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2024-05-26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精选12篇)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第1篇

审美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中学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 中学生的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已经不再是某一个课程涉及的范围, 而是贯穿于整个中学教育中,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也不能例外。语文教学作为中学教育中最基础的课程, 在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阅读教育和写作教学都是进行审美能力培养十分重要的领域。本文通过概述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进一步分析审美能力培养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并为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找到有效途径。

一、当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目前,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开展的语文教学, 显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较为忽视语文情感的培养, 在审美教育、人格教育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中学语文教师往往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在语文课堂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却并不十分关心。在这种语文教学的模式下, 产生学生整体审美能力低下的情况, 也就不难理解了。中学语文教育在整个中学教育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中写作部分由于是各类考试中的必考内容更是成为了重中之重。但是, 当前的语文写作教学中, 中学语文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写作技巧的教学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审美教学这一方面就显得还十分薄弱。有些学校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写作能够拿到高分, 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的时候片面的让学生模拟一些所谓的高分作文的写作方法, 让学生多记多背一些能够获得高分的语句。这样的写作教学是不科学的, 学生也许能够一时间在考试中获得不错的分数, 但是实际的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却十分低下。为了让中学生写作能力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也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审美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应当专门开设写作课程, 并且针对当前已经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在审美写作能力培养方面多下苦功。

二、审美能力培养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重要联系, 可以说, 中学语文教师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将审美教育作为语文教学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才能真正发挥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作用, 并让学生受用终身。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作品, 使其神形兼备, 更能够通过这种培养和学习, 让审美教育透过写作, 渗透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当前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这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育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也是符合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最终目的的, 因为只有具有了一定审美能力的学生, 才有潜力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这对我国培养高素质具有重大意义。除此之外, 审美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情商, 这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和生活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由此可见, 中学语文教师利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开展审美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定向的审美关系, 还对学生今后人生的审美趣味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三、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还具有十分大的提升空间, 而开展好写作教学中的审美教学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综合能力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与作用。那么, 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 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于中学语文教师而言, 首先让学生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正确的写作观念, 那就是“写作是一件享受的事情, 文字是一种很美的表达”。对于大多数中学生而言, 他们对于写作的了解仅仅限于是考试中的一种得分形式, 他们想要学习的是如何在考试写作中拿到高分。但是, 这并非是写作学习的全部。真正的写作是包含了深厚的文学底蕴的, 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对生活中点滴感悟的表达。当中学语文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写作环境, 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挖掘生活中美的兴趣, 才能为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审美能力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除了在课堂内开展写作课程之外, 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由中学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写作写生”活动, 就是模仿一些绘画专业, 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亲自体会到美景, 并伴随着这些美景进行“写景”的写作训练。这样身临其境的进行学习, 不仅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美感, 还能够让学生的作品更加形象生动。

2、增强阅读能力, 感受文章的词句之美。

对于中学生而言, 想要在中学语文写作中一下子创造出美的语言或者文章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 毕竟写作的功底要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加慢慢积累。针对这样的情况, 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章, 尤其是一些文学大家的作品, 中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起美的概念, 并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在学习写作的初期对这些好的作品进行一定的仿写。例如老舍先生的作品《趵突泉的欣赏》中对趵突泉使用的排比比喻等一系列的描写“有的像大鱼吐水, 极轻快的上来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 走到中途有歪下去, 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着放”。像这样优美的描写, 是十分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的, 对于学生审美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提供了十分生动的真实案例。这里提到的模仿和前文中笔者说为了提高考试分数而强行进行记忆背诵不同, 这种仿写的优势在于能够逐渐帮助学生找准写作文风, 感受到大家写作文章的词句之美, 这也是提高中学生写作审美能力比较实用的一个重要方法。

3、用好语文教学现有教材, 挖掘教材中的美感特征。

对于中学生而言, 接触的最多最频繁的就是自己的语文学习教材, 因此, 中学语文教师想要做好写作教学中的审美教学, 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就是用好语文教学的现有教材, 挖掘教材中的美感特征。中学语文课本无论是在用词用句还是在语法方面都是最规范的, 中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严格将教材作为学习的版本, 能够最严谨的使用好文法, 并且感受到教材中文章的美感。中学语文教师在讲朱自清的《春》的时候, 通过讲授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引导学生自己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要求学生模仿朱自清的写作方式也使用相同或者相近的写作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 能够让学生对比自己笔下的春天和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之美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教材对比教学, 可以让学生将写作中如何审美从抽象的想象转变为学会具体的审美写作能力提高, 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关键在提高其敏锐的感知力。

感知能力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所在, 因为生活和学习中的美都要学生第一时间自我感知, 因此感知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学语文的写作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带领学生对教材或其他阅读材料进行朗读。往往在这个开口的过程中, 学生会体会到比一目十行更加直接的美的感受。例如朗读范文“天边的云彩仿佛被璀璨的阳光镶上了金边, 我幻想着能穿着这样一件雪白的纱裙在无边无际的青青草原上迎风奔跑”。学生通过朗读充分体会到文中主人公飞扬的心情, 对于天边的美景仿佛随着朗读徐徐在眼前展开, 产生了一种生动的画面感。可以说, 朗读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感悟力, 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文字所营造的一个氛围中。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往往会给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对朗读过的语句自然印象深刻, 甚至在写作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稍作改变运用到作品中, 从而达到一种“读破万卷书, 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中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对于中学生而言, 通过写作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无论是针对提高考试分数, 还是从长远角度看对于未来漫长的学习工作生涯, 都将受益终身。中学语文教师及相关教育者要充分重视审美教学的作用, 通过创新中学语文教学方式, 改变中学语文教学情境, 来发挥好审美教学的作用, 让中学生写作能力在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切实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项丽英.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中提高写作能力[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教育教学研究) .2001 (11) .

[2] 、杜启蓉.语文教学与审美素质的培养[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01) .

[3] 、袁琼.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综合版) .2003 (04) .

[4] 、宋玉高.探讨“审美——品读”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2012 (09) .

[5] 、言平, 马云华.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以高级阅读教学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 (04) .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第2篇

摘 要:工科类工业设计学生在美学上的修养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也缺乏设计艺术学科所需要的形象思维,求新求异的创新能力不强。因此,徒手效果图教学不应该只是作为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一门综合了创新和审美的综合性课程。在教学中运用图示思维的方法可以培养创新能力;加强产品及画面美感的把握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在徒手效果图的教学中还应该处理好和电脑技能的关系。

关键词: 效果图;表现技能;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电脑技能

工科学生由于长期以来注重培养的是逻辑思维,因此养成了理性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思维构成都比较冷静、条理化。缺乏艺术学科所要求的形象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不够,求新求异的创新能力不强。并且由于相对缺乏的美学知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欠缺的、不全面的,因此需要在低年级增补开设美术类基础课程,并随后开设效果图表现课程,以期能够达到通过手绘自如表现设计,提升美学修养,培养对形态的审美把握和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特别是效果图课程实质上承载着专业基础课与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所有内涵。它是工业设计交流的语言,是传递设计思想的工具。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表现技能,而实际应该是一们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不能将其仅仅作为一门简单的技能课程来对待。

一、手绘效果图教学不只是单纯的表现技能训练

工业设计是一门应用学科,实践性很强。一般来说,其教学的目的主要也是为实践服务的。效果图在工业设计中处于什么位置呢?这是直接影响其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的问题。工业设计是依据市场需求对工业产品进行预想的开发设计。它是根据市场的需求,通过对消费者的分析,对预想的工业产品从形态、色彩、材料、构造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设计,使产品既具有使用功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具有审美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理想的工业设计使产品最终能实现人--产品--环境的协调。生产的投入是巨大的,在产品投入生产之前要经过反复的论证和修改,效果图就肩负着最初的这种评价重任(后期的评价还有模型、样机、虚拟现实等),所以效果图就应该具有能充分体现出新产品的设计理念的效用,体现出新产品在使用功能上的创新性和在满足精神功能上的审美性。那么效果图就不单纯只是一种表现手段,效果图的教学训练也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如何能让效果图教学为工业设计的本质服务,奠定学生作为未来设计师应具有的良好的素质基础才应该是教学的目的。效果图既体现着设计者对产品的感性形象思维,同时也反映着设计者理性的逻辑思维,他承载着产品的审美主体角色,也肩负着形态创造、工程分析乃至市场前景的重任。传统的手绘效果图教学训练中只强调了准确的造型能力,甚至还只是停留在对已有产品的一种模仿,显然是不够的。在手绘效果图训练中应该扩展眼、脑、手及其相互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能力以及在产品造型设计上的具体运用。眼的训练培养学生对产品的视觉形象思维能力,即培养视觉的认识能力、辨别判断能力以及对产品信息的敏锐感受能力和对产品形态审美特征的把握能力;手的训练在于培养学生的表现操作能力,即培养对技能的掌握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视觉信息的传达能力;脑的训练既要培养对产品的分析、理解和富于理智的认知能力,又要培养感性的直观感受能力,即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意思维能力。总的来说,手绘效果图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运用眼、脑、手三位一体的协作与配合,达到对产品形态的直观感受能力、造型分析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和准确描绘能力的训练。需要强调的是在效果图教学中还要强调对与产品相关的各种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尽量让学生多接触外界相关的信息资源,无论在表现和内容上的建筑及室内装饰设计、服装设计、特别是前卫的相关时尚设计都可以扩展设计的思维,这样在在效果图教学中才能贯穿良好的素质基础的训练。

二、手绘效果图教学中创新、审美能力的培养

1、手绘效果图训练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精神是当代社会的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是当代教育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一大特点。设计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能仅仅只满足于做一位制图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一名设计师,这是设计教学的基本目的。在效果图的教学训练中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技能表现层面,要在技能练习中贯穿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际上设计手绘草图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这种图示思维的方式本来就具有创造思维的特点。

著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中阐述道:“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媒介”。视觉的思维性功能帮助我们通过图示进行思维、进行创造。

图示思维方式就是“图形语言化”和“语言化图形”的交互过程,其根本点是形象化的思维和分析,设计者把大脑中抽象的思维活动通过图形使之延伸到可视的纸面等媒介上、并逐渐具体化,从而能够通过视觉图形很直观的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根本点。正著名画家德加所说:“SKETCH”是一种发现行为。徒手草图是运用图示的形式来发现思维的活动,即是用图示来发现问题,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第一步。在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运用徒手草图的方式,把一些模糊的、不确定的想法从抽象的头脑思维中延伸出来,将其图示化,这样便于在最初的发散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中通过图示这种直观的形象来发现问题,敏锐的把设计过程中随机的、偶发的灵感抓住,捕捉具有创新的思维火花,一步一步再实现对设计要求的不断趋近。“这样一些绘画式的再现,是抽象思维活动的适宜的工具,因而能把它们代表的那些思维活动的某些方面展示出来”(鲁道夫·阿恩海姆语)。而且设计徒手草图的随意性、自由性、不确定性也很符合设计初级构思阶段设计思维的模糊性和灵活性,在创造意味浓厚的构思阶段不能象操作电脑一样,保持精确的数据概念,不能够用明确和肯定的点、线、面来图示,而是要有思维的余地,要有想象的空间,让模糊的概念通过不确定的图示相互之间产生火花的碰撞,从而捕捉到新的灵感,创造出意想之外的新的概念来。

从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来讲,手绘效果草图训练理论上讲可以界定为两个阶段(实践中这两个阶段是相互穿插而形成螺旋式的上升趋势)。第一阶段培养学生对产品造型的基本表现能力,这也是图示思维的介入点,使工科学生从习惯性的逻辑思维转向设计性的图示思维。通过对产品形态的分析研究与再现,训练学生如何通过图形来真实地反映视觉形态,并将这视觉形态通过手眼的协调转化为二维画面的能力。通过反复的对形象的观察、分析、记忆、加工、勾画,训练眼、脑、手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达到图示再现的目的。这是图示思维的基础,是基本的技能,也是设计的基础。而另一方面,针对设计专业来说,大量对现成的具体对象的描绘可能反而会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专业进行效果草图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观察对象与表现对象的能力,作为后一阶段,更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造型、理解造型进一步发展到创造造型的能力,是对形态创造这一基本设计理念的导入,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扫除技能和思维上的障碍。头脑里的思维通过手的自由勾画,显现在纸面上,利用这种图示的方式帮助发现问题,而所勾画的形象通过眼睛的观察又反馈到大脑,刺激大脑作进一步的思考、分析和判断,如此循环往复,最初的设计构思也随之愈发深入、具体再完善。可见,手绘设计草图是一种形象化的思考方式,是通过视觉思维帮助训练创造能力。在这个过程,不应该太在乎于画面效果,而注重于观察、发现、思索以及综合运用能力。手绘设计草图的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形象化思考、设计分析及发现问题,以及培养学生运用视觉思维的方法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2、手绘效果图训练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徒手效果图训练在提高审美能力方面主要表现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于产品本身的设计美感的把握。效果图的目的在于充分的表达预想设计的产品,是设计者向外传递自己的设计思想的桥梁。工业设计要求产品既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性功能需求,又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性精神需求,特别在现代产品设计中,人们对于产品的审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设计的产品具有一定的设计美感。效果图上反映产品的设计美感包括造型美、色彩美和材质美等几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表现图画面本身的构图审美了,也应该作为效果图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训练,特别对于工科学生来讲,其接受审美训练的时间可能就不够,而如果能在训练技能时注重一些美感的训练,可以综合应用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比如素描、色彩、构成等),在潜然默化中提高对设计美感的把握。而且在画面的构图中,产品的设计美感也是构成设计画面美感的重要因素,因此两者在效果图中就已经相互融合在一起了。因此效果图的训练中可以贯穿提高设计者的综合审美能力的内容。

在训练中注重画面的形式美感处理,画面的用色、布局、整体氛围;注重产品的美感形式,线条的曲直,线与线、面与面的交接、转折关系,产品整体氛围的营造等。在训练的临摹阶段应该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形式感好,美感强,有设计意味的作品来练习,用审美的眼光来分析这些好的设计是如何通过点、线、面,形、色、质来表达的。例如对形式美感的把握应用均衡、对称、对比、协调、呼应、渐变、韵律、节奏等的处理方法;将产品分成几个视图来平面化,在平面化的视图上运用形式美原则来处理造型,在此基础上再分析产品的空间关系,处理好构成产品的各元素空间构成是否协调具有美感。更重要的是要去感受,效果图的训练应该提高我们对美的敏锐的感觉能力,作业练习时自己的作品会不会令自己感动是不应该忽视的,只有感动了自己才可能去感动别人,才能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我们临摹只是为了学习,但并不能成为目的,更多的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去感受美,发现美,捕捉美再运用到具体的训练中,这才是新鲜的、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才能真正启发我们的设计原创力。

三、关于计算机与手绘技能的关系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得到了迅速普及。各高校纷纷利用计算机来从事设计教学,电脑技术的确给设计及设计教学带来了许多帮助,也能够帮助设计师从许多烦琐的具体制作中解放出来,在设计制作方式上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电脑不是“一切”,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包含的是一种精确的理性的逻辑思维,与设计要求的感性的美学思维是不一样的。它还无法替代我们的大脑从事设计的创造性思维,电脑只能是我们进行设计的高科技手段。并且从技术层面讲,电脑也还没有发展到徒手这般的自由和灵活,而设计手绘草图通过训练脑—眼—手—图形快速的互动,可以抓住嘘间的思维灵感,而创造的火花有时是寻间即逝的,等到用电脑来表达时思维的火花已经流失。“自由地画,通过线条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构造表面形态……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细观察,你将有所发现……最终灵感降临”(勒·柯布西埃语)。电脑还做不到这一切。手绘是设计师创意来源的一部分,也是设计师和设计师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在现阶段,电脑和手绘也不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只是在不同阶段的两个工具。对于一个设计,手绘在前期的构思阶段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到后期的精确表现就可以依靠计算机了。

有个设计师说的一段话很直观的说明了手绘和电脑在设计中的关系。“当我在电脑前呆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拿起我的速写本,乱画。无论在哪,等车,排队,无聊的时候……我总把我天马行空的思绪搬到本子上。然后在又回到电脑前……”

作文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 第3篇

审美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中学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学生的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已经不再是某一个课程涉及的范围,而是贯穿于整个中学教育中,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也不能例外。语文教学作为中学教育中最基础的课程,在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阅读教育和写作教学都是进行审美能力培养十分重要的领域。本文通过概述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进一步分析审美能力培养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为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找到有效途径。

一、当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目前,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开展的语文教学,显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较为忽视语文情感的培养,在审美教育、人格教育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中学语文教师往往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在语文课堂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却并不十分关心。在这种语文教学的模式下,产生学生整体审美能力低下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中学语文教育在整个中学教育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写作部分由于是各类考试中的必考内容更是成为了重中之重。但是,当前的语文写作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写作技巧的教学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审美教学这一方面就显得还十分薄弱。有些学校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写作能够拿到高分,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的时候片面的让学生模拟一些所谓的高分作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多记多背一些能够获得高分的语句。这样的写作教学是不科学的,学生也许能够一时间在考试中获得不错的分数,但是实际的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却十分低下。为了让中学生写作能力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审美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应当专门开设写作课程,并且针对当前已经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审美写作能力培养方面多下苦功。

二、审美能力培养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重要联系,可以说,中学语文教师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审美教育作为语文教学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才能真正发挥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作用,并让学生受用终身。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作品,使其神形兼备,更能够通过这种培养和学习,让审美教育透过写作,渗透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当前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这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育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符合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最终目的的,因为只有具有了一定审美能力的学生,才有潜力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对我国培养高素质具有重大意义。除此之外,审美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情商,这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和生活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师利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开展审美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定向的审美关系,还对学生今后人生的审美趣味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三、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还具有十分大的提升空间,而开展好写作教学中的审美教学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综合能力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与作用。那么,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于中学语文教师而言,首先让学生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正确的写作观念,那就是“写作是一件享受的事情,文字是一种很美的表达”。对于大多数中学生而言,他们对于写作的了解仅仅限于是考试中的一种得分形式,他们想要学习的是如何在考试写作中拿到高分。但是,这并非是写作学习的全部。真正的写作是包含了深厚的文学底蕴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对生活中点滴感悟的表达。当中学语文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写作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挖掘生活中美的兴趣,才能为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审美能力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除了在课堂内开展写作课程之外,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由中学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写作写生”活动,就是模仿一些绘画专业,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亲自体会到美景,并伴随着这些美景进行“写景”的写作训练。这样身临其境的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美感,还能够让学生的作品更加形象生动。

2、增强阅读能力,感受文章的词句之美。

对于中学生而言,想要在中学语文写作中一下子创造出美的语言或者文章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毕竟写作的功底要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加慢慢积累。针对这样的情况,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章,尤其是一些文学大家的作品,中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起美的概念,并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在学习写作的初期对这些好的作品进行一定的仿写。例如老舍先生的作品《趵突泉的欣赏》中对趵突泉使用的排比比喻等一系列的描写“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有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着放”。像这样优美的描写,是十分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的,对于学生审美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提供了十分生动的真实案例。这里提到的模仿和前文中笔者说为了提高考试分数而强行进行记忆背诵不同,这种仿写的优势在于能够逐渐帮助学生找准写作文风,感受到大家写作文章的词句之美,这也是提高中学生写作审美能力比较实用的一个重要方法。

3、用好语文教学现有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美感特征。

对于中学生而言,接触的最多最频繁的就是自己的语文学习教材,因此,中学语文教师想要做好写作教学中的审美教学,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就是用好语文教学的现有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美感特征。中学语文课本无论是在用词用句还是在语法方面都是最规范的,中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严格将教材作为学习的版本,能够最严谨的使用好文法,并且感受到教材中文章的美感。中学语文教师在讲朱自清的《春》的时候,通过讲授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引导学生自己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要求学生模仿朱自清的写作方式也使用相同或者相近的写作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对比自己笔下的春天和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之美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教材对比教学,可以让学生将写作中如何审美从抽象的想象转变为学会具体的审美写作能力提高,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关键在提高其敏锐的感知力。

感知能力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所在,因为生活和学习中的美都要学生第一时间自我感知,因此感知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学语文的写作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带领学生对教材或其他阅读材料进行朗读。往往在这个开口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比一目十行更加直接的美的感受。例如朗读范文“天边的云彩仿佛被璀璨的阳光镶上了金边,我幻想着能穿着这样一件雪白的纱裙在无边无际的青青草原上迎风奔跑”。学生通过朗读充分体会到文中主人公飞扬的心情,对于天边的美景仿佛随着朗读徐徐在眼前展开,产生了一种生动的画面感。可以说,朗读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感悟力,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文字所营造的一个氛围中。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往往会给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对朗读过的语句自然印象深刻,甚至在写作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稍作改变运用到作品中,从而达到一种“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中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对于中学生而言,通过写作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无论是针对提高考试分数,还是从长远角度看对于未来漫长的学习工作生涯,都将受益终身。中学语文教师及相关教育者要充分重视审美教学的作用,通过创新中学语文教学方式,改变中学语文教学情境,来发挥好审美教学的作用,让中学生写作能力在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切实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项丽英.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中提高写作能力[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01(11).

2、杜启蓉.语文教学与审美素质的培养[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1).

3、袁琼.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04).

4、宋玉高.探讨“审美——品读”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9).

5、言平,马云华.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以高级阅读教学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04).

6、王晓红.浅谈基础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的协调发展及其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0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能力

提高阅读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 一直受到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 但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在新课改之后才开始深入研究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 审美能力对学生的一生都具有很大帮助, 因此,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渐成为广大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

小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还处于懵懂状态, 还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重要性, 由于传统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理念的教授。因此, 不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甚至感觉语文的阅读教学环节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实践表明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以下几点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

一、帮助学生培养语感

在阅读性教学中, 学生语感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它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感悟文章中的情感美, 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 课改之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语句都是比较精炼, 情感表达强烈, 具有很强的美感。语感的培养不只是简单的课文朗读就能达到的, 它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文字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从生活的点滴感受语言运用的方式和情境。让学生热爱生活, 将语文阅读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当学生发现文字中所描述的情感能够与现实相照应, 此时学生的审美兴趣就会被激发, 在发现文字美的同时感悟生活美, 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引导学生从每篇阅读中发现美

阅读中美的形象和素材无处不在, 只是学生的能力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因此, 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美。在学习《三顾茅庐》时不难发现, 虽然这是一篇由文言文改编的历史故事, 但是其文笔依然非常细腻, 尤其在人物语言描写方面, 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语言简单易懂又不缺乏美感。笔者发现, 学生在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时并不能真正体会到其美感, 只是当作一般的小故事来阅读, 于是我便引导学生从中寻找描写人物性格的句子, 并让学生猜测对应的人物性格。这样一种带领学生寻找特殊语句的过程便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美的过程, 在发现美的同时学生还学会了描写人物性格的方法, 这对学生初步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必须经过的环节。

三、鼓励学生独立的感悟美

阅读中的美不仅仅是存在于表面的文字描写, 更是一种深入的情感体会,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的感受不同。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的感悟从文章中发现的美。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让学生从文字中升华思想, 真正地感悟到美的存在。古诗词作为阅读教学的一部分, 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而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结合对古诗词的理解, 能够很好地促进二者的相辅相成。诗词中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情感凝聚力, 因此, 其美感是有较大的发掘价值的。在学习《游园不值》这篇古诗时, 笔者先是对全文进行简单解释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美之所在, 然后让学生逐句地感悟诗中的情境美和情感美。从第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 学生的思维便开始发散:“诗人沿着长满青苔的小路, 慢悠悠的走向一个掩着门的茅屋”, 仅此一句, 学生便可以感悟到诗人当时只是一种游玩的状态, 心情非常愉快。并且可以看出茅屋已经很久无人居住。而诗的后两句似景非景的描写更是美不胜收, 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利用阅读中的情感美, 召唤学生的心灵美

文章中的景色美以及人物美一般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发现和理解的能力, 但是更深层次的对美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能力欠缺。教师要通过课外文章的扩展, 为学生深入的剖析文中美的内涵, 让学生在发现美和感悟美的同时, 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渲染甚至产生共鸣。审美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培养从事物表面窥视其内在美好情感的能力, 教师要始终让学生感受到“审美”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 它能够让自身幸福感提升的同时净化自己的心灵和情感。笔者在让学生阅读有关社会现实的文章时, 通常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社会上募捐现场的视频, 和落后地区学生学习的艰难。在这之后我发现, 不少以前吃饭挑食浪费的学生渐渐地改变了这些坏习惯, 甚至有的学生开始积攒零花钱捐赠给慈善组织。由此可见, 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重要影响。

总之,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 很多复杂的事件不断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因此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下一代的更好生活付出努力。我们要不断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从点滴的阅读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开兵.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现[J].新课程学习 (综合) , 2010 (10) .

[2]高红娟.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过程[J].经营管理者, 2010 (18) .

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 第5篇

一、养成诵读习惯。加强审美体验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通过课文诵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字语言的优美,进而延伸出审美认识。小学语文教材聚集了大量朗朗上口的诗歌以及简单生动的语言描述,这些作为加强学生审美体验的载体无疑是最具利用价值的。I;L~n《江南春》这样的写景名诗,在学生的反复诵读中,无论是对巧妙韵律的揣摩,还是对江南风光的勾勒都能引导学生发现文字之美,品味语言之美。

二、展开情境想象,培养审美意识

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情境烘托 以对学生想象力的激发来还原直人心灵的语境。如《威尼斯的小艇》以细致的描述和场景的生动渲染呈现出一番别具风味的异国风情,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影像展示引人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深入其境,完成对语境的赏析。让欣赏成为一种意识,形成一种概念,如此学生才能够领悟文字艺术的深度。

三、深入内涵剖析,建立审美情感

语文审美不仅仅是对文字和语言的欣赏,还包括对情感的认知,情感美是审美的深层日标,是文字的升华: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审美方向是语文教学的意义之一。在这过程中,需要强化课文的内涵建设,让学生在理解欣赏的基础上更多一份可取的价值认识和人生思考。例如《狼牙LIJ五壮士》就是一篇很好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课文,通过紧张激昂的文字节奏和富有感染力的描述,加上教师的深度剖析,学生们能够有效获得情感共鸣,进入灵魂层次的审美。

四、重视写作锻炼,提升审美创造

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会运用文字,学会对审美的操控。写作则是最主要的锻炼渠道。小学阶段的学生从最初的看图写话至 简单日记、作文是必不可少的实践。通过写作,学生能够锤炼语言的优美度、拓展情感的深度、丰富审美概念的具体度。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第6篇

一、审美思维力的概念及特征

思维力是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能力。思维力涉及多种心理功能,是从感性进入到理性水平的、概括地发现事物某些内部属性的能力。思维力是审美能力不可缺少的结构成分。但是审美思维力具有其特殊的性质与功能,属于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不脱离感性表象却又可以由表及里的深刻审美理解力。

审美理解力是一种形象思维能力,具有直觉性,是在不脱离表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深刻地把握对象的内涵,是对对象内在意蕴的一种直接的把握。它虽不采用概念——逻辑体系,却能在直观中直接达到对事物的某种深入的领悟和哲理的把握。即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常出现的“心领”、“神会”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种心理状态;并不是说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而是说审美主体所意会或理解到的对象的内在意蕴,不像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把握那样确定,那样清晰,它往往是朦胧的、多义的、却又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情感体验是审美思维力的又一个特征,它使审美思维成为“物我交融式”的、分享的理解过程。李渔要求演员做到“梦往神游”、“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正是审美理解的一种特殊方式,即深入到对象之中,去分享其生命。由此,审美理解的双重功效便显示出来,一方面这种理解抓住了人的生存的某种真理;另一方面,这种理解由于改造了对象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也使心灵得到自由伸展,实现作品的审美价值。因此,审美思维力是一种“诗意的思”,它使人们得以获得审美的心灵自由之时,与真理同在。

二、审美思维力的培养

1克服思维惯性,具备艺术眼光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当人们的注意力为眼前的整体形象所攫取时,理性分类中的秩序、框架等造成的刺激便即刻被瓦解了,情感和想象一旦跃出这个狭窄的通道,便即可投入这一整体形象的怀抱,抚摸它、拥抱它,与它亲吻,这时,理性和常识中那些分类标准对他不再有任何威胁了。这种现象,在现代心理学中被称为异质同构,即内在情感与外在形式、精神与物质之间的汇合,是情与景的融合。

在教学中,学生较易失去审美思维力。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往往只给学生提供抽象性知识的结论,而忽视了学生自己个性化的体验,存在想象、体验与意义把握相分离的问题。二是学生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有了较丰富知识,无数个“为什么”、“怎么样”接踵而来,追究这些问题对于增长科学知识无疑大有好处,但当学生们集中注意力去把眼前的事物归入某一类别、范畴,或追问其生成原理时,便忽视了对其外在形态——色彩、光影、线条、质地的注视。

因此,培养审美思维力的第一关,就是克服惯性,将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将普通的分类标准,转变为审美的分类标准,即转变为以事物外在形式的情感表现性对其分类的标准。由于这种审美理解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而是情感与事物外在形式的相互渗透,便将该事物由理性世界转移到情理交融的世界。这时万物都蒙上了美的光辉,无生命的事物也都有了生命的意味。

2利用期待视野,注意审美距离

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往往具有一种心理上的期待视野,当读者阅读的作品与自己审美经验及期待视野完全一致时,作品因没有向读者提供新体验而显得索然无味,读者就会失去阅读这部作品的兴趣;相反,如果这部作品超出了读者相应的期待视野,那么读者就会读得津津有味,因为它更新了自己的期待视野,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丰富了自己审美经验。欣赏主体的期待视野与作品可能提供的审美体验之间的差异,接受美学家们称之为审美距离(或角色距离),这个距离对艺术鉴赏来说很重要。格林在《接受美学研究概论》中有这样一个图表(见下图):它显示当读者与作品的审美距离等于零时,作品与读者完全一致,读者完全进入角色,无法进行审美感受;当距离逐渐增大时,读者审美兴趣才被逐渐激起,并随着它的增高而情怀激荡,交流密度与强度都增大;但如果两者之间的距离过大,期待视野对阅读接受的调控机能反而失效,它的作用复趋低落,读者对作品的反应就可能变得冷漠,因而艺术作品也不能很好地进入读者视野。

(1)丰富审美经验,形成新的期待视野

学生的阅读视野以长期的艺术鉴赏实践为基础。他们的审美经验的类型和水准决定他们对作品产生什么样的期待。在教学中,学生作为接受者,他们的期待视野是一个相当活跃的因素。适当的审美距离,能使学生顺利地接受和理解作品的意义。同时,适度的新刺激、适当的新体验,对新作品的接受,就可能在否定原有的审美经验基础上产生新的、高一层的期待视野,那么,学生的鉴赏水平、审美理解能力也就在这渐进的循环往复中不断扬弃,不断上升,不断地提高。此外,学生理解能力尚未成熟,还在建构和发展中,所以,他们对于作品意义的理解也有一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发展,审美经验的积累,他们会越来越深化对作品意义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针对学生认识理解能力的实际来讲解作品;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学生的理解力,给予他们直接或间接的审美经验,使他们形成新的期待视野,进而更好地去理解、体验和创造作品的意义。

(2)注意师生差异,以正确的审美理解影响学生

教师的理解水平和学生的理解水平是不同的。对于学生来说,其世界观尚在形成之中,思维品质稚嫩,也缺乏社会和人生的阅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要想对某些作品意义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无疑是困难的。就其认识看,他们往往顾此失彼,抓住了某些方面、某个层次,而忽略全局。他们可能注意到作品的故事而忽略了结构,注意到语言而忽略了意象,注意了词语的本意而忽略了引申义,或者注意到表层意义而忽略了深层意义……教师就要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有的放矢,用自己正确的文化、阅历和审美体验去理解阐发作品的意义,进而影响学生,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不断引向全面和深入。

(3)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沉浸于风光绚丽的作品

情境,往往只觉得它美,却说不出或说不清何以这样美。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陶醉中清醒过来,冷静地进行思索,理智地进行深悟。

深悟,是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我国古典文论也称之为“妙悟”或“领悟”。它是把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统一组织起来,对作品进行宏观性的理智的审识和鉴别,从而悟出文章的深层意蕴和艺术真谛。如果说“感知”是对文章的整体观照,具体把握,是完形、是分解、是移情、是体验,是主体进入作品,是物我同化,那么,理性的“深悟”则是回味,是鉴别,是审识,是重构,是主体出乎其外,是物我的再次“分离”。“它可以是一种特定的生活情趣的流露,也可以是对某种人生价值、生活哲理的启悟;也可以是对某种生活态度、生命现象的阐释,还可以是对时代精神的内在律动,人们的深层意识和心态,强旺的意志和生命力的昭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诗创作时曾经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人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其实,在教学中,对学生审美理解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同样需要“入乎其内”——沉浸在作品的感性描写中。又要“出乎其外”——从理性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作品,做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有这样的疑惑:同样是景物描写为什么西方是大段大段的描述,把四周的景色刻画得满纸满幅、全面逼真,而中国作品寥寥数语,几笔勾勒,却情景交融,令人难以忘怀。这就是其区别所致。

(4)注重形式分析,把握作品意蕴

审美中的理解包括对形式的理解。过去讲解课文都是从主题入手,重视写什么,忽略课文通过什么途径达到这种效果的分析。这种轻视文字形式的分析,实质上就是否认文学形象、情感等特征,忽略形式为表现主题而独立存在的价值。“一切艺术形式的本质,就在于它们能传达某种意义,任何形式都要传达一种远远超出形式自身的意义。”它的意义或由于某种结构得到强化,或由于某种叙述被弱化,或由于某种形式得到转化,这时的形式之于意味或意蕴犹如盐溶解于水,虽不露痕迹,但味道尚存,它与整体艺术作品浑然一体,它本身就意味着内容。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4]曹明海,文体鉴赏艺术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

[5]吴功正小说美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

古诗教学中的审美鉴赏素质培养 第7篇

关键词:取境美,情性美,诗眼,过程,想象力

审美感受的重要特征就在于有新鲜感, 新鲜的感受必然带来情感的荡漾。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当人们通过感官, 以心应物的时候, 情感也就随之被激发起来了。诗歌的鉴赏教学无疑地具有新鲜感, 下面笔者就诗歌的鉴赏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意境一词最早是由诗人王昌龄提出来的, 与物境、情境并列为三境之一。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意境这一范畴具体化, 认为诗的极致在于“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清末民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将此“范畴”发展为“境界”。对于中国古代艺术家来说, 虚、空、远等意境是其创造的核心目标, “不为象滞”“境在象外”始终是其终极追求。如陶渊明的诗《饮酒》曰:“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于有限的自然景观中, 勾勒出一幅独具特色的绘画意象, 用无言的虚空境界, 艺术的意境追求自然地与人生联系一起了。从陶渊明、谢灵运到王维这些山水田园玄言派诗人, 莫不如此。

在古诗的鉴赏教学中, 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将学生导入意境。

一、鉴赏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懂得古诗虚实相生的“取境美”

宋代画家马远画的《寒江独钓图》画得非常特别, 画家在画面上只画了垂钓者坐于一叶扁舟中, 下衬几笔水纹, 其余地方则留下大片空白, 给人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这是以虚写实带来的艺术效果, 诸如常说的“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莫不如此。诗歌的创作与绘画的道理是相通的, 诗中的“虚”, 就是思想感情;“实”就是景物形象, 古诗中讲求的就是虚实相生, 相互映衬。

意境的虚实相生“取境法”有两条途径, 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与化景物为情思。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黄昏时分的景色, 以空山传语, 林中夕照突出它的幽静, 意境空灵, 兴会悠长;以隐约可闻的一丝人语反衬整个山林的万籁俱寂;以依稀可见的一抹夕照, 反衬整个山林的幽暗无光, 体现了“静而近于空无, 幽而略带冷寂”的特点。

二、教会学生懂得意与境浑的“情性美”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中说:“诗者, 吟咏情性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事, 其内足以摅己, 其外足以感人者, 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 其次或以境胜, 或以意胜, 苟缺其一, 不足以言文字。”“意与境浑”通俗地说就是“情景交融”。古人写诗, 讲求“渗透”, 即诗中不一定有直接抒情的字词, 然而诗人能够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敏锐细腻的感受能力, 善于辨认或捕捉人们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踪迹, 通过典型的图景或细节的描绘, 使自己或人物的真实感情向水果中的果汁一样蕴蓄在具体的形象之中。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就是情景渗透的好例子:“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 写成以后便被人披以管弦, 殷勤酬唱。明代李东阳论此诗说:“后之别咏者, 千言万语, 殆不出其意之外。”诗的前两句布景, 叙写送别的时间、地点、气候、环境氛围,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不着别字, 却将送意写尽。下联两句中“更尽”二字, 很有分量, 见出此前虽已多次同饮, 现在依然离情难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 包蕴了对友人前路的真诚祝愿, 情韵深长。

“移情”的手法也可使“情”和“景”交融, 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感情移到外物中去, 使外物生命化, 具有我们人的感情, 从而消灭了我与物之间的距离, 达到物我的同一, 在物我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从有我之境而达无我之境, 创作主体完全消失, 隐在艺术意象的后面。如:“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等。

三、教会学生懂得深邃悠远的“情韵美”

在我国古代文论中, 经常谈到“情韵”。情韵同情境、情致、情趣、意韵等相似, 它在诗歌鉴赏中有重要的意义。情, 强调的是诗的感情色彩;韵, 则强调的是诗歌的韵味。古人说:“有韵则生, 无韵则死;有韵则雅, 无韵则俗;有韵则响, 无韵则沉;有韵则远, 无韵则局。”

构成诗的情韵的因素很多, 首先是“意境”。诗的”意境表现千姿百态, 有的偏重于“形”的描绘。如:“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有的偏重于”神“的摄取, 如:“绿水明秋月, 南湖采白萍。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有的偏重于“情”的抒发,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有的偏重于理的隐喻, 如:“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 在形、神、情、理的不同对应、渗透、交叉、重合中, 给读者以无穷的情韵的享受, 提供了丰富而深邃的艺术想象的空间。

四、教会学生鉴赏诗歌要善于捕捉“诗眼”

“诗眼”是借人眼为喻, 它是诗中最能开拓题目意趣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是足以使全诗生辉, 通体发亮的聚光的焦点。古今诗家无不通过自己的精心构思, 巧设诗眼, 将自己的“立言之本意”昭示给读者。

诗眼分为“句中眼”和“篇中眼”。

句中眼。就是能使诗句生动形象并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性的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 给人以鸟语花香、万象更新的春天的浓烈气氛。

篇中眼。一般指全诗中最为传神, 最能使全诗生动尽扬的句子:“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就是诗眼。这两句, 使人们从登楼远眺的情景中激发起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 这里有向上进取的精神, 有高瞻远瞩的心境, 也道出了要站在高处才看得远的哲理。

五、要让学生懂得鉴赏诗歌的过程

对诗歌的鉴赏, 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且也没有封闭的最终结果。学生在接受过程中犹如意象的孕育一样, 有一个由朦胧到清晰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个接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观、品、悟。

“观”:是指接受者透过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 在教学过程中, 这一步就是要让学生懂得文字符号的意义, 在学生的主体意识中形成不完整或粗浅的意象。在这个阶段上, 有的学生能感到美, 有的则不能。梅晦庵这样评价只了解文义的谈诗者:“谓公不晓文义则不得, 只是不见那好处。如昔人赋梅云:‘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十四字谁人不晓得?然而前辈凭地称叹, 让他形容的好, 是好何?这个便是难说, 须要自得他言外之意, 须是看提他物事有精神方好。”故而, 直观地了解诗是不够的, 必须有发展。正如朱熹说:“读书之法, 既先识得它外面一个皮壳子, 又须识得它里面骨髓才好。”

“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 凝神观照, 发挥想象力, 细致地体味作品, 充实、丰富、发展意象, 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品的过程, 是意象重建的核心过程, 中国古代的理论家强调欣赏时要“知人论世”, 有助于对作品的解读体味。章学诚《文史通义·文德》云:“是则不知古人也, 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也矣, 不知古人之身处, 亦不可以虚论其文也。”因此要了解作品的具体创作环境, 然后对古诗进行反复地吟咏、解读, 在解读中体味形式的细致变化, 从中获得启发。这样, 诗的中心意义就逐渐发掘出来, 主体意识中的意象也逐渐丰富。

“悟”是主体对诗歌意识渐入佳境后, 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清代雪涛说:“夫读之既熟, 思之既久, 神将通之, 不落言诠, 自明妙理。”“悟”是接受主体在意象重建中的灵感, 主体的意识在“品”的过程中逐渐活跃起来, 意象也一步步鲜明, 终于, 使主体的意识在一瞬间升华为高度自由的境界。

六、诗歌鉴赏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脱缰的马, 出笼的鸟, 可以自由自在地驰骋翱翔, 而且可以无中生有, 天上地下, 到处纵横。美感的生动性、自由性以及那不羁的创造性, 应当说来自于想象。

联想是想象的基本形式。“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由今日长满野草的荒凉, 冷落的乌衣巷, 联想到昔日王、谢家族的繁华。“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飞花与梦, 丝雨与愁, 虽然物类不同, 但在轻细这两种特征上, 则相似, 于是激起联想。“颠狂柳絮随风舞, 轻薄桃花逐水流。”由柳絮、桃花而联想到薄命或轻浮也是联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借助于对诗歌的鉴赏, 鉴赏的过程也是想象的过程。

总之, 中学生的文学审美鉴赏素质培养任务, 当仁不让地落在语文教学身上,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 要努力建造自己的审美修养结构, 努力探索在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美育方式、途径、方法, 努力完成素质教育任务中的“审美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2]徐中五,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二)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审美能力在语文学习中的培养 第8篇

一、深入文章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审美主体全部审美过程的第一步。语文的“美”随处可见,散落在教材的词句和篇章中,表现在文章的意境以及寓意中。当然要想收集这些“美”,需要应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这些“美”串联起来。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文中诗人通过构建美丽的秋天夜晚江边送客的图;以秋天和枫叶衬托悲凉的气氛,又将琵琶弹奏之女高超的琴艺展现出来,融入这优美的秋景中,与琵琶女的心情相互衬托,表达了听琴之人悲喜交加的复杂心情,感同身受弹琵琶人的真实内心,由此可见弹奏之人心情十分复杂。分析诗歌中的主人公琵琶女的遭遇,发人深思是什么造成了琵琶女悲惨的生活现状,无疑使当时饱受封建社会压迫的结果。诗人正是将琵琶女的遭遇归集到当时封建社会背景下,表现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艰难和困苦,控诉了当时封建社会制度是造成众多人家悲剧的根源,充满了对封建社会的厌恶和控诉之情。在分析诗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的观念,以引起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与诗歌中的主人公的共鸣。

二、推敲语言,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在中学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离不开诗歌和散文等多种文章表现形式。其中诗词歌赋的语言押韵、精炼到位,传达的意境深刻。每个题材的文章特点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文章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积极采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和欣赏研究。从而培养学生欣赏文章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审美的意识和境界。

1.对生动传神的词语进行推敲。通常情况下,诗人和作家对于用词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每个词汇构思之奇妙,既能形象的描述所要表达的内容,又能将内容付之于精妙的意境中,以达到传神的表达效果。如《荷塘月色》中,对于月关的描写甚是丰富,分别以不同的动词来表述,“泻”“浮”“洗”“笼”从不同的角度将月光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分析这一现象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分析所用词语的精妙准确传神之处,从而非常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文章审美的层次,享受文章中的美感。

2.琢磨个性化语言的特征。语言就是刻画人物的利刃,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语言是表现人物内心活动、个性特点和思想品质等。语言准确的描述,精准的表达人物自身的生活状态,职业特征以及生活习惯等。是读者通过语言的描述,得以了解所述之人的内心世界和基本特征。《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在语言描写上就有较为突出的成就,比如引导学生体会王熙凤对林黛玉评价的语言描写,王熙凤说:“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今天算是见了。”贾宝玉对林黛玉评价的语言描写,比如贾宝玉说:“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玉”。它善于用精练的笔墨,简洁的生活化语言,让文中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积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和学习文中的精妙词语之处,从而发现更多的有趣的东西,从而体会人物特有的性格特征即思想方面的美感。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个性化语言琢磨的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逐渐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官,挖掘深层次的审美对象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语文教学需要从审美的角度入手,全面的开展情感动人的审美感官意识的构建活动,以情感来触动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审美的情感,使得学生对于“美”产生更加直观的体验,并留存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中,通过不断的积累美的冲动,丰富学生在不同领域审美的情感。

挖掘《边城》中翠翠的形象就体会出什么是唯美的,品味《林黛玉进贾府》中的林黛玉,就体会出什么是超凡脱俗之美,审美与审“丑”并行,对于众多文学作品中“丑”的分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情感,从另一个角度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使得学生的情感发展更加的全面,能更好地认知到“美”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可以说“丑”是另一种美的体现,培养学生更加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念,以及“审美”的能力,在丑的否定中认识美。在某种意义中,对丑的描述是作者更高的艺术创作过程,是从反面烘托美的重要性,使得丑的价值可以被“美”更好诠释。

在语文课堂中鉴赏悲剧型的作品,必须要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善良的角度培养学生同情和互助等审美情感。教师则需要利用这一悲剧题材的作品,深入的引导学生关注悲剧产生的根源,对悲剧进行深刻的思考,激发学生内心的悲悯之心。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审美角度的变换,挖掘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和培养其审美情感。

四、通过写作及欣赏作品,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1.写作是内心真实想法的流露,具有将信息外化的特征。教师因人而异的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写作要求,将学生的真实感受在阅读中加以体现,并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阅读之美,用文字和图画等形式将阅读中的美记录下来,此为创造美的过程,表现为阅读中将美升华。

2.评点、评价、欣赏,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更好的品鉴文学作品,判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情感,以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形式,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如教师要求全班同学共同阅读一篇文章,并在进行阅读前提出相应的要求,在阅读后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评价、鉴赏和点评。

摘要:从学生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构造学生审美的意识,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负有培养社会栋梁的责任,那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可以全面的提高国人的综合素质,将美育教育逐渐的引入到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第9篇

一、感受自然, 强化审美意识

审美情趣, 源于对美好事物的充分感受。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美, 动植物以及各种生态形式, 存在许多新奇而又美丽的形状和色彩, 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大课堂, 美术教师要善于利用校园各种资源, 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 感受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各种生物的丰富色彩, 感知变化万端而神奇的各种物体的形状, 比如观察感受校园绿化植物美丽色彩和校园建筑物的美观造型, 激发其审美情趣。笔者的花卉写生课, 都会提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校园内不同花卉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变化, 从叶、花、果到纤维的木质肌理, 无不强调亲自观察和体验, 用意就在于促进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提高学生对形体的认识和感受, 激发学生对美术写生课的兴趣。学生在充分感受大自然之美时, 会获得一种愉悦的感受, 这种愉悦长期占据心灵, 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就会水到渠成。

二、欣赏佳作, 培养审美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初中学段开辟了重要的“欣赏·评述”教学环节, 用于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美术欣赏作为一种主动接受艺术的审美过程, 其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赏析逐渐提高对艺术形式的审美鉴赏能力。

对美术作品的欣赏, 其内容包括对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和艺术表现特点的赏析、评价, 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学生首先要了解美术按照不同的功能标准可以分为实用艺术和观赏艺术两个类别, 又可分为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四个大块, 绘画又分为西方绘画、东方绘画两大类, 还可分为中国画、版画、水彩画、油画、水粉画、素描等等。从流派上可以分为写实、抽象、象征等不同流派。其次还要能够分析评述作者在作品中具体应用的一些艺术手法, 如色彩、明暗和透视等绘画语言, 避免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泛泛而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启发, 使他们以自身的审美经验为出发点, 对美术作品进行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 获得深层次的感受, 升华情绪情感和提升思想境界。

笔者教学中国山水画欣赏课时, 首先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山水画几种常见笔墨皴法的画稿, 一一介绍各种画法的丰富表现力, 然后让学生自主欣赏具体的中国山水画作品, 并作出评述。以此完成对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从感知到理解再到实践运用的欣赏教学。在欣赏法国画家米勒《拾穗》的教学中, 就是首先让学生从美术技法的角度去分析作者的用光和用色, 然后根据画面人物及其行为表现, 揣摩作品的主题。每一个环节基本都是设置问题, 让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 具体的问题如下:为什么画面背景出现了一个坐在马车上的工头?为什么三个拾穗的农妇安排得疏密有致?作品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 既欣赏到了世界名画的艺术技巧, 也提高了对美丑、善恶的认识, 升华了对劳动这一伟大行为的情感态度。

三、创作实践, 提高审美能力

对美的创造, 是审美能力的最高要求。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创造能力培养, 是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丰富想象力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的过程, 因此, 美术教学不能仅仅要有理论的学习, 更应重视对技法的学习和模仿, 在美术技法的教学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学到诸如线条、色彩、构图、比例、透视等造型方法以及剪、撕、拼、贴等制作方式等各种美术技法, 并应用到创作的实践中去。让学生从模仿开始, 通过反复地练习形成创造的能力。学生在亲自参与的创作实践中, 对艺术魅力的体会会更深刻, 对美术创造能力的提高更有效, 对艺术创造活动的苦乐感悟体验更真切。在学生经历了这一切之后, 他们的审美理解能力也就能获得提升, 没有生命的事物会被赋予多种意蕴, 彩虹会成为通往幸福的桥梁, 弯弯的月亮情意款款, 垂柳则充满柔情蜜意。学生们就能将心中的想象, 运用美术技法, 变成具体可视的形象, 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这一教学目标, 以提高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为突破口,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勤于思考, 敢于表现, 勇于创新。在写生教学环节,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独立思考, 选用合适的美术创作形式, 设计最优的构图, 画出最美的线条, 创造出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美术作品。学生在创造美的过程中, 也相应地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当然, 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并没有固定的模式, 其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关键在于教师不断地积累和探索。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综合性人才, 传统的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已经无法承担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美术教学的重任, 除了多媒体的应用之外, 美术教师更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文化的、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哲学的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 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一些学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 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一些缺位的现象, 主要是因为观念陈旧, 认识不够造成的。应该改变观念, 提高认识, 探索方法, 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朝闻.审美与人生: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建设的思考[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12.

[2]李红梅.谈中学生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培养[J].音体美教学, 2009 (5) .

谈中专美术教学中的情感和审美培养 第10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情感培养,成功体验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审美的眼睛。”美, 无处不在;美, 无时不有。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校的任务在于:把美感和许多世纪以来创造的美变为个人和人们之间道德关系中的审美素养。”那么,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去做?心理学家说过:“教师应当是一个播种、诱发和培养情感的园艺家, 而不是一个冷淡无情的教书匠。”由此, 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学习的情感环境便成为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培养兴趣, 激发情感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要素, 没有学习兴趣, 就没有内在的动力, 就没有学习的自觉性, 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样美术教学、美感的培养就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其情感, 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 创设激发情趣的教学情景。大自然是培养情感的最好导师。在美术教学中, 要多带学生到大自然中, 通过对自然的写生, 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学生热爱生活, 增强自信心, 使学生能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同时还要通过语言、演示、图片、录音、电视等方式, 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景, 激发学生爱美的情感。自然环境是引发学生丰富情感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能引起他们的联想, 从而激发他们特定的情感, 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学生不同情感活动。

(2) 要挖掘教材中的美。美术教材中的作品, 对学生来说, 仅是一幅幅陌生的画面而已, 要循序渐进地向他们展示教材内容的美, 从造型、构图、内涵多方面来讲解, 使学生体会其中寓含的深层的美, 使美育不流于表面, 而是深入到每个学生内心深处, 触动他们的心弦, 引导他们去思想、去领悟、去深思。美育是感性的, 不是理性的、可量可算的, 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 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感、爱美情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要实施愉快教学。愉快教学在美育中是尤其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 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 尽可能少遇困难, 少走弯路。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 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 试想:面对一个面目冷冰冰的教师, 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 学生怎敢各抒己见呢?在课堂上, 教师也要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出现, 对有些问题, 可以回答“我也不清楚, 我们一起来琢磨”,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 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 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 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 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 发展很快, 只有不断学习, 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 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除了教学, 教师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不断充实自己, 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 教师要尽可能先尝试一下, 试图从多方面, 多种途径去考虑, 对随时涌现的想法, 只要有价值, 就要付诸实践, 这样既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高尔基说:“不爱孩子, 就不可以教育孩子。”斯卡特金言:“教是要用全部力量来把教学工作由学生沉重负担变成欢乐、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教师要真情地爱学生, 使学生有亲切感。反过来, “亲其师, 信其道。”只有在这样的氛围里, 学生才能与教师产生共鸣, 接受教师的引导。这一点, 在美术教学中尤为重要。感性的,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需要一种心理相融、感情相通的教学氛围,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够向教师敞开心扉, 从内心深处接受教师的美育的引导, 激发爱美情感。

二、培养积极情感, 提高审美热情

美术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 它需要学生全身心地主动地去发现美, 创造美。“有激情, 一切才有可能。”教师要唤起学生潜藏的感情来求得共鸣。

(1) 减少学生心理负担是培养积极情感的前提条件。中专学生随年龄增长, 自我意识不断发展, 患得患失、胆怯、自卑、对立性等心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应该还把目光放在学生成绩上, 对于美育工作者来说, 更不能盲目扼杀学生的天性, 不能盲目地说这个学生画的好, 表现得不错, 而另一个学生画的不好。应该充分肯定每个学生自身所长, 给每个学生以充分发展的自由心理空间, 给他们创造一个愉快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减少刺激, 开阔他们的视野, 提高其思想境界。教师也可因材施教, 发挥他们每个人的特长。从而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情感, 让美育潜移默化地在每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只有源于此, 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才能全身心地进行审美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理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种接触中, 教师效应无疑是最深刻、最具影响力的, 这是任何教科书, 任何道德箴言, 以及任何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

(2) 用教师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期望, 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真诚的信赖和尊敬, 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在美术教学中, 美术的感性特征, 决定其必是有感而发。因此, 教师首先必须有这种热爱美的强烈感情, 才能够不断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为之动情, 激起内心深刻体验, 产生一种移情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自己对艺术的强烈的探索精神, 培养自己的积极情感, 使针对学生的感情培养和情感教学起到连续的滚动作用。

(3) 培养“童趣”是培养积极情感的捷径。儿童对什么都是好奇的, 五彩缤纷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是充满诱惑的。在美育教学中, 学生的心态如儿童一样, 心无杂念, 有的只是对美的好奇、发现和探索这种最基本的求知欲望。体会这种心理心态,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让他们自由地联想、创新。比如说在黑板上画个圈, 幼儿园小朋友会七嘴八舌地毫不思索地说是个太阳、是个地球、月亮等等。而对于中专生来说, 他们可能会十分谨慎地说是个圆形, 而绝大多数不可能或不敢想象成其他的物象, 原因就源于学生在不断学习、接触、影响和进步中, 学生的思维已经被知识、表象禁锢起来。所以, 在美术教学中, 要很好地解放他们的思想, 提高他们的想象。想象是创作的翅膀, 是培养童趣的关键, 对培养积极情趣有着强大的助推作用。

三、稳定情感, 创设美育氛围

中专学生是好动的, 兴趣广泛的, 而美育又不是一日之功, 它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所以就需要教师不断地稳定学生的情感, 创设一个有声有色的美育氛围, 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持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1) 展开积极讨论, 增强美育氛围。不管是欣赏课、工艺课还是创作课, 都需要学生相互讨论, 互相学习, 由此而获得的美术知识要比教师言传身教得来要深刻有趣得多。情感正是在这种讨论中得以进一步发展稳定, 美术素质的培养, 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学生之间的互相研究和学习。“知识不能像往杯子里倒水一样灌进学生的头脑里去, 相反, 知识是使学生在求知和探索的动机驱使下通过自动选择和发现得来的。”让陌生的美育在学生讨论中逐渐融入学生的心中。

(2) 创设成功体验, 增强自信情感。有些学生美术方面的知识是横向的。绘画课上布置这样一幅作业, 要求“以较抽象的形式创作出自己心中的歌”。题目非常自由开阔, 自由选材, 自由发挥, 不受造型基础限制, 但是大多数学生的作业上往往只有不同颜色的点, 或不同颜色的乱七八糟的横的、竖的、弯的线条, 每个学生心中的歌都是这样吗?不是, 只不过是他们不会更好地用绘画这种语言来纵横思维, 描绘自己的内心体验。在这个时候, 往往需要教师的启发、诱导, 及时地发现每个同学不同于他人之处, 使每个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亮点, 发散他们的多向思维空间, 从而很好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歌。大胆地、自由地表现, 是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一大难点, 所以要赏识每一个学生, 给他们以自信。这样才能有利于积极情感的长期保持, 开拓他们的思维和想象。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第11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 审美教育 创新精神

沈德立在《非智力因素与成才》丛书中说:“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正由于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学习、成才过程中的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培養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即优化非智力因素,一直是人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探讨的课题。根据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我认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审美教育是优化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

首先,这是由审美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教育学认为,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美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美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总之,审美教育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着人们去行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①美育不仅能让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去追求美,去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坚强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实现美的追求。

其次,这也是由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加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后天"习得"决定,优化非智力因素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中国古代有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而且决定着他是以积极的方式还是以消极的方式,是以坚韧不拔的方式还是以畏却退缩、望而生畏的方式,是以勤劳的方式还是以懒惰的方式去干,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而要使学生去想学,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去以顽强的意志攀登科学的高峰,就必须从美入手,从情入手,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他,以真情实感去打动他。诚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二、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无不于教育之中行其美育之作用。""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这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不仅能感染学生,激发其对历史学生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基础。

三、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希腊的雅典卫城;……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美的创造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发挥强大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马克思说,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发挥作用的乐趣。"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诺贝尔因实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胜利……历史教学中,这些美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滩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创造必然会遇到挫折和阻挠,有时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和挑剔,这就需要创新者的勇气和胆魄,需要创新者的坚强的信念和顽强意志。"任何一个人,如果缺乏勇气和胆魄,怕权威、怕困难、怕失败,那么,他的首创精神和想象力就会受到束缚,创造潜能最终也会丧失殆尽。"历史教材中,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不畏权贵坚持"神灭论"的范缜;从坚持"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的布鲁诺,到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而矢志不渝终成《史记》的史马迁;……这些鲜明的、具体的美的形象,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勇气,坚定学生创新信念,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有极大益处。诚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青年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同道德高尚的言行的追求结合在一起。"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顺应时代,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实际出发,寻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第12篇

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制度的不断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从前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尤其在绘画专业学习过程中,更需要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眼光与审美心理,这样才能从绘画的专业基础知识、绘画方法等方面获得心得与体会。但在当前高职院校绘画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当前的教育教学制度使得学生本身的审美意识出现了残缺。因为应试制度的长期存在,导致许多学生已经对一些艺术活动、娱乐活动产生了一定的陌生感,美学知识的欠缺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受到影响。因此,面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消极负面情绪,不难看出, 严重的心理障碍已经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必然造成学生审美意识的欠缺。

其次,一些学生缺乏家庭教育,心理不成熟。有些学生形成了自私、懒惰的性格特点,所以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挫折,从而造成内心发展情况与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学生缺乏高雅的谈吐与风度,必然会造成自身 “美”的缺失,对于绘画方面的专业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最后,许多学生自身的传统审美观念受到了现实社会审美价值观的影响。国民素质的普遍下滑,导致整个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缺失现象。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不敌当前的社会潮流与思想,导致学生的审美心理出现了扭曲,从而在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无法用科学、正确的审美理念支撑自己的创作行为。

二、在高职绘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心理的措施与方法

(一)注重在准备阶段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

要想改善当前高职绘画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心理的发展现状,就必须注重对学生审美心理的培养。在准备阶段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心理培养,可以使得学生提前进入审美预备状态。比如教师可以将宋代的《骑士猎归图》展示给学生, 通过对画面的分析,不难使得学生联想到整个画面:白马承载着马鞍以及捕猎获得的战利品,从猎人的眼神中可以料想他会再次行动。通过在准备阶段让学生欣赏绘画作品,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从而在之后的绘画及鉴赏过程中产生更独特的观点与思想。此外,学生对绘画形象的分析不仅停留在表面看见的事物之中,往往还需要与事件的发生过程及人物形象产生一定的联系,这样才能形成“画中有画”的思维与意识,为之后的绘画学习奠定基础。

(二)在教学实践阶段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

在审美心理的实现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审美心理培养。一般而言,一幅作品的形成是创作者在自身思想意识的基础之上,对这一事物产生了独特的情感后形成的产物。因此,从一幅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创作者对事物的美与丑、 善与恶的情感表现,是典型的审美心理体现。尤其在绘画过程中,创作者正是因为对某一事物产生了独特的情感,才能够更加真实地刻画出事物的特点。比如徐悲鸿在创作《八骏图》时,就是对八匹形态各异的马进行描绘,从而形成了艺术作品。创作者对马的身体结构进行分析,利用艺术创作形式将多变的马的形象展现出来,给人一种自由与向上的力量,是鼓舞人心的重要表现。所以,对学生进行实践阶段的审美培养,可以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从而将审美心理与思想不断落实下去。

(三)注重审美效应阶段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

所谓审美效应,是指审美理念形成之后对学生创作过程的影响。通过审美心理的支持,可以帮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审美情感,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进而提升自身的审美创造力。以国画为例,它讲求的是水墨、晕染、自然之美,所以在进行创作时,应该格外重视笔尖的流畅度以及水墨在纸上晕开之后的独特韵味。只有流畅的毛笔印记、水墨的浓郁以及宣纸的柔软融为一体,才能真正体现出我国传统国画的独特审美价值。

三、结语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心理培养,在不同的阶段辅以不同的方式,这样才能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到美学教学的重要性,进而在未来的绘画创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审美理念,支撑自己的创作绘画行为。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生在绘画教学过程中审美心理欠缺的原因进行阐述,并且科学分析未来应该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心理,以期为相关的高职院校教师提供理论借鉴与实际参考。

关键词:审美心理,培养,高职,绘画教学

参考文献

[1]高媛.高职绘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J].神州,2014,(05):73-74.

[2]沈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10):72-74.

上一篇:秸秆资源利用下一篇:社区档案规范化管理