质,利用清水清理牙齿,干燥,在龋齿内涂抹一层3M自酸蚀树脂粘黏剂,再用3M光固化流动树脂填充于窝洞光照30~40s,最后检查必要时调磨。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简明统计14.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χ2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两组患者龋齿发病率比较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只进行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并进行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联合窝沟封闭术,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龋颗数以及治疗前后龋齿发生率,经χ2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窝沟封闭剂2年保存情况和防龋效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手术后,在复查第一年,第二年对患者窝沟封闭剂2年保存情况和防龋效果进行记录,经χ2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安全性观察

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注: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乳牙龋病是全世界比较广泛的一种口腔疾病,在儿童中经常发生,有患龋率高、发病早,多发、龋蚀范围广,速度快,自发性不明显,龋齿的形成活跃等特点,并且儿童易患龋齿,因此对于预防和治疗乳牙龋病尤为重要。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原理是去除龋齿牙釉质和牙本质,根据龋损大小,采用酸蚀技术和树脂材料充填早期窝沟龋用树脂充填修复,并在表面涂一层封闭剂,尽可能不破坏牙齿的本身结构,用复合树脂作为充填剂与牙釉质相结合,再粘结封闭剂化学性,减少了产生漏隙的可能性,能尽可能地减少损害健康的牙龈组织[2,3]。预防性树脂充填术缺点在于抗折强度比较低,材料耐磨性相对比较差。

窝沟封闭术一般来封闭乳牙的窝沟,因为封闭剂的结构是由高分子组成的,能够防止食物残渣和细菌的生成,从而减少龋齿的发生[4,5]。并且窝沟封闭剂里含有氟元素,能够在龋齿表面沉积,渗透到内部,改善牙釉质的耐酸能力。同时氟元素还可以有效的抑制菌斑的生长和繁衍。但是使用窝沟封闭术缺点在于只是封闭剂不耐磨,保留率有待提高[6],所以需要定期检查,发现脱落,及时补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样做的费用也比较高。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联合窝沟封闭术治疗乳牙龋病,预防性树脂在固化时有一定的体积收缩,而在此基础上使用窝沟封闭术能缩小树脂的体积,达到更好的疗效。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龋齿发病率分别为14.6%,21.5%,第二年窝沟封闭剂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1.7%,78.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联合窝沟封闭术治疗乳牙龋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用于临床实验。

摘要: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南海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乳牙龋病患者88例,根据其就诊的时间顺序,2013年612月就诊的分为观察组,2014年16月就诊的分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6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只进行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并且进行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联合窝沟封闭术,实验进行的时间为12w。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同的治疗方法在乳牙龋病预防中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龋齿发生率为14.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龋齿发生率为21.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龋齿发生率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窝沟封闭剂2年完整保留率分别为90%,81.7%,对照组窝沟封闭剂2年完整保留率分别为86.9%,78.5%,观察组防龋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联合窝沟封闭术在治疗乳牙龋病预防中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防性树脂充填术,窝沟封闭术,乳牙龋病

参考文献

[1]孙海英,余红.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1):87-89.

[2]彭朝晖,朱珊,马小红.预防性树脂充填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3(2):167.

[3]王艳芳.预防性树脂充填技术治疗(牙合)面早期窝沟龋的效果[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21(3):381.

[4]谌东明.窝沟封闭术在儿童防龋应用中的临床观察.重庆医学[J].2011,40(8):815-816.

[5]镇荣军,余超群.窝沟成形术结合窝沟封闭术的临床疗效观察.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J].2009,19(5):304.

龋病预防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240例我院体检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28例, 女性112例;年龄3~6岁, 平均 (4.31±0.76) 岁, 由经过统一诊断标准培训班的口腔专业人员在自然光下用五号探针和平面口腔进行检查, 对牙齿的点、隙、窝、沟等龋病的好发部位用探针做重点检查。

1.2 龋病诊断标准[3]

牙齿的窝沟点隙或者光滑面上有明显龋洞或者明显的牙体釉质破坏或者明确的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

1.3 方法

比较龋病组及无龋病两组学龄前儿童年龄、性别、喂养方式、家长龋病预防知识、每天刷牙、体质状况、甜食摄入、居住地等方面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检验;计数资料%表示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40例体检学龄前儿童存在龋病110例 (45.83%, 110/240) 龋齿1~6个, 平均 (2.24±1.76) 岁, 龋病组儿童非母乳喂养37.27%、家长缺少龋病预防知识70.91%、未每天刷牙60.91%、营养不良28.18%、嗜好甜食75.45%、居住农村50.91%高于无龋病组的15.38%、31.54%、30.00%、7.69%、40.00%、16.92% (P<0.05) , 是引起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危险因素, 具体见表1。

3 讨论

3.1 引起龋病相关因素

龋病是多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通过本组资料观察发现引起龋病相关因素: (1) 非母乳喂养母乳营养成分中含有合理比例的钙、磷, 且易被小儿吸收和摄取, 利于小儿牙齿发育, 反之患龋率增加[4], 本文龋病组非母乳喂养37.27%%高于无龋病组的15.38% (P<0.05) 。 (2) 家长缺乏龋病知识, 对儿童产生龋齿不重视, 认为乳牙龋病只是小病而已, 儿童发育时期迟早要掉, 儿童刷牙可有可无, 牙齿得不到相应的保护和清洁, 不主动带孩子进行口腔健康体检, 因此龋病相应增加[5]。龋病组家长缺少龋病预防知识70.91%高于无龋病组的31.54%。 (3) 饭后漱口、刷牙能够使口腔中不致停留食物残屑, 达到去除牙菌斑和软垢的作用, 否则龋病增加[6], 龋病组未每天刷牙60.91%高于无龋病组的30.00% (P<0.05) 。 (4) 营养不良部分儿童偏食, 饮食中缺乏磷、钙、维生素D;缺乏户外活动, 使儿童皮下维生素D合成减少、影响儿童牙齿的发育和坚固, 易发生龋齿[7]。 (5) 嗜好甜食龋病组儿童嗜好甜食75.45%高于无龋病组40.00% (P<0.05) ,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精细、松软、甘甜的食物及各种含糖饮料越来越多, 摄入甜食后若没有及时清洁牙齿, 滞留在口腔中的糖代谢产生的有机酸, 使菌斑的p H值下降, 将使釉质发生溶解, 矿物质丢失, 直接威胁牙齿结构, 致使釉质发生色、形、质的改变, 并最终发生龋病[8]。 (6) 农村患龋病的学龄前儿童较高, 相对于农村而言, 城市人群文化素质高、刷牙习惯好及及儿童龋病危害性的认识程度高, 能控制孩子对甜食的摄入, 督促孩子很好地刷牙, 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 及时就医, 配合治疗, 因此发生率低。

3.2 预防龋病病措施

乳牙龋病有发病早、范围广、进展快、自觉症状不明显等特点, 龋坏影响其咀嚼功能, 引起局部感染和疼痛, 还可影响恒牙的发育, 对儿童颌面部和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严重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9], 应实施综合措施避免减少龋病的发生: (1) 加强口腔保健的宣传力度, 宣传栏、报社、媒体等是宣传口腔健康知识的有效途径, 口腔专科医生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口腔疾病讲座, 让家长获取口腔解剖生理及功能, 患龋病对健康的影响, 致龋因素, 防龋方法知识, 并对儿童进行正确有效的口腔健康指导, 经常性进行检查[10]; (2) 提倡母乳喂养, 提高了抗龋能力; (3) 合理营养, 经常锻炼, 适当增加含钙及多纤维食品, 限制糖类食品, 多进行户外活动, 接受足够的日光, 使牙齿得到正常发育, 增强防龋能力; (4) 改善口腔内的环境, 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 正确刷牙方法, 养成每顿饭后及时漱口、一天至少刷两次牙的好习惯。 (5)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特别是睡前刷牙、少吃甜食、饮料、杜绝含食睡觉, 减少饮用含糖饮料, 睡前杜绝零。 (6) 提高农村的综合素质对儿童龋病的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强化口腔卫生意识, 尤其是加强对儿童龋病的认识等几方面着手[11], 从而避免或减少儿童龋病的发生, 维护儿童的牙齿健康, 并及时发现予积极治疗[12]。

参考文献

[1] 张易欣.学龄前儿童青少年龋病的常见原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23 (6) :860~861

[2] 李静平, 杨庆福, 应凯, 等.永康市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情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11;23 (6) :73~74

[3] 陈栋.龋病和牙髓病的诊治要点[J].上海医药, 2012;33 (14) :10~11

[4] 刘朝辉.大庆市6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33 (3) :350~351

[5] 黎淑芳.龋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研究现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7;23 (1) :101~102

[6] 丛芳, 钟声, 张桂荣.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龋病发病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4 (1) :22~23

[7] 石四箴.儿童口腔医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87~88

[8] 王淑红, 朱旌, 陈建平, 等.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相关因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 2011, 23 (3) :5~6

[9] 戴万叫.杭州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08;20 (6) :29~30

[10] 刘丽平.儿童龋病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保健[J].山西医药杂志, 2010;39 (2下半月) :107~108

[11] 王翠萍, 李玲.口腔卫生宣教结合局部用氟预防学龄前儿童龋病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26 (3) :64~66

龋病预防 第9篇

龋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其发病与口腔卫生状况密切相关, 无性别差异,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学龄前儿童由于不具备独立的口腔自我保健能力, 部分家长认识存在误区, 对幼儿口腔保健的重视程度不够, 因此, 学龄前儿童是龋病的高发人群。乳牙龋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癌症、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乳牙患龋可从儿童1岁左右开始, 3岁以后直线上升, 6岁左右达高峰。据1998年国家卫生部和全国牙病防治组报告的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5岁组儿童乳牙患龋率城市为75.7%, 农村为78.3%;龋均城市为4.32, 农村为4.80。乳牙一旦患龋, 除了咀嚼功能降低, 影响患儿进食, 影响营养的摄入外, 还可使患龋处容易滞留食物残渣, 增加新萌出恒牙的患龋率。而且, 乳牙患龋一旦发展到根尖周炎时, 还会影响到后继恒牙胚的发育, 造成恒牙釉质发育不全、萌出时间和顺序错乱, 导致恒牙列异常等, 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影响。

为了解儿童患龋状况及口腔卫生状况, 张掖市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8年6月组织人员协助口腔专科医生, 对甘州区新园幼儿园和大风车幼儿园共434名3~6岁城乡混合儿童进行了口腔检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月在张掖市甘州区新园幼儿园和大风车幼儿园入托的所有儿童, 年龄为3~6岁。随着每年毕业儿童数和新入园儿童数的不同, 每年受检人数均有不同。

1.2 方法

设计表格建立儿童口腔健康档案, 主要内容包括儿童患龋牙数、龋补牙数和口腔卫生状况等, 详细记录每年2次的口腔检查结果。对照组儿童未实行任何干预措施, 实验组儿童实行: (1) 由口腔专科医生按照第二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标准[2], 使用一次性口腔检查器械, 在自然光线下, 每年做2次口腔健康检查, 详细记录检查结果。检查过程中, 对患浅龋、中龋和深龋以及部分牙髓病、根尖周病及乳磨牙有深窝沟并有明显患龋倾向的幼儿, 通过幼儿园老师向家长发放治疗通知单, 通知家长带患儿到中心口腔科进行治疗或窝沟封闭。具体治疗方法为:①药物涂擦:适用于浅龋患牙。将氟化物涂布于牙面, 能增强牙质的抗酸度, 对龋损之再矿化有促进作用;另外还具有抑制细菌及酶的作用, 能抑制口腔内细菌产酸, 氟化物对龋病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早已被肯定, 可选用的氟化物有2.0%氟化钠溶液等氟化制剂。为提高涂布效果, 宜先做牙面清洁, 注意牙面的隔湿, 涂布时间一般为3~4 min, 涂布后30 min内不宜漱口与进食。②充填治疗:适用于中龋和深龋患牙。即去除龋蚀的病变组织, 制备洞形, 选择合适的牙科充填材料充填窝洞, 以恢复牙体外形和正常生理功能。玻璃离子黏固粉对牙髓的刺激性小, 与牙体, 尤其是和牙本质有一定的黏结力, 还能缓释氟素, 抑制继发龋的发生, 也符合美观要求, 较多用于乳牙充填。对已接近牙髓的深龋洞, 应选择对牙髓无刺激性的氧化锌丁香油黏固粉做垫底后再做充填。③并发症的处理:对因龋已造成根尖周病的患牙进行乳牙根管治疗;对已造成残根的乳牙根进行根管治疗后充填根管, 以维持正常的替牙间隙, 保证乳恒牙的正常替换。④窝沟封闭:操作步骤包括清洁牙面、隔湿、酸蚀、涂布及固化封闭剂, 以达到消除深窝沟、预防龋蚀发生的目的。 (2) 集中幼儿园的生活老师和儿童家长举办每年2次的口腔健康知识讲座, 由口腔专科医生授课, 并发放口腔保健知识宣传资料, 培训内容包括:龋病的病因、危害和预防措施;掌握适合幼儿的刷牙方法及牙膏用量的多少;在家中督促幼儿进行刷牙训练;为幼儿购买儿童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 并做到每学期更换牙刷一次。纠正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 合理饮食, 少吃甜食。接到就诊通知单按时带患儿就诊, 与老师、医生密切配合, 常联系沟通。 (3) 与幼儿园沟通协商每学期每班安排一节口腔保健知识课, 由口腔专科医生通过模型模拟示教, 教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进行当堂刷牙训练;通过看图片、做游戏、讲故事的趣味方式, 激发幼儿兴趣, 使幼儿能愉快地接受此项训练, 并建立刷牙制度。由于该幼儿园均为日托班, 早、中、晚餐后的刷牙由幼儿园生活老师监督指导, 晚上睡前的刷牙由家长监督指导, 使用统一的儿童牙刷和含氟牙膏, 牙膏用量由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指导控制, 每次约为黄豆粒大小用量。每日午睡起床后, 幼儿园统一发给小朋友每人一颗木糖醇 (由于木糖醇较光滑, 为防止滑入幼儿气道, 叮嘱老师在发给小朋友之前先行压扁) , 咀嚼10 min后由老师监督吐掉。因木糖醇为糖的替代品, 嚼木糖醇既可刺激唾液分泌, 增强牙齿的自洁作用, 也可满足孩子吃糖的欲望。另外, 多做咀嚼训练, 还可刺激儿童颌骨发育。同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儿童饮食习惯、开始刷牙年龄、是否使用含氟牙膏以及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等。

1.3 龋病诊断标准[3]

浅龋:一般均为釉质龋或早期釉质龋, 表现为龋损部位色泽变黑, 黑色素沉着下方呈白垩色改变, 用探针检查时有粗燥感或能钩住探针尖端。中龋:病变已侵入牙本质浅层, 龋洞形成, 牙本质因脱矿而软化, 黑色素侵入呈黄褐色或深褐色, 部分患者出现主观症状, 对冷、热、酸和甜刺激敏感。深龋:病变侵入牙本质深层, 可见到很深的龋洞, 常因洞内食物嵌塞压迫神经产生疼痛, 遇冷、热和化学刺激时产生剧烈疼痛。

2 结果

通过采用“互动式口腔卫生宣教、使用含氟牙膏、嚼木糖醇”等综合干预措施, 有效地预防了学龄前儿童龋病。该方案连续实施3年, 据对新园幼儿园和大风车幼儿园3~6岁儿童每次口腔检查结果显示, 实验组幼儿园儿童口腔卫生状况有明显好转, 软垢检出率、总患龋率及龋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3年软垢检出率下降了80.0%, 总患龋率下降了36.0%, 龋均下降了2.36。对照组幼儿园儿童口腔卫生状况无明显改善, 软垢检出率、总患龋率及龋均无明显变化, 持续在同一水平, 详见表1和表2。

注:因每年毕业儿童数和新入院儿童数不同, 受检儿童数均有不同。

3 讨论

关于龋病的发生, 目前公认的是“四联因素论”, 它指出龋齿的发病与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4大因素有关。其中, 细菌的存在是龋病发生的主要条件, 良好的口腔卫生可使牙菌斑的形成受到控制, 从而控制龋病的发生。乳牙的结构特点是较恒牙钙化程度低, 乳磨牙窝沟较深, 易于储存食物残渣和软垢, 加之儿童口腔自洁作用差、口腔自我保健能力弱、喜好甜食、口腔卫生不良, 决定了处于乳牙列时期的学龄前儿童是龋病的高发人群, 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 学龄前儿童的龋病预防意义重大。

通过对两个幼儿园儿童3年的口腔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 幼儿患龋率的高低与口腔卫生状况的好坏呈负相关。初次调查时, 两个幼儿园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及患龋状况无显著性差异, 口腔卫生状况均很差, 患龋率从3岁到6岁均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在对实验幼儿园儿童开始实行综合干预措施后, 该园儿童的患龋率随年龄上升趋势显著减慢, 同年龄组患龋率及总患龋率、龋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未进行干预的对照组儿童患龋状况仍呈随年龄直线上升趋势, 同年龄组儿童患龋率及总患龋率、龋均持续在同一水平。

本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很低, 只有30.0%的家长知道含氟牙膏, 仅5.0%的家长能每天帮助、督促孩子刷牙。新园幼儿园有儿童238人, 患龋率为76.1%, 龋均为4.18;大风车幼儿园有儿童196人, 患龋率为74.5%, 龋均为4.05, 两幼儿园儿童患龋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据调查结果分析, 食用含糖食物、口腔不洁、饭后刷牙漱口少、缺少预防龋齿的知识, 是导致儿童患龋率高的重要原因。

预防儿童龋病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家庭保健和幼儿园保健均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意识的提升是幼儿防龋的前提, 幼儿口腔保健兴趣的提高是防龋的关键。家长和教师要改变观念, 认识到乳牙龋病的危害性, 利用图片、故事和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兴趣, 使其自发地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坚持餐后刷牙, 少吃甜食, 睡前不吃零食等, 逐步培养幼儿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 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以促进乳牙釉质再矿化, 增强抗龋能力。提倡嚼木糖醇, 促进唾液分泌, 增强牙齿的自洁作用。家长要定期领孩子去医院做口腔检查, 做到幼儿园、家长和医院紧密配合, 有龋早治, 无龋早防, 以降低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

参考文献

[1]石四箴.儿童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71.

[2]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5.

[3]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龋病预防】相关文章:

乳牙龋病预防09-04

布病预防教案范文05-27

常见猪病预防的药物使用措施论文01-22

施工预防05-07

补钙预防05-08

预防早产05-09

预防/显露05-12

预防引流05-15

危险预防05-23

预防流感05-26

上一篇:学生信用卡论文下一篇:湖北大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